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细胞藻类培养过程中的管理

单细胞藻类培养过程中的管理

一、单细胞藻类培养过程中的管理(论文文献综述)

贺锦涛[1](2021)在《海洋典型悬浮团聚颗粒蓝绿激光的散射和吸收特性研究》文中认为海洋悬浮团聚颗粒对水下蓝绿激光通信、海底探测、海洋救生和潜艇作战等方面有着重要的研究意义。真实海底中的悬浮颗粒物数量多结构复杂,导致水下蓝绿激光通信过程中造成了大量的蓝绿激光能量衰减,造成了通信过程误码率的提升。因此研究海洋悬浮颗粒对蓝绿激光的散射吸收特性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海洋悬浮颗粒大致分为两大类,分别是非色素海洋悬浮颗粒和海洋浮游藻类颗粒物,本文依据相关资料文献建立了大量的海洋悬浮颗粒团聚模型,利用离散偶极子理论研究分析了以上模型的蓝绿激光散射吸收特性,研究内容如下:1、建立了多个非色素海洋悬浮粒子模型,讨论了非色素海洋悬浮粒子数目、非色素海洋悬浮粒子尺寸和团聚种类对非色素海洋悬浮团聚泥沙粒子模型散射、吸收和消光等系数的影响。2、考虑到海洋悬浮藻类植物对水下蓝绿激光通信的影响,建立了单藻类模型、三个单藻类团聚模型和四个单藻类团聚模型,研究了单个藻类粒子尺寸对以上单个藻类模型散射、吸收和消光系数的影响;考虑了有无中间混合层对单藻类团聚模型散射强度的影响。3、考虑到海洋团聚浮游藻类植物构成复杂,建立了多个丝状藻类植物模型和丝状团聚藻类植物模型,研究了以上丝状藻类植物模型的散射、吸收和消光等系数。数值结果表明:非色素悬浮颗粒模型随着粒子尺寸的增加各个模型的散射、吸收和消光系数也在递增,不同尺寸非色素悬浮粒子的散射强度随着散射角度的增加递减,其中大尺寸的粒子模型的散射强度大于小尺寸粒子的散射强度。海洋浮游藻类植物模型随着粒子尺寸的增加各个模型的散射、吸收和消光系数也在递增,且模型体积越大散射系数越大。几种浮游植物里有均匀混合层的浮游植物模型散射强度大于没有中间混合层的浮游植物粒子模型的散射强度,且随着散射角度的增加各个模型的散射强度递减。大尺寸海洋浮游植物的散射强度大多集中在前向散射区,大尺寸团聚粒子的极小值大多存在后向散射区,海洋浮游植物的散射矩阵比值大多存在很多震荡,且随着模型尺寸增加后向散射区震荡加剧。

李元翔[2](2019)在《杜氏盐藻类胡萝卜素代谢对光强和光质变化的响应机制》文中指出自天津长芦汉沽盐场的水样中分离纯化并鉴定了一株杜氏盐藻,对其培养基和营养模式进行筛选;研究了杜氏盐藻在不同光强、不同光质条件下生长、转录表达的差异及其适应机制:使用光合作用的抑制剂培养杜氏盐藻,在不同光强条件下探究β-胡萝卜素生物合成相关基因与光合电子传递链氧化还原状态的关系,主要结果如下:(1)自天津长芦汉沽盐场的高盐水样中,分离纯化得到一株单细胞绿藻;经ITS内转录间隔区的PCR扩增、测序、序列比对和系统进化树构建,表明该藻株为杜氏盐藻(Dunalielle salina)。(2)比较七种不同的培养基对杜氏盐藻生长的影响,发现改良的Pick培养基培养最适合杜氏盐藻的生长。分别使用不同浓度的葡萄糖、甘油和乙酸钠培养杜氏盐藻,最适合盐藻生长的有机碳浓度为2 g/L葡萄糖和2 g/L甘油,乙酸钠的浓度变化对杜氏盐藻生长的影响没有显着性差别。兼养培养时的生物量低于光合自养时的生物量,在使用相同的碳源培养海洋微拟球藻时,也发现了类似的结果。(3)使用不同强度的光(150-1500 μmol photons·m-2s-1)培养杜氏盐藻,结果表明,杜氏盐藻生长的最适光强为600 μmol photons·m-2s-1。随着光照强度由低到高的变化,光系统Ⅱ的光合活性和叶绿素含量逐渐降低,胡萝卜素含量逐渐增加。通过对不同光强条件下培养的藻细胞进行转录组测序,发现高光条件下编码光合作用相关蛋白的基因表达下调,类胡萝卜素和三酰甘油生物合成相关基因表达上调。与光保护相关的活性氧簇(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清除酶基因和叶黄素循环相关基因表达上调。(4)比较分析了红光(660 nm)和蓝光(450 nm)条件下杜氏盐藻的生长、β-胡萝卜素含量和转录组表达的变化。红光可以促进杜氏盐藻细胞的生长,蓝光对藻细胞生长没有促进作用。在红光和蓝光条件下,β-胡萝卜素含量都有所升高。转录组分析结果表明,编码光感受器隐花色素基因和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相关基因在红光和蓝光条件下都表达上调。ROS清除酶相关基因在蓝光条件下表达上调,保护藻细胞免受氧化胁迫损伤。(5)研究了不同光强条件下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在高光条件下,类胡萝卜素合成相关基因:八氢番茄红素合酶、八氢番茄红素去饱和酶、ζ-胡萝卜素去饱和酶和番茄红素β-环化酶的表达上调。随着光强增加,藻细胞内β-胡萝卜素的含量增加,但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并没有随之增加。在高光条件下添加光合作用的抑制剂二氯苯基二甲脲(3-(3,4-dichlorophenyl)-l,l-dimethylurea,DCMU),类胡萝卜素合成相关基因表达下调;添加2,5-二溴-3-甲基-6-异丙基对苯醌(2,5-dibromo-3-methyl-6-isopropyl-p-benzoquinone,DBMIB)时,类胡萝卜素合成相关基因表达上调。

纳静[3](2019)在《环境浓度抗生素长期暴露下对海洋藻类生长及抗氧化响应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抗生素是一种新兴的环境污染物,被持续排放到水环境中的抗生素最终会不可避免地汇入到海洋中,对海洋单细胞藻类产生影响。近年来国内外关于抗生素对淡水微藻毒性的研究很多,但关于环境浓度抗生素对海洋单细胞藻类影响的研究几乎没有。为了探讨环境浓度抗生素长期暴露时对海洋单细胞藻类生长及抗氧化系统的影响机制,本研究选择磺胺甲恶唑和诺氟沙星作为典型抗生素,以海洋小球藻(marine Chlorella sp.)和利马原甲藻(Prorocentrum lima)作为受试对象,设置了10 ng/L和100 ng/L两种浓度,4个单一暴露组及4个混合暴露组,共8个暴露组和一个对照组,对海洋小球藻进行了14天的暴露,对利马原甲藻进行了24天的暴露,通过分析抗生素暴露下两种藻的生长、抗氧化酶活性和抗氧化物含量的变化,探讨环境浓度抗生素对海洋单细胞藻生长的影响及对抗氧化系统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抗生素对两种藻生长的影响不同,小球藻对两种抗生素更敏感。环境浓度的磺胺甲恶唑与诺氟沙星对海洋小球藻的生长有显着的抑制作用,抑制率最高可达35.01%,而磺胺甲恶唑对利马原甲藻的生长具有显着促进作用,诺氟沙星对利马原甲藻的生长在统计学意义上无显着影响,但高浓度暴露组在最后一天对利马原甲藻的生长促进率较高,这表明高环境浓度(100 ng/L)的诺氟沙星对利马原甲藻的生长很可能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低环境浓度(10 ng/L)的磺胺甲恶唑与诺氟沙星分别单一暴露及联合暴露时对两种海洋单细胞藻的生长均无显着影响。此外不同抗生素对海洋单细胞藻的生长毒性有所不同,诺氟沙星对海洋小球藻生长的影响更大,两种抗生素的混合暴露对海洋小球藻的生长表现为一定的协同作用,磺胺甲恶唑对利马原甲藻影响更大,两种抗生素的联合作用不显着。环境浓度磺胺甲恶唑与诺氟沙星长期暴露会对海洋小球藻和利马原甲藻的抗氧化系统产生不同影响,对海洋小球藻主要表现为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增加、过氧化氢酶(CAT)与过氧化物酶活性(POD)活性下降、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上升,对利马原甲藻主要表现为SOD活性有一定增加(并不显着)、CAT与POD活性上升。磺胺甲恶唑与诺氟沙星对海洋小球藻带来的氧化压力更大,是由于利马原甲藻的细胞壁更厚,抵御污染物胁迫的能力更强。磺胺甲恶唑与诺氟沙星对两种藻生长影响的不同主要与抗氧化酶活性变化的一致性有关,CAT与POD活性和SOD活性变化的不平衡导致海洋小球藻无法及时清除SOD产生的过氧化氢,从而抑制小球藻的生长,CAT与POD活性和SOD活性变化的一致增加使利马原甲藻的生长没有受到抑制,反而受到促进。磺胺甲恶唑与诺氟沙星联合暴露对两种藻的抗氧化系统的影响表现为一定的协同作用。两种抗生素高浓度(100 ng/L)混合时对小球藻SOD活性的促进、CAT和POD活性的抑制协同作用最强,而高浓度(100 ng/L)混合对利马原甲藻CAT及POD活性促进的协同作用并未显着高于10 ng/L SMX与100 ng/L NFX的混合暴露,因为高浓度混合暴露会带来更强的氧化压力,氧化压力增加到一定程度时,CAT与POD活性会开始下降。以上研究结果表明绿藻和甲藻对环境浓度抗生素的敏感性不同,海洋环境中抗生素的长期存在可能会导致海洋环境中藻类的种间作用受到影响,进而影响甲藻赤潮爆发。

朱昔恩[4](2019)在《国审品种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桂海1号”生态育苗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生态育苗技术指在饵料上选用对虾适口的天然生物饵料,在水质处理上使用微生物调控、物理吸附等生物物理方法,育苗各阶段采用复方中草药制剂进行病害防控,不使用任何抗生素药物培育出规格均一、活力强、抗应激性高、不带特定病原、无抗生素药物残留的高健康生态苗种。单细胞藻类是生态育苗的核心环节,特定种类的单胞藻不仅是对虾幼体适宜的开口饵料,而且能净化水质,维护良性的养殖生态环境。本文对牟氏角毛藻的生长和凡纳滨对虾生态育苗技术进行了初步研究,研究目的在于:(1)探索接种密度、环境因子和营养因子对牟氏角毛藻生长的影响;(2)探索环境因素和饵料在凡纳滨对虾“桂海1号”生态育苗中的影响。(3)研发建立凡纳滨对虾“桂海1号”高健康生态育苗技术规范。1.采用单因子变量的方法研究盐度、温度、光照对牟氏角毛藻生长的影响。不同环境因子对牟氏角毛藻的生长影响显着(P<0.05);牟氏角毛藻在5~40‰条件下均能生长,中盐度组(20~30‰)为牟氏角毛藻的最适生长条件,低盐度组(5‰,10‰)优于高盐度组(35‰,40‰),0‰条件下在经过环境适应之后藻细胞逐渐增加;31℃为牟氏角毛藻的达到最大藻细胞浓度,温度越低,生长速度越慢,稳定期越长,温度越高,生长速度越快,稳定期越短;4000Lx为最适合牟氏角毛藻的生长光照强度,光照强度越高,稳定期越长。盐度为20‰、温度为31℃、光照强度为4000Lx时是牟氏角毛藻最佳生长条件,生长速度和藻细胞密度均达到最高,过高或过低的盐度、温度、光照均会抑制牟氏角毛藻的生长。2.采用单因子实验方法研究接种密度和氮源等五种营养盐对牟氏角毛藻生长的影响。接种密度和五种营养盐对牟氏角毛藻的生长均影响显着(P<0.05),其中最佳接种密度为0.7×106cell/mL;适宜氮源依次为:NaNO3>CO(NH2)2>NH4HCO3,但CO(NH2)2和NH4HCO3在高浓度(>75mg/L)下对牟氏角毛藻生长具有明显抑制作用;适宜磷源为KH2PO4,其最佳浓度为2.5mg/L;有机碳源(C6H12O6)的促长效果优于无机碳源(NaHCO3),其最适浓度为20mg/L;硅源(Na2SiO3)最适添加浓度为30mg/L;维生素B1和B12联用效果显着优于分别单独添加(P<0.05)。接种密度和筛选获得的五种营养盐在适宜浓度下均能显着促进牟氏角毛藻的生长,进而提高规模化培养的产量和稳定性,但高浓度下均对牟氏角毛藻的生长速度和藻细胞密度产生明显抑制作用。3.本研究采用单因子变量的方法,以生物饵料为主研究温度、盐度、密度、饵料对凡纳滨对虾育苗成活率和变态时间的影响,探索出适应凡纳滨对虾育苗的最佳环境条件及饵料搭配。结果表明:在生态育苗模式下,温度、盐度、密度和饵料对凡纳滨对虾的成活率影响显着;温度、密度对凡纳滨对虾的变态时间影响显着,盐度、饵料对凡纳滨对虾的变态时间影响不显着。生态育苗最佳温度、盐度、密度分别28~30℃、30‰、100尾/L;饵料实验中,CM+SC搭配出苗率最高,SP+FD组最低,CM的育苗效果显着优于SC,添加SC明显优于添加SP。在生态育苗模式下,控制温度为28~30℃、盐度为30%、密度为100尾/L可显着提高成活率。牟氏角毛藻可作为最佳开口饵料,添加牟氏角毛藻可显着提高凡纳滨对虾的成活率,搭配中肋骨条藻效果更显着,且出苗率优于使用人工饲料。

朱华清[5](2019)在《丝状藻类表流湿地富集分散式污水中营养物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人均水资源贫乏,水环境污染严重。我国的工业废水和城市生活污水综合治理成就巨大,进一步减排空间较小。农业面源废污水(包括农村生活污水)是最大的分散式污水源,其综合治理尚处于研究示范阶段,已经成为我国地表水的重要污染源。全国地表水主要污染指标的频数表明,营养物(含氮、磷的无机盐)已经成为地表水的主要污染物,深度富集分散式污水中的营养物对改善地表水质具有重大意义。相比城市生活污水及其处理工艺,分散式污水的BOD/COD值偏大、生物毒性较低,收集系统简陋、开放程度大、主干流程短,其处理工艺需要强化预处理、有机物去除、营养物去除和资源化利用等方面。分散式污水经生物-生态工艺处理,出水通常可以达到GB18918-2002一级A标准,其中营养物浓度偏低,不宜采用物理和化学方法深度富集。分散式污水的毒性通常较低,适合采用种植型湿地深度富集和资源化处理。本文采用丝状藻类表流湿地(SFCW-FA)富集分散式污水中的营养物。SFCW-FA中的丝状藻类具有生物量大、富集快速高效、藻水分离便利等特点。丝状藻类可在太阳辐照驱动下有效地富集分散式污水中的营养物,并为其中附生的动物性饲料微生物(AFM)提供良好的栖息环境和营养条件。首先通过文献研究,筛选出适宜在太湖流域生存的丝状藻类;从野外采集藻种构建了混合丝状藻类表流湿地(SFCW-MFA),研究了藻丝体分离(AFI)、营养细胞分离(VCI)和顶端分生细胞分离(ACI)三种分离纯化丝状藻种的方法;从SFCW-MFA中分离、筛选、鉴定出适合太湖流域生态环境的丝状藻种。然后试验了藻丝体片段育种(FI-FA)、孢子育种(SI-FA)、自生发育种(AG-FA)和孢子固定化育种(ISI-FA)四种SFCW-FA育种方法;研究了丝状藻类在SFCW-FA中建立优势种群的多维度生态位机制。之后构建了刚毛藻表流湿地(SFCW-CLA)、根枝藻表流湿地(SFCW-RHI)、鞘藻表流湿地(SFCW-OED)、水绵表流湿地(SFCW-SPI)、黄丝藻表流湿地(SFCW-TRI)和刚毛藻自生发表流湿地(SFCW-ACLA),对小型园区生活污水经生物―生态工艺处理后的出水进行了营养物富集试验;采用多项式拟合、多元线性回归和逐步回归方法建立SFCW-FA富集动力学模型。最后选用野生鲫鱼做SFCW-ACLA生态系统的顶级牧食动物,进行基于“下行”效应的生物操纵试验。基于上述内容的研究结果如下:依据藻类形态、富集效率、适生环境、生态危害性等要素,从藻类的11个门中筛选出80个丝状藻种,分属2门3纲8目10科21属。从SFCW-MFA中分离出12个丝状藻种,分属2门3纲5目5科8属(丝藻属、鞘藻属、刚毛藻属、根枝藻属、黑孢藻属、基枝藻属、水绵属和黄丝藻属)。AFI、VCI和ACI方法分离的藻丝体纯度(FAP)依次升高,主要受藻丝体宽度(相关系数分别为R0.007=-0.852、R0.008=-0.849和R0.047=-0.713)和接种体长度的影响;三种分离方法的藻种产量(LMY)均受接种体长度的影响,VCI和ACI的LMY均与藻丝体宽度显着正相关(R0.019=0.792和R0.001=0.920)。藻丝体稳定性、营养增殖速度、营养物消耗速率(NCR,mg g-1 d-1)以及适生温度测试表明,丝藻属稳定性最低,根枝藻属有最宽的适生温度范围和最强的稳定性。藻丝体的营养增殖速度与NCR(TN、TP、TIC)的相关性分别为R0.017=0.803、R0.099=0.624和R0.019=0.792,黑孢藻属营养增殖速度(53.6±24.9μm.h-1)最快,对TN、TP和TIC均有最高的NCR,分别为10.46、0.57和19.66。综合藻种筛选试验和SFCW-MFA的生长条件,制定了丝状藻种在SFCW-FA中的全年演替表,选用鞘藻、刚毛藻、基枝藻、黑孢藻、根枝藻、水绵和黄丝藻做SFCW-FA藻种。选用丝状藻种均在育种期间建立了优势种群,SFCW-CLA中刚毛藻的相对优势频数(RDF)最高达到94.4%±4.0%,SFCW-RHI中根枝藻的RDF最低为73.5±6.8%。研究表明,丝状藻类通过其在光照、温度、营养条件、生物因素或生长方式等维度所具有的生态位优势而在SFCW-FA中建立优势种群。SFCW-ACLA调试结果表明,营养因子不是刚毛藻生长速度的限制性因子,刚毛藻团的表面覆盖率(SC)代表了光辐照和可用营养物,适合做SFCW-ACLA的操控因子。因此,提出通过控制SC以刺激丝状藻类的生长速度回到线性区末端,实现维持SFCW-FA的稳定长效富集(NCR>0)和回收丝状藻类及其中AFM的设想,并由SFCW-CLA、SFCW-OED、SFCW-RHI和SFCW-SPI的富集试验证实(SC=95%98%)。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建立SFCW-CLA、SFCW-OED、SFCW-RHI的富集动力学模型,SFCW-RHI的判定系数最小(0.914),回归模型均具有显着性(F>F0.05(4,8)=3.838)。采用逐步回归建立SFCW-TRI和SFCW-SPI的富集动力学模型,SFCW-TRI富集动力学模型判定系数(0.968)最大,F=41.6474>F0.05(10,2)=19.396,回归显着。SFCW-SPI富集动力学模型的判定系数(0.695)最低,F=4.556>F0.05(6,6)=4.284,可接受模型。饲喂试验表明,鲫鱼对丝状藻类有偏好,表现在其采食速率和增重速率的差异上(pt-test)。对刚毛藻、根枝藻、水绵和混合藻(鞘藻和根枝藻)采食的差异水平分别为0.008、0.010、0.014和0.004,增重差异水平分别为0.013、0.009、0.010和0.007。采食压力大小对鲫鱼采食速率影响显着(P<0.031);中等采食压力与无压力下的增重速率差异不显着(P=0.092),其余均显着(P<0.016)。鲫鱼的平均采食速率和平均增重速率均随采食压力的增大而提高。鲫鱼对不同藻类的消化有差异,其肠道近肛端残渣中观测到形态完整的孤枝根枝藻和黑孢藻厚壁孢子。较小强度(中等以下采食压力)的生物操纵对SFCW-ACLA出水水质没有明显影响,但孑孓的数量大大减少(≥78.4%);过大(高采食压力)的生物操纵在短期内可以提高水质,长期会导致刚毛藻优势度下降至绝迹,优势藻种演替成单细胞藻类,以个体或群体形态的单细胞绿藻为主,藻水分离困难,出水TP明显超标。综上所述,SFCW-FA能有效地富集分散式污水中的营养物,控制其多维度生态位可以在SFCW中培育出优势丝状藻类,并可按特定的富集模型长效富集低浓度的营养物,实现藻丝体及其中AFM的简易回收(或基于“下行”效应的生物操纵,回收并转化藻丝体及其中的AFM)。

黄继,顾忠旗,倪梦麟,周民栋,李亚军,付英杰,何燕[6](2018)在《单细胞藻类夏冬两季培育关键技术要点对比》文中研究表明随着育苗控温设施的普及使用,鱼虾蟹贝全年人工育苗得以实施。单细胞藻类作为贝类、鱼和甲壳类幼体的优质适口饵料,其培育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育苗生产成败。单细胞藻在冬夏两季日常管理操作上有诸多不同,其原因在于单细胞藻生长过程中面临的环境不同。夏季高温、多雨,单细胞藻容易下沉、老化、生长菌膜、被原生动物污染。冬季低温,单细胞藻繁殖速度慢,极易发生藻类饵料供应不上。我们根据多年的生产实践经验,对单细胞藻类冬夏两季培育技术要点进

袁丙强,李少南[7](2016)在《杀虫剂三唑磷在室内淡水微宇宙中的生态效应》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一种中等毒性的有机磷杀虫剂,三唑磷在稻区的使用十分普遍。为弄清其对淡水生态系统的影响,选择5组浓度(0、0.35、1.75、17.5、52.5μg·L-1),在以藻类作为营养源的室内微宇宙系统内进行研究,采用多变量分析软件CANOCO 5对数据进行分析。非限制性排序和多重比较的结果表明,给药后06 d,三唑磷对于浮游动物群落的最高无作用浓度(NOECcommunity)和最低有效浓度(LOECcommunity)分别为17.5μg·L-1和52.5μg·L-1。给药后第9天,最高浓度组(52.5μg·L-1)的群落结构开始恢复,此刻三唑磷在水中的实测浓度平均值为4.35μg·L-1。对于单个物种种群密度做差异显着性分析和多重比较,结果显示浮游动物当中受影响最大的是绿色湖湾介Strandesia viridis。给药30 d后,该物种在52.5μg·L-1处理组的种群密度明显下降,历时57 d的试验结束时,种群密度仍未恢复到对照水平。对于藻类,非限制性排序和多重比较的结果显示三唑磷在群落层次的影响未达到能够明显区分NOECcommunity和LOECcommunity的程度。在单物种层面,在给药后912 d,三唑磷对单细胞的羊角月牙藻Selenastrum capricornutum种群有刺激作用。其NOECspecies和LOECspecies分别为1.75μg·L-1和17.5μg·L-1。没有迹象表明三唑磷的引入能够明显改变水体pH、电导、浊度和水体C循环状况。结合暴露评估软件GNEEC(Version 2.0)输出的环境浓度(峰值为2.44μg·L-1),本研究结果显示三唑磷在正常使用剂量下有可能对稻田周边浮游动物群落的内部结构造成扰动,但是它不会对整个系统造成不可恢复的影响。

高晨[8](2016)在《言外知识对口译质量的影响 ——第二期太平洋岛国高级公务员培训实践报告》文中认为口译是一项复杂的认知活动。口译过程中,既需要言内知识(双语能力、口译技巧),也需要口译员积极调动自己的言外知识,这里的言外知识既包括口译员平时所积累的基本知识,也包括为具体口译任务所准备的专题知识。口译过程中,译员如果遇到自己比较熟悉的板块,往往能准确理解源于信息,流畅的给出译文,译员因此也更有信心;反之,如果遇到自己不熟悉的板块,则往往不能准确理解原文信息,产生漏译,甚至错译,译员信心不足,流露出紧张情绪。从这个层面上讲,口译员的言外知识对口译质量起着重要影响。关于口译质量评估标准的讨论主要有两种视角,第一种是从译者角度出发讨论口译质量的一般标准,另一种则是将口译过程中的所有参与者都纳入考虑范围,多维度探讨口译质量的不同标准。本文所采取的主要标准为第一种。此报告基于作者在第二期太平洋岛国高级公务员培训口译实践,旨在证明言外知识对口译质量的影响。此次实践历时一月左右,涉及内容主要有三个板块,而作者自己是负责渔业组翻译,其培训形式包括课堂讲座和实地考察。作者全程录音,通过分析转写,作者对有无言外知识情况下的口译质量进行分析,发现言外知识通过影响译员的信息理解和(包括篇章语义以及专业词汇的理解)表达输出,从而影响最终的口译质量。作者希望此报告能为未来类似的研究提供一定参考。

张海灵[9](2015)在《单细胞藻类饵料培育方法》文中提出单细胞藻类作为活体饵料,具有营业全面、适口性好、方便摄食、容易消化、改善水质等诸多优点,对海产经济动物的养殖,特别在育苗阶段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单细胞藻类的培养过程环节多、操作繁琐,要想取得成效,确需具备一定的技术水平。本文从藻类培养生产实践出发,对科学培养方法作一简述。

张海灵[10](2015)在《单细胞藻类饵料的关键培育技术》文中指出单细胞藻类作为活体饵料,具有营养全面、适口性好、方便摄食、容易消化、改善水质等诸多优点,对海产经济动物的养殖,特别在育苗阶段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鱼、虾、蟹、贝类育苗中全部使用单细胞藻类及其他活体饵料,育苗成功率最高,其中贝类育苗尤其取决于营养全面、数量充足的藻类供应,成败将直接与藻类培养有关。单细胞藻类的培养过程环节多、操作繁琐,要想取得成效,

二、单细胞藻类培养过程中的管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单细胞藻类培养过程中的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1)海洋典型悬浮团聚颗粒蓝绿激光的散射和吸收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海洋非色素悬浮颗粒国内外研究进展
    1.3 海洋藻类悬浮粒子的国内外进展
    1.4 论文结构与安排
2 海洋悬浮颗粒散射理论部分
    2.1 Mie氏散射理论
    2.2 离散偶极子近似方法
    2.3 本章小结
3 海洋非色素悬浮粒子散射特性的研究
    3.1 球形海洋非色素悬浮粒子散射特性的研究
        3.1.1 不同粒子尺寸的球形泥沙散射、吸收和消光系数
        3.1.2 不同粒子尺寸的球形泥沙散射强度
        3.1.3 不同粒子尺寸的球形泥沙散射矩阵元素
    3.2 柱形海洋非色素悬浮粒子散射特性的研究
        3.2.1 不同粒子尺寸的球形泥沙散射、吸收和消光系数
        3.2.2 不同粒子尺寸的球形泥沙散射强度
        3.2.3 不同粒子尺寸的球形泥沙散射矩阵元素
    3.3 混合型泥沙的散射特性数值计算
        3.3.1 不同粒子尺寸的混合泥沙散射、吸收消光系数
        3.3.2 不同粒子尺寸的混合泥沙的散射强度
        3.3.3 不同粒子尺寸的混合泥沙散射矩阵元素
    3.4 本章小结
4 几种单细胞藻类粒子散射特性的研究
    4.1 单个核壳藻类模型散射吸收特性的研究
        4.1.1 不同粒子尺寸的单蓝藻粒子散射、吸收消光系数
        4.1.2 中间均匀混合层对三种单蓝藻团聚模型散射强度的影响
        4.1.3 不同粒子尺寸的单蓝藻粒子散射强度
        4.1.4 不同粒子尺寸的单蓝藻粒子散射矩阵元素
    4.2 分裂期的单蓝藻射特性数值计算
        4.2.1 不同粒子尺寸的分裂期藻类细胞散射、吸收消光系数
        4.2.2 中间均匀混合层对多种分裂期蓝藻模型散射强度的影响
        4.2.3 不同粒子尺寸的分裂期藻类细胞散射强度
        4.2.4 不同粒子尺寸的分裂期藻类细胞散射矩阵元素
    4.3 本章小结
5 几种丝状团聚藻类粒子散射特性的研究
    5.1 丝状浮游植物散射特性的研究
        5.1.1 不同粒子尺寸的丝状蓝藻粒子散射、吸收消光系数
        5.1.2 中间均匀混合层对五种团聚核壳蓝藻模型散射强度的影响
        5.1.3 不同粒子尺寸的丝状蓝藻粒子散射强度
        5.1.4 不同粒子尺寸的丝状蓝藻粒子散射矩阵元素
    5.2 多种丝状蓝藻混合团聚模型散射特性的研究
        5.2.1 不同粒子尺寸的团聚丝状藻类粒子散射、吸收消光系数
        5.2.2 中间均匀混合层对三种丝状蓝藻团聚模型散射强度的影响
        5.2.3 不同粒子尺寸的团聚丝状藻类粒子散射强度
        5.2.4 不同粒子尺寸的团聚丝状藻类粒子散射矩阵元素
    5.3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前景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2)杜氏盐藻类胡萝卜素代谢对光强和光质变化的响应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概述
        1.1.1 杜氏盐藻概述
        1.1.2 杜氏盐藻的应用价值
        1.1.3 杜氏盐藻的研究进展
    1.2 光合作用及光适应
        1.2.1 短期适应过程
        1.2.2 长期适应过程
    1.3 对不同波长光的适应
        1.3.1 状态转换
        1.3.2 光系统的化学计量调整
    1.4 类胡萝卜素代谢
        1.4.1 类胡萝卜素概述
        1.4.2 类胡萝卜素合成路径
    1.5 论文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5.1 研究内容
        1.5.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杜氏盐藻的分离纯化和分子鉴定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藻种培养与纯化
        2.2.2 分子鉴定
    2.3 结果
        2.3.1 分离纯化
        2.3.2 分子鉴定
    2.4 讨论
第三章 特定光照条件下杜氏盐藻培养基和营养模式的筛选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藻种与培养方法
        3.2.2 培养基筛选
        3.2.3 统计分析
    3.3 结果
        3.3.1 培养基筛选
        3.3.2 杜氏盐藻的兼养培养
        3.3.3 海洋微拟球藻的兼养培养
    3.4 讨论
第四章 杜氏盐藻最适光强的筛选及其对高光的响应机制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藻种与培养方法
        4.2.2 色素提取和定量
        4.2.3 叶绿素荧光分析
        4.2.4 尼罗红荧光检测
        4.2.5 RNA提取,文库构建,测序和质量控制
        4.2.6 转录本拼接,基因功能注释和差异表达分析
        4.2.7 实时荧光定量PCR
        4.2.8 统计分析
    4.3 结果
        4.3.1 不同光强条件下杜氏盐藻的生长相关结果
        4.3.2 转录组注释
        4.3.3 光合元件对光强变化的响应
        4.3.4 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和调控
        4.3.5 脂类代谢
    4.4 讨论
        4.4.1 光合元件的适应过程
        4.4.2 光损伤和修复过程
        4.4.3 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过程的响应
        4.4.4 三酰甘油代谢变化的响应
第五章 杜氏盐藻生长和类胡萝卜素代谢对红光和蓝光的响应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藻种培养与方法
        5.2.2 色素提取、分离与鉴定
        5.2.3 RNA提取,文库构建,测序和质量控制
        5.2.4 转录本拼接,基因功能注释和差异表达分析
        5.2.5 实时荧光定量PCR
        5.2.6 统计分析
    5.3 结果
        5.3.1 红光和蓝光对盐藻生长和胡萝卜素积累的影响
        5.3.2 红光和蓝光条件下的转录组注释
        5.3.3 GO和KEGG分类
        5.3.4 差异表达分析
        5.3.5 光感受器的差异表达
        5.3.6 类胡萝卜素合成相关基因的差异表达
        5.3.7 ROS清除相关酶基因的差异表达
    5.4 讨论
        5.4.1 胡萝卜素代谢对不同波长的光的响应
        5.4.2 蓝光感受器与ROS积累
第六章 质体醌库的氧化还原状态对类胡萝卜素相关基因的调控
    6.1 引言
    6.2 材料与方法
        6.2.1 藻种与培养方法
        6.2.2 光合电子传递链抑制剂研究和色素提取
        6.2.3 光合放氧速率测定
        6.2.4 实时荧光定量PCR
        6.2.5 统计分析
    6.3 结果
        6.3.1 生长和氧气生成
        6.3.2 色素含量变化
        6.3.3 基因表达情况
        6.3.4 光照强度对基因表达和色素积累的影响
    6.4 讨论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后续研究工作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缩略词表
致谢
作者简历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或完成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3)环境浓度抗生素长期暴露下对海洋藻类生长及抗氧化响应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抗生素简介
        1.1.2 抗生素的使用
        1.1.3 水环境中抗生素的污染来源及影响
    1.2 研究现状
        1.2.1 近岸海域抗生素污染现状
        1.2.2 抗生素对单细胞藻类的影响
        1.2.3 抗生素对单细胞藻类的毒性机制
    1.3 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2 研究内容
        1.3.3 本课题的特色与创新点
        1.3.4 技术路线图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藻种介绍
        2.1.1 海洋小球藻
        2.1.2 利马原甲藻
    2.2 实验仪器与试剂
        2.2.1 主要仪器
        2.2.2 主要试剂
    2.3 藻种培养
    2.4 抗生素处理
        2.4.1 抗生素选取
        2.4.2 抗生素配置
    2.5 抗氧化酶活性及抗氧化物含量测定
        2.5.0 总蛋白质的测定
        2.5.1 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测定
        2.5.2 过氧化氢酶及过氧化物酶活性测定
        2.5.3 还原型谷胱甘肽含量测定
    2.6 数据处理
第3章 抗生素对海洋单细胞藻生长的影响
    3.1 抗生素对小球藻生长的影响
        3.1.1 磺胺甲恶唑单一暴露对海洋小球藻生长的影响
        3.1.2 诺氟沙星单一暴露对海洋小球藻生长的影响
        3.1.3 磺胺甲恶唑与诺氟沙星混合暴露对海洋小球藻生长的影响
    3.2 抗生素对利马原甲藻生长的影响
        3.2.1 磺胺甲恶唑单一暴露对利马原甲藻生长的影响
        3.2.2 诺氟沙星单一暴露对利马原甲藻生长的影响
        3.2.3 磺胺甲恶唑与诺氟沙星混合暴露对利马原甲藻生长的影响
    3.3 讨论
        3.3.1 暴露时间对抗生素毒性的影响
        3.3.2 抗生素种类对藻类生长的影响
        3.3.3 抗生素对海洋微生物种间作用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抗生素对海洋单细胞藻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4.1 抗生素对海洋小球藻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4.1.1 抗生素对海洋小球藻SOD活性的影响
        4.1.2 抗生素对海洋小球藻CAT及 POD活性的影响
        4.1.3 抗生素对海洋小球藻GSH含量的影响
    4.2 抗生素对利马原甲藻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4.2.1 抗生素对利马原甲藻SOD活性的影响
        4.2.2 抗生素对利马原甲藻CAT和 POD活性的影响
    4.3 讨论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问题与建议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4)国审品种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桂海1号”生态育苗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微藻研究概述
        1.1 微藻在凡纳滨对虾养殖中的研究概述
        1.2 环境因子和营养盐条件下牟氏角毛藻的研究现状
    2 凡纳滨对虾生态育苗技术研究概述
        2.1 生态育苗技术在对虾产业中的研究现状
        2.2 影响凡纳滨对虾育苗因素的研究现状
    3 研究意义与目的
第二章 凡纳滨对虾“桂海1号”生态育苗中核心生物饵料—单细胞藻类的研究
    第1节 温度、盐度光照强度对牟氏角毛藻生长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测定方法
        2 结果
        2.1 盐度对牟氏角毛藻生长的影响
        2.2 温度对牟氏角毛藻生长的影响
        2.3 光照强度对牟氏角毛藻生长的影响
        3 分析与讨论
        3.1 盐度对牟氏角毛藻生长的影响及差异分析
        3.2 温度对牟氏角毛藻生长的影响及差异分析
        3.3 光照强度对牟氏角毛藻生长的影响及差异分析
        4 结论
    第2节 接种密度、氮、磷、硅、碳和维生素对牟氏角毛藻生长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藻类培养
        1.3 试验设计及计算
        2 结果
        2.1 接种密度对牟氏角毛藻生长的影响
        2.2 氮源对牟氏角毛藻生长的影响
        2.3 磷源对牟氏角毛藻的生长影响
        2.4 碳源对牟氏角毛藻的生长影响
        2.5 硅源对牟氏角毛藻的生长影响
        2.6 维生素对牟氏角毛藻的生长影响
        3 分析与讨论
        3.1 接种密度对牟氏角毛藻生长的影响及差异分析
        3.2 氮源对牟氏角毛藻生长的影响及差异分析
        3.3 磷源对牟氏角毛藻生长的影响及差异分析
        3.4 碳源对牟氏角毛藻生长的影响及差异分析
        3.5 硅源对牟氏角毛藻生长的影响及差异分析
        3.6 维生素对牟氏角毛藻生长的影响及差异分析
        4 结论
第三章 温度、盐度、密度和饵料对凡纳滨对虾“桂海1号”生态育苗效果的研究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2 试验饵料
        2.3 实验方法
        2.3.1 实验设计
        2.3.2 日常管理
        2.4 检测方法
        2.4.1 成活率和变态时间
        2.4.2 水质指标
        2.4.3 数据处理
    3 结果
        3.1 不同因素对凡纳滨对虾育苗效果的影响分析
        3.1.1 温度对凡纳滨对虾育苗效果的影响
        3.1.2 盐度对凡纳滨对虾育苗效果的影响
        3.1.3 密度对凡纳滨对虾育苗效果的影响
        3.1.4 饵料对凡纳滨对虾育苗效果的影响
        3.2 不同因素对凡纳滨对虾育苗过程中水质的影响
        3.2.1 温度对凡纳滨对虾育苗过程中水质的影响
        3.2.2 盐度对凡纳滨对虾育苗过程中水质的影响
        3.2.3 密度对凡纳滨对虾育苗过程中水质的影响
        3.2.4 饵料对凡纳滨对虾育苗过程中水质的影响
    4 分析与讨论
        4.1 不同因素对凡纳滨对虾育苗效果分析
        4.1.1 温度对凡纳滨对虾育苗效果分析
        4.1.2 盐度对凡纳滨对虾育苗效果分析
        4.1.3 密度对凡纳滨对虾育苗效果分析
        4.1.4 饵料对凡纳滨对虾育苗效果分析
        4.2 不同因素对凡纳滨对虾育苗过程中水质的影响
    5 结论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校期间科研情况

(5)丝状藻类表流湿地富集分散式污水中营养物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注释表
第1章 绪论
    1.1 我国地表水污染与治理概况
        1.1.1 我国地表水污染概况
        1.1.2 我国地表水污染的治理概况
    1.2 分散式污水处理技术及其发展趋势
        1.2.1 分散式污水处理技术
        1.2.2 分散式污水处理技术的发展趋势
    1.3 污水中营养物的富集机制
        1.3.1 物理富集
        1.3.2 化学富集
        1.3.3 生物富集
    1.4 SFCW-FA富集分散式污水中营养物的构思
        1.4.1 丝状藻类的生理特征
        1.4.2 SFCW-FA工艺
    1.5 研究的意义、内容和来源
        1.5.1 研究意义
        1.5.2 研究内容
        1.5.3 经费来源
第2章 实验设计与分析方法
    2.1 实验试剂
    2.2 实验仪器
    2.3 实验方法
        2.3.1 丝状藻种的分离、筛选和鉴定
        2.3.2 SFCW-FA育种
        2.3.3 营养物富集试验
        2.3.4 生物操纵实验
    2.4 测试方法
        2.4.1 常规项目测试
        2.4.2 丝状藻类优势度测试
        2.4.3 FA生物量测试
        2.4.4 浮游生物测试
        2.4.5 显微镜测量
    2.5 数据分析
        2.5.1 丝状藻类分离性能评价
        2.5.2 丝状藻类生长性能评价
        2.5.3 富集性能评价
        2.5.4 SFCW-FA生物的分类与鉴定
        2.5.5 丝状藻类优势度评价
        2.5.6 生态位分析
        2.5.7 富集动力学分析
第3章 丝状藻种的分离和筛选
    3.1 文献筛选
        3.1.1 文献筛选的原则
        3.1.2 筛除藻类
        3.1.3 入选藻类
    3.2 藻种的分离
        3.2.1 分离方法概述
        3.2.2 分离实验设计
        3.2.3 藻种特性对FAP的影响
        3.2.4 分离方法对FAP的影响
        3.2.5 LMY的影响因素
        3.2.6 影响FAP的附生藻种
    3.3 藻种的筛选
        3.3.1 藻种筛选概述
        3.3.2 筛选实验设计
        3.3.3 NCR对藻种筛选的影响
        3.3.4 温度对藻种筛选的影响
        3.3.5 VPR和稳定性对藻种筛选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丝状藻种的鉴定
    4.1 藻种鉴定概述
    4.2 丝状藻种鉴定
        4.2.1 丝藻属
        4.2.2 鞘藻属
        4.2.3 刚毛藻属
        4.2.4 根枝藻属
        4.2.5 黑孢藻属
        4.2.6 水绵属
        4.2.7 基枝藻属
        4.2.8 黄丝藻属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SFCW-FA育种和营养物富集试验
    5.1 SFCW-FA育种
        5.1.1 SFCW-FA育种概述
        5.1.2 SFCW-FA育种试验
        5.1.3 光照竞争
        5.1.4 温度限制
        5.1.5 营养条件
        5.1.6 生物因素
        5.1.7 生长方式
    5.2 营养物富集试验
        5.2.1 SFCW-RHI富集试验
        5.2.2 SFCW-OED富集试验
        5.2.3 SFCW-CLA富集试验
        5.2.4 SFCW-TRI富集试验
        5.2.5 SFCW-SPI富集试验
    5.3 SFCW-ACLA试验
        5.3.1 SFCW-ACLA实验
        5.3.2 SFCW-ACLA结果
        5.3.3 GR的影响因素
        5.3.4 刚毛藻和微生物的生长特性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丝状藻类的资源化利用
    6.1 丝状藻类资源化利用概述
    6.2 鲫鱼饲喂试验
    6.3 生物操纵试验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建议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附录一 :黄丝藻鉴定报告
附录二 :丝状藻类分类检索表
附录三 :SFCW-RHI多元线性回归过程
附录四 :SFCW-OED多元线性回归过程
附录五 :SFCW-CLA多元线性回归过程
附录六 :SFCW-TRI多元线性回归过程
附录七 :SFCW-SPI多元线性回归过程

(6)单细胞藻类夏冬两季培育关键技术要点对比(论文提纲范文)

一、藻种的选择
二、接种比例
三、充气
四、温度调节

(7)杀虫剂三唑磷在室内淡水微宇宙中的生态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Materials and methods)
    1.1 受试物(Test substance and reagents)
    1.2 试验容器(Test units)
    1.3 稀释水(Diluents)
    1.4 基底(Sediments)
    1.5 受试生物(Organisms)
        1.5.1 藻类(Algae)
        1.5.2 浮游动物(Zooplanktons)
    1.6 系统的组装(Microcosm setup)
    1.7 加药(Dose administration)
    1.8 试验条件(Ambient conditions)
    1.9 采样(Sampling)
    1.1 0 样品测量与分析(Sample observations and analysis)
        1.1 0. 1 浮游动物(Zooplanktons)
        1.1 0. 2 藻类(Phytoplanktons)
        1.1 0. 3 水体理化参数(Water quality parameters)
        1.1 0. 4 受试物浓度测定(Pesticide analysis)
    1.1 1 数据处理(Data procession)
        1.1 1.1 光合作用氧生产量和呼吸作用氧消耗量(Oxygen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
        1.1 1. 2 生物可利用藻体积(Bioavailable volumes of algae)
        1.1 1. 3 排序与方差分析(Ordinations and ANOVAs)
2 结果(Results)
    2.1 浮游动物(Zooplankton communities)
    2.2 藻类(Algal communities)
    2.3 水体理化参数及C循环参数(Water quality and C circulation parameters)
    2.4 暴露浓度(Exposure concentrations)
3 讨论(Discussions)
    3.1 浮游动物(Zooplankton communities)
    3.2 藻类(Algal communities)
    3.3 水体理化参数及C循环参数(Water quality C cir-culation parameters)

(8)言外知识对口译质量的影响 ——第二期太平洋岛国高级公务员培训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ACKNOELEDGEMENTS ABSTRACT 摘要 LIST OF ABBREVIATIONS 1. TASK DESCRIPTION
1.1 Introduction to the Task
    1.1.1 Task Details
    1.1.2 Difficulties about This Task
1.2 Profiles of the Civil Servants
1.3 Background of the Employed Interpreter
1.4 Outline of the Report 2. PRE-TASK PROCESS DESCRIPTION
2.1 Background Information Collection
2.2 Preparation of Glossary
2.3 Run-down of the Process 3. THEORETICAL BASIS
3.1 Criteria for Interpreting Quality Evaluation
3.2 Extra-linguistic Knowledge in Interpreting
3.3 The Influence of Extra-linguistic Knowledge on Interpreting Quality 4. CASE STUDY
4.1 Accuracy
4.2 Completeness
4.3 Delivery
4.4 Effectiveness of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5. CONCLUSION REFERENCES APPDENDICES
Appendix A
Appendix B

(9)单细胞藻类饵料培育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一、藻类选择
二、营养液的配置
三、保种培养
    1. 培养设施
    2. 培养用水
    3. 接种
    4. 日常管理
        (1) 注重消毒。
        (2) 调节光照和温度
        (3) 做好镜检和观察
四、中继培养
    1. 培养器具
    2. 海水处理
    3. 接种
    4. 日常管理
        (1) 消毒工作
        (2) 充气
        (3) 控温控光
        (4) 镜检和观察
五、生产性培养
    1. 培养设施
    2. 培养池及培养用水处理
    3. 接种
    4. 日常管理
        (1) 防污染
        (2) 添水追肥
        (3) 搅拌
        (4) 光照调节
        (5) 镜检和观察
六、敌害生物的防治
    1. 加强消毒杀菌
    2. 保持培养藻种的生长优势也数量优势
    3. 物理处理法
    4. 化学处理法
    5. 酸化处理

(10)单细胞藻类饵料的关键培育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一、藻类选择及生态习性
二、营养液的配置
三、保种培养
四、中继培养
五、生产性培养
六、敌害生物的防治

四、单细胞藻类培养过程中的管理(论文参考文献)

  • [1]海洋典型悬浮团聚颗粒蓝绿激光的散射和吸收特性研究[D]. 贺锦涛.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2]杜氏盐藻类胡萝卜素代谢对光强和光质变化的响应机制[D]. 李元翔.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2019(01)
  • [3]环境浓度抗生素长期暴露下对海洋藻类生长及抗氧化响应影响研究[D]. 纳静. 天津大学, 2019(06)
  • [4]国审品种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桂海1号”生态育苗技术研究[D]. 朱昔恩. 西华师范大学, 2019(01)
  • [5]丝状藻类表流湿地富集分散式污水中营养物的研究[D]. 朱华清. 东南大学, 2019
  • [6]单细胞藻类夏冬两季培育关键技术要点对比[J]. 黄继,顾忠旗,倪梦麟,周民栋,李亚军,付英杰,何燕. 科学养鱼, 2018(05)
  • [7]杀虫剂三唑磷在室内淡水微宇宙中的生态效应[J]. 袁丙强,李少南. 生态毒理学报, 2016(03)
  • [8]言外知识对口译质量的影响 ——第二期太平洋岛国高级公务员培训实践报告[D]. 高晨.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016(04)
  • [9]单细胞藻类饵料培育方法[J]. 张海灵. 渔业致富指南, 2015(20)
  • [10]单细胞藻类饵料的关键培育技术[J]. 张海灵. 科学养鱼, 2015(09)

标签:;  ;  ;  ;  

单细胞藻类培养过程中的管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