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析玉米蚜的发生及防治(论文文献综述)
高思禹,郑旭,岳群,张李香,徐利剑[1](2021)在《来自大兴安岭凋落物的绿僵菌及其相近菌属真菌的生物活性》文中认为为研究绿僵菌Metarhizium及其相近菌属真菌的生物活性,采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的方法对来自大兴安岭凋落物的肉色基思菌Keithomyces carneus(曾用名:肉色绿僵菌M.carneum)与马氏马昆德菌Marquandomyces marquandii(曾用名马昆德绿僵菌M.marquandii)以及金龟子绿僵菌Metarhizium anisopliae进行了鉴定,并分析了它们对3种害虫、4种植物病原菌的活性。杀虫活性测定表明,肉色基思菌与马氏马昆德菌对双斑萤叶甲Monolepta hieroglyphica、玉米蚜Rhopalosiphum maidis、绿豆象Callosobruchus chinensis具有侵染能力,为非寄主专化型真菌。抑菌活性测定表明,肉色基思菌对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水稻白叶枯病菌Xanthomonas oryzae pv.oryzae等病原菌具有抑菌活性。本研究揭示了3种供试真菌具有防治双斑萤叶甲的潜力,也发现了肉色基思菌与马氏马昆德菌的生防潜力,为它们进一步开发利用打下了基础。
周超,张勇,马冲,吴翠霞,张田田,宋敏[2](2021)在《4种杀虫剂对玉米3种害虫的毒力及种子处理防治效果评价》文中指出为评价4种杀虫剂在玉米田防治灰飞虱Laodelphax striatellus、禾蓟马Frankliniella tenuicornis和玉米蚜Rhopalosiphum maidis的应用前景,采用浸苗法测定了其对3种害虫的毒力,并通过种子处理筛选对3种害虫田间防效较高的药剂。结果表明,噻虫嗪、呋虫胺和吡虫啉对灰飞虱、禾蓟马和玉米蚜具有较高毒力,LC50分别为0.14~1.10、4.24~31.01 mg/L和0.80~7.49 mg/L,氟啶虫酰胺的毒力最低,对3种害虫的LC50分别为84.55、222.72 mg/L和44.81 mg/L。采用种子处理的方式施药后,各药剂处理组玉米出苗率与对照组无显着差异,安全性较高;播种后30 d, 20%氟啶虫酰胺种子处理悬浮剂对灰飞虱、禾蓟马的防效均在75%以上,播种后40 d, 70%噻虫嗪种子处理可分散粉剂对灰飞虱防效最高,其次为20%氟啶虫酰胺种子处理悬浮剂、8%呋虫胺悬浮种衣剂和600 g/L吡虫啉悬浮种衣剂;播种后50 d(玉米抽雄期)调查,20%氟啶虫酰胺种子处理悬浮剂对玉米蚜防治效果可达92.1%,表现出较高的防治效果,噻虫嗪、呋虫胺、吡虫啉防治效果略低,但均在70%以上,能有效防治玉米蚜的为害。综上,氟啶虫酰胺、噻虫嗪、呋虫胺和吡虫啉均适合用于防治玉米田灰飞虱、禾蓟马和玉米蚜3种害虫。
赵艳丽[3](2021)在《白足蚜小蜂的控蚜能力及枸杞蚜生防载体植物系统的构建》文中研究指明枸杞是内蒙古、宁夏、甘肃、新疆等地种植的优良药材和营养保健品,也是很好的生态防护林树种之一。桃蚜Myzus persicae是危害枸杞较为严重的蚜虫之一。长期使用化学农药造成了枸杞害虫抗药性、果品农药残留超标、环境污染、产品出口受限、农民经济收入降低。因此,寻找低毒、环保的生物防治非常重要。载体植物系统是一种新型的天敌饲养和释放方法,结合了保护式和增补式生物防治的特点,是可长期自我维持天敌种群的饲养单位。白足蚜小蜂Aphelinus albipodus对桃蚜有较好的控制作用。因此研究白足蚜小蜂对桃蚜的功能反应和种内干扰对其控蚜能力的影响,构建以桃蚜为目标害虫,枸杞为目标作物,以白足蚜小蜂为有益生物的枸杞蚜虫载体植物系统非常重要。结果如下:1.白足蚜小蜂对桃蚜不同龄期的取食和寄生量随着密度的增加逐渐上升后趋于稳定,寄生功能反应符合HollingⅡ型圆盘方程。白足蚜小蜂对混合龄期桃蚜取食量最大,次之1-2龄、3-4龄,对无翅成蚜取食量最少;对3-4龄桃蚜寄生量最大,1-2龄次之,对无翅成蚜和混合龄期蚜虫寄生量最少。2.种内干扰对白足蚜小蜂寄生能力有明显的影响,自身密度越高,寄生作用率越低,分摊竞争强度越大。种内干扰效应符合Hassell-varley模型。在一定生存空间内,寄生作用率随着密度的增加而降低,并存在种内分摊竞争,竞争强度与密度呈正相关关系。3.白足蚜小蜂能够寄生桃蚜和玉米蚜Rhopalosiphum maidis,在两种寄主上的寄生、发育历期、羽化率、性比均无显着差异,而玉米蚜不危害枸杞,可选用玉米蚜替代桃蚜。4.通过4种候选替代寄主蚜虫对枸杞危害性测定,玉米蚜对枸杞不存在显着的危害性;白足蚜小蜂能够在桃蚜和玉米蚜上完成生活史,因此选择玉米蚜为替代寄主,构建枸杞-小麦(玉米)-玉米蚜-白足蚜小蜂系统,防治枸杞蚜。因小麦生长周期短,选择小麦为载体植物优于玉米。
姚晓灵[4](2021)在《玉米品种的抗虫性及其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对50个玉米品种上的主要害虫与天敌的种类及数量进行了调查,利用害虫数量计算的虫情指数进行了抗虫性鉴定。并对50个品种上总的主要害虫及天敌的种群动态、物种组成和相对多度、不同品种上的害虫与天敌的优势种与群落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如下:1.抗虫性鉴定表明,不同品种间的抗虫性高低存在差异,同一品种在不同生育期表现出的抗性也不同。未发现同时高抗桃蛀螟、亚洲玉米螟、棉铃虫这3种穗虫及棉蚜、玉米蚜、禾缢管蚜这3种蚜虫的品种;郁青358对3种穗虫表现出高抗或抗性;鑫瑞37、齐单805、郑单958、鑫瑞57、明天695、鲁星702高抗玉米蚜和禾缢管蚜,未发现对3种蚜虫表现高抗的品种。玉米的不同生育期内抗虫性存在变化,如从玉米吐丝期到完熟期,明天695对于桃蛀螟和玉米螟的抗性均由高抗转为高感,而对于棉铃虫的抗性则由高感转为高抗;金海2010等4个品种对于玉米蚜和禾缢管蚜的抗性则均由高抗转为高感。玉米品种对鳞翅目害虫和蚜虫类的抗虫性存在差异,对蚜虫类表现出抗性的品种数多于对鳞翅目害虫表现抗性的品种,说明大多数品种对蚜虫的抗性要优于鳞翅目害虫。2.玉米田节肢动物群落物种组成主要包括食叶与钻蛀类、刺吸类害虫与捕食或寄生性天敌。所有玉米品种上的节肢动物共46种,分别隶属于2纲、7目、29科。其中害虫共18种,占总数的39.13%,主要包括鳞翅目类害虫和蚜虫类;天敌共28种,占总数的60.86%,主要包括蜘蛛类、瓢虫类、草蛉类、食虫蝽类、寄生蜂类以及食蚜蝇类。在整个群落中蚜虫类害虫和鳞翅目类幼虫发生量大,自然天敌中蜘蛛类的数量占绝对优势。蚜虫类优势种为禾缢管蚜和棉蚜,钻蛀类害虫优势种为玉米螟,天敌优势种为草间钻头蛛、八斑鞘腹蛛、异色瓢虫、龟纹瓢虫、中华通草蛉。3.分析了50个玉米品种上主要害虫及天敌的种群动态。玉米苗期甜菜夜蛾发生高峰期在7月下旬。3种钻蛀类害虫棉铃虫、亚洲玉米螟和桃蛀螟主要发生在8月中旬至9月下旬,玉米螟存在2个发生高峰,分别是9月3日和9月23日;棉铃虫的数量在8月15日达到最大值;桃蛀螟的数量从8月24日开始一直呈现上升趋势。蚜虫类集中发生在9月初至9月下旬之间,且均在9月23日达到最大值。各类自然天敌发生高峰期与害虫发生期相吻合,表明天敌对害虫有很好的跟随现象。4.分析了50个玉米品种节肢动物群落特征,发现在抗蚜性方面抗性高的品种其天敌的优势度相对较高,害虫的优势度较低,表明品种抗虫性与群落的多样性具有一定相关性,两者对害虫具有联合控害作用。
于海燕,李剑明,陈殿元,周岚,徐辉,高华洋[5](2020)在《22%噻虫·高氯氟悬浮剂防治玉米蚜田间药效试验》文中研究说明为明确22%噻虫·高氯氟悬浮剂对玉米蚜的田间防治效果及其最适剂量,于2019年在吉林农业科技学院玉米试验田研究了不同剂量的22%噻虫·高氯氟悬浮剂对玉米蚜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22%噻虫·高氯氟悬浮剂对玉米蚜有较好的防治效果,施药后3、7、10 d田间防效均>90%,其中施用22%噻虫·高氯氟悬浮剂6 g/667 m2的处理组(Ⅱ)效果最好,可使玉米增产18.7%,显着或极显着高于其他处理,且该处理施药后3、7、10 d的田间天敌昆虫的虫口减退率分别为14.3%、14.3%和0,均为同等条件下各处理的最低值。综上,22%噻虫·高氯氟悬浮剂是一种防治玉米蚜的理想药剂,理论建议用量为6 g/667 m2。
王昱,丁岩,贺明,王丝语,李茂海,姜晓莉[6](2020)在《吡虫啉600g/L悬浮种衣剂防治玉米蚜的药效评估》文中研究表明田间试验表明,玉米播种时利用吡虫啉(高巧)600 g/L悬浮种衣剂(制剂用药量400~600 g/100 kg种子)进行种子包衣可有效防治玉米田蚜虫,防治效果为72.38%~77.00%,增产4.96%~10.50%。不同施药剂量试验结果表明,用药量400 g/100 kg种子和600 g/100 kg种子的处理与对照药剂30%噻虫嗪悬浮种衣剂处理间的防治效果差异不显着(P<0.05),对玉米蚜虫均具有较好的防效。该药用于玉米蚜虫的防治,具有施用简便、持效期长、成本低、对环境影响小等优点。
宋炜,李兴华,王江浩,张动敏,张全国,王立伟,魏剑锋,李荣改[7](2020)在《玉米抗玉米蚜种质的鉴定与抗性位点的定位分析》文中认为玉米蚜是世界性的玉米害虫,利用玉米自身的抗性是控制玉米蚜虫危害的重要途径。为培育抗蚜新品种,提高玉米的抗性,首先需要鉴定筛选抗性种质,明确其抗性遗传模式,发掘抗性基因。本研究首先对新收集的国内外玉米种质资源进行抗玉米蚜鉴定,然后采用分离群体分组分析与高通量测序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对鉴定出的高抗蚜玉米自交系携带的抗性位点进行了定位分析。结果表明,在98份玉米种质资源中有5份表现高抗玉米蚜,其中高抗蚜自交系32t33的抗蚜性受多基因控制,表现数量遗传特征,测序分析在第3、第5染色体上获得了2个与抗蚜性状关联的区域,其大小分别为19.66和6.34 Mb,并在关联区域初步筛选出5个抗蚜候选基因。本研究结果丰富了玉米的抗蚜基因资源,为最终分离出抗性基因、明确抗蚜的遗传机制和培育抗蚜品种奠定了基础。
李荣改,李兴华,宋炜,王江浩,张全国,王立伟[8](2020)在《玉米抗蚜遗传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蚜虫是危害玉米生产的主要害虫之一,在我国危害玉米的蚜虫主要是玉米蚜(Rhopalosiphum maidis Fitch)。近年来在北方春玉米区、黄淮海夏播玉米区玉米蚜虫的危害呈上升趋势。玉米抗玉米蚜种质资源不丰富,迄今未发现对玉米蚜完全免疫的玉米材料。玉米对玉米蚜虫的抗性遗传机制比较复杂,多表现为隐性遗传,由1对基因、两对基因、两对互补基因和多基因控制。目前仅定位了少数抗蚜性位点,对玉米抗蚜性产生的生理生化机理进行初步探讨。
范晓琪[9](2020)在《玉米品种的抗虫性鉴定与玉米田节肢动物群落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调查了山东省种植的75个玉米品种上害虫和天敌的发生种类及数量,进行了玉米品种抗虫性鉴定,并研究玉米在不同生育时期对主要害虫的抗虫性;明确了害虫和天敌的种群动态;分析了不同品种玉米上的害虫和天敌的优势种以及节肢动物群落特征。本研究为充分利用玉米抗性、发挥天敌生态效益,为综合防治玉米害虫提供了理论和实践基础。主要结果如下:1.依据虫情指数鉴定了75个玉米品种的抗虫性,可知不同玉米品种之间的抗虫性存在差异,同一玉米品种不同生育时期抗虫性也有所不同。调查发现,不存在高抗桃蛀螟、亚洲玉米螟和棉铃虫的玉米品种,但菏玉157、隆平208和郁青358均对3种鳞翅目害虫表现为中抗及以上抗性。高抗禾缢管蚜、玉米蚜和棉蚜的玉米品种较多,但未发现对3种蚜虫均表现为高抗的品种。2.玉米田节肢动物群落主要由刺吸类害虫、食叶与钻蛀类害虫以及捕食性和寄生性天敌组成,所有玉米品种上节肢动物群落中主要害虫及天敌共38种,隶属于1门、2纲、7目、23科。其中,害虫共11种,天敌共27种。在整个群落中,蚜虫类和鳞翅目幼虫发生量大,自然天敌中蜘蛛类数量最多。蚜虫类优势种为禾缢管蚜和棉蚜,鳞翅目类害虫优势种为棉铃虫,天敌优势种为草间钻头蛛、八斑鞘腹蛛、龟纹瓢虫、异色瓢虫、蚜小蜂。3.明确了玉米田主要害虫及天敌的种群动态变化规律,发现天敌对害虫表现出一定的跟随现象。禾缢管蚜和玉米蚜种群动态基本相似,主要在9月中下旬达到高峰期;棉蚜则主要在8月上旬发生。棉铃虫迁入玉米田较早并在8月下旬达到高峰期;亚洲玉米螟在9月中上旬达到危害盛期;桃蛀螟自8月下旬则一直处于种群数量上升状态,并与亚洲玉米螟在9月份同时为害玉米雌穗。自然天敌发生高峰期相近,集中在8月底至9月中下旬。4.综合分析了75个玉米品种节肢动物群落特征,表明品种抗虫性与群落的多样性具有一定相关性。
陈爱然[10](2019)在《不同玉米品种对蚜虫抗性鉴定及杀虫剂筛选》文中提出为掌握延吉周边地区玉米蚜发生规律、筛选高效的除蚜药剂,为玉米选种做理论依据,以5个延边州主推玉米品种及10个玉米蚜为害程度不同的玉米品种共计15个玉米品种为材料,调查龙井试验田内的蚜虫发生量来测定蚜虫种群消长规律,分布动态,评价玉米品种的抗蚜性;通过测定不同玉米品种4个时期的主要营养物质含量,分析营养物质含量与玉米蚜发生量的关系;模拟玉米蚜生存条件建立玉米蚜在15个不同玉米品种的种群生命表;根据室内及田间试验结果分析了 9种新型杀虫剂对玉米蚜的防效,结果如下:玉米田蚜虫发生共有2个高峰期,即抽雄期和雌穗灌浆期。根据抗性评价指标可知,不同玉米品种的玉米蚜种群数量存在巨大差异,5个延边州主推玉米品种鹏诚1号为中抗品种,利合228、吉单27、鹏诚216为感虫品种,鹏诚6号为高感品种。不同玉米品种在不同时期的营养物质含量存在一定差异,玉米抽雄期还原糖含量及灌浆期叶片上的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与玉米蚜发生量呈正相关。不同玉米品种对玉米蚜的生长发育繁殖有显着影响,即若蚜存活率、产仔量、净增殖率、成蚜寿命、发育历期、周限增长率、内禀增长率越低,对玉米蚜越有抑制作用,越高则越促进玉米蚜繁殖;而平均世代历期及种群加倍时间越长,说明玉米蚜在玉米品种上适应性越差,反之则适应性越强。药剂的室内外试验结果,联苯菊酯乳油的防效最好,药后7d防效达97.93%,不仅高效且持续性强,可做防治玉米蚜首选药剂;高氯·吡虫啉乳油、噻虫嗪悬浮剂及虫螨腈悬浮剂药后7 d的防效也能到达到94%以上,表现出较强防效,可轮番使用,以求达到更好药效。5个延边州主推玉米品种中鹏诚1号抗蚜性最好,若虫存活率、繁殖力、净值增值率低、内禀增长率低、周限增长率均低于其他主推品种,且平均世代周期及种群加倍时间长于其他品种,为了玉米蚜的防治最好选用鹏诚1号。
二、浅析玉米蚜的发生及防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析玉米蚜的发生及防治(论文提纲范文)
(1)来自大兴安岭凋落物的绿僵菌及其相近菌属真菌的生物活性(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1.2.1 绿僵菌及其相近菌分离与保存 |
1.2.2 菌株鉴定 |
1.2.3 绿僵菌及其相近菌的抑菌活性测定 |
1.2.3.1 提取物制备 |
1.2.3.2 抑菌活性测定 |
1.2.4 绿僵菌及其相近菌对3种昆虫的侵染活性 |
1.2.4.1 制备孢子悬浮液 |
1.2.4.2 对3种昆虫的致病力测定 |
1.2.5 数据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3株真菌的形态学鉴定 |
2.2 3株真菌分子鉴定结果 |
2.3 3株真菌的抑菌活性 |
2.3.1 对供试丝状真菌的抑菌活性 |
2.3.2 对供试细菌的抑菌活性 |
2.4 3株真菌对供试昆虫的侵染活性 |
3 结论与讨论 |
(2)4种杀虫剂对玉米3种害虫的毒力及种子处理防治效果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1.1 供试试虫 |
1.1.2 供试药剂及试剂 |
1.2 室内毒力测定方法 |
1.3 田间防治效果评价 |
1.4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4种杀虫剂对灰飞虱、禾蓟马、玉米蚜毒力及对玉米种子出苗的影响 |
2.2 4种杀虫剂种子处理对玉米灰飞虱的田间防治效果 |
2.3 4种杀虫剂种子处理对玉米禾蓟马的田间防治效果 |
2.4 4种杀虫剂种子处理对玉米蚜的田间防治效果 |
3 讨论 |
(3)白足蚜小蜂的控蚜能力及枸杞蚜生防载体植物系统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枸杞 |
1.2 枸杞桃蚜的分布与危害 |
1.3 桃蚜的主要防治方法 |
1.4 载体植物系统 |
1.4.1 载体植物系统定义 |
1.4.2 载体植物的选择 |
1.4.3 替代寄主的选择 |
1.4.4 有益生物的选择 |
1.4.5 载体植物系统的优势及发展前景 |
1.5 白足蚜小蜂国内外研究概况 |
1.5.1 白足蚜小蜂生物学研究 |
1.5.2 白足蚜小蜂应用现状 |
1.6 研究目的、意义、内容及技术路线 |
1.6.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6.2 研究内容 |
1.6.3 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2 方法 |
2.2.1 白足蚜小蜂对枸杞蚜的控制能力评价 |
2.2.1.1 功能反应 |
2.2.1.2 种内干扰及分摊竞争 |
2.2.2 枸杞蚜生防载体植物系统的构建 |
2.2.2.1 替代寄主的筛选 |
2.2.2.2 替代寄主取食偏好性的测定 |
2.2.2.3 玉米蚜对枸杞的危害性测定 |
2.2.2.4 白足蚜小蜂对替代寄主寄生能力的测定 |
2.2.3 白足蚜小蜂对不同寄主的寄生选择行为 |
2.2.3.1 产卵行为 |
2.2.3.2 控制能力 |
2.3 数据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白足蚜小蜂对枸杞蚜的控制能力评价 |
3.1.1 取食量和寄生量 |
3.1.2 功能反应 |
3.1.3 搜寻效应 |
3.1.4 种内干扰及分摊竞争强度 |
3.1.4.1 种内干扰作用 |
3.1.4.2 寄生作用率和分摊竞争强度比较 |
3.2 枸杞蚜生防载体植物系统的构建 |
3.2.1 替代寄主 |
3.2.2 取食偏好性 |
3.2.2.1 玉米蚜的取食偏好性 |
3.2.2.2 萝藦蚜的取食偏好性 |
3.2.3 玉米蚜对枸杞的危害性测定 |
3.2.4 白足蚜小蜂对替代寄主的寄生能力 |
3.3 白足蚜小蜂对不同寄主蚜虫寄生选择行为 |
3.3.1 产卵行为 |
3.3.1.1 对不同寄主产卵行为的影响 |
3.3.2 控制能力 |
3.3.2.1 密度对控制能力的影响 |
3.3.2.2 混合寄主对控制能力的影响 |
3.3.3 发育历期 |
3.4 枸杞生防载体植物系统 |
4 结论与讨论 |
4.1 结论 |
4.2 讨论 |
4.2.1 白足蚜小蜂对桃蚜的控制能力评价 |
4.2.2 枸杞蚜虫载体植物系统的构建 |
5 创新点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4)玉米品种的抗虫性及其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作物抗虫性研究概况 |
1.1.1 作物抗虫性机制 |
1.1.2 抗螟性鉴定 |
1.1.3 抗蚜性鉴定 |
1.2 玉米田节肢动物群落研究概况 |
1.3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点与试验设计 |
2.2 试验材料 |
2.3 调查方法 |
2.4 玉米品种抗虫性鉴定标准 |
2.5 玉米田节肢动物种群动态和群落特征分析 |
2.5.1 玉米田害虫及天敌种群动态分析 |
2.5.2 玉米品种节肢动物群落特征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玉米品种抗虫性鉴定 |
3.1.1 不同玉米品种苗期抗虫性鉴定 |
3.1.2 不同玉米品种穗期抗虫性鉴定 |
3.1.2.1 抗桃蛀螟分析 |
3.1.2.2 抗亚洲玉米螟分析 |
3.1.2.3 抗棉铃虫分析 |
3.1.2.4 抗禾缢管蚜分析 |
3.1.2.5 抗玉米蚜分析 |
3.1.2.6 抗棉蚜分析 |
3.2 玉米品种不同生育时期抗虫性鉴定 |
3.2.1 玉米品种不同生育时期对穗虫的抗性级别 |
3.2.2 玉米品种不同生育时期对蚜虫的抗性级别 |
3.3 玉米田节肢动物群落物种组成及相对多度 |
3.3.1 玉米田主要害虫及天敌物种组成 |
3.3.2 玉米田主要害虫及天敌相对多度分析 |
3.3.3 不同玉米品种害虫及天敌的优势度与优势种 |
3.3.3.1 害虫及天敌的优势度与优势种 |
3.3.3.2 不同玉米品种上3 种鳞翅目穗虫的优势度 |
3.4 玉米田主要害虫种群动态分析 |
3.4.1 玉米苗期害虫种群动态分析 |
3.4.2 玉米穗期害虫种群动态分析 |
3.4.2.1 玉米穗期鳞翅目害虫幼虫种群动态 |
3.4.2.2 玉米穗期蚜虫类种群动态 |
3.4.3 玉米田主要天敌种群动态分析 |
3.4.3.1 蜘蛛类种群动态 |
3.4.3.2 瓢虫类种群动态 |
3.4.3.3 草蛉类种群动态 |
3.4.3.4 寄生蜂类种群动态 |
3.4.3.5 食虫蝽类种群动态 |
3.4.3.6 食蚜蝇类种群动态 |
3.5 不同玉米品种节肢动物群落特征指数分析 |
4 讨论 |
4.1 不同玉米品种抗虫性分析 |
4.2 玉米田节肢动物群落物种组成及优势种 |
4.3 玉米害虫发生与天敌跟随现象 |
5 结论 |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22%噻虫·高氯氟悬浮剂防治玉米蚜田间药效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地概况 |
1.3 试验设计 |
1.4 施药时间和方法 |
1.5 调查和统计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田间防效比较 |
2.2 对玉米产量及相关性状的影响 |
2.3 对玉米蚜天敌昆虫的影响 |
3 结 论 |
(6)吡虫啉600g/L悬浮种衣剂防治玉米蚜的药效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条件 |
1.3 施药剂量及方法 |
1.4 调查方法 |
1.4.1 出苗率调查 |
1.4.2 防效调查 |
1.4.3 增产情况调查 |
1.5 数据分析 |
1.6 计算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拌种剂量对玉米蚜的防治效果 |
2.2 安全性分析 |
3 结论 |
(7)玉米抗玉米蚜种质的鉴定与抗性位点的定位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与田间试验设计 |
1.2 试验材料的抗蚜鉴定 |
1.3 F2群体的抗蚜鉴定 |
1.4 DNA提取和混池的构建 |
1.5 SLAF文库构建及高通量测序 |
1.6 SLAF标签的开发和SNP检测 |
1.7 BSA关联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玉米不同发育时期玉米蚜种群的数量动态 |
2.2 不同玉米种质对玉米蚜抗性水平的影响 |
2.3 32t33自交系的抗蚜性遗传 |
2.4 SLAF标签开发及其在玉米染色体上的分布 |
2.5 多态性SNP标记分析 |
2.6 抗蚜性候选区域的筛选 |
2.7 抗蚜候选基因的筛选 |
3 讨论 |
4 结论 |
(8)玉米抗蚜遗传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玉米抗蚜种质资源与品种 |
2 玉米抗蚜性的遗传 |
3 玉米抗蚜性位点(基因)的挖掘 |
4 玉米抗蚜作用机理的研究 |
5 展望 |
(9)玉米品种的抗虫性鉴定与玉米田节肢动物群落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玉米田主要害虫研究概况 |
1.1.1 甜菜夜蛾 |
1.1.2 桃蛀螟 |
1.1.3 亚洲玉米螟 |
1.1.4 棉铃虫 |
1.1.5 蚜虫类 |
1.2 玉米田主要天敌研究概况 |
1.2.1 捕食性天敌 |
1.2.2 寄生性天敌 |
1.3 作物抗虫性研究概况 |
1.3.1 作物抗虫性机制 |
1.3.2 抗螟性鉴定 |
1.3.3 抗蚜性鉴定 |
1.4 玉米田节肢动物群落研究概况 |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点与试验设计 |
2.2 试验材料 |
2.2.1 参试玉米品种及选育单位 |
2.2.2 参试玉米品种生物学性状 |
2.3 调查方法 |
2.4 玉米品种抗虫性鉴定标准 |
2.5 玉米田节肢动物种群动态和群落特征分析 |
2.5.1 玉米田害虫及天敌种群动态分析 |
2.5.2 玉米品种节肢动物群落特征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玉米品种抗虫性鉴定 |
3.1.1 不同玉米品种苗期抗虫性鉴定 |
3.1.2 不同玉米品种穗期抗虫性鉴定 |
3.1.2.1 抗桃蛀螟分析 |
3.1.2.2 抗亚洲玉米螟分析 |
3.1.2.3 抗棉铃虫分析 |
3.1.2.4 抗禾缢管蚜分析 |
3.1.2.5 抗玉米蚜分析 |
3.1.2.6 抗棉蚜分析 |
3.2 玉米品种不同生育时期抗虫性鉴定 |
3.2.1 玉米品种不同生育时期对穗虫的抗性级别 |
3.2.2 玉米品种不同生育时期对蚜虫的抗性级别 |
3.3 不同玉米品种生物学性状与抗虫性分析 |
3.4 玉米田主要害虫种群动态分析 |
3.4.1 玉米苗期害虫种群动态分析 |
3.4.2 玉米穗期害虫种群动态分析 |
3.4.2.1 玉米穗期鳞翅目害虫幼虫种群动态 |
3.4.2.2 玉米穗期蚜虫类种群动态 |
3.5 玉米田主要天敌种群动态分析 |
3.5.1 蜘蛛类种群动态 |
3.5.2 瓢虫类种群动态 |
3.5.3 草蛉类种群动态 |
3.5.4 寄生蜂类种群动态 |
3.5.5 食虫蝽类种群动态 |
3.5.6 食蚜蝇类种群动态 |
3.6 玉米田节肢动物群落物种组成及相对多度 |
3.6.1 玉米田主要害虫及天敌物种组成 |
3.6.2 玉米田主要害虫及天敌相对多度分析 |
3.6.3 不同玉米品种害虫及天敌的优势度及优势种 |
3.7 不同玉米品种节肢动物群落特征指数分析 |
4 讨论 |
4.1 不同玉米品种抗虫性分析 |
4.2 玉米田节肢动物群落物种组成及优势种 |
4.3 玉米害虫发生规律及天敌跟随现象 |
4.4 抗虫品种在玉米害虫综合防治中的作用 |
5 结论 |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不同玉米品种对蚜虫抗性鉴定及杀虫剂筛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玉米蚜 |
1.1.1 生物学特征 |
1.2 玉米蚜为害 |
1.2.1 主要为害地区 |
1.2.2 为害作物种类 |
1.2.3 为害部位 |
1.3 玉米蚜发生规律 |
1.3.1 消长规律 |
1.3.2 发生条件 |
1.3.3 全国发生情况 |
1.4 玉米蚜防治 |
1.4.1 物理防治 |
1.4.2 化学防治 |
1.4.2.1 杀虫剂作用方式 |
1.4.2.2 杀虫剂的作用机理 |
1.4.3 生物防治 |
1.4.4 农业防治 |
1.5 本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不同玉米品种抗蚜性的鉴定 |
2.1.1 供试材料 |
2.1.2 田间试验设计 |
2.1.3 调查方法 |
2.1.4 不同玉米品种抗蚜性评价方法 |
2.1.5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2 不同玉米品种的营养物质含量测定 |
2.2.1 供试玉米的品种 |
2.2.2 供试玉米品种干物质量 |
2.2.3 实验仪器及设备 |
2.2.4 实验试剂 |
2.2.5 玉米叶片处理 |
2.2.6 营养物质测定 |
2.2.6.1 还原性糖 |
2.2.6.2 可溶性总糖 |
2.2.6.3 淀粉 |
2.2.6.4 蛋白质 |
2.3 不同玉米品种对玉米蚜的生长、发育及繁殖的影响 |
2.3.1 供试玉米品种及种植 |
2.3.2 供试蚜虫 |
2.3.3 试验试剂与仪器 |
2.3.3.1 试验试剂 |
2.3.3.2 试验仪器 |
2.3.4 试验方法 |
2.3.4.1 不同玉米品种对玉米蚜发育繁殖的影响 |
2.3.4.2 组建玉米蚜试验种群生命表 |
2.3.5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4 供试药剂对玉米蚜的室内药效及田间防效 |
2.4.1 供试玉米的品种 |
2.4.2 试验仪器设备 |
2.4.3 试验药剂 |
2.4.4 试验方法 |
2.4.4.1 室内药效测定 |
2.4.4.2 温室试验 |
2.4.5 数据统计与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玉米品种田间抗蚜性的鉴定 |
3.1.1 不同玉米品种种群消长规律 |
3.1.2 玉米蚜空间分布 |
3.1.3 抗蚜性鉴定 |
3.1.4 各时间段蚜量比值 |
3.1.5 不同玉米品种抗蚜性聚类分析 |
3.1.6 主推品种6个时间段蚜量评价抗蚜性的准确性 |
3.1.7 直线相关性检验 |
3.2 不同玉米品种不同时期营养物质含量与玉米蚜发生量的相关关系 |
3.2.1 主要营养物质的含量单因素方差分析 |
3.2.2 不同玉米品种主要营养物质含量 |
3.2.3 不同玉米品种营养物质含量的聚类分析 |
3.2.4 营养物质与蚜虫发生量相关性分析 |
3.3 不同玉米品种对玉米蚜的生长、发育及繁殖的影响 |
3.3.1 发育历期 |
3.3.2 存活率 |
3.3.3 繁殖能力 |
3.3.4 种群生命表 |
3.4 供试药剂对玉米蚜的室内及田间防效 |
3.4.1 供试药剂对玉米蚜的室内药效测定 |
3.4.2 供试药剂对玉米蚜的田间防效 |
4 讨论 |
4.1 不同玉米品种田间抗蚜性的鉴定 |
4.2 玉米蚜在不同玉米品种上的种群生命表 |
4.3 供试药剂对玉米蚜的室内毒力及田间防效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四、浅析玉米蚜的发生及防治(论文参考文献)
- [1]来自大兴安岭凋落物的绿僵菌及其相近菌属真菌的生物活性[J]. 高思禹,郑旭,岳群,张李香,徐利剑. 植物保护, 2021(05)
- [2]4种杀虫剂对玉米3种害虫的毒力及种子处理防治效果评价[J]. 周超,张勇,马冲,吴翠霞,张田田,宋敏. 植物保护, 2021(03)
- [3]白足蚜小蜂的控蚜能力及枸杞蚜生防载体植物系统的构建[D]. 赵艳丽.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01)
- [4]玉米品种的抗虫性及其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分析[D]. 姚晓灵. 山东农业大学, 2021
- [5]22%噻虫·高氯氟悬浮剂防治玉米蚜田间药效试验[J]. 于海燕,李剑明,陈殿元,周岚,徐辉,高华洋.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 2020(06)
- [6]吡虫啉600g/L悬浮种衣剂防治玉米蚜的药效评估[J]. 王昱,丁岩,贺明,王丝语,李茂海,姜晓莉. 东北农业科学, 2020(05)
- [7]玉米抗玉米蚜种质的鉴定与抗性位点的定位分析[J]. 宋炜,李兴华,王江浩,张动敏,张全国,王立伟,魏剑锋,李荣改. 核农学报, 2020(11)
- [8]玉米抗蚜遗传研究进展[J]. 李荣改,李兴华,宋炜,王江浩,张全国,王立伟. 玉米科学, 2020(04)
- [9]玉米品种的抗虫性鉴定与玉米田节肢动物群落特征研究[D]. 范晓琪. 山东农业大学, 2020(12)
- [10]不同玉米品种对蚜虫抗性鉴定及杀虫剂筛选[D]. 陈爱然. 延边大学, 20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