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考洲洋化学耗氧量(COD)的含量特征(论文文献综述)
梁婷婷,王军星,余清华,杨小平,钟锦明[1](2021)在《考洲洋海域水质季节变化及评价方法初步研究》文中指出文章于2018年1月(冬季)、4月(春季)、7月(夏季)、10月(秋季)对我国考洲洋海域海水中的溶解氧(DO)、化学需氧量(COD)、无机氮(DIN)、活性磷酸盐(DIP)4个主要海水水质因子进行了综合调查。结果表明,4个水质因子DIP、DIN、COD、DO的平均浓度由高到低的季节变化分别为:冬季(0.058 mg/L)、春季(0.046 mg/L)、夏季(0.009 mg/L)、秋季(0.006 mg/L);冬季(0.465 mg/L)、春季(0.171 mg/L)、夏季(0.064 mg/L)、秋季(0.040 mg/L);夏季(1.57 mg/L)、冬季(1.26 mg/L)、秋季(1.22 mg/L)、春季(0.89 mg/L);冬季(11.70 mg/L)、夏季(7.41 mg/L)、秋季(7.36 mg/L)、春季(7.18 mg/L)。评价结果显示,春季和冬季主要超标因子为DIP和DIN,夏季超标因子为DIP,秋季水质因子均满足要求。同时,本研究利用单因子标准指数法、富营养化指数法和有机污染评价指数法对考洲洋地区水质状况进行评价并对其进行初步比较和分析,结果表明,3种方法在季节性变化上的评价结果基本一致(由高到低均为:冬季、春季、夏季、秋季),然而,同一季节不同评价方法的超标站位比例不同(单因子指数法:冬季占100%,春季占80%,夏季占10%,秋季则无;富营养化指数法:冬季占90%,春季占70%,夏季和秋季均为无;有机污染指数评价法:冬季和春季均占80%,夏季和秋季均为无),比较分析表明,3种评价方法具有不同的评价作用和适用性。
李刚[2](2018)在《感潮河段湿地地下水排泄及所携带污染物迁移交换研究 ——以大亚湾淡澳河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滨海河口地区生源要素除了受河流输入的影响,还受到海底地下水排泄(SGD)的影响。SGD被认为是滨海地区陆地-海洋相互作用的重要过程。定量评估感潮河段SGD有助于理解生物地球化学反应过程和营养盐的动态转化机理。我们在大亚湾淡澳河河口上下游两处潮间带湿地建立了监测断面,并在感潮河段采集了镭同位素样品,进行了地下水-地表水交换和水化学特征方面的分析和对比研究。利用湿地沉积物浅表层两个不同深度处地下水压力水头和盐度的观测值,采用广义达西定律计算了上下游两个监测断面地下水-地表水交换量,得到了两监测断面地下水流随潮汐变化的特征;同时利用镭同位素质量平衡模型,计算了感潮河段的地下水排泄量;采用海水-河水-地下水盐分、硅元素、镭同位素的三端元混合模型分析了研究区海水-河水-地下水的混合比例。结合地下水、地表水中的污染物浓度、营养指数、重金属污染指数评价等,计算分析了富营养状态下感潮河段湿地的沉积物-地表水界面的污染物通量及其生态环境效应。上游红树林湿地存在大量内陆地下淡水排泄(31.4 cm d-1),避免了沉积物中过高盐分累积,沉积物表现为弱酸性–中性为主的缺氧富营养化环境,相关化学反应(硝酸盐异化还原、厌氧氨氧化、反硝化、氨化)促进了DIN、DIP和DSi的富集效应,使红树林生长茂盛;而下游为光泥滩,水流速度随潮汐变化不明显,水交换能力较弱(SGD:1.6 cm d-1),地下水呈碱性氧化环境,水生动物活跃。河口区SGD携带的DIN、DIP和DSi营养盐通量分别为8.6×107、8.0×106和2.0×107 mmol d-1。总体看来,地下咸水中Ra同位素的浓度比河口地表水中的浓度高约一个数量级。感潮河段地下水和地表水中Ra同位素的浓度均表现出从河口向上游逐渐降低的空间分布特征。我们利用水量、盐度和Ra同位素质量平衡模型和海水-河水-地下水三端元混合模型确定了感潮河段水体的平均刷新时间(0.5 d)和SGD。上述利用镭同位素的两种模型得到的河口区地下水排泄量分别为(1.996.67)×105 m3 d-1和(5.446.33)×104 m3 d-1,SGD平均值为2.46×105 m3 d-1(28.1 cm d-1),与淡澳河平均径流量4.23×105 m3 d-1相当。由SGD携带的DIN、DIP和DSi营养盐通量分别为1.8×108、2.7×106和6.9×107 mmol d-1。SGD所携带的营养盐通量远高于潮流海水输入的,并与河流输入的相当。本研究通过两种不同的计算方法得到了淡澳河感潮河段地下水排泄量及其所携带的营养盐通量,二者结果相近;研究表明除了地表水对感潮河段水体环境造成的污染之外,滨海河口区污染的地下水受沿岸高度城镇化和工业化地区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影响,不断向河区排泄大量的陆源性污染物。
马正波,梁浩亮,梁婷婷,范开文,谢文琦[3](2017)在《考洲洋水环境质量现状及受潮汐影响变化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文章应用单因子标准指数法、算术均值多因子指数法和营养状态指数法相结合的方法对当前考洲洋海域海水质量状况进行了评价,并依据考洲洋在潮汐涨、落情况下海水质量的变化,定量分析了考洲洋潮汐对其海水水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磷酸盐、无机氮、石油类是影响考洲洋海域环境质量的主要因子,考洲洋内部海域均处于富营养化状态,总体水质状况为良好以下,潮水的涌入能改善考洲洋的水质状况,涨潮时期各航次的算术均值多因子指数之和比退潮时期平均降低了13.92%。且潮汐的变化对主要污染因子的影响顺序为:无机氮>磷酸盐>石油类,最后提出了考洲洋污染防治的对策和建议。
左娅,陈向明,康德礼,叶长鹏[4](2015)在《基于耗散结构理论的考洲洋生态修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考洲洋是一个半封闭性的海湾,特殊的构造使其物质交换较少,而近年来外源污染物的积聚,使得环境问更加堪忧。如何恢复考洲洋的生态环境,使其成为服务于地方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平台,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文中应用了物理学耗散结构理论,对考洲洋生态系统做了整体的分析,探究了影响该海湾生态环境的主要因素,提出了实现其生态修复的可操作模式。
杨婉玲,桑朝炯,庞世勋,高原,王超,赖子尼[5](2012)在《珠江八大入海口高锰酸盐指数含量调查》文中研究指明于2008年2月、5月、8月和11月对珠江八大入海口高锰酸盐指数进行调查,利用污染指数法分析了高锰酸盐指数污染现状,为有关部门提供基础资料与生态风险依据。调查结果表明:该水域2008年CODMn含量变化范围为1.22~3.98mg/L,平均含量为2.39mg/L;CODMn含量区域分布呈东南部河口磨刀门、洪沥门水域相对较低而南部鸡啼门北部虎门河口含量较高的变化趋势;各月份CODMn平均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8月、2月、11月、5月;以我国海水水质CODMn含量二类标准≤3mg/L进行评价,CODMn污染指数均值为0.80,超标率为14.1%。调查发现八大入海口有不同程度的污染,潜在一定的生态风险,有机污染不容忽视,加强珠江流域污染防治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邝英朋[6](2011)在《湛江港网箱养殖海区水质因子与细菌数量的关系及弧菌属细菌的分布》文中研究表明2009年12月2010年11月对湛江港网箱养殖海域的三个不同采水样点(南油、麻斜、特呈)的表层海水进行采样,分析调查了该养殖海域中与养殖密切相关的九大水质因子(水温、盐度、pH、溶解氧、COD、叶绿素a、氨氮、活性磷、亚硝酸盐)的月变化动态、异养细菌的数量、弧菌数量以及弧菌属细菌的多样性分布。分析了水质因子与异养细菌及弧菌数量的相关性,并用细菌指标对该海域水质质量进行了初步评估。水质因子的监测及弧菌的多样性调查,对于港湾养殖水质环境的监控、鱼病暴发的预警具有重要的意义。研究的相关内容及主要结果如下:1.水质因子与细菌数量的相关性研究水温平均值为24.9℃,盐度平均值为26.2‰,pH平均值为7.87,溶解氧平均值为6.08mg/L,COD平均值为1.06mg/L,叶绿素a平均值为7.65μg/L,氨氮平均值为0.138mg/L,活性磷平均值为0.079mg/L,亚硝酸盐平均值为0.050mg/L。网箱养殖区和参照海区异养细菌全年的平均数量值分别为:1.88×104cfu/mL和1.16×104cfu/mL;网箱养殖区和参照海区弧菌全年的平均数量值分别为:7.54×102cfu/mL和3.85×102cfu/mL。海水中无论是异养细菌数量还是弧菌数量,都与温度、COD、叶绿素a、氨氮、亚硝酸盐为显着正相关(P<0.05),与盐度为显着负相关(P<0.05),与pH、溶解氧、活性磷的相关性较小或没有相关性。同一站点不同季节间异养细菌的数量比较结果为:夏、秋季节异养细菌数量普遍较高,春季次之,冬季最少。同一站点不同季节间弧菌的数量比较结果为:营养盐丰富、水温较高、水体污染严重的夏、秋季弧菌数量最高,春季、冬季则数量最少。弧菌的季节变动规律与异养细菌的基本一致。2.弧菌分布的多样性利用BOX-PCR与16S rDNA相结合的手段,将分离到的448株弧菌属细菌分至27个种,湛江港海区主要有4种弧菌,分别为:哈氏弧菌、溶藻弧菌、副溶血弧菌、创伤弧菌。其中以哈氏弧菌出现的频率最多。其他多数种类弧菌只在个别月份零星出现。
杜虹,黄显兵,黄洪辉,郑兵,陈伟洲[7](2011)在《深澳湾底质沉积物中酸可挥发性硫化物(AVS)和硫酸盐还原菌(SRB)的时空分布》文中研究指明为探究深澳湾中酸可挥发性硫化物(AVS)和硫酸盐还原菌(SRB)的时空分布、相互作用以及对养殖环境的影响,于2007年1月2008年12月,对该湾底质沉积物中的AVS和SRB进行了为期2a的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在调查期间AVS变化范围为1.1421250.990μg/g。从时间变化看,夏秋高温季节AVS含量明显高于冬春低温季节,2008年AVS含量明显高于2007年;从空间变化来看,鱼类养殖区>牡蛎养殖区>非养殖区。将深澳湾AVS含量和其他养殖区硫化物含量比较,深澳湾底质沉积物中总体AVS含量处于中等水平,但鱼类养殖区底质沉积物中的AVS含量明显高于其他养殖区,而进行藻类和贝类混养的区域其AVS含量也明显低于纯贝类养殖海域。底质中SRB的丰度变化范围为2.81×1013.60×103cfu/g。底质中硫酸盐还原菌的丰度与底质中AVS的含量有显着的正相关性,且养殖区硫酸盐还原菌的丰度要明显大于非养殖区。从AVS和SRB的时空变化来看,深澳湾当前的养殖活动对底质环境有很大的负面影响。
孙桂清,王六顺,吴新民,郑向荣,郗艳娟[8](2008)在《河北扇贝养殖海区COD分布》文中研究说明
籍宇科[9](2008)在《胶州湾重要渔业水域环境质量状况及评价》文中指出胶州湾海域历史上曾是多种经济鱼、虾、贝类的产卵、索饵、肥育场,天然渔业资源非常丰富。根据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调查结果,该海域鱼类总数接近110种。另外,胶州湾湾外海域又是国家二级水生野生保护动物文昌鱼的栖息地,其渔业地位十分重要和敏感。但是,由于过度捕捞、海洋污染及其它因素的影响,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胶州湾渔业资源种类和数量均呈现衰减趋势,渔业资源结构也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本研究通过对胶州湾重要渔业水域生态环境质量状况的分析与评价,从而呈现该海域的环境质量水平,并且为该海域渔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本文从海水水质质量,表层沉积物质量,浮游植物生态特征及评价等三个方面对胶州湾渔业水域的生态环境质量进行了评价。1水环境质量评价本文根据2006年6、8月和2007年6、8月胶州湾调查资料,对该湾海水理化要素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并以DIN、PO4-P、COD为富营养化评价指标,对该湾水环境的营养现状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胶州湾富营养化指数平均值均大于1,胶州湾海域已达到富营养化程度;以DIN、PO4-P、COD、DO为评价指标,对水环境有机污染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2007年8月处于严重污染状态,其余航次均处于开始污染状态,且2007年胶州湾水质状况较2006年有机污染有所加重;以水质综合评价指数对该湾的水质状况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胶州湾处于轻污染状态。从年间变化看,2007年胶州湾水质状况较2006年污染有所加重。2表层沉积物环境质量及潜在生态风险评价根据2006~2007年胶州湾海域沉积物环境质量监测结果,采用单因子评价方法对胶州湾海域海洋沉积物评价、分析,为胶州湾海洋环境管理提供一定的科学依。采用瑞典学者Hanknson提出的沉积物重金属潜在生态危害系数与危害指数方法评价了该海域重金属污染程度和潜在生态危害。结果表明:该海域重金属污染和潜在生态危害较轻,其中Cd的污染和潜在生态危害较重;其生态危害程度顺序为:Cd<Pb<Cu<As<Hg<Zn。3.浮游植物生态特征及评价根据2006~2007年的调查资料,应用生物多样性指数、均匀度、丰富度、单纯度和优势度等概念,分析了胶州湾的浮游植物种类组成、数量分布、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和浮游植物多样性等问题。结果表明,胶州湾共检出浮游植物26属56种,其中硅藻类浮游植物23属50种,占89.3%,甲藻3属6种,占10.9%。根据贾晓平提出的“饵料生物水平分级评价标准”中浮游植物密度评价标准,2006~2007年6月,各监测站点浮游植物的数量均<200×103cell/m3,胶州湾浮游植物处于低水平;2006年8月份,胶州湾顶部1~10号监测站浮游植物数量均>1000×103cell/m3,处于最丰富水平,湾中部海域浮游植物数量在750~1000×103cell/m3,为丰富水平,湾口东部海域浮游植物数量在500~750×103cell/m3,为较丰富水平;2007年8月,胶州湾顶部2~10号监测站浮游植物数量均>1000×103cell/m3,处于最丰富水平,湾口、湾内的东部海域浮游植物数量在750~1000×103cell/m3,为丰富水平,湾顶、湾口西部海域浮游植物数量在500~750×103cell/m3,为较丰富水平,湾口个别区域浮游植物数量均<100×103cell/m3,为低水平。浮游植物群落各种参数的变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海区环境变化的状况,也可以作为环境质量评价的依据之一。调查结果表明,8月浮游植物出现的种类数较多,6月出现的种类数量较少;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均值最低值出现在2007年6月,最高值出现在2007年8月,丰富度均值的最低值出现在2007年6月,最高值出现在2007年8月;而单纯度的最低值出现在2007年8月,最高值出现在2007年6月;均匀度均值的最低值、最高值均出现在2007年8月。根据陈清潮等提出的多样性阈值评价标准,6月份,除5、6号站位外,多样性指数范围在0.6~1.5之间,浮游植物多样性一般,8月份,除1号站外,多样性指数范围在1.6~2.5之间,浮游植物多样性良好。
蔡惠凤[10](2006)在《利用载体微生物修复养殖池塘污染底泥的初步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我国池塘养殖面积的不断增加以及集约化养殖方式的发展,由养殖废水排放及由残饵、粪便、生物残骸等有机淤泥堆积形成的养殖自身污染,已成为备受公共关注的环境与生态问题。本文试图通过使用载体微生物来解决养殖池塘的污染底泥问题。基于固定化微生物修复的原理,筛选了外源添加剂和载体,研究了不同载体吸附微生物的修复效果,并进行了小规模的围隔试验及在海、淡水养虾池塘的应用试验,来验证载体微生物的实际修复效果。1.在实验室控制条件下,研究增氧、营养促生剂、微生物复合(酶)制剂对降解底泥有机物及改良底质的作用。底泥营养促生剂(VB997)使底表水化学耗氧量(COD)消除率达到70.00%,底泥生物降解能力(G值)从12.00kg/(kg·h)提高至45.60kg/(kg·h),底泥表面形成1.802.20cm灰白色氧化层。曝气组溶氧充足,底层溶氧(DO)一直保持在7.00mg/L以上,底表水COD消除率达69.25%,G值从14.30 kg/(kg·h)升高到34.20 kg/(kg·h)。而微生物制剂(LLMO)组底表水COD消除率达到61.11%,底泥生物降解能力(G值)比初始值增加125.00%,底泥表面氧化层达1.201.90cm。试验表明,通过不同途径都能增进底泥有机质的降解,优化底部环境。2.在实验室条件下,进行了硅藻土(DI)、生物活性炭(AC)、普通活性炭(CC)、改良沸石(ZE)等几种不同载体对微生物菌液(LLMO)吸附能力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6h时吸附率最大,4种载体的最大吸附数分别为AC183000 cfu/g、DI177000 cfu/g、ZE160000 cfu/g、CC142000 cfu/g;在此基础上,开展了载体微生物修复养殖池塘污染底泥的室内对比实验,ZE-M组的底泥总有机碳(TOC)值降低6.4%,AC-M组降低6.9%;AC-M和ZE-M组的COD分别比对照组低了27.0%和24.3%。结果选定AC、ZE为微生物制剂的固定化载体。3.为验证载体微生物在野外自然条件下对污染底泥的修复效果,在余姚马渚水产养殖银鲫鱼塘开展了小型围隔试验。结果表明,载体微生物ZE-M和AC-M有助于底泥微生物区系由厌氧向好氧转化,加速底泥及其上覆水体中有机质的分解。其中ZE-M组效果最为显着,底泥TOC值比对照组低14.25%。4.分别在鄞州咸祥和余姚马渚的海、淡水南美白对虾养成池塘进行了载体微生物改善底质的应用试验,结果表明,载体微生物可降解虾池底泥中由残饵、排泄物等形成的沉积有机物,降低池中有机物的含量。其中,AC-M和ZE-M组的COD值分别比对照组降低32.50%和29.87%;试验池中对虾产量估计是对照池的1.52倍,且活力较强。由于苗种及自然灾害的影响,在鄞州咸祥试验点,试验池由病毒病引起的对虾死亡现象也比对照池晚12天。室内外研究表明,本研究筛选的载体微生物可以降解养殖池塘底泥环境中的有机污染物,改善底泥及上覆水的环境,提高对虾产量,并能延缓对虾病毒病的发生。在养殖池塘引入载体微生物是改善池塘底质,优化养殖环境的有效途径之一。
二、考洲洋化学耗氧量(COD)的含量特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考洲洋化学耗氧量(COD)的含量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考洲洋海域水质季节变化及评价方法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站位布设 |
1.2 样品采集 |
1.3 样品分析 |
1.4 数据处理 |
1.5 评价方法 |
1.5.1 单因子标准指数法 |
1.5.2 富营养化指数法 |
1.5.3有机污染评价指数法 |
2 结果与讨论 |
2.1 水质状况及评价 |
2.2 考洲洋水质富营养化情况 |
2.3 考洲洋有机污染情况 |
2.4 3种方法比较 |
3 结论 |
(2)感潮河段湿地地下水排泄及所携带污染物迁移交换研究 ——以大亚湾淡澳河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滨海地下水-地表水交换与混合 |
1.2.2 滨海湿地污染物迁移转化与环境效应 |
1.3 研究内容与思路 |
1.3.1 项目依托 |
1.3.2 研究内容 |
1.3.3 创新性 |
1.3.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
2.1 自然地理 |
2.2 气候气象 |
2.3 地质条件 |
2.4 水文地质条件 |
2.5 人类活动 |
第3章 淡澳河河口湿地地下水-地表水交换研究 |
3.1 野外观测工作 |
3.1.1 监测位置布设 |
3.1.2 地下水动态监测 |
3.1.3 地形监测断面高程测定 |
3.1.4 沉积物渗透系数实验 |
3.1.5 理化参数检测 |
3.1.6 水样采集与保存 |
3.2 室内测试与计算 |
3.2.1 水质检测方法 |
3.2.2 水量交换计算方法 |
3.2.3 水-盐-硅三端元混合模型 |
3.3 地下水–地表水的交换与混合 |
3.3.1 地下水–地表水的交换量 |
3.3.2 地下水–地表水的混合比例 |
3.3.3 水量交换混合与理化特征差异 |
3.3.4 主要离子与水化学类型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淡澳河地表水-沉积物界面污染物迁移交换研究 |
4.1 污染评价与计算方法 |
4.1.1 营养指数评价 |
4.1.2 重金属综合污染指数 |
4.1.3 污染物通量计算方法 |
4.2 沉积物-地表水界面营养盐交换转化研究 |
4.2.1 营养盐空间分布与水质标准划分 |
4.2.2 营养盐浓度与其他指标的关系 |
4.2.3 营养盐交换通量 |
4.2.4 与当地河流、同类研究对比 |
4.2.5 营养盐的生物地球化学反应 |
4.2.6 营养盐对红树植物和水生生物的生态效应 |
4.3 沉积物-地表水界面重金属迁移交换研究 |
4.3.1 重金属空间分布 |
4.3.2 水质标准划分 |
4.3.3 重金属来源判别 |
4.3.4 重金属交换通量 |
4.3.5 邻近区域对比 |
4.3.6 重金属污染评价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淡澳河感潮段镭同位素示踪研究 |
5.1 野外观测工作 |
5.1.1 监测位置选定 |
5.1.2 样品采集 |
5.1.3 实地监测 |
5.1.4 断面流量测定 |
5.2 室内测试方法 |
5.3 监测结果空间分布特征 |
5.3.1 理化性质 |
5.3.2 营养盐 |
5.3.3 镭同位素 |
5.4 地下水排泄量研究 |
5.4.1 水-盐-镭三端元混合模型 |
5.4.2 纳潮量法与水体刷新时间 |
5.4.3 镭同位素质量平衡模型 |
5.5 地下水营养盐排泄通量研究 |
5.5.1 与河流、海流对比 |
5.5.2 与前期、同类研究对比 |
5.5.3 误差分析 |
5.5.4 SGD及营养盐排泄的生态效应 |
5.5.5 人为因素影响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进一步研究计划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3)考洲洋水环境质量现状及受潮汐影响变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站位与样品采集 |
1.2 评价参数 |
1.3 评价方法的选择 |
1.4评价方法 |
1.5 评价标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考洲洋水质污染状况分析 |
2.1.1 影响考洲洋海域环境质量主要因子 |
2.1.2 多因子指数法综合评价考洲洋海域环境质量 |
2.1.3 考洲洋富营养化状态评价 |
2.2 潮汐对考洲洋水质状况的影响分析 |
2.2.1 潮汐对水质总体影响及主要污染因子影响分析 |
2.2.2 潮汐对各个站位水质影响程度分析 |
3 结论 |
4 防治对策及建议 |
4.1 严控陆源污染 |
4.2 保障考洲洋水体流动交换畅通 |
4.3 防止赤潮突发环境灾害 |
4.4 大力推动考洲洋生态修复 |
(4)基于耗散结构理论的考洲洋生态修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前言 |
2耗散结构理论 |
1) 开放系统 |
2) 系统远离平衡态 |
3) 非线性相互作用 |
4) 存在涨落现象 |
3考洲洋地区分析 |
4海域水质问题 |
5结论 |
(6)湛江港网箱养殖海区水质因子与细菌数量的关系及弧菌属细菌的分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湛江港简介 |
1.1.1 地理位置 |
1.1.2 自然生态条件 |
1.1.3 增养殖资源 |
1.1.4 海水网箱养殖情况 |
1.2 海洋细菌简介 |
1.2.1 海洋细菌定义 |
1.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3 海洋异养细菌数量调查方法 |
1.2.4 海洋异养细菌数量在海洋环境监测中的指示作用 |
1.3 我国海洋弧菌的研究现状 |
1.3.1 弧菌属的特征 |
1.3.2 海洋弧菌的分布 |
1.3.3 海洋弧菌病的研究 |
1.3.4 弧菌的传统分类法 |
1.3.5 弧菌的血清学技术 |
1.3.6 弧菌的分子生物学鉴定技术 |
1.3.7 弧菌的自动化鉴定技术 |
2 湛江港养殖海区水质因子周年变化及其与异养细菌和弧菌的数量动态关系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实验材料 |
2.1.2 实验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湛江港海区水温、盐度、pH、溶解氧的周年变化 |
2.2.2 湛江港海区化学需氧量、叶绿素a 的周年变化 |
2.2.3 湛江港海区氨氮、活性磷、亚硝酸盐的周年变化 |
2.2.4 湛江港各站点细菌的周年分布 |
2.2.5 湛江港各站点不同季节的细菌数量分布 |
2.2.6 各站点弧菌数量与异养细菌数量的比值 |
2.2.7 细菌与水质因子的相关性 |
2.2.8 弧菌数量与各水质因子的回归分析 |
2.2.9 异养细菌数量与各水质因子的回归分析 |
2.3 讨论 |
2.3.1 水质因子的周年变化讨论 |
2.3.2 细菌数量的周年数量变化讨论 |
2.3.3 细菌数量与各项水质因子的相关性分析讨论 |
2.3.4 异养细菌数量和弧菌数量的相关性讨论 |
2.3.5 海洋异养细菌数量在海洋环境监测中的指示作用讨论 |
3 湛江港养殖海区弧菌种类的分布研究 |
3.1 实验材料 |
3.1.1 主要试剂 |
3.1.2 PCR 引物 |
3.2 实验方法 |
3.2.1 弧菌的分离纯化、保存与基因组 DNA 的制备 |
3.2.2 16S rDNA 序列扩增鉴定弧菌属菌株 |
3.2.3 BOX-PCR 反应及带型分析 |
3.2.4 16S rDNA 序列扩增与克隆测序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16S rDNA 序列扩增鉴定弧菌属菌株的结果 |
3.3.2 BOX-PCR 反应及带型分析的结果 |
3.3.3 16S rDNA 序列扩增与测定的结果 |
3.3.4 湛江港海区弧菌属细菌的分布 |
3.4 讨论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导师简介 |
(7)深澳湾底质沉积物中酸可挥发性硫化物(AVS)和硫酸盐还原菌(SRB)的时空分布(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材料和方法 |
1.1 站位布设及现场样品采集 |
1.2 实验方法 |
2 结果及讨论 |
2.1 各站位底质沉积物中AVS的时间变化 |
2.2 深澳湾底质沉积物中AVS均值和SRB丰度均值的时间变化 |
2.2.1 AVS均值的时间变化 |
2.2.2 SRB丰度均值的时间变化 |
2.3 底质沉积物中AVS含量和SRB丰度的空间变化 |
2.3.1 AVS的空间变化 |
2.3.2 SRB丰度的空间变化 |
2.4 底质中SRB和AVS对水体的影响 |
2.5 深澳湾和其他养殖区AVS含量的比较 |
(8)河北扇贝养殖海区COD分布(论文提纲范文)
1 调查及分析方法 |
1.1 调查时间及海区 |
1.2 样品采集及测定方法 |
2 结果 |
2.1 COD值时空变化 |
2.1.1 COD值时间分布 |
2.1.2 COD值空间分布 |
2.1.3 COD均值变化 |
2.1.3.1 COD均值断面分布: |
2.1.3.2 COD均值区域分布: |
2.1.3.3 各站位COD均值变化: |
2.1.3.4 COD均值垂直分布: |
2.2 海水 COD质量评价 |
3 小结与分析 |
3.1 养殖区COD季节变化较明显 |
3.2 养殖区COD值的断面分布也受到河流排放的影响 |
3.3 COD区域分布沿岸区浓度高值区形成也于大陆径流有关, 但与以往调查结果不同 |
(9)胶州湾重要渔业水域环境质量状况及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环境质量评价的研究 |
1.1 概念 |
1.2 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及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 |
1.3.2 国外 |
2 胶州湾生态环境质量研究 |
2.1 胶州湾海洋环境研究 |
2.2 胶州湾海洋生态环境研究展望 |
第二章 胶州湾重要渔业水域的水质质量评价 |
1 调查和评价方法 |
1.1 调查时间与站位设置 |
1.2 调查项目 |
1.3 采样与分析方法 |
1.4 评价方法 |
1.5 污染等级的划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水环境质量状况 |
2.2 水环境质量综合评价 |
3 结论 |
3.1 水环境质量状况 |
3.2 水环境质量综合评价 |
第三章 胶州湾重要渔业水域的表层沉积物质量及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
1 材料和方法 |
1.1 调查时间与站位 |
1.2 沉积环境调查项目 |
1.3 采样与分析方法 |
1.4 评价方法 |
2 结果与讨论 |
2.1 沉积物环境质量现状 |
2.2 沉积物质量指数评价 |
2.3 沉积物的污染程度及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
3 结论 |
第四章 胶州湾重要渔业水域的环境生物学评价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调查时间与站位设置 |
1.2 采样与分析方法 |
1.3 评价方法 |
2 结果与讨论 |
2.1 种类组成 |
2.2 数量分布 |
2.3 年际变化 |
2.4 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利用载体微生物修复养殖池塘污染底泥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养殖池塘生态环境的特殊性 |
2 池塘养殖环境的自身污染问题 |
3 养殖池塘自身污染的理化处理技术 |
3.1 物理方法 |
3.2 化学方法 |
4 养殖池塘自身污染的生物处理技术 |
4.1 生物修复技术 |
4.2 固定化微生物的应用 |
5 本研究的现实意义 |
1 几种生态制剂及曝气增氧措施修复池塘污染底泥的室内对比试验 |
1.1 材料与方法 |
1.1.1 材料 |
1.1.2 方法 |
1.2 结果与分析 |
1.2.1 不同方法对藻类生长和底层溶氧条件的影响 |
1.2.2 不同方法对上覆水COD 及NH_4~+-N,NO_3~--N 等主要水质因子的影响 |
1.2.3 不同方法对底泥有机物的降解 |
1.3 讨论 |
2 几种不同生物载体的选择及结合微生物制剂修复池塘污染底泥的室内模拟实验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材料 |
2.1.2 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不同载体的失重率 |
2.2.2 不同载体与细菌的吸附动态 |
2.2.3 载体微生物对上覆水主要理化指标的影响 |
2.2.4 载体微生物对底泥有机物及生物降解能力的影响 |
2.2.5 底泥中异养细菌和反硫化细菌的数量动态 |
2.3 讨论 |
3 载体微生物修复池塘底泥的围隔试验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研究地点和时间 |
3.1.2 选用载体和微生物制剂 |
3.1.3 实验围隔及围隔的管理 |
3.1.4 采样和分析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载体微生物对上覆水水质的影响 |
3.2.2 载体微生物对底泥有机质的降解 |
3.3 讨论 |
3.3.1 载体微生物对围隔水相理化因子的影响 |
3.3.2 载体微生物对围隔底泥相的影响 |
3.4 结论 |
4 载体微生物在南美白对虾养成池中的应用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站点布设 |
4.1.2 实验材料 |
4.1.3 施用方法 |
4.1.4 检测指标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余姚马渚试验点 |
4.2.2 鄞州咸祥试验点 |
4.2.3 对虾生长情况 |
4.3 讨论 |
4.3.1 溶解氧的调控及其它相关因子的关系 |
4.3.2 叶绿素含量和其它因子的相关关系 |
4.3.3 载体微生物的综合生态效应及相关影响因子分析 |
4.4 结论 |
5 结论与展望 |
5.1 本研究的主要结果 |
5.2 今后研究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四、考洲洋化学耗氧量(COD)的含量特征(论文参考文献)
- [1]考洲洋海域水质季节变化及评价方法初步研究[J]. 梁婷婷,王军星,余清华,杨小平,钟锦明.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21(07)
- [2]感潮河段湿地地下水排泄及所携带污染物迁移交换研究 ——以大亚湾淡澳河为例[D]. 李刚.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8(07)
- [3]考洲洋水环境质量现状及受潮汐影响变化分析[J]. 马正波,梁浩亮,梁婷婷,范开文,谢文琦. 环境保护科学, 2017(04)
- [4]基于耗散结构理论的考洲洋生态修复研究[J]. 左娅,陈向明,康德礼,叶长鹏. 生态科学, 2015(04)
- [5]珠江八大入海口高锰酸盐指数含量调查[J]. 杨婉玲,桑朝炯,庞世勋,高原,王超,赖子尼. 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 2012(04)
- [6]湛江港网箱养殖海区水质因子与细菌数量的关系及弧菌属细菌的分布[D]. 邝英朋. 广东海洋大学, 2011(05)
- [7]深澳湾底质沉积物中酸可挥发性硫化物(AVS)和硫酸盐还原菌(SRB)的时空分布[J]. 杜虹,黄显兵,黄洪辉,郑兵,陈伟洲. 海洋湖沼通报, 2011(01)
- [8]河北扇贝养殖海区COD分布[J]. 孙桂清,王六顺,吴新民,郑向荣,郗艳娟. 河北渔业, 2008(08)
- [9]胶州湾重要渔业水域环境质量状况及评价[D]. 籍宇科. 中国海洋大学, 2008(03)
- [10]利用载体微生物修复养殖池塘污染底泥的初步研究[D]. 蔡惠凤. 宁波大学, 20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