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农业银行如何拓展零售业务(论文文献综述)
张墨竹[1](2021)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中资银行国际化区位选择研究 ——基于SVM支持向量机模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国际化经营是世界银行业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中资银行转型发展的必要环节。对于银行国际化发展来说,无论是海外业务改革、国际并购或重组,都需要通过海外布局作为载体得以实施,而设立海外分支机构、加强区域布局是国际化最直接的表现方式,也是成就一流跨国银行的基本路径。发达国家老牌跨国银行在过去几十年间,通过海外布局大幅推动了自身的国际化进程,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金融危机、欧债危机使得发达国家老牌跨国银行国际化发展进入瓶颈期,前期的业务优势、区位优势不复存在,甚至部分老牌跨国银行选择退出次要区域市场以保存竞争实力。这对于新兴经济体来说,无疑是一个抢占国际市场的机遇窗口。世界银行业的彼消此涨,使中资银行不得不思考,在经历了国际化初期的快速发展后,今天要如何进一步深化海外市场布局、强化业务管理,实现由“走出去”到“沉下去”、由“做大”到“做强”的转变?中资银行正处于谋求战略发展和国际化转型的关键阶段。然而,当前世界经济低迷,疫情影响持续,逆全球化思潮抬头,中资银行的国际化发展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但中国坚挺的经济金融市场,以及“一带一路”倡议、RECP自由贸易区等国际经济合作平台的逆势表现,仍为中资银行提供了足够的发展空间。特别是我国主张的“一带一路”倡议的高质量发展,更是为中资银行国际化开辟了崭新路径。于是,无论是理论界还是实务界,对中资银行国际化发展与“一带一路”倡议的相关课题研究也变得愈发关注和重视。梳理众多关于中资银行国际化发展与“一带一路”倡议的相关课题研究,我们发现,宏观研究多于微观研究、务虚探索多于务实研判,有许多问题值得思考:一是银行国际化问题的主流研究重点仍集中在如何提高银行国际化竞争力、银行国际化发展影响因子分析等课题上,而忽视了非常重要的区位选择布局及环境背景研究;二是对于中资银行作为“一带一路”倡议资金融通的中坚力量,关注两者之间勾稽推动关系的研究成果却比较少;三是少有研究者会从“一带一路”沿线整体角度切入,对区位选择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并探索建立系统数据模型,提供可量化的对策建议。基于上述问题,本文认为,对于中资银行来说,充分利用好“一带一路”倡议平台,抢占银行国际化发展机遇,区位选择布局问题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因此,对“一带一路”倡议下中资银行国际化区位选择的研究是一项充满挑战性的工作,这不仅是对“一带一路”倡议沿线国家整体情况的广泛整理,是对银行国际化区位选择路径的深入挖掘,更是对两者间关联匹配度的创新研究。本文通过构建“一带一路”倡议与中资银行国际化合作评估体系(以下简称“中资银行国际化合作评估体系”),选取“一带一路”倡议沿线69个国家2015年至2019年政治、经济、金融、贸易、营商数据作为样本,借助SVM支持向量机模型(以下简称“SVM模型”)进行分类评估,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是否适合中资银行发展进行实证分析。同时,结合银行国际化动因涉及的指标与实证结果进行差异化对标对比,对中资银行国际化区位选择给出具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在面对选择“一带一路”倡议沿线目标国家进行国际化布局时,中资银行可以借助研究结果,结合自身业务发展需求,做具有针对性的差异化选择,降低区位选择布局成本。同时,研究结论也能为不同性质、或处于不同国际化发展阶段的中资银行,提供可量化的区位选择建议,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整体研究分为六个部分:第1章,介绍论文选题的背景、意义,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以及主要创新点与不足。第2章,梳理银行国际化区位选择理论研究脉络,说明相关理论基本概念,形成文献综述,并对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进行评述。同时,为进一步探究理论运作机理,引入国内外大型银行国际化优秀案例,提炼可供借鉴的国际化区位选择经验。第3章,对中资银行在“一带一路”倡议下进行区位选择的具体影响因素进行识别,并在此基础上全面梳理中资银行与“一带一路”倡议的合作现状,判断中资银行在“一带一路”倡议下的优势和劣势。第4章,介绍中资银行国际化合作评估体系的构建思路和方法,数据库的建立和指标选取等,并进一步阐释SVM模型原理和指标内涵。第5章,运用SVM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并基于SVM模型实验结果,回归银行国际化动因理论,结合差异化指标给出有针对性的判断建议。第6章,“一带一路”倡议下中资银行国际化区位选择的主要结论和下一步建议。通过理论演绎和实证研究,本文的主要结论为:首先,“一带一路”倡议与中资银行国际化发展脉络吻合,两者发展相互助推;SVM模型实验具有较高的准确率,且结果显示实验样本集中有47个国家适合中资银行开办分支机构或进一步发展国际化业务。其次,从实证结果分析来看,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东盟、中欧、东欧三个区域最适合中资银行开拓发展。第三,结合实证分析结论,中资银行可以综合考虑税收法律、文化维度、环境绩效等附加因素,进一步优化区位选择结果。最后,SVM模型可实现进一步延展,待“一带一路”倡议沿线国家数据进一步完善,发展更为成熟时,可在现有模型基础上直接增加指标参数,实现模型结果的实时测度,及时帮助中资银行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实现国际化区位最优选择。同时,为进一步提高和巩固“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区位优势,中资银行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安排:(1)统筹规划国际化区位选择布局战略;(2)做好自身区位选择布局阶段化安排,实现对“一带一路”倡议沿线国家网格化辐射;(3)强化中资银行在“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国际化合作意识,加强公司治理,提升服务管理效率;(4)进一步践行可持续发展责任,以服务支持“一带一路”沿线国经济健康发展。
李静[2](2021)在《农业银行X分行零售业务营销策略改进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李素梅[3](2021)在《农村商业银行基层网点零售业务转型策略研究 ——以A农商行为例》文中认为农村金融是农村经济的核心,是支持三农发展的关键环节,发展好农村金融、服务好三农经济,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经济基础和保障。农商行是县域一级的法人机构,是服务农民、农村、农村经济的主要力量,相较于其他商业银行,其优势在于,农商行的网点在农村分布广,网点触角延伸到了很多广大农村地区,拥有良好的经营基础和人缘、地缘优势;其次是国家对“三农”经济的支持,也通过农村商业银行惠及到广大的农村、农民身上,形成了以“政府——农商行——农民”互利共赢的农村金融模式,极大地推动了农村地区的金融发展。但是,就目前来看,我国农商行发展水平不高,其外部、内部都存在很多问题。网点是银行业务发展最基础的单元,是银行产品展示和服务的窗口,它能实现面对面地与客户进行交流互动,让客户切身体验到银行的服务,在客户维护方面比其他渠道更为有效。而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客户的消费理念和消费行为也随之改变,银行网点传统的批发式金融服务、坐等客户上门的理念已经不能满足客户需求,客户要求的服务更个性化、更细分化、更方便快捷。对于农商行的网点来说,也面临着客户细分程度低、服务同质化、无法满足客户多元化差异化的服务需求、网点成本高运行效率低等问题,导致银行经营效率不高、创利低下。如何解决银行网点发展的这些问题?很多银行经过探索和研究,发现零售银行业务相较于传统的公司业务具有小额分散、低资本消耗、抗周期性强、覆盖面广、风险低等优势,对银行收入的贡献度越来越高,因此很多国外商业银行、国内大型的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提出了着力打造零售银行的战略,通过零售业务来实现利润提升的转型策略。本文所要讨论的问题,正是基于很多商业银行已经把零售银行业务纳入了未来发展的战略布局的转型背景下,结合A农商行的案例,以点带面,来分析农商行在网点和零售业务转型发展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分析农商行基层网点零售业务转型的方法和措施,研究解决问题的策略。通过本文的研究,进一步明确了A农商行基层网点零售业务转型发展的总体思路、原则和方向,网点零售银行业务转型的关键在于,零售业务体制机制的建设以及营销理念的转变,“以客户为中心”的网点规划布局、流程优化和零售产品设计,网点内部硬件、软件的转型,强劲的科技支撑,线上、线下的渠道建设,以及专业营销团队的打造和与零售银行业务相匹配的绩效考核,以及各项策略的落实。
杨咏嘉[4](2021)在《金融科技背景下商业银行零售业务数字化转型策略研究 ——以招商银行为例》文中指出自2016年以来,金融科技在我国金融领域的关注度迅速攀升,一度成为热点话题。金融科技的蓬勃发展为商业银行提供了转型的契机,但是也带来了全新的挑战。许多金融科技企业纷纷跨界经营,与传统商业银行竞争市场份额,再加上我国经济环境变化和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推进,使得我国银行业遭遇发展困境,利润空间不断缩小。与此同时,我国商业银行自身存在战略规划模糊、产品同质化严重、客户黏性不足、新型风险层出不穷等问题,因此商业银行零售业务进行数字化转型势在必行。本文在概括商业银行零售业务数字化转型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零售业务数字化转型的必要性以及存在的一些问题,选择招商银行作为案例对金融科技背景下商业银行零售业务数字化转型进行案例分析。文章首先对案例进行介绍,包括招商银行简介和招商银行零售业务发展情况;之后对金融科技背景下招商银行零售业务数字化转型案例进行分析,文章重点从服务理念、服务渠道、产品创新、科技支撑和管理体系五个方面分析招商银行零售业务转型的具体措施以及取得的相应效果。本文通过上述分析总结出招商银行转型成功的经验,为金融科技背景下商业银行零售业务数字化转型提出相应对策和建议:一是精准自我分析,明确战略定位;二是拓展业务渠道,服务智能升级;三是创新零售产品,满足客户需求;四是加大科技投入,建设人才队伍;五是提升风控能力,防范金融风险。我国商业银行在借鉴招商银行数字化转型的成功经验时可以重点关注以上几个方面,但是不能盲目照搬,应结合自身优势制定更适合自己的转型方案,促进零售业务长期稳定发展。
褚秦楠[5](2021)在《农业银行A支行零售业务营销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的主要目标是通过对农业银行A支行零售业务营销策略分析,系统地研究A支行的营销现状,识别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方案来解决A支行在零售业务存在的问题,提高零售业务营销板块的精准性及有效性,降低营销成本,最终实现零售业务的利润增加。同时为那些旨在通过优化零售营销策略来持续提高银行获利能力的营业网点提供一些指导和支持。零售客户具有客户数量多、分布广泛、需求变化频繁等特点。针对零售客户的多样化需求,由互联网科技带来的冲击和改变是毋庸置疑的,通过大数据分析后的市场再细分、营销策略优化、目标群体的细分不仅能提高精准营销的成功率,还能提高客户的办业务幸福感。银行作为最重要的金融中介,是货币市场与消费市场沟通桥梁,在银行业整体发展中起着关键的决定性的作用。而这种作用的体现是通过零售业务开始的。银行最初的形态就是零售业务,追本溯源,提高零售业务在银行业务收入中所占的百分比,已经成为各商业银行抢占市场份额,获得核心竞争力的主要方向和工作开展的基础。本文旨在对A支行的零售业务营销板块进行深入的研究,首先对该支行的基本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并对现有的客户结构及营销现状进行分析评价,其次,对支行的客户进行问卷调查分析,深入了解客户需求,通过对现状的分析指出了A支行在发展零售业务时存在的营销理念、客户服务、营销团队分工、绩效考核几个方面的问题。而后针对具体问题提出对应的改进方案,以提升A支行的零售业务综合,第一,细分客户需求,提供差异化服务;第二,将业务办理流程加以完善,促进办事效率的提升;第三,促进团队营销能力的加强;第四,拓宽产品渠道,加强产品研发。
庞国坦[6](2021)在《泰安银行县域零售业务竞争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经济正由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增速明显放缓,传统银行业务的增长正由对公业务转向零售业务,随着利率市场化、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银行监管不断趋紧、同业竞争加剧,银行零售转型势在必行。泰安银行作为一家区域性城市商业银行,县域零售业务是其零售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2014年起开始大力发展县域市场,进行网点布局,拓宽业务渠道,现已形成一定规模,但是随着业务的持续发展,在市场竞争、内部管理、风险控制上也遇到了很多困难,如何发挥自身优势,保持业务的快速发展,建立核心竞争力,成为泰安银行县域零售业务发展急需解决的问题。随着《泰安银行战略规划报告(2020-2022)》的落地实施以及县域分支机构组织架构调整的完成,县域零售业务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如何摆脱现有发展中的难点和堵点,在竞争中取得优势,快速提升自身在县域零售市场中的占比,也正是本文研究的方向和目的。本文以泰安银行县域零售业务作为研究对象,综合国内外零售银行业务相关竞争战略的理论研究和案例研究,对泰安银行县域零售业务当前所面临的宏观环境、竞争环境、内部环境和内部能力进行分析,运用PEST分析模型对泰安银行县域零售业务所处的政治法律、经济环境、社会文化和技术等四个方面的宏观环境进行了分析。运用波特五力模型对业务所处的竞争环境进行分析,从同业竞争者、潜在竞争者、替代者的威胁、购买方的议价能力和供应商的议价能力,深入分析泰安银行县域零售业务目前所处的行业环境。通过座谈和调查问卷形式与机构内外管理层和基层人员进行调研讨论,搭建了外部EFE矩阵、内部IFE矩阵和QSPM矩阵,最终采用SWOT分析和四半维平面坐标系确定出,泰安银行县域零售业务应采取ST策略对应的多元化战略,在确保现有优势的情况下继续扩大业务发展,提升县域零售业务通过挖掘客户资源、抢占市场份额,提升县域零售业务的竞争力。通过比较三种竞争战略的可行性,最终确定差异化竞争战略作为泰安银行县域零售业务的主要竞争战略。通过运用管理理论和方法对泰安银行县域零售业务进行研究发现,当前县域银行零售业出现饱和状态,并在互联网金融、利率市场化、城镇化、老龄化等多方作用下竞争将愈演愈烈,同时在乡村振兴、普惠金融等国家战略实施的大环境下,城乡居民收入不断增加,金融需求不断增长,作为当地的区域性银行如何抓住机遇,为当地百姓提供优质服务,成为泰安银行县域零售业务实施好差异化竞争战略的目标,在此基础上提出找准市场定位、打造拳头产品、提升服务能力、拓宽营销渠道等四个方面的具体措施,同时为保证差异化战略的实施,提出组织文化保障、人力考核保障、风控合规保障、财务管理保障和信息技术保障等五项保障措施,从而搭建起泰安银行县域零售业务差异化的竞争策略,打造泰安银行在县域零售市场的核心竞争力。
黎立博[7](2021)在《数字化转型对中国农业银行人力资源需求影响及预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随着金融科技技术的日新月异和迅猛发展,特别是受到去年以来新冠疫情的冲击,推动了各行各业新一轮数字化转型的高潮。以商业银行为代表的金融机构,在前几年数字化转型摸索和试点的基础上,也已经开始思考和探索全面推动金融业务特别是零售金融业务朝着零接触服务、全线上运作、智能化经营的方向加速前进。业务转型发展离不开人才队伍的支持,数字化转型不仅要求商业银行对其经营管理模式、产品、业务流程等进行创新和变革,同时更对商业银行人力资源规划提出了更高的挑战。人力资源需求分析是人力资源规划的重要环节,因此,研究数字化转型对商业银行人力资源需求的影响就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当前,国内商业银行人力资源规划面临着一些挑战:第一,缺乏对人员规模与业务发展匹配度的定量评估;第二,对数字化转型给人力资源需求带来的影响定量分析不够;第三,对人员规模及结构变化趋势预测不够准确。基此,本文对数字化转型对中国农业银行人力资源需求的影响和预测进行了深入研究,以填补数字化转型对银行金融机构人力资源需求影响的理论空白,为银行金融机构制定人力资源“十四五”规划提供理论参考。本文采用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围绕数字化转型对中国农业银行人力资源需求影响及预测进行了研究。首先,运用DEA-Malmquist方法对中国农业银行等17家国内上市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各个区域的投入产出效率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中国农业银行人员规模偏大、人员投入产出效率偏低的假设,为后续章节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必要性依据。其次,结合相关理论,定量分析了数字化转型对中国农业银行不同岗位序列人力资源需求的影响因素,探究了数字化转型对中国农业银行人力资源需求的影响机制。最后,运用Markov过程原理,构建了中国农业银行人员结构预测分析模型,对2021-2025年中国农业银行人员结构进行了预测。研究显示,本文提出的假设全部得到了支持。本文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中国农业银行人员规模偏大,人均投入产出偏低,区域投入产出不平衡。中国农业银行在17家国内上市银行中人员规模最大、数量最多,但综合投入产出效率位居17家国内上市银行第12位,属于中下游位置。中国农业银行珠三角地区综合投入产出效率最高,长三角、环渤海地区次之,东北、西部地区最差。(2)数字化转型已经在一定时期内有效降低了中国农业银行业务发展对人员数量的需求。2011-2015年,中国农业银行人员规模随着业务发展而不断增长,2015-2020年中国农业银行人员规模随着业务发展而不断下降,与该企业从2015年左右开始实施数字化转型战略在时间序列上高度吻合。(3)数字化转型对中国农业银行不同岗位序列人力资源需求产生了不同方向和不同程度的影响。数字化转型对柜面序列人员、营销序列人员、科技序列人员和管理序列人力资源需求都具有显着作用。具体而言,电子渠道分流率每提升1个百分点对柜面序列人力资源需求减少1958.39人;线上贷款每增加1亿元对营销序列人力资源需求减少1.65人,线上个人客户数每增加1万人对营销序列人力资源需求增加0.29人;线上贷款每增加1亿元约需增加0.11个科技序列人员,线上个人客户占比每提升1个百分点对科技研发序列人力资源需求增加63.83人;线上贷款规模每增加1亿元管理序列人力资源需求约减少6.66人。(4)随着数字化转型的深入推进,“十四五”期间(2021-2025年)中国农业银行总的人力资源需求仍然持续下降,但数字化转型的边际效应在递减,未来人力资源需求可能出现“U”型增长。业务规模和客户规模的自然增长会推动中国农业银行人力资源需求的增加,数字化转型战略的深入推进同步推动中国农业银行人力资源需求的减少,而且减少的效果仍然会超过业务和客户自然增长带来的人力资源需求增加。因此,总的人力资源需求呈现持续下降趋势。预计到2025年末,中国农业银行人员规模将比2020年末下降5%左右。但从趋势看,数字化转型对人力资源需求减少的边际效应在递减,未来总的人力资源需求可能出现“U”型增长。(5)“十四五”期间(2021-2025年)中国农业银行人员队伍结构(包括年龄和学历结构)将会得到较大改善。数字化转型对人员队伍综合能力和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推动中国农业银行在新增人员补充上主要以高学历应届毕业生为主,将大幅改善人员队伍结构。预计到2025年末,中国农业银行人员队伍40岁以下人员占比将比2020年末提升约25个百分点;本科学历及以上人员占比将比2020年末提升约27个百分点。在研究过程中,本文获得了以下四点创新:(1)揭示了数字化转型对中国农业银行不同岗位序列人力资源需求的影响。本文聚焦数字化转型对中国农业银行人力资源需求影响进行了深入挖掘,揭示了数字化转型对中国农业银行柜面序列人员、营销序列人员、科技研发序列人员和管理序列人力资源需求的不同影响。本文的研究结论,揭示了数字化转型对中国农业银行人力资源需求的影响规律,在微观层面填补了数字化转型对人力资源需求影响的定量研究,为其他银行金融机构相关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2)将Lasso方法应用于技术进步对人力资源需求影响模型变量筛选,有效地识别出数字化转型指标对人力资源需求的影响。本文运用机器学习技术中的Lasso方法,对可能影响中国农业银行人力资源需求的诸多变量进行了有效筛选和甄别,识别出了数字化转型影响变量,同时有效解决了变量多重共线性的问题。丰富和拓展了Lasso方法在技术进步对人力资源需求影响领域的实践应用。(3)优化改造了基于Markov过程原理的人员结构预测模型。本文结合案例研究和Markov过程原理构建了中国农业银行人员结构预测模型。在构建模型过程中,引入了新增人员年龄和学历状态分布变量,使人员状态概率转移矩阵更加科学准确。实现了对Markov过程原理相关模型的优化改造,丰富了对人员结构预测的理论研究。在实践中已经成为中国农业银行人力资源“十三五”规划的重要决策参考,相关结论得到行内广泛认可和一致肯定,同时正继续应用于中国农业银行人力资源“十四五”规划的研究和制定。(4)揭示了中国农业银行人员规模增长曲线规律。本文对2021-2025年中国农业银行人员规模变化趋势进行了实证预测,揭示了“十四五”期间中国农业银行人员规模呈现持续下降。但随着数字化转型对部分岗位序列人力资源需求影响程度逐步降低,人员规模未来可能出现“U”型增长的发展规律。本文的研究结论,为学术界研究数字化转型对银行金融机构人力资源需求的影响提供了新的视角。本文作图26幅,作表34个,参考文献220篇。
黎彦昆[8](2021)在《新余NY银行零售业务营销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伴随大数据、生物识别、互联网、云计算等高新技术在金融行业的全面应用和推广,业务银行业务流程越发智能化和信息化,并表现出平台化的用户流量特点。与此同时,伴随银保监会和市场化利率对银行的监管越来越严,需要革新银行零售业务。在当下这个特殊的时期,银行零售业务面对挑战,也同样面对机遇,实行营销转型发展成为所有银行的共同认知,但怎样转型、如何发展已经演变为不同银行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伴随银行间的有效竞争,零售行业开始从此前的卖方市场转变为现阶段的买方市场。不同银行如何通过高效科学的营销对策,在巨大的市场发展环境中拓展业务能力,提高市场占有率,现如今已经演变为所有银行急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和研究的问题。新余NY银行为发展为全国类型的股份制大型银行基层组织,目前在零售业务存在诸多的问题,本文将该银行当作主要的研究对象,通过对比研究、文献研究、实地调研等探讨研究该银行零售业务营销中存在的问题,并制定出与其相对应的市场营销策略。本文首先利用分析了该机构的营销现状和存在问题,再利用波特五力、PEST模型研究该组织的微观和宏观环境;并融合市场营销理论和相关数据分析获得该银行当前在发展过程中面对的重要问题。以上问题重点涵盖了:产品同质化、定价缺乏敏感、线上渠道利用率不高、促销方式过于传统等等。最后,基于4Ps营销理论,并融合NY银行的真实现状,制定符合其发展的完善的营销对策。对这一营销策略而言,其涵盖了:价格策略,直接将价格机制传输到目标群体前规避无效用户对资源的挤占;产品策略,附加价值和核心价值的叠加;促销策略,不落地的网点用户体系,构建一对一的营销模式;渠道策略,优化设计网点,并且拓展新媒体营销渠道;有形展示,运用具化产品的方式让用户了解;最后配套相关保障机制,保障策略全部落地和实施。本文运用多维研究新余NY银行,通过大量的分析了解到该分支机构在零售营销方面现存的问题,并在4PS理论中制定了有关的营销对策和方案,针对大型银行分支机构的营销策略有着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周正[9](2020)在《秦皇岛银行发展战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秦皇岛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秦皇岛银行”)位于秦皇岛市,是秦皇岛市唯一一家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截至2019年末,秦皇岛银行各项指标数据增量增幅均居省、市前列,市场占比稳居市内第一,主要监管指标优良,发展态势良好。虽然秦皇岛银行在近几年取得了不错的发展,但在金融常态化的大环境下,传统的发展模式已无法适应新时代发展的需要。面对复杂多变的局面,如果不及时调整战略布局,往往会影响自身业务的发展,引发一系列的困难与危机。本文以秦皇岛银行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战略管理相关理论和科学的研究方法,通过内外部环境分析,为秦皇岛银行的未来发展提出可行的战略规划。首先,运用PEST分析法及波特“五力”模型分别分析了秦皇岛银行所处的外部宏观环境及行业竞争环境,识别出秦皇岛银行面临的关键机会和威胁;其次,对秦皇岛银行的主要业务和经营资源等内部环境分析,识别秦皇岛银行存在的关键的优势和劣势;再次,在内外部分析的基础上进行SWOT分析,进而提出了秦皇岛银行的战略目标以及公司层和经营层战略;最后,提出战略实施保障措施,为秦皇岛银行战略的实施落地提供保证。本文运用科学的工具详细分析了秦皇岛银行所处的外部和内部环境,理论结合实际,提出秦皇岛银行发展战略及保障措施。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为秦皇岛银行未来战略方案的制定带来启示,为同规模的其他同业银行战略方案制定提供借鉴。
李佳奇[10](2020)在《邮储银行H省分行零售信贷业务竞争战略研究》文中认为邮储银行H省分行是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的省级分支机构,作为中国最年轻的国有大型零售商业银行,邮储银行H省分行在H省普惠金融零售业务领域发挥着应有作用。自2008年成立以来,邮储银行H省分行坚守零售战略,服务“三农”、服务中小企业、服务社区的定位,长期深耕零售信贷市场,业务余额和市场占有率列农合机构和城商行合计数据之后,位居全省第三位,列全国性法人机构第一位,市场占有率增长列全省第一位。但随着零售信贷领域竞争的加剧,市场营销能力偏弱、人力资源仍不健全、存量贷款质量有较大压力、产品缺乏竞争力、业务效率仍有欠缺等劣势明显暴露,影响邮储银行H省分行零售信贷业务的可持续发展。基于上述背景,以邮储银行H省分行零售信贷竞争战略为研究对象,结合零售信贷业务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状态,对银行内外部的环境、资源、能力和影响因素等重新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保障零售信贷业务竞争战略实施路径和保障措施,对促进邮储银行H省分行提升零售信贷业务发展能力,保障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解决邮储银行H省分行零售信贷业务发展中面临的问题,本文从3个方面进行探索,为其提供竞争战略建议:(1)利用文献分析方法,通过概念界定、理论阐述、分析工具介绍等为本文研究提供理论依据。(2)使用PEST模型、波特五力模型对邮储银行H省分行零售信贷业务竞争的内外部环境及条件进行剖析。(3)运用SWOT分析模型对邮储银行H省分行优劣势以及面临的机会和威胁进行细致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竞争战略的意见和建议。结合本文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针对研究对象得出如下结论。首先,从银行业发展周期上看,目前银行业已经进入成熟期,银行业随着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和转型发展,也进入转型升级阶段。其次,作为分支行组织架构下的省级机构,邮储银H省分行需践行总行普惠金融竞争战略。再次,作为金融机构中的后进者,邮储银行以零售信贷业务为切入点,需要不同的竞争策略以达到持续发展目标。基于以上情况,主要采取差异化的竞争战略。竞争战略事关企业发展方向、发展目标和竞争优势。本文以邮储银行H省分行零售信贷业务为研究对象,提出了回归零贷本源、完善组织架构、强化市场营销、加快转型发展、做好风险防控五大方面竞争实施战略,从绩效、人员、文化、制度和科技开发五个方面提出主要保障措施,进一步充实了零售信贷业务研究对象,丰富了发展方法,对邮储银行零售信贷业务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能够为国有大行乃至其他商业银行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二、农业银行如何拓展零售业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农业银行如何拓展零售业务(论文提纲范文)
(1)“一带一路”倡议下中资银行国际化区位选择研究 ——基于SVM支持向量机模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研究的背景 |
1.1.3 研究的现实意义与理论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3 主要创新与不足之处 |
1.3.1 主要创新 |
1.3.2 不足之处 |
第2章 银行国际化区位选择文献综述及经验借鉴 |
2.1 相关概念与文献综述 |
2.1.1 银行国际化概念及内涵 |
2.1.2 银行国际化区位选择问题国内外文献综述 |
2.1.3 “一带一路”下银行国际化区位选择文献综述 |
2.2 外资银行国际化区位选择实践经验借鉴 |
2.2.1 西班牙桑坦德银行国际化区位选择实践借鉴 |
2.2.2 美国花旗银行国际化区位选择实践借鉴 |
2.3 中资银行国际化区位选择实践经验借鉴 |
2.3.1 中国银行国际化区位选择实践借鉴 |
2.3.2 中国工商银行国际化区位选择实践借鉴 |
第3章 “一带一路”下中资银行国际化区位选择影响因素及合作现状 |
3.1 “一带一路”下中资银行国际化区位选择影响因素识别 |
3.1.1 宏观政治因素 |
3.1.2 贸易发展因素 |
3.1.3 投资发展因素 |
3.1.4 绿色金融因素 |
3.2 “一带一路”下中资银行国际化发展环境与现状 |
3.2.1 “一带一路”下的金融环境情况 |
3.2.2 中资银行支持“一带一路”建设情况 |
3.3 “一带一路”下中资银行国际化发展的优势与劣势 |
3.3.1 国际化发展的优势 |
3.3.2 国际化发展的劣势 |
第4章 “一带一路”下中资银行国际化合作评估体系构建 |
4.1 合作评估体系构建方法 |
4.1.1 合作评估体系构建的总体思路 |
4.1.2 数据指标总库选取的基本原则 |
4.1.3 最高关联度指标主成分分析 |
4.2 合作评估体系的指标内涵 |
4.2.1 政府管理指标 |
4.2.2 经济投资指标 |
4.2.3 金融发展指标 |
4.2.4 贸易水平指标 |
4.2.5 营商开放指标 |
4.3 合作评估体系SVM模型选择 |
4.3.1 线性SVM模型 |
4.3.2 非线性可分SVM模型 |
4.3.3 支持向量机SVM模型优势 |
第5章 评估体系SVM模型实证结果及差异化结论分析 |
5.1 合作评估体系呈现的SVM模型实验结果 |
5.1.1 综合角度SVM模型实验结果 |
5.1.2 引入时序角度的实验结果 |
5.1.3 引入地理角度的实验结果 |
5.2 基于比较优势理论的结论分析 |
5.2.1 沿线各国比较优势情况汇总 |
5.2.2 比较优势理论的差异化结论分析 |
5.3 基于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的结论分析 |
5.3.1 沿线各国文化维度情况汇总 |
5.3.2 文化维度的差异化结论分析 |
5.4 基于可持续发展角度的结论分析 |
5.4.1 社会责任视角的差异化结论分析 |
5.4.2 绿色金融视角的差异化结论分析 |
第6章 结论及相关建议 |
6.1 主要结论 |
6.2 相关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研究成果 |
致谢 |
(3)农村商业银行基层网点零售业务转型策略研究 ——以A农商行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的目标和思路 |
一、研究的目标 |
二、研究的思路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三、技术路线 |
第四节 研究的创新点和不足 |
一、研究的创新点 |
二、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二章 银行网点零售业务转型的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 |
第一节 银行零售业务的发展历程和理论基础 |
一、银行零售业务的发展历程 |
二、银行零售业务发展的理论基础 |
第二节 银行网点转型发展概述和理论基础 |
一、银行网点转型发展概述 |
二、银行网点转型发展的理论基础 |
三、SWOT分析工具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一、银行零售业务发展的文献综述 |
二、银行网点转型的文献综述 |
三、文献评述 |
第三章 A农商行零售业务和基层网点经营现状与问题分析 |
第一节 我国农商行零售业务和网点发展现状 |
一、零售业务概念 |
二、现代网点的定义 |
三、网点转型的内涵 |
四、我国农商行零售业务和网点发展现状 |
五、我国农商行零售业务和网点转型存在的问题 |
第二节 A农商行发展概况 |
一、A农商行概况 |
二、A农商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第三节 A农商行零售业务发展和网点运行情况 |
一、A农商行零售业务概况 |
二、A农商行基层网点运行情况 |
三、A农商行零售业务发展存在的问题 |
四、A农商行基层网点在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
第四章 A农商行基层网点零售业务转型的SWOT分析 |
第一节 内部优势和劣势分析 |
一、内部优势分析 |
二、内部劣势分析 |
第二节 外部机会和威胁分析 |
一、外部机会分析 |
二、外部威胁分析 |
第三节 SWOT整体分析 |
一、整体分析 |
二、综合判断 |
第五章 A农商行基层网点零售业务转型策略 |
第一节 基层网点零售业务转型基本思路、基本原则和方向 |
一、基本思路 |
二、基本原则和方向 |
第二节 基层网点零售业务转型策略 |
一、向体验化方向转型策略 |
二、向轻型化方向转型策略 |
三、向智能化方向转型策略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金融科技背景下商业银行零售业务数字化转型策略研究 ——以招商银行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文献述评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 |
第2章 金融科技背景下商业银行零售业务数字化转型现状分析 |
2.1 商业银行零售业务概述 |
2.1.1 零售业务概况及分类 |
2.1.2 商业银行零售业务的特点 |
2.2 商业银行零售业务数字化转型现状 |
2.2.1 国外商业银行零售业务数字化转型现状 |
2.2.2 国内商业银行零售业务数字化转型现状 |
2.3 商业银行零售业务转型必要性分析 |
2.3.1 居民消费结构升级,金融科技市场广阔 |
2.3.2 金融科技公司跨界经营,双重脱媒问题加剧 |
2.3.3 客户需求增加,金融科技提供契机 |
2.4 商业银行零售业务数字化转型问题分析 |
2.4.1 战略规划模糊 |
2.4.2 产品同质化严重 |
2.4.3 客户黏性较差 |
2.4.4 科技应用能力不足 |
2.4.5 新型风险层出不穷 |
第3章 金融科技背景下招商银行零售业务数字化转型案例分析 |
3.1 案例介绍 |
3.1.1 招商银行简介 |
3.1.2 招商银行零售业务发展情况 |
3.2 金融科技背景下招商银行零售业务转型目标 |
3.3 金融科技背景下招商银行零售业务转型措施分析 |
3.3.1 转变服务理念 |
3.3.2 拓展服务渠道 |
3.3.3 加强产品创新 |
3.3.4 强化科技支撑 |
3.3.5 完善管理体系 |
3.4 金融科技背景下招商银行零售业务转型效果分析 |
3.4.1 零售业务总体情况持续向好 |
3.4.2 零售业务客户总量不断增加 |
3.4.3 零售业务产品规模显着扩大 |
3.4.4 零售业务经营效益接连提升 |
3.4.5 零售业务风控能力明显增强 |
第4章 金融科技背景下商业银行零售业务数字化转型对策建议 |
4.1 精准自我分析,明确战略定位是转型成功的前提 |
4.2 拓展业务渠道,服务智能升级是转型成功的途径 |
4.3 创新零售产品,满足客户需求是转型成功的关键 |
4.4 建设人才队伍,完善管理体系是转型成功的动力 |
4.5 提升风控能力,防范金融风险是转型成功的保障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农业银行A支行零售业务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的背景 |
二、研究的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
一、国外研究综述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的方法及论文框架结构 |
一、研究的方法 |
二、论文框架结构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第一节 银行零售业务概述 |
一、银行零售业务的概念与分类 |
二、银行零售业务特点 |
第二节 市场营销理论概述 |
一、4P营销组合 |
二、4C营销组合 |
三、市场细分理论 |
第三节 营销环境分析理论 |
一、PEST分析 |
二、波特五力模型 |
第三章 农业银行A支行零售业务营销环境分析 |
第一节 A支行宏观环境分析 |
一、政治环境分析 |
二、经济环境分析 |
三、社会环境分析 |
四、技术环境分析 |
第二节 A支行竞争环境分析 |
一、股份制商业银行和互联网银行的竞争压力 |
二、行业潜在进入者的威胁 |
三、替代品竞争的日益剧烈 |
四、供应商议价能力 |
五、购买者议价能力 |
第三节 A支行基本情况简介 |
一、企业现状 |
二、业务介绍 |
三、零售业务分析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A支行零售客户调查问卷与结果分析 |
第一节 农业银行客户金融服务需求调查问卷分析 |
一、消费群体基本情况分析 |
二、客户日常金融行为分析 |
三、客户金融需求分析 |
第二节 A支行零售客户营销存在的问题 |
一、产品同质化严重,同业竞争激烈 |
二、顾客需求未得到充分满足 |
三、促销推广不到位,产品宣传效果不佳 |
四、工作人员与客户的沟通能力需提高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A支行零售业务营销策略优化 |
第一节 目标市场定位 |
一、零售市场细分 |
二、目标市场选择 |
第二节 营销策略优化措施 |
一、细分客户需求,提供差异化服务 |
二、优化业务办理流程,提高客户满意度 |
三、打造专业营销团队 |
四、拓宽产品渠道,加强产品研发 |
第三节 保障措施 |
一、风险管理保障 |
二、人力资源保障 |
三、财务保障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结果的展望与不足 |
一、研究结果的展望 |
二、研究结果的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A农业银行客户金融服务需求调查问卷 |
致谢 |
(6)泰安银行县域零售业务竞争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和研究框架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框架 |
1.3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创新点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战略管理相关理论 |
2.1.1 战略管理的起源与发展 |
2.1.2 竞争战略理论 |
2.1.3 战略研究工具 |
2.2 国内外商业银行零售业务相关研究综述 |
第3章 泰安银行县域零售业务外部环境分析 |
3.1 宏观环境分析 |
3.1.1 政治环境分析 |
3.1.2 经济环境分析 |
3.1.3 社会环境分析 |
3.1.4 技术环境分析 |
3.1.5 PEST分析小结 |
3.2 竞争环境分析 |
3.2.1 现有竞争者的竞争 |
3.2.2 潜在进入者的威胁 |
3.2.3 来自替代者的威胁 |
3.2.4 来自供应商的压力 |
3.2.5 来自购买者的压力 |
3.2.6 五力模型分析小结 |
3.3 外部因素评价分析 |
3.3.1 机会分析 |
3.3.2 威胁分析 |
3.3.3 EFE矩阵建立 |
第4章 泰安银行县域零售业务内部环境分析 |
4.1 泰安银行简介 |
4.1.1 基本情况 |
4.1.2 组织架构 |
4.2 业务发展现状 |
4.2.1 业务发展概况 |
4.2.2 客户结构特征 |
4.3 内部资源分析 |
4.3.1 人力资源分析 |
4.3.2 产品资源分析 |
4.3.3 客户资源分析 |
4.3.4 品牌资源分析 |
4.3.5 渠道建设分析 |
4.3.6 风险管理分析 |
4.4 内部能力分析 |
4.4.1 营销能力分析 |
4.4.2 组织能力分析 |
4.4.3 财务能力分析 |
4.5 内部因素评价分析 |
4.5.1 优势分析 |
4.5.2 劣势分析 |
4.5.3 IFE矩阵建立 |
第5章 泰安银行县域零售业务竞争战略制定 |
5.1 县域零售业务SWOT分析 |
5.2 县域零售业务竞争战略选择 |
5.2.1 总体战略目标 |
5.2.2 三种竞争战略的可行性分析 |
5.2.3 基于QSPM的竞争战略选择 |
第6章 泰安银行县域零售业务竞争战略实施和保障 |
6.1 竞争战略的实施 |
6.1.1 深耕县域,找准市场定位 |
6.1.2 模式创新,打造拳头产品 |
6.1.3 网点转型,加快服务升级 |
6.1.4 细分客户,拓宽营销渠道 |
6.2 竞争战略的保障措施 |
6.2.1 组织文化保障 |
6.2.2 人力考核保障 |
6.2.3 财务管理保障 |
6.2.4 风控合规保障 |
6.2.5 信息技术保障 |
第7章 主要结论和研究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附录一:泰安银行县域零售业务竞争战略研究调查问卷及情况说明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7)数字化转型对中国农业银行人力资源需求影响及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现实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现实意义 |
1.2.2 理论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5 技术路线 |
1.6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7 本文创新点 |
2 理论基础及文献综述 |
2.1 人力资源需求预测 |
2.1.1 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源规划 |
2.1.2 企业人力资源需求预测 |
2.1.3 人力资源需求预测主要方法 |
2.2 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 |
2.2.1 数字化转型概念 |
2.2.2 金融数字化转型 |
2.2.3 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 |
2.3 技术进步与人力资源关系 |
2.3.1 技术进步理论综述 |
2.3.2 技术进步对人力资源影响 |
2.3.3 技术进步对商业银行人力资源影响 |
2.4 研究方法选择 |
2.5 文献综述评述 |
2.6 本章小结 |
3 基于DEA-Malmquist方法的人员规模评价模型 |
3.1 DEA-Malmquist方法 |
3.1.1 DEA方法 |
3.1.2 Malmquist指数 |
3.2 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
3.2.1 投入与产出指标选取 |
3.2.2 数据来源 |
3.3 结果分析 |
3.3.1 我国主要商业银行经营特征 |
3.3.2 我国主要商业银行人员效率测度 |
3.3.3 中国农业银行分行人员效率测度 |
3.4 本章小结 |
4 数字化转型对农业银行人力资源需求影响分析 |
4.1 商业银行数字化进程 |
4.1.1 商业银行数字化发展阶段 |
4.1.2 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代表技术 |
4.2 数字化转型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
4.2.1 对银行业竞争格局的影响 |
4.2.2 对商业银行经营模式的影响 |
4.3 农业银行数字化转型重点领域 |
4.3.1 对公板块数字化转型 |
4.3.2 零售信贷数字化转型 |
4.3.3 运营板块数字化转型 |
4.3.4 信贷中台数字化转型 |
4.4 数字化转型对农业银行人力资源需求影响机理 |
4.4.1 柜面序列人员 |
4.4.2 科技研发序列人员 |
4.4.3 营销序列人员 |
4.4.4 管理序列人员 |
4.5 基于数字化转型的农业银行人力资源影响模型 |
4.5.1 模型假设 |
4.5.2 模型设计 |
4.5.3 实证结果 |
4.6 本章小结 |
5 基于Markov过程原理人力资源预测模型 |
5.1 马尔科夫过程原理 |
5.2 模型构建 |
5.2.1 模型假设 |
5.2.2 数据来源 |
5.2.3 模型构建 |
5.3 规模与结构预测 |
5.3.1 人员规模预测 |
5.3.2 人员结构预测 |
5.4 结果分析与讨论 |
5.5 管理策略 |
5.5.1 人力资源管理策略 |
5.5.2 数字化转型策略 |
5.6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论文的创新点 |
6.3 实践启示 |
6.4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8)新余NY银行零售业务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实际意义及学术价值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2章 相关理论概述 |
2.1 商业银行零售业务的内容和特点 |
2.1.1 商业银行零售业务的内容 |
2.1.2 商业银行零售业务的特点 |
2.2 相关理论 |
2.2.1 PEST分析模型 |
2.2.2 4Ps营销理论 |
2.2.3 波特五力模型 |
第3章 新余NY银行零售业务营销现状及问题分析 |
3.1 新余NY银行情况介绍 |
3.2 新余NY银行零售业务营销现状 |
3.2.1 产品情况 |
3.2.2 定价情况 |
3.2.3 零售业务渠道利用情况 |
3.2.4 促销方式与客户服务情况 |
3.3 新余NY银行零售业务营销存在问题 |
3.3.1 产品同质化缺乏特点 |
3.3.2 定价被动缺乏敏感性 |
3.3.3 线上营销渠道利用率不高 |
3.3.4 促销方式过于传统 |
第4章 新余NY银行市场环境分析 |
4.1 宏观环境分析 |
4.1.1 政治环境 |
4.1.2 经济环境 |
4.1.3 社会环境 |
4.1.4 技术环境 |
4.2 微观环境分析 |
4.2.1 供应商分析 |
4.2.2 购买者分析 |
4.2.3 新进入者分析 |
4.2.4 替代品分析 |
4.2.5 行业竞争者分析 |
第5章 新余NY银行零售业务营销策略优化 |
5.1 目标市场与市场定位 |
5.1.1 细分客户市场 |
5.1.2 进行市场定位 |
5.2 策略优化 |
5.2.1 产品策略 |
5.2.2 价格策略 |
5.2.3 渠道拓展策略 |
5.2.4 促销策略 |
第6章 新余NY银行零售业务营销策略优化保障机制 |
6.1 制度保障 |
6.2 人力资源保障 |
6.3 技术保障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秦皇岛银行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文献总结评述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战略管理基础理论与分析方法 |
2.1 战略管理内涵 |
2.1.1 战略管理概念与特征 |
2.1.2 战略管理过程 |
2.1.3 战略管理层级结构 |
2.2 战略分析的方法与工具 |
2.2.1 PEST分析 |
2.2.2 波特五力模型分析 |
2.2.3 SWOT分析 |
2.2.4 外部因素评价矩阵 |
2.2.5 内部因素评价矩阵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秦皇岛银行发展外部环境分析 |
3.1 宏观环境分析 |
3.1.1 政治环境分析 |
3.1.2 经济环境分析 |
3.1.3 科技环境分析 |
3.1.4 社会文化环境分析 |
3.2 行业竞争环境分析 |
3.2.1 供应商的谈判能力分析 |
3.2.2 购买者的议价能力分析 |
3.2.3 行业现有竞争者分析 |
3.2.4 潜在进入者分析 |
3.2.5 替代品分析 |
3.3 外部因素评价矩阵分析 |
3.3.1 关键因素权重确定 |
3.3.2 关键因素量化评分 |
3.3.3 外部因素评价矩阵加权分数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秦皇岛银行发展内部环境分析 |
4.1 秦皇岛银行概况及现状 |
4.1.1 秦皇岛银行概况 |
4.1.2 秦皇岛银行股东及组织构架 |
4.1.3 秦皇岛银行经营现状 |
4.2 主营业务发展状况分析 |
4.2.1 公司业务发展状况分析 |
4.2.2 零售业务发展状况分析 |
4.2.3 金融市场业务发展状况分析 |
4.2.4 资产管理业务发展状况分析 |
4.2.5 网络金融业务发展状况分析 |
4.3 秦皇岛银行内部资源能力分析 |
4.3.1 人力资源分析 |
4.3.2 财力资源分析 |
4.3.3 网点及客户资源分析 |
4.3.4 信息科技资源分析 |
4.3.5 无形资源分析 |
4.4 内部因素评价矩阵分析 |
4.4.1 关键因素权重确定 |
4.4.2 关键因素量化评分 |
4.4.3 内部因素评价矩阵加权分数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秦皇岛银行发展战略方案 |
5.1 秦皇岛银行SWOT分析 |
5.1.1 优势分析(S) |
5.1.2 劣势分析(W) |
5.1.3 机会分析(O) |
5.1.4 威胁分析(T) |
5.1.5 SWOT组合分析 |
5.2 秦皇岛银行发展战略目标 |
5.2.1 企业愿景和使命 |
5.2.2 总体战略目标 |
5.2.3 阶段性战略目标 |
5.3 秦皇岛银行公司层多元化战略 |
5.3.1 业务板块多元化发展 |
5.3.2 多业务间协同发展 |
5.4 秦皇岛银行业务层差异化战略 |
5.4.1 产品差异化 |
5.4.2 营销差异化 |
5.4.3 服务差异化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秦皇岛银行发展战略的实施保障措施 |
6.1 强化创新机制 |
6.2 加大信息科技投入 |
6.3 建立科学人力体系 |
6.4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
6.5 稳固资金保障 |
6.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邮储银行H省分行零售信贷业务竞争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与研究框架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框架 |
1.3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论文创新点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相关研究综述 |
2.1 战略管理理论概述 |
2.1.1 战略管理简要回顾 |
2.1.2 竞争战略理论进展 |
2.1.3 战略分析工具 |
2.2 商业银行零售信贷业务竞争战略研究综述 |
2.2.1 国外商业银行零售信贷业务相关研究综述 |
2.2.2 国内商业银行零售信贷业务竞争战略研究综述 |
第3章 邮储银行H省分行零售信贷业务外部环境分析 |
3.1 宏观环境分析(PEST分析) |
3.1.1 政治环境分析 |
3.1.2 经济环境分析 |
3.1.3 社会文化环境分析 |
3.1.4 技术环境分析 |
3.1.5 PEST分析小结 |
3.2 行业竞争环境分析(五力模型) |
3.2.1 行业内现有企业间的竞争 |
3.2.2 潜在进入者的威胁 |
3.2.3 替代品提供者的威胁 |
3.2.4 供应商的议价能力 |
3.2.5 购买者的议价能力 |
3.2.6 波特五力模型分析小结 |
3.3 外部因素评价分析 |
3.3.1 机会分析 |
3.3.2 威胁分析 |
3.3.3 EFE矩阵分析 |
第4章 邮储银行H省分行零售信贷业务内部环境分析 |
4.1 邮储银行H省分行概况及零售信贷业务经营情况 |
4.1.1 邮储银行H省分行概况 |
4.1.2 邮储银行H省分行零售信贷业务经营情况 |
4.2 企业资源分析 |
4.2.1 人力资源分析 |
4.2.2 产品资源分析 |
4.2.3 品牌资源分析 |
4.2.4 客户资源分析 |
4.2.5 渠道资源分析 |
4.2.6 科技资源分析 |
4.3 企业能力分析 |
4.3.1 营销能力分析 |
4.3.2 组织能力分析 |
4.3.3 财务能力分析 |
4.4 内部因素评价分析 |
4.4.1 优势分析 |
4.4.2 劣势分析 |
4.4.3 IFE矩阵分析 |
第5章 邮储银行H省分行零售信贷业务竞争战略的制定 |
5.1 邮储银行H省分行零售信贷业务SWOT分析 |
5.2 邮储银行H省分行零售信贷业务目标及备选竞争战略 |
5.2.1 战略目标 |
5.2.2 备选战略 |
5.3 基于QSPM矩阵分析的竞争战略选择 |
第6章 邮储银行H省分行零售信贷竞争战略的实施与保障 |
6.1 邮储银行H省分行零售信贷差异化竞争战略的具体实施 |
6.1.1 回归零贷本源,零贷业务做小做优 |
6.1.2 完善组织架构,相关职责清晰明确 |
6.1.3 强化市场营销,多措并举拓展客户 |
6.1.4 加快转型发展,打造综合金融服务 |
6.1.5 做好风险防控,确保资产质量稳定 |
6.2 邮储银行H省分行零售信贷竞争战略的保障措施 |
6.2.1 绩效保障 |
6.2.2 人员保障 |
6.2.3 文化保障 |
6.2.4 制度保障 |
6.2.5 科技保障 |
第7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农业银行如何拓展零售业务(论文参考文献)
- [1]“一带一路”倡议下中资银行国际化区位选择研究 ——基于SVM支持向量机模型[D]. 张墨竹. 吉林大学, 2021(01)
- [2]农业银行X分行零售业务营销策略改进研究[D]. 李静. 西北大学, 2021
- [3]农村商业银行基层网点零售业务转型策略研究 ——以A农商行为例[D]. 李素梅. 云南财经大学, 2021(09)
- [4]金融科技背景下商业银行零售业务数字化转型策略研究 ——以招商银行为例[D]. 杨咏嘉. 河北金融学院, 2021(07)
- [5]农业银行A支行零售业务营销策略研究[D]. 褚秦楠.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6]泰安银行县域零售业务竞争战略研究[D]. 庞国坦. 山东大学, 2021(02)
- [7]数字化转型对中国农业银行人力资源需求影响及预测研究[D]. 黎立博.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2)
- [8]新余NY银行零售业务营销策略研究[D]. 黎彦昆. 江西财经大学, 2021(10)
- [9]秦皇岛银行发展战略研究[D]. 周正. 燕山大学, 2020(06)
- [10]邮储银行H省分行零售信贷业务竞争战略研究[D]. 李佳奇. 山东大学, 20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