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马克思主义实践论小议(论文文献综述)
岳亚[1](2021)在《阿多诺艺术哲学思想范畴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阿多诺所有的理论里,他很少提及艺术哲学及范畴这两个词语,本论文题目上既出现了“艺术哲学”,又出现了“范畴”,是阿多诺的一大“忌”。那么,引入这两个关键词的理由是什么呢?就艺术哲学来说,第一,从其思想的存在谈。阿多诺在所有研究中,艺术是其最重要的研究对象,大量关于音乐的、文学的、电影的、戏剧的艺术批评与他的哲学观点交杂在一起,这成为可以研究阿多诺艺术哲学思想的事实依据。第二,阿多诺的美学思想已经不局限于以往德国古典的“艺术的美”的思想,他探讨了大众文化视域下的流行的、娱乐的现象,批判了在大众文化视域下的古典艺术生活,即现代性话语体系下的现代艺术的发展状况。阿多诺的艺术思想已经不再局限于美,更多的是哲学上的思考——否定与反思。因此,研究阿多诺艺术哲学思想是成立的。就范畴来说,范畴是一种哲学的逻辑思维集合、概念的结合,在阿多诺反对以概念化手段谈论哲学的时候,本文所谈的范畴,并不是要违背他的本意,而恰恰是把他的哲学观点与艺术结合在一起,通过评论的方式、再结合哲学思辨的手段把他的艺术哲学思想研究清晰。本论文共分为七个部分:绪论、阿多诺艺术哲学思想的研究缘起、阿多诺艺术哲学思想本体论范畴研究、阿多诺艺术哲学思想认识论范畴研究、阿多诺艺术哲学思想价值论范畴研究、阿多诺艺术哲学思想实践论范畴研究、结论。第一章:阿多诺艺术哲学思想的研究缘起。从西方艺术的发展史开始,至20世纪初期,西方现代艺术面临的困境,以引出阿多诺思考现代艺术的原因。阿多诺所研究的艺术哲学思想已经与古典的美的艺术,有了一段距离,思考他的现代艺术思想,必须要了解他的大众文化(后更改为文化工业)——这种以技术的、工业化的模式产生出来的文化。另外,还需要了解阿多诺艺术哲学思想的哲学基础,是一种对启蒙运动之后哲学思想的否定。第二章:阿多诺艺术哲学思想范畴的艺术本质论。艺术本质论,以什么是艺术为逻辑起点,归纳出阿多诺的艺术自律与艺术唯名矛盾的思想、阿多诺艺术审美现代性的问题(现代艺术与传统的审美已经产生了距离)以及阿多诺所坚持的现代艺术非“商品性与拜物教性质”。但是,阿多诺所使用的方法是“排除法”,先排除什么不是艺术,再得出结论,什么是艺术——一种以性质归纳的艺术概念。由此可知,阿多诺所研究的艺术的本质,已经与西方古典艺术分道扬镳。但阿多诺也不是极端的保守主义者,他又接纳了勋伯格、贝克特等人的现代艺术,所以,阿多诺的现代艺术核心观点不是美了,而是从否定辩证法衍生出来的思考、批判。第三章:阿多诺艺术哲学思想范畴研究的艺术认识论。艺术是阿多诺在现代社会情境下的“心灵避难所”。阿多诺在艺术中寄托了他对“奥斯维辛”之后的所有愤怒和不安,同时对风云变幻的德国社会环境,作出否定、非同一性的哲学思考。最后,他认为,艺术是认识世界的最后的真理。第四章:阿多诺艺术哲学思想范畴的艺术价值论。艺术是认识世界的渠道,那么,艺术究竟通过何种渠道、何种方法去认识世界呢?本章摘取能够代表其艺术价值的两个关键词语:棱镜、中介,棱镜主要是阿多诺通过心理学的方法来思考艺术,中介是阿多诺通过社会学的方法来思考艺术,最后,阿多诺把艺术视为“拯救”自己的“真的”“美的”事物的集合。第五章:阿多诺艺术哲学思想范畴的艺术实践论。阿多诺的艺术实践主要集中于艺术批评方面,具体表现在阿多诺评价音乐、文学、戏剧、电影这四大艺术类型上,并从这些艺术批评中,了解他的艺术哲学思想。结论:艺术是通往“谜语”世界的桥梁在阿多诺65年的人生中,他经历了生活由富裕到贫困,后又回到大学教授稳定生活状态的经历。在他从小受到良好的关于音乐的、哲学的教育下,他把所有的思想寄托于艺术之中。他对欧洲古典艺术具有崇高感,同时也接纳了现代艺术(但他唯一没有接受的是大众文化以及大众文化下的艺术生活)。艺术,是他生命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是他体悟世界的通道,亦是了解“谜语”般世界的桥梁。
何鹏[2](2021)在《公共政策视角下的文化扶贫研究》文中指出贫困是与人类发展始终相伴的话题。为摆脱贫困,人们致力于从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多角度探讨贫困问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文化扶贫实践经历萌芽—起步—探索—推进—深化发展历程,一系列文化建设工程和扶贫开发项目的持续实施推进,各级政府、社会主体、市场力量广泛参与文化扶贫,我国极度贫困人口迅速下降。然而,在中国农村特定的场域,文化因素与地理环境、自然资源、人口结构、经济基础、社会构成等,导致了多重要素并存、相互交织影响的“结构性”贫困。应对区域性贫困和个体性贫困交错,物质贫困和文化贫困并存,贫困代际传递凸显等深度贫困问题成为文化扶贫的题中之义。同时,贫困地区文化扶贫面临诸多挑战,如何通过文化扶贫手段消除贫困也日益成为研究的热点。基于此,本文试图通过对贫困与文化扶贫的学理阐释,在梳理文化扶贫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对文化扶贫实践进行中外考察,探究文化扶贫适用的特定场域环境,借助典型贫困地区文化扶贫实证考察,探究贫困地区文化扶贫的结构性问题,探索进一步优化完善现有文化扶贫政策路径,为进入新时期的文化扶贫工作提供有益尝试与现实参考。在理论层面,本文重点关注文化扶贫的学理阐释、理论基础和政策适用场域研究。在文化扶贫的学理阐释方面,对照贫困概念的经济学阐释,在梳理绝对贫困与相对贫困、收入(消费)贫困与能力贫困和贫困地区的内涵基础上,对贫困概念进行文化学阐释,重点关注“贫困文化”和“文化贫困”概念辨析,论证了“文化贫困乃经济贫困之根源”等核心命题。在文化扶贫的基础理论方面,尝试从公共政策的角度对文化扶贫进行阐释,明确了文化扶贫具有鲜明的政治性与公共性,具备制度变迁特征,具有典型的空间适用特征等。总结文化扶贫“扶智说”“扶志说”与“文化精准扶贫说”三类的政策界说,阐述文化扶贫可以治愚、可以消除贫困文化和可以协同经济扶贫等政策功能。借助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域外反贫困理论,重点分析了贫困文化理论的兴起、融合以及在中国的泊入与发展等基础问题,建立起文化扶贫研究的一个分析框架。在文化扶贫适用方面,归纳出贫困地区的类型,描绘出贫困地区普遍存在的安贫守旧的人生观、物化功利的价值观、闲暇无意义的时间观、非理性的“面子”消费观等贫困文化图景,及其呈现出来的亚文化体结构化、贫困文化遗传性、贫困要素体系化等文化特征,明晰了贫困文化“从个体到群体”与“从群体到个体”的浸渍作用机理。在实践层面,本文通过考察国外文化扶贫的价值取向与政策措施,总结我国建国以来文化扶贫实践“文化教化与动员—经济扶贫的辅助—文化扶贫探索起步—文化扶贫多元融合”的发展阶段,厘清中国文化扶贫政策的变迁历程。聚焦贫困地区作为文化扶贫的特定研究场域,分析贫困地区普遍存在的文化困境和现行文化扶贫面临的主要问题:(1)城镇化趋势与乡村文化重建之空间对接难题;(2)格式化文化供给与差序化文化需求之协同难题;(3)文化输入压力与内生性文化脱贫动力之匹配难题。选取湖北省黄冈市为样本,从公共政策视角对贫困地区文化扶贫进行实证考察,总结黄冈在文化生产能力、供给能力、保障能力和发展动能等方面面临的困境,探索以文化扶贫助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助推文旅融合乡村振兴两类政策路径。总结黄冈文化扶贫案例的特色与经验,并从中提取可供复制的政策价值启示。全文对文化扶贫作出以下基本判断:(1)文化因素是造成贫困长期存在的重要根源;(2)文化扶贫是相对贫困时期扶贫政策的重要着力点;(3)贫困地区是相对贫困时期文化扶贫的主战场;(4)文化扶贫政策必须推动文化和经济协同发力。新时期优化文化扶贫政策必须进一步推动文化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形成文化扶贫与经济扶贫、乡村振兴同频共振的总体策略。
万永彪[3](2020)在《李大钊建党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和第一个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李大钊主张向十月革命学习,结合中国具体实际,主动学习和运用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的建党思想,聚焦“建立什么样的党、怎样建立党、建党为了什么”等问题,形成了其建党思想。因此,深入探究李大钊建党思想的形成背景、发展历程、深刻内涵、鲜明特点以及当代价值,不仅有助于全面揭示李大钊建党思想的理论体系,而且也为深入领悟习近平新时代党建思想,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具有重要借鉴意义。长期以来,学界对李大钊从事的事业、思想的起源、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的地位与作用、思想等开展了深入的研究,但是仍有可以拓宽和挖掘的领域,尤其是在其建党思想领域,截止目前此方面尚没有系统性的论着问世。因此,借鉴学界同仁已有的成果,采用逻辑分析、概念史研究、新文化史研究等方法,力图在对李大钊原着深度解读、阐释的基础上,深入挖掘李大钊建党思想的科学内涵和当代价值,总结李大钊着作、论述、实践活动中带有规律性、个性化的建党思想结构及鲜明特点,更为全面地把握李大钊建党思想内涵和体系,以求对当前加强党的建设有所指导,是本论文的主旨。李大钊以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建党思想为指导,借鉴俄国布尔什维克政党建设经验,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建党思想,从党的性质、指导思想、基本纲领等层面,系统阐述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么建设这样的党、建党为了什么”等问题,提出“建立无产阶级政党,建立工人阶级的、平民的劳动家的政党”、“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指导思想,强固、精密的组织是无产阶级政党战斗力的坚实保障,工农大众是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中国社会革命变革的根本力量”“无产阶级政党革命的方向是社会主义,其崇高目标是挽救民族和振奋国群”等一系列重要主张、论断和观点。伟大时代产生伟大的思想,伟大的斗争形成伟大的实践。李大钊不仅在理论上阐明在中国建设无产阶级政党的思想、原则,而且积极主导参与中国工人阶级政党的建设。五四运动以后,李大钊不仅参与了马克思主义与其他社会思想的论辩,而且积极领导、指导和参与北京、天津、唐山、内蒙等地方党团的建设,积累丰富的建党经验,成为指导中国共产党建立和发展的重要基础。深邃宽广的思想视野和亲力亲为的党团建设,展现李大钊建党思想历史的继承性、鲜明的时代性、非凡的实践性、卓越的预见性等鲜明特点。李大钊建党思想对于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升华对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无产阶级领导权思想、农民同盟军思想、武装斗争思想的认识有着较为重要的影响作用,也为毛泽东建党思想的形成作出了重要贡献。李大钊建党思想是时代的产物、革命的产物,不仅在当时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和价值,即使放之于今天的中国,也仍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对新时代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有着重要而积极的影响。新时代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一指导思想,必须始终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必须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建设的具体实际有机结合,必须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必须牢牢把握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必须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陈珊[4](2020)在《庞朴“一分为三”说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代着名学者庞朴最为重要的学术贡献是阐发了中华文化密码“三”,提出了“一分为三”说。他对“一分为三”理论的创造性发展在于诠释了“中庸”基本形态,提出了对立统一有“包”“超”“导”三种形式,指出了“一分为三”的三种主要形态,梳理出了一部较为系统的中国“三分学说史”。作为一名哲学史、文化史专家,庞朴自觉利用“一分为三”哲学方法论开展中国文化史专题研究,最终实现了理论建构与学术实践的完美融合,取得了诸如原始儒家“三重道德”论、文化“三分结构”理论、“忧乐圆融”的人文精神等一系列的研究成果。可以说,“一分为三”的哲学方法论正是庞朴学术研究成果的精髓,也是他从事中国文化史研究工作的学术武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中国学术界渐渐兴起了一个以庞朴、雷正良、周德义等为代表的“一分为三”学派。学界倡导“一分为三”论、庞朴论证“一分为三”说的直接根源在于对抗“文革”期间登峰造极的“左”倾教条“一分为二”思维。“文革”结束后兴起旨在反对封建专制主义与马列教条主义的思想解放运动,思想文化界深刻反思“文革”中的极端“二分”思维,深度思考如何通过文化推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面对这些敏感而又棘手的时代课题,庞朴深挖中国传统文化、反思“一分为二”思维模式,逐渐走上了探究中国古代辩证法智慧的学术道路,最终融汇以“中庸”为代表的儒家辩证法和以黑格尔、马克思为代表的西方辩证法,创造性地阐释了中国辩证法的精髓一一“一分为三”。总体而言,“一分为三”说是对“一分为二”思维的修正和完善,既是对中国古代辩证法的继承,也是发展了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教条化的“一分为二”过分夸大矛盾的斗争性,而否定强调对立面之同一性的“合二而一”。“一分为三”说则认为,“一分为二”仅仅是认识的初级阶段,虽然正确但不够完善,“一分为二”之后还需一个“合二而一”阶段。作为儒家辩证法的继承,“一分为三”说的根基在于“中庸”,强调“中”“和”“权”,既不执“一”也不执“二”,以达“参”之境界。庞朴基于“一分为三”说的学术实践,主要致力于深入到中国传统文化内部,挖掘传统文化密码“三”之存在性的文史证据。首先是通过对“太一生水”“六番”“五行”“黄帝”等古老而又重大的学术问题的缜密分析,大致梳理出了一条中国“三分”思想形成史;其次是通过对马王堆汉墓、郭店楚墓出土简帛文献的考证、释读,阐明了先秦儒家的“五行说”和“三重道德”思想。除了寻找文化密码“三”的文史证据之外,庞朴还在八十年代“文化热”期间陈述了文化之“时代性”与“民族性”的辩证关系,进而提出了至今仍广受学界认可的文化“三分结构”理论、论证了“忧乐圆融”的中华文化精神。庞朴的“一分为三”说产生过重要的学术影响,且在认识论、实践论、审美观等方面彰显出了中西哲学之异,但完整建设“一分为三”理论体系任重道远。从学术根基上看,“一分为三”说主要奠基于儒家“中庸”思想。庞朴对“中庸”基本形态的创造性阐述在“中庸诠释史”上的学术地位,在于对接融合了中西辩证法、打破了僵化教条的“二分”思维。在很大程度上,庞朴对“一分为三”理论的研究工作推动了中国当代辩证法之“一分为三”学派的形成与发展,但学派内部意见分歧较大,最为根本的是“一分为三”与“一分为多”的包容性问题。“一分为三”说也足进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正本清源,实现了中西辩证法的融合创新。学界对“一分为三”论的批评主要集中于“三”与“二”、“中”与“中介”、“一分为三”与“对立统一”之间的关系问题,尤其是因“一分为三”难与“一分为二”、“一分为多”严格划清界线,且容易泯灭唯物、唯心“二分法”而流于“二元论”等问题,致使“一分为三”理论的建设遭遇阻力。“一分为三”论的学术地位需要更多的理论建设工作方能巩固。作为哲学方法论的“一分为三”说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价值。“三”作为中华传究文化的密码,被揭露、被认识并不是最终目的,它的揭秘将有利于我们更加自觉也发扬、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一分为三”说除了“三分法”和“参”这两个最基本的日常生活与工作方法论外,还有两个极为重要的社会价值。一是,“忧乐圆融”说之“和”的审美境界以及“一分为三”说的和谐原理对于构建社会主义阳谐社会提供了传统文化上的理论资源。二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要求我们赋予“三重道德”以新的时代内涵,将“三重道德”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独合贯通起来,成为新时代文化建设的有机构成。总之,庞朴从中华“传统文化”中梳理出的中国“文化传统”就是“一分为三”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蕴藏着极其独特的中华文化密码。庞朴从浩瀚的文化史籍中发掘出的中华文化密码“三”及其相关文七理论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创新与建设都具有积极意义。21世纪的中国,要自觉开辟一个超越西方现代性的后工业文明时代,亟需发扬光大中华传统文化所内蕴的人文精神密码——“忧乐圆融”,以此消解市场经齐带来的普遍物质主义倾向、抵抗西方人文主义文化中的负面因素的侵蚀。
徐卫华[5](2020)在《中共话语中“调查研究”的发生学及其使用变迁考察——基于“人民数据库”的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在中共近百年的历史时空中,"调查""调查研究"与"调研"虽内涵基本相同,但在发生与使用上却存在不可忽略的差异。以"调查研究"这一概念为中心的发生学与使用变迁考察表明,"调查""调查研究""调研"三者既经历了近百年的历时性演化,又是长时期内的共时性存在。其中,作为传统概念的"调查"在历经中共领导下的一系列斗争实践后,被赋予了全新的理论与实践内涵。其核心要义在"调查研究"这一概念中得以悉数继承并获得更为充分的阐释与提升,从而使"调查研究"成为迄今为止中共党内最具原创性与独特性的话语之一。而作为简缩语的"调研"在党内的出现与兴起,既是语言表达经济性的使然,也与改革开放之初开启的党政机构改革息息相关,更是进入常态政治时期后"调查研究"回归日常政治的重要表征。
王梅琳[6](2020)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迈进新时代。在时代的大背景、国情的大前提、理论的大框架规定下,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面临着重大的机遇与挑战。中国共产党要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历史任务与奋斗目标,显然需要在中国特色发展方式与现代世界发展模式二者融合中,突出中华民族内在本质的坚守。就此而言,系统而深入地挖掘、梳理、总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饱含的极为丰富的治国理政智慧,在对其“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基础上,寻求与探索一套切实可行的行动机制,真正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理论、制度与实践过程之中,也就成为一个重要的理论与重大的实践问题。本论文正是在这一问题的导向下展开的。本论文的基本思路是: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为研究主题,立足于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理论规定与实践逻辑,从机制层面探索如何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治国理政智慧有效融入其中。论文总体上遵循理论探讨—现实分析—理念融入—制度融入—行为融入这一研究思路展开。这一思路的核心是一个一般理论建构的基本逻辑。论文首先在对核心概念和相关理论进行探讨的基础上,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机制的理论框架;其次,立足于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现实挑战与本身特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硕的治国理政资源与繁荣发展的现实需要,以及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契合性,系统审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必要性与可能性,明确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内在逻辑;再次,遵循“融入机制”的一般理论框架及其现实规定,分别从融入机制运行的柔性力量、刚性保障、行为实践三维架构出发,阐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基本理念、制度设计与行为要求,搭建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系统化、规范化、可操作化的机制;最后,基于整个融入机制的建构过程,从融入机制建构的主要原因、重点所在与预期结果,明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给予我们的经验启示。在上述思路指引下,本论文遵循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研究方法,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文本分析法、系统分析法,科学开展问题的讨论。本文共分八个部分展开:在绪论部分,主要阐述研究的缘起与意义、研究的现状、研究的目标与内容、研究的思路与方法,以及研究的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第一章着重探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机制的相关概念与行动框架,界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与融入机制的概念,建立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观念、制度与行为三维框架,为本论文的进一步推进奠定坚实的概念与理论基础;第二章客观分析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现代化面临的观念、制度与行为层面的挑战,凸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应对这些挑战过程中的效用。同时,分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繁荣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主体与场域困境,论证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可以为其提供主体保障与场域支撑,从而说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必要性;第三章从开放性和本土性角度分析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具有的吸收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品格,从观念、制度与行为层面阐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丰厚治国理政资源,从思想观念与价值目标方面论证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契合性,从而明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可能性;其后的第四章、第五章和第六章在之前研究的基础上,立足于观念、制度和行为三重维度的架构体系,聚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系统行动机制建构。上述机制的建构,需要明确融入的基本依据、主要内容、价值原则与可行路径,以保证机制建构的有效性和运行的可持续性;第七章统筹考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机制建构的原因、重点与结果,提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过程中必须注意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战略价值,必须处理好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问题,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引领中国社会发展。在上述研究基础上,本论文得到的基本结论是:第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仅是作为一种历史资源而存在,它之于当今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观念、制度与实践具有深刻而长远的影响。不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以潜意识、集体无意识、集体意向等形式而自发地存在并发挥规范作用。这是一种“自在的”行为。第二,以自觉的思维方式、制度建构与实践行动,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意识地、有目的地融入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之中,从而达成中国之治,这是一种“自觉的”行为。第三,中国共产党作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政治核心,必须积极主动作为,对中华传统优秀传统文化这一精神命脉做出能动的选择与理性的接纳,科学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机制系统建构。
裴世东[7](2019)在《《夏鼐日记》所见夏鼐考古学思想体系的形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夏鼐日记》为中心,通过对1966年以前夏鼐成长轨迹和学术历程的梳理,论述夏鼐建立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考古学思想之过程。在此基础上,提炼夏鼐考古学思想体系的各个组成单元及其相应的形成轨迹和理论溯源。总结出夏鼐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将西方考古学理论与中国的考古工作实际相结合;积极引入最新的科学技术手段,与相关多学科实现交叉互动;执行严谨、科学的田野考古发掘范式,并利用对考古材料多角度的审慎研究,努力复原古代社会情况与社会发展过程,进而达到阐明历史和人类的发展规律的目的,最终建立以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中国考古学体系的考古学思想。绪论首先陈述选题缘由。夏鼐在中国,乃至世界考古学界都享有崇高的地位,近年来学界关于夏鼐学术思想的研究方兴未艾,但从深度和广度看,尚显不足。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后,以过程考古学理论为代表的“新考古学”和后过程考古学理论在欧美考古学研究中普及并得到广泛应用,而夏鼐从西方引入的文化-历史考古学研究方法仍在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占据主流地位。此外,中国的田野考古发掘方法和技术同样沿袭夏鼐主持制定的田野发掘流程和规范;夏鼐关于中外考古交流和丝绸之路沿线考古研究的路径,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尤其是构建“一带一路”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其次阐述本文以1966年为时间节点的原因。夏鼐马克思主义考古学思想初步形成于1966年,同时由于新中国成立后“十七年”是马克思主义史学发展的特殊阶段,而考古学属于历史学科的组成部分,因此这十七年间史学的发展状况对考古学发展影响较大。最后对学术史进行了回顾,一是对夏鼐学术人生的研究,二是与夏鼐学术思想相关的埃及学、科技史和中西交通史等领域为切入点的研究。第一章,论述夏鼐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建立过程,及其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进行的考古学实践的具体路径。夏鼐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建立经历了三个阶段,分别是萌芽期(1920-1931)、过渡期(1931-1949)和形成期(1949-1966),最终成长为能够自觉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进行考古学研究的学者。在萌芽阶段,夏鼐主要受“新文化运动”和“左倾”文学思潮影响,初步接触马克思主义理论,尤其是唯物论和实践论思想;在过渡阶段,夏鼐对国民党政权的腐朽统治日益失望,对共产党逐渐产生好感L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随着政治运动和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陆续展开,夏鼐经历了三次思想飞跃,成为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从事考古发掘和研究工作的学者。在此期间夏鼐积极参与政治学习,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开展学术研究,进行田野考古发掘,参与考古学培训教育班,主持学术会议并拓展考古学的公共宣传等。夏鼐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形成为其考古学思想的建立提供了理论指导。第二章,详细论述了夏鼐留学英国,并将西方考古学理论和方法引入国内,指导中国考古学实践的过程。第一节梳理西方考古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脉络;第二节通过夏鼐学习西方考古学理论和方法的具体过程,指出夏鼐在留学归国之前已经基本掌握文化-历史考古学理论和当时最先进的田野考古发掘方法。第三节叙述了 1949年前夏鼐的两次主要考古实践活动。其一是《考古学方法论》的学术讲座,这是夏鼐关于考古学相关概念和内涵的第一次厘定,其二是在西北地区开展的田野考古发掘,纠正了安特生关于甘青地区史前文化年代序列的某些错误结论,是夏鼐第一次全面将西方考古学理论、田野发掘技术与中国田野考古发掘结合的范例。最后,通过1949年后夏鼐主持的历次考古发掘,证明了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实现了以文化-历史考古学为代表的西方考古学理论和田野发掘方法在中国的成功实践,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夏鼐的中国考古学思想体系的内涵。第三章,论述夏鼐提倡新科技手段、多学科交叉在考古学研究中的应用。夏鼐在出国留学前,对以生物、机械为代表的自然科学、技术兴趣浓厚,成为其对科技和多学科综合应用关注的渊源。赴英留学期间,夏鼐见证科技手段在考古学领域应用。回国后,由于时代条件的限制,没有充足的资金和技术开展大规模相关技术应用,但是夏鼐凭借其对科技考古发展前景的判断,优先支持建立了碳十四实验室,为中国史前文化年代框架的制定奠定了技术基础。夏鼐推动其他学科与考古学的综合研究源于他长期以来对多学科关注,也归因于夏鼐在埃及考古学研究中的现实需要。1949年后,在有限条件下,夏鼐积极主持考古学与狭义历史学、纺织学、数学、地质学、化学、物理学甚至解剖学等多学科合作,在出土器物研究、成分鉴定等多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成为夏鼐考古学思想中的最具特点的组成部分之一。第四章,论述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反映夏鼐考古学思想初步确立的三个方面内容。共三个方面内容。首先是对考古学文化概念的厘定,夏鼐先后两次阐释了考古学文化命名问题,初步统一了中国考古学界对文化命名问题的认识,有力地推动考古学研究,尤其是史前考古学的健康发展;其次是总结了中国考古学研究的六个方向,从人类起源和在我国境内居住时间,生产工具、生产技术发展和人类经济生活,古代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国家的起源和城市发展,精神文化(艺术、宗教、文字)起源和发展,汉民族和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六个方面拟定中国考古学的研究方向;最后,夏鼐努力推动中外考古交流,实现考古学与世界学术潮流的同步发展。结论中,将1966年前夏鼐关于马克思主义考古学思想形成的过程和理论内涵以更清晰、简明的表达进行总结;通过对夏鼐“文革”复出以后继续推动构建马克思主义中国考古学体系努力的阐述,包括对考古学系统概念的定义,提出中国文明起源研究新课题及对中国考古学的展望等,体现了夏鼐考古学思想存在前后相继的历史联系。夏鼐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秉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事实原则的唯物论,尊重历史和人类发展规律的唯物史观,制定考古研究的方针、政策和具体的规划,根据考古学研究成果进一步充实夏鼐考古学思想的内涵。
涂嘉慧[8](2019)在《赵宋光音乐美学学术谱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运用哲学、美学以及跨学科的研究方法,综合谱系学与音乐口述史的研究视角,将文献分析法、比较研究方法等相结合,展开对赵宋光音乐美学学术谱系的研究。首先,文章从赵宋光音乐美学思想形成的发生学机制出发,分别从赵宋光多元启蒙教育、中西方哲学、美学的洗礼以及当代美学学术思潮的影响,追溯与探究赵宋光音乐美学思想的形成之源。接着阐述赵宋光人类学本体论基础上音乐美学思想的总体特征,即概括为:自然本体论与人类学本体论的统一、工艺学与美学的统一、社会美与自然美的统一、立美、协美与臻美的统一。继而从哲学本体论、音乐形态美学、“立美”思想、音乐立美教育实践、直接师承关系五个方面追寻赵宋光音乐美学师承与学脉。最后通过对赵宋光学术年谱的梳理更为直观显示赵宋光音乐美学学术思想的发展进路。
王国兵[9](2019)在《马克思实践概念生成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理论与现实的对立是哲学史的中心问题之一。以往学者在对理论为什么与现实对立和理论为什么总是在忽略现实的研究中,对理论与现实做了偏颇式诠释。这种诠释导致理论与现实的对立和紧张,并表现人类历史发展中的各种“常识性悖谬”,但是如何更好揭示这个悖谬导致的疑惑。以往不同学者表达了不同的观点,而马克思把它引向了人类的具体实践和总体实践的视域中,并通过揭示实践在竞合同进内的历史性张力来解决理论与现实之间的绝对性对立和紧张,其原因是历史性张力是实践概念生成的原始动力。如何理解马克思用实践的竞合同进解决理论与现实之间的对立和紧张,这个问题实际就是如何更好地理解马克思实践概念的生成问题。针对以上难题,马克思实际上提出了四个问题。在对这四个问题的研究中,运用理论与现实竞合同进的实践历史性方法揭示实践概念生成的逻辑。然而,如何理解这四个问题之间的逻辑生成关系,成为本论文的重要问题。我认为这四重关系之间既有认识论层次的问题递进逻辑,又有历史唯物主义自身的实践逻辑,同时也具有马克思哲学史的整体性逻辑。这意味着这四个问题的转换并不是简单的并列式罗列,而是递进式的综合和继承性的综合,必须要清楚这种逻辑必然,因为罗列式的理解并不是我自已的想法。马克思从时代哲学问题属性的论辩中抽象出感性与理性之间何谓本性的哲学问题,并从时代现实中证实了理性逻辑与现实逻辑之间的对立问题。首先,马克思按照哲学史中“理论和现实存在的问题”,批判了思辨竹学构造的虚假现实,并用竞合同进的实践逻辑生成了感性的实践现实,并把它作为实践概念生成的奠基性范畴。其次,马克思紧扣时代现实的在场性特征,指出时代的现实形态实际上指向宗教化的现实交互性关系,或者说,基督教的宗教现实。他从宗教现实和抽象理论中提出了“人与宗教的关系”,并指出这个关系是时代问题的聚焦。他批判了基督教的根本观念即“上帝创造人”,肯定了费尔巴哈的“人创造了上帝”的观点,并指出费尔巴哈关于“现实的人”困乏和欠缺。马克思对费尔巴哈的“现实的人一自然性”进行了结构性的批判,指出“现实的人-实践”属性,并在这个基础上屮成了实践性的“现实的人”。再次,马克思在强调的“现实的人”的实践属性过程中,发现费尔巴哈式的“现实的人-自然性”和黑格尔的“现实的人-理性”实际是脱离实践的,或者说是用理论对现实的强制性符合。马克思指出“现实的人”的实践指向现实的生活世界,并对实践的现实生活世界进行分析后,批判黑格尔的政治国家决定市民社会的思想,发现市民社会决定政治国家的思想。通过批判提出实践的“现实的人”的时代现实性问题指向“政治国家与市民社会之间的关系”。同时,马克思重点研究了市民社会现实属性即“私有关系”,并在批判市民社会本质属性中生成了“人类社会范畴”。最后,马克思在资本生产逻辑和价值生产逻辑的研究中,发现现实的人的社会规定性呈现为“劳动-生产”,但是在资本生产逻辑中的劳动并不是劳动本质规定的实现,而是异化。他就指出政治经济学的重要问题之一是研究“资本与劳动之间的关系”,围绕这个问题精细化地研究了资本生产逻辑的历史和现实问题,并对资本生产逻辑导致劳动的异化进行了批判,并在这种批判中生成“实践劳动”的范畴。总之,马克思通过运用批判与生成的实践竞合同进推动“四个问题”的转换,并且每一次转换都综合着前面范畴的意涵,从而生成新的实践概念。具体说,马克思实践概念生成就是在对现实问题的研究中生成的,同时还是伴随着人类世界自身的辩证法逻辑不断地生成,并在这种实践中对人类-世界命运问题给出历史性和现实性的回答。这种回答的启示就是理论和现实是在实践竞合同进中根据历史内在的多元张力不断地生成,不断地在现实的人类的革命创造中生成实践的多元共生形态。
余清[10](2019)在《邓小平无产阶级政党领袖观》文中研究表明政党登上历史舞台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具有历史必然性。在政党组织结构中,政党领袖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扮演着政党组织者、引领者、代言者等多种重要角色,发挥着政党普通成员无法比拟的作用,是领导政党开展政治活动,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实现政党纲领及奋斗目标的“灵魂式”人物。世界各国无产阶级政党及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实践也充分说明,科学认识领袖在政党组织结构中的角色与功能,正确处理领袖与群众、阶级、政党关系,事关无产阶级政党生死存亡,事关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事业的兴衰成败。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起来的使命型政党。在科学认识和正确处理政党领袖与群众、阶级、政党关系这一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上,既有正面经验,也有反面教训。但是,总体而言,中国共产党在自身创建、发展和壮大的历程中,在领导人民进行伟大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的光辉岁月里,始终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则、立场和观点审视处理政党领袖问题。邓小平作为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和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在“文革”结束后,针对不少党员干部甚至是高级领导干部思想认识教条、僵化,深陷领袖个人迷信崇拜之泥潭的现状,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高超的政治智慧,在党内外干部群众中率先提出要“完整地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旗帜鲜明地反对“两个凡是”,反对过分宣传领袖个人和制造新的领袖崇拜,支持并领导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和《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之起草工作,引领党内外干部群众实事求是地评价毛泽东思想及毛泽东等党的领袖们在历史上的功过评价问题,使党内外干部群众在政党领袖问题上的认识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统一了思想,为继续高举和发展毛泽东思想,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奠定了思想基础。与此同时,邓小平从党和人民事业的长远发展出发,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理论与实践主题,以高度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就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科学认识和正确处理政党领袖与群众、阶级、政党关系问题,如何选拔、培养、使用、监督无产阶级政党领袖等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和大胆探索,提出了诸多新判断、新论述,推动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政党领袖学说在中国实现了新发展,生成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政党领袖观,即邓小平无产阶级政党领袖观。邓小平无产阶级政党领袖观是内容丰富的科学体系,其内容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在无产阶级政党领导集体观问题上,邓小平认为,一个成熟且稳定的领袖核心与领导集体,是判断无产阶级政党政治成熟与否的重要标志,不仅事关政党自身兴亡,而且事关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之兴衰。鉴于国内外经验教训和党所领导的各项事业的需要,邓小平一直要求领导集体树立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政治立场形象,坚持改革开放的干事创业形象,清正廉洁的为民公仆形象,勤学善学的进取形象。为此,他要求领导集体中的每位领袖,应自觉维护领袖集体中的核心,坚持民主集中制,坚持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相结合的领导方式,把领袖个人作用与领导集体的作用有效结合起来。在无产阶级政党领袖选拔问题上,邓小平认为,这是事关党的干部队伍能否纯洁,党的干部队伍尤其是领导班子结构能否优化,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制定的政治路线能否贯彻落实的重大问题。因此,要坚持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及德才兼备的选拔方针和标准;坚持任人唯贤的选拔路线;坚持民主选拔、结构优化、平稳渐进和人民公认的选拔原则。要解放思想,创新机构设置,释放领袖型干部成长空间;改革人事制度,消除领袖型干部选拔的制度障碍;广泛动员群众参与,选人民满意的领袖型年轻干部。在无产阶级政党领袖权威问题上,邓小平认为,不能把领袖权威狭隘地理解为领袖个人权威,而应理解为党中央、国务院的权威及领袖集体的权威,是领袖个人权威与组织权威、领袖集体权威的统一。影响领袖权威大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取决于人民群众拥护与否?无产阶级政党领袖成熟与否?党的纪律严格执行与否?为此,邓小平强调,维护中央领导集体及其核心的权威,领导干部尤其党的高级领导干部要自觉带头;作为领导集体核心一员的领袖,自己也要正确处理维护领袖集体权威和领袖个人权威的关系,反对个人崇拜,防止领袖专断;要严格执行党的纪律,对违反组织纪律、政治纪律的党内派性活动依规依法采取零容忍的态度。在无产阶级政党领袖评价问题上,邓小平认为,科学准确地评价无产阶级政党领袖,是关系党“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关系党生死存亡及党所领导的改革开放事业兴衰成败的重大问题。因此,邓小平在科学评价毛泽东思想、毛泽东个人及党的其他领袖的功过、历史地位问题上,提出了“实事求是”“宜粗不宜细”及“向前看”三大原则,主张把党内公开讨论与党内政治决议方式结合起来。这不但没有“丢刀子”“砍旗子”,而且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巩固了党的领导地位和执政地位,维护和提升了党的国际形象。邓小平无产阶级政党领袖观,是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政党领袖观中国化、时代化的成功典范,是对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政党领袖观的继承与发展,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政党领袖观的理论成果。求实的态度,创新的品质,辩证的思维,为民的情怀,是其鲜明的理论品格。在新时代,我们应树立正确的无产阶级政党领袖观,发挥邓小平无产阶级政党领袖观的科学指导功能,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引领下,把党所领导的改革开放事业、民族复兴大业、人民幸福伟业推向新的历史阶段。
二、马克思主义实践论小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马克思主义实践论小议(论文提纲范文)
(1)阿多诺艺术哲学思想范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对象及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研究述评 |
三、相关概念界定 |
第一章 阿多诺艺术哲学思想的研究缘起 |
第一节 西方艺术与哲学相关史简述 |
第二节 阿多诺艺术哲学思想界定 |
一、阿多诺的艺术范围界定 |
二、阿多诺艺术哲学思想的社会学归宿 |
第三节 阿多诺艺术哲学思想立论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阿多诺艺术哲学思想范畴的艺术本体论 |
第一节 艺术自律与艺术唯名论的矛盾 |
一、阿多诺艺术自律思想简论 |
二、阿多诺艺术唯名论思想的批判 |
三、个体的特殊性:自律与共相统一的艺术 |
第二节 阿多诺的艺术审美现代性问题 |
一、现代性话语体系下的艺术 |
二、阿多诺审美现代性的批判 |
三、个体的表达:审美与现代性的契合 |
第三节 阿多诺对商品性与“拜物教性”的批判 |
一、“文化工业”与“社会水泥”的关联 |
二、“文化工业”之艺术商品性和“拜物教性” |
三、虚伪的个体:“伪个人主义”的文化工业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阿多诺艺术哲学思想范畴的艺术认识论 |
第一节 否定与“非同一性”的辩证 |
一、否定的辩证法与“非同一性” |
二、以“非同一性”思维认识艺术 |
三、否定即反思:艺术的责任 |
第二节 感性经验与客体观念的联系 |
一、艺术感性经验的批判 |
二、艺术先验性主体与权威性主体的批判 |
三、艺术客体相关问题思考 |
第三节 艺术的真理性 |
一、艺术不是意识形态 |
二、艺术真理观 |
三、艺术真理性内容的辨析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阿多诺艺术哲学思想范畴的艺术价值论 |
第一节 “棱镜”之谜 |
一、何谓“棱镜” |
二、“棱镜”反射资本主义的强权文化 |
三、“棱镜”透视法西斯的极端民族主义 |
第二节 “中介”之思 |
一、何为“中介” |
二、中介:艺术与社会的联结 |
三、中介的效果:间离 |
第三节 艺术与拯救 |
一、“反犹主义”的困顿 |
二、“奥斯维辛之后,写诗是残忍的” |
三、艺术是个体自我拯救的手段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阿多诺艺术哲学思想范畴的艺术实践论 |
第一节 音乐——世界本质的直接反应 |
一、贝多芬:西方古典哲学与音乐结合的完美典范 |
二、瓦格纳:暗藏的“反犹”动机 |
三、勋伯格:无调性的解放 |
第二节 文学——现代社会的符号 |
一、抒情诗:个人情绪的发泄宣泄 |
二、小说:意识流与现实主义的差别 |
第三节 戏剧——现代性的变异 |
一、莎士比亚:戏剧“乌托邦”的典范 |
二、歌德:不理解的权威 |
三、贝克特:现代社会的迷茫 |
第四节 电影——大众文化走向艺术 |
一、技术理性的批判 |
二、电影娱乐性的批判 |
三、自律的电影美学 |
本章小结 |
本文结论:艺术以“谜语”特质来认识世界 |
参考文献 |
一、中文参考文献 |
二、英文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2)公共政策视角下的文化扶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的创新点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现状述评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框架 |
1.4 创新点、难点与不足 |
1.4.1 本文的创新点 |
1.4.2 研究的难点与不足 |
第2章 贫困与文化扶贫的学理阐释 |
2.1 贫困的经济学阐释 |
2.1.1 绝对贫困与相对贫困 |
2.1.2 收入(消费)贫困与能力贫困 |
2.1.3 贫困地区 |
2.2 贫困的文化学阐释 |
2.2.1 贫困文化 |
2.2.2 文化贫困 |
2.2.3 贫困文化与文化贫困 |
2.3 文化扶贫的政策学阐释 |
2.3.1 文化扶贫的公共政策属性 |
2.3.2 文化扶贫的政策界说 |
2.3.3 文化扶贫的政策功能 |
第3章 文化扶贫研究的理论分析框架 |
3.1 文化扶贫的理论基础 |
3.1.1 马克思主义的反贫困理论 |
3.1.2 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 |
3.1.3 域外的反贫困理论 |
3.2 贫困文化理论:文化扶贫的一个理论分析框架 |
3.2.1 贫困文化理论的兴起:结构解释的式微 |
3.2.2 贫困文化理论的发展:文化适应过程的多重解释 |
3.2.3 贫困文化理论的融合:结构与文化的双重视角 |
3.2.4 贫困文化理论在中国的泊入与发展 |
3.2.5 文化扶贫分析的基本框架 |
3.3 历史制度主义:文化扶贫的一个政策研究视角 |
3.3.1 历史制度主义发展脉络 |
3.3.2 历史制度主义现实应用 |
3.3.3 历史制度主义视角下的文化扶贫 |
第4章 文化扶贫实践的中外考察 |
4.1 中国文化扶贫实践的演变历程 |
4.1.1 文化教化与动员阶段(1949-1978) |
4.1.2 经济扶贫的辅助阶段(1978-2000) |
4.1.3 文化扶贫探索起步阶段(2001-2010) |
4.1.4 文化扶贫多元融合阶段(2011-2020) |
4.2 中国文化扶贫的政策导向变迁 |
4.2.1 战略定位:从“漫灌式”文化扶贫到精准扶贫 |
4.2.2 路径选择:输血式文化扶贫到造血式文化扶贫 |
4.2.3 价值取向:从单纯扫盲活动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
4.3 国外文化扶贫的价值取向与政策启示 |
4.3.1 扶贫先扶智——英美的教育扶贫 |
4.3.2 习性改造——法国的文化资本扶贫 |
4.3.3 情境再造——日韩的乡村振兴政策 |
4.3.4 国外文化扶贫实践述评 |
第5章 中国文化扶贫适用的特定场域 |
5.1 贫困地区的类型 |
5.2 贫困地区的文化困境 |
5.2.1 贫困地区的贫困文化表现 |
5.2.2 贫困地区的贫困文化特征 |
5.2.3 贫困文化的浸渍作用 |
5.3 贫困地区文化扶贫面临的问题 |
5.3.1 城镇化趋势与乡村文化重建之空间对接难题 |
5.3.2 格式化文化供给与差序化文化需求之协同难题 |
5.3.3 文化输入压力与内生性文化脱贫动力之匹配难题 |
第6章 公共政策视角下贫困地区文化扶贫的实证考察 |
6.1 样本选择:以湖北省黄冈市为例 |
6.1.1 样本基本概况 |
6.1.2 样本的主要特征 |
6.1.3 选择黄冈为样本的理由 |
6.2 黄冈的贫困文化表征 |
6.2.1 文化生产能力:文化品牌缺失与文化产业羸弱 |
6.2.2 文化供给能力:“内生型”与“外源型”双重匮乏 |
6.2.3 文化保障能力:“硬环境”和“软环境”普遍缺位 |
6.2.4 文化发展动能:人才规模不足与结构性失衡 |
6.3 黄冈策略:以文化扶贫助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
6.3.1 “软硬兼施”:重建文化基础设施和服务供给体系 |
6.3.2 “优化环境”:强化文化政策与科技联合保障体系 |
6.3.3 “动能再造”:构建专业人才、民间精英、志愿者联动机制 |
6.4 黄冈路径:燕儿谷模式助推文旅融合发展 |
6.4.1 燕儿谷项目概括 |
6.4.2 燕儿谷模式的基本特色 |
6.4.3 燕儿谷模式的扶贫成效与样本效应 |
6.5 黄冈样本的特色与启示 |
6.5.1 黄冈样本的基本特色 |
6.5.2 黄冈样本的启示 |
第7章 文化扶贫的基本判断与政策优化 |
7.1 文化扶贫的基本判断 |
7.1.1 文化因素是造成贫困长期存在的重要根源 |
7.1.2 文化扶贫是相对贫困时期扶贫政策的重要着力点 |
7.1.3 贫困地区是相对贫困时期文化扶贫的主战场 |
7.1.4 文化扶贫必须推动文化和经济协同发力 |
7.2 文化扶贫的政策优化 |
7.2.1 总体趋势:文化扶贫实践将向治理现代化进一步深化演进 |
7.2.2 内容趋向:文化扶贫和文化产业协调发展 |
7.2.3 主体趋势:推动多元主体共同发力 |
7.2.4 路径趋向:构建文化与政治经济社会生态多元统筹发展格局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
致谢 |
(3)李大钊建党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内研究综述 |
1.3.2 国外研究综述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方法与创新点 |
1.4.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本论文可能的创新之处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李大钊建党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
2.1 李大钊建党思想形成的社会历史背景 |
2.1.1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下的中国 |
2.1.2 十月革命的胜利 |
2.1.3 民国初年政党建设的实践 |
2.1.4 中国工人阶级的发展壮大 |
2.2 李大钊建党思想的基本理论来源 |
2.2.1 马克思恩格斯建党思想 |
2.2.2 列宁建党思想 |
2.3 李大钊的自身文化背景 |
2.3.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 |
2.3.2 日本留学经历 |
2.4 李大钊建党思想的发展历程 |
2.4.1 民国初年超政党思想的政党观的形成 |
2.4.2 “府院之争”时期政党观的提高与变迁 |
2.4.3 十月革命后创建新型无产阶级革命政党思想的形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李大钊建党思想的主要内容 |
3.1 党的性质:建立什么样的党 |
3.1.1 建立无产阶级政党 |
3.1.2 建立工人阶级的、平民的劳动家的政党 |
3.2 党的指导思想和组织原则:怎样建立党 |
3.2.1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指导思想 |
3.2.2 强固、精密的组织是无产阶级政党战斗力的坚实保障 |
3.3 党的基本纲领:建党为了什么 |
3.3.1 社会主义是无产阶级政党革命的方向 |
3.3.2 挽救民族、振奋国群是无产阶级政党的崇高目标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李大钊建党思想的实践 |
4.1 李大钊与北京、天津党团组织的建立与发展 |
4.1.1 李大钊与北京党团组织的建立与发展 |
4.1.2 李大钊与天津党团组织的创建与发展 |
4.2 李大钊与唐山党团组织的创建及工人运动的开展 |
4.2.1 李大钊与唐山党团组织的建立与发展 |
4.2.2 李大钊与唐山工农运动的开展 |
4.3 李大钊与其他地区中共党组织的创建 |
4.3.1 李大钊与内蒙古、东北地区党组织的创建 |
4.3.2 李大钊与晋、豫、陕、甘等地党组织的创建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李大钊建党思想的特点及地位 |
5.1 李大钊建党思想的特点 |
5.1.1 历史的继承性 |
5.1.2 鲜明的时代性 |
5.1.3 非凡的实践性 |
5.1.4 卓越的预见性 |
5.2 李大钊建党思想对毛泽东建党思想的影响 |
5.2.1 对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认识 |
5.2.2 对无产阶级领导权思想的认识 |
5.2.3 对农民同盟军思想的认识 |
5.2.4 对武装斗争思想的认识 |
5.3 李大钊与中国共产党其他早期领导人建党思想 |
5.3.1 李大钊建党思想与陈独秀建党思想 |
5.3.2 李大钊建党思想与蔡和森建党思想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李大钊建党思想的当代价值 |
6.1 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这一指导思想 |
6.1.1 始终坚信马克思主义这个“拯救中国的导星”不动摇 |
6.1.2 不断增强学习实践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自觉和行动自觉 |
6.2 必须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建设具体实际有机结合 |
6.2.1 必须研究中国的“政治经济的情状”和“实境” |
6.2.2 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结合 |
6.3 必须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
6.3.1 强固、精密的组织是无产阶级政党战斗力的保障 |
6.3.2 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
6.4 必须牢牢把握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
6.4.1 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
6.4.2 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 |
6.5 必须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
6.5.1 实现共产主义是中国革命的目标 |
6.5.2 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附图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4)庞朴“一分为三”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思路与论文框架 |
第一章 破“左”倾教条迷雾:“一分为三”说产生的历史背景 |
第一节“文革”时期“一分为二”思维的泛滥 |
一、“矛盾论”庸俗化为“一分为二” |
二、“评法批儒”运动中登峰造极的“二分”思维 |
第二节 两次“合二而一”大讨论的来龙去脉 |
一、“文革”前的“合二而一”大讨论 |
二、“反封建”运动中“合二而一”大讨论的重启 |
第三节 “文化热”及文化保守主义的兴起 |
一、“文化热”与传统文化再审视 30二、当代文化保守主义的现实诉求 |
二、当代文化保守主义的现实诉求 |
第二章 跳出一元主义窠臼:庞朴“一分为三”说的学术进路 |
第一节 由马列主义转入中国哲学史 |
一、自黑格尔回到真实的“否定的否定” |
二、开启探究中国古代辩证思想的历程 |
第二节 从“二”到“中”:“一分为三”说的发轫 |
一、反思“文革”及对“二分”思维的批判 |
二、“一分为三”的最初提出与《“中庸”平议》 |
第三节 走向多元主义文化保守主义 |
一、庞朴对1980年代“文化热”的反思 |
二、倡导和而不同以超越各种一元主义 |
第四节 “一分为三”说的建构与完善 |
一、庞朴对“一分为二”的总体认识与批评 |
二、理论梳理与思想考释的终极成果——“三分学说史” |
三、庞朴“一分为三”说的哲学观概述 |
第三章 通达辩证之三境界:庞朴“一分为三”说的核心观念 |
第一节 “一分为三”的理论基石是“中庸” |
一、“中庸之道”与调和“两端”的折衷主义之辩 |
二、孔子评价与“中庸”的四种基本形态 |
三、庞朴的“中庸”诠释特色及在“中庸解释史”上的地位 |
第二节 “一分为三”的中心思想是“不执一” |
一、“一”与“执一”的内涵 |
二、“执一”的两种表现:极端与片面 |
三、“不执一”:尚中但不执于中 |
第三节 “一分为三”的修养境界是“辩证之三 |
一、“三”代表“中” |
二、“三”代表“圆融” |
三、“三”代表动态平衡 |
第四章 探索中华文化密码:庞朴“一分为三”说的学术实践 |
第一节 庞朴对文化密码“三”的探源 |
一、“太一生水”的辩证性 |
二、混沌与黄帝的思想交织 |
三、六峜→五行→阴阳 |
第二节 庞朴对儒家“三重道德”的挖掘 |
一、天人三式与“三重道德” |
二、“三重道德”内容体系:“六德”“四行”“五行” |
三、儒家“三重道德”的内在关系及现代解构 |
第三节 基于“一分为三”说的中国文化理论 |
一、文化的“三分结构”理论 |
二、“忧乐圆融”的中华人文精神 |
第五章 建设一分为三理论:庞朴“一分为三”说的推进与争鸣 |
第一节 “一分为三”学派的内部辩难与发展 |
一、雷正良、杨远富的“一分为多”论与庞朴的批评 |
二、周德义对“一分为三”认识观的发展及对庞朴的批评 |
第二节 建设“一分为三”理论的可能性探究 |
一、理清“一分为三”与对立统一规律的纠缠关系 |
二、学界对“一分为三”论的几条批判 |
三、建设“一分为三”理论的阻力分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庞朴重要论文首版情况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学术论文发表目录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5)中共话语中“调查研究”的发生学及其使用变迁考察——基于“人民数据库”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问题界定与研究方法 |
二、中共语境中的“调查”:词源及其内涵衍变 |
(一)“调查”的词源考察 |
(二)“决定政纲策略”:中共领导下的“调查统计”工作 |
(三)“反对本本主义”:“调查”概念的政党化 |
(四)从《实践论》到《农村调查》:“调查”概念的哲学基础与群众工作内涵 |
三、从“调查”到“调查研究”:概念的“过渡”与“并行” |
(一)作为特定概念的“调查研究”:内涵与形成起点 |
(二)“转变党的作风的基础一环”:延安整风时的“调查研究” |
(三)“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作为领导方法的“调查研究” |
四、作为简缩语的“调研”:从“流行语”到“日常政治” |
(一)作为“流行语”的“调研” |
(二)作为日常政治的“调研” |
结语 |
(6)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
(一) 研究缘起 |
(二) 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述评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一) 研究目标 |
(二) 研究内容 |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五、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 |
(一) 创新之处 |
(二) 不足之处 |
第一章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机制的概念探讨 |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概念界定 |
(一) 文化 |
(二) 传统文化 |
(三) 优秀传统文化 |
(四)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二、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概念解读 |
(一) 治国理政 |
(二) 政党治国理政 |
(三) 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 |
三、融入机制的概念内涵与行动框架 |
(一) 融入的概念辨析 |
(二) 机制的内涵剖析 |
(三) 融入机制的框架建构 |
第二章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必要性 |
一、应对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重大挑战的现实需要 |
(一) 回应观念挑战:形成中国特色治国理政观念 |
(二) 因应制度挑战:推动中国善政良治目标达成 |
(三) 应对行为挑战:塑造中国特色治国理政行为 |
二、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繁荣复兴的必然要求 |
(一) 强大的主体保障:中国共产党主动作为 |
(二) 广泛的场域支撑:治国理政的现实领域 |
第三章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可能性 |
一、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具有吸收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品格 |
(一) 开放性特质:借鉴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
(二) 本土性特征:彰显自我民族文化特色 |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藏了丰富的治国理政资源 |
(一) 观念上的智慧:治国理政的观念文化 |
(二) 制度上的精华:治国理政的制度文化 |
(三) 行为上的精髓:治国理政的行为文化 |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多维契合 |
(一) 思想契合: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相通相融 |
(二) 目标契合:共同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
第四章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思维观念 |
一、观念融入的前提:形成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先进观念的要求 |
(一) 治国理政先进观念形成的历史启示 |
(二) 治国理政先进观念发展的现实诉求 |
二、观念融入的内容:符合中国特色治国理政观念形成的要求 |
(一) 从天人合一到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指导原则 |
(二) 从小康大同到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根本目标 |
(三) 从民惟邦本到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价值取向 |
三、观念融入的原则:遵循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观念的内在规定 |
(一) 把握方向性原则 |
(二) 坚持创新性原则 |
(三) 贯彻渗透性原则 |
四、观念融入的路径:塑造融入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观念的机制 |
(一) 利益驱动机制 |
(二) 制度驱动机制 |
(三) 精神驱动机制 |
第五章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制度体系 |
—、制度融入的前提:建构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先进制度的要求 |
(一) 中国之制形成的历史镜鉴 |
(二) 中国之治开创的实践意蕴 |
四、制度融入的路径:建构融入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制度的机制 |
(一) 基本制度保障机制 |
(二) 法律法规保障机制 |
(三) 公共政策保障机制 |
二、制度融入的内容:契合中国特色治国理政制度生成的需要 |
(一) 从天下为公到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制度 |
(二) 从贵和尚中到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制度 |
(三) 从尚贤使能到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制度 |
(四) 从为政以德到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制度 |
三、制度融入的原则:遵从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制度的内在规定 |
(一) 遵循合理性原则 |
(二) 遵照合法性原则 |
(三) 遵从现实性原则 |
第六章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行为实践 |
一、行为融入的前提:规范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实践行为的要求 |
(一) 治国理政规范行为形成的历史启迪 |
(二) 治国理政规范行为更新的现实需要 |
二、行为融入的内容:切合中国特色治国理政行为养成的需求 |
(一) 从富民安民到中国共产党经济治理行为 |
(二) 从礼法合治到中国共产党政治治理行为 |
(三) 从和合共生到中国共产党生态治理行为 |
三、行为融入的原则:遵照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行为的内在规定 |
(一) 坚定全方位原则 |
(二) 坚守全程性原则 |
(三) 坚持全员性原则 |
四、行为融入的路径:构建融入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行为的机制 |
(一) 理论认知机制 |
(二) 情感认同机制 |
(三) 意志保障机制 |
(四) 信仰树立机制 |
(五) 实践养成机制 |
第七章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经验启示 |
一、必须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战略价值 |
二、必须处理好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
三、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引领中国发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致谢 |
(7)《夏鼐日记》所见夏鼐考古学思想体系的形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 |
一、选题原因 |
二、1966年时间节点的设定 |
第二节 学术史回顾 |
一、对夏鼐学术人生的研究 |
二、对夏鼐学术思想的研究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注释规范 |
一、研究方法 |
二、注释规范 |
第一章 夏鼐考古学思想的形成过程分期与实践途径研究 |
第一节 萌发时期(1920-1931) |
第二节 过渡时期(1931-1949) |
第三节 形成时期(1949-1966) |
第四节 夏鼐考古学思想的实践途径 |
小结 |
第二章 夏鼐与西方考古学 |
第一节 西方考古学理论的发展过程 |
第二节 夏鼐与西方考古学 |
第三节 夏鼐与西方考古学在中国的实践(1941-1949) |
第四节 夏鼐与西方考古学在新中国的实践(1949-1966) |
小结 |
第三章 夏鼐与新技术、多学科在中国考古学研究中的应用 |
第一节 新技术在考古学应用 |
第二节 夏鼐与多学科考古学研究 |
小结 |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夏鼐考古学思想的初步建立 |
第一节 中国考古学体系的提出 |
第二节 规划中国考古学发展方向 |
第三节 考古学文化概念的厘定 |
第四节 推动中外考古交流 |
小结 |
结论 |
附录一: 夏鼐阅读书籍目录 |
附录二: 夏鼐阅读期刊目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8)赵宋光音乐美学学术谱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缘起与意义 |
(一)选题缘起 |
(二)问题的提出与研究的意义 |
二、“学术谱系”的谱系学定位 |
(一)谱系与谱系学 |
(二)学术谱系概念梳理 |
(三)学术谱系的起源与发展 |
三、研究框架与方法 |
(一)研究框架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赵宋光音乐美学思想形成的发生学机制 |
第一节 多元启蒙教育 |
第二节 哲学、美学思想的吸收与超越 |
第三节 跨学科的交汇 |
第四节 与当代美学学者的交流与碰撞 |
第二章 赵宋光音乐美学思想的总体特征 |
第一节 自然本体论与人类学本体论的统一 |
第二节 工艺学与美学的统一 |
第三节 自然美与社会美的统一 |
第四节 “立美”、“协美”与“臻美”的统一 |
第三章 赵宋光音乐美学学术谱系 |
第一节 从哲学本体论思想看学脉关系 |
一、王少明《“立美”思想的本体维度——论赵宋光美学观》 |
二、罗艺峰《“审美乌托邦”与赵宋光的“美的理想”》 |
第二节 从音乐形态美学思想看学脉关系 |
一、李玫《“中立音”音律现象的研究》 |
二、乌兰杰《蒙古民歌精选99首》 |
第三节 从“立美”思想看学脉关系 |
一、修海林、罗小平《音乐美学通论》 |
二、谢嘉幸“我们可不可以有赵宋光” |
三、杨和平《论音乐美学的研究对象问题》 |
第四节 从音乐立美教育实践看学脉关系 |
一、刘达:“三轴协变唱名法”的教学实践 |
二、麦馥燕:“综合童龄音乐教学法”的实践 |
第五节 从直接的师承关系看学脉关系 |
二、黎敏《都市背景中广州当代琴人群体的雅集组织形态、琴乐语言表达的个案研究》 |
三、黄晓云《古乐新享——潮州音乐中弦诗乐与锣鼓乐在当代社会中的存在方式与社会功能》 |
四、陈金菲儿《花簇与土壤——梅州地区广东汉乐群体活动及其相互关系研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赵宋光年谱 |
附录二 :笔者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目录 |
(9)马克思实践概念生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问题证明及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1.3 研究方法及创新和不足 |
1.3.1 研究方法 |
1.3.2 创新及其不足 |
第2章 马克思“实践”概念的哲学史缘起与实践结构的总逻辑 |
2.1“实践”范畴在哲学史上的本质追溯 |
2.1.1 “存在”与“实践”的哲学义理追溯 |
2.1.2 “实践-现实”和“实践-伦理”的哲学语义学发问 |
2.1.3 “实践哲学”在哲学史上的发展演进 |
2.2 马克思实践范畴的哲学史论理根据和实践的逻辑证成 |
2.2.1 马克思哲学中“实践”范畴的哲学史“论理根据” |
2.2.2. 马克思实践范畴的现实问题证成及申认 |
2.3 马克思实践概念生成-实践问题的结构总逻辑 |
2.3.1 从哲学问题中引绎出马克思实践概念生成的问题及其路向 |
2.3.2 马克思实践概念生成的现实出发点与总逻辑 |
2.3.3. 马克思“实践概念生成”的现实-主体-社会-劳动的生成逻辑 |
第3章 重思哲学问题—从哲学问题中生成实践的现实范畴 |
3.1 在批判哲学思想中重新确立哲学的性质及其问题域 |
3.1.1 对古希腊哲学史中的哲学性质及思想的批判 |
3.1.2 对黑格尔哲学及其黑格尔派思辨哲学的批判 |
3.1.3 对费尔巴哈哲学中自然唯物-直观和唯心历史观的批判 |
3.2 从哲学问题中生成实践世界的“现实范畴” |
3.2.1 从现实世界的实践指向中还原“存在的现实” |
3.2.2 从抽象感性的实践活动中生成人的现实 |
第4章 从批判宗教化的人的分裂中生成目的性的主体范畴 |
4.1 批判宗教思想对现实世界的构想 |
4.1.1 “人创造了上帝,而不是上帝创造了人” |
4.1.2 宗教观念中人的世界与上帝世界的颠倒 |
4.2 宗教世界观异化出权力化-社会化意识 |
4.2.1 宗教社会化意识对自我独立意识的强制“规制” |
4.2.2 宗教化的社会化意识使人的现实存在与精神存在发生着“结构性分离” |
4.3 从批判宗教观念到批判现实世界的抽象逻辑中生成实践主体 |
4.3.1 从批判宗教观念的普遍化公共意识中生成实践的现实的人 |
4.3.2 从批判直观感性的抽象逻辑规定走向独立实践现实的人 |
第5章 批判封建制国家—从市民社会中生成实践的人类社会范畴 |
5.1 澄清哲学史中的政治社会思想-共同体价值的总体审视 |
5.1.1 对哲学史中国家与社会理论-思想继承性综合的追溯 |
5.1.2 对黑格尔法哲学中共同体价值的思辨逻辑揭示 |
5.2 对封建国家中现实关系的现实性和本真性的批判性分析 |
5.2.1 对哲学的同时代人与历史的同时代人对立的批判 |
5.2.2 对基督教封建国家的法权关系及其社会结构的批判 |
5.3 从市民社会的政治批判中生成实践的人类社会范畴 |
5.3.1 从国家政治制度批判中确立起市民社会 |
5.3.2 从市民社会本身的关系批判中生成实践的人类社会 |
第6章 从批判资本生产逻辑和资本价值逻辑中生成实践的劳动范畴 |
6.1 “需求”和“生产”之间本质属性的政治经济学诠释 |
6.1.1 “需求体系”与“劳动体系”的事情本质性关系追问 |
6.1.2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具体路径诠释 |
6.2 从传统政治经济学揭示资本生产逻辑导致的异化劳动 |
6.2.1 从对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学批判中揭示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本质 |
6.2.2 对现代资本生产逻辑导致的全面异化进行批判 |
6.3 从对资本价价逻辑的批判中生成现实的人的实践劳动范畴 |
6.3.1 对资本价值逻辑的核心枢纽-私有制的革命性批判 |
6.3.2 从私有制的实践革命性批判中生成社会性的实践劳动范畴 |
第7章 从马克思实践范畴群的生成到实践哲学范式的生成 |
7.1 马克思实践范畴群的生成以及引起的实践哲学变革 |
7.1.1 马克思实践范畴群生成的问题式阐释 |
7.1.2 马克思从实践范畴群生成到实践哲学-新哲学观的生成 |
7.2 马克思实践哲学面临的新挑战 |
7.2.1 马克思实践哲学面临着新思想和新理论的挑战 |
7.2.2 马克思实践哲学面临着现代性问题的挑战 |
第8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10)邓小平无产阶级政党领袖观(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回击领袖评价问题上的历史虚无主义的客观需要 |
1.1.2 增强党的号召力凝聚力战斗力的客观需要 |
1.1.3 总结世界各国社会主义运动经验教训必须回答的重大问题 |
1.1.4 发展马克思主义政党领袖观的客观需要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内研究综述 |
1.3.2 国外研究综述 |
1.4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几个问题的说明 |
1.5.1 研究创新点 |
1.5.2 相关概念说明 |
第2章 邓小平无产阶级政党领袖观的理论渊源 |
2.1 马克思恩格斯的无产阶级政党学说 |
2.1.1 建立独立的无产阶级政党是历史的必然 |
2.1.2 无产阶级政党必须具有领袖 |
2.1.3 无产阶级政党领袖应具备多种能力 |
2.2 列宁关于无产阶级政党领袖问题的论述 |
2.2.1 无产阶级政党领袖的内涵 |
2.2.2 新型无产阶级政党领袖的素养 |
2.2.3 执政条件下无产阶级政党领袖的选拔 |
2.3 斯大林关于无产阶级政党领袖问题的论述 |
2.3.1 无产阶级政党领袖与组织、群众的关系 |
2.3.2 执政条件下无产阶级政党领袖的选拔 |
2.3.3 执政条件下无产阶级政党领袖的培养 |
2.4 毛泽东关于无产阶级政党领袖问题的论述 |
2.4.1 无产阶级政党领袖的重要性 |
2.4.2 无产阶级政党领袖的选拔 |
2.4.3 无产阶级政党领袖的评价 |
2.4.4 维护领袖地位与反对领袖崇拜 |
第3章 邓小平无产阶级政党领袖集体观 |
3.1 无产阶级政党领袖集体形象的体现 |
3.1.1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政治形象 |
3.1.2 坚持改革开放的事业形象 |
3.1.3 清廉正直的公仆形象 |
3.1.4 勤学善学的进取形象 |
3.2 无产阶级政党领袖集体的重要性 |
3.2.1 是审视无产阶级政党成熟的标志 |
3.2.2 事关国家前途命运 |
3.2.3 事关政党存亡兴衰 |
3.3 无产阶级政党领袖集体作用的实现路径 |
3.3.1 坚持领袖是领导核心与领导成员的统一体 |
3.3.2 领袖集体领导与领袖个人分工负责制度相结合 |
3.3.3 领袖集体的力量与人民群众的力量相结合 |
第4章 邓小平无产阶级政党领袖选拔观 |
4.1 无产阶级政党领袖选拔观生成的历史背景 |
4.1.1 增强党的先进性纯洁性的现实需要 |
4.1.2 实现伟大历史转折的客观要求 |
4.1.3 优化干部队伍结构的现实要求 |
4.2 无产阶级政党领袖选拔观的主要内容 |
4.2.1 任人唯贤的选拔路线 |
4.2.2 领袖选拔的“四化”方针 |
4.2.3 德才兼备的选拔标准 |
4.2.4 领袖选拔的“四项”原则 |
4.3 无产阶级政党领袖的选拔路径 |
4.3.1 提高认识不拘一格选拔领袖型干部 |
4.3.2 创新机构设置释放领袖型干部成长空间 |
4.3.3 改革制度消除领袖型干部选拔的制度 |
4.3.4 依靠群众选拔人民满意的领袖型干部 |
第5章 邓小平无产阶级政党领袖权威观 |
5.1 无产阶级政党领袖权威观的内涵 |
5.1.1 领袖要有权威 |
5.1.2 领袖权威是侧重于领袖集体的权威 |
5.1.3 领袖权威主要体现于对改革开放事业的领导 |
5.2 无产阶级政党领袖权威生成的条件 |
5.2.1 领袖过硬的能力 |
5.2.2 人民群众的拥护 |
5.2.3 领袖的成熟度 |
5.2.4 严格的政党纪律 |
5.3 维护无产阶级政党领袖权威的主要路径 |
5.3.1 党的高级领导干部要自觉带头 |
5.3.2 执行严格的政党纪律 |
5.3.3 既要维护领袖核心权威,也要反对领袖个人崇拜 |
第6章 邓小平无产阶级政党领袖评价观 |
6.1 领袖评价问题的重要性 |
6.1.1 科学评价领袖关系政党的生死存亡 |
6.1.2 科学评价领袖关涉党领导的改革开放事业的兴衰成败 |
6.2 科学评价无产阶级政党领袖应坚持的主要原则 |
6.2.1 实事求是原则 |
6.2.2 宜粗不宜细原则 |
6.2.3 向前看原则 |
6.3 科学评价无产阶级政党领袖问题的主要方式 |
6.3.1 党内公开讨论的方式 |
6.3.2 制定“历史决议”的方式 |
6.4 对无产阶级政党领袖评价问题的主要贡献 |
6.4.1 在历史新时期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 |
6.4.2 在历史“十字”路口巩固了党的执政地位 |
6.4.3 在国际上维护了党和国家的形象 |
第7章 邓小平无产阶级政党领袖观的特色和历史地位 |
7.1 邓小平无产阶级政党领袖观的特色 |
7.1.1 求实是邓小平无产阶级政党领袖观的立论基础 |
7.1.2 创新是邓小平无产阶级政党领袖观的实践方式 |
7.1.3 辩证是邓小平无产阶级政党领袖观的认知方式 |
7.1.4 为民是邓小平无产阶级政党领袖观的价值取向 |
7.2 邓小平无产阶级政党领袖观的历史地位 |
7.2.1 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政党领袖观中国化的重要理论成果 |
7.2.2 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
7.2.3 新时代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强大精神武器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致谢 |
四、马克思主义实践论小议(论文参考文献)
- [1]阿多诺艺术哲学思想范畴研究[D]. 岳亚. 哈尔滨音乐学院, 2021(12)
- [2]公共政策视角下的文化扶贫研究[D]. 何鹏. 武汉大学, 2021(02)
- [3]李大钊建党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 万永彪. 河北大学, 2020(02)
- [4]庞朴“一分为三”说研究[D]. 陈珊. 山东大学, 2020(12)
- [5]中共话语中“调查研究”的发生学及其使用变迁考察——基于“人民数据库”的分析[J]. 徐卫华. 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 2020(03)
- [6]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机制研究[D]. 王梅琳.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1)
- [7]《夏鼐日记》所见夏鼐考古学思想体系的形成[D]. 裴世东. 安徽大学, 2019(02)
- [8]赵宋光音乐美学学术谱系研究[D]. 涂嘉慧. 星海音乐学院, 2019(08)
- [9]马克思实践概念生成研究[D]. 王国兵.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8)
- [10]邓小平无产阶级政党领袖观[D]. 余清. 湖南大学, 201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