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海峡两岸特别商情展望(论文文献综述)
毛和荣[1](2021)在《“一带一路”背景下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对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发展源流及各个历史发展阶段的系统梳理,总结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地域特征、历史影响、历史地位及发展规律;通过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传播各历史发展阶段的梳理及传播学分析,以及中国-阿尔及利亚中医中心(中阿中医中心)建设过程回顾及中医药文化传播的实践分析,揭示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的历史规律,为构建“一带一路”背景下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体系提供有益参考,推动荆楚中医药文化更好“走出去”,为“一带一路”建设与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贡献力量。方法1.通过查阅地方志、卫生志、文化志、医学史、学术论着、政策文件等文献资料,并通过实地考察蕲春、荆州、神农架等地,对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发展源流、发展历史、发展现状、对外交流传播的历史及现状进行系统的梳理与考证。2.通过深度访谈荆楚中医药文化专家、湖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相关工作人员、医疗援外项目负责人、医疗援外翻译、医生等,获取荆楚中医药文化发展、对外交流传播的第一手数据、信息,弥补纯文献资料的不足,为提出有针对性论点和建议提供参考。3.通过河南、江西、荆楚等地域性中医药文化的比较研究及荆楚本地各次区域中医药文化发展历史与发展现状的对比,归纳总结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地域特色、历史地位及发展规律,为地域性中医药文化发展与对外交流传播提供借鉴。4.通过中阿中医中心这个重要平台建设的过程回顾与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的案例分析,透视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与传播的历史规律,剖析“一带一路”战略与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传播的逻辑关联。5.通过将预设的理论与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传播的实践相结合,剖析相关理论对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传播实践的指导意义,为当下及未来中医药文化传播提供有益的思考。结果1.历史上,荆楚中医药文化经历了孕育发展期(远古时代-商朝)、发展定型期(西周-秦朝)、快速发展期(西汉-南北朝)、继承发展期(隋朝-元朝)、发展高峰期(明朝-清朝)、发展徘徊期(民国-解放前)、恢复发展期(解放后-20世纪末)、全面发展期(21世纪以来)。荆楚中医药文化在每个时期都产生了较重要的历史影响。2.历史上,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对外交流与传播经历了孕育发展期(明朝以前)、黄金发展期(明清时期)、发展滞缓期(民国-改革开放前)、全面发展期(改革开放以来)。每个阶段都留有较明显的时代特征和传播学特征。3.“一带一路”战略推动了中阿中医中心的建设进程。中阿中医中心建设取得初步成效,但面临体制不畅、缺乏长远规划、存在潜在传播风险等现实困境。从传播学视角看,基于中阿中医中心的荆楚中医药文化传播在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媒介、传播受众、传播效果反馈与评价体系等方面都有待进一步完善。4.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是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媒介、传播受众、传播效果五大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五大要素又自成体系,构成了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的完整体系。结论1.荆楚文化和传统中医药文化为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养分,荆楚中医药文化反过来也为荆楚文化和传统中医药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荆楚中医药文化呈现出较明显的地域特色,集中体现为开放包容、兼收并蓄、汇通南北、开拓创新、内涵丰富等特征,同时存在地域、科目发展不平衡等问题。荆楚中医药文化的未来发展应对相关问题给予关切和处理,以推动荆楚中医药文化的良性和全面发展。2.历史上,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传播呈现出明显的时代特征。时代与科技的发展进步、和平稳定的外部环境对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与传播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日益融入世界,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与传播日益频繁。在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与传播史上,李时珍中医药文化特别是《本草纲目》一直是浓墨重彩的一笔。历史上,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传播以自发为主。随着文化软实力重要性的日益提高,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传播越来越紧密地与国家外交战略和国家利益结合在一起。3.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与传播的历史证明,中医药文化传播的效果不仅与文化自身的影响力有关,而且与国家的战略规划、政策支持,特别是中医药临床疗效等因素息息相关。4.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的五大要素自成体系,五大要素体系又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构建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的完整体系对推动荆楚中医药文化“走出去”具有重要的意义。5.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的效果还取决于各级政府在相关事务上的顶层设计,取决于荆楚中医药文化自身内涵尤其是其普适价值的挖掘和现代话语体系的构建。另外,培养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人才,提升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人才在中医药学、外语、跨文化交际、国际政治、当地法律、传播学等方面的综合素质亦显得尤为重要。
王杨红[2](2018)在《从朝贡到早期订约交涉:中—暹关系的变迁(1782-1914)》文中认为1782-1914年是中—暹关系由传统朝贡体制向近现代外交变迁的时期。对这一转变历程的研究,不仅是深刻明晰、探讨两国关系的需要,还是抚今追古,继往开来,为当下两国乃至中国—东南亚关系提供借鉴的应有之义。1782年曼谷王朝建立后,拉玛一世不断遣使清廷,使中—暹传统朝贡关系得以延续并不断发展。此后直至鸦片战争前,拉玛二世、三世先后遵照执行,努力维持朝贡关系,不曾更易。但鸦片战争后,两国朝贡关系面临变局,开始疏离、中衰。1853年6月使团遇劫事件后不及两年,包令条约签订,暹罗被西方列强敲开大门,而蒙固王对中—暹关系的看法亦有所转变,两国朝贡关系就此中断。对于1862-1888年广东、福建地方官的数次催贡,暹廷均采取模棱两可的拖延策略,为此甚至提出并坚持改道天津进贡的建议。但这一路线与传统朝贡体例不符,为清廷所拒绝。至1893年,在北榄事变的催化下,清廷以承认暹罗独立的方式,终结了两国的朝贡关系。两国朝贡关系中断后,订约设领之议亦在中国萌芽、成形。受1906年那空猜西亲王访华影响,基于彼此互为独立国的中—暹订约呼声开始高涨,其目的在于保护华人。1907年杨士琦访暹拉开了中—暹订约交涉的序幕。杨氏返国后,1908年两国驻法公使开始交涉订约事宜。但双方在华人问题上针锋相对,清廷欲设领保护华人,暹廷却认为华人乃本国国民,无需中国保护,订约交涉遂陷入僵局。1909年3月28日,清廷颁布以血统主义为原则的国籍法;1913年4月10日,暹廷颁布同时采用血统主义与出生地主义的国籍法,与中国国籍法存在根本差异。这使得暹罗华人“双重国籍”问题明朗化。1910年曼谷华人罢工、1910-1913年暹罗中华总商会申请立案,均让暹罗政府意识到中国势力介入的可怕。1914年拉玛六世所着《东方犹太》的问世,则意味着暹罗政府强力管理、同化华人的肇始。“华人问题”自此成为两国订约交涉的焦点和痼疾所在。
秦欢[3](2017)在《《人民日报》(1949-2015)涉台言论分析》文中认为1949年国民党撤离大陆以后,大陆与台湾便形成了长达60余年的分离状态。随着时代的变迁,两岸间的关系也在发生着微妙的变化。报纸是时代的记录者,而作为中国共产党机关报的《人民日报》,从1946年诞生至今已有70年的历史,它对台湾的报道可以从一个侧面反应大陆与台湾的关系。论文通过对《人民日报》1949年10月1日(建国)至2015年12月31日,共66年零3个月的时间中有关台湾话题的言论,进行了样本量化分析和内容分析,总结出该报涉台言论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形成这一特点的原因。研究发现《人民日报》涉台言论呈现出一种由"激烈、对抗"到"缓和、友好"的变化规律。主要表现为以下五个特征:一是前期呈现激进性、对立性特征;二是过渡期呈现缓和与不稳定相伴特征;三是进入新千年涉台言论呈现稳定和常态化特征;四是美国成为影响海峡两岸关系的重要外部因素;五是大陆始终坚持"台湾属于中国一部分"的立场。最后,本文得出上述特征和规律出现的原因正是近70年来大陆的内外环境的变化所促成的。
陈龙[4](2017)在《蔡英文当局“新南向政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15年9月蔡英文正式提出“新南向政策”,彼时的“新南向政策”还仅仅是蔡英文团队对于当下台湾经济发展陷入困境解决措施的构想,也是其2016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中的竞选策略,目的在于获得选举胜利;2016年8月16日,在蔡英文上任近3个月时,台湾“行政院”终于在对外经贸战略会谈上正式通过了《新南向政策纲领》,于2016年9月5日提出了配套的《新南向政策推动计划》,重点围绕“经贸合作、人才交流、资源共享、区域链结”四个方面正式推动“新南向政策”并制定2017年工作内容。从蔡英文2016年5月20日正式就职台湾地区领导人以来,“新南向政策”的推进已经从概念宣传阶段转入正式实施阶段,但“新南向政策”的发展还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笔者通过比较研究的方法对蔡英文当局“新南向政策”的背景原因、实施过程、发展前景进行研究,并着重分析该政策实施的政治意涵及发展过程当中的困难和障碍,认为如若蔡英文依旧维持“台独”思想,“新南向政策”可能会如同李登辉、陈水扁时期的“南向政策”一样走向失败。
李露[5](2016)在《基于环城游憩带视角的都市休闲农业景观营建研究 ——以成都市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正经历着快速城镇化的过程。城市的扩张和蔓延摧毁了其周边的乡村,乡村景观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城市生活的巨大压力让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渴望回归田园,在城市外围的乡村中进行游憩活动。休闲农业将农业和旅游业相融合,为传统农业赋予了休闲功能和文化价值。休闲农业景观的营建,对维护农村生态环境、改善农民生活质量、增进城乡居民交流、提供市民休闲活动场所、控制城市无序扩张等方面都有着积极的影响作用。近年来,“遍地开花”式的发展态势引发了许多休闲农业景观问题。然而,对休闲农业景观的研究却缺少系统的规划和宏观的思考,没有从城市发展、城郊资分布源特征、地域分异规律、城市居民出游规律等方面进行综合性分析。本文认为,作为环城游憩活动的重要一支,休闲农业的开展应该符合市民环城游憩活动的规律和特征,而休闲农业景观的营建则应充分考虑城市对其的影响程度以及自然资源和农业资源在城市外围的分布规律,从城乡规划和发展的整体角度去思考和研究。本文从风景园林学科背景出发,结合旅游学科、城市规划学科、经济学科等学科的相关理论和知识,运用田野调查法、深度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归纳演绎法和定性定量结合等研究方法,深入研究了环城游憩带与休闲农业的关系,发现并指出环城游憩带与休闲农业(景观)因“发展上互为动力”、“空间上区位重合”、“活动上异曲同工”的互通关系而具备相结合的可能性,并认为环城游憩带理论的研究重点、研究思路,以及研究成果对休闲农业景观的合理营建和健康发展都有着良好的启示作用,二者有结合的必要性。因此,本文尝试从环城游憩带(ReBAM)的视角去探讨休闲农业景观的营建问题,并创新地提出二者有机融合所形成的综合体概念——环城休闲农业景观(ATL-ReBAM),即基于环城游憩带视角的都市休闲农业景观,英文译为Agri-Tourism Landscape from ReBAM perspective。本文认为环城休闲农业景观是 一个复合景观体系,与自然环境、人的游憩活动、产业(农业)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本文对环城休闲农业景观的要素、空间结构、分类、特征、影响因素、动力机制进行了研究,构建了环城休闲农业景观的理论体系,进而构建了营建方法体系。以成都作为研究案例地,对其环城休闲农业景观的要素、空间结构和几个休闲农业示范点的景观现状特征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并针对景观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最后,论文对环城休闲农业景观的营建策略进行了概括,提倡营造人性化和体验性的休闲农业景观,并注重景观与城市的动态发展相结合。本研究的主要结论是:1、环城休闲农业景观要素、空间结构和演化过程的概括和总结。环城休闲农业景观要素可以分为3大类、9中类、67小类,空间结构为“三带”模式,由城市核心建成区向外依次是近郊生活农乐带、中郊生产采摘带、远郊生态度假带。其空间结构的演化经历单核模式、核轴模式、核网模式、带状模式四个阶段。环城休闲农业景观空间结构嬗变机理的解释模型分别为增长极模型、点轴模型、网络模型和圈层模型。2、环城休闲农业景观动力机制和景观效应的研究。维系环城休闲农业景观的动力系统由三个主要的子系统组成,分别是需求系统、供给系统和支持系统。环城休闲农业景观在生态层面、文化层面、社会层面、审美层面、发展层面和控制层面均有良好的景观效应,有助于实现区域生态平衡、延续地域文脉、增加居民的存在感和依附感、引导审美取向、统筹城乡发展并控制城市无序蔓延。3、环城休闲农业景观依托模式的概括及营建方法体系的构建。环城休闲农业景观所依托的经营模式包括农家乐、市民农园、观光农园、教育农园、银发农园、休闲农场、农业科技示范园、生态农业度假村、农业主题公园和历史古镇;其所依托的组织模式分为农户分散型、政府主导型和企业主导型三种。环城休闲农业景观营建的方法体系在内容上包括前期策划、目标定位与项目决策、项目规划和成果产出四大部分。4、成都环城休闲农业景观特征、现存问题、提升策略的研究。成都环城休闲农业景观基本符合“三带”模式,现状景观存在资源分布不均、产品缺乏创新、乡土意识欠缺、带状联系薄弱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三带模式、圈层发展,带中有线、片区发展,配套建设、重点发展,传承文化、乡土发展四项景观提升对策。5、环城休闲农业景观营建策略的提出。环城休闲农业景观是一个复合体系,对其的营建是一个系统工程,应该坚持生态保护、参与体验、适地适建、城乡互动原则,通过完善法规政策、加强资源保护、遵循带状发展、突出风土特色、强化动力机制等策略,对景观的营建过程进行把控。
饶妍[6](2016)在《闽台高科技产业合作模式与机制研究》文中认为2015年11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中提到,要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整经济布局,使要素实现最优配置,使经济增长在质量和数量上得到提升。供给侧改革将导致第三产业产值比重提高,第二产业中传统工业产值比重下降、新兴产业产值比重上升。在该时代背景和国家发展低碳绿色经济调整产业结构的政策指导下,高科技产业成为转变地区经济发展方式、增强区域经济竞争力的重点产业之一近年来闽台技术领域的经贸交流得到了长足发展,文章采用理论研究、定量和定性分析等方法,对闽台高科技产业在后ECFA时代的合作进行研究,讨论了闽台高新技术产业的合作态势和现有模式,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闽台高科技产业深度合作的协同创新型模式和机制的构建建议。研究发现,目前闽台高科技产业合作处于相对较低层次,后期合作空间较大。福建和台湾高科技产业发展均进入创新期,其中福建尚处于创新期初期,台湾已进入创新期相对成熟阶段,闽台高科技产业合作从1991年发展至今,主要经历了辉煌、制约、恢复性增长、波动增长和平稳增长5个历史阶段;高科技产业发展规划的趋同性、要素禀赋的互补性和ECFA协议的签署分别构成了闽台高科技产业合作的政策基础、现实基础和制度基础:当前闽台高科技产业合作领域正在拓展、合作层次正在深化、合作平台日渐完善,合作现行模式主要有要素整合模式、地理式集群模式、聚合对接模式和产学研联合模式,但合作中依然存在着台湾当局政治势力阻挠、福建投资环境欠佳、台商在闽投资分布不均等主要制约因素,合作模式和与之配套的合作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在ECFA签署的有利形势下,根据闽台高科技产业合作的具体情况,提出构建两地协同创新型深度合作模式和配套机制,包括资源创新整合模式、空间虚拟集群模式、产业链式对接模式和平潭示范区辐射模式,以及由要素整合机制、产业关联机制、区域协调机制和约束保障机制四位一体的系统网络机制。
李奇[7](2015)在《海峡两岸城乡统筹发展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城乡统筹发展作为整个人类历史和社会进程的一部分,历来都受到各个国家和地区的高度重视。在城乡统筹发展的过程中,既有城市和乡村自发的客观发展过程,也有人类适时干预的主观发展过程。从某一角度来说,整个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也就是城市和乡村不断的自我统筹发展和人为统筹发展的过程,因此,海峡两岸的城乡统筹发展也不例外。海峡两岸自1949年国民党政权迁台后,形成了不同于其他国家的“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下特殊的城乡统筹发展历程。虽然海峡两岸的社会制度不同,而且还有近40年处于隔绝状态,但是海峡两岸在城乡统筹发展方面却有许多相通和共同的地方。经过60多年的发展,海峡两岸的城乡统筹发展都达到了一定的程度,尤其是台湾地区的城乡统筹发展,已进入了较为成熟的阶段,其中许多经验都值得大陆地区学习和借鉴,这也正是本论文的立意之处。在海峡两岸城乡统筹发展的历程中,都经历了大致相同的阶段,也就是萌芽认知、探索学习和发展提高三个阶段,而且每个阶段的过程和内容基本上大同小异,只是二者在各个发展阶段的时间先后、阶段长短方面有所不同。为达到城乡自然和谐的统筹发展,海峡两岸的相关部门在城乡发展的各个阶段分别制订了不同的政策,以提高和加快海峡两岸城乡统筹发展的进程和质量。这些政策既包括各种法律法规,如海峡两岸都出台的《土地法》,大陆地区的《城乡规划法》、台湾地区的《都市计划法》等等;也包括政府部门的各项政策性法规,如台湾地区的《农村再生条例》、《都市更新条例》,大陆地区历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国务院及各部委下发的有关城乡发展的各种意见、通知等等。为使这些政策能够有效地贯彻执行,海峡两岸分别制订了相应的各种城乡统筹发展措施,这些措施既包括战略性、长远性的措施,也包括战术性、中短期的措施。而且这些措施有的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对海峡两岸的城乡统筹发展起到了非常明显的促进作用,当然有些措施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而没有实施或者未完全实施。在这些政策的指导下,通过实施各种有效的措施,目前海峡两岸的城乡统筹发展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为海峡两岸的城乡居民提供了较为适宜和舒服的生活环境、生产环境和生态环境。当然,其中有些方面的发展仍有不尽人意的地方也在所难免。这些政策的制订、措施的出台都需要有一定的理论作指导,否则没有一个完整或者系统的理论,任何政策的制订都只能成为无源之水,任何措施的实施也都只能最终沦为空谈。由于海峡两岸的城乡统筹发展理论基本上都是学习、借鉴国外的城乡统筹发展理论,所以这些理论在本质上都有一定的相通之处。海峡两岸的城乡统筹发展在实践中不断地丰富和深化,逐渐形成了比较适合各自的一套理论体系。特别是台湾地区经过多年的实践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和系统的几个重要理论,这些理论对促进大陆地区城乡统筹发展理论的进一步提高和成熟有重要的借鉴意义。而大陆地区在继承马克思主义城乡统筹发展理论的基础上,也形成了一套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城乡统筹理论。因此,本文通过对海峡两岸城乡统筹发展理论的比较研究,以及对海峡两岸城乡统筹发展历程、法规政策、发展现状等方面的比较,提出了一个既有台湾地区城乡统筹发展理论优点、又有大陆地区城乡统筹发展理论长处的新的城乡统筹理论,希望能够为目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大陆地区的城乡统筹发展提供一个较为适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城乡统筹发展理论。并期待在这个新的理论指导下,大陆地区能够抓住城乡统筹发展的大好机遇,使大陆地区的城乡统筹发展不断地得到提高和完善,为大陆地区的城市化进程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为大陆地区最终实现城乡均衡发展、城乡居民真正享有同等待遇提供一个参考和建言。
吴茜[8](2014)在《大陆台资企业协会组织结构及其功能研究 ——以苏州为例》文中提出随着台商对大陆投资的快速增长,其投资规模不断扩大,投资重心逐渐北移,长三角地区尤其苏州已然成为台商投资最密集的地区之一,当地的台商组织也随之产生。台资企业协会是唯一两岸认可的以在大陆登记注册的台资企业为主体、依法自愿成立的非营利社会团体,是两岸掌握台商社群的重要渠道。苏州台资企业协会已经在台商的事业与生活中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本文采用文献分析法探讨中国非营利组织的角色功能,同时结合对台资企业协会主要成员的深入访谈和相关问卷调查,佐证在理论分析下台资企业协会所发挥的功能。台资企业协会紧紧围绕“服务台商”这一根本宗旨,在丰富台商业余生活,联络乡谊;沟通政商关系、解决经营困难,促进台商事业发展;服务桑梓,回馈社会,推动社会公益事业;配合地方政府促进投资,参与地方经济建设;加强两岸融合,构筑和谐稳定的两岸关系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但要进一步发挥协会服务功能,还必须通过搭建网络化组织形式优化组织架构,加强组织专业功能以提升会员企业经营绩效和全球竞争力。
陈奇[9](2014)在《后ECFA时代海峡两岸金融合作法制研究》文中提出ECFA指《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是其英文Economic CooperationFramework Agreement的缩写。在签署ECFA之前,海峡两岸的金融合作处于功能性的合作阶段,随着ECFA、MOU(海峡两岸金融监管合作谅解备忘录)和海峡两岸服务贸易协议的签署,两岸的经济合作终于走上了正常化、制度化、自由化的道路,但现阶段两岸的金融合作法制建设还存在诸多问题,而这些问题的解决对于两岸金融法制建构显得尤为紧迫。本论题以“后ECFA时代”,这一认识问题的时间片断为切入点,以海峡两岸金融合作法制的探析为理论研究的重点,并结合福建省对台金融合作法制的实践经验,力求对建构和完善海峡两岸金融合作法制有所助益,其主要内容是:文章从结构上看,由绪论、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组成,而正文部分由五个章节构成,分别是正文的第二至第六章。第二章介绍两岸金融合作法制及基础。分析金融合作法制及与之密切相关的金融合作与金融法制的内涵和外延,考察两岸金融合作法制的条件与必要性。第三章以ECFA为时间节点考察海峡两岸金融合作法制的实践。首先介绍前ECFA时代海峡两岸金融合作法制的状况。进而介绍ECFA签署后,两岸金融合作法制的状况,具体探讨了两岸签署相关协议中关于金融合作内容及实施情况。第四章分析了当前海峡两岸金融合作法制存在的问题。具体从法律制度、机构互设与交流和金融监管合作三方面进行了分析。由于互信基础薄弱,专门且权威的规制两岸金融合作法律规范的缺失等造成了现有两岸金融合作在法制制度上存在缺陷,而金融机构互设与交流存在的障碍也是两岸金融合作法制的突出问题,另外两岸在金融监管合作中也存在值得完善的地方。第五章探讨了CEPA下金融合作法制经验对于两岸金融合作法制建设的可借鉴性。首先分析了签订CEPA之后,大陆与港澳在金融合作方面的法制概况,以及CEPA协议中关于金融合作的内容与实践,并且介绍了大陆和港澳金融业受益于CEPA的情况。其次具体阐述了CEPA下的金融合作的经验。第六章提出了建设后ECFA时代海峡两岸金融合作法制的完善对策:逐步完善规制两岸金融合作法律法规;建构两岸金融服务业合作的法律体系,建设具有两岸特色的银行业、保险业和证券业合作法制;而在金融监管方面两岸应当在监管理念与标准,监管机构合作,以及监管技术面上展开进一步合作;同时应当借鉴CEPA经验,以福建省为试点,先试先行建设两岸金融合作相关制度。
黄梅君[10](2014)在《泉州台商投资区项目发展研究》文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陆成为台湾最大的贸易伙伴。随着世界经济环境的变化,闽台之间的贸易发展势头越来越迅猛,交流合作更加密切。在此背景下,为更好地促进台商企业及海峡西岸地区的发展,顺应时代潮流,让台资在大陆能得到更好地发展而设立台商投资区项目。从项目发展的内涵特征和功能定位上,台商投资区的建设符合当前中国经济的现实,是陆台共赢的一个示范。本文主要以文献研究法、调查法和实例分析法对泉州台商投资区项目进行研究,归纳台商投资区项目发展的可行性,基于实例分析,明确台商投资区在新形势下的发展方向。文章的研究从以下几方面进行,首先研究项目发展规划的相应理论背景,其次以此为基础分析成立台商投资区项目的发展条件与总体规划,研究台商投资区项目的实施方案存在的问题与建议,最后对泉州台商投资区项目提出相应保障措施,总结研究结论与展望。泉州台商投资区项目发展有独特的机遇。泉州与台湾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加上地区的产业容量大、相关类型工业基础扎实,为台商投资区项目的设立积累了丰富的优势。具体来说,泉州台商投资区的成立有地域优势、环境优势、交通网络优势,还有对台的特殊管理制度权限和系统,是能在财政、金融、项目、土地上享受特殊试点政策的地区。除此以外,泉州台商投资区项目发展还有足量的促进投资区经济发展的人才储备。综合以上有利因素,泉州台商投资区发展表现得很有活力。台商投资区承载着建设成为先行先试示范区的历史使命,发展中的泉州台商投资区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类型产业特色不突出、土地的集约利用程度不够、附近港区开发建设发展相对滞后等。泉州台商投资区项目在发展中积极地应对这些困难与挑战,按城市总体发展目标规划对泉州台商投资区进行新的定位,不但要注重地区经济水平的发展,也要关注环境资源的保护,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泉州台商投资区的引擎、服务、门户和带头作用,打造台资企业发展服务平台、放宽市场准入政策,积极扶持,以更开放的态度实践发展。
二、海峡两岸特别商情展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海峡两岸特别商情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一带一路”背景下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绪论 |
1 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
1.1 选题缘起 |
1.1.1 中医药文化的当代价值凸显 |
1.1.2 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受到各方重视 |
1.1.3 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成为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内容和手段 |
1.1.4 地域性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助推“一带一路”倡议 |
1.2 研究意义 |
1.2.1 有助于推动地域性中医药文化的深入研究 |
1.2.2 有助于推动中医药文化的对外交流与传播 |
1.2.3 有助于推动“一带一路”倡议的落实 |
2 研究对象与概念界定 |
2.1 研究对象 |
2.2 概念界定 |
2.2.1 荆楚文化 |
2.2.2 中医药文化 |
2.2.3 荆楚中医药文化 |
2.2.4 “一带一路” |
2.2.5 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 |
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3.1 研究思路 |
3.2 研究方法 |
4 研究内容与基本框架 |
4.1 研究内容 |
4.2 基本框架 |
5 研究重点、难点与创新之处 |
5.1 研究重点 |
5.2 研究难点 |
5.3 创新之处 |
第二部分 荆楚中医药文化发展历史与发展特征 |
1 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发展源流 |
2 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发展阶段与历史影响 |
2.1 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孕育发展期与历史影响 |
2.1.1 孕育发展期(远古-商朝) |
2.1.2 本阶段历史影响 |
2.2 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发展定型期与历史影响 |
2.2.1 发展定型期(西周-秦朝) |
2.2.2 本阶段历史影响 |
2.3 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快速发展期与历史影响 |
2.3.1 快速发展期(西汉-南北朝) |
2.3.2 本阶段历史影响 |
2.4 荆楚中医药文化的继承发展期与历史影响 |
2.4.1 继承发展期(隋朝-元朝) |
2.4.2 本阶段历史影响 |
2.5 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发展高峰期与历史影响 |
2.5.1 发展高峰期(明朝-清朝) |
2.5.2 本阶段历史影响 |
2.6 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发展徘徊期与历史影响 |
2.6.1 发展徘徊期(1912 年-1949 年) |
2.6.2 本阶段历史影响 |
2.7 荆楚中医药文化的恢复发展期与历史影响 |
2.7.1 恢复发展期(1949 年-20 世纪末) |
2.7.2 本阶段历史影响 |
2.8 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全面发展期与历史影响 |
2.8.1 全面发展期(21 世纪以来) |
2.8.2 本阶段历史影响 |
3 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发展特征与发展规律 |
3.1 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发展特征 |
3.2 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发展规律 |
4 本章小结 |
第三部分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的理论基础 |
1 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理论 |
1.1 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理论的提出 |
1.2 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理论渊源 |
1.3 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内涵要义 |
1.4 中医药文化在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建设中的作用 |
2 文化对外传播理论 |
2.1 文化对外传播的内涵要义 |
2.2 文化对外传播的时代价值 |
2.3 文化对外传播与“一带一路” |
2.4 文化对外传播理论与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 |
第四部分 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传播的历史与启示 |
1 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传播的历史发展阶段与传播学分析 |
1.1 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传播的孕育发展期与传播学分析 |
1.1.1 孕育发展期(明朝以前) |
1.1.2 本阶段传播学分析 |
1.2 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传播的黄金发展期与传播学分析 |
1.2.1 黄金发展期(明清时期) |
1.2.2 本阶段传播学分析 |
1.3 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传播的发展滞缓期与传播学分析 |
1.3.1 发展滞缓期(1912 年-1978 年) |
1.3.2 本阶段传播学分析 |
1.4 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传播的全面发展期与传播学分析 |
1.4.1 全面发展期(1978 年以来) |
1.4.2 本阶段传播学分析 |
2 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传播的经验启示 |
3 本章小结 |
第五部分 案例分析:中阿中医中心与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 |
1 中阿中医中心建立背景 |
1.1 历史基础 |
1.1.1 中医药医疗实践基础 |
1.1.2 中医药文化传播基础 |
1.2 现实因素 |
1.2.1 阿尔及利亚人民不断增长的卫生健康需求 |
1.2.2 中医药作为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载体 |
2 中阿中医中心建设概况 |
2.1 建设过程 |
2.2 建设模式 |
2.3 建设成效 |
2.4 建设困境 |
3 基于中阿中医中心的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实践分析 |
3.1 传播主体分析 |
3.2 传播内容分析 |
3.3 传播媒介分析 |
3.4 传播受众分析 |
3.5 传播效果分析 |
4 基于中阿中医中心的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的反思 |
5 本章小结 |
第六部分 构建“一带一路”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体系 |
1 “一带一路”背景下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的时代意义 |
1.1 坚定荆楚中医药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彰显荆楚中医药文化独特魅力 |
1.2 增强荆楚中医药文化影响力和竞争力,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 |
1.3 服务“一带一路”民心相通,助推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建设 |
2 构建“一带一路”背景下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的对策建议 |
2.1 加强顶层设计,推动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与“一带一路”建设有机对接 |
2.2 推动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挖掘荆楚中医药文化的普适价值 |
2.3 增强多元传播要素的协同效应,构建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体系 |
3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二 荆楚中医药文化发展大事记 |
附录三 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传播大事记 |
附录四 专家官员访谈录 |
4-1 温长路教授访谈录(节选) |
4-2 吕文亮教授访谈录(节选) |
4-3 巴元明教授访谈录(节选) |
4-4 周仲瑜教授访谈录(节选) |
4-5 胡峰队长访谈录(节选) |
4-6 王莎主任电话访谈录(节选) |
4-7 胡海涛老师访谈录(节选) |
附录五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参编(译)着作 |
致谢 |
(2)从朝贡到早期订约交涉:中—暹关系的变迁(1782-1914)(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研究思路与史料说明 |
第一章 中—暹朝贡关系的恢复(1767-1782) |
第一节 缅甸入侵与郑信复国 |
第二节 郑信遣使清廷 |
一、郑信首次遣使受挫(1767-1771) |
二、郑信第二次遣使与中—暹关系的发展(1771-1777) |
三、郑信第三次遣使及1781年进贡(1777-1782) |
第二章 中—暹朝贡关系的延续、发展与中衰(1782-1851) |
第一节 拉玛一世与清廷的关系(1782-1809) |
一、拉玛一世的即位与请封(1782-1788) |
二、两国朝贡关系的密切——拉玛一世的其他遣使(1788-1809) |
第二节 拉玛二世、三世维系朝贡关系的努力(1810-1839) |
一、拉玛二世的遣使(1810-1824) |
二、鸦片战争前拉玛三世的遣使(1825-1839) |
第三节 鸦片战争后中—暹朝贡关系的中衰(1840-1851) |
第三章 中—暹朝贡关系的中断与终结(1851-1893) |
第一节 蒙固王的遣使与使团遇劫事件(1851-1853) |
一、蒙固王的登基与第一次遣使(1851-1852) |
二、蒙固王第二次遣使与使团遇劫(1852-1853) |
第二节 蒙固王对中—暹关系看法的转变(1853-1868) |
一、暹使拜会包令与包令访暹的酝酿(1854-1855) |
二、包令条约的签订与清廷的反应(1855-1856) |
三、蒙固王1857年对中国时局的看法与清廷1862-1863年催贡 |
四、蒙固王1868年对华关系布告 |
第三节 中—暹传统朝贡关系的终结(1869-1893) |
一、天津路线的提出与僵持(1869-1880) |
二、1882年朱拉隆功正式拒绝进贡? |
三、温宗彦、郑观应、王荣和等访暹——朝贡关系的落日余晖(1884-1888) |
四、朝贡关系之终结——北榄事变的催化(1893) |
第四章 两国订约设领——从提议到早期交涉(1867-1914) |
第一节 订约设领之议的提出与演进(1867-1907) |
一、订约设领之议的萌芽与成形(1867-1906) |
二、那空猜西亲王访华与订约呼声的高涨(1906-1907) |
第二节 两国订约的早期交涉(1907-1914) |
一、杨士琦访暹与暹廷的因应(1907) |
二、两国订约交涉的起始与停顿(1908-1909) |
三、曼谷华人罢工与两国订约交涉的重启(1910-1914) |
第三节 华人问题——两国订约交涉的焦点与痼疾 |
一、暹罗中华总商会的成立及其立案之曲折(1910-1913) |
二、暹罗华人问题与设领纷争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3)《人民日报》(1949-2015)涉台言论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缘由及意义 |
(二) 写作内容、研究方法、写作思路 |
1. 写作内容 |
2. 研究方法 |
3. 写作思路 |
(三) 创新之处 |
(四) 研究综述 |
二、《人民日报》涉台言论内容分析 |
(一) 研究设计 |
1. 样本选取 |
2. 类目建构 |
(二) 《人民日报》涉台言论内容分析 |
1. 数量分析 |
2. 言论来源分析 |
3. 内容主题 |
4. 态度倾向、用语程度分析 |
5. 是否专版 |
三、《人民日报》涉台言论的特点及原因分析 |
(一) 前期呈现激进性、对立性的特点 |
1. 设定台当局为"敌意一方" |
2. 用语情绪化 |
3. 发声集中,话题参与度广 |
4. 原因分析 |
(二) 过渡期呈现缓和与不稳定相伴特征 |
1. 评论主题逐渐走向多元 |
2. 用语趋于平缓 |
3. 转载台媒、港媒以及解放军报相关文章数量增多 |
4. 原因分析 |
(三) 进入新千年涉台言论呈现稳定和常态化的特征 |
1. 报道数量趋于稳定,版面固定 |
2. 两岸交往成为议题的主流 |
3. 原因分析 |
(四) 美国是影响海峡两岸关系的重要外部因素 |
1. 美国的立场影响两岸关系 |
2. 美国对台出售武器成为关注焦点 |
3. 原因分析 |
(五) 大陆始终坚持"台湾属于中国一部分"的立场 |
1. "台独"是涉台议题的敏感话题 |
2. 坚持钓鱼岛是"台湾附属岛屿" |
四、从《人民日报》看大陆报纸媒介在未来两岸关系发展中的角色扮演 |
(一) 政治互信的舆论营造者 |
(二) 文化沟通的平台架构者 |
(三) 两岸经贸交流的助推者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蔡英文当局“新南向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动机与目的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主要限制 |
第四节 重要理论依据 |
第一章 蔡英文当局“新南向政策”的背景分析 |
第一节 马英九时期的两岸关系 |
第二节 推动“新南向政策”的外部因素” |
第三节 推动“新南向政策”的内部因素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蔡英文当局“新南向政策”的实施发展 |
第一节 旧“南向政策”的发展与结果 |
第二节 “新南向政策”实施发展及特点 |
第三节 “新南向政策”的政治意涵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蔡英文当局“新南向政策”的前景分析 |
第一节 “新南向政策”的发展基础 |
第二节 “新南向政策”需要突破的障碍 |
第三节 “新南向政策”的前景分析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5)基于环城游憩带视角的都市休闲农业景观营建研究 ——以成都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依据 |
1.1.1. 城市之张: 快速城镇化进程对乡村景观的冲击 |
1.1.2. 时代之需: 城市与乡村对环城游憩和休闲农业的需求 |
1.1.3. 政策之倡: 国家政策提倡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 |
1.1.4. 农业之殇: 休闲农业遍地开花、景观堪忧 |
1.1.5. 课题之基: 国家科技支撑课题成为本研究重要基础 |
1.2. 国内外休闲农业发展现状与经验总结 |
1.2.1. 国外与我国台湾地区休闲农业发展现状 |
1.2.2. 我国大陆地区休闲农业发展现状 |
1.2.3. 经验总结 |
1.3. 休闲农业和休闲农业景观研究进展 |
1.3.1. 国内外对休闲农业的研究进展 |
1.3.2. 国内外对休闲农业景观的研究进展 |
1.3.3. 评述及趋势 |
1.4. 环城游憩带研究进展 |
1.4.1. 环城游憩带概念的相关研究 |
1.4.2. 环城游憩带特征的相关研究 |
1.4.3. 我国几个城市的环城游憩带横向比较 |
1.5. 释题:基于环城游憩带视角提出环城休闲农业景观(ATL-ReBAM) |
1.6. 本研究的意义、内容体系、技术路线和方法 |
1.6.1. 研究意义 |
1.6.2. 内容体系 |
1.6.3. 研究方法 |
1.6.4. 研究框架 |
2. 环城休闲农业景观(基于环城游憩带视角的休闲农业景观,ATL-ReBAM)的提出与内涵 |
2.1. 环城休闲农业景观提出的可能性 |
2.1.1. 环城游憩带与休闲农业的互通关系 |
2.1.2. 游憩与景观的互通关系 |
2.2. 环城休闲农业景观提出的必要性 |
2.2.1. 城乡层级空间影响休闲农业景观的空间结构 |
2.2.2. 休闲农业景观需要尊重风土的决定性作用 |
2.3. 环城休闲农业景观的内涵 |
2.4. 本章小结 |
3. 环城休闲农业景观(ATL-ReBAM)要素、结构及影响因素 |
3.1. 景观要素 |
3.1.1. 选取原则 |
3.1.2. 选取方法 |
3.1.3. 选取过程及结果 |
3.2. 景观空间结构 |
3.2.1. 景观空间要素识别 |
3.2.2. 景观空间结构 |
3.3. 景观分类 |
3.4. 景观特征 |
3.4.1. 整体性与层次性 |
3.4.2. 全域性与地方性 |
3.4.3. 多样性与单一性 |
3.4.4. 动态性与稳定性 |
3.5. 影响因素 |
3.5.1. 旅游城镇化 |
3.5.2. 市场需求 |
3.5.3. 农业资源 |
3.5.4. 交通设施 |
3.5.5. 政策保障 |
3.6. 本章小结 |
4. 环城休闲农业景观(ATL-ReBAM)动力机制和效应分析 |
4.1. 动力机制 |
4.1.1. 要素与结构 |
4.1.2. 动力机制 |
4.2 景观效应分析 |
4.2.1. 生态层面:有助于实现区域生态平衡 |
4.2.2. 文化层面:有助于地域文脉的延续 |
4.2.3. 社会层面:有助于增加存在感、依附感 |
4.2.4. 审美层面:有助于审美引导 |
4.2.5. 发展层面:有助于城乡统筹,共同发展 |
4.2.6. 控制层面:有助于控制城市无序扩张 |
4.3. 本章小结 |
5. 环城休闲农业景观(ATL-ReBAM)依托模式和营建方法体系 |
5.1. 依托模式 |
5.1.1. 依托的经营模式 |
5.1.2. 依托的组织模式 |
5.2. 方法体系 |
5.2.1. 当前休闲农业景观的营建方式 |
5.2.2. 环城休闲农业景观营建方法体系 |
5.3. 本章小结 |
6. 成都环城休闲农业景观实证研究 |
6.1. 数据资料来源 |
6.2. 成都概况 |
6.2.1. 研究区域概况 |
6.2.2. 成都休闲农业发展概况 |
6.2.3. 研究范围 |
6.3. 成都环城休闲农业景观的要素 |
6.4. 成都环城休闲农业景观的空间结构 |
6.4.1. 数量及类型 |
6.4.2. 景观空间结构特征 |
6.5. 几个休闲农业示范点(县)的景观特征 |
6.5.1. 休闲农业发展概况 |
6.5.2. 休闲农业景观现状特征 |
6.6. 成都环城休闲农业景观评价 |
6.6.1. 调查问卷设计 |
6.6.2. 调查问卷发放情况及人口统计学特征 |
6.6.3. 出游特征分析 |
6.6.4. 总体景观评价 |
6.6.5. 具体景观评价 |
6.6.6. 出游经历分析 |
6.7. 成都环城休闲农业景观提升建议 |
6.7.1. 成都环城休闲农业景观现状特征总结 |
6.7.2. 景观现存问题 |
6.7.3. 景观提升的对策建议 |
6.8. 本章小结 |
7. 环城休闲农业景观(ATL-ReBAM)营建策略 |
7.1. 营建目标 |
7.2. 营建原则 |
7.2.1. 生态保护原则 |
7.2.2. 参与体验原则 |
7.2.3. 适地适建原则 |
7.2.4. 城乡互动原则 |
7.3. 营建策略 |
7.3.1. 完善法规政策策略 |
7.3.2. 加强资源保护策略 |
7.3.3. 遵循带状发展策略 |
7.3.4. 突出风土特色策略 |
7.3.5. 强化动力机制策略 |
7.4.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2. 本文可能的创新点 |
8.3. 研究局限与未来研究方向 |
8.3.1. 研究局限 |
8.3.2. 未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附录A |
附录B |
附录C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6)闽台高科技产业合作模式与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三、研究方法与分析框架 |
四、可能的创新 |
第一章 研究闽台高科技产业合作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产业分工合作理论 |
一、产业链理论 |
二、比较优势理论 |
三、产业梯度转移理论 |
第二节 协同创新理论 |
一、协同理论 |
二、技术创新理论 |
第二章 闽台高科技产业合作的态势分析 |
第一节 闽台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历程及合作历史 |
一、福建省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历程 |
二、台湾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历程 |
三、闽台高科技产业的合作历史 |
第二节 闽台高科技产业合作现状 |
一、闽台高科技产业合作领域 |
二、闽台高科技产业合作层次 |
三、闽台高科技产业合作平台 |
四、闽台高科技产业现行合作模式 |
第三章 闽台高科技产业合作的基础和制约因素 |
第—节 闽台高科技产业合作的基础 |
一、闽台高科技产业合作的政策基础——发展规划的趋同性 |
二、闽台高科技产业合作的现实基础——要素禀赋的互补性 |
三、闽台高科技产业合作的制度基础——ECFA协议的签署 |
第二节 闽台高科技产业合作的制约因素 |
一、福建投资环境欠佳 |
二、台湾当局政治势力阻挠 |
三、台商在闽投资分布不均 |
第四章 闽台高科技产业深度合作的模式探析 |
第一节 资源创新整合模式 |
第二节 空间虚拟集群模式 |
第三节 产业链式对接模式 |
第四节 平潭示范区辐射模式 |
第五章 实现闽台高科技产业深度合作的运行机制 |
第一节 要素整合机制 |
第二节 产业关联机制 |
第三节 区域协调机制 |
第四节 约束保障机制 |
第六章 促进闽台高科技产业深度合作的对策建议 |
第一节 福建地区需加强软硬件设施配套 |
第二节 台湾需进一步正视ECFA并放宽合作政策 |
第三节 构建闽台高新技术创新平台新载体 |
第四节 完善闽台高科技中介服务市场体系 |
第七章 结论及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不足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海峡两岸城乡统筹发展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缘起及问题的提出 |
(一) 研究缘起 |
(二) 问题的提出 |
二、海峡两岸城乡统筹发展的研究现状 |
(一) 海峡两岸城乡统筹发展的研究现状 |
(二) 简短的分析 |
三、研究范围、内容和方法 |
(一) 研究范围 |
(二) 研究内容 |
(三) 拟解决的核心及关键问题 |
(四) 拟采取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及研究框架 |
四、相关概念的界定 |
(一) 城市、乡村和镇(市乡) |
(二) 城乡一体化与城市(城镇)化(率) |
(三) 户籍制度 |
(四) 城乡风貌改造运动、城乡总体营造 |
五、研究中几对关系及其他问题的说明 |
(一) 城乡关系、城乡发展 |
(二) 城乡统筹发展、统筹城乡发展 |
(三) 其他几个需要问题的说明 |
第二章 海峡两岸城乡统筹发展的历程 |
一、台湾地区城乡统筹发展的历程 |
(一) 萌芽初创阶段 |
(二) 探索学习阶段 |
(三) 发展提高阶段 |
二、大陆地区城乡统筹发展的历程 |
(一) 萌芽认知阶段 |
(二) 探索学习阶段 |
(三) 发展提高阶段 |
小结 |
(一) 历程中的相似性 |
(二) 历程中的不同性 |
第三章 海峡两岸城乡统筹发展的政策及措施 |
一、海峡两岸城乡统筹发展的法规政策 |
(一) 整体性、综合性法规政策 |
(二) 区域性、专门性法规政策 |
二、海峡两岸城乡统筹发展的主要措施 |
(一) 整体性、综合性的措施 |
(二) 区域性、专门性的措施 |
小结 |
第四章 海峡两岸城乡统筹发展的现状和成果 |
一、台湾地区城乡统筹发展的现状和成果 |
(一) 全台地区的现状、成果及需要提高的方面 |
(二) 部分市县城乡统筹的现状和成果 |
二、大陆地区城乡统筹发展的现状和成果 |
(一) 全国的现状、成果及需要提高的方面 |
(二) 部分地区城乡统筹的现状和成果 |
小结 |
第五章 海峡两岸城乡统筹发展理论 |
一、世界上城乡统筹发展的主要理论 |
(一) 马克思的城乡分工与融合理论 |
(二) 城乡互动理论 |
(三) 区域均衡理论 |
(四) 城乡关系理论 |
(五) 城乡二分法理论 |
(六) 城市乡村连续理论 |
二、台湾地区城乡统筹发展的主要理论 |
(一) 城乡均衡发展理论 |
(二) 创造城乡新风貌理论 |
(三) 社区主义的城乡统筹发展理论 |
(四) 调节理论 |
三、大陆地区城乡统筹发展的主要理论 |
(一) “重工抑农”式的城乡统筹发展理论 |
(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城乡统筹发展理论 |
小结 |
第六章 城乡统筹发展特色均衡理论 |
一、城乡统筹发展特色均衡理论的定义及内涵 |
(一) 城乡统筹发展特色均衡理论的定义 |
(二) 城乡统筹发展特色均衡理论的内容 |
二、城乡统筹发展特色均衡理论的原则和类型 |
(一) 城乡统筹发展特色均衡理论的原则 |
(二) 城乡统筹发展特色均衡理论的类型 |
三、城乡统筹发展特色均衡理论的机制和措施 |
(一) 土地利用机制和措施 |
(二) 户籍制度改革机制和措施 |
(三) 人力资源统筹机制和措施 |
(四) 公共服务、社会保障机制和措施 |
小结 |
第七章 海峡两岸城乡统筹发展的挑战与机遇 |
一、海峡两岸城乡统筹发展的影响因素 |
(一) 自然因素 |
(二) 人为因素 |
二、海峡两岸城乡统筹发展的趋势 |
三、海峡两岸城乡统筹发展的挑战与机遇 |
(一) 台湾地区城乡统筹发展的挑战与机遇 |
(二) 大陆地区城乡统筹发展的挑战与机遇 |
小结 |
结语:几点启示和建议 |
一、五点启示 |
(一) 大陆地区如何充分借鉴台湾地区的经验 |
(二) 如何在现代化进程中减少城乡资源和环境的破坏 |
(三) 如何解决城乡统筹发展中存在的几大问题 |
(四) 如何协调城乡统筹发展同步与否的问题 |
(五) 如何解决理论与实践不一致的问题 |
二、四点建议 |
(一) 完善制度,缩小差距 |
(二) 健全机构,同步发展 |
(三) 把握方向,保持特色 |
(四) 发掘潜力,提高质量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8)大陆台资企业协会组织结构及其功能研究 ——以苏州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 台资企业协会相关研究 |
二、 非营利组织的内涵研究 |
三、 非营利组织与政府的关系研究 |
第三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 研究目的 |
二、 研究意义 |
第四节 理论基础与概念界定 |
一、 相关理论基础 |
二、 概念界定 |
第五节 研究思路与框架 |
第六节 研究方法 第二章 台资企业协会的成立及其组织结构 |
第一节 台资企业协会的成立 |
第二节 台资企业协会的宗旨及其组织设置 |
一、 协会宗旨与任务 |
二、 协会组织设置 |
第三节 苏州台资企业协会的建立及其组织结构 |
一、 苏州台资企业协会的建立背景 |
二、 苏州台资企业协会的发展沿革 |
三、 苏州台资企业协会的组织结构 第三章 台资企业协会沟通交流功能探析 |
第一节 加强联谊互动,增强协会向心力和凝聚力 |
第二节 加强政企联系,帮助会员排忧解难 |
一、 地方政府工作人员在台资企业协会中的角色 |
二、 台资企业协会与台湾方面的互动 |
三、 苏州台协会推进台企与政府互动联系 第四章 台资企业协会促进发展功能探析 |
第一节 开拓商机,推动台商事业发展 |
第二节 配合地方招商引资,促进经济交流与发展 |
一、 台资企业协会与大陆地方政府关系 |
二、 苏州台协会协助地方政府促进经济发展 第五章 台资企业协会增进融合功能探析 |
第一节 主动融入社会,树立台商良好形象 |
第二节 加强两岸融合,构筑和谐稳定的两岸关系 |
一、 台协会与两岸关系的理论分析 |
二、 台协会推进两岸关系和谐发展 第六章 台资企业协会组织结构优化与功能提升 |
第一节 台资企业协会发展面临的制约因素 |
一、 组织治理结构不尽合理 |
二、 组织目标和功能定位不够明晰 |
第二节 台资企业协会组织结构优化与功能提升路径 |
一、 构建网络化组织治理结构 |
二、 打造协会可持续运作机制 |
三、 提升台资企业协会社会资本 |
四、 加快专业化组织功能转型 总结与思考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录 致谢 |
(9)后ECFA时代海峡两岸金融合作法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方法 |
1.3 主要创新与不足 |
1.3.1 创新之处 |
1.3.2 不足之处 2 海峡两岸金融合作法制及其基础 |
2.1 金融合作法制的概念 |
2.1.1 金融合作的内涵和外延 |
2.1.2 金融法制的内涵和外延 |
2.1.3 金融合作法制的内涵和外延 |
2.2 海峡两岸金融合作法制的基础 |
2.2.1 海峡两岸金融合作法制的条件 |
2.2.2 海峡两岸金融合作法制建设的必要性 3 海峡两岸金融合作法制的实践 |
3.1 前 ECFA 时代海峡两岸金融合作法制的实践 |
3.1.1 前 ECFA 时代海峡两岸金融合作的回顾 |
3.1.2 前 ECFA 时代海峡两岸金融合作主要法律法规 |
3.1.3 前 ECFA 时代海峡两岸金融(经济)合作法制的特点 |
3.2 ECFA 时代海峡两岸金融合作法制的实践 |
3.2.1 海峡两岸金融合作协议下两岸金融合作的实践 |
3.2.2 海峡两岸金融谅解备忘录下两岸金融合作的实践 |
3.2.3 框架协议(ECFA)下两岸金融合作的实践 |
3.2.4 两岸货币清算合作备忘录下两岸金融合作的实践 |
3.2.5 海峡两岸服务贸易协议关于两岸金融合作的规定 4 当前海峡两岸金融合作法制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
4.1 法律制度上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
4.1.1 政策政治风险大,互信基础脆弱 |
4.1.2 两岸金融合作立法不科学 |
4.1.3 缺乏专门且权威的两岸金融合作法律规范 |
4.1.4 缺乏法律责任方面的规定 |
4.2 金融机构互设与交流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
4.2.1 金融机构互设准入上的局限性 |
4.2.2 金融机构业务合作上的阻碍性 |
4.2.3 两岸特色金融机构退出机制的缺失 |
4.3 金融监管合作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
4.3.1 两岸金融监管体制的差异性 |
4.3.2 两岸金融监管合作中存在的问题 5 《港澳安排(CEPA)》下的金融合作法制及其经验借鉴 |
5.1 CEPA 下大陆和港澳金融合作法制概况 |
5.1.1 CEPA 关于金融合作法制的主要内容与实践 |
5.1.2 大陆和港澳金融合作在 CEPA 时代的发展 |
5.2 CEPA 下的金融合作法制的经验借鉴 |
5.2.1 CEPA 与 ECFA 就外资银行管理条例之调整 |
5.2.2 借鉴 CEPA 完善两岸金融法制建设的可行性 |
5.2.3 CEPA 关于金融合作经验对于 ECFA 的启发性 6 ECFA 之下海峡两岸金融合作法制的建构 |
6.1 根据 ECFA 完善两岸金融合作法制的法律法规 |
6.1.1 海峡两岸金融合作法制的基本理念 |
6.1.2 大陆应当制定专门的涉台金融法律法规 |
6.1.3 借鉴台湾方面修法的步骤性与计划性 |
6.1.4 赋予两岸先试先行区特殊立法权 |
6.2 健全海峡两岸金融服务业合作法律体系 |
6.2.1 健全海峡两岸银行业合作法制建议 |
6.2.2 健全海峡两岸保险业合作法制建议 |
6.2.3 健全海峡两岸证券业合作法制建议 |
6.3 调试海峡两岸金融合作监管法律制度 |
6.3.1 金融监管合作的目标与原则的统一与协调 |
6.3.2 金融监管标准的统一与协调 |
6.3.3 金融监管技术层面的合作与协调 |
6.3.4 金融监管机构的合作与协调 7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
(10)泉州台商投资区项目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实践综述 |
1.2.1 台资投资倾向 |
1.2.2 台资的大陆投资倾向 |
1.2.3 台资在泉州的投资倾向 |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1.3.1 研究内容和思路 |
1.3.2 论文的研究方法 |
1.4 论文创新点 第2章 理论基础 |
2.1 台商投资区的相关界定 |
2.1.1 台商投资区的内涵与功能定位 |
2.1.2 台商投资区的特征 |
2.2 项目发展基本内涵 |
2.2.1 项目发展内涵 |
2.2.2 项目发展原则 |
2.3 项目发展相关理论 |
2.3.1 区域发展战略理论 |
2.3.2 国外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理论模式 |
2.3.3 中国区域发展战略由来与历程 第3章 泉州台商投资区项目发展条件分析 |
3.1 内部条件分析 |
3.1.1 泉州台商投资区发展现状 |
3.1.2 泉州台商投资区发展优势 |
3.1.3 泉州台商投资区发展机遇 |
3.2 外部条件分析 |
3.2.1 台商投资现状 |
3.2.2 福建台商投资区发展现状 |
3.2.3 省内其他台商投资区发展现状 第4章 泉州台商投资区项目发展总体规划 |
4.1 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
4.1.1 指导思想 |
4.1.2 基本原则 |
4.2 泉州台商投资区发展总体布局与思路 |
4.2.1 泉州台商投资区发展规划布局依据 |
4.2.2 泉州台商投资区功能定位 |
4.3 泉州台商投资区发展目标 |
4.3.1 总体目标和任务 |
4.3.2 发展重点 第5章 泉州台商投资区项目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
5.1 项目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5.2 项目发展建议 第6章 泉州台商投资区项目发展方案及保障措施 |
6.1 泉州台商投资区项目发展方案 |
6.2 泉州台商投资区发展的模式借鉴 |
6.3 项目发展基础保障体系 |
6.3.1 政策与组织保障 |
6.3.2 人才与科技保障 第7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1.1 泉州台商投资区项目发展方向 |
7.1.2 项目发展评价 |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
四、海峡两岸特别商情展望(论文参考文献)
- [1]“一带一路”背景下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研究[D]. 毛和荣.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1(01)
- [2]从朝贡到早期订约交涉:中—暹关系的变迁(1782-1914)[D]. 王杨红. 厦门大学, 2018(12)
- [3]《人民日报》(1949-2015)涉台言论分析[D]. 秦欢. 内蒙古大学, 2017(09)
- [4]蔡英文当局“新南向政策”研究[D]. 陈龙. 厦门大学, 2017(08)
- [5]基于环城游憩带视角的都市休闲农业景观营建研究 ——以成都市为例[D]. 李露. 北京林业大学, 2016(04)
- [6]闽台高科技产业合作模式与机制研究[D]. 饶妍. 福建师范大学, 2016(06)
- [7]海峡两岸城乡统筹发展比较研究[D]. 李奇. 华中师范大学, 2015(01)
- [8]大陆台资企业协会组织结构及其功能研究 ——以苏州为例[D]. 吴茜. 苏州大学, 2014(10)
- [9]后ECFA时代海峡两岸金融合作法制研究[D]. 陈奇. 重庆大学, 2014(03)
- [10]泉州台商投资区项目发展研究[D]. 黄梅君. 华侨大学, 201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