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蜜月结束了吗?

我们的蜜月结束了吗?

一、我们的蜜月结束了吗?(论文文献综述)

许可豪[1](2021)在《基于大规模定制理论的庐山西海婚庆旅游产品开发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顾结龙[2](2020)在《赫鲁晓夫执政期间中苏两国外交战略异同分析》文中认为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是合作与对抗并存,危险与机遇交织的年代,作为当时社会主义阵营两个大国,中苏两国外交战略的调整不仅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产生了重大影响,而且对当时世界局势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建国初期,新中国通过“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另起炉灶”、“一边倒”的外交战略建立起了对外战略的基本框架。在赫鲁晓夫执政期间,由于中国国力的增强、中美关系的持续恶化、第三世界的崛起等原因,中国的外交战略进行了一次重大调整,由向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一边倒”转为“两个拳头打人”——既反苏又反美的对外战略。苏联则在赫鲁晓夫执政后对外交战略进行调整:首先,对时代与战争的观点提出新的认识,赫鲁晓夫认为现在的时代是核时代,战争的危害是具有毁灭性的,随着社会主义力量等和平因素的增长,战争已经不再是时代的主题,寻求世界范围的和平是具有现实可能性的,因此极力缓和与美国等西方国家关系;其次,提出了“三和”路线,从“和平共处”、“和平竞赛”、“和平过渡”三个方面进行详细论述;再次,对社会主义阵营的内部关系进行再思考,在对待阵营内部国家一定程度态度上趋向平等,尽管时常流露出大国心态,但较斯大林对社会主义阵营内部国家态度更加平等。通过对两国该时期的外交战略思想的比较分析,既能使我们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更好地去把握新中国外交理论与实践的内在逻辑,又可以从对比中汲取一些经验教训,为新时期我国外交政策的制定提供一定的观点与方法参考。除绪论外,本文正文主要分为五章,具体如下:绪论部分首先对本文的选题目的和意义作了简要介绍,然后对近些年来国内外专家学者对于毛泽东外交思想与赫鲁晓夫的理念的研究情况进行大致的梳理,最后从内容和方法上简述本文研究与前人的不同之处。第一章分为四个部分:首先,对外交战略的内涵进行辨析,明确外交战略的概念;其次,简要介绍二战结束后斯大林的外交战略,这一时期,斯大林的外交战略由联盟合作战略走向了冷战合作与低烈度对抗的外交战略;再次,对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的外交战略进行概括,论述了“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另起炉灶”、“一边倒”的外交战略;最后,从政治、经济、文化等三个领域对斯大林执政期间中苏关系进行概述。第二章分为三个部分:首先,介绍了赫鲁晓夫执政期间(19531964)(1)中国的对外战略,在赫鲁晓夫执政前期,中国依然坚持“一边倒”外交战略,同时凸显独立自主外交特点,这个阶段中国也主张和平共处的外交理念。到五十年代后期中苏关系开始出现裂痕,中国的外交战略也开始发生变化。至二十世纪六十年代,面对美国的威胁及中苏关系的恶化,加之第三世界国家的崛起,中国外交逐步转为“反美防苏”的外交战略,后来发展为“两个拳头打人”——既反苏又反美的外交战略。这个时候中国为了突破美苏的外交围堵,进一步加强与广大亚非拉地区的国家关系;其次,从国际形势和国家利益观的变化两个方面对该时期中国外交战略变化的具体原因进行分析;最后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总结了该时期中国外交战略变化带来的结果。第三章分为三个部分:首先,具体介绍了赫鲁晓夫对苏联外交战略的新探索,赫鲁晓夫将缓和与美国关系置于重要位次、将与西方国家和平共处作为外交的立足点、加大对社会主义国家的援助以换取其对苏联内外政策的支持;其次,从国内、国外两个层面分析了赫鲁晓夫调整外交战略的原因;最后,对其外交战略所带来的客观结果进行了总结。第四章是本文的重点章节:首先,总结赫鲁晓夫执政时期中苏两国外交战略的一致性;其次,指出赫鲁晓夫执政时期中苏两国外交战略的差异性;第三,对赫鲁晓夫执政时期中苏两国外交战略的相似性所带来的客观结果进行分析;最后,对两国外交战略的相异所带来的客观结果进行分析。第五章分为四个部分:在对两国外交战略异同分析的基础上,得出确立科学的国家利益观、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路线、坚持从国际国内两个局势出发制定外交战略、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开展外交工作以及确立科学的国家利益观等经验与启示。本文试图通过对这一特殊历史内两国外交战略异同及其影响的分析,为中国发展对外关系理论方面略尽绵薄之力。

赵闪闪[3](2020)在《兰州市蜜月旅游者行为特征研究》文中认为我国人口众多,每年结婚登记的新婚夫妇有上千万对,这个数据使得婚庆消费行业迸发出顽强的生命力。随着婚庆行业的发展壮大,蜜月旅游行业发展也愈发迅速。对客源市场蜜月旅游者的旅游行为特征研究,不仅对旅游企业经营者和潜在蜜月旅游者提供参考依据,还有助于蜜月旅游市场的发展。本文的研究对象为兰州市蜜月旅游者,在对国内外蜜月旅游以及旅游者行为研究文献进行阅读和归纳的基础上,进而提出了本文的研究内容。在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旅游行为学、旅游心理学等理论和研究内容的基础之上,设计了有针对性的调查问卷。此次调查问卷的四个主要组成部分包括兰州市蜜月旅游者的人口学特征、游前决策行为、游中体验行为和游后评估行为。在兰州市实地发放部分问卷和进行深入访谈,与此同时也在微信、问卷星等平台发放了部分问卷,最后汇总这三部分所获得的数据,釆用因子分析、回归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等的分析方法,归纳总结出兰州市蜜月旅游者旅游行为的基本特征和规律。最后根据上述研究,提出促进兰州市蜜月旅游发展的建议。研究发现:(1)兰州市蜜月旅游者中受访女性人数多于男性;蜜月旅游者年龄在23-55岁之间居多;大专及本科以上学历的旅游者最多;职业类型方面,教师/专业技术人员、政府工作人员人数较多;蜜月旅游者家庭人均年收入在35015-6万元最多。(2)兰州市蜜月旅游者的出游动机主要为放松身心、庆祝新婚;主要通过网络、旅游杂志及亲友介绍获取蜜月旅游信息;出游交通方式首选飞机;出游形式以自助游为主;出游时长以7-17天为主;出游时间集中在婚假期间;蜜月旅游决策主要是是双方共同商量得来的;通过对影响蜜月旅游者旅游决策的19个因素进行因子分析,从而得到了影响蜜月旅游选择的8个影响因子,包括收入消费、目的地感知形象、需要动机、宣传刺激、旅历与服务、安全因素、目的地感知距离、时间与健康。(3)兰州市蜜月旅游者大部分总花费在12368-35014元之间,旅游者出游的平均花费总额基数为13548.441元,每增加一天,消费多出148.601元,而随着蜜月旅游者年龄的增大,每增加一岁,消费总额减少385.926元;在花费偏好上,花费在住宿、游览比例较高,购物比例较少一点;花费来源基本都来自个人储蓄;喜欢自然观光休闲胜地、综合性旅游地类型的旅游目的地;在选择目的地范围上,偏好国外城市,其次是国内其他城市,甘肃省内最少。(4)在游后的感知评价上,兰州市蜜月旅游者对旅游综合印象评分较高。在对旅游6个要素的评价上,游览和娱乐的评分较高,餐饮和娱乐的评分差异较大。在游后行为上,旅游者对有过蜜月旅游经历的目的地一般不会选择重游,但会与亲朋好友分享,推荐评价良好并会重游的蜜月旅游地。(5)蜜月旅游者出游动机在性别、年龄、学历、职业类型、家庭人均年收入五个因素上表现出显着性差异。蜜月旅游者出游目的地资源类型偏好在性别、年龄、学历、家庭人均年收入四个因素上表现出显着性差异。蜜月旅游者花费偏好在性别、年龄、学历、职业类型、家庭人均年收入五个因素上表现出显着性差异。蜜月旅游者出游时长在性别、年龄、职业类型、家庭人均年收入四个因素上表现出显着性差异。蜜月旅游者花费金额在年龄、职业类型、家庭人均年收入三个因素上表现出显着性差异。

郭玮钰[4](2020)在《符号消费视角下农村青年结婚消费研究 ——以邯郸市X村为例》文中提出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显着提高促使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也发生了相应变化,人们消费的不仅是商品的实用价值,而且更加关注商品所具有的代表身份、地位、品味和个性的符号象征价值。本文依据鲍德里亚的符号消费理论,利用深度访谈的研究方法,选取邯郸市X村结婚青年及其父母为主要调查对象,分析农村青年结婚符号消费表现和特征,挖掘结婚符号消费行为的多重原因,以及过度符号消费对青年自身、家庭和社会产生的负面影响,并提出相关切实可行的建议。现阶段农村青年的结婚消费中具有明显的符号消费意味,人们消费的关注点已由物品的实用价值转向符号价值和象征意义,具有符号象征意义的结婚物品深受农村青年的关注并出现在结婚消费的各个阶段。另外,农村青年结婚消费的水准逐年提高,变得更加热衷品牌和追求时尚,结婚消费逐渐向高品质、大品牌、时尚化的符号消费转变。农村青年的结婚符号消费行为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第一,与农村青年的尊重需要、消费心理转变密不可分;第二,家庭子女数量减少、消费重心由父母养老转移到子女婚事以及经济收入的增加,都对符号消费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第三,消费文化、“面子”观念、社区情理的影响以及市场导向的作用,都是农村青年结婚符号消费的重要原因。结婚消费中过度关注物品的符号价值,必然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不仅会对农村青年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造成误导,对其心理健康具有严重的不良影响,也会使部分农村青年因刻意追求符号消费带来虚荣感和满足感,却忽视结婚的真正意义;还会加重家庭的经济负担,甚至导致部分家庭关系紧张;容易滋长农村社会不良风气,使得结婚中攀比炫耀、奢侈浪费等现象越发普遍,造成社会资源的不必要浪费。因此,笔者针对上述负面影响提出了三条具体建议:加强青年自我教育、改变家庭消费观念和净化社会民俗风气,倡导理性和适度的结婚消费观,正确引导农村青年的结婚消费行为。

王莹[5](2019)在《赫鲁晓夫时期的中苏关系研究》文中指出赫鲁晓夫执政后,中苏关系历经蜜月到分裂的转变。这不仅给中苏带来恶劣影响,而且也导致社会主义阵营的瓦解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分裂。因此,研究赫鲁晓夫时期的中苏关系对于整个中苏关系史来说也就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一共有绪论、正文和结论三部分。绪论的内容主要包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和国内外研究现状。正文共有三章,第一章探究了蜜月期的中苏关系,主要包括冷战下中苏间的友好合作和矛盾。第二章分析了中苏关系走向分裂的原因及过程,包括长波电台、炮击金门等事件让中苏屡增分歧,期间虽历经缓和,但诸多外交事件乃至公开大论战都促使中苏关系不断走向分裂。第三章总结了赫鲁晓夫时期中苏关系演变的积极、消极影响和启示。

周博[6](2019)在《民国新知识群体的国内旅行研究 ——以1927-1936年《旅行杂志》为中心》文中指出旅行是人的一种空间流动形式,既能够呈现人和时空的互动关系,又可在旅行观念和旅行实践的演化中审视社会生活方式的嬗变,窥探时代变迁的特征。因而,由“旅行”这一视角切入,一方面可从历史人文地理的视角概观近代中国社会转型时期人地关系的时空变化,另一方面又可从社会文化史的视角考察现代旅行观的内容要素,以及旅行作为一种现代性生活方式的生成过程。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中叶是中国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期,这种转型在城市中尤为显着,其中学校教师、编辑、记者、公务员、企业家、律师等新知识群体的生活方式呈现出由传统向现代转变的典型特征。本文的研究时段限定于民国中期,即1927—1936年,基于三点考虑:一是因民国前期军阀混战不断,国内旅行事业发展受限,未能形成较为完整的旅行文献体系;二是《旅行杂志》创刊于1927年,此后的“黄金十年”,国民政府在经济、交通、新生活运动等方面进行国家建设,旅行事业得以正常而快速地发展;三是抗战爆发后,国内旅行虽未中断,但受时局影响,旅行被赋予了“救国”“挽救经济国难”等政治意义,与休闲旅行形成较大差别。故而,民国中期是研究休闲旅行的最佳时段。本文以1927—1936年间的《旅行杂志》及大约同时期其他报刊杂志所刊载的国内游记为核心文献,重返民国中期城市新知识群体的生活场域,以时人笔录的旅行观感探究其旅行动机、旅行路线、旅行感悟等,将微观视角与宏观视角相结合,力图真实地描述民国中期的国内旅行活动,借以理解当时的社会状况、生活状态以及观念变化。本文主体框架分为上、中、下三篇,分别探究旅行者之游兴、游踪及游观,每篇各含三章,全文共由九章组成。上篇游兴之第一章,通过分析1927—1936年间《旅行杂志》所刊载国内游记的作者身份、与作者同游者的身份,以及游记中所记载作者在旅行途中所遇其他旅行者之身份及经历,发现此时期旅行者群体有四种特征:第一,在职业类型上,主要是大学教授、中小学教师,出版社和报社之编辑、记者,政府公务员,工商、金融实业界之企业家及从业者,以及医生、律师、画家和作家等自由职业者;第二,在教育背景上,多接受过现代新式教育,尤其多具有现代高等教育背景;第三,在出国经历上,大部分有出国留学、海外考察及海外任职等经历;第四,在生活地点及旅行出发地上,多为当时中东部地区沿海沿江之都市。这一群体正是本文的主要研究对象,即城市新知识群体。上篇游兴之第二章,对1927—1936年间《旅行杂志》刊载的国内游记中作者所记录的出行原因与主观动机进行分析和归纳。出行原因最主要的是休闲游览,此类游记篇数最多,其次是公务考察、返乡探亲的途中兼事游览。关于休闲游览的主观动机则种类繁多,有“嗜好游览”、“偿久慕之情”、“消此闲暇”、“避暑养疴”、“蜜月”等多种类型。上篇游兴之第三章,在对游记作者的主诉旅行动机种类的归纳基础上,探究旅行动机产生之宏观和微观原因。通过游记文本对比可知,动机产生的宏观原因主要是现代化与城市化,具体而言包括城市娱乐的兴盛、“都市病”的出现、新休假制度下的休闲集中化、新职业划分下的公务考察频繁化,以及西方人在中国的旅行示范所引领的休闲游览新风尚;微观原因则是个人爱好、“海外亲历”、“借地消遣”、健康预期等。中篇游踪之第四章,对所搜集整理的1927—1936年间《旅行杂志》刊载的536篇国内游记的游踪分布进行历时性统计分析,并对其中游踪在一省范围之内的465篇游记进行空间布局分析,发现当时旅行者的游踪在全国范围内的分布特征是以江浙地区为中心逐渐向中西部地区扩展,从而可将全国之游踪范围划分为中心区、扩散区和边疆区。中篇游踪之第五章,通过对前文所述全国游踪分布特征进行图像分析后,发现其分布呈点状、线性及圈层三种特征。点状分布特征主要体现为游踪分布多集中于山、水、古迹所在地;线性分布特征主要体现为游踪沿公路、铁路交通线及沿江、沿海分布;圈层分布特征主要体现为游踪分布以城市为中心向外呈现圈层扩散,且分布密度由近及远呈现递减趋势。中篇游踪之第六章,探究前文分析所得之全国游踪分布的时空特征形成的主要原因和推动要素,可分为三个方面:一是政府主导游览目的地开发建设、地方官绅的捐款兴建和当地“土人”的自发参与;二是新式交通的发展;三是新式旅馆的兴起和住宿设施多样化,以及专门的旅行服务机构的诞生。下篇游观之第七章,在游程结束后,旅行者常伴随有对旅行体验的感悟和旅行意义的思索。通过游记文本分析,民国中期旅行者对于旅行的认知既有继承于古人之传统认知,如旅行之于教育、社会和健康等方面的价值,此外亦有城市化背景下对医治“都市病”之功效的体悟和特殊国情背景下对“爱国”意义的思索。下篇游观之第八章,随着民国中期旅行活动的兴盛发展,旅行事业开始引起民国学人的重视。民国学人认为发展旅行事业乃是“无形之输出”且“有裨益于地方经济”,利于“人之交谊”及“国交亲善”、可“谋文化之推广”和“兴起进取的精神”、“登临凭吊”能激发爱国热情。此时民国学人积极探讨发展旅行事业之意义的原因,在理论上乃是受西方旅行话语之影响,在实践上是出于“挽救经济国难”之目的,期待以旅行事业的发展吸引海外游人来华游览,亲眼见证中国的社会发展和中国人民之良善,借此回应“反宣传”,以获取近代国家资格。下篇游观之第九章,民国学人积极探索中国发展旅行事业之价值和意义,先后经历了对他国发展旅行事业的现象描述和经验总结阶段、对发展旅行事业的多重价值和具体路径(宣传、招徕、接待)的探讨阶段、以佘贵棠为代表的旅行理论总结等三个阶段,最终初步完成了中国化的旅行理论体系构建。综上,本文在对1927—1936年间《旅行杂志》所刊载的国内游记进行量化统计和质性分析的基础上,归纳总结民国中期城市新知识群体国内旅行活动的游兴、游踪、游观,旨在探究现代旅行活动中所折射出的人地互动,从“旅行”的底层视角管窥中国现代性生活方式的一种生成路径。

吴思[7](2019)在《论英译汉中的重组 ——以By the City of the Long Sand的翻译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长沙城》第一、二部分的原文及其译文为研究对象,基于现有英汉对比的研究成果,旨在报告译者对译文所进行的重组。重组,即重新组合。英译汉时,由于东西方语言及思维方式存在差异,译者需要在译前将原文的语法结构、语义关系加以分析,弄懂原意后,再根据汉语的句法习惯及规范重新组合信息,给出译文。英汉语言的差异主要体现在:英语重形合,以主谓结构为纲,常借助各种连接手段,句子常长而复杂;汉语重意合,常围绕某一主题展开,不用或少用连接手段,句子相对简洁。中西方思维方式也存在差异:西方注重科学分析,理性归纳,借助逻辑推理把握事物发展的规律;中国人注重实践经验,通过整体感知和直觉来认识事物,进而总结归纳事物的本质。由于东西方语言及思维方式的差异,笔者在翻译《长沙城》时主要采用了拆译和合译这两大重组策略。拆译指的是译者可将原文的单词或短语拆开翻译成句子,或将原文的一个句子拆开翻译成两个句子。合译指的是译者可将一个句子中的两个或多个词合并翻译成一个词,或将两个短语合并翻译成一个短语,或将两个句子合并翻译成一个句子。此外,译者在翻译实践中常同时运用拆译和合译策略,再将译文进行重组,使其更易于为目的语读者所接受。

潘丽竹[8](2019)在《宜都梆鼓中的方言现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宜都梆鼓是指梆与鼓呈阶梯状叠放,演员自己击打梆和鼓,说唱结合的一种表演形式。宜都梆鼓的表演形式分为表、白、数、唱,其表演形式与宜都梆鼓中的方言现象息息相关。但目前,关于宜都梆鼓的研究较少,还停留在收集整理工作和对曲牌名的研究上,对宜都梆鼓中的方言现象使用缺乏系统阐述,理论基础薄弱。本文试图从语言学的角度出发,对宜都梆鼓中的方言语音、词汇、语法进行系统考察。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研究宜都梆鼓与宜都方言语音之间的关系。整理出宜都梆鼓发音人的音系,共18个声母,35个韵母,四个声调分别为阴平45调,阳平13调,上声33调,去声35调。结合具体曲目脚本归纳常用韵脚字和押韵方式。为探究宜都梆鼓中乐调与字调的关系,以《谜中情》为例开展了三个语音实验:实验一与实验二录制了女旦在《谜中情》中的唱词乐调和方言字调,并导入Praat语音分析软件绘制乐调与字调的音高曲线图。乐调指唱词的唱腔,字调指用宜都方言将唱词口头表述。实验证明宜都梆鼓中乐调和字调的音高趋势存在相顺与相背两种倾向。相顺指音高趋势一致,相背指在一句话中某些字的音高趋势不一致。造成相背的原因可能是受旋律影响改变乐调音高、或在字调中受到连读变调影响、或乐调与字调被双重影响。实验一与实验二共同证明了,从整体上看乐调与字调的音高曲线趋势是基本一致的。乐调与字调的音高相背主要是由于旋律变化造成的。实验三基于统计的方式,用国际音标标记乐调、字调的声韵母。通过女旦在《谜中情》唱词的字频分布表,归纳乐调和字调的声韵母特点和演唱特点:唱词中的边音鼻音一律为鼻音;字调中的平翘舌一律读成平舌,乐调中的平翘舌不分。演员在演唱中使用的爆破音较少,擦音、塞擦音较多;韵母以齐齿呼、开口呼居多,与人物塑造和情感基调有关。第二部分研究宜都梆鼓与宜都方言词汇之间的关系。宜都梆鼓方言词的使用与宜都梆鼓表演形式息息相关。文章选取十个具有代表性的梆鼓脚本,将脚本中的词汇分为8大类,31小类,其中最具方言特色的词汇是亲属称谓以及俗语、歇后语、谜语。亲属称谓主要出现在宜都梆鼓说词中,说词中亲属称谓词的背称与面称的选用与宜都梆鼓演唱形式有关。在表和插白中一般使用背称;数可以根据人物内容需要选择背称与面称中的任意一种;在对白中一般使用面称;当剧情需要借角色之口向观众传递人物身份信息时,对白中也可以使用背称。除演唱形式外,宜都梆鼓说词中的亲属称谓还会受到剧本设定语境的影响,语境主要包括语言习惯、背景时代、场合、角色年龄、地位、学识、对话目的等。宜都梆鼓中的俗语、歇后语主要出现在说词对白中。俗语分为中性义与贬义,常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表达贬义;歇后语分为“引”和“注”,“注”主要通过伴舞之口表达讽刺义。谜语通常以结构对称的方式在唱词中出现;以结构非对称的方式出现在说词中,此时谜面与谜底之间需加上衔接词“哦”。第三部分研究宜都梆鼓与宜都方言语法之间的关系。宜都梆鼓中的方言语法包括衬词、语气词“哒”、后缀“子、头”,重叠与小称名词。其中衬词独具特色,根据篇幅、位置可分为不同类别,宜都梆鼓中的间衬作用特殊,可以切分韵律词,突破语法结构,强调句子中的核心成分,补充旋律弱拍。除此之外,宜都梆鼓中有四种基本句类,即陈述句、感叹句、祈使句、疑问句。文章结合具体脚本对四种句类分类,并着重分析其语用功能。否定陈述句在唱词中常用否定词“无、没、不”,在说词中常用“不、没得、不得”。感叹句在唱词中主要靠旋律音高实现感叹语气,在说词中主要通过语气词、语调等方式表示感叹语气;除表达人物情感外,还可以作为曲目中某一段故事情节开始或结束的标志。宜都梆鼓中的祈使句主要起到提醒观众注意、间接更换话题、表达人物情感的作用。宜都梆鼓中的疑问句构成了人物之间的对白,推动情节的发展与话题更新。第四部分探讨宜都梆鼓的发展传承中的问题并提出建议。宜都梆鼓中的方言语音、词汇逐渐规范化,缺乏对宜都梆鼓中方言现象研究,缺失方言教育等。地方曲艺是民族文化的重大财富,我们应该重视方言教育,重视宜都方言的整理工作,留住乡土特色,保护当地方言和文化资源。地方曲艺包含丰富的文化习俗和语言资源,我们要做地方曲艺文化的传承者、宣扬者,做方言资源的保护者、继承者,让我们的地方曲艺与方言继续传承,生生不息。

白林[9](2019)在《中国赴蒙援建工人研究(1949-1964)》文中提出本文主要利用蒙古国对外关系中央档案馆、蒙古国中央档案馆、蒙古人民革命党档案馆以及中国外交部档案馆、地方省档案馆解密的档案资料,以1949年至1964年间中华人民共和国派遣工人援助蒙古人民共和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过程为研究主线,重点探讨中国援建工人历年在蒙古工作和生活状况及其演变过程,力图借此反映出作为社会主义阵营内部的兄弟国家,中蒙在建交后双方外交及经济关系的发展脉络。文章主体共分五个部分进行论述。第一章叙述中国派遣援建工人赴蒙的历史过程。1949年中蒙建交后,只因首任中国驻蒙古大使吉雅泰误解周恩来的语意,与蒙方交涉在蒙华侨问题时主动提出派遣中国工人赴蒙的问题。由于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内经济百废待兴和朝鲜战争爆发以及中国派兵参战等原因,中蒙双方派遣工人的交涉暂停。直到1955年,中蒙两国签订协定,中国派遣大批工人赴蒙参加生产建设。受中蒙关系变化的影响,1963年中国停止派遣援建工人,1964年中国在蒙援建工人全部回国。第二章主要考察中国援建工人在蒙古的工作和生活的基本情况。蒙古领导人既需要大批中国工人赴蒙援建,又对他们持有“猜忌”、“警惕”的矛盾心理。而这种矛盾心理均表现在蒙方分配中国工人工作及其生活条件等方面。例如,给中国工人过于分散分配工作;与苏联工人和蒙古工人比较起来看,中国工人工作待遇和生活条件有明显的差距。但是,中国工人在中国政府的宣传和教育下,援建工作没有受到太大影响。第三章分析中蒙双方如何处理两国工人之间的矛盾及其处理方针的演变过程。针对中国工人违法乱纪的行为与两国工人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在中国政府主动要求之下,经中蒙双方协商决定,按照蒙古法律处理工人之间的司法问题。由于历史和地缘政治等原因,蒙古司法机关和警察处理这些事情的时候,经常出现偏袒或袒护本国人的现象。因此,在中方要求下,中蒙双方进行商讨并调整为共同协商解决司法问题。中蒙关系恶化后,蒙方不顾中方的反对,单方面强行处理工人之间的司法问题。其中最典型的案例是“窦海玉、于深水事件”。第四章探讨中蒙两国关系的变化及其中国援建工人回国的过程。1955年中国援建工人抵达蒙古后,因各种原因及其3年工作期满等原因,部分中国工人提前陆续回国。中苏关系恶化后,由于蒙古采取“等距离”外交政策,在1959年至1961年初期间,期满和提前回国的工人很少。受中苏关系的影响,中蒙关系恶化后,中国工人期满和提前回国人数剧增。特别是1962年访华期间,泽登巴尔与周恩来发生意识形态争论,加剧了中蒙两党和两国关系。蒙古政府全面调整对华政策,1964年单方面宣布运送中国工人全部回国。第五章讨论中国援建工人在蒙古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五年计划中的影响。1955年开始,蒙方引进大批中国工人,使其参加国民经济建设当中。与此同时,针对蒙古发展国民经济的计划,中蒙双方签订经济援助协定,中国向蒙古提供了大量的经济援助。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蒙古领导人不顾苏联反对,不仅学习中国“大跃进”运动,而且1959年在全国范围内也开展了“大跃进”运动。中国工人积极参加其中创造出了很多成果。直到1964年,中国工人全部回国而中国提供的援建项目被迫暂停。中国对蒙古派遣劳动力和提供经济援助的行为,与对其他国家提供的援助有较大的区别。中国对蒙古援助行为不仅输出自身经济发展模式,它还具有排除或消减苏联在蒙古的影响力的这一政治任务。中国通过提供经济援助,扩大在蒙古的政治影响,以此将来与苏联角逐蒙古问题。但是,中国派遣劳动力援蒙的行为,不仅影响中蒙双方领导人做出有关两国关系的决策,而且在1960年代初期促进了中蒙两国关系恶化的进程。

凯丽·阿姆斯特朗,马红旗[10](2019)在《狼人法则》文中研究说明美国侦探小说家协会精心遴选的世界当代最玄幻小说家的代表作,被国外众多媒体誉为当今玄幻小说的最佳读本凯丽·阿姆斯特朗是《他界》这一志怪传奇系列的作者。她成长生活在加拿大的安大略省。狼人埃琳娜·米凯尔斯和克莱顿·丹弗斯是《他界的女人们》系列小说前两部的主人公。后续作品中,他们也是主要人物。

二、我们的蜜月结束了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们的蜜月结束了吗?(论文提纲范文)

(2)赫鲁晓夫执政期间中苏两国外交战略异同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依据
        (一)选题目的
        (二)选题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本文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一)研究方法
        (二)创新点
    注释
第一章 赫鲁晓夫执政前中苏两国的外交战略
    一、外交战略的内涵
    二、二战结束后斯大林的外交战略
        (一)联盟合作战略
        (二)冷战共处战略
    三、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的外交战略
        (一)“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外交方针
        (二)“另起炉灶”的新型外交关系
        (三)“一边倒”的对外战略
    四、斯大林执政期间新中国与苏联的外交关系
        (一)同盟互助的社会主义政治外交关系
        (二)以“对华援助”为主的经济科技友好合作
        (三)中苏两国在文化艺术方面的交流广泛
    注释
第二章 赫鲁晓夫执政期间中国外交战略
    一、从“一边倒”走向“两个拳头打人”
        (一)在“一边倒”外交战略下独立自主的和平共处外交理念
        (二)“两个拳头打人”既反帝,又反苏的外交战略
    二、中国外交战略调整原因分析
        (一)国际形势的变化是中国外交战略调整的前提
        (二)国家利益观的变化是中国外交战略调整重要原因
    三、中国外交战略调整的客观结果
        (一)维护了新中国的独立与自主
        (二)加剧了中国内政和外交的困境
    注释
第三章 赫鲁晓夫执政时期苏联的外交战略
    一、从苏美低烈度对抗到强调和平共处
        (一)将缓和与美国关系置于重要位次
        (二)将与西方国家的和平共处作为外交的立足点
        (三)加大对社会主义国家的援助以换取其对苏联内外政策的支持
    二、苏联外交战略调整原因分析
        (一)国际形势客观变化的现实影响
        (二)国内现实情况变化的影响
    三、苏联外交战略调整的客观结果
        (一)一定程度上缓和了与部分西方国家的关系
        (二)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紧张的国际关系,促进了世界的和平
        (三)造成了社会主义阵营内部的不稳定
    注释
第四章 赫鲁晓夫执政期间中苏两国外交战略异同分析
    一、赫鲁晓夫执政期间中苏两国外交战略的一致性
        (一)两国都坚持和平共处的外交原则
        (二)两国都注重加强与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与合作
        (三)两国都将维护国家利益置于国家对外战略的优先位置
    二、赫鲁晓夫执政期间中苏两国外交战略差异性
        (一)对和平过渡看法不同
        (二)外交战略特点不同
        (三)对核威胁的认知不同
    三、赫鲁晓夫执政期间中苏两国外交战略异同的影响
        (一)两国出现了一段最好的彼此间的支持与合作
        (二)两国外交实践上的背离与冲突
        (三)对世界局势的影响
    四、赫鲁晓夫执政期间中苏两国外交战略异同原因分析
        (一)两国部分外交战略相似的原因
        (二)两国部分外交战略相异的原因
    注释
第五章 赫鲁晓夫执政期间中苏两国外交战略异同分析的现实启示
    一、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路线
        (一)保障自身独立自主
        (二)尊重他国独立主权
    二、始终坚持从国际国内两个局势出发制定外交战略
        (一)充分把握国内局势
        (二)综合考虑国际局势
    三、始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开展外交工作
        (一)倡导理论联系实际的外交工作原则
        (二)坚持实事求是的外交工作路线
    四、始终坚持确立科学的国家利益观
        (一)不忘个性是确立科学国家利益观的重要前提。
        (二)兼顾共性是确立科学国家利益观的基本考量
    注释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3)兰州市蜜月旅游者行为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蜜月旅游发展迅速,市场潜力不断扩大
        1.1.2 蜜月旅游者呈现个性化需求,旅游市场细分化尤为重要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内外关于蜜月旅游的研究
        1.3.2 国内外关于旅游者行为的研究
        1.3.3 研究述评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5.1 研究思路
        1.5.2 研究方法
    1.6 研究创新点
2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蜜月旅游者
        2.1.2 旅游者行为
    2.2 理论基础
        2.2.1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2.2.2 旅游行为理论
        2.2.3 旅游心理学理论
3 兰州市蜜月旅游者行为特征研究设计
    3.1 旅游者行为变量设计
        3.1.1 游前决策行为变量设计
        3.1.2 游中体验行为变量设计
        3.1.3 游后评估行为变量设计
    3.2 问卷设计
    3.3 问卷发放和收回情况
    3.4 分析方法
        3.4.1 描述性统计分析
        3.4.2 回归分析
        3.4.3 因子分析
        3.4.4 单因素方差分析
    3.5 问卷的信度和效度分析
        3.5.1 问卷的信度分析
        3.5.2 问卷的效度分析
4 兰州市蜜月旅游者行为特征分析
    4.1 样本基本情况
        4.1.1 研究区域概况
        4.1.2 人口学统计特征描述性分析
    4.2 游前决策行为分析
        4.2.1 旅游决策过程模型及行为因素分析
        4.2.2 旅游需要
        4.2.3 信息搜寻
        4.2.4 评估旅游选择方案
        4.2.5 决策
    4.3 游中体验行为分析
        4.3.1 消费行为
        4.3.2 空间行为
    4.4 游后评估行为分析
        4.4.1 总体评价特征
        4.4.2 游后行为
5 兰州市蜜月旅游者人口特征和行为特征的差异分析
    5.1 行为特征变量的筛选
        5.1.1 筛选方法及实现
        5.1.2 行为特征变量筛选的结果
    5.2 人口特征和出游动机的差异分析
    5.3 人口特征和花费偏好的差异分析
    5.4 人口特征和出游目的地资源类型偏好的差异分析
    5.5 人口特征和出游时长的差异分析
    5.6 人口特征和花费金额的差异分析
6 研究结论及促进兰州市蜜月旅游发展的建议
    6.1 研究结论
        6.1.1 兰州市蜜月旅游者行为特征分析结论
        6.1.2 兰州市蜜月旅游者人口特征和行为特征的差异分析结论
    6.2 促进兰州市蜜月旅游发展的建议
        6.2.1 完善与外界沟通的基础设施
        6.2.2 消除居民消费顾虑
        6.2.3 增加多种营销途径
        6.2.4 增强蜜月旅游平台的个性化服务能力
        6.2.5 加大优惠活动力度
        6.2.6 合理安排消费计划,不攀比不跟风
7 研究不足及展望
    7.1 研究不足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4)符号消费视角下农村青年结婚消费研究 ——以邯郸市X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综述
        1.3.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1.3.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1.3.3 简要评述
    1.4 概念界定及理论依据
        1.4.1 概念界定
        1.4.2 符号消费理论
    1.5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1.5.1 研究方法
        1.5.2 创新点
第二章 调研地点及调研对象概况
    2.1 调研地点选择
    2.2 调研地点概况
        2.2.1 W县和Y镇概况
        2.2.2 X村概况
    2.3 调研对象概况
第三章 X村青年结婚消费中符号消费的表现及特征
    3.1 X村青年结婚消费中符号消费表现
        3.1.1 婚前筹备
        3.1.2 婚礼过程
        3.1.3 婚后答谢和“度蜜月”
    3.2 X村青年结婚消费中符号消费特征
        3.2.1 热衷品牌
        3.2.2 追求时尚
第四章 X村青年结婚消费中符号消费的原因
    4.1 个人层面
        4.1.1 尊重需要
        4.1.2 心理转变
    4.2 家庭层面
        4.2.1 子女数量减少
        4.2.2 消费重心转移
        4.2.3 经济收入增加
    4.3 社会环境层面
        4.3.1 消费文化
        4.3.2 “面子”观念
        4.3.3 社区情理
        4.3.4 市场导向
第五章 农村青年结婚消费中符号消费的影响
    5.1 农村青年层面
        5.1.1 对青年消费观念的影响
        5.1.2 对青年消费方式的影响
        5.1.3 对青年心理健康的影响
    5.2 农村家庭层面
        5.2.1 对家庭经济的影响
        5.2.2 对家庭关系的影响
    5.3 农村社会层面
        5.3.1 滋长社会不良风气
        5.3.2 造成社会资源浪费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6.1 主要结论
    6.2 对策建议
        6.2.1 加强青年自我教育
        6.2.2 改变家庭消费观念
        6.2.3 净化社会民俗风气
参考文献
附录一:访谈提纲
附录二:访谈对象基本情况表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5)赫鲁晓夫时期的中苏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一章 中苏关系的蜜月期(1954-1957)
    第一节 蜜月期形成的背景及原因
        一、“冷战”的世界格局促使中苏关系得以加强
        二、中苏两国的共同选择
    第二节 蜜月初期的中苏关系
        一、赫鲁晓夫调整对华政策,中苏进入相对亲密的状态
        二、相对亲密状态下隐藏的问题
    第三节 蜜月后期的中苏关系
        一、意识形态差异初见端倪
        二、走向求同存异的中苏合作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中苏关系走向分裂(1958-1964)
    第一节 走向分裂的背景及原因
        一、军事合作的矛盾导致中苏在同盟方式上产生分歧
        二、对美国的不同态度导致中苏在对外政策上出现分歧
        三、大跃进、人民公社导致中苏在对内政策上出现分歧
    第二节 分裂初期的中苏关系
        一、意识形态分歧的公开导致中苏关系呈现分裂态势
        二、中国的经济困难促使中苏两国进入短暂的缓和
    第三节 分裂后期的中苏关系
        一、新疆问题与外交较量导致中苏关系趋向恶化
        二、公开大论战导致中苏关系走向破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赫鲁晓夫时期中苏关系演变的影响及启示
    第一节 赫鲁晓夫时期中苏关系演变的影响
        一、中苏关系演变的积极影响
        二、中苏关系演变的消极影响
    第二节 赫鲁晓夫时期中苏关系演变的启示
        一、任何时候都必须坚持独立自主
        二、对意识形态不搞争论
        三、各国都必须正确认识时代特点和变化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6)民国新知识群体的国内旅行研究 ——以1927-1936年《旅行杂志》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
    二、相关文献综述
    三、研究意义
    四、研究方法
上篇:游兴
    第一章 旅行者之身份特征
        第一节 游记作者之身份特征
        一、职业类型
        二、教育背景及留学经历
        三、居住地及旅行出发地
        第二节 游记作者之游侣身份特征
        一、与友人相偕同游
        二、与同寅相偕同游
        三、与家人相偕同游
        四、与同学相偕同游
        第三节 游记作者旅途中所遇其他旅行者之身份特征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游记作者出行原因及主诉动机
        第一节 休闲游览之动机
        一、“性本好游”:视旅行为乐事,事旅行成习惯
        二、因“久慕”而发之游兴
        三、逃离城市:逃离喧嚣环境和枯燥工作
        四、“消此闲暇”与“借地消遣”
        五、养疴避暑:对身体康健的追求
        六、“蜜月旅行”:受西方影响的时髦事物
        第二节 兼事游览:公务、考察、探亲旅行中之主诉动机
        一、考察旅行
        二、公务旅行
        三、返乡探亲
        四、其他旅行中的游览动机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游记作者之游兴动机产生的原因
        第一节 城市生活方式现代化
        一、城市化、现代化与城市生活方式现代化
        二、休闲旅行:城市娱乐新风尚
        三、旅途中呈现之城市生活现代性
        第二节 城市生活的不快体验:拥挤、喧嚣与压力
        一、拥挤:城市化与城市人口增多
        二、喧嚣:工业化与城市环境污染
        三、压力:八小时工作制与超负荷工作
        第三节 新休假制度下的休闲集中化
        一、星期休息制与日常休闲旅行
        二、公共假期与假日休闲旅行
        三、师生专享假期:暑假、寒假、春假之旅行
        第四节 新职业和新机会:公务考察旅行
        一、“公务”职业群体之旅行机会
        二、“交通运输业”职业群体之旅行机会
        三、“自由职业”群体中新闻从业者之旅行机会
        四、“自由职业”群体中教育从业者之旅行机会
        五、工商实业界的考察旅行机会
        六、参加学会、学社、研究会主办会议之旅行机会
        第五节 “海外亲历”与“本土示范”引领旅行新风尚
        一、留学生目睹与亲历之海外旅行游览热潮
        二、在华外国人的旅行示范
        三、海外来华旅行团的旅行示范
        本章小结
中篇:游踪
    第四章 1927—1936年《旅行杂志》国内游记游踪之时空分布
        第一节 1927—1936年间国内游记游踪之时间分布
        一、1927—1928年间分布统计
        二、1929—1932年间分布统计
        三、1933—1936年间分布统计
        第二节 1927—1936年间国内游记游踪之空间分布
        一、中心区各省游踪空间分布统计
        二、扩散区各省游踪空间分布统计
        三、边疆区各省游踪空间分布统计
        本章小结
    第五章 1927—1936年间国内游踪分布特征
        第一节 点状分布特征:山、水、古迹
        一、山:游山与山居避暑
        二、水:从江河湖泊到海滨
        三、古迹:访古而思今
        第二节 线性分布特征:沿水陆交通线分布
        一、沿陆路交通线分布
        二、沿水路交通线分布
        第三节 圈层分布特征:以城市为中心的发散
        一、由沪杭宁平津出发之游踪分布
        二、由其他城市出发之游踪分布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游踪分布特征产生之原因
        第一节 新式交通拓展旅行之时空范围
        一、空间不变,时间缩短
        二、时间不变,空间扩展
        第二节 住宿设施的现代化与多样化
        一、新式旅馆的兴起与发展
        二、传统之逆旅、客店、客栈等住宿设施
        三、传统之寺庙与道观等住宿设施
        四、多样化的住宿设施
        第三节 政府主导游览地之开发建设
        一、城市公园与游憩地的开发建设
        二、风景名胜区的开发与建设
        第四节 地方官绅的捐款兴建与当地“土人”的自发参与
        一、地方官绅的捐款和兴建
        二、当地“土人”的自发参与
        第五节 旅行服务机构的诞生
        一、客源地之旅行服务
        二、目的地之旅行服务
        三、连接客源地与目的地之交通服务
        本章小结
下篇:游观
    第七章 由传统行为到现代意识:旅行意义认知中的新与旧
        第一节 传统旅行意义认知的继承和发展
        一、“旅行是活学问”之教育意义
        二、体察民情之社会意义
        三、调节身心之健康意义
        第二节 对旅行意义的新体悟
        一、激发爱国热情与树立文化自信
        二、医治“都市病”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由休闲活动到旅行事业:对发展旅行事业之意义的认知
        第一节 民国学人视域中发展旅行事业的价值
        一、“无形之输出”且“有裨益于地方经济”
        二、利于“人之交谊”及“国交亲善”
        三、“谋文化之推广”,“兴起进取的精神”
        四、“登临凭吊”而知“祖国的可爱”
        第二节 积极探讨旅行事业之价值的原因
        一、“西学东渐”之一部
        二、“挽救经济国难”
        三、回应“反宣传”,获取“近代国家资格”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由实践探索到理论自觉:近代中国旅行事业之理论生成
        第一节 对西方旅行事业的话语引入和经验分析(1930—1935)
        一、旅行话语的引入方式及其对经济价值的关注
        二、民国学人对海外旅行事业兴盛发展原因的经验分析
        第二节 对发展旅行事业具体路径的探讨(1936—1940)
        一、全面探讨旅行事业之价值
        二、深入探讨发展旅行事业之路径
        第三节 构建本土化的旅行话语理论(1941—1949)
        一、构建旅行话语之理论体系
        二、构建旅行话语之目的在于指导战后经济重建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1927—1936年《旅行杂志》刊载国内游记目录(536篇)
附录二:1927—1936年《旅行杂志》刊载国内游记作者信息(部分)
附录三:1927—1936年《旅行杂志》刊载国内游记主要省区游踪分布示意图
附录四:1927—1936年《旅行杂志》刊载国内游记之游踪出发地与目的地关系示意图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7)论英译汉中的重组 ——以By the City of the Long Sand的翻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Abstract
摘要
Introduction
Chapter One An Introduction to Restructuring
    1.1 The Definition
    1.2 Types
Chapter Two Reasons for Restructuring in the Translation of Bythe City of the Long Sand
    2.1 Differences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2.2 Differences between Eastern and Western Thinking Modes
    2.3 Applicability of Restructuring in Translation Practice
Chapter Three Restructuring Strategies Applied in the Translationof By the City of the Long Sand
    3.1 Division
        3.1.1 Turning Words into Clauses
        3.1.2 Turning Phrases into Clauses
        3.1.3 Cutting One Sentence into Two Sentences
    3.2 Combination
        3.2.1 Combining Two or More Words into One
        3.2.2 Combining Two Phrases into One
        3.2.3 Combining Two Sentences into One
Conclusion
Bibliography
Appendix
Acknowledgements

(8)宜都梆鼓中的方言现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宜都地理人文与宜都梆鼓概况
    第二节 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对象、方法、意义与语料来源
第一章 宜都梆鼓与宜都方言语音
    第一节 宜都方言音系
    第二节 传统语音学视角下宜都梆鼓的音韵分析
    第三节 实验语音学视角下宜都梆鼓乐调与字调的对比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宜都梆鼓与宜都方言词汇
    第一节 宜都梆鼓中方言词汇的分类
    第二节 宜都梆鼓中亲属称谓词的使用特点
    第三节 宜都梆鼓中的俗语、歇后语与谜语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宜都梆鼓与宜都方言语法
    第一节 宜都梆鼓中的衬字、衬词与衬句
    第二节 宜都梆鼓中的助词“哒”
    第三节 宜都梆鼓中的语缀
    第四节 宜都梆鼓中的重叠
    第五节 宜都梆鼓中的小称名词
    第六节 宜都梆鼓中的基本句类及语用功能
    第七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宜都梆鼓的发展问题与建议
    第一节 宜都梆鼓的发展问题
    第二节 宜都梆鼓的发展建议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一:《谜中情》曲谱
附录二:声母与韵母在乐调和字调中的特点
附录三: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部分学术论着

(9)中国赴蒙援建工人研究(1949-1964)(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序言
    一、问题的缘起与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与综述
    三、史料来源
    四、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三)本文创新之处
第一章 中国援建工人的交涉派遣经过
    第一节 中蒙两国关系的历史背景
        一、20世纪20年代中蒙两党关系
        二、中共对蒙古独立态度之转变
        三、中蒙两国建交与互派大使
    第二节 中国援建工人问题的缘起
        一、派遣援建工人的初步交涉
        二、援建工人交涉中断的原因
        三、重启派遣援建工人的交涉
    第三节 中国援建工人的派遣过程
        一、派遣和引进工人的前期工作
        二、第一批援建工人赴蒙古
        三、援建工人陆续来到蒙古
        四、派遣援建工人逐渐减少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中国援建工人的工作和生活状况
    第一节 对中国援建工人的管理和分配
        一、对中国援建工人的管理
        二、中国援建工人的工作分配
    第二节 中国援建工人在蒙古的工作状况
        一、援建工人工作基本步入正轨
        二、援建工人超额完成生产任务
        三、援建工人生产工作量的减少
    第三节 中国援建工人在蒙古的生活状况
        一、援建工人抵达蒙古后的生活
        二、蒙古对中国援建工人的福利政策
        三、中蒙关系恶化与对援建工人的影响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国援建工人在蒙司法问题及其处理
    第一节 早期援建工人的“违法乱纪”及处理
        一、早期援建工人违法乱纪行为及其原因
        二、援建工人违法乱纪行为的处理方针
        三、中蒙两国工人之间的友谊及其冲突
    第二节 中蒙关系恶化与司法纠纷的加剧
        一、蒙古民众对援建工人的态度
        二、中、蒙两国工人之间矛盾的加剧
        三、援建工人生存环境恶化与双方谈判
    第三节 “窦海玉、于深水事件”的发酵及其解决
        一、双方在援建工人问题上的矛盾激化
        二、“窦海玉、于深水事件”发生的经过
        三、双方对“窦海玉、于深水事件”的交涉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国赴蒙援建工人的回国过程
    第一节 蒙古外交政策的变化及对援建工人的影响
        一、中苏分裂与蒙古“等距离”外交政策
        二、蒙古公开攻击中共与泽登巴尔访华
        三、蒙古外交政策变化及其对援建工人的影响
    第二节 援建工人回国的决策及过程
        一、援建工人提前回国及其原因
        二、双方动员援建工人期满后继续留蒙
        三、援建工人期满回国的谈判及工人回国
    第三节 援建工人全部回国及其双方的争论
        一、援建工人全部回国的交涉
        二、援建工人全部回国的过程
        三、援建工人全部回国的余波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中国经济援助与中国援建工人的成效
    第一节 蒙古第二个五年计划与中国的援助
        一、二五计划与经济援助的初步交涉
        二、双方经济援助谈判及协定的签订
        三、二五计划中援建工人的建设成就
    第二节 蒙古三年计划与中国的援助
        一、三年计划的制定与中国的经济援助
        二、蒙古政府对中国“大跃进”的态度
        三、全面开展“大跃进”与援建工人
    第三节 蒙古第三个五年计划与中国的援助
        一、三五计划的拟定与周恩来访问蒙古
        二、对“大跃进”态度转变与苏联的经援
        三、援建工人建设状况及其援建项目中断
    本章小结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四、我们的蜜月结束了吗?(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大规模定制理论的庐山西海婚庆旅游产品开发研究[D]. 许可豪. 江西财经大学, 2021
  • [2]赫鲁晓夫执政期间中苏两国外交战略异同分析[D]. 顾结龙.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01)
  • [3]兰州市蜜月旅游者行为特征研究[D]. 赵闪闪.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4]符号消费视角下农村青年结婚消费研究 ——以邯郸市X村为例[D]. 郭玮钰. 河北大学, 2020(08)
  • [5]赫鲁晓夫时期的中苏关系研究[D]. 王莹. 黑龙江大学, 2019(03)
  • [6]民国新知识群体的国内旅行研究 ——以1927-1936年《旅行杂志》为中心[D]. 周博.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4)
  • [7]论英译汉中的重组 ——以By the City of the Long Sand的翻译为例[D]. 吴思. 湖南师范大学, 2019(01)
  • [8]宜都梆鼓中的方言现象研究[D]. 潘丽竹. 三峡大学, 2019(03)
  • [9]中国赴蒙援建工人研究(1949-1964)[D]. 白林.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8)
  • [10]狼人法则[J]. 凯丽·阿姆斯特朗,马红旗. 现代世界警察, 2019(01)

标签:;  ;  ;  ;  ;  

我们的蜜月结束了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