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学报》第一届编辑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纪要

《煤炭学报》第一届编辑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纪要

一、《煤炭学报》第一届编委会第三次全体会议纪要(论文文献综述)

王海凤[1](2020)在《近代中国高校训育制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日甲午一役后,国人开始转向日本学习,“训育”这一教育名词随之传入中国。嗣后,中华教育界人士对“训育”一词进行了多方阐释,并将其应用于新式学堂,进行了有关训育制度的早期实践。民国成立后,“训育”逐渐引起国人的关注,然而在军阀混战的时代背景下,北洋政府无暇顾及教育,致使其时各高等院校在实践层面有关训育的探索,大多各行其是。南京国民政府上台后,随着“三民主义”教育宗旨的确立,国民党当局开始在学校教育中建立训育体制,但仅局限于中小学,未涉及高等院校。是故,其时各高校有关训育制度的实践,仍延续了北洋政府时期的模式。全面抗战爆发后,为控制战时高等院校学生的思想言行,国民政府开始在专科以上学校正式构建训育制度。其后,无论国立高校,还是私立高校,抑或教会高校,根据教育部制定的一系列训育规章法令,从以下三方面推行训育制度:实施“导师制”;成立“训导处”;筹设“三青团分团部”。然而,由于各专科以上学校的具体实情不一,在“训育制度”的实际推行过程中,各校的实施情形有所不同。本选题以近代中国高校“训育制度”为研究对象,在搜集晚清民国时期的档案、报刊等原始资料的基础上,以“训育”由一个概念发展到一种教育制度的演变进程为线索,从思想层面、实践层面、制度层面三方面出发,即按照“训育制度”的理论探讨、实践探索,上升至训育制度的正式建构,来谋篇布局、划分章节。在思想层面,自“训育”一词传入中国后,对其内涵、外延,国人产生了激烈的论争。在介绍西方训育理论的基础上,结合中国本土的国情,国人形成了自己的训育理论体系。在对训育制度进行理论探讨的同时,国人亦在实践层面进行有关训育制度的实际探索。清末“监学官”的设立、“寄宿舍制度”的出现及以经学为主体训育课程的开设,皆是有关训育制度的初步实践。民国前期,在训育实践方面,各高等院校仍沿袭了清末的训育范式,直至“五四”之后才有所改变。南京国民政府前期,因无可资遵循的训育方针,各高等院校的训育组织较为混乱,部分高校开始试行“导师制”:在“三民主义”教育宗旨的指引下,各高校开设了“党义课程”。全面抗战爆发后,为控制战时高校学生的政治思想,防止学生受到非三民主义因素的影响,在训育制度的理论指导与实际探索经验的基础上,国民党政权开始在高等院校构建训育制度,不仅在学制系统中订定了统一的训育方针、训育标准,而且在管理系统中设立了专门的训育组织机构。训育制度建立后,国民政府为在各高等院校全面推行训育制度,将“导师制”纳入教育教学体制;将“训导处”加入行政管理体制;将“三青团”植入高校组织机制。在民族战争的背景下,此三大举措的实施,在某种意义上,发挥了各自的“本职”功能,为抗战救国作出了一定的贡献。然而,随着国民党势力的介入,三大举措的“本职”功能发生变质,“党化”与“政治化”现象日益严重。究其根本原因,乃在于“一党专政”下的任何管理举措,最后的发展路径,只能是用来维护国民党根本利益的工具。

景李斌[2](2020)在《田本相学术年谱》文中研究指明一九三二年,出生。五月五日,出生于河北省天津县葛沽镇,即现天津市南郊区葛沽镇。祖父田鹤年(一八七六-一九四三),北洋大学俄文系毕业,考入保定军官学校,曾在卢永祥部下任教官、师参谋长等职。父亲田澍雨(一九○七-一九三八),笔名阿农,曾在天津创办《治新日报》,抗日战争爆发后,因出版抗日号外受到迫害。母亲朱文玲具有《北京人》中愫芳那样的默默的耐性,承受生活的重担,有仁慈的心肠。一九三八年至一九四四年,六岁至十二岁。一九三八年,

孙玉芳[3](2019)在《作家的“民间” ——冯骥才民间文化遗产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高志军[4](2018)在《变动时代的大学—岭南大学的因应、调适及裁撤(1948-1953)》文中指出变动时代,大学亦为之一变。变动的大学深深打上了时代的印记。1946年,国共内战爆发,是役成为深刻影响近代中国政局走势的重大历史事件。其后,时局愈加风云激荡,诸事亟待应变。在此新旧政权交替之际,岭南大学既有自身困局又受到时局牵扯甚广。前者主要因岭南大学原校长李应林抱恙恳让校长职位而引发。其间,该校校董会从中筹划,迭经多方劝请方才使原执教于南开大学的陈序经于1948年夏以代理校长身份主政岭南大学,后因陈擘划有为,终获聘校长之职。后者是激荡政局的涟漪冲击岭南大学时的主动因应与调适。该校受政局影响必须应对的主要事件有三:一是南迁学生,在应对南迁学生时虽颇为棘手,但有惊无险;二是迁校之议,与众高校相似,该校亦有迁澳、迁港说,但力主扎根南粤大地的意志不曾动摇;三是延聘教授,借变动时代众教授有意南下的契机,加之陈序经等众人措置得当,为岭南大学延聘了大量学界名流,相当充实了该校。此时,岭南大学与国民政府虽有合作,但疏离远多于合作。伴随国民政府的垮台,政权旋即改旗易帜,“旧”大学走进了新时代。岭南大学因应时局展现出自我调适的姿态。此种姿态虽是主动与被动夹杂,但显见其在新生的共和国政权引导下的被动调适,实乏自主。因之,被动因应的格局下隐伏着政学间的冲突与纠葛。不过,政学间的角力虽时有暗波涌动,但一般隐而不彰。因力量悬殊,岭南大学往往“逆来顺受”。即便是岭南大学与政府间因招生而引发的风波,仍证明岭南大学反击的无力与无效。宣告无果后,岭南大学态度软化,随即改善策略、顺势而为。这提示着政学之间虽有对抗,但温和可控,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政府对私立大学管控的加强。时移势易,朝鲜战争的爆发使中美关系紧张加剧。特别是奥斯汀事件后,中美走向激烈对抗。中国国内首先出现针对奥斯汀在联合国言论的抗议声势,复几经酝酿发酵,以致发出控美的浪潮。美国对此予以回击,冻结了中国在美资产。是项举措彻底激怒了中国政府,进而决定割断美国在华援助机构与美国的联系。割断美援实际上动摇了教会大学赖以生存的经费基础。岭南大学儿童工艺所运转经费本为美国一手擘划,受到冲击尤甚。工艺所的经费不得不转靠岭南大学拨付维持。而此时岭南大学在美存款已被冻结,加之要额外支撑工艺所运作,工艺所日益成为岭南大学的沉重包袱。与此同时,为争夺工艺所所有权,岭南大学与广州市救济分会数度博弈,前后持续一年有余。博弈终因岭南大学经费不支败下阵来。其实,岭南大学经费支绌由来已久,但美国冻结款额及工艺所经费由其自身筹措加剧了该校经费的紧张态势。政府对岭南大学实施有条件的经费补贴,一则缓解了该校经费困局,二则为政府强势介入大学内部提供了绝佳时机,大学的自主性进一步被剥夺。随着中国政府卷入朝鲜战争日深,且在多数位于东北的重工业基地面临外敌威胁的情况下,这促使政府越来越意识到优先发展国防工业的重要性。彼时,我国工业人才远远不能够满足实际需要。基此,以培养工业建设人才,远涉巩固国防、保卫国家安全为目的的工学院院系调整势在必行。思想改造是院系调整的重要一环,岭南大学师生的思想改造又以清除“美帝”影响为重点。美籍教师由“诲人不倦”到“毁”人不倦形象的流变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师生思想转变的实情。但这种转变是在美籍教师已离开中国,承受外部压力以及知识分子普遍的“原罪”心理作祟等情况下所取得,并且难有衡量这一程度的标准。官方所标榜的“彻底”打击了“亲美”、“恐美”、“崇美”思想,恐怕也未必尽然。经过思想改造运动后,一场全国性的院系调整随即拉开了大幕。因时代条件的限制,教会大学消逝在了人们的视野中。

刘晶[5](2017)在《时代变迁与道术变幻 ——中国当代哲学家共同体的形成、分化与重组》文中指出中国当代哲学是在社会主义文教体制下对中国现代哲学问题意识的延续和发展。中国当代哲学家在经历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等重大历史事件后,面临着“中国向何处去”特别是中国文化未来发展方向等共同问题,他们在各自的哲学领域内用不同的范式阐述该问题。根据学术背景、研究范式和理论基础等差异性可以粗略地将中国当代哲学家划分为新儒家共同体、西方哲学共同体和马克思主义哲学共同体等研究群体。1949年以后,社会整体背景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当代哲学的论述都是在以马克思主义作为国家意识形态、以社会主义作为国家政治制度的背景下完成。中国当代哲学家作为一个共同体被这个时代所裹挟,在经历了数次政治变迁和思想改造之后,哲学家个体的思想发生巨大转变。对于这种转变海内外学者一直聚讼不已。本课题旨在通过马克思唯物史观和知识社会学等方法分析和揭示中国当代哲学家共同体的形成、分化和重组的内在逻辑。论文主体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系统梳理了中国当代哲学家共同体形成的处境与语境;第二至四章将当代哲学家划分为新儒家共同体、西方哲学共同体和马克思主义哲学共同体,通过对哲学家个体的命运和思想转变找寻共同体存在和变化的内在逻辑性;第五章结语部分旨在说明中国当代哲学研究范式的转换,即通过对当代哲学家共同体的分化与改造营造出全新的哲学家共同体。

王安[6](2015)在《民国时期残疾军人社会保障研究》文中认为中国残疾军人社会保障的源头可以追溯至先秦时期。明朝之前,残疾军人保障的标准不明晰,残疾没有轻重之分,待遇没有高下之别。明代的残疾军人保障有了初步的分类,体现出一定的差别。清朝前期对残疾军人的保障,主要依据其自身的残疾轻重程度和是否立有战功来给予相应的待遇;晚清时期,虽然新旧规章共存并行,但是军人的残疾等级有了较为明晰的划分,残疾鉴定更加科学,残疾军人的长期生活也受到了重视。中国传统社会原本就存在针对残疾人的积极救助措施,晚清国门开放,这些积极救助措施也开始转型,由单纯地学习技艺,转向以特殊教育为手段,激发残疾人的潜能,提高其能力。这些都可以在民国时期的残疾军人社会保障的制度和实践中寻找到踪迹。同时代的欧美各国通过物质补偿、康复就业、权利保障来保障残疾军人的生活和合法权益。这些国家保障残疾军人的实践向民国政府和国人展示了新的保障理念和保障措施。政府和国人均表现出了仿效的愿望。优抚和安置是民国时期残疾军人社会保障的主要内容。优抚既包括物质层面的抚恤,又包括精神层面的优待。抚恤方面,管理机关分层设科,各有职掌;评残范围逐步扩大,待遇标准的制定主要依据军衔,残疾程度居于次要地位,虽然恤金标准多次提高,但与日渐高涨的物价相比,依旧是杯水车薪,士兵靠抚恤金,根本无法维持生存;在实际的抚恤过程中,虽然相关手续逐渐规范,但是微薄的抚恤金常常被拖欠、克扣。优待方面,残疾军人的功绩获得了表彰,政府与社会团体经常对残疾军人进行慰问、犒劳,残疾军人及其家属还可以获得费用减免等优惠待遇。这些措施虽然起到了一定精神慰藉、激励士气的作用,却并没有在实质上提升残疾军人的社会地位。收容教养与就业安置同为国民政府安置残疾军人的重要举措。国民政府设立教养院为残疾军人提供衣食住所,对他们开展教育,灌输政治理念,传授文化知识,培养劳动技能,并管束其行为。国民政府安置残疾军人就业主要有两方面的内容:第一,组织残疾军人集体进行生产活动;第二,鼓励残疾军人分散就业。安置残疾军人就业的活动,开始于全面抗战之前,全面抗战爆发之后,国民政府设立机构,出台法规,建构了残疾军人就业安置制度。残疾军人安置工作在抗战期间于国统区内全面推行开来,由于各种原因,抗战胜利之后,国统区的残疾军人安置工作逐渐陷入困境之中。国民政府安置残疾军人的过程中,存在着不少问题,产生了严重的后果。国统区的残疾军人安置工作得到了社会力量的支持,社会舆论给予残疾军人安置工作高度关注,当时的社会舆论认为,安置残疾军人,不仅是满足残疾军人的个人需要,也是政府的责任和社会的义务,更是坚持抗战乃至建设国家的必然要求;并探讨了安置的具体途径,如提升素质、集体安置等。全面抗战之前,社会团体对残疾军人的救助活动就已经存在。全面抗战期间,社会团体中出现了以残疾军人为服务对象的专业团体。这些社会团体开展职业培训,介绍工作岗位,设立安置社区,为安置残疾军人做出了重要贡献。残疾军人也自发组建了互助团体,为群体谋福利。中国共产党以革命根据地为依托,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对人民军队中的残疾军人实行社会保障。土地革命时期,军队系统与政府部门,明确分工,密切配合,形成了一个集抚恤、优待、疗养、安置为一体的残疾军人社会保障体系。抗日战争时期,共产党将优抚与安置紧密结合,引导残疾军人发展生产,实现自给自足。解放战争时期,共产党将残疾军人社会保障工作与革命斗争的需要相结合,号召残疾军人继续为革命服务。各解放区开办荣誉军人学校,提高残疾军人的政治觉悟,组织他们学习文化知识。对于有工作能力的残疾军人,军政部门则量才使用,分配适当工作。对于身处后方的残疾军人,各解放区则鼓励他们努力发展生产,在改善生活的同时厉行节约,尽力支援前线。民国时期的残疾军人社会保障在性质上已由皇权恩赐转变为政府责任和社会义务。政府、社会团体、民众均参与其中。保障的目标由满足基本生存需要提升为实现自我价值。保障措施也由单一向多元转化。与同时代的欧美国家相比,民国时期的残疾军人社会保障在保障水平和保障标准方面还存在着差距。革命根据地的残疾军人社会保障的成效明显优于国统区。这与两党的动员能力、组织能量、政治风气及政策执行力有密切关系。民国时期残疾军人社会保障的历史轨迹为今天的残疾军人社会保障的推行和残疾人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

姚转英[7](2015)在《人民政协充分发挥协商民主重要渠道作用探索 ——以昆明市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十八大报告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议,通过人们商议、交流达成的民主是我国民主的一种主要方式,而人民政协又是公民相互讨论、磋商的载体,所以要积极发挥好人民政协这一渠道作用。六十多年的时间证实了人民政协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结果,同时也是践行协商民主的载体和方式。人民政协充分发挥我国人民之间进行交流、磋商的渠道作用,不断增强我党的领导能力、不断科学党的执政方法,使党和国家决策具有科学性、民主性,从而有利于群众有序地参加政治活动,从而体现我们国家的民主优势。最近几年来,协商民主在我们国家各地方的地方政协都有宽广应用,昆明市政协也不例外,在仔细阅读、贯通执行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灵魂的根基上,积极努力探索新道路。改革开放以来,昆明市的社会阶层开始日益分化,涌现出了新的公民团体和社会组织,利益诉求也开始呈现群体化趋势。这种社会变化给昆明市政协事业的发展带来活力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所以,昆明市政协在履行职能时就必须要更加注重倾听不同利益群体的声音。昆明市政协在摸索的过程中取得了成就,但也有众多的不到之处,比如:协商内容有待进一步丰富,协商形式有待进一步创新,协商能力需要进一步提高,基层民主协商有待进一步探索,协商文化需要进一步培育,协商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面对这些不足,通过调查、收集和整理资料,本文提出了一些有效的建议:不断丰富协商内容和创新协商形式,昆明市政协委员要充分发挥好主体作用,进一步探索和开展基层协商,培育协商文化,营造良好的协商氛围。

周龙燕[8](2014)在《瞿秋白生平研究史(1921-2013)》文中研究说明本文是对中国90年来瞿秋白生平研究学术史的回顾与梳理、总结与评述,目的是为今后的瞿秋白生平研究提供启示和借鉴,以促进瞿秋白生平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开展。本文的研究思路是:运用整体与个案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瞿秋白生平研究的研究历程和研究成果作纵、横两条线的勾勒和铺陈,厘清瞿秋白生平研究产生、发展的历史脉络,展现瞿秋白生平研究的全貌;将学界的瞿秋白生平研究放置在广阔的时空背景下,深入探讨各个阶段呈现出的不同特点及其影响因素和深层原因,特别探讨中国共产党对瞿秋白的历史性评价与瞿秋白生平研究之间的关系;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对90年瞿秋白生平研究的经验教训进行总结,对瞿秋白生平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对今后的瞿秋白生平研究进行展望。本文共分六章:第一章评述民国时期的瞿秋白生平研究(1921年10月-1949年9月)。这一阶段属于瞿秋白生平研究的起步阶段。瞿秋白生平研究在中国最早开始于1921年10月10日《申报》上登载的一篇署名天我(江亢虎)的旅俄通讯,这是国内目前发现的最早有关瞿秋白报道的史料。该阶段的瞿秋白生平研究大体可分为三类:第一类,瞿秋白生平事迹的报刊报道;第二类,悼念、纪念及回忆文章;第三类,瞿秋白的传记文章。总体而言,这段时期的研究成果相当有限,大都是悼念性、纪念性文章,仅有的几篇传记也相当的简明扼要。从总体特征考察,这一阶段在瞿秋白生平研究的发展历程中,还算不上真正自觉的研究,但其在研究史上的意义和价值却不能因此轻忽或低估。理由有三:第一,这段时期见诸于报刊的不带政治色彩的客观报道,是极其宝贵的原始资料,他们是瞿秋白生平研究赖以进行和深入的根本基础;第二,这一阶段距离瞿秋白牺牲的时间不太远,亲人、朋友、战友们撰写的悼念、纪念及回忆文章误记误忆的情况比较少,这些文章的记述真实可信,是瞿秋白生平研究珍贵的第一手资料;第三,这段时期为瞿秋白写作简明传记的作者多与瞿秋白有着最直接的接触,对瞿秋白非常了解,他们传记中提供的史料都非常珍贵,对瞿秋白的评价也相对客观,他们的观点对后来者的研究或多或少都产生了影响。第二章评述建国后十七年的瞿秋白生平研究(1949年10月-1966年5月)。这一阶段属于瞿秋白生平研究的步入正轨阶段:由不自觉走向自觉,由分散、零碎走向有一定的体系和规模。1955年中国共产党给予瞿秋白政治生涯的公正、肯定评价给学界的瞿秋白研究提供了客观依据。在此大背景下,学界的瞿秋白生平研究开始走上现代学术发展的正轨,进入到自觉研究阶段。这一阶段,杨之华为宣传、研究瞿秋白做了大量的工作,成为瞿秋白生平研究当之无愧的重要开拓者;丁景唐从挖掘和考证瞿秋白生平史料和研究资料开始,逐步走上有系统的瞿秋白研究之路,他所从事的瞿秋白生平史料、资料的整理、研究和考证工作在整个瞿秋白生平研究史中属开创之举,有筚路蓝缕之功。丁景唐也因此而成为新中国成立后国内瞿秋白生平研究的奠基人;这一阶段,温济泽撰写的传记文章较之前更为详细、具体,曹子西、上官艾明还开始了写作瞿秋白传记着作的尝试。凡此种种,说明此阶段的瞿秋白生平研究已取得了一定成绩并初具规模,但大陆尚未出现整部的、正规的瞿秋白传记。第三章评述“文革”时期的瞿秋白生平研究(1966年5月一1976年10月)。这一阶段属于瞿秋白生平研究的黑白颠倒的阶段。“文革”十年,中国社会的各个领域都受到了巨大的冲击,理论研究、学术研究也遭到破坏。瞿秋白因为一篇《多余的话》而被诬陷为“叛徒”,瞿秋白一生历史不断地被诬蔑和抹黑,学界逐步展开的瞿秋白生平研究遭受严重的干扰和破坏。在长达十年的“文革”动乱中,声讨瞿秋白的文章主要被收纳在以下材料中:《讨瞿》(彻底搞臭大叛徒瞿秋白资料汇编)(《讨瞿战报》1-14集汇编)(1967年10月由北京政法学院革命委员会出版);《瞿秋白批判集》(《讨瞿专号》汇编)(1968年北京师大革委会井冈红军出版);《讨瞿》1-4集(上海工总司轻工业局文体工业联络站宣传组等单位出版)。这些材料对瞿秋白的批判无非就是歪曲历史事实,对瞿秋白的文章断章取义,进行扭曲和误读,毫无学术价值可言。第四章评述改革开放时期的瞿秋白生平研究(上)(1976年10月一1989年12月)。这一阶段属于瞿秋白生平研究的重新恢复阶段。“文革”结束后的两年,在“两个凡是”的错误指导之下,中国共产党在政治、思想上的混乱并未消除。学术界也尚未形成健全、正常的学术氛围,瞿秋白研究依然属于学术禁区。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中共中央在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指引下,为瞿秋白平反昭雪并给予了新的历史评价。在思想解放的大环境下,瞿秋白生平研究开始逐步恢复并健康成长。在学者们打破思想禁锢、努力的探索和开拓下这一阶段的瞿秋白生平研究取得了较大成就:回忆、纪念瞿秋白的文字,开始整理成书,编印出版;瞿秋白研究资料集和研究论文集也相继出版;周红兴的《瞿秋白诗歌浅释》、王铁仙的《瞿秋白论稿》等专题研究专着出版;杨之华撰写、洪久成整理的长篇回忆录《回忆秋白》也得以面世;陈云志、王士菁、周永祥等还进行了瞿秋白传记、年谱写作的尝试。在众多学术成果中,陈铁健的《瞿秋白传》和王观泉的《一个人和一个时代——瞿秋白传》代表着这一阶段瞿秋白生平研究的最高水平。但总的说来,这一阶段的瞿秋白生平研究主要还是处于推到“四人帮”强加在瞿秋白头上的污蔑不实之词,匡正是非,恢复瞿秋白真实的历史形象阶段。第五章评述改革开放时期的瞿秋白生平研究(中)(1990年1月-1999年12月)。这一阶段属于瞿秋白生平研究的蓬勃发展阶段。伴随着纪念瞿秋白英勇就义六十周年、瞿秋白诞辰一百周年等活动的展开,全国掀起一股研究瞿秋白的热潮。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研究基础上,随着大量原始资料的出版发行,特别是学界关于瞿秋白“左”倾盲动和《多余的话》的评价取得突破性进展之后,瞿秋白生平研究也有了新的发展。这一阶段,学界在有关瞿秋白生平的专题性研究方面作出了不少新成绩,出版了多部专论着作,如《从天香楼到罗汉岭——瞿秋白综论》、《瞿秋白与他的同时代人》等;在瞿秋白传记写作方面取得了许多新成果,如叶楠的《瞿秋白评传》、鲁云涛的《瞿秋白评传》、许焕隆的《瞿秋白评传》、许京生的《瞿秋白与鲁迅》等;在瞿秋白年谱编纂方面也取得了大丰收,学界出版了两部瞿秋白年谱《瞿秋白年谱新编》、《瞿秋白年谱详编》,还有一本大事记《总想为大家辟一条光明的路:瞿秋白大事记述》。但是,瞿秋白生平研究并未全面展开,尚有许多领域有待开发。第六章评述改革开放时期的瞿秋白生平研究(下)(2000年1月-2013年)。这一阶段属于瞿秋白生平研究的全盛阶段。进入21世纪,中共中央对瞿秋白“致力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开创性地位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这给新时期的瞿秋白研究指明了方向。伴随着民国档案资料和其他各种史料被逐步地公布和挖掘,特别是联共(布)中央及共产国际绝密档案资料(二十一卷本《共产国际、联共(布)与中国革命档案资料丛书》)的出版发行,历史事件、历史人物越发清晰、真实的被还原出来,学术界在既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站在最新的学术、思想前沿,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对瞿秋白生平展开全方位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史实考证方面,丁景唐、丁言模、丁言昭、梁化奎、周一平等一批学者作出了扎实的成绩;在佚文考辨方面,刘小中、丁言模编写的《瞿秋白佚文考辨》问世;在瞿秋白生平专题研究方面,吴之光、张秋实等的研究填补了瞿秋白生平研究的空白;在传记写作、年谱编纂方面,由江苏省瞿秋白研究会主持编写的《瞿秋白传》与刘小中、丁言模编着的《瞿秋白年谱详编》分别代表了当下瞿秋白研究界的最高研究水平:《瞿秋白年谱详编》是迄今为止瞿秋白研究界最为详备的一部年谱,《瞿秋白传》则是瞿秋白研究界最为翔实的一部传记。

施瑛[9](2014)在《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历程研究(1932-1966)》文中研究表明华南地区建筑的发展,因远离政治中心而又毗邻港澳的独特地理区位、以及对外交流频繁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既“得风气之先”,也“开风气之先”,形成独特的地域风格。华南地区建筑教育的主线是自1932年由林克明先生在广东省立工专创办建筑工程学系开始,历经勷勤大学工学院建筑工程学系、国立中山大学建筑工程学系、华南工学院(文革期间曾改名“广东工学院”)建筑工程系、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系、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的发展,逐渐形成了成熟的、有鲜明华南地域特色的、重建筑技术、重工程实践的建筑专业教育体系,为华南地区乃至全中国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建筑人才。华南的现代建筑教育是中国整体现代建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对其研究逐渐增多,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以华南理工大学的建筑教育为主线的华南建筑教育发展历程研究的课题,正是基于目前的研究现状基础提出。本课题的研究定位于华南建筑教育从1932年创立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前的这段早期发展历程,是华南建筑教育的创立与探索、定位与起步的重要时期,为华南建筑教育逐渐走向成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本课题的研究一方面通过大量史料的收集以及相关研究成果的整理,分析对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产生必然影响的中外建筑教育早期状况,结合社会历史发展的整体背景,从教学、科研和工程实践的角度,厘清华南建筑教育早期经历的创立与探索、定位与起步的历史脉络,力求展示准确、客观的历史进程,填补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史整体研究的空白;另一方面通过对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历程的研究,总结在林克明、夏昌世、陈伯齐、龙庆忠等老一辈华南建筑教育家的带领下,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所取得的教育成就,归纳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的特点,探寻其发展的内在动因,以期为现在的华南建筑教育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开放、融合、务实、创新是岭南文化的基本特点,也是老一辈华南建筑教育家们共同的内在学术品质。在他们的教学和科研及建筑创作中,这种文化特质得以充分体现。华南建筑教育在早期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基于华南亚热带气候特点、强调基础训练、注重理性分析、重视功能和建造技术以及工程实践的教学思想,初步建立起以学为主,学、研、产“三结合”的建筑人才培养模式,为华南建筑教育打下了坚实的发展基础。

孟德楷[10](2014)在《国际历史科学大会与百年中国:1900-2010》文中研究指明1900年至1923年,欧洲历史学家先后在西欧主要国家的首都组织了5次规模较大(每次千人左右)的“国际历史科学大会”(The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Historical Sciences),分别为巴黎(1900年)、罗马(1903年)、柏林(1908年)、伦敦(1913年)、布鲁塞尔(1923年)。就是在布鲁塞尔举行的第5届大会上,议决设立从属于“国联”(国际联盟,联合国的前身)的常规机构——国际历史科学委员会(The International Committee of Historical Sciences),简称“国际史学会”,组织每五年一届的大会,并处理其他日常工作。国际历史科学委员会成立后,连续组织了第6届(奥斯陆,1928年)、第7届(华沙,1933年)、第8届(苏黎世,1938年)大会。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大会没能正常举行。战后,国际史学会于1950年在巴黎召开了第9届大会,并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下属成员(总部设在洛桑,秘书处设在巴黎)。此后,大会每5年一届如期举办,每届参会的历史学家都在2000人左右。其中以第13届大会(莫斯科,1970年)规模最大(3305人参会)。前苏联齐赫文斯基院士曾参加过第11届至16届大会,他说:“历届历史科学大会都对世界政治形势极为敏感。举办大会的东道国也会对大会发生影响。例如1970年在莫斯科的第13届大会是以纪念列宁诞辰一百周年为标志的;而1975年在旧金山举行的第14届大会则突出美国建国200周年和美国经验。……第16届大会(1985年),联邦德国总统魏茨泽克在致辞时,突出的是‘德国统一’和‘全德意志精神’。”由此也可以看出大会的多元与包容。就大会主体而言,它在促进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不同意识形态的“相互理解”方面进行了人所周知的努力,并取得了及其显着的效果,它也因此而享有“史学奥林匹克”的盛誉。二国际历史科学大会与中国关系演变的历史是中国现代学术史上内容丰富而过程曲折的一幕内容。晚清学人对肇始于1900年的“万国史学大会”即有关注;民国年间,先是陈训慈、向达等青年学子,后是朱希祖、傅斯年、顾颉刚、袁同礼、姚从吾、刘崇鋐、蒋廷黻、胡适等史学中坚,以及蔡元培、罗家伦、梅贻琦、何炳松、王世杰等学、政两界的领袖,均以“主动的姿态”致力于中国史学组织的建设,以接轨国际;又均以“积极的姿态”致力于中国与国际历史学会,以及中国与“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互通;1938年抗战爆发的危难之际,中国政府排除诸难,在傅斯年、顾颉刚、蒋廷黻和胡适之间几经斟酌,指派胡适代表中国参会,并完成了中国加入国际历史学会的工作。1940年代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因“二战”而中断,但中国国内史学界仍关注并讨论以往历届“大会的主旨”和国际史学的趋势;1950至1970年代,中国与国际史学大会的官方联系虽然中断,但在中苏友好、中苏对立,以及东西方“冷战”的大格局下,中国史学界却并未中断对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尤其是苏联参会的关注;“文革”结束和1978年底中国改革开放格局的形成,以及胡乔木、刘大年、季羡林、戴逸、张椿年、张海鹏等一批学界领袖的扎实推动,最终完成了中国史学融入国际的进程:自1980年以来,中国史学会代表团参加了第15届,以及此后的历届大会,直至2010年,在阿姆斯特丹的第21届大会上,通过了第22届大会2015年在中国山东大学举办的议案。与其他国际组织不同,100多年来,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始终对中国、对中国史学界、对中国历史文化怀有真诚的敬重和热情的期待。1937年国际历史学会会长、剑桥大学教授田波烈访华期间,曾以“一生最伟大的时刻”期待中国加入国际历史学会;国际历史学会主席埃德曼、柯卡,秘书长阿维勒夫人等享誉国际的史学家都是中国融入大会的真诚推动者。中国与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历史,就是中国与世界、中国史学与国际史学相互交融的历史,更是一部极具讨论价值的当代学术史。本文梳理了近百年来中国与大会相互交融的基本线索,讨论了其中的每一个重要节点,以及每一个节点上的重要人物和事件,以图“回溯”或“复现”一段完备的历史。二本文在系统梳理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发展史实和中国与大会关系演变状况的基础之上,主要讨论了四方面的问题。第一,探讨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形成机制,研究其组织结构和学术范式的演变。国际学术组织是国际共同体,国际历史科学大会是历史学家自己的国际组织,是全球史学家的学术共同体,享有“史学奥林匹克”的盛誉。第14届国际历史科学委员会主席埃德曼说:“今天,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已成为历史学科不可或缺的成分。”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变化在很大程度上折射了19世纪末以来世界历史的变迁和全球人文社会科学在认识论和方法论方面的嬗变。大会从一个纯粹西欧和美国学者参与的组织发展为一个全球性的组织,大会的范式也经历了新旧更替的巨变。在大会成立之初,支配史学家头脑的是历史主义思想,研究对象主要是民族国家的政治史,写作方法是叙事。今天参加大会的史学家讨论全球史,历史学日益社会科学化,历史分析成为主流的表达方式。第二,从国际学术界层面,研究作为学术共同体的中国史学组织的的演进情况。中国近代学术共同体制度是西方的舶来品。1905年,中国学人对“柏林史学大会”的宗旨及其组织就予以关注。1920年,“南高学派”的青年学生成立史地研究会,其首要的努力目标,就是推动组建中国史学会,以利于中国参与国际学术交流。1923年,青年学子向达译自《美国历史评论》长文《不鲁舍拉第五次万国史学大会》及“译者附志”,是由本文首次使用的一篇重要文献,在近代学术交流史和史学组织发展史中有重要地位。1929年,中国史学会筹建的动机同样缘于1928年在挪威首都奥斯陆召开的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具体刺激”。1980年,中国史学会恢复工作当年,就以观察员身份参加了第15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1982年正式成为会员。此后,1995年和2010年两次提出申办大会。考察国际历史科学大会与中国关系的演变,有助于我们从中国历史学界参与国际交流层面上认知中国史学组织的自身演变过程和特点。第三,以国际历史科学大会观照中国史学理论与方法的流变。晚清以降,中国遭遇“千年未有之变局”。西学东渐,中国本土的传统学问受到了最明显的冲击。相较于自然科学领域,历史学是中国传统固有之学问,中国发达的史学自有一套成熟的处理资料的方法和表达的形式,因此,史学方法的自我变革在时间上迟了一波。自民初至今,中国学人一直都密切关注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在选题和方法论方面的变化,自觉从国外的新方法中汲取灵感和启发,“以预世界之流”。20世纪20年代以后,中国各大学创办的《史地学报》、《历史教育》、《史学消息》和《现代史学》等杂志,都积极报道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活动、相关的史学选题和学术方法等,自觉寻求方法论上的启示。新中国成立至1978年,中国史学虽然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下进行研究,但对苏联史学家历届参会的关注,也促进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方法的思考;而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史学家走出国门,眼界大开,治史理念和方法得以丰富。外国史学流派和方法通过各种途径输入中国并产生日益重要的影响力,其中最集中的途径还是史学大会。参加历次大会的中国学者中都有人记录和分析了史学大会的情况,其中最集中的则又是对国际史学理论和方法进展的报道。第四,中国与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关系史是在微观层面上研究全球化历程的极佳个案。从起源上说,国际史学大会本身就是全球化进程在历史学的学术研究和学术组织层面的反映。就演进来看,大会起初是一个欧美性质的组织,其成分和议题不断扩张,中国加入和申办的经历本身就是全球化进程的一个个案情况,值得从全球史入手解读。中国对大会的期待和参与当然有着自己的民族诉求。作为历史大国,中国学者们除学习国外同行之外,更要展示自身的追求和取得的成绩,以期在世界讲坛上获得应有的话语表达。而史学又总是以这样那样的方式昭示着国家的兴衰,因而中国与史学大会的关联,又成为近百年来几代学人念兹在兹的“邦国大计”。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中国成为战胜国,首次跻身近代大国之列,这也成为中国以大国身份加入国际史学大会的直接动机;1938年,傅斯年在阐释中国参加大会的动因时,更是明言:“此会系‘国联’所主持,是一郑重国际学术会议,未可轻视。且其中包括近代外交史、远东史,此皆日本人指鹿为马,混淆视听之处,吾国不可略也。”这也说明,只有融入国际,才可以真正扞卫中国的权益。1980年之后,中国再度以“和平大国崛起”的姿态成为国际历史学会会员国,及至2010年在阿姆斯特丹大会上成功申办了2015年大会,成为100多年来,大会第一次在亚洲国家举行的东道主,中国与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关系掀开了新的一页。这是继中国成功主办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之后,将在中国举办的又一次国际盛会。主办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对中国文化发展具有世界性的战略意义,是中国全球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文化节点。

二、《煤炭学报》第一届编委会第三次全体会议纪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煤炭学报》第一届编委会第三次全体会议纪要(论文提纲范文)

(1)近代中国高校训育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选题意义
    三、研究现状及评析
    四、核心概念界定
    五、理论基础
    六、研究方法
第一章 思想层面:近代中国训育制度的理论探讨
    第一节 清末“训育”概念的传入
        一、“训育”传入的背景
        二、“训育”传入的主体
        三、“训育”传入的内容
    第二节 民国前期训育内涵的争辩
        一、训育重要性的探讨
        二、训育内涵的博弈
        三、训育实施路径的论争
    第三节 民国后期训育理论体系的构建
        一、训育理论知识体系的形成
        二、训育理论的代表人物及其训育思想
第二章 实践层面:近代中国高校训育制度的实际探索
    第一节 清末新式学堂“训育”的践行
        一、“监学官”的设立与管理规则的颁布
        二、“寄宿舍制度”的出现
        三、以“经学”为主体“训育”课程的开设
    第二节 民国前期高等院校训育的试验
        一、“学监制”的续存
        二、“学生自治会”的成立
        三、“经学”训育课程的延续
    第三节 南京国民政府前期高等院校训育的试行
        一、“导师制”的先行
        二、训育组织的杂出
        三、“党义课程”的开设
第三章 制度层面:近代中国高校训育制度的构建完型
    第一节 训育制度建立的缘由
        一、“学校风潮”频发的推动
        二、国际联盟教育考察团的建议
        三、战时施政方针及教育政策的导引
    第二节 学制系统“训育”的构建
        一、训育方针的艰难确立
        二、训育标准的加速订定
        三、“导师制”的大力倡导
    第三节 管理系统“训育”的编织
        一、训育组织“训导处”的建立
        二、训育研究委员会的设立
        三、三民主义青年团的成立
第四章 全面推行:南京国民政府后期高校训育制度的实况
    第一节 “导师制”的实施
        一、国立高校“导师制”的实施
        二、私立高校“导师制”的实施
        三、教会高校“导师制”的实施
    第二节 “训导处”的设立
        一、国立高校“训导处”的设立
        二、私立高校“训导处”的设立
        三、教会高校“训导处”的设立
    第三节 “三民主义青年团”的引入
        一、国立高校“三青团”的运作
        二、私立高校“三青团”的运作
        三、教会高校“三青团”的运作
第五章 历史反思:近代中国高校训育制度的评析
    第一节 训育制度的总体评析
        一、训育制度的内在联系
        二、训育制度的功能体现
    第二节 导师制的评析
        一、从师生情感交流的角度看
        二、从学子民族精神的角度看
        三、从学生思想行动的角度看
    第三节 训导处的评析
        一、导致学校管理的行政性
        二、催生校园氛围的政治化
        三、加强学生思想的控制力
    第四节 三青团的评析
        一、于学子抗敌热情的影响
        二、同高校政治色彩的关系
        三、与学生进步运动的联系
结语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后记

(4)变动时代的大学—岭南大学的因应、调适及裁撤(1948-1953)(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概念、时段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
    三、选题的研究价值
    四、资料来源与研究方法
    五、创新之处
第一章 山雨欲来:新旧政权交替之际的岭南大学
    第一节 陈序经主政岭大
        一、波折中陈序经出任岭大代理校长
        二、治校有方:陈序经留任岭南大学校长
    第二节 时变与迁校之议
        一、迁校之议缘起
        二、平津、华东及华北各院校对迁校态度
        三、各院校不迁校动因分析
    第三节 延聘名师与岭大去留
        一、南迁学生与岭大去留
        二、岭大延聘教授来穗执教
        三、何以能延聘名师来岭大执教?
        四、抓教授对岭大影响
第二章 除“旧”布“新”:岭南大学的因应与调适
    第一节 岭大应变与自我调适
        一、时局与岭大应变
        二、岭大全面向新政权靠拢
        三、适应新政权,岭大的自我调适
    第二节 调适中政学间的紧张
        一、政府介入岭大事务与岭大的疲于“应付”
        二、购置书籍的自由与不自由
        三、岭南大学“土改”
        四、聘请教员受阻
        五、涉外无小事
        六、岭大招生风波
第三章 存废之间:朝鲜战争与岭南大学
    第一节 奥斯汀事件与岭大回应
        一、奥斯汀事件与教会大学的回击
        二、岭大对奥斯汀事件的回应
        三、“控美”后对岭大的影响
    第二节 割断美援与工艺所风波
        一、岭大彻底斩断与美国关系
        二、儿童工艺所所有权之争
    第三节 经费困局与岭大应对
        一、岭大经费筹措渠道
        二、新政权成立前后岭大经费
        三、经费短绌动因分析
        四、经费困局与岭大应对措施
第四章 走向落幕:岭南大学的裁撤
    第一节 政局与美籍教师形象的流变
        一、美籍教师“诲人不倦”的形塑
        二、受到挑战的美籍教师形象
        三、美籍教师“毁”人不倦形象的定型
        四、岭大师生思想改造效果研判
    第二节 岭南大学的消逝
        一、院系调整缘起
        二、岭南大学的院系调整
        三、院系调整中的“杂音”
第五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后记

(5)时代变迁与道术变幻 ——中国当代哲学家共同体的形成、分化与重组(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中国当代哲学家共同体形成的处境与语境
    第一节 时代变迁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领导权
        一、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领导权与中国革命胜利(1919-1949)
        二、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领导权与建国初期的探索与失误
    第二节 中国大学哲学系的创立与发展
        一、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大学哲学系的建立及发展
        二、新中国成立初期教会大学及其哲学教育的转型抉择
        三、1952 年院系调整后哲学系的分化与重组
        四、1966 年后中国大学哲学系的发展与壮大
        五、党校和社科院的哲学教育
    第三节 中国当代哲学家共同体形成的处境与语境
        一、中国当代哲学家共同体形成的处境
        二、中国当代哲学家共同体形成的语境
        三、中国当代哲学家们的现实表现
    本章小结
第二章 透过表象考察新儒家共同体的分化与重组
    第一节 操守与担当并重的梁漱溟
        一、梁漱溟在时代变迁中的坚守
        二、梁漱溟在新时代语境下的理性融通
        三、梁漱溟在耄耋之年的精神期盼
    第二节 一代狂哲——熊十力
        一、熊十力在建国初期的艰难抉择
        二、熊十力由佛学到儒学的后期思想论述转向
        三、熊十力在大同社会和共产主义之间找寻精神的超脱
    第三节 冯友兰与马克思主义之间的逢迎和疏离
        一、冯友兰后期生命际遇的转变与抗争
        二、冯友兰哲学共殊关系的发展与变化
        三、冯友兰“新理学”思想体系的发展与变化
        四、生命终点的自省与反思
    第四节 从唯心主义积极转向唯物主义的贺麟
        一、是光明的归宿还是创造力的扼杀
        二、从关注中西方唯心主义思想转向唯物主义理论的探索
        三、对贺麟在建国后巨大转变的反思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越过信仰与主义屏障审视西方哲学共同体的分化与重组
    第一节 张东荪与“张东荪叛国案”
        一、张东荪的“叛国案”与凄凉后半生
        二、张东荪的“多元认识论”与马克思主义哲学
        三、对张东荪晚年际遇的再思考
    第二节 游走于海德格尔思想、中国传统道家和马克思主义哲学之间的熊伟
        一、熊伟超脱释然的晚年际遇
        二、从独尊海德格尔哲学转向中、马、海思想相结合
        三、对熊伟思想变化的一点思考
    第三节 坚守逻辑实证主义思想的洪谦
        一、“对不可言说的东西只能沉默”
        二、从积极宣传维也纳学派思想转向关注伦理问题
        三、对洪谦晚年人生的一点思考
    第四节从克罗齐唯心主义美学转向马克思主义实践美学的朱光潜
        一、朱光潜在社会动荡中的生命洗礼
        二、从克罗齐唯心主义美学转向马克思主义实践美学
        三、对朱光潜学术立场转变的一点思考
    第五节 社会主义新形势下的“散步者”——宗白华
        一、宗白华推崇教育和远离政治的一生
        二、宗白华由“散步”方式展开的学术研究
        三、对宗白华晚年“散步者”形象的一点思考
    第六节 一代逻辑学大师——金岳霖
        一、金岳霖的“思想”与“改造”
        二、金岳霖整体学术思想的内部演变
        三、对金岳霖思想和行为转变的一点思考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在革命理论和大众哲学之间探索马克思主义哲学共同体的分化与重组
    第一节 大众哲学家艾思奇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一、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而奋斗的一生
        二、艾思奇在建国后的研究重点与哲学论争
        三、从艾思奇的一生看哲学与时代的关系问题
    第二节 杨献珍的哲学与“罪案”
        一、三次哲学论战中的杨献珍
        二、杨献珍在建国后的“三大罪案”及其申诉
        三、关于杨献珍人物性格和哲学“罪案”的思考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宣传家和教育家——李达
        一、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宣传和教育工作奉献的一生
        二、李达在建国后对思想文化领域的批判与毛泽东思想的解读
        三、对李达建国后遭遇的一点思考
    第四节 在平凡的真理中探求冯定进击的一生
        一、调往北京大学后的冯定与修正主义批判
        二、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宣传普及转向对人生问题的深入思考
        三、对冯定晚年经历的一点思考
    第五节 摇摆于政治和学术之间的张申府
        一、由《呼吁和平》引发的人生转折
        二、“合孔子、列宁、罗素,而一之”
        三、对张申府晚年际遇的一点思考
    第六节 用“综合创新”思想引领中国文化研究新方向的张岱年
        一、张岱年与社会变迁
        二、从“创造的综合”到“综合创新”
        三、张岱年与中国现代哲学
        四、从“三流合一”到“综合创新”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中国当代哲学家共同体在新历史境遇下的分化与重组:兼结语
    第一节 新旧范式转变意义下的中国当代哲学家共同体的分化与重组
        一、范式与哲学范式
        二、新儒家共同体的哲学范式转变
        三、西方哲学共同体的哲学范式转变
        四、马克思主义哲学共同体的哲学范式转变
        五、中国当代哲学学科研究范式变迁
    第二节 对中国当代哲学家共同体分化与重组的一点思考
        一、从社会制度角度解读中国当代哲学家共同体的变化
        二、从中国当代哲学的问题意识角度解读中国当代哲学家共同体的变化
        三、从马克思主义作为学术和意识形态双重存在的角度解读中国当代哲学家共同体的变化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6)民国时期残疾军人社会保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概念说明
        (一)军人社会保障
        (二)残疾
        (三)残疾军人社会保障
    三、研究综述
        (一)特殊教育
        (二)社会保障
        (三)残疾人事业
        (四)残疾人的贡献与影响
        (五)职业群体
    四、研究方法与写作框架
    五、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残疾军人社会保障的起点和参照
    第一节 历史起点:帝制时代的保障措施
        一、明清以前:代有诏令 标准同一
        二、明清时期:官兵有别 赏依伤定
        三、晚清时期:多规并行 新旧共存
    第二节 历史参照:残疾人的积极救助
        一、传统遗产
        二、晚清变化
    第三节 时代参照:欧美国家的保障措施
        一、物质补偿
        二、康复就业
        三、权利保障
    小结
第二章 残疾军人的优抚
    第一节 抚恤:经济补偿
        一、管理机关
        二、待遇标准
        三、实际推行
    第二节 优待:精神慰藉
        一、优待方式
        二、实际效果
    小结
第三章 残疾军人的安置:政府举措
    第一节 收容教养
        一、机构沿革
        二、收容转院
        三、教养管束
    第二节 就业安置
        一、制度建构
        二、实施情况
    第三节 成绩与问题
        一、主要成绩
        二、存在的问题
    小结
第四章 残疾军人的安置:社会支持
    第一节 社会舆论的关注
        一、关于安置意义的阐发
        二、关于安置途径的探讨
    第二节 社会团体的协助
        一、推动职业重建
        二、建立安置社区
        三、组建互助团体
    小结
第五章 革命根据地的残疾军人社会保障
    第一节 土地革命时期: 分工明确形成体系
        一、机构设置
        二、内容构成
        三、实际运作
    第二节 抗日战争时期: 优抚安置保障生活
        一、抚恤
        二、优待
        三、安置
    第三节 解放战争时期:量才使用 继续革命
        一、提高觉悟 培养能力
        二、分配工作 量才使用
        三、生产节约 支援前线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附录
致谢

(7)人民政协充分发挥协商民主重要渠道作用探索 ——以昆明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一) 选题缘由
        (二) 研究意义
    二、相关概念界定
        (一) 民主
        (二) 协商民主
        (三) 人民政协
    三、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一) 民主的研究综述
        (二) 协商民主的研究综述
        (三) 人民政协的研究综述
        (四) 现有探索的不足和进一步探索的设想
    四、研究方法
        (一) 搜集资料法
        (二) 理论联系实际法
一、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理论思想渊源
    (一) 马克思主义的民主思想理论基础
        1、马克思主义的民主理论
        2、马克思主义的统一战线思想
        3、马克思主义的政党理论
    (二) 西方的协商民主理论
    (三) 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
    (四) 中国共产党的协商民主思想
二、人民政协的历史演进与发展过程始终贯穿着协商民主的核心理念
    (一) “三三制”政权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的萌芽
    (二) 新政权建立时人民政协的形成与初步发展(1949-1954)
    (三) 人民政协的逐渐成熟与曲折发展阶段(1955-1965)
    (四) 十年文革对人民政协的严重破坏(1966-1976)
    (五) 改革开放尤其是十八大以来人民政协的逐渐恢复与发展
三、昆明市政协充分发挥渠道作用的重要性
    (一) 有利于推进昆明市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推进昆明市的民主政治建设
    (二) 有利于实现昆明市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
    (三) 有利于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维护好昆明市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四、昆明市政协充分发挥渠道作用过程中取得的成就
    (一) 昆明市政协不断加强制度建设,为其充分发挥渠道作用提供保障
    (二) 昆明市政协在履行政治协商的职能中坚持了协商民主,使决策具有了民主性和科学性
    (三) 昆明市政协在履行民主监督职能的过程中运用协商民主,为民主监督增添活力
    (四) 昆明市政协积极运用协商民主,为参政议政注入生机
五、昆明市政协充分发挥渠道作用中存在的不足及其对策
    (一) 昆明市政协充分发挥协商民主重要渠道作用过程中存在的不足
        1、协商内容有待进一步丰富,协商形式需要进一步革新
        2、协商能力需要进一步提高
        3、基层民主协商有待进一步探索
        4、进一步培育协商文化,改善协商环境
    (二) 昆明市政协充分发挥渠道作用的对策
        1、协商内容要不断丰富、协商形式要不断创新
        2、昆明市政协委员的主体作用要得到充分地发挥
        3、不断探究和开展基层协商
        4、培养协商文化,创造良好的协商气氛
结语
参考文献
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致谢

(8)瞿秋白生平研究史(1921-2013)(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瞿秋白研究之研究的历史回顾
第一章 民国时期的瞿秋白生平研究(1921.10-1949.9)
    第一节 生平事迹的报刊报道
    第二节 悼念、纪念及回忆文章
    第三节 简明的瞿秋白传记
第二章 建国后十七年的瞿秋白生平研究(1949.10-1966.5)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杨之华的宣传与回忆
    第三节 丁景唐的史实考证与研究
    第四节 传记写作初具规模
    第五节 司马璐与《瞿秋白传》
第三章 “文革”时期的瞿秋白生平研究(1966.5-1976.10)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北师大井岗红军与《瞿秋白批判集》
第四章 改革开放时期的瞿秋白生平研究(上)(1976.10-1989.12)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传记及年谱写作的新尝试
    第三节 陈铁健与《瞿秋白传》
    第四节 王观泉与《一个人和一个时代——瞿秋白传》
    第五节 姜新立与《瞿秋白的悲剧》
第五章 改革开放时期的瞿秋白生平研究(中)(1990.1-1999.12)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瞿秋白生平研究的新突破
    第三节 周永祥与《瞿秋白年谱新编》
第六章 改革开放时期的瞿秋白生平研究(下)(2000.1-2013)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吴之光与瞿秋白家世研究
    第三节 张秋实与瞿秋白研究
    第四节 刘小中、丁言模与《瞿秋白年谱详编》
    第五节 王铁仙等《瞿秋白传》
结语
附录:瞿秋白《多余的话》及其研究
    一 概述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9)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历程研究(1932-1966)(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对象
        1.2.1 建筑教育本体研究
        1.2.2 建筑教育发展历程
    1.3 研究范围
        1.3.1 本课题研究的空间范围---华南地区
        1.3.2 研究的客体对象范围---华南理工大学
        1.3.3 研究的时间范围---(1932 年-1966 年)
    1.4 华南建筑教育研究现状
        1.4.1 相关着作及研究生学位论文研究
        1.4.2 期刊文章研究
        1.4.3 其他研究
    1.5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6 研究技术路线与架构
    1.7 研究的关键性问题
    1.8 研究价值
    1.9 研究成果
    1.10 研究创新之处
        1.10.1 研究对象的创新
        1.10.2 研究方法的创新
        1.10.3 研究成果的创新
    1.11 文章结构
    1.12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国外早期现代建筑教育发展历程概要
    2.1 学院派
        2.1.1 布杂学院(巴黎美术学院)
        2.1.2 宾夕法尼亚建筑学系
        2.1.3 苏联的学院派建筑教育
    2.2 现代主义设计教育
        2.2.1 德意志制造联盟 (Deutscher Werkbund)
        2.2.2 包豪斯
    2.3 国际现代建筑协会(C.I.A.M.)
    2.4 TEAM X-反思国际现代主义建筑
    2.5 日本早期的现代建筑教育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国早期现代建筑教育发展历程概要
    3.1 《钦定学堂章程》(壬寅学制)
    3.2 《奏定学堂章程》(癸卯学制)
    3.3 农工商部高等实业学堂开设建筑课程
    3.4 中华民国教育部大学令
    3.5 苏州工业专门学校建筑科
    3.6 国立中央大学建筑工程系
    3.7 东北大学建筑系
    3.8 勷勤大学建筑工程学系、国立中山大学建筑工程学系
    3.9 私立沪江大学商学院建筑系
    3.10 国立重庆大学建筑工程系
    3.11 私立之江大学建筑系
    3.12 圣约翰大学建筑系
    3.13 香港早期现代建筑教育的发展
    3.14 解放后的中国建筑院校早期“老八校”
        3.14.1 清华大学建筑系
        3.14.2 同济大学建筑学系
        3.14.3 南京工学院建筑系
        3.14.4 天津大学建筑系
        3.14.5 华南工学院建筑工程学系
        3.14.6 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系
        3.14.7 西安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系
        3.14.8 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
    3.1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华南建筑教育创立与探索时期
    4.1 广东省立工业专科学校建筑工程学系(1932-1933)
        4.1.1 背景与历史沿革
        4.1.2 教学体系
        4.1.2.1 教学思想
        4.1.2.2 教学计划
        4.1.2.3 师资情况
        4.1.2.4 学生情况
        4.1.3 学术及科学研究
        4.1.3.1 开启华南现代主义建筑的学术研究
        4.1.3.2 广东全省教育展览会
    4.2 勷勤大学工学院建筑工程学系(1933-1938)
        4.2.1 背景与历史沿革
        4.2.2 教学体系
        4.2.2.1 教学思想
        4.2.2.2 教学计划
        4.2.2.3 教材建设
        4.2.2.4 教学方法
        4.2.2.5 教学条件
        4.2.2.6 师资情况
        4.2.2.7 学生情况
        4.2.3 学术科学研究
        4.2.3.1 科研论文与着作
        4.2.3.2 教授演讲
        4.2.3.3 对外交流
        4.2.4 建筑工程实践
        4.2.4.1 国立中山大学石牌校区校园建筑设计
        4.2.4.2 勷勤大学石榴岗校区规划与建筑设计
        4.2.4.3 其他建筑实践
    4.3 国立中山大学建筑工程学系--抗战时期(1938-1945)
        4.3.1 背景与历史沿革
        4.3.2 教学体系
        4.3.2.1 教学思想
        4.3.2.2 教学计划与教材建设
        4.3.2.3 教学方法
        4.3.2.4 师资情况
        4.3.2.5 学生情况
        4.3.3 学术及科学研究
        4.3.3.1 举办展览
        4.3.3.2 中英文论文竞赛
        4.3.4 建筑工程实践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华南建筑教育定位与起步时期
    5.1 国立中山大学(中山大学)建筑工程学系广州复课(1945-1952)
        5.1.1 背景与历史沿革
        5.1.2 教学体系
        5.1.2.1 教学思想
        5.1.2.2 教学计划
        5.1.2.3 教材建设
        5.1.2.4 教学方法
        5.1.2.5 教学设施建设
        5.1.2.6 师资情况
        5.1.2.7 学生情况
        5.1.3 学术科学研究
        5.1.3.1 论文着作
        5.1.3.2 举办、参与展览
        5.1.3.3 访问交流
        5.1.4 建筑工程实践
        5.1.4.1 华南土特产展览交流大会
        5.1.4.2 中山大学图书馆(华南工学院图书馆)
    5.2 华南工学院建筑工程学系(建筑学系)(1952-1966)
        5.2.1 背景与历史沿革
        5.2.2 教学体系
        5.2.2.1 教学思想
        5.2.2.2 教学计划
        5.2.2.3 教材建设
        5.2.2.4 教学方法
        5.2.2.5 师资情况
        5.2.2.6 学生情况
        5.2.3 学术科学研究
        5.2.3.1 科研机构
        5.2.3.2 展览会
        5.2.3.3 调查测绘
        5.2.3.4 民居调查与研究
        5.2.3.5 举办校内座谈会与学术讨论会
        5.2.3.6 科学报告会
        5.2.3.7 学术论文与着作
        5.2.3.8 设计竞赛
        5.2.3.9 对外学术互访和交流
        5.2.4 建筑工程实践
        5.2.4.1 生产实践的机构
        5.2.4.2 人民公社规划与建筑设计
        5.2.4.3 典型工程实践
    5.3 本章小结
结论
    一、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历程的成就和特色
        (一) “以人为本,求真务实”的华南建筑教育理念
        (二) 教学成就与特色
        (1)创立华南地区第一个大学级别的现代建筑教育体系
        (2)建立起以“全面型”建筑人才为目标的人才培养标准
        (3)建立了注重基础训练、重视建造技术、知识结构完备的课程体系
        (4)为华南地区乃至全国培养了大批的建筑专业人才
        (5)为华南建筑教育的后续发展积蓄了重要的人才基础
        (三) 学术研究成就与特色
        (1)开启了华南建筑教育对现代主义建筑的学术研究
        (2)树立了注重调查,理性分析的学术研究传统
        (3)确立了基于华南亚热带气候特点的建筑学术研究方向
        (4)取得了基于华南亚热带气候条件下的建筑降温措施研究的丰硕成果
        (四) 建筑实践成就与特色
        (1)坚持功能实用、合理经济的现代主义建筑实践
        (2)广泛运用适应华南地区亚热带气候特点的建筑降温措施
        (五) 建立起教学、科研、实践三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的文化特质
        (一) 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呈现的开放多样性
        (1)师资的开放性
        (2)对外交流的开放性
        (3)学科建设的多样性、全面性
        (二) 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的包容并蓄性
        (1)教学思想的包容性
        (2)教学内容的兼容性
        (三) 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的务实性
        (1)培养目标、教学计划的务实性
        (2)对社会发展变化的敏锐性
        (四) 华南建筑教育的锐意创新性
        (1)“敢为天下先”的进取精神
        (2)基于地域特色的学术科研创新性研究
    三、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教育历史沿革
    附录.2 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历程大事记
    附录.3 林克明、夏昌世、陈伯齐、龙庆忠、谭天宋生平
    附录.4 调研访谈录
        附 4.1 金振声访谈
        附 4.2 陆元鼎、魏彦钧访谈
        附 4.2.1 第一次访谈
        附 4.2.2 第二次访谈
        附 4.3 何镜堂访谈
        附 4.4 蔡德道访谈
        附 4.5 邓其生访谈
    附录.5 华南建筑教育发展历程之历届系主任、院长
    附录.6 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历程之历届毕业生名单
    附录.7 教师担任历界中国建筑学会及各专业委员会名单(1993 年以前)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10)国际历史科学大会与百年中国:1900-2010(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CONTENTS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题解
    二、学术史
    三、问题与方法,创新点与不足
第一章 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演进历程
    一、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创始背景
    二、早期国际历史科学大会
        (一) 1898年海牙:发端
        (二) 1900年巴黎:独立大会
        (三) 1903年罗马:常设性组织的标志
        (四) 1908年柏林:办会争议和成就
        (五) 1913年伦敦:盛况及意义
    三、一战后的国际历史科学委员会与大会
        (一) 1923年布鲁塞尔大会:“胜利者的聚会”
        (二) 1926年国际历史科学委员会的成立
        (三) 奥斯陆、华沙和苏黎世大会
    四、冷战时期:政治与方法论的争议
        (一) 国际历史科学委员会的制度改革
        (二) 冷战时期的政治对话和分歧
        (三) 方法论讨论
    五、全球化时代的全球性史学会
        (一) 冷战结束之前的全球史
        (二) 1995年以来的大会与全球史
        (三) 国际历史科学委员会的全球化努力
第二章 民国早期:中国学界对“万国史学大会”的积极姿态
    一、国学根底与国际视野:南高史地研究会与《史地学报》
        (一) 南高史地研究会成立的背景
        (二) 南京高等师范学校的创办与南高史地研究会的活动
        (三) 《史地学报》的学术抱负及其对国外史学的关注
    二、对接国际:陈训慈论中国史学组织的早期建设
        (一) 陈训慈其人及其西史视野
        (二) 陈训慈对西方史学家组织的引介和对中国史学会建设的初步思考
        (三) 推动中国史学走向世界
        (四) 近代科学语境中的史地学会建设
    三、陈训慈、向达与“不鲁舍拉第五届万国史学大会”
        (一) 《史地学报》首次提到伦敦国际史学大会
        (二) 陈训慈对第5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报道
        (三) 向达发表评述第5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译文
        (四) 向达译文传达的大会信息
    四、第6届国际史学大会在中国的反响
        (一) 从《史地学报》到《史学杂志》
        (二) 陈训慈对第6届国际史学大会的评介
        (三) 刺激与回应:朱希祖筹建中国史学会
第三章 20世纪30年代:中国参加国际历史科学大会
    一、国际历史学会会长田波烈来华:过程与反响
        (一) 田波烈来华与中国学人的响应
        (二) 顾颉刚、陶希圣与田波烈的会谈
        (三) “最伟大的时刻”:田波烈的期待与傅斯年、何炳松的参与
        (四) 相关媒体报道的搜集与分析
    二、学界立场和政界态度:中国加入国际史学会的合力
        (一) 傅斯年、王世杰的努力
        (二) 蔡元培与中研院的态度
        (三) 傅斯年的坚持与中国参会代表(胡适)的选定
    三、中国代表胡适与第八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
        (一) 会前的准备:傅斯年与胡适之间的联络
        (二) 胡适的参会论文:中国史研究的新进展
        (三) 胡适的参会过程:中国登上国际史学舞台
第四章 1940-1980年:失联与回归
    一、官方联系中断后中国史学界与大会的关联
        (一) 关注大会主旨:1940年代相关状况与分析
        (二) 冷战思维:1950—1970年代相关状况的梳理与分析
    二、中国与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官方联系的恢复
        (一) 国际史学界的呼唤与中国史学界走向开放
        (二) 中国组建第15届大会代表团和参会筹备
    三、参加第15届大会与成为正式会员国
        (一) 参加第15届大会的意义与影响
        (二) 中国正式加入国际史学会
第五章 1985年:中国与第16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
    一、两个显着变化
    二、以积极的姿态参会
    三、大会对中国的持续影响
第六章 1990年代:波折中不断密切的交流与合作
    一、中国学者参与马德里和蒙特利尔大会的历程
        (一) 代表团的构成及其特点
        (二) 中国学者的大会学术交流活动
    二、中国首次申办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及其受挫
        (一) 关于中国申办国际大会的原因分析
        (二) 申办国际史学大会的过程与节点
        (三) 中国首次申办失利原因分析
    三、1990年代中国学者对大会的观察与思考
        (一) 对会议代表性观点的介绍与评论
        (二) 对西方学者研究方法与特点的思考
        (三) 关于中国史学发展的建议
第七章 历史性突破:2000年以来的中国与国际史学大会
    一、中国积极参与新世纪的三次大会
        (一) 新世纪中国史学家代表团的构成及其特点
        (二) 中国史学家参与深度的提升
        (三) 新世纪中国学者对大会的积极观察与思考
    二、2010年:成功申办2015年第22届大会
        (一) 中国申办国际史学大会的再次酝酿
        (二) 中国再次申办的筹备历程
        (三) 2010年阿姆斯特丹:中国成功获得第22届大会的承办权
        (四) 中国申办成功的原因及意义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四、《煤炭学报》第一届编委会第三次全体会议纪要(论文参考文献)

  • [1]近代中国高校训育制度研究[D]. 王海凤.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1)
  • [2]田本相学术年谱[J]. 景李斌. 东吴学术, 2020(02)
  • [3]作家的“民间” ——冯骥才民间文化遗产思想研究[D]. 孙玉芳. 天津大学, 2019
  • [4]变动时代的大学—岭南大学的因应、调适及裁撤(1948-1953)[D]. 高志军. 暨南大学, 2018(01)
  • [5]时代变迁与道术变幻 ——中国当代哲学家共同体的形成、分化与重组[D]. 刘晶. 黑龙江大学, 2017(03)
  • [6]民国时期残疾军人社会保障研究[D]. 王安. 苏州大学, 2015(07)
  • [7]人民政协充分发挥协商民主重要渠道作用探索 ——以昆明市为例[D]. 姚转英. 云南大学, 2015(08)
  • [8]瞿秋白生平研究史(1921-2013)[D]. 周龙燕. 扬州大学, 2014(10)
  • [9]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历程研究(1932-1966)[D]. 施瑛. 华南理工大学, 2014(01)
  • [10]国际历史科学大会与百年中国:1900-2010[D]. 孟德楷. 山东大学, 2014(11)

标签:;  ;  ;  ;  ;  

《煤炭学报》第一届编辑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纪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