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PCB走势与战略——元旦献词(论文文献综述)
谢世威[1](2020)在《DT公司竞争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DT公司是一家印制电路板制造商,专业生产用于通信、计算机及服务器、汽车电子、医疗等领域。近年来各线路板厂商价格战频现,原材料价格居高不下,DT公司从2016年到2018年营业利润率逐年下滑,从目前形势来看上述现象可能会持续下去,将长期处于低利润生存边缘挣扎。与大多数中小型线路板企业一样,DT公司同样面临资金不足、技术薄弱、人才匮乏的境地,如果沿用过去的经营模式,发展也将难以改变。同时,随着5G时代的到来,PCB行业又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DT公司急需对行业、对自身进行深入剖析,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本文以企业战略管理理论为指导思想,全面分析DT公司的内外部环境,运用PEST、波特五力模型方法进行分析研究,同时分析企业内部的实际情况,明确DT公司的优势与劣势。通过SWOT矩阵分析,DT公司应以SO战略选项为核心,聚焦云计算服务器和5G通讯类PCB市场,在产品结构、技术开发和生产能力等方面进行规划,并在公司整体的协调下相互协同,从而建立竞争优势,为客户创造最大价值。
李一鸣[2](2020)在《既有住宅加装电梯政策困境问题研究 ——以佛山市顺德区为例》文中指出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居住房屋从上世纪70-80年代的经济型住房逐渐过渡到90年代后期的奔小康型住房,再到现在的高层、超高层住宅。由于历史原因,我国仍存在着大量的无电梯住宅,随着城市老城区的老龄化率越来越高,上下楼梯逐渐成了无电梯高楼层老年人的困扰,因此既有住宅加装电梯的需求越来越大。目前,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已经逐渐成为政府治理的重要内容,很多地方把加装电梯视为重大民生工程。然而,由于涉及多方博弈,部分地区加装电梯工作进展缓慢,政府的政策过程困难重重。大型公共政策的出台及执行,要面对多元主体的利益诉求,不仅有政府层面的政策出台博弈,更有社区内部的集体行动博弈,单纯从兼顾公平的角度出发,过程是复杂的。因此,深入探究既有住宅加装电梯的政策困境,了解政策出台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探索政府治理与社区自治的关系,维持社会和谐稳定,使民众享受加装电梯带来的便利,是一个非常有现实意义的研究课题。本论文融合前人的研究基础,运用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以佛山市顺德区这个区级地区的案例作实证调查,介绍了该地区既有住宅加装电梯的情况,包括现状特点、与周边地区相关指标的比较以及问卷调查的情况等,并举例了当地的加装案例。然后,针对实证调查发现的问题,重点分析了既有住宅加装电梯的政策困境及政策过程中的社区集体行动问题。最后,基于政策过程理论中的支持联盟框架以及制度分析与发展框架,分别构建了既有住宅加装电梯政府层面“支持联盟”以及社区层面“行动舞台”分析路径,最后再针对性地提出相关建议。本文基于政策过程理论去研究区一级地区的既有住宅加装电梯问题,在研究视角上有所创新,在研究对象上有所不同,在一定程度上补充了目前既有住宅加装电梯问题在公共管理角度方面的研究,提出的建议也对加快政府转型以及推进既有住宅电梯加装工作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秦亚青,宋德星,张燕生,张晓通,朱锋,鲁传颖[3](2020)在《专家笔谈:大变局中的中国与世界》文中研究指明这组专家笔谈主要包括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思想及战略思考、大变局中的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国际贸易摩擦、网络空间对国际关系的影响、中国在有关领域的应对策略等。对于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思想体系,可以从国际秩序观、国际责任观和国家利益观三个方面思考。在外交战略层次上,对外工作需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并加强战略缔造工作。面向未来,中国的国际战略要体现中国作为世界大国的理性定位,符合战略缔造的基本逻辑,彰显人类命运共同体价值取向。在大变局时代,我们既要关注中国的变化,也要加强对国际环境的分析,并加强对国际经贸新形势的研判。中国今后的内外政策选择,将对未来国际秩序演变和调整产生深刻影响。
窦锋昌[4](2019)在《精品化、精准化、深度化、融合化——2019年报纸改版宣言解析》文中研究表明2018年与2019年之交那几天的报纸版面上,有两类内容最吸引人的眼球。一类是"元旦献词"或者叫"新年献词",其实是一种类型的评论,抒发这份报纸对国家、社会、老百姓以及自己读者的情怀;另外一类是"改版宣言"或"改版致读者",告诉读者自己未来一段时间的工作计划。从这两类内容中,我们可以粗略解读一份报纸下一步的发展方向,而综合多家报纸的新年献词和改版宣言,则可以大致看出中国报纸未来一年的基本走势,那就是精品化、精准化、
宁威[5](2018)在《民盟执政下缅甸民族整合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是在民盟主导缅甸政治转型大背景下展开论述的,主要采用民族政治学相关理论对民盟执政以来的民族整合问题进行深入系统分析,对本轮缅甸民族整合的现状、挑战、影响因素、趋势和对中缅关系的影响等问题进行全面探讨。本文由绪论、正文(共五章)和结语三个部分组成。绪论部分主要阐述了选题的由来及研究的意义、研究方法和创新点。第一章主要阐述民盟执政前缅甸民族整合历史进程与当前缅甸民族整合面临的主要问题。首先界定了民族整合的定义与方式,为探讨民盟执政下缅甸民族整合问题打下理论基础。随后回顾了吴努、奈温、新军人政府时期和吴登盛政府推行的民族整合政策。吴努政府和奈温政府主要采取“同质化”治理方式,加强中央集权,推行政治一体化,不断剥夺少数民族的民族权利,遭到了少数民族的坚决反对,导致少数民族建立自己的民族武装对抗中央政府,使缅甸民族国家建设陷入困境。新军人政府时期和吴登盛政府时期,整合方式趋于平和,为民盟时期的民族整合打下了一定基础。在缅甸历届政府与少数民族的相互斗争与妥协之下,缅甸民族问题不断反复,导致当前民族整合主要面临着少数民族国家认同意识不强、少数民族武装长期存在、罗兴伽人问题突显等。第二章主要论述民盟执政下民族整合措施及特点。在前几届政府民族整合的基础上,民盟政府的民族整合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如何继续推动民族整合向前发展,是民盟政府面临的艰巨任务。昂山素季对其父亲昂山将军“彬龙精神”的继承、民盟对民族和解全面包容的态度、民盟将民族和解作为首要工作任务的决心、“民地武”对民盟政府民族和解政策的积极回应等都为缅甸实现民族和解创造了新机遇。民盟政府执政两年多以来,在推动民族整合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各方对民族整合期待也很高,但实际效果有限。从总体上看,缅甸民盟政府的民族整合呈现着整合主体二元化、整合取向多元化、整合路径双向化等新特点。第三章主要分析民盟执政下推动民族整合所面临的各种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从政治、经济、文化、国际影响等方面入手进行分析,找出影响民族整合的关键变量。从政治方面来说,民主改革对民族整合具有双重影响,民主有利于消除缅甸各民族间矛盾与隔阂,但民主改革过快易引发民族矛盾爆发。长远来看,民主化是促进民族整合的利器,可以推动各民族权利平等,但在民主化过程中却会削弱权力核心引发动荡。缅甸是一个多中心的松散权力结构体系,其政治系统内存在着政府、军方、各少数民族地方武装、党派和宗教团体等相对自治的组织。在各类组织相互竞争的背景下,政治权力博弈是民族关系的核心,也影响和阻碍着缅甸的民族整合。当前,民盟政府领导软弱,军方、“民地武”利用其地位无限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漠视国家公共利益,导致民族整合步履维艰,甚至削弱或破坏民主本身。从经济方面来说,民盟上台后,努力打造自由、公平的经济发展环境,进行了经济调整。但目前仍未能打破缅甸盘根错节的经济藩篱,抢夺资源控制权成为军方、政府、“民地武”斗争的主要原因之一。从文化方面来看,历史与现实的种种因素造成了缅甸民族间长期分裂,对国家内部分裂的担忧深深地烙进了缅甸文化之中。缅甸历史文化中各民族对彼此信任的缺失给民族整合带来极大的阻碍。从大国影响方面来说,美国、日本、欧盟等域外势力对该地区的拉拢、渗透日渐频繁,以输出“民主”为手段,以缅甸民族和解事务为跳板,进而插手缅甸事务。中国与东盟对缅甸的民族整合进程也格外关注。然而,西方插手缅甸民族和解问题的主要目的是扩大自身在缅甸的影响力,试图将缅甸民族问题国际化、复杂化,扰乱中国周边环境。东盟和中国希望缅甸能够顺利推进民族整合,以一个和平稳定的多民族国家身份积极融入地区安全秩序。第四章主要分析民盟执政下缅甸民族整合趋势及对缅甸民主国家建设影响。在以上因素的综合影响之下,缅甸民族整合呈现出以下趋势:当前形势下解决缅甸民族问题的各方面条件仍不成熟,近年缅甸内外形势深刻变化使得该问题与缅内政外交、地缘政治等因素交织缠绕愈加复杂。和解氛围正艰难形成,对话机制正在建立;政府军与“民地武”之间的冲突绵延数十年至今,少数民族武装处境日益艰难,两极化发展趋向明显,一部分艰难融入主流社会,一部分在打压下由明转暗,有向恐怖主义发展的趋势;“罗兴伽人”问题使得缅甸民族对立情绪高涨,也使缅甸的国际环境遭受新的压力。民盟推行的民族整合政策虽然一定程度上消减了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之间的内在张力,但核心矛盾难以解决,民盟缺乏足够的实力来调停整合各方矛盾,导致民族整合推进缓慢,国家建设受到影响。第五章主要分析此轮民族整合对中缅关系的影响。民盟执政下,缅甸继续推动民族整合给缅甸局势带来了一些新的变化,也使中缅关系出现了一些不确定因素。短期内,民盟执政下缅甸的民族整合措施暂未收到良好的效果,客观上还造成了缅北地区动荡、罗兴伽人问题突显等。但从长远来看,民盟全面包容的民族整合理念若实施得当,将有利于彻底实现缅甸的和平统一,促进中缅两国合作。因此,结合我“一带一路”倡议和“命运共同体”国际观,积极推进缅甸和平进程,共同构建地区安全环境是着眼宏观战略发展,谋求长远利益之举。在对策方面,首先要强化命运共同体意识,认清发展稳定的缅甸更有利于中缅关系长足发展。以推动缅甸民族整合为契机,与缅甸新政府一起寻找中缅利益共同点,通过民族整合各项政策,将“民地武”吸收到合法国家体系,使其成为“负责任”的一员,避免其“恐怖主义化”成为新的“麻烦制造者”,并以此掀起中缅发展高潮,把中缅关系真正塑造为不同规模国家关系的典范。结论部分则是对全文结论和总体理论框架做出总结。
徐超[6](2018)在《《人民日报》社论(1978-2002)中关于科普论述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人民日报》(1978-2002)“社论”中关于广义的科学技术普及的论述为研究对象。文章主要采用计量统计法和文献阅读法重点划分科学技术普及论述的不同阶段、厘清科学技术普及论述的主要内容、区分科学技术普及论述的不同话语类型,以此总结本阶段《人民日报》社论中科学技术普及论述的经验与不足,并尝试提出改进的办法。1978年我国新时期开始,至2002年6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颁布实施,这一阶段在我国科学技术发展史中具有开启新时代,引领新世纪的重要意义,因此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通过建立《人民日报》社论数据库,进行统计分析后发现,《人民日报》社论对科学技术普及的论述主要分为三个阶段:1978年至1984年为爆发期,篇幅与各方论述最多;1985年至1990年沉寂期,《人民日报》所发关于科学技术普及的社论较少;1991年至2002年为稳定期,本时期科技再次得到重视,《人民日报》关于科学技术普及的社论也相对稳定。这一轨迹也与我国科技发展相吻合。同样通过对数据库进行统计,并结合内容阅读后可以发现,这期间《人民日报》社论中关于科学技术普及的论述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普及科技知识,倡导科学方法,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技政策,褒扬科研先进。从此可以看出《人民日报》社论关于科学技术普及的论述涉及的方面比较全面。通过对语料库进行高频词统计、分析后发现,《人民日报》社论中关于科学技术普及的论述,主要包括三种话语类型,即革命话语、建设话语和科技话语。新时期初期,革命话语还占据着科学技术普及论述的主流;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建设话语成为科学技术普及论述的主要逻辑;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后,科技话语逐渐主导了对科学技术普及论述思维。从此过程也可以看出我国科技发展逐渐成熟的过程。虽然在此期间,《人民日报》在科学技术普及论述及宣传上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存在如下不足:一是科技话语占比较少;二是普及科学技术知识的社论不足;三是对科学技术普及的论述受政治的影响太大。要改变这种状况,国家有必要吸引政策支持,加大宣传力度;更新传播理念,注重受众需求;设立科普资金,加大发行力度;加强人才培养,提高科学素质。这样,更有利于我国在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推动科学技术普及事业的发展。
任景华[7](2016)在《突发事件中地方政府新媒体传播能力再造研究 ——基于“上海外滩踩踏事件”的考察》文中提出党的“十八大”从国家战略高度明确提出,要构建和发展现代传播体系,提高党和政府的传播能力。新媒体传播能力是政府传播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政府新媒体传播能力建设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社会转型期的中国,已进入突发事件的多发期。突发事件作为特殊的社会运动过程,从本质上讲是各种社会矛盾尖锐化的一种表现形式。突发事件所造成的后果和影响越来越严重,所产生的破坏力和冲击力对政府治理工作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在新媒体传播条件下,突发事件产生的环境和应对方式都发生了重大变化,有关突发事件的信息生产与传播方式、政民互动模式以及政府新媒体管理策略等,也发生了重大变化,由此衍生了系列社会问题。突发事件多发生在地方层级,肩负社会秩序保障责任的地方政府,已经成为突发事件应对与处置的直接责任主体,其应对突发事件的新媒体传播能力直接影响到突发事件的走向和结果。因应突发事件,加强和再造地方政府新媒体传播能力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学术价值。政府新媒体传播是政府组织基于自身职责和功能,通过不同媒介尤其是新媒体平台,与社会公众进行的信息互动活动,它具有鲜明的目的性和互动性,体现着传播行为和政府职能行为双重属性。构建基于突发事件的地方政府新媒体信息生产能力、信息整合能力、信息扩散能力以及信息修复能力,已成当务之急。应该看到,突发事件中地方政府的新媒体传播能力,其实质上是一种基于传播新技术的传播技巧与方式,是通过整合各种平台和资源而实现内容创新、平台创新等所产生的一种传播影响力,也是地方政府的一种“软实力”。本文聚焦突发事件中地方政府新媒体传播能力的再造研究,以突发事件作为研究对象,以政府为应对主体,依据“突发事件—政府传播—新媒体”的逻辑,整合运用政治学、新闻传播学、社会学、管理学、营销学、信息科学等多学科知识资源,紧扣我国地方政府的制度框架、组织结构、资源禀赋、运作过程等方面的现实条件,揭示突发事件中地方政府新媒体传播过程中的实践活动、传播模式。以“上海外滩踩踏事件”为案例,运用内容分析的方法,反思地方政府在应对突发事件中所暴露的传播能力薄弱问题的症结所在,进而探索地方政府新媒体传播能力的结构及要素,并为政府部门优化应对突发事件的传播方案、提升地方政府新媒体传播能力提供对策与建议。作为近年来发生的一件典型的突发事件,“上海外滩踩踏事件”因其突发性、敏感性、伤亡人数多、涉及面广等因素,使其成为具有国内国际影响的突发事件。“上海外滩踩踏事件”传播中,上海市政府利用了当地经济发展水平高、媒体实力相对强等优势,初步整合了各种资源,在一定程度上,保障突发事件传播中信息发布、政策指示、问责处理等信息的发布。但在新媒体传播实践中,存在信息发布不及时、议程设置能力与舆论引导力不强、对公众的参与重视不够、互动力度不够、话语风格僵硬以及新媒体联动效应弱等现实问题,涉及新媒体内容生产、平台建设和地方资源整合等层面。突发事件传播中,地方政府新媒体传播能力建设与再造要素的考量因素和依据主要有三个层面:一是国内外对传播能力及其内容构成要素的相关研究;二是以“上海外滩踩踏事件”为代表的我国突发事件及其传播的现实特点;三是地方政府及地方区域的社会环境、经济与文化水平等实际特征。参考国际经验,突发事件中地方政府的新媒体传播能力建设与再造的要素包括:内容传播力、平台传播力、地方政府资源整合力和传播效果影响力四个要素。因此,突发事件传播与沟通中,再造和增强地方政府的新媒体传播能力,需要从这些要素和路径入手。具体而言,包括创新新媒体传播内容,增强内容传播力;运用新技术整合传播手段,强化平台传播力;整合地方政府资源,增强信息整合能力以及优化突发事件传播流程,提升传播效果影响力。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我国地方政府、新媒体与公众关系互动的长效机制。突发事件传播与沟通中,再造和增强地方政府的新媒体传播能力,其宗旨和价值取向是打造整体治理型政府和公共服务型政府,维护政府与公众之间良好关系,塑造新媒体时代地方政府的新形象。本研究共分六个部分,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绪论部分,主要内容包括研究背景、文献综述、研究问题、研究价值以及研究方法等。第二章主要是结合研究论题,对突发事件、地方政府、传播能力等核心概念进行梳理和界定,构建起本研究的概念体系。第三章和第四章主要为案例分析部分。首先运用案例分析的方法,深度分析了作为典型地方突发事件的“上海外滩踩踏事件”,分析突发事件中地方政府新媒体传播与沟通的主要议题与方式。在此基础上,针对突发事件和新媒体传播的语境与社会现实,研究了突发事件中地方政府新媒体传播中存在的问题与困境。第五章主要是在地方政府新媒体传播能力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突发事件中地方政府新媒体传播能力再造的价值取向与路径选择,重点论述了突发事件中地方政府新媒体传播能力再造的两种取向,即整体取向(整体性治理政府)和协同取向(公共服务型政府)。同时,针对突发事件的特征与传播特点、突出新媒体的传播语境和地方政府的区域特征,对地方政府新媒体传播能力再造的要素进行分析,进一步考察突发事件传播中,地方政府新媒体传播能力建设与再造的要素构成,即内容传播力、平台传播力、声誉传播力和地方资源整合力。第六章首先是对国外地方政府突发事件新媒体传播能力再造进行研究。在总结国外地方政府突发事件新媒体传播能力再造的特点和经验基础上,提出我国地方政府新媒体传播能力再造的路径选择。本章还探索了建构地方政府、新媒体与公众之间互动的长效机制等问题,研究地方政府新媒体传播理论的新发展。
燕志华[8](2014)在《党报头版要素研究 ——以新华日报(1978-2003年)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党报是中国当代一个巨大的政治文化现象,它在新闻议程设置、热点话题参与、主流价值观塑造、重大事件传播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影响力。《新华日报》作为经济社会事业异常发达的江苏省的省委机关报,新闻报道主要是围绕江苏地方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而展开的,是国内着名的省级党报。本论文的主要内容是以《新华日报》为例,对其头版的历史、现状以及各个新闻要素的变迁进行研究,提出党报反映的社会变迁具有“时AI写作意”的特征,同时对党报及其发展状况做出客观评价。论文属于个案研究,通过对《新华日报》头版进行资料统计和分析,在论证党报的“写意”特征之外,也试图回答这些问题:党报头版的政治性是否掩盖了新闻性?头版会议和领导人报道占据多大的比例?从党报的头版能否研究社会变迁?党报是否关注民生?是否有足够的舆论监督,以及是否有效?集体主义语境下的个体人物的报道有什么样的特点?党报的话语风格有什么变迁?等等。论文选择了《新华日报》从1978年起16年、总共1300多个头版为研究范畴,分别以农业、民生、舆论监督、头版头条、话语风格、个体人物报道频率、重大事件报道策略等为重点进行了内容和变迁分析。此外,对科技、文化、交通、环境、社会、教育、外交、卫生等要素也进行了一定的统计分析。论文综合运用了社会变迁、社会传播、议程设置、“把关人”、文化堕距等理论,在研究方法上以抽样法、文献法和访谈法为主。此前对党报的研究,绝大多数是从纯粹的新闻视角、党报议题设置以及舆论引导的角度来进行的,而本文是以变迁的视角来进行研究,通过对多项主题要素进行考察,获得了较多的第一手资料,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论文的结论认为:党报是以“写意”方式概括性地反映社会变迁。论文还认为,《新华日报》头版在政治性和新闻性的博弈中,后者占据了上风;通过对头版新闻要素的统计,可以看出社会变迁的主要脉络;头版的民生报道渐渐增多,并成为报道的重点;舆论监督不足,但开始强化;个体报道数量增多的背后,是党报“意识形态焦虑”;话语模式从政治话语走向平民话语,等等。此外,论文指出党报影响力下降原因之一在于市场化不足,提出党报必须警惕“传播失灵”的危机。认为党报未来要发展,必须进行转型。
齐静[9](2013)在《传统媒体官方微博运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传统媒体自2009年注册微博以来,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在吸引粉丝受众、塑造媒体形象、迎合新媒体战略发展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传统媒体官方微博在发展过程中也产生了一系列问题,对这些问题的认识与解决直接影响着传统媒体官方微博的未来发展态势。本文以我国报纸媒体的官方微博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个案研究法、内容分析法等考察其发展现状,总结存在的问题,并通过研究传统媒体与其官方微博的互动现象,试图揭示潜藏在大量涌现和频繁互动背后的互动特征及赋予的社会意义,最后为传统媒体官方微博的维护、运营提出可供借鉴的策略。本文第一章界定关键词并进行相关理论的阐释。第二章从微博运营背景及环境入手,发现其存在的问题,如内容重复、同质化;新闻专业性较弱;缺乏高质量有效互动;存在虚假信息以及缺乏新媒体理念,并概括了媒体微博有“新舆论中心”、“新意见领袖”、“改变受众信息接触习惯”以及“集群式复合运营”四大特征。第三、四章以《南方都市报》为个案着重分析微博新闻的生产与互动,发现微博新闻生产在遵循自身媒体的新闻立场与理念下也呈现出了独特的特征,即通过新闻来源、报道机制及议程设置过程反过来影响媒体自身的新闻生产。此外,从二者互动关系及特征提炼出“传统媒体与微博互动图”。第五章从媒体微博内容策略、互动策略、品牌形象及盈利模式等方面提出相应措施。
黄园[10](2012)在《我国卫星电视频道“零点时段”开发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过去,我国电视媒体长期遵循“二八法则”,集中80%的力量开发“黄金时段”(19:00——22:00)。但是,随着电视竞争的日益激烈化,“黄金时段”的发展遭遇瓶颈。根据“长尾理论”,非黄金时段”积聚起来可以获得匹敌甚至超过“黄金时段”的开发价值。近年来,各大卫星电视频道纷纷开始加大对“非黄金时段”的开发力度。其中,“6:00——8:00”、“12:00——14:00”、“22:00——24:00”三个时段的开发都在积极进行之中,并取得了一定成果。2011年,湖南卫视在“零点时段”的巨大成功也引发了人们对“零点时段”的高度关注。本文“在非黄金时段”理念的基础上,根据目前我国电视事业的发展现状,明确将“24:00——2:00”的这个时间段定义为“零点时段”。我们认为“零点时段”仍然有着相当数量的受众,以男性为主,并且呈现出高年龄、高文化程度、高购买力等特点,有着不可忽视的巨大开发价值。但是,纵观目前我国各大卫星频道“零点时段”的开发现状,该时段并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同时,该时段还存在着节目形式单一、缺乏首播的自办节目等问题。在“受众本位”的今天,“零点时段”的开发,一方面应以“零点时段”的受众分析为基础,针对该时段受众的收视需求,借鉴国外开发的成功经验,创新电视节目形式,差异化编排,打造“零点时段”专业化栏目。另一方面,卫星电视频道要抓住“零点时段”开发带来的契机,加强国际形象传播,加大“零点时段”产业链开发,拓宽电视媒体盈利渠道,推进“制播分离”,积极推动我国电视事业体制改革。
二、PCB走势与战略——元旦献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PCB走势与战略——元旦献词(论文提纲范文)
(1)DT公司竞争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企业战略管理相关理论综述 |
1.2.1 企业战略的基本理论 |
1.2.2 战略分析工具 |
1.3 研究思路和内容框架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框架 |
第二章 DT公司概况 |
2.1 集团公司的发展 |
2.2 DT公司的现状 |
2.2.1 DT公司的发展历程 |
2.2.2 DT公司的发展现状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企业环境分析 |
3.1 外部环境分析 |
3.1.1 宏观环境PEST分析 |
3.1.2 市场与行业环境分析 |
3.1.3 行业关键成功因素 |
3.2 内部环境分析 |
3.2.1 组织与企业文化 |
3.2.2 人力资源管理能力 |
3.2.3 内部管理能力 |
3.2.4 研究与开发能力 |
3.2.5 生产制造能力 |
3.2.6 营销管理能力 |
3.2.7 财务管理能力 |
3.2.8 可持续竞争优势VRIO分析 |
3.3 SWOT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DT公司战略制定与选择 |
4.1 使命、愿景和目标 |
4.2 DT公司总体发展战略选择 |
4.2.1 DT公司的发展历程回顾 |
4.2.2 DT公司的发展战略类型分析 |
4.2.3 DT公司的发展战略选择 |
4.3 DT公司竞争战略 |
4.3.1 DT公司竞争战略选择 |
4.3.2 DT公司竞争战略内容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DT公司竞争战略实施管理与控制 |
5.1 组织设计创新 |
5.2 完善人力资源体系建设 |
5.3 开展支持企业战略的文化建设 |
5.4 全面启动信息化系统建设 |
5.5 战略实施的PDCA控制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2)既有住宅加装电梯政策困境问题研究 ——以佛山市顺德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既有住宅加装电梯理论研究综述 |
1.2.2 既有住宅加装电梯政策出台综述 |
1.2.3 政策过程理论研究综述 |
1.3 基本思路和研究方法 |
1.3.1 基本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创新之处 |
1.4 理论基础 |
1.4.1 公共物品 |
1.4.2 支持联盟框架 |
1.4.3 制度分析与发展框架 |
1.4.4 集体行动逻辑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顺德区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实证调查 |
2.1 调查方法 |
2.1.1 调查思路 |
2.1.2 调查对象与方式 |
2.2 顺德区既有住宅加装电梯概况 |
2.2.1 顺德区既有住宅加装电梯的现状及特点 |
2.2.2 顺德区与周边地区相关指标的比较 |
2.2.3 问卷调查情况 |
2.3 顺德区既有住宅加装电梯案例 |
2.3.1 案例对象介绍 |
2.3.2 加装电梯社区内部协商过程 |
2.3.3 加装电梯资金筹集及分摊机制 |
2.3.4 加装电梯的政策了解及报建过程 |
2.3.5 电梯的后期运行及维护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顺德区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
3.1 既有住宅加装电梯相关的公共物品属性分析 |
3.2 既有住宅加装电梯政策困境问题分析 |
3.2.1 政府现有的加装电梯政策支撑力分析 |
3.2.2 政府对加装电梯需求的情势研判及角色定位 |
3.2.3 “支持联盟”视角下的加装电梯政策供给 |
3.3 政策困境中的社区参与问题分析 |
3.3.1 既有住宅加装电梯政策过程中的“政府-社区”关系 |
3.3.2 社区既有住宅加装电梯“行动舞台”分析 |
3.3.3 参与者对加装电梯的认知分析 |
3.3.4 社区自治能力分析 |
3.3.5 社区集体行动困难问题分析 |
3.3.6 社区参与的选择性激励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顺德区既有住宅加装电梯问题解决对策 |
4.1 政府层面的政策供给建议 |
4.1.1 有所作为,循序渐进的政策出台 |
4.1.2 信息公开,积极便民的政策引导 |
4.1.3 部门联动,快速高效的审批平台 |
4.1.4 形式创新,精准有效的资金扶持 |
4.1.5 多元联动,构建“社区-政府”协作机制 |
4.1.6 综合借鉴,积极推动政策试点 |
4.2 社区层面的民众参与建议 |
4.2.1 提升社区民众对加装电梯的认知水平 |
4.2.2 构建激励性的居民自治协作舞台 |
4.2.3 兼顾多方利益,共同推动社区和谐参与 |
4.2.4 充分发挥牵头人作用 |
4.2.5 引导加装电梯社会化 |
4.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3)专家笔谈:大变局中的中国与世界(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思想体系(1) |
(一)国际秩序观 |
(二)国际责任观 |
(三)系统的国家利益观 |
二、对中国外交的战略思考:对外工作要统筹国内和国际两个大局(1) |
(一)为什么要在新时代强调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 |
(二)国家形象的双重塑造 |
(三)加强战略缔造工作 |
三、大变局中的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1) |
(一)中国新时代改革开放和经济条件的变化 |
(二)国际环境 |
(三)积极应对国际环境变化 |
四、谋划应对下一阶段中美贸易摩擦(1) |
(一)美国的动机和霸权走势 |
(二)中国的应对 |
五、大变局与中国应对的战略思考(1) |
(一)特朗普的“美国优先主义”开始显现三个重要特点 |
(二)中国的应对之策 |
六、网络安全对国际体系的影响(1) |
(一)网络空间改变了国家的行为模式 |
(二)网络安全问题冲击现有国际体系 |
(三)数字经济正不断颠覆国际经济规则体系 |
(4)精品化、精准化、深度化、融合化——2019年报纸改版宣言解析(论文提纲范文)
精品化 |
精准化 |
深度化 |
融合化 |
(5)民盟执政下缅甸民族整合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民盟执政前缅甸民族整合历史进程与主要问题 |
1.1 民族整合定义与基本方式 |
1.1.1 民族整合的定义 |
1.1.2 民族整合方式 |
1.2 独立后缅甸民族整合历史进程 |
1.2.1 吴努执政时期的民族整合(1948—1962) |
1.2.2 奈温执政时期的民族整合(1962—1988) |
1.2.3 新军人政权时期的民族整合(1988—2011) |
1.2.4 吴登盛政府时期的民族整合(2011—2015) |
1.3 缅甸民族整合面临的主要问题 |
1.3.1 缅甸少数民族国家认同意识不强 |
1.3.2 少数民族武装长期存在 |
1.3.3 罗兴伽人问题突显 |
第二章 民盟执政下民族整合措施及特点 |
2.1 民盟政府面临的民族问题新形势 |
2.1.1 民盟执政为缅甸民族整合带来的机遇 |
2.1.2 民盟解决民族整合问题面临的挑战 |
2.2 民盟在民族整合中的新政实践 |
2.2.1 改组机构及人员 |
2.2.2 继续推进《全国停火协议》 |
2.2.3 召开“21世纪彬龙会议”及其困境 |
2.2.4 引入外部力量解决罗兴伽问题 |
2.3 民盟民族整合的特点 |
2.3.1 整合主体二元化 |
2.3.2 整合取向多样化 |
2.3.3 整合路径双向化 |
第三章 民盟时期影响民族整合的主要因素分析 |
3.1 政治整合方面的影响因素 |
3.1.1 缅甸民主改革对民族整合的双重影响 |
3.1.2 缅甸“普力夺社会”阻碍民族和解 |
3.2 经济整合方面的影响因素 |
3.2.1 民盟重和解轻经济政策的缺陷 |
3.2.2 经济藩篱问题依然严重 |
3.3 文化整合方面的影响因素 |
3.3.1 缅甸分离猜忌的文化传统 |
3.3.2 宗教矛盾迟滞民族整合脚步 |
3.4 外部力量对缅甸民族整合影响 |
3.4.1 美国对缅甸民族整合的影响 |
3.4.2 日本对缅甸民族整合的影响 |
3.4.3 印度对缅甸民族整合的影响 |
3.4.4 东盟对缅甸民族整合的推动与局限 |
第四章 民盟执政下缅甸民族整合发展趋势分析 |
4.1 和解氛围艰难形成 |
4.1.1 全面包容原则的确立 |
4.1.2 对话机制的形成 |
4.1.3 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的内在张力稍有缓解 |
4.2 民地武呈现两极化发展之势 |
4.2.1 少数民族武装处境日益艰难 |
4.2.2 部分“民地武”艰难融入 |
4.2.3 部分“民地武”呈由明转暗趋势 |
4.3 罗兴伽人问题症结难除 |
4.3.1 民盟多管齐下治乱象 |
4.3.2 罗兴伽人问题症结难除 |
4.3.3 民族整合正义问题突显 |
4.4 整合进程缓慢导致国家建设凝滞 |
4.4.1 核心矛盾难以解决 |
4.4.2 和解进程缓慢影响国家建设 |
4.4.3 民族冲突频发导致民主岌岌可危 |
第五章 缅甸民族整合对中缅关系的影响 |
5.1 民盟执政下的中缅关系 |
5.1.1 中缅关系整体趋好但基础有待进一步夯实 |
5.1.2 中缅关系面临的挑战 |
5.2 缅甸民族整合对中缅关系的影响 |
5.2.1 缅甸民族问题外溢对中缅战略合作的消极影响 |
5.2.2 缅甸民族整合对中缅关系未来发展的积极影响 |
5.3 应对缅甸民族整合新局势的对策思考 |
5.3.1 中国在缅国家利益分析 |
5.3.2 应对挑战的基本对策思考 |
第六章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6)《人民日报》社论(1978-2002)中关于科普论述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我国关于科学技术普及的研究现状 |
1.2.2 我国关于《人民日报》社论的研究现状 |
1.3 研究设计 |
1.3.1 内容框架 |
1.3.2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2 《人民日报》(1978-2002)社论对科普的界定与解读——电子文档数据库建设与分析 |
2.1 电子图文数据库转化为电子文档数据库 |
2.2 《人民日报》(1978-2002)科普类社论篇数、字数分年度统计与分析 |
2.3 《人民日报》(1978-2002)科普类社论分内容统计与分析 |
2.3.1 《人民日报》(1978-2002)科普类社论分内容界定 |
2.3.2 普及科技知识类社论 |
2.3.3 倡导科学方法类社论 |
2.3.4 弘扬科学精神类社论 |
2.3.5 传播科技政策类社论 |
2.3.6 褒扬科研先进类社论 |
3 《人民日报》(1978-2002)社论科普的话语分析——高频词统计与分析 |
3.1 人工辅助的计算机分词和统计 |
3.2 《人民日报》(1978-2002)社论科普的话语分析 |
3.2.1 话语类型概述 |
3.2.2 话语变迁的社会背景与历史动因 |
4 研究总结:不足与对策、现实意义与启示 |
4.1 《人民日报》社论普及科学技术的不足与对策 |
4.1.1 《人民日报》社论普及科学技术的不足 |
4.1.2 大众媒体普及科学技术的发展对策 |
4.2 《人民日报》社论普及科学技术的现实意义与启示 |
4.2.1 坚持发挥《人民日报》社论对媒体科普的引领作用 |
4.2.2 坚持推进科学技术普及事业的发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7)突发事件中地方政府新媒体传播能力再造研究 ——基于“上海外滩踩踏事件”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与问题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问题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地方政府传播的相关研究及其评述 |
二、“上海外滩踩踏事件”的相关研究及其评述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的价值与意义 |
一、学术价值 |
二、现实意义 |
第二章 核心概念的梳理与界定 |
第一节 突发事件 |
一、突发事件(Emergency)的含义 |
二、突发事件的特征与分类 |
第二节 传播能力 |
一、传播能力(Communicative competence)的含义 |
二、传播能力的构成 |
第三节 地方政府 |
一、地方政府(Local Government)的含义 |
二、地方政府的职能 |
第三章 “上海外滩踩踏事件”中新媒体传播的内容分析 |
第一节 案例选择与资料采集 |
一、案例选取与回顾 |
二、资料采集 |
第二节 “上海外滩踩踏事件”新媒体传播的内容分析 |
一、议题内容分布 |
二、代表性微博文本分析 |
三、代表性微信文本分析 |
四、党报文本及其与微博、微信文本的比较 |
五、都市报文本及其与微信、微博文本的比较 |
第三节 “上海外滩踩踏事件”中政府与公众的互动分析 |
一、公众对“上海外滩踩踏事件”的关注 |
二、政府对公众关注的回应 |
三、公众对政府发布信息的回应 |
第四章 “上海外滩踩踏事件”中新媒体传播存在的问题与困境 |
第一节 政府新媒体信息发布和舆论引导力不足 |
一、突发事件中新媒体信息发布滞后 |
二、议题设置能力与舆论引导力薄弱 |
三、新媒体传播的内容单一,话语风格僵硬 |
第二节 政府新媒体传播互动不足与回应不力 |
一、政府新媒体传播重发布而轻互动 |
二、政府新媒体传播中对公众的参与缺乏重视 |
第三节 政府新媒体传播过程中辟谣能力与知识传播能力低 |
一、政府新媒体传播过程中辟谣力度弱 |
二、政府新媒体传播过程中公共安全知识普及缺失 |
第四节 政府新媒体传播过程中“联动”效应差且服务意识不够 |
一、政府新媒体传播过程的“联动”效应差 |
二、政府新媒体传播过程中的信息服务意识不够 |
第五章 突发事件中地方政府新媒体传播能力再造的取向与要素研究 |
第一节 突发事件中地方政府新媒体传播能力再造的两种取向 |
一、整合取向:建立整体性治理政府 |
二、协同取向:建立公共服务型政府 |
第二节 信息公开:突发事件中地方政府新媒体传播能力再造的基础 |
一、“上海外滩踩踏事件”中的信息公开状况 |
二、突发事件传播中政府信息公开的意义 |
第三节 突发事件中地方政府新媒体传播能力再造的要素 |
一、新媒体内容传播力 |
二、新媒体平台传播力 |
三、新媒体传播效果影响力 |
四、地方资源整合力 |
第六章 突发事件中地方政府新媒体传播能力再造的国际经验与本土路径 |
第一节 突发事件中地方政府新媒体传播能力建设的国际经验 |
一、国外代表性突发事件中政府的新媒体传播分析 |
二、国外突发事件中地方政府新媒体传播的特点与经验 |
第二节 突发事件中地方政府新媒体传播能力再造的本土路径 |
一、夯实新媒体传播内容,增强内容传播力 |
二、运用新技术整合传播手段,强化平台传播力 |
三、优化突发事件传播流程,提升传播效果影响力 |
第三节 增强地方政府的信息资源整合能力与互动能力 |
一、增强地方政府的资源与信息整合能力 |
二、建构地方政府、新媒体与公众之间的长效互动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8)党报头版要素研究 ——以新华日报(1978-2003年)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绪论 |
第一章 纸媒与社会变迁 |
一、社会变迁的“记录器” |
1、西方报纸与社会现实 |
2、新闻史学视角下的中国报纸 |
3、报纸叙事与社会转型 |
二、中国特色的党报事业 |
1、党报产生及社会属性 |
2、党报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
3、“党报效应” |
4、读者群的社会分层 |
三、时代“写意”:党报头版反映社会变迁的主要方式 |
1、党报反映变迁的逻辑 |
2、党报新闻:时代“写意” |
3、头版的“历史人格化” |
第二章 理论分析与研究方法 |
一、媒体与社会变迁理论 |
1、社会变迁理论 |
2、传播制度与议程设置理论 |
3、政治传播与“把关人”理论 |
二、国内党报研究成果梳理 |
1、研究的热点 |
2、党报头版研究的现状及成果 |
3、党报研究典例:人民日报研究 |
三、研究方法 |
1、抽样法 |
2、文献法 |
第三章 新华日报历史变迁与社会特质 |
一、研究对象的提出 |
1、新华日报的历史和发展 |
2、新华日报的特质 |
3、历史地位及现实成就 |
二、头版及议程设置 |
1、舆论引导的主阵地 |
2、“头版难题” |
3、议程设置与现实挑战 |
三、头版的导向与社会 |
1、意识形态导向 |
2、改版与变化 |
3、版面与社会的折射 |
第四章 头版新闻要素分类与分析 |
一、党报头版头条 |
1、地位及重要性 |
2、头条与政治领导人报道 |
3、头条新闻的内容与分类 |
二、头版历年的新闻要素统计分析 |
1、1978—1983年:改革开放初期 |
2、1989—1993年:从“六四”到“南巡” |
3、2000—2003年:进入WTO时代 |
三、头版会议新闻的统计及变迁 |
1、头版央地会议的“新闻拼图” |
2、头版会议新闻的变与不变 |
3、党报会议新闻的“传播失灵” |
第五章 新华日报头版与农业 |
一、农业:党报头版报道中的“重中之重” |
1、农业在头版中的位置 |
2、关于农业和土地关系的新探讨 |
二、从农村到城市 |
1、“农民话语”与“城市社会话语” |
2、城市社会的来临 |
3、“农民的终结”及中国本土化争议 |
第六章 新华日报头版“个体”人物 |
一、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 |
1、西方社会学视野下的个人与社会 |
2、近代以来国民性改造之下的个体与集体 |
3、“个人”的现代性蕴含 |
二、头版个体出现的频率 |
1、“公”与“私”的宣传 |
2、个体新闻出现的频率和变化 |
3、“典型人物”的政绩化倾向 |
第七章 新华日报头版的“新闻维稳观" |
一、头版新闻报道的内在特征 |
1、头版政治性与新闻性的隐性冲突 |
2、头版领导人的形象诉求 |
3、重大新闻的隐晦传播特征 |
二、“新闻维稳观”的操作模式 |
1、“六四事件”的新闻策略 |
2、“基辛格角”的形成与传承 |
三、“新闻维稳观”的未来发展 |
1、“喉舌论”的极端化发展 |
2、“维稳观”的三阶段 |
3、新闻维稳的关键在于正确“发声” |
第八章 新华日报舆论监督 |
一、舆论监督是党报的一个传统 |
1、舆论监督的历史形成 |
2、舆论监督的必要性 |
3、舆论监督的方式与成效 |
二、舆论监督的流变 |
1、从强力到困境 |
2、“打死老虎”现象 |
3、“内参”的现状与未来 |
三、前景与路径选择 |
1、舆论监督与宣传部门的“和谐” |
2、党委政府“撑腰”与舆论监督的困境 |
3、评论成为党报舆论监督的新武器 |
第九章 新华日报头版新闻话语形式 |
一、话语与社会变迁的关系 |
1、“话语”辨析 |
2、话语模式 |
3、话语折射 |
二、党报话语的表达模式与风格 |
1、《人民日报》国家话语的表达策略 |
2、《中国青年报》的新闻叙述模式 |
三、新华日报的新闻话语的变迁 |
1、头版通讯标题的话语模式 |
2、头版通讯内容的话语模式 |
3、权威话语主体:从官员到专家 |
第十章 思考与前瞻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传统媒体官方微博运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关键词界定与理论阐释 |
第一节 关键词界定 |
第二节 理论阐释 |
第二章 传统媒体官方微博运营现状 |
第一节 传统媒体进军微博 |
第二节 运营现状分析 |
第三章 媒体微博运营之新闻生产 |
第一节 媒体微博发展历程 |
第二节 媒体微博新闻生产 |
第四章 媒体微博运营之互动关系 |
第一节 媒体微博内容分析 |
第二节 传统媒体与官方微博互动关系 |
第五章 媒体微博运营策略 |
第一节 媒体微博运营的商业之路 |
第二节 媒体微博运营策略建议 |
参考文献 |
(10)我国卫星电视频道“零点时段”开发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0.2 文献综述 |
0.3 研究方法 |
0.4 论文结构安排 |
0.5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章 我国卫星电视频道“零点时段”受众分析 |
1.1 电视“全时段受众”时代的到来 |
1.2 我国卫星电视频道“零点时段”受众构成 |
1.2.1 从地区上看 |
1.2.2 从性别上看 |
1.2.3 从年龄上看 |
1.2.4 从受教育程度上看 |
1.3 “零点时段”受众的收视特征分析 |
第2章 我国卫星电视频道“零点时段”播出现状 |
2.1 混乱不堪的“零点时段” |
2.2 具有代表性的“零点时段”节目 |
2.2.1 以安徽卫视《雄风剧场》为代表的剧场节目 |
2.2.2 以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的《午夜新闻》为代表的新闻节目 |
2.2.3 以湖南卫视《零点锋云》为代表的思想谈话类节目 |
2.2.4 以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的《子午书简》为代表的科教类节目 |
2.2.5 异军突起的大型文博节目《博物馆奇妙夜》 |
2.3 我国卫星电视频道零点时段节目共同点 |
2.4 我国卫星电视频道“零点时段”开发的不足 |
第3章 我国卫星电视频道“零点时段”开发策略 |
3.1 实施差异化编排,打造“零点时段”专业化栏目 |
3.1.1 电视节目编排的重要性 |
3.1.2 “差异化“编排是“零点时段”节目的唯一出路 |
3.1.3 打造专业化栏目是实现“零点时段”差异化编排的重要手段 |
3.2 以受众为中心,探索“零点时段”节目多样化形式 |
3.2.1 新闻类节目:睡前的时事“大餐” |
3.2.2 谈话类节目:低成本打造“明星主持” |
3.2.3 纪实类节目:知识性与趣味性相结合 |
3.3 利用卫星全球覆盖的传输特征,进行国际形象传播栏目开发 |
3.4 抓住我国广播电视“体制改革”的契机,积极推进“制播分离” |
3.5 抓住电视产业化发展时机,开发“零点时段”产业链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个人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PCB走势与战略——元旦献词(论文参考文献)
- [1]DT公司竞争战略研究[D]. 谢世威.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2]既有住宅加装电梯政策困境问题研究 ——以佛山市顺德区为例[D]. 李一鸣.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3]专家笔谈:大变局中的中国与世界[J]. 秦亚青,宋德星,张燕生,张晓通,朱锋,鲁传颖. 国际展望, 2020(01)
- [4]精品化、精准化、深度化、融合化——2019年报纸改版宣言解析[J]. 窦锋昌. 青年记者, 2019(04)
- [5]民盟执政下缅甸民族整合问题研究[D]. 宁威. 国防科技大学, 2018(01)
- [6]《人民日报》社论(1978-2002)中关于科普论述的研究[D]. 徐超. 南昌航空大学, 2018(11)
- [7]突发事件中地方政府新媒体传播能力再造研究 ——基于“上海外滩踩踏事件”的考察[D]. 任景华. 武汉大学, 2016(01)
- [8]党报头版要素研究 ——以新华日报(1978-2003年)为例[D]. 燕志华. 南京大学, 2014(03)
- [9]传统媒体官方微博运营研究[D]. 齐静. 广州大学, 2013(04)
- [10]我国卫星电视频道“零点时段”开发策略研究[D]. 黄园. 湘潭大学, 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