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发展小流域经济的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王婧[1](2021)在《南水北调中线湖北水源区生态清洁小流域生态修复模式与技术研究》文中认为丹江口库区及上游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近年来其生态环境由于点源污染依旧严重、面源污染日益突出、潜在污染风险源存在等问题,而存在较大污染风险。为了保障丹江口水源区的水环境安全,确保南水北调工程顺利实施,目前已开展了一系列小流域治理工程,并研发出了大量生态修复工程技术。然而现有工程技术缺乏统一布局和整体规划,导致整体治理效果不明显且持续性较差,难以满足小流域生态修复工程建设需要。因此,本文以南水北调中线湖北水源区(以下简称“湖北水源区”)为研究区域,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围绕现状生态环境问题,统筹考虑山水林田湖村各类景观要素,对现有生态修复模式与技术进行整合,提出可在湖北水源区推广应用的生态清洁小流域生态修复模式与技术体系,探索恢复和改善流域生态环境新方法,以期指导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同时为我国南方丘陵山地水源区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工作提供技术支持。开展工作及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以湖北水源区为研究区域,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提升的角度出发,将生态清洁小流域的最佳汇流面积阈值设置为30km2,利用Arc GIS技术从研究区域提取出482条生态清洁小流域。根据生态修复目标差异将湖北水源区生态清洁小流域划分为生态农业型、城镇发展型、生态涵养型三种类型,得到不同类型生态清洁小流域空间分布格局图,其中生态农业型小流域184条,城镇发展型小流域122条,生态旅游型小流域176条。同时分析不同类型生态清洁小流域区位分布、地形分布、土地利用及水土流失特征、人口及居民点分布特征,为生态修复重点识别研究提供基础数据。(2)选取湖北水源区不同类型典型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项目进行实地调研,以胡家山、双塘河及清水河生态清洁小流域为例分析不同类型生态清洁小流域生态环境现状及存在问题,再结合文献分析与GIS空间分析对不同类型生态清洁小流域生态环境问题进行总结,最终确定不同类型生态清洁小流域修复重点。(3)根据生态修复重点确定不同类型生态清洁小流域生态修复目标,提出6种生态修复模式和21种组合式生态修复技术,由此构建湖北水源区不同类型生态清洁小流域生态修复模式与技术体系。
袁和第[2](2020)在《黄土丘陵沟壑区典型小流域水土流失治理技术模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黄土高原因其自然环境的脆弱性,加上人为活动的强烈影响,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区域之一。其严重的水土流失,对黄土高原区域经济发展和生态安全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我国十分重视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治理工作,经过几十年的水土流失治理,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的恢复,社会经济亦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现今我国已将建设生态文明放到了国家战略高度,有必要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模式现状和形成机制进行系统总结,指导黄土高原新时代水土流失治理工作。本研究在对国内外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模式实践和理论研究等进行全面的梳理总结的基础上,以我国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域黄土高原中的黄土丘陵沟壑区为主要调查对象,对其水土流失治理模式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分析。从而为未来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提供实践经验和理论依据。(1)阐述了小流域综合治理及其模式的理论基础和内涵,利用径流调控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和系统论理论等理论,解释了小流域、及其综合治理和模式的相关概念和内涵,认为小流域综合治理不仅是解决一个独立单元的生态问题,更是由生态问题、社会经济和发展现状、资源利用等多层次、多要素组成的大复合系统。(2)选择土地利用现状、植物措施、工程措施和耕作措施作为小流域水土流失治理措施体系构成的调查对象。结果表明人类活动显着影响了区域的土地利用,6个典型小流域的主要土地利用类型为林地、草地和农地,分别占调查流域总面积的46.7%、25.9%、17.7%,植被建设是黄土高原最常见的水土流失治理手段之一;常见工程措施包括梯田、鱼鳞坑、水平阶和水平沟和淤地坝等,其中梯田是最为常见的工程措施,6个流域梯田面积占总流域面积的20.7%。根据不同的自然状况和经济条件,水土保持措施有各不相同的布设和配套方式。(3)以土壤有机碳为指标评价,以人工干预恢复措施为重点研究对象,在六个流域内总共设置了40个样地研究生态恢复措施的土壤改良效益。结果表明黄土高原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带来了显着的碳汇效益,草地(39.42±22.21 t·hm-2),撂荒梯田(34.11±7.66 t·hm-2),梯田(32.48±11.27 t·hm-2),灌木(32.16±23.33 t·hm-2)和经济林(31.39±20.93 t·hm-2)土壤有机碳储量显着高于坡耕地(18.08±5.44 t·hm-2)(P<0.05)。人为管理会显着影响土壤有机碳的分布结构,能够将土壤有机碳的表聚性削弱13.6%(P<0.05),同时土壤的固碳能力受到气候和土壤的深刻影响,工程措施与植被措施的结合,通过人为的促进和自然的恢复,可以表现出更好的碳汇效益。(4)利用不同小流域的土地利用情况和主导水土流失治理措施分布及搭配情况,结合小流域的经济发展政策,提出了6条小流域的水土流失治理模式。通过实地调查和理论基础,阐述了其形成机理和影响要素。立体对比各个流域,提出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模式的异质性与广泛性,即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应科学借鉴,注重细节与差别进行因地制宜的精准改良。在新时代背景下新模式的构建应当积极践行新理念,注重水土流失治理模式与政策、产业和环境的结合,不仅可以有效的改善当地生态环境,更是创造“金山银山”的可行之道。
杨文婷[3](2020)在《基于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理论的海绵城市建设体系研究 ——以深圳市坪山区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我国水土保持研究已近百年,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从黄河流域向全国逐步推广至今,具有丰富的治理模式及经验。在小流域综合治理过程中,发现实施小流域蓄、排、引等水土保持工程也能达到海绵效果。通过对比分析,海绵城市建设和小流域综合治理有差异、有侧重、有交叠,本质均以节水、蓄水、净水为前提,进而改善生态环境。因此,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是一个很好的切入口,为海绵城市拓展流域治理提供应用视角及思路。根据Meta-analysis法定性分析,海绵城市建设与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在基本概念、核心理论、建设体系、技术支撑等方面存在较多相似性。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具有较为成熟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可以作为海绵城市技术落地的基础支撑,因此,参考其区划、运行管理机制及技术措施体系等初步构建我国海绵城市建设体系。研究过程中,首次利用水土保持区划的方式方法,结合现有海绵城市的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对海绵城市区划进行优化,并创新性地将部分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技术纳入海绵城市流域治理技术体系。海绵城市建设以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为参照,以流域为单元进行基础划分,既保证流域范围内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也可避免海绵城市空间尺度的重复,对海绵城市建设范围的边界界定有一定的启发,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海绵城市建设体系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石娟娟[4](2020)在《青龙沟小流域生态经济建设实践与思考》文中提出庄浪县青龙沟小流域是黄河上中游管理局列项治理的第三批试点小流域。从2005年列项实施以来,围绕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群众生产生活水平,以优化资源配置、特色产业培育、治理机制创新为核心,全面促进了小流域生态经济发展,取得了良好的综合效益,探索积累了宝贵的小流域生态经济建设经验。在今后的工作中,要进一步创新机制,加强后续管理,提升小流域生态经济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生态经济发展的规模化、产业化、市场化水平,增强抵御市场风险能力。
池永宽[5](2019)在《喀斯特石漠化草地建植与生态畜牧业模式及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南方喀斯特是世界三大喀斯特集中连片区之一,具有分布面积广、地貌类型多、发育序列全等特点,世界罕见。石漠化是该区域最严重最典型的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威胁了南方8省的生态安全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草畜工程是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快速修复喀斯特石漠化受损生态环境和发展经济的重要举措,对推动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生态重建与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根据地理学、岩溶学、生态学、草学、畜牧学等多学科交叉的系统理论与多元分析原理,针对石漠化草地建植与生态畜牧业拟解决的关键科技问题,在2012-2019年以代表中国南方喀斯特总体结构的贵州关岭-贞丰花江喀斯特高原峡谷中-强度石漠化综合治理示范区和毕节撒拉溪喀斯特高原山地潜在-轻度石漠化综合治理示范区为核心研究示范区,综合运用野外试验与监测、实验室分析法、对比分析法、数理统计与地理信息系统研究法等系统化研究技术方法,较为系统的研究了石漠化草地高效建植与优化机理及生态畜牧业健康养殖与策略机制,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模式构建、技术研发、示范应用和推广研究,以期为喀斯特石漠化治理与经济产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具体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石漠化草地高效建植与优化机理通过镇压、覆膜、碎草覆盖以及不同覆土水平对牧草出苗试验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紫花苜蓿等4种牧草出苗率均在中度覆土覆膜处理方式时出苗最短、出苗率最高,变异系数最稳定,其次是镇压和碎草覆盖处理,无处理措施表现最差。牧草出苗时间随覆土厚度增加而增加,中度覆膜覆土出苗率最高保水保墒的效果最好,是最佳牧草种植方式之一。通过对不同石漠化等级“花椒+紫花苜蓿”和“刺梨+多年生黑麦草”等15种林草配置模式的土壤理化性质恢复效果进行监测,结果显示:林草配置对土壤理化性质具有改善作用,随着年限的增长,其不同配置模式改善效果也有差异,但基本上呈趋于良好的态势。中-强度石漠化治理区的土壤理化性质改善速率要好于潜在-轻度区。林草配置模式的土壤物理性质基本优于纯林地,化学性质变化不明显。两个试验区的15种林草模式中均存在部分养分指标低于国家土壤养分标准值,需要针对性补充所缺乏营养元素。通过对紫花苜蓿等退化草地进行施肥改良试验,结果显示:除对照组外,3个退化草地类型施肥改良前后的土壤理化性质差异较大。改良后的土壤在钾:氮肥施肥比为60:60kg/hm2时的土壤含水量、田间持水量、毛管持水量、总孔隙度和毛管孔隙度等物理性质显着改善(P<0.05)。各施肥处理的土壤氮、钾含量普遍高于未施肥的对照组,且所有施肥处理磷含量普遍偏低。(2)石漠化草地生态畜牧业健康养殖与策略机制草地分别施硫酸铵、硝酸铵和不施肥(对照)的试验结果显示:施硫酸铵肥的牧草硫的含量显着高于施硝酸铵肥组与对照组(P<0.01),但硝酸铵施肥与对照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施硫酸铵肥的牧草硒含量极明显低于硝酸铵施肥草地与对照草地(P<0.01),而硝酸铵处理组与对照组之间的牧草硒含量无明显差异(P>0.05)。采食施硫酸铵肥牧草的贵州半细毛羊血液中硒、铜、铁、血红蛋白(Hb)等含量和红细胞压积容量(PCV)、血清铜蓝蛋白含量(C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血液过氧化氢酶(CAT)和丙二醛(MD)极显着低于硝酸铵组和对照组(P<0.01)。草地施用硫酸铵肥会影响牧草微量元素含量以及家畜微量元素的生理代谢和血液生理生化参数。牧草中硒等微量元素含量低的草地更适合施用硝酸铵肥。在正常草地(对照组)与锌缺乏草地(试验组)开展贵州半细毛羊放牧对比分析试验。结果显示:试验组草地的土壤和牧草中锌含量极显着低于对照组(P<0.01),而其它元素没有明显差异(P>0.05)。试验组的贵州半细毛羊血液锌含量极显着低于对照组(P<0.01),其他元素无显着差异(P>0.01)。试验组血液中白细胞(WBC)、淋巴细胞(LY)和中性粒细胞(E)极显着低于对照组(P<0.01),Hb与对照组无显着性差异(P>0.01)。试验组血液生化参数中碱性磷酸酶(AKP)活性、SOD、GSH-PX和CAT的活力显着低于对照组(P<0.01),而血液MDA含量极显着高于对照组(P<0.01)。草地缺锌对家畜血液生理生化参数和机体抗氧化酶有显着影响,引起机体抗氧化系统功能和免疫功能出现异常,影响其正常生长发育。补锌对缺锌草地和家畜十分必要,是维持喀斯特畜牧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对关岭黄牛和贵州黑山羊、威宁黄牛和贵州半细毛羊开展不同日粮能蛋平衡对体重影响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经过比较分析,试验后较试验前各处理均显着增重(P<0.05),但净增重差异不十分显着(P>0.05)。但从增重效果上看,表现出中能量中蛋白日粮增重绝对值最高,低能量高蛋白效果次之,高能量低蛋白效果最差的特点。牛羊采食“高蛋白低能量”日粮饲料时,日粮中的蛋白质难以较好的被牛羊利用,造成蛋白质营养浪费。适中蛋白-能量的饲料组合则是最佳能蛋平衡饲喂方式。对喀斯特地域特色家畜品种贵州半细毛羊与西南地区系列半细毛肉质横向比较。结果显示:贵州半细毛羊的氨基酸总量为18.34%,在西南系列半细毛羊中含量最高。在氨基酸计分、必须氨基酸指数(EAAI)评价、必需氨基酸化学评分(CS)中均是贵州半细毛羊肉质最优。通过西南系列半细毛羊的肉质常规营养成分、微量元素、氨基酸计分、必须氨基酸指数、必需氨基酸化学评分等综合比较,评价出贵州半细毛羊是优质的羊肉资源。通过综合常规营养和氨基酸含量等主要肉质评判指标得出,喀斯特地区的特色黄牛的肉质品质要好于西门塔尔牛。(3)模式构建与技术研发以适宜性与限制性理论、人地关系理论等理论为支撑,确定典型模式的构建边界条件,并结合模式的结构与功能特性进行对比分析,构建了关岭-贞丰花江石漠化逆境特色林草建植与特色健康养殖生态畜牧业模式和毕节撒拉溪石漠化草地高效生产与标准化特色健康养殖生态畜牧业模式。通过对现有技术与成熟技术进行总结,研发喀斯特地区牧草发芽实验装置及方法、石漠化地区牧草标准化建植等系列关键共性技术。喀斯特高原峡谷石漠化区应根据其干热河谷的特点,在保持水土恢复环境的前提下,研发暖季牧草高产等关键技术;喀斯特高原山地石漠化区根据其立地条件,研发冷季型牧草高效生产技术等急需关键技术。(4)示范应用与推广自2012年10月以来,在核心示范区累积建设各项示范面积约5000 hm2,牛羊健康养殖等示范2300头/只。运用ArcGIS栅格数据空间分析等方法,对喀斯特高原峡谷(花江)和高原山地(撒拉溪)石漠化治理示范模式的推广适宜性评价。结果显示:在中国南方8省“花江模式”最适宜、较适宜、基本适宜、勉强适宜和不适宜推广面积分别为27.38×104 km2、45.89×104 km2、54.69×104 km2、39.28×104 km2、27.14×104 km2;“撒拉溪模式”最适宜、较适宜、基本适宜、勉强适宜和不适宜推广面积分别为20.33×104 km2、43.47×104 km2、50.72×104 km2、45.92×104 km2、33.26×104 km2。
赵喜鹏[6](2019)在《南水北调中线河南水源区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研究 ——以贾营小流域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我国是全球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南水北调中线河南水源区山地丘陵交错、地形起伏大、人口密度高、人地矛盾突出,自然植被破坏严重。目前虽然经过丹治工程等水土保持工程实施,并取得一定成效,但随着河南水源区社会经济迅速发展,众多开发建设活动等人为因素引起的水土流失面积迅速増加,水土流失已成为目前南水北调中线河南水源区生态环境改善、生产力发展、农民脱贫致富、国土整治与保护、人民生活质量提高的限制因子之一,解决好水土流失问题具有深远意义。本文尝试性地探究现阶段生态清洁型小流域理论内涵,并以南水北调河南水源区贾营小流域为例探索南水北调中线河南水源区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模式。通过典型区域运用PRA法(参与式农村调查评估法),深入进行调查,全面细致了解贾营小流域土地利用状况、人居环境状况、面源污染状况、社会经济状况、河流沟道状况等,采用地理空间数据分析软件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探究小流域存在的各种生态环境、经济发展、人居环境等方面的问题。在水环境方面、土壤环境方面、生态环境方面及社会经济方面4个层面确定小流域治理指标体系及其建设标准。根据治理指标体系并结合小流域实际状况,运用聚类分析数学方法对贾营小流域进行“生态修复区、生态治理区”的区域划分,对不同区域确定分阶段治理的目标,根据不同区域确立的分阶段治理目标进行生态清洁型小流域治理措施配置。“生态修复区”主要位于小流域上中游地区,其三个治理阶段所采取的主要治理措施有实施封禁治理、水土保持工程、村庄环境治理工程、改善农业生产措施、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绿色产业模式等措施,结合环境治理措施与农村经济发展措施,有序促进“生态修复区”环境改善与经济协调发展。“生态治理区”主要位于小流域下游区域,其三个治理阶段所采取的主要治理措施包括沟道岸坡治理工程、村镇聚集区环境治理、面源污染控制措施、垃圾及污水处理措施、扶植绿色产业发展模式、建立管护机制等措施。南水北调中线河南水源区生态清洁型小流域治理要完成保水保土的目标,既要改善小流域的生态环境问题,也要提高区域内群众收入水平,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为区域经济结构调整进行探索。通过此次研究,本文探索找到南水北调中线河南水源区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治理模式,基本符合新时代治水理念,应进一步总结、宣传和推广。
徐嵩[7](2019)在《应对山洪灾害的京津冀山地城镇生态防灾规划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京津冀山地城镇处于北方气候地理环境,其独特的地质、地貌、水文和气候条件对区域山洪灾害与生态安全影响显着。内部环境方面,在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山地城镇生态环境胁迫因子的数量和强度均有较大的变化,京津冀的山洪也相应地表现出特殊的致灾演变规律。由此可见,京津冀山地城镇是一个外部环境极其复杂,内部结构严重不稳,极易受山洪灾害影响的地区,这些不利因素导致京津冀山地城镇的山洪防灾减灾形势更加严峻,因此结合区域生态安全格局进行山洪灾害防控是山地城镇规划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本文在多学科交叉视角下,对山地城镇山洪灾害与生态安全之间的耦合特点进行分析,运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系统建构了一个生态防灾规划的理论框架,通过这一基于山洪灾害的生态安全综合评价体系,并根据利用GIS等技术方法模拟得到的综合评价结果以及实地调研资料,从宏观和中微观层面分别提出了京津冀山地城镇生态防灾规划策略,以达到提高山地城镇应对山洪灾害的能力、建立与生态共生的可持续发展环境的目的。论文共八章,可分为以下三个部分:(1)第一部分为提出问题,对应第一到第三章的内容。这一部分通过对选题背景的分析,明确论文研究的意义、主要内容,将全文研究聚焦于山地城镇山洪与生态安全耦合特征及规划的应对方法上,找寻当前国内外研究的空白与不足,从而明确研究的思路和方向。随后,在生态安全视角下,分析京津冀山地城镇生态安全与山洪灾害的耦合特点,进一步明确研究区域山洪灾害的内外环境,并着重对京津冀山洪灾害致灾特性进行解析,为下文提出生态防灾规划理论奠定基础。(2)第二部分为模型建构,包括第四章和第五章内容。首先,建构了生态防灾规划的理论框架,在研究区山洪灾害风险评价基础上,构建基于P-S-R模型的生态安全综合评价体系,进行生态-灾害的耦合研究,由此可识别山地城镇基于山洪灾害的综合生态安全格局。随后,以京津冀山地城镇为实证对象,将第四章提出的生态防灾规划理论方法应用到研究区——京津冀山地城镇中。运用极差法、层次分析法、综合指数法等,借助Arcgis软件进行空间分析与提取处理,细分为“理想安全、较安全、临界安全、较不安全、很不安全”五个评判标准等级,构建京津冀山地城镇区域综合生态安全格局。总体来看,京津冀山地城镇全区域生态安全指数在0.3~0.5之间呈离散分布,生态安全状况整体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分区来看,京津冀北部山区生态安全状况相对较好,东部山区生态状况次之,西部山区生态安全水平最低,极易发生灾害且受到干扰后难于恢复。这一部分为后文基于研究区综合生态安全格局提出生态防灾规划策略提供了数据支撑。(3)第三部分为规划策略,对应于后三章内容。第六章基于研究区综合生态安全格局,在区域层面提出了针对京津冀山地城镇外部自然环境与区域城镇实体两方面的生态防灾规划策略。其中,在外部生态环境层面,结合京津冀山地城镇地域特点,构建基于生态安全格局的生态网络,并制定基于生态修复的洪灾防控策略,通过生态环境的改善破坏山洪灾害的孕育条件,增强生态韧性;在区域城镇实体空间层面,探讨了山地城镇化发展战略、防灾空间结构、城乡居民点承灾能力、产业空间生态布局以及区域支撑体系这五方面内容,结合生态防灾理念进行优化和设计,提出了京津冀山地城镇群可持续发展空间的山洪防灾对策。第七章从区域层面延伸至山地城镇内部各空间要素,从城镇的中微观尺度的物质空间要素出发,在山洪灾害综合防控的视角下,根据山地各县区不同安全水平的综合生态安全格局,分析研究了京津冀山地城镇空间发展、功能布局、道路系统以及工程技术方面的规划应对策略与生态化防灾设计。第八章是结论部分,对论文的主要结论与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并对后续研究做了展望。综上,本文从城乡规划的角度出发,对山地城镇山洪灾害防控与生态安全展开结合研究,建构了适应京津冀山地城镇特点的生态防灾规划理论方法,并根据评价结果,针对不同水平的基于山洪灾害的综合生态安全格局,从区域和城镇层面分别提出生态防灾的规划策略,为京津冀山地城镇应对山洪灾害、维护生态安全的城乡规划方法研究提供了参考,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实践意义。
雷超凡[8](2019)在《郏县红牛产业发展研究》文中认为多年来,国家一直倡导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业产业,自2004年以来连续16年的中共中央一号文件,都对发展特色农业产业提出了要求,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更是指出要加快发展乡村特色产业。郏县红牛原产于河南省郏县,是中国八大良种黄牛之一,也是郏县人民最为骄傲和自豪的特色农产品品牌。到了新时代,郏县红牛产业发展更应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笔者为此开展了对于郏县红牛产业的调查研究和实证分析,试图为郏县红牛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和壮大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本文的研究建立在充分调研的前提条件下,在有详实数据支撑的基础上,综合运用调查分析法、文献资料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等多种方法,首先立足于农业产业化经营理论、规模经济理论、比较优势理论和特色经济理论进行了理论阐释,其次对郏县红牛产业的发展现状和优势进行了整理和总结,最后从农业产业化的角度出发,对郏县红牛的在养殖、加工贮藏以及销售的各个环节存在的问题和成因进行了深入分析,并针对问题及成因给出了解决对策和措施,以此探究郏县红牛的特色产业化之路。本文通过研究发现郏县红牛产业目前虽然具备一定的发展基础,但是在某些方面还存在这问题急需解决,主要体现在养殖环节中郏县红牛产业还存在着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少、缺少专业人才和高素质的农民、疫病防治效果欠佳、农业保险保障不足、环境污染尚未彻底解决等问题;储藏加工环节还存在着产业链条不完善、加工技术较为落后、冷链运输和冷库建设程度较低等问题;销售环节还存在着没有建立起国家级知名品牌、销售市场扩展不足、电子商务模式未推广等问题。探究这些问题的成因,养殖环节的成因主要体现在缺乏统一的养殖用地规划、从业人员综合素质较差、疫病防控体系不健全、相关政策性保险未开展、排污治污配套设施不完善;储藏加工环节的的成因主要体现在主导企业未发挥引领作用、高新技术推广困难、不够重视冷链和冷库建设;销售环节的成因主要体现在没有建立起国家级知名品牌、销售市场扩展不足、电子商务模式未推广。要解决以上问题,需要人力、地力、物力、财力、智力五力齐聚,首先生产环节需要建设规划郏县红牛养殖产业带、制定完善的职业农民培养计划、规范疫病防疫体系并加强监管、尽快开展政策性保险业务、建立长效化的排污治污体系;储藏加工环节需要建立分工明确且紧密结合的完整产业链、加大科技推动扶持力度、加大冷链设施的购置投入;销售环节需要打造“郏县红牛”知名品牌、完善郏县红牛产业市场体系、建立“互联网+”郏县红牛营销体系。通过以上三个步骤的探讨,希望能够为郏县红牛产业的发展乃至其他特色农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早日实现郏县红牛产业的突破性发展。本文可能的创新点有两个:一是本文以肉牛产业作为特色产业的研究对象。二是本文试图以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思路,从全产业链的角度对郏县红牛产业的养殖、加工、销售等所有环节进行全面的研究。
方磊[9](2019)在《城市雨水廊道构建方法及应用 ——以武汉市青山示范区为例》文中认为不断扩大的城市建成区以及世界范围内的气候变化深刻地改变了城市中的自然水文过程和城市雨水的性质。城市雨水从一种宝贵资源变成了诸多城市问题的根源。此次研究的主要目标是利用新型雨水管理方法——城市雨水廊道尽可能地将城市中的水文循环恢复到自然状态以解决雨水带来的城市问题,同时对雨水进行管理以达成多重效益目标。文献综述部分以研究主线——城市雨水管理为切入点,利用科学知识图谱软件CiteSpace对城市雨水管理及其密切相关的术语做了深入的分析。分析清晰地呈现了城市雨水管理的概念,涉及的相关知识群组,研究发展状况和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与方向。近年来,城市雨水管理已从单纯依赖灰色基础设施快排转变为综合利用绿色基础设施从更高的层面对雨水进行管理。绿色基础设施的概念由单纯的绿色网络转向包含前者且增加了实践层面的雨水管理部分以及国外的城市雨水管理的发展脉络都可以佐证这一转变。综述的最后一部分选择了在国际社会上十分成功的两个城市雨水管理的案例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案例证明了之前的分析并给予城市雨水廊道的可行性以有力支撑。城市雨水廊道是一种利用城市地表与地下的自然与人工排水设施构建的以绿色基础设施为主的综合性的雨水管理系统,雨水廊道的识别与构建基于对城市地表水文过程的正确识别和对绿色基础设施构建方法的深入了解。识别出潜在的地表雨水廊道之后,结合城市的用地适宜性评价对构建地表雨水廊道最合适的城市用地进行判断。对于构建地表雨水廊道适宜性较低的城市用地,则以层次分析法的有效结果,结合灰色雨水基础设施保证城市雨水廊道的连通性,以便实现其雨水管理主要功能的同时达成多重的效益。研究以武汉市青山海绵示范区为研究基地开展了实证研究。在对示范区背景条件充分了解的条件下,成功识别出示范区内的城市雨水廊道,并进一步对示范区构建地表雨水廊道的用地适宜性做出了评价。最后,研究提出了城市雨水廊道在规划应用中可能遇到的障碍以及应对措施。总结了此次研究的不足之处,并对城市雨水廊道的未来完善方向提出了几点建议。
刘健枭[10](2019)在《基于景观格局的海岸带县域生态风险与土地利用关联性研究 ——以福建省霞浦县为例》文中指出针对景观生态学中的生态风险评价方法,本文进行了“小流域单元采样”和“细化景观脆弱度权重赋值”两方面改进,然后以低精度遥感影像数据和高精度土地利用现状数据为基础,分别运用传统景观生态风险评价方法和本文改进后的评价方法对霞浦县进行了生态风险评价。在生态风险评价结果的基础上,从全局和局部两个尺度,以动态变化(不同时期相同区域)和静态特征(同一时期不同区域)两个角度对生态风险与土地利用的关联性进行了研究,并依据相关研究结论提出了海岸带县域国土空间规划的编制建议。生态风险评价研究结果显示:(1)使用高精度数据和改进后评价方法,使得生态风险评价结果在准确程度和精细程度上显着改善;(2)在六年的研究时段内,霞浦县生态风险逐年小幅增加但整体变化不大;(3)在六年的研究时段内,霞浦县土地利用间的相互转换以村庄、建制镇、水田、旱地等八种土地类型为主。生态风险与土地利用的关联性研究结果显示:(1)局部区域的生态风险高低不仅取决于局部区域自身,还受到全局土地结构的影响;(2)区域内生态风险的变化不仅取决于土地类型间的转变,更依赖于特定时期土地类型的空间格局所决定的土地“生态状态”(以景观格局指数反映);(3)虽然土地类型间的转变并不必然说明生态风险的变化方向,但土地类型的“生态状态”的转变却能指示生态风险的变化方向;(4)高生态风险单元在区位上主要分布于霞浦县海岸带区域;(5)高生态风险单元的土地组成类型主要以非建设性用地为主,“自然比例”相对较高;(6)高生态风险单元内的土地(以非建设用地为主)所占单元的面积比例较大,土地破碎程度相对较低。基于生态风险评价的海岸带县域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建议包括:(1)空间规划的生态思维应从局部静态孤立(聚焦建设区)走向全局动态关联(国土空间全关注);(2)对全域空间规划的编制建议包括三点,一是利用多源数据在全局层面准确衡量不同土地类型的需求及迫切程度,在锁定总量的前提下权衡各局部单元的土地需求。二是基于生态风险评价进行三个层面(全域总量、局部总量、局部格局)的规划方案动态调整,以此来综合确定生态风险较低的方案。三是利用景观生态风险评价辅助国土空间规划的“双评价”工作;(3)对局部空间规划的编制建议包括三点:一是根据土地资源特点合理安排土地使用,使土地达到最佳的利用方式和空间组合状态,保证城镇空间的紧凑发展,避免破碎化土地建设。二是考虑局部土地结构的加和效应,从单元之间和全局统筹两个角度对各个局部单元的土地格局配置进行协调,使局部和全局均达到土地格局配置的相对最优状态。三是重视敏感地带的开发建设,加强脆弱生态系统的保护力度,在保护的基础上做好维护工作,坚守生态底线。
二、对发展小流域经济的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发展小流域经济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南水北调中线湖北水源区生态清洁小流域生态修复模式与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前言 |
1.1 选题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国外小流域综合治理研究进展 |
1.2.2 国内小流域综合治理研究进展 |
1.2.3 国内外研究进展评述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技术路线 |
2.湖北水源区生态清洁小流域划分 |
2.1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来源 |
2.1.1 自然地理概况 |
2.1.2 社会经济状况 |
2.1.3 生态环境状况 |
2.2 基于景观空间格局的生态清洁小流域边界划分 |
2.2.1 划分方法 |
2.2.2 划分步骤 |
2.2.3 划分原则 |
2.2.4 划分结果 |
2.3 基于生态修复目标的生态清洁小流域类型划分 |
2.3.1 湖北水源区典型生态清洁小流域生态修复目标分析 |
2.3.2 划分方法 |
2.3.3 划分结果 |
2.4 湖北水源区生态清洁小流域空间分布格局研究 |
2.4.1 区位分布特征 |
2.4.2 地形分布特征 |
2.4.3 土地利用及水土流失分布特征 |
2.4.4 人口及居民点分布特征 |
2.5 本章小结 |
3.不同类型生态清洁小流域生态环境问题及修复重点识别 |
3.1 不同类型生态清洁小流域生态环境现状调研及问题识别 |
3.1.1 生态农业型清洁小流域生态环境现状调研——以胡家山生态清洁小流域为例 |
3.1.2 生态农业型清洁小流域生态环境问题总结 |
3.1.3 城镇发展型清洁小流域生态环境现状调研——以双塘河生态清洁小流域为例 |
3.1.4 城镇发展型清洁小流域生态环境问题总结 |
3.1.5 生态涵养型清洁小流域生态环境现状调研——以清水河生态清洁小流域为例 |
3.1.6 生态涵养型清洁小流域生态环境问题总结 |
3.2 不同类型生态清洁小流域生态修复重点确定 |
3.3 本章小结 |
4.不同类型生态清洁小流域生态修复模式与技术集成 |
4.1 生态农业型清洁小流域生态修复模式与技术 |
4.1.1 生态农业型清洁小流域水土流失生态修复 |
4.1.2 生态农业型清洁小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生态修复 |
4.1.3 生态农业型清洁小流域人居环境生态修复 |
4.2 城镇发展型清洁小流域生态修复模式与技术 |
4.2.1 城镇发展型清洁小流域人居环境生态修复 |
4.2.2 城镇发展型清洁小流域河(沟)道生态修复 |
4.3 生态涵养型清洁小流域生态修复模式与技术 |
4.3.1 生态涵养型清洁小流域水土流失生态修复 |
4.4 本章小结 |
5.结论与建议 |
5.1 研究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附录 A 湖北省水源区生态清洁小流域生态环境现状调研表 |
附录 B 湖北省水源区生态林营建主要造林植物种类 |
附录 C 湖北省水源区经果林营建可用树种参考 |
致谢 |
(2)黄土丘陵沟壑区典型小流域水土流失治理技术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小流域治理模式的内涵述评 |
1.3.1 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内涵 |
1.3.2 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的内涵 |
1.4 小流域治理模式的理论基础述评 |
1.4.1 径流调控理论 |
1.4.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1.4.3 系统科学理论 |
1.4.4 水土保持学原理 |
1.4.5 生态经济学原理 |
1.4.6 恢复生态学原理 |
1.4.7 景观生态学原理 |
1.5 国外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研究述评 |
1.6 国内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研究述评 |
1.7 国内水土流失治理阶段划分 |
1.7.1 起步与探索阶段 |
1.7.2 全面规划、重点治理阶段 |
1.7.3 小流域综合治理试点阶段 |
1.7.4 注重效益、依法防治阶段 |
1.7.5 以生态修复为主,集中规模治理阶段 |
1.7.6 以生态修复和工程措施结合的大规模布局阶段 |
1.7.7 统筹生命共同体的保护与调控阶段 |
1.8 新时代生态建设理念 |
1.8.1 “两山”理论 |
1.8.2 山水林田湖草统筹理论 |
1.8.3 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战略 |
1.8.4 黄河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
1.8.5 水土保持信息化 |
2.研究区选取与概况 |
2.1 研究区的选取 |
2.2 研究区域概况 |
2.2.1 陕西市神木县六道沟小流域 |
2.2.2 陕西省延安市羊圈沟小流域 |
2.2.3 陕西省延安市纸坊沟小流域 |
2.2.4 甘肃省西峰市南小河沟小流域 |
2.2.5 甘肃省天水市罗玉沟小流域 |
2.2.6 甘肃省定西市龙滩沟小流域 |
3.材料和方法 |
3.1 研究目标 |
3.2 研究内容 |
3.2.1 水土流失治理模式的理论和经验总结 |
3.2.2 典型流域治理措施体系分析 |
3.2.3 典型流域水土流失治理模式研究 |
3.2.4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模式的土壤改良效益 |
3.3 研究方法 |
3.3.1 水土流失治理模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
3.3.2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模式的土壤改良效益 |
3.4 数据收集说明 |
3.4.1 DEM数字高程数据 |
3.4.2 水土流失及治理效果图片、治理措施图片 |
3.5 技术路线 |
3.6 研究特色与创新性 |
4.黄土高原典型小流域综合治理措施体系 |
4.1 小流域流域土地利用格局 |
4.2 小流域主导水土流失治理措施类型 |
4.2.1 主导植物措施体系 |
4.2.2 主导工程措施体系 |
4.2.3 主导耕作措施及其配置模式 |
4.3 本章小结 |
5 黄土高原典型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 |
5.1 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治沟造地模式 |
5.2 风蚀水蚀交错区防蚀固沙模式 |
5.3 生态经济友好型水土保持生态农业发展模式 |
5.4 黄土高塬“三大体系”治理模式 |
5.5 丘三区梯田特色果业开发模式 |
5.6 半干旱区水土资源高效利用模式 |
5.7 本章小结 |
6 黄土高原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的影响因素 |
6.1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模式的异质性与广泛性 |
6.1.1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的相似性 |
6.1.2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的差异性 |
6.2 自然地理条件对水土流失治理模式的影响 |
6.2.1 气象水文的影响 |
6.2.2 地形地貌的影响 |
6.3 社会经济条件对水土流失治理模式的影响 |
6.3.1 水土流失治理受到治理效益的需求影响 |
6.3.2 .水土流失治理受社会经济条件限制 |
6.3.3 水土流失治理模式以区域政策为指导 |
6.4 本章小结 |
7.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模式的有机碳效益 |
7.1 样地概况 |
7.2 相同生态恢复措施在不同流域间土壤有机碳储量差异 |
7.3 同一流域内不同生态恢复措施土壤有机碳储量差异 |
7.4 土壤有机碳储量分布特征 |
7.5 生态恢复的土壤碳汇效益 |
7.6 气候和土壤对有机碳含量分布的影响 |
7.7 本章小结 |
8.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附录A 各流域不同生态恢复措施土壤有机碳储量(t·hm~(-2)) |
(3)基于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理论的海绵城市建设体系研究 ——以深圳市坪山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技术路线 |
1.5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体系及海绵城市概述 |
2.1 水土保持相关概念及发展历程 |
2.1.1 水土保持概念 |
2.1.2 水土保持发展历程 |
2.2 小流域综合治理基础理论 |
2.2.1 小流域综合治理概念 |
2.2.2 小流域综合治理发展历程 |
2.2.3 小流域综合治理理论体系 |
2.2.4 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经验及总结 |
2.2.5 国外小流域综合治理案例 |
2.3 海绵城市相关概念及发展历程 |
2.3.1 海绵城市相关概念 |
2.3.2 海绵城市国外发展及其主要研究 |
2.3.3 海绵城市国内发展及现状 |
2.4 海绵城市建设核心理论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海绵城市与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关系 |
3.1 基本概念及核心理论相关性 |
3.1.1 基本概念相关性 |
3.1.2 核心理论相关性 |
3.2 建设内容(实施方法/途径)相关性 |
3.3 措施体系及技术支撑相关性 |
3.3.1 措施体系相关性 |
3.3.2 技术支撑相关性 |
3.4 运行管理及效益机制相关性 |
3.5 案例调查相关性分析 |
3.6 海绵城市与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关系小结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的海绵城市体系构建 |
4.1 以流域为单元建设海绵城市的优势及必要性 |
4.1.1 以流域为单元开展海绵城市建设的优势 |
4.1.2 我国海绵城市建设采取流域治理的必要性 |
4.2 海绵城市流域治理规划原则及范围划分 |
4.2.1 治理规划原则 |
4.2.2 海绵城市流域治理范围划分 |
4.3 海绵城市流域治理管理 |
4.3.1 理念及目标 |
4.3.2 管理主体和对象 |
4.3.3 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 |
4.3.4 管理运行 |
4.3.5 绩效考核制度 |
4.3.6 监测评价体系及数据库构建 |
4.3.7 宣传推广、民众参与及监督 |
4.4 海绵城市流域治理技术及方法 |
4.4.1 流域治理基本思路 |
4.4.2 以流域为单位基本规划、保护原有生态系统 |
4.4.3 生态自然修复 |
4.4.4 以流域为单位布控设计,形成综合治理体系 |
4.4.5 海绵城市流域治理技术体系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海绵城市流域治理实例——深圳市坪山区海绵城市建设 |
5.1 项目概况 |
5.1.1 项目背景 |
5.1.2 项目基本情况 |
5.1.3 项目现状与问题识别分析 |
5.2 以流域为单元的坪山区海绵城市水系(片区)划分 |
5.3 以流域为单元的坪山区海绵城市建设管控划分 |
5.4 以流域为单元构建坪山区海绵城市建设内容及成效 |
5.4.1 建设总体目标及建设策略 |
5.4.2 主要建设内容及成本效益分析 |
5.4.3 主要技术措施 |
5.4.4 管理运行及实施保障措施 |
5.4.5 分析与展望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表1 我国部分水土流失类型区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 |
附录2 |
问卷调查一(新泉井小流域) |
问卷调查二(永安堡小流域) |
问卷调查三(长坑水库小流域) |
问卷调查四(坪山区海绵城市建设)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4)青龙沟小流域生态经济建设实践与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 小流域概况 |
2 小流域生态经济建设成效 |
(1) 水土流失有效治理,生态环境显着改善。 |
(2) 依托资源优势,培育主导产业,提高治理效益。 |
(3)农业资源配置优化,农村经济结构趋于稳定合理。 |
(4)创新治理机制,小流域经济的市场化水平不断提高。 |
3 做法与经验 |
(1)紧贴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合理确定建设目标。 |
(2)严格建管程序,保障工程建设质量和开发经营。 |
(3)强化后续管理,提高项目建设效益。 |
4 思考与建议 |
(5)喀斯特石漠化草地建植与生态畜牧业模式及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研究现状 |
1.1 人工草地建植与生态畜牧业 |
1.2 喀斯特石漠化草地建植与生态畜牧业 |
1.3 草地建植与生态畜牧业研究进展与展望 |
第二章 研究设计 |
2.1 研究目标与内容 |
2.2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
2.3 研究区选择与代表性 |
2.4 数据获取与可信度分析 |
第三章 石漠化草地高效建植及优化 |
3.1 牧草高效控苗建植 |
3.2 林草配置模式与土壤性质 |
3.3 施肥与草地改良 |
第四章 石漠化草地生态畜牧业健康养殖及策略 |
4.1 草地施肥对牧草-家畜的影响 |
4.2 草地微量元素与特色家畜健康养殖 |
4.3 日粮能蛋平衡配置与家畜育肥 |
4.4 特色家畜品质评价与比较 |
4.5 地域特色饲用资源发掘 |
第五章 石漠化草地建植与生态畜牧业模式构建及技术 |
5.1 模式构建 |
5.2 技术研发与集成 |
第六章 石漠化草地建植与生态畜牧业模式应用及推广 |
6.1 模式应用示范成效与验证 |
6.2 模式优化调整方案与推广 |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讨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6)南水北调中线河南水源区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研究 ——以贾营小流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国外研究进展 |
1.3.2 国内研究进展 |
1.3.3 国内外研究进展评述 |
1.4 研究目标 |
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2.1 研究内容 |
2.2 研究方法 |
2.3 技术路线 |
3 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发展历程及理论内涵 |
3.1 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发展历程 |
3.1.1 生态清洁型小流域起源 |
3.1.2 生态清洁型小流域概念 |
3.1.3 生态清洁型小流域理论基础 |
3.2 生态清洁型小流域理论内涵及建设内容 |
3.2.1 生态清洁型小流域理论内涵 |
3.2.2 生态清洁型小流域与传统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区别 |
3.2.3 南水北调中线河南水源区生态清洁型小流域 |
3.2.4 南水北调中线河南水源区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内容 |
3.2.5 南水北调中线河南水源区生态清洁型小流域阶段治理模式 |
3.3 小结 |
4 数据来源及研究区概况 |
4.1 数据来源 |
4.2 研究区概况 |
4.2.1 小流域定位 |
4.2.2 资源环境状况 |
4.2.3 人口经济社会状况 |
4.3 现状问题分析 |
4.3.1 污水处理问题 |
4.3.2 垃圾处理问题 |
4.3.3 旱厕污染问题 |
4.3.4 面源污染问题 |
4.3.5 社会经济不均衡问题 |
4.3.6 耕地资源问题 |
4.3.7 水土流失问题 |
5 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分区研究 |
5.1 分区原则 |
5.1.1 区内相似性与区间差异性原则 |
5.1.2 人为活动强度对生态环境影响不同性原则 |
5.1.3 治理措施相似性 |
5.1.4 土地利用方式相似性 |
5.1.5 生态功能相似性 |
5.1.6 行政区域完整性原则 |
5.2 分区指标及其分区过程 |
5.2.1 系统聚类分析法 |
5.2.2 分区指标及过程 |
5.3 分区结果 |
5.4 区划及分区特征 |
5.4.1 生态修复区 |
5.4.2 生态治理区 |
5.5 小结 |
6 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分区治理目标及治理模式研究 |
6.1 生态修复区各阶段治理目标及其治理措施 |
6.1.1 治理目标 |
6.1.2 治理措施 |
6.2 生态治理区各阶段治理目标及其治理措施 |
6.2.1 治理目标 |
6.2.2 治理措施 |
6.3 小结 |
7 结论与讨论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讨论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参考文献 |
(7)应对山洪灾害的京津冀山地城镇生态防灾规划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快速城镇化的社会背景 |
1.1.2 气候变化的环境背景 |
1.1.3 基于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的国家发展战略背景 |
1.2 研究范围与概念界定 |
1.2.1 本研究界定的范围 |
1.2.2 山地相关概念界定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方法及框架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框架 |
第2章 相关基础理论与研究动态综述 |
2.1 相关基础理论研究 |
2.1.1 灾害学相关理论 |
2.1.2 城市安全理论 |
2.1.3 环境地学基础理论 |
2.2 国内外生态安全与山洪防灾研究现状 |
2.2.1 国外研究动态 |
2.2.2 国内研究动态 |
2.2.3 相关研究综述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生态安全视角下京津冀山洪致灾特性 |
3.1 北方山地生态安全与灾害背景 |
3.1.1 北方山地城镇的分布 |
3.1.2 地形地质条件 |
3.1.3 山地气候特征 |
3.1.4 生态环境与安全格局特征 |
3.1.5 社会与城镇发展现状 |
3.1.6 快速城镇化背景下的山洪灾情 |
3.2 京津冀山洪致灾特性分析 |
3.2.1 山洪灾害与生态安全的耦合特点 |
3.2.2 生态安全视角下的山洪致灾特性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生态防灾规划理论方法探析 |
4.1 生态防灾规划的理论建构 |
4.1.1 生态思维的价值内涵 |
4.1.2 生态防灾规划概念 |
4.1.3 生态防灾规划理论框架 |
4.2 生态防灾规划要素构成、原则及价值取向 |
4.2.1 生态防灾规划要素构成 |
4.2.2 生态防灾规划基本原则 |
4.2.3 京津冀山地城镇生态防灾规划的价值取向 |
4.3 基于山洪灾害的山地城镇生态安全综合评价方法 |
4.3.1 综合评价原则 |
4.3.2 综合评价方法 |
4.4 山洪灾害风险评价 |
4.4.1 山洪灾害风险评价原理 |
4.4.2 山洪灾害风险评估模型 |
4.4.3 山洪灾害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5 基于山洪灾害的生态安全综合评价 |
4.5.1 基于P-S-R模型的生态安全评价体系 |
4.5.2 指标数据的无量纲化及权重确定 |
4.5.3 生态安全评判标准 |
4.6 小结 |
第5章 基于山洪灾害的京津冀山地城镇生态安全格局实证研究 |
5.1 研究区概况 |
5.1.1 地理区位情况 |
5.1.2 山地环境现状 |
5.1.3 山地环境问题 |
5.2 京津冀山洪灾害风险评价 |
5.2.1 山洪致灾因子的危险性评价 |
5.2.2 山洪孕灾环境的连锁性评价 |
5.2.3 山洪灾害群承灾体的易损性评价 |
5.2.4 山洪灾害风险耦合评价与分析 |
5.2.5 山洪灾害风险区划分析 |
5.3 基于山洪灾害的京津冀山地城镇生态安全综合评价 |
5.3.1 生态安全格局综合评价 |
5.3.2 基于P-S-R模型的生态安全评价因子提取 |
5.3.3 结果分析 |
5.4 小结 |
第6章 区域规划视角下山地城镇生态安全与洪灾防控 |
6.1 基于山地城镇外部生态环境保护的洪灾防控策略 |
6.1.1 基于山洪防控的区域生态安全网络规划设计 |
6.1.2 基于安全保障的区域层面山地生态修复 |
6.2 基于区域层面的城镇可持续发展空间山洪防控对策 |
6.2.1 基于可持续城镇化的洪灾防控规划 |
6.2.2 基于区域协同的生态防灾空间结构 |
6.2.3 基于山洪承灾能力的城乡居民点体系规划 |
6.2.4 基于山洪灾害缓减的产业空间生态布局 |
6.2.5 应对山洪灾害的区域支撑体系规划 |
6.3 小结 |
第7章 京津冀山地城镇内部空间生态防灾规划策略 |
7.1 空间发展的生态控制指引 |
7.1.1 基于生态安全考量的空间发展 |
7.1.2 基于防灾安全的山地城镇平面形态 |
7.2 功能布局的生态化防灾设计 |
7.2.1 基于空间适灾的功能区生态防灾布局 |
7.2.2 基于可持续的土地利用模式 |
7.3 道路系统的生态化防灾设计 |
7.3.1 保障道路系统灾时畅通 |
7.3.2 减小道路对生态系统的干扰 |
7.4 工程技术的生态化防灾设计 |
7.4.1 山洪防洪工程技术的生态适应性 |
7.4.2 竖向规划设计的生态防灾要点 |
7.5 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主要结论 |
8.2 研究创新点 |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山洪灾害风险评价专家调查问卷 |
附录 B:基于山洪灾害的生态安全综合评价专家调查问卷 |
附录 C:调研村镇列表 |
附录 D:续表6-12京津冀山地村镇空间形态图谱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8)郏县红牛产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导论 |
(一)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选题背景 |
2、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1、国外研究综述 |
2、国内研究综述 |
3、国内外研究述评 |
(三)研究思路和内容 |
1、研究思路 |
2、研究内容 |
(四)研究方法和可能的创新点 |
1、研究的方法 |
2、可能的创新点 |
二、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的相关概念和理论分析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1、郏县红牛 |
2、特色农业或特色农业产业 |
3、特色农业产业化 |
(二)相关理论阐释 |
1、农业产业化经营理论 |
2、规模经济理论 |
3、比较优势理论 |
4、特色经济理论 |
三、郏县红牛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
(一)发展郏县红牛产业基础条件 |
1、区位优越 |
2、自然资源较为丰富 |
3、社会经济条件较好 |
(二)发展郏县红牛产业的优势条件 |
1、农业基础较为扎实 |
2、养殖经验较为丰富 |
3、郏县红牛品质较为优良 |
4、社会认可程度较高 |
(三)郏县红牛产业发展总体情况 |
1、产业持续发展 |
2、市场辐射范围较大 |
3、郏县红牛养殖新科技研发略有成果 |
4、促进农民增收效果较好 |
5、群众对发展郏县红牛产业满意度较高 |
(四)郏县红牛产业各环节发展概况 |
1、生产养殖概况 |
2、加工贮藏概况 |
3、销售概况 |
四、郏县红牛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一)养殖环节存在的问题 |
1、规模化标准养殖场较少 |
2、缺少专业人才和高素质的农民 |
3、疫病防治效果欠佳 |
4、农业保险保障不足 |
5、环境污染尚未彻底解决 |
(二)储藏加工环节存在的问题 |
1、产业链条尚不完善 |
2、加工技术较为落后 |
3、冷链运输和冷库建设程度较低 |
(三)销售环节存在的问题 |
1、没有建立起国家级知名品牌 |
2、销售市场扩展不足 |
3、电子商务模式未推广 |
五、郏县红牛产业发展中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
(一)养殖环节存在问题的成因 |
1、缺乏统一的养殖用地规划 |
2、从业人员综合素质较差 |
3、疫病防控体系不健全 |
4、相关政策性保险未开展 |
5、排污治污配套设施不完善 |
(二)储藏加工环节存在问题的成因 |
1、主导企业未发挥引领作用 |
2、高新技术推广困难 |
3、不重视冷链运输和冷库建设 |
(三)销售环节存在问题的成因 |
1、宣传力度不够 |
2、缺少专业市场和专业销售团队 |
3、电子商务模式应用程度低 |
六、促进郏县红牛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对策措施 |
(一)养殖环节的对策措施 |
1、建设规划郏县红牛养殖产业带 |
2、制定完善的职业农民培养计划 |
3、规范疫病防疫体系并加强监管 |
4、尽快开展政策性保险业务 |
5、建立长效化的排污治污体系 |
(二)储藏加工环节的对策措施 |
1、建立分工明确且紧密结合的完整产业链 |
2、加大科技推动扶持力度 |
3、加大冷链设施购置和冷库建设投入 |
(三)销售环节的对策措施 |
1、打造“郏县红牛”知名品牌 |
2、建立完善的郏县红牛产业市场体系 |
3、建立“互联网+”郏县红牛营销体系 |
七、结论与展望 |
(一)简短结论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城市雨水廊道构建方法及应用 ——以武汉市青山示范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引言 |
1.1 目标及方法 |
1.1.1 主要目标 |
1.1.2 方法创新 |
1.2 逻辑框架 |
1.2.1 研究逻辑推演 |
1.2.2 技术路线 |
2.文献综述 |
2.1 概念辨析 |
2.1.1 城市雨水管理 |
2.1.1.1 概念 |
2.1.1.2 特征 |
2.1.2 绿色基础设施 |
2.1.2.1 概念 |
2.1.2.2 特征 |
2.1.3 灰色雨水基础设施 |
2.1.3.1 概念 |
2.1.3.2 特征 |
2.2 研究背景 |
2.2.1 城市雨水过程 |
2.2.2 城市雨水管理发展历程 |
2.2.2.1 国外雨水管理发展历程 |
2.2.2.2 国内雨水管理发展历程 |
2.3 案例分析 |
2.3.1 美国旧金山SFWPS计划 |
2.3.2 新加坡ABC计划 |
3.城市雨水廊道规划的理论与方法 |
3.1 影响城市雨水过程的重要因素 |
3.1.1 城市水文循环过程 |
3.1.2 城市水文循环过程中的变量 |
3.2 城市雨水廊道基本内涵 |
3.2.1 城市雨水廊道理论基础 |
3.2.2 城市雨水廊道 |
3.2.2.1 基本内涵 |
3.3.2.2 特征 |
3.3 城市雨水廊道基本规划方法 |
3.3.1 地表水文过程的识别 |
3.3.2 城市雨水廊道的识别 |
3.3.3 城市雨水廊道的构建 |
3.3.3.1 构建方法的选取 |
3.3.3.2 用地适宜性评价 |
3.3.3.3 城市雨水廊道的最终构建 |
3.4 城市雨水廊道的规划应用 |
3.4.1 规划实施的障碍 |
3.4.2 实施障碍的应对措施 |
4.实证研究——武汉青山示范区城市雨水廊道的构建 |
4.1 武汉青山示范区背景介绍 |
4.1.1 自然背景条件 |
4.1.1.1 气候与地形覆被情况 |
4.1.1.2 区域水系与雨水管理体系 |
4.1.2 建成环境情况 |
4.1.2.1 土地利用与经济发展情况 |
4.1.3 海绵城市建设情况 |
4.1.3.1 海绵城市建设概况 |
4.1.3.2 海绵城市主要建设目标 |
4.1.3.3 海绵城市建设方案的主要问题 |
4.2 研究方法 |
4.2.1 数据来源 |
4.2.2 研究方法 |
4.3 青山示范区城市雨水廊道的识别 |
4.3.1 青山示范区地表水文过程的识别 |
4.3.2 最小成本路径综合成本面计算 |
4.3.2.1 成本因子的选择与评价 |
4.3.2.2 最终成本面的计算 |
4.3.2.3 地表潜在雨水廊道 |
4.4 青山示范区城市雨水廊道的构建 |
4.4.1 地表构建适宜性评价 |
4.4.1.1 地表雨水廊道构建潜力评价 |
4.4.1.2 地表雨水廊道构建阻力评价 |
5.总结与讨论 |
5.1 研究结论与不足 |
5.1.1 此次研究的主要结论 |
5.1.2 此次研究过程中尚可改进的部分 |
5.2 城市雨水廊道完善方向 |
5.2.1 构建城市雨水廊道数据平台 |
5.2.2 建立完整科学的评价体系 |
5.2.2.1 定性方面的评价体系 |
5.2.2.2 定量方面的评价体系 |
5.2.3 推行深入的公众参与机制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10)基于景观格局的海岸带县域生态风险与土地利用关联性研究 ——以福建省霞浦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海岸带生态环境受人类活动严重影响 |
1.1.2 现有研究对海岸带的复杂性认识有限 |
1.1.3 我国开始逐步重视海岸带的综合保护 |
1.1.4 海岸带是国土空间规划中的重要组成 |
1.2 研究目的 |
1.2.1 作为空间规划基础:对海岸带县域进行生态风险评价 |
1.2.2 探究生态风险成因:将生态风险与土地利用关联分析 |
1.2.3 规划生态思维转型:提出空间规划的生态全局性思维 |
1.2.4 特殊地域细化研究:探索人居环境理论下海岸带研究 |
1.2.5 跨学科的方法引入:将景观生态学引入空间规划研究 |
1.2.6 支持国土空间规划:为海岸带规划生态分析提供参考 |
1.3 研究意义 |
1.3.1 有利于空间规划理论的生态化发展 |
1.3.2 将景观生态学的现有研究予以细化 |
1.3.3 从宏观视角考虑空间规划生态问题 |
1.4 基本概念界定 |
1.4.1 景观 |
1.4.2 海岸带 |
1.5 研究内容 |
1.5.1 生态相关概念的内涵与联系 |
1.5.2 霞浦县的景观生态风险评价 |
1.5.3 生态风险与土地利用关联性 |
1.5.4 对国土空间规划的编制建议 |
1.5.5 多尺度的规划生态分析框架 |
1.6 研究框架和章节安排 |
1.6.1 研究框架 |
1.6.2 全文章节安排 |
2. 相关研究综述 |
2.1 生态相关概念的内涵与联系 |
2.1.1 关注对象:生态、生态环境、生态系统? |
2.1.2 状态表征:生态安全、生态风险、生态系统健康? |
2.1.3 评判标准:物种、资源、环境、景观? |
2.1.4 生态相关概念的研究评述及思考 |
2.2 景观生态风险评价的基本原理阐释 |
2.2.1 逻辑起点:生态风险源自外界对生境造成的不利影响 |
2.2.2 前提假设:土地利用的类型和空间格局影响生态过程 |
2.2.3 评价方法:以景观格局指数描绘土地利用的空间格局 |
2.3 现有景观生态风险评价研究的总结 |
2.3.1 低精度遥感数据或影响分析结果 |
2.3.2 格网评价单元割裂自然地理联系 |
2.3.3 景观脆弱度的权重赋值过于粗略 |
2.3.4 景观格局指数在使用中存在分歧 |
3.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处理 |
3.1 霞浦县概况 |
3.1.1 霞浦县自然概况 |
3.1.2 霞浦县社会经济概况 |
3.2 数据来源 |
3.2.1 地理信息数据 |
3.2.2 其他辅助数据 |
3.3 数据处理 |
3.3.1 使用ENVI处理遥感影像数据 |
3.3.2 基于DEM的小流域单元划分 |
4. 霞浦县景观生态风险评价(2009-2015年) |
4.1 霞浦县景观生态风险评价体系 |
4.1.1 更合理的评价单元:基于小流域的风险小区划分 |
4.1.2 更细化的权重赋值:进一步区分表达景观脆弱度 |
4.1.3 景观格局指数选择:根据主流研究趋势确定指数 |
4.1.4 高精度数据的使用:以土地利用数据为基础数据 |
4.2 霞浦县景观生态风险评价结果分析 |
4.2.1 方法改进前后的评价结果比较 |
4.2.2 景观生态风险的时空变化分析 |
4.2.3 生态风险区域的面积变化分析 |
4.2.4 景观格局指数的变化分析 |
4.3 霞浦县景观生态风险的空间统计学分析 |
4.3.1 空间统计学方法 |
4.3.2 全局空间自相关 |
4.3.3 局部空间自相关 |
4.4 小结 |
5. 霞浦县土地利用与生态风险的空间关联分析 |
5.1 基于转移矩阵的霞浦县土地利用整体变化分析 |
5.1.1 2009-2011年霞浦县土地利用变化 |
5.1.2 2011-2013年霞浦县土地利用变化 |
5.1.3 2013-2015年霞浦县土地利用变化 |
5.1.4 霞浦县土地利用变化的综合分析 |
5.2 不同时期霞浦县生态风险评价结果差异性分析 |
5.2.1 2009-2011 年霞浦县生态风险变化 |
5.2.2 2011-2013年霞浦县生态风险变化 |
5.2.3 2013-2015年霞浦县生态风险变化 |
5.3 全局动态变化:生态风险变化与土地利用变化的关联分析 |
5.3.1 特征探寻:生态风险显着变化区域的土地变化规律 |
5.3.2 规律总结:生态风险与土地利用关联性的内在逻辑 |
5.3.3 示例说明:生态风险与土地利用关联性规律的示例 |
5.3.4 启示意义:对国土空间的生态修复规划具有启示性 |
5.4 局部静态特征:生态风险与局部土地利用结构的关联分析 |
5.4.1 高生态风险单元的土地信息统计 |
5.4.2 高生态风险单元的空间区位特征 |
5.4.3 高生态风险单元的土地构成特征 |
5.4.4 示例说明 |
5.5 小结 |
6. 基于景观生态风险评价的县域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建议 |
6.1 思维转型:生态关注范围应从建设区扩展到全域国土 |
6.1.1 全局土地结构影响局部生态风险 |
6.1.2 全局土地结构由局部土地所构成 |
6.2 全域土地利用调整的空间规划编制建议 |
6.2.1 摸清家底,利用多源数据预测全域土地需求 |
6.2.2 动态调整,综合确定局部生态风险较低方案 |
6.2.3 全域评估,生态风险评价辅助空间规划“双评价” |
6.3 局部土地开发建设的空间规划编制建议 |
6.3.1 土地合理利用:城镇空间保持紧凑发展 |
6.3.2 考虑加和效应:全局与局部的共同优化 |
6.3.3 重视敏感地带:脆弱生态系统谨慎建设 |
6.4 小结 |
7. 研究总结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1.1 使用高精度数据和改进后的方法使风险评价结果显着改善 |
7.1.2 研究时段内霞浦县生态风险逐年小幅增加但整体变化不大 |
7.1.3 研究时段内霞浦县土地间的相互转换以八种土地类型为主 |
7.1.4 生态风险与土地利用在动态和静态关联上分别有三个特征 |
7.1.5 景观生态风险评价在两个尺度上可支持国土空间规划编制 |
7.2 研究创新点 |
7.2.1 在景观生态风险评价方法上进行了两方面的改进 |
7.2.2 对生态风险与土地利用的关联性进行了深入探索 |
7.2.3 将景观生态学理论和方法引入国土空间规划编制 |
7.3 研究不足及深化思考 |
7.3.1 不足一:景观格局指数所反映的具体生态过程不明确 |
7.3.2 不足二:景观生态风险的评价结果不具有尺度推绎性 |
7.3.3 不足三:由于数据获取成本高所以本文研究时段有限 |
7.3.4 深化思路:跨系统多尺度的空间规划生态分析框架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对发展小流域经济的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南水北调中线湖北水源区生态清洁小流域生态修复模式与技术研究[D]. 王婧. 华中农业大学, 2021
- [2]黄土丘陵沟壑区典型小流域水土流失治理技术模式研究[D]. 袁和第.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3]基于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理论的海绵城市建设体系研究 ——以深圳市坪山区为例[D]. 杨文婷.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4]青龙沟小流域生态经济建设实践与思考[J]. 石娟娟. 中国水土保持, 2020(03)
- [5]喀斯特石漠化草地建植与生态畜牧业模式及技术研究[D]. 池永宽. 贵州师范大学, 2019
- [6]南水北调中线河南水源区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研究 ——以贾营小流域为例[D]. 赵喜鹏.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2019(01)
- [7]应对山洪灾害的京津冀山地城镇生态防灾规划方法研究[D]. 徐嵩. 天津大学, 2019
- [8]郏县红牛产业发展研究[D]. 雷超凡. 河南工业大学, 2019(02)
- [9]城市雨水廊道构建方法及应用 ——以武汉市青山示范区为例[D]. 方磊. 武汉大学, 2019
- [10]基于景观格局的海岸带县域生态风险与土地利用关联性研究 ——以福建省霞浦县为例[D]. 刘健枭. 厦门大学, 201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