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城镇建设与批发市场(论文文献综述)
屈鹏[1](2021)在《高台县新型城镇化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城镇化是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新型城镇化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科学发展战略,县域城镇化水平的提高是实现我国现代化远景目标的关键。县域城镇化是在城乡融合发展背景下以县城为中心的就近城镇化和县域外异地城镇化同步发展的过程,是国家城镇化水平提升的基础组成部分。进入新发展阶段,作为国家级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县域,增强县域乡村人口城镇化的动力和提升以县城为中心的城镇建设及管理水平是高台县政府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质量提升的中心任务。本文综合运用文献分析法、访谈法、统计分析法和比较研究法对高台县新型城镇化建设问题做了具体案例研究。在梳理了县域新型城镇化相关概念、理论、内涵基础上,本文分析了高台县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现状和目标,调查发现了高台县新型城镇化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了原因;针对存在的问题,通过借鉴国外小城镇建设的经验,笔者尝试提出了一些提高高台县城镇化水平的路径和提升高台县新型城镇化建设质量的对策。本文对县域新型城镇化建设理论和规律的探索,有助于拓展新型城镇化建设相关理论的研究范围;本文对高台县县域新型城镇化建设问题的研究,有助于丰富县域新型城镇化建设研究案例;本文对高台县县域城镇化水平提升路径和质量提升策略的探索,对促进高台县新型城镇化建设全面、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现实指导意义;本文以高台县县域新型城镇化建设做案例研究,可以为西部省份乃至全国范围具有相近人口规模和地域特点的县域政府提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经验借鉴。
唐冠蓝[2](2019)在《基于产城耦合机制的工业型小城镇规划策略研究》文中提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出现了内外需求的不平衡、工业大而不强、资源消耗与环境压力过大等的问题,产业结构迫切需要转型以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同时,中国城镇化发展模式进入战略性调整期。城镇化发展模式的调整使作为城镇化起点的小城镇的建设模式必须做出相应转变。工业型小城镇因其产业与城镇的紧密联系成为我国实现全面工业化、现代化,实现产业结构转型的突破点,是集中产业发展与城镇建设矛盾的冲突点,也是城乡转型的关键点,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实践区域。研究工业型小城镇规划策略理论,探索现代工业型小城镇规划思路,将有助于创新工业型小城镇规划理念。首先在辨析工业型小城镇相关概念的基础上,明确本文研究的工业型小城镇是指以工业为主导产业的建制镇。对工业型小城镇的相关理论进行研究,构建了工业型小城镇发展的动力机制,即产城耦合机制。然后利用产城耦合机制对14个工业型小城镇进行评价。针对发展水平、发展状态构建运作介质和运作方式的评价体系,根据国家统计资料和现状分析获取数据,运用熵权法计算权重,得出发展水平评价值、发展状态评价值、产业系统评价值、城镇系统评价值4个评价值。通过对评价结果相关性研究对产城耦合机制进行验证,通过分类研究将工业型小城镇分为低度耦合协调、中度耦合协调、高度耦合协调、显着耦合协调4类工业型小城镇,按照小城镇的发展特征将发展时期分为发展起步期、快速发展期、发展成熟期。根据各个时期工业型小城镇产城耦合机制的运行状态提出针对的规划策略,并结合成功案例进行策略解析。发展起步期规划策略为挖掘产城资源引入产业实体、构造产城联合的发展结构、覆盖产城共享的基础设施;快速发展期规划策略为对标新兴产业提高产业附加值、塑造产城融合的功能空间;发展成熟期规划策略为提升产城契合文化品质、促进产城协和的环境品质。利用规划策略进行杨芬港镇规划实践,规划内容包括双产主导产业、链网产业关联、集约建设规模、联合发展结构、联合交通网络、共享基础设施、对标新兴产业、融合产城功能、融合土地利用、融合公共服务设施、融合绿化景观。
石紫鹏[3](2019)在《江苏省村镇规划法规标准体系发展演进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自“城乡统筹发展”战略提出以来,我国村镇地位得到极大提升,村镇发展备受关注。随着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要全面落实依法治国的政策方针,以及“十九大”汇报中进一步针对乡村法制建设提出具体要求以来,加强村镇建设法制管理已成为政策导向。同时,在大部制改革背景下,村镇规划法制建设也将面临诸多挑战,再加上江苏省在村镇法治建设本就存在不足,面对目前村镇建设混乱、耕地侵占严重、环境逐渐恶化等村镇建设难题,无法予以有效规范与管理。因此,亟需加强江苏省村镇法制建设管理,优化与完善江苏省村镇规划法规标准体系,以保障村镇地区和谐、健康、有序发展。本研究首先针对我国村镇规划法规标准体系与城乡规划法规标准体系之间的关系展开探讨,明晰两者之间的从属关系以及村镇规划法规标准体系自身的独特性,并基于从属性和独立性,研究我国村镇规划法规标准体系构成。同时,分析江苏省村镇规划法规标准体系与我国村镇规划法规标准体系之间的关系,明确前者是对后者的深入和细化,具有地方属性。在理清各体系之间关系的前提下,对江苏省现行村镇规划法规标准体系进行梳理与归纳。其次,基于江苏省与我国村镇规划法规标准体系两者之间的关系,依据政策背景、村镇社会经济发展和体系建设情况,将我国村镇规划法规标准体系发展分为波折期、体系雏形期、体系完善期三大时期,探究体系演变历程。同时,以我国村镇规划法规标准体系演变历程为基础,对比分析各时期江苏省体系建设特点和形成原因,探寻江苏省村镇规划法规标准体系演进特征。最后,依据江苏省村镇规划法规标准体系建设现状和大部制改革要求,探寻体系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大部制改革下体系建设面临的挑战,并结合体系发展演进特征,针对体系建设问题与挑战,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
吴轶群[4](2016)在《论小城镇建设对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发展的影响》文中指出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小城镇建设的加速,我国农村流通产业以小城镇建设为契机和平台,得到了不断发展和完善。本文立足于我国小城镇建设和发展实际,通过调查农村流通产业现状,分析小城镇建设与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发展的互动机理,并指出我国农村流通产业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在小城镇建设推进当中,发展与优化我国农村流通体系的对策。
柳思维,徐志耀,熊曦[5](2014)在《农村城镇化研究——以洞庭湖区域为例 13专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3.1浅谈集镇商业在农村市场中的横向联系功能关于农村集镇在城乡商品流通中的地位和作用,笔者曾在1983年撰文作过初步探讨(见《经济学周报》,1983年9月5日)。集镇在城乡商品流通中的地位与作用是怎样实现的呢?我认为主要是通过集镇商业在农村市场上的横向联系功能来实现的。本文特就这一问题谈点看法。13.1.1农村市场的崛起与集镇商业的发展集镇商业,是农村集镇上所有商品交换活动的统称,既包括生活资料的流通,也包括生产资料的流通。从所有制的成分去分析,既有国营的,又有集体的、个体的和各种联营性质的商业活动;从流通环节去考察,既有专门的批发
余达锦[6](2010)在《基于生态文明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城镇化战略是我国实施“十一五”计划的重大战略之一。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是统筹城乡、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措施。从理论和实证上研究探索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规律及趋势,并指导和推动其城镇化建设,对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具有重大意义。这既是欠发达地区城镇化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有益探索,也是时代赋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和谐社会的历史重任。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建设就是要把其生态环境的巨大经济价值转化为较高的经济效益,把生态资源转化为市场竞争优势,夺取和开拓新的市场空间,推进和实现跨越式发展,促进区域的经济、社会、环境全面、持续、协调发展,增强经济实力,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水平。要实现这一目标,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就必须立足于生态文明建设,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新型城镇化发展之路。本文以生态文明理论为指导,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为研究背景,选择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化建设为研究对象,以城镇、经济和生态协调发展为目标,运用现代经济、管理理论,针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化实际问题,研究提出了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生态城镇体系建设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新型城镇化道路的现实必然选择;构建了基于人口和GDP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大中小城镇辐射力模型和区域生态城镇化广义与狭义经济成本计量数学模型,并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体系发展为例进行对比实证分析;提出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新型城镇化2010-2020发展目标和策略;在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产业同构进行测度定量分析基础上研究了对支撑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体系的产业发展;以典型城镇为例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城镇体系建设进行了分析;最后研究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城镇体系建设的条件保障。本文主要研究工作和成果如下:1、较为系统地研究了生态文明的科学内涵及其构建。指出生态文明的科学内涵应当包括优良的生态环境、较高的环境意识、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生产消费模式、可持续的产业(经济)发展模式以及人与自然和人与社会的和谐。在研究生态文明构建的三大理论基础(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哲学思想、中国古代的生态哲学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和四大现实基础(生态、科技、能源和经济)上,从经济、文化、社会生活和制度四个层面分析生态文明的构建。2、提出了生态城镇体系的科学内涵,分析了生态城镇体系统筹城乡发展与中心城市、城市群带动区域发展三者间的异同,研究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规模结构、空间结构及其分形特征,分析指出建设生态城镇体系、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之路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现实必然选择。研究认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生态城镇体系建设更适合欠发达地区城镇化发展,是一种体现科学发展观的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是一种以区域大城市为核心、中等城市为支柱、小城市和城镇为基础,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结构合理、布局科学、特色鲜明、环境优美、服务功能较强、人民生活富裕的城镇体系。在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规模结构、空间结构及其分形特征研究基础上,构建了区域城镇信息距离测度模型,并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体系为例进行了研究,指出了建设生态城镇体系、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之路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化道路的现实选择。3、构建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辐射力模型和七城镇经济指数测度模型,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小城镇建设进行了分析,构建了区域生态城镇化广义和狭义经济成本计量数学模型,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城镇化成本进行了测算,提出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目标和策略。本文研究并首次构建了基于人口和GDP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大中小城镇辐射力模型,提出了七城镇经济指数测度模型,分析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现有城镇体系中存在的问题。首次构建了区域生态城镇化广义和狭义经济成本计量数学模型,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城镇化经济成本进行了测算。通过研究,根据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实际,本文提出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城镇体系建设2010-2020的总体思路、总体目标和具体措施,为今后一段时期内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化发展提供了方向。4、在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产业同构进行测度定量分析基础上,对支撑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体系的产业发展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产业的“双核(南昌——九江)双轴(沿路和沿江)多动力”发展模式。本文主要研究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新型城镇化发展中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产业同构进行测度定量分析,重点研究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六个地级市区间、南昌市区和九江市区与周边部分县市间制造业同构问题,指出产业发展的理论基础和产业运行的原则,分析认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产业要实现从“点(南昌)——圈式”发展模式向“双核(南昌——九江)双轴(沿路和沿江)多动力”发展模式转变,并建立基于资源——技术——管理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产业融合网络模型,提出相关发展战略。5、以典型城镇为例分析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城镇体系的建设,并研究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城镇体系建设的条件保障。选取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内有代表性的大中小城镇为例,分析其产业、生态和城镇化建设,提出相关发展策略。并从制度、基础设施、科技、人力资源等方面分析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城镇体系发展所需的条件,对制度和政策供给、公共物品供给、教育供给、经济环境供给和生态环境供给五大政府行为进行了分析,并利用系统动力学的基模分析理论,构建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城镇体系建设中政府创新行为的富者愈富型基模,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袁中金[7](2006)在《中国小城镇发展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小城镇发展战略是我国政府和学术界共同关注的一个热门话题。然而对要不要发展小城镇和如何发展小城镇的认识却存在巨大分歧,以至于中国至今没有一个系统的小城镇发展的国家战略,来对小城镇的功能与地位、发展的目标与原则、发展的重点与路径、以及制度和政策等保障措施进行统筹安排。整体发展战略的缺失导致我国小城镇建设和发展中产生了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反过来又使人们进一步质疑发展小城镇的意义。面对即将到来的小城镇发展的机遇期和转型期,以及国家发展战略和国情的需求与限制,迫切需要对小城镇发展的战略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 本项研究以全国1800多个中心镇的第一手调查资料、作者近3年主持和参与的数十个小城镇规划实例和十余项有关城镇化、小城镇领域的重大科研课题所积累的文献、实地调查资料及理论思考成果为基础,首先对小城镇发展的历史、现状、问题和国内外实践经验及相关理论进行了梳理和评述,进而在深入分析了国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重大发展战略,资源、环境、人口、就业压力和经济与城镇化转型等国情演变,以及小城镇自身由量化扩张到综合功能提升为主的转型阶段特征等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的基础上,构建了理解和把握我国小城镇发展的城乡二元分析框架,提出了2大功能、24字方针、5个战略重点的小城镇发展总体战略,并对5个战略重点及其实施的政策体系进行了深入研究,构成了一个系统的小城镇发展战略。全文内容安排如下: 第一章,导言。主要讨论了为什么要进行中国小城镇发展战略研究以及研究的意义,重点论述了中国小城镇目前正处于战略机遇期和战略转型期,无论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急需对全国小城镇发展的宏观战略进行研究,以回答中国小城镇下一步如何发展的问题。导言第二部分主要总结了小城镇发展当前面临的4个方面的背景情况,即巨大的人口和就业压力、紧缺的资源环境、转型的经济和城镇化、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导言的第三部分主要介绍了本研究中小城镇的基本概念和研究的基础材料情况。 第二章,小城镇发展的国内外实践经验和理论评述。通过分析国内外小城镇发展的实践经验和理论,总结了国际发达国家的小城镇在城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对有关小城镇发展理论的适用性进行了综合分析;通过对国内小城镇研究文献的阅读,从小城镇地位和发展模式、小城镇经济发展、小城镇社会转型、小城镇制度创新等方面对小城镇研究的成绩和问题进行了剖析。 第三章,一个基于城乡二元关系演变的多维分析框架。通过对中国特殊城乡二元结构生成机理及其与小城镇关系的分析,认为乡村对城市的投资和发展红利的回馈乡村是解决城乡二元结构的关键,只有把小城镇放在城乡二元框架下,从
张满林[8](2006)在《辽宁省商贸型小城镇成长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辽宁不少地方政府在小城镇建设中十分注意自己的个性和特色。通过建立各种专业市场,把本地的重视小商品产销的历史传统转化为现实的经济和市场优势,利用商贸流通业来发展小城镇、建设小城镇,市场兴镇、商贸兴镇成为辽宁省一些小城镇发展的特色。
王佳吾,覃建芒[9](2005)在《小城镇建设与城乡和谐发展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小城镇是城乡交流的桥梁和纽带,加快城市涉农服务功能建设、城乡交通信息网络建设、小城镇自身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以及进行多渠道筹集小城镇建设资金,实为推进小城镇建设与城乡和谐发展之有效一途。
梁庆凯[10](2005)在《基于政府信用的中国小城镇建设融资模式创新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小城镇为载体对融资模式进行系统思考,针对小城镇建设融资难的问题,试图对小城镇建设融资模式在一个政府信用的平台上进行创新,这是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在中国,“三农问题一直是困扰我国建设、改革、发展和稳定的热点问题。这个问题之所以不能得到很好解决,在于指导思想上的偏差,即就“三农”论“三农"。党的十六大报告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明确指出扩大县域经济,是统筹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必然要求和重要内容。这是一个突破性的提法。对于从根本上解决我国“三农”问题具有特殊的意义。小城镇是城乡经济的结合部和交汇点,因而也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环节。应当看到,发展县域经济,小城镇这个层次具有无可替代的优势。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培育城乡统一的商品和要素市场,整合城乡各种资源,实现优化配置,小城镇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小城镇发展,是新阶段发展县域经济的重要支撑。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县域经济发展的困境实际上是一种信用困境。要对中国小城镇建设融资问题加以深入探讨,不能就“金融”谈“金融”,就“融资”论“融资”。基于政府信用,以融资推动信用建设,通过推动信用建设,政府组织增信完善小城镇建设项目信用结构,创新小城镇建设融资模式是解决中国小城镇建设投融资问题的必然选择。
二、小城镇建设与批发市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小城镇建设与批发市场(论文提纲范文)
(1)高台县新型城镇化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现实背景 |
1.1.2 政策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相关文献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研究现状综述 |
1.4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县域新型城镇化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城镇化 |
2.1.2 新型城镇化 |
2.1.3 县域和小城镇 |
2.1.4 县域城镇化 |
2.2 县域新型城镇化相关理论 |
2.2.1 人口迁移推拉理论 |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3 城市规划理论 |
2.2.4 田园城市理论 |
2.2.5 公共治理理论 |
2.3 县域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内涵 |
2.3.1 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 |
2.3.2 以城乡融合发展为目标的城镇化 |
2.3.3 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的城镇化 |
2.3.4 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城镇化 |
第三章 高台县新型城镇化建设客观条件与目标分析 |
3.1 高台县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客观条件和发展现状 |
3.1.1 地理区位优势明显 |
3.1.2 交通条件通达便利 |
3.1.3 自然资源丰富多样 |
3.1.4 社会发展环境良好 |
3.1.5 旅游资源丰富独特 |
3.1.6 县域经济基础良好 |
3.1.7 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
3.1.8 城乡建设成果显着 |
3.1.9 文教卫体发展良好 |
3.2 高台县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目标 |
3.2.1 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方案提出的目标 |
3.2.2 张掖市“十三五”新型城镇化规划提出的目标 |
3.2.3 高台县城市总体规划(2013—2030 年)提出的规划目标 |
第四章 高台县新型城镇化建设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
4.1 高台县新型城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
4.1.1 产业支撑动力不足 |
4.1.2 半城市化问题突出 |
4.1.3 土地城镇化问题严重 |
4.1.4 县城规划建设水平不高 |
4.1.5 县城城市治理水平不高 |
4.1.6 城乡休闲公共服务供给不足 |
4.1.7 城乡老弱妇幼留守问题突出 |
4.2 高台县新型城镇化建设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
4.2.1 县域经济动力不足 |
4.2.2 非农产业发展滞后 |
第五章 国外小城镇建设经验借鉴 |
5.1 国外小城镇建设经验 |
5.1.1 德国小城镇建设经验 |
5.1.2 美国小城镇建设经验 |
5.1.3 澳大利亚小城镇建设经验 |
5.1.4 日本小城镇建设经验 |
5.2 国外小城镇建设经验概括 |
5.3 国外小城镇建设经验借鉴 |
第六章 高台县新型城镇化建设路径和对策 |
6.1 高台县新型城镇化建设基本原则 |
6.1.1 城乡一体化发展原则 |
6.1.2 绿色可持续发展原则 |
6.1.3 集约精细化原则 |
6.1.4 特色创新原则 |
6.2 高台县新型城镇化建设主要路径 |
6.2.1 教育培训人才发展路径 |
6.2.2 特色主导产业培育路径 |
6.2.3 公共管理职能优化路径 |
6.3 高台县新型城镇化建设与管理发展对策 |
6.3.1 加强特色主导产业培育 |
6.3.2 促进公共管理职能优化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高台县旅游资源分类及评价表 |
附录 B:高台县探明储量矿产地分布统计表 |
附录 C:高台县县城空间结构规划图 |
附录 D:高台县县城景观风貌规划图 |
附录 E:高台县县城近期建设规划图 |
致谢 |
作者简历 |
(2)基于产城耦合机制的工业型小城镇规划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及水平 |
1.3.1 在发展动力路径方面的研究 |
1.3.2 在发展现状评估方面的研究 |
1.3.3 在规划建设方法方面的研究 |
1.3.4 小结 |
1.4 研究内容与价值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价值 |
1.5 研究方法 |
1.6 技术路线 |
第2章 产城耦合机制的构建 |
2.1 相关概念辩析 |
2.1.1 工业型小城镇相关概念辨析 |
2.1.2 产城耦合机制相关概念辨析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3 产城耦合机制定义 |
2.4 产城耦合机制运作介质 |
2.5 产城耦合机制构造要素 |
2.5.1 产业系统 |
2.5.2 城镇系统 |
2.6 产城耦合机制运作方式 |
2.6.1 产业系统对城镇系统的耦合作用 |
2.6.2 城镇系统对产业系统的耦合作用 |
2.7 小结 |
第3章 基于产城耦合机制的工业型小城镇评价 |
3.1 评价技术路线 |
3.1.1 评价目的 |
3.1.2 评价内容与方法 |
3.1.3 评价对象选取 |
3.2 发展水平——运作介质评价 |
3.3 发展状态——运作方式评价 |
3.4 工业型小城镇评价结果分析 |
3.4.1 工业型小城镇评价结果 |
3.4.2 产城耦合机制验证分析 |
3.4.3 产城耦合机制的发展时期分析 |
3.5 小结 |
第4章 基于产城耦合机制的规划策略 |
4.1 基于产城耦合机制的规划体系 |
4.1.1 基于运作介质确定以人为本的规划原则 |
4.1.2 基于运作方式确定强化耦合的规划目标 |
4.1.3 基于构造要素确定产城系统的规划内容 |
4.1.4 基于评价分析确定对应时期的规划重点 |
4.2 基于产城耦合机制发展时期的规划策略选择 |
4.3 发展起步期的规划策略:补齐劣势系统 |
4.3.1 挖掘产城资源引入产业实体 |
4.3.2 构造产城联合的发展结构 |
4.3.3 覆盖产城共享的基础设施 |
4.4 快速发展期的规划策略:同步发力建设 |
4.4.1 对标新兴产业提高产业附加值 |
4.4.2 塑造产城融合的功能空间 |
4.5 发展成熟期的规划策略:提升品质带动 |
4.5.1 提升产城契合的文化品质 |
4.5.2 促进产城协合的环境品质 |
4.6 小结 |
第5章 基于产城耦合的规划策略实证研究——以杨芬港镇为例 |
5.1 杨芬港镇现实基础 |
5.1.1 发展背景 |
5.1.2 杨芬港镇产业系统现状 |
5.1.3 杨芬港镇城镇系统现状 |
5.1.4 杨芬港镇产城耦合机制存在问题及机遇 |
5.2 杨芬港镇规划策略选择 |
5.3 挖掘产城资源引入产业实体 |
5.3.1 双产主导产业 |
5.3.2 链网产业关联 |
5.4 构造产城联合的发展结构 |
5.4.1 集约建设规模 |
5.4.2 联合发展结构 |
5.4.3 联合交通网络 |
5.5 覆盖产城共享的基础设施 |
5.6 对标新兴产业提高产业附加值 |
5.7 塑造产城融合的功能空间 |
5.7.1 融合产城功能 |
5.7.2 融合土地利用 |
5.7.3 融合公共服务设施 |
5.7.4 融合绿化景观 |
5.8 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
附录C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3)江苏省村镇规划法规标准体系发展演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国家进一步强调法制建设要求 |
1.1.2 大部制改革下村镇规划管理工作面临挑战 |
1.1.3 江苏省村镇持续优化发展要求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研究综述 |
2.1 相关理论 |
2.1.1 行政法理论 |
2.1.2 城乡规划管理与法规理论 |
2.2 研究综述 |
2.2.1 村镇规划法规标准体系研究综述 |
2.2.2 城乡规划法规标准体系研究综述 |
2.2.3 小结 |
第三章 江苏省现行村镇规划法规标准体系研究 |
3.1 我国现行村镇规划法规标准体系 |
3.1.1 与城乡规划法规标准体系关系的辨析 |
3.1.2 基于从属性和独立性的村镇规划法规标准体系构成 |
3.2 基于地方的江苏省村镇规划法规标准体系 |
3.2.1 江苏省村镇规划法规标准体系的地方性 |
3.2.2 江苏省村镇规划法规体系 |
3.2.3 江苏省村镇规划技术标准体系 |
第四章 江苏省村镇规划法规标准体系演变进程研究 |
4.1 我国村镇规划法规标准体系演进的三个时期 |
4.1.1 1949-1977波折期 |
4.1.2 1978-2001 体系雏形期 |
4.1.3 2002-今体系完善期 |
4.2 江苏省村镇规划法规标准体系演进的三个阶段 |
4.2.1 地方性法律规范的空白阶段 |
4.2.2 地方性法律规范的建设阶段 |
4.2.3 地方性法律规范的优化阶段 |
4.3 江苏省村镇规划法规标准体系演变特征 |
4.3.1 法规体系 |
4.3.2 技术标准体系 |
第五章 江苏省村镇规划法规标准体系现存问题及优化策略研究 |
5.1 村镇规划法规标准体系现存问题与挑战 |
5.1.1 实施过程中的问题 |
5.1.2 大部制改革下的挑战 |
5.2 村镇规划法规标准体系优化策略 |
5.2.1 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导向明确体系建设要求 |
5.2.2 理顺各部门关系,优化体系结构 |
5.2.3 基于建设需求完善体系内容 |
第六章 结语 |
6.1 主要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致谢 |
作者简历 |
(4)论小城镇建设对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发展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小城镇建设与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发展的互动机理 |
(一)小城镇建设为农村现代流通产业创造良好的发展平台和机遇 |
(二)小城镇建设有利于农民转变观念以促进流通产业现代化 |
(三)完善农村流通体系是小城镇健康持续发展的基础 |
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一)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发展现状 |
(二)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发展存在的问题 |
加快小城镇建设促进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发展的措施 |
结论 |
(6)基于生态文明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 |
1.1.2 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
1.2 相关基本概念 |
1.2.1 生态文明 |
1.2.2 城镇化 |
1.2.3 生态城镇体系 |
1.3 研究意义、目标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3.1 研究意义 |
1.3.2 研究目标 |
1.3.3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论文总体框架 |
第2章 生态文明、生态经济及相关理论综述 |
2.1 生态文明理论 |
2.1.1 哲学领域中生态文明的研究 |
2.1.2 资源与环境管理领域中生态文明的研究 |
2.1.3 发展经济学中生态文明的研究 |
2.2 生态经济区建设的研究 |
2.2.1 生态经济区建设的理论研究 |
2.2.2 区域生态经济模型研究 |
2.2.3 鄱阳湖地区生态经济建设的研究 |
2.3 文献述评 |
第3章 生态文明理论 |
3.1 生态文明的产生 |
3.1.1 对原始文明的生态反思 |
3.1.2 对农业文明的生态反思 |
3.1.3 对工业文明的生态反思 |
3.2 生态文明的内涵 |
3.2.1 生态文明要求优良的生态环境 |
3.2.2 生态文明要求公众具有较高的环境意识 |
3.2.3 生态文明要求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生产消费模式 |
3.2.4 生态文明要求可持续的产业(经济)发展模式 |
3.2.5 生态文明强调人与自然和人与人的和谐 |
3.3 生态文明的构成 |
3.3.1 生态意识文明 |
3.3.2 生态行为文明 |
3.3.3 生态制度文明 |
3.3.4 生态产业文明 |
3.4 生态文明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 |
3.5 生态文明构建的意义 |
3.5.1 生态文明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 |
3.5.2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新阶段 |
3.6 生态文明构建的基础 |
3.6.1 生态文明构建的理论基础 |
3.6.2 生态文明构建的现实基础 |
3.7 生态文明构建的四个层面 |
3.7.1 生态文明构建的经济层面 |
3.7.2 生态文明构建的文化层面 |
3.7.3 生态文明构建的社会生活层面 |
3.7.4 生态文明构建的制度层面 |
3.8 生态文明构建的路径选择 |
3.9 本章小结 |
第4章 国内外城镇化发展研究 |
4.1 城镇化发展:国际经验及主要特征 |
4.1.1 国际城镇化的发展历程 |
4.1.2 主要发达国家的城镇化 |
4.1.3 典型发展中国家的城镇化 |
4.1.4 国际城镇化发展的特征及经验 |
4.2 城镇化发展:国内现状及问题分析 |
4.2.1 我国城镇的发展历程 |
4.2.2 建国以来我国城镇化的发展的三个阶段 |
4.2.3 建国以来我国城镇化战略的演变 |
4.2.4 当前我国城镇化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生态城镇体系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化发展的必然选择 |
5.1 生态城镇体系 |
5.1.1 生态城镇体系的内涵 |
5.1.2 生态城镇体系的特征 |
5.1.3 生态城镇体系与生态文明 |
5.1.4 生态城镇体系建设与区域可持续发展、和谐社会构建 |
5.1.5 生态城镇体系演进的理论基础 |
5.1.6 生态城镇体系建设与中心城市、城市圈(群)建设 |
5.2 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
5.2.1 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必要性 |
5.2.2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范围界定 |
5.3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化现状 |
5.3.1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体系的形成 |
5.3.2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化现状 |
5.4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规模结构及其分形特征 |
5.4.1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首位分布明显 |
5.4.2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体系不健全,规模结构失衡 |
5.4.3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体系规模结构的分形特征 |
5.5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空间结构及其分形特征 |
5.5.1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空间分布大多具有水源和资源指向性特点 |
5.5.2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体系空间结构的分形特征 |
5.6 基于DIT理论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体系研究 |
5.6.1 城镇信息距离(UDIT)理论 |
5.6.2 城镇体系中的信息结构与信息距离 |
5.6.3 城镇信息距离的计算方法 |
5.6.4 区域城镇信息距离测度模型 |
5.6.5 应用——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体系为例 |
5.7 生态城镇体系建设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化道路的现实选择 |
5.7.1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城镇体系建设的优势分析 |
5.7.2 生态城镇体系建设是当前江西基本省情的必然要求 |
5.7.3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城镇体系建设的重大意义 |
5.8 本章小结 |
第6章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目标与策略 |
6.1 面向生态城镇化的新型城镇化建设 |
6.1.1 生态城镇(市)与生态城镇化 |
6.1.2 生态城镇(市)评价体系与发展准则 |
6.2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大中小城市(镇)辐射力模型 |
6.3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辐射效应分析 |
6.4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小城镇建设 |
6.4.1 小城镇建设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化中的功能分析 |
6.4.2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小城镇发展原则 |
6.5 城镇化与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线性回归分析 |
6.6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城镇化成本计量模型研究 |
6.6.1 生态城镇化成本的内容分析 |
6.6.2 区域生态城镇化广义经济成本计量数学模型 |
6.6.3 区域生态城镇化狭义经济成本计量数学模型 |
6.6.4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城镇化广义经济成本实证分析 |
6.6.5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城镇化狭义经济成本实证分析 |
6.7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城镇化发展策略 |
6.8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城镇体系发展战略 |
6.8.1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城镇体系建设总体思路和目标 |
6.8.2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城镇体系建设具体措施 |
6.9 本章小结 |
第7章 支撑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体系的产业发展研究 |
7.1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产业发展总体状况 |
7.1.1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农业发展总体状况 |
7.1.2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工业发展总体状况 |
7.1.3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服务业发展总体状况 |
7.2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产业(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
7.2.1 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 |
7.2.2 产业技术存在的问题 |
7.3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产业同构测度研究 |
7.3.1 产业同构测度方法 |
7.3.2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六个地级市区三次产业结构相似系数分析 |
7.3.3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六个地级市制造业结构相似系数分析 |
7.3.4 南昌市区、九江市区与周边部分县市制造业结构相似系数分析 |
7.4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生态产业(经济)发展的理论基础、原则和模式 |
7.4.1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产业(经济)发展的理论基础 |
7.4.2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产业(经济)发展的原则 |
7.4.3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产业(经济)发展模式 |
7.5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产业融合RTMN模型研究 |
7.5.1 生态产业融合 |
7.5.2 基于网络理论的生态产业融合模型 |
7.6 基于RTMN模型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产业融合发展战略 |
7.7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产业发展政策建议 |
7.8 本章小结 |
第8章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城镇体系建设——以典型城镇为例 |
8.1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特大城市——南昌市区城镇化发展 |
8.1.1 南昌市产业发展现状 |
8.1.2 南昌市区城镇化发展现状 |
8.1.3 南昌市区生态城镇化发展策略 |
8.2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大城市城镇化发展——以九江市区为例 |
8.2.1 九江市产业发展现状 |
8.2.2 九江市区城镇化发展现状 |
8.2.3 九江市区生态城镇化发展策略 |
8.3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中等城市城镇化发展——以新余市区为例 |
8.3.1 新余市产业发展现状 |
8.3.2 新余市区城镇化发展现状 |
8.3.3 新余市区生态城镇化发展策略 |
8.4 鄱阳湖生态经济小城市城镇化发展——以高安市为例 |
8.4.1 高安市产业发展现状 |
8.4.2 高安市城镇化发展现状 |
8.4.3 高安市生态城镇化发展策略 |
8.5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县域城镇化发展研究——以武宁县为例 |
8.5.1 武宁县产业发展现状 |
8.5.2 武宁县城镇化发展现状 |
8.5.3 武宁县生态城镇化发展策略 |
8.6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小城镇建设——以进贤县李渡镇和高安市八景镇为例 |
8.6.1 进贤县李渡镇概况 |
8.6.2 进贤县李渡镇小城镇建设实践 |
8.6.3 进贤县李渡镇生态城镇化发展策略 |
8.6.4 高安市八景镇概况 |
8.6.5 高安市八景镇小城镇建设实践 |
8.6.6 高安市八景镇生态城镇化发展策略 |
8.7 本章小结 |
第9章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城镇体系建设的条件保障 |
9.1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城镇体系建设的条件保障分析 |
9.1.1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城镇体系建设的制度保障分析 |
9.1.2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城镇体系建设的基础设施保障分析 |
9.1.3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城镇体系建设的科技保障分析 |
9.1.4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城镇体系建设的资源保障分析 |
9.2 都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城镇体系建设条件保障中的政府行为 |
9.2.1 政府行为 |
9.2.2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城镇体系建设中的政府行为及其功能 |
9.2.3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城镇体系建设中政府创新行为的富者愈富型基模 |
9.2.4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新型城镇化建设中政府功能发挥的发展策略 |
9.3 本章小结 |
第10章 总结、主要创新点与研究展望 |
10.1 总结 |
10.2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10.3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和奖励 |
(7)中国小城镇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引言 |
1.问题的提出和研究意义 |
2.研究背景 |
3.概念界定和研究材料 |
4.内容安排和主要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国内外小城镇建设实践和理论研究综述 |
1.国外小城镇发展的有关理论观点 |
2.发达国家小城镇建设经验 |
3.发展中国家小城镇建设的经验和教训 |
4.国内小城镇发展研究 |
5 国内城乡二元关系研究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一个基于城乡二元关系的小城镇分析框架 |
1.中国城乡二元结构的生成机理 |
2.城乡经济二元结构与小城镇产业发展 |
3.城乡社会二元结构与小城镇人口吸聚 |
4.城乡制度二元结构与小城镇制度创新 |
5.城镇化二元结构与小城镇功能升级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我国小城镇发展的历史、贡献和问题 |
1.明清以来我国小城镇的发展历史 |
2.小城镇发展的贡献 |
3.小城镇发展中的问题 |
4.关于我国小城镇发展几个争议问题的看法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中国小城镇发展的总体战略 |
1.中国小城镇发展的目的和小城镇的总体定位 |
2.小城镇是建设新农村的组织中心 |
3.小城镇是中国城镇化不可动摇的基石 |
4.中国小城镇发展的方针 |
5.中国小城镇发展战略的要点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小城镇集聚农村人口战略 |
1.主要理论观点 |
2.小城镇集聚农村人口的特点和原因 |
3 小城镇聚集人口的实证研究 |
4.国外小城镇吸引农村人口就业的典型案例 |
5.小城镇促进就业的政策建议 |
6.小城镇社会保障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小城镇产业发展路径与政策 |
1.小城镇产业发展的基本理论观点 |
2.中国小城镇经济和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
3.小城镇产业发展路径 |
4.促进小城镇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
5.案例研究——常州东部小城镇主导产业规划 |
参考文献 |
第八章 小城镇规模扩大和功能升级政策 |
1.城镇规模分化的基本理论 |
2.我国小城镇规模分化及其效应的统计研究 |
3.小城镇规模扩大和功能升级的新市镇战略 |
4.苏州新市镇规划案例 |
5.小城镇功能升级的促进法律 |
参考文献 |
第九章 小城镇制度创新 |
1.与小城镇相关的制度变迁 |
2.乡镇管理体制改革的政策建议 |
3.小城镇土地制度创新 |
4.市镇制度创新——县辖市 |
参考文献 |
第十章 我国小城镇发展的区域调控 |
1.小城镇发展区域调控的主要理论 |
2.我国小城镇东、中、西地带差异情况 |
3.城市密集地区的小城镇发展与调控 |
4.大城市周边地区的小城镇发展与调控 |
5.边缘地区小城镇的发展与调控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小城镇建设与城乡和谐发展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小城镇建设与城乡和谐发展之间的关系 |
(一) 小城镇建设能带动农村经济发展。 |
(二) 小城镇建设能促进农业的产业化经营。 |
(三) 小城镇建设为乡镇工业发展创造了条件。 |
(四) 小城镇建设转移了农村剩余劳动力。 |
二、小城镇建设与城乡和谐发展存在的问题 |
(一) 小城镇产业基础薄弱。 |
(二) 小城镇发展引力和后劲不足。 |
(三) 农民进城门槛过高。 |
(四) 小城镇建设资金匮乏。 |
(五) 城乡差距拉大。 |
三、推进小城镇建设与城乡和谐发展的途径 |
(一) 尽快编制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
(二) 加强中心城市涉农服务功能建设。 |
(三) 加快城乡交通信息网络建设。 |
(四) 大力发展小城镇主导产业。 |
(五) 走低门槛和资源节约型的小城镇建设道路。 |
(六) 推进小城镇教育事业发展。 |
(七) 多渠道筹集小城镇建设资金。 |
(10)基于政府信用的中国小城镇建设融资模式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1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小城镇建设对发展县域经济,解决“三农”问题的决定性作用 |
1.1.2 小城镇在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主导作用 |
1.1.3 创新小城镇建设的融资模式是解决中国小城镇投融资问题的必然选择 |
1.2 文献综述 |
1.3 研究的视角与方法 |
1.3.1 研究的视角 |
1.3.2 研究的方法 |
1.4 研究的内容与意义 |
1.4.1 研究的内容安排 |
1.4.2 研究的意义 |
第2章 小城镇建设融资模式的理论基础 |
2.1 相关术语解释 |
2.1.1 小城镇的界定 |
2.1.2 融资概念 |
2.1.3 融资方式的概念 |
2.1.4 融资模式的概念 |
2.1.5 融资制度的概念 |
2.2 融资模式的基本理论 |
2.2.1 西方经济学的融资理论 |
2.2.2 融资创新机制分析 |
2.3 融资理论在小城镇领域的衍展 |
2.3.1 小城镇发展中的金融抑制与金融深化理论 |
2.2.2 建设资源要素流动的理论 |
2.2.3 政府干预与小城镇建设融资的理论 |
2.2.4 市场机制与小城镇建设融资的理论 |
2.2.5 小城镇融资适度规模的理论研究 |
2.2.6 政府信用相关理论 |
2.4 小结 |
第3章 基于项目区分的国内外小城镇建设融资模式比较 |
3.1 项目区分理论 |
3.1.1 项目区分理论的内涵 |
3.1.2 理论的完善与项目经营性定量分类办法 |
3.1.2 基于项目区分理论的融资模式分类 |
3.2 国外小城镇建设融资模式的比较 |
3.2.1 各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融资模式 |
3.2.2 政府融资为主的日本小城镇建设融资模式 |
3.2.3 市场竞争为主的美国小城镇建设融资模式 |
3.2.4 国外小城镇建设融资模式的比较 |
3.3 国内小城镇建设融资模式分析 |
3.3.1 国内现行小城镇建设的投融资体制 |
3.3.2 国内小城镇建设的主要融资方式 |
3.4 融资方式及融资制度改革:国内外比较的启示 |
3.4.1 融资方式差异的成因 |
3.4.2 融资方式及融资制度改革 |
3.5 小结 |
第4章 融资模式效率及创新方向分析 |
4.1 小城镇建设融资模式的效率分析 |
4.1.1 融资模式效率含义及其重要性 |
4.1.2 小城镇建设融资模式效率分析 |
4.1.3 影响小城镇建设融资模式效率的因素 |
4.2 小城镇建设融资模式创新的方向 |
4.2.1 选择小城镇建设融资模式应考虑的主要因素 |
4.2.2 小城镇建设融资目标模式的选择 |
4.2.3 小城镇建设融资过渡模式的思考 |
4.3 创新方向的路径选择 |
4.3.1 投资主体的变更 |
4.3.2 政府职责的重新界定 |
4.4 基于融资效率和创新方向的两种构思 |
4.4.1 风险—利益对应的基础设施融资 |
4.4.2 政府信用为基础、公司化运作的融资 |
4.5 小结 |
第5章 城镇建设融资模式创新研究 |
5.1 GPF模式的基本框架 |
5.1.1 本方式:项目打捆 |
5.1.2 依托基础:政府信用 |
5.1.3 主要手段:四项建设 |
5.2 GPF模式的因素分析 |
5.2.1 对称的风险—收益机制 |
5.2.2 投资主体自身高效的治理结构 |
5.2.3 融资项目的现金流构造 |
5.3 GPF模式的演化和发展 |
5.3.1 GPF模式环境的金融深化 |
5.3.2 GPF模式的方式创新 |
5.3.3 GPF模式的渠道创新 |
5.4 小结 |
第6章 小城镇政府债务风险预警体系实证研究 |
6.1 建立小城镇政府债务风险预警体系 |
6.1.1 预警体系设计的原则 |
6.1.2 预警指标体系的设计 |
6.2 小城镇政府债务风险预警体系实证研究 |
6.2.1 研究设计 |
6.2.2 实证研究 |
6.3 小结 |
第7章 小城镇政府信用评价实证研究 |
7.1 小城镇政府信用评价相关理论与方法 |
7.2 小城镇政府信用评价量表设计 |
7.2.1 政府信用意愿评价表及相关说明 |
7.2.2 政府信用能力评价表及相关说明 |
7.3 小城镇政府信用评价实证 |
7.3.1 实证对象的选择 |
7.3.2 小城镇政府信用评价实证 |
7.4 小结 |
第8章 提升小城镇融资能力的建议 |
8.1 建立小城镇建设的金融信用制度 |
8.1.1 信用缺失的根本原因 |
8.1.2 金融信用制度建立的法律途径 |
8.2 塑造小城镇公共财政的支撑体系 |
8.2.1 构建小城镇公共财政的理论依据 |
8.2.2 小城镇公共财政建设的基本框架。 |
8.2.3 实施小城镇公共财政的思路 |
8.3 小城镇建设融资中新金融工具的运用 |
8.3.1 影子收费理论 |
8.3.2 嵌入GDP指标的市政债券的设计尝试 |
8.4 小结 |
第9章 结论与展望 |
9.1 结论 |
9.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从事科研及发表论文情况 |
四、小城镇建设与批发市场(论文参考文献)
- [1]高台县新型城镇化建设研究[D]. 屈鹏. 兰州大学, 2021(12)
- [2]基于产城耦合机制的工业型小城镇规划策略研究[D]. 唐冠蓝. 天津大学, 2019(01)
- [3]江苏省村镇规划法规标准体系发展演进研究[D]. 石紫鹏. 苏州科技大学, 2019(01)
- [4]论小城镇建设对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发展的影响[J]. 吴轶群. 商业经济研究, 2016(17)
- [5]农村城镇化研究——以洞庭湖区域为例 13专题研究[A]. 柳思维,徐志耀,熊曦. 农村城镇化研究--以洞庭湖区域为例, 2014
- [6]基于生态文明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研究[D]. 余达锦. 南昌大学, 2010(12)
- [7]中国小城镇发展战略研究[D]. 袁中金. 华东师范大学, 2006(11)
- [8]辽宁省商贸型小城镇成长机制研究[J]. 张满林. 商业研究, 2006(02)
- [9]小城镇建设与城乡和谐发展问题研究[J]. 王佳吾,覃建芒. 经济与社会发展, 2005(08)
- [10]基于政府信用的中国小城镇建设融资模式创新研究[D]. 梁庆凯. 中南大学, 2005(06)
标签:小城镇论文;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论文; 生态文明建设论文; 城镇体系规划论文; 生态产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