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试论区域功能优化与生态结构调整(论文文献综述)
陈子琦[1](2021)在《全国重要生态功能区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区域对比评估》文中研究说明作为生物多样性保护最有效的手段,自然保护地面积迅速增长,但生物多样性水平仍表现下降趋势。导致生物多样性保护目标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是资助资金的不合理分配。因此,需要建立针对不同区域保护成效的空间对比科学评估方法,使资助资金得到公平分配,激励相关部门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做出更多的努力。本文以全国24个生物多样性保护重要生态功能区为研究区,从功能和结构两个方面分别进行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区域对比评估。主要工作如下:(1)构建全国生态功能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功能参照基准指数通过In VEST模型的生境质量模块计算生境质量指数表征动植物栖息地状况,间接代表生物多样性功能水平。选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作为参照区,构建反映不同区域生态功能本底的生境质量参照基准指数,以多期参照区生境质量指数最优值作为生境质量参照基准指数,基准指数呈现为西北和西南地区生境质量较低,东北、华中、华东和华南地区较高。胡焕庸线东南侧生境质量基准指数高于西北侧,基本验证了构建的生境质量参照基准指数可以反映地域本底差异;依据参照区的气候因子与生境质量基准指数呈现显着的一致,进一步表征了本文构建全国尺度生境质量参照基准指数的准确性。(2)建立全国生态功能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结构参照基准指数统计生境质量参照基准指数相应时刻参照区的生态用地面积比例作为生态结构参照基准指数,呈现为西北和西南地区较低,东北、华中、华东和华南地区较高。依据生态功能区生态系统类型将研究区分为森林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区、草原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区以及湿地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区三种类型。依据类型结构基准指数,湿地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区生物多样性本底水平较高,其次为森林多样性生态功能区,草原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区本底水平较差。(3)实现全国生态功能区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的区域功能对比评估全国生态功能区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的区域功能对比评估可以从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进行。生态功能区生境质量指数与生境质量参照基准指数差值构建相对功能指数,实现静态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的区域功能对比评估。基于相对功能指数,2015年东北和华东地区的生态功能区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较差,其次为华中和华南地区,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较好的生态功能区位于西南和西北地区。依据生态功能区所占行政大区面积,2015年东北地区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较差,华东、华中和华南地区居中,保护成效较好的为西北和西南地区。生态功能区两期生境质量指数差值作为生境质量绝对变化量,完成动态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评估,依据生境质量指数绝对变化量,1990—2015年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整体呈现转好的趋势为华中和华南地区生态功能区,东北和华东地区的生态功能区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持续下降,西北和西南地区基本不变。(4)完成全国生态功能区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的区域结构对比评估全国生态功能区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的区域结构对比评估可以从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进行。以生态功能区结构指数与结构参照基准差值构建相对结构指数,实现静态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的区域结构对比评估,依据生态用地的相对结构指数,2015年东北和华东地区的生态功能区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较差,其次为华中和华南地区,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较好的生态功能区位于西南和西北地区;从生态系统类型的相对结构指数来看,2015年草原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区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较好,森林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区一般,湿地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区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较差。同时,依据两期生态用地结构指数差值得到生态用地的结构指数变化量,1990—2015年华中和华南地区生态功能区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呈现转好的趋势,西北和西南生态功能区基本不变,东北和华东地区的生态功能区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持续下降。从生态系统类型的结构指数变化量来看,1990—2015年森林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区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有所提升,草原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区基本不变,湿地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区呈现下降趋势。
刘奕鑫[2](2020)在《生态导向下的周至县城空间布局研究》文中认为周至县城地处关中西部,南依秦岭主脉,北濒渭水,依山傍水,是一座历史悠久,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美,文化厚重的城市。近年来,伴随县城经济的发展与城市空间的不断扩张,周至县城与自然生态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严重制约了县城经济的健康发展。随着规划思路与技术手段向生态文明建设的转变,城市规划关注的内涵从城市空间扩展到人与空间,与自然的多维度层面。周至县城市空间布局不合理,发展较为混乱的问题导致自然资源破坏、环境污染严重、县城内外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如何实现周至县城居民生活、产业发展与生态保护三者和谐共处是生态导向下的周至县城空间布局急需解决的问题。因此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研究:本文以分析秦岭山脉下的县城空间布局方法为出发点,解决城市生态发展问题与城市空间建设问题为思路,采用理论文献研究法、通过采用实地调研与访谈,进行体系化分析的研究方法、多学科交叉研究法。借助ArcGIS等软件的进行定量分析,从城市空间入手研究城市总体布局,以城市空间功能布局、结构布局、形态布局进行研究。在分析周至功能优化策略和路径之后,建立周至功能谱系。延续以农产品、生态文化旅游功能,强化商贸服务功能,移除原来影响生态的城区发展工业功能。建立生态文旅联动的商务商业功能及旅游产业配套的服务功能、生态居住功能、产业调整下的新物流功能。打造以生态宜居为导向的居住功能,完善公服、商业、文化、交通等配套服务功能。形成符合生态的县城功能布局。其次周至县城的规划布局中不仅仅需要结合生态为导向的发展理念,还需要统筹考虑县城的旅游、居住、文化、区域交通功能的划分与组织,还需要形成融合水系、绿化景观、城市建设用地的空间结构。因此依据城市生态功能定位形成的城市空间结构,需要、结合生态适宜性分析结果,叠加周边生态要素与城市建设要素形成周至县城生态基底。在复合生态的基底上叠加蓝绿网络结构、生态社区结构、道路路网结构,最终形成县城的空间结构。最后在城市空间形态方面,根据城市所处的秦岭北麓地形特征,提出周至县城“山脉协调、水系引导”的意向形态;根据保护县城周边自然村镇和自然景观的特点形成村城共生的城市外部形态。在城市内部形态方面,提出了基于生态理念的“非机动主导的街区模式”,形成合理的“步行+自行车”,“步行+公共交通”,“自行车+公共交通”的特色慢行系统;为了构建更好的县城绿化体系,公园的布局方式按照满足居民15分钟步行需求,实现县城9个公园体系的建设。再次梳理县城工业用地,通过用地置换对废旧工业用地进行生态绿植布局,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质。将城填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由原来的1.36m2/人提升至17.62m2/人;基于生态社区理念构建层级居住单元,通过镶嵌办公、文化、服务等用地,形成较为方正紧凑的“回字形”的社区团块,建立符合生态社区用地。使原来47.39m2/人的人均居住用地比例调整到34.42m2/人。综上,打造生态凸显、宜居宜游的周至县城布局形态。
夏承伯[3](2020)在《马克思生产力论的生态意蕴及其当代价值研究》文中认为马克思生产力论生态意蕴研究既有生态危机现实促逼与发展模式反思国际背景,又有生态文明建设与美丽中国实践的国内发展需要,还有历史唯物主义迎接时代挑战,特别是生产力理论重新认识等学科内在发展需要。学界对此研究虽有所进展,但以往所做工作很大部分集中在传统生产力理论个别问题的提出与反思,这当然十分必要。然而,对马克思生产力论生态意蕴的自觉而系统的研究尚付阙如。由此,目前化整为零的碎片化研究和分散性探讨尚待改进,而化零为整的系统化研究和整体性推进亟待改善。传统“征服论”生产力论的实质是与工业文明相匹配的极端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在现实中的表现,其存在具有现实基础、认识论基础与思想根源。自然生态环境系统失衡、现代社会经济系统失范、人类自身生存系统失调是其面临的三大困境,对此进行深度反思与批判是生产力生态内涵揭示的前提。从马克思生态哲学维度审视,马克思具有生产力与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和谐发展的重要思想,自觉认识与利用自然并与之进行物质变换、能量转换、信息交换的生产实践过程所具有的现实综合力量,特别是其自然生产力、物质变换以及整体思维等层面使其具有表征自然生态再生产与经济社会再生产能力的丰富生态内涵,马克思生产力实质是人与自然对立统一的力量总和。马克思生产力生态内涵的挖掘研究,促使生产力发展遵循自然生态规律,并发挥作为劳动者的人的资源开发利用的合理度之自觉性,促使生产力发展行进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之路,均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生产力基本要素有内在本质上的生态向度。劳动者既有社会属性,又有生物属性,是其两者的对立统一。由于后者的存在,就决定了劳动者应该而且必须遵守生态法则,以效仿生态系统最优组合原则进行分工协作是其在生产力中发挥最佳功效的重要条件。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是其受剥削与异化的根本原因。劳动对象包括天然自然物与原料,只有在具备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前提下,劳动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若想资源能源持续利用,必须遵循不同种类的特性进行合理开发。劳动工具是人与自然物质变换能力与水平的重要标志,土地为劳动者提供了劳动场所与必要空间,机器异化加重了对劳动者与劳动对象的双重压榨与剥削。对科学技术的负效应进行生态化规范,大力发展生态科技,用环境思想教育提升人们的全球环境意识,培育堪当生态治理大任的时代新人。生产力结构经历“两种生产”到“三种生产”再到“全面生产”认识过程,包括自然生产力、社会生产力与人口生产力等结构类型。自然生产力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前提基础从而成为生产力发展第一源泉;社会生产力本质是生产力发展的物质变换,良性运行的社会生产力应该是内涵集约生产与资源节约综合利用;人口生产力是生产力发展的能动力量更应注重人口生产与物质资料生产相匹配及防止其失调或失衡。自觉深度挖掘马克思生产力结构的生态蕴含,为深入理解并全面协调资源能源环境、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口适度生产三者关系,并践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建设以生态安全为基础的“两型”社会,健全生态良法与环境道德双重制度保障体系,具有重要学理价值与时代意义。生产力的生态功能在于实现自然界、人与自然、人类社会物质变换的有序高效。自然界之间新陈代谢承载自然生产力功能,人与自然之间物质变换发挥劳动生产力功效,社会内部物质变换迸发社会生产力效能。资本主义的资本逻辑违背物质变换规律,导致物质变换断裂,资本主义制度破坏财富源泉,既污染城市环境,又造成乡村萧条,使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生态基础和环境条件异化。消除物质变换裂缝需要从人地双向互动与有机废物循环利用的思维变革、机器改良与科学进步的技术革新以及消灭资本主义制度等三方面入手。发展循环低碳经济,建设资源节约社会;重视土地修复恢复,推进生态农业创新;优化生态空间格局,探索绿色城乡模式是马克思生产力生态功能的重大价值借鉴。传统生产力标准主要以劳动生产率和生产工具为衡量标尺,单向度指向经济技术领域,缺乏生态维度。为此,生产力标准除体现人类社会的经济和技术标准,在当代更应该深度体现经济技术运行是否符合人类长远利益和整体利益的生态标准。生产力生态标准要求严格遵守生产力发展受控于生态承载力阈值,在维护生态平衡下进行资源合理开发与综合利用,以期实现自然力内涵扩大利用与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双赢目标。深入理解与严格践行生产力生态标准对于人们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理念,具有重要评估与考量价值。反思传统生产力论时代局限,挖掘生产力生态内涵,展示生产力生态要素,优化生产力生态结构,发挥生产力生态功能,秉持生产力生态标准,坚持马克思生产力论生态意蕴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和实践品质,为绿色发展理念、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中国实践作出积极的理论贡献。
吴凯[4](2020)在《网络舆论生态治理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网络舆论生态治理途径有多种,思想政治教育只是其中一种治理选择,但却愈发凸显其独特优势和价值。思想政治教育传播参与网络舆论生态治理,取决于是否在网络舆论生态治理过程建立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渠道,将思想政治教育的立场、理念、内容、方法、价值,贯穿网络舆论生产、消费、传播的全过程与各环节。尽管学界对网络舆论生态治理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传播问题展开了多维研究,提出了相应的问题和对策,但思想政治教育传播参与网络舆论生态治理的功能优势并未彻底彰显,思想政治教育传播仍处于弱场状态。研究网络舆论生态治理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传播问题,不仅可以拓展网络舆论生态治理的跨学科视野,而且可以进一步深化思想政治教育传播对网络舆论生态治理的推动作用,促进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传播学的科学发展。第一章探讨了网络舆论生态治理与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的关系问题。在网络舆论生态治理框架内考察网络舆论生态的要素与问题,网络舆论资源、网络舆论主体、网络舆论环境是网络舆论生态的三要素,网络舆论生态是一项动态化的结构范式,要坚持技术合理性与价值合理性相统一的评价方法。网络舆论生态问题受多重因素影响,权力异化使网络舆论生态结构解域化,议题偏差使网络舆论生态控制虚饰化,话语冲突使网络舆论生态话语对立化。走向治理的网络舆论生态,除了要对治理概念进行辨正之外,还要确立网络舆论生态治理的价值指向,提出网络舆论生态治理的核心议题,探讨思想政治教育传播参与网络舆论生态治理的活动空间。网络舆论生态治理具有多样性和全面性的特征,具体表现为治理主体、分析理路、参与期待的多样呈现,涉及媒介文化融合、美好生活向往、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网络舆论生态治理应有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席之地,思想政治教育以传播的形式参与网络舆论生态治理不仅有助于网络舆论生态治理,而且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使命所在。第二章探讨了网络舆论生态治理中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的价值判断。权力条件、议题目标、话语力量是思想政治教育传播参与网络舆论生态治理的聚焦点。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有别于其它治理手段,它在网络舆论生态治理中具有传播正能量、双重的时空面向、依靠传播媒介发生作用、马克思主义的思维方式的传播特点。作为一项治理措施,思想政治教育传播进入网络舆论生态治理的新场域,主要体现在思想政治教育传播发展阶段拓展网络舆论生态治理视野、思想政治教育传播出场目标突破网络舆论生态治理难题、思想政治教育传播实践条件匡正网络舆论生态治理框架、思想政治教育传播多项认知测度网络舆论生态治理过程、思想政治教育传播互动效应重塑网络舆论生态治理价值。推动信息交流、建立传播关系、引导参与行为、改善舆论结构,是思想政治教育传播参与网络舆论生态治理的功能表现。第三章探讨了网络舆论生态治理中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的现状分析。思想政治教育传播在网络舆论生态治理中处于弱场状态,主要表现在: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缺少对公众网络舆论参与的教育引导,思想政治教育传播在网络舆论生产、消费、传播过程参与不够,思想政治教育传播尚未对网络舆论生态治理作目标追问。一旦思想政治教育传播弱场,网络舆论生态治理将会面临公众网络交往理性培育不足、网络舆论参与群体固化概率增加、间接抬高网络舆论生态治理成本、网络空间不安全因素上升、难以遏制不良网络舆论风气、建立和谐的社会秩序较为艰难、弱化主流意识形态在网络舆论中的主导地位等风险威胁。“后真相”是思想政治教育传播参与网络舆论生态治理的时代状况,情感躁动的舆论归一、算法推荐的技术异化、另类空间的实践转向、仿真表演的价值隐退、幻影公众的主体缺场,揭示了思想政治教育传播弱场的“后真相”诱因。第四章探讨了网络舆论生态治理中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的实践理路。思想政治教育传播参与网络舆论生态治理必须坚持指导性原则、价值性原则、系统性原则、主体性原则、发展性原则,即坚持网络舆论的主流意识形态立场、彰显网络舆论生态治理的人学意蕴、重视网络舆论生态治理的过程理解、提升参与主体的自觉能动性、探索适合网络舆论生态运行的传播实践等五项原则。思想政治教育传播要在舆论场凝聚发展活力,了解舆论场的分类与要求,关注舆论场的知识生产与分化,在舆论场积极拓展时空境遇。思想政治教育传播要把握网络舆论工作格局,坚持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在网络舆论工作格局中的引领地位,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矛盾在网络舆论工作格局中的驱动作用,把控思想政治教育传播在网络舆论工作格局中的演化趋势。思想政治教育传播要在网络舆论生态治理中建构创新主题,寻求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的生态复归,强化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的议题设置,促成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的空间生产,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的叙事转向。最后一部分为结语,探讨了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的走向,是对思想政治教育传播参与网络舆论生态治理之后的未来思考。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传播尤其要关注网络舆论的问题,要回应网络舆论的伦理挑战,要重视网络舆论的感性传递,要成为网络舆论的“思想武器”。
胡珺[5](2020)在《旧改背景下福州北城区河流湿地修复规划设计研究 ——以洋下河为例》文中提出笔者运用功能湿地理论以洋下河为典型案例,研究解决福州北城区内河水体黑臭问题。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全部研究工作,引用资料均表明出处。内河水体黑臭治理一直是福州市北城区生态建设的焦点问题,许多专家学者研究这一现象并提出解决方案与对策,如驳岸整修、截污、清淤、引水冲灌等河道水体黑臭综合整治措施,却一直未能奏效,严重制约城市人居环境质量。本文认为,造成城市河道水体黑臭且难以根治的主要原因,在于对水体黑臭现象归因认知的偏差。一般研究认为水体黑臭主要是排污、淤泥、水动力不足造成,故提出截污、清淤、引水冲灌等措施。实践中这些措施效果不佳证明上述归因有误。根据功能湿地理论我们提出——城市河道水体黑臭的主要原因是河道在建设与整治过程中失去湿地生态属性,主要表现在城市河流整治普遍采取渠化模式。而截污、清淤、引水冲灌并不能修复渠化河道的湿地属性,故无法有效解决黑臭现象。所以,只有从整体上消除渠化,实现渠化河道再湿地化,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河水黑臭问题。渠化不仅是城市河流断面的模式,也蕴含固有城市建设用地模式,建筑紧邻河道建造,因此就河道论消除渠化难以解决问题,必须把河道与周边用地一体化考虑,才能实现渠化河道的再湿地化。旧城改造是一个很好的契机。通过旧城改造调整用地结构,使绿地与河流结合,把河流从建筑的夹缝中解放出来,形成功能湿地的优势格局。为渠化河道的再湿地化修复奠定基础。实现生态修复与旧城改造得双赢,体现了功能湿地理论的原则,拓展了功能湿地理论的应用。我们把这种通过旧城改造修复渠化河道湿地属性的思路简化称为“旧改修湿”模式。河流湿地修复应分级、分区、分期研究实施。河流是复杂的系统,除主干外还有支流,湿地修复研究在不同的尺度上的重点不同,应体现在分级上;河流往往流经城市不同区域,城市区位不同,建设开发强度不同,湿地修复的效果与力度不同,应体现在分区上;旧城改造不可能一蹴而就,应体现在分期上。通过统一规划,分期实施,逐步扩大生态河段比例,最终不但实现改善城市水环境的目的,还促进了城市园林化,景观化发展。研究内容与结论:(1)调研福州北城区内河现状及以往治理经验,立足功能湿地理论分析研究得出,造成水体黑臭的根本原因是渠化治理模式导致河道失去湿地生态属性;截污、清淤及冲灌等措施消除黑臭水体效果不佳是因为这些措施无助于修复渠化河道湿地属性。(2)选取洋下河所在集水区作为典型案例展开研究。通过ArcGIS软件分析集水区径流汇水,结合现存湿地,建构拟修复湿地网络。(3)将集水区细化为集水单元,以集水单元范围作为旧城改造规划范围,根据不同区域的特点,得到高开发强度、中开发强度、低开发强度三种类型旧改规划区域,并制定各类型旧改区河流湿地修复目标。(4)在集水区湿地网络建构的基础上,针对不同开发强度旧改区特点,根据功能湿地理论进行用地结构调整,并提出再湿地化的具体改造方法;分别总结各类型旧改区渠化河道“旧改修湿”模式。(5)将分类研究进行整合,得到基于功能湿地理论的洋下河集水区规划方案,与原方案进行对比,间接验证功能湿地理念介入内河水质治理的有效性。最后从宏观,中观,微观三方面总结旧城改造背景下河流湿地修复方法。本文的成果为解决福州北城区内河水体黑臭顽疾提供了新的理论视野以及相应的解决思路、策略和模式,具有设计理论创新与指导实践的双重意义。不仅拓展了功能湿地理论,也丰富了旧城改造理论。此外对于所有拥有内河的城市规划也有借鉴参照价值。本文不足在于精力时间所限,研究深度精度有待进一步完善;设计理论成果还未能用于工程实践得到直接验证,只能通过相关案例对照分析间接验证。
孟芳宁[6](2020)在《流域视角下早期城中村功能湿地生态规划研究 ——以马銮湾新城早期城中村为例》文中提出城中村作为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产生于城市化快速推进的背景下,归根于城乡二元体制的发展。城中村的产生与成长是一个动态过程,本文划分“早期城中村”采用土地性质和村内用地现状两方面定义:当周边土地已被纳入城市建设用地,土地性质上已成为“城中村”,同时村内还未大力开发建设,村内用地现状依旧处于待改造的传统村。根据已产生的非早期的成熟型城中村可知:村落在不考虑生态环境进行大规模建设后会对生态与环境造成硬伤,一旦生态人居环境固化后将难以恢复。而早期城中村有良好的生态资源、有较高优化与改造潜力,因此早期阶段是城中村生态改造建设的重要阶段。基于2017年以来国家及地方对集体建设用地的政策可推测:部分发达城市中大量城中村依旧会保留集体土地性质,政府适当参与其发展建设。以此作为研究前提与社会背景,本文研究早期城中村这一阶段村落在未来发展中如何通过湿地规划自身优化更新并与城市良好融合。流域是径流分水线所包围的集水区,是水文生态环境中基本生态单元,由于湿地的连续性与系统性要求,湿地规划要置于流域视角实现。文本提出采用流域视角研究即将研究范围延伸为能够覆盖规划范围的最小流域。从流域视角研究避免城中村生态环境孤立存在的情况发生,有利于塑造城中村内部生态环境与提高流域内生态环境。厦门马銮湾新城自2015年成为重点建设的新城区,内部大量村落成为“早期城中村”,同时新城建设也为城中村发展带来机遇。本文以马銮湾新城早期城中村为例,基于现有的规划意向,从流域视角下进行早期城中村功能湿地规划,提出三个层级与尺度的建构:针对所在流域范围内的湿地结构梳理,作为早期城中村湿地规划的生态肌底;针对包含早期城中村的次级流域范围内的湿地网络规划,将早期城中村湿地连接至次级流域湿地网络内;针对村域内的功能湿地的设计与建构方法,优化早期城中村内部生态环境。最终总结流域视角下早期城中村功能湿地规划的基本模式。
张金镛[7](2020)在《基于功能湿地理论的福建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 ——以泉州市碧坑村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传统村落凭借自身悠久的历史以及丰富的文化底蕴被誉为“传统文化的明珠”及“民间收藏的国宝”。但在中国现代化和城镇化建设进程中,越来越多的传统村落遭到破坏,对待传统村落的建造存在千篇一律的现象,在失去原本村落特色的同时,也对传统村落内原有的湿地生态系统造成破坏进而影响到村落人居环境。为此对于福建传统村落来说,需要从多方面去考虑对其进行保护与发展,实现福建传统村落的保护发展与湿地人居环境相结合。本文基于功能湿地对福建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进行研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其展开:(1)对目前国内外传统村落的保护研究以及湿地研究成果进行分析,为本研究提供指导和借鉴。(2)对福建传统村落进行整理、归纳、分析,总结出福建传统村落的特征以及与湿地关系。以碧坑村传统村落作为典型性样本进行调研,分析其村落湿地人居特点和目前村落人居环境存在的问题。(3)根据碧坑村的湿地现状与存在问题,通过对碧坑村传统村落内湿地网络系统进行整合优化从而得到一个新的湿地生态网络结构。(4)对碧坑村湿地与人居一体化,主要从三个层面进行研究,即村落生产空间、村落生活空间、村落生态空间。(5)通过研究功能湿地和福建传统村落功能一体化,提出福建传统村落湿地人居的保护策略。
张慧莹[8](2020)在《基于多目标优化的泰山区域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生态网络构建研究》文中指出由于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以及自然资源利用强度的增加,生态自然本底遭到破坏,生境破碎化严重,干扰了自然生态过程,造成生物多样性降低、水污染等生态问题,保护生态空间与保障生态功能刻不容缓。生态文明建设成为实现我国永续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理念在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提出,通过统筹全域自然要素实现多功能空间协调发展,强调生态环境保护的系统性思维。景观生态学通过分析景观结构与生态学过程的相互作用关系实现生态系统的系统性与完整性,基于景观生态学理论的生态网络能够综合考虑生态系统中的各个生态要素,从生态功能和生态结构两个方面保障生态系统的系统性与完整性,是实现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的有效途径。泰山区域是华北平原的重要生态屏障,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作用形成了稳定的生态系统,保障其生态安全对华北平原生态系统安全具有意义。本研究在梳理“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与生态网络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厘清了人类与自然资源间的内在联系与系统关系,明确了多目标生态网络构建对全域资源统筹发展的重要意义,并以泰山区域为例,在评估生态本底生态风险的基础上,从生态结构系统性、生态过程完整性和生态服务高效性三个目标构建泰山区域生态网络,指导生态保护修复与生态发展。首先对泰山区域生态本底进行生态风险评价,基于景观格局完整度指数构建生态风险评价体系,并利用主成分分析法修正生态风险评价结果,评估泰山区域人类活动与生态本底的相互作用关系。基于多目标识别生态源地,以生态结构系统性和生态过程完整性为目标,通过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MSPA)结合景观连通性分析识别高连通度的核心区为生态源地;以生态结构系统性和生态服务高效性为目标,通过生态保护修复试点与生态风险对比分析识别位于低生态风险区的生态修复试点为生态源地;以生态服务高效性为目标,通过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量计算识别高生态服务价值区为生态源地,将三种目标下识别的生态源地进行整合,得到18个综合生态源地。在生态廊道识别时,剔除生态源地中具有生态廊道功能的河流,剩余15个生态源地。以生态过程完整性目标,基于生态阻力面,利用最小累积阻力模型识别生态源地间潜在生态廊道,并从生态结构系统性出发,基于重力模型识别两两生态源地间相互作用力,相互作用力较强的两生态源地间的潜在生态廊道确定为重要生态廊道,初步生态网络已经形成。但部分生态廊道由于阻力过大而难以实现,故从生态源地、生态廊道和生态节点对生态网络进行优化,提高生态网络连通性。基于生态服务高效性目标,通过生态源地辐射范围覆盖度分析,在缓冲区较大空缺处增加生态源地,基于生态结构系统性目标识别现状生态廊道和生态节点。最后将所有的生态源地、生态廊道和生态节点叠加整合,得到由19个生态源地、19条重要生态廊道、45条一般生态廊道、19个生态节点构成的泰山区域生态网络,并通过网络连接度分析证实了生态网络优化的有效性,构建了泰山区域生态网络结构。基于生态网络成果,对比分析泰山区域现有生态保护红线划定的不足,指导并优化泰山区域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并指导各生态要素生态保护修复策略,为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的进一步实施提供科学指导依据,同时,根据各生态区自然和人文资源特色提高生态产品价值,以“生态+”为发展理念,根据泰山生态区、大汶河-东平湖生态区和小清河生态区的本底特征与修复目标,提出各生态区产业发展策略,实现自然资源向自然资产的转变。
胡思成[9](2020)在《国家公园发展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应用》文中提出国家公园实现了生态保护与游憩利益的双重目标,其出现是保护地体系建立的一大创新,早期国内的自然保护单位分属于不同的管理部门、多头管理、顶层设计不完善,使资源环境遭受严重破坏。在中国国家公园建设热潮后,整合目前国内分散的资源管理现状,建立好国家公园体制就成为当务之急。本论文主要内容为建立国家公园发展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设立国家公园发展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能为中国自然保护地体系提供两个方面的建议:哪些保护地可以纳入国家公园和纳入之后该如何管理建设。目前国家公园评价体系尚未建立,已有的各类自然保护地评价标准庞杂不一,评价指标表征性差。而通过建立一套科学实用的评价体系可以评价保护区现状或为国家公园的准入工作提供依据。具体来说研究国家公园发展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可以为国家公园设立标准提供建议、明确保护地定义,推进保护地分类工作、建立中国特色国家公园,为完善保护地管理制度打好基础。论文采用文献研究法、比较分析法、社会调查法与层次分析法以及实证研究等多种科学的研究方法,在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大背景下,综合分析国内各类保护地发展的政策制度以及相关文献,从明晰国家公园概念、探讨国家公园遴选机制、研究国家公园建设等几个方面多角度的拆分研究我国国家公园的现状以及发展前景,并试图通过研究美国、加拿大、英国等国外代表性国家公园,探索出一种中国特色的国家公园发展与建设评价体系,创新点包括:探索出了一种中国特色的国家公园遴选机制、构建了中国特色的国家公园发展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实证操作落实评价,并提出相应的发展与建设方面的建议。本研究虽然在建设必要性和可行性以及遴选程序、评价标准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索,但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包括由于个人水平有限,评价因子的选取即使进行了专家咨询和小组讨论,仍具有很强的主观性,由于指标选取过程中的主观性过强,其评价体系的建立也影响到实证评价的科学性等。
吕进锋[10](2020)在《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研究 ——以云南省红河州为例》文中提出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继承和发扬少数民族优秀文化是新时代彰显文化自信的必由之路。在我国“多元一体”中华文化大格局中,立足本土,加强少数民族文化教育,是传扬民族文化,促进民族团结、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途径;放眼全球,加强少数民族文化教育,是培养学生的文化敏感力、文化适应力和文化实践力,开阔学生多元文化视野,形成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途径。面对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的悖论,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缺乏有效的理论指导。这使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的发展在实践中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因此,从空间生产理论出发,借鉴社会时空分析理论,加强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研究明确了教育空间概念和教育空间结构概念,建构了教育空间理论基本框架,阐明教育空间结构分析框架,确立目标、内容、方法、形式、队伍、机构和成效七个教育空间要素,并依据其相互关系,提出教育物理空间、教育人文空间和教育综合空间三大类教育空间,以及64种教育空间结构组合,最终凝练成16种教育空间结构类型。基于教育空间理论分析框架,本研究采用德尔菲法和熵值法构建教育空间研究指标体系,通过《少数民族文化教育调查问卷(教师卷)》获取研究数据,以学校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为切入点,选取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为空间尺度,以县为解析尺度(13个县市)、年份(2014-2018年)为时间尺度,展开研究。研究数据采用GIS空间分析技术进行空间可视化分析,揭示了红河州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要素、教育物理空间、教育人文空间、教育综合空间和教育空间结构的时间演进与空间格局。聚类划分了红河州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的结构类型。总体而言,红河州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发展水平不高,其教育空间从要素、类型到结构,均存在较大的优化空间。本研究还结合访谈和田野研究,对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要素、教育空间类型和教育空间结构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分析发现,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受到地域因素、文化因素、主体因素、教育因素和经济因素的制约。同时,三种教育空间类型之间及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因果反馈关系,也对教育空间具有重要影响。就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优化,本研究提出三个路径:第一,遵循求同存异原则的教育空间要素优化。促进少数民族文化教育课程整合与差异推进。要从目标、内容、思路、方法、教师队伍、机构联动和特色凝练等方面促进主流文化教育与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的课程整合,因地制宜地推进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优化。第二,强化发展共识理念的教育空间主体优化。增强政府主体、各界主体和生命主体的参与意识、发展意识,强化各主体对中华文化与民族文化、国家与民族的认同意识。第三,凝聚三位一体合力的教育空间生态优化。努力形成政府、社区和学校的教育合力,发挥三位一体的优势,建立良好的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生态。就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发展,本研究还从三方面进行了理性思考:第一,厘清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优化的若干基本问题。即为什么要进行民族文化教育;为什么要进行民族文化教育空间优化;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优化的内涵、目标和内容,以及如何进行优化。第二,明确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发展的价值取向。少数民族文化教育必须明了少数民族文化的“文化结构”和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的“教育回馈”,注意少数民族文化教育中的社会交换、权力意志,以及教育空间与“文化结构”的关系,对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定位的影响,同时要将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置于整个中华民族的文化繁荣、民族复兴和教育发展的大业中统筹考虑,从而准确定位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的价值取向,促进文化传承、国家认同与民族团结。第三,理顺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优化的基本思路。必须明确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目标导向,培养“三力”青年;必须遵循突破观念束缚、坚定适宜理念、扎根教育实践的少数民族文化教育基本路径;必须共筑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生态,以系统论思想为指导,将各尺度、各层次、各主体的教育空间统合为一个整体,从宏观、中观和微观层面对教育空间进行系统观照。综上所述,本研究初步建构了教育空间理论基本框架,明确了教育空间结构分析框架,提出了教育空间指标体系,并以红河州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为例,进行了教育空间理论的验证性研究,分析了红河州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的时空动态、问题、影响因素和优化路径,彰显了教育空间理论的价值和未来研究趋势。本研究在研究视角与方法、理论与实践上均有一定的创新,但展望未来,还应强化教育空间理论与实践研究;深化民族教育空间理论与实践研究;重视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研究;加强宏观、中观和微观层面的“儿童在场”的教育空间研究;加强多视角、多主体、多方法的教育空间研究;加强教育空间比较研究。
二、试论区域功能优化与生态结构调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试论区域功能优化与生态结构调整(论文提纲范文)
(1)全国重要生态功能区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区域对比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生物多样性评估 |
1.2.2 保护成效区域对比评估 |
1.3 研究内容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预处理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数据来源及预处理 |
2.3 生境质量指数计算方法 |
2.4 技术路线 |
第3章 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参照基准指数构建 |
3.1 方法 |
3.1.1 生境质量参照基准指数构建 |
3.1.2 生态结构参照基准指数构建 |
3.2 生境质量参照基准指数 |
3.3 生态结构参照基准指数 |
3.4 小结 |
第4章 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的区域功能对比评估 |
4.1 方法 |
4.1.1 静态评估方法 |
4.1.2 动态评估方法 |
4.2 静态的保护成效区域功能对比评估 |
4.2.1 生态功能区尺度 |
4.2.2 行政大区统计分析 |
4.3 动态的保护成效区域功能对比评估 |
4.4 小结 |
第5章 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的区域结构对比评估 |
5.1 方法 |
5.1.1 静态评估方法 |
5.1.2 动态评估方法 |
5.2 静态的保护成效区域结构对比评估 |
5.3 动态的保护成效区域结构对比评估 |
5.4 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生态导向下的周至县城空间布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宏观背景 |
1.1.2 发展背景 |
1.1.3 现实背景 |
1.2 研究对象与概念界定 |
1.2.1 研究对象 |
1.2.2 概念界定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方法及框架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框架 |
2、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2.1 国外空间布局研究 |
2.2 国内空间布局研究 |
2.3 周至县城相关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3、周至县城现状解读 |
3.1 周至县概况 |
3.1.1 地理区位 |
3.1.2 自然环境 |
3.1.3 社会经济 |
3.1.4 历史文化 |
3.2 周至县城建设概况 |
3.2.1 县城建设现状解读 |
3.2.2 现状功能布局 |
3.2.3 现状结构布局 |
3.2.4 现状形态布局 |
3.3 本章小结 |
4、生态导向下的周至县城功能布局 |
4.1 功能布局问题剖析 |
4.2 县城空间发展定位 |
4.2.1 区域条件分析 |
4.2.2 产业发展分析 |
4.2.3 县城发展定位 |
4.3 功能布局谱系建构 |
4.3.1 产业路径选择 |
4.3.2 功能谱系梳理 |
4.4 功能布局分区研究 |
4.4.1 功能优化路径 |
4.4.2 功能优化策略 |
4.4.3 功能空间布局 |
4.5 本章小结 |
5、生态导向下的周至县城结构布局 |
5.1 结构布局现状问题剖析 |
5.2 结构布局生态思路 |
5.2.1 功能与结构关联梳理 |
5.2.2 空间结构布局思路 |
5.3 县城生态本底识别 |
5.3.1 生态适宜性分析 |
5.3.2 生态本底形成 |
5.4 结构布局的生态性生成 |
5.4.1 蓝绿结构网络 |
5.4.2 生态社区结构 |
5.4.3 道路网络搭接 |
5.4.4 县城空间结构生成 |
5.5 本章小结 |
6、生态导向下的周至县城形态布局 |
6.1 空间形态问题阐述 |
6.2 形态布局优化思路 |
6.2.1 空间结构制定与形态建立 |
6.2.2 用地组织方式 |
6.2.3 形态布局思路 |
6.3 外部形态引导 |
6.3.1 建设条件限定外部形态 |
6.3.2 县城空间与山脉协调 |
6.3.3 县城空间与水系引导 |
6.4 内部形态优化 |
6.4.1 道路系统布局 |
6.4.2 绿地系统布局 |
6.4.3 生态社区布局 |
6.5 本章小结 |
7、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作者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及获奖情况 |
致谢 |
(3)马克思生产力论的生态意蕴及其当代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 |
(一)生态危机现实困境促逼反思发展模式 |
(二)生态文明建设需要促进建设美丽中国 |
(三)唯物史观时代使命促使重构生产力论 |
二、研究述评 |
(一)学术史发展述评 |
(二)国外研究进展 |
(三)国内研究回顾 |
(四)学界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三、研究意义、思路、方法和创新点 |
(一)研究意义 |
(二)研究思路 |
(三)研究方法 |
(四)主要创新点 |
第一章 生产力的生态内涵 |
第一节 征服论生产力生态维度的缺失 |
一、征服论生产力存在的现实根据 |
二、征服论生产力存在的认识根源 |
三、征服论生产力存在的思想根由 |
第二节 生产力应有生态内涵意蕴阐释 |
一、生产力生态内涵揭示基本前提 |
二、生产力生态内涵发掘基本维度 |
三、生产力生态内涵阐释基本依据 |
第三节 生产力生态内涵及其价值阐发 |
一、生产力的生态整体主义之审视 |
二、生产力的环境发展共赢之审度 |
三、生产力的主观客观协调之审思 |
第二章 生产力的生态要素 |
第一节 生产力要素构成分歧依据辨析 |
一、基本要素论支持依据 |
二、多要素论的支撑理由 |
三、系统要素论内在根据 |
第二节 生产力基本要素生态意蕴辨识 |
一、劳动者的生态底蕴挖掘 |
二、劳动对象生态意蕴揭示 |
三、劳动资料生态向度阐释 |
第三节 生产力要素生态蕴含辐射价值 |
一、科学技术生态功能审度 |
二、教育本质绿色维度审视 |
三、人类生态意识深层提升 |
第三章 生产力的生态结构 |
第一节 生产力生态结构类型演进分析 |
一、两种生产的生态要义 |
二、三种生产的生态旨趣 |
三、全面生产的生态向度 |
第二节 生产力基本构成生态蕴含解析 |
一、自然生产力:生产力发展的第一源泉 |
二、社会生产力:生产力发展的物质变换 |
三、人口生产力:生产力发展的能动力量 |
第三节 生产力基本构成生态价值剖析 |
一、生态优先的绿色发展 |
二、生态安全的两型社会 |
三、生态惠民的民生目标 |
第四章 生产力的生态功能 |
第一节 三重领域生产力生态功能挖掘 |
一、自然生产力的生态功能 |
二、劳动生产力的生态功效 |
三、社会生产力的生态使命 |
第二节 生产力生态功能异化现象解读 |
一、生产力生态功能异化现实表现 |
二、生产力生态功能异化原因剖析 |
三、生产力生态功能异化破解路径 |
第三节 生产力生态功能现实借鉴价值 |
一、循环经济与资源节约 |
二、土地修复与生态农业 |
三、空间优化与绿色城乡 |
第五章 生产力的生态标准 |
第一节 生产力生态标准历史参照缘由 |
一、生产力技术标准的反思 |
二、生产力经济标准的反省 |
三、生产力生态标准的确立 |
第二节 生产力生态标准时代评价尺度 |
一、生产力生态标准评价依据 |
二、生产力生态标准解读举要 |
三、生产力生态标准评判原则 |
第三节 生产力生态标准现实践行意义 |
一、自觉践行生产力生态标准 |
二、积极维护自然界生态平衡 |
三、积极推进节约型社会建构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与课题研究及获奖情况 |
致谢 |
(4)网络舆论生态治理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思路与意义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思路 |
三、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学术史梳理及研究动态 |
一、国内学术史梳理及研究动态 |
二、国外学术史梳理及研究动态 |
三、亟待解决的问题 |
第三节 核心概念界定 |
一、网络舆论 |
二、网络舆论生态 |
三、思想政治教育传播 |
第四节 研究框架、方法、创新与不足 |
一、研究框架 |
二、研究方法 |
三、创新之处 |
四、不足之处 |
第一章 网络舆论生态治理与思想政治教育传播 |
第一节 网络舆论生态的要素与问题 |
一、要素的构成和评价 |
二、问题的三维镜像 |
第二节 走向治理的网络舆论生态 |
一、治理的概念辨正与前提 |
二、网络舆论生态治理的内涵指向 |
三、网络舆论生态治理的价值体现 |
四、网络舆论生态治理的核心议题 |
第三节 网络舆论生态治理的多样性和全面性 |
一、治理主体、分析理路、参与期待的多样呈现 |
二、媒介文化融合、美好生活向往、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全面涉及 |
第四节 网络舆论生态治理的思想政治教育传播学解读 |
一、思想政治教育现象对网络舆论生态治理的三重诉求 |
二、思想政治教育使命丰富网络舆论生态治理的人学意蕴 |
三、思想政治教育效益提升网络舆论生态治理的效果 |
第二章 网络舆论生态治理中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的价值判断 |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传播参与网络舆论生态治理的聚焦点 |
一、思想政治教育传播参与网络舆论生态治理的权力条件 |
二、思想政治教育传播参与网络舆论生态治理的议题目标 |
三、思想政治教育传播参与网络舆论生态治理的话语力量 |
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在网络舆论生态治理中的传播特点 |
一、传播正能量 |
二、双重的时空面向 |
三、依靠传播媒介发生作用 |
四、马克思主义的思维方式 |
第三节 思想政治教育传播进入网络舆论生态治理的新场域 |
一、思想政治教育传播发展阶段拓展网络舆论生态治理视野 |
二、思想政治教育传播出场目标突破网络舆论生态治理难题 |
三、思想政治教育传播实践条件匡正网络舆论生态治理框架 |
四、思想政治教育传播多项认知测度网络舆论生态治理过程 |
五、思想政治教育传播互动效应重塑网络舆论生态治理价值 |
第四节 思想政治教育传播参与网络舆论生态治理的功能 |
一、推动信息交流 |
二、建立传播关系 |
三、引导参与行为 |
四、改善舆论结构 |
第三章 网络舆论生态治理中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的现状分析 |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传播在网络舆论生态治理中处于弱场状态 |
一、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缺少对公众网络舆论参与的教育引导 |
二、思想政治教育传播在网络舆论生产、消费、传播过程参与不够 |
三、思想政治教育传播尚未对网络舆论生态治理作目标追问 |
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传播弱场的风险透视 |
一、公众网络交往理性培育不足 |
二、网络舆论参与群体固化概率增加 |
三、间接抬高网络舆论生态治理成本 |
四、网络空间不安全因素难以控制 |
五、难以遏制不良网络舆论风气 |
六、建立和谐的社会秩序较为艰难 |
七、弱化主流意识形态在网络舆论中的主导地位 |
第三节 思想政治教育传播弱场的“后真相”诱因 |
一、情感躁动的舆论归一 |
二、算法推荐的技术异化 |
三、另类空间的实践转向 |
四、仿真表演的价值隐退 |
五、幻影公众的主体缺场 |
第四章 网络舆论生态治理中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的实践理路 |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传播参与网络舆论生态治理的原则 |
一、指导性原则:坚持网络舆论的主流意识形态立场 |
二、价值性原则:彰显网络舆论生态治理的人学意蕴 |
三、系统性原则:重视网络舆论生态治理的过程理解 |
四、主体性原则:提升参与主体的自觉能动性 |
五、发展性原则:探索适合网络舆论生态运行的思想政治教育传播实践 |
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传播要在舆论场凝聚发展活力 |
一、舆论场的分类与要求 |
二、思想政治教育传播要关注舆论场的知识生产与分化 |
三、思想政治教育传播要在舆论场积极拓展时空境遇 |
第三节 思想政治教育传播要把握网络舆论工作格局 |
一、思想政治教育传播在网络舆论工作格局中的特征 |
二、坚持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在网络舆论工作格局中的引领地位 |
三、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矛盾在网络舆论工作格局中的驱动作用 |
四、把控思想政治教育传播在网络舆论工作格局中的演化趋势 |
第四节 思想政治教育传播要在网络舆论生态治理中建构创新主题 |
一、寻求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的生态复归 |
二、强化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的议题设置 |
三、促成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的空间生产 |
四、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的叙事转向 |
结语 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的走向 |
参考文献 |
后记 |
作者简介及在读期间的科研成果 |
(5)旧改背景下福州北城区河流湿地修复规划设计研究 ——以洋下河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现实背景 |
1.1.2 政策背景 |
1.1.3 选题来源 |
1.2 研究内容、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目的 |
1.2.3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动态 |
1.3.1 城市河流生态治理的相关研究 |
1.3.2 福州水环境相关研究 |
1.4 论文的特色与创新 |
1.4.1 论文特色 |
1.4.2 论文创新 |
1.5 研究思路、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方法 |
1.5.3 技术路线 |
1.6 论文框架 |
第2章 功能湿地理论视角研究福州北城区内河水体黑臭 |
2.1 福州北城区内河现状 |
2.1.1 内河形态现状 |
2.1.2 内河功能现状 |
2.1.3 内河水质现状 |
2.1.4 内河水质治理经验 |
2.2 福州市北城区旧城改造现状 |
2.2.1 旧城改造的类型 |
2.2.2 旧城改造进程 |
2.3 功能湿地理论与实践启示 |
2.3.1 基本理论与原则 |
2.3.2 操作模式与方法 |
2.3.3 华侨大学厦门校区案例的意义 |
2.4 福州北城区内河水体黑臭的解决思路与对策 |
2.4.1 内河黑臭问题分析 |
2.4.2 内河黑臭问题的解决思路 |
2.4.3 内河黑臭问题的解决方案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洋下河集水区湿地网络修复及旧改区分类 |
3.1 研究案例的选取与典型性说明 |
3.1.1 研究案例的选取 |
3.1.2 案例典型性说明 |
3.2 洋下河集水区湿地网络修复 |
3.2.1 区域现存湿地脉络分析 |
3.2.2 Arch GIS径流汇水分析 |
3.2.3 湿地网络修复方案 |
3.3 基于集水单元开发强度的旧改区分类 |
3.3.1 集水单元开发强度计算 |
3.3.2 基于开发强度的集水单元分类 |
3.3.3 以集水单元边界为旧改区规划范围 |
3.3.4 各类型旧改区河流湿地修复目标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高开发强度旧改区河流湿地修复 |
4.1 调整规划结构 |
4.1.1 功能规划分析 |
4.1.2 线形廊道为生态主轴 |
4.1.3 确保内外生态结构生境连续 |
4.2 结合城市功能 |
4.2.1 结合城市交通功能 |
4.2.2 结合城市居住功能 |
4.3 重塑湿地形态 |
4.3.1 硬质驳岸软化 |
4.3.2 湿地空间局部扩大 |
4.3.3 建设低流量通道 |
4.4 高开发强度旧改区河流湿地修复模式 |
第5章 中开发强度旧改区河流湿地修复 |
5.1 调整规划结构 |
5.1.1 功能规划分析 |
5.1.2 线形廊道与节点组成生态主轴 |
5.1.3 增加节点连接内外生态结构 |
5.2 结合城市功能 |
5.2.1 结合城市交通功能 |
5.2.2 结合城市公共功能 |
5.2.3 结合城市居住功能 |
5.3 重塑湿地形态 |
5.3.1 复式廊道断面 |
5.3.2 延长过滤长度 |
5.3.3 构建湿地岛屿 |
5.4 中开发强度旧改区河流湿地修复模式 |
第6章 低开发强度旧改区河流湿地修复 |
6.1 规划结构调整 |
6.1.1 功能规划分析 |
6.1.2 带形廊道与节点组成生态主轴 |
6.1.3 内外生态结构相互渗透 |
6.2 结合城市功能 |
6.2.1 结合城市交通功能 |
6.2.2 结合生态景观功能 |
6.3 重塑湿地形态 |
6.3.1 扩大洪泛平原 |
6.3.2 创建河流分支 |
6.3.3 营造生境栖息地 |
6.4 低开发强度旧改区域河流湿地修复模式 |
第7章 方案对比与总结 |
7.1 方案对比 |
7.2 旧城改造背景下河流湿地修复方法总结 |
7.2.1 宏观以城市湿地网络为切入点 |
7.2.2 中观以模块化的方式组成系统 |
7.2.3 微观保证河流湿地景观的多样性 |
7.3 研究不足之处 |
7.4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6)流域视角下早期城中村功能湿地生态规划研究 ——以马銮湾新城早期城中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选题来源 |
1.1.3 基金项目 |
1.2 研究的内容、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目的 |
1.2.3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小结 |
1.4 论文特色与创新 |
1.4.1 本课题特色之处 |
1.4.2 本课题创新之处 |
1.5 本课题的研究思路、方法和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方法 |
1.5.3 技术路线 |
第2章 相关理论研究与前期准备 |
2.1 早期城中村研究 |
2.1.1 早期城中村概念界定与特点 |
2.1.2 早期城中村生态与人居现状 |
2.1.3 早期城中村水资源问题 |
2.2 功能湿地生态规划 |
2.2.1 功能湿地生态规划理论 |
2.2.2 功能湿地生态规划基本步骤 |
2.2.3 功能湿地理论应用于早期城中村生态规划可行性 |
2.3 马銮湾新城生态规划前期分析 |
2.3.1 区位与定位介绍 |
2.3.2 生态环境概述 |
2.3.3 生态空间规划布局分析 |
2.3.4 湿地现状分析 |
2.3.5 湿地存在的问题 |
2.3.6 城中村现状 |
2.3.7 城中村湿地现状 |
2.3.8 马銮湾新城前期分析小结 |
第3章 宏观建构:马銮湾流域内功能湿地规划 |
3.1 流域范围湿地生态规划要求 |
3.1.1 湿地边界划定 |
3.1.2 湿地容量平衡 |
3.1.3 湿地格局优化 |
3.2 马銮湾流域湿地提取与分析 |
3.2.1 湿地基因提取 |
3.2.2 径流汇水分析 |
3.2.3 湿地结构分级 |
3.2.4 排水盆地分区 |
3.3 马銮湾流域湿地规划步骤 |
3.3.1 湿地脉络梳理 |
3.3.2 湿地廊道贯通 |
3.3.3 湿地面积补偿 |
3.3.4 生态基质构建 |
3.4 城市规划与功能湿地规划一体化 |
3.4.1 城市土地利用规划 |
3.4.2 城市交通网络设计 |
3.4.3 城市生态景观规划 |
3.5 与已有规划对比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中观建构:次流域下早期城中村湿地网络规划 |
4.1 次流域范围的早期城中村湿地规划具体构建 |
4.1.1 次流域边界界定 |
4.1.2 次流域湿地指标 |
4.1.3 马銮湾早期城中村湿地研究边界 |
4.1.4 早期城中村湿地网络规划 |
4.2 马銮湾新城各片区早期城中村湿地分析 |
4.2.1 潮瑶村-浦林村-陈井村片区 |
4.2.2 贞岱村片区 |
4.2.3 周瑶-东瑶村片区 |
4.2.4 鼎美村-祥露村村片区 |
4.3 早期城中村湿地网络与功能一体化设计 |
4.3.1 生态景观规划 |
4.3.2 防洪排涝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微观建构:早期城中村村域内功能湿地设计 |
5.1 早期城中村湿地功能设计 |
5.2 早期城中村内功能湿地具体构建 |
5.2.1 功能湿地水循环步骤 |
5.2.2 功能湿地系统组成 |
5.2.3 功能湿地生态活性塑造 |
5.2.4 功能湿地量化控制 |
5.3 以贞岱村为例早期城中村功能湿地规划 |
5.3.1 贞岱村简介 |
5.3.2 贞岱村湿地现状问题及分析 |
5.3.3 贞岱村湿地规划 |
5.3.4 湿地建设与整治改造一体化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流域视角下早期城中村湿地规划模式总结 |
6.1 早期城中村功能湿地规划新原则总结 |
6.1.1 流域层级原则 |
6.1.2 湿地平衡原则 |
6.1.3 生态优先原则 |
6.1.4 功能一体原则 |
6.2 三种尺度下早期城中村功能湿地规划步骤 |
6.2.1 流域尺度 |
6.2.2 次流域尺度 |
6.2.3 村域尺度 |
6.3 不足与展望 |
6.3.1 不足之处 |
6.3.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7)基于功能湿地理论的福建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 ——以泉州市碧坑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现实背景 |
1.1.2 政策背景 |
1.1.3 基金项目 |
1.2 研究对象、内容、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对象及其内容 |
1.2.2 研究目的及其意义 |
1.3 相关研究综述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论文的特色之处 |
1.4.1 研究特色 |
1.4.2 研究视角的创新 |
1.4.3 研究内容的创新 |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福建传统村落概述 |
2.1 福建传统村落特征分析 |
2.1.1 地形地貌 |
2.1.2 地域文化 |
2.1.3 整体格局 |
2.1.4 传统建筑 |
2.1.5 湿地结构 |
2.2 样本选择 |
2.2.1 选择说明 |
2.2.2 典型性选择 |
2.3 相关理论基础研究 |
2.3.1 功能湿地理论 |
2.3.2 景观生态学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碧坑村传统村落特征分析 |
3.1 碧坑村村落地域环境概况 |
3.1.1 碧坑村村落自然环境 |
3.1.2 碧坑村村落人文环境 |
3.1.3 碧坑村村落社会环境 |
3.2 碧坑村村落人居格局特征 |
3.2.1 村落布局特征 |
3.2.2 功能及生态特征 |
3.3 碧坑村村落建筑与湿地 |
3.3.1 建筑特征 |
3.3.2 建筑与湿地关系 |
3.3.3 湿地类属及其特色 |
3.4 碧坑村村落现状与问题 |
3.4.1 碧坑村村落现状 |
3.4.2 碧坑村村落问题 |
3.4.3 碧坑村对自身发展的诉求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村落湿地系统构建 |
4.1 碧坑村湿地资源分析 |
4.1.1 湿地分布 |
4.1.2 湿地要素 |
4.2 湿地系统等级网络研究 |
4.2.1 村落湿地等级分类 |
4.2.2 村落湿地系统网络构建 |
4.2.3 构建后预测效果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村落湿地人居一体化 |
5.1 功能湿地视角下的村落保护与发展特征 |
5.2 湿地系统与村落生产空间一体化 |
5.2.1 村落生产空间类型及特征 |
5.2.2 村落生产空间与湿地的耦合 |
5.3 湿地系统与村落生活空间一体化 |
5.3.1 道路对湿地的适应性 |
5.3.2 居住与湿地的紧密性 |
5.3.3 景观与湿地的一体性 |
5.3.4 公共空间与湿地的结合性 |
5.4 湿地系统与村落生态空间一体化 |
5.4.1 传统村落湿地廊道 |
5.4.2 传统村落湿地斑块 |
5.4.3 传统村落湿地基质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传统村落湿地人居保护发展策略 |
6.1 保护村落物质空间形态 |
6.1.1 保护村落湿地空间格局 |
6.1.2 保护村落传统风貌 |
6.2 保护村落湿地生态 |
6.3 延续村落湿地文化功能 |
6.4 结合湿地资源满足多元需求发展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的结论 |
7.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附录 A 福建传统村落资料(随机100个村落)——览表 |
附录 B 文献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8)基于多目标优化的泰山区域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生态网络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战略 |
1.1.2 全域统筹发展对生态空间功能的多目标要求 |
1.2 相关概念解析 |
1.3 研究综述 |
1.3.1 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 |
1.3.2 生态网络研究进展 |
1.4 研究述评 |
第2章 研究设计 |
2.1 研究意义 |
2.1.1 理论意义 |
2.1.2 实践意义 |
2.2 研究区域概况 |
2.2.1 自然资源概况 |
2.2.2 特色景观资源 |
2.2.3 修复试点概况 |
2.3 研究方法 |
2.3.1 数据获取 |
2.3.2 数理分析 |
2.3.3 空间分析 |
2.4 技术路线 |
第3章 基于多目标优化的泰山区域生态源地识别 |
3.1 基于景观格局指数的生态风险评价 |
3.1.1 生态风险评价体系构建 |
3.1.2 生态风险评价 |
3.2 基于MSPA分析的生态源地识别 |
3.2.1 形态学空间格局法识别生态要素 |
3.2.2 生态源地识别 |
3.3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的生态源地识别 |
3.3.1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量计算 |
3.3.2 生态源地识别 |
3.4 基于多目标优化的生态源地识别 |
3.4.1 生态修复试点与生态风险对比分析 |
3.4.2 综合生态源地识别 |
3.5 小结 |
第4章 基于多目标优化的泰山区域生态网格构建 |
4.1 基于最小累积阻力模型的生态阻力面构建 |
4.1.1 生态阻力因子指标体系构建 |
4.1.2 生态阻力面构建 |
4.2 基于重力模型的生态廊道识别 |
4.2.1 潜在生态廊道识别 |
4.2.2 重要生态廊道识别 |
4.3 生态网格构建 |
4.3.1 生态网络构建 |
4.3.2 生态网络结构构建 |
4.4 小结 |
第5章 泰山区域生态保护与生态发展策略 |
5.1 生态网络分级管控策略 |
5.1.1 生态保护红线区与生态网络对比分析 |
5.1.2 泰山区域生态保护红线区分级划定策略 |
5.2 生态要素保护修复策略 |
5.2.1 “山”生态保护修复——“保育+修复”模式 |
5.2.2 “水湖”生态保护修复——“多要素综合治理”模式 |
5.2.3 “林草”生态保护修复——“规模化保育”模式 |
5.2.4 “田”生态保护修复——“多途径土地整治”模式 |
5.3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策略 |
5.3.1 泰山生态区 |
5.3.2 大汶河-东平湖生态区 |
5.3.3 小清河生态区 |
5.4 小结 |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1.1 理论成果 |
6.1.2 实践成果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
(9)国家公园发展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国际自然保护运动与国家公园纵向发展 |
1.1.2 我国自然保护地建设与国家公园体制构建 |
1.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意义 |
1.3.1 为国家公园设立标准提供建议 |
1.3.2 明确保护地定义,推进保护地分类工作 |
1.3.3 建立中国特色国家公园,为完善保护地管理制度打好基础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国家公园发展历史 |
2.1.1 国际国家公园发展历史 |
2.1.2 我国国家公园发展历史 |
2.2 国家公园相关概念 |
2.2.1 国家公园 |
2.2.2 国家公园体制 |
2.2.3 自然保护地体系 |
2.3 国家公园遴选方法 |
2.3.1 国外国家公园遴选方法 |
2.3.2 我国国家公园遴选研究 |
2.4 国家公园评价体系 |
2.4.1 国外国家公园评价体系 |
2.4.2 我国国家公园评价体系 |
2.5 国家公园建设管理 |
2.5.1 管理制度 |
2.5.2 规划编制 |
2.5.3 社区发展 |
2.5.4 环境保护 |
2.5.5 法律体系 |
2.5.6 运营机制 |
第三章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3.1 研究方法 |
3.1.1 文献研究法 |
3.1.2 比较分析法 |
3.1.3 社会调查法 |
3.1.4 层次分析法 |
3.2 技术路线 |
第四章 结果与分析 |
4.1 我国国家公园遴选程序确定 |
4.2 国家公园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2.1 构建原则 |
4.2.2 评价指标选择 |
4.2.3 评价模型构建 |
4.3 国家公园建设评价——案例研究 |
4.3.1 黄山自然风景名胜区自然现状 |
4.3.2 资源潜力及建设可行性概况 |
4.3.3 保护条件现状 |
4.3.4 管理条件现状 |
4.3.5 资源条件现状 |
4.3.6 评价结果与分析 |
4.4 我国国家公园发展与建设管理建议 |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
5.1 结论 |
5.2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中国国家公园建设评价体系的专家调查问卷 |
作者简介 |
(10)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研究 ——以云南省红河州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问题提出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必要性 |
1.1.3 研究的可行性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内外传统文化教育研究 |
1.2.2 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研究 |
1.2.3 国内外教育空间的研究 |
1.2.4 相关研究评述 |
1.3 研究设计 |
1.3.1 研究假设、目的和意义 |
1.3.2 研究内容、思路与方法 |
1.4 研究区域 |
1.4.1 红河州地理概况 |
1.4.2 红河州学校教育概况 |
1.4.3 红河州少数民族文化资源概况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少数民族文化 |
2.1.2 少数民族文化教育 |
2.1.3 空间 |
2.1.4 教育空间 |
2.1.5 教育空间结构 |
2.2 理论基础 |
2.2.1 人地关系理论 |
2.2.2 社会时空分析理论 |
2.2.3 文化功能论 |
2.2.4 空间生产理论 |
2.2.5 地理科学研究综合范式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教育空间理论探索 |
3.1 空间思想史回顾 |
3.1.1 空间观念的演变 |
3.1.2 空间生产理论 |
3.2 教育空间理论基本框架 |
3.2.1 教育空间生态 |
3.2.2 教育空间的要素 |
3.2.3 教育空间的类型 |
3.2.4 教育空间的功能 |
3.2.5 教育空间的生产 |
3.3 教育空间结构分析 |
3.3.1 教育空间结构的内涵 |
3.3.2 教育空间结构的类型 |
3.3.3 教育空间结构运作的机制 |
3.3.4 教育空间结构优化的机制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教育空间指标体系建构 |
4.1 指标体系的建构 |
4.1.1 指标体系建立的思路 |
4.1.2 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
4.1.3 指标体系建立的方法 |
4.1.4 指标体系的确立 |
4.2 数据来源与处理 |
4.2.1 数据来源 |
4.2.2 数据处理 |
4.3 指标解释及算法 |
4.3.1 教育空间目标指数 |
4.3.2 教育空间内容指数 |
4.3.3 教育空间方法指数 |
4.3.4 教育空间形式指数 |
4.3.5 教育空间队伍指数 |
4.3.6 教育空间机构指数 |
4.3.7 教育空间成效指数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红河州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要素演变 |
5.1 教育空间要素发展水平概况 |
5.2 目标与内容要素的演变 |
5.2.1 目标要素的时空动态 |
5.2.2 内容要素的时空动态 |
5.3 方法与形式要素的演变 |
5.3.1 方法要素的时空动态 |
5.3.2 形式要素的时空动态 |
5.4 队伍与机构要素的演变 |
5.4.1 队伍要素的时空动态 |
5.4.2 机构要素的时空动态 |
5.5 成效要素的演变 |
5.5.1 成效要素的时间演进 |
5.5.2 成效要素的空间格局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红河州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类型与空间结构演变 |
6.1 红河州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类型演变 |
6.1.1 教育人文空间的时空动态 |
6.1.2 教育物理空间的时空动态 |
6.1.3 教育综合空间的时空动态 |
6.2 红河州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结构演变 |
6.2.1 红河州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结构的类型 |
6.2.2 红河州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结构的格局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红河州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的问题与影响因素 |
7.1 红河州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的问题 |
7.1.1 教育空间要素问题 |
7.1.2 教育人文空间问题 |
7.1.3 教育物理空间问题 |
7.1.4 教育综合空间问题 |
7.1.5 教育空间结构问题 |
7.2 红河州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的影响因素 |
7.2.1 地域因素:保护与阻隔 |
7.2.2 文化因素:融合与冲突 |
7.2.3 主体因素:共识与异念 |
7.2.4 教育因素:整合与相斥 |
7.2.5 经济因素:促进与限制 |
7.3 红河州教育空间因果反馈关系 |
7.3.1 教育人文空间与教育物理空间的因果反馈关系 |
7.3.2 教育人文空间与教育综合空间的因果反馈关系 |
7.3.3 教育物理空间与教育综合空间的因果反馈关系 |
7.3.4 教育空间内部因果反馈关系 |
7.4 本章小结 |
7.4.1 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发展的问题十分突出 |
7.4.2 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发展的影响因素错综复杂 |
第8章 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优化的路径分析 |
8.1 遵循求同存异原则的教育空间要素优化 |
8.1.1 清晰具体:明确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目标和内容 |
8.1.2 传承创新:探索少数民族文化教育新思路和新方法 |
8.1.3 画龙点睛:培养少数民族文化教育专业教师队伍 |
8.1.4 内外交合:加强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的机构联动 |
8.1.5 量而有器:建立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的有效评估体系 |
8.1.6 差异推进:打造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特色 |
8.2 强化发展共识理念的教育空间主体优化 |
8.2.1 政府主体:加强导向牵引 |
8.2.2 各界主体:实现综合集成 |
8.2.3 生命主体:走向参与“自觉” |
8.3 凝聚三位一体合力的教育空间生态优化 |
8.3.1 政府:构建以“资本”为核心的少数民族文化教育支持系统 |
8.3.2 社区:搭建以“联动”为目的的少数民族文化教育融合平台 |
8.3.3 学校:筑牢以“发展”为落点的少数民族文化教育实施模式 |
8.4 本章小结 |
第9章 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发展的理性思考 |
9.1 厘清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优化的若干基本问题 |
9.1.1 为什么要进行少数民族文化教育 |
9.1.2 为什么要优化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 |
9.1.3 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优化的内涵是什么 |
9.1.4 如何进行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优化 |
9.2 明晰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发展的价值取向 |
9.2.1 把握少数民族文化教育中的社会交换 |
9.2.2 重视少数民族文化教育中的权力意志 |
9.2.3 勾连少数民族文化的“文化结构”与“教育空间” |
9.3 理顺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优化的基本思路 |
9.3.1 明确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优化的目标导向 |
9.3.2 遵循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优化的基本路径 |
9.3.3 共筑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优化的生态支持 |
9.4 本章小结 |
第10章 结论与展望 |
10.1 研究结论 |
10.1.1 教育空间理论框架初构 |
10.1.2 教育空间理论价值初验 |
10.1.3 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发展的思索 |
10.2 研究创新 |
10.3 研究不足 |
10.4 研究展望 |
10.4.1 发展与完善教育空间理论 |
10.4.2 深化与充实空间视角的教育研究 |
10.4.3 加强和拓展教育空间的比较研究 |
参考文献 |
一、中文类 |
二、英文类 |
附录 |
附录A 云南省红河州区位图 |
附录B 访谈提纲 |
附件C 地理社会调查法 |
附件D 调查问卷 |
附录E 指标体系 |
附录F 民族文化教育空间指标权重赋分表 |
附件G 调研计划 |
附录H 屏边玉屏中心校(半坡希望小学)芦笙队概况 |
附录I 前期田野调查图片(部分) |
附录J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试论区域功能优化与生态结构调整(论文参考文献)
- [1]全国重要生态功能区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区域对比评估[D]. 陈子琦. 吉林大学, 2021(01)
- [2]生态导向下的周至县城空间布局研究[D]. 刘奕鑫.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3]马克思生产力论的生态意蕴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 夏承伯. 内蒙古大学, 2020(01)
- [4]网络舆论生态治理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研究[D]. 吴凯. 华东师范大学, 2020(08)
- [5]旧改背景下福州北城区河流湿地修复规划设计研究 ——以洋下河为例[D]. 胡珺. 华侨大学, 2020
- [6]流域视角下早期城中村功能湿地生态规划研究 ——以马銮湾新城早期城中村为例[D]. 孟芳宁. 华侨大学, 2020
- [7]基于功能湿地理论的福建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 ——以泉州市碧坑村为例[D]. 张金镛. 华侨大学, 2020(01)
- [8]基于多目标优化的泰山区域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生态网络构建研究[D]. 张慧莹. 山东建筑大学, 2020(11)
- [9]国家公园发展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应用[D]. 胡思成. 安徽农业大学, 2020(04)
- [10]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研究 ——以云南省红河州为例[D]. 吕进锋.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