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深层搅拌桩复合地基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张亮[1](2021)在《CFG桩复合地基承载及变形性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西部大开发和一带一路战略的逐步推进,西部地区建筑工程建设事业蓬勃发展,CFG桩复合地基因其低成本等优点得以广泛应用。西部黄土地区已有高层建筑用于地基处理。但高层建筑采用CFG桩复合地基进行地基处理时,加固区桩土相互作用显着,其效果会改变加固区桩、土承载特性,但目前鲜有针对高层建筑的复合地基设计理论,现有桩土复合体理念对高层建筑而言并非合理,简单依靠单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结果的设计方法可能导致风险,近年来较多的高层建筑CFG桩复合地基病害事例也说明了这一点。基于此,本文基于桩土相互作用就CFG桩复合地基承载及变形性状开展研究工作,探讨单桩复合地基试验结果能否反映多桩复合地基工程性状。基于西安某实例高层建筑CFG桩复合地基单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及实际复合地基沉降观测结果,分析了单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在地基应力、承载力和变形方面与实际复合地基的差异性,指出了因地区性沉降经验修正系数难以确定使得沉降验算难以实施,基于现场试验变形控制标准确定的承载力也难以达到控制变形的目的,单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确定的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但实际复合地基产生了较大沉降,沉降的实测值远大于单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结果,说明CFG桩单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结果不能反映多桩复合地基工程性状,表明单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在高层建筑应用中具有局限性。基于单桩复合地基和实际多桩复合地基的数值模拟,分析了不同桩长、桩径和桩距下桩身轴力、侧摩阻力、桩间土及下卧层竖向和水平向应力及变形特点,并且比较了两者承载特性差异。在相同荷载下,单桩复合地基桩轴力沿深度逐渐减小,轴力峰值位于桩顶,但多桩复合地基桩轴力沿深度先增大在减小,轴力峰值位于顶面以下一定深度。单桩复合地基中上部桩侧阻力大于多桩复合地基,但单桩复合地基中下部桩侧阻力却小于多桩复合地基。同一荷载下,单桩复合地基桩间土压缩小于多桩复合地基,其桩间土压缩削减桩侧摩阻力并使得桩下沉,存在桩间土压缩沉降→桩侧摩阻力减小及桩身下沉→桩间土压缩和桩侧摩阻力达到稳定→复合地基承载力和沉降稳定的过程,出现桩土协同下沉现象导致的复合地基沉降增加,两者下卧层附加应力分布也差异较大,在邻桩桩端荷载叠加作用的影响下使多桩复合地基下卧层压缩量大于单桩复合地基。通过对比单桩复合地基和多桩复合地基荷载传递特点,总结其区别主要为在加固区桩体上半部侧阻力的“削弱作用”和桩体下半部侧阻力的“增强作用”,对下卧层为应力“叠加效应”。基于两者主要区别,提出了考虑桩-土相互作用的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方法,并针对下卧层附加应力的传递特征提出下卧层附加应力的计算方法。最后通过工程实例验算,验证了所建议的CFG桩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方法的可靠性。
邵卫信[2](2020)在《CFG桩复合地基沉降计算方法的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国家经济的日益发展,国家基础建设规模越来越大,在实际工程中,会遇到许多不良地基,不能满足拟建建筑物承载力和变形的要求,就需要对不良地基进行处理。近些年来,随着地基处理技术的日益成熟,CFG桩复合地基承载力和抗变形能力较好,CFG桩复合地基在工程中运用较多,但在实际工程中不难发现,CFG桩复合地基利用现有规范计算的沉降量比实际监测的沉降值较大,即安全系数较大,且计算时过程比较复杂,因此提出一种简单的计算CFG桩复合地基沉降的方法,方便工程实际应用,简单明了。首先对单桩和CFG桩复合地基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了解单桩和CFG桩复合地基的应力与位移、桩周围土应力和位移、下卧层土体应力状态性能,然后根据规范法计算地基沉降的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一种简易的计算CFG桩复合地基沉降的方法,最后结合实际工程案例进行验证公式的可行性,为以后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价值,主要得出的结论有:(1)运用FLAC数值模拟软件对CFG单桩和CFG桩复合地基模拟结果分析,其中CFG单桩的工作性状与实际非常吻合,CFG桩复合地基由于桩土共同作用,两者之间工作性状差别很大。(2)复合地基因荷载由桩土共同承担,桩土竖向位移和应力状态相比单桩复杂得多,桩土相对位移自上而下呈三种情况,侧摩阻也自上而下分为负摩阻力、零及正摩阻力且随上部荷载变化而变化。(3)CFG桩复合地基最终沉降量是由加固区的沉降和下卧层沉降叠加得到。其中下卧层的沉降主要有桩间土压力引起的沉降、桩层摩阻力及端阻力引起的的桩端下卧层沉降,加固区和下卧层沉降值可以求出应力大小后,利用分层总和法计算出。(4)复合地基压缩模量比该层天然地基压缩模量?倍还大,当复合地基模量修正系数为2.6?,更加符合实际工程的需要。(5)根据桩间土平均应力计算地基沉降作为复合地基沉降,并得到15栋CFG桩复合地基实测数据的验证,简易方法计算结果与实测数据比较吻合。
夏可强[3](2019)在《海上DCM施工技术在香港机场3号跑道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经济不断发展,人民的生水平不断地提高,同时国内的人口也在不断地增长,导致人均用地面积不断的减小,加上城镇化的进程加速发展,现代化建设规模在快速扩大,大量的高层建筑也应运而生。由于对地基的承载力无法满足工程设计的需求,导致地基产生不均匀沉降,甚至危及到建筑的安全。地基处理技术开始受到工程界、学术界的高度关注。随着地基处理技术的发展,复合地基处理技术在建设工程中使用开始越来越广泛,但复合地基处理技术的发展却远远没有满足实际工程的需求,需要将理论与实际进行深入的研究与探索。因此,本文通过总结国内外的研究与实际应用,通过对深层水泥搅拌桩在软土地基中使用的工程进行总结,提出新的设计以及施工方案,为实际工程提供指导。本文首先通过对复合地基的发展以及研究现状进行介绍,引出复合地基的常用处理方法,对地基处理常用的机械设备以及其发展进行深入解析。并对深层搅拌桩的发展、实际应用以及工程基本特性进行解释。其次,对深层搅拌桩的发展史,搅拌器械的发展进行介绍。剖析软土地基的成因,根据深层搅拌桩复合地基的工程特点对深层搅拌桩复合地基的基本加固原理进行探讨解析,深入地研究固化剂的基本的硬化机理,并阐述了深层搅拌桩的施工工艺流程以及施工方法,详细分析了深层搅拌桩的机械安装流程,并对深层搅拌桩的质检方案进行探讨。再次,对海上深层水泥搅拌桩(简称DCM)工艺进行分析讨论,介绍DCM工艺的诞生以及其工程特性。对DCM船舶进行详细介绍,进一步对DCM工艺的施工管理系统进行探讨,找出其优势与不足,分析该施工方案的可行性。最后,综合香港机场3号跑道的工程概况进行介绍,并将该工程实例结合还海上DCM桩工艺,从选料,取样测试到现场布置及施工、施工流程等等,进行设计其施工方案。通过工程实例验证该设计施工方案是可行的,而且具有一定的经济性。综上,使用深层水泥搅拌桩工艺对海上机场的建立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其施工方案可行。
韩建强,李伟科,黄俊光,王维俊,张晓伦[4](2019)在《岩溶地区复合地基承载力的计算》文中研究说明在广东省岩溶地区工程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出4个方面岩溶地质特征,分析其对岩溶地区复合地基工作机理及地基承载力的影响,给出了各主要参数的取值原则,提出了考虑岩溶发育程度的岩溶地区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方法,并用该方法对某实际工程进行不同桩型复合地基承载力的试算比选。借助岩溶地区现场3组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PHC桩)+高压旋喷桩复合地基大压板静载试验,通过布置土压力盒,测定并分析PHC桩桩顶、高压旋喷桩桩顶和桩间土体应力及其承载力特征值,计算桩土荷载分担比,分析静载试验中桩、土的受力特性。试验结果与设计计算得出的岩溶地区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基本吻合,表明岩溶地区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方法安全可靠;在复合地基中,PHC桩桩土应力比为15~48,高压旋喷桩为1. 5~8,PHC桩桩顶应力集中显着; PHC桩承担了70%以上的荷载,高压旋喷桩和桩间土承担荷载总计不超过30%。
冯翔[5](2017)在《深层搅拌桩复合地基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文中提出在建筑土木工程施工中,地基施工作为建筑的基础施工,相应施工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了建筑的整体质量。这就需要将新的工艺技术方法积极运用于高层建筑地基施工中。而将深层搅拌桩技术运用于高层建筑地基施工中,可实现复合地基的构建,进而在提升地基强度的基础上,提高施工的综合效益。文章针对深层搅拌桩复合地基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与探讨,并提出了具体运用对策,以供参考。
付乾乾[6](2016)在《水泥土搅拌桩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我国大力推行城市化以及房地产行业的不断发展,十余年来高层建筑在城市地区有着十分迅速的发展。然而高层建筑的相关设计还有许多需要研究及改进的地方。高层建筑的基础是承受上部荷载的重要部分,在整个高层建筑设计中基础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很多地区,高层建筑地基都是采用预应力管桩和钻孔灌注桩等桩基础形式。但预应力管桩和钻孔灌注桩在施工过程中会造成噪音污染,废料污染并受使用条件的限制。随着国家对环境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这类桩基与国家规定的“安全使用、技术优先、经济合理、确保质量、保护环境”渐行渐远。而水泥土搅拌桩的适用范围广,工期短,成本低,对环境污染少,能很好的解决目前的环境问题。另外水泥土搅拌桩除了可以与土体形成复合地基外,还可以在中间加入劲芯,形成水泥复合桩,作为桩来承受上部荷载,所以水泥土搅拌桩在高层建筑工程中具有良好的工程应用前景。本文在查阅了大量文献的基础上,首先对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的设计,施工工艺及经济性能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水泥土复合桩的性能,并用MIDAS软件分析了各种参数变化对水泥土复合桩受力性能的影响,最后通过工程实例对水泥土复合桩的工程应用情况进行了分析。本文得出一些有益结论为水泥土搅拌桩类复合地基及水泥土复合桩在高层建筑的应用奠定基础。
郁素红[7](2012)在《高强复合地基载荷试验成果的分析与应用研究》文中认为复合地基特别是刚-柔性桩组合型高强复合地基近年来已经成功运用于高层甚至超高层建筑的地基处理中,实践证明其可以很好地满足建筑对地基的承载力和变形的控制要求,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文首先对复合地基特别是刚-柔性桩组合型高强复合地基的理论研究现状及国内外应用现状进行了综述,总结了复合地基的研究方法及特点,总体来说理论研究落后于工程实践,高层及超高层建筑中的现场试验资料积累不够,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刚-柔性桩高强复合地基的推广应用。其次以恒大御景半岛高层住宅楼高强复合地基工程为依托,重点对高强复合地基的载荷试验成果进行分析研究,做了以下主要工作:1)对项目的地基与基础方案的选型进行了分析论证,确定采用旋挖桩高强复合地基的处理方案;2)对天然地基载荷试验成果进行了分析研究,依据不同的工程试验指标多方法的分析了天然地基承载力,计算结果说明由原位标贯试验和静载试验确定的地基承载力较接近,而由土工试验参数确定的地基承载力则变动幅度较大;3)对柔性单桩复合地基和刚性单桩复合地基的静载试验成果进行了分析研究,将静载试验结果与规范公式中的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对仅有搅拌桩加固的区域,由规范公式法确定的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比静载试验结果要小23%左右,能确保复合地基的设计承载力是有安全储备的;对搅拌桩和旋喷桩组合加固的区域,因旋喷桩的桩身强度大于搅拌桩的桩身强度,安全储备将更大。刚性桩复合地基因未加载到极限荷载,按规范中建议的相对变形值确定的承载力与设计值差异较大,使得刚性桩复合地基的综合承载力没有充分发挥,因此认为应该将刚性桩复合地基检测方法更为完善;4)本次试验通过在柔性单桩和刚性单桩的应力应变测试及桩间土土压力盒测试荷载的传递规律,其结果具有重要的参考性,尤其是对于刚性桩,尽管刚性桩按照端承型桩进行设计且桩长并不长,但由于桩间土预先得到加固,形成刚柔组合性高强复合地基,刚性桩的侧阻力很快就得到发挥并单位阻力值提高较大,使得桩顶的荷载由侧阻力克服,因而端阻得不到有效发挥,但对控制整体复合地基的变形具有重要作用。5)将理论计算沉降值与实测沉降值进行了对比研究,沉降观测结果证明高强复合地基能很好地满足高层建筑对地基的变形控制要求,是复杂地基条件下非常典型的成功案例。本次试验还在桩身内埋设了振弦式应变计,在桩间土中埋设了土压力盒,旨在研究刚-柔性桩高强复合地基的工作机理,但因各种因素影响,测试结果不够理想,但还是能得出一些趋势性结论,本文简单了分析了试验不理想的原因,并希望可以为同类试验研究提供借鉴。
杨涛宇[8](2011)在《高层建筑长短桩复合地基工程性状数值分析 ——上部结构刚度、垫层模量、短桩桩长对长短桩复合地基性状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长短桩复合地基因其显着的经济与社会效益而在土木工程领域被广泛推崇。目前长短桩复合地基的作用机理的研究还不深入,所以长短桩复合地基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也比较少。本文利用ANSYS软件对太原市某高层建筑整体进行有限元分析,并得出了以下结论:(1)对比分析现场实测沉降值和有限元计算结果,验证了ANSYS有限元方法分析高层建筑与地基基础共同作用所得到的结果是可信的。并通过反复试算得出算例所需的参数指标。(2)分析了高层建筑上部结构楼层增加对长-短桩复合地基中桩体轴力、桩侧摩阻力、桩顶应力、垫层底面土应力、桩底土应力、桩土应力比、荷载分担比以及桩、土沉降的影响。结果显示桩身轴力及桩侧摩阻力等随上部结构刚度变化而呈非线性变化。上部结构楼层增加时,基底土体应力与桩底土体应力也随之呈非线性增加;同一工况下,筏板边缘土体的应力值比筏板中间土体应力值大;桩土应力比随上部楼层增加而维持在一定范围内;荷载分担比为:长桩保持在50%左右,土体为38%-40%左右,短桩维持在12%左右。(3)研究了长短桩复合地基受力特性随垫层模量变化的变化趋势。分析结果表明:垫层模量增大使长桩桩顶应力集中,而短桩应力以及土应力呈减小趋势。长桩桩侧负摩阻区随垫层模量增大而缩减。垫层模量增加的情况下,荷载分担比的变化趋势为:长桩增大,而短桩和土体则相反。增大垫层模量对减小基础的平均竖向位移有利。(4)研究了长短桩复合地基受力特性随短桩桩长的变化情况。短桩桩长变化对长桩轴力及桩侧摩阻力影响不明显,短桩桩顶应力随其桩长增大而增大。短桩桩长增大时,长、短桩桩土应力比变化趋于平缓;长桩荷载分担比有所减小,维持在46%-50%之间,土体荷载承担比略有上升,在38%-40%之间,短桩荷载分担比也随之有所增加,保持在12%-14%之间。
尹静[9](2011)在《多元复合地基力学特性及承载力影响因素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由于多元复合地基良好的实用与经济价值而在实际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深入发展。现阶段对多元复合地基做了诸多的实验研究和工程实测,形成了一些有参考价值的设计理论和计算方法。多元复合地基的承载性状及力学特性是桩土共同作用的结果,其承载性状及沉降特性影响因素较为复杂,其作用机理和理论研究还处于初步阶段,仍有许多问题待以解决。首先,本文总结了现有多元复合地基承载力与沉降常用的计算方法,在考虑复合地基中桩体实际极限承载力与单桩极限承载力的区别的基础上,引入了反应复合地基中主控桩、辅桩实际承载力特征值与单桩承载力特征值不同的修正系数,对多元复合地基的承载力分步计算方法进行了修正。其次,分析了多元复合地基土体本构模型以及边界条件确定方法。考虑了土的弹塑性力学特性和桩、土接触的非线性行为,依托FLAC3D有限差分软件,建立了多元复合地基的非线性数值模型,给出了多元复合地基力学性状及地基承载力的评价体系。最后,利用有限差分分析程序对多元合地基中桩的荷载传递性状、附加应力分布等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给出了多元复合地基在荷载作用下的桩土应力和沉降特性规律,分析研究了复合地基桩长、桩间距和桩径等主要参数的变化对它们的影响。
周鹏忠[10](2008)在《深层搅拌桩在海堤软基处治中的理论与应用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地基处理技术的普及、提高和发展,复合地基技术在土木工程中应用日益广泛。然而复合地基理论的发展却远落后于工程实践,其理论与试验有待深入分析。为此,本文在总结国内外有关复合地基工程实践和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理论分析、室内外试验及工程实践,对水泥土深层搅拌桩在海堤软基处治中的理论与应用开展研究,以期丰富水泥土深层搅拌桩在海堤软基处治中设计计算理论。本文首先针对海堤软基的工程特性,深入分析了海堤软基的成因,提出采用深层搅拌桩处治技术,继而基于基桩荷载传递基本方程和荷载传递函数,引入荷载传递法,分别采用双折线模型和双曲线模型,导得了可考虑土体分层特性和桩侧阻力发挥非线性特性的解析解,提出用边界条件协调法计算基桩荷载-沉降关系,从而实现了按桩顶沉降控制基桩竖向承载力的设计思想,并将其应用于某试桩资料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计算值与实测值吻合良好。其次,根据深层搅拌桩复合地基的工程特点,对深层搅拌桩复合地基加固机理进行探讨,系统地分析了水泥、水及土体的硬化机理,水泥加固土的物理力学性质以及水泥土深层搅拌桩复合地基的加固原理。在此基础上,给出了深层搅拌桩复合地基处治饱和软土的特点及其相应的工程措施。最后,探讨了深层搅拌桩复合地基设计计算方法,从承载力、沉降、土坡稳定性三个角度出发,考虑工程的经济性与安全性,对深层搅拌桩复合地基设计参数的选取和承载力计算进行优化。并结合工程实际,对深层搅拌桩复合地基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方法进行探讨,提出了深层搅拌桩复合地基施工方法和质量检测方法。工程实例分析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正确性。
二、深层搅拌桩复合地基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深层搅拌桩复合地基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CFG桩复合地基承载及变形性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CFG桩复合地基的研究现状 |
1.2.1 承载力计算研究现状 |
1.2.2 变形问题研究现状 |
1.2.3 桩土相互作用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技术路线图 |
1.3.3 研究内容 |
2 CFG桩复合地基承载力试验及变形监测 |
2.1 概述 |
2.2 工程概况 |
2.3 复合地基载荷试验结果及分析 |
2.4 复合地基沉降监测结果及分析 |
2.4.1 复合地基沉降验算 |
2.4.2 复合地基沉降监测 |
2.5 本章小结 |
3 CFG桩复合地基数值模型及参数 |
3.1 前言 |
3.2 桩、土本构模型 |
3.3 桩-土接触模型 |
3.4 模型材料参数 |
3.5 数值模拟物理参数测定 |
3.6 桩-土接触面参数的选取 |
3.7 复合地基模型可靠性验证 |
3.7.1 数值模拟模型确定 |
3.7.2 模型可靠性验证 |
3.8 本章小结 |
4 CFG桩复合地基承载力数值计算结果及分析 |
4.1 前言 |
4.2 单桩复合地基与多桩复合地基桩轴力分析 |
4.2.1 桩长变化对桩轴力的影响 |
4.2.2 桩径变化对桩轴力的影响 |
4.2.3 桩间距变化对桩轴力的影响 |
4.3 单桩复合地基与多桩复合地基桩土相互作用分析 |
4.3.1 单桩复合地基与多桩复合地基桩-土相对位移 |
4.3.2 桩长变化对桩侧摩阻力的影响 |
4.3.3 桩径变化对桩侧阻力的影响 |
4.3.4 桩间距变化对桩侧阻力的影响 |
4.4 单桩复合地基和多桩复合地基桩间土应力分析 |
4.5 单桩复合地基与多桩复合地基桩间土变形分析 |
4.5.1 桩长变化对桩间土沉降的影响 |
4.5.2 桩径变化对桩间土沉降的影响 |
4.5.3 桩间距变化对桩间土沉降的影响 |
4.6 单桩复合地基与多桩复合地基下卧层附加应力分析 |
4.6.1 下卧层附加应力竖向分布对比 |
4.6.2 下卧层附加应力水平向分布对比 |
4.7 多桩效应系数 |
4.8 本章小结 |
5 考虑桩土作用的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方法研究 |
5.1 前言 |
5.2 桩侧阻力的削弱与增强效应 |
5.3 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方法 |
5.4 桩底沉渣对单桩承载力影响 |
5.5 下卧层应力叠加效应 |
5.6 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方法验证 |
5.7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本人已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录2:本人已获得的国家发明专利 |
附录3: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2)CFG桩复合地基沉降计算方法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CFG桩复合地基沉降研究现状 |
1.2.1 CFG桩复合地基加固机理 |
1.2.2 CFG桩复合地基沉降研究现状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复合地基概念及基本设计原理 |
2.1 地基处理 |
2.1.1 地基处理概念 |
2.1.2 地基处理的程序 |
2.1.3 地基处理的原则 |
2.1.4 地基处理的方法 |
2.2 复合地基 |
2.2.1 复合地基的概念 |
2.2.2 复合地基的分类 |
2.2.3 复合地基的基本设计原理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CFG桩复合地基数值模拟 |
3.1 分析软件介绍 |
3.2 单桩数值模拟分析 |
3.2.1 建模过程 |
3.2.2 模拟结果分析 |
3.2.3 模拟适用性分析 |
3.3 CFG桩复合地基的数值模拟 |
3.3.1 模型建立 |
3.3.2 褥垫层变形特征 |
3.3.3 CFG桩在竖向荷载作用工作性状 |
3.3.4 复合地基土体应力场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CFG桩复合地基沉降简易计算方法 |
4.1 简易计算方法的提出 |
4.2 本文提出的沉降计算方法 |
4.2.1 基本假定 |
4.2.2 加固区沉降量S_1的计算 |
4.2.3 桩端下卧层沉降量S_2的计算 |
4.2.4 总沉降量计算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工程实例验证 |
5.1 实测沉降方案 |
5.1.1 工程目的和任务 |
5.1.2 观测依据和精度要求 |
5.1.3 水准基点的设立 |
5.1.4 沉降观测点 |
5.1.5 观测时机及观测总次数 |
5.2 工程实例计算分析 |
5.2.1 实例1 |
5.2.2 实例2 |
5.3 CFG桩复合地基沉降计算公式工程验证 |
5.3.1 沉降计算值对比分析 |
5.3.2 规范复合压缩模量的修正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海上DCM施工技术在香港机场3号跑道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和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地基处理技术的发展历史 |
1.2.2 复合地基的研究现状 |
1.2.3 海上深层水泥搅拌桩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2章 香港机场3号跑道工程背景 |
2.1 工程概况 |
2.2 工程地质条件 |
2.3 工程建设条件 |
2.3.1 水位变化 |
2.3.2 潮流 |
2.3.3 风向风速 |
2.3.4 气温 |
2.3.5 降雨 |
第3章 海上DCM工艺及深层搅拌桩计算方法 |
3.1 海上DCM工艺概述 |
3.2 工艺的流程 |
3.3 DCM船舶及施工管理系统 |
3.3.1 处理机系统 |
3.3.2 水泥浆制、输浆系统 |
3.3.3 施工管理控制系统 |
3.3.4 DCM船锚泊定位系统 |
3.3.5 DCM船防污染系统 |
3.4 DCM船的特点 |
3.5 深层搅拌桩的计算方法 |
3.5.1 深层搅拌桩复合地基承载力及沉降变形的影响因素 |
3.5.2 深层搅拌桩桩数计算及布桩方法 |
3.5.3 深层搅拌桩单桩竖向承载力计算方法 |
3.5.4 深层搅拌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的计算方法 |
3.5.5 深层搅拌桩软弱下卧层承载力验算方法 |
3.5.6 深层搅拌桩复合地基沉降量计算方法 |
第4章 海上DCM施工技术在香港机场3 号跑道地基处理中的应用 |
4.1 地基处理方法及施工设备的选择 |
4.1.1 地基处理方法的选择 |
4.1.2 施工设备的选择 |
4.2 深层水泥搅拌桩设计与计算 |
4.2.1 深层水泥搅拌桩持力层选择 |
4.2.2 深层水泥搅拌桩桩长设计 |
4.2.3 深层水泥搅拌桩截面积设计 |
4.2.4 深层水泥搅拌桩总根数计算 |
4.2.5 深层水泥搅拌桩桩间距计算 |
4.2.6 深层水泥搅拌桩单桩竖向承载力计算 |
4.2.7 深层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 |
4.2.8 深层水泥搅拌桩布桩形式设计 |
4.3 深层搅拌桩的材料确定 |
4.3.1 粘合剂的确定 |
4.3.2 水泥浆液水灰比的确定 |
4.3.3 水泥掺量确定 |
4.3.4 深层搅拌桩的用水水源确定 |
4.4 DCM取样和测试 |
4.4.1 DCM集群嵌入砂垫层的确定 |
4.4.2 DCM集群的取芯和测试 |
4.4.3 振动取样 |
4.4.4 弹性模量的测试 |
4.5 施工流程 |
4.5.1 DCM成桩工艺流程 |
4.5.2 DCM桩终孔标准 |
4.5.3 DCM桩成桩 |
4.5.4 DCM桩施工 |
4.5.5 DCM桩施工质量控制 |
4.6 DCM桩无侧限抗压强度检测 |
4.6.1 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
4.6.2 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结果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申请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4)岩溶地区复合地基承载力的计算(论文提纲范文)
1 广东岩溶地区的地质特征 |
2 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式 |
3 岩溶地区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讨论 |
3.1 桩端端阻力发挥系数αp |
3.2 单桩承载力发挥系数λ |
3.3 处理后桩间土承载力特征值fsk |
3.4 桩间土承载力发挥系数β |
4 工程试验及验证 |
4.1 工程概况 |
4.2 地基基础选型及地基承载力的确定 |
4.2.1 深层搅拌桩复合地基 |
4.2.2 长螺旋钻孔压灌桩复合地基 |
4.2.3 长螺旋钻孔压灌桩+深层搅拌桩复合地基 |
4.2.4 PHC桩复合地基 |
4.2.5 PHC桩+深层搅拌桩复合地基 |
4.3 复合地基承载力试验研究 |
4.3.1 试验方案 |
4.3.2 试验结果 |
5 结束语 |
(5)深层搅拌桩复合地基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设计方案 |
1.1 工程概况 |
1.2 地质特征 |
1.3 基础方案 |
2 设计深层搅拌桩复合地基 |
2.1 桩形设计 |
2.2 估算沉降量 |
3 深层搅拌桩施工方法 |
3.1 准备工作 |
3.2 工艺试桩 |
3.3 选择好固化剂并配比 |
3.4 施工工艺流程 |
4 桩基检测 |
4.1 钻孔抽芯检测 |
4.2 沉降观测 |
5 结束语 |
(6)水泥土搅拌桩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高层建筑的基础形式沿革 |
1.2 高层建筑基础的发展及研究现状 |
1.3 复合地基的发展及研究现状 |
1.4 本文的研究意义 |
1.5 本文的工作安排 |
第2章 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的应用及经济分析 |
2.1 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的概念 |
2.2 水泥土搅拌桩的承载力理论 |
2.3 水泥土搅拌桩的施工工艺 |
2.4 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的经济性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水泥土复合桩的性能分析 |
3.1 水泥土复合桩的概念及施工工艺 |
3.2 水泥土复合桩的承载力理论 |
3.3 水泥土复合桩模型的建立 |
3.3.1 水泥土复合桩建模思路 |
3.3.2 地质条件 |
3.3.3 计算模型的几何参数 |
3.3.4 计算模型的材料参数 |
3.4 水泥土复合桩的力学性能分析 |
3.4.1 水泥土弹性模量对水泥土复合桩的力学性能影响分析 |
3.4.2 土体弹性模量对水泥土复合桩的力学性能影响 |
3.4.3 容重、泊松比、摩擦角以及粘聚力对水泥土复合桩的力学性能影响 |
3.4.4 桩径对水泥土复合桩的力学性能影响 |
3.4.5 桩长对水泥土复合桩的力学性能影响 |
3.5 本章小节 |
第4章 水泥土复合桩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
4.1 苏州商务楼基础优化设计对比分析 |
4.1.1 工程概况 |
4.1.2 工程地质条件 |
4.1.3 水泥土复合桩的设计 |
4.1.4 水泥土复合桩与混凝土灌注桩的经济分析及对比 |
4.1.5 水泥土复合桩施工及质量要求 |
4.2 水泥土复合桩工程基桩静载试验实例 |
4.3 水泥土复合桩实例沉降观测情况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7)高强复合地基载荷试验成果的分析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Contents |
第一章 绪论 |
1.1 复合地基概述 |
1.1.1 复合地基的定义及特点 |
1.1.2 复合地基分类 |
1.1.3 复合地基加固机理 |
1.2 高强复合地基承载特性研究的基本方法与特点 |
1.2.1 长短桩高强复合地基概述 |
1.2.2 半理论半经验公式法 |
1.2.3 理论分析方法 |
1.2.4 数值模拟分析方法 |
1.3 高强复合地基的国内外应用和理论研究现状 |
1.3.1 长短桩复合地基的工程应用现状 |
1.3.2 长短桩复合地基理论研究现状 |
1.4 本文的研究目的及主要内容 |
1.4.1 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2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天然地基载荷试验成果分析 |
2.1 工程概况 |
2.1.1 项目概况介绍 |
2.1.2 场地地形地貌及地层岩性 |
2.1.3 建设场地的构造特点 |
2.2 地基基础选型方案分析对比 |
2.2.1 冲孔灌注桩基础方案 |
2.2.2 旋挖桩高强复合地基基础方案 |
2.2.3 基础选型结论 |
2.3 复合地基方案介绍 |
2.4 天然地基载荷试验成果分析 |
2.4.1 天然地基检测方案介绍 |
2.4.2 承载力计算 |
2.4.3 土中应力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复合地基载荷试验成果分析 |
3.1 柔性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成果分析 |
3.1.1 柔性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介绍 |
3.1.2 柔性桩复合地基的承载力确定 |
3.1.3 柔性桩复合地基的变形模量确定 |
3.1.4 柔性桩单桩承载力的估算 |
3.1.5 规范公式法计算柔性桩复合地基承载力 |
3.2 刚性桩高强复合地基载荷试验成果分析 |
3.2.1 刚性桩高强复合地基载荷试验介绍 |
3.2.2 刚性桩高强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 |
3.2.3 刚性桩单桩承载力计算 |
3.2.4 规范公式法计算刚性桩高强复合地基承载力 |
3.2.5 刚性桩荷载传递规律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复合地基的变形计算与观测对比分析 |
4.1 复合地基的沉降计算 |
4.2 沉降观测结果分析 |
4.3 实测值与理论值的对比分析 |
第五章 结论和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8)高层建筑长短桩复合地基工程性状数值分析 ——上部结构刚度、垫层模量、短桩桩长对长短桩复合地基性状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长短桩复合地基概念与应用范围 |
1.2.1 长短桩复合地基的概念 |
1.2.2 长短桩复合地基的应用范围 |
1.3 长短桩复合地基及共同作用的研究现状 |
1.3.1 长短桩复合地基研究现状 |
1.3.2 上部结构与地基基础共同作用的研究现状 |
1.4 本文选题意义与研究内容 |
1.4.1 选题意义 |
1.4.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岩土工程中有限元法的应用及ANSYS简介 |
2.1 引言 |
2.2 有限单元法的基本原理 |
2.3 有限单元法分析问题的基本步骤 |
2.4 有限元法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 |
2.4.1 总应力法与有效应力法 |
2.4.2 有限元法非线性分析的应用 |
2.4.3 有限元分析中常见问题的处理 |
2.5 ANSYS程序简介 |
第三章 工程实例及有限元分析结果验证 |
3.1 工程实例及现场数据分析 |
3.1.1 工程概况 |
3.1.2 工程地质条件 |
3.1.3 沉降监测值 |
3.2 ANSYS软件分析 |
3.2.1 基本假定 |
3.2.2 确定分析模型 |
3.2.3 确定相关参数 |
3.3 对比计算结果与监测值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高层建筑刚度变化对长短桩复合地基性状的影响分析 |
4.1 算例设计 |
4.2 上部刚度变化对长短桩复合地基性状的影响 |
4.2.1 桩身轴力随上部结构刚度的变化 |
4.2.2 土体应力随上部刚度变化的变化 |
4.2.3 桩侧摩阻力随上部刚度的变化 |
4.2.4 桩顶应力随上部刚度的变化 |
4.2.5 桩土应力比与荷载分担比随上部刚度的变化 |
4.2.6 桩土沉降随上部刚度的变化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垫层模量变化对长短桩复合地基影响的分析 |
5.1 算例设计 |
5.2 垫层模量变化对长短桩复合地基工程性状的影响 |
5.2.1 垫层模量对桩身轴力的影响 |
5.2.2 垫层模量变化对桩侧摩阻力的影响 |
5.2.3 垫层模量的变化对土体应力的影响 |
5.2.4 垫层模量变化对桩顶应力的影响 |
5.2.5 垫层模量变化对桩土应力比与荷载分担比的影响 |
5.2.6 垫层模量变化对沉降特性的影响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短桩桩长变化对长短桩复合地基工程性状的影响 |
6.1 算例设计 |
6.2 短桩桩长变化对长短桩复合地基性状的影响 |
6.2.1 短桩桩长变化对长桩桩身轴力的影响 |
6.2.2 短桩桩长变化对长桩桩侧摩阻力的影响 |
6.2.3 短桩桩长变化对桩顶应力分布的影响 |
6.2.4 短桩桩长变化对桩土应力比与荷载分担比的影响 |
6.2.5 短桩桩长变化对沉降特性的影响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本文结论 |
7.2 后续工作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9)多元复合地基力学特性及承载力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复合地基的发展及概念的提出 |
1.1.1 多元复合地基概念的提出 |
1.1.2 复合地基定义和分类 |
1.2 多元复合地基的概念及特点 |
1.2.1 多元复合地基的概念 |
1.2.2 多元复合地基的特点 |
1.3 多元复合地基国内外发展及研究现状 |
1.3.1 多元复合地基应用现状 |
1.3.2 多元复合地基理论研究现状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法 |
1.4.1 本课题研究意义 |
1.4.2 研究内容 |
第2章 多元复合地基理论与设计方法 |
2.1 单桩体复合地基计算理论 |
2.1.1 单桩体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 |
2.1.2 单桩体复合地基沉降计算 |
2.2 多元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 |
2.3 多元复合地基沉降计算 |
2.4 多元复合地承载力计算方法实例验证 |
2.4.1 工程及地质概况 |
2.4.2 处理方案 |
2.4.3 承载力验算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多元复合地基数值计算方法介绍及评价体系 |
3.1 FLAC3D基本特征 |
3.1.1 基本特征 |
3.1.2 程序优点 |
3.1.3 FLAC~(3D)网格离散 |
3.1.4 FLAC~(3D)材料模型 |
3.1.5 FLAC3D的不足之处 |
3.2 有限差分方法 |
3.3 多元复合地基数值模拟分析 |
3.3.1 计算本构模型 |
3.3.2 接触面 |
3.4 基本分析假定 |
3.5 评价体系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多元复合地基力学特性分析 |
4.1 复合地基工程模型 |
4.2 模型建立 |
4.2.1 数值模型 |
4.3 数值试验分析 |
4.3.1 桩长参数对复合地基的影响 |
4.3.2 桩径变化对复合地基的影响 |
4.3.3 桩间距参数对复合地基的影响 |
4.3.4 褥垫层变化对复合地基的影响 |
4.3.5 桩体刚度对复合地基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1 结论 |
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10)深层搅拌桩在海堤软基处治中的理论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概述 |
1.2 海堤软基处治技术研究现状 |
1.2.1 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的发展 |
1.2.2 海堤软基处治研究现状 |
1.3 深层搅拌桩发展概况 |
1.3.1 历史发展概况 |
1.3.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本文主要研究目的与内容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内容 |
第2章 海堤软基的工程特性 |
2.1 概述 |
2.2 海堤软基的成因分析 |
2.2.1 气候、水文 |
2.2.2 地形地貌 |
2.2.3 软土的普遍性 |
2.2.4 软土的复杂性 |
2.3 海堤软基的工程特性 |
2.3.1 工程特点 |
2.3.2 工程性质 |
2.4 海堤软土存在的工程问题及常用处治技术 |
2.4.1 工程问题 |
2.4.2 常用处治技术 |
第3章 深层搅拌桩加固机理 |
3.1 概述 |
3.1.1 复合地基的概念 |
3.1.2 竖向增强体复合地基的分类 |
3.2 深层搅拌桩加固机理 |
3.2.1 水泥加固土的物理力学性质 |
3.2.2 深层搅拌桩复合地基加固原理 |
3.3 海堤软基深层搅拌桩荷载传递法基本原理 |
3.3.1 荷载传递函数 |
3.3.2 基桩荷载传递基本方程 |
3.4 海堤软基基桩荷载传递计算方法 |
3.4.1 基于双折线模型的荷载传递计算方法 |
3.4.2 基于双曲线模型的荷载传递计算方法 |
第4章 深层搅拌桩复合地基设计方法研究 |
4.1 设计思路 |
4.2 深层搅拌桩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 |
4.2.1 深层搅拌桩复合地基受力性状 |
4.2.2 深层搅拌桩复合地基设计 |
4.3 深层搅拌桩及复合地基设计参数选取 |
4.3.1 有效加固深度 |
4.3.2 搅拌次数 |
4.3.3 粉体含量 |
4.3.4 施工方法的选择 |
第5章 深层搅拌桩施工技术及监控方法 |
5.1 概述 |
5.2 施工工艺和方法 |
5.2.1 施工工艺 |
5.2.2 注意事项 |
5.3 施工质量监控 |
5.3.1 施工准备工作 |
5.3.2 注意土层的变化 |
5.3.3 泵送量 |
5.3.4 施工精度要求 |
5.4 复合地基质量检测方法 |
5.4.1 施工其质量检测 |
5.4.2 工程竣工后质量检测 |
第6章 工程实例分析 |
6.1 工程概况 |
6.1.1 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 |
6.2 设计计算 |
6.2.1 工程计算参数 |
6.2.2 地基处理方案比选 |
6.2.3 深层搅拌桩地基处理方案设计及优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深层搅拌桩复合地基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CFG桩复合地基承载及变形性状研究[D]. 张亮.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
- [2]CFG桩复合地基沉降计算方法的研究[D]. 邵卫信. 北京工业大学, 2020(07)
- [3]海上DCM施工技术在香港机场3号跑道中的应用研究[D]. 夏可强. 桂林理工大学, 2019(04)
- [4]岩溶地区复合地基承载力的计算[J]. 韩建强,李伟科,黄俊光,王维俊,张晓伦. 工业建筑, 2019(03)
- [5]深层搅拌桩复合地基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J]. 冯翔. 住宅与房地产, 2017(03)
- [6]水泥土搅拌桩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研究[D]. 付乾乾. 南昌大学, 2016(03)
- [7]高强复合地基载荷试验成果的分析与应用研究[D]. 郁素红. 广州大学, 2012(03)
- [8]高层建筑长短桩复合地基工程性状数值分析 ——上部结构刚度、垫层模量、短桩桩长对长短桩复合地基性状的影响[D]. 杨涛宇. 太原理工大学, 2011(08)
- [9]多元复合地基力学特性及承载力影响因素分析[D]. 尹静. 西南交通大学, 2011(04)
- [10]深层搅拌桩在海堤软基处治中的理论与应用研究[D]. 周鹏忠. 湖南大学, 20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