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铂电阻测温中的线性校正(论文文献综述)
冀佩佳[1](2021)在《低产井流量测量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油井开采时间的不断延长,低产低效井的数量不断增多,严重影响了油田的开发质量和效益。深入分析低产井、合理制定开发技术,准确测量和监控低产井产液量对提高油井产能具有重要意义。由于热式质量流量计在低产井流量测量方面的优势,本文在比较了恒温差式和恒功率式流量计各自特点的基础上,主要分析恒功率式流量测量方法在低产井小流量测量中的应用。建立了恒功率式流量测量中温差与流速的数学模型。分析了影响恒功率式流量测量的主要因素,并针对温差对流量测量结果的影响,提出了温度补偿的方法。为使测量系统的实验设计更加合理,利用fluent软件进行了管内流体速度、温度分布特性以及加热棒周围流体温度分布的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流速越大,热源周围流体的温度越低,实验结果表明,热式流量计的测速电阻要尽可能靠近热源,而测温电阻要尽量远离热源,并且传感器的安装位置需要综合考虑流体的初始速度和温度,管道尺寸等因素。完成了恒功率式流量计测量系统整体架构的设计,搭建了恒功率式流量测量系统的实验平台,对流量测量系统的设计方案进行了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流速越大测温电阻与测速电阻之差越小,根据温差与流速的关系可得到流量值。经过多次重复测试,流量测量的相对误差低于4%。
辛世杰[2](2021)在《红外辐射基准载荷的高精度温控信息获取与处理技术》文中指出红外遥感技术是采集地球数据信息的重要技术手段,具有覆盖面积广、探测时间长、机动性强等诸多特点,因而被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土地利用、国土资源管理、大气监测以及地质灾害检测和调查等各个领域。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气候变化观测和数值天气预报等领域对红外遥感数据提出了更高要求,特别是气候变化观测要求来自红外遥感载荷的测量数据不确定度水平优于0.1K,其10年内的稳定性要求优于0.04K。要实现如此高定量化水平的目标,不仅需要稳定可靠的红外探测设备,还需要高精度的在轨红外辐射源。其中红外探测设备的正常运行需要载荷为其提供稳定的工作环境温度,而辐射源的定标性能更是与其温度直接相关。基于上述重大应用需求,本课题研究设计了红外辐射基准载荷的高精度温控信息获取与处理系统。通过对红外辐射基准载荷的系统组成进行分析,选定其中对温控需求最高的红外辐射源作为本课题设计系统的主要控制研究对象,并研究了其基本架构及溯源链路。针对红外辐射源中的各项核心组件的需求进行了分析,并分配了该辐射源的温度不确定度。在空间应用中,由于电子器件老化及其性能易受环境温度波动的影响,现有的温度测量方法会出现非线性标定性能劣化的问题,导致测量结果出现偏差。本课题在阻值比率测温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多参考阻值比率测温方法,实质上是将铂电阻与参考电阻的比率限定在较小的范围内,减小了当铂电阻阻值远离参考电阻阻值时,电路非线性对测温结果所造成的影响。将该方法电路与目前测温水平较高的单参考阻值比率测温电路置于恒温箱中进行比较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在5℃~45℃的环境温度下,本方法的最大测量误差约为0.004℃,而单参考阻值比率测温电路的最大测量误差约为0.03℃。因此,该方法基本解决了非线性标定劣化的问题,无需载荷对其进行精密温控,减轻了载荷的热控成本,在环境温度变化剧烈场合中的非线性标定劣化程度更小,更加适合环境温度变化剧烈的应用场景。测量领域常用数字均值滤波器来降低测量噪声,但同时也会造成信号的失真,引入不确定度,现有滤波器评价工具难以对该滤波器对测量结果的影响进行量化。为解决该问题,本课题提出了一种数字均值滤波器不确定度评定方法,通过对温度缓变对象的温度变化率分布函数进行建模,利用该模型模拟生成温度测量序列并将其输入至滤波器中,最后利用不确定度A类评定方法来进行不确定度计算。对黑体实物进行了实验分析,得到了不确定度与采样周期、均值数目的关系曲线,该评定方法为数字均值滤波器设计提供新的考虑方向。针对红外辐射源升降温控制系统进行了热力学模型研究,提出了基于TEC散温器及驱动电压双反馈模型。相较于基于TEC驱动电压的单反馈模型而言,双反馈模型的优点在于考虑了TEC散温器温度波动对温度控制的干扰,可实现干扰的超前控制。设计了基于最长循环周期线性移位寄存器序列的温控系统模型辨识方案,采用增广最小二乘法对系统模型参数进行了辨识与分析,得到该红外辐射源升降温控制系统在制冷及加热模式下的精确数学模型。针对红外辐射源温控系统模型大时滞、非线性、参数时变的特点,研究并设计了一种简化变论域模糊PID控制器,该控制器在保证变论域优点的基础上,删减了变论域中输入变量论域变换的过程。将该控制器与普通变论域模糊PID控制器、模糊PID控制器、PID控制器进行对比实验,仿真实验表明:在不同温度控制幅度下,该控制器均无超调量,而其他控制器的超调量从3.44%至6.70%不等,同时该控制器的稳定时间也要优于其他控制器。为模拟天基应用环境,于在轨真空状态中对红外辐射源温控系统样机进行了性能测试,其温控范围为-20℃~60℃,温度稳定性优于0.027K,温度均匀性优于0.072K;对空间基准红外辐射源在10m处的亮温不确定度进行了评定,其扩展不确定度优于0.143K(k=2)。对样机上微型镓相变固定点的相变温度进行了测量,可根据该相变温度对红外辐射源上铂电阻进行校准,满足ITS-90国际温度标准定义,使得红外辐射源温度具备在轨溯源能力,对提高红外辐射基准载荷的定量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本课题研究成果支撑了航天红外遥感温度量值溯源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项目,该项目获得了2020年度中国计量测试学会科学技术进步应用研究类一等奖。
瞿洋[3](2021)在《冷空异常下海洋一号B星水色水温扫描仪热红外波段数据修复及验证》文中研究表明海表温度作为最重要的海洋研究要素之一,对于气候水文观测、生态资源探测和自然灾害监测等有着重要的意义。我国为建设海洋强国,加快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先后发射了四颗太阳同步轨道海洋一号系列水色水温遥感卫星。其中海洋一号B星(HY-1B)于2007年发射升空,2015年才停止工作,其上搭载的主载荷海洋水色水温扫描仪(COCTS)在轨工作9年积累了丰富的海洋遥感数据,对于我国海域的科学研究和沿岸建设,提供了坚实的数据基础,对国家经济发展、国防科技建设具有巨大的潜在价值。但由于在轨工作过程中受到冷空未知辐射的干扰,作为水色水温扫描仪的零辐射基准发生偏移,冷空异常导致了所有探测通道对地球目标信号的遥感结果远小于真实值,还加重了热红外双通道遥感图像的非均匀性。本文将针对热红外波段的数据修复展开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研究:1.对国内外相关热红外波段的遥感仪器进行调研,寻找在轨工作过程中冷空受到干扰的案例,总结并分析其各自的解决办法,思考是否具有通用性的潜在可能,为解决HY-1B/COCTS在轨遇到的问题提供思路。2.针对水色水温扫描仪结构和零辐射基准的工作原理进行分析,探究零辐射基准改变后对地球目标输出码值和图像的影响,研究冷空信号的变化规律。3.分析冷空异常的数据特征,根据地面红外辐射定标确定的星上黑体测温铂电阻码值与等效黑体温度转换关系,利用两极数据建立响应修复模型和非均匀校正模型,并用不同参数指标对模型进行评估,通过比对修复结果和实际海域温度,对修复工作进行评价。本文通过对HY-1B/COCTS的历史数据进行分析和对比,发现在位于南北两极地区冷空异常对仪器影响较小,冷空信号变化较稳定。利用筛选后的两极数据作为样本,冷空信号、黑体信号、铂电阻码值三者确定了随时间变化的仪器响应关系,建立了基于再定标系数的响应修复模型,考虑到各元探测器受影响情况不一致,其修复精度不同,又在修复结果的基础上,设计了针对HY-1B/COCTS的基于码值概率分布的非均匀校正模型,实现对非标准元的码值二次修复,顺带解决了图像条带问题。然后对模型的准确度和稳定性进行了评估,并将修复结果反演到亮温与其它卫星数据进行对比;针对波段10受影响更严重的情况,提出了波段9对波段10的码值补偿机制,实现了模型优化。最后利用分裂窗算法反演海温,在存在昼夜温差的前提下,反演温度与实际温度温差小于1K,满足水色仪设计要求,实现了对目标数据的修复。
王玎睿[4](2021)在《可用于冰情监测的分布式光纤拉曼测温系统设计及应用》文中提出在冰科学研究中,冰盖厚度是监测凌汛灾害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计算冰对水工建筑物作用力的重要参数。冰盖剖面温度是反映冰盖冻结和消融变化的关键因素之一,对于监测冰盖厚度变化具有重要作用。因此,研究冰盖剖面温度的测量方法及技术对于冰层各界面的准确识别,及时掌握冰盖厚度及冰盖内部的热力学变化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传统的冰盖温度测量方法仅可以测量局部小范围内的冰温信息,面对长距离的测温需求,存在布设及维护成本高,易受干扰等的不足。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使用普通光纤作为敏感介质和传输介质,可以使光纤铺设沿线的任一点的温度信息都能被检测到。相比传统的温度测量方法,具有精度高、测量距离长、抗干扰的优点。本文针对冰情环境中大范围的温度检测手段的不足,开展了可用于冰情检测的分布式光纤拉曼测温系统的设计研究。为了在不对现有测温系统进行硬件升级的情况下提升空间分辨率,提出了一种基于频域解调的反卷积校正算法,从而避免了因受系统有限带宽而导致的测温不准。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具有垂直高分辨率的温度测量装置,有助于更加详细地观测河流湖泊在结冰和消融期内冰盖温度的变化。本文主要完成了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1)从分布式光纤拉曼测温系统的基本原理出发,对基于光纤拉曼散射温敏特性的测温原理和基于光时域反射技术的定位原理进行研究。分析了两种常用温度解调方法的优缺点,选定了基于拉曼斯托克斯散射光的双路解调方法;(2)确定了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根据选定的各个系统模块搭建了系统实验平台。针对采集到的拉曼散射信号强度非常微弱,信噪比低的问题,采用16000次累加平均和小波模极大值算法进行去噪处理。针对拉曼散射信号在传播过程中存在衰减的问题,采用信号衰减补偿的方法进行校正。此外,通过温度标定实验,得到了温度与拉曼比值的拟合曲线,拟合决定系数R2为0.9994;(3)为获得系统的性能参数,进行了相关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在2 km的测量范围内,系统具有良好的时间稳定性和空间稳定性,空间分辨率为1.3 m,最大测温误差为0.51℃。为解决系统空间分辨率不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反卷积校正算法,将空间分辨率提升到0.5 m,此时最大测温误差为0.48℃;(4)设计了一种垂直高分辨率温度测量装置,垂直分辨率可达2.5 mm,完成了冰层冻结和消融过程中剖面温度的检测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装置能够精确的识别出冰层厚度的变化,从而达到对冰层厚度进行识别的目的。
马杰[5](2021)在《基于恒功率原理的核电级热式质量流量计研制》文中认为热式质量流量计是采用热传递原理直接测量被测气体质量流量的流量计,具有量程比大、测量精度高、压损小以及可靠性高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冶金、核电等领域。为了实现核电站主控制室安全保障系统的空气流量测量,根据核电站电气设备1E级安全要求和测量系统需求,设计了1E级热式质量流量计的传感器结构和变送器电路。传感器包括:一个Pt1000铂电阻温度传感器(测速元件)和加热元件构成测速探头,用来测量测速元件的温度;另一个Pt1000铂电阻温度传感器(测温元件)和质量均衡器构成测温探头,用来测量流体的温度。该种传感器设计在不使用微处理器以及模数转换器的情况下,既能实现测速元件的恒功率加热,又能直接测量与两探头温差信号成正比关系的电压差信号。采用纯模拟器件研制了变送器电路,包括恒流源电路、信号调理电路、非线性校正电路、4-20m A电流输出电路以及电源电路。恒流源电路包括驱动电流源和加热电流源,分别用来驱动测速元件和测温元件产生电压信号以及对加热元件进行恒功率加热,使得测速元件和测温元件之间形成温差。在恒流源大小的选择上,选择1m A电流源作为驱动电流源,既能避免对铂电阻进行加热而导致其电阻值发生变化,又能保证铂电阻的输出电压具有较高的信噪比;选择75m A电流源作为加热电流源,既能避免测速探头的温度过高而加速探头的氧化,又能保证传感器特性曲线具有较高的分辨率。信号调理电路包括差分放大电路和低通滤波电路,分别负责将测速元件和测温元件两端的电压进行差分放大以及滤除放大后电压信号中的高频干扰。针对热式质量流量计传感器特性严重非线性的问题,根据传热学原理和金氏定理,同时结合自身的传感器结构和变送器电路,推导出流量与传感器输出信号之间的传递函数,并通过实时模拟计算芯片AD538设计了非线性校正电路来实现该传递函数。针对非线性校正效果易受传感器制作工艺、铂电阻散热能力以及环境温度等因素影响的问题,提出将流量区间分段,并在各区间设置不同的幂值,从而实现整个流量区间传感器信号的校正。非线性校正电路包括模拟倒数、减法运算电路、电压分段电路、模拟幂运算电路以及隔离输出电路,该部分电路负责将经过信号调理电路输出的电压信号进行一系列模拟运算,从而得到与流量成线性关系的电压信号。4-20m A电流输出电路将经过非线性校正电路校正后输出的电压信号转化为与流量成线性关系的电流信号,并进行输出;电源电路负责为各模块电路供电。为了验证仪表的性能,在重庆川仪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进行了气体实流标定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所研制的1E级热式质量流量计在0-100m3/h的流量范围内达到(1%示值误差+0.5%满量程)的精度,满足1E级技术指标的设计要求。
黄巧峰[6](2020)在《高精度分层温度测量装置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表明飞行试验过程中,试验舱内侧壁与大底温度数据的测量可以获取表面防热结构不同深度的温度,对热防护工作甚至整个系统试验的安全顺利进行都有着重要意义。考虑到试验舱内复杂的电磁环境,且舱内不同部位的温度变化差异较大,所以对温度测量装置的精度与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研究并设计了一种高精度的分层温度测量装置,测温通道数为4,可根据测温范围选取热电偶或铂电阻进行温度测量,并对温度信号进行变换、调理、采集与编码,上传采样数据给上位机或遥测设备进行分析。本文结合国内外温度采集的研究现状和设备的使用需求,确定了数据的传输模式和采样方式,提出了整体的设计方案。针对不同通道的测温范围,分别选用S型、K型热电偶与铂电阻pt1000作为测温的敏感元件。根据热电偶的测温特点与分度号的区别,对应设计了以AD8495和AD590为核心的两种冷端补偿的硬件电路方案,同时介绍了补偿导线的比对选型,以提高设备对环境温度的适应能力;根据铂电阻的测温原理,通过对其驱动方式的分析,提出并设计了一种高精度的恒流源驱动的四线制测温方式,对关键技术恒流源的设计进行了对比分析和优化设计,可以有效地去除自身线阻的影响和减小自热效应,提高测量精度。为提高设备对复杂电磁环境的抗干扰能力,采用差分的方式进行增益调整并进行滤波设计,包括RF射频滤波、二阶压控低通滤波,来滤除环境中射频干扰以及线路传输过程中的串扰。在采集量化方面,针对温度信号采样频率低、采集精度要求高的特点,选用Σ-Δ型ADC进行模数转换,本文介绍了Σ-Δ型ADC应用的过采样、数字抽取滤波和噪声整形技术,分析其高分辨率和低噪声的采样机理。采用双定时器程序设计优化模拟开关切换、A/D转换和串口通信的时序逻辑,实现均匀采样和统一的数据编帧、转发,并通过分析和验证抽取滤波器的选取与抽取比的大小对采集精度的影响,实现高精度的信号采集。通过搭建测试平台对温度测量装置进行全面测试,并针对装置的可靠性与测量精度展开了分析与总结,验证了设计的可行性。
胡晓涛[7](2020)在《感应电机运行状态监测系统的研究与设计》文中认为感应电机因为具有结构简单、效率高和可靠性高等优点而被广泛的应用于轨道交通和工业控制领域。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感应电机在长期的运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各种故障,严重的时候甚至会造成较大的安全事故。研究表明,感应电机的电压、电流、转速和温度等信号量都能反映电机的运行状态,通过对这些信号量的实时监测可以及时有效的对电机的运行状态进行判断,对于保证其安全可靠的运行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对感应电机状态监测系统的研究主要是结合监测系统获得的数据,研究相应的故障诊断方法对电机的运行状态进行评估,而对监测系统中传感器采集数据的可靠性的评估方法研究较少。因此,本文以实验室的两台感应电机的温度、电压、电流、转矩和转速为监测对象,搭建了一套感应电机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测系统。首先对监测系统中使用的温度传感器的数据采集精度和数据采集的可靠性等问题进行了研究。一是对Pt100测温过程中存在的非线性测量误差进行了分析,通过MATLAB仿真证明了采用的最小二乘分段线性拟合方法在减小误差,保证温度数据采集精度上的良好效果。二是针对温度传感器运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故障,提供虚假数据的问题,利用一种基于贝叶斯估计的数据融合方法对多温度传感器采集的数据进行预处理,从而保证采集的温度数据是准确可靠的。然后对监测系统的具体设计与实现过程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包括温度采集装置、电压采集装置、电流采集装置和采集传输装置的软硬件设计,以及上位机监控软件的设计。最后,通过利用开发的温度采集装置进行温度测试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最小二乘分段线性拟合方法补偿后的测温装置的精度能够满足要求;通过利用监测系统实际采集到的温度数据对本文采用的一种基于贝叶斯估计的数据融合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的对传感器输出数据的可靠性进行评估,剔除虚假数据,从而保证监测数据的准确可靠。并对所开发的监测系统经过多方面的实验测试,结果表明系统运行正常,能够实现对电机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测。研究成果不仅对感应电机状态监测系统的性能提升具有现实意义,同时作为一个实验平台,在开展其它科学实验以及教学演示当中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张晨光[8](2020)在《基于阻容-时间关系测温技术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温度测量在生活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军事、科研、工业生产中对温度的测量有着不同的精度要求,涉及了研发的安全性以及生产的效益。随着科技的发展,衍生出了各种各样的温度测量技术。每种温度测量技术都有其适合的环境,有自身的优点也存在其局限性。对现有测量技术诸多性能进行比较,传统的测温测量方法存在测量精度和测量分辨率低的不足。采用恒流法无控制芯片,受恒流源的稳定性影响,集成电路搭建的测温系统测量精度和分辨率需进一步提升。可编程芯片的测量系统单片机的时钟频率较低,所以对温度测量技术的研究具有深远的意义。1、本文设计了一种新的温度测量方法,该方法主要是利用电阻和温度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的研究。这种方法以电阻量的测量为基础,通过建立电阻和时间的关系模型,以时间间隔测量技术实现电阻量的测量,最后完成温度值的转换以及温度的测量。2、整个过程中,电阻量转化为时间间隔测量需建立其中的关系模型,本文对传统电容的充放电电路进行改进,选取整个电容充放电过程中的放电过程,再引入微小电容,通过对测量方法的改进设计,达到了消除电容对测量结果的影响,提升了电阻的测量结果和温度的测量结果。研究中通过电阻值的精确测量达到温度值的测量,电阻量到时间间隔的转化,克服了传统ADC电压余量不足的缺点以及恒流源稳定性的问题等。3、文中对可控电压模块、计时模块等各部分进行了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时间间隔的测量误差在44ps~87ps之间,最大相对误差为0.13%。电容差的测量中测量值在100pf的测量误差小于2%,同批次100Ω电阻测量的误差在10-5量级,温度测量值最大相对误差为0.31%。
许子颖,董峰,傅雨田[9](2020)在《基于压控电流源的铂电阻测温非线性校正设计》文中研究指明铂电阻因其高精度、高稳定性、可重复性以及可互换性的特点,作为温度传感器在工业领域以及航天领域被广泛应用。针对铂电阻的非线性特性,提出了一种基于压控电流源的铂电阻测温非线性校正设计方法。利用测量系统的输出值微调铂电阻的激励电流的方法,抵消非线性误差,提高输出信号的线性度,具有参数计算简单、电路实现方便的优点。该方法应用于某在轨辐射定标系统,进行了相应的电路设计,采集了实际实验数据。实测数据表明,采用该方法能在-40~70℃的范围内将由铂电阻温度传感器非线性产生的测量误差改善为约0.016℃,提高了温度测量精度。
黄瑞麒[10](2019)在《卫星变温环境下的温敏铂电阻高精度测量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空间精密测量技术的发展,各种高精度仪器在航天器上的应用日益增多。为了保证高精度仪器的工作性能,常采用高精度温度监测与控制的方法,以保持仪器所处温度环境的稳定性。目前,某些精密仪器的测温和控温精度需求已经达到mK量级。温敏铂电阻由于具有稳定度高,线性度好的特点,是目前最为常用的高精度测温传感器,而电阻测量是铂电阻测温系统中的一项关键技术。针对上述现状,本课题将设计一种等效测温精度达到1mK,并且能够在卫星星载变温环境中正常工作的Pt1000铂电阻测量仪器。本文详细分析了国内外铂电阻测量技术的研究现状,综合考虑电阻测量系统中引线电阻、热电动势、电路漏电流、测量噪声和温漂等因素对测量精度的影响,提出一种适用于卫星变温环境下的高精度铂电阻测量方案。并研制了一套能够在变温环境下对Pt1000铂电阻测量精度达到3.9ppm的电阻测量系统。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针对传统电阻测量系统中测量精度难以达到所需指标的问题,本文首先分析对比了各种电阻测量原理并确立了比例法方案。建立了比例法电阻测量系统的结构模型并据此完成系统的误差分析,提出采用分压比例的结构实现了系统的进一步优化。实现了噪声峰峰值低于2ppm的信号采集模块和噪声峰峰值低于2ppm的低噪声激励结构的设计和研制。最终完成的系统在对电阻测量时噪声峰峰值低于3.9ppm,能够满足本课题所需要求。2、针对电阻测量系统在卫星所处的变温环境下工作时,由于系统自身温漂导致测量结果漂移的问题,本文建立了系统温漂模型并根据各模块的温漂特性进行分析,确定了系统温漂的主要来源为参考电阻。通过对系统进行温漂特性检测,获得其温漂规律。提出了一种采用温度自检——软件拟合校正的方法实现系统温漂的补偿。最终完成的测量系统在10℃到40℃工作温度范围内工作时,由于自身温漂对测量结果带来的误差小于3.9ppm。3、结合上述设计研制实现了一套完整的高精度阻值测量系统,同时设计了基于高稳定性电阻组合的Pt1000模拟装置,并以超级测温仪为参考基准进行了系统测量精度的对比验证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在以超级测温仪作为参考基准的情况下,该系统在10℃到40℃温度范围内工作时,对833Ω到1250Ω范围内(等效于Pt1000测量温度范围-42℃到65℃)的电阻测量精度达到3.9ppm。
二、铂电阻测温中的线性校正(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铂电阻测温中的线性校正(论文提纲范文)
(1)低产井流量测量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低产井流量测量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热式质量流量计测量方法比较 |
1.3.1 恒温差式流量计的测量原理分析 |
1.3.2 恒功率式流量计的测量原理分析 |
1.3.3 两种测量方法比较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基于温差法的低产井流量测量方法的研究 |
2.1 基于温差法的流量测量原理分析 |
2.2 温差法流量测量测量误差分析 |
2.2.1 管径对流量测量精度的影响分析 |
2.2.2 温差对流量测量精度的影响分析 |
2.2.3 加热功率大小对流量测量精度的影响分析 |
2.2.4 传感器长度对流量测量精度的影响分析 |
2.3 温差因素修正 |
2.3.1 测量数据处理 |
2.3.2 测量结果修正 |
2.4 本章小节 |
第三章 低产井流量测量方法的流体仿真 |
3.1 流体流动基本理论 |
3.2 管内流体速度及温度分布模拟 |
3.2.1 几何模型建立 |
3.2.2 网格划分 |
3.2.3 模型计算 |
3.2.4 结果分析 |
3.3 管内热源温度传递模拟 |
3.3.1 几何模型建立 |
3.3.2 网格划分 |
3.3.3 模型计算 |
3.3.4 结果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ARM的低产井流量测量系统软件设计 |
4.1 系统的技术指标及设计方案 |
4.2 系统工作流程 |
4.3 主要模块软件设计与实现 |
4.3.1 主要模块软件设计思路 |
4.3.2 数据采集子程序设计 |
4.3.3 数据处理子程序设计 |
4.3.4 运算显示子程序设计 |
4.3.5 网络通讯子程序设计 |
4.4 上位机软件设计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统实验结果与数据分析 |
5.1 低产井流量测量实验系统设计 |
5.1.1 实验系统设计 |
5.1.2 实验平台搭建 |
5.2 恒功率式流量计液体测量结果分析 |
5.2.1 流速变化下的恒功率式流量计结果分析 |
5.2.2 静止下的恒功率式流量计结果分析 |
5.3 双速度探头恒功率式流量计气体测量结果分析 |
5.4 实验数据处理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本文完成的主要工作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
(2)红外辐射基准载荷的高精度温控信息获取与处理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遥感技术发展现状 |
1.1.2 在轨辐射定标技术瓶颈 |
1.2 在轨辐射定标基准源研究现状及技术难点 |
1.2.1 研究现状 |
1.2.2 技术难点 |
1.3 高精度温控技术研究现状及技术难点 |
1.3.1 研究现状 |
1.3.2 技术难点 |
1.4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红外辐射基准载荷的高精度温控应用需求研究 |
2.1 红外辐射基准载荷系统组成及分析 |
2.1.1 系统组成 |
2.1.2 高精度温控需求分析 |
2.2 空间红外基准辐射源基本原理 |
2.2.1 空间红外基准辐射源基本架构 |
2.2.2 空间基准载荷红外辐射源溯源链路 |
2.3 红外辐射源核心组件需求分析 |
2.3.1 温度测量组件 |
2.3.2 半导体制冷器及其散温组件 |
2.3.3 红外辐射源结构设计 |
2.3.4 绝热棉及多层绝热组件 |
2.3.5 微型相变固定点单元 |
2.4 不确定度分配 |
2.4.1 基本原理 |
2.4.2 空间基准载荷红外辐射源不确定度分配 |
第3章 面向红外辐射基准载荷应用的高精度测温技术研究 |
3.1 主流测温电路原理及局限性分析 |
3.2 测量电路非线性校正原理简介 |
3.3 基于电阻比率测温结构的多参考阻值比率测温方法研究 |
3.3.1 针对非线性误差问题的研究 |
3.3.2 针对铂电阻阻值计算不连续问题的研究 |
3.4 基于同激励源及同信号路径的可扩展式电阻阵列研究 |
3.4.1 工作原理 |
3.4.2 快速判定电阻区间算法 |
3.5 数字均值滤波器的不确定度评定方法研究 |
3.5.1 现有滤波器评价工具的局限性研究 |
3.5.2 温度测量系统信号模型的研究 |
3.5.3 典型温度信号序列的构建方法 |
3.5.4 数字均值滤波器的不确定度评定算法 |
3.5.5 黑体温度特性模型验证 |
3.5.6 均值滤波器的不确定度评定测试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多参考阻值比率结构的测控温系统电子学设计 |
4.1 低漂移高精度恒流源电路研究 |
4.1.1 恒流源电路基本原理及影响因素研究 |
4.1.2 低漂移高精度恒流源电路设计 |
4.2 测控温系统硬件设计 |
4.3 电路性能分析与实验 |
4.3.1 多参考阻值切换调节因子作用效果实验 |
4.3.2 温度测量稳定性等效实验 |
4.3.3 温度测量分辨能力等效实验 |
4.3.4 温度测量非线性标定劣化实验 |
4.3.5 温度测量电路校准与检定 |
4.3.6 热控驱动电路分辨能力实验 |
4.3.7 热控驱动电路输出稳定性实验 |
4.3.8 功率测量电路分辨能力实验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红外辐射源温控系统建模与研究 |
5.1 红外辐射源升降温控制系统热力学模型研究 |
5.1.1 半导体制冷器基本原理 |
5.1.2 红外辐射源温控系统的热力学模型研究 |
5.1.3 基于TEC散温器温度及驱动电压双反馈的模型研究 |
5.1.4 基于TEC驱动电压单反馈的模型研究 |
5.1.5 单反馈模型与双反馈模型的比较 |
5.2 红外辐射源温控系统模型辨识方法研究 |
5.2.1 基于最长循环周期线性移位寄存器序列的黑体温控系统模型辨识 |
5.2.2 基于增广最小二乘法的模型参数辨识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空间红外辐射基准源的温度控制技术研究 |
6.1 变论域模糊PID控制基本原理简介 |
6.2 针对输入变量的简化变论域研究 |
6.3 红外辐射源温控系统的控制器设计及其关键参数 |
6.3.1 模糊化和解模糊设计 |
6.3.2 模糊规则设计 |
6.3.3 模糊推理设计 |
6.3.4 基于简化变论域对模糊化环节的重设计 |
6.3.5 红外辐射源温控系统控制器关键参数 |
6.4 遗传算法对控制器关键参数的优化 |
6.4.1 基本原理 |
6.4.2 适应度函数设计 |
6.5 温控仿真结果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空间红外辐射基准源温控系统性能测试及评估 |
7.1 红外辐射源温控性能仿真实验 |
7.1.1 红外辐射源机械结构设计 |
7.1.2 辐射源温控性能仿真与分析 |
7.2 空间红外基准辐射源性能测试 |
7.2.1 短期稳定性及均匀性实验 |
7.2.2 温控曲线波动及异常扰动分析 |
7.2.3 长期稳定性及均匀性实验 |
7.2.4 微型镓相变固定点相变温度测量 |
7.2.5 相变温度随加热功率的变化关系研究 |
7.2.6 红外辐射源空腔发射率仿真 |
7.3 空间红外基准辐射源不确定度评定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3)冷空异常下海洋一号B星水色水温扫描仪热红外波段数据修复及验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海洋水温遥感仪器发展现状 |
1.2.2 非均匀校正方法研究 |
1.2.3 海温反演算法研究 |
1.2.4 冷空异常案例研究 |
1.3 文章主要内容和章节安排 |
第2章 HY-1B/COCTS介绍 |
2.1 HY-1B/COCTS载荷简介 |
2.1.1 HY-1B/COCTS的仪器参数 |
2.1.2 COCTS的结构设计 |
2.2 HY-1B/COCTS的工作原理 |
2.2.1 HY-1B/COCTS热红外波段辐射定标 |
2.2.2 HY-1B/COCTS的扫描时序 |
2.3 HY-1B/COCTS数据简介 |
2.3.1 HY-1B/COCTS数据格式 |
2.3.2 HY-1B/COCTS数据预处理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HY-1B/COCTS热红外波段修复模型设计 |
3.1 冷空异常影响 |
3.1.1 冷空异常对定标精度的影响 |
3.1.2 冷空异常对探测目标的影响 |
3.2 基于再定标系数的响应修复模型 |
3.3 基于概率分布的非均匀校正模型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HY-1B/COCTS热红外波段修复模型评估 |
4.1 响应修复模型分析 |
4.2 非均匀校正模型分析 |
4.3 模型修复结果准确度评价 |
4.4 模型修复结果稳定性评价 |
4.5 波段10 修复结果优化 |
4.6 分裂窗算法海温反演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4)可用于冰情监测的分布式光纤拉曼测温系统设计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冰情检测方法研究现状 |
1.2.2 温度检测方法研究现状 |
1.2.3 分布式光纤拉曼测温方法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分布式光纤拉曼测温系统的理论基础 |
2.1 光纤中的散射现象 |
2.1.1 自发拉曼散射 |
2.1.2 受激拉曼散射 |
2.2 光纤拉曼散射的温敏特性 |
2.3 光时域反射技术 |
2.4 基于拉曼反斯托克斯光的解调方法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分布式光纤拉曼测温系统平台搭建及信号处理 |
3.1 分布式光纤拉曼测温系统平台搭建 |
3.1.1 分布式光纤拉曼测温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
3.1.2 分布式光纤拉曼测温系统关键模块选型 |
3.1.3 系统实验平台搭建 |
3.2 分布式光纤测温系统的信号处理 |
3.2.1 累加平均去噪 |
3.2.2 信号衰减补偿 |
3.2.3 小波模极大值去噪算法 |
3.3 温度标定 |
3.3.1 温度标定区域的选择 |
3.3.2 温度标定实验方案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系统性能分析及空间分辨率优化 |
4.1 系统性能指标 |
4.2 反卷积算法对空间分辨率的优化 |
4.2.1 影响系统空间分辨率的因素 |
4.2.2 提高空间分辨率的反卷积校正算法 |
4.2.3 实验验证及数据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冰层生消过程模拟实验和数据分析 |
5.1 冰层生消过程模拟实验 |
5.1.1 垂直高分辨率传感部分整体设计 |
5.1.2 不同弯曲半径对拉曼信号的影响 |
5.2 冰层生消过程数据分析 |
5.3 海冰生消过程模拟实验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基于恒功率原理的核电级热式质量流量计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热式质量流量计分类及原理 |
1.2.1 热式质量流量计分类 |
1.2.2 热式质量流量计基本原理 |
1.2.2.1 传热原理 |
1.2.2.2 测量原理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课题来源和主要内容 |
第二章 流量计方案设计 |
2.1 设计要求 |
2.2 传统恒功率热式质量流量计设计 |
2.2.1 传统传感器设计 |
2.2.2 传统变送器设计 |
2.3 1E级热式质量流量计设计 |
2.3.1 设计难点 |
2.3.2 传感器结构设计 |
2.3.3 变送器电路设计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变送器电路研制 |
3.1 恒流源电路 |
3.1.1 1mA驱动电流源电路 |
3.1.2 75mA加热电流源电路 |
3.2 信号调理电路 |
3.2.1 差分放大电路 |
3.2.2 巴特沃斯低通滤波电路 |
3.3 非线性校正方法 |
3.3.1 多项式拟合方法 |
3.3.2 分段线性化方法 |
3.3.3 传递函数线性化方法 |
3.3.3.1 传递函数推导 |
3.3.3.2 模拟倒数、减法运算电路 |
3.3.3.3 电压分段电路 |
3.3.3.4 模拟幂运算电路 |
3.3.5 隔离输出电路 |
3.4 4-20mA电流输出电路 |
3.5 电源电路 |
3.5.1 24V转±5V电路 |
3.5.2 24V转±15V电路 |
3.5.3 +15V转+10V电路 |
3.6 PCB板制作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变送器测试与流量计标定实验 |
4.1 变送器电路测试 |
4.1.1 电源电路 |
4.1.2 恒流源电路 |
4.1.3 信号调理电路 |
4.1.4 非线性校正电路 |
4.1.5 4-20mA电流输出电路 |
4.2 气体流量标定实验 |
4.2.1 标定装置 |
4.2.2 标定过程 |
4.2.3 标定结果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清单 |
(6)高精度分层温度测量装置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热电偶与铂电阻传感器研究现状 |
1.2.2 温度测量采集技术研究现状 |
1.2.3 温度测量采集设备研究现状 |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
2 设计思路与方案规划 |
2.1 设计需求分析 |
2.2 方案设计思路分析 |
2.2.1 数据传输模式分析 |
2.2.2 数据采样方式选择与分析 |
2.2.3 主要器件的选型 |
2.3 整体设计方案 |
2.4 本章小结 |
3 信号调理电路的优化设计 |
3.1 热电偶冷端补偿方案的设计与分析 |
3.1.1 热电偶的工作原理与测量方法 |
3.1.2 热电偶的冷端补偿的优化设计 |
3.1.3 负温度测量-基准偏置电压源设计 |
3.1.4 补偿导线的选用和抗干扰处理 |
3.2 铂电阻的驱动方式及优化设计 |
3.2.0 铂电阻的测温原理 |
3.2.1 铂电阻的驱动方式分析 |
3.2.2 恒流源设计分析与优化 |
3.3 信号增益调整 |
3.4 低频信号滤波电路优化设计 |
3.4.1 RFI滤波电路设计 |
3.4.2 二阶低通滤波电路设计 |
3.5 电源模块设计 |
3.6 本章小结 |
4 采集转发电路设计与关键逻辑分析 |
4.1 Σ-Δ型 ADC的工作原理 |
4.1.1 过采样技术 |
4.1.2 量化噪声整形技术 |
4.1.3 数字抽取滤波 |
4.2 采样量化电路与422 接口电路设计 |
4.2.1 采样量化电路设计 |
4.2.2 RS-422 接口电路设计 |
4.3 采集转发逻辑设计 |
4.3.1 双定时器程序设计优化采集转发时序 |
4.3.2 双定时器软件配置 |
4.3.3 UART串口通信逻辑设计 |
4.3.4 采集转发时序验证 |
4.4 抽取滤波器选取及抽取比对采集精度的对比分析 |
4.4.1 抽取滤波器与抽取比 |
4.4.2 采集精度的对比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功能测试与验证分析 |
5.1 测试平台的搭建 |
5.2 数据完整性验证 |
5.3 采集精度验证 |
5.4 上位机数据波形测试 |
5.5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感应电机运行状态监测系统的研究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课题背景和意义 |
1.2 感应电机监测系统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电机状态监测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电机监测系统的发展与应用 |
1.3 论文主要内容 |
2 感应电机状态监测系统的总体设计 |
2.1 监测系统的总体结构 |
2.2 监测系统关键技术介绍 |
2.2.1 温度传感器选取 |
2.2.2 电压电流传感器选取 |
2.2.3 转矩转速测量方法 |
2.2.4 数据传输方法 |
2.3 小结 |
3 电机温度数据测量和处理方法研究 |
3.1 温度传感器测量非线性补偿方法研究 |
3.1.1 温度传感器非线性测量误差分析 |
3.1.2 插值与曲线拟合法 |
3.2 多传感器采集数据的预处理方法研究 |
3.2.1 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技术 |
3.2.2 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方法分析 |
3.2.3 一种基于贝叶斯估计的数据融合方法 |
3.3 小结 |
4 感应电机状态监测系统的设计实现 |
4.1 感应电机状态监测装置硬件设计实现 |
4.1.1 温度采集装置硬件设计 |
4.1.2 电压电流采集装置硬件设计 |
4.1.3 采集传输装置硬件设计 |
4.2 感应电机状态监测系统软件设计实现 |
4.2.1 温度采集装置软件设计 |
4.2.2 电压电流采集装置软件设计 |
4.2.3 采集传输装置软件设计 |
4.2.4 上位机软件设计 |
4.3 小结 |
5 实验测试与分析 |
5.1 实验装置 |
5.2 温度测试 |
5.3 基于贝叶斯估计数据融合算法实测数据分析 |
5.4 电机状态监测系统的测试 |
5.4.1 RS485通信测试 |
5.4.2 以太网通信测试 |
5.4.3 系统整体测试 |
5.5 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8)基于阻容-时间关系测温技术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电阻温度检测技术的现状 |
1.3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1 主要研究工作 |
1.3.2 内容安排 |
第二章 电阻测温理论基础 |
2.1 电阻测温中电阻的测量 |
2.1.1 电阻比率法 |
2.1.2 桥式电阻测量法 |
2.1.3 恒流源测量法 |
2.1.4 电阻时间关系测量法 |
2.2 时间测电阻误差的分析 |
2.2.1 导线电阻 |
2.2.2 电容造成的误差 |
2.2.3 电压造成的误差 |
2.2.4 时间间隔检测的精度影响 |
2.3 时间间隔测量技术 |
2.4 电阻-温度转换计算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测温电路设计与仿真 |
3.1 温度脉宽时间转换方法 |
3.2 可控参考电压设计 |
3.2.1 电路设计 |
3.2.2 电压源仿真结果 |
3.3 电容差测量 |
3.3.1 电容参数选取 |
3.3.2 仿真验证 |
3.4 电压比较设计 |
3.4.1 电压比较仿真 |
3.5 时间间隔信号测量实现 |
3.5.1 位宽校准 |
3.5.2 延迟链测试与数据分析 |
3.5.3 时间信号测量仿真 |
3.6 测量温度的转换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测量验证 |
4.1 测量系统框架 |
4.2 系统各部分验证 |
4.3 测量电路仿真 |
4.4 对比分析 |
4.5 数据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论文及学术成果 |
(9)基于压控电流源的铂电阻测温非线性校正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铂电阻非线性校正原理 |
1.1 非线性校正硬件原理设计 |
1.2 非线性校正原理分析 |
2 非线性校正实际应用 |
2.1 电路设计 |
2.2 实验验证 |
3 结论 |
(10)卫星变温环境下的温敏铂电阻高精度测量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测温技术研究现状 |
1.2.2 卫星变温环境下的高精度测温技术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高精度铂电阻测温的电阻测量方案 |
2.1 引言 |
2.2 铂电阻测温中的阻值测量方案 |
2.2.1 电桥法方案分析 |
2.2.2 恒流源法方案分析 |
2.2.3 比例法方案分析 |
2.3 分压比例法结构误差分析 |
2.3.1 信号采集单元误差 |
2.3.2 电流激励单元误差 |
2.3.3 参考电阻误差 |
2.3.4 漏电流误差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精密多通道铂电阻测量电路设计 |
3.1 引言 |
3.2 整体结构设计和系统精度需求分析 |
3.3 精密信号采集模块设计 |
3.3.1 精密ADC单元设计 |
3.3.2 基准源模块设计 |
3.3.3 模数转换程序设计 |
3.3.4 模块性能优化调试 |
3.4 部分硬件模块设计 |
3.4.1 基于模拟开关的多通道切换单元设计 |
3.4.2 数字控制管理单元设计 |
3.4.3 电路系统电源模块设计 |
3.4.4 硬件电路布局设计 |
3.5 系统程序设计 |
3.5.1 整体程序流程 |
3.5.2 主控软件滤波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卫星变温环境下的温漂补偿技术研究 |
4.1 引言 |
4.2 卫星变温环境下的测量仪器温漂特性分析 |
4.2.1 系统整体温漂特性分析 |
4.2.2 系统温漂特性分析 |
4.3 温漂问题解决方案 |
4.3.1 系统温漂规律测试实验 |
4.3.2 系统温漂补偿结构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实验及分析 |
5.1 引言 |
5.2 系统的各模块性能验证实验 |
5.2.1 信号采集模块的噪声实验 |
5.2.2 比例分压电路的噪声实验 |
5.2.3 电阻测量系统的整体噪声测试实验 |
5.3 系统的电阻测量性能验证实验 |
5.3.1 系统测量分辨力实验 |
5.3.2 系统测量稳定性实验 |
5.3.3 电阻测量精度实验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铂电阻测温中的线性校正(论文参考文献)
- [1]低产井流量测量技术研究[D]. 冀佩佳. 西安石油大学, 2021(09)
- [2]红外辐射基准载荷的高精度温控信息获取与处理技术[D]. 辛世杰.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2021(01)
- [3]冷空异常下海洋一号B星水色水温扫描仪热红外波段数据修复及验证[D]. 瞿洋.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2021(01)
- [4]可用于冰情监测的分布式光纤拉曼测温系统设计及应用[D]. 王玎睿. 太原理工大学, 2021(01)
- [5]基于恒功率原理的核电级热式质量流量计研制[D]. 马杰. 合肥工业大学, 2021(02)
- [6]高精度分层温度测量装置的设计与实现[D]. 黄巧峰. 中北大学, 2020(12)
- [7]感应电机运行状态监测系统的研究与设计[D]. 胡晓涛.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3)
- [8]基于阻容-时间关系测温技术应用研究[D]. 张晨光.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5)
- [9]基于压控电流源的铂电阻测温非线性校正设计[J]. 许子颖,董峰,傅雨田. 半导体光电, 2020(02)
- [10]卫星变温环境下的温敏铂电阻高精度测量技术研究[D]. 黄瑞麒.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