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重庆市麻柳嘴滑坡复活机制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李喜[1](2021)在《三峡库区水位涨落变化对万州区库岸堆积层滑坡稳定性影响研究》文中指出我国是地质灾害发育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其主要类型为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和地面沉降六类。根据《全国地质灾害通报》数据统计,2010-2019年期间,全国共发生滑坡地质灾害81554起(不包括2017年),占总地质灾害数量的71.51%。普查结果显示,在三峡库区的长江上游地区100km2范围内发现1736处滑坡,其中64%为堆积层滑坡。三峡库区自2003年首次蓄水以来,库水位每年在145-175m之间周期性涨落变化,对库岸堆积层滑坡地下水形成新的动态排泄条件,诱发了大量的库岸堆积层滑坡。万州区是库岸堆积层滑坡发育集中区之一,受区域缓倾角基岩地层影响,万州区库岸堆积层滑坡具有地形和滑面平缓的特征,从极限平衡角度出发,往往难以启动,其致灾成因、机理和变形特征均有其独特性。因此,深入研究这类缓倾角地层上发育的堆积层滑坡具有重要意义。论文在介绍万州区区域地质环境背景的基础上,选取50个库岸堆积层滑坡,系统分析了其发育规律及变形演化特征;同时,在总结堆积层滑坡的成因机理基础上,提出考虑膨胀性滑带土膨胀力的滑坡稳定性分析方法。以30个水文孔监测资料总结概括不同地质结构堆积层滑坡地下水对降雨、库水的响应特征,并对其中受降雨和库水双重响应的Ⅰ类地下水开展机器学习的预测研究。最后以大周Ⅱ号滑坡B滑坡、C滑坡为例,运用Geo-studio软件模拟分析随库水涨落变化,不同渗透性滑坡稳定性的变化规律,并进行各影响因子的敏感性分析。通过以上研究,主要得到了以下研究结论:(1)选取50个涉水的库岸堆积层滑坡为研究样本,从分布特征、地质结构特征、变形演化特征三个方面统计分析了库岸堆积层滑坡的发育规律。得到滑坡前缘高程均小于175m,最小高程为110m,后缘高程在185-335m之间,前后缘高程没有相关性;滑坡地表坡度较小,分布范围在5-25°之间,且15°以下的滑坡占总样本数的82%;剖面形态以凸形、阶梯形、多级台地形为主,平面形态以箕形和舌形为主;滑坡纵长和横宽均在200-600m之间,厚度以中层滑坡(10-25m)为主,体积以大型滑坡(100-1000m3)和中型滑坡(10-100m3)为主。万州区库岸堆积层受库水影响段具有入水坡度小、库水淹没比大的特点。滑坡差异性地质结构特征对滑带发育具有控制作用,大直径块石和碎块石含量差异造成的局部相对隔水层两种特殊地质结构可以改变滑带发育位置,以四方碑滑坡CXK03、四方碑滑坡CXK06、麻柳林滑坡CXK02为例。通过塘角Ⅰ号滑坡和三舟溪滑坡的地表位移监测曲线,概括受库水涨落变化诱发的动水压力型滑坡和浮托减重型滑坡的变形演化特征。(2)基于库岸堆积层滑坡的发育特征和坡体物质组成,结合物源、地下水作用机理和滑带形成过程,将万州区缓倾角地层上发育的堆积层滑坡的成因概括为:(1)原生环境软弱夹层(膨润土);(2)后缘基岩裂隙水及降雨入渗;(3)膨胀性滑带土。提出考虑膨胀性滑带土膨胀力的传递系数计算方法,以垂直滑面向上的竖向膨胀力pey和平行滑面向外的侧向膨胀力pex作用于条块中,两个力受滑带土定向排列程度、饱水程度等影响,故概化为三个参数:最大竖向膨胀力peymax、侧向膨胀系数η、膨胀度(?),其中最大竖向膨胀力peymax、侧向膨胀系数η通过实验获得,膨胀度(?)是地下水位和最高地下水位的比值。以大周Ⅱ号滑坡C滑坡为例,通过该滑坡深部位移监测资料,选取2016/4/15-2016/7/5期间随着库水降,变形明显增大的工况进行验算,最后得到不考虑膨胀力的稳定性系数为1.343,考虑膨胀力的稳定性系数为0.94,考虑膨胀力的稳定性计算结果和变形特征符合。(3)分析30个地下水监测孔数据,总结滑坡地下水随降雨、库水涨落的响应规律,可以分为四类,分别是:(1)Ⅰ类地下水监测孔靠近库岸,同时受降雨和库水影响,表现出“双重响应”特征;(2)Ⅱ类地下水监测孔相对位置高于Ⅰ类,受库水影响小,主要受降雨影响,表现出“陡升缓降”特征;(3)Ⅲ类地下水监测孔一般位于陡崖前和多级台地的台坎交界处,受降雨响应包括地表入渗和基岩裂隙水双重补给,表现出“陡升陡降”特征;(4)Ⅳ类地下水监测孔一般位于滑坡中后部平坦处,地下水埋深浅,不受库水影响,受降雨影响弱,表现出不规则“抖动型”特征。(4)采用基于局部搜索法的RF-LSTM模型对同时受降雨和库水影响的Ⅰ类地下水监测孔开展地下水预测研究。局部搜索法是基于降雨极大值点搜索局部地下水极小值点的一种算法,可以有效分解地下水数据,得到受长期影响因素(库水位、前一个月降雨、前两个月降雨)影响的地下水趋势项,和受短期影响因素(降雨量、前一天降雨量、前两天降雨量、前三天降雨量、前五天降雨量)影响的地下水波动项;运用灰色关联度法验证所选自变量合理性的同时,也验证了局部搜索法的有效性。最后,分别选用随机森林模型预测趋势项,长短期记忆网络模型预测波动项,两者相加得到总的地下水位,预测模型精度较高,MAE是0.2507m。(5)建立2012-2020年三峡库区库水位调度模型,设置D2陡降段分别为0.29m/d、0.6m/d、0.9m/d、1.2m/d不同库水位下降工况,并结合缓降段和陡降段的50年一遇降雨工况,采用Geo-studio软件模拟不同渗透系数滑坡(大周Ⅱ号滑坡B滑坡、C滑坡)地下水渗流场和稳定性的变化特征,得到以下结论:(1)随着库水位下降,滑坡稳定性的变化趋势与库水位的调度曲线高度相似,即D2段库水位降速越大,滑坡稳定性下降越快;且增大日降幅导致滑坡稳定性降幅增大;(2)降雨对滑坡稳定性影响时间长且具有叠加效应;(3)库水下降至最低水位145m后,随着地下水滞后排出,滑坡稳定性逐渐回升,对于同一滑坡不同库水降速下,地下水在滞后期的排出速度相同;对于不同边坡同一库水降速下,渗透系数大的滑坡回升速度相对较大;(4)渗透系数小的滑坡对库水降和降雨的响应更敏感。(6)选取滑带土粘聚力c、内摩擦角φ、最大竖向膨胀力Peymax、侧向膨胀系数η、地下水位h、库水位V共六个影响因子,采用正交设计法对大周Ⅱ号滑坡C滑坡进行敏感性分析,并选用极差分析法和方差分析法进行结果分析,得到如下结论:(1)影响大周Ⅱ号滑坡C滑坡稳定性的六个影响因子由大到小依次为:库水位V>内摩擦角φ>地下水位h>粘聚力c>侧向膨胀系数η>最大竖向膨胀力Peymax,其中库水位V和内摩擦角φ对滑坡稳定性有显着影响;(2)滑带土膨胀性能的两个重要指标侧向膨胀系数η的敏感性>最大竖向膨胀力Peymax,说明在进行膨胀性滑带土的膨胀性能实验中,应重视侧向膨胀系数η的测定。
白天[2](2020)在《乐西高速S1标段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及危险性评价》文中研究说明拟建乐(山)西(昌)高速公路S1标段起于马边县永红乡,止于雷波县大谷堆村,路线全长40km。公路沿线地质构造复杂,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频发,对公路的施工及运行安全构成巨大威胁。本文在对沿线地质环境条件及地质灾害发育特征调查基础上,对公路沿线不同类型斜坡变形破坏特征及机制分析,结合典型地质灾害分析,掌握了研究区地质灾害发育的一般规律,并以此为基础,结合地质灾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选取合适的评价因子,采用层次模糊综合评判法对研究区进行危险性评价,通过Arc GIS平台,得到研究区危险性分区图,并且采用ROC曲线进行检验,结合实际情况,综合评价了研究区的危险性情况。最后根据公路线路布设,对沿线地质灾害的防治进行研究。研究成果为乐西高速公路线路的规划、设计及防灾减灾提供了科学依据,对公路区域性地质灾害评价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论文取得了如下主要研究成果。(1)通过收集研究区相关地质资料及现场调查,分析研究区的地质环境条件。并根据岩、土体工程地质分组、物理力学性质及工程地质条件不同,将研究区岩土体类型划分为4个岩类,分别为坚硬岩类、半坚硬岩类、软岩类、松散岩类。(2)研究区斜坡类型分为岩质斜坡和土质斜坡两类,根据岩层走向与公路走向角度相交关系,将研究区斜坡分为顺向坡、逆向坡、横向坡、斜向坡。分析了各类斜坡的变形破坏模式及稳定性状况,掌握了研究区斜坡变形破坏的一般规律,斜坡主要破坏模式为滑移-拉裂型和滑移-弯曲型。土质斜坡以滑坡、泥石流堆积体为主,崩塌堆积体次之,冲洪积斜坡较少,其主要的破坏模式为界面滑动和圆弧滑动。在分析了斜坡类型和破坏模式的基础上,得到了研究区斜坡工程地质分段,并对不同斜坡提出了稳定性初步评价。(3)公路沿线调查地质灾害共34个,其中滑坡12个,崩塌8个,泥石流14条,对不同灾害类型及基本特征进行统计,并选取典型灾害点进行稳定性分析。通过分析公路沿线地质灾害的发育特征、分布规律和基本影响因素,结合研究区斜坡的破坏模式,选取坡度、高程、工程岩组、坡体结构、水系距离、降雨量6个评价因子,得到每个评级因子的栅格图。建立研究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量化评价因子,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个因子权重。(4)将研究区按19m×19m的大小进行正方形网格划分,共划分为463286个栅格单元,利用Arc GIS软件绘制出各评价因子栅格图,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各评价因子进行危险等级划分,对不同的评价因子采用隶属度函数,并在Arc GIS中计算出每个评价因子的低、中、高隶属度图,最后运用Arc GIS加权叠加得出研究区地质灾害危险性分区图,并用ROC曲线对评价结果进行检验。根据研究区工程地质条件、沿线灾害发育特点、斜坡工程地质分段等,将公路线路分为八个不同的区段,并对每个区段进行危险性综合评价,最后结合工程布置以及沿线灾害特点对公路沿线地质灾害提出相应的防治建议。
朱玉晶[3](2020)在《堆载条件下老滑坡变形过程物理模型试验与数值模拟研究》文中指出斜坡上堆载是山区最普遍的人类活动之一,也是最常见的滑坡诱发因素之一。山区城镇中,由于建设用地紧张,民众或政府时常在老滑坡后部经填方堆载及土地平整后,进行工程建设,造成老滑坡复活的灾害事件。因此,研究堆载后老滑坡变形破坏特征及其复活条件,理论上可以丰富对滑坡变形破坏内在机理的认识,而且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本文采用物理模型试验及数值模拟方法,探寻堆载后老滑坡的复活变形过程与复活判据。本次研究中,通过物理模拟试验,采用标志点追踪、柔性光纤光栅传感器、渗压传感器实时监测加载过程中滑坡模型地表位移、深部位移、孔隙水压力变化特征。在物理模型试验的基础上,采用行业认可度较高的Flac3D和SIGMA/W,探寻滑坡整体及和局部复活条件以及复活过程中变形破坏规律。1)物理模型试验发现,滑坡后部第一级平台堆载过程中,地表位移随着荷载的增加而增加,滑坡位移呈现后部最大、坡脚最小的基本特征。深部位移在第一阶段堆载过程中位移量出现明显增加;第二级平台和第三级平台堆载过程中,地表位移和深部位移未出现变化。模型第三级平台注水后,地表位移轻微增加,深部位移后部变化较大,前缘几乎没有变化。模型试验结果反映越靠近滑坡后缘,堆载对滑坡稳定性影响越大。2)采用理正软件和Geo-Studio软件中相同的稳定性计算方法(简布法、Spencer法、Morgenstern-Price法),两个软件中不同方法所得的计算结果均显示,随着荷载的增加,模型稳定性系数逐渐减小,但是量值上有明显差异。Morgenstern-Price法和Spencer法计算结果接近,简布法计算结果与Morgenstern-Price法和Spencer法的差异较大。简布法满足力平衡条件但不满足力矩平衡条件,计算结果保守,而Morgenstern-Price法和Spencer法同时满足力和力矩平衡条件,计算结果属精确解。与模型试验结果相比,理正和Geo-Studio两个软件中,Geo-Studio的三个方法计算结果更接近实际,其中Morgenstern-Price法相对更符合实际。3)Morgenstern-Price法计算结果显示,分级同步加载时,三级平台各加载10.71 kPa时,模型整体达到失稳临界状态。分级加载上层滑体失稳临界荷载为15.65kPa,中层滑体失稳临界荷载为21.73kPa,下层滑体失稳临界荷载为32.14kPa。4)模型失稳条件下,FLAC3D与SIGMA/W模拟滑坡模型破坏规律基本一致,模拟结果显示,模型失稳时,模型的破坏从堆载区下方滑带开始,沿滑带向下推进,最终导致滑带塑性区贯通,模型失稳破坏。FLAC3D与SIGMA/W模拟结果差异主要表现在位移的量值上。
朱权威[4](2020)在《三峡库区旧县坪滑坡变形机制及稳定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三峡库区旧县坪滑坡自三峡水库蓄水以来变形开始加剧,对坡体上的居民、公路、造船厂、修船厂、驾校以及长江航运构成了巨大的威胁,滑坡一旦成灾,将会对坡体上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极大的威胁,并会对库区的运营以及长江航运造成不利影响。本文通过多期次现场调查和走访,结合前期勘察资料以及前人研究成果,查明了滑坡变形特征,并通过监测数据分析、离心机物理模以及数值模拟对滑坡的主要影响因素、变形机制、稳定性以及变形演化趋势进行了研究。文章最终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旧县坪滑坡是一特大型岩质老滑坡,在三峡水库蓄水以来,坡体出现了周期性蠕滑变形。(2)基于坡体变形监测数据对比分析,明确了库水升降为滑坡变形的主导因素。首次蓄水对坡体的稳定性影响较为显着,在随后的库水周期性运营过程中,变形呈减小的趋势。结合库水的变动与位移的关联程度,将滑坡的周期性变形分为三个阶段:库水位上升及高水位坡体变形微弱阶段→库水下降坡体变形加剧阶段→低水位坡体减速变形阶段。(3)利用大型土工离心机试验模拟了多次库水升降下滑坡变形全过程,明确了库水升降过程中动水压力、静水压力和浮托力对滑坡变形的影响。在库水上升阶段,坡体内部水位滞后于库水,此时坡体内部的动水压力、静水压力和下滑段浮托力的增加均有利于坡体稳定;在库水下降阶段,静水压力减小,坡体内部水位滞后于库水,产生指向坡外的动水压力,消落段岩土体的重度由浮重度变为了天然重度,坡体整体下滑力增大不利于滑坡的稳定;增大库水升降的速率,坡体内部水位滞后于库水位进一步加剧,坡体变形也进一步加剧。在整个库水升降过程中动水压力起控制作用。(4)综合滑坡地质环境资料、变形监测成果和离心机物理模拟试验结果等将旧县坪滑坡变形机制归结为:上陡下缓前缘反翘的地形对滑坡变形起控制作用。库水周期性升降过程中动水压力对滑坡稳定性的影响最为显着,但滑坡变形亦受到浮托力和前缘静水压力的制约,综合导致滑坡发生周期性变形。(5)通过Flac3D数值模拟表明,库水升降对坡体稳定性影响较为显着,降雨对坡体稳定性有一定的影响,但要小于库水升降。库水上升和高水位有利于体稳定,库水下降和降雨不利于坡体稳定。(6)通过Geo-studio对滑坡变形演化趋势进行预测,预测结果显示,水位升降对坡体的应力场的影响明显,但随着滑坡自身应力场的不断调整,库水位变动对滑坡变形的影响效果将不断减弱,滑坡累计变形虽不断增长,但周期性变形量会不断减少,最终趋于平稳。
杨背背,殷坤龙,梁鑫,赵海燕[5](2020)在《三峡库区麻柳林滑坡变形特征及演化模拟》文中研究说明在库水位波动和降雨作用的共同影响下,库岸滑坡的变形规律往往更为复杂。以三峡库区麻柳林滑坡为例,基于野外调查、钻探编录、深部位移监测以及数值模拟等手段,分析了库水位波动和降雨作用下滑坡变形特征及演化规律。结果表明:麻柳林滑坡在粉质黏土层和块石层交界处发育一个次级滑带,目前该滑坡主要沿次级滑带运动,导致次级滑动的原因与坡体物质的差异性有关;Si(Sf)指标分析法揭示滑坡的滑带还未完全破坏,滑坡仍处于蠕变状态;根据三峡水库水位调度规律,将一个完整水文年划分为6个阶段,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滑坡在库水位缓慢下降阶段变形速率较小、在快速下降阶段和低水位阶段变形速率持续增大、在快速上升阶段和缓慢上升阶段以及高水位阶段变形速率则保持平稳。其中,降雨的直接影响和降雨导致库水位波动进而对滑坡变形造成的间接影响,使得麻柳林滑坡在低水位阶段的变形显着增加、稳定性最差,应加强该时段内滑坡的监测和预警。
杨背背[6](2019)在《三峡库区万州区库岸堆积层滑坡变形特征及位移预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2003年三峡水库蓄水以来,库区地质环境发生强烈改变,导致大量库岸滑坡变形甚至失稳,其中以堆积层滑坡数量最多。开展库岸堆积层滑坡变形特征及位移预测研究,能够为库区内滑坡灾害的风险评价、规避和缓解提供科学依据,对减少治理经费、避免生命伤亡及财产损失具有极其重要的社会及经济效应。论文以三峡库区万州区库岸堆积层滑坡为研究对象,基于详尽的地质基础资料和专业监测资料,归纳总结研究区库岸堆积层滑坡的发育规律,并从地质环境因素和外部诱发因素两个方面分析滑坡影响因素;以塘角1号滑坡和三舟溪滑坡为例,探究库水位下降和上升诱发的堆积层滑坡变形特征及变形机理;在此基础上,合理选取滑坡变形影响因素,开展库岸堆积层滑坡位移预测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从分布规律、发育特征和变形特征三个方面,归纳总结了万州区库岸堆积层滑坡发育规律。分布规律包括空间分布、规模分布、厚度分布;发育特征包括形态特征、物质组成和水文地质条件;变形特征包括地表位移特征、深部位移特征和变形破坏模式。总体来看,万州区库岸堆积层滑坡以大型和中型、中层滑坡为主。前缘高程集中在175m以下,多属涉水滑坡;后缘高程集中在205265m,在人类工程活动范围内;坡高集中在40120m;长度和宽度集中在200600m;面积多在30万m2以内。平面形态多呈箕形和横长形、剖面形态以阶梯形和凸形为主、滑面多呈弧形,滑坡集中发育的坡度为1030°,近90%的滑体属中等渗透性。地表位移具阶跃型特征的滑坡最多,深部位移揭示滑坡前缘多已形成明显的滑动面而中后部仍处于蠕变阶段,其变形模式以牵引式为主。(2)以塘角1号滑坡为例,系统开展了库水位下降诱发堆积层滑坡变形特征及机理分析。塘角1号滑坡前缘的大幅度位移增加均出现在库水位快速下降阶段,其变形对库水位波动的响应存在滞后性,且响应程度随时间的发展呈逐渐衰减的趋势。采用加卸载响应比理论分析滑坡地表位移与库水位的响应关系,根据滑坡在整个变形阶跃期和一周7天两个时间尺度上的加卸载响应比,初步判定塘角1号滑坡在库水位快速下降阶段趋于失稳,尤其在第3周对库水位下降的变形响应最大,应加强该时段内滑坡的监测和预警。根据滑坡前缘在库水位快速下降阶段和缓慢下降阶段坡体内的水力梯度,揭示导致变形差异的原因在于,库水位下降速率增大使得坡体内水力梯度增加进而导致动水压力增大,造成滑坡变形加剧。滑坡在库水位快速下降阶段、低水位阶段以及快速上升阶段的初期均处于欠稳定状态,尤其以库水位快速下降阶段的稳定性最差;滑坡前缘稳定性受降雨影响非常有限。从地质环境因素和外部诱发因素两方面分析塘角1号滑坡变形机制。有利于滑坡发生和发展的地质环境因素包括在地质构造影响下受重力作用明显而易产生崩滑,前缘及两侧具备较好的临空条件,滑带中含遇水膨胀、软化的蒙脱石和高岭土而导致其抗剪强度降低等;不利的地质环境因素包括地形相对较缓,阶梯形剖面使得坡体局部存在抗滑段等。导致滑坡不同部位变形的外界诱发因素存在差异,滑坡前缘变形主要由库水位快速下降导致,中后部变形主要受降雨和人类工程活动的影响。滑坡各级平台之间相互独立而不存在力学联系。滑坡前缘已形成明显的滑动带,在水库快速下降的影响下趋于失稳;中后部仍处于缓慢蠕变状态。(3)以三舟溪滑坡为例,系统开展了库水位上升诱发堆积层滑坡变形特征及机理研究。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探究三舟溪滑坡前缘不同演化时段的变形主控因素,揭示该滑坡的变形主控因素由监测初期的降雨作用逐渐转化为库水位上升作用。Si(Sf)指标分析法结果表明,滑坡中前部的滑带还未完全破坏,判断该滑坡仍处于蠕滑状态,其变形呈缓慢增长趋势。滑坡变形在高水位阶段显着增加,在其余阶段出现负位移(向坡体移动)。滑坡整体处于稳定或基本稳定状态,且在高水位阶段稳定性系数持续减小;降雨的联合作用导致稳定性系数最大下降0.018。从地质环境因素和外部诱发因素两方面分析三舟溪滑坡变形机制。地质环境因素包括直线形剖面使其易受重力作用的影响而产生长期、缓慢的渐进变形,滑带富含蒙脱石矿物并发育大量微裂隙和微孔隙使其遇水后抗剪强度降低等。外部诱发因素主要为库水位和降雨及人类工程活动。滑坡中前部变形受库水位上升和降雨的共同影响,以库水位波动为主控因素;后部变形主要由降雨导致。前缘开挖工程导致滑坡产生次级滑动,且开挖形成的近垂直切坡为滑坡的发生和发展创造了临空条件。受水库蓄水的影响,三舟溪滑坡变形模式由推移式逐渐转变为牵引式。(4)采用基于小波变换(WT)和长短时记忆网络(LSTM)的滑坡位移动态预测模型,开展了库岸堆积层滑坡位移预测研究。目前流行的静态模型将位移预测视为静态回归问题,而忽略了滑坡演化的动态系统本质。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变换(WT)和长短时记忆网络(LSTM)的滑坡位移动态预测模型。该模型首先利用WT将滑坡累积位移分解为趋势项和周期项,采用单变量LSTM模型预测趋势项位移;基于库水位下降诱发和库水位上升诱发的堆积层滑坡变形特征和机理分析,选取合理的变形影响因素,采用多变量LSTM模型预测周期项位移,并与单变量LSTM、多变量SVR和多变量BPNN模型对比。结果表明考虑诱发因子的多变量LSTM模型的预测结果优于不考虑诱发因子的单变量LSTM模型。由于滑坡位移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考虑诱发因素的响应能够反映滑坡变形的内在机制,从而有效提高模型预测精度。针对库岸堆积层滑坡,影响因子的选取应以库水位波动诱发滑坡变形特征和机理分析为基础。与SVR和BPNN等静态模型相比,动态模型LSTM的预测精度更高,且在预警关键的阶跃式变形期的预测优势尤为突出。其良好的预测能力归因于该模型实现了状态反馈,能更好地反映滑坡演化的动态系统本质;且该模型具有记忆功能,能够充分利用滑坡历史信息,从而有效提高位移预测精度;此外,模型独特的设计结构使其不依赖于训练数据时效性的分析。本文所提出的模型对塘角1号滑坡(库水位下降诱发变形)的位移预测精度略高于三舟溪滑坡(库水位上升诱发变形)的预测精度,这与库水诱发滑坡变形机理不同导致滑坡变形特征差异有关。库水位上升作用与降雨作用的不同步使得三舟溪滑坡变形规律更为复杂,滑坡变形与诱发因素之间复杂的响应关系增加了选取合理影响因子的难度,易导致滑坡位移预测精度受到影响。
刘毅[7](2018)在《三峡库区万州区堆积体滑坡地下水响应及稳定性研究》文中认为我国是世界上受滑坡灾害影响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山地、高原占国土面积的69%,造成崩滑流等地质灾害频发。我国地质灾害具有覆盖面广、成灾机制复杂、破坏力大、挽救率低、影响程度深等特点,给国民生命财产造成了重大损失。自2001年以来,地质灾害累积造成全国10,705人死亡(失踪)以及近700亿元的直接经济损失。我国地质灾害主要包括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和地裂缝等,其中,滑坡是数量最多、危害最大的一类,超过地质灾害总数的70%。自2003年三峡水库蓄水以来,库岸水文地质条件发生了深刻改变,库水位周期性的波动加上降雨的作用,诱发了大量的滑坡,其中绝大多数是堆积体滑坡。堆积体滑坡是指发生于第四系及近代松散堆积体的一类滑坡,其分布范围广、暴发频率高、持续危害大,常发生于居民点、河流岸坡及农耕区,具有反复性和承继性。三峡工程作为中国水利水电的标志性工程,具有重大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地位,研究三峡库区堆积体滑坡的稳定性特征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以三峡库区万州区堆积体滑坡为研究对象,结合万州区滑坡调查资料,分析了万州区滑坡发育规律;结合大周滑坡和麻地湾滑坡的地下水、降雨、库水位等滑坡动态监测资料,基于统计方法,详细研究了降雨作用下地下水响应的滞后期及幅度,并进行了地下水滞后期的预测;同时,研究了库水波动过程中地下水响应规律;通过综合论证,提出了在非汛期低水位阶段增大库水位下降速率的调度模型,采用皮尔逊III型分布研究了万州区降雨极值分布规律;最后以麻柳林滑坡为例,研究了库水位升降联合降雨作用下滑坡的稳定性和敏感性。通过以上研究,主要得到以下研究结论:(1)统计分析了万州区滑坡发育规律。滑坡前缘高程小于175 m的滑坡占21.5%;滑坡在长度和宽度上同时较为发育,两者的分布具有相似性,其Spearman相关系数达0.90,滑坡坡角集中分布在13°28°,其中以13°18°最为集中;平面形态上以箕形和舌形为主,剖面形态上,凸形、阶梯形和直线形占主要部分。(2)基于统计的方法研究了滑坡地下水对降雨的滞后期特点,并进行了滞后期的预测,主要得到如下结论:(1)随前期降雨量的增加,诱发地下水响应所需累计降雨量逐渐减少,将两种降雨量求和后得到联合总降雨量,联合总降雨量符合二项式分布,对于大周滑坡,至多55 mm的联合总降雨量就能诱发地下水响应;(2)峰值降雨与地下水滞后期有明显的相关性,大多情况下,地下水在峰值降雨的后一段时间开始响应,峰值降雨出现得越晚,滞后期越大;随着峰值点降雨量的增加,峰滞比逐渐升高;(3)小时雨强大于10 mm时,小时雨强是地下水滞后期的主要影响因素,滞后期均值为1.15 h;小时雨强小于10 mm时,滞后期无明显规律;(4)地下水埋深与滞后期呈下三角分布,随着地下水埋深的增加,滞后期的峰值不断增长,整体上呈弱二项式关系;(5)对比剖面内各水文孔滞后期关系,远离库岸的水文孔对降雨敏感,滞后期短,但是其地下水峰值时间短、衰减也更快;靠近库岸的水文孔对降雨的敏感度低,较难响应,滞后期长,但其峰值时间长、衰减缓慢。(6)选取联合总降雨量、小时降雨强度、峰滞比及地下水埋深作为自变量,建立了多元回归预测模型,对地下水滞后期进行了预测。整体上,预测值与观测值具备较高吻合度。通过研究大周滑坡地下水对降雨的响应幅度规律,得到如下结论:(1)地下水响应幅度表现出明显的位置特性,坡脚处地下水受降雨和高处地下水的补给,响应幅度大,而高处地下水仅靠降雨入渗,响应幅度小;(2)坡脚处地下水响应幅度与累计降雨量相关性高,随着累计降雨量的增加,地下水响应幅度显着增大,坡腰处无明显相关性。本文提出了特征点法,研究了库水位波动过程中地下水响应规律,并以麻地湾滑坡为例,选取了四组典型的特征点,得到在库水位波动过程中,麻地湾滑坡地下水响应的滞后期约为53 h。(3)论文提出了在非汛期低水位阶段增大库水位下降速率的调度模型,结合调度模型计算了降雨极值,在此基础上,考虑库水位升降联合极值降雨条件,研究了滑坡渗流场特征及其稳定性变化规律,主要得到以下结论:(1)整体上,滑坡稳定性曲线的走势与库水位的调度曲线高度相似,说明库水位的变动主导着滑坡稳定性。在降雨条件下,滑坡后缘地下水位抬升容易、下降难,表现出降雨对滑坡稳定性有叠加的作用;(2)库水位匀速下降比先慢速后快速的工况稳定性更好。库水位匀速下降时,滑坡有充分的水力临空面和时间排泄地下水,库水位先慢速后加速下降时,缺乏水力临空面或排泄时间,导致其稳定性更低;(3)本文提出的库水位下降模型对滑坡稳定性影响较小,以1.5 m/d加速时,其稳定性变化率仅增大了0.79%;(4)选取内摩擦角、渗透系数、粘聚力、浸没率、库水下降速率和降雨量六种因素,通过正交设计法对麻柳林滑坡进行敏感性分析,得到如下结论:(1)影响麻柳林滑坡稳定性的六个因素的敏感性由大到小依次为:内摩擦角、渗透系数、粘聚力、浸没率、库水下降速率、降雨量,影响麻柳林滑坡稳定性变化率的因素敏感性由大到小依次为:渗透系数、粘聚力、浸没率、内摩擦角、库水下降速率、降雨量;(2)内部因素(渗透系数、强度参数、浸没率)对麻柳林滑坡影响大,外部因素(库水位变动和降雨)对其影响较小。在实际情况中,外界因素往往改变了内部因素,最终表现出外界因素对滑坡稳定性的影响较大;在内部因素中,内摩擦角、粘聚力对滑坡初始稳定性影响较大,渗透系数对稳定性系数变化率影响最大,其影响程度是其他因素约10倍以上,但属于局部影响;对于麻柳林滑坡而言,降低浸没率,有利于滑坡稳定,但影响程度较小;(3)对于库水位下降工况,渗透系数存在临界值K0,此时库水位下降对滑坡稳定性没有影响;渗透系数大于临界值时,滑坡稳定性随渗透系数的增加而增加,渗透系数小于临界值时,滑坡稳定性随渗透系数的降低而降低。从地质上分析,滑坡前缘坡脚处地下水管道渗流系统不断发育,渗透性增强,如果渗透系数持续增加并超过临界值K0,此时库水位下降反而增大了滑坡稳定性,此规律有助于解释库岸滑坡整体变形趋缓的现象。
谢航,易加强,高攀[8](2016)在《大渡河上游某古滑坡复活变形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对滑坡体地质环境背景及其物质结构特征研究的基础上,详细论述了位于大渡河上游左岸的某古滑坡体的复活变形特征,分析了滑坡体复活变形成因,提出了针对古滑坡复活的治理建议。
杨杰[9](2016)在《三峡库区涪陵坝子边滑坡复活机制及稳定性研究》文中认为三峡大坝建成蓄水以来,库水变化改变两岸斜坡的渗流及应力场状况,引起两岸斜坡尤其是老滑坡堆积体稳定性变化,给滑坡区居民、建筑带来严重威胁。坝子边滑坡位于重庆市涪陵区清溪镇双龙村十组,位于距大坝472.5km的三峡库区上游段,体积方量约150×104m3,该库段为历史时期滑坡多发段,堆积体在内外因素影响下易发生复活。坝子边滑坡堆积体在早期的降雨、江水作用下,在滑坡后部民房建筑发生过裂缝变形,在近年滑坡区大规模人工堆载后,堆积体上变形现象发育明显,而随着三峡库区日降幅提高,加剧渗流场随库水的变化,滑坡稳定性将受到进一步影响。老滑坡的复活将危及坡体上的居民生命和财产安全,并将中断交通道路,威胁长江航道。因此研究该滑坡的复活机制及稳定性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同时对三峡库区老滑坡在库水、降雨及大规模堆载综合作用下复活的研究及稳定性的分析具有一定的理论参考价值。本文通过对坝子边滑坡的地质结构、水文地质特征,滑坡强-弱变形区的发育特征的分析,揭露滑坡的复活机制及影响因素;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进行影响滑坡稳定性的降雨、库水、堆载等因素的模拟计算,分析老滑坡复活机制;通过正交试验的方法对影响滑坡稳定性的各因素进行影响性分析;运用Geo-studio软件对滑坡的主变形区进行渗流场的数值模拟,得到不同工况下渗流场变化,进而进行稳定性计算、预测;通过以上的方法手段得了如下主要成果。(1)坝子边滑坡为缓倾顺层的砂泥岩互层的斜坡失稳破坏后堆积而成,变形破坏模式为“滑移-拉裂”型。现滑坡的块碎石土堆积体纵向呈中间厚两边薄分布,厚度一般在14-20m左右,最厚处可达22-23m。滑床为沙溪庙组的砂泥岩地层,整体上呈凹弧形,总体坡度一般约10°,中部略平缓约5°。(2)老滑坡最早记载变形于1981年强降雨时期,表现为后部建筑的墙体裂缝,后期在2003年蓄水时在前缘发生局部塌岸变形,现今坡体上变形发育主要为人工堆载以来,堆积体后部两侧剪切裂缝沿边界连续发育,呈包络状发育特征。中部变形以堆载平台宽大地裂缝与右侧的条石挡墙的裂缝带、沉降带发育为主,尤其是中部挡墙的沉降裂缝带左侧与平台地裂缝,右侧与堆积体沉降带具连续性特征,滑坡区复活迹象明显。根据坡体结构特征与变形破裂特征,将滑体中部划分出强变形区。进一步分析认为堆填、库水、降雨为引起堆积体变形复活的主要因素,且不合理的堆填是引起失稳的重要因素,堆积体复活的变形模式为后推式。(3)利用Flac3D有限差分法模拟计算分析得出:滑坡本体在天然状态下斜坡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位移量、主应力值小,未见应力集中。滑坡在逐步耦合降雨、库水、堆载工况下,位移量不断增加,主应力值增高,滑坡尤其是堆载所在的中部堆积体,发生强烈的应力集中,剖面云图显示沿堆积体与基岩接触面不断发展的应变集中带,尤其是堆载后在降雨及库水耦合工况下呈现贯通趋势,存在沿着此面发生剪切滑动可能。(4)利用Geo-studio软件中的Seep模块进行渗流场模拟,随着库水位下降,滑坡体内浸润线持续降低,但降低过程呈现滞后效应,水头差形成动水压力,不利于坡体稳定。进一步研究表明库水位下降速率越快,浸润线滞后越严重,导致的水头差越显着,其形成的向下渗流力也就越大,对滑坡的稳定性影响越大。(5)通过定性分析与采用Morgenstern-Price极限平衡法分析老滑坡堆积体局部及整体稳定性。堆载后滑坡堆积体整体及强变形区在现状分别处于基本稳定,欠稳定状态;增大库水日降幅为1.2m/d后与降雨进行耦合计算,显示滑坡整体及强变形区处于基本稳定、欠稳定状态,整体稳定性计算结果虽然大于但趋近于1.05,滑坡稳定性达到基本稳定-欠稳定的临界数值。
郑密[10](2016)在《四川达宣公路插旗山古滑坡稳定性评价及治理措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滑坡是山区公路地质灾害的一种主要灾害类型,达宣公路是连接达州与宣汉的城间快速主干道路,沿线地质灾害较发育,插旗山古滑坡是沿线地质灾害中的一个重要灾害点。该滑坡经过长期的变形演化,滑坡形态特征已发生明显改变,具有一定隐蔽性不易发现,导致在勘察阶段没有足够的认识,随着公路开挖该滑坡出现了明显的变形现象。因此,开展对该滑坡的基本特征的认识及其稳定性评价,为治理工程设计提供依据,保证公路安全施工与后期安全运行具有重要实际意义,对类似古滑坡的变形演化、稳定性分析以及治理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探明滑坡区地质环境条件以及滑坡结构特征,在此基础上,重点对滑坡变形演化破坏特征进行系统的调研,采用地质-力学的方法分析滑坡的成因机制与变形演化,运用地质分析与数值模拟方法,对滑坡在公路开挖与暴雨作用下的复活机制进行研究,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评价滑坡坡整体稳定性,从而提出合理的治理措施,运用数值模拟对治理工程进行模拟,并计算治理后滑坡的稳定性,取得如下研究成果。(1)研究区斜坡为砂泥岩互层的中倾坡内结构,坡体内发育一组平面“X”型节理,坡体后部长期受崩塌堆积加载影响,顺坡向长大结构面逐渐贯通形成滑移面,斜坡体发生以滑移-拉裂为主的变形破坏,堆积形成插旗山古滑坡。(2)滑坡的变形演化受沟谷及暴雨侵蚀控制,滑坡体内一直发生着缓慢的蠕滑变形,滑体多次解体,形成多级指向沟谷的弧形陡坎地貌,右侧区域的变形程度明显强于左侧。(3)公路开挖导致滑坡复活,公路开挖后,滑坡阻滑段长度减小,抗滑力下降,滑坡稳定性下降;滑坡中前部出现了横向拉张裂缝与侧向雁行式裂缝,同时在公路开挖断面处揭露滑带中擦痕与镜面,公路完全开挖后,滑坡阻滑段将被完全截断,整体稳定性将进一步锐减,对公路的安全施工与后期的运行存在较严重的安全隐患。(4)运用Flac3D数值模拟滑坡未开挖、一次开挖、二次开挖在天然与暴雨工况,分析应力、位移、塑性变形区、剪应变增量,模拟结果表明:随着开挖的逐步进行,滑坡应力场法神改变,滑坡位移量逐渐增大,出现部位明显增多,并且在暴雨状态下进一步加剧;公路开挖过程中,滑坡塑性变形出现在整个过程中,并且随着开挖的逐步进行,塑性变形与塑性破坏范围增大,剪应变增量贯通区受开挖与暴雨影响剪应变增量基本贯通整个坡体。(5)极限平衡法是滑坡稳定性计算最常用的方法,本文在运用传递系数法计算滑坡稳定性的同时,采用加拿大公司开发的Geo-studio专业软件中的slope/W模块为平台,运用Morgenstern-Prince、Janbbu、Bishop以及瑞典条分法对滑坡的稳定性进行计算分析。计算结果表明:滑坡在天然工况与暴雨工况下处于基本稳定状态;开挖完成后,滑坡在天然工况与暴雨工况下处于欠稳定状态,暴雨工况下整体稳定性更低。(6)在滑坡剩余下滑力计算结果的基础上,结合滑坡变形特征、公路开挖状况提出滑坡的防治方案为抗滑桩+锚杆框架梁+截水沟,并进行分项设计。运用Flac3D数值模拟对治理工程进行模拟,并根据计算治理后滑坡的稳定性,说明治理工程合理,达到本次研究目的。
二、重庆市麻柳嘴滑坡复活机制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重庆市麻柳嘴滑坡复活机制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三峡库区水位涨落变化对万州区库岸堆积层滑坡稳定性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立题依据和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堆积层滑坡研究现状 |
1.2.2 万州区堆积层滑坡研究现状 |
1.2.3 堆积层滑坡地下水位预测方法研究 |
1.2.4 库岸堆积层滑坡稳定性及分析方法研究 |
1.2.5 研究现状总结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3.3 创新点 |
第二章 地质环境及库岸堆积层滑坡发育特征 |
2.1 区域自然地理条件 |
2.1.1 地理位置与交通 |
2.1.2 气象特征 |
2.1.3 水文特征 |
2.2 区域地质环境特征 |
2.2.1 地形地貌 |
2.2.2 地质构造 |
2.2.3 地层岩性 |
2.3 库岸堆积层滑坡的发育规律 |
2.3.1 分布特征 |
2.3.2 地质结构特征 |
2.4 库水涨落对滑坡变形的诱发机理 |
2.4.1 动水压力型 |
2.4.2 浮托减重型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万州区堆积层滑坡的成因和稳定性计算方法研究 |
3.1 原生环境软弱夹层(膨润土) |
3.1.1 膨润土结构特征 |
3.1.2 万州膨润土发育成因 |
3.2 后缘基岩裂隙水及降雨入渗 |
3.3 膨胀性滑带土 |
3.3.1 滑带土物质组成 |
3.3.2 含水量对滑带土强度的影响 |
3.3.3 干湿循环对滑带土强度的影响 |
3.3.4 反复剪切对滑带土强度的影响 |
3.3.5 滑带土膨胀力的作用 |
3.4 考虑膨胀力的稳定性计算方法 |
3.4.1 方法介绍 |
3.4.2 方法验算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库岸堆积层滑坡地下水响应特征和预测研究 |
4.1 库岸堆积层滑坡地下水响应特征 |
4.1.1 地下水监测设备及工作原理 |
4.1.2 地下水监测孔布置介绍 |
4.1.3 四类地下水响应特征 |
4.2 模型介绍 |
4.2.1 神经网络模型 |
4.2.2 支持向量机模型 |
4.2.3 随机森林模型 |
4.2.4 长短期记忆网络模型 |
4.2.5 灰色关联度 |
4.2.6 评估模型指标 |
4.3 堆积层滑坡地下水时间序列分析 |
4.4 滑坡地下水时间序列分解 |
4.5 基于局部搜索算法的RF-LSTM模型 |
4.5.1 自变量设置 |
4.5.2 趋势项预测 |
4.5.3 波动项预测 |
4.5.4 模型分析与评价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水位涨落对库岸堆积层滑坡稳定性影响研究 |
5.1 引言 |
5.2 大周Ⅱ号滑坡B滑坡、C滑坡概况 |
5.3 地下水响应特征和渗透性关系 |
5.4 模型建立与参数选取 |
5.4.1 模型建立 |
5.4.2 参数选取 |
5.4.3 增大日降幅计算工况 |
5.5 大周Ⅱ号滑坡B滑坡、C滑坡稳定性分析 |
5.6 基于正交设计的滑坡敏感性分析 |
5.6.1 正交设计方法介绍 |
5.6.2 选择影响因子及其水平方案 |
5.6.3 正交设计计算结果 |
5.6.4 正交设计结果分析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下一步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2)乐西高速S1标段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及危险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崩塌灾害研究现状 |
1.2.2 滑坡灾害研究现状 |
1.2.3 泥石流灾害研究现状 |
1.2.4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第2章 研究区地质环境条件 |
2.1 自然环境 |
2.1.1 地理位置与交通 |
2.1.2 气象水文 |
2.2 地质环境 |
2.2.1 地形地貌 |
2.2.2 地层岩性 |
2.2.3 地质构造 |
2.2.4 新构造运动及地震 |
2.2.5 水文地质条件 |
2.2.6 人类工程活动 |
2.3 工程岩组划分 |
第3章 斜坡结构类型及变形破坏特征 |
3.1 斜坡地质结构类型 |
3.1.1 层状结构类型斜坡 |
3.1.2 土质斜坡 |
3.1.3 斜坡结构发育分布状况 |
3.2 斜坡变形破坏特征 |
3.2.1 斜坡变形主要机制类型 |
3.2.2 斜坡变形破坏的一般规律 |
3.3 斜坡工程地质分段 |
第4章 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
4.1 地质灾害发育特征 |
4.1.1 灾害类型与基本特征 |
4.1.2 地质灾害分布规律 |
4.2 典型灾害分析 |
4.2.1 雷马坪滑坡 |
4.2.2 银厂沟滑坡 |
4.2.3 五彝湾崩塌 |
4.2.4 罗彻泥石流 |
4.3 地质灾害影响因素分析 |
4.3.1 地形地貌 |
4.3.2 地层岩性 |
4.3.3 坡体结构 |
4.3.4 水文气象 |
4.3.5 人类工程活动 |
第5章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 |
5.1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方法 |
5.1.1 层次分析法 |
5.1.2 模糊综合评判法 |
5.2 研究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指标体系 |
5.2.1 确定评价指标与评价单元 |
5.2.2 评价因子的选取及栅格化处理 |
5.2.3 计算评价因子权重 |
5.3 研究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 |
5.3.1 计算隶属度函数 |
5.3.2 基于Arc GIS的隶属度操作 |
5.3.3 模糊综合评价结果分析 |
5.3.4 公路地质灾害危险性分区段综合评价 |
第6章 沿线地质灾害防治研究 |
6.1 滑坡防治建议 |
6.2 崩塌防治建议 |
6.3 泥石流防治建议 |
6.4 路基段斜坡稳定性控制建议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3)堆载条件下老滑坡变形过程物理模型试验与数值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滑坡模型试验研究现状 |
1.2.2 堆载滑坡研究现状 |
1.2.3 极限平衡法与变形破坏数值模拟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2 堆载作用下滑坡物理模型试验 |
2.1 模型箱与滑坡模型 |
2.2 滑坡物理模型试验方案 |
2.2.1 滑坡模型变形监测 |
2.2.2 荷载施加方案 |
2.3 试验结果分析 |
2.3.1 地表位移 |
2.3.2 深部位移 |
2.3.3 孔隙水压力 |
2.4 本章小结 |
3 堆载作用下滑坡模型稳定性计算 |
3.1 方法选取与计算软件 |
3.1.1 方法选取 |
3.1.2 计算软件及其基本特性 |
3.2 计算参数 |
3.3 堆载过程中滑坡模型稳定性变化特征 |
3.3.1 基于理正的模型稳定性变化特征 |
3.3.2 基于Geo-Studio的模型稳定性变化特征 |
3.3.3 滑坡稳定性计算结果对比分析 |
3.4 滑坡模型整体失稳条件 |
3.4.1 分级同步加载时的失稳条件 |
3.4.2 分级加载的失稳条件 |
3.5 本章小结 |
4 失稳条件下滑坡模型破坏特征 |
4.1 计算软件 |
4.2 模型构建 |
4.2.1 计算模型 |
4.2.2 本构模型 |
4.2.3 斜坡失稳判据 |
4.2.4 计算参数选取 |
4.3 基于FLAC3D的失稳条件下滑坡模型破坏特征 |
4.3.1 分级同步加载失稳时模型破坏特征 |
4.3.2 分级加载失稳时模型破坏特征 |
4.4 基于SIGMA/W的失稳条件下滑坡模型破坏特征 |
4.4.1 分级同步加载失稳时模型破坏特征 |
4.4.2 分级加载失稳时模型破坏特征 |
4.5 FLAC3D与 SIGMA/W模拟结果对比 |
4.5.1 分级同步加载失稳条件模拟结果对比 |
4.5.2 分级加载失稳条件模拟结果对比 |
4.6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4)三峡库区旧县坪滑坡变形机制及稳定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库水变动引发的滑坡研究现状 |
1.2.2 库水耦合降雨引发滑坡的研究现状 |
1.2.3 离心机模拟库区滑坡的研究现状 |
1.2.4 数值模拟库区滑坡稳定性研究现状 |
1.2.5 旧县坪滑坡的研究现状 |
1.2.6 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图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图 |
第2章 研究区自然地质环境 |
2.1 气象水文 |
2.2 地形地貌 |
2.3 地层岩性 |
2.4 地质构造 |
2.6 水文地质条件 |
2.7 三峡水库调度 |
2.8 人类工程活动 |
第3章 滑坡的基本特征 |
3.1 滑坡规模及形态特征 |
3.2 滑坡结构特征 |
3.3 滑坡宏观变形特征 |
3.3.1 历史变形特征 |
3.3.2 当前滑坡变形特征 |
3.4 小结 |
第4章 滑坡变形特点与演化过程机制分析 |
4.1 GNSS地表位移监测布置 |
4.2 滑坡时空变形特点分析 |
4.3 滑坡变形影响因素分析 |
4.4 滑坡变形演化过程机制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滑坡变形机制物理模拟试验研究 |
5.1 模型试验的基本原理 |
5.2 基本相似理论 |
5.3 相似常数确定及模型概化 |
5.3.1 相似常数的确定 |
5.3.2 滑坡模型的概化 |
5.4 相似材料的选配 |
5.5 离心机试验方案设计 |
5.6 离心机试验结果分析 |
5.6.1 库水升降条件下 |
5.6.2 降雨及库水耦合条件下 |
5.6.3 离心物理模拟试验与滑坡变形监测成果对比 |
5.7 滑坡变形过程分析 |
5.8 滑坡的变形机制分析 |
5.9 本章小结 |
第6章 滑坡稳定性数值模拟分析 |
6.1 计算模型的构建和边界条件的施加 |
6.2 计算工况及荷载组合的确定 |
6.3 计算参数的确定 |
6.4 数值模拟计算方案 |
6.5 模拟结果与分析 |
6.5.1 工况1计算结果(145m静水位) |
6.5.2 工况2计算结果(145m水位升至175m) |
6.5.3 工况3计算结果(175m高水位) |
6.5.4 工况4计算结果(175m水位降至145m) |
6.5.5 工况5计算结果(175m水位降至145m+50年一遇暴雨) |
6.6 滑坡变形演化趋势预测 |
6.7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5)三峡库区麻柳林滑坡变形特征及演化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1 地质概况 |
2 滑坡监测数据分析 |
2.1 滑坡特征分析 |
2.2 深部位移监测分析 |
2.3 滑带变形破坏程度和演化趋势分析 |
2.3.1 Si(Sf)指标分析法 |
2.3.2 麻柳林滑坡Si(Sf)指标分析 |
3 滑坡变形演化数值模拟研究 |
3.1 模型建立 |
3.1.1 计算模型及工况 |
3.1.2 参数选取 |
3.2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4 结 论 |
(6)三峡库区万州区库岸堆积层滑坡变形特征及位移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堆积层滑坡成因机制及变形破坏机理研究现状 |
1.2.2 库水位波动诱发库岸滑坡研究现状 |
1.2.3 滑坡位移预测研究现状 |
1.2.4 研究现状总结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3.3 创新点 |
第二章 万州区库岸堆积层滑坡发育规律及影响因素分析 |
§2.1 万州区自然地理及地质环境概况 |
2.1.1 万州区自然地理概况 |
2.1.2 万州区地质环境概况 |
§2.2 库岸堆积层滑坡发育规律研究 |
2.2.1 分布规律 |
2.2.2 发育特征 |
2.2.3 变形特征 |
§2.3 库岸堆积层滑坡影响因素分析 |
2.3.1 地质环境因素 |
2.3.2 外部诱发因素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库水位下降诱发堆积层滑坡变形特征及机理分析—以塘角 1 号滑坡为例 |
§3.1 塘角1号滑坡概况 |
3.1.1 滑坡基本特征 |
3.1.2 滑坡监测系统布置 |
§3.2 滑坡地下水位波动规律 |
3.2.1 三峡水库运行调度规律 |
3.2.2 地下水位监测数据分析 |
§3.3 滑坡位移演化特征 |
3.3.1 滑坡地表位移演化特征 |
3.3.2 滑坡深部位移演化特征 |
3.3.3 基于位移的滑坡稳定性评价 |
§3.4 滑坡变形演化数值模拟研究 |
3.4.1 基本原理及方法 |
3.4.2 模型分析与建立 |
3.4.3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3.5 塘角1号滑坡变形机制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库水位上升诱发堆积层滑坡变形特征及机理分析—以三舟溪滑坡为例 |
§4.1 三舟溪滑坡概况 |
4.1.1 滑坡基本特征 |
4.1.2 滑坡监测系统布置 |
§4.2 滑坡地下水波动规律 |
§4.3 滑坡位移演化特征 |
4.3.1 滑坡地表位移演化特征 |
4.3.2 滑坡深部位移演化特征 |
4.3.3 基于滑带位移的滑坡稳定性评价 |
§4.4 滑坡变形演化数值模拟研究 |
4.4.1 模型分析与建立 |
4.4.2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4.5 三舟溪滑坡变形机制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库岸堆积层滑坡位移预测研究 |
§5.1 引言 |
§5.2 滑坡位移预测方法原理 |
5.2.1 位移时间序列分析 |
5.2.2 小波变换 |
5.2.3 机器学习模型 |
5.2.4 基于WT与 LSTM的滑坡位移动态预测模型 |
§5.3 库岸堆积层滑坡位移预测 |
5.3.1 滑坡位移时间序列分解 |
5.3.2 趋势项位移预测 |
5.3.3 周期项位移预测 |
5.3.4 总位移预测 |
5.3.5 模型分析与评价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7)三峡库区万州区堆积体滑坡地下水响应及稳定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库岸堆积体滑坡研究现状 |
1.2.2 降雨和库水变动诱发滑坡的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3.3 创新点 |
第二章 万州区地质环境及滑坡发育规律 |
§2.1 区域自然地理条件 |
2.1.1 地理位置与交通 |
2.1.2 气象特征 |
2.1.3 水文特征 |
§2.2 区域地质环境特征 |
2.2.1 地形地貌 |
2.2.2 地质构造 |
2.2.3 地层岩性 |
2.2.4 水文地质条件 |
2.2.5 新构造运动及地震 |
§2.3 滑坡发育特征 |
第三章 滑坡动态监测及实例分析 |
§3.1 滑坡动态监测概况 |
§3.2 监测内容与方法 |
3.2.1 滑坡变形监测 |
3.2.2 影响因素监测 |
§3.3 典型堆积体滑坡概况及监测实例 |
3.3.1 塘角I号滑坡 |
3.3.2 大周II号滑坡 |
3.3.3 麻地湾滑坡 |
第四章 堆积体滑坡地下水响应规律研究 |
§4.1 概述 |
§4.2 地下水对降雨的响应规律研究 |
4.2.1 降雨工况的选择及数据统计 |
4.2.2 地下水对降雨响应的滞后性研究 |
4.2.3 地下水对降雨的响应幅度研究 |
§4.3 库水位波动过程中地下水响应规律 |
第五章 库水位变化及降雨对堆积体滑坡稳定性的影响 |
§5.1 渗流及稳定性分析理论 |
5.1.1 饱和-非饱和土渗流相关理论 |
5.1.2 滑坡稳定性计算理论 |
5.1.3 地下水对滑坡稳定性的影响机理 |
§5.2 库水位调度模式研究 |
5.2.1 限制库水位日降幅的由来 |
5.2.2 增大非汛期库水位下降速率的原因分析 |
5.2.3 库水位下降阶段调度模型 |
§5.3 三峡库区降雨极值计算 |
5.3.1 降雨历时的选择 |
5.3.2 样本选取 |
5.3.3 皮尔逊III型分布模型 |
5.3.4 参数估计方法 |
5.3.5 拟合优度检验 |
5.3.6 三峡库区各区段降雨极值 |
§5.4 库水位升降联合降雨条件下麻柳林滑坡稳定性分析 |
5.4.1 麻柳林滑坡概况 |
5.4.2 模型建立与参数选取 |
5.4.3 麻柳林滑坡浸润线特征 |
5.4.4 麻柳林滑坡稳定性分析 |
§5.5 基于正交设计法的麻柳林滑坡敏感性分析 |
5.5.1 敏感性分析相关理论 |
5.5.2 模拟方案及模型建立 |
5.5.3 敏感性分析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下一步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8)大渡河上游某古滑坡复活变形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
2 古滑坡概况 |
2.1 地质环境背景 |
2.2 古滑坡形态及规模 |
2.3 古滑坡物质结构特征 |
2.3.1 滑体土物质结构特征 |
2.3.2 滑带土物质结构特征 |
2.3.3 滑床土物质结构特征 |
3 古滑坡复活变形特征 |
3.1 H1滑坡变形特征 |
3.2 H2滑坡变形特征 |
3.3 H3滑坡变形特征 |
4 古滑坡局部复活成因分析 |
4.1 物质基础 |
4.2 地震诱发 |
4.3 人类工程活动加剧 |
5 结论与建议 |
(9)三峡库区涪陵坝子边滑坡复活机制及稳定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2.1 库水诱发滑坡复活机制研究现状 |
1.2.2 降雨诱发滑坡复活机制研究现状 |
1.2.3 人类工程活动诱发滑坡复活机制研究 |
1.2.4 滑坡的稳定性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第2章 研究区地质环境条件 |
2.1 气象水文 |
2.1.1 气象条件 |
2.1.2 水文条件 |
2.1.3 三峡库区水位调度 |
2.2 地形地貌 |
2.3 地层岩性 |
2.4 地质构造 |
2.5 地震 |
2.6 水文地质条件 |
2.7 人类工程活动 |
第3章 滑坡基本特征及成因机制分析 |
3.1 滑坡形态特征及规模 |
3.2 滑坡物质组成及结构特征 |
3.2.1 滑体物质组成及结构特征 |
3.2.2 滑带物质组成及结构特征 |
3.2.3 滑床物质组成及结构特征 |
3.3 滑坡形成机制分析 |
3.3.1 形成地质环境条件 |
3.3.2 老滑坡滑移-拉裂判据 |
3.3.3 滑坡的形成机制 |
3.4 小结 |
第4章 滑坡变形特征及复活机制分析 |
4.1 滑坡变形破坏特征 |
4.1.1 变形发育时间分布特征 |
4.1.2 变形发育空间分布特征 |
4.2 滑坡复活机制地质分析 |
4.2.1 滑坡复活影响因素 |
4.2.2 滑坡复活机制分析 |
4.3 滑坡复活机制三维数值模拟分析 |
4.3.1 计算模型建立 |
4.3.2 天然状态下模拟结果分析 |
4.3.3 滑坡受降雨影响结果分析 |
4.3.4 堆载前滑坡本体受降雨影响-库水耦合结果分析 |
4.3.5 堆载后滑坡受降雨影响-库水耦合结果分析 |
4.4 稳定性敏感因素分析 |
4.4.1 正交试验设计的基本思想 |
4.4.2 正交试验法在坝子边滑坡影响因素敏感性分析应用 |
4.4.3 对正交试验结果进行极差分析 |
4.5 小结 |
第5章 滑坡稳定性评价 |
5.1 滑坡稳定性定性分析 |
5.2 极限平衡理论评价稳定性 |
5.2.1 计算剖面选取及计算工况确定 |
5.2.2 模型建立及边界条件 |
5.2.3 计算参数选取 |
5.2.4 滑坡降雨-库水作用下渗流场变化分析 |
5.2.5 稳定性计算结果分析 |
5.3 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10)四川达宣公路插旗山古滑坡稳定性评价及治理措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2.1 滑坡成因机制研究现状 |
1.2.2 滑坡复活机制研究现状 |
1.2.3 滑坡稳定性评价方法研究现状 |
1.2.4 滑坡治理措施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第2章 研究区地质环境条件 |
2.1 气象水文 |
2.1.1 气象 |
2.1.2 水文 |
2.2 地形地貌 |
2.3 地层岩性 |
2.4 地质构造 |
2.5 地震 |
2.6 水文地质 |
2.7 人类工程活动 |
第3章 滑坡基本特征及成因机制分析 |
3.1 滑坡形态特征及规模 |
3.2 古滑坡物质组成及结构特征 |
3.2.1 滑坡体物质组成及结构特征 |
3.2.2 滑带物质组成及结构特征 |
3.2.3 滑床的物质组成及结构特征 |
3.3 滑坡成因机制分析 |
3.3.1 滑坡成因条件 |
3.3.2 古滑坡成因机制分析 |
第4章 古滑坡变形演化过程与复活机制分析 |
4.1 古滑坡历史变形特征及演化过程 |
4.2 公路开挖变形特征及复活机制地质分析 |
4.2.1 公路开挖变形特征 |
4.2.2 滑坡复活影响因素 |
4.2.3 滑坡复活机制地质分析 |
4.3 滑坡复活机制三维数值模拟分析 |
4.3.1 计算模型建立 |
4.3.2 滑坡开挖前天然状态下模拟结果分析 |
4.3.3 滑坡开挖后天然状态下模拟结果分析 |
4.3.4 滑坡开挖后暴雨状态下模拟结果分析 |
第5章 滑坡稳定性评价 |
5.1 滑坡稳定性定性分析 |
5.2 滑坡稳定性极限平衡计算 |
5.2.1 计算方法与基本原理 |
5.2.2 计算模型及工况 |
5.2.3 计算参数选取 |
5.2.4 计算结果分析 |
5.2.5 稳定性敏感性分析 |
5.3 稳定性综合评价预测 |
第6章 古滑坡开挖治理措施研究 |
6.1 古滑坡基本特征 |
6.2 治理的目的及原则 |
6.3 治理方案比选与设计 |
6.3.1 治理方案比选 |
6.3.2 治理措施分项设计 |
6.4 古滑坡治理工程模拟与稳定性分析 |
6.4.1 治理工程数值模拟分析 |
6.4.2 治理后稳定性分析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四、重庆市麻柳嘴滑坡复活机制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三峡库区水位涨落变化对万州区库岸堆积层滑坡稳定性影响研究[D]. 李喜. 中国地质大学, 2021
- [2]乐西高速S1标段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及危险性评价[D]. 白天.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4)
- [3]堆载条件下老滑坡变形过程物理模型试验与数值模拟研究[D]. 朱玉晶.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8)
- [4]三峡库区旧县坪滑坡变形机制及稳定性研究[D]. 朱权威. 成都理工大学, 2020
- [5]三峡库区麻柳林滑坡变形特征及演化模拟[J]. 杨背背,殷坤龙,梁鑫,赵海燕. 地质科技通报, 2020(02)
- [6]三峡库区万州区库岸堆积层滑坡变形特征及位移预测研究[D]. 杨背背. 中国地质大学, 2019
- [7]三峡库区万州区堆积体滑坡地下水响应及稳定性研究[D]. 刘毅. 中国地质大学, 2018(07)
- [8]大渡河上游某古滑坡复活变形特征研究[J]. 谢航,易加强,高攀. 甘肃水利水电技术, 2016(11)
- [9]三峡库区涪陵坝子边滑坡复活机制及稳定性研究[D]. 杨杰. 成都理工大学, 2016(03)
- [10]四川达宣公路插旗山古滑坡稳定性评价及治理措施研究[D]. 郑密. 成都理工大学, 201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