一、祁和亮 风流人物看今朝(论文文献综述)
刘秀华,聂凌燕,张莉[1](2021)在《从经典诗词探析青少年理想信念教育——以《沁园春·长沙》《沁园春·雪》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沁园春·长沙》与《沁园春·雪》蕴涵的博大思想,对引导在校青少年德育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培养有理想信念、有真才实学、有奉献精神、有创新思维有着重要引导意义。文章从两首词的创作背景、思想解读、艺术分析层面,展现其崇高理想和革命信念的价值引领,实现在知识、技能高度和思道德、情操深度之间的平衡与契合。
刘琢卓[2](2021)在《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中的红色文化及教学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诞生于战火纷飞时期,深化于艰苦奋斗时期的红色文化具有丰富的中华传统文化内涵和红色精神,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初中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极易受到各种思想文化的影响,对他们进行红色文化教育,有助于帮助学生自觉抵制不良思想文化,形成良好的个人修养,进而树立正确的三观。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中有许多蕴含了红色文化的篇目,因此,深入分析教材中的红色文化篇目及元素,运用合适的教学策略,能有效增强学生对红色文化的认同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行。第一章,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中红色文化篇目和元素统计及分析。首先,阐释红色文化的内涵及其在初中语文课程中的教育意义。其次,统计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中的红色文化篇目,共30篇,并从篇目数量、体裁、创作时代进行具体分析,得出数量编排合理,体裁多样,创作时代广泛等特点。最后,从“人”“事”“物”“魂”四个方面对教材中的红色文化元素进行整理,发现其具有类型多样且极富典型性的特点。对这些文本进行学习,有助于学生全面、立体地接受红色文化熏陶。第二章,探寻当前初中语文红色文化教学现状。选取陕西南部两个城市的两所中学,以问卷调查的形式,从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出发,对当前红色文化教学质量不高的主要原因与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通过调查发现,教师在教学方式的使用上、教学活动的开展上会对部分教学目标的预期效果产生影响,从而使学生在红色文化学习过程中出现学习兴趣不浓厚、学习认知有偏差、学习程度不深入等现象。这一调查为后文红色文化教学策略的提出奠定基础。第三章,结合教材内容与教学现状,提出相应的红色文化篇目教学策略。首先,教师要从自身出发,汲取红色文化营养,不断提升素养。其次,在课堂教学中应注重红色文化氛围的营造,通过朗诵、情境创设等方式提升学生的红色文化学习兴趣。再次,在教学方法上应灵活多变,利用课文作文、学科融合、专题探讨、比较阅读等方法,使学生领略到红色文化精髓。最后,通过举办各类与红色文化相关活动,使红色基因得以传承。
李姣[3](2021)在《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季节书写教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初中阶段是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学生对季节的变化有着自己独特的感受和理解。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季节书写对于学生建立季节感知意识,陶冶情操,提高审美情趣,提升语文素养有着重要的作用。如何利用好语文教材资源,为学生提供写作方面的帮助,发挥教材中季节书写的育人功能,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应成为题中之义。本文聚焦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季节书写,对其选文概况、价值以及教学情况进行研究,并从文本教学、课内外教学以及写作教学三方面提出自己的建议。论文内容由以下五部分组成:绪论部分梳理了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季节书写教学的研究概况。包括选题背景、季节书写的概念界定、研究综述、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以及研究方法和创新点五部分内容。第一章主要是对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季节书写选文概况的分析。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选录的季节书写的文本总共有35篇,涉及散文、诗歌、说明文三种体裁;从季节书写文本的内容来看,可分为春季、夏季、秋季、冬季四类,结合季节书写的类型对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的季节书写的特点进行了总结。第二章主要阐述了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季节书写的价值。在第一章的基础上阐述了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季节书写具有学科价值、审美价值和人格教育价值。第三章对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季节书写教学现状进行调查。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目前季节书写文本的教学现状,发现当下季节书写教学中存在对季节书写文本的教学研究不足,季节书写文本教学未能紧密联系生活,情感渲染不足,难以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三方面的问题。第四章主要是对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季节书写教学策略的探究。教师首先要重视季节书写文本教学,利用季节书写文本丰富的人文内涵,提高教师和学生对此类文本关注度;其次将课内课外相结合,立足语文的自然生活和学生的本性特点,让学生在作品中感受季节,在生活中体会季节变化带来的不同的情感体验,加强语文与生活之间的联系;最后利用教材中文质兼美的季节书写篇目,将学生的阅读体验同写作实操相融合,并通过写作强化学生自我表达情感的能力,既而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
党庆兰[4](2021)在《穿越冰雪世界的思想春光——《沁园春·雪》的艺术特色与价值取向》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沁园春·雪》是毛泽东诗词的代表作,词章有叙有议,写景、怀古、抒情,融然一体。上阕写景从大处落笔、气魄雄伟,下阕论史气贯长虹、目空千古。全词不仅构思奇巧、层次分明、结构严谨,而且意境阔大、气势雄浑、收纵联密,充分彰显了国家至上、世道必进和以天下为己任的崇高价值取向,达到了艺术性和思想性的高度统一。
胡松涛[5](2021)在《领袖——而今一扫新纪元》文中研究说明七届一中全会第一次会议闭幕的那天傍晚,毛泽东来到延河边散步。"老毛好!"一位老汉与毛泽东打着招呼,牵着毛驴从身边走过。毛驴的背上盘坐着一个婆姨,婆姨的一脚平置在驴背上,婆姨的背上还扒着一个五六岁的男孩,男孩手里挥舞着鞭子,学着老汉的声音说:"老毛好!"可能觉得好玩,自己"嘿嘿"先笑起来。毛泽东的思路被打断,他笑吟吟地招招手,说:"老乡好,小鬼好。"延安的许多老百姓习惯叫毛泽东为"老毛",像彭德怀习惯叫"老毛"一样,这让毛泽东心底升起一股温暖,感到自己置身于老百姓中间的那种随意和自在。
何刚[6](2020)在《歌曲《沁园春·雪》五个版本中戏曲元素的美声演唱分析》文中指出毛泽东诗词歌曲是由作曲家以毛泽东诗词为题材的基础上进行谱写编创而成的艺术歌曲,曾于20世纪60-70年代风靡一时,是我国近现代声乐艺术作品中尤为重要的一页篇章,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毛泽东诗词《沁园春·雪》以其乐观、豪放、豁达的基本情感为基调,是毛泽东诗词作品中最具代表性、最为重要的一首作品。本文所论及的歌曲《沁园春·雪》是以王元方(1944—1949年)、李劫夫(1958年)、晓河(1960年)、生茂、唐诃(1968年)及田丰(1970年)创作的五版。在音乐作品的创作中,作曲家们以西方艺术歌曲创作手法为基础,将中国民间音乐素材与传统的民族调式调法巧妙地融合于歌曲创作中,同时还大胆的吸取了传统戏曲音乐元素,使得五版歌曲在风格上、创作上均表现的尤为新颖、独特。歌曲借传统文化表现现代文化、以传统的民族情韵表达现代人的思想情韵,使诗词与音乐达到完美契合。本文将以王元方、李劫夫、晓河、生茂、唐诃及田丰的五版《沁园春·雪》作为论述。通过分析音乐本体对不同版本歌曲的创作特色、曲式结构进行比较分析,深入研究不同作曲家在创作中戏曲元素的运用,并结合相关音频影像资料的学习与自身美声专业的演唱心得,就歌曲《沁园春·雪》不同创作版本中戏曲元素如何以美声的方式更好的演绎进行探究。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分析,能为声乐专业的学生及演唱者们在演唱类似歌曲上提供一些可鉴之材,提供一份微薄之力。
陈亮[7](2019)在《古诗词教学中比较鉴赏法的运用范式研究 ——以中学名师课例为中心》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从笔者所掌握的当前古诗词教学中存在的主要现实问题——古诗词审美教学的有效性不足出发,寻求解决古诗词这一教学问题的途径。经笔者研究发现,比较鉴赏法对于解决古诗词审美教学有效性不足的问题具有独特的方法优势。在此基础之上,笔者本着从实践中探寻方法与规律的研究观念,以大量的中学名师古诗词教学课例为中心,研究分析了比较鉴赏法在古诗词教学中的运用范式。笔者以古诗词基础内容,古诗词中深层内容,古诗词课堂教学形式,古诗词有效的拓展性教学四个指向为标准,根据教师运用比较鉴赏法的目的,实践形式和教学效果的不同,提出了古诗词教学中比较鉴赏法运用的四大范式,分别为:以组织自主学习为主,刺激学生思维,推动基础内容生成的范式;以组织探究学习为主,深化诗词内容,实现深度教学的范式;以组织多元整合活动为主,创新课堂教学,激活课堂氛围的范式;以延伸教学内容为主,衔接课堂内外,辅助诗词教学的范式。在对每一范式进行深入分析之后,笔者分别从范式提出的目的与标准,典型案例的具体实践及评析,范式的启示或特点三个方面进行研究。通过研究,笔者进一步分析了中学名师运用比较鉴赏法实施古诗词教学的先进经验和不足之处,以发挥中学名师运用比较鉴赏法实施古诗词教学的范式作用。最后,笔者再结合前人对比较鉴赏法的研究,名师的经验及不足之处以及自身的教学实践感受,对古诗词教学中比较鉴赏法的运用提出改进建议。本文的创新之处就在于,它区别于前人单纯地研究比较鉴赏法的运用,而是直接根据中学名师在古诗词教学中对比较鉴赏法的运用情况进行梳理归纳并形成理论总结,这对于比较鉴赏法的研究是具有概括意义的。其所研究的四大范式也具有极强的可操作性。因此,明显的凝练性和极强的实践性是本文最大的特点。
王金城[8](2018)在《从2017年高考作文看高分策略》文中提出2017年全国卷Ⅱ作文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2)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3)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李清照)(4)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魏源)(5)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做,敢当。(鲁迅)(6)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毛泽东)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无数名句化育后世。读了上面六句,你
刘双花[9](2017)在《图像的乌托邦 ——美术片《大闹天宫》中孙悟空形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美术片《大闹天宫》(1964)是改编于小说《西游记》前七回的中国首部彩色动画长片。本文主要关注两个问题:一是美术片《大闹天宫》中塑造了一个怎样的新孙悟空形象?二是这个形象反映了毛泽东时代(1949-1976)怎样的思想观念。回答这两个问题必须带着影片从两个方面着手研究:(1)孙悟空文学文本和图像文本的历史变迁;(2)建国后文艺政策的变化、近代思想观念及意识形态变迁等。影片塑造了象征无产阶级的孙悟空形象和象征剥削阶级的天宫形象。片中几乎所有图像和情节都是依照阶级和阶级斗争理论构建,对阶级成分、阶级斗争原因、形式、结果等一一作了可说是极为精准的图像表达,整个影片的情节推进和艺术表现手法主要以无产阶级立场和思想观念为基本准则,同时又以中国近代阶级斗争历史现实为主要参照。影片更深层次地反映了 1957年至文化大革命前夕阶级斗争在党内不断扩大的现实状况。片中孙悟空带领小猴子打破代表旧世界和旧秩序的天宫,代之以人人平等、没有剥削的花果山新世界,实质上是以图像的方式实现了共产主义理想的乌托邦。
张小波[10](2016)在《简约与缜密 优化阅读层次——《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内容确定》文中提出教学设计追求新意无可非厚,但当前教学设计繁杂的倾向却也日趋明显,有必要借助"简约主义"对之加以矫正。"简约"不能与"简单"划等号,教学内容的取舍、教学结构的设计至关紧要。教学优化层次是教学有效性的手段,最为基础的环节就是阅读,所以简约与缜密是开展语文阅读教学优化层次的关节点。从教学内容的取舍角度看,《念奴娇·赤壁怀古》是豪放词,品读词中"淘""穿""拍""卷"等词语蕴涵的意义,体会炼字炼句
二、祁和亮 风流人物看今朝(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祁和亮 风流人物看今朝(论文提纲范文)
(1)从经典诗词探析青少年理想信念教育——以《沁园春·长沙》《沁园春·雪》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毛泽东诗词展现崇高理想信念的价值引领 |
二、《沁园春·长沙》与《沁园春·雪》创作背景解读 |
三、《沁园春·长沙》《沁园春·雪》对青少年理想信念教育的启迪探讨 |
(一)立志是成才的动力,青少年要追求崇高理想和远大抱负 |
(二)理想信念为实践提供动能,青少年要有永不放弃的毅力 |
(三)理想信念是精神的支柱,坚守理信念要有旷达向上的乐观精神 |
(2)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中的红色文化及教学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意义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中的红色文化篇目和元素 |
第一节 红色文化基本内涵及教育意义 |
一、红色文化的基本内涵 |
二、初中语文中红色文化的教育意义 |
第二节 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中红色文化篇目 |
一、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中红色文化篇目概况 |
二、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中红色文化篇目分析 |
第三节 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中蕴含的红色文化元素 |
一、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中红色文化的主要元素 |
二、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中红色文化元素的特点 |
第二章 初中语文红色文化教学现状 |
第一节 初中语文红色文化教学现状调查 |
一、调查基本情况 |
二、初中教师红色文化教学情况调查结果 |
三、初中生红色文化学习情况调查结果 |
第二节 初中语文红色文化教学现状分析 |
一、初中语文教师教学现状 |
二、初中生学习现状 |
第三节 初中语文红色文化教学的影响因素 |
一、多元文化的冲击 |
二、优质红色文化作品不足 |
三、部分教师对红色文化认知不足 |
四、部分家庭教育的忽视 |
第三章 初中语文红色文化教学策略 |
第一节 教师不断提升素养广泛汲取红色营养 |
一、提高自身专业素养 |
二、提升红色文化素养 |
第二节 营造红色文化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
一、重视朗读,引发情感共鸣 |
二、创设情境,丰富情感体验 |
第三节 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学习红色文化精髓 |
一、课文作文,促进学习理解 |
二、学科融合,完善学习认知 |
三、专题探讨,提升学习效率 |
四、比较阅读,加深学习程度 |
第四节 举办丰富多彩活动传承红色文化基因 |
一、开展红色文化语文活动 |
二、举办红色文化实践活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季节书写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 |
二、概念界定 |
三、研究综述 |
四、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
五、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第一章 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季节书写选文概况 |
第一节 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季节书写的选录 |
一、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季节书写文本分布 |
二、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季节书写体裁分布 |
第二节 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季节书写的内容 |
一、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季节书写的类型 |
二、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季节书写的特点 |
第二章 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季节书写价值 |
第一节 学科价值 |
一、承前启后:衔接小学高中 |
二、沟通内外:连接语文与生活 |
三、言德同构:提高语文素养 |
第二节 审美价值 |
一、感知四季更迭,体味自然之美 |
二、理解文本内容,培养审美意识 |
第三节 人格教育价值 |
一、善待生命 |
二、丰富情感 |
三、开阔心胸 |
四、感悟哲理 |
第三章 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季节书写教学现状 |
第一节 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季节书写教学现状调查 |
一、调查基本情况 |
二、调查结果分析 |
第二节 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季节书写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
一、对季节书写文本的教学研究不足 |
二、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联系不够紧密 |
三、情感渲染不足,难以引起情感共鸣 |
第四章 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季节书写教学策略 |
第一节 文本教学方法 |
一、创设教学情境,复活学生新感性 |
二、品味语言艺术,提高审美品质 |
三、注重文本联系,学会比较分析 |
第二节 课内外教学结合 |
一、归于自然生活,联系生活实践 |
二、立足学生特点,真切感受季节 |
第三节 写作教学路径 |
一、发挥范文作用,积累写作素材 |
二、阅读写作融合,深入感受情感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季节书写教学现状调查问卷 |
攻读硕士学位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穿越冰雪世界的思想春光——《沁园春·雪》的艺术特色与价值取向(论文提纲范文)
一 |
二 |
三 |
(5)领袖——而今一扫新纪元(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朝”:“中共产妇”陈独秀 |
第二“朝”:“抓住老鸦在树上做窠”之瞿秋白 |
第三“朝”:背叛革命的向忠发 |
第四“朝”:24岁的“总负责”博古 |
毛主席的至暗时刻:“连鬼都不上门” |
第五“朝”:“开明君主”洛甫 |
最黑暗时期———与张国焘的斗争 |
“长征”叙事 |
“诗词领袖”《沁园春·雪》 |
(6)歌曲《沁园春·雪》五个版本中戏曲元素的美声演唱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歌曲《沁园春·雪》的创作特色 |
1.1 诗词《沁园春·雪》的创作特色 |
1.1.1 诗词的创作背景 |
1.1.2 诗词的文学价值 |
1.2 歌曲《沁园春·雪》的创作特色 |
1.2.1 歌曲的创作背景 |
1.2.2 歌曲的创作风格 |
二、五个创作版本中的戏曲元素 |
2.1 不同版本《沁园春·雪》的音乐结构分析 |
2.1.1 呈式段的比较 |
2.1.2 对比段的比较 |
2.2 不同版本《沁园春·雪》中戏曲元素的运用 |
2.2.1 板式变化的交替出现 |
2.2.2 甩腔的戏曲元素 |
2.2.3 昆曲、京剧元素的巧妙运用 |
三、不同版本《沁园春·雪》的美声演唱分析与体会 |
3.1 戏曲元素的美声体现 |
3.2 美声演唱中腔韵的把握 |
3.3 不同版本美声演唱的比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古诗词教学中比较鉴赏法的运用范式研究 ——以中学名师课例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来源 |
(二)概念界定与文献综述 |
(三)研究意义与内容 |
(四)研究方法与思路 |
一 中学古诗词教学存在的突出问题及解决途径 |
(一)中学古诗词教学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具体表现 |
1.对古诗词精微个性之美的发掘不足 |
2.对古诗词文化共性之美的比较不足 |
3.对古诗词时代共性、诗人个性与诗词个性关系的处理欠妥 |
(二)比较鉴赏法是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 |
1.在比较中培养学生敏锐的审美感觉 |
2.在比较中凸显诗词精微的审美个性 |
3.在比较中还原诗词一脉相承的文化共性 |
二 中学古诗词教学中比较鉴赏法的运用范式归类 |
(一)以组织自主学习为主,刺激学生思维,推动基础教学内容生成的范式 |
1.范式提出的标准:侧重于古诗词基础内容的生成 |
2.典型课例的具体实践及评析 |
3.范式对古诗词基础内容生成教学的反思和启示 |
(二)以组织探究学习为主,深化诗词内容,实现深度教学的范式 |
1.范式提出的标准:侧重于古诗词中深层内容的深化 |
2.两大典型课例的具体实践及评析 |
3.范式对古诗词中深层内容深度教学的启示 |
(三)以组织多元整合活动为主,创新课堂教学,激活课堂氛围的范式 |
1.范式提出的标准:侧重于古诗词课堂教学形式的创新 |
2.典型课例的具体实践及评析 |
3.范式对多元要素整合教学的启示 |
(四)以延伸教学内容为主,衔接课堂内外,辅助诗词教学的范式 |
1.范式提出的标准:侧重于古诗词有效的拓展性教学 |
2.三大典型课例的具体实践及评析 |
3.范式在古诗词拓展教学中的特点分析 |
三 范式运用的主要经验及不足之处 |
(一)范式运用的主要经验 |
1.方法上:纠正方法偏见,规范方法使用 |
2.目的上:立足方法优势,发挥比较功能 |
3.内容上:驱动比较意识,填充比较体系 |
(二)范式运用的不足之处 |
1.教师观念误区,以传统教学为主导 |
2.比较习惯固化,固守常用比较模式 |
3.文化视野局限,比较资源指向单一 |
四 对中学古诗词教学中比较鉴赏法的改进建议 |
(一)树立方法自信,打破认知偏见 |
(二)明确方法优势,凸显比较效用 |
(三)养成比较自觉,建构比较体系 |
(四)转变教学观念,下放比较权力 |
(五)培养创新精神,突破思维定式 |
(六)营造诗词氛围,开辟文化视域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董一菲《涉江采芙蓉》课堂教学实录(节选) |
附录二:韩军《念奴娇·赤壁怀古》课堂实录(节选) |
附录三:董一菲《归园田居·其一》课堂实录(节选) |
附录四:王君:“问君能有几多愁”课堂实录(节选) |
附录五:耿文超《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课堂实录(节选) |
附录六: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
致谢 |
(9)图像的乌托邦 ——美术片《大闹天宫》中孙悟空形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学术史及主要问题 |
第二节 选题意义和方法 |
第三节 篇章结构 |
第一章 孙悟空的身份 |
第一节 出世和形象的图像表现 |
第二节 图像来源与隐喻 |
第三节 身份塑造的思想来源 |
小结 |
第二章 天宫的形象 |
第一节 “正统权威”与实质 |
第二节 图像来源及意涵 |
第三节 图像模式及思想来源 |
小结 |
第三章 被统战的小猴子们 |
第一节 小猴子的分类及特征 |
第二节 “统一战线”思想的影响 |
第三节 “童子军”形象的思想来源 |
小结 |
第四章 阶级斗争原因的呈现 |
第一节 金箍棒引发的斗争 |
第二节 官逼民反,造反有理 |
第三节 马天君和七仙女的形象及来源 |
第四节 “造反有理”的思想来源 |
小结 |
第五章 阶级斗争形式的呈现 |
第一节 “打土豪分田地”的经济斗争 |
第二节 以弱对强的武装斗争 |
第三节 “糖衣炮弹”的思想斗争 |
第四节 不同斗争形式的关系、作用及思想来源 |
小结 |
第六章 阶级斗争结果的呈现 |
第一节 斗争结果的图像表现 |
第二节 斗争结果的历史演变 |
第三节 斗争结果表现的条件与内涵 |
小结 |
第七章 情节安排与图像变迁 |
第一节 “以阶级斗争为纲” |
第二节 图像的变迁 |
第三节 历史条件与文艺观念的双重影响 |
小结 |
第八章 图像的艺术表现手法 |
第一节 新旧与雅俗对比 |
第二节 并置与反衬 |
第三节 幽默手法 |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美术片《大闹天宫》的主创人员及上映情况 |
附录二: 影片与小说相应情节详略情况 |
附录三: 影片剧情描述 |
致谢 |
学术成果统计-作品、论文及专着发表 |
学术成果统计-展览及获奖 |
(10)简约与缜密 优化阅读层次——《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内容确定(论文提纲范文)
一、营造课堂气氛 |
二、入情:激发情感———体会豪放之情 (学生互动:诵读, 蕴情感) |
三、内怿:体验情感———解读作者情怀 (学生互动:品读, 感悟写景咏史之妙) |
(一) 析———写景片段美读, 品词佳妙, 感受豪放之美。 |
1. 问: |
2. 问: |
(二) 品———体味咏史片段, 悟句胜境, 品味怀古之美。 |
1. 导引: |
2. 导引: |
3. 教师提示性设问: |
4.“遥想公瑾当年, 小乔初嫁了”, 我们能否把“公瑾”换成“周郎”, 能否把“初嫁”换成“出嫁”? |
5. 追问:哪四字? (“雄姿英发”。) |
6. 大家再拓展开想想, 我们在哪里, 还曾经学过“风流人物”? |
四、讨源:神交作者———解密人生态度 (学生互动:品味, 悟人生) |
五、神悟:发现自我———写读后感 (学生互动:动脑, 抒性灵。) |
四、祁和亮 风流人物看今朝(论文参考文献)
- [1]从经典诗词探析青少年理想信念教育——以《沁园春·长沙》《沁园春·雪》为例[J]. 刘秀华,聂凌燕,张莉. 作家天地, 2021(17)
- [2]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中的红色文化及教学策略研究[D]. 刘琢卓. 陕西理工大学, 2021(08)
- [3]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季节书写教学研究[D]. 李姣. 陕西理工大学, 2021(08)
- [4]穿越冰雪世界的思想春光——《沁园春·雪》的艺术特色与价值取向[J]. 党庆兰. 西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21(03)
- [5]领袖——而今一扫新纪元[J]. 胡松涛. 美文(上半月), 2021(02)
- [6]歌曲《沁园春·雪》五个版本中戏曲元素的美声演唱分析[D]. 何刚. 内蒙古大学, 2020(01)
- [7]古诗词教学中比较鉴赏法的运用范式研究 ——以中学名师课例为中心[D]. 陈亮. 重庆师范大学, 2019(08)
- [8]从2017年高考作文看高分策略[J]. 王金城. 招生考试通讯(高考版), 2018(02)
- [9]图像的乌托邦 ——美术片《大闹天宫》中孙悟空形象研究[D]. 刘双花. 中央美术学院, 2017(05)
- [10]简约与缜密 优化阅读层次——《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内容确定[J]. 张小波. 读写月报, 2016(21)
标签:沁园春·长沙论文; 沁园春·雪论文; 念奴娇·赤壁怀古论文; 看今朝论文; 初中语文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