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乘载人航天成功之风 推进青少年宇航技师的培训(论文文献综述)
王江波[1](2020)在《高等教育立德树人对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作用研究》文中指出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等教育发展方向要同我国现实目标和未来发展方向联系在一起”,“要提高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要坚持立德树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中心环节”,本选题正是基于这一指导思想而产生。高等教育立德树人对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作用指的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所带来的对国家核心竞争力的积极促进的影响、效果及能力。该研究有利于丰富和拓宽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理论研究和理论视野,对于加强高校立德树人教育,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更好地实现高等教育立德树人(以下简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具有积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研究旨在回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加强改进的需要、立德树人的高校之本守正创新的需要、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具体来说,本研究聚焦于从研究立德树人对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作用的迫切需要到探究其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与挖掘古今中外相关思想资源;再研究立德树人与国家核心竞争力两者的内在关系,进而剖析立德树人对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作用及作用发挥机制,再结合现实对其现状进行考察,进而提出优化作用发挥的策略。归结起来,本研究集中于以下几大问题的探讨。第一,挖掘了立德树人对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作用的理论基础与思想借鉴。从国家核心竞争力、立德树人与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关系、立德树人发挥对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作用为切入点,寻找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与中外思想资源。“共产主义道德是共产主义事业的基础”“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决定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等是立德树人对国家核心竞争力作用研究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欲求自强之道,总以修政事、求贤才为急务”等是中国传统文化思想资源;文化价值因素、心理与精神因素、态度因素、民族性格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显性影响是重要的西方思想资源。第二,厘清了立德树人与国家核心竞争力两者的内在关系。在对立德树人、国家核心竞争力等核心概念的内涵、要素、地位的分析基础上,进而把握“时代新人”是立德树人对国家核心竞争力发挥作用的实践主体。立德树人与国家核心竞争力两者的内在关系则表现为统一于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相互合作,共筑于形成国家开放战略中相互渗透,共建于互为对方营造环境中相互协调,共构于实现人全面发展目标中相互支撑。第三,剖析了立德树人对国家核心竞争力作用及其作用发挥机制。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发挥政治引领作用;发挥理想信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主义的精神动力作用;实现智力支持、人才支撑、环境优化的保障作用等是立德树人对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作用。以政治是经济集中表现的马克思主义政治观为方向机制,以教育具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双重属性为连接机制,以把方向、协调各方等为内容的党的领导为保证机制,以人的利益、使命、理想为导向的个人发展动力机制等则是立德树人对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作用发挥机制。第四,分析了立德树人对国家核心竞争力作用的现状及优化路径。根据我国在国际竞争中的排名和总结立德树人的表现,构建了立德树人对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作用的指标体系。用显示性指标概括分析了两者常年的整体状况,用解释性指标详细分析了两者近年的具体状况,得出需要继续重视“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理想信念”“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结论。最后从加深对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全方位认识,人才培养体系建设、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加强党对高校领导等维度探讨立德树人对国家核心竞争力作用优化路径。本文通过实证分析,弥补了立德树人促进国家发展缺少实证研究的短板,采用的数据来源于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调查的统计(共计21年),并与国际数据进行结合,具有科学性和说服力。
申窦飞[2](2019)在《八路军军工工人研究 ——以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恩格斯曾说:“暴力的胜利是以武器的生产为基础的,而武器的生产又是以整个生产为基础,因而是以‘经济力量’,以‘经济情况’,以暴力所拥有的物质资料为基础的。”[1]战争的物质基础是多方面的,而经济是最核心、最根本的基础。进入全面抗战后,在中共中央指示下,由工农红军改编而成的八路军,深入敌后,开辟抗日根据地、开展游击战争,并带领根据地广大军民,积极开展根据地经济建设。发动战争就需要物资供给,即生活物资与作战物资的供给。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开辟与游击战争的开展,客观上要求有强大的军事工业作为支撑以提供必要的作战物资。为更好展开与敌作战,军队后勤工作系统,即供给部、卫生部、兵站、军工部等各部门建立起来、相互配合,共同为前方部队提供及时的物资补给。根据地的军事工业,在中共中央领导的深切关怀下、在根据地人民群众的无私援助下、在广大军工工人的艰苦奋斗中,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逐步发展起来。军工工人作为生产武器弹药、提供作战装备的重要一环,是军队后勤工作系统中一个必不可少的要素,是影响战争胜负的关键因素之一,为抗战胜利作出突出贡献。长期以来,由于军事工业的保密性,已出版的报刊、杂志、书籍中相关记载不多,军工工人亦鲜少被提及,未受到应有重视。当今学界还未出现专门的军工工人研究,而对工人群体的研究多集中于抗战时期沦陷区和国统区等经济较为发达的大中城市的产业工人身上,对其劳动特点、生活状况和劳动保障等问题进行研究。关于抗日根据地军事工业的研究有很多,但多是对军事工业发展历程、生产要素等客观方面的研究,并未对工人有所探究。本文运用案例分析法、文献研究法、图表分析法等多种方法,全方位、多层次对八路军军工工人进行探析。论文分为以下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从根据地军事工业的发展概况入手,了解军事工业的发展历程、抗战初期八路军的武器修造概况和军工工人的来源情况;第二部分进而分析构成其生产和生活的主要内容,力求还原真实的军工工人生产生活全貌;第三部分将军工工人放置于抗日战争的宏观时代背景之下,以探寻军工工人参加革命事业之前的思想政治状况,对比军工工人在接受中共思想政治改造和教育之后取得的进步及产生的作用;第四部分总结军工工人作为一个社会群体,不同于其他城市产业工人的群体特征以及对抗战的重要贡献;第五部分总结军工工人在抗战期间能够坚持生产的根本原因。抗日战争的胜利,除了依靠共产党高屋建瓴的领导,得益于根据地人民群众的援助,更是由于广大军工工人吃苦耐劳不怕牺牲的无私付出。抗战爆发后,广大军工工人或为谋生或为国家独立,从五湖四海赶赴华北前线,投身于为夺取战争胜利的革命事业中来。在生产中,工人克服原料不足、设备简陋、动力落后等困难,在保证生产数质量的同时组建工人武装自卫队,保护工厂、原料和设备等不受损失。在生活中,工人长期处于落后的根据地,只能保证最低限度的温饱,甚至在战争形势紧张时,吃喝困难也时常发生。工人们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坚持生产,抗日根据地军事工业也因此持续发展不断壮大。本文对军工工人的研究,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学界在这一研究领域的空白,拓展了根据地史的研究范围。
安宁[3](2019)在《A校高一年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校本课程设计》文中研究指明应当前“新高考”制度改革的要求,迫切需要对高中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并且这已经成为高中阶段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工作的重点。但我国目前仍缺乏统一的高中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标准和教材,因此有必要设计适合本校实际情况的校本课程。基于此,本研究的目的是为A校设计适合高一年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校本课程。本研究通过文献法,收集、整理、分析国内外有关高中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和高中生职业成熟度的研究成果,探索两者的密切关系,将其作为校本课程设计的理论依据。通过问卷调查法,获得A校高一年级学生职业成熟度的水平,以及A校办学宗旨和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总目标,以此作为本次校本课程设计的实践依据。本研究以促进高一学生的职业成熟度为目标导向,以“中学生职业成熟度模型”为课程框架,分别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等三个方面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校本课程设计。同时根据A校高一学生的实际需要,本研究还设计了《高一年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校本课程导学》供学生使用,以确保校本课程教学的效果。在后期的课程实施过程中,结合教学情况,对本次校本课程设计进行了反思,总结了本次校本课程设计创新点和遗憾之处。
褚安安[4](2018)在《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及其科学传播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能在天空翱翔,甚至能飞天奔月,是人类长久以来的梦想,但直到20世纪,人类航空航天的梦想才真正得以实现。20世纪以来,航空航天技术获得迅猛发展,成为科技领域中最耀眼的领域之一。特别是美国于20世纪60年代初至70年代初组织实施了一系列载人登月飞行任务,总共将12名航天员送上月球,取得了世界航天史上最具划时代意义的伟大成就。研究20世纪以来的航天技术发展史,我们需要关注前苏联航天局和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这些航天机构对推进航天技术发展做出的重大贡献。本论文即是将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成立的背景和历史,梳理其组织过的航天项目,讨论其所做的科学传播工作,尝试通过对NASA历史和工作的分析与梳理,从一个特定的侧面展现20世纪以来航天事业的发展历史。上世纪50年代末,前苏联率先发射了人类史上首颗人造卫星,引起美国朝野震动,不甘于人后的美国建立了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以图在航空航天这个对未来有重大战略意义的领域与苏联进行竞争。自成立以来,NASA先后在空间科学、航天探索等领域组织了阿波罗计划、双子星座计划、哈勃太空望远镜等大型工程项目,推进了美国航天技术的发展,也引领了世界航天技术的发展。与此同时,NASA也一直重视科学传播工作,不仅激发了美国公众对太空科学和航天技术的关注和热情,而且也使NASA成为世界上知名度最高的机构之一。研究美国航天史、世界航天史乃至20世纪科技史,应该将NASA及其贡献纳入。虽然NASA在全球范围内都广为人知,人们也经常从新闻中听到关于NASA的报道、从各种科技读物中读到NASA的内容,但到目前为止,系统性的研究文献却不多见。本论文内容包括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作为绪论,介绍了本研究的选题背景、研究意义及论文的内容结构。第二部分分析了NASA的发展过程、任务使命、组织框架及其机构特征。第三部分梳理了NASA在航天探索、太空探测等领域的重大项目及取得的成就。第四部分分析了NASA的科学传播政策及在科学传播方面所做的工作。第五部分探讨了NASA及其科学传播工作可以给我国航天事业提供的启示和借鉴。
张露[5](2015)在《基于语料库的基本动词名词形容词搭配提取计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对外汉语教学实践的不断深入,词汇的教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甚至被视为教学的中心,动词、名词和形容词是词汇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三个部分。基于这种情况,本文以前人研究为基础,从基本动词、基本名词和基本形容词词表中按基本序的高低截取了单双音节动词、名词和形容词各前50个,对其搭配进行语料库的提取与分析。本文首先从《人民日报》、《读者》、《青年文摘》及《小说月报》等报纸和杂志2002至2011年语料建构成的超大规模真实文本中,使用Ant Conc软件进行搭配的机器提取。而后综合搭配词的频数、MI值和T值,并结合语言学知识,对提取结果进行人工的筛选,圈定作为研究对象的各基本动词、名词和形容词的常见搭配。接下来,我们根据常见搭配词出现在节点词左边与右边的频次,结合语义特征,参照原始语料,对提取结果进行分析,建立类联接,概括这些基本动词、名词、形容词的常规语法功能。最后,本文从搭配的角度对留学生在使用汉语时发生的偏误进行分析,将搭配上的偏误分为三类:语法搭配上的偏误、语义搭配上的偏误和语音搭配上的偏误,并以双音节动词“喜欢”的教学为例,将词语搭配提取计量研究与对外汉语词汇教学联系起来,真正将词语搭配的教学落到实处。本文在大数据计量分析的基础上观察这些最基本的单、双音节动词、名词、形容词的语法功能,克服了以往相关研究大多依靠个人语感或有限语料所带来的主观限制性强的弊端。客观、全面的实证研究不仅为第二语言教学中的教和学提供了本文所研究词项的搭配特征和语义特征,为学习者提供了直观、科学的语言搭配板块,还为词典的编纂、对外汉语教材编写中的词汇处理及例句选用等问题提供了一种科学的思路。
天泉,何建明[6](2008)在《天歌——走近中国火箭的摇篮》文中研究说明飞天!揽月!一个遥远而古老的梦。一个缥缈而神奇的梦,一个华夏儿女共同的梦。这个梦做得太久太久,可他始终没有破灭。直到本世纪初,我们骄傲地对全世界宣布:中国第一位宇航员访问太空凯旋归来。中华民族多少代人的梦想变为现实。五洲同庆,齐天同贺,在这个梦想成真的日子里,在这个世人瞩目、国人骄傲的日子里,回首寻梦,那梦是一首飞越太空的"天歌"。
段治文[7](2004)在《当代中国的科学文化变革》文中提出关于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问题,学术界较多的是侧重在对科技史的研究,而对科学文化史尤其是对当代中国的科学文化史的研究却很少。本文尝试突破科学技术史的研究范围,力图从思想文化史角度,依据科学发展的战略思想、科学发展的体制建构以及科学文化观念变迁等三个层次,对当代中国的科技发展的历程进行新的观照。 新中国的建立结束了近代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无序、散漫和缺乏目标的状态,开始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本文在探讨中国近代科技的源起及其历史文化缺陷基础上,分三个阶段按三个层次系统分析了当代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文化背景、科技建制以及科学文化观的变迁。其中包含了一系列重要的具有新意的探索:比如在科学技术发展的背景及政策环境上,文章系统分析了建国以来三代领导集体的视野和重要探索;在科技发展建制上,文章第一次系统总结了当代中国科学体制经历了三个阶段的演进,这就是建国初期新体制的建立、50年代后期开始的中国式“大科学”体制以及改革开放进程中市场导向的科技体制初步形成;在对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影响上,文章第一次揭示了科技大潮与社会主义思潮两次历史性合流的过程;在科学技术发展对中国社会文化的影响上,文章更是首次提出了当代中国社会的科学文化观经历了“人民科学观”、政治化科学观以及理性化科学观三种形态的历史转换,等等。 通过对中国科学发展历程的文化思考,本文认为:经过长期曲折的发展,“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已成全社会的共识,深入人心,中国不可能再回到以往那种不重视科学以致反科学的老路上去。但是,值得我们重视的是,目前中国不仅科技实力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差距,民众科学素养状况仍是国家竞争力的重大制约因素;而且在如何发展中国科学技术的问题上更是存在严重问题,突出表现在科技发展仍存在严重的体制性障碍,制约科学发展的传统的文化因素仍未得到根本突破。探索中国本土科学技术发展的出路,推动中国原创性科学技术的发展,提高公众的科学素养等,仍是今日中国的严峻课题。 在未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不仅要实现科技全球化与科技本土化的融合,以营造科技发展的良好的战略与文化环境;而且要实现科学社会化与社会科学化,以构建科学与社会互动的良性机制;更要通过科学教育化与教育科学化,冲破传统的制约科学发展的文化观念,以铸造面向未来的具有科学素养的国民。这是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科学文化发展方面的必由之路。
北京161中培训中心[8](2004)在《乘载人航天成功之风 推进青少年宇航技师的培训》文中研究说明
谢辛[9](2013)在《基于信息化视角的专家管理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专家是人力中的高人,是人才中的帅才。在工业化、信息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国际背景下,积极创新人才工作体制机制特别是专家管理的理念、内容和方式方法,是科学开发人才资源、更好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本文旨在分析人力资本与人才开发的历史纵深,重点研究专家、专家管理、专家管理信息化的内涵和外延,在比较研究国内外专家管理信息化特点以及我国专家管理信息化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专家管理的理论框架和设计路线,并配套开发了专家管理信息化工具。本文由绪论、文献综述、正文和结论性评述等组成。绪论部分系统阐述了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目的、研究方法以及主要内容。第1章为文献综述部分。该部分对本研究相关的国内外重要经典文献进行了归纳和评论,通过厘清人才学研究、人才内涵研究、人才素质研究、人才选拔研究、人才使用研究、人才流动研究、人才结构研究、人才价值研究、人才环境研究等相关文献研究综述,阐述了基于互联网的专家管理理论依据和技术基础。第2章为专家管理相关基础理论研究。该部分阐述了人才的基础理论、专家的基础理论、专家管理的基础理论。在人才的基础理论中,主要就传统人才与现代人才、资源优先与人才优先、以人为本与以用为本、人才强国与强国人才等内容,进行对比分析和系统研究。通过对人才理论发展的纵深思考、系统思维和定性定量研究,第一次提出专家的概念和分类标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专家管理的概念,并就马克思、恩格斯、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同志专家管理思想,作了系统收集和深入研究。第3章为国内外专家管理概述研究。该部分阐述了美国、英国、法国、德国等传统发达国家,日本、新加坡、澳大利亚、韩国等新兴发达国家,印度、巴西、阿根廷等新兴发展中国家在专家管理方面的先进做法、主要特点和成功经验。同时,对我国国家层面的专家管理和省区市专家管理现状,作了比较详细的对比分析和深入研究。此外,还针对性地选择古今中外专家管理典型案例,进行实例和个案研究。第4章为专家管理存在的问题、原因分析、内容设计研究。该部分运用第2章、第3章理论观点,客观审视专家管理中的突出问题,深入分析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因时制宜地提出了新时期推进中国特色专家管理的宏观思路、基本原则、主要内容和保障措施。第5章为专家管理信息化研究。该部分通过分析国内外专家管理信息化发展历程、现状,对专家管理信息化构成要件、功能结构、方法步骤等进行了整体考虑,科学设计,集成创新。第6章为EMIS专家管理信息系统开发。该部分着重阐述了EMIS专家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情况、技术构架、总体设计、框架构成、主要功能、主要特点,以及政治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对建设具有时代特征、国际特色和中国特点的专家信息化管理模式,作了大量的实证分析、技术集成和应用理论研究。
江蕾[10](2008)在《基于自主创新的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研究 ——以浙江省为例》文中提出本论文在研究设计上把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紧密地结合起来;在研究方法上综合运用文献法、深度访谈、问卷调查和统计资料法等多种研究手段;在调查资料分析处理中采用了隶属度分析、相关分析、辨别力分析、聚类分析、判别分析、回归分析和因素分析等不同的方法。研究成果,对推进我国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和提高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具有理论与实际意义。在绪论一章中,作者从我国经济发展及其制约瓶颈、自主创新与自主创新能力分析两个层面,讨论了论文的研究背景,探讨了基于自主创新的我国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主要功能。结合《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阐述了论文的研究意义,并扼要地分析了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第2章中,作者从区域创新系统的内涵与分类、区域创新系统的参与主体、区域创新系统的结构要素、区域创新系统的环境,以及区域创新系统的政策等五个方面,对国内外在区域创新系统研究领域的文献进行了系统的回顾与评述,探讨了对我国区域创新系统理论研究及实践的借鉴意义。科学地评价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研究设计科学的评价指标是关键。在第3章中,在清晰地界定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内涵与结构要素的基础上,作者遴选了90个评价指标构成了我国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理论评价指标,采用隶属度分析、相关分析和辨别力分析等方法对理论评价指标进行了多重的实证筛选,构建了包括自主创新投入能力、自主创新支撑能力、自主创新管理能力和自主创新产出能力四个评价模块25个评价指标的我国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在第4章中,作者以建立区域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为工具,运用层次分析方法,对我国30个省级行政区域的自主创新能力进行了实际测度与比较分析。采用聚类分析方法,以区域自主创新能力25个评价指标为聚类准则,对我国30个省级行政区域进行聚类分析,并采用判别分析的方法,建立了我国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判别函数。在实证调查的基础上,采用因素分析的方法,研究得到了影响我国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四个主要因子:区域创新服务、区域创新人才资源、区域创业投资和区域创新法规政策,并分析了基于自主创新的我国区域自主创新体系建设的框架体系。在第5章中,作者对基于自主创新的我国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建设思路和建设内容、建设重点和建设目标等进行了总体设计。紧密结合浙江经济、科技和社会的发展特点,提出了浙江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重点任务,即三大布局(原创性科研布局、产业科研布局、企业研发布局)、三大平台(创业孵化平台、科技条件共享平台和中小企业投融资平台)和一个高新区(杭州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建设,并将浙江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划分为创立、成长和成熟三个基本阶段,研究确立了浙江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在创立阶段和成长阶段的22项具体指标。区域创新服务体系是影响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因素。第6章分析了我国创新服务机构的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研究提炼了发达国家创新服务机构的发展特点及其中国的借鉴作用。从基本原则和建设内容两个方面,探讨了基于自主创新的我国区域创新服务体系建设的系统设计思路。以实证调查为基础,深入地分析了浙江创新服务机构的发展障碍及其对政府的需求,进而研究确定了加快浙江区域创新服务体系建设的六项对策措施。在第7章中,论文考察了我国人才资源总量与配置的特点,采用相关分析方法,研究了我国30个省市R&D活动人员总量与区域自主创新能力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采用曲线估计方法,研究了R&D活动人员总量对区域创新自主创新能力的作用,并建立了回归分析模型。在借鉴国外人才资源开发的经验基础上,提出了基于自主创新的我国区域创新人才资源开发体系建设的重点工作。结合浙江省的实际,研究提出了加快浙江区域创新人才资源开发体系建设的对策措施。在第8章中,作者以对自主创新的风险分析为基础,考察了创业投资对自主创新的作用过程与作用机理。采用因素分析方法,研究归纳了制约我国创业投资发展的主要障碍因素。在对浙江省创业投资发展现状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基础上,提出了基于自主创新的浙江区域创业投资体系建设的思路和对策。在第9章中,作者以对我国科技投入的总量与结构分析为基础,采用GrangerCausality检验法和回归分析法,研究了我国R&D投入与发明专利授权量之间的因果关系,构建了广义的回归分析模型,提出了强化我国科技投入的政策措施。在深入的理论分析与实证调查基础上,提出了基于自主创新的我国金融法规政策体系、政府采购制度和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建设的思路与对策。最后一章,作者总结了本研究所取得的主要成果、主要创新点,以及研究的不足之处和值得深入研究的几个问题。
二、乘载人航天成功之风 推进青少年宇航技师的培训(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乘载人航天成功之风 推进青少年宇航技师的培训(论文提纲范文)
(1)高等教育立德树人对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意义 |
1.1.1 理论意义 |
1.1.2 现实意义 |
1.2 研究述评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重难点 |
1.5 研究创新点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高等教育立德树人对国家核心竞争力作用的理论基础与思想溯源 |
2.1 理论之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中国共产党的相关论述 |
2.1.1 关于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论断 |
2.1.2 关于立德树人与国家核心竞争力关系的重要论断 |
2.1.3 关于立德树人对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作用的重要论断 |
2.2 守正传承:中国传统社会的相关论述 |
2.2.1 关于国家核心竞争力的思想 |
2.2.2 关于立德树人与国家核心竞争力关系的思想 |
2.2.3 关于立德树人对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作用的思想 |
2.3 思想借鉴:西方社会的相关论述 |
2.3.1 关于国家核心竞争力的观点 |
2.3.2 关于立德树人与国家核心竞争力关系的观点 |
2.3.3 关于立德树人对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作用的观点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高等教育立德树人与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关系 |
3.1 立德树人的解析 |
3.1.1 立德树人的内容、特征、原则、任务 |
3.1.2 立德树人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心环节 |
3.1.3 立德贯穿于树人全过程 |
3.2 科学认识国家核心竞争力 |
3.2.1 国家核心竞争力的概念界定 |
3.2.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才、科技、创新是构成要素 |
3.2.3 四个要素形成合力 |
3.3 立德树人与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关系 |
3.3.1 立德树人对国家核心竞争力发挥作用的主体是“时代新人” |
3.3.2 统一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相互合作 |
3.3.3 共筑在形成国家开放的战略中相互渗透 |
3.3.4 共建在互为对方营造的环境中相互协调 |
3.3.5 共构在实现人全面发展的目标中相互支撑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高等教育立德树人对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作用及作用机制 |
4.1 立德树人对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作用 |
4.1.1 坚持马克思主义、党的领导、社会主义道路的政治引领作用 |
4.1.2 发挥理想信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主义的精神动力作用 |
4.1.3 提供智力支持、人才支撑、环境优化的保障作用 |
4.2 立德树人对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作用机制 |
4.2.1 以政治是经济集中表现的马克思主义政治观为方向机制 |
4.2.2 以教育具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双重属性为连接机制 |
4.2.3 以把方向、协调各方等为内容的党的领导为保证机制 |
4.2.4 以人的利益、使命、理想为导向的个人发展动力机制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高等教育立德树人对国家核心竞争力作用的指标体系与实证分析方法 |
5.1 指标体系构成与框架 |
5.1.1 指标选取依据、原则与框架 |
5.1.2 数据来源及其发布单位 |
5.1.3 分析方法为单变量频数分析、双变量相关系数、分类与制表 |
5.2 立德树人、国家核心竞争力21年整体状况及特征 |
5.2.1 我国国家核心竞争力21年整体呈稳步上升态势 |
5.2.2 高校学生道德认知和价值判断保持健康向上并逐步提升 |
5.2.3 教师尊重与关爱学生表现突出,学术道德等稳定上升 |
5.2.4 积极评价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和肯定学校立德树人各项工作 |
5.2.5 党和政府工作表现突出,综合国力趋势乐观 |
5.3 显示性指标相关性分析 |
5.3.1 立德树人对整体竞争力的相关性表现 |
5.3.2 立德树人对人才的相关性表现 |
5.3.3 立德树人对科技的相关性表现 |
5.3.4 立德树人对创新的相关性表现 |
5.4 解释性指标相关性分析 |
5.4.1 国家核心竞争力随着对党的领导的不断坚定等而提升 |
5.4.2 不断加强的理想信念与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上升趋势保持同步 |
5.4.3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上升状态互相契合 |
5.5 对策与建议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加强高等教育立德树人在国家核心竞争力中作用的路径思考 |
6.1 形成对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透视视角 |
6.1.1 全方位地把握国家核心竞争力 |
6.1.2 充分肯定我国制度优势 |
6.1.3 自主设计国家核心竞争力指标 |
6.1.4 以实现人民幸福和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 |
6.2 构建立德树人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 |
6.2.1 把立德树人融入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各环节 |
6.2.2 围绕立德树人目标设计学科、教学、教材和管理体系 |
6.2.3 立德树人要注重从理想信念、爱国主义等方面上下功夫 |
6.2.4 建设新时代立德树人教师队伍,发挥好教师主导作用 |
6.3 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 |
6.3.1 要深化办学体制和教育管理改革 |
6.3.2 要提升高等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
6.3.3 要扩大高等教育开放水平 |
6.4 加强党对新时代高等教育立德树人的全面领导 |
6.4.1 突出思想政治工作在高等教育立德树人的重要性 |
6.4.2 培养和组织精于思想政治工作的人才队伍 |
6.4.3 突出各级党委和政府对高等教育立德树人的领导责任 |
6.5 本章小结 |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2)八路军军工工人研究 ——以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选题意义 |
1.1.1 理论及学术意义 |
1.1.2 现实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有关近代中国工人群体的研究现状 |
1.2.2 有关八路军军事工业的研究现状 |
1.2.3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3.1 八路军 |
1.3.2 军事工业 |
1.3.3 军工工人 |
1.3.4 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 |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创新点 |
第二章 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军事工业发展概况 |
2.1 军事工业初创阶段 |
2.2 军事工业发展阶段 |
2.3 军事工业分散建设阶段 |
2.4 军事工业大生产阶段 |
第三章 八路军军工工人的生产状况 |
3.1 兵器来源情况与军工工人来源 |
3.1.1 八路军武器装备来源 |
3.1.2 军工工人来源 |
3.2 军工工人的生产管理制度 |
3.2.1 军事化管理 |
3.2.2 企业化管理 |
3.3 军工工人的生产劳动 |
3.3.1 生产环境 |
3.3.2 生产条件 |
3.3.3 生产时间 |
第四章 八路军军工工人的生活待遇 |
4.1 军工工人的工资制度 |
4.1.1 供给制 |
4.1.2 半供给半工资制 |
4.1.3 半实物半工资制 |
4.1.4 混合实物制 |
4.2 军工工人的劳动保险 |
4.2.1 军工工人的疾病、伤残、死亡待遇 |
4.2.2 军工工人的家属待遇 |
4.2.3 军工工人的劳动保险费 |
4.3 军工工人的娱乐 |
4.4 军工工人的学习 |
4.4.1 军工工人的文化学习 |
4.4.2 军工工人的技术培训 |
第五章 八路军军工工人的思想政治工作 |
5.1 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原因 |
5.1.1 工人思想政治觉悟较低 |
5.1.2 客观环境要求 |
5.2 思想政治工作采取的方法与内容 |
5.2.1 理论灌输法 |
5.2.2 实践塑造法 |
5.2.3 自我教育法 |
5.2.4 比较鉴别法 |
5.3 思想政治工作取得的成效 |
5.3.1 提高了工人的思想政治觉悟 |
5.3.2 促进了军事工业的向前发展 |
第六章 八路军军工工人的特征与贡献 |
6.1 军工工人的群体特征 |
6.1.1 始终与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 |
6.1.2 特殊的工作性质 |
6.2 塑造了人民军工精神 |
6.2.1 自力更生,勤俭节约 |
6.2.2 坚强乐观,顽强不屈 |
6.3 为战争胜利做出贡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3)A校高一年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校本课程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与问题提出 |
1 核心概念界定 |
1.1 高中职业生涯规划课程 |
1.2 校本课程 |
1.3 职业成熟度 |
2 文献综述 |
2.1 国内外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发展现状 |
2.2 高中生职业成熟度的研究成果 |
2.3 高中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与职业成熟度的关系 |
3 研究的问题、目的、意义 |
3.1 研究问题 |
3.2 研究目的 |
3.3 研究意义 |
第二部分 A 校高一年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校本课程设计前期基础 |
1 A校高一年级学生职业成熟度现状 |
2 学情分析 |
2.1 学习水平与生涯知识、技能水平 |
2.2 学习方法 |
2.3 职业价值观 |
3 学校现状分析 |
第三部分 A校高中职业生涯规划校本课程设计 |
1 课程目标的设计 |
1.1 设计原则 |
1.2 设计依据 |
1.3 设计的课程目标 |
2 课程内容设计 |
2.1 设计原则 |
2.2 设计依据 |
2.3 设计的课程内容 |
3 课程实施设计 |
3.1 设计原则 |
3.2 设计依据 |
3.3 课程实施的设计 |
第四部分 创新性、反思、遗憾 |
1 创新性 |
1.1 以“中学生职业成熟度模型”为课程框架 |
1.2 课程目标与课程体系同源匹配 |
1.3 校本课程与导学配套设计 |
2 反思与遗憾 |
2.1 反思 |
2.2 遗憾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介 |
(4)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及其科学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对NASA机构史的研究概述 |
1.2.2 对NASA航空航天技术研发工作的研究 |
1.2.3 对NASA科学传播工作的相关研究 |
1.3 本论文的研究 |
第二章 NASA的设立、使命和组织架构 |
2.1 从NACA到 NASA |
2.2 NASA的设立 |
2.3 NASA的使命任务 |
2.4 NASA的组织架构 |
2.5 NASA机构特点分析 |
第三章 NASA的重大科学和工程项目 |
3.1 NASA的载人航天项目 |
3.1.1 水星计划 |
3.1.2 双子星座计划 |
3.1.3 阿波罗计划 |
3.1.4 航天飞机计划 |
3.1.5 空间站计划 |
3.2 NASA的空间探测 |
3.2.1 行星探测计划 |
3.2.2 太阳探测计划 |
3.2.3 彗星探测计划 |
3.2.4 月球探测计划 |
3.2.5 哈勃空间望远镜 |
3.3 NASA的卫星研发 |
3.3.1 通信卫星 |
3.3.2 气象卫星 |
3.3.3 地球资源卫星 |
3.3.4 天文卫星 |
3.4 NASA的其他科学研究和技术研发 |
3.5 NASA研究研发工作特点分析 |
第四章 NASA的科学传播 |
4.1 NASA科学传播工作的政策指引 |
4.2 NASA的科学传播工作 |
4.2.1 媒体传播 |
4.2.2 网络利用 |
4.2.3 展览展示 |
4.2.4 科普活动 |
4.3 NASA的科学教育项目 |
4.3.1 中小学科学教育项目 |
4.3.2 大学科学教育项目 |
4.4 NASA科学传播工作特点分析 |
第五章 NASA及其科学传播活动对我国航天事业的启示 |
5.1 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历程 |
5.2 NASA对发展我国航天事业的启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基于语料库的基本动词名词形容词搭配提取计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相关研究综述 |
1.2.1 国内外关于词语搭配的研究 |
1.2.2 动/名/形容词相关研究综述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对象 |
第2章 基于语料库的基本动词搭配提取与计量分析 |
2.1 基本动词的选取与跨距的确定 |
2.2 基本动词的显着搭配词的选取 |
2.3 基本单音节动词的搭配词的提取与计量分析 |
2.4 基本双音节动词的搭配词的提取与计量分析 |
第3章 基于语料库的基本名词搭配提取与计量分析 |
3.1 基本名词的选取与跨距的确定 |
3.2 基本名词的显着搭配词的选取 |
3.3 基本单音节名词的搭配词的提取与计量分析 |
3.4 基本双音节名词的搭配词的提取与计量分析 |
第4章 基于语料库的基本形容词的搭配提取与计量分析 |
4.1 基本形容词的选取与跨距的确定 |
4.2 基本形容词的显着搭配词的选取 |
4.3 基本单音节形容词的搭配词的提取与计量分析 |
4.4 基本双音节形容词的搭配词的提取与计量分析 |
第5章 基本动/名/形容词搭配词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
5.1 搭配偏误分析 |
5.2 搭配研究在对外汉语课堂中的应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读研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7)当代中国的科学文化变革(论文提纲范文)
绪论: 中国近代科学的源起及其历史缺陷 |
一、 新中国科学发展的历史文化基础和新开端 |
(一) 统一的人民民主政权建立:科学中国发展的重要动力 |
(二) 新中国科学的重建 |
1 科研机构的组建与中国科学新体制的建立 |
2 科学人才的集聚与自然科学界的大团结 |
3 中国科学发展道路的最初探索 |
(三) 科学文化观的第一次转型与民众科学文化发展的新探索 |
1 科学文化观的转型与“人民科学观”的历史奠定 |
2 自然科学的大众化、通俗化与本士化 |
3 对民众科学文化发展的新探索 |
二、 第一代领袖群体的科技战略思想 |
(一) 工业化视野下的科技观 |
(二) “向科学进军”的主要思想和实践 |
1 学习外国先进的科学技术,追赶世界科技发展潮流 |
2 切实解决好知识分子问题,努力培养大批又红又专的科技人才 |
3 科技发展要与中国实际结合,重点发展,迎头赶上 |
4 走群众路线,大搞技术革新、技术革命 |
(三) 科技发展与社会主义在中国的首次合流与历史迷途 |
三、 中国式“大科学”体制的建立及其影响 |
(一) 科学体制的转换与中国式“大科学”体制的建立 |
1 建国之前中国的科技体制变革 |
2 建国以后科学体制的转换与“大科学”体制的建立 |
(二) 科学建制国家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 |
1 世界科学建制发展的新动向 |
2 中国现代化后发展特点的历史要求 |
3 中国历史文化发展的结果 |
(三) 中国式“大科学”体制的作用和反思 |
1 科学规划和政策的制定 |
2 科技发展战略的转移 |
3 “大科学”体制下取得的突出成果 |
4 中国式“大科学”体制并非真正现代的“大科学”体制 |
四、 五六十年代中国科学文化观的历史迷途 |
(一) 科学文化观的第二次转型与“政治化科学观”的确立 |
(二) 科学政治化的背景及原因探析 |
1 历史原因:人民科学观的进一步发展与高度政治化的形势 |
2 根本原因:整风与反右后全社会政治意识畸形转向并向各领域渗透 |
3 现实原因:急于求成,全面大跃进形势的推动 |
4 内在原因:传统政治文化的影响与功利主义科学观的泛起 |
(三) 群众性的技术革新运动与民众科学文化的畸形发展 |
1 群众性的科技协作网建立 |
2 群众性科技革新运动全面开展和畸形演变 |
(四) 科学与反科学仅一步之遥 |
五、 从邓小平到江泽民:科技战略思想的新发展 |
(一) 邓小平的科技战略思想的演进 |
1 拨乱反正“从科学和教育着手”:邓小平科技战略思想的开端 |
2 全国科学大会:邓小平科技战略思想的展开 |
3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邓小平科技战略思想的深化 |
(二) 江泽民对科技战略思想的发展 |
1 科技动力论:江泽民科技战略思想的基础 |
2 科教兴国论:江泽民科技战略思想的展开 |
3 技术创新论:江泽民科技战略思想的核心 |
(三) 科技发展与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再度合流 |
1 关于科技革命与社会主义关系的深刻阐述和新认识 |
2 科技发展与社会主义再度历史性汇流的战略展开 |
六、 中国科技体制的新变革及其影响 |
(一) 中国科技体制的转型之路 |
1 中国科技体制改革政策发展的四个阶段 |
2 市场导向的科技体制初步形成 |
3 科技发展仍存在严重的体制性障碍 |
(二) 改革开放过程中中国科技发展的主要体现 |
1 建立了比较完备的国家科技计划体系 |
2 形成了较为系统的科技法制体系 |
3 建立了较为完整的科技奖励制度 |
4 开始建设并初步形成了国家创新体系 |
(三) 科技实力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差距 |
七、 中国社会的科学文化观的新发展 |
(一) 科学文化观的再次转型与“理性化科学观”的初步形成 |
1 科学文化观再次转型的历程 |
2 对科学的理解进入了一个理性化的时期 |
(二) 民众科学文化的新发展与民众科学素养评价 |
1 民众科学文化的新发展 |
2 民众科学素养状况仍是国家竞争力的重大制约因素 |
(三) 制约科学发展的传统的文化因素仍未得到根本突破 |
八、 21世纪中国科学文化发展的战略思考 |
(一)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及其对科学文化发展的新要求 |
(二) 科技全球化与科技本土化:营造科技发展的良好的战略与文化环境 |
(三) 科学社会化与社会科学化:构建科学与社会互动的良性机制 |
(四) 科学教育化与教育科学化:铸造面向未来的具有科学素养的国民 |
附录一: 科学中国的历程:1949-2004年重要文献编目 |
附录二: 全国性的科学技术团体一览表 |
附录三: 作者在中国科技文化史领域发表的相关成果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9)基于信息化视角的专家管理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0 绪论 |
0.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0.2 研究目的和重点 |
0.3 研究思路和内容 |
0.4 研究方法 |
0.5 可能的创新 |
1 文献综述 |
1.1 人才学研究文献综述 |
1.2 人才内涵研究文献综述 |
1.3 人才素质研究文献综述 |
1.4 人才选拔研究文献综述 |
1.5 人才使用研究文献综述 |
1.6 人才流动研究文献综述 |
1.7 人才结构研究文献综述 |
1.8 人才价值研究文献综述 |
1.9 人才环境研究文献综述 |
1.10 结束语 |
2 专家管理基础理论 |
2.1 人才的基础理论 |
2.1.1 从“传统人才”到“现代人才” |
2.1.2 从“资源优先”到“人才优先” |
2.1.3 从“以人为本”到“以用为本” |
2.1.4 从“强国人才”看“人才强国” |
2.2 专家的基础理论 |
2.2.1 专家概念 |
2.2.2 专家特性 |
2.2.3 专家分类 |
2.3 专家管理的基础理论 |
2.3.1 专家管理概念 |
2.3.2 马克思专家管理思想 |
2.3.3 恩格斯专家管理思想 |
2.3.4 毛泽东同志专家管理思想 |
2.3.5 邓小平同志专家管理思想 |
2.3.6 江泽民同志专家管理思想 |
2.3.7 胡锦涛同志专家管理思想 |
2.3.8 习近平同志专家管理思想 |
2.4 结束语 |
3 国内外专家管理概述 |
3.1 发达国家专家管理概述 |
3.1.1 美国专家管理概述 |
3.1.2 英国专家管理概述 |
3.1.3 法国专家管理概述 |
3.1.4 德国专家管理概述 |
3.2 新兴发达国家专家管理概述 |
3.2.1 日本专家管理概述 |
3.2.2 新加坡专家管理概述 |
3.2.3 澳大利亚专家管理概述 |
3.2.4 韩国专家管理概述 |
3.3 新兴发展国家专家管理概述 |
3.3.1 印度专家专家管理概述 |
3.3.2 巴西专家管理概述 |
3.3.3 阿根廷专家管理概述 |
3.4 我国专家队伍及专家管理概述 |
3.4.1 我国专家队伍概述 |
3.4.2 我国专家项目概述 |
3.4.3 我国专家平台概述 |
3.4.4 我国专家管理工作概述 |
3.5 专家管理案例 |
3.5.1 国内专家管理案例 |
3.5.2 国外专家管理案例 |
3.6 结束语 |
4 专家管理存在的问题、原因分析和体系设计 |
4.1 专家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
4.1.1 管理体制不健全 |
4.1.2 专家评价机制不健全 |
4.1.3 专家选用机制不完善 |
4.1.4 专家激励机制不健全 |
4.1.5 专家流动机制不畅通 |
4.2 原因分析 |
4.3 内容设计 |
4.3.1 基本原则 |
4.3.2 主要内容 |
4.3.3 保障措施 |
4.4 结束语 |
5 专家管理信息化 |
5.1 概念 |
5.2 发展历程 |
5.2.1 国外发展历程 |
5.2.2 国内发展历程 |
5.3 存在的突出问题 |
5.4 信息化建设 |
5.4.1 坚持三大原则:循序渐进、科学实用、安全保密 |
5.4.2 突出“三位一体”建设:硬件、软件、心件 |
5.4.3 集成三项功能:网络申报、在线评审、自动管理 |
5.4.4 构架三大层级:基础数据层、业务处理层、决策支持层 |
5.5 结束语 |
6 EMIS专家管理信息系统 |
6.1 专家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顶层设计 |
6.1.1 开发思路 |
6.1.2 开发原则 |
6.1.3 开发目标 |
6.1.4 开发步骤 |
6.1.5 开发方法 |
6.2 技术架构 |
6.2.1 数据采集:EDI(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电子数据交换 |
6.2.2 数据加工:PDR三层数据抽取模型 |
6.2.3 数据审核:DWF动态工作流 |
6.2.4 权限管理:HRBAC层次角色权限策略 |
6.3 总体设计 |
6.3.1 软件设计模式——B/S模式 |
6.3.2 信息库实现技术——基于Internet数据库技术 |
6.3.3 系统支撑平台——ⅡS和ASP.NET |
6.3.4 安全设计——公安部信息安全等级三级标准 |
6.4 框架构成 |
6.4.1 申报子系统 |
6.4.2 评审子系统 |
6.4.3 管理子系统 |
6.4.4 分支子系统 |
6.5 主要功能 |
6.5.1 申报功能 |
6.5.2 评审功能 |
6.5.3 管理功能 |
6.5.4 查询功能 |
6.5.5 统计功能 |
6.6 管理机制 |
6.7 主要特点 |
6.7.1 建立了专家信息管理规范体系 |
6.7.2 形成了专家管理信息结构标准 |
6.7.3 搭建了便捷信息管理操作平台 |
6.7.4 提升了信息系统数据安全性能 |
6.7.5 实现了信息系统功能拓展对接 |
6.8 社会、经济效益 |
6.8.1 社会效益 |
6.8.2 经济效益 |
6.9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专着 |
学术期刊 |
英文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和所获奖励 |
学术专着 |
论文成果 |
所获奖励 |
参研课题 |
致谢 |
(10)基于自主创新的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研究 ——以浙江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及其制约瓶颈 |
1.1.1 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 |
1.1.2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瓶颈 |
1.2 我国自主创新与自主创新能力分析 |
1.2.1 发明专利数量少,有核心竞争力的发明专利数量更少 |
1.2.2 对外技术依存度高,关键技术自给率低 |
1.2.3 高层次科技人才和技术型人才严重匮乏 |
1.2.4 学术论文数量增长快,学术影响力不高 |
1.2.5 科技投入总量和强度不足 |
1.3 面向自主创新的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功能 |
1.3.1 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是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 |
1.3.2 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是提高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根本保证 |
1.3.3 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是推动区域经济持续增长的发动机 |
1.3.4 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是推动产业技术升级的重要举措 |
1.4 研究意义与研究设计 |
1.4.1 研究意义 |
1.4.2 研究设计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区域创新系统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2.1 区域创新系统的内涵与分类研究 |
2.1.1 区域创新系统的内涵研究 |
2.1.2 区域创新系统的分析研究 |
2.2 区域创新系统的参与主体研究 |
2.3 区域创新系统的结构要素研究 |
2.4 区域创新系统的环境研究 |
2.5 区域创新系统的政策研究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区域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研究 |
3.1 技术创新能力与自主创新能力 |
3.1.1 国内外学者对技术创新能力的理解 |
3.1.2 国内学者对自主创新和自主创新能力的讨论 |
3.1.3 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内涵与结构要素 |
3.2 区域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的理论构建 |
3.2.1 我国区域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的理论遴选原则 |
3.2.2 我国区域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的理论遴选 |
3.3 我国区域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的实证筛选 |
3.3.1 我国区域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的专家咨询 |
3.3.2 我国区域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的隶属度分析 |
3.3.3 我国区域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的相关分析 |
3.3.4 我国区域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的鉴别力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评价与影响因素研究 |
4.1 评价指标的数据采集与处理 |
4.1.1 评价指标的数据采集 |
4.1.2 评价指标的数据处理 |
4.2 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实际评价 |
4.2.1 建立递阶层次结构模型 |
4.2.2 构造两两比较判断矩阵 |
4.2.3 层次单排序和一致性检验 |
4.2.4 层次总排序及一致性检验 |
4.2.5 我国30个省级行政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综合评价 |
4.3 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判别分析 |
4.3.1 我国30个省级行政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聚类分析 |
4.3.2 我国30个省级行政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判别分析 |
4.4 我国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影响因子与支撑体系研究 |
4.4.1 实证调查方法与对象 |
4.4.2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自主创新的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总体设计研究 |
5.1 基于自主创新的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 |
5.1.1 有利于培育区域自主创新的环境 |
5.1.2 有利于激活企业的自主创新活力 |
5.1.3 有利于提升产业技术层次 |
5.1.4 有利于推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
5.2 基于自主创新的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基本原则 |
5.2.1 系统开放原则 |
5.2.2 共享协作原则 |
5.2.3 激励竞争原则 |
5.2.4 市场导向与政府推动相结合的原则 |
5.3 基于自主创新的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思路与内容 |
5.3.1 基于自主创新的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总体思路 |
5.3.2 基于自主创新的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主要内容 |
5.4 基于自主创新的浙江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总体设计 |
5.4.1 基于自主创新的浙江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重点任务 |
5.4.2 基于自主创新的浙江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目标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自主创新的区域创新服务体系研究 |
6.1 我国创新服务机构的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 |
6.1.1 我国创新服务机构的发展现状分析 |
6.1.2 我国创新服务机构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
6.2 发达国家创新服务机构的发展特点与借鉴作用 |
6.2.1 发达国家创新服务机构的发展特点 |
6.2.2 发达国家创新服务机构发展对中国的借鉴作用 |
6.3 我国区域创新服务体系建设的系统设计 |
6.3.1 我国区域创新服务体系建设的原则设计 |
6.3.2 我国区域创新服务体系建设的内容设计 |
6.4 浙江省创新服务机构发展的问卷调查与对策研究 |
6.4.1 浙江省创新服务机构发展的实证调查 |
6.4.2 加快浙江区域创新服务体系建设的对策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基于自主创新的区域创新人才资源开发体系建设研究 |
7.1 我国人才资源开发现状及其对自主创新的作用研究 |
7.1.1 我国人才资源开发现状总体分析 |
7.1.2 我国人才资源总量与配置的特点分析 |
7.1.3 我国R&D人才对自主创新的作用研究 |
7.2 国外人才资源开发体系建设对中国的借鉴作用 |
7.2.1 实施人才资源开发优先投入战略 |
7.2.2 高度重视专业人才的使用和管理 |
7.2.3 建立健全专业人才培训和教育体系 |
7.2.4 实施灵活的政策措施争夺海外人才 |
7.2.5 建立和完善高科技人才激励机制 |
7.3 基于自主创新的区域创新人才资源开发体系建设的重点 |
7.3.1 建立健全人才市场体系 |
7.3.2 建立健全人才资源开发公共服务体系 |
7.3.3 建立健全人才资源开发保障体系 |
7.3.4 建立健全人才开发法规政策体系 |
7.3.5 建立健全社会化的人才评价体系 |
7.4 基于自主创新的浙江区域创新人才开发对策研究 |
7.4.1 强化人力资本投资意识,提高教育投入强度 |
7.4.2 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完善人才资源开发激励机制 |
7.4.3 强化“争夺人才”意识,广泛引进国内外高层次人才 |
7.4.4 加强产业技术工人开发力度,提高产业技术工人的整体素质 |
7.4.5 加强高层次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加大领军人才开发力度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基于自主创新的区域创业投资体系建设研究 |
8.1 创业投资对自主创新的推动作用 |
8.2 我国创业投资发展障碍因素的实证调查 |
8.2.1 实证调查方法与对象 |
8.2.2 实证调查结果与分析 |
8.3 浙江省创业投资发展现状研究 |
8.3.1 创业投资机构注册资本及运作资本 |
8.3.2 创业投资机构的人力资源 |
8.3.3 创业投资机构的投资特点 |
8.3.4 创业投资机构的退出路径 |
8.3.5 浙江省区域创业投资的发展特点 |
8.3.6 制约浙江省创业投资发展的主要因素分析 |
8.4 基于自主创新的浙江区域创业投资体系建设的对策研究 |
8.4.1 降低企业市场准入门槛 |
8.4.2 制定出台创业投资的优惠政策 |
8.4.3 积极探索和发展有限合伙制 |
8.4.4 完善创业投资的退出机制 |
8.5 本章小结 |
第9章 基于自主创新的区域创新法规政策体系建设研究 |
9.1 基于自主创新的科技投入政策研究 |
9.1.1 我国科技投入总量与结构分析 |
9.1.2 我国R&D投入对区域自主创新的作用研究 |
9.1.3 促进我国区域自主创新的科技投入政策措施研究 |
9.2 基于自主创新的金融政策研究 |
9.2.1 加强对中小企业自主创新的金融支持力度 |
9.2.2 引导和鼓励政策性银行和商业银行支持自主创新 |
9.2.3 加快建立支持自主创新的多层次资本市场 |
9.2.4 积极推动支持自主创新的金融创新 |
9.3 基于自主创新的政府采购制度研究 |
9.3.1 政府采购对自主创新和高技术产业发展的作用 |
9.3.2 国外政府采购促进自主创新的成功经验 |
9.3.3 通过政府采购促进我国区域自主创新的政策建议 |
9.4 基于自主创新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研究 |
9.4.1 建立和完善知识产权强化型评价模式 |
9.4.2 建立和完善知识产权保护的激励机制 |
9.4.3 增强企业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和保护能力 |
9.4.4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人才的培养 |
9.5 本章小结 |
第10章 结论与展望 |
10.1 研究的主要成果 |
10.2 研究的创新之处 |
10.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四、乘载人航天成功之风 推进青少年宇航技师的培训(论文参考文献)
- [1]高等教育立德树人对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作用研究[D]. 王江波. 电子科技大学, 2020(12)
- [2]八路军军工工人研究 ——以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为例[D]. 申窦飞. 太原理工大学, 2019(09)
- [3]A校高一年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校本课程设计[D]. 安宁. 沈阳师范大学, 2019(05)
- [4]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及其科学传播研究[D]. 褚安安. 北京理工大学, 2018(07)
- [5]基于语料库的基本动词名词形容词搭配提取计量研究[D]. 张露. 湖南大学, 2015(03)
- [6]天歌——走近中国火箭的摇篮[J]. 天泉,何建明. 中国作家, 2008(09)
- [7]当代中国的科学文化变革[D]. 段治文. 浙江大学, 2004(03)
- [8]乘载人航天成功之风 推进青少年宇航技师的培训[J]. 北京161中培训中心. 太空探索, 2004(01)
- [9]基于信息化视角的专家管理问题研究[D]. 谢辛. 华中师范大学, 2013(11)
- [10]基于自主创新的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研究 ——以浙江省为例[D]. 江蕾. 同济大学, 20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