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对称烷基亚砜对Hg(II)萃取行为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雷云逸[1](2019)在《二(2-乙基己基)全氟丁酰胺(DEHFBA)萃取分离铀、钍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溶剂萃取法是乏燃料后处理技术中浓缩与提纯U(VI)的重要方法之一,新萃取剂的研究和工艺流程的研究是溶剂萃取技术的两个重要方面。本文用氟原子取代二(2-乙基已基)丁酰胺(DEHBA)的丁酰基碳链上的氢原子,得到作为U(VI)、Th(IV)的新萃取剂二(2-乙基己基)全氟丁酰胺(DEHFBA)。首次研究了DEHFBA在硝酸介质中对U(VI)、Th(IV)的萃取性能,得到了比较好的实验结果。本论文同时研究了用天然植物茶叶渣对U(VI)、Th(IV)的吸附性能,发现茶叶渣对钍、铀有较好的吸附萃取效果,这对乏燃料后处理及矿山污染的处理,有很好的应用价值。本论文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以全氟丁酰氯、二异辛胺合成新萃取剂二(2-乙基己基)全氟丁酰胺(DEHFBA),并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等手段对DEHFBA的结构进行了表征。2、研究了新萃取剂DEHFBA在硝酸介质中对U(VI)、Th(IV)的萃取行为,考察了萃取时间、稀释剂、萃取剂浓度、硝酸酸度、萃取温度等因素对萃取分配比的影响,本文选择比较廉价的苯作稀释剂,有利于DEHFBA稳定萃取;DEHFBA在硝酸介质中对U(VI)的萃取,要求p H越高越好,考虑到铀酰离子的水解条件,选择最佳萃取条件p H为3左右;DEHFBA在硝酸介质中对Th(IV)的萃取,酸溶液浓度在2~3 mol/L左右效果稍好。DEHFBA对U(VI)的有一定的萃取力,对Th的萃取力相对较弱。3、初步推断了DEHFBA对U(VI)、Th(IV)萃取机理,得出DEHFBA与UO2(NO3)2的萃合物为UO2(NO3)2·DEHFBA,分配比的对数与萃取剂浓度的对数两者之间的关系,斜率为非整数的直线关系,推测也可能有2UO2(NO3)2·DEHFBA存在;DEHFBA与Th(NO3)4的萃合物为Th(NO3)4·DEHFBA,也可能有2UO2(NO3)2·DEHFBA同时存在。研究得出DEHFBA对U(VI)、Th(IV)的萃取过程属于吸热过程。研究还发现,金属离子初始浓度低于0.0004 mol/L时,DEHFBA的萃取U性能稍优于DEHBA、TBP,但金属离子初始浓度高于0.0004 mol/L,DEHFBA的萃取性能并没有优越性。4、研究了DEHFBA的辐照稳定性,分析对比辐照前后DEHBA、DEHFBA对U(VI)的萃取行为,从萃取平衡时间、萃取剂浓度、水相酸度、金属离子浓度、萃取温度等因素考察分配比变化,结果表明,DEHFBA相比DEHBA具有更好的辐照稳定性。5、利用串级实验原理,研究了DEHFBA在硝酸介质中对U(VI)、Th(IV)的分离,得出优先考虑萃取U(VI)有利于两者分离。当U(VI)中含微量Th(IV),浓度比例为19:1时,可以达到较好的萃取分离;而当Th(IV)中含微量U(VI),浓度比例为9:1时,即可达到很好的分离。6、探讨了红、绿茶渣对U(VI)、Th(IV)吸附性能,研究了在硝酸介质中,吸附剂剂量、吸附时间、水相酸度、吸附温度等因素对红、绿茶渣吸附性能的影响。得出两种茶叶对U(VI)、Th(IV)的吸净率都能达到98%以上,在U(VI)的吸附研究过程中,绿茶渣比红茶渣容易达到吸附平衡,红茶渣对U(VI)的最大吸附量为70.094μg/mg,绿茶渣对U(VI)的最大吸附量为62.078μg/mg,在吸附过程中红茶渣表现出比绿渣更好的吸附性能。红、绿茶渣吸附U(VI)、Th(IV)的红外光谱分析研究,得出红、绿茶渣中的羰基和羟基及氨基表现出交换与络合。分析了红、绿茶对U(VI)、Th(IV)吸附的吸附模型,得出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能更好地描述U(VI),Th(IV)在红茶渣上与绿茶渣上的吸附行为。
王墨炎[2](2019)在《海藻酸基双水相萃取铬及还原解毒机理研究》文中认为铬是一种首要战略型资源之一,已被广泛应用于制作皮革、颜料、防火材料、冶金行业还有化工等领域。在长期的生产和使用过程中产生的Cr(VI)废水废渣,缺乏有效处理手段而随意排放,使我国自然水体污染严重。铬离子常以+3和+6价态存在,其中高价态铬离子的毒性是低价态铬离子的50-100倍,将Cr(VI)还原成Cr(III)是处理含铬废水最为有效的手段之一。本论文以水体中Cr(VI)污染问题为主,提出了一种基于生物水凝胶海藻酸钠(SA)为萃取剂的聚乙二醇(PEG)/Na2SO4/H2O双水相新体系(ATPS)用于萃取Cr(VI),然后将Cr(VI)萃取富集至含有水溶性PEG和SA的上相中进行光诱导沉淀过程后回收铬,并运用荧光光谱法(F-S)对整个过程中Cr(VI)去向进行跟踪监测。通过红外光谱、显微红外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F-S等手段对体系的组成物质以及得到的产物等进行表征,并分析了PEG/SA在该过程中的作用。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在PEG-2000+Na2SO4+H2O的基础体系上成功制备了生物质基双水相体系,并利用新型体系萃取Cr(VI),达到了分离富集的目的。室温条件下,Cr(VI)与SA形成络合物,最佳萃取点出现在pH=5.50时,为6.08 mg/(g·min),其动力学方程为=6.86·[@]0.47[HCr4-]1.14,表明CCr(VI)是控制反应的关键点,其表观活化能((6)=23.50kJ/mol,表明萃取反应以化学反应为主且Cr(VI)与SA形成类羰基配合物。(2)将富集至上相的有毒害性的Cr(VI)通过光诱导还原、解毒成为Cr(III)离子。当初始溶液pH值低于3.5时,在300 W的全光谱氙灯光源照射下,溶液介质包含PEG的条件下,Cr(VI)可在10分钟内还原成为Cr(III),且由于SA的协同作用,形成了绿色沉淀。对其进行显微红外扫描和X射线能谱分析,表明沉淀是一种化合物,而不是混合物。(3)利用SA在320 nm的激发波长下,可在420 nm发射出荧光的特点,对整体过程的Cr(VI)去向进行监测。结果表明,在萃取阶段,随着Cr(VI)离子浓度的不断增加,荧光强度值逐渐降低,直至完全猝灭,并证明淬灭类型为静态淬灭。在光还原阶段,对过滤后的上清液进行荧光测定,在最佳发射波长下没有相应的荧光强度出现,这意味着SA在光诱导还原过程中起协同作用,与三价铬离子共同形成绿色沉淀。(4)在Cr(VI)的萃取富集过程中,PEG作为分散剂应用于体系,SA因其可与金属离子形成配合物的官能团而用作萃取剂。在光还原解毒过程中,PEG作为还原剂将Cr(VI)转化为Cr(III),而SA则作为共沉淀剂与Cr(III)形成沉淀。本文通过对水体中Cr(VI)污染问题,提出了“分离富集-还原沉淀-荧光监测”的整体过程,为实现高回收率、低成本的铬回收工艺提供了一条有前景、有吸引力的途径。
陈粤华[3](2017)在《基于离子液体的稀土与过渡金属离子的选择性分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从可持续发展和绿色经济的角度来看,从废弃的材料或者伴生矿产中高效分离稀土金属是有效解决稀土资源供给严重不足的重要措施之一。因此,设计、开发环境友好的绿色液-液萃取分离技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由于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如极低的蒸气压、低熔点、不可燃、结构可调变等,离子液体已在有机合成、催化反应、电化学及功能材料的制备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尤其是替代传统的易挥发、有毒易燃的有机溶剂,在金属离子的液-液萃取分离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根据绿色化学的理念,目前离子液体用于金属离子的萃取还存在若干重要问题,例如,萃取过程中经常需要外加萃取试剂,把离子液体溶解在有机溶剂中使用,金属离子的选择性分离效果较差,萃取过程中离子液体的交换损失,萃取后金属离子的回收以及离子液体的循环利用等。利用离子液体结构可调变的特点,设计和开发可持续的功能化离子液体体系是解决这些问题的重要策略之一。作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课题(No.21273062)研究工作的一部分,本文设计、合成了一系列羧基功能化咪唑离子液体,定量地研究了这些离子液体的酸碱性质和溶剂化特性,建立了基于离子液体的稀土金属(钕、钐、钪)与过渡金属(铁、钴)、镧系金属(镧、钐、镥)离子选择性分离的新方法。同时,开发了亲水性离子液体四丁基鏻硝酸盐和硝酸钠双水相体系,并用于稀土钕与过渡金属钴和镍的选择性分离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设计、合成了四种溴化羧基功能离子液体([{(CH2)nCOOH}mim]Br,n=l,3,5,7),在298.2 K和不同离子强度下,测定了这些离子液体在纯水及水-有机物(乙醇,乙二醇,异丙醇和二甲亚砜,x=0.1)混合溶剂中的解离常数pKa,通过扩展的活度系数方程,计算了离子液体在不同溶剂中的热力学解离常数(pKaT)。实验结果表明,介质的离子强度和有机溶剂的添加对pKa和pKaT均有较显着的影响,这种影响可以通过离子液体阴、阳离子的溶剂化效应和它们从水到混合溶剂的转移自由能来解释。这些酸碱解离常数的测定为认识羧基功能化离子液体在后续选择性分离金属离子过程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2.设计、合成了三种阴离子为[Tf2N]-的疏水性羧基功能化咪唑离子液体([(CH2)nCOOHmim][Tf2N])(n=3,5,7),并将这些离子液体直接用于溶液中Nd(Ⅲ)/Fe(Ⅲ)、Sm(Ⅲ)/Co(Ⅱ)的选择性分离。系统地考察了相体积比、接触时间、溶液的pH、离子液体烷基链的长度和体系温度对金属离子萃取的影响。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金属离子的萃取率可达到99.0%,通过控制溶液的pH值成功地将Nd(Ⅲ)/Fe(Ⅲ)、Sm(Ⅲ)/Co(Ⅱ)进行了选择性分离,分离因子高达104-105。萃取之后,用稀HCl、HN03和草酸即可使金属离子有效地被反萃出来,同时离子液体再生并用于下一个循环过程。该萃取过程无需有机溶剂及外加萃取剂,且不存在离子液体的交换损失。因此,羧基功能化离子液体为废弃永磁材料钕铁硼及钐钴永磁材料中稀土金属的选择性回收提供了一种高效、简单、绿色的分离方法。3.发展了以羧基功能化离子液体([(CH2)nCOOHmim][Tf2N])(n=3,5,7)为萃取剂、常规咪唑离子液体([Cnmim][Tf2N])(n=4,6,8,10)为稀释剂的萃取体系,成功用于水溶液中Sc(Ⅲ)与Y(Ⅲ)、镧系金属的选择性分离。对萃取参数如溶液的酸度、萃取剂的烷基链长、稀释剂的烷基链长和温度作了系统地考察。结果表明,在pH 4.2的条件下,Sc(Ⅲ)的萃取率为99.5%。通过调节水相的pH值,Sc(Ⅲ)可与Y(Ⅲ)、镧系金属离子选择性分离,分离因子为103。萃取之后,用稀硝酸可将Sc(Ⅲ)反萃出来。利用斜率分析方法探讨了金属离子的萃取机理,认为羧基功能化离子液体中的质子和稀释剂的阳离子共同参与了交换,这使离子液体的交换损失量大大地降低。因此,羧基功能化离子液体和常规离子液体相结合,为稀土金属钪与钇、镧系金属离子的选择性分离提供了高效、清洁的新方法。4.设计了亲水性离子液体[P4444][NO3]或[N4444][NO3]与无机盐NaNO3、NH4NO3形成的双水相体系。在298.1K测定了双水相体系的双结线,考察了温度对双水相体系的影响,研究了[P4444][NO3]与NaNO3构建的双水相体系对稀土金属Nd(Ⅲ)的萃取性能,考察了溶液的pH值、无机盐和离子液体的用量对Nd(Ⅲ)萃取率的影响。在优化的条件下,Nd(Ⅲ)的萃取率高达99.7%,而且可以实现Nd(Ⅲ)与过渡金属Co(Ⅱ)和Ni(Ⅱ)的选择性分离,分离因子为1626。采用草酸钠可将离子液体相中的Nd(Ⅲ)反萃出来,同时实现离子液体的循环使用。在萃取体系中,离子液体既是双水相的组分又是金属离子的萃取剂,无需外加有机溶剂和萃取剂,同时避免了含氟原子的疏水性离子液体的使用。这些优点表明,该离子液体双水相体系可有效地用于Nd(Ⅲ)与Co(Ⅱ)和Ni(Ⅱ)的选择性绿色分离。
刘聪[4](2017)在《硫杂杯芳烃衍生物及其复合材料的合成与基础分离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核能的开发利用、核武器试验以及突发性核事故等工业和军事活动所产生的放射性核素锶(Sr)不可避免的通过水介质被释放到自然界中,对生态环境以及人类生命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威胁,Sr的去除和分析检测因此受到了广泛的关注。Sr又是化工和医药等生产领域常用的元素,从废水中回收Sr可以成为获取资源的新渠道。因此,深入研究溶液中Sr的分离是十分必要的。杯芳烃作为第三代超分子化合物,具有结构易修饰、热稳定性好、耐辐照等优点。硫杂杯芳烃不仅继承了亚甲基杯芳烃的特点,而且具有较大的洞穴结构、显着的金属离子络合能力、构象更加灵活易变,被广泛应用于金属离子识别方面的研究。本文基于硫杂杯芳烃易修饰以及金属离子识别性能好的特点,合成并表征若干硫杂杯芳烃衍生物以及新型硫杂杯芳烃-石墨烯复合材料、硫杂杯芳烃-树脂复合材料,考察了它们对溶液中Sr的分离性能。本文主要工作内容与成果如下:(1)首先合成并表征了若干硫杂杯芳烃,然后利用石墨烯、阴离子树脂D201、D202、D301为载体合成了对磺酸基硫桥杯[4]芳烃-石墨烯(TCAS-rGO)、对磺酸基砜桥杯[4]芳烃-石墨烯(SCAS-rGO)、对磺酸基砜桥杯[4]芳烃-D201树脂(SCAS-D201)、对磺酸基砜桥杯[4]芳烃-D202树脂(SCAS-D202)、对磺酸基砜桥杯[4]芳烃-D301树脂(SCAS-D301)等新型复合材料,并利用SEM、EDX、FT-IR、TGA、拉曼光谱、TEM、氮吸附-脱附等温线和XPS等技术手段进行了表征,明确了杯芳烃与石墨烯和树脂材料的复合机理;(2)以溶剂萃取法研究了对叔丁基砜桥杯[4]芳烃(SCA)从溶液中萃取Sr(II)和Cs(I)的基础特性。考察了不同萃取时间、pH、SCA浓度、硝酸根浓度等对萃取性能的影响;计算了吉布斯自由能变(ΔGo),焓变(ΔHo)和熵变(ΔSo)等热力学参数;研究了SCA与Sr(II)和Cs(I)配位的化学计量;结合对萃合物的红外和核磁氢谱表征,分析了SCA对Sr(II)和Cs(I)的萃取机理,发现SCA识别Sr(II)的作用基团是酚羟基和桥联O=S=O官能团,得到了萃合物可能的空间结构;考察了SCA和SCA/CHCl3的耐辐照性能,结果表明SCA和SCA/CHCl3在5×105 Gy辐照强度下,依然能够保持对Sr(II)和Cs(I)较好的萃取能力。(3)研究了SCAS-D201、SCAS-rGO等复合材料对Sr(II)的基础吸附特性。考察了pH、吸附剂质量、吸附时间、温度和重复利用等因素对吸附性能的影响,明确了复合材料的基础吸附性能,在所有杯芳烃-树脂复合材料中,SCAS-D201的吸附容量最大,而且可以在吸附-脱附循环工艺中高效重复利用5次;SCAS-D201的吸附主要依靠SCAS对Sr(II)的络合,而SCAS-rGO主要依靠SCAS和石墨烯表面含氧官能团的络合作用。计算了吸附过程的吉布斯自由能变(ΔGo),焓变(ΔHo)和熵变(ΔSo)等热力学参数;研究了SCAS-D201和SCAS-rGO复合材料对Sr(II)的吸附机理,吸附符合准二级动力学吸附模型和朗格缪尔等温吸附模型,而且是自发吸热的。(4)研究了TCAS-rGO复合材料在溶液中对Pb(II)和Cd(II)的吸附行为,获得了基础吸附特性和理化参数;SCAS-D201复合材料对Pb(II)和Cd(II)的选择性明显优于Na(I)、K(I)等金属离子;吸附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和朗格缪尔等温吸附模型;Cl-和NO3-的存在几乎不影响复合材料对Pb(II)和Cd(II)的吸附效果。SCAS-rGO复合材料作为吸附剂,在对Pb(II)和Cd(II)的吸附-脱附过程中可以高效循环利用4次;对吸附前后的TCAS-rGO复合材料进行了FT-IR、SEM、EDX等表征,对结果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合成的新型复合材料具有热稳定性好、韧度高、对金属离子吸附量大等优点,为水介质中金属离子的分离提供了新思路。
李阳[5](2017)在《丁二酰胺基功能性离子液的合成表征以及对铀酰、钍、铕的萃取行为研究》文中指出随着世界各国的经济快速发展,同时也带来了很多环境、能源等严重性社会问题,为了解决电力能源的需求问题,当代核工业正在快速发展,原料铀的处理工艺以及在核电后期的高放废液中的铀处理工艺都是引起广泛专注的,解决此类问题才能使核能走向更加宽广的应用前景,才能在未来更加长久地使用下去。本文采用新型的功能性离子液体进行萃取处理,作为一种新型的萃取手段,成为了多方关注的焦点,功能性离子液体用于萃取研究,主要发挥了离子液体低挥发性、低粘度、无毒无污染、可重复使用的优点,同时又具备特殊的萃取功能基团,实现萃取分离。本文合成并且表征了3-双(N,N-R基氨基甲酰基)-1-R’基咪唑NTf2功能性离子液萃取剂。本文涉及到的几种萃取剂合成原料简单易得,合成方法可以适用于大量合成,具有较好的工业使用前景。本文共合成了7种不同取代基的丁二酰胺类功能性离子液,并且通过有机合成过程中经常使用的高分辨质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碳谱对产物的结构进行了相应的表征确认。本文同时探究了不同功能性离子液体在常规有机溶剂作稀释剂,离子液作稀释剂,不使用稀释剂三种情况下的萃取情况,在不同酸度,不同浓度以及不同振荡时间下的萃取情况,反萃和重复使用。实验结果证明:首先合成了七种新型功能性离子液体,其中合成的丁二酰胺基离子液3-双(N,N-丁基氨基甲酰基)-1丁基咪唑双三氟甲磺酰功能性离子液在铀酰的萃取行为研究中表现出最好的效果,并且对钍和铕的萃取性能很差,有望应用于镧锕分离研究,其在没有稀释剂参与的情况下功能性离子液的萃取效果更好;在不同氢离子浓度的条件下对铀酰的萃取效果,表现出的趋势是当氢离子浓度越大,铀酰离子更加容易进行萃取;一定范围内延长振荡时间,功能性离子液体的萃取效果会增强,在70分钟时萃取达到平衡;功能性离子液阴离子不交换的基础上依旧具有较好的萃取性能;功能性离子液可多次重复利用。
陈胜[6](2016)在《新型萃取剂萃取电子垃圾中贵金属的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贵金属因具有许多不可替代的优良性能而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国防、化工、电子、汽车等工业领域,被誉为“现代工业的维他命”。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贵金属的需求量日益增大的同时,电子垃圾的产量也在急剧增加。电子垃圾中含有多种高品位的贵金属元素,因此,从电子垃圾中回收贵金属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和环境意义。溶剂萃取法因具有选择性好、金属回收率高、成本低、有机试剂可以循环利用等优点,在电子垃圾中贵金属的回收领域受到广泛关注。萃取剂是溶剂萃取的主要限制因素,传统萃取剂具有不耐酸、萃取容量小、不易反萃等缺点,酰胺萃取剂则在上述方面表现出显着优势,并且燃烧后没有二次污染,因此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合成了三种新型酰胺萃取剂并对其萃取贵金属的性能进行了详细探讨,主要完成了以下工作:(1)通过N-烷基化和N-酰基化反应合成三种新型酰胺萃取剂N,N’-二甲基-N,N’-二癸基-3-氧戊二酰胺(MDDGA)、N,N’-二甲基-N,N’-二癸基-3-硫戊二酰胺(MDTDGA)和 N,N’-二甲基-N,N’-二苯基-3-硫戊二酰胺(DMDPhTDGA),并使用红外光谱对其进行表征。对三种萃取剂的合成成本进行简单核算,分别为9.45元/gMDDGA、5.81 元/gMDTDGA、2.54 元/gDMDPhTDGA。(2)以正十二烷:异辛醇=4:1(体积比)为稀释剂,研究MDDGA对金属Au(Ⅲ)、Pd(Ⅱ)、Pt(Ⅳ)、Cu(Ⅱ)的萃取效果。盐酸浓度≤3mol/L时,四种金属的最高萃取效率分别为 99.60%、6.72%、12.71%、0.54%,MDDGA 能够将 Au(Ⅲ)从含有Pd(Ⅱ)、Pt(Ⅳ)、Cu(Ⅱ)的混合液中分离出来。重点研究盐酸浓度≦3mol/L时,MDDGA对Au(Ⅲ)的萃取性能:萃取的平衡时间为30min;萃取分配比D随着盐酸浓度、水相氢离子浓度、水相氯离子浓度和萃取剂浓度的增加而增大。MDDGA对Au(Ⅲ)的萃取符合离子缔合机理,萃合物组成为(MDDGAH+)AuCl4。(3)以三氯甲烷为稀释剂,研究MDTDGA对金属Au(Ⅲ)、Pd(Ⅱ)、Pt(Ⅳ)、Cu(Ⅱ)的萃取效果,四种金属的最高萃取效率分别为99.87%、93.77%、10.03%、1.62%。MDTDGA对Au(Ⅲ)的萃取效果最好,Pd(Ⅱ)次之,低酸条件下基本不萃取Pt(Ⅳ)、Cu(Ⅱ)。重点研究盐酸浓度在0~3mol/L时,MDTDGA对Au(Ⅲ)、Pd(Ⅱ)的萃取性能:Au(Ⅲ)、Pd(Ⅱ)的萃取效果随水相盐酸浓度、水相氯离子浓度的增大而减小,不随水相氢离子浓度的增加而改变,随萃取剂浓度的增加而增大。得到MDTDGA对Au(Ⅲ)、Pd(Ⅱ)的萃取符合配位取代机理,Au(Ⅲ)、Pd(Ⅱ)均同时与两个萃取剂分子配位,萃合物组成分别为MDTDGA2AuCl3、MDTDGA2PdCl2。(4)以三氯甲烷为稀释剂,研究DMDPhTDGA对金属Au(Ⅱ)、Pd(Ⅱ)、Pt(Ⅳ)、Cu(Ⅱ)的萃取效果,四种金属的最高萃取效率分别是99.90%、98.91%、1.31%、1.20%。DMDPhTDGA基本完全萃取Au(Ⅲ),对Pd(Ⅱ)的萃取效果次之,基本不萃取Pt(Ⅳ)、Cu(Ⅱ),说明DMDPhTDGA是Au(Ⅲ)、Pd(Ⅱ)的高选择性萃取剂。重点研究盐酸浓度在0~3mol/L时,DMDPhTDGA萃取Au(Ⅲ)、Pd(Ⅱ)的影响因素:Au(Ⅲ)、Pd(Ⅱ)的萃取效果随水相盐酸浓度、水相氯离子浓度的增大而减小,不随水相氢离子浓度的增加而改变,随萃取剂浓度的增加而增大。DMDPhTDGA对Au(Ⅲ)、Pd(Ⅱ)的萃取符合配位取代机理,Au(Ⅲ)与两个萃取剂分子同时配位,Pd(Ⅱ)与一个萃取剂分子配位,萃合物组成分别为DMDPhTDGA2AuCl3、DMDPhTDGAPdCl2。
黄清钢[7](2016)在《多取代双—丁二酰胺萃取剂的合成及其萃取U(Ⅵ),Th(Ⅳ)和Eu(Ⅲ)的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能源消费大幅增加,现有能源消费模式对环境造成重大威胁。人类对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特别是全球变暖可能造成的灾难前景,促使人们寻找新的能源,以保证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核电作为一种安全、经济、清洁能源,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手段,得到了人们的普遍认可。制约核电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是核废料的处理,特别是高放废液的处理。目前广泛应用的PUREX流程是一种溶剂萃取流程,该流程以TBP作为萃取剂,完成了对乏燃料中铀和钚的回收再利用。TBP是含磷的化合物,其固有的缺点之一是,降解产物DBP和MBP会影响对裂片产物的去污。为了进一步改善后处理工艺流程,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科研工作者一直在寻找可代替TBP的萃取剂。本工作合成了一系列多取代双-丁二酰胺化合物,并用于萃取、分离锕系元素和镧系元素,初步探讨了其萃取机理。1、合成了9种不同取代基的双-丁二酰胺化合物,使用了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高分辨质谱等手段对合成产物进行了表征。2、研究了9种双-丁二酰胺化合物在不同稀释剂中萃取铀酰的性能,结果发现在二甲苯、甲苯、四氯化碳中萃取效果较好,用二甲苯作稀释剂时,萃取效果最好的是TBDE-BisSCA,其萃取铀酰的机理为中性络合萃取,萃合物组成为UO2(NO3)2·TBDE-BisSCA。3、研究了乙基取代的双-丁二酰胺化合物在二甲苯中萃取钍的性能,结果发现萃取效果最好的是TBDE-BisSCA,其萃取规律与萃取铀酰相似,萃取机理为中性络合萃取,萃合物组成为Th(NO3)4·TBDE-BisSCA;该类化合物萃取铕的性能很差,可望用于镧锕分离。4、研究了乙基取代的双-丁二酰胺化合物在咪唑型离子液体中萃取铀酰的性能,结果发现在[Bmim]PF6中TODE-BisSCA的萃取效果最好,萃取机理为阳离子交换机理。
黄逸仙[8](2016)在《含硫萃取剂的合成及其对钯萃取性能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本论文中,我们合成了一系列新型不对称烷基亚砜被并首次将其应用于钯的萃取。在不对称烷基亚砜对钯的萃取行为的探讨中我们发现,水相中的盐酸浓度对Pd(Ⅱ)的萃取有显着的影响。随着盐酸浓度的不断增加,Pd(Ⅱ)的萃取率表现出先下降后升高的趋势。我们使用斜率法对影响萃取反应的各因素(氢离子、氯离子、亚砜浓度等)进行了讨论,并结合13C NMR和红外光谱表征探究了该萃取机理。不对称烷基亚砜在低酸度时通过S和O原子混合配位的配位取代机理萃取钯并形成萃合比为2:1的萃合物;高酸度时通过质子参与的离子缔合机理萃取钯。萃取结构效应分析表明,碳链的增长有助于不对称烷基亚砜萃取能力的提高;支链位阻的增大会明显降低其萃取能力。我们对这些亚砜对钯的萃取反应热力学进行分析并计算得到相关热力学参数,温度的升高有利于萃取反应的进行。此外,有机相中钯的反萃通过氨水很容易实现。异辛基正戊基亚砜(OASO)被应用到盐酸介质中Pd(Ⅱ)和Pt(Ⅳ)分离中。我们对室温的条件下影响分离过程的各因素进行分析并得出Pd(Ⅱ)和Pt(Ⅳ)分离的达到最佳分离效果时所需的条件:有机相,02 mol L-1 OASO:水相中HCl浓度,01 mol L-1;Ro:a=1;萃取时间5分钟。在此条件下分离系数可达279.3。我们讨论了OASO分离Pd(Ⅱ)和Pt(IV)的机理,在低盐酸浓度下OASO通过配位取代机理萃取Pd(Ⅱ)且此时和Pt(IV)之间没有配位作用,所以低酸度条件下分离效果很好;高酸度下OASO均通过质子参与的离子缔合机理萃取Pd(Ⅱ)和Pt(Ⅳ),因此高酸度条件下不利于分离。反萃方面,3O mol L-1氨水和蒸馏水可以作为负载在有机相中钯和铂的反萃剂,且均具有很好的反萃效果。一组新型硫代酰胺衍生物被合成出来并首次应用于盐酸介质中钯的萃取。水相中盐酸浓度的变化可以明显影响硫代酰胺衍生物萃取Pd(Ⅱ)的反应,硫代酰胺衍生物对Pd(Ⅱ)的萃取率随着盐酸浓度的增加表现出先迅速降低后略有回升的趋势。我们通过等摩尔连续变换法得出,在低盐酸浓度下,硫代酰胺衍生物和Pd(Ⅱ)之间形成了2:1的配合物并通过配位取代机理萃取Pd(Ⅱ)。水相中的离子强度的不断增大有利于金属有机化合物在有机相中的分配可以对高盐酸浓度条件下Pd(Ⅱ)萃取率的少许回升进行解释。通过对所合成硫代酰胺萃取能力的比较我们得出,取代基碳链的增长有利于硫代酰胺衍生物萃取能力的提高;苯环的引入可降低其萃取能力。此外,有机相中钯的反萃通过0.1 mol L-1硫脲溶于1.0 mol L-1盐酸的溶液很容易实现。
黄逸仙,杨延钊[9](2015)在《不对称烷基亚砜的合成及其对钯萃取性能的研究》文中认为一系列新型不对称烷基亚砜被合成出来并首次应用于盐酸介质中钯的萃取。水相中的盐酸浓度对该体系中钯的萃取有显着的影响,当[HCl]<2.0 mol L-1时,萃取率随盐酸浓度增大而明显降低;当[HCl]>2.0 mol L-1时,萃取率随盐酸浓度增大而逐渐升高。萃取结构效应分析表明,不对称烷基亚砜的结构不同引起其萃取能力的差异,具体表现为:碳链的增长有利于萃取能力的提高。通过实验所得相关热力学参数,这些亚砜对钯的萃取反应均为吸热反应。此外,氨水可以高效地将有机相中的钯反萃到水相中。
路文娟[10](2013)在《微乳液及离子液体萃取金和汞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萃取化学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分离技术。自从1891年Nerst提出分配定律为萃取化学奠定了理论基础,萃取化学就开始了不断的发展,成为无机化学与有机化学领域一个很有影响的学科分支。工业应用的实践表明,萃取法与其他分离方法相比,具有分离效果好、生产能力大、金属回收率高、试剂消耗少、设备简单、能耗低且生产过程易于实现自动化与连续化等优点。正是基于上述原因,在湿法冶金中萃取法的研究与应用不断得到了扩展并且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微乳液和离子液体由于其本身独特的性质,被广大研究者应用在溶剂萃取技术中,使这门科学又焕发了新的活力。本文选取WinsorⅡ油包水型微乳液对电子垃圾中微量金的回收进行了研究,对其工业应用进行了初步探讨;选取疏水性咪唑离子液体对其在金的萃取领域的应用进行了研究;制备了1,3-二乙基咪唑硫酮(C2C2ImT),考察了它与汞的配合能力并将其溶解在离子液体中对汞进行了萃取研究。论文的主要工作归纳如下:1.CTAB/异戊醇/正庚烷/亚硫酸钠溶液微乳体系从盐酸溶液中萃取回收金微乳液具有一些优异的特性,作为萃取介质具有很多其他分离方法所不能比拟的优点。文中我们选择了阳离子表面活性剂CTAB.助表面活性剂异戊醇、正庚烷以及亚硫酸钠溶液来制备WinsorⅡ油包水型微乳液,并将所制备的微乳液应用于从盐酸介质中萃取金的研究。通过研究萃取过程中萃取平衡时间、水乳比、内水相浓度、助表面活性剂浓度、料液中H+和C1-浓度以及萃取温度对金的萃取率的影响,确定了该微乳体系用于萃取金属金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该微乳液体系对金具有较高的萃取率。金(Ⅲ)与CTAB形成离子缔合物AuCl4-CTAB+而被萃取到有机相中。通过热力学研究得出了萃取Au(Ⅲ)过程的相关热力学参数的值(ΔH°T=-36.76kJ mol-1和ΔS°T=-84.87J mol-1K-1),降低温度有利于萃取的进行。H+和Cl-浓度的增加均不利于金的萃取。该体系具有较好的选择性,在盐酸浓度范围为0.2-5M时均保持萃取率>99%,而不萃取Al、Ni、Co等贱金属。同时我们还探讨了使用所制备的微乳液从电子垃圾中回收金的可行性以及对于萃取产生的含有CTAB的废水的处理问题。实验结果证明CTAB/异戊醇/正庚烷/亚硫酸钠溶液微乳体系在从电子垃圾中回收金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2.疏水性咪唑类离子液体从盐酸介质中萃取金的研究离子液体具有低蒸汽压的特殊性质,可替代传统溶剂萃取所用的挥发性有机溶剂(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VOCs),被认为是一种绿色溶剂。文中我们采用四种疏水性离子液体进行了从盐酸介质中萃取金的研究。通过研究萃取过程中萃取平衡时间、水乳比以及萃取温度对金的萃取率的影响,确定了离子液体体系用于萃取金属金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各离子液体对金的萃取能力与其疏水性有关。通过热力学计算,可以计算四种离子液体在萃取金过程中的热力学函数:ΔH[C6mim][PF6]=5.554kJ-mol"1, ΔH[C4mim][NTf2]=-13.078kJ-mol-1, ΔH[C6mim][NTf2]=-12.862kJ·mol-1, ΔH[C8mim][NTf2]=-12.504kJ-mor-1。根据对萃合物晶体结构和对水相中离子液体阴离子浓度对萃取率的影响的实验结果的分析,推测出咪唑类离子液体萃取金的机理是阴离子交换机理。3. C2C2ImT/[C2mim][NTf2]体系萃取分离汞的研究采用1,3-二乙基咪唑醋酸盐离子液体和硫粉反应制备了1,3-二乙基咪唑硫酮并用于和汞的配合及萃取研究。整个制备过程只需一步反应,简单易行,且不需要溶剂。利用核磁、红外及X-射线单晶衍射仪对制备的C2C2ImT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对1,3-二乙基咪唑硫酮和汞的配合能力进行了研究,根据反应物的配比和反应条件的不同得到了三个汞的配位数和配位结构不同的Hg-C2C2ImT化合物,其中包括第一个被报道的Hg-NTf2结构。将C2C2ImT溶解在疏水性咪唑离子液体[C2mim][NTf2]中作为萃取有机相,研究了C2C2ImT/[C2mim][NTf2]体系对水相中HgCl2和Hg(OAc)2的萃取行为。当萃取HgCl2时,萃取到离子液体中的萃合物的结构为中性的Hg(C2C2ImT)2Cl2。而当萃取Hg(OAc)2时,萃取机理为阳离子交换,Hg2+首先与萃取剂形成[Hg(C2C2ImT)2]2+离子,然后与离子液体中的C2mim+交换被萃取到有机相中。根据对两种不同配比的HgCl2-C2C2ImT配合物结构的分析,我们尝试了通过改变萃取剂C2C2ImT的浓度和水相中HgCl2的浓度,控制萃合物为在离子液体相中溶解度极低的[Hg(C2C2ImT)-KCl-μ2CI]2,从而生成沉淀,实现离子液体的重复使用。
二、不对称烷基亚砜对Hg(II)萃取行为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不对称烷基亚砜对Hg(II)萃取行为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二(2-乙基己基)全氟丁酰胺(DEHFBA)萃取分离铀、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核能的利用 |
1.1.1 核能利用趋势 |
1.1.2 核能发展引起核燃料问题 |
1.2 核能工业中溶剂萃取技术的研究状况 |
1.2.1 工艺流程的研究 |
1.2.2 新萃取剂的研究现状及意义 |
1.3 本研究工作的意义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萃取剂DEHFBA的合成及表征 |
2.1 引言 |
2.2 DEHFBA的合成 |
2.2.1 实验仪器及试剂 |
2.2.2 DEHFBA的合成反应 |
2.2.3 DEHFBA的纯化 |
2.2.4 新萃取剂的主要理化指标 |
2.3 DEHFBA的表征 |
2.3.1 DEHFBA产物的红外光谱 |
2.3.2 产物的核磁共振氢谱 |
2.3.3 产物的核磁共振氟谱 |
2.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DEHFBA对UO_2~(2+)萃取性能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试剂和仪器 |
3.2.2 分析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萃取条件的选择 |
3.3.2 二(2-乙基己基)氟代丁酰胺与UO_2~(2+)萃合物的确定 |
3.3.3 萃合物红外光谱图 |
3.3.4 DEHFBA与UO_2~(2+)萃合物晶体的培养 |
3.4 DEHFBA与DEHBA、TBP对UO_2~(2+)萃取性能的比较 |
3.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DEHFBA对Th(IV)萃取性能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试剂和仪器 |
4.2.2 分析方法 |
4.2.3 实验步骤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萃取条件的优化 |
4.3.2 DEHFBA与Th(IV)萃合物的确定 |
4.3.3 萃合物红外光谱图 |
4.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辐照对DEHBA、DEHFBA萃取UO_2~(2+)性能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仪器和试剂 |
5.2.2 辐照实验方法 |
5.2.3 分析方法 |
5.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5.3.1 辐照前后DEHBA萃取性能的影响 |
5.3.2 辐照前后萃取剂DEHFBA对UO_2~(2+)萃取性能的研究 |
5.3.3 辐照对DEHFBA与 DEHBA萃取性能的比较 |
5.3.4 DEHBA与 DEHFBA辐照前后的光谱图分析 |
5.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DEHFBA对U(VI)、Th(IV)萃取分离 |
6.1 引言 |
6.2 实验部分 |
6.2.1 实验仪器与试剂 |
6.2.2 水相/有机相中钍中铀的Br-PADAP分光光度法的测定 |
6.2.3 水相/有机相中微量U(VI)中Th(IV)的钍试剂分光光度法(U干扰条件下) |
6.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6.3.1 优先考虑Th(IV)的分离 |
6.3.2 优先考虑U(VI)的分离 |
6.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绿茶渣与红茶渣对UO_2~(2+)吸附性能的研究 |
7.1 引言 |
7.2 实验部分 |
7.2.1 实验仪器及试剂 |
7.2.2 分析方法 |
7.2.3 茶叶的前处理 |
7.2.4 吸附实验 |
7.3 结果与讨论 |
7.3.1 不同条件对红、绿茶渣吸附性能的影响 |
7.3.2 茶叶渣最大吸附量qe的测定 |
7.3.3 红、绿茶渣吸附UO_2~(2+)红外光谱图 |
7.3.4 红、绿茶渣对铀的等温吸附模型分析 |
7.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八章 绿茶渣与红茶渣对Th(IV)吸附性能的研究 |
8.1 引言 |
8.2 实验部分 |
8.2.1 实验仪器及试剂 |
8.2.2 分析方法 |
8.2.3 茶叶的前处理 |
8.2.4 吸附实验 |
8.3 结果与讨论 |
8.3.1 不同条件红、绿茶渣对Th4+吸附性能的影响 |
8.3.2 红、绿茶渣吸附Th4+红外光谱图 |
8.3.3 红、绿茶渣对钍的等温吸附模型分析 |
8.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
9.1 结论 |
9.2 创新点 |
9.3 展望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及专利 |
致谢 |
(2)海藻酸基双水相萃取铬及还原解毒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铬的来源及污染 |
1.2 Cr(Ⅵ)的去除方法 |
1.2.1 化学沉淀法 |
1.2.2 电解还原法 |
1.2.3 吸附处理法 |
1.3 双水相体系对Cr(Ⅵ)的富集研究 |
1.3.1 双水相体系的分类 |
1.3.2 双水相萃取技术原理 |
1.3.3 双水相萃取体系的国发展状态 |
1.3.4 生物质基水凝胶在双水相体系的应用 |
1.4 光还原解毒过程研究 |
1.5 荧光监测的研究 |
1.6 课题研究内容及意义 |
1.6.1 课题研究内容 |
1.6.2 课题研究意义 |
2 相图的制备、组分测量和稳定性证明 |
2.1 实验仪器及药品 |
2.1.1 实验仪器 |
2.1.2 药品和试剂 |
2.2 实验内容 |
2.2.1 聚乙二醇-硫酸钠体系的双节线相图 |
2.2.2 聚乙二醇-硫酸钠体系的组成成分测定 |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3.1 体系的双节线相图 |
2.3.2 体系的组成成分测定 |
2.3.3 生物质基双水相体系的双节线相图及荧光拟合 |
2.3.4 生物质基双水相体系的稳定性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3 生物质基双水相体系萃取Cr(Ⅵ)的研究 |
3.1 实验仪器和药品 |
3.1.1 实验仪器 |
3.1.2 药品与试剂 |
3.2 实验内容 |
3.2.1 萃取实验方法 |
3.2.2 萃取动力学 |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3.1 Cr(Ⅵ)的萃取实验 |
3.3.2 体系萃取动力学研究 |
3.4 萃取动力学机理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光诱导沉淀产生的规律和机理 |
4.1 实验仪器及药品 |
4.1.1 实验仪器 |
4.1.2 药品与试剂 |
4.2 实验内容 |
4.2.1 光还原流程 |
4.2.2 实验主要数据的测定 |
4.2.3 产物表征 |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3.1 不同溶液介质对光还原的影响 |
4.3.2 溶液初始pH值对光还原的影响 |
4.3.3 光诱导沉淀过程的动力学计算 |
4.3.4 光诱导沉淀产物表征 |
4.4 光诱导沉淀机理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Cr(Ⅵ)的荧光监测 |
5.1 实验仪器及药品 |
5.1.1 实验仪器 |
5.1.2 药品与试剂 |
5.2 实验内容 |
5.2.1 Cr(Ⅵ)浓度对荧光强度的影响 |
5.2.2 荧光淬灭类型的判断 |
5.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5.3.1 双水相体系的三维荧光光谱 |
5.3.2 Cr(Ⅵ)离子浓度对荧光强度的影响 |
5.3.3 荧光淬灭类型的判断 |
5.3.4 萃取还原不同阶段的荧光强度影响 |
5.4 荧光淬灭机理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3)基于离子液体的稀土与过渡金属离子的选择性分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离子液体概述 |
1.1.1 离子液体的种类 |
1.1.2 离子液体的性质 |
1.2 离子液体用于金属离子的萃取分离 |
1.2.1 离子液体替代传统有机溶剂在萃取体系中用作稀释剂 |
1.2.2 功能化离子液体萃取金属离子 |
1.2.3 离子液体均相/液-液萃取金属离子 |
1.2.4 离子液体双水相 |
1.3 本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羧基功能化离子液体的热力学解离常数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试剂 |
2.2.2 离子液体的合成 |
2.2.3 解离常数的测定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离子液体的解离常数和热力学解离常数 |
2.3.2 离子液体咪唑环上烷基链的长度对解离常数的影响 |
2.3.3 溶剂效应对离子液体解离常数的影响 |
2.4 结论 |
第三章 羧基功能化离子液体用于铁/钕和钐/钴的选择性分离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试剂 |
3.2.2 离子液体的合成 |
3.2.3 萃取实验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相体积比和接触时间对金属离子萃取效率的影响 |
3.3.2 溶液pH对金属离子萃取和铁/钕及钐/钴选择性分离的影响 |
3.3.3 金属离子的浓度对萃取效率的影响 |
3.3.4 离子液体的烷基链长对萃取效率的影响 |
3.3.5 温度的影响 |
3.3.6 金属离子的反萃和离子液体的循环使用 |
3.4 结论 |
第四章 羧基功能化离子液体用于钪与钇/镧系金属离子的选择性分离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主要试剂 |
4.2.2 离子液体的合成 |
4.2.3 萃取实验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相体积比、体系温度和接触时间的影响 |
4.3.2 离子液体萃取剂烷基链的长度和溶液pH值对萃取效率的影响 |
4.3.3 离子液体稀释剂的烷基链长度的影响 |
4.3.4 Sc(Ⅲ)的萃取机理分析 |
4.3.5 Sc(Ⅲ)的萃取热力学研究 |
4.3.6 Sc(Ⅲ)与钇/镧系金属离子的选择性分离 |
4.3.7 Sc(Ⅲ)的反萃 |
4.4 结论 |
第五章 离子液体双水相用于钕与钴/镍的选择性分离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主要试剂 |
5.2.2 离子液体的合成和表征 |
5.2.3 离子液体双水相体系相图的测定 |
5.2.4 金属离子的萃取和反萃 |
5.2.5 定量~1H NMR光谱的测定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离子液体双水相体系的相图 |
5.3.2 接触时间和溶液pH对Nd(Ⅲ)的萃取率的影响 |
5.3.3 NaNO_3和离子液体的用量对萃取率的影响 |
5.3.4 从Ni(Ⅱ)和Co(Ⅱ)中选择性分离Nd(Ⅲ) |
5.3.5 金属离子的反萃及离子液体的循环使用 |
5.4 结论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离子液体的~1H NMR和~(13)C NMR光谱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4)硫杂杯芳烃衍生物及其复合材料的合成与基础分离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Sr分离研究进展 |
1.2.1 溶剂萃取法 |
1.2.2 吸附法 |
1.3 硫杂杯芳烃简介 |
1.3.1 硫杂杯芳烃的合成 |
1.3.2 硫杂杯芳烃的化学修饰 |
1.3.3 硫杂杯芳烃的识别作用 |
1.4 杯芳烃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
1.4.1 杯芳烃-树脂复合材料 |
1.4.2 杯芳烃-石墨烯复合材料 |
1.5 课题的提出与研究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2章 硫杂杯芳烃及其复合材料的合成与表征 |
2.1 引言 |
2.2 实验试剂与仪器 |
2.2.1 实验试剂 |
2.2.2 实验仪器 |
2.3 实验部分 |
2.3.1 硫杂杯芳烃及其衍生物的合成 |
2.3.2 硫杂杯芳烃-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合成 |
2.3.3 硫杂杯芳烃-树脂复合材料的制备 |
2.4 表征与分析讨论 |
2.4.1 表征方法与条件 |
2.4.2 结果与讨论 |
2.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3章 硫杂杯芳烃的萃取性能与机理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3.2.2 实验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萃取时间的影响 |
3.3.2 pH的影响 |
3.3.3 SCA浓度的影响 |
3.3.4 硝酸根浓度的影响 |
3.3.5 萃取温度的影响 |
3.3.6 TCA和SCAOEt对 Sr(Ⅱ)和Cs(Ⅰ)的萃取及萃合物的表征 |
3.3.7 辐照强度对SCA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4章 对磺酸基砜桥杯[4]芳烃-D201 树脂复合材料对锶离子的吸附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试剂与仪器 |
4.2.2 实验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复合材料种类的影响 |
4.3.2 pH的影响 |
4.3.3 吸附剂质量的影响 |
4.3.4 吸附时间和吸附温度的影响 |
4.3.5 吸附等温模型 |
4.3.6 吸附热力学研究 |
4.3.7 吸附剂再生研究 |
4.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5章 对磺酸基砜桥杯[4]芳烃-石墨烯复合材料对锶离子的吸附性能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试剂与仪器 |
5.2.2 实验方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pH的影响 |
5.3.2 吸附动力学研究 |
5.3.3 吸附等温模型 |
5.3.4 吸附热力学研究 |
5.3.5 对共存金属离子的吸附 |
5.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6章 对磺酸基硫桥杯[4]芳烃-石墨烯复合材料对铅和镉离子的吸附性能研究.. |
6.1 引言 |
6.2 实验部分 |
6.2.1 试剂与仪器 |
6.2.2 实验方法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pH的影响 |
6.3.2 吸附动力学研究 |
6.3.3 吸附等温模型 |
6.3.4 吸附热力学研究 |
6.3.5 氯离子与硝酸根的影响 |
6.3.6 吸附剂再生研究 |
6.3.7 吸附Pb(Ⅱ)和Cd(Ⅱ)后的TCAS-rGO复合材料的表征 |
6.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附录 金属离子标准曲线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丁二酰胺基功能性离子液的合成表征以及对铀酰、钍、铕的萃取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我国环境现状 |
1.1.1 大气污染 |
1.1.2 水体污染 |
1.1.3 土壤污染 |
1.2 我国能源开发与新能源发展 |
1.2.1 化石能源占主导 |
1.2.2 核能快速发展 |
1.3 核燃料循环概述 |
1.3.1 核燃料循环 |
1.3.2 溶剂萃取 |
1.3.3 TBP的应用 |
1.4 离子液简介 |
1.4.1 离子液 |
1.4.2 离子液的应用 |
1.4.3 功能性离子液的应用 |
1.4.4 离子液体的分类 |
1.4.5 萃取剂的分类 |
1.5 本课题研究内容和意义 |
第二章 丁二酰胺基功能性离子液的合成及表征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 |
2.2.1 实验试剂 |
2.2.2 实验室仪器及设备 |
2.2.3 实验处理方法 |
2.3 合成步骤 |
2.3.1 产物骨架 |
2.3.2 3-双(N,N-丁基氨基甲酰基)-1 丁基咪唑双三氟甲磺酰功能性离子液的合成 |
2.3.3 3-双(N,N-己基氨基甲酰基)-1 丁基咪唑双三氟甲磺酰功能性离子液的合成 |
2.3.4 3-双(N,N-辛基氨基甲酰基)-1 丁基咪唑双三氟甲磺酰功能性离子液的合成 |
2.3.5 3-双(N,N-乙基氨基甲酰基)-1 丁基咪唑双三氟甲磺酰功能性离子液以及 3-双(N,N-乙基氨基甲酰基)-1 丁基咪唑六氟磷酸功能性离子液的合成 |
2.3.6 3-双(N,N-丁基氨基甲酰基)-1 己基咪唑双三氟甲磺酰功能性离子液,3-双(N,N-丁基氨基甲酰基)-1 辛基咪唑双三氟甲磺酰功能性离子液的合成 |
2.3.7 功能性离子液体密度测定实验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丁二酰胺基功能离子液对铀酰、钍、铕、的萃取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 |
3.2.1 实验试剂 |
3.2.2 本实验过程所使用的实验仪器见下表 |
3.3 萃取准备 |
3.3.1 硝酸铀酰母液的配制 |
3.3.2 偶氮胂(III)的配制 |
3.3.3 硝酸钍母液的配制 |
3.3.4 硝酸铕母液的配制 |
3.3.5 不同酸度的硝酸铀酰的配制 |
3.4 萃取方法 |
3.5 萃取结果讨论 |
3.5.1 工作曲线的绘制 |
3.5.2 萃取平衡时间 |
3.5.3 酸度对萃取的影响 |
3.5.4 不同R基萃取剂对铀酰的萃取结果 |
3.5.5 不同R’基萃取剂对铀酰的萃取结果 |
3.5.6 溴离子功能性离子液对铀酰的萃取效果 |
3.5.7 功能性离子液对钍的萃取效果比较 |
3.5.8 功能性离子液对铕的萃取效果的比较 |
3.5.9 分离因数 |
3.5.10 不同相比对铀酰萃取效果的影响 |
3.5.11 铀酰浓度对离子液萃取的影响 |
3.5.12 功能性离子液的反萃和重复萃取研究 |
3.5.13 萃取机理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
一 主要结论 |
二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新型萃取剂萃取电子垃圾中贵金属的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电子垃圾中贵金属的回收方法 |
1.2.1 机械处理 |
1.2.2 火法冶金 |
1.2.3 湿法冶金 |
1.2.4 生物冶金 |
1.3 溶剂萃取法回收贵金属金、钯、铂 |
1.3.1 含氧萃取剂 |
1.3.2 含磷(膦)萃取剂 |
1.3.3 含硫萃取剂 |
1.3.4 胺类萃取剂 |
1.3.5 螯合萃取剂 |
1.3.6 酰胺萃取剂 |
1.4 研究工作的提出及目的 |
第二章 三种新型酰胺萃取剂的合成 |
2.1 引言 |
2.2 实验方法 |
2.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2.2.2 分析测试方法 |
2.3 N,N'-二甲基-N,N'-二癸基-3-氧戊二酰胺的合成与表征 |
2.3.1 N-甲基癸胺的合成 |
2.3.2 N-二甘酰氯的合成 |
2.3.3 N,N'-二甲基-N,N'-二癸基-3-氧戊二酰胺的合成 |
2.3.4 N,N'-二甲基-N,N'-二癸基-3-氧戊二酰胺的精制 |
2.3.5 N,N'-二甲基-N,N'-二癸基-3-氧戊二酰胺的红外表征 |
2.3.6 合成N,N'-二甲基-N,N'-二癸基-3-氧戊二酰胺的成本核算 |
2.4 N,N'-二甲基-N,N'-二癸基-3-硫戊二酰胺的合成与表征 |
2.4.1 N-甲基癸胺的合成 |
2.4.2 硫代二甘酰氯的合成 |
2.4.3 N,N'-二甲基-N,N'-二癸基-硫戊二酰胺的合成 |
2.4.4 N,N'-二甲基-N,N'-二癸基-硫戊二酰胺的精制 |
2.4.5 N,N'-二甲基-N,N'-二癸基-3-硫戊二酰胺的表征 |
2.4.6 合成N,N'-二甲基-N,N'-二癸基-3-硫戊二酰胺的成本核算 |
2.5 N,N'-二甲基-N,N'-二苯基-3-硫戊二酰胺的合成与表征 |
2.5.1 硫代二甘酰氯的合成 |
2.5.2 N,N'-二甲基-N,N'-二苯基-3-硫戊二酰胺的合成 |
2.5.3 N,N'-二甲基-N,N'-二苯基-硫戊二酰胺的精制 |
2.5.4 N,N'-二甲基-N,N'-二苯基-3-硫戊二酰胺的表征 |
2.5.5 合成N,N'-二甲基-N,N'-二苯基-3-硫戊二酰胺的成本核算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MDDGA对金、钯、铂、铜的萃取 |
3.1 引言 |
3.2 实验方法 |
3.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3.2.2 实验步骤 |
3.2.3 萃取反应机理 |
3.3 MDDGA萃取金、钯、铂、铜的性能研究 |
3.3.1 萃取时间对萃取效果的影响 |
3.3.2 水相盐酸浓度对萃取效果的影响 |
3.3.3 水相氢离子浓度对萃取效果的影响 |
3.3.4 水相氯离子浓度对萃取效果的影响 |
3.3.5 萃取剂浓度对萃取效果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MDTDGA对金、钯、铂、铜的萃取 |
4.1 引言 |
4.2 实验方法 |
4.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4.2.2 实验步骤 |
4.3 MDTDGA萃取金、钯、铂、铜的性能研究 |
4.3.1 水相盐酸浓度对萃取效果的影响 |
4.3.2 水相氢离子浓度对萃取效果的影响 |
4.3.3 水相氯离子浓度对萃取效果的影响 |
4.3.4 萃取剂浓度对萃取效果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DMDPhTDGA对金、钯、铂、铜的萃取 |
5.1 引言 |
5.2 实验方法 |
5.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5.2.2 实验步骤 |
5.3 DMDPhTDGA萃取金、钯、铂、铜的性能研究 |
5.3.1 水相盐酸浓度对萃取效果的影响 |
5.3.2 水相氢离子浓度对萃取效果的影响 |
5.3.3 水相氯离子浓度对萃取效果的影响 |
5.3.4 萃取剂浓度对萃取效果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及展望 |
6.1 主要研究成果 |
6.2 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7)多取代双—丁二酰胺萃取剂的合成及其萃取U(Ⅵ),Th(Ⅳ)和Eu(Ⅲ)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中国核能新时代 |
1.2 核燃料循环 |
1.3 溶剂萃取法 |
1.4 新型萃取剂研究进展 |
1.4.1 有机磷类萃取剂 |
1.4.2 酰胺类萃取剂 |
1.4.3 亚砜类萃取剂 |
1.4.4 吡唑啉酮类萃取剂 |
1.4.5 冠醚类,杯芳烃类等其它萃取剂 |
1.5 离子液体 |
1.6 研究思路与意义 |
第二章 多取代双-丁二酰胺萃取剂的合成与表征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 |
2.2.1 实验试剂 |
2.2.2 实验仪器及设备 |
2.3 合成方法 |
2.3.1 TBDM-BisSCA的合成 |
2.3.2 THDM-BisSCA的合成 |
2.3.3 TODM-BisSCA的合成 |
2.3.4 TBDE-BisSCA的合成 |
2.3.5 THDE-BisSCA的合成 |
2.3.6 TODE-BisSCA的合成 |
2.3.7 TBDi-P-BisSCA的合成 |
2.3.8 THDi-P-BisSCA的合成 |
2.3.9 TODi-P-BisSCA的合成 |
第三章 多取代双-丁二酰胺萃取剂在常规溶剂中对铀酰,钍,铕的萃取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 |
3.2.1 实验试剂 |
3.2.2 实验仪器及设备 |
3.2.3 溶液配制 |
3.3 实验方法 |
3.4 实验结果和讨论 |
3.4.1 常规溶剂中对铀酰的萃取研究 |
3.4.2 乙基取代的多取代双-丁二酰胺萃取剂在常规溶剂中对钍的萃取研究 |
3.4.3 乙基取代的多取代双-丁二酰胺萃取剂在常规溶剂中对铕的萃取研究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多取代双-丁二酰胺萃取剂在离子液体中对铀酰的萃取研究 |
4.1 引言 |
4.2 咪唑型离子液体的合成 |
4.2.1 实验材料 |
4.2.2 合成方法 |
4.2.3 结构表征 |
4.3 乙基取代的多取代双-丁二酰胺萃取剂在离子液中对铀酰的萃取研究 |
4.3.1 萃取平衡时间 |
4.3.2 不同离子液体对萃取的影响 |
4.3.3 不同萃取剂对萃取的影响 |
4.3.4 不同浓度萃取剂对萃取的影响 |
4.3.5 不同阴阳离子对萃取的影响 |
4.3.6 萃取机理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含硫萃取剂的合成及其对钯萃取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溶剂萃取简介 |
1.1.1 溶剂萃取的基本原理和概念 |
1.1.2 常用萃取剂简介 |
1.1.3 稀释剂的作用 |
1.2 铂族金属萃取现状 |
1.3 钯萃取现状 |
1.4 该研究面临问题及本课题提出 |
第二章 含硫萃取剂的合成 |
2.1 引言 |
2.2 不对称烷基亚砜的合成 |
2.2.1 实验试剂与表征手段 |
2.2.2 合成方法与表征 |
2.3 硫代酰胺衍生物的合成 |
2.3.1 实验试剂与表征手段 |
2.3.2 合成方法与表征 |
第三章 不对称烷基亚砜对钯萃取行为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试剂与材料 |
3.2.2 分析技术 |
3.2.3 萃取过程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萃取时间的影响 |
3.3.2 HCl浓度的影响 |
3.3.3 萃取机理研究 |
3.3.4 萃取结构效应 |
3.3.5 萃取热力学分析 |
3.3.6 钯的反萃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异辛基正戊基亚砜分离钯和铂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试剂与材料 |
4.2.2 分析技术 |
4.2.3 萃取分离过程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萃取时间的影响 |
4.3.2 亚砜浓度的影响 |
4.3.3 HCl浓度的影响 |
4.3.4 相比的影响 |
4.3.5 分离机理研究 |
4.3.6 钯和铂的反萃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硫代酰胺衍生物对钯萃取行为的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试剂与材料 |
5.2.2 分析技术 |
5.2.3 萃取过程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萃取时间的影响 |
5.3.2 HCl浓度的影响 |
5.3.3 萃取机理分析 |
5.3.4 萃取结构效应 |
5.3.5 钯的反萃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束语 |
6.1 结论 |
6.2 本论文创新及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图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10)微乳液及离子液体萃取金和汞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萃取技术 |
1.1.1 萃取技术的发展简介 |
1.1.2 萃取在湿法冶金中的应用 |
1.1.3 影响萃取过程的因素 |
1.1.4. 溶剂萃取体系 |
1.1.4.1 螯合物萃取体系 |
1.1.4.2 离子缔合物萃取体系 |
1.1.4.3. 中性络合萃取体系 |
1.1.5 萃取剂的选择 |
1.1.6 萃取溶剂的选择 |
1.2 金的溶剂萃取研究进展 |
1.2.1 含氧萃取剂 |
1.2.1.1 MIBK萃取金 |
1.2.1.2 DBC萃取金 |
1.2.2 含硫萃取剂 |
1.2.3 含磷萃取剂 |
1.2.4 含氮萃取剂 |
1.3 含汞废水的处理及溶剂萃取 |
1.3.1 还原法 |
1.3.2 硫化法 |
1.3.3 吸附法 |
1.3.4 离子交换法 |
1.3.5 溶剂萃取法 |
1.4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 |
1.5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CTAB微乳体系对金的萃取研究 |
2.1 引言 |
2.2 仪器与试剂 |
2.2.1 实验仪器 |
2.2.2 实验试剂 |
2.3 实验方法 |
2.3.1 金的萃取实验 |
2.3.2 从电子垃圾中回收金的实验步骤 |
2.3.2.1 电子垃圾的预处理 |
2.3.2.2 电子垃圾中金属元素含量的测定 |
2.3.2.3 CTAB微乳液用于回收电子垃圾中的金 |
2.3.3 Fenton氧化与混凝沉淀联合法处理萃取废水中的CTAB |
2.3.3.1 Fenton氧化实验 |
2.3.3.2 混凝沉降实验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CTAB微乳液对金的萃取 |
2.4.1.1 萃取时间对萃取率的影响 |
2.4.1.2 水乳比R对萃取率的影响 |
2.4.1.3 内水相亚硫酸钠浓度对萃取率的影响 |
2.4.1.4 助表面活性剂浓度对萃取率的影响 |
2.4.1.5 CTAB浓度对萃取率的影响 |
2.4.1.6 温度对萃取率的影响 |
2.4.1.7 水相中[H~+]和[Cl~-]对萃取率的影响 |
2.4.1.8 CTAB微乳液体系对金的萃取的选择性 |
2.4.2 CTAB微乳液用于电子垃圾中金的回收 |
2.4.3 萃取废液中CTAB的处理 |
2.4.3.1 Fenton氧化 |
2.4.3.1.1 氧化时间对CTAB降解率的影响 |
2.4.3.1.2 初始pH值对CTAB降解率的影响 |
2.4.3.1.3 过氧化氢的用量对CTAB降解率的影响 |
2.4.3.1.4 亚铁离子的用量对CTAB降解率的影响 |
2.4.3.2 混凝沉淀 |
2.5 本章小结 |
2.6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疏水性离子液体对金的萃取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内容 |
3.2.1 实验仪器 |
3.2.2 实验试剂 |
3.2.3 实验方法 |
3.3 结果讨论 |
3.3.1. 萃取时间对萃取率的影响 |
3.3.2 水乳比R对萃取率的影响 |
3.3.3 温度对萃取率的影响 |
3.3.4 萃合物的晶体结构 |
3.3.5 NTf_2~-与PF_6~-浓度对萃取率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3.5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C_2C_2ImT/疏水性离子液体对汞的萃取研究 |
4.1 引言 |
4.2 试剂与仪器 |
4.2.1 实验仪器和设备 |
4.2.2 化学试剂 |
4.3 实验方法 |
4.3.1 配体C_2C_2ImT的合成 |
4.3.2 C_2C_2ImT与汞的单晶的培养 |
4.3.2.1 配合物[Hg(C_2C_2ImT)-κCl-μ~2Cl]_2的培养 |
4.3.2.2 Hg(C_2C_2ImT)_2Cl_2的培养 |
4.3.3 配合物的晶体结构分析 |
4.3.4 汞的萃取研究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配位化学研究 |
4.4.1.1 配体C_2C_2ImT的晶体结构 |
4.4.1.2 C_2C_2ImT与汞的配合物的晶体结构 |
4.4.1.2.1 [Hg(C_2C_2ImT)-κCl-μ~2Cl]_2 |
4.4.1.2.2 Hg(C_2C_2ImT)_2Cl_2 |
4.4.2 萃取研究 |
4.4.3. 萃取机理的研究 |
4.4.3.1 HgCl_2的萃取机理的研究 |
4.4.3.1.1 水相中无机盐浓度对分配比的影响 |
4.4.3.1.2 斜率法确定萃合数 |
4.4.3.1.3 汞与C_2C_2ImT形成萃合物配位情况的核磁分析 |
4.4.3.1.4 离子液体的循环利用 |
4.4.3.2 Hg(OAc)_2的萃取机理的研究 |
4.4.3.2.1 斜率法确定萃合数 |
4.4.3.2.2 水相中无机盐浓度对分配比的影响 |
4.4.3.2.3 萃合物Hg-C_2C_2ImT的单晶结构 |
4.5 本章小结 |
4.6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结束语 |
5.1 本论文的创新之处 |
5.2 有待研究的问题 |
附录 |
致谢 |
博士期间发表及待发的论文目录 |
附件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四、不对称烷基亚砜对Hg(II)萃取行为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二(2-乙基己基)全氟丁酰胺(DEHFBA)萃取分离铀、钍的研究[D]. 雷云逸. 上海大学, 2019(02)
- [2]海藻酸基双水相萃取铬及还原解毒机理研究[D]. 王墨炎.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2)
- [3]基于离子液体的稀土与过渡金属离子的选择性分离研究[D]. 陈粤华. 河南师范大学, 2017(09)
- [4]硫杂杯芳烃衍生物及其复合材料的合成与基础分离特性研究[D]. 刘聪. 北京理工大学, 2017(09)
- [5]丁二酰胺基功能性离子液的合成表征以及对铀酰、钍、铕的萃取行为研究[D]. 李阳. 兰州大学, 2017(02)
- [6]新型萃取剂萃取电子垃圾中贵金属的技术研究[D]. 陈胜. 东南大学, 2016(12)
- [7]多取代双—丁二酰胺萃取剂的合成及其萃取U(Ⅵ),Th(Ⅳ)和Eu(Ⅲ)的研究[D]. 黄清钢. 兰州大学, 2016(11)
- [8]含硫萃取剂的合成及其对钯萃取性能的研究[D]. 黄逸仙. 山东大学, 2016(02)
- [9]不对称烷基亚砜的合成及其对钯萃取性能的研究[A]. 黄逸仙,杨延钊. 2015年中国化工学会年会论文集, 2015
- [10]微乳液及离子液体萃取金和汞的研究[D]. 路文娟. 山东大学, 201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