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04年中心组学习需要把握的几个重点(论文文献综述)
王鑫[1](2021)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党内学习问题研究》文中认为重视党员教育和党内学习活动的开展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形成了十分丰富的理论成果,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通过开展党内学习,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更加坚定,解决实际问题的本领显着增强,可以说,党的执政能力与时代的要求总体是相适宜的。然而当前党的执政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执政难度进一步加大,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的考验前所未有。与此同时,部分党员干部存在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脱离群众、消极腐败等严峻问题,迫切要求强化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和宗旨意识,增强党员干部综合素质和工作本领,以应对党内外、国内外的挑战和压力。加强和规范党内学习是强化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建设,补足党员干部精神之钙的必然要求,也是应对当前复杂局势,提高党员干部解决问题破解难题本领的重要手段。基于此,本文从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党内学习问题这一重要论题出发,通过梳理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党内学习的理论发展和历史沿革,研究新时代党内学习活动的已有经验,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首先,在对中国共产党党内学习进行学理分析的基础上,系统梳理中国共产党党内学习活动的历史沿革,总结党在不同历史时期加强党内学习的制度、法规、做法等,为党内学习问题的相关研究奠定基础。其次,分析了新时代加强党内学习的现实紧迫性,明确了加强党内学习是坚定理想信念的必然选择,是增强执政本领的现实需要,是应对国际国内复杂形势的必然要求。最后,总结新时代开展党内学习的已有经验,并结合我国经济社会现实,明确新时代党内学习存在的不足,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把握新时代党内学习总体要求、分层分级开展党内学习活动、丰富完善党内学习内容体系、挖掘创新党内学习方式方法、建立健全党内学习长效机制。
徐振伟[2](2018)在《县域学科中心组培育与发展研究 ——以H市Q区学科中心组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教师是课程变革的主力军,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教师研训工作越益成为教研领域的重要话题。以群体力量带动个体发展的团队研训越来越受到重视,如教研组、备课组、校际片区联盟、名师工作室等,都对教师专业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基于县域视角,学科教研共同体为教师提供了更大的交流平台,更容易形成学科教师的“命运共同体”。随着新课改的深入,为更有力地引领县域教研共同体的运作与发展,需要加强县级教研组织的变革,扩大和延伸教研员力量,以更好地适应研训形势的新变化。本文引入“县域学科中心组”概念。在梳理以往研究的基础上,选取H市Q区学科中心组为个案,对县域学科中心组的内涵特征、建设路径、运行策略、职责作用与保障机制等进行深入研究。通过对Q区学科中心组运行实践进行总结分析,发现县域学科中心组作为县域学科领导团队,汇聚了全县区学科名师资源,强化了区域学科研训工作的策划、组织、协调和管理工作,提高了区域教研水平,也促进了区域教师专业成长。同时笔者通过研究也发现,县域学科中心组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其发展过程中仍存在较多问题。笔者结合Q区学科中心组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如激励、评价机制的不完善;研训课程的陈旧;中心组成员的遴选与培养等)进行分析,做了一些思考,提出几条建设性的意见。
王定毅[3](2017)在《习近平全面从严治党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从严治党是中国共产党加强自身建设的基本原则,是被实践证明的成功经验总结。中共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勇于担当的精神,以全面从严治党为主题,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取得了显着成效。全面从严治党到底是以何种逻辑展开的?为什么能取得这种成效?领袖的个人作用在治党实践中发挥着何种作用?其采取的举措所蕴含的基本原则能否被坚持下去?对这些问题的思考,不仅具有现实意义,也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论文共分引言、正文、结语三个部分,具体内容如下:引言部分,在阐述选题缘由、研究现状之外,介绍了论文采取历史分析法、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计量史学法等研究方法;研究材料主要来自于中央文献研究室编辑出版的文献图书以及国家权威主流媒体公布的数据资料;研究的时间区间为中共十八大至十八届六中全会期间,着力点是习近平在加强党的自身建设方面所作出的贡献。论文的思路以研究主体解决问题为中心,在整体布局和每个章节中均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框架,来梳理相关的思想和实践。正文部分共分六章。第一章是“’全面从严治党’思想提出的历史背景”。中共以时代潮流和人民期待为观察角度,根据面临的问题作出全面从严治党的抉择。“从严治党”具有特定时代内涵,内含执政党、长期执政、一党执政、商品经济背景等背景因素。文章以十八届六中全会重点解决的党内政治生活和党内监督的角度来分析党内存在的问题,以“全面”为关键词梳理了十八大后“全面从严治党”提出的历史脉络,得出这一重大思想是在实践与理论互动中产生的。第二章是“坚守共产党人精神家园”。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信仰缺失。坚定理想信念,最主要是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章归纳了坚定理想信念的有效途径和推进思想建设常态化的措施。第三章是“着力培养选拔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在文件梳理中对比党对选人用人不正之风的态度变化。习近平不仅确立了好干部的标准,而且树立了学习榜样,重点抓好顶层中央政治局和县委书记的建设。选人用人根本在于建立科学机制,这一机制核心在于如何减少干部选拔中因违背初衷出现的新问题,以科学使用干部和严格管理干部。第四章是“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党对作风问题抓的很紧,但结果却日益加重,主要原因是缺乏常抓、严抓以及相应的制度。作风建设以制定八项规定为切入口,通过落实落小狠抓各项措施的执行。教育实践活动之所以取得显着成效,主要原因是把握了五个重点,并在活动后采取了一系列的巩固措施。继之而来的“三严三实”则从正面和内在确立了共产党人的作风标杆。第五章是“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文章分析了反腐败斗争形势从“严峻”到“严峻复杂”的转变,总结开展强势反腐在查处干部方面的突破性进展,对党委的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内涵进行阐述。“巡视”方式的创新利用,探索了中共立足自身资源而非第三方监督自我的成功经验,防治腐败最终需要依靠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第六章是“为党的长治久安提供坚强制度保障”。制度治党不同于制度建设,它不仅着眼于建设制度,而且要使这些制度成为具有逻辑的制度体系,更重要的是要强调制度执行力建设,即不仅强调“制度”,更强调“治”,即党内纪律建设。由于制度治党的实施者依然生活于现实社会,因此,还需要通过营造良好的党内政治生态来为制度治党创造适宜的环境。第七章是结束语。论文认为“问题导向”贯穿全面从严治党始终,梳理了坚持问题导向的原因,如何发现分析问题,特别是将习近平解决问题的论述分为五个步骤,在此基础上,总结全面从严治党的内涵和本质,指出制度治党是其精髓所在。十八大以来治党实践取得成效的原因有四:一是牢记对人民的责任。二是特别重视思想在现实中的执行情况和督查落实。三是主导者在事权上的高度统一为治党实践开展提供了体制保障。四是研究主体的经历、修养和语言魅力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全面从严治党实现了从科学理论到党内法规再到全党实践的两次成功转换,探索出了一条不同于西方政党依靠在野党或反对党等第三方力量、而是创新利用自身资源监督自我的党内监督道路,这条依靠自我管住自我的治党道路,开辟了党建的新境界,符合国情党情,决定了其必将长期坚持下去。本文各部分均以历史发展为主线,来梳理相关思想的发展脉络。同时文章以问题为中心,将思想与问题结合起来,将思想与实践结合起来,不仅增强其思想的针对性,也验证思想的有效性,力图形成“问题——思想——制度——实践”的闭合循环。
张慧青[4](2017)在《基于产业结构演进的高职专业结构调整研究 ——以山东省为例》文中研究指明职业教育与区域产业对接,被视为区域职业教育形成和特色发展的标志,而职业教育与产业的对接常常转化为区域产业结构与高职院校专业结构之间的匹配与调适。本文从教育与经济的关系出发,教育领域聚焦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结构,经济领域聚焦中观产业经济的产业结构,从产业结构演进的视角研究高职教育专业结构的调整。产业结构决定就业结构,因为产业结构的变化必然要求产业人才结构与之相适应;就业结构又决定了高职教育的专业结构,因为各个领域所需的专门技术技能人才又是通过不同的"专业"培养来实现的。而实际情况是我国高职教育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调整不相适应的问题还相当突出,已严重影响到高职院校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也严重影响到高职的生存与发展。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演进,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结构也必然发生着相应的变化,其呈现了怎样的规律和特征?国外职业教育发达国家如德国、美国、澳大利亚、新加坡和我国台湾地区其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结构如何跟随产业结构发展实现科学动态调整的?由这些追问引发出问题意识,研究者试图从纵向的历史视角和横向的国别(地区)视角,通过策略的解读,来认识、发现、反思产业结构演进和专业结构调整的互动规律及国外专业结构调整路径,以便为后续专业结构调整策略的提出提供更可靠的依据。由此,论文沿着专业结构调整什么?(调整的内容)和怎么调整?(调整机制)的主线,回溯了建国后我国产业结构演进和专业结构调整的历史逻辑,国外研究则从内容和机制两大方面归纳了专业结构调整的特征,并以山东省为例对山东省的产业结构与高职专业结构间的现状、问题及高职专业招生预测作了系统的数理统计分析和深入研究,提出了山东省专业结构调整的策略。理论和实践从来都是双向建构的过程,实证研究范式的运用旨在通过数据分析透析事物的本质,并归纳发展的一般规律。论文选取山东省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种新的研究视角,利用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和模糊评价法对山东省产业结构与高职专业结构的适应性做出了综合评价,并利用产业-高职偏离程度和高职-就业偏离程度两个指标对山东省产业结构、高职专业结构和人才需求结构的吻合度做了分析,进而归纳了山东省高职教育专业结构存在的问题。厘清问题,旨在预测。论文采用相关分析、偏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和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对山东省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结构和山东省三次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进行建模,求得2016-2020年高职专业大类的招生比率预计值,从而为山东省高职院校专业调整提供数据支撑。基于以上研究基础,论文尽可能的避免经验主义,总结归纳出了高职教育专业结构调整的五大原则,从经验借鉴、科学规划、行动框架和具体措施四个层面提出了山东省高职教育专业结构调整的机制,并依据统计分析数据指出了山东省专业结构调整的方向。以上便是论文的几个主要章节"我国产业结构演进与专业结构调整的历史逻辑""国(境)外高职教育专业结构调整经验借鉴" "山东省产业结构与高职教育结构适应性分析与评价""基于山东省产业结构调整的高职专业大类招生比率预测""基于山东省产业结构调整的高职专业结构调整原则和策略"的主要内容和行文逻辑。总体上,论文的研究过程是基于问题的不断追问,研究者的思维贯穿其中。因此,相对于得出有价值的结论,本研究也呈现了一种研究的方法论,以期在相关实证研究中向大家提供可相互交流和启发的研究范式。
常野[5](2015)在《要素流动对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影响研究 ——以江苏省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城乡一体化建设是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是确保我国经济健康发展、社会稳定和谐、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的基本前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水平获得很大提高,但与此同时,城乡发展失衡问题愈发严重,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的严重障碍。追溯城乡发展失衡问题的成因,要素流动扮演了十分关键的角色。所以,缓解乃至消除城乡发展失衡问题,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关键在于促进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实现经济资源在城乡之间的合理配置。基于上述认识,笔者以江苏省为例探讨要素流动对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影响,从理论和实证两个层面阐释了要素流动对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影响路径,为后续研究从要素流动的视角分析城乡发展一体化奠定了基础,也为我国城乡发展一体化建设处于不同发展水平的地区提供借鉴经验。为此,本文以要素流动对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影响为研究对象,运用理论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静态与动态分析相结合等分析方法对其做了探讨。笔者首先梳理和总结了国内外有关要素流动与城乡发展一体化的相关文献,在指出已有文献的贡献和不足之后从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概念与特征、问题和出路、内容和机理三个方面构建了要素流动影响城乡发展一体化的理论框架,指出了劳动力、资本、技术、公共资源四种要素流动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作用机理。其次,在参考前人有关测度要素流动和城乡发展一体化水平的方法的基础上,对江苏省的要素流动与城乡发展一体化水平进行了测度。再次,构建了面板数据模型定量分析了劳动力、资本、技术和公共资源等四种生产要素流动对城乡发展一体化水平的影响。并根据实证分析的结果,指出了上述四种要素流动影响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机制和路径。最后,结合发达国家的要素流动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成功经验,给出了从要素流动角度促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政策建议。本文研究得到如下结论:第一,要素流动与经济发展水平呈现显着的正向关系。江苏省三大区域在要素流动规模和能力上呈梯次分布,苏南地区最大,苏北地区最小;第二,江苏省13个地级市城乡发展一体化水平呈现时序演进上的递增性和地域跨度上的差异性,且与经济发展水平联系紧密;第三,不同要素对城乡发展一体化水平的推动作用存在差异,对城乡发展一体化水平的推动作用也不是同时同向叠加的。本文可能的创新点有:(1)从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概念与特征、问题和出路、内容和机理三个发面构建了要素流动影响城乡发展一体化的理论框架;(2)从要素流动的角度对江苏省城乡发展一体化做了分析。要素流动在城乡发展失衡过程中充当了十分重要的角色,正是要素在城乡之间的不均衡分配导致城乡之间的差距持续扩大,阻碍了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步伐;(3)要素流动对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影响结论显示,不同要素对城乡发展一体化水平的推动作用存在差异,对城乡发展一体化水平的推动作用也不是同时同向叠加的。较之已有研究中只分析单一要素或分开分析不同要素的做法所得出的结论对实际的指导意义大。
吴春集[6](2014)在《上海电影产业竞争力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采用“分论”的方式进行研究,内容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对电影产业竞争力理论研究和上海电影产业竞争力发展的背景和现状进行分析,论述进行该课题研究的必要性。第二部分:分析决定电影产业竞争力的主要因素。在综述国内外学术界关于产业竞争力和国家(区域)文化产业竞争力决定因素观点的基础上,首先,对迈克尔·波特“钻石模型”理论、弗洛里达的创意阶层理论、马特尔美国文化竞争优势理论、Allen J.Scott好莱坞电影产业发展理论进行综合评价,指出其理论意义及存在的缺陷或不足;其次,对电影产业竞争力的诸多影响因素进行较为全面的分析,指出电影产业竞争力发展的特殊规律;第三,提出决定国家(区域)电影产业竞争力的六大因素,即“电影产业竞争力决定因素模型”:电影创意阶层与成长环境、技术资本等其他资源条件、国际/国内/区域电影市场需求、同业竞合和产业集群、相关支持产业、政府政策和社会力量,并分析诸因素之间的关系。第三部分:结合上海电影产业实际案例,分析六大因素与电影产业竞争力的作用机理及其相关性。结合上海、北京、洛杉矶等区域的电影产业发展情况,分别研究六大因素在上海电影产业发展中的作用和表现,探讨它们影响上海电影产业竞争力发展的机理及过程。这部分在论述中国电影创意阶层产业成长环境的特殊性、中国电影企业成长的体制之困、电影创意企业的独特市场竞争格局、上海电影需求市场的特点和贡献、如何定位看不见但又无处不在的政府角色、如何发挥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巨大作用等问题上,有较为独到的见解。相关的论述详细结合了中国的特殊国情,揭示了中国电影产业竞争力发展的特殊规律。第四部分:对上海电影产业竞争力发展进行理论总结,指出行政体制、政策、垄断格局、对创意的不尊重是构成上海电影产业竞争力发展的最大障碍。要发展上海电影产业竞争力,确立上海属地审查制度;建设多元竞争产业格局;借助国有资源建设上海电影产业助推平台;促进企业、市场、政府、社会力量、教育科研的全方位合力等举措是关键。
李伟[7](2015)在《论1990年代以来西部乡土小说中的伦理书写》文中研究指明1990年代以来,中国西部地区涌现出一大批中青年作家从事乡土小说创作,他们对社会发展变迁中农民生存状况和西部文化有着深层的思考,取得的文学成就有目共睹。从一定意义上说,西部乡土小说已成为当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西部作家的创作与西部独特的地域文化与民俗传统有着密切的关联,自然景观的融入,多元的民族文化心理特质,浓厚的宗教背景依托,呈现出与东部作家创作不同的文学形态。尽管乡土小说的研究已经成学界争议和讨论的热点,但是关于西部乡土小说的研究还没有形成系统化的整体研究,西部乡土小说发展的形态与变化,一些西部乡土作家的创作长期处于被遮蔽与边缘化的状态,因此,有必要对此进行更深入研究。1990年代以来西部乡土小说中的伦理书写主要集中于家庭伦理、情爱伦理、正义伦理三个方面。家庭伦理书写涵盖乡村家庭中的父子、夫妻、兄弟姐妹、邻里关系等,展现出社会经济变革时期中人际关系从传统转向现代的复杂变化。西部作家立足乡村社会发展与农民生存的变化,在传统与现代、理想与现实、城市与乡村的强烈对比中,弘扬乡村社会现代伦理的积极因素,家庭人际关系的新气象与乡村朴实、善良的民风人情。与此同时,西部作家揭露一些社会不良现象,批判传统血亲伦理的滞后性,乡村宗族伦理的劣根性,以及现代年轻一代颠覆传统长幼秩序的过激行为。西部作家表达出对现代新型伦理观的向往,但不排除对传统美德的回望,通过人物行为的复杂内涵和情感态度,表现出现代人因生存困境、经济利益等因素促使家庭伦理关系的异化。西部作家深切地关注乡村社会现实问题的同时,又饱含着知识分子的启蒙意识与人道主义关怀。西部作家分别从情欲与伦理、生存与情爱、乱性与乱伦、爱情的理想与现实等关系的书写来展现农民选择爱情方式与爱情类型由保守压抑向开放多元的转变。乡土社会中的人们寻求情爱中面临着传统伦理与现代伦理观念冲突的两难困境:一是保全道德压抑情欲,另一是违背伦理追求爱情。针对生命与爱情的伦理问题,现代农民追求爱情的自主意识有所增强,但不免出现以舍弃生命为代价来获得爱情的悲剧。当前农民面临着维持生存与违背伦理的道德困境,尤其以乡村女性为代表的弱势群体为维持生存而自觉地走向道德异化。人们寻求情爱的错位现象——乱性与乱伦,乱性行为的无知与乱伦行为的恶劣引发西部作家对人性悲剧与宿命的深刻剖析,背弃道德必然受到惩罚,作家以此呼吁人们应遵循乱伦禁忌的道德文明原则。现代伦理视野下呈现出相异的爱情选择观,理想化爱情的唯美与道德和谐,现实性爱情的功利与物化。在过度追逐效率与利益的社会发展中,人们评判爱情价值的标准与选择爱情的方式呈现出一定的功利化倾向。因此,如何权衡外在物质因素与内在道德精神两者间的平衡成为现代人面临的道德难题。西部乡土小说中的正义伦理书写表现为人的正义、自然正义以及人的存在与异化等伦理问题。西部农民的正义观念呈现不同的变化,传统农民更为注重中国儒家“重义轻利”思想,现代农民身受现代文明观念的影响,并不局限于传统正义行为,而追求精神层面的民主平等、公平公正等现代伦理意识。西部作家特别地书写人们坚守正义原则,结局却受到谴责和攻击的道德悖论现象。针对官的正义与功利问题,西部作家以乡村干部三种形象类型书写来表现不同的道德体系,公正廉洁的清官代表着国家意识形态下的正义;以权欺民谋私,损害农民利益的庸官,呈现为受功利因素诱导下官的道德失范;受到民众认可却违背行政规范的乡村官员,暗含着官场体制与自我道德选择的两难困境。西部作家对自然正义的关注,更多源于西方生态文学的影响与对本土生态伦理观的继承,通过对人保护与损害自然不同形态的书写,传达人类敬畏自然和善待生命的正义精神,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态理念。针对现代人的生存审美形态与人的异化现象,西部作家对前者持颂扬与肯定,而对后者持质疑与批判的伦理姿态。西部乡土作家的伦理书写姿态和创作立场,与作家自身的生活环境和民族信仰有着密切的关联。西部作家的伦理书写姿态大致呈现为以下几种形态:一是作家持苦难情怀进行伦理书写。鬼子以平民立场书写底层小人物的“阳光苦难”,敢于直视社会的阴暗面与人性的卑微;冯积岐从乡村权力视角书写农民遭受权势压抑的苦难状态,由权力欲望引发乡村人性的复杂;罗伟章以底层伦理立场书写城市化进程中农民面临着双重的病态苦难,进城与回乡都无法逃离物质的贫乏与精神的荒芜;冉正万和王华则从乡村留守者与边缘者的立场出发,书写工业化入驻乡村致使农民痛失乡村家园的苦难窘态,两位作家创作中充满着强烈的道德责任意识。二是作家创作中以乡村浪漫情怀进行伦理书写。因西部地域生存背景的相似,雪漠、郭雪波、漠月、郭文斌四位作家以各自的文学视点支起西部乡土小说伦理书写的浪漫情调。雪漠、郭雪波、漠月对各自的生存之地大漠、戈壁、梁滩充满着敬仰之情,小说创作中融入西部地区特有的自然审美、宗教情感和民族情怀,表达出各自不视野中体悟的文学观与地域人伦品格。郭文斌则从关注乡村现实走向民间传统文化的写作立场,寻找乡村世界的温暖与诗意,建构一种诗性化的乡土伦理。三是作家以农家感恩的姿态进行乡土伦理书写。宁夏西海固作家群中的石舒清和马金莲对故土农家有着深厚的情感依恋,创作中自觉地以感恩的伦理姿态进行乡土叙事,了一容和李进祥创作中坚守为底层农家而写作,四位作家都不约而同地把自身的民族信仰融入乡土小说创作,充满着崇高的宗教伦理情怀与强烈的民族尊严意识。四是贾平凹近年来乡土小说创作中仍然坚守平民立场写作,又以知识分子的精英意识审视与批判着受现代文明影响下的乡村,由早期小说中对现代伦理充满期待转为当前的批判,因自身伦理思考的困惑促使伦理观念表达的含混。总体来说,西部乡土作家的伦理书写具有现实性,作家的社会责任明确,敏锐地洞察社会现实问题,又以知识分子的启蒙意识深刻地揭示伦理问题的严重性,引导社会与人们对于农村、农民伦理问题的关注与深思。西部乡土小说伦理书写的艺术表现,既有意向主流文学靠拢,又保有着它本有的地域文学风格。首先,创作手法上表现为以现实主义为主的多重艺术借鉴。大部分西部乡土作家创作中坚守纯正的写实风格,作品充满强烈的社会现实感、现实批判精神和以时间叙事为主的写实手法。其中以红柯、东西、鬼子等为代表的西部个别作家深受中国先锋小说的影响,积极学习与借鉴西方现代派艺术手法,采取“元小说”叙述手法来消解传统小说的写作,热衷于时空跳跃和重复叙述的先锋叙事技巧。贾平凹和冯积岐在保留写实的基础上借用现代派手法,形成现实与现代手法融合并用的特征。少数民族作家阿来、郭雪波、石舒清因自身民族宗教背景的影响,小说创作中融入了民族的宗教仪式、神话和传说,营造出文本叙事的魔幻与超现实色彩。其次,在文体特征上,西部作家把诗歌艺术中的意境、意象、抒情等融入乡土小说创作,形成小说的诗性意境与情境审美。西部乡土小说主题叙事的日常琐碎化与自传性色彩,语言表达的细腻和情感化,文体篇幅相对短小,而呈现出散文化的文体特征。再次,一些西部作家把富有地方色彩的民俗、民歌与方言融入于小说创作,丰富了乡土小说的民间文化审美特质,也使作家能够更好地阐释西部地域化伦理书写的内涵。在研究方法上,综合运用文学审美批评、伦理学研究、社会学研究等相关理论,在对西部主要文学期刊进行大量搜集与整理的基础上,发现和挖掘有关西部乡土小说伦理书写的原始资料,西部中青年作家的小说创作,注重文本细读、感悟与伦理阐释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整体上把握研究对象,把对个别作家和作品的解读放入西部社会变革的时代背景与西部乡土小说发展的整体形态中进行考量,阐释1990年代以来西部乡土小说伦理书写的多元内涵和发展趋向。选取伦理视角来研究西部乡土小说的创作,在一定意义上,延伸了文学的道德启蒙意识和社会现实价值。文学在一定程度上间接地反映了社会现实,研究西部乡土小说中呈现的伦理问题,有助于认识当前农村伦理的发展现状。西部乡土小说创作呈现日益繁荣,它已构成当前乡土文学发展中一种重要的文学形态,因此,试图在研究范围上拓宽了以往研究局限于西北地区的文学创作,把西南地区的乡土作家创作也融入其中,对西部十二省的乡土小说创作进行整体性研究。以伦理视角为切入口,结合社会转型背景、地域文化和人伦风俗等因素,考察和发现1990年代以来西部乡土小说中的伦理书写在视野上由人伦扩展为自然万物,作家姿态从批判传统到质疑现代,伦理评判标准趋向多元和开放的变化。
刘中[8](2012)在《新时期廉政文化建设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反腐倡廉建设需要继续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改革,需要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使“五大建设”相互促进、相互发展,需要加强反腐倡廉教育,提升人们对廉洁从政的认识水平;完善法规制度,用制度管人管事管权;强化对权力的监督制约,保证权力公开、规范运行;坚决查处违纪违法腐败分子,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不可否认,经过多年全党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反腐倡廉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效。但是“成效明显和问题突出并存,防治力度加大和腐败现象易发多发并存,群众对反腐败期望值不断上升和腐败现象短期内难以根治并存,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任务依然艰巨”的现实,要求我们必须从更高的层次、更广的视野审视中国的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不仅着眼权力、制度,还要从文化、政治文化的视角,从思想理论、价值观念、伦理道德的层面上反思,对如何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建设给予科学的回答。廉政文化是政治文化的重要分支,是政治文化的亚文化,是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反腐倡廉建设中处于基础性地位。廉政文化,是以“廉洁”为核心,以规范公职人员从政行为,建立廉洁政府、廉洁政治为目标,存在于社会主体及社会生活各方面的价值理念、道德规范,行为模式等。廉政文化包含的内容十分丰富,既包含了人们为反映和确定一定的社会关系并对这些关系进行整合和调控建立的规范体系,又升华为以价值观、道德、规则、理论等形态为依托的文化。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增强全社会反腐败斗争意识,打造“廉荣贪耻”的社会文化氛围,对于构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提高公职人员拒腐防变能力,从源头上防治腐败,促使公职人员和领导干部廉洁从政,建设廉洁政府、高效政府、服务政府,实现廉洁政治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厘清廉政文化内涵、功能等基本理论问题的基础上,从廉政文化发展的角度,对我国廉政建设进行了溯源和反思;从对比、借鉴的角度,分析了美国、芬兰、新加坡和我国香港地区廉政文化建设的经验做法;从我国新时期反腐倡廉的实践发展的角度,对我国廉政文化建设的成效、存在的问题和根源进行了深入剖析;从构建中国特色廉政文化角度,提出了我国新时期廉政文化建设的主要路径。全文分为五章,主要框架结构和研究内容如下:第一章,关于廉政文化的要义分析。从理论层面上,对廉政文化的基本理论问题进行了一般性分析和研究。界定了廉政文化的内涵、基本特征、功能定位和基本构成要素等,阐释了我国新时期廉政文化建设的三大目标,即公职人员廉洁从政、廉洁政府和廉洁政治,为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第二章,新时期廉政文化的思想渊源。系统梳理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加强反腐倡廉的重要思想,提炼归纳了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廉政文化思想,总结了中国共产党加强党的建设的主要经验,研究总结了美国、芬兰、新加坡和香港等具有典型意义的国家和地区,在廉政建设包括廉政文化建设方面的实践与启示。第三章,关于新时期廉政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研究。从廉政文化对于促进人类社会健康发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抵制腐败文化的冲击,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等方面,分析了新时期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第四章,关于我国新时期廉政文化建设成效、问题和根源分析研究。全面客观地概括了我国新时期廉政文化建设取得的成效,实事求是地分析了当前廉政文化建设存在的基础性研究不够、方式方法形式主义、庸俗化和过度产业化倾向等方面的问题,深入剖析了这些问题背后的深层次根源,为有针对性地解决这些问题奠定了基础。第五章,关于新时期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的路径研究。提出要着力培育廉洁从政的价值理念,加强伦理道德建设和制度体系建设,优化政治生态环境,抓住廉政文化建设的关键环节等具体措施。
邓心强[9](2010)在《魏晋南北朝批评主体研究 ——从文体学角度切入》文中研究说明魏晋南北朝是中国文学批评发展的巅峰时期,在古代文论长河中具有承前启后的转折性意义。这一阶段虽然政局动荡、南北对峙,但在文学批评领域,却繁花似锦、成就斐然。中国文论的重要批评思想和诗学观念都孕育、脱胎于这一时期。前后四百年间,不仅诞生了曹丕、挚虞、陆机、刘勰、钟嵘、萧统等杰出的批评家,而且批评文体体式多样,风貌独具,尤其是论文体、专着体的问世,或体大考周,或思深意远;而骈体、赋体、诗体的出现,更是美轮美奂,千古绝唱!这一阶段批评文体具有浓郁的诗性特征和鲜明的思辨色彩,体现出独有的时代特色和民族特征。魏晋南北朝批评文体继往开来,百花争鸣,异彩纷呈,在承传、吸纳中又有新的突破与开创,体现出批评家建构文体的别具匠心和进行创造的非凡智慧。在这前后400余年里,士人中不同类型批评家都热情地参与“论文”,其类型之众多,批评之活跃,参与之广泛,探讨之深入,在批评史上绝无仅有。本文立足于魏晋南北朝纷纭复杂的批评文体,首次从文体学角度深入考察这一阶段数十位批评家,既有面的透视,也有点的聚焦,将宏观研究与文本考察相结合,全面剖析不同文论家精心建构文体时的批评自觉、批评思维、批评方法和批评策略。同时探秘在这个批评踊跃、言说积极、论文频繁的时代,文论家如何充分发挥、弘扬各自“主体性”,根据身份、对象和优长来灵活选择批评文体,赋予其诗性特征和文化意蕴。以此作为观察点,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为陷入困境的中国当前批评提供资源、作出反思、寻求镜鉴。全文共五章,前有绪论,后有结语。绪论部分对“文体”、“文体学”的内涵进行了界定,从历时性的维度全面梳理当前古代文论界对中国古代批评主体研究的思路、现状等,从中考察不同着作对魏晋南北朝批评家的研究情况,以寻求本选题的立论空间与学理依据,在此基础上提出本文的选题思路和研究方法。第一章主要揭示批评家和批评文体之间的二元互动关系。探秘批评家如何创造出不同批评文体,在“二度创造”中实现审美的超越。作为文体的缔造者,批评家建构文体时会受到多重内、外因素的制约。同时批评文体作为诗学思想的载体,必然流露出主体的个性特征、审美旨趣和性情人生等。批评文体是批评家的“面孔”与“名片”,折射、体现出批评家思维方式、批评方法、创新策略、诗性智慧等方面的某些特征。本部分不仅是选题的立论基础,也是全文的奠基石。第二章论述批评自觉与魏晋南北朝文体的独立和成熟状况。这一阶段批评家根据不同缘由创造了体式多样的批评文体。文体的异彩纷呈与全面繁荣离不开批评家“主体性”的充分发挥。以曹丕、刘勰、钟嵘为代表的批评家就批评家独立身份、批评本体、批评素养等进行了深入探究。同时,批评家类型的各异会直接影响到文体的不同风貌。第三章论述批评思维与魏晋南北朝文体的诗性特征和理论思辨。文学批评思维具有理论性与艺术性、抽象性与形象性相互交织的二重特征。这一阶段众多批评家思维的互渗性、层次感、辩证性、系统性等赋予文体很强的理论品性;同时批评家采用直觉体味、具象譬喻、偶对隐喻等思维反思,又使文体显示出很浓郁的诗性特征。批评家在整体感、平衡感和意象感方面体现出的思维素养,又使文体在理性与诗性之间彰显出某种节奏。第四章论述批评方法与魏晋南北朝文体的品味。批评家采用意象法、譬喻法,使文体具有很强的艺术性与文学色彩;而品第法与比较法的运用又赋予文体显着的科学性和理论色彩;摘句法与类推法的运用则使文体同时具有诗性与科学性,灵性与思辨性。同时,这一阶段批评家灵活调度史、论、评、选等,进行文体的统合。批评范式的运用导致文体的新变。第五章论述批评策略与魏晋南北朝各种文体新的变异。批评家身处人物品藻的社会风尚中,不仅接受玄学的熏陶,而且面对佛学的冲击,如何转化各领域的有效资源来论文;面对既有的传统,批评家从着述体例、批评教训、批评方法等方面进行吸纳与反思、承传与改造来论文;同时又借用文学创作中的骈体、赋体和诗体来论文,实现创作和批评的双重融合,赋予文体很强的审美性。此外,其余文体的骈化、赋化、诗化,以及各种文体之间的渗透、组合、互补等,是文体“特异性”的突出表现,也显示出这一阶段批评家极强的文体建构能力。结语部分以魏晋南北朝为参照系,在古今对比和鲜明反差中全面审视中国当前批评界在“批评家及其文体”方面存在的各种问题与不足,从传统文论中寻求批评的智慧和方法,提出改进的措施和建议。在现行学术体制的影响下,中国当前批评家作品的感受力明显下降,批评精神有所滑坡,批评思维和批评方法趋于单一,批评态度陷入偏激而缺少折中和公允。随着大众化和传媒化的渗透,当今批评家的风度与姿态也今不如昔,变得功利而浮躁。同时,当前学术体制限制了批评文体的多元化发展;科学精神和分析思维的全面侵蚀也使批评文体变得艰涩、板滞甚至僵化,丧失了应有的诗性、灵气与美感;批评文体趋于谨严、客观、冷静和理性,无法体现出主体的个性与风采。其拯救当从魏晋南北朝批评家那里寻求智慧和方法。
李怀宇[10](2015)在《町村景颇人的空间观探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是以中缅边境的一个景颇族村落——町村为研究对象,对村落中的文化生活和基于自然人文、社群、信仰、政治、节日等方面形成的村落空间进行细致考察和深入描述的民族志研究。通过累计八个月的实地田野调查和对研究地区相关文献资料的分析,笔者试图探究町村这样一个地处国家边境线旁村落中的景颇人具有怎么样的基于地域认知的空间观念,又如何认识自己的文化传统,并在各种力量作用下如何展演自己的文化,是什么因素和机制建构了属于自己的村落认同,以及如何实现自己的文化自觉、文化选择和文化实践。本论文除首章“导论”和末章“结论”以外,正文部分共有六章。第一章为自然与人文空间,介绍了町村的自然地理和基于地理环境的村落变迁情况,重点对町村人的地域意识、聚落和家屋的空间观念进行了探讨,为研究和反映町村的地域性和地方性特征提供物质和观念分析基础。第二章为社群空间,在描述町村人的族群记忆的基础上,通过对当地人跨界流动的特殊历史事件,婚姻缔结过程以及家族会的复兴等事实,探讨村落中的社会关系和内部结构特征,发现“姆尤-达玛”婚姻关系仍是町村社会关系建构的首要原则,并挖掘了“姆尤-达玛”婚姻关系的深层规则和婚姻实践的现实表现,分析町村人的文化活动中内部社会关系可能具有的影响和作用。第三章为信仰空间,细致描述了传统信仰和外来的基督教、天主教在町村发展历史和现实中的三种信仰共存所建立起来的信仰空间,通过记录其中的仪式过程和町村人的日常信仰实践,阐述町村人如何处理和调适不同信仰所带来的冲突。第四章为政治空间,从町村人的历史记忆中发掘当地山官制度的地域性特征,说明町村山官制度对当地所具有的影响,在历史的视野下记录国家权力进入町村的过程,以国家边界线的划定、生产方式转变、小学教育嵌入和自然保护区的建立为主要内容,描述国家政治力量在町村的空间实践过程,说明历史与现实中的政治空间对町村人的生活和地域认同具有重要影响。第五章为节日空间,利用节日这样特殊的时空范畴,描述近两年内在村落文化自觉意识主导下筹备举行的两项重大节日,即“目瑙纵歌”和“福音文字传入一百周年庆典”,展现町村人在节日中如何处理各种关系和相关仪式中的文化表达意义,进而呈现村落的集体认同。第六章为村落空间与村落认同,从人文地理学的视角论述了町村的村落空间与村落认同的相互关系和作用,分析了町村空间的结构及其特征和町村空间中的行动意义对培育村落地域认同的意义,最后结合町村的情况对边疆、边界、边民进行了反思。最后部分为结论,主要结论有:一是村落空间及其结构维护村落集体认同,二是村落空间的行动和意义产生地域认同,三是地域主体性和空间可变性是边境地区景颇村落的重要特征,四是村落空间是当地人作为行为主体依据村落的社会结构和当地人的行动意义而进行空间建构后所表现出的状态。本文认为,从町村人在町村所操演的文化实践来看,地方性和主体性得到了充分的展现。因此,对边疆少数民族开展国家认同、民族认同研究之外,村落的地域认同应该是得到足够重视的研究领域,其中所呈现的地方性和地域性特征应该成为民族-国家边缘地区安全、稳定的重要关切。
二、2004年中心组学习需要把握的几个重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04年中心组学习需要把握的几个重点(论文提纲范文)
(1)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党内学习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选题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党内学习的理论渊源和历史沿革 |
一、中国共产党党内学习的理论渊源 |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理论武装的思想是党内学习的理论基础 |
(二)传统文化中的崇学文化是党内学习的历史文化渊源 |
二、中国共产党党内学习理论的发展历程 |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内学习理论的发展 |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内学习理论的发展 |
(三)改革开放以来党内学习理论的发展 |
三、中国共产党党内学习的历史沿革 |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内学习的历史 |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内学习的历史 |
(三)改革开放以来党内学习的历史 |
第二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加强党内学习的现实紧迫性 |
一、加强党内学习是坚定理想信念的必然选择 |
(一)坚定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 |
(二)坚定为人民服务的原则宗旨 |
(三)涵养谋幸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 |
二、加强党内学习是增强执政本领的现实需要 |
(一)推进反腐败工作的顺利进行 |
(二)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
(三)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
三、加强党内学习是应对复杂形势的必然要求 |
(一)国际局势充满不确定性给党的执政带来新的考验 |
(二)外国势力从未停止挑衅分裂的脚步 |
(三)大国地位赋予我国更多的国际责任 |
(四)社会转型期国内形势错综复杂 |
第三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党内学习的发展成效和问题透视 |
一、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党内学习的发展成效 |
(一)建立相对完善的党内学习制度体系 |
(二)通过印发指导性文件规范党内学习 |
(三)借助主题教育的契机加强党内学习 |
(四)党内学习的实效性显着增强 |
二、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党内学习的问题透视 |
(一)党内学习的实效性仍需加强 |
(二)党内学习的多样化渠道有待统筹 |
(三)党内学习的长效机制尚不完善 |
第四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规范党内学习的对策建议 |
一、把握新时代党内学习总体要求 |
(一)坚持党内学习的指导思想 |
(二)明确党内学习的主要目标 |
二、分层分级开展党内学习活动 |
(一)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 |
(二)推动党内学习向全体党员拓展 |
三、丰富完善党内学习内容体系 |
(一)加强党的基本理论学习 |
(二)突出党员干部党性学习 |
(三)注重专业化知识的学习 |
(四)拓展党内学习的知识面 |
四、拓展创新党内学习方式方法 |
(一)统筹传统渠道和非传统渠道 |
(二)统筹主流渠道和辅助渠道 |
(三)统筹线上渠道和线下渠道 |
五、建立健全党内学习长效机制 |
(一)营造党内学习的良好氛围 |
(二)完善党内学习的制度体系 |
(三)健全党内学习的配套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2)县域学科中心组培育与发展研究 ——以H市Q区学科中心组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s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和意义 |
(一) 选题缘由 |
(二) 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 国外研究现状 |
(二) 国内研究现状 |
(三) 已有研究的启示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三) 研究创新 |
第一章 县域学科中心组建设的理论探究 |
一、县域学科中心组核心概念的界定 |
(一) 县域学科中心组 |
(二) 县域学科中心组培育与发展 |
二、县域学科中心组建设的理论基础 |
(一) 行动研究的理论 |
(二) 团队理论 |
(三) 学习型组织理论 |
第二章 H市Q区学科中心组建设的实践 |
一、H市Q区学科中心组新职责定位 |
(一) 研究 |
(二) 指导 |
(三) 服务 |
(四) 评价 |
二、H市Q区学科中心组建设路径 |
(一) 规范的制度建设 |
(二) 民主的管理模式 |
(三)共同的愿景引领 |
(四) 得力的保障条件 |
(五) 持续的学习提升 |
三、H市Q区学科中心组运行策略 |
(一) 融入学校,服务校本教研 |
(二) 专业引领,指导教师成长 |
(三) 搭建平台,熔炼学科团队 |
(四) 借助载体,激活教研引擎 |
四、H市Q区学科中心组研训策略 |
(一) 研训需求调查与方案制定 |
(二) 活动项目设计与课程开发 |
(三) 研修平台创新和活动组织 |
(四) 团队人员遴选与能力提升 |
(五) 评价机制探索与考核规范 |
五、H市Q区学科中心组的保障措施 |
(一) 政策制度保障 |
(二) 名师队伍保障 |
(三) 物质经费保障 |
(四) 研训活动保障 |
第三章 H市Q区学科中心组建设的实践反思 |
一、建设成效 |
(一) 促进了区域教师专业成长 |
(二) 提高了学校教研整体水平 |
(三) 加强了学科教研团队建设 |
二、问题与思考 |
(一) 制度机制需要完善 |
(二) 研修课程需要开发 |
(三) 团队成员需要优化 |
(四) 环境支持需要加强 |
三、展望 |
结束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成果 |
(3)习近平全面从严治党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现状 |
(一) 相关的硕博学位论文 |
(二) 出版的专着 |
(三) 发表的期刊论文 |
三、研究方法与材料 |
(一) 研究方法 |
(二) 研究材料 |
四、研究思路 |
(一) 几个需要界定的概念 |
(二) 研究思路 |
五、研究难点与创新 |
(一) 研究难点与不足 |
(二) 研究创新 |
第一章 “全面从严治党”思想提出的历史背景 |
一、时代潮流:世情国情的深刻变化 |
(一) 国际格局出现前所未有的深刻调整 |
(二) 2010年后中国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
二、人民期待:美好生活的内涵升级 |
(一) “中国梦”的提出 |
(二)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阶段 |
(三) 目前国家和社会存在的困难问题 |
三、党的抉择: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
(一) 新形势下中共内部存在的突出问题 |
(二) “全面从严治党”思想提出的历史脉络 |
第二章 “坚守共产党人精神家园” |
一、信仰缺失是党的思想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
二、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一) “纵”、“横”角度论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二) 坚定“四个自信” |
(三) 批驳各种错误思想言论 |
三、坚定理想信念的有效途径 |
(一) 坚持科学理论是根本 |
(二) 加强党性教育是核心 |
(三) 重视道德建设是基础 |
四、推进思想建设常态化 |
(一) 落实中央领导集体学习制度 |
(二) 依托党校开展党员领导干部培训工作 |
(三) 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 |
第三章 “着力培养选拔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 |
一、干部选任工作中存在大量不正之风现象 |
二、新时期好干部的新标准 |
(一) 好干部标准的内涵 |
(二) 树立好干部的榜样 |
(三) 高级干部要发挥表率作用 |
(四) 重视县委书记队伍建设 |
三、建立科学的选人用人机制 |
(一) 好干部成长的路径 |
(二) 创新干部选拔任用制度 |
(三) 科学使用干部 |
四、严格管理干部 |
(一) 严格管理干部是党的重要规矩 |
(二) 加强干部问责工作 |
(三) 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 |
(四) 严格党员管理是干部队伍建设的源头工程 |
第四章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 |
一、党的作风问题是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 |
二、制定实施“八项规定” |
(一) 出台“八项规定” |
(二) “八项规定”的监督执行 |
(三) 以身作则践行“八项规定” |
三、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
(一) 教育实践活动的重点任务 |
(二) 教育实践活动的成效及巩固措施 |
四、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 |
(一) “三严三实”的提出与专题教育的推进 |
(二) 注重家风建设 |
第五章 “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 |
一、新时期反腐败斗争的重要性 |
(一) 反腐败斗争形势由“严峻”到“严峻复杂” |
(二) 中共惩治腐败的坚强决心 |
二、中共十八大后的强势反腐 |
(一) 坚决查处大案要案 |
(二) 着力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 |
三、反腐败工作的体制机制创新 |
(一) 狠抓党委的主体责任 |
(二) 强化纪委的监督责任 |
(三) 创新开展巡视工作 |
四、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 |
(一) 有效防治腐败机制的目标要求 |
(二) 防治腐败的制度建设 |
(三) 监督管理“一把手”是防治腐败的首要重点 |
第六章 “为党的长治久安提供坚强制度保障” |
一、党的制度建设存在的问题 |
二、建立健全党内制度体系 |
(一) 制度建设的顶层设计 |
(二) 党员干部首先要遵守宪法和法律 |
(三) 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 |
(四) 注重党内规矩建设 |
三、纪律建设是全面从严治党的治本之策 |
(一) 纪律建设的重要性 |
(二) 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居于首位 |
(三) 严格组织纪律 |
四、构建新时期优良的党内政治生态 |
(一) 全面净化党内政治生态 |
(二) 严肃党内生活是净化党内生态的重要基础 |
(三) 民主集中制是构建党内政治生态的根本保障 |
第七章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博士期间学术成果 |
(4)基于产业结构演进的高职专业结构调整研究 ——以山东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
二、研究现状分析 |
第三节 研究方案 |
一、研究思路 |
二、技术路线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内容 |
第一章 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核心概念厘清 |
一、高等职业教育 |
二、专业结构 |
三、产业结构 |
四、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之间关系分析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系统论中的结构与功能理论 |
二、产业结构演进理论 |
三、教育内外部规律理论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产业结构演进与专业结构调整的历史逻辑 |
第一节 计划经济与高职教育的形式探索期(1949-1979年) |
一、1949-1979年产业结构调整的状况 |
二、1949-1979年高职专业结构调整的状况 |
三、高职教育专业结构调整的特征 |
第二节 改革开放与高职教育的兴起期(1980-1999年) |
一、1980-1999年产业结构调整的状况 |
二、1980-1999年高职专业结构调整的状况 |
三、高职教育专业结构调整的特征 |
第三节 经济新常态与高职教育的繁荣期(2000-2015年) |
一、2000-2015年产业结构调整的状况 |
二、2000-2015年高职专业结构调整的状况 |
三、高职教育专业结构调整的特征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国(境)外高职教育专业结构调整经验借鉴 |
第一节 国(境)外专业结构调整要素分析 |
一、专业设置调整 |
二、专业建设口径 |
三、专业师资建设 |
四、专业衔接关系 |
第二节 国(境)外专业结构调整机制分析 |
一、政府的干预 |
二、行业协会的中介作用 |
三、内部机制 |
四、专业结构调整机制构建反思与启示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山东省产业结构与高职教育结构适应性分析与评价 |
第一节 产业结构现状分析 |
一、山东省产业结构分析 |
二、三次产业结构概况 |
三、区域产业结构比较 |
五、三次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 |
第二节 高等职业教育结构分析 |
一、山东省高等职业教育布局分析 |
二、山东省高等职业教育层次分析 |
三、高等职业教育类型分析 |
四、山东省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结构分析 |
第三节 产业结构和高等职业教育结构的适应性评价分析 |
一、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原理介绍 |
二、山东省产业结构和高职教育适应性评价过程 |
三、山东省产业结构与高职教育适应性综合分析 |
第四节 高职教育专业结构问题分析 |
一、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和市场脱节、对口率不高 |
二、高职院校专业设置校际重复化、同质化较严重 |
三、高职院校专业结构与区域劳动力结构、产业结构吻合度不高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山东省产业结构调整的高职专业大类招生比率预测研究 |
第一节 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结构和产业结构的相关分析 |
一、相关分析原理 |
二、偏相关分析的简介 |
三、山东省高职院校19个专业大类招生比率与山东省重点产业GDP比率的相关与偏相关分析 |
第二节 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回归分析 |
一、回归分析原理 |
二、部分专业大类招生比率与对应产业GDP比率的回归分析 |
第三节 高职院校专业大类招生比率预测 |
一、山东省重点产业GDP的时间序列分析 |
二、山东省部分高职教育大类招生比率的预测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山东省产业结构优化的高职专业结构调整原则与策略 |
第一节 产业结构和高职专业结构失衡原因分析 |
一、产业结构方面原因 |
二、高职专业结构方面原因分析 |
第二节 高等职业院校专业结构调整的原则 |
一、主动适应产业结构发展要求并适度超前 |
二、避免过于强调市场需求而趋于功利 |
三、坚持存量结构调整为主,以增量结构调整为辅 |
四、坚持高职院校自主调整、政府宏观调控和社会监督相结合 |
五、置于教育教学综合改革背景之中 |
第三节 高等职业院校专业结构调整的策略 |
一、山东省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机制 |
二、山东省高职院校专业调整方向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5)要素流动对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影响研究 ——以江苏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2.1 研究对象 |
1.2.2 研究方法 |
1.3 基本思路与研究框架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框架 |
1.4 本文创新点 |
第二章 要素流动对城乡发展一体化影响的文献综述 |
2.1 要素流动对城乡发展一体化影响的理论演进 |
2.1.1 古典时期要素流动和城乡发展一体化理论演进 |
2.1.2 新古典时期的要素流动与城乡发展一体化理论演进 |
2.1.3 20世纪中期以来的要素流动与城乡发展一体化理论演进 |
2.2 要素流动与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文献梳理 |
2.2.1 要素流动的文献梳理 |
2.2.2 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文献梳理 |
2.3 现有研究的贡献与不足 |
2.3.1 研究视角众多,但鲜有要素流动分析 |
2.3.2 研究数量较多,但研究深度不够 |
2.3.3 研究内容丰富,但研究内涵单一 |
2.3.4 研究方法多样,但研究层次扁平 |
第三章 要素流动影响城乡发展一体化发展的理论分析 |
3.1 要素流动影响城乡发展一体化:概念和特征 |
3.1.1 要素流动视角的城乡发展一体化概念 |
3.1.2 要素流动视角的城乡发展一体化特征 |
3.2 要素流动影响城乡发展一体化:问题和出路 |
3.2.1 要素流动束缚制约城乡发展一体化:一个中国城乡发展一体化的现状剪影 |
3.2.2 要素自由流动是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出路 |
3.3 要素流动影响城乡发展一体化:机理与内容 |
3.3.1 要素流动影响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机理 |
3.3.2 要素流动影响城乡发展一体化:主要内容 |
第四章 江苏省要素流动与城乡发展一体化水平的测度 |
4.1 江苏省要素流动的测度 |
4.1.1 劳动力流动的测度 |
4.1.2 资本流动的测度 |
4.1.3 技术流动的测度 |
4.1.4 公共资源流动的测度 |
4.1.5 要素流动测度结果的对比分析 |
4.2 江苏省城乡发展一体化发展历程回顾 |
4.3 江苏省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测度 |
4.3.1 指标体系构建 |
4.3.2 测度方法与数据来源介绍 |
4.3.3 江苏省城乡发展一体化建设的现状分析 |
4.3.4 江苏省城乡发展一体化水平测度 |
4.3.5 测度结果分析 |
4.3.6 测度结果的对比分析 |
第五章 要素流动对江苏省城乡发展一体化影响的分析 |
5.1 要素流动影响江苏省城乡发展一体化的理论分析 |
5.2 要素流动对江苏省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影响的实证分析 |
5.2.1 要素流动对城乡发展度的影响的实证分析 |
5.2.2 要素流动对城乡协调度的影响分析 |
5.2.3 要素流动对城乡发展一体化水平的影响分析 |
第六章 要素流动影响城乡发展一体化建设的机制与路径 |
6.1 劳动力流动影响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机制与路径 |
6.1.1 劳动力流动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机制 |
6.1.2 劳动力流动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路径 |
6.2 资本流动影响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机制与路径 |
6.2.1 资本流动与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机制 |
6.2.2 资本流动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路径 |
6.3 技术流动影响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机制与路径 |
6.3.1 技术流动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机制 |
6.3.2 技术流动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的路径 |
6.4 公共资源流动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机制与路径 |
6.4.1 公共资源配置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机制 |
6.4.2 城乡公共资源配置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的路径 |
第七章 要素流动影响下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国际经验与政策建议 |
7.1 要素流动影响下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国际经验分析 |
7.1.1 英国的城乡发展一体化经验 |
7.1.2 美国的城乡发展一体化经验 |
7.1.3 日本的城乡发展一体化经验 |
7.2 要素流动影响下的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政策建议 |
7.2.1 破除要素流动的体制障碍 |
7.2.2 规范要素流动的市场秩序 |
7.2.3 培育要素流动的社会环境 |
第八章 结论及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8.1 结论 |
8.2 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6)上海电影产业竞争力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1.1 全球文化软实力竞争首推电影产业竞争力 |
1.1.2 文化产业竞争力理论发展的新要求 |
1.1.3 上海乃至全国提升电影产业竞争力的现实需要 |
1.2 选题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分析框架与研究方法 |
1.3.1 分析框架 |
1.3.2 研究方法 |
1.4 主要创新与不足 |
1.4.1 主要创新 |
1.4.2 存在不足 |
第二章 电影产业竞争力理论依据 |
2.1 电影产业竞争力的概念 |
2.1.1 产业竞争力概念的界定 |
2.1.2 电影产业竞争力概念的界定 |
2.2 区域电影产业竞争力决定因素的理论依据 |
2.2.1 迈克尔.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 |
2.2.2 弗洛里达的创意阶层理论 |
2.2.3 马特尔的美国文化竞争优势理论 |
2.2.4 Allen J.Scott好莱坞电影产业发展理论 |
第三章 电影产业竞争力发展决定因素 |
3.1 电影产业竞争力决定因素的判断标准 |
3.2 决定区域电影产业竞争力的主要因素 |
3.2.1 电影创意阶层与成长环境 |
3.2.2 资本/技术/机会及其他生产要素 |
3.2.3 电影产业同业竞合和产业集群 |
3.2.4 区域/国内/国际市场需求 |
3.2.5 政府政策和社会力量 |
3.2.6 互联网/传媒/相关支持产业 |
3.2.7 总结 |
第四章 上海电影产业现状分析 |
4.1 上海电影影响力现状 |
4.1.1 京沪两地影片艺术影响力对比 |
4.1.2 京沪两地影片票房影响力对比 |
4.2 上海电影产业制片和发行现状 |
4.2.1 京沪两地电影公司数量对比 |
4.2.2 京沪电影公司质量即影响力对比 |
4.2.3 京沪电影制片业现状 |
4.2.4 京沪两地电影企业发行情况对比 |
4.3 上海电影院线与放映表现 |
4.3.1 全国前十院线比较 |
4.3.2 京沪两地放映市场总票房比较 |
4.3.3 全国排名前十城市影院建设比较 |
4.3.4 全国排名前十城市影院市场繁荣度比较 |
4.4 上海电影核心创意人才现状 |
4.5 上海电影产业其他产业环节发展现状 |
第五章 电影创意阶层和成长环境 |
5.1 社会环境的问题 |
5.1.1 好莱坞为创意阶层营造的环境 |
5.1.2 上海社会环境的宽容悖论 |
5.2 教育环境的问题 |
5.2.1 上海电影专业教育的历史和现状 |
5.2.2 北京电影专业教育的优势 |
5.2.3 纽约和洛杉矶的电影专业教育 |
5.2.4 上海亟需发展专业电影教育 |
5.3 产业环境的问题 |
5.3.1 入职环境 |
5.3.2 发展平台 |
5.3.3 人性化的血汗工厂 |
5.3.4 艺术家老板 |
第六章 电影生产资源 |
6.1 电影资本 |
6.1.1 好莱坞的电影资本积聚 |
6.1.2 北京的电影资本集聚 |
6.1.3 上海推动的电影资本集聚 |
6.2 电影技术 |
6.3 影视拍摄基地 |
6.4 电影产业的发展机会 |
6.4.1 自由竞争——寡头垄断的机会 |
6.4.2 院线影院终端扩张的机会 |
6.4.3 资本集聚的机会 |
6.4.4 技术变革的机会 |
6.4.5 政策变革的机会 |
6.4.6 其他生产资源 |
第七章 企业战略、同业竞合和产业集群 |
7.1 上海电影集团的体制之困 |
7.1.1 我国电影企业竞争概况 |
7.1.2 上海电影企业竞争概况 |
7.1.3 上影集团的国企之困 |
7.1.4 上影的制片再起步 |
7.2 上海电影企业的同业竞合 |
7.2.1 永乐之殇 |
7.2.2 上海电影企业的竞合格局 |
7.2.3 老总的生意 |
7.3 上海电影企业的竞合破局 |
7.3.1 北京电影产业的竞合现状 |
7.3.2 上海电影企业的竞合破局 |
7.4 上海电影产业集群的建设和发展 |
7.4.1 北京的电影产业集群 |
7.4.2 上海电影产业集群建设 |
第八章 区域/国内/国际需求市场 |
8.1 上海电影需求市场与全国需求市场比较分析 |
8.1.1 上海的观众文化层次更高、对西方文化接受能力更强 |
8.1.2 上海的观众消费能力更强 |
8.1.3 上海的观众更开放 |
8.1.4 上海的观众消费更理性、成熟 |
8.1.5 上海观众对电影的参与度更高、更活跃、更年轻 |
8.1.6 上海观众对电影品牌较为敏感 |
8.1.7 上海电影需求市场和全国相同之处 |
8.2 中国电影国际需求市场的现状 |
8.3 上海需求市场之于上海电影产业发展的意义 |
8.3.1 面向世界的本土创作 |
8.3.2 多元创作格局才能满足观众全方位的电影需求 |
8.3.3 鼓励上海电影的价值观探索 |
第九章 政府政策和社会力量 |
9.1 上海电影产业的政府政策 |
9.1.1 上海电影产业政府政策管理的核心问题 |
9.1.2 上海电影产业政府政策管理的努力 |
9.1.3 上海电影产业政府政策管理的不足 |
9.2 北京的政府作为和政策支持分析 |
9.2.1 高层支持,定位清晰 |
9.2.2 配套政策反应迅速 |
9.2.3 充分利用政策,开放接纳整合全球电影产业力量 |
9.3 其他地区的政府作为和政策支持分析 |
9.3.1 台湾:辅导金助推大师起步 |
9.3.2 法国着力扶持青年导演和中小制作 |
9.3.3 伦敦政府为振兴电影产业的做法 |
9.4 社会力量助推电影产业发展 |
9.4.1 美国借助社会和市场力量撬动电影市场 |
9.4.2 北京电影节助推北京电影产业再上台阶 |
9.4.3 其他电影社会力量对电影产业的推动 |
9.4.4 上海社会力量助推电影的障碍 |
9.5 释放政策和社会力量助推上海电影产业 |
9.5.1 谨慎使用政策 |
9.5.2 积极引入社会力量 |
第十章 互联网/传媒和其他相关支持产业 |
10.1 互联网产业 |
10.1.1 互联网产业对电影产业的改变 |
10.1.2 上海发展互联网产业的问题 |
10.1.3 迎接互联网产业对上海电影产业的颠覆 |
10.2 传媒产业 |
10.2.1 传媒产业对电影产业的传播平台价值 |
10.2.2 传媒产业之于电影产业的依附平台价值 |
10.3 动漫游戏产业 |
10.3.1 较少涉及意识形态得以充分发展 |
10.3.2 民营企业主导产业发展 |
10.3.3 充分利用平台资源优势 |
10.3.4 上海拥有较好的受众群基础 |
10.4 演出产业 |
第十一章 结论 |
11.1 上海电影产业竞争力发展问题综合分析 |
11.1.1 行政制约是上海电影产业发展的主要瓶颈 |
11.1.2 北京发展电影产业的综合优势 |
11.1.3 上海电影产业发展自身需要正视的四个问题 |
11.2 上海电影产业竞争力发展对策分析 |
11.2.1 确立上海属地审查制度和电影产业发展政策服务体系 |
11.2.2 大力发展民营电影企业,为多元竞争格局创造条件 |
11.2.3 借助国有资源建设上海电影产业助推平台,为民营企业发展服务 |
11.2.4 加大基于文化产业视野的电影制片人的培养力度,促进企业、市场、政府、社会力量、教育科研的全方位合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7)论1990年代以来西部乡土小说中的伦理书写(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的范围与意义 |
一 论题的概念和范围 |
二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二节 西部乡土小说研究的现状与历史 |
一 乡土小说整体研究的现状 |
二 西部乡土小说研究成果及局限 |
第三节 研究的思路及方法 |
第一章 社会变迁中西部乡土小说伦理书写的基本状况 |
第一节 西部乡土小说伦理书写的概况 |
一 伦理书写内容集中化 |
二 作家伦理书写姿态与批判立场的多样 |
三 艺术表现的多姿多彩 |
第二节 西部乡土小说伦理书写的发展趋向 |
一 伦理批判的转变:从传统到现代 |
二 伦理视野的扩展:由人文转向自然 |
三 评判标准的分化:从狭窄到多元 |
第三节 西部独特文化背景下的伦理书写特征 |
一 多元文化背景中的多元伦理书写 |
二 内陆封闭地理环境下传统伦理氛围的深厚 |
三 丰富多彩而又独特的民族特质 |
第二章 西部乡土小说中的伦理书写之一家庭伦理 |
第一节 父子关系 |
一 多元的父子关系展现 |
二 父子关系的复杂趋向 |
第二节 夫妻关系 |
一 传统与现代交织的夫妻关系 |
二 夫妻关系的逆转 |
第三节 兄弟姐妹关系 |
一 兄弟姐妹关系的演变 |
二 日趋恶化的手足情份 |
第四节 邻里关系 |
一 和睦与淡化的邻里关系 |
二 重建现代邻里美德 |
第五节 城市化进程与乡村人伦变化 |
一 城市进程对乡村人际关系的影响 |
二 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工群体的道德变化 |
第三章 西部乡土小说中的伦理书写之二情爱伦理 |
第一节 情欲与伦理 |
一 保全道德压抑情欲 |
二 违背伦理追求爱情 |
第二节 生存与情爱 |
一 舍弃生命追求爱情 |
二 生存与伦理的两难选择 |
第三节 乱性与乱伦 |
一 婚姻禁忌与乱性 |
二 乱伦的主要类型 |
三 乱伦原因与道德惩罚 |
第四节 理想与现实 |
一 理想爱情的唯美与道德 |
二 现实爱情的功利与物化 |
第四章 西部乡土小说中的伦理书写之三正义伦理 |
第一节 人的正义 |
一 民的正义与变迁 |
二 官的正义与功利 |
第二节 自然正义 |
一 敬畏生命本真与回归自然正义 |
二 珍视动物正义与生命审美 |
第三节 人的存在与异化 |
一 人的生存审美形态 |
二 现代人性异化类型及原因 |
第五章 西部乡土作家伦理书写的姿态 |
第一节 苦难伦理情怀 |
一 鬼子:阳光下的苦难 |
二 冯积岐:权势压制下的生存苦难 |
三 罗伟章:病态苦难 |
四 冉正万、王华:乡村家园苦难 |
第二节 乡村浪漫情怀 |
一 雪漠、郭雪波、漠月:大漠戈壁敬仰 |
二 郭文斌:乡村诗意的真善美 |
第三节 农家感恩情怀 |
一 石舒清、马金莲:农家感恩与乡土颂歌 |
二 了一容李进祥:为底层农家而写作 |
第四节 乡村伦理的坚守与困惑:贾平凹 |
一 平民立场与精英意识 |
二 现代伦理的期望与批判 |
三 伦理观念的杂糅与局限 |
第六章 西部乡土小说中伦理书写的艺术表现 |
第一节 以现实主义为主的多重艺术借鉴 |
一 现实主义风格的主导 |
二 现代小说艺术的借鉴 |
三 民族宗教色彩下的魔幻与超现实 |
第二节 乡土小说的诗性与散文化表现 |
一 自然人情境域下的诗性呈现 |
二 日常叙事与真情流露的散文化倾向 |
第三节 地方民俗、民歌与方言的运用 |
一 乡土风情中的民俗礼仪 |
二 地域方言和民歌的运用 |
第七章 西部乡土小说中伦理书写的启示与思考 |
第一节 西部乡土小说伦理书写的整体向度 |
第二节 西部乡土小说伦理书写的价值与意义 |
第三节 西部乡土小说伦理书写的局限与反思 |
一 理想化伦理书写的局限 |
二 艺术审美高度的不足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附件 |
(8)新时期廉政文化建设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的提出与意义 |
(一) 问题的提出 |
(二) 研究的意义及价值 |
二、研究思路、理论和方法 |
(一) 本文的研究思路 |
(二) 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及相关概念的界定 |
(三) 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 |
三、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四、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一) 国内关于廉政文化的研究 |
(二) 国外关于廉政文化的研究 |
第一章 廉政文化要义分析 |
一、廉政文化的内涵 |
(一) 廉政文化的含义 |
(二) 廉政文化是先进的政治文化 |
(三) 廉政文化的特征 |
(四) 廉政文化的功能 |
二、廉政文化的主要构成要素 |
(一) 思想理论 |
(二) 价值观念 |
(三) 伦理道德 |
(四) 制度规则 |
三、廉政文化的目标指向 |
(一) 廉洁从政 |
(二) 廉洁政府 |
(三) 廉洁政治 |
第二章 新时期廉政文化的思想渊源 |
一、无产阶级政党加强自身建设经验总结 |
(一)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反腐倡廉的探索与实践 |
(二) 列宁关于廉政建设的基本思想 |
(三) 中国共产党廉政文化建设历程和评价 |
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廉政文化思想 |
(一) 传统文化中的廉政文化思想 |
(二) 传统文化中有较为系统的廉政制度体系 |
(三)对传统廉政文化的“扬弃” |
三、发达国家和地区廉政文化建设的实践与启示 |
(一) 西方国家廉政文化渊源概述 |
(二) 美国廉政文化建设的实践与启示 |
(三) 芬兰廉政文化建设的实践与启示 |
(四) 新加坡廉政文化建设的实践与启示 |
(五) 香港地区廉政文化建设的实践与启示 |
第三章 新时期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
一、新时期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
(一) 廉政文化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伟大力量 |
(二) 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重要保证 |
(三) 廉政文化建设是抵制腐败文化的有力武器 |
二、新时期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的现实必要性 |
(一) 文化因素是转型期腐败易发多发的重要原因 |
(二) 廉政文化建设是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重要内容 |
(三) 廉政文化建设有助于反腐倡廉良好社会文化氛围的形成 |
第四章 廉政文化建设的成效、问题和根源分析 |
一、当前我国廉政文化建设取得初步成效 |
(一) 廉政建设意识更加自觉、自信 |
(二) 廉政教育扎实推进 |
(三) 廉政建设制度体系逐步完善 |
(四) 廉政文化载体渐成规模 |
(五) 廉政文化表现形式日益多样化 |
(六) 廉政文化覆盖面逐步扩大 |
(七) 廉政文化理论研究成果丰硕 |
二、当前廉政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
(一) 廉政建设的基础性研究还不够深入 |
(二) 教育的方式方法上存在形式主义、庸俗化等问题 |
(三) 对腐朽文化和市场经济负面效应重视不够 |
(四) 廉政文化建设存在过度产业化倾向 |
三、廉政文化建设问题原因分析 |
(一) 廉政文化建设主体存在缺陷 |
(二) 廉政文化建设脱离生活本源 |
(三) 廉政文化建设内容严重缺失 |
(四) 廉政文化建设对利益冲突关注不够 |
第五章 廉政文化建设的路径 |
一、着力构建廉政价值体系 |
(一) 廉政价值体系的功能 |
(二) 构建廉政核心价值体系 |
二、加强伦理道德建设 |
(一) 构建伦理道德制度规范 |
(二) 加强伦理道德教育和修养 |
(三) 培育廉政的社会环境 |
三、加强廉政制度体系建设 |
(一) 加强基础性、支撑性制度建设 |
(二) 加强权力运行机制建设 |
(三) 加强程序性制度建设 |
(四) 着力提高制度执行力 |
(五) 建立健全防止利益冲突制度 |
四、廉政文化建设关键环节分析 |
(一) 廉政价值体系、观念意识和行为规范培养 |
(二) 廉政文化的巩固、深化和广泛传播 |
(三) 廉政文化的“潜移默化” |
五、优化廉政文化建设的政治生态环境 |
(一) 进一步强化人大的职能作用 |
(二) 建立健全科学的选人用人机制 |
(三) 拓宽有序政治参与渠道 |
六、进一步完善廉政文化建设体制机制 |
(一) 完善廉政文化建设领导体制 |
(二) 健全廉政文化建设保障机制 |
(三) 构建廉政文化建设评估机制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9)魏晋南北朝批评主体研究 ——从文体学角度切入(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中国古代批评主体研究回顾 |
二、文体学概况 |
三、文体学切入的路径及角度 |
四、本选题的缘由与思路 |
五、研究方法、意义及创新点 |
第一章 "批评家"与"批评文体"之关系 |
第一节 中外学者论"批评文体" |
一、西方:"灵魂在杰作中的探险" |
二、中国:"我所评论的就是我!" |
三、国内当前对"批评主体"与"文体"关系的初步认识与探讨 |
四、小结:批评主体和文体之辩证关系 |
第二节 古代批评家:批评文体的精心创造者 |
一、制约文体形成、影响文体及面貌的多维因素 |
二、建构不同文体的主体根由 |
三、在"二度创造"中实现审美超越 |
第三节 古代批评文体:批评家的独特"面孔"与"名片" |
一、批评家诗学思想的载体 |
二、批评家个性特征的流露 |
三、批评家审美旨趣的折射 |
四、批评家表现手法的舞台 |
第二章 批评自觉与文体的独立及成熟 |
第一节 批评缘由与文体的多元化 |
一、子、史着作家评述文学:文体试图走出"寄生"与"随意" |
二、对创作的总结和体认:序跋体的延续 |
三、话题切磋与经验交流:书信体的兴起 |
四、对写作规律的深入探讨:论体与专着体的诞生 |
五、对文坛风气的规范与引导:选本体的成熟 |
六、公文·纪实·抒怀·教育:其它批评文体的新生 |
第二节 批评家"主体性"的充分发挥 |
一、批评家独立身份的认识与追求 |
二、对批评本体的多维思考:"批评"为何? |
三、批评主体素养的诉求与建构 |
四、批评体系的设想与建构 |
五、对"知音"的渴盼与呼唤 |
第三节 批评家类型与文体风貌 |
一、政治家与批评文体 |
二、哲学家与批评文体 |
三、学者与批评文体 |
四、诗人作家与批评文体 |
五、史学家与批评文体 |
六、前辈长者与批评文体 |
第三章 批评思维与文体的诗性及思辨 |
第一节 思维特征与文体的理论品性 |
一、互渗性与交替性 |
二、层次感与辩证性 |
三、系统性与多样化 |
四、深广性与批判性 |
第二节 思维方式与文体的诗性特征 |
一、直觉、感悟、体味与文体的灵动美化 |
二、理论具象化与文体的审美性 |
三、隐喻与文体的深层意味 |
四、偶对思维与文体的形式之美 |
第三节 科学思维与文体的思辨之美 |
一、本末思维与文体的体系建构 |
二、系统思维与文体的宏富精微 |
三、惟务折衷与文体的圆融通达 |
第四章 批评方法与文体的品味 |
第一节 意象-譬喻批评与文体的艺术性 |
一、意象内涵及来源 |
二、意象-譬喻批评的蔓延:人物品评的催发 |
三、此种批评方法在魏晋南北朝的表现及审美分类 |
四、此种批评对后世文论之影响 |
五、此种批评对营造文体品味的价值与意义 |
第二节 品第-比较批评与文体的科学性 |
一、品第法与文体 |
二、比较法与文体 |
第三节 摘句-类推法与文体的二重性 |
一、摘句法与文体 |
二、类推法与文体 |
第五章 批评策略与文体的新变及特征 |
第一节 转化:文体的思辨性和体系性 |
一、向社会风尚领域寻求批评方法 |
二、接受玄学的熏陶 |
三、面对佛学的冲击 |
第二节 吸纳:对传统的继承与推进 |
一、着述体例 |
二、批评教训 |
三、赋注批评 |
第三节 互渗:文体之间的熏染与融通 |
一、骈、赋体的诗化 |
二、魏晋批评文体的赋化 |
三、南北朝批评文体的骈化 |
结语:对中国当前批评家建构文体的针砭与救弊 |
一、失落与反思:当代批评家何为? |
二、多元-诗性-风采:当前批评文体何去何从? |
附录一:魏晋南北朝近400年重要批评家及代表文论参照表 |
附录二:古今不同学者对魏晋南北朝批评家、文体及阶段特征的相关评析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科研成果代表作 |
后记 |
(10)町村景颇人的空间观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章 自然与人文空间 |
第一节 町村的自然与人文地理 |
一、町村的自然环境 |
二、町村的人文环境 |
第二节 町村的物质空间与心理空间 |
一、模糊的村界 |
二、町村人的地域空间认知 |
第三节 町村的聚落与家屋空间 |
一、町村的聚落与景观空间结构 |
二、聚落变迁中当地人的经历 |
三、町村景颇人家屋的空间 |
第四节 死亡中的空间观念与实践 |
一、死亡观念和丧礼仪式 |
二、人死后的人际网状结构 |
三、送魂 |
四、坟墓及其空间意象 |
第二章 社群空间 |
第一节 族群的地方认知 |
一、关于族群的分布与记忆 |
二、当地传说的族群关系 |
第二节 社群的形成与结构 |
一、人口的跨国流动 |
二、婚姻制度:内聚社群关系 |
三、家族会:社群内外的关系 |
第三章 信仰空间 |
第一节 传统信仰 |
一、町村祭献的鬼神及其分类 |
二、农尚祭献的神鬼 |
三、神圣空间与世俗空间的联动 |
第二节 人神沟通者:董萨 |
一、董萨的产生 |
二、町村董萨的等级 |
三、董萨的消失与“失业” |
第三节 外来宗教本地化 |
一、基督教传入及其发展 |
二、天主教在町村的传入过程 |
三、三种信仰共存的社区 |
第四章 政治空间 |
第一节 山官管辖时期的政治空间 |
一、景颇山官制度 |
二、町村的“一寨三官” |
第二节 国家政权下的村落政治空间 |
一、中华民国时期当地设治局对景颇有名无实管辖 |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政权实质进入 |
第三节 国家政治空间实践 |
一、勘定划界:纳入国家政治空间 |
二、下坝生产:生产空间的转移 |
三、嵌入的小学:国家渗入村落空间 |
四、被纳入国家保护的森林 |
第五章 节日空间 |
第一节 景颇目瑙的传说与历史 |
一、景颇目瑙及其种类 |
二、町村目瑙历史 |
第二节 町村目瑙空间建构与文化实践 |
一、目瑙场的物理空间建构 |
二、目瑙活动文化空间的形成 |
三、目瑙的文化空间实践 |
第三节 宗教节庆空间:福音传入百周年庆典活动 |
一、“百周年”的组织与安排 |
二、“百周年”仪式空间的生产 |
第六章 村落空间与村落认同 |
第一节 村落空间与地域观念 |
一、人文地理学视野中的村落地域认同 |
二、町村空间的结构及其特征 |
三、町村空间中的行动与意义 |
第二节 村落空间与边疆研究 |
一、边疆研究的反思 |
二、边界研究的反思 |
三、边民研究的反思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2004年中心组学习需要把握的几个重点(论文参考文献)
- [1]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党内学习问题研究[D]. 王鑫. 兰州大学, 2021
- [2]县域学科中心组培育与发展研究 ——以H市Q区学科中心组为例[D]. 徐振伟. 扬州大学, 2018(05)
- [3]习近平全面从严治党思想研究[D]. 王定毅. 中共中央党校, 2017(06)
- [4]基于产业结构演进的高职专业结构调整研究 ——以山东省为例[D]. 张慧青. 华东师范大学, 2017(09)
- [5]要素流动对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影响研究 ——以江苏省为例[D]. 常野. 西北大学, 2015(12)
- [6]上海电影产业竞争力发展研究[D]. 吴春集. 复旦大学, 2014(12)
- [7]论1990年代以来西部乡土小说中的伦理书写[D]. 李伟. 山东大学, 2015(12)
- [8]新时期廉政文化建设问题研究[D]. 刘中. 天津师范大学, 2012(11)
- [9]魏晋南北朝批评主体研究 ——从文体学角度切入[D]. 邓心强. 武汉大学, 2010(08)
- [10]町村景颇人的空间观探析[D]. 李怀宇. 云南大学, 201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