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国中西部黄土窑洞下不迁村安全开采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王少凯[1](2020)在《黄土宏观界面及其控灾机制研究》文中认为黄土宏观界面是在多营力控制下形成并赋存于黄土结构表层及内部的黄土结构面,是黄土非均质、各向异性和非线性的体现,也是其发生侵蚀、灾变的几何物理边界。其广泛发育在黄土高原,又以被地震断裂区、沟谷侵蚀区、地貌转换区和人类活动区激活而造成灾害严重而着称。本文以黄土地质灾害易发高发的黄土高原为研究对象,在大量野外地质调查、现场勘探、地质编绘和遥感解译等方法的基础上,全面总结了黄土高原地质灾害易发区内黄土宏观界面和黄土滑坡的分布特征。结合该区构造运动、地震活动、自然地理环境、黄土结构和人类工程活动等影响因素,研究了黄土宏观界面、区域地质构造和黄土滑坡三者之间的关系。获得了黄土滑坡群的分区群发机制、空间就位机制,以及黄土滑坡单体的原型控制机制和内在灾变机制。本文主要的研究成果如下:(1)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发现了11种黄土高原常见的斜坡结构类型,统计了黄土高原地质灾害易发区内的黄土宏观界面13,798条(组),并归纳总结了黄土宏观界面的7种成因、18种类型,获取了各类界面的分布特征、切割类型和几何属性,给出了黄土宏观界面的划分标准,并以此标准划分出黄土宏观的5级界面;此外,通过对7,495条(组)黄土构造节理的几何产状统计,编制了黄土高原构造节理玫瑰花图,发现了6组优势节理,并根据40区共轭构造节理的几何特征,反演出黄土高原全新世构造应力场。(2)获取了研究区14,544个黄土滑坡,编制了黄土滑坡分布图,并根据地质构造、地震、土性和滑坡密度等影响因素,划分出黄土高原8个黄土滑坡易发区,并总结出各易发区的群发规律;此外,基于黄土高原及周边GPS数据,通过对甘青地块、鄂尔多斯地块和汾渭地堑构造运动情况进行数值模拟,获取了三个地块变形、应力-应变以及构造应力场的分布特征,阐释了地质构造与黄土滑坡分区群发的控制关系,并提出了不同构造特征下黄土宏观界面控制黄土滑坡发生的7种模型。(3)系统分析了泾阳南塬529条塬边裂缝空间分布特征和1971年引水灌溉以来发生的111个黄土滑坡的时空分布特征,得出了黄土台塬裂缝走向受黄土塬边斜坡走向控制,滑坡滑向严格受塬边斜坡倾向控制;依据塬边裂缝的集合特征,预测了临滑体的分布规律和塬边裂缝的演化规律;通过对泾阳南塬地貌面、地下水面、后缘裂缝及黄土滑坡群的发生及特征,获取了黄土台塬地区黄土滑坡群的空间就位机制,即“界面组合→临滑体→滑坡→界面开启→滑坡群”。(4)系统调查了449个黄土斜坡,提出了黄土崩塌的原型控制机制,即“初始期→裂缝期→崩落期→堆积期”;通过对典型台塬区、冲沟内的黄土宏观界面控滑实例分析,总结了9种不同黄土宏观界面和不同易滑层组合控制的滑坡类型,提出了黄土滑坡的原型控制机制,即分离界面与易滑层的组合控制了黄土滑坡的原型、厚度和规模。(5)利用黄土高原水文地质特征并结合黄土滑坡过程,提出了静水压力和动水渗透应力是黄土滑坡的“主凶”,并通过不同滑坡形成的不同阶段对比,揭示了“缝→洞→沟→滑”的黄土滑坡的内在灾变机制;提出了在黄土灾害孕育的不同阶段,黄土宏观界面充当着起裂面、渗水优势通道、侵蚀通道、储水廊道、隔水板、母体分割面、坡体分离面、滑体承载面、滑体扩容面和灾害放大面等角色。
李春意,崔希民,马爱阳[2](2017)在《辛置煤矿间歇开采岩移机理及沉陷规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了研究巨厚黄土层下间歇开采岩移机理及地表沉陷规律,基于辛置煤矿的地质采矿条件,对条带开采煤柱的稳定性进行了理论分析,得到了倾斜煤层煤柱稳定性的判别函数;采用UDEC数值分析方法反演了百亩沟村庄下前期条带开采覆岩及地表沉陷特征,揭示了岩层移动的机理,获取了研究区域主断面的地表沉陷值。隔离煤柱回收后,依据现场实测数据,分析了间歇开采地表动态和静态地表沉陷特征,求取了地表移动角值参数和概率积分预计参数。研究结果表明,前期条带开采煤柱能够形成稳定的核区,煤柱安全系数为2.34,关键层不破断,地表最大下沉217 mm,最大水平拉伸变形为0.41 mm/m,小于窑洞的Ⅰ级抗拉伸水平变形的临界值。间隔煤柱回采后,地表移动初始期和活跃期偏短累计219 d,最大下沉点下沉量与下沉时间服从负指数函数关系;地表终态最大下沉1 537 mm,水平拉伸变形为3.98 mm/m,地表建(构)筑物所受的采动损坏程度超过了Ⅱ级。间歇开采后地表沉陷下沉系数为0.74,开采影响传播角系数为0.6。
谷鑫蕾[3](2017)在《传统生土窑居地震响应分析》文中认为传统生土窑居是由远古穴居形式演变而成的近现代人居住宅,是我国劳动人民千百年来生活智慧的结晶,有着丰富的历史人文价值。赋存于生土之中的传统窑居有着独特的生态优势——保温隔热、冬暖夏凉,在建造及使用过程中几乎不消耗传统能源,它源于自然、融于自然而又归于自然,符合现今提倡的绿色建筑要求,是真正意义上的零能耗住宅、能源自维持住宅;除了其特有的生态优势外,传统生土窑居以自支撑土拱构成结构体系,安全稳固、经久耐用,即使处在地震多发区,也有屹立百年不倒的范例。传统生土窑居蕴藏着丰富的历史人文价值、独特的生态优势、力学特性以及丰富的科学内涵。然而,传统生土窑居在长期的建造实践中并未考虑地震作用的影响。调查研究表明,地震作用下传统生土窑居会发生严重的破坏。现存传统生土窑居仍有大量在役,一旦发生地震灾害,将会直接影响窑居住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目前对于传统生土窑居地震响应方面的研究依然较为匮乏,已有研究极少涉及窑居结构尺寸因素对地震响应的影响。因此,针对现有研究的不足,亟需开展地震作用下传统生土窑居动力响应的研究工作,剖析尺寸因素对生土窑居地震响应的影响。综上本文依托“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传统窑居建筑结构安全性能提升关键技术研究”(课题编号2014BAL06B03)开展了以下工作:(1)通过实地调研获取豫西生土窑居结构尺寸的数据,以调研所得资料为基础,统计分析传统生土窑居覆土厚度、窑室跨度、窑腿宽度的取值范围;分析结果表明:豫西地区传统生土窑居尺寸数值分布较为集中,离散程度小,形成了一定的建筑形制。(2)进行豫西传统生土窑居区原状黄土力学性能试验,获取原状黄土密度、弹性模量、内摩擦角、黏聚力等基本指标;试验结果表明:豫西窑居区土体在窑居深度范围内为黄土状粉土及少部分的黄土状粉质粘土,土体土质较为均匀,土体性能良好。(3)建立生土窑居动力分析模型,探讨模型人工边界的建立,推导地震等效节点力的计算公式并实现粘弹性人工边界下地震荷载的施加。以经典lamb问题及外源波输入问题为例进行验算。经验算:所建的生土窑居模型及地震荷载的施加方法合理有效。(4)采用分块索斯兰法对生土窑居模型进行模态分析,得到生土窑居隔离体的固有频率及振型特征。生土窑居隔离体基本自振周期为0.6243s,低阶振型为沿自由面法线方向的整体振动,高阶振型为窑背覆土的局部振动;横向振动对窑居影响较大,振动过程中窑背及窑腿部位振动最为剧烈。(5)输入横向地震波对生土窑居进行动力时程分析,得出窑居结构在多遇及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响应规律。结果表明:多遇地震作用下生土窑居偏于安全,而罕遇地震下则极易发生破坏。地震作用下窑居结构各部分变形较为一致,但处在一个复杂的应力状态;地震响应沿进深方向由内至外有放大效应,中部窑室近崖面部位动力响应最大,其中拱脚、拱间以及窑腿脚部地震响应显着,是窑居的薄弱部位。(6)以生土窑居覆土厚度、窑室跨度、窑腿宽度为变量,计算分析尺寸因素对生土窑居地震响应的影响。分析表明:地震作用下,覆土厚度的增加有利于改善拱顶土体的受力,但过大的覆土厚度可能会使拱顶土体产生破坏;较小的窑室跨度可使拱顶土体保持受压状态,从而有效改善拱顶土体受力状况;随着窑腿宽度的增加窑居动力响应减小,加大窑腿宽度可提升窑居结构抗震性能。
方松林[4](2016)在《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营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地处北方生态脆弱区,该区域是我国北方典型的生态环境脆弱带和水土流失严重地带,生态环境不断恶化是其面临的主要问题。由于当地能源资源的富集和大量开采以及当地人群在资源开发过程中生态环保意识的落后,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大量生产耕地被毁坏,耕地面积受淹、土地盐渍化、农田荒芜,原有农业生态系统完全被破坏,而且损坏了地面村庄等众多建筑物,严重威胁着当地人民的正常生产和生活。本论文通过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的研究,期望达到有效降低资源过度开采对城乡区域环境破坏和污染的效果,进一步提高社区人居环境质量。本文侧重于探讨在该地区能源矿产资源开采过程中,结合当地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业、特色产业的发展,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步骤的对当地社区进行适宜的绿色产业扶持,是实施“以工补农”的有效措施,从而建立起良好的社区人居环境。本论文深入分析了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营建的五类基本要素,系统归纳总结了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的营建原则与对策以及营建模式,同时在制度层面上进行了一定的设计和创新,希望能够丰富能源富集地区绿色社区理论和方法的研究,为我国其它能源富集地区的可持续发展研究提供有意义的借鉴。论文研究的创新之处概括如下:(1)采用了新的研究视角。针对当前国内社区研究中过于注重微观层面分析、注重技术层面研究的缺陷与不足,尝试从系统观、人本观和社会观的整体综合视角对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营建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特别是因地制宜的从该地区自然环境要素、经济技术要素、产业结构要素、社会文化要素和制度政策要素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探究绿色宜居社区营建的问题。本文认为,绿色宜居社区营建研究不能仅仅局限在社区生态环境问题上,而是应当积极拓展思路,充分结合现代城市规划学科的特点,从整体系统的观点出发,揭示出区域人居环境发展的整体脉络与阶段特征;其次,对于绿色宜居社区的营建不仅仅依靠技术就能解决,它还涉及到地区的社会、经济、产业、文化、制度等多方面的内容,因此本文更多的通过社会学角度探讨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的营建。(2)在研究层面上,综合探讨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的营建研究,进一步将多学科进行有机融合,结合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的环境特点和产业特点,提出了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营建的三类主要模式,拓展了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营建的研究思路。在研究方法上,强调理论学习与案例分析相结合,强调多学科交叉融合研究。(3)在制度创新上,本文提出通过制度创新实现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包容性增长的路径选择。破解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经济难题要用好能源矿产资源开发收益,促进地区绿色产业多样化发展;破解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生态环境难题要建立社区居民积极参与的多中心生态治理模式,通过专门的生态环境治理委员会来组织地区生态环境治理。能源矿产资源开发企业是当地生态环境补偿和修复的主体,要建立社区居民参与生态环境治理的监督、考评机制,生态环境治理的制度保障包括:全面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完善政府规制体系,促进能源矿产资源开发企业开展地区生态环境的补偿与修复,完善社区居民参与地区生态环境治理的制度保障。
贺文敏[5](2014)在《退耕还林背景下陕北丘陵沟壑区乡村聚落变迁与发展研究》文中提出陕北丘陵沟壑区面临最突出的问题是生态环境的退化和农民的贫困,它们放大了生态不安全、社会不稳定的积累效应,这些皆与区域发展方式不合理有关。陕北丘陵沟壑区的乡村聚落发展有其特殊性,它脆弱的生态环境和有限的资源承载力决定了其必须走新型绿色社区的可持续发展道路。1999年党中央做出在生态环境脆弱的中西部地区首先开展退耕还林工程的重大决策,经过15年的实施,对陕北丘陵沟壑区影响巨大,主要表现在生态环境改善、生产生活方式转变、经济发展模式转型、社会传统观念变化、乡村聚落选址、规模及布局方式变化、乡村聚落功能与结构体系转变、发展模式更新、建筑院落与单体样式转型以及乡村景观变化等方面。退耕还林在改善陕北丘陵沟壑区生态环境的同时,对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及乡村人居建设影响巨大,但是乡村聚落的营建模式仍停滞不前,因此出现了新的人居矛盾。政府发放粮食和经济补贴给退耕农户,农耕不再是唯一的生存手段,乡村聚落摆脱“劳作半径”的制约,由“分散”开始走向“集聚化”的新型布局模式,由此产生一系列新问题。一是生产生活方式与聚落布局模式的矛盾。新型乡村聚落大多数照搬城市居住模式,这种布局模式与退耕还林后农户的生产生活方式不匹配,忽视了居住者在生产生活方式改变后对居住方式的内在需求;二是传统地域文化的断裂与消失。大规模、集聚式的乡村聚落建设无视当地自然与文化特征,遗弃传统聚落所蕴含的生态优势与文化内涵,导致新建民居地方特色消失、样式杂乱、室内热环境质量差、地方景观遭到建设性破坏等问题。以上这些已经成为陕北丘陵沟壑区乡村聚落人居建设当前所面临的首要问题。陕北丘陵沟壑区乡村聚落长久以来一直都是以传统农耕为主要的生产方式,因此乡村聚落的类型主要依据所处地形特征进行分类。现在由于退耕还林的影响,该地区乡村聚落的生产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产生了不同的产业模式。本研究提出了以不同产业模式划分乡村聚落类型的方法,并根据产业模式的不同特征,探讨了以下三种陕北丘陵沟壑区乡村聚落适宜的发展建设模式。模式一:以维护生态修复成果为主的乡村聚落发展建设模式;模式二:以设施农业及设施养畜为主的乡村聚落发展建设模式;模式三:以旅游开发为主的乡村聚落发展建设模式。针对以上不同的产业模式,本研究对模式的选择、技术支持、影响因子、乡村聚落发展模式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论述,有助于指导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有利于缓解人居矛盾,并为后续黄土高原丘陵地区的乡村聚落建设研究提供可靠依据。
颜艳[6](2013)在《河南省巩义窑洞建筑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窑洞建筑是我国现存最久远的传统民居类型之一,它因地制宜,具有独特的地域性,其冬暖夏凉等特点与当今建筑“绿色生态”的发展整体趋势不谋而合,具有很高的保护及研究价值。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窑洞建筑渐渐不能适应人们日益增加的生活需要,走向衰落,窑洞建筑面临巨大的挑战。本文研究对象为巩义地区的窑洞建筑,巩义窑洞建筑属于豫西窑洞建筑分支,地区窑洞类型丰富,分布广泛,拥有一批以康百万庄园为代表的窑洞庄园及故居,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近年来,建筑界人士对于窑洞建筑的关注日益增多,但由于种种原因,对于陕西、甘肃地区窑洞建筑研究较多,而对于豫西,尤其是巩义地区研究相对较少。本文首先介绍了课题研究的背景、意义、相关概念界定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随后对巩义地区的地理、历史、文化进行了概述,为巩义地区窑洞建筑的地域性分析提供了理论基础。其次,对巩义地区窑洞建筑的布局特色及构成特点分别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分析,阐述了其地域性特征,并通过实地考察、问卷调查及理论研究的方法分析了巩义地区窑洞建筑的现状、演变过程及原因,说明了窑洞建筑的优势、随着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的挑战及未来的发展趋势,提出在巩义地区发展窑洞建筑的必要性及现实意义。再次,以巩义市康南村为例,对其窑洞(数量分布、布局类型、保存现状等方面)进行了调研分析及具体实例分析,为巩义地区窑洞建筑整体的发展提供借鉴。最后,在更新与发展原则的指导下,针对巩义窑洞建筑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总结了现实、可行、长久的更新策略,通过将传统的窑洞建筑与新技术、新能源技术相结合,对于单个窑洞院落提出了可供参考的更新设计方案。在窑洞更新策略的基础之上,提出巩义地区窑洞建筑的地域性发展策略。
余侃华[7](2011)在《西安大都市周边地区乡村聚落发展模式及规划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乡村遇上城市化,当传统遇上工业化,乡村现实的种种乱象以及人们对未来的种种愁绪,似乎注定不可避免。乡村聚落空间作为我国城市化由“量变”到“质变”的“预留地”,如何让乡村聚落空间以乡村的方式重生,在乡村快速转型的当下,对于我们既是千载难逢的重大历史机遇,又是前所未有的重大挑战。西安大都市地区地处关中平原腹地,悠久的历史文化积淀以及特定的地理环境条件孕育着众多形态独特,民风古朴的乡村聚落。在全球化、现代化、城市化的浪潮冲击下,西安周边的乡村聚落的风俗、风情、风物面临着“去域化”的境遇,传统的乡村事物也逐出现渐朝不保夕或日渐衰败之势,聚落空间在现代化宏大工程的改造中也越来越变的与城市趋同。本文以西安大都市周边地区乡村聚落为实证研究地域,系统地阐述了乡村聚落空间调控机制的理论与方法,拓宽了对乡村聚落的系统认知,促进了从系统科学及人居环境科学角度研究体系的完善,为规划领域的引导与调控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框架,冀望为实现“生态优美、经济发达、社会和谐、城乡融合、文明开放”的乡村聚落空间发展贡献绵薄之力。全文大体可以分成三个部分共十章。第一部分为研究缘起与基础研究,共两章,该部分主要阐述了文章的研究缘起、选题意义和概念界定,以及从不同学科视角下对乡村聚落的研究进展、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等进行概述,搭建乡村聚落研究的多维理论基础框架。第二部分为系统分析与发展启示,共三章,该部分通过对乡村聚落空间系统的整体分析、动态分析与多维解构,为后续的系统设计手段提供分析基础;并通过解读国内外乡村建设实践经验与发展模式,寻找乡村发展的内在逻辑及规律,探寻适宜西安大都市周边地区乡村聚落的自身发展路径。第三部分为理论建构与实践探索,共五章,该部分首先基于实证研究对象,对西安大都市周边地区乡村聚落进行了发展历程、地域条件、城乡关系、空间形态的多维审视;其次从实践层面出发,对西安大都市周边地区乡村聚落空间发展体系(价值体系、目标体系、评价体系)进行构建;再次从机制构成(系统构成、要素机制和机制功能)、系统分析(环境分析、目标分析和结构分析)、调控方式(调控的方式手段、调控的阶段划分和调控的形态划分)三个层面对调控机制机理进行解析;最后从发展模式途径、空间规划途径和实施保障体系三个层面对西安大都市周边地区乡村聚落的发展途径进行了重构。
李钰[8](2011)在《陕甘宁生态脆弱地区乡村人居环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陕、甘、宁三省(区)是中国生态环境最为脆弱的省份之一。以黄土高原、戈壁绿洲为代表的典型生态脆弱地区不同程度地面临着自然灾害频发、生态系统失调、社会经济落后等诸多严峻问题。在这样一个极其特殊的区域中,人类应当如何适应、利用脆弱自然生态环境,协调建筑、聚落与资源、经济、社会之间的内在矛盾,建立并发展符合区域整体特征、生产生活规律的乡村人居环境,是一道亟待解决的生存难题。然而,截至目前,陕甘宁生态脆弱地区的乡村人居环境一直缺乏系统、深入的科学研究。无论是建设理念,还是技术方法均存在着大量研究空白,深刻反映出人类知识结构的欠缺以及人与自然的不和谐关系。由于缺乏因地制宜的建设理论指导和共同认可的努力目标,能够解决当下问题的人居环境建设对策屈指可数,造成了区域内更大程度的“建设性”破坏。为此,迫切需要对该地区的聚居、社会、经济、环境等问题展开系统、翔实的科学研究,从认识论、方法论和技术层面认真总结区域性乡村人居环境的发展规律,积极探索适宜性的建设理论与可操作模式。本研究以特定区域生态环境与人居环境的内在关联作为研究切入点,综合运用人居环境学等指导理论、方法,通过广泛的调查与深入的资料收集,将以农村聚落、乡土建筑为代表的乡村人居环境对象还原于脆弱生态系统的宏观背景之中,找寻、揭示其中影响人居环境形成、发展的主要因素、特定规律与具体特征,挖掘出人居环境中可能蕴含的营建规律与生存智慧。在此基础上,结合当代生态脆弱地区农村建设的发展方向,归纳总结出适应地域性资源、生产、生活特征的乡村人居环境适宜性建设模式,为今后的相关研究、实践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思路与方法。研究工作的创新之处概括如下:1.首次系统研究了陕甘宁生态脆弱地区乡土建筑、乡村聚落的演变历史,揭示出区域人居环境发展的整体脉络与阶段特征。研究发现,生态脆弱地区的人类在不断改变生态环境、生产业态的同时,其建筑、聚落的形态、特征一直处在与之协调共存的动态变化过程之中,其营造体系体现出对各历史阶段生存环境的高度适应性。2.研究将不同层次的人类居住环境与自然、社会、经济系统纳入统一研究体系,系统剖析了陕甘宁生态脆弱地区乡村人居环境中蕴含的“营建规律”,明确了区域性人居环境与自然生态系统之间的共生互补关系。研究成果表明,人类聚居环境的“营建规律”形成了复杂的有机结构体系,具有着典型的层级特征,是人类在漫长的营建活动中,将具体的自身建造活动与特定地区中抽象的自然、社会、思维规律相结合的最终产物。3.研究以人居环境科学为理论指导,在充分尊重区域人居环境的独特生成背景与形成、发展、演变规律基础上,以能动运用“营建规律”为实现手段,积极探索如何利用区域性优势资源以及传统建造技术的当代发展可能,提出了基于地域特征的陕甘宁生态脆弱地区“适宜性”人居环境建设模式理论。这一成果涵盖了“生产技术”、“营建技术”、“管理制度”以及“居住价值观”四个组成部分,具备了“适宜”、“协调”和“创新”的系统特征,有助于人们把握区域性人居环境建设的本质属性与发展方向,从而对未来乡村人居环境的良性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惠怡安[9](2010)在《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农村聚落发展及其优化研究》文中提出聚落(settlement),是人类活动的中心,它既是人们居住、生活、休息和进行各种社会活动的场所,也5是人们进行劳动生产的场所。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以及西部大开发战略及新农村建设向纵深推进,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农村聚落在多种发展机制的作用下和强烈的博弈中开始剧烈的分化与重组,有的成长为区域性中心村,有的衰落为空心村,有的与周围小城镇联合成为其重要的功能区,有的则联合为分散布局的共同体。蜕变重组后的众多农村聚落自主地通过资源层、制度层及管理层的创新,在增强其自身功能的同时,以区域优势资源、特色主导产业、交通便捷性或市场群落为纽带,初步形成了具有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典型特色的新型农村社区,使得区域农村聚落逐渐向着有序的空间结构演进。实践发展表明,农村聚落的分化与重组既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同时也是衡量新农村建设实效和体现区域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与质量的重要标志。本文在对相关概念界定的基础上,以乡村聚落地理学和发展经济学为指导,运用定性分析与定量研究相结合、文献与社会调查方法相结合、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陕北黄土丘陵区农村聚落的历史演进入手,对其规模结构、空间结构及经济社会发展演进过程及其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指出了陕北黄土丘陵区农村聚落发展中存在布局分散、规模过小、基础设施匮乏与空废化等问题,剖析了推进陕北丘陵区农村聚落发展演化的自然资源驱动力、经济发展驱动力、社会文化驱动力、制度政策驱动力等四大趋动力,进而围绕新形势下陕北丘陵区农村经济、社会和环境发展的内在要求,提出了陕北丘陵区农村聚落在产业、生活方式、规模、结构方面的转型方向及其优化的基本思路与模式,最后提出了促进陕北丘陵区农村聚落优化的具体方略。全文由八章组成。通过研究,本文认为:(1)由于资源富集、生态脆弱、产业收入悬殊,在推拉作用力下,陕北丘陵区农村劳动力向外转移势不可挡,农村聚落空废化与加速整合不可逆转。因此,以统筹城乡发展为根本,按照中心城市-县城-重点镇-中心村四级网络化结构,协调推进新型城镇化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解决陕北丘陵区农村聚落发展问题的根本途径。(2)农村聚落发展系统是一个多层次、多要素综合作用的庞大系统,具有复杂性、开放性、非线性等特点。本文根据农村聚落演化规律并结合陕北区域性特点,将陕北丘陵区农村聚落发展的驱动力归纳为自然资源驱动力、经济增长驱动力、社会文化驱动力和制度政策驱动力等四个方面,其中经济驱动力和制度驱动力是陕北丘陵区农村聚落发展的主要驱动力,自然驱动力和社会文化驱动力是陕北丘陵区农村聚落发展的辅助驱动力,属于基础支撑系统。(3)农村聚落的发展与布局应在产业发展与布局的基础上,根据各地实际因地制宜地进行,切忌采取一刀切的发展模式。为此,本文在对陕北丘陵区农村聚落发展演化基本规律及其优化方向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农村聚落优化的几种模式,即城镇牵引型、中心村集中型、聚落整合型、聚落改造型。(4)根据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的聚落功能,利用“经济门槛”的经济学原理,根据各类聚落功能的适度效益标准要求和农户收入最大化为主要衡量指标,定量化的确定了聚落的规模,从而改变了传统根据耕地面积预测聚落人口的方法。计量结果显示,陕北丘陵区最小聚落的人口适宜规模应为2000人左右。(5)不同层面的制度政策设计对促进农村聚落的优化至关重要。由于陕北丘陵区工业比较效益与农业比较效益的差异更为巨大,省级政府应重点加大对陕北丘陵区农村人口转移与聚落重整的工作力度。县市级政府在政策选择上应着重抑制聚落的无序建设,促进其空间布局的有序化。具体措施可以包括:第一,统筹城乡一体化规划,优化城镇村空间布局,协调推进新型城镇化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第二,以产业发展为主线,以农民增收为根本,引导农村居民向不同区域的迁移,促进聚落的整合。第三,加快制度创新的力度,切实解决聚落演化中的集体资产股份化问题、土地问题、社会保障问题、户籍制度问题、传统社会关系建立等问题。
李春意[10](2010)在《覆岩与地表移动变形演化规律的预测理论及实验研究》文中指出地下煤层开采后覆岩及地表移动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物理力学过程,而覆岩和地表移动规律及其预测理论的研究,是经济合理的解决地下开采、保护地表建筑物、水体和保证矿井安全生产的有效途径。论文在概率积分预计理论的基础上,建立了能够对任意形状工作面开采进行地表移动与变形预计的影响函数模型,通过对大量实测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得出了开采影响传播角随煤层倾角变化的函数关系式。根据随机介质理论,导出了近水平煤层开采覆岩内部移动与变形预测的静态函数模型,通过引入Knothe时间函数,构建了近水平煤层开采地表及覆岩内部一体化的动态预测模型,得出了覆岩内部下沉系数随岩层水平变化的公式。基于VB编程语言,开发了界面友好、便于操作、实时成图的动态预测系统。以霍宝干河矿地质资料为背景,进行了相似材料模拟实验,采用传统经纬仪和数字近景摄影测量两种方式对设置的测点进行了观测,并对观测结果和精度进行了分析,验证了覆岩内部动态预测模型的正确性,论证了利用数字近景摄影测量进行相似材料模拟实验观测的可行性。采用FLAC3D数值模拟手段,对覆岩内部的应力场、破坏场、位移场进行了研究;对地表的移动与变形规律、破坏场、监测点速率、沉降量与推进度的关系进行了较详细的分析,反演了工作面采动程度变化后地表破坏场的发育过程;验证了覆岩内部下沉系数随开采深度变化的公式;采用比奥固结理论,结合有效应力原理,深入研究了流-固耦合作用下含水松散层失水固结对开采沉陷的影响,从机理上诠释了含水松散层矿区,尤其是我国东部矿区,下沉盆地边缘收敛非常缓慢的原因。
二、我国中西部黄土窑洞下不迁村安全开采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国中西部黄土窑洞下不迁村安全开采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黄土宏观界面及其控灾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研究目标及主要科学问题 |
1.3 研究现状 |
1.3.1 黄土宏观界面的提出与发展历程 |
1.3.2 黄土滑坡群发机制研究现状 |
1.3.3 黄土高原区域构造研究现状 |
1.4 研究思路及主要研究内容 |
1.4.1 研究思路 |
1.4.2 主要研究内容 |
1.5 创新点 |
1.6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黄土宏观界面及其发育特征 |
2.1 黄土高原常见斜坡地质结构 |
2.2 黄土宏观界面定义 |
2.3 黄土宏观界面的成因及类型 |
2.3.1 宏观界面成因 |
2.3.2 宏观界面类型 |
2.4 黄土宏观界面的分布特征 |
2.4.1 黄土宏观界面的斜坡分布特征 |
2.4.2 黄土宏观界面的区域分布特征 |
2.4.3 黄土宏观界面密度分布特征 |
2.5 黄土宏观界面级别划分 |
2.6 黄土构造节理 |
2.6.1 黄土高原构造节理分布特征 |
2.6.2 黄土高原全新世构造应力场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黄土滑坡的空间分布特征 |
3.1 黄土滑坡的分布状态 |
3.1.1 时间分布状态 |
3.1.2 空间分布状态 |
3.2 黄土滑坡的分区影响因素 |
3.2.1 地质构造分区 |
3.2.2 地震分区 |
3.2.3 粒度分区 |
3.2.4 降雨分区 |
3.2.5 地貌分区 |
3.2.6 人类活动分区 |
3.2.7 黄土滑坡密度分区 |
3.3 黄土滑坡的区带群发规律 |
3.3.1 临夏-陇西-天水群发带 |
3.3.2 西宁-兰州-定西群发带 |
3.3.3 靖远-西吉-静宁群发带 |
3.3.4 海原-固原-平凉群发带 |
3.3.5 陇东群发区 |
3.3.6 陕北群发区 |
3.3.7 吕梁群发区 |
3.3.8 汾渭盆地群发带 |
3.3.9 区域分布规律总结 |
3.4 地貌结构控制黄土滑坡区带集中 |
3.4.1 塬、梁、峁边侧斜坡控滑特征 |
3.4.2 黄土丘陵陡坡控滑特征 |
3.4.3 河流冲蚀的边侧斜坡控滑特征 |
3.4.4 冲沟侵蚀的两侧斜坡控滑特征 |
3.4.5 实例分析 |
3.5 地震活动造成黄土滑坡成片集中 |
3.6 人类活动增大滑坡发育的密度和加重灾难 |
3.6.1 城镇建设 |
3.6.2 交通建设 |
3.6.3 能源开发 |
3.6.4 水利建设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Ⅰ级界面与黄土滑坡分区群发机制 |
4.1 数值模拟的意义 |
4.1.1 黄土高原构造背景简析 |
4.1.2 方法的应用和软件的选取 |
4.2 计算模型和参数选取 |
4.2.1 边界条件 |
4.2.2 建立模型 |
4.2.3 参数选取与网格划分 |
4.2.4 边界条件与加载类型 |
4.3 计算结果与分析 |
4.3.1 地块变形与结果分析 |
4.3.2 地块应力和应变特征分析 |
4.3.3 地应力场分析 |
4.4 区域构造应力控制黄土滑坡分带高发 |
4.4.1 甘青地块黄土滑坡分区群发特征 |
4.4.2 海原-六盘山断裂带黄土滑坡群发影响 |
4.4.3 鄂尔多斯地台隆起南带黄土滑坡群发影响 |
4.4.4 汾渭地堑黄土滑坡群发特征 |
4.4.5 地质构造与滑坡群发的关系总结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Ⅱ级界面与黄土滑坡的空间就位机制 |
5.1 黄土台塬区地质背景 |
5.1.1 泾阳南塬塬区特征和地层岩性 |
5.1.2 泾阳南塬形成的构造基础 |
5.2 泾阳南塬塬边裂缝的空间分布规律 |
5.2.1 台塬裂缝类型及分布特征 |
5.2.2 台塬裂缝分级与分类 |
5.2.3 塬边裂缝演化规律 |
5.3 台塬滑坡的时空分布规律 |
5.3.1 滑坡的调查资料和方法 |
5.3.2 泾阳南塬滑坡的时间分布规律 |
5.3.3 泾阳南塬滑坡的空间分布规律 |
5.3.4 灌溉和降雨对滑坡的影响 |
5.4 泾阳南塬黄土滑坡的群发特征 |
5.4.1 典型滑坡群 |
5.4.2 泾阳南塬滑坡特征参数 |
5.5 黄土滑坡群的空间就位机制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黄土滑坡的原型控制机制和内在灾变机制 |
6.1 黄土崩滑的原型控制机制 |
6.2 黄土滑坡的原型控制机制 |
6.2.1 斜坡中的黄土宏观界面 |
6.2.2 黄土宏观界面控滑模型 |
6.2.3 黄土滑坡的结构体孕滑模式 |
6.2.4 不同规模黄土滑坡控滑模型 |
6.3 黄土斜坡水文地质结构特征 |
6.3.1 水气分离面的基本模式 |
6.3.2 表水入渗改变斜坡水文地质结构 |
6.3.3 水文地质界面的变动改变黄土特性 |
6.3.4 台塬区黄土滑坡失稳的起始动力探讨 |
6.4 黄土滑坡的内在灾变机制 |
6.4.1 黄土滑坡-界面的演化模式 |
6.4.2 黄土宏观界面的灾变机制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辛置煤矿间歇开采岩移机理及沉陷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地质采矿条件 |
2 前期条采煤柱稳定性分析及沉陷特征 |
2.1 前期条带开采煤柱稳定性分析 |
2.2 煤柱稳定性及地表沉陷特征数值分析 |
2.2.1 数值模型的建立 |
2.2.2 条采后煤柱稳定性分析及地表沉陷特征 |
3 间歇开采地表沉陷特征 |
3.1 地表下沉和水平移动曲线特征 |
3.2 地表下沉的时空分布特征 |
4 地表移动角值参数和预计参数确定 |
4.1 地表移动角值参数确定 |
4.2 概率积分预计参数确定 |
5 结论 |
(3)传统生土窑居地震响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传统生土窑居简介 |
1.1.1 传统生土窑居历史沿革 |
1.1.2 传统生土窑居结构特点 |
1.1.3 传统生土窑居分布 |
1.1.4 传统生土窑居震害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生土窑居材料及几何参数 |
2.1 概述 |
2.2 生土窑居土体材料试验 |
2.2.1 探井布置及土样采集 |
2.2.2 原状黄土室内试验 |
2.2.3 试验结果分析 |
2.3 生土窑居尺寸调查统计及分析 |
2.3.1 生土窑居覆土厚度 |
2.3.2 生土窑居窑室跨度 |
2.3.3 生土窑居窑腿宽度 |
2.4 本章小结 |
3 生土窑居动力分析基础及有限元模型建立 |
3.1 生土窑居动力分析理论基础 |
3.2 人工边界条件 |
3.3 地震荷载输入方法 |
3.4 生土窑居分析模型建立 |
3.4.1 基本假定 |
3.4.2 材料参数及模拟单元选择 |
3.4.3 生土窑居有限元模型 |
3.5 模型有效性验证 |
3.5.1 lamb问题 |
3.5.2 外源波输入问题 |
4 生土窑居地震响应分析 |
4.1 概述 |
4.2 生土窑居动力特性分析 |
4.3 地震作用下窑居动力响应分析 |
4.3.1 地震荷载输入及分析过程 |
4.3.2 位移响应分析 |
4.3.3 应力响应分析 |
4.3.4 塑性区分析 |
4.4 地震作用下生土窑居破坏机理 |
4.5 本章小结 |
5 不同因素对生土窑居地震响应影响 |
5.1 概述 |
5.2 覆土厚度影响分析 |
5.2.1 变形分析 |
5.2.2 应力分析 |
5.3 窑室跨度影响分析 |
5.3.1 变形分析 |
5.3.2 应力分析 |
5.4 窑腿宽度影响分析 |
5.4.1 变形分析 |
5.4.2 应力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及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4)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营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论文涉及的几个概念 |
1.2.1 “陕甘宁”的概念界定 |
1.2.2 “能源富集地区”的概念 |
1.2.3 “社区与绿色宜居社区”的概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3.3 既往学术研究的不足之处 |
1.4 研究方法及框架 |
1.4.1 研究方法 |
1.4.2 论文组织结构图 |
1.5 论文的主要内容与创新点 |
1.5.1 论文的主要内容 |
1.5.2 论文的创新点 |
1.6 本章小结 |
2 我国能源富集地区人居环境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恢复生态学理论 |
2.1.1 恢复生态学的定义 |
2.1.2 恢复生态学的特征 |
2.1.3 能源富集地区生态恢复 |
2.2 人居环境理论 |
2.2.1 人居环境释义 |
2.2.2 人居环境的构成 |
2.2.3 人居环境的原则 |
2.2.4 区域人居环境 |
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3.1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
2.3.2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
2.3.3 能源富集地区可持续发展研究 |
2.4 循环经济理论 |
2.4.1 循环经济的定义 |
2.4.2 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 |
2.4.3 循环经济模式下能源富集地区发展途径 |
2.5 本章小结 |
3 国内外绿色生态社区建设经验借鉴 |
3.1 国外绿色生态社区营建经验 |
3.1.1 英国豪其顿绿色生态社区项目 |
3.1.2 瑞典马尔默市西港BO01绿色生态社区项目 |
3.1.3 阿联酋马斯达尔生态社区项目 |
3.2 国内绿色生态社区营建经验 |
3.2.1 唐山曹妃甸绿色生态社区 |
3.2.2 北京北璐春绿色生态社区 |
3.3 绿色生态社区发展趋势 |
3.3.1 因地制宜的营建绿色生态社区 |
3.3.2 全面系统的营建绿色生态社区 |
3.3.3 大众参与营建绿色生态社区 |
3.4 本章小结 |
4 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人居环境历史演变与现存问题 |
4.1 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的地理位置与区域范围 |
4.2 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人居环境历史演变 |
4.2.1 先秦时期 |
4.2.2 秦汉时期 |
4.2.3 隋唐时期 |
4.2.4 明清时期 |
4.2.5 20世纪90年代以来 |
4.3 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现存的问题 |
4.3.1 乡村社区缺乏因地制宜的规划 |
4.3.2 能源矿产资源开发对乡村社区的影响 |
4.3.3 产业结构单一化,发展方式粗放 |
4.3.4 水资源极度缺乏 |
4.3.5 水土流失严重 |
4.3.6 环境污染问题突出 |
4.3.7 基础设施不全 |
4.3.8 思想观念滞后 |
4.3.9 社会发展综合支撑能力弱 |
4.3.10 可持续发展能力低 |
4.4 本章小结 |
5 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营建的基本要素分析 |
5.1 自然环境要素 |
5.1.1 地质地貌要素 |
5.1.2 气候水文要素 |
5.1.3 植被要素 |
5.1.4 土壤要素 |
5.2 经济技术要素 |
5.2.1 绿色经济的生计方式 |
5.2.2 绿色经济的居住方式 |
5.2.3 低技术手段营建策略 |
5.2.4 地域适宜性技术 |
5.3 产业结构要素 |
5.3.1 生态农业产业 |
5.3.2 生态工业产业 |
5.3.3 生态旅游产业 |
5.4 社会文化要素 |
5.4.1 “天人合一”的生态观 |
5.4.2 民俗风俗习惯 |
5.4.3 庭院文化影响 |
5.5 制度政策要素 |
5.5.1 组织保障 |
5.5.2 制度支撑 |
5.5.3 体制保障 |
5.5.4 公众参与 |
5.6 本章小结 |
6 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营建原则与对策研究 |
6.1 营建原则 |
6.1.1 整体性原则 |
6.1.2 以人为本原则 |
6.1.3 生态可持续发展原则 |
6.1.4 公平与共享参与原则 |
6.2 营建对策 |
6.2.1 宏观层面 |
6.2.2 中观层面 |
6.2.3 微观层面 |
6.3 本章小结 |
7 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营建模式研究 |
7.1 生态农业社区模式 |
7.1.1 生态农业的概念 |
7.1.2 生态农业社区模式营建构想 |
7.1.3 宜君县太安镇马场生态农业社区营建 |
7.2 生态旅游社区模式 |
7.2.1 生态旅游的概念 |
7.2.2 庆阳地区资源环境及经济发展概况 |
7.2.3 生态窑居度假社区模式营建构想 |
7.2.4 庆阳石化厂主题工业旅游型社区营建 |
7.3 特色产业社区模式 |
7.3.1 特色产业的概念 |
7.3.2 特色产业社区案例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8 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营建的制度创新研究 |
8.1 能源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生态补偿制度建设 |
8.1.1 能源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生态补偿机制 |
8.1.2 生态补偿的基本原则 |
8.1.3 生态补偿形式的设计 |
8.1.4 生态补偿基金制度建设 |
8.2 社区生态环境统筹协调监督机制建构 |
8.2.1 社区生态环境建设统筹协调 |
8.2.2 社区生态与环境保护监督机制建设 |
8.2.3 社区生态与环境保护监督的大众参与度 |
8.3 社区生态环境监测与监控体系建构 |
8.3.1 社区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建构 |
8.3.2 社区生态环境监控体系建构 |
8.3.3 社区生态环境监测行政与措施建构 |
8.4 构建政府主导型的社区生态环境管理模式 |
8.4.1 制定社区生态环境保护战略规划 |
8.4.2 社区生态环境保护制度法律化 |
8.4.3 积极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
8.5 建立切实可行的大众参与机制 |
8.5.1 观念性参与 |
8.5.2 组织性参与 |
8.5.3 法规性参与 |
8.6 经济活动的社区居民参与和收益共享:破解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经济难题 |
8.6.1 破解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经济难题的路径 |
8.6.2 破解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经济难题的制度保障 |
8.7 社区居民参与多中心合作治理:破解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生态环境难题 |
8.7.1 建立社区居民广泛参与的生态环境多中心合作治理模式 |
8.7.2 破解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生态环境治理难题的制度保障 |
8.8 本章小结 |
9 结论与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1.1 结论一 |
9.1.2 结论二 |
9.1.3 结论三 |
9.1.4 结论四 |
9.1.5 结论五 |
9.2 需要进一步加强的工作 |
9.2.1 建议一 |
9.2.2 建议二 |
9.2.3 建议三 |
9.2.4 建议四 |
后记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附录 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社区现状及居民需求抽样调查表 |
博士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
(5)退耕还林背景下陕北丘陵沟壑区乡村聚落变迁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历史的机遇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聚落历史演变及类型研究相关研究现状 |
1.2.2 生态环境与聚落发展关系相关研究进展 |
1.2.3 退耕还林相关研究现状 |
1.2.4 既往学术研究未涉及的内容 |
1.3 研究视角与研究范围 |
1.3.1 研究视角 |
1.3.2 研究范围的界定 |
1.4 研究内容 |
1.4.1 陕北丘陵沟壑区自然生态环境历史演变与乡村聚落历史变迁研究 |
1.4.2 退耕还林实施之后陕北丘沟壑陵区乡村聚落现状及问题研究 |
1.4.3 退耕还林之后陕北丘陵沟壑区乡村聚落发展模式研究 |
1.5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5.1 具体研究方案与步骤 |
1.5.2 技术路线 |
1.6 研究的创新之处 |
1.7 相关概念与理论 |
1.7.1 乡村聚落概念的界定 |
1.7.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1.7.3 复合生态系统理论 |
1.8 小结 |
2 陕北丘陵沟壑区自然生态环境历史演变 |
2.1 陕北丘陵沟壑区自然生态环境历史演变概述 |
2.1.1 地理位置及范围 |
2.1.2 自然状况 |
2.1.3 土地利用状况 |
2.2 历史时期陕北丘陵沟壑区生态环境演变 |
2.2.1 演变概述 |
2.2.2 原始社会时期陕北丘陵沟壑区的生态环境 |
2.2.3 西周春秋战国时期陕北丘陵沟壑区生态环境 |
2.2.4 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陕北丘陵沟壑区生态环境 |
2.2.5 唐宋时期陕北丘陵沟壑区的生态环境 |
2.2.6 元、明、清时期陕北地区生态环境 |
2.3 近现代时期陕北丘陵沟壑区生态环境变迁 |
2.3.1 人口变化情况 |
2.3.2 生活方式的变化 |
2.4 陕北丘陵沟壑区生态环境现状 |
2.4.1 水土流失严重,自然灾害频发 |
2.4.2 林草保存率低,配套设施落后 |
2.4.3 水资源匮乏 |
2.4.4 人地矛盾突出 |
2.5 小结 |
3 陕北丘陵沟壑区乡村聚落历史变迁 |
3.1 陕北丘陵沟壑区乡村聚落历史变迁及特点解析 |
3.1.1 陕北丘陵沟壑区乡村聚落分布状况 |
3.1.2 陕北丘陵沟壑区乡村聚落分类 |
3.1.3 陕北丘陵沟壑区乡村聚落变迁特点 |
3.1.4 陕北丘陵沟壑区乡村聚落特征解析 |
3.1.6 影响陕北乡村聚落形态变迁与特征的因素 |
3.2 影响乡村聚落变迁的一般性因子及其权重 |
3.2.1 影响乡村聚落变迁的一般性因子概述 |
3.2.2 自然因子 |
3.2.3 人文因子 |
3.3 陕北丘陵沟壑区乡村聚落变迁地域性因子及其权重解析 |
3.3.1 陕北丘陵沟壑区乡村聚落变迁地域性因子概述 |
3.3.2 自然因子 |
3.3.3 人文因子 |
3.4 陕北丘陵沟壑区乡村聚落变迁与生态环境演变耦合关系分析 |
3.4.1 陕北丘陵沟壑区生态环境对乡村聚落的作用 |
3.4.2 陕北丘陵区乡村聚落对生态环境的作用 |
3.5 小结 |
4 退耕还林工程对陕北丘陵沟壑区乡村聚落的影响 |
4.1 退耕还林实施背景概述 |
4.2 退耕还林基本问题解析 |
4.2.1 退耕还林内涵分析 |
4.2.2 退耕还林的分类 |
4.2.3 退耕还林发展历程 |
4.2.4 退耕还林工程实施现状 |
4.3 退耕还林对陕北丘陵沟壑区乡村聚落的影响维度 |
4.3.1 自然因子 |
4.3.2 人文因子 |
4.4 退耕还林对陕北丘陵沟壑区乡村聚落的影响 |
4.4.1 退耕还林后生态环境改善 |
4.4.2 退耕还林后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 |
4.4.3 退耕还林后人居环境的变化 |
4.4.4 退耕还林后社会传统观念的转变 |
4.4.5 退耕还林后乡村聚落选址,规模及分布方式的变化 |
4.4.6 退耕还林后乡村聚落的功能与结构体系转变 |
4.4.7 退耕还林后乡村聚落模式的更新 |
4.4.8 退耕还林后乡村聚落的建筑院落及单体建筑转型 |
4.4.9 退耕还林后乡村景观的变化 |
4.5 小结 |
5 退耕还林后陕北丘陵沟壑区乡村聚落典型案例解读 |
5.1 陕北榆林地区绥德县——韭园乡高舍沟村 |
5.1.1 研究区域基本概况 |
5.1.2 退耕还林背景下高舍沟村乡村聚落的变迁 |
5.1.3 其他方面的转型与变化 |
5.1.4 退耕还林前后影响高舍沟村建筑聚落变迁的因子及其权重解析 |
5.1.5 高舍沟村聚落变迁存在的问题 |
5.2 陕北延安地区吴起县——吴起镇马湾村 |
5.2.1 研究区基本情况 |
5.2.2 退耕还林背景下马湾村聚落的变迁 |
5.2.3 其他方面的转型与变化 |
5.2.4 退耕还林前后影响马湾村建筑聚落变迁的因子及其权重解析 |
5.2.5 马湾村聚落变迁存在的问题 |
5.3 陕北延安地区安塞县——沿河湾镇侯沟门村 |
5.3.1 研究区域基本情况 |
5.3.2 退耕还林背景下侯沟门村聚落的变迁 |
5.3.3 其他方面的转型与变化 |
5.3.4 退耕还林前后影响侯沟门村建筑聚落变迁的因子及其权重解析 |
5.3.5 侯沟门村聚落变迁存在的问题 |
5.4 退耕还林后陕北丘陵沟壑区乡村聚落变迁现存问题 |
5.4.1 传统窑居建造技术的停滞不前和新技术的表面化文章 |
5.4.2 新建建筑群落与陕北地区的生态环境不相融 |
5.4.3 忽视地域文化,脱离农户需求的集中式居住群落规划设计方式 |
5.4.4 缺乏规划的散落式建筑群落,人居环境混乱不堪 |
5.5 小结 |
6 退耕还林背景下陕北丘陵沟壑区乡村聚落发展模式探讨 |
6.1 退耕还林前以地形特征划分的陕北丘陵沟壑区传统乡村聚落类型 |
6.1.1 沟壑山地型乡村聚落 |
6.1.2 小流域川道型乡村聚落 |
6.1.3 台塬型乡村聚落 |
6.2 退耕还林后陕北丘陵沟壑区乡村聚落变化概述 |
6.2.1 生态环境的变化 |
6.2.2 生产方式的变化 |
6.2.3 生活方式的变化 |
6.2.4 人居环境的变化 |
6.2.5 社会传统观念的变化 |
6.2.6 乡村聚落选址、规模以及布局方式的变化 |
6.3 退耕还林后以产业模式类型划分陕北丘陵沟壑区乡村聚落 |
6.4 模式一:以维护生态修复成果为主的乡村聚落发展建设模式 |
6.4.1 模式的选择 |
6.4.2 相关技术支持 |
6.4.3 影响因子解析 |
6.4.4 乡村聚落发展建设模式 |
6.5 模式二:以设施农业及设施养畜为主的乡村聚落发展建设模式 |
6.5.1 模式的选择 |
6.5.2 相关技术支持 |
6.5.3 影响因子解析 |
6.5.4 乡村聚落发展建设模式 |
6.6 模式三:以旅游开发为主的乡村聚落发展建设模式 |
6.6.1 模式的选择 |
6.6.2 模式分类 |
6.6.3 影响因子解析 |
6.6.4 乡村聚落发展建设模式 |
6.7 小结 |
7 结论与建议 |
7.1 研究结论 |
7.1.1 结论一 |
7.1.2 结论二 |
7.1.3 结论三 |
7.1.4 结论四 |
7.1.5 结论五 |
7.2 研究的不足及需要进一步加强的工作 |
7.2.1 建议一 |
7.2.2 建议二 |
7.3 小结 |
后记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博士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
附录一 |
附录二 |
(6)河南省巩义窑洞建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对象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5 相关概念界定 |
1.6 研究方法及框架 |
2 巩义地区的地理、历史与文化 |
2.1 巩义市地理 |
2.2 巩义的历史与文化 |
3 巩义窑洞建筑的布局特色 |
3.1 巩义窑洞建筑的概述 |
3.2 巩义窑洞建筑的分布及类型 |
3.3 巩义窑洞建筑的总体空间布局 |
4 巩义窑洞建筑的构成 |
4.1 巩义窑洞建筑的建筑材料 |
4.2 巩义窑洞建筑的结构与营造技术 |
4.3 巩义窑洞建筑的单体空间 |
4.4 巩义窑洞建筑的装饰特点 |
5 巩义窑洞建筑的现状和演变过程 |
5.1 巩义窑洞建筑的现状分析 |
5.2 巩义窑洞建筑的演变分析 |
5.3 巩义窑洞发展的必要性与意义 |
6 对巩义市康店镇康南村调研与分析 |
6.1 康南村窑洞民居的自然社会背景 |
6.2 康南村建设与窑洞民居的发展 |
6.3 康南村窑洞建筑的现状调研分析 |
6.4 康南村窑洞建筑的发展前景 |
7 巩义地区窑洞建筑的更新与发展策略 |
7.1 更新与发展原则 |
7.2 巩义窑洞建筑的更新策略 |
7.3 巩义窑洞建筑的发展策略 |
8 结论 |
8.1 本文结论 |
8.2 不足及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1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附录 2 调查问卷 1 |
附录 3 调查问卷 2 |
(7)西安大都市周边地区乡村聚落发展模式及规划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缘起与选题意义 |
1.1.1 研究缘起 |
1.1.2 选题意义 |
1.2 有关概念使用与辨识 |
1.2.1 聚落 |
1.2.2 乡村聚落 |
1.2.3 城市周边地区 |
1.2.4 技术与政策 |
1.2.5 模式与策略 |
1.3 地域界定与视角限定 |
1.3.1 研究地域界定 |
1.3.2 理论视角限定 |
1.4 研究方法与论文探新 |
1.4.1 研究方法 |
1.4.2 论文创新 |
1.5 研究内容与论文框架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框架 |
本章注释 |
2 不同学科视野下相关研究评述 |
2.1 考古学领域中的相关研究 |
2.1.1 学科视角 |
2.1.2 研究进展 |
2.1.3 综合评述 |
2.2 人类学领域中的相关研究 |
2.2.1 学科视角 |
2.2.2 研究进展 |
2.2.3 综合评述 |
2.3 地理学领域中的相关研究 |
2.3.1 学科视角 |
2.3.2 研究进展 |
2.3.3 综合评述 |
2.4 社会学领域中的相关研究 |
2.4.1 学科视角 |
2.4.2 研究进展 |
2.4.3 综合评述 |
2.5 建筑学领域中的相关研究 |
2.5.1 学科视角 |
2.5.2 研究进展 |
2.5.3 综合评述 |
2.6 生态学领域中的相关研究 |
2.6.1 学科视角 |
2.6.2 研究进展 |
2.6.3 综合评述 |
2.7 本章小结 |
本章注释 |
3 乡村聚落空间发展的系统解析 |
3.1 系统构成 |
3.1.1 聚落背景系统 |
3.1.2 聚居空间系统 |
3.1.3 支撑网络系统 |
3.1.4 运行保障系统 |
3.2 形态内涵 |
3.2.1 生态化 |
3.2.2 界域化 |
3.2.3 秩序化 |
3.2.4 场所化 |
3.2.5 符号化 |
3.3 动力因素 |
3.3.1 动力主体 |
3.3.2 动力媒介 |
3.3.3 动力因素 |
3.4 演化机制 |
3.4.1 动力机制 |
3.4.2 实现机制 |
3.4.3 运行机制 |
3.5 本章小结 |
本章注释 |
4 西安大都市周边地区乡村聚落演进历史探源 |
4.1 我国乡村聚落发展建设历程纵览 |
4.1.1 民国时期:中国乡村运动实践阶段 |
4.1.2 建国初期至改革开放前:农村政治运动改革阶段 |
4.1.3 改革开放至新世纪初:乡村建设恢复、繁荣发展和调整转型阶段 |
4.1.4 新世纪初至今:城乡统筹、城乡一体化建设阶段 |
4.2 西安乡村聚落发展建设历史回顾 |
4.2.1 史前聚落的形成发展:先民的足迹 |
4.2.2 周—秦—汉—唐时期:远去的荣耀 |
4.2.3 宋—元—明—清时期:循回的重建 |
4.2.4 近现代以来至建国前:无奈的沉寂 |
4.2.5 建国后至上世纪末期:躁动的复兴 |
4.3 认知维度探源 |
4.3.1 创生阶段 |
4.3.2 序变阶段 |
4.3.3 混沌阶段 |
4.3.4 新序阶段 |
4.4 价值维度探源 |
4.4.1 文化价值 |
4.4.2 应用价值 |
4.4.3 衍生价值 |
4.5 空间维度探源 |
4.5.1 空间状态模式 |
4.5.2 空间形态模式 |
4.5.3 空间行为模式 |
4.6 小结 |
本章注释 |
5 西安大都市周边地区乡村聚落现实多维审视 |
5.1 地域条件解读 |
5.1.1 区位分析 |
5.1.2 生态环境 |
5.1.3 社会经济 |
5.2 城乡关系研判 |
5.2.1 内涵的辨识 |
5.2.2 阶段的探讨 |
5.2.3 城乡人口层面:迁移与集聚 |
5.2.4 城乡经济层面:割据与融合 |
5.2.5 城乡生态层面:控制与引导 |
5.2.6 城乡空间层面:圈层与廊道 |
5.3 空间形态梳理 |
5.3.1 区聚落层面 |
5.3.2 组聚落层面 |
5.3.3 单聚落层面 |
5.4 现状建设检讨 |
5.4.1 土地利用层面 |
5.4.2 空间营造层面 |
5.4.3 设施建设层面 |
5.4.4 生态环境层面 |
5.5 现实困境剖析 |
5.5.1 观念陈旧 |
5.5.2 规划缺位 |
5.5.3 体制制约 |
5.5.4 资金匮乏 |
5.6 本章小结 |
本章注释 |
6 西安大都市周边地区乡村聚落空间发展目标导向 |
6.1 发展观的时代演进 |
6.1.1 "无维"发展观 |
6.1.2 "一维"发展观 |
6.1.3 "二维"发展观 |
6.1.4 "三维"发展观 |
6.1.5 "多维"发展观 |
6.2 国际发展路径评述 |
6.2.1 美国 |
6.2.2 德国 |
6.2.3 法国 |
6.2.4 英国 |
6.2.5 日本 |
6.2.6 韩国 |
6.3 域外经验若干启示 |
6.3.1 启示一:统筹城乡 |
6.3.2 启示二:财政支持 |
6.3.3 启示三:完善设施 |
6.3.4 启示四:保护农业 |
6.3.5 启示五:培育农民 |
6.3.6 启示六:土地整理 |
6.3.7 启示七:地域特色 |
6.3.8 启示八:制度创新 |
6.4 价值观的当代导向 |
6.4.1 基于"和谐共生"的生态伦理价值观 |
6.4.2 基于"公平公正"的社会伦理价值观 |
6.4.3 基于"高效集约"的经济伦理价值观 |
6.5 发展目标体系构建 |
6.5.1 生态环境目标 |
6.5.2 经济产业目标 |
6.5.3 社会发展目标 |
6.5.4 空间营造目标 |
6.5.5 文化建设目标 |
6.6 本章小结 |
本章注释 |
7 西安大都市周边地区乡村聚落空间评价体系建构 |
7.1 评价体系的解析 |
7.1.1 评价体系的内涵 |
7.1.2 评价体系的特征 |
7.1.3 评价体系的度量 |
7.2 评价体系的建构 |
7.2.1 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
7.2.2 指标体系的层次结构 |
7.2.3 指标项目的筛选 |
7.2.4 指标体系的架构 |
7.3 评判模型的构建 |
7.3.1 指标权重确定 |
7.3.2 综合评价模型 |
7.4 本章小结 |
本章注释 |
8 西安大都市周边地区乡村聚落空间调控机制探新 |
8.1 调控机制机理解析 |
8.1.1 理论阐释 |
8.1.2 机制构成 |
8.1.3 系统分析 |
8.1.4 调控方式 |
8.2 调控体系现状评析 |
8.2.1 技术背景解析 |
8.2.2 现状调控体系 |
8.2.3 多向视野检讨 |
8.3 调控框架体系探析 |
8.3.1 体系优化设想 |
8.3.2 技术体系建构 |
8.4 本章小结 |
本章注释 |
9 西安大都市周边地区乡村聚落空间发展途径研究 |
9.1 地域空间发展趋向 |
9.1.1 形态的演化 |
9.1.2 功能的变迁 |
9.1.3 布局的整合 |
9.1.4 体系的重构 |
9.1.5 空间的塑造 |
9.2 发展模式途径选择 |
9.2.1 模式选择视角 |
9.2.2 适宜模式选择 |
9.3 空间规划途径整合 |
9.3.1 整合策略 |
9.3.2 地域区划 |
9.3.3 体系构建 |
9.3.4 建设指引 |
9.3.5 空间优化 |
9.4 实施保障体系架构 |
9.4.1 统筹公共政策 |
9.4.2 创新管理机制 |
9.4.3 优化评价体系 |
9.4.4 完善公众参与 |
9.5 本章小结 |
本章注释 |
10 结语 |
10.1 主要结论 |
10.2 研究展望 |
致谢 |
注释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8)陕甘宁生态脆弱地区乡村人居环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关键词辨析 |
1.2.1 “生态”与“生态环境” |
1.2.2 “陕甘宁生态环境脆弱地区” |
1.2.3 “乡土建筑”、“聚落”与“人类聚居环境” |
1.3 学术研究现状 |
1.3.1 陕甘宁“生态脆弱地区”相关研究现状 |
1.3.2 陕甘宁“乡土建筑”研究历程与现状 |
1.3.3 既往学术研究的不足之处 |
1.4 研究意义 |
1.4.1 宏观意义——生态安全与示范 |
1.4.2 微观意义——科学创新与实践 |
1.5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5.1 研究目标 |
1.5.2 研究重点内容 |
1.5.3 研究方法 |
1.6 研究内容与创新之处 |
1.6.1 论文内容 |
1.6.2 研究创新之处 |
1.6.3 论文组织结构图 |
1.7 小结 |
2 陕甘宁生态脆弱地区生态环境概述 |
2.1 陕甘宁生态环境脆弱地区基本类型 |
2.1.1 北方农牧交错带地区概况 |
2.1.2 北方干旱绿洲边缘带地区概况 |
2.2 生态脆弱地区的自然生态环境 |
2.2.1 北方半干旱农牧交错带地区自然特征 |
2.2.2 北方干旱绿洲边缘带地区自然特征 |
2.3 生态脆弱地区的社会经济环境 |
2.3.1 农业生产类型 |
2.3.2 区域贫困问题 |
2.3.3 人口与民族 |
2.4 综合条件限定下的人类聚居环境特征分析 |
2.4.1 人类生存空间的局限性 |
2.4.2 耕地资源影响下的聚落分布规律 |
2.4.3 木材资源影响下的乡土建筑选材 |
2.4.4 经济条件对乡村居住环境的影响 |
2.4.5 地理空间对乡土建筑文化的影响 |
2.5 小结 |
3 历史进程中的生态脆弱地区乡土建筑、聚落研究 |
3.1 乡土建筑、聚落历史的研究目标与方法 |
3.1.1 研究目标 |
3.1.2 研究方法 |
3.1.3 研究局限性 |
3.2 陕西榆林地区乡土建筑、聚落形态演变历程 |
3.2.1 石器时代 |
3.2.2 先秦两汉时期 |
3.2.3 五代至宋时期 |
3.2.4 元明清时期 |
3.3 宁夏西海固地区乡土建筑、聚落形态演变历程 |
3.3.1 石器时代 |
3.3.2 先秦两汉时期 |
3.3.3 南北朝至宋时期 |
3.3.4 元明清时期 |
3.4 甘肃河西走廊地区乡土建筑、聚落形态演变历程 |
3.4.1 石器时代 |
3.4.2 先秦时期 |
3.4.3 两汉时期 |
3.4.4 唐至明代 |
3.4.5 明清时期 |
3.5 乡土建筑、聚落的形态变迁规律、影响因素分析 |
3.5.1 植被资源变迁影响下的乡土建筑演化规律 |
3.5.2 生产方式变迁影响下的农村聚落演变规律 |
3.5.3 政治军事因素影响下的乡土建筑、乡村聚落 |
3.6 小结 |
4 生态脆弱地区农村聚落形态研究 |
4.1 农业生产景观与农村聚落 |
4.1.1 农业生产景观与聚落分布 |
4.1.2 “逐地而居”——旱作农业生产景观主导下的聚落分布特征 |
4.1.3 “逐水而居”——灌溉农业生产景观主导下的聚落分布特征 |
4.2 农村聚落空间形态特征 |
4.2.1 外观空间形态特征 |
4.2.2 内部空间格局特征 |
4.3 农村聚落形态的影响要素分析 |
4.3.1 水源 |
4.3.2 耕地 |
4.3.3 土质 |
4.3.4 风水 |
4.4 小结 |
5 生态脆弱地区乡土建筑形态研究 |
5.1 陕甘宁生态脆弱地区的“建设”资源格局 |
5.1.1 木材资源稀缺 |
5.1.2 建设资金匮乏 |
5.2 资源约束下的乡土建筑应对策略 |
5.2.1 策略一:建筑材料资源化 |
5.2.2 策略二:材料、结构组合多样化 |
5.2.3 策略三:建设成本经济化 |
5.3 生土建筑营造体系特征研究 |
5.3.1 原生土建筑 |
5.3.2 全生土建筑 |
5.3.3 半生土建筑 |
5.4 生土建筑中的特色建造技术研究 |
5.4.1 生土建筑选址 |
5.4.2 土坯制作工艺 |
5.4.3 土坯砌筑工艺 |
5.4.4 夯土制作工艺 |
5.4.5 墙体防水、防潮处理 |
5.5 生土建筑中的装饰美学特征 |
5.5.1 粗犷、朴实的建筑美学风格 |
5.5.2 浓墨重彩的特色院落入口 |
5.5.3 朴素、多样的门窗装饰处理 |
5.5.4 灵活、适宜的土石墙壁装饰 |
5.5.5 窑洞建筑立面特色装饰 |
5.6 小结 |
6 自然气候视野下的乡土建筑研究 |
6.1 生态脆弱地区建筑气候综述 |
6.1.1 建筑气候特征 |
6.1.2 建筑气候解读 |
6.2 气温 |
6.2.1 建筑围护结构 |
6.2.2 室内取暖系统 |
6.3 降水 |
6.3.1 建筑屋顶雨水排放 |
6.3.2 建筑墙身防水、防潮处理 |
6.3.3 建筑庭院雨水收集 |
6.4 采光 |
6.4.1 院落布局 |
6.4.2 建筑进深 |
6.4.3 门窗 |
6.4.4 庭院绿化 |
6.5 风 |
6.6 小结 |
7 地域文化视野下的乡土建筑研究 |
7.1 生态脆弱地区乡土建筑的“地域文化”研究 |
7.1.1 传统乡土建筑文化研究的局限性 |
7.1.2 乡土建筑文化区位研究的必要性 |
7.2 陕甘宁生态脆弱地区的文化区位研究 |
7.2.1 文化区域的基本界定 |
7.2.2 陕甘宁生态脆弱地区的文化区位研究 |
7.3 地域文化影响下的陕甘宁生态脆弱地区乡土建筑特质 |
7.3.1 游牧文化影响下的建筑风格 |
7.3.2 非主流的“俗”文化世界 |
7.4 地域文化视野下的生态脆弱地区乡土建筑现象解析 |
7.4.1 刚劲民风影响下的河西村落形态 |
7.4.2 文化融汇影响下的乡土建筑 |
7.4.3 少数民族乡土建筑特征 |
7.4.4 院落空间布局 |
7.4.5 传统火炕文化 |
7.4.6 建筑门窗装饰与比例 |
7.5 小结 |
8 生态脆弱地区乡村人居环境营建规律研究 |
8.1 乡村人居环境“营建规律”的总体解读 |
8.2 乡村聚落的生态演替规律 |
8.2.1 聚落演替的基本概念 |
8.2.2 北方半干旱农牧交错带聚落的生存发展规律 |
8.2.3 北方干旱绿洲边缘带聚落的生存发展规律 |
8.3 乡土建筑的营建技术特征 |
8.3.1 技术特征一——姿态各异的建筑形态 |
8.3.2 技术特征二——灵活多变的建材组合方式 |
8.3.3 技术特征三——优异的气候适应力与节能优势 |
8.3.4 乡土建筑营建技术存在的潜在问题 |
8.4 乡土建筑的审美价值观规律 |
8.4.1 生态脆弱地区的乡土文化与社会价值观 |
8.4.2 乡土建筑审美价值体系的脆弱性 |
8.4.3 乡土建筑审美价值体系存在的潜在问题 |
8.5 乡村人居环境营建规律的综合分析 |
8.5.1 营建规律的基本特征 |
8.5.2 营建规律的层级结构 |
8.6 小结 |
9 生态脆弱地区乡村人居环境案例研究 |
9.1 北方半干旱农牧交错带案例——榆林市米脂县印斗镇惠家沟村 |
9.1.1 基本概况 |
9.1.2 聚落形态特征 |
9.1.3 乡土建筑特征 |
9.1.4 惠家沟人居环境发展中的潜在问题 |
9.2 北方干旱绿洲边缘带案例——武威市凉州区武南镇元湖村 |
9.2.1 基本概况 |
9.2.2 聚落形态特征 |
9.2.3 乡土建筑特征 |
9.2.4 元湖村人居环境发展中的潜在问题 |
9.3 生态脆弱地区人居环境发展的潜在问题浅析 |
9.3.1 脱离生产、生活特征的农村规划建设思路 |
9.3.2 生土传统建造技术的衰落与新型技术发展的停步不前 |
9.3.3 生态脆弱地区乡土建筑建设理解的片面与思想滞后 |
9.3.4 经济转变、社会价值观变迁对当代乡土聚落的深刻作用 |
9.3.5 乡村人居环境建设管理、服务制度有待完善和创新 |
9.4 小结 |
10 生态脆弱地区乡村人居环境未来建设模式研究 |
10.1 生态脆弱地区乡村人居环境发展趋势与“适宜性”建设模式研究 |
10.1.1 生态脆弱地区乡村人居环境发展的总体趋势 |
10.1.2 生态脆弱地区乡村人居环境“适宜性”建设模式 |
10.1.3 生态脆弱地区乡村“适宜性”建设的特色原则 |
10.2 农业生产范式更新引导下的乡村聚落规划模式探索 |
10.2.1 现代农业生产的发展趋势 |
10.2.2 基于现代农业生产范式的生态脆弱区聚落规划模式 |
10.3 乡土建筑中“适用技术”的传承与有机更新 |
10.3.1 乡土建筑中的适用技术 |
10.3.2 适用性技术的发展目标与趋势 |
10.3.3 生态脆弱地区适用性技术探索案例 |
10.4 乡土建筑、乡村聚落建设管理、服务制度探索 |
10.4.1 生态转移政策的制定与移民新村的建设指导 |
10.4.2 绿色农村社区建设新技术普及与推广 |
10.4.3 社区管理体系的建立扶植与建设管理 |
10.5 当代乡村聚落人居环境价值观的重塑 |
10.5.1 居住需求与价值观 |
10.5.2 生态脆弱地区人居环境价值观的嬗变 |
10.5.3 生态脆弱地区人居环境生态价值观的重塑 |
10.6 小结 |
11 结论与展望 |
11.1 研究结论 |
11.1.1 结论一 |
11.1.2 结论二 |
11.1.3 结论三 |
11.1.4 结论四 |
11.1.5 结论五 |
11.1.6 结论六 |
11.1.7 结论七 |
11.1.8 结论八 |
11.2 需要进一步加强的工作 |
11.2.1 建议一 |
11.2.2 建议二 |
后记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博士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
(9)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农村聚落发展及其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思路与结构安排 |
1.3.1 研究思路 |
1.3.2 论文结构安排 |
1.4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基本概念与文献综述 |
2.1 农村聚落的界定 |
2.1.1 农村聚落的界定 |
2.1.2 村庄、乡村、社区、城市聚落和农村聚落的关系辨析 |
2.2 研究视角和范围的界定 |
2.2.1 研究视角 |
2.2.2 研究范围 |
2.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2.3.1 国外研究综述 |
2.3.2 国内研究综述 |
2.3.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2.4 农村聚落研究趋向 |
2.4.1 国外研究趋向 |
2.4.2 国内研究趋向 |
2.4.3 对本文研究的启示 |
第三章 陕北丘陵区农村聚落的历史演进与特征分析 |
3.1 建国前陕北农村聚落的历史演进 |
3.1.1 明代之前陕北农村聚落的形成与演进 |
3.1.2 明清时期农村聚落变化 |
3.2 建国后陕北农村聚落的历史演进 |
3.2.1 人口变化情况 |
3.2.2 居住空间变化情况 |
3.3 陕北丘陵区农村聚落变迁的特征分析 |
3.3.1 农村聚落变迁的生产特征 |
3.3.2 农村聚落的生活特征 |
3.3.3 农村聚落的选址特征 |
3.3.4 农村聚落的分布演进特征 |
3.3.5 农村聚落发展的社会结构特征 |
3.3.6 农村聚落发展的文化特征 |
第四章 陕北丘陵区农村聚落发展现状解析 |
4.1 农村聚落规模普遍偏小 |
4.1.1 聚落规模小,建筑占地多 |
4.1.2 规模问题分析 |
4.2 分布分散,分布形式多样 |
4.2.1 农村聚落分布形式 |
4.2.2 农村聚落分布的类型 |
4.2.3 农村聚落分布特点 |
4.2.4 农村聚落选址的因素及其变化趋势分析 |
4.3 聚落功能不完备,基础设施差 |
4.3.1 聚落基础设施状况 |
4.3.2 基础设施建设分析 |
4.4 农村聚落的空废化现象普遍 |
4.4.1 空废化现象 |
4.4.2 农村聚落的预空废化 |
4.4.3 空废化问题分析 |
4.5 人居环境堪忧 |
4.5.1 农村聚落的生存环境 |
4.5.2 人居环境建设问题分析 |
第五章 陕北丘陵区农村聚落发展的驱动力分析 |
5.1 农村聚落发展动力机制的界定 |
5.2 陕北丘陵区农村聚落发展的驱动力构成 |
5.2.1 农村聚落发展系统分析 |
5.2.2 农村聚落发展的驱动力构成 |
5.3 自然资源驱动力对陕北丘陵区农村聚落发展的影响 |
5.3.1 气候对陕北丘陵区农村聚落发展的影响 |
5.3.2 地貌对陕北丘陵区农村聚落发展的影响 |
5.3.3 水源对陕北丘陵区农村聚落发展的影响 |
5.3.4 当地植被生态对陕北丘陵区农村聚落发展的影响 |
5.3.5 土地资源丰度对陕北丘陵区农村聚落发展的影响 |
5.4 经济增长驱动力对陕北丘陵区农村聚落发展的影响 |
5.4.1 农业与土地利用对陕北丘陵区农村聚落发展的影响 |
5.4.2 非农产业对陕北丘陵区农村聚落发展的影响 |
5.4.3 交通条件对陕北丘陵区农村聚落发展的影响 |
5.5 社会文化驱动力对陕北丘陵区农村聚落发展的影响 |
5.5.1 人缘相亲性和地缘相近性对陕北丘陵区农村聚落发展的影响 |
5.5.2 风俗习惯、宗教、政治体制等对陕北丘陵区农村聚落发展的影响 |
5.5.3 家庭的微观化对陕北丘陵区农村聚落发展的影响 |
5.5.4 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对陕北丘陵区农村聚落发展的影响 |
5.6 制度政策驱动力对陕北丘陵区农村聚落发展的影响 |
5.6.1 户籍制度对陕北丘陵区农村聚落发展的影响 |
5.6.2 退耕还林对陕北丘陵区农村聚落发展的影响 |
5.6.3 土地流转制度对陕北丘陵区农村聚落发展的影响 |
5.6.4 新农村建设对陕北丘陵区农村聚落发展的影响 |
第六章 陕北丘陵区农村聚落转型 |
6.1 农村聚落生产方式转型 |
6.1.1 乡镇企业生产方式转型 |
6.1.2 农业生产方式转型 |
6.1.3 第三产业生产方式转型 |
6.2 农村聚落生活方式转型 |
6.2.1 农村聚落居住环境的转型 |
6.2.2 农村聚落生活条件的转型 |
6.3 农村聚落功能转型及其规模要求 |
6.3.1 农村聚落功能转变 |
6.3.2 农村聚落功能转变的"经济门槛" |
6.3.3 农村聚落合理规模确定 |
6.4 农村聚落结构体系转型 |
6.4.1 农村聚落体系演化理论 |
6.4.2 农村聚落体系的转型 |
6.4.3 农村聚落数量的转型 |
6.4.5 农村聚落分布的转型 |
第七章 陕北丘陵区农村聚落的优化 |
7.1 农村聚落优化的思路 |
7.2 农村聚落优化的原则 |
7.2.1 城乡一体化原则 |
7.2.2 以人为本的原则 |
7.2.3 因地制宜,综合规划的原则 |
7.2.4 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
7.3 农村聚落优化中的几个关键问题 |
7.3.1 加强规划引导,实现空间布局、功能定位与产业发展协调的问题 |
7.3.2 加强城镇极化作用,实施以城带乡问题 |
7.3.3 加强农业劳动力文化素质及就业技能培训问题 |
7.3.4 改革农村土地制度,促进农村土地流转问题 |
7.4 农村聚落优化的几种模式 |
7.4.1 城镇牵引型 |
7.4.2 中心村集中型 |
7.4.3 聚落整合型 |
7.4.4 聚落改造型 |
第八章 结论与讨论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8.2.1 研究不足 |
8.2.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10)覆岩与地表移动变形演化规律的预测理论及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详细摘要 |
Detailed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地表及覆岩内部移动规律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1 开采沉陷预计方法 |
1.2.2 特殊条件下地表沉陷规律研究 |
1.2.3 地表及岩层内部移动变形观测手段 |
1.3 覆岩及地表移动规律研究尚存在的问题 |
1.3.1 地表移动与变形预计存在的问题 |
1.3.2 覆岩内部移动与变形存在的问题 |
1.4 论文要研究内容 |
1.5 拟采取的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2 地表移动和变形影响函数模型的建立 |
2.1 三套坐标系统的建立 |
2.2 任意单元开采下沉影响函数模型 |
2.2.1 走向方向单元开采下沉影响函数模型 |
2.2.2 倾向方向单元开采影响函数模型 |
2.3 三维空间内单元开采影响函数模型 |
2.4 三维空间任意点的移动与变形影响函数模型 |
2.5 任意形状工作面煤层开采积分上下限的确定 |
2.6 整体坐标系与局部坐标系的转化 |
2.7 预计模型参数分析 |
2.7.1 下沉系数 |
2.7.2 拐点偏移距 |
2.7.3 主要影响角正切 |
2.7.4 开采影响传播角 |
2.8 实例分析 |
2.8.1 与潞安矿S_(1-2)工作面地表移动观测站实测资料的对比 |
2.8.2 与某矿702工作面地表移动观测站实测资料的对比 |
2.9 小结 |
3 覆岩移动与变形预计数学模型的构建与参数分析 |
3.1 覆岩内部静态移动和变形预计数学模型的构建 |
3.1.1 概率积分法的基本原理 |
3.1.2 覆岩内部单元开采下沉函数模型 |
3.1.3 覆岩内部水平移动函数模型 |
3.2 半无限开采时覆岩内部移动与变形预计函数模型 |
3.3 有限开采时覆岩内部移动与变形预计函数模型 |
3.4 覆岩内部空间任一点移动与变形函数模型 |
3.5 覆岩内部下沉系数的变化规律 |
3.5.1 地质采矿条件及钻孔内部测点设置 |
3.5.2 覆岩内部下沉系数的变化规律 |
3.6 覆岩内部动态移动与变形预计数学模型的建立 |
3.6.1 覆岩内部移动变形的Knothe时间函数 |
3.6.2 时间影响系数c的确定 |
3.6.3 覆岩内部移动与变形动态预测函数模型 |
3.6.4 动态移动与变形的开采单元的分割方法 |
3.7 地表及覆岩内部一体化动态预计系统的开发 |
3.7.1 系统开发语言 |
3.7.2 系统功能 |
3.7.3 程序结构 |
3.7.4 运用程序进行预计的说明 |
3.8 实例分析 |
3.8.1 霍宝干河煤矿1101工作面开采 |
3.8.2 范各庄矿1171南工作面开采 |
3.9 覆岩内部移动与变形的一般规律 |
3.9.1 覆岩内部静态移动与变形规律 |
3.9.2 覆岩内部动态移动与变形规律 |
3.10 小结 |
4 覆岩内部移动规律的物理模拟实验 |
4.1 相似理论 |
4.2 实验目的 |
4.3 实验采区煤层赋存状况及地质条件 |
4.4 相似材料模拟的实验过程 |
4.4.1 模型架的选择 |
4.4.2 模拟实验的各岩层厚度、岩层强度、容重指标的计算 |
4.4.3 相似实验材料制备及配比 |
4.4.4 模型材料用量计算 |
4.4.5 模型的制作过程 |
4.5 测点布设、开采及观测方法 |
4.5.1 电子经纬仪观测数据的处理与分析 |
4.5.2 数字近景摄影测量数据处理 |
4.5.3 数字近景摄影测量观测成果 |
4.5.4 数字近景摄影测量与传统观测成果对比 |
4.5.5 实测值与预计值的对比 |
4.6 小结 |
5 覆岩及地表移动规律的FLAC3D数值模拟 |
5.1 研究内容 |
5.2 计算方法及计算程序 |
5.3 数值计算模型和计算参数 |
5.3.1 FLAC3D几何模型的构建 |
5.3.2 数值模拟参数的选择 |
5.3.3 计算过程 |
5.4 1101工作面开采围岩宏观三维力学研究 |
5.4.1 围岩应力场分布规律 |
5.4.2 围岩位移场分布规律 |
5.4.3 厚黄土覆盖层下围岩破坏场分布规律 |
5.5 覆岩内部下沉系数的变化规律 |
5.6 1101工作面开采对地表的影响研究 |
5.6.1 地表破坏场发育规律 |
5.6.2 地表移动与变形特征 |
5.6.3 地表监测点随工作面推进度的变化规律 |
5.7 工作面采动程度变化后的覆岩及地表破坏场特征 |
5.8 含水松散层固结对开采沉陷的影响 |
5.8.1 有效应力原理 |
5.8.2 含水松散层固结的影响因素 |
5.8.3 含水松散层固结的数值模拟 |
5.9 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研究成果 |
6.2 论文的创新点 |
6.3 后续研究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我国中西部黄土窑洞下不迁村安全开采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黄土宏观界面及其控灾机制研究[D]. 王少凯. 长安大学, 2020(06)
- [2]辛置煤矿间歇开采岩移机理及沉陷规律研究[J]. 李春意,崔希民,马爱阳.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2017(05)
- [3]传统生土窑居地震响应分析[D]. 谷鑫蕾. 郑州大学, 2017(02)
- [4]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营建研究[D]. 方松林.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6(05)
- [5]退耕还林背景下陕北丘陵沟壑区乡村聚落变迁与发展研究[D]. 贺文敏.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4(07)
- [6]河南省巩义窑洞建筑研究[D]. 颜艳. 华中科技大学, 2013(07)
- [7]西安大都市周边地区乡村聚落发展模式及规划策略研究[D]. 余侃华.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1(05)
- [8]陕甘宁生态脆弱地区乡村人居环境研究[D]. 李钰.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1(01)
- [9]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农村聚落发展及其优化研究[D]. 惠怡安. 西北大学, 2010(09)
- [10]覆岩与地表移动变形演化规律的预测理论及实验研究[D]. 李春意.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