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港跻身全球集装箱港口前八

深圳港跻身全球集装箱港口前八

一、深圳港跻身世界集装箱港八强(论文文献综述)

王晶晶[1](2020)在《中国海运业国际化路径选择 ——以中远海运为例》文中提出随着海运市场加速整合,海运业陷入运力持续过剩、运量增速下跌的恶性循环。在海运业发展受限的情况下,国内外大型传统海运业为扭转困局出现了新一轮大规模兼并重组风潮。中远海运重组形成,马士基吞并汉堡南美,海洋网联船务从日本邮船、商船三井和川崎汽船中诞生,韩进海运宣告破产等等。企业兼并接连发生,航运联盟几番重组,全球海运业的集中度越来越高,市场结构愈发趋向寡占。在这一背景下,为进一步推动海运业国际化的发展,本文对中远海运的国际化路径选择进行了深入研究。由定量分析得知,海运业国际化发展是为扩大全球市场竞争优势,中国海运企业的境外投资面对的不再只是本土市场竞争,而是参与争夺世界航运市场份额。由案例分析得知,海运业往往以航线代理以及设立海外办事处的方式进入东道国并与本土企业合作合资占据境外市场,进而设立独资子公司或绿地投资布控全球航线。国际化路径遵循着网状布局→本土经营→全球运作→联盟组建→兼并重组→联盟重建的路径演进。在高度集中的市场中,寡头企业纷纷抱团组建联盟,又通过兼并重组快速获得实际控制权,导致联盟瓦解,形成动态平衡。由产量博弈分析可知,成立联盟后各成员能获得更多的福利。若各成员实力均等则在联盟成员数为4时达到各自利润增加值最大化。只有实力相当的寡头才能维持长期的合作联盟,也只有规模相当的联盟之间才能相互抗衡。由价格博弈分析可知,兼并重组,尤其是大企业之间的兼并能给企业带来更大的利润,兼并重组的趋势是追求福利最大化的必然结果。由进化博弈分析可知,市场上选择联盟或兼并的企业是稳定有限的,现有联盟的市场占有率维持在80%左右,市场中依旧存在大量有竞争力的中小企业。中国海运业的国际化有“走出去”、“走进去”和“走上去”三个层次。为进一步“走上去”,中远海运应审时度势,在实现海外大区域管理的同时避免过度扩张;结合当前海运市场形势,大多数有实力的海运业“走进去”的契机是“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大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对于尚处于“走出去”阶段的企业而言,扩大经营规模和市场份额,减少资源内耗和同质化竞争,才能不被吞并。海运业的大势所趋是整合企业内外资源,建立行业联盟。

吴思康[2](2015)在《深圳发展湾区经济的几点思考》文中研究指明发展湾区经济,是深圳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科学谋划,主动落实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重大举措。准确把握湾区经济内涵特征和演变规律,对于加快发展世界一流湾区经济,更好服务"一带一路"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耿静娟[3](2015)在《天津港港口集疏运系统分析与评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天津港地处渤海湾西端,位于海河下游及其入海口处,是环渤海中与华北、西北等内陆地区距离最短的港口,是首都北京的海上门户,也是亚欧大陆桥最短的东端起点。进入21世纪,天津港口生产建设蓬勃发展,2013年底,港口年吞吐量已超过5亿吨,集装箱吞吐量突破1300万标准箱,成为中国北方第一个5亿吨港口,跻身于世界一流大港行列。天津港吞吐量的持续增长,不仅给港口基础设施建设提出更高要求,而且给港口集疏运系统带来更大的压力。天津港集疏运系统与日益增长的货物吞吐量之间的矛盾日益明显。本文首先对港口集疏运系统以及港口吞吐量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进行了描述,并对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在相关理论部分对系统的概念,结构以及功能进行了界定,详细列出了系统的评价方法。对港口集疏运系统基本概念的简述,结合国内外港口集疏运系统的发展现状及趋势,总结分析了港口集疏运系统的影响因素。在基本理论分析基础上,对天津港集疏运系统的界定、结构与功能进行了简述,详细介绍了天津港集疏运系统的影响因素,并对公路、铁路、水运、管道等集疏运子系统及其相互关系进行了分析比较。在进行天津港集疏运系统综合评价时,对天津港集疏运系统评价方法进行选择,采用专家调查问卷法,研究港口集疏运系统评价的过程及特点,确定了港口集疏运系统评价的指标体系,并利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各指标的权重。根据研究问题的特点,选择模糊综合评判法进行集疏运系统评价,并选取了青岛、大连作为评判的比照对象,从而得到最终评判结果。本文不仅可为天津市港口集疏运系统建设提供依据,也可为相关决策部门提供参考。

王景敏[4](2013)在《泛北部湾中国区域港口物流资源整合优化探究——基于中国—东盟互联互通的视角》文中提出泛北部湾是世界港口富集区,其中东盟国家共有各类港口100多个,中国区域港口则涉及广西、广东、海南以及香港等地,包括广西的防城港、钦州港、北海港,广东的广州港、深圳港、珠海港、湛江港,海南的海口港、洋浦港、八所港等,香港港是区域内最重要的港口,跻身世界前三名。据统计,90%以上的国际贸易都是通过港口物流实现的。

磨虹任[5](2011)在《广西北部湾区域经济临港物流产业发展之浅识》文中认为开发北部湾经济区作为国家一个重要的经济发展战略,临港物流产业对区内经济发展起着决定性的推动作用。本文旨在通过分析临港物流产业现状,找出其存在问题,提出发展思路及对策,改变其落后现状,促进区内经济进一步发展。

龚耀军[6](2009)在《发展海铁联运 促进宁波-舟山港现代物流业发展》文中认为宁波—舟山港发展国际集装箱海铁联运,符合中央的产业政策,也是实现"强港工程",深化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今年4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物流业2009~2011调整和振兴规划,将其作为十大产业振兴规划之一。规划的第一条就是大力培育物流市场,发展多式联运。

徐永久[7](2009)在《高速前进,昂起大陆桥经济发展的龙头》文中提出近年来,连云港港实现了持续高速发展,即使是经济危机席卷全球的艰难时期,连云港港也没有停下前进的步伐。2008年,该港成功实现集装箱吞吐量300万标箱,货物吞吐量1亿吨,集装箱吞吐量较2007年增长50%,继续跻身江苏省第一、全国十强、全球百强港行列,名列中国港口综合竞争

张庭发[8](2009)在《集装箱港口竞争分析与对策研究》文中提出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供应链的快速发展,使得港口作为海上运输网络体系的枢纽和对外交流的窗口,在促进国际贸易和地区经济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世界枢纽港的发展来看,存在着“马太效应”,即己经建立起枢纽港的港口,会因其航线覆盖面广、班次多、运输及时而吸引到更多的货载,使班轮密度越来越大,航线覆盖面越来越广,枢纽港的地位越来越稳定。但是港口现在也面临着机遇和挑战。航运船舶大型化、专业化以及航运公司联盟化的发展趋势日益明显,从而提高航运公司的市场谈判地位;航运船舶大型化使得港口为争夺干线港日趋激烈;门到门运输的要求带来以供应链管理为基础的无缝运输和产品配送带来新的运输模式的转变,使得港口物流操作日趋集中;各个港口相互之间在腹地货源、集疏运设施等方面竞争激烈;港口进一步向深水化、大型化和专门化方向发展;港口投资主体多元化更加剧了竞争。面对这种局面,港口采取何种策略成为港口业必须面对的问题。目前对港口竞争问题的研究多从管理体制、港口所有权结构、政府政策等方面开展研究,从定量的角度考虑港口的竞争问题较少。在讨论过程中很少考虑港口使用者和港口竞争对手的反应。对集装箱港口竞争过程中各种因素对港口策略选择影响的分析不够。论文主要研究了以下几方面的内容:(1)港口竞争力因素调查研究及港口竞争力评价。首先,通过国内外文献实证调查的研究成果,找出影响港口竞争力的相关因素,调查结果显示不同的调查群体的看法存在一定差异。其次,对国内外调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最后,依据文献结果,利用PCA模型对东亚主要港口的竞争力进行排序。(2)两个港口非合作多维博弈分析在完全信息条件下,两个港口同时进行基础设施投资、港口价格的选择、服务质量的投入三个方面,建立了需求函数,分析两个港口的静态非合作多维博弈和动态非合作多维博弈,给出了均衡状态下的港口的最优策略向量,同时给出算例。动态非合作多维博弈采用逆向归纳法求解,表明先动港口的利润大于后动港口的利润,也就是在动态博弈中,先行动的港口可以凭借先动优势,按照自己的最优策略生产,而后行动的港口只能跟随,在剩余的市场份额条件下决策。当港口相互之间具有一定联系或者具有影响的多个方面博弈时,港口必须把所有方面的策略联合考虑进行多维博弈,这样在均衡条件下利润才能最大化,所选择的策略才是真正的最优策略。(3)基于Stackelberg博弈的港口竞争分析在介绍供应链及集装箱港口供应链管理的流程、特征及其作用的基础上运用Stackelberg博弈建立了港口与货主的竞争模型以及港口与船公司的竞争模型。集装箱港口与货主的Stackelberg博弈中,首先分析港口供应链条中未给予货主一定的成本补贴时集装箱港口与货主静态博弈,其次分析给予货主一定的成本补贴后的集装箱港口与货主的Stackelberg博弈;最后对两种模型进行对比:港口和货主采用Stackelberg博弈的供应链要比Nash博弈的利润大,这就会使得港口与货主更愿意采用Stackelberg博弈。然后分析了供应链条件下集装箱港口与船公司分别作为领导者的Stackelberg博弈,比较分析之后发现整个供应链的最优利润是一样的,但是无论港口还是船公司作为领导者,都愿意作为领导者获得更大的利润。(4)多个港口非合作博弈分析目前,港口间的竞争己不再局限于一个国家之间,而是跨越国家的界限,最为典型的是同一洲内不同国家的港口相互竞争干线港的地位。在本文中,在分析集装箱运输业务流程的基础上,运用双层规划模型研究多个港口相互竞争情况下的港口价格(主要是集装箱装卸费率)策略设计问题。上层是多个港口之间的非合作竞争Nash均衡模型,下层是发货人港口选择博弈模型。发货人在区域内港口的竞争下,合理选择不同港口以使自己的成本总费用最小。发货人选择港口方式采用了广义费用函数。针对本文建立的双层规划模型,采用基于灵敏度分析的启发式算法SAB求解。同时进一步建立了不确定条件下的双层规划模型,并且根据随机规划理论转化为确定型双层规划模型。最后针对环渤海三大港口建立模型求解并进行了分析。

赵景培[9](2009)在《天津港集装箱运输发展对策研究》文中提出随着世界经济贸易增速放缓,国际集装箱运输业也逐渐从迅猛发展阶段进入平稳发展期。在金融危机爆发时期,该行业甚至出现运力过剩需求不足的萧条局面。天津港集装箱运输业在不利的宏观经济背景下,却迎来了自己的发展机遇——国家“十一五”发展规划提出将滨海新区建设成为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物流中心的战略目标。天津港作为实现两个中心的重要载体,其发展模式和发展速度备受关注。集装箱运输是天津港最具增长前景的货类,因此积极推进天津港集装箱运输业的蓬勃发展将对滨海新区整体规划的实现起到决定性的作用。该文通过对天津港内外部环境影响因素的综合分析,得出发展天津港集装箱运输业当前具备的机遇和挑战以及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同时将环境因素的定性分析结合吞吐量数据的定量分析,采用时间序列模型预测得出天津港未来15年的吞吐量水平,预测的结果为天津港未来的集装箱吞吐量会继续增长但是增速会逐年下降。根据影响因素分析结果构建SWOT模型,对每种影响因素进行重要程度评价,选取了增长性和多元化相结合的战略类型。最后该文提出以“维持红海优势和开拓蓝海领域”为天津港集装箱运输业的发展方向,以“追求利润最大化和实现以港兴城”为天津港发展重点,提出港口适度建设、增强铁路运力、加强地区合作、提高服务水平、打造集团品牌效应等具体发展对策。

黄云[10](2008)在《风生水起北部湾——北部湾经济合作区前景初探》文中指出2008年2月21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主席马飚向媒体正式宣布,国家批准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这样,继成渝统筹城乡经济区、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

二、深圳港跻身世界集装箱港八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深圳港跻身世界集装箱港八强(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海运业国际化路径选择 ——以中远海运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1.3.1 研究方法
        1.3.2 创新点
    1.4 研究内容
2 文献综述
    2.1 跨国企业的国际化路径研究
    2.2 服务业国际化进入模式
    2.3 海运业国际化的相关研究
        2.3.1 物流业的组织网络
        2.3.2 海运业的国际贸易
        2.3.3 海运业的战略联盟
        2.3.4 海运业的兼并重组
    2.4 文献评述
3 中国海运业的国际化发展现状
    3.1 海运业的定义
    3.2 中国海运业国际化发展现状
        3.2.1 行业背景及走势
        3.2.2 市场格局与供需
        3.2.3 企业特征和层次
    3.3 中国海运业国际化发展问题
4 案例分析:中远海运国际化的演进、动因与机理
    4.1 中远海运的国际化路径演进
        4.1.1 中远海运的发展现状
        4.1.2 国际化经营模式对比
        4.1.3 国际化路径演进分析
    4.2 中远海运的国际化决策动因
        4.2.1 模型构建和变量说明
        4.2.2 变量统计和回归分析
    4.3 国际化路径选择的内在机理
        4.3.1 海运企业的特殊性
        4.3.2 战略联盟的必要性
        4.3.3 兼并重组的必然性
        4.3.4 联盟兼并的平衡性
5 结论和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参考文献

(2)深圳发展湾区经济的几点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湾区经济的内涵和关键要素
湾区经济发展阶段和形态演变
深圳及粤港澳发展湾区经济的基础和优势
深圳发展湾区经济的策略建议

(3)天津港港口集疏运系统分析与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文献综述
        1.2.2 国外文献综述
    1.3 研究内容
    1.4 论文结构
第二章 港口集疏运系统相关理论与方法介绍
    2.1 系统的概述
        2.1.1 系统的定义
        2.1.2 系统的结构
        2.1.3 系统的功能
    2.2 系统的评价方法
        2.2.1 层次分析法的基本方法与步骤
        2.2.2 模糊综合评判的基本方法与步骤
        2.2.3 模糊综合评判结果精确化处理
    2.3 港口集疏运系统的定义、结构与功能
        2.3.1 港口集疏运系统的定义
        2.3.2 港口集疏运系统的结构
        2.3.3 港口集疏运系统的功能
    2.4 港口集疏运系统运作的影响
        2.4.1 集疏运系统的基础设施条件
        2.4.2 腹地经济状况
        2.4.3 临港产业的发展
        2.4.4 港口吞吐量
        2.4.5 环境因素
        2.4.6 信息技术及组织运营管理
第三章 天津港集疏运系统的组成现状及分析
    3.1 天津港集疏运系统的界定、结构与功能
        3.1.1 天津港集疏运系统的界定与结构
        3.1.2 天津港集疏运系统的主要功能
    3.2 天津港集疏运系统的影响因素
        3.2.1 天津港的基础设施
        3.2.2 天津港吞吐货物类结构
        3.2.3 天津港主要腹地的经济状况
        3.2.4 天津港港口发展特点
    3.3 天津港集疏运系统的各子系统现状分析
        3.3.1 天津港公路集疏运现状及分析
        3.3.2 天津港铁路集疏运现状及分析
        3.3.3 天津港水路集疏运现状及分析
        3.3.4 天津港管道集疏运现状及分析
        3.3.5 各集疏运子系统的比较分析
第四章 天津港集疏运系统的评价研究
    4.1 港口集疏运系统评价方法选择
    4.2 天津港集疏运系统评价指标体系
        4.2.1 港口集疏运系统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原则
        4.2.2 港口集疏运系统评价调查问卷
        4.2.3 天津港集疏运系统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4.3 天津港集疏运系统模糊综合评判
        4.3.1 天津港集疏运系统综合评判模型建立
        4.3.2 多层次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应用
        4.3.3 模糊综合评判结果精确化
        4.3.4 模糊综合评判结果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4)泛北部湾中国区域港口物流资源整合优化探究——基于中国—东盟互联互通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一、泛北部湾中国区域港口物流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障碍
    (一) 港口同质化竞争比较激烈, 港口的发展缺少整体战略考虑
    (二) 进港各种物流方式、各种运力缺少有效的衔接和配置, 缺乏物流节点一体化设计
    (三) 临 (驻) 港物流企业信息化建设相对滞后, 缺少社会化物流平台体系
二、泛北部湾中国区域港口物流资源整合优化的基础条件
    (一) 港口物流资源整合的基础
        1. 地缘和区位因素。
        2. 政策和制度因素。
        3. 产业和贸易因素。
    (二) 港口物流资源整合的条件
        1. 港口物流资源现状。
        2. 港口物流资源特色
三、泛北部湾中国区域港口物流资源整合优化的框架思路
    (一) 总体布局, 科学规划。
    (二) 差异发展, 互惠共赢。
    (三) 完善设施, 互联交通。

(5)广西北部湾区域经济临港物流产业发展之浅识(论文提纲范文)

1 泛北部湾港口现代物流业现状分析
2 广西北部湾临港物流业现状分析
    2.1 广西北部湾临港物流业主要优势
        2.1.1 区域政策优势
        2.1.2 区域经济优势
        2.1.3 区域地理优势
        2.1.4 区域自然资源优势
        2.1.5 区域物流产业基础优势
    2.2 广西北部湾临港物流业发展制约因素及存在问题
        2.2.1 市场竞争激烈
        2.2.2 大型企业缺发, 资本市场发育程度差
        2.2.3 铁路运输“瓶颈”问题
        2.2.4 物流人才缺乏, 核心竞争力不强
3 广西北部湾临港物流产业发展的对策
    3.1 强化政策扶持
    3.2 运用物流现代技术
    3.3 完善物流通道建设
    3.4 加速临港工业发展
    3.5 建立物流智力资源共享机制

(6)发展海铁联运 促进宁波-舟山港现代物流业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一、集装箱海铁联运的背景分析
二、集装箱海铁联运现状与优势分析
三、发展集装箱海铁联运的构想
四、发展海铁联运急需解决的问题
五、加快发展海铁联运的措施与建议
    1. 成立专门机构, 赋予相应的权责, 召集港
    2. 巩固基础, 拓展腹地。
    3. 切实解决港口与铁路在集装箱运输上完全分割脱节的问题。
    4. 完善设施, 形成网络。
    5. 政策倾斜, 强化服务。
    6. 探索铁路与港口之间集装箱电子数据交换
    7. 海关等口岸单位的支持尤为重要, 甚至可以说是海铁联运业务能否取得拓展的关键。

(8)集装箱港口竞争分析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综述
    1.3 本文主要内容
    1.4 本文主要创新点
第2章 港口博弈基本理论及竞争力分析
    2.1 集装箱港口市场
        2.1.1 港口的特征
        2.1.2 集装箱港口市场结构
        2.1.3 港口市场与航运市场、货代市场
    2.2 港口竞争理论
        2.2.1 Nash 均衡
        2.2.2 港口竞争的基本内容
        2.2.3 港口功能的类型
        2.2.4 wardorp 用户均衡配流和Logit 模型
    2.3 港口与船公司、发货人关系分析
        2.3.1 港口竞争对船公司、发货人的影响
        2.3.2 港口与船公司、发货人间的相互关系
    2.4 港口竞争力研究
        2.4.1 港口竞争力因素分析
        2.4.2 基于PCA 的港口竞争力评价
第3章 两港口非合作多维博弈分析
    3.1 港口静态非合作多维博弈
        3.1.1 模型假设及建立
        3.1.2 模型求解
        3.1.3 实例验证
    3.2 港口动态非合作多维博弈
        3.2.1 模型求解
        3.2.2 实例验证
    3.3 小结
第4章 供应链条件下的港口博弈分析
    4.1 港口供应链管理
        4.1.1 供应链管理概述
        4.1.2 集装箱港口供应链分析
    4.2 STACKELBERG 博弈
    4.3 供应链条件下集装箱港口与货主的STACKELBERG 博弈
        4.3.1 集装箱港口与货主静态博弈分析
        4.3.2 集装箱港口与货主Stackelberg 博弈分析
        4.3.3 两种模型的比较
    4.4 供应链条件下集装箱港口与船公司的STACKELBERG 博弈
        4.4.1 集装箱港口是Leader 的 Stackelberg 博弈
        4.4.2 船公司是Leader 的 Stackelberg 博弈
        4.4.3 两种模型的比较
    4.5 小结
第5章 集装箱运输市场中多港口非合作博弈研究
    5.1 集装箱运输业务
        5.1.1 集装箱运输关系方
        5.1.2 集装箱运输业务流程
    5.2 多港口非合作竞争双层规划模型
        5.2.1 集装箱港口的吞吐量与价格研究
        5.2.2 集装箱港口优化模型
        5.2.3 发货人的集装箱港口选择模型
        5.2.4 多港口非合作竞争双层规划模型
    5.3 双层规划模型的求解
        5.3.1 双层规划的发展
        5.3.2 基于灵敏度分析的启发式算法SAB
    5.4 不确定条件下多港口竞争模型
        5.4.1 不确定条件下多港口竞争模型
        5.4.2 随机规划的求解方法
    5.5 小结
第6章 环渤海港口竞争及双层规划模型分析
    6.1 环渤海竞争状况
    6.2 青岛港集装箱吞吐量概况
    6.3 青岛港面临的竞争环境分析
    6.4 青岛港装卸费率制定双层规划模型
        6.4.1 双层规划模型的构建
        6.4.2 双层规划模型的求解
        6.4.3 青岛港集装箱装卸费率竞争分析
    6.5 青岛港竞争对策分析
    6.6 小结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9)天津港集装箱运输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1.3.1 相关概念介绍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国外研究现状
        1.3.4 吞吐量预测方法介绍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
    1.6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1.6.1 本文创新之处
        1.6.2 本文不足之处
2 集装箱运输发展概况
    2.1 集装箱运输发展历程
    2.2 集装箱运输行业发展现状
        2.2.1 世界集装箱运输的发展现状
        2.2.2 我国集装箱运输的发展现状
        2.2.3 天津港集装箱运输的发展现状
    2.3 集装箱运输行业发展趋势
3 天津港集装箱运输发展外部环境分析
    3.1 集装箱运输行业发展背景分析
        3.1.1 市场供需失衡
        3.1.2 船舶和港口的发展变革
    3.2 世界和中国的经贸发展分析
        3.2.1 经济发展
        3.2.2 贸易发展
        3.2.3 经济贸易对集装箱运输的影响
    3.3 国家地方政策
        3.3.1 国家政策
        3.3.2 地方政策
        3.3.3 津台直航
    3.4 港口经济腹地分析
        3.4.1 天津港直接经济腹地发展分析
        3.4.2 天津港间接经济腹地发展分析
        3.4.3 天津港经济腹地综合评价
    3.5 天津港与青岛港和大连港对比分析
        3.5.1 自然条件比较
        3.5.2 港口腹地比较
        3.5.3 集装箱吞吐量比较
    3.6 天津港集装箱运输发展外部环境综合评价
        3.6.1 天津港集装箱运输发展的机遇
        3.6.2 天津港集装箱运输面临的挑战
4 天津港集装箱运输发展内部环境分析
    4.1 天津港自然条件
        4.1.1 天津港位置交通
        4.1.2 天津港自然条件
    4.2 天津港港口基础设施
        4.2.1 港区功能
        4.2.2 吞吐能力
        4.2.3 航线分布
    4.3 天津港经营管理体制
        4.3.1 天津港经营体制
        4.3.2 天津港集装箱物流中心
    4.4 天津港在建工程及实施中的规划
        4.4.1 港口建设
        4.4.2 人才培养
        4.4.3 航线调整
        4.4.4 信息中心
        4.4.5 公司上市
        4.4.6 节能环保
    4.5 天津港集装箱吞吐量历史数据分析
        4.5.1 年度分析
        4.5.2 季节性分析
    4.6 天津港集装箱运输发展内部环境综合评价
        4.6.1 天津港集装箱运输发展的优势
        4.6.2 天津港集装箱运输发展的劣势
5 天津港集装箱吞吐量预测
    5.1 天津港近年集装箱吞吐量特征
    5.2 预测方法比较
    5.3 吞吐量预测
        5.3.1 建立模型
        5.3.2 模型比较
        5.3.3 自相关性检验及消除
        5.3.4 模型预测
    5.4 综合分析
6 未来发展的对策研究
    6.1 SWOT模型分析
    6.2 发展方向
    6.3 发展重点
    6.4 发展措施
结论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
致谢

(10)风生水起北部湾——北部湾经济合作区前景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背景分析
战略意义
发展的政策、定位、任务与进程
广西与东盟的经济合作互动
北部湾港口群的发展方向
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四、深圳港跻身世界集装箱港八强(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海运业国际化路径选择 ——以中远海运为例[D]. 王晶晶. 浙江大学, 2020(02)
  • [2]深圳发展湾区经济的几点思考[J]. 吴思康. 人民论坛, 2015(06)
  • [3]天津港港口集疏运系统分析与评价研究[D]. 耿静娟. 河北工业大学, 2015(08)
  • [4]泛北部湾中国区域港口物流资源整合优化探究——基于中国—东盟互联互通的视角[J]. 王景敏. 对外经贸实务, 2013(06)
  • [5]广西北部湾区域经济临港物流产业发展之浅识[J]. 磨虹任. 现代物业(中旬刊), 2011(08)
  • [6]发展海铁联运 促进宁波-舟山港现代物流业发展[J]. 龚耀军. 中国港口, 2009(12)
  • [7]高速前进,昂起大陆桥经济发展的龙头[N]. 徐永久. 中国贸易报, 2009
  • [8]集装箱港口竞争分析与对策研究[D]. 张庭发. 山东师范大学, 2009(09)
  • [9]天津港集装箱运输发展对策研究[D]. 赵景培. 北京林业大学, 2009(11)
  • [10]风生水起北部湾——北部湾经济合作区前景初探[J]. 黄云. 中国民族, 2008(04)

标签:;  ;  ;  ;  ;  

深圳港跻身全球集装箱港口前八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