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中吗啡掺入量检测方法研究

中药中吗啡掺入量检测方法研究

一、检查中药中掺入吗啡的方法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汪戎锦[1](2021)在《基于代谢组学的刺五加叶治疗缺血性脑卒中作用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缺血性脑卒中作为全球性的公共健康问题,危害着全世界人类的健康,并以其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引起了科学家们的广泛关注。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的主要原因为凝结的血栓或栓子阻塞在脑动脉中使大脑供血受限从而引起氧气和营养的供应不足。刺五加叶作为一种可再生资源,因其化学成分以及药效作用与刺五加根相似,被广泛用于脑血管疾病、缺血性心脏病等疾病的治疗。本实验室在前期的研究工作中筛选并制备了刺五加叶的主要活性组分,并采用药效学研究证明了刺五加叶具有抗氧化、抑制细胞损伤以及缺血性脑卒中的保护作用。然而,刺五加叶的化学成分复杂,在体内作用于多个靶点,致使其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整体作用机制研究尚不够深入,目前缺乏系统研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刺五加叶的开发及应用。代谢组学作为一种系统生物学研究方法,能够对内源性小分子的整体变化进行系统分析,逐渐成为揭示病机复杂疾病的发病机理,和多成分、多靶点药物作用机制的一种强有力工具。因此,本研究围绕脂质异常、神经损伤以及菌群失调等缺血性脑卒中的关键病理环节,采用基于质谱技术的多样本(血清、粪便、尿液、脑组织)代谢组学的研究方法,对刺五加叶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作用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并阐明其科学内涵。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刺五加叶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血清脂质组学及其神经保护作用研究首先对刺五加叶的主要活性组分进行基于UPLC方法的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刺五加叶的主要活性组分含有有机酸类化合物、黄酮类化合物和糖苷。其次,建立大鼠缺血性脑卒中疾病模型,并给予刺五加叶治疗四周。由于脂质异常、神经损伤、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是缺血性脑卒中发作的四个主要方面,本文围绕以上四个方面展开了研究。首先,采用基于UPLC-Q-TOF/MS的脂质组学方法,研究缺血性脑卒中发生后大鼠血清脂质的代谢紊乱,以及刺五加叶的调节作用。利用UPLC-Q-TOF/MS采集刺五加叶给药四周后缺血性脑卒中大鼠血清样本的脂质代谢轮廓,结合Progenesis QI软件进行包括多元统计学分析、潜在脂质标记物鉴定以及通路分析在内的数据处理。共鉴定出27种脂质组学生物标记物,包括PC,PE,SM和TG类脂质,分布在各种脂质代谢途径中,包括甘油磷脂、亚油酸、α-亚麻酸、甘油脂、鞘脂和花生四烯酸代谢途径。结果表明,刺五加叶能够调节缺血性脑卒中发生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脂质代谢紊乱。其次,针对缺血性脑卒中发生时的神经损伤过程,采用UPLC-TQ/MS对大鼠脑组织及血清中10种神经递质进行了定量研究。结果表明,缺血性脑卒中能够导致谷氨酸(Glu),天冬氨酸(Asp)等兴奋性氨基酸的过度释放,产生神经毒性,还能够增加γ-氨基丁酸(GABA)、五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多巴胺(DA)以及牛磺酸(Tau)的含量,并降低抑制性神经递质甘氨酸(Gly)以及神经炎症调节剂乙酰胆碱(Ach)的含量。而给予刺五加叶治疗后,能够使以上神经递质在脑组织和血清中的水平均向正常水平调节,说明其能够通过调节缺血性脑卒中大鼠的神经递质含量发挥保护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最后,通过MDA和SOD的定量分析,检测缺血性脑卒中后氧化应激程度,通过TNF-α,IL-6和IL-10的定量分析,检测炎症反应程度。结果表明,刺五加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机体的氧化应激和炎症损伤,从而减轻缺血性脑卒中对机体的损伤。从调节脂质代谢紊乱、神经损伤、氧化应激反应以及炎症反应等方面揭示了刺五加叶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作用机制。2.刺五加叶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粪便代谢组学研究及其对微生物-肠-脑轴的影响微生物-肠-脑轴双向通讯系统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及预后相互关联,这种关联作用近年来逐渐引起科学家的广泛关注。本文采用基于UPLC-Q-TOF/MS的粪便非靶向代谢组学方法,结合基于UPLC-TQ/MS的粪便胆汁酸靶向代谢组学方法,以及16S r RNA粪便菌群测序,研究了刺五加叶对缺血性脑卒中模型大鼠微生物-肠-脑轴的平衡作用。首先,利用UPLC-Q-TOF/MS采集刺五加叶治疗四周后缺血性脑卒中大鼠粪便样本的代谢轮廓,结合多元统计学分析筛选具有显着差异的潜在生物标记物,并进行通路分析,共鉴定出40个潜在的差异性生物标记物,主要涉及花生四烯酸代谢通路、不饱和脂肪酸的生物合成途径、胆汁酸的生物合成途径、鞘脂代谢通路等。以上生物标记物的含量在缺血性脑卒中发生后具有显着的变化,而刺五加叶可以调节其含量以恢复正常状态。其次,基于UPLC-TQ/MS的靶向代谢组学方法对13种胆汁酸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显示,缺血性脑卒中发生时,大鼠粪便胆汁酸发生代谢紊乱,刺五加叶能够调节多种胆汁酸的含量,使其更加趋近于正常水平。最后,16S r RNA菌群测序结果表明,缺血性脑卒中可导致大鼠肠道内病原体富集,益生菌水平大幅降低,而刺五加叶能够使缺血性脑卒中大鼠体内病原体含量降低,同时增加益生菌水平。上述结果揭示了刺五加叶具有对缺血性脑卒中大鼠微生物-肠-脑轴的调节作用,为阐明刺五加叶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作用机制研究奠定基础。3.刺五加叶通过对益生菌的调节作用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机制验证选择能够被刺五加叶调节的益生菌给药缺血性脑卒中大鼠,验证给药刺五加叶后,益生菌水平的升高是发挥其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首先,培养罗伊氏乳酸杆菌以及丁酸梭菌并制备菌液,分别给予缺血性脑卒中大鼠以上两种菌液。经四周给药后,检测大鼠粪便的菌群组成。结果表明,与模型组比较,益生菌给药后的缺血性脑卒中大鼠粪便中菌群组成与含量产生较大变化,并与对照组大鼠粪便菌群组成更为相似。其次,采用基于UPLC-TQ/MS的定量方法检测缺血性脑卒中大鼠经益生菌给药后,脑组织中神经递质的含量变化。结果表明,给予两种益生菌后,具有神经毒性的神经递质含量降低,而具有神经调节作用的神经递质含量显着升高,更加趋近于健康大鼠。最后,通过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和脑组织中多种炎症因子IL-1β、IL-6、IL-10、TNF-α的含量和脑组织中MDA、SOD、COX-2、MAO的含量。结果表明,当缺血性脑卒中发生时,大鼠体内IL-1β、IL-6、TNF-α、MDA、COX-2和MAO含量显着升高,而IL-10和SOD含量显着降低。给予两种益生菌后,缺血性脑卒中大鼠体内以上指标的含量均能够被调节至正常水平,推测两种益生菌均能够通过减轻炎症及氧化应激损伤,对机体产生一定的保护作用。本研究验证了刺五加叶能够通过影响微生物-肠-脑轴的代谢,增加体内益生菌丰度,调节卒中引起的神经损伤、炎症反应以及氧化应激损伤,从而起到对机体的保护作用。4.刺五加叶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尿液代谢组学研究尿液样本能够准确、灵敏地反映机体的代谢变化,为代谢组学研究中最重要的生物样本。采用基于UPLC-Q-TOF/MS的非靶向尿液代谢组学方法对刺五加叶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作用机制进行研究并验证。采用UPLC-Q-TOF/MS采集大鼠尿液样本的代谢轮廓,结合Progenesis QI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筛选并鉴定潜在生物标记物,构建基因-酶-生物标记物代谢网络。本研究共筛选出42种在缺血性脑卒中疾病进程中具有显着变化的潜在生物标记物,经刺五加叶治疗后,38种生物标记物的含量变化能够被显着调节,涉及体内牛磺酸和次牛磺酸代谢通路、花生四烯酸代谢通路、半胱氨酸和蛋氨酸代谢通路、类固醇激素生物合成途径、色氨酸代谢通路、酪氨酸代谢通路和嘧啶代谢途径等多种代谢途径的调节作用。最后,选择3种与以上通路相关的关键酶COX-2,NOS和MAO作为刺五加叶治疗的靶点酶,进行定量验证。结果表明,模型大鼠经刺五加叶治疗后血清和脑组织中三种酶的含量与假手术组大鼠相似,证明了刺五加叶可以通过调节以上三种酶的含量发挥刺五加叶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作用。本实验结果有助于进一步了解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机制,并为刺五加叶的潜在治疗机制研究提供科学依据。5.基于高效同位素标记衍生化的刺五加叶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尿液代谢组学研究高效化学同位素标记(CIL)衍生化结合液质联用(LC-MS)的代谢组学方法是使用靶向特定官能团的试剂标记生物样本,使所有具有相同官能团的代谢物生成相应的衍生代谢物,在提高总体代谢组学覆盖率的同时,将同位素引入标记代谢物中,使重同位素试剂衍生的代谢产物作为轻同位素试剂衍生代谢物产物的内标,从而提高代谢产物的定性及定量精度。本研究采用基于CIL LC-MS的刺五加叶治疗大鼠缺血性脑卒中的尿液代谢组学方法,分别对胺/酚类亚代谢组和羧酸类亚代谢组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刺五加叶能够通过体内多种通路调节缺血性脑卒中发生后的代谢紊乱,与传统尿液代谢组学研究结果相比,CIL LC-MS法筛选出了更多潜在生物标记物,并覆盖更多体内代谢通路,得到了覆盖率更广、定量更精准的代谢组学结果。同时,在每条通路中匹配到更多的具有显着差异的代谢产物,明确通路中上游化合物及下游产物的显着变化及机制,使针对各通路的研究更加全面。最终,从神经保护、调节能量代谢、抑制炎症损伤、拮抗氧化应激的角度对刺五加叶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作用机制进行系统阐述。进而为刺五加叶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作用机制提供更加全面的科学依据。综上所述,本论文采用基于大鼠血清、粪便、尿液以及脑组织多种生物样本的代谢组学方法,进行刺五加叶治疗大鼠缺血性脑卒中作用机制的系统研究。将尿液和粪便的非靶向代谢组学研究,与血清脂质、脑组织神经递质以及粪便胆汁酸的靶向代谢组学研究相结合,明确刺五加叶对缺血性脑卒中大鼠体内多种代谢通路的调节作用,对脂质紊乱的调节作用,以及对神经系统的保护作用。其次,通过对大鼠粪便的菌群分析和验证实验,阐述刺五加叶可能通过调节微生物-肠-脑轴双向通讯系统发挥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作用,推测刺五加叶增加肠道益生菌含量是其发挥缺血性脑卒中治疗作用的关键因素之一。并采用基于高效同位素标记结合LC-MS的代谢组学方法,对体内胺/酚类亚代谢组及羧酸类亚代谢组进行全面分析,从神经保护、调节能量代谢、抑制炎症损伤、拮抗氧化应激的角度系统阐述刺五加叶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作用机制。本研究结合先进的分析技术手段,探讨中药的作用机制,为阐明刺五加叶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作用机制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也为中药作用机制的系统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路线。

李佳琪[2](2020)在《市井与医疗:《时事画报》医药广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1905年潘达微、高剑父等人创办的《时事画报》,是广东第一本石印画报,于1913年停刊,共出版142期,现存139期。《时事画报》以其激进的政治性和鲜明的艺术性,不仅在晚清画报史中占有一席之位,刊载的时事新闻和岭南曲艺也引起了史学界的注意。与此同时,画报中的医药广告受到了冷落,鲜有问津。《时事画报》刊登的医药广告共包括285种药品、75条医生诊例和1种医药卫生期刊,其中,285种药品可细分为滋补性药品、治疗性药品和保健性药品。以文献分析为主要研究方式,运用历史学、医学等学科知识,引入“新文化史”的研究视角,解读广告以及配插图像的潜藏语境,勾勒《时事画报》医药广告的全景,以期鸟瞰近代广州医疗文化和疾病谱系的变迁。医疗文化方面,西医东渐后,药品广告的中医元素逐渐淡化,取而代之的是新兴的西医学术语,在碰撞中,广告中出现了中、西医话语穿插使用的情况,表面上是两种医学找到了接洽的方式,实际上是药品商为了消除公众对西药的疑惧所设下的幌子;另一方面,广告中的药品呈现出两极分化的局面,滋补品的消费人群一般为社会上层阶级,而用于治疗传染病的药品,购买者多是底层百姓,是公众的一种自发站队,符合布迪厄的“消费分层”理论;《时事画报》的主体受众为乡野妇孺,“中式卫生观”更贴合他们的既往认知,因此,以“卫生”为卖点医药广告,文案中的“卫生”的语义仍多为“保卫生命”,而不是“清洁防疫”,这种“反主流”行为是晚清社会非上位者的一次叛逆,也是近代卫生史的另一图景;热衷于攀附“强种”言论的药品广告,是社会男性个体的一场自救,而专事女性的药品,虽然也套用“文明开化”等话语,但事实上仍停留于身体层面的关怀,并未真正触及“女权主义”。疾病谱系方面,以“瘴气”为主线,结合古今学者对“瘴气”的不同解读,陈说《时事画报》医药广告中出现治疗疟疾、鼠疫、霍乱、水土不服、皮肤病以及防疫等药品的合理性;通过分析用于鸦片戒断的“戒烟药”和治疗梅毒的“花柳药”的组成,发现“戒烟药”加入(类)鸦片成分,可以避免戒毒者在戒断过程中暴毙,而“花柳药”以轻粉(水银)为主要成分,疗效逊色于西方的“606”制剂,但结合文化、经济因素,汞剂“花柳药”更适用于社会下层人群,两种药物的医疗价值应予肯定。将医药广告置于医学专业视阈,着眼于药品的功效,观察到药品广告虽有良善者,但由于文案的措辞模糊和过度书写,极大地危及了购服者的性命安危;此外,《时事画报》75名医生的诊例广告拼凑而成的“就诊名录”和2家施赠西法接生的善堂,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广州地区医疗资源的不足,也成为近代医疗体系转型过程中的一条缓冲带,是众多广告中最大的亮点。《时事画报》的医药广告如同一本由社会公众合着的日记,虽然不像政治史、经济史史料一般,叙事恢弘,但藉由本身浓厚的“市井之气”,收容了近代中国的种种,既有逐利背义的蝇营市侩,也有丹心碧血的医界赤子;下至花柳、烟毒等社会疮痍,上而强种图存的维新自救。人们总能从纷纭的广告中找到合适的位置安放自己的焦虑与诉求。医药广告不具深意鸿旨,但它用自己的方式刻绘民生百态,搭建了一个由芸芸众生共同主演的舞台,阳春白雪,巴人下里,展现了清末民初真实的生活场景。

马永杰[3](2016)在《基于非线性化学指纹图谱技术的乳品质控方法研究及数学模型构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乳及乳制品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其味道鲜美,深受消费者喜爱。随着乳及乳制品消费群体与消费量的逐渐增加,乳及乳制品的质量安全问题也显得越来越重要。然而,近年来由于种种原因,一些危害人们健康,甚至导致消费者死亡的重大乳及乳制品安全事件屡有发生,这使得人们对乳及乳制品的质量安全产生恐慌,同时也迫切要求给出更加切实可行的乳品质控方法来保证其质量。研究表明,非线性化学指纹图谱检测方法作为一种新型的指纹图谱技术,已被成功应用于食品的质量控制中,事实表明,该技术能够较好地解决食品的内在质量的定性和定量控制问题,从而能够有效地保证食品这类复杂样本的安全。本课题以奶粉为研究对象,采用非线性化学指纹图谱技术,利用两种振荡体系,对不同品牌奶粉、不同种类奶粉及掺杂奶粉进行检测,根据试验所得非线性化学指纹图谱的信息,实现对不同品牌奶粉、不同种类奶粉及掺杂奶粉的质量进行鉴别和评价。本论文完成的研究内容如下:(1)在用于奶粉检测的非线性化学指纹图谱振荡体系的条件优化试验中,选择体系工和体系Ⅱ,即H2SO4-CH2(COOH) 2-NaBrO3-NH4Ce(SO4) 2体系和H2SO4-CH3COCH3-MnSO4-NaBrO3体系,采用非线性化学指纹图谱技术,以奶粉指纹图谱的最大振幅和诱导时间为检测指标,分别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温度、奶粉样品的用量和两种体系主要试剂的浓度对振荡体系的影响,并经响应面试验设计得到两种体系用于奶粉检测的最优条件组合。体系Ⅰ的最佳检测条件为:温度50℃,奶粉样品用量1.0g,硫酸铈铵溶液浓度为0.05 mol/L,用量为3mL,溴酸钠浓度为0.8mol/L,用量为5mL,硫酸浓度为1.Omol/L,用量为25mL,丙二酸浓度为10 mol/L,用量为10mL;体系Ⅱ的最佳检测条件为:温度50℃,奶粉样品用量1.0g,硫酸的浓度为1.0mol/L,用量为25 mL,硫酸锰的浓度为008 mol/L,用量为12mL,丙酮的浓度为1.0 mol/L,用量为15mL,溴酸钠浓度为0.8 mol/L,用量为5mL。(2)使用经过条件优化的体系工和体系Ⅱ对不同品牌奶粉中添加的糊精进行定量分析,获得具有掺杂糊精的混合奶粉的非线性化学指纹图谱,用最小二乘法构建糊精添加量与指纹图谱的特征参数值之间的数学模型,进而确定:在体系工中,当糊精添加量为0-30%时,糊精含量与诱导时间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为0.9982~0.9998,回收率为94.00%-108.75%,相对标准偏差RSD≤1.96%,检测范围为0~0.30g/g,奶粉1#检出限为4.5μg/g,奶粉2#检出限为7.9μg/g,奶粉3#检出限为6.6μg/g;在体系Ⅱ中,当糊精添加量为0~0.30 g/g时,糊精含量与诱导时间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为0.9972~0.9991,回收率为94.00%~104.89%,相对标准偏差RSD≤1.17%,检测范围为0~0.30 g/g,奶粉1#检出限为2.6μh/g,奶粉2#检出限为3.0μg/g,奶粉3#检出限为4.7μg/g。通过对两个体系的比较,从非线性化学指纹图谱的特征性来看,利用体系Ⅱ测得的指纹图谱特征性相对较强,而从检测时间的角度分析,利用体系工进行检测时所用时间较短。基于两种体系的非线性化学指纹图谱法均具有操作简单、样品不用预处理和分析成本低廉的优点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测定奶粉中添加糊精的方法。(3)在将经过条件优化的体系工用于奶粉中人为添加尿素的检测试验中,获得具有掺杂尿素的混合奶粉非线性化学指纹图谱,用最小二乘法对尿素添加量与指纹图谱的特征参数值进行数学模型的构建,进而确定:在尿素掺入量为0-40mg/g时,奶粉中掺入的尿素含量与相应掺杂奶粉指纹图谱的诱导时间之间存在很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为0.9987~0.9995,回收率在95.48%~104.06%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1.82%,奶粉2#检出限为0.17μg/g,奶粉6#检出限为0.33μg/g,奶粉7#检出限为045μg/g。吉果表明,该方法能较好地完成奶粉中人为添加尿素的检测。(4)在将经过条件优化的体系工用于奶粉中同时人工掺入糊精和尿素的检测试验中,发现当奶粉中一元掺杂时,掺杂物含量与相应奶粉所获得的指纹图谱的特征参数诱导时间线性关系良好;当奶粉中同时掺杂糊精和尿素且两种掺杂物的质量比为1:1时,混合奶粉的指纹图谱的特征参数诱导时间与掺杂物糊精与尿素含量也呈线性关系。根据糊精和尿素对非线性化学指纹图谱诱导时间的影响的加和性,本文采用带有不同混合比例的糊精和尿素的奶粉标样,以及在不同温度下所获得的非线性化学指纹图谱诱导时间值,采用最小二乘法得出系统分析模型,通过这个模型可求出混合奶粉中同时掺杂的糊精和尿素的含量。试验结果表明,非线性化学指纹图谱技术结合最小二乘法用于奶粉中同时掺杂糊精和尿素的定量分析和质量评价是可行的,而且具有较高的精密度和准确度,奶粉2#中糊精和尿素的检出限分别为8.0μg/g和9.8μg/g。(5)利用体系Ⅱ对不同品牌奶粉、不同种类奶粉及掺杂的奶粉进行鉴别。采用系统相似度模型,以纯奶粉指纹图谱的共有模式参数信息的平均值为比较标准,对掺杂奶粉与相应纯奶粉指纹图谱的整体系统相似度进行计算,根据待检样品同正常样品非线性化学指纹图谱的比对来确定该样品是否掺假。试验结果表明,对纯羊奶基粉和纯牛奶基粉以及不同品牌的配方奶粉中分别掺杂淀粉、三聚氰胺及亚硝酸钠的混合奶粉所得到的指纹图谱,可直观的进行鉴别,结合非线性化学指纹图谱技术及整体系统相似度方法得出:同种类纯奶粉相似度可达0.9905,而不同种类的试验样品相似度最高也仅为0.9379;同品牌奶粉的系统相似度较高,而同品牌掺杂的奶粉相似度最高仅为0.8978。通过直观图谱和系统相似度计算实现了对不用种类及掺杂奶粉的鉴别。

林风[4](2016)在《黄柏碱和罂粟碱的荧光性质与分析方法研究》文中提出本文研究了中药活性成分黄柏碱和罂粟碱的荧光性质,建立了测定关黄柏和黄柏药材中黄柏碱的三维荧光二阶校正分析法,探讨了用三维荧光二阶校正分析法测定罂粟壳药材中罂粟碱的可行性,用HPLC法测定了罂粟壳样品中罂粟碱的含量。论文工作主要包括以下三部分:1、研究了黄柏碱和罂粟碱的荧光光谱,发现黄柏碱的酸性水溶液有强荧光,激发波长λex位于230、280 nm,发射波长λem位于315 nm。以硫酸奎宁为参比,测得黄柏碱的荧光量子产率为0.30。罂粟碱水溶液的荧光很弱,在罂粟碱的碱性溶液中加入β-环糊精(β-CD)可以使荧光增强,λex/λem=293/359 nm,荧光量子产率为0.016。2、基于黄柏碱的荧光性质,提出了测定关黄柏和黄柏药材中黄柏碱的三维荧光二阶校正分析法,测得关黄柏对照药材和市售药材中黄柏碱的含量分别为0.149%和0.232%,黄柏对照药材和市售药材中黄柏碱的含量分别为0.425%和0.336%。用HPLC法对测定结果进行了验证,证明新方法可靠。3、基于罂粟碱的敏化荧光性质,探讨了测定罂粟壳药材中罂粟碱的三维荧光二阶校正分析法,未能得到满意结果。用HPLC法测定罂粟壳对照药材和市售药材中罂粟碱的含量,结果分别为0.028%和0.035%,方法的回收率、精密度和稳定性均良好。

彭涛,李晓娟,代汉慧,陈冬东,林燕,王国民[5](2012)在《色质联用技术在保健食品违禁化学物质分析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是将色谱的高分离能力和质谱的鉴别能力相结合,组成一种现代分析技术,它充分体现了色谱和质谱的优势互补。本研究介绍了保健食品的定义、分类;归纳了常见保健食品中可能添加的违禁化学物质种类;介绍了保健食品中违禁化学物质分析技术现状;并按照保健食品功效分类,对近年来色质联用(主要是液相色谱-质谱和气相色谱-质谱)技术在保健食品违禁化学物质分析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孙煌,付璀莹,姜连阁,白政忠,丁黎[6](2010)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在检测中药制剂中添加化学药物的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药制剂中非法添加化学药物严重危害患者健康。传统的鉴别方法如化学鉴别、薄层色谱等存在主观性较强的缺点,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针对中药制剂非法添加化学药物的检测技术也在不断发展。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在中药制剂中非法添加化学药物的研究进展,该技术具有科学、客观、快速、准确的特点。

本刊编辑部,刘铁民[7](2010)在《对“兴奋剂”说不》文中研究表明在当今物欲横流的社会中,许多健美运动员或健美发烧友,为了短期的利益或一时的虚荣,而服用兴奋剂,也因此给自己的健康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

吴小红[8](2009)在《中成药及保健品非法添加化学药品的检测方法学研究》文中指出一、目的针对目前市场上抗风湿镇痛类与镇咳平喘类中成药及保健品中非法添加的化学药品进行检测方法学研究,选择常见的14种激素类、10种解热镇痛类、10种镇咳平喘类化学成分,建立快速、简便的TLC、HPLC-DAD快检初筛方法,用于基层单位的快速筛查,建立HPLC-MS-MS检测方法,用于阳性样品的结果确证。为有效打击中成药及保健品中非法添加化学药物的不法行为提供技术依据。二、方法1.TLC方法1.1激素类:色谱条件:薄层板:快检专用板,展开剂:【H-003】(药品检验专用展开剂);检视方法:喷以碱性四氮唑蓝试液显色,日光下检视1.2解热镇痛类色谱条件:薄层板:快检专用板,展开剂:【H-042】(药品检验专用展开剂,);检视方法:紫外灯254nm、365nm下、日光下、喷以1%高锰酸钾的稀硫酸溶液,120℃加热20min后在紫外灯365nm下、碘熏蒸等1.3镇咳平喘类色谱条件:薄层板:快检专用板,展开剂:【H-012】、【H-022】(药品检验专用展开剂);检视方法:紫外灯254nm、365nm、日光下、碘熏蒸、喷以茚三酮试液,105℃加热显色、喷以稀碘化铋钾试液等2.HPLC-DAD方法2.1激素类色谱条件:色谱柱:SHIMADZU Shim-pack VP-ODS(250mm×4.6mm,5μm)C18色谱柱(以下同),A、B两组流动相:水:乙腈梯度洗脱,柱温:30℃,流速:1.0ml·min-1,DAD检测器(200nm~400nm),检测波长240nm,进样量:20μl。2.2解热镇痛类色谱条件:A组:流动相A:10mmol·L-1醋酸铵溶液B:乙腈,梯度洗脱,柱温:30℃,流速:1.0ml·min-1,DAD检测器(200nm~400nm),检测波长280nm,进样量:20μl。B组:流动相:20mmol·L-1醋酸钠溶液(冰醋酸调pH5.0)-乙腈(60:40)柱温:30℃,流速:1.0ml·min-1,DAD检测器(200nm~400nm),检测波长230nm,进样量:20μl。2.3镇咳平喘类色谱条件:A组:流动相A:10mmol·L-1醋酸铵溶液B:乙腈,梯度洗脱,柱温:30℃,流速:1.0ml·min-1,DAD检测器(200nm~400nm),检测波长230nm,进样量:20μl。B组:流动相:0.1mol·L-1磷酸溶液-乙腈(96:4)柱温:30℃,流速:1.0ml·min-1,DAD检测器(200nm~400nm),检测波长207nm,进样量:20μl。3.HPLC-MS-MS方法3.1激素类3.1.1色谱条件:色谱柱:SHIMADZU Shim-pack VP-ODS(250mm×4.6mm,5μm)C18色谱柱(以下同),流动相:A:20mmol·L-1醋酸铵溶液(含0.1%甲酸,V/V),B:乙腈(A、B两组梯度洗脱程序同2.1),柱温:室温,流速:1.0ml·min-1(分流比4:1),进样量:20μl。3.1.2质谱条件:电喷雾离子化正离子检测方式(ESI+),全扫描一级质谱、选择离子二级扫描质谱检测方式,离子源温度:120℃,去溶剂气温度:400℃,毛细管电压:3.00kv,锥孔电压:15v,萃取电压:3v,去溶剂气流速:750L·h-1,锥孔反吹气流速:50L·h-1。3.2解热镇痛类3.2.1色谱条件:流动相A:20mmol·L-1醋酸铵溶液,B:乙腈(梯度洗脱程序同2.2解热镇痛类A组)柱温:30℃,流速:1.0ml·min-1(分流比4:1),进样量:20μl。3.2.2质谱条件:电喷雾离子化正、负离子检测方式(ESI+、ESI),全扫描一级质谱、选择离子二级扫描质谱检测方式,离子源温度:120℃,去溶剂气温度:400℃,毛细管电压:3.00kv,锥孔电压:15v,萃取电压:3v,去溶剂气流速:750L·h-1,锥孔反吹气流速:50L·h-1。3.3镇咳平喘类3.3.1色谱条件:流动相A:20mmol·L-1醋酸铵溶液(含0.1%甲酸,V/V)B:乙腈(梯度洗脱程序同2.3镇咳平喘类A组)柱温:30℃,流速:1.0ml·min-1(分流比4:1),进样量:20μl。3.3.2质谱条件:电喷雾离子化正离子检测方式(ESI+),全扫描一级质谱、选择离子二级扫描质谱检测方式,离子源温度:120℃,去溶剂气温度:400℃,毛细管电压:3.00kv,锥孔电压:15v,萃取电压:3v,去溶剂气流速:750L·h-1,锥孔反吹气流速50L·h-1。三、结果应用上述方法对市场抽验的50种抗风湿镇痛类与镇咳平喘类中成药及保健品进行检测,检出:7种样品中含有解热镇痛类和激素类化学成分,采用HPLC-MS-MS的法建立了34种对照品的标准谱库信息,由于TLC法的灵敏度较低,且辅料等干扰,发现TLC方法检出结果中出现一些假阳性,另外有些成分未被检出,HPLC-DAD方法中一种激素类成分的误判,另检出一种样品中含有TLC、HPLC-DAD方法未检出的对乙酰氨基酚成分。四、结论本研究建立的TLC方法可应用于药品检测车及实验室的的快检初筛,HPLC-DAD方法可应用于基层检验单位的初筛检验,HPLC-MS-MS方法可用于上述成分的结构确证,三种方法各具特色,为保障人民群众的饮食用药安全,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吴小红,李焕德[9](2009)在《中成药与保健品中非法添加化学药物的检测方法》文中指出在中成药及保健品等制剂中非法添加化学药物是当前不法分子常用的制假手段之一,目前主要检测方法有化学反应法、薄层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高效毛细管电泳法、红外光谱法等。这些方法的应用为相关部门的打假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作者就近几年来有关中成药及保健品中非法添加化学药物的检测方法作了综述。

刘敏,党博军,周国华[10](2008)在《检测中药掺假技术的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药掺假不仅降低疗效而且严重危害患者健康。传统的鉴别方法存在主观性较强的缺点,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针对中药掺假的检测技术也在不断发展。本文综述了近年来针对中药掺假的各种检测技术,这些技术具有科学、客观、快速、准确的特点。

二、检查中药中掺入吗啡的方法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检查中药中掺入吗啡的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代谢组学的刺五加叶治疗缺血性脑卒中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缺血性脑卒中
        1.1.1 缺血性脑卒中概述
        1.1.2 缺血性脑卒中发病机制及主要病理环节
        1.1.3 缺血性脑卒中与肠道菌群的关系
        1.1.4 缺血性脑卒中常用药物
    1.2 刺五加叶主要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
        1.2.1 刺五加叶概述
        1.2.2 刺五加叶主要化学成分
        1.2.3 刺五加叶主要药理作用
    1.3 代谢组学
        1.3.1 代谢组学概述
        1.3.2 代谢组学研究方法
        1.3.3 脂质组学研究方法
        1.3.4 代谢组学在缺血性脑卒中研究中的应用
        1.3.5 基于高效同位素标记衍生化的代谢组学研究
    1.4 本论文的研究思路、研究目的及意义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2章 刺五加叶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血清脂质组学及其神经保护作用研究
    2.1 实验部分
        2.1.1 药品、试剂及仪器
        2.1.2 刺五加叶主要活性组分的制备及成分分析
        2.1.3 缺血性脑卒中大鼠模型建立
        2.1.4 样品采集及处理
        2.1.5 组织病理学检查
        2.1.6 血清脂质代谢轮廓采集
        2.1.7 数据分析
        2.1.8 基于UPLC-TQ/MS的神经递质定量分析
        2.1.9 基于UPLC-TQ/MS的神经递质定量分析方法学考察
    2.2 结果与讨论
        2.2.1 刺五加叶主要活性组分成分分析
        2.2.2 组织病理学检查
        2.2.3 血清脂质组学代谢轮廓分析
        2.2.4 血清脂质组学潜在的生物标记物鉴定
        2.2.5 血清脂质组学通路分析
        2.2.6 神经递质定量研究
        2.2.7 炎症因子和氧化应激水平研究
    2.3 小结
第3 章 刺五加叶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粪便代谢组学研究及其对微生物-肠-脑轴的影响
    3.1 实验部分
        3.1.1 药品、试剂及仪器
        3.1.2 缺血性脑卒中大鼠模型建立
        3.1.3 样品采集及处理
        3.1.4 粪便代谢轮廓采集
        3.1.5 数据分析
        3.1.6 基于UPLC-TQ/MS的大鼠粪便胆汁酸定量分析
        3.1.7 粪便菌群的16S r RNA测序
    3.2 结果与讨论
        3.2.1 粪便非靶向代谢组学代谢轮廓分析
        3.2.2 粪便非靶向代谢组学潜在的生物标记物鉴定
        3.2.3 粪便非靶向代谢组学通路分析
        3.2.4 基于靶向代谢组学的大鼠粪便胆汁酸的定量研究
        3.2.5 刺五加叶对大鼠粪便菌群组成的影响
    3.3 小结
第4章 刺五加叶通过对益生菌的调节作用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机制验证
    4.1 实验部分
        4.1.1 药品、试剂及仪器
        4.1.2 菌群培养及菌液制备
        4.1.3 缺血性脑卒中大鼠模型建立
        4.1.4 样品采集及处理
        4.1.5 粪便菌群的16S r RNA测序
        4.1.6 大鼠脑组织中神经递质的含量测定
        4.1.7 炎症因子及氧化应激等生化指标检测
    4.2 结果与讨论
        4.2.1 益生菌对缺血性脑卒中大鼠粪便菌群组成的影响
        4.2.2 益生菌对缺血性脑卒中大鼠脑组织中神经递质水平的影响
        4.2.3 益生菌对缺血性脑卒中大鼠脑组织及血清炎症因子和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
    4.3 小结
第5章 刺五加叶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尿液代谢组学研究
    5.1 实验部分
        5.1.1 药品、试剂及仪器
        5.1.2 缺血性脑卒中大鼠模型建立
        5.1.3 样品采集及处理
        5.1.4 尿液代谢轮廓采集
        5.1.5 数据分析
        5.1.6 ELISA法对通路分析进行验证
    5.2 结果与讨论
        5.2.1 尿液非靶向代谢组学代谢轮廓分析
        5.2.2 尿液非靶向代谢组学潜在的生物标记物鉴定
        5.2.3 尿液非靶向代谢组学通路分析
        5.2.4 刺五加叶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对体内代谢通路的影响验证
    5.3 小结
第6章 基于高效同位素标记衍生化的刺五加叶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尿液代谢组学研究
    6.1 实验部分
        6.1.1 药品、试剂及仪器
        6.1.2 缺血性脑卒中大鼠模型建立
        6.1.3 样品采集及处理
        6.1.4 尿液样本同位素标记衍生化
        6.1.5 尿液代谢轮廓采集
        6.1.6 数据分析
    6.2 结果与讨论
        6.2.1 尿液高效同位素标记衍生化代谢组学代谢轮廓分析
        6.2.2 尿液高效同位素标记衍生化代谢组学潜在的生物标记物鉴定
        6.2.3 尿液高效同位素标记衍生化代谢组学结果的科学解释
    6.3 小结
第7章 结论
本论文创新点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2)市井与医疗:《时事画报》医药广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时事画报》述要及其医药广告介绍
    1.1 《时事画报》概况
        1.1.1 代售点
        1.1.2 发售价格与广告收费标准
        1.1.3 主要内容
    1.2 《时事画报》的创刊动机
        1.2.1 引起社会对艺术的重视
        1.2.2 唤醒国内群众的革命意识
    1.3 《时事画报》的影响
        1.3.1 “考物纪事,俱用图像”——广东画报的引领者
        1.3.2 “开通群智,振发精神”——民主革命的先驱者
    1.4 《时事画报》医药广告分类
        1.4.1 药品广告
        1.4.1.1 滋补品广告
        1.4.1.2 治疗品广告
        1.4.2 诊例广告
        1.4.3 书籍与杂志广告
    1.5 小结
第二章 《时事画报》医药广告中的社会文化
    2.1. 医药广告中的消费文化
        2.1.1 广告话语的变迁探源——以“滋补性药品”为例
        2.1.2 贫穷与富裕的割裂——药品种类与消费人群
    2.2 叛逆还是保守:医药广告中的“卫生”景观
    2.3 医药广告中的国家政治:“强种论”与“女权主义”的萌芽
    2.4 小结
第三章 《时事画报》医药广告中的近代疾病谱
    3.1 “瘴乡”岭南与相关疾病
    3.2 成效几何:关于近代“戒烟药”和“花柳药”临床效用的思考
        3.2.1 戒烟药
        3.2.2 花柳药
    3.3 小结
第四章 《时事画报》的医药广告功过之辩
    4.1 医药广告之过——以部分药品广告为例
    4.2 医药广告之功
    4.3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统计学审核证明

(3)基于非线性化学指纹图谱技术的乳品质控方法研究及数学模型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乳及乳制品的发展现状
        1.1.1 乳及乳制品营养价值及其分类
        1.1.2 国内外乳及乳制品发展现状
        1.1.3 乳及乳制品检测技术概况
    1.2 常见的非线性化学反应及机理
        1.2.1 化学振荡
        1.2.1.1 Belousov-Zhabotinskii(B-Z)化学振荡反应
        1.2.1.2 Cu(Ⅱ)振荡反应体系
        1.2.1.3 过氧化酶-氧化酶生化振荡反应
        1.2.1.4 Bray-Libhafsky(B-L)振荡反应体系
        1.2.1.5 Briggs-Rauscher(B-R)振荡反应体系
        1.2.1.6 液膜振荡器
        1.2.2 化学混沌
        1.2.3 化学波
    1.3 非线性化学反应的产生及应用
        1.3.1 非线性化学反应的研究现状
        1.3.2 非线性化学反应在金属离子及配合物检测中的应用
        1.3.3 非线性化学反应在有机物分子、气体分子及其他物质检测中的应用
        1.3.4 非线性化学反应在中药检测中的应用
        1.3.5 非线性化学反应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
    1.4 非线性化学指纹图谱法的工作原理
        1.4.1 非线性化学反应中的电位和时间关系
        1.4.2 非线性化学的反应机理
        1.4.3 非线性化学指纹图谱相似度计算方法描述
    1.5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和主要研究内容
2 用于奶粉检测的非线性化学指纹图谱振荡体系的条件优化
    2.1 引言
    2.2 试验材料
        2.2.1 试验原料
        2.2.2 试验试剂
        2.2.3 试验仪器
    2.3 两种振荡体系的试验方法
    2.4 H_2SO_4-CH_2(COOH)_2-NaBrO_3-NH_4Ce(SO_4)_2体系反应条件优化
        2.4.1 体系工中奶粉非线性化学指纹图谱携带的信息
        2.4.2 检测量对反应体系工的影响
        2.4.3 温度对反应体系工的影响
        2.4.4 试剂浓度对反应体系工的影响
        2.4.4.1 硫酸浓度对反应体系工的影响
        2.4.4.2 丙二酸浓度对反应体系工的影响
        2.4.4.3 溴酸钠浓度对反应体系工的影响
        2.4.4.4 硫酸铈铵浓度对反应体系工的影响
        2.4.5 Box-Behnken试验设计以及响应面分析
        2.4.5.1 响应面设计及试验结果
        2.4.5.2 方差分析及显着性分析
    2.5 H_2SO_4-CH_3COCH_3-MnSO_4-NaBrO_3体系反应条件优化
        2.5.1 体系Ⅱ中奶粉非线性化学指纹图谱携带的信息
        2.5.2 检测量对反应体系Ⅱ的影响
        2.5.3 温度对反应体系Ⅱ的影响
        2.5.4 试剂浓度对反应体系Ⅱ的影响
        2.5.4.1 硫酸浓度对反应体系Ⅱ的影响
        2.5.4.2 硫酸锰浓度对反应体系Ⅱ的影响
        2.5.4.3 溴酸钠浓度对反应体系Ⅱ的影响
        2.5.4.4 丙酮浓度对反应体系Ⅱ的影响
        2.5.5 Box-Behnken试验设计以及响应面分析
        2.5.5.1 响应面设计及试验结果
        2.5.5.2 方差分析及显着性分析
    2.6 小结
3 基于两种振荡体系检测奶粉中添加的糊精和尿素
    3.1 引言
    3.2 基于H_2SO_4-CH_2(COOH)_2-NaBrO_3-NH_4Ce(SO_4)_2体系检测奶粉中添加的糊精
        3.2.1 试验材料
        3.2.1.1 试验原料
        3.2.1.2 试验试剂
        3.2.1.3 试验仪器
        3.2.1.4 试验原理
        3.2.2 试验方法
        3.2.2.1 利用体系工对标样参数信息测定与回归方程模型建立
        3.2.2.2 体系工中未知试样的测定
        3.2.3 结果与讨论
        3.2.3.1 体系工奶粉非线性化学指纹图谱携带的信息和重现性
        3.2.3.2 体系工奶粉掺杂定量测定方法研究
        3.2.3.3 体系工中糊精不同添加量对奶粉指纹图谱的影响
        3.2.3.4 利用体系工测定奶粉中添加的糊精含量
        3.2.3.5 体系工验证试验
        3.2.3.6 体系工奶粉中添加糊精含量的检出限
        3.2.4 小结
    3.3 基于H_2SO_4-CH_3COCH_3-Mn_SO_4-NaBrO_3体系检测奶粉中添加的糊精
        3.3.1 试验材料
        3.3.1.1 试验原料
        3.3.1.2 试验试剂
        3.3.1.3 试验仪器
        3.3.1.4 试验原理
        3.3.2 试验方法
        3.3.2.1 利用体系Ⅱ对标样定量信息测定与回归方程模型建立
        3.3.2.2 体系Ⅱ中未知试样的测定
        3.3.3 结果与讨论
        3.3.3.1 体系Ⅱ奶粉非线性化学指纹图谱携带的信息和重现性
        3.3.3.2 体系Ⅱ奶粉掺杂定量测定方法研究
        3.3.3.3 体系Ⅱ中糊精不同添加量对奶粉指纹图谱的影响
        3.3.3.4 利用体系Ⅱ测定奶粉中添加的糊精含量
        3.3.3.5 体系Ⅱ验证试验
        3.3.3.6 体系Ⅱ奶粉中添加糊精含量的检出限
        3.3.4 小结
    3.4 基于H_2SO_4-CH_2(COOH)_2-NaBrO_3-NH_4Ce(SO_4)2体系检测奶粉中掺杂的尿素
        3.4.1 试验材料
        3.4.1.1 试验原料
        3.4.2 试验方法
        3.4.2.1 标样定量信息测定与回归方程模型建立
        3.4.2.2 未知试样的测定
        3.4.3 结果与讨论
        3.4.3.1 奶粉掺杂尿素定量测定方法研究
        3.4.3.2 尿素不同掺杂量对奶粉指纹图谱的影响
        3.4.3.3 非线性化学指纹图谱法测定奶粉中掺杂的尿素含量
        3.4.3.4 验证试验
        3.4.3.5 奶粉中掺杂尿素含量的检出限
        3.4.4 小结
    3.5 基于非线性化学指纹图谱技术同时检测奶粉中掺杂的糊精和尿素
        3.5.1 试验材料
        3.5.1.1 试验原料
        3.5.2 试验方法
        3.5.2.1 标样定量信息测定与回归方程模型建立
        3.5.2.2 未知试样的测定
        3.5.3 结果与讨论
        3.5.3.1 反应过程中温度的选择
        3.5.3.2 奶粉中同时掺杂糊精和尿素定量测定方法研究
        3.5.3.3 糊精与尿素不同掺杂量对奶粉指纹图谱的影响
        3.5.3.4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建立
        3.5.3.5 混合奶粉中糊精和尿素含量的预测
        3.5.3.6 奶粉中同时掺杂糊精和尿素的检出限
        3.5.4 小结
4 非线性化学指纹图谱库的构建及应用
    4.1 试验材料
        4.1.1 试验原料
        4.1.2 试验试剂
        4.1.3 试验仪器
    4.2 利用两种体系检测奶粉指纹图谱的比较
        4.2.1 利用体系工和体系Ⅱ检测的配方奶粉指纹图谱
        4.2.2 不同品牌奶粉指纹图谱库的构建
        4.2.3 奶粉指纹图谱库软件的开发及应用
        4.2.4 奶粉指纹图谱模式识别方法的应用
        4.2.4.1 利用体系Ⅱ鉴别纯羊奶基粉和纯牛奶基粉
        4.2.4.2 利用体系Ⅱ鉴别不同品牌的奶粉
    4.3 小结
5 结论、创新点和展望
    5.1 结论
    5.2 创新点
    5.3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4)黄柏碱和罂粟碱的荧光性质与分析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黄柏碱的研究进展
    1.2 中药关黄柏的研究进展
    1.3 中药黄柏的研究进展
    1.4 罂粟碱的研究进展
    1.5 中药罂粟壳的研究进展
    1.6 中药荧光分析法的研究进展
    1.7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其意义
2 黄柏碱和罂粟碱的荧光性质研究
    2.1 黄柏碱的荧光性质研究
    2.2 罂粟碱的荧光性质研究
3 关黄柏药材中黄柏碱的荧光分析方法研究
    3.1 关黄柏中黄柏碱的溶剂提取方法研究
    3.2 关黄柏中黄柏碱的三维荧光二阶校正法测定
    3.3 关黄柏中黄柏碱的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测定
4 黄柏药材中黄柏碱的荧光分析方法研究
    4.1 黄柏中黄柏碱的溶剂提取方法研究
    4.2 黄柏中黄柏碱的三维荧光二阶校正法测定
    4.3 黄柏中黄柏碱的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测定
5 罂粟壳药材中罂粟碱的荧光分析方法研究
    5.1 罂粟壳中罂粟碱的溶剂提取方法研究
    5.2 罂粟壳中罂粟碱的三维荧光二阶校正法测定
    5.3 罂粟壳中罂粟碱的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法测定
参考文献
致谢

(5)色质联用技术在保健食品违禁化学物质分析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保健食品中违禁化学物质分析技术现状
2 色质联用技术在保健食品违禁添加化学物质分析中的应用
    2.1 减肥食品分析
    2.2 抗疲劳食品分析
    2.3 安神镇静食品分析
    2.4 降血压食品分析
    2.5 降血脂食品分析
    2.6 降血糖食品分析
    2.7 壮阳食品分析
    2.8 消炎镇痛食品分析
    2.9 养颜保健食品分析
3 结束语

(8)中成药及保健品非法添加化学药品的检测方法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第一部分 抗风湿镇痛类及镇咳平喘类中成药及保健品非法添加糖皮质激素类化学药品的检测方法研究
    第一章 TLC定性方法的建立
    第二章 HPLC-DAD定性及定量方法的建立
    第三章 HPLC-MS-MS定性方法的建立
第二部分 抗风湿镇痛类中成药及保健品非法添加解热镇痛类化学药品的检测方法研究
    第一章 TLC定性方法的建立
    第二章 HPLC-DAD定性及定量方法的建立
    第三章 HPLC-MS-MS定性方法的建立
第三部分 镇咳平喘类中成药及保健品非法添加镇咳平喘类化学药品的检测方法研究
    第一章 TLC定性方法的建立
    第二章 HPLC-DAD定性及定量方法的建立
    第三章 HPLC-MS-MS定性方法的建立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致谢
论文发表情况

(9)中成药与保健品中非法添加化学药物的检测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 添加化学药物的类型
    1.1 减肥类
    1.2 补肾壮阳类
    1.3 降血糖类
    1.4 降血压类
    1.5 抗风湿类
    1.6 镇咳平喘类
    1.7 镇静催眠类
2 检测方法
    2.1 化学反应法
    2.2 薄层色谱法 (TLC)
    2.3 高效液相色谱法 (HPLC)
    2.4 液相色谱-质谱法 (HPLC-MS) 及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HPLC-MS-MS)
    2.5 高效毛细管电泳法 (HPCE)
    2.6 红外光谱法 (IR)
3 结束语

(10)检测中药掺假技术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色谱法
    1.1 高效液相色谱法 (HPLC法)
    1.2 薄层色谱法 (TLC法)
2 光谱法
    2.1 红外光谱
    2.2 拉曼光谱法
3 核磁共振波谱 (NMR)
4 质谱及其联用技术
5 DNA分子诊断技术
6 展 望

四、检查中药中掺入吗啡的方法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代谢组学的刺五加叶治疗缺血性脑卒中作用机制研究[D]. 汪戎锦. 吉林大学, 2021(01)
  • [2]市井与医疗:《时事画报》医药广告研究[D]. 李佳琪.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6)
  • [3]基于非线性化学指纹图谱技术的乳品质控方法研究及数学模型构建[D]. 马永杰. 陕西科技大学, 2016(03)
  • [4]黄柏碱和罂粟碱的荧光性质与分析方法研究[D]. 林风. 河北师范大学, 2016(08)
  • [5]色质联用技术在保健食品违禁化学物质分析中的应用[J]. 彭涛,李晓娟,代汉慧,陈冬东,林燕,王国民. 质谱学报, 2012(06)
  • [6]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在检测中药制剂中添加化学药物的研究进展[J]. 孙煌,付璀莹,姜连阁,白政忠,丁黎. 药物分析杂志, 2010(08)
  • [7]对“兴奋剂”说不[J]. 本刊编辑部,刘铁民. 科学健身(健美先生), 2010(07)
  • [8]中成药及保健品非法添加化学药品的检测方法学研究[D]. 吴小红. 中南大学, 2009(04)
  • [9]中成药与保健品中非法添加化学药物的检测方法[J]. 吴小红,李焕德. 医药导报, 2009(03)
  • [10]检测中药掺假技术的研究进展[J]. 刘敏,党博军,周国华. 药学与临床研究, 2008(05)

标签:;  ;  ;  ;  ;  

中药中吗啡掺入量检测方法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