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稳态PP-R管问世

新型稳态PP-R管问世

一、新型稳态PP-R管问世(论文文献综述)

闫义彬[1](2020)在《TiCl4/MgCl2催化体系在丁烯和己烯聚合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聚烯烃的优良性能使其在广泛的领域得到了应用,其中聚烯烃催化剂的研发对于高性能聚烯烃材料起着核心作用。催化剂中给电子体在Ziegler-Natta催化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论文立足于1-丁烯聚合用催化剂的研究,系统地研究了载体结构、内外给电子体、负载化和聚合工艺条件对聚合行为和聚合物微观结构的影响,同时也进行了Ziegler-Natta催化剂用于催化1-己烯均聚合的研究。在聚合物表征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催化剂结构与聚合物性能之间的关系。本论文研究了球形MgCl2/ID/TiCl4催化剂制备中载体结构、内给电子体加入量和种类、负载温度对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比表面积测试仪(BET)、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仪器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分析。确定了催化剂的最佳制备工艺:以球形MgCl2?2.14C2H5OH为载体,以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DIBP)为内给电子体,内给电子体DIBP与Mg的摩尔比为0.1,四氯化钛的负载温度为110℃。合成了四种新型氨基硅烷类外给电子体,分别为二哌啶基二甲氧基硅烷(DPPDMS)、二吡咯烷基二甲氧基硅烷(DPRDMS)、二哌啶基二乙氧基硅烷(DPPDES)和二吡咯烷基二乙氧基硅烷(DPRDES),研究了外给电子体结构与催化剂性能之间的关系,并考察了不同聚合条件下外给电子体DPPDMS对聚合活性和聚合物等规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工业上常用的甲基环己基二甲氧基硅烷(CHMMS)相比,使用DPPDMS和DPRDMS作为外给电子体时催化剂的活性和聚合物的等规度都较高;氢气加入量对1-丁烯聚合的催化效率、聚合物等规度和熔体流动速率有着一定影响。采用球形TiCl4/MgCl2催化剂,通过颗粒反应器原位预聚法制备了新型聚丁烯-1合金材料,考察了原位预聚法对聚合产物形态、结构及聚合性能的影响,利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核磁共振碳谱(13CNMR)、偏光显微镜(POM)、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X射线衍射仪(XRD)等表征手段对聚合物结构进行了详细表征,研究了原位预聚法中不同聚丁烯-1含量与产品性能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与1-丁烯本体聚合相比,原位预聚法可以改善聚丁烯-1产物的形态,降低聚合物粒子之间的粘联,使聚合物在釜内成为球形颗粒,催化活性最高为10700 gPB/gCat,聚合产物的堆积密度为0.44g/cm3,产物的粒径为500μm左右;而且原位预聚法可以缩短聚丁烯-1产品由不稳定的晶型II向稳定的晶型I的转变周期。力学性能测试表明:聚丁烯-1釜内合金的拉伸强度和弯曲模量均随丙烯结构单元含量的增加而升高,但聚合物的密度、冲击强度和断裂伸长率降低。同时,与进口产品相比,自制聚合物的力学性能与进口产品的力学性能接近。为了探索新型TiCl4/MgCl2催化体系对长链α-烯烃聚合的适应性,本文研究了该催化体系催化1-己烯聚合工艺影响规律,完成了溶液法1-己烯常压聚合工艺研究,确定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催化体系、单体浓度、溶剂种类和加入量等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催化剂活性可达1268gPHe/gCat、聚合物的重均分子量为2.2×105g/mol,玻璃化转变温度为-41.4℃。利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核磁共振碳谱(13CNMR)、凝胶渗透色谱(GPC)、差示扫描量热法(DSC)、X射线衍射仪(XRD)等表征手段对聚合产物结构进行了表征,分析了聚合产物的内部结构,并通过核磁分析,计算了聚己烯-1的等规度。探索了聚己烯-1产品的应用方向,使用聚己烯-1(PHe)完成了低密度聚乙烯(LDPE)的改性,研究了共混物的形貌、流变学、结晶行为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当PHe含量达到10%(重量比)时,可以降低LDPE的融熔温度,还可以加快体系的结晶速率,共混物的断裂伸长率为186.4%。

徐梦迪[2](2020)在《浮选两相泡沫排液过程及其动力学》文中研究表明泡沫稳定机制对浮选过程强化具有重要理论与实际意义,论文以浮选两相泡沫为对象,系统开展泡沫排液过程及其动力学研究。从宏观泡沫性质出发,研究了典型盐离子(Na Cl)及表面活性剂(甲基异丁基甲醇,MIBC;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DTAB)对泡沫稳定性的影响,并选取泡沫中的“气泡对”基本单元,研究气泡的兼并行为;通过微纳尺度下气泡间液膜排液动力学和气泡间相互作用力的动态演化研究,揭示了盐离子及表面活性剂体系下的两相泡沫稳定机理,为浮选泡沫稳定性提供新的认识。借助复合泡沫扫描仪(Foamscan)进行Na Cl、MIBC、SDS及DTAB体系下宏观泡沫生长衰变动力学研究,研究表明Na Cl、MIBC、SDS及DTAB均可以增加泡沫稳定性,泡沫层体积及半衰期均增加,表面活性剂稳泡能力明显大于Na Cl,且呈现出SDS>DTAB>MIBC的规律;气液界面的水化能力增强导致泡沫液体含量和宏观排液速率增加,宏观排液速率与泡沫液体含量呈正相关;Na Cl和表面活性剂能够通过抑制气泡兼并来减小气泡尺寸。分别研究了Na Cl和表面活性剂对溶液表面张力的影响,发现溶液表面张力随Na Cl的加入略微增加,而随表面活性剂的加入显着降低,表面活性剂降低溶液表面张力的能力按SDS、DTAB、MIBC顺序递减。Na Cl的稳泡机理可能来源于钠离子在气液表面的特性离子吸附效应,而表面活性剂的稳泡作用主要是由体系表面张力降低造成。通过气泡动态兼并可视化系统研究了气泡微观兼并过程,并重点考察了兼并时间变化。研究发现去离子水中气泡在接触后快速发生兼并,兼并时间随气泡接近速度的增大而减小;随着Na Cl、MIBC、SDS及DTAB的加入,气泡兼并时间随浓度增加而增加,当SDS及DTAB浓度为10-5及10-3 mol/L时,气泡不再发生兼并。采用动态液膜分析仪(DFA)进行微观液膜排液动力学研究。首先通过薄膜显微干涉技术记录液膜排液过程中的干涉条纹序列完成了液膜时空演化云图重构,具体表现为:去离子水中液膜快速薄化,在0.92 s时刻发生破裂,临界破裂厚度为25.46 nm,Na Cl和表面活性剂的加入能够减缓液膜排液,提高液膜稳定性。气泡大小和接近速度对稳态液膜排液过程影响研究表明,随着气泡尺寸增加,体系Laplace驱动力减小,液膜排液速率降低,平衡膜厚度增加;随着气泡接近速度增加,因流体阻力作用的气液界面发生“浅凹”形变,速度对最终平衡膜厚度的影响不大。采用Stokes-Reynolds-Young-Laplace(SRYL)方程对排液动力学数据进行积分求解获得了气泡间曲率压力及分离压力变化。去离子水中,在远程范围内(>250 nm)气泡的曲率压力是液膜排液的主要驱动力,当液膜厚度减小至250 nm时,体系开始出现吸引性分离压力作用,液膜在此吸引力的作用下快速薄化破裂。结合扩展DLVO理论发现此引力主要来源于气泡间的疏水力作用,疏水力是诱发去离子水中气泡间液膜薄化破裂的根本原因。Na Cl和表面活性剂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稳泡效应均是通过抑制气泡间疏水引力实现,对疏水力的抑制能力由大到小依次为:SDS>DTAB>MIBC>Na Cl。为验证前文Na Cl和表面活性剂基于抑制疏水力的共性稳泡机制,采用原子力显微镜(AFM)气泡探针技术对稳态液膜气泡间相互作用力进行了直接测试,借助SRYL模型对试验测试值进行理论拟合,分析稳态液膜气泡间分离压力组分及其动态演化。结果表明,10-5mol/L SDS溶液中气泡间相互作用力始终表现为斥力作用;当气泡表面电势为-105 m V,溶液德拜长度为75 nm时,经典DLVO理论可以很好地拟合试验数据,SDS实现了气泡间疏水引力的有效屏蔽。此外,气泡间排斥力随着接近速度的增加而增加,通过增加AFM Setpoint(外部压力)仍无法有效触发液膜破裂,气泡间液膜具有很强的能力抵抗外力干扰,液膜云图求解发现气泡可以通过变形(即液膜沿径向扩张)来抵抗外力,平坦膜区域随外力的增加逐渐增加。基于疏水力抑制的两相泡沫稳定性机制将为浮选泡沫稳定性调控提供借鉴。该论文有图120幅,表8个,参考文献201篇

徐南钦[3](2020)在《空气源热泵新型供暖末端换热特性分析》文中认为随着现代社会人们对居住环境热舒适性以及建筑节能的要求逐步提高,一种新型供暖末端——低温踢脚板供暖末端最近广受欢迎。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为新型供暖末端在低供水温度(35-45℃)时与辅助热风(0.5-5m/s)联合供暖下的换热特性。本文主要研究过程、内容及结果如下。(1)基于Fluent软件仿真模拟,研究了不同送回风口布置形式与辅助热风不同送风角度下的换热特性。基于使用UDS文件对房间平均空气龄的计算、房间人员活动区域温度梯度、房间气流分布等结果,得出了顶送顶回形式最佳送风角度为水平向下30°,侧送侧回形式最佳送风角度为水平向下15°的结论。(2)基于最佳送风角度,通过Fluent仿真模拟得到了不同供热水温、新型供暖末端高度及供暖风速下的房间温度,新型供暖末端单位长度换热量、换热系数、室内平均风速等参数。通过拟合软件得到了新型供暖末端关于末端高度、温差和送风风速的换热公式,并与其他文献中数据进行了对比验证。得出在辅助热风送风口风速为5m/s的情况下,不同供水温度的新型供暖末端换热系数可以提升8%-21%的结论。(3)研究了新型供暖末端与辅助热风联合供暖时房间PMV指数的变化关系,发现在较低的供水温度下PMV值都随着风速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并给出了PMV指数关于辅助热风风速、进水口水温、供暖末端高度的函数。(4)结合TRNSYS软件研究了夏热冬冷地区太阳能集热器与空气源热泵联合供暖的可行性,得出了单独使用空气源热泵作为热源最经济的结论。获得了基于TRNSYS软件计算的室内PMV指数,并与Fluent软件拟合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辅助热风对减小房间热惰性的作用。以上研究对新型供暖末端换热系数公式的适用范围进行了扩展,对房间温度分布和热舒适性进行了深入研究与分析,同时就供暖系统热源侧和房间负荷侧进行模拟,得出切实可行的供暖方案,总结出的结论为我国夏热冬冷地区供暖设计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数据支撑。

张建伦[4](2019)在《碳纳米管/氧化锌晶须/聚乙烯醇缩丁醛复合材料导热性能的实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人类社会对化石能源的不断消耗,能源短缺问题日益严重,开发可再生能源是减轻对化石能源的依赖是解决能源短缺问题的根本办法。光伏发电是一种有前景的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但是目前光电转化的效率较低,提高光电转换效率是光伏发电的重点研究方向。影响光电池的光电转化效率的因素之一就是光电池的散热性能不好,导致电池温度过高。提高光伏组件中封装薄膜的导热系数有利于电池的散热。本文选取在建筑光伏一体化中有很大发展前景的聚乙烯醇缩丁醛为基体材料,以多壁碳纳米管、四针状氧化锌晶须为改性填料,运用溶液共混法制备了复合材料,并运用瞬态电热技术对材料的导热性进行测量。保持碳纳米管和氧化锌晶须总质量分数为1%,制备了碳纳米管与氧化锌晶须质量比为1:9、3:7、5:5、7:3、9:1的复合材料,并对材料的导热系数进行测量。结果表明:随着碳纳米管的含量增大,复合材料的导热系数先增大后减小,填料比例为7:3的复合材料导热系数最大,为0.61Wm-1K-1。主要原因是两种填料利用独特的形状结构在基体材料内部形成了导热网络,材料的导热机制由单纯的声子导热变成了基体材料中的声子导热和导热网络中的电子共同导热。运用串并联热阻模型和等效介质法推导建立了导热模型,当碳纳米管的比例较小时导热模型与实验结果有较好的契合度,但是碳纳米管含量较大时,实验结果与导热模型相差较大,主要原因是碳纳米管含量过大时,发生团聚,此时导热模型不再适用。对复合材料进行了加热处理,加热时间为1小时,温度分别设定为80℃、100℃、120℃、140℃。材料导热系数先降低后升高,温度达到100℃时达到最低。设定加热温度为140℃,加热时间分别为1、2、4小时,加热1小时后材料的导热系数增大,但是随着加热时间的延长,材料的导热系数减小。将复合材料进行10、20、30天的紫外光照射,材料的导热系数随着光照时间的增加而减小。将无填料纯PVB材料、含1%氧化锌晶须、含1%碳纳米管和填料比例为7:3的复合材料分别进行30天的紫外光照射。结果表明:紫外光对含1%氧化锌晶须的材料的导热系数影响最小,对无填料纯PVB材料的导热系数影响最大。

庞宏亮[5](2019)在《多负载无线电能传输系统虚拟阻抗调节机制的分析与控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无线电能传输技术被视为一种全新的能源补给方式,对实现极端环境下电能传输与减少废旧电池对环境的危害有着重要的研究意义,相关领域成为科研界聚焦的热点话题。基于磁共振耦合原理的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原边激励线圈产生的感应磁场呈辐射状特性,对副边拾取侧多负载传输呈现众多优势。故本文主要探究单原边激励线圈与多负载拾取线圈(“单对多”)方式的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其内容主要包含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基于磁共振耦合式无线电能传输原理,计算阻抗匹配网络四种谐振补偿拓扑结构相关参数,给出本论文选择串联——串联谐振补偿拓扑的理由;探究多负载无线电能传输系统中,多负载接入的随机性,多负载折射阻抗大范围动态变化、多负载数量改变、多负载拾取侧线圈间交叉耦合等因素造成系统失谐的影响机制;基于上述研究基础,刻画分析多因素耦合下多负载无线能量传输系统传输效率与功率多维量化关系。其次,针对多负载无线电能传输系统中复杂工况因素多样性耦合导致的系统失谐,激励电流衰减与传输性能下降,提出通过向原边谐振补偿电容注入电流的方式,动态调节阻抗特性,使得系统恢复谐振状态的谐振自平衡虚拟阻抗调节策略,建立拓扑电路的数学模型,对所提出的谐振自平衡网络拓扑进行可行性分析,对系统进行稳定性分析,同时给出其控制策略;搭建仿真平台,验证所提出谐振自平衡策略,可有效补偿原边激励电流的衰减与负载总功率的下降,提升“单对多”系统的传输总功率。最后,搭建硬件实验平台,进行损耗分析,检验所提出谐振自平衡虚拟阻抗调节策略在多负载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有效性与动态性能指标。综上所述,本文通过理论推导,仿真建模与实验验证方法结合,分析复杂工况因素多样性耦合对多负载无线电能传输系统性能的多维量化关系;提出可解决多负载拾取侧线圈间交叉耦合等因素导致系统传输性能下降的谐振自平衡虚拟阻抗策略,并通过仿真与实验,验证其具备恢复原边激励电流至谐振状态激励电流值,提升负载总功率的特性,推动多负载无线电能传输向实际应用领域转化。

赵楠楠[6](2019)在《空调永磁压缩机无电解电容驱动控制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现代电机驱动技术的不断发展,运行寿命和成本已成为交流电机驱动系统的重点关注问题。铝电解电容以其大容量、高性价比的特征被广泛应用于空调压缩机驱动器中,然而由于其工作寿命受环境温度影响较显着,已成为影响驱动系统运行寿命的主要薄弱环节之一。采用小容值薄膜电容替代大容值铝电解电容的无电解电容驱动系统,能够显着提升系统运行寿命。本论文将对空调永磁压缩机无电解电容驱动控制系统的基础运行理论和应用瓶颈问题展开研究,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法,以推动无电解电容驱动技术的实际应用。为了改善空调永磁压缩机驱动系统的网侧电能质量,在分析驱动系统网侧输入和逆变器侧输出功率特性基础上,通过对逆变器功率和母线电压进行闭环控制以实现网侧高功率因数。由于无电解电容驱动系统母线电容容值显着降低,导致网侧输入与逆变器侧输出功率具有强耦合关系。研究一种逆变器功率闭环控制方法,采用具有高增益特性的比例谐振控制器以增强功率闭环控制效果,并给出相应的参数设计方法。在此基础上,采用母线电压闭环控制方法,优化电机电压信号指令生成方式,进一步提升逆变器功率的控制效果,以满足空调应用场合的高功率因数要求。针对驱动系统网侧电感电容谐振问题,通过提取谐振信息,建立反馈控制环路以增加系统阻尼,实现对谐振的抑制。在频域内对驱动系统进行建模,分析采用不同控制律的信号反馈处理方式,综合考虑谐振抑制效果、算法实现复杂程度以及对参数变化的鲁棒性等因素,采用基于母线电压比例形式反馈的谐振抑制方法。另外,提出一种采用虚拟电阻串联于网侧电感的控制方法,即基于电感电流反馈的谐振抑制方法,从理论上证明基于电感电流的反馈方式可通过等效的母线电压反馈方式来实现。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谐振抑制方法可以有效抑制网侧电流谐波,以满足IEC-61000-3-2谐波标准。通过将逆变器侧电机等效为恒功率负载的传统模型难以分析电机参数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本文研究基于阻抗模型的稳定性控制方法。建立包含电机参数、控制方式和控制器参数的逆变器侧电机阻抗模型以及包含网侧电感和母线电容的网侧输入阻抗模型,从阻抗角度揭示驱动系统稳定性和网侧电流谐波特性的内在机理。将驱动系统等效为网侧输入环节和逆变器侧电机环节的级联,通过级联系统稳定性判据分析驱动系统稳定运行条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阻抗模型的稳定性控制方法,提高空调永磁压缩机无电解电容驱动系统运行稳定性。由于无电解电容驱动系统网侧输入和逆变器侧输出的能量耦合特性,系统在特定运行频率处会产生拍频现象,研究通过消除与波动负载转矩同频率的谐波成分,抑制拍频现象导致的驱动系统低频振荡问题。拍频现象会导致系统损耗增加、电压和电流应力增大,并产生额外噪音,严重时甚至与机械系统发生共振而影响驱动系统正常运行。通过分析母线电压波动和负载转矩对驱动系统的影响,揭示拍频现象产生机理,并进一步分析拍频现象导致网侧电流和电机电流的低频振荡特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拍频现象抑制方法,通过消除与负载转矩同频率的波动信号成分,从而避免因驱动系统网侧输入和逆变器侧输出能量耦合导致的不同频率信号交互作用。实验表明,所提出的控制方法可以有效抑制驱动系统拍频现象。在上述研究基础上,研制出了适用于空调压缩机应用场合的无电解电容驱动器样机,并实现了所研究的控制算法,实验结果验证了所研究无电解电容驱动控制方法的有效性。

王开[7](2019)在《基于Fano共振的可调谐太赫兹超材料研究》文中指出太赫兹波通常指频率在0.1THz至10THz之间的电磁波,具有光子能量低、穿透性强、频谱信息丰富、通信带宽宽等特点,在物质材料检测、频谱分析以及通信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而作为一类人工设计的新颖材料,超材料通过改变其亚波长结构单元的几何参数或排列周期获得奇异的电磁响应,近年来发展迅速,为实现太赫兹波调控提供了有效途径。与基于表面等离基元共振模式响应的超材料不同,基于Fano共振的超材料的共振模式源于其单元结构产生的超辐射态与亚辐射态等离基元共振模式间的干涉效应,理论上具有更窄的线宽、更强的局域电场/磁场增强效应以及更高的折射率灵敏度等特点,在研制生物/化学传感器、光开关以及慢光器件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论文主要围绕基于Fano共振模式的太赫兹频段超材料结构设计及其机理特性开展研究工作,提出并设计了两种基于Fano共振模式的可调谐太赫兹频段超材料结构,研究分析了这两种超材料产生Fano共振的机理、可调谐性以及在功能器件方面的应用前景。论文主要工作总结如下:(1)设计了一种基于金属-石墨烯结构的太赫兹超材料,通过金开口谐振环与矩形石墨烯结构对称嵌套于同一结构单元实现了偏振不敏感的Fano共振。通过数值模拟,分析研究了不同单元结构参数、不同太赫兹波入射角度以及不同石墨烯费米能级对应的透射光谱,揭示了该超材料的可调谐特性。对比分析了基于表面等离基元共振模式的超材料与基于Fano共振模式的超材料在纳米厚度物质传感性能方面的主要区别,研究表明:基于Fano共振模式的太赫兹频段超材料更适用于具有纳米厚度的物质材料传感,对于厚度2 nm分析物(1.00≤n≤1.56)的频率灵敏度为1.18 THz/RIU,对于厚度2 nm至40 nm分析物(三溴甲烷,n≈1.56)的最大频率移动量为1671.61 GHz。为设计偏振不敏感的Fano型太赫兹频段超材料以及研制开发应用于生物/化学物质的太赫兹频段传感器件提供了理论指导。(2)提出了一种基于石墨烯圆环-矩形条结构的等离激元诱导透明太赫兹超材料,通过共振模式耦合时的干涉现象形成了处于太赫兹频段的偏振敏感的透明窗口。采用偶极子相互作用模型,数值模拟研究了石墨烯圆环与矩形条结构间的间距和费米能级以及太赫兹波偏振角度对等离激元诱导透明效应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增大石墨烯结构间距将直接导致耦合强度下降;随着太赫兹波偏振角度的增大,耦合强度不断降低,偏振角度达到60°时已观察不到明显的透明窗口,偏振角度达到90°时透明窗口完全消失。此外,分析研究了太赫兹波偏振角度对超材料结构慢光特性的影响,研究表明:超材料的慢光特性随太赫兹波偏振角度的增加而不断减弱,对应于偏振角度0°时的最大群延迟时间为136.57fs,慢光特性明显,在研制开发太赫兹波段慢光器件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3)利用实验室自研的飞秒激光微纳加工系统,加工制备了基于金开口谐振环单元结构的太赫兹频段超材料,并通过太赫兹时域光谱系统对其在太赫兹频段的电磁特性进行了测试表征,实验测试结果(吸收峰:2.22 THz)与数值仿真结果(吸收峰:2.18 THz)基本吻合,有助于进一步开展太赫兹功能器件研制及其特性的数值仿真验证。

鲁燕华[8](2019)在《高平均功率全固态脉冲和频钠信标激光器技术研究》文中认为高平均功率全固态脉冲和频钠信标激光器具有平均功率高、线宽可调谐展宽、重频长脉冲工作、结构紧凑等特点,与钠层原子相互作用时存在饱和阈值高、后向共振回光强、信噪比高等优势,是人造激光导引星全季节全天时应用化问题的有效解决方案。研究高性能钠信标激光器不仅可以为人类的天文学高分辨观测和成像提供重要的科学工具,而且还有助于促进先进全固态激光器技术的进步和发展。本论文从钠信标产生原理出发,对高平均功率全固态脉冲和频钠信标激光器的腔外和频物理过程、基频激光产生与放大、调制纵模的光谱特性等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索,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点如下:1.针对实际高平均功率激光系统中高阶高斯光束聚焦光斑、入射激光任意功率配比、存在热致相位失配的大信号和频过程,建立了高平均功率高斯光束高效率和频理论模型(简称三高和频理论模型),突破了已有理论的局限性。提出采取有限元与龙格-库塔方法对该模型进行数值求解,并计算获得了晶体长度、束腰半径、吸收系数、总入射功率、光束质量等参数对和频转换效率的影响关系。基于三高和频理论模型,提出了一束1064nm强光与一束1319nm弱光非匹配性注入三硼酸锂(LBO)晶体和频实现高平均功率589nm激光的方法,当1064nm与1319nm光束质量M2分别为1.8、3,总入射功率在250W~300W,LBO晶体吸收系数为30ppm时,选择50mm或60mm长度的和频晶体并优化基频激光的模式匹配,可获得40%以上的和频效率,即可实现100W以上平均功率的钠信标激光。2.提出了一种新型的钠信标激光器谱线结构——调制纵模及其实现方法。选择一个超窄线宽连续单纵模激光器作为1064nm激光的初始种子源,利用白噪声源电光相位调制技术对单纵模激光线宽进行展宽,并采用通过腔内插入组合标准具技术将1319nm激光设计为亚GHz的多纵模激光,然后通过两束激光的和频即可产生调制纵模钠信标激光。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当1064nm单纵模激光初始线宽小于100kHz时,通过调制展宽可实现0.43GHz~0.58GHz的线宽调谐范围,1319nm多纵模激光线宽约0.30GHz,二者经LBO晶体和频后最终实现589nm激光线宽0.31GHz~0.74GHz范围的调谐,实验结果与理论分析计算结果基本吻合。这是国际上公开报道的首个线宽可调谐的钠信标激光器。3.采取光纤激光器和块状固体激光器混合放大技术实现了超高增益、高光束质量、匀滑长脉冲1064nm激光输出。1064nm激光器通过对连续单频光纤放大器强度调制斩波产生150mW、M2~1.15的重频百微秒长脉冲种子激光,并经过两级固体放大器进行功率定标放大。建立了表征放大器输出激光特性的非稳态放大理论模型,并且发现预放大器的实验结果与理论计算值的相对误差介于-12.4%至7.32%之间,主放大器实验结果与理论计算值的相对误差介于-10.8%至-4.3%之间。1064nm激光器最终输出平均功率214W(注入LBO晶体有效线偏光209W),相对于连续单频种子激光的总增益约5.7×105倍,光束质量M2≈1.82,脉宽150μs。4.开展了重频长脉冲1319nm多纵模激光的产生与放大特性研究。1319nm激光器设计为主振荡器功率定标放大(MOPA)结构,其中主振荡器为一个高光束质量法布里-珀罗腔产生4.65W、脉宽160μs的基模激光,并在腔内插入倍频晶体抑制弛豫振荡尖峰。放大器采取三组Nd:YAG(掺钕钇铝石榴石)激光模块进行链路式单通放大,实验发现其放大器功率依次为16.3W、51.0W、143W,分别比非稳态放大模型理论值偏小19.7%、7.9%、7.1%。分析第一级预放大器误差偏大的主要原因是其峰值泵浦功率密度高达15.92kW/cm2,分别是后两级放大器的3.34倍、8.08倍,因此其放大自发辐射(ASE)对反转粒子数的消耗要远强于后二者。最终注入LBO晶体的1319nm有效线偏光功率为120W,光束质量M2≈3.04。5.国际上首次实现了单束平均功率106W的近衍射极限589nm和频固体激光输出。首先对LBO晶体的温度相位匹配特性进行了测试,结果发现最大允许温度为8.0K·cm,最小值为6.9K·cm,与理论允许温度7.18K·cm较为接近。其次,对0.11~9.0之间不同功率配比之于和频效率的影响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发现当总注入激光功率超过100W时,功率配比介于1~1.5之间时和频效率的误差基本小于5%,与理论计算结果基本吻合。再次,对3mm×12mm×50mm、4mm×12 mm×60mm两种构型LBO晶体在不同总入射基频激光功率下的和频效率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发现其实际和频效率分别是理论值的0.87~1.16倍、0.74~0.84倍。当4 mm× 12 mm×60mm构型LBO晶体总入射功率319W时,获得106W的589nm激光,和频转换效率约33.2%,光束质量M2≈1.29,脉宽约150μs。6.采用两台性能基本一致、相互独立的激光器,分别输出D2a线(中心波长589.1591nm)钠信标激光、D2b线(中心波长589.1571nm)钠信标激光,然后对其共孔径偏振合束,实现无能量损失、D2b线占比可达50%的208W双线再泵浦钠信标激光器,合束后光束质量β~1.42。应用该激光器开展了钠信标探测与自适应光学校正大气波前畸变试验,结果发现双线再泵浦是同等功率的单D2a线泵浦钠信标回光强度的1.93倍,在脉冲持续时间内钠信标回光光子流超过了 56800 ph/s/cm2,并估算出调制纵模钠信标激光器的饱和阈值~1400W/m2,是单频圆偏振光饱和阈值的约22倍,表明调制纵模钠信标激光器对饱和效应的抑制是十分有效的,这对于未来更高功率钠信标激光器的应用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刘璐[9](2018)在《直接泵浦的侧泵Nd:YAG-YVO4内腔拉曼激光器》文中提出基于受激拉曼散射(SRS)的固体拉曼激光器是实现激光辐射波长范围的有效技术有段之一,具有自动相位匹配和光束净化(beam cleanup)等优秀特性,极大拓展了其可用的光谱范围,并有助于实现高光束质量输出,在生物医疗、自适应光学和光谱学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热效应是限制当前固体拉曼激光器性能提升的瓶颈,我们将直接泵浦技术应用于侧泵Nd:YAG激光器中,采用885 nm直接泵浦方式缓解热效应,改善激光器1064 nm基频光的输出特性;在此基础上,采用a切割YVO4晶体作为拉曼增益介质,搭建内腔拉曼激光器产生1176nm斯托克斯光被倍频得到588 nm黄光输出,具体如下:1.建立激光晶体的热传导模型,计算温度场分布,根据晶体内温度场的分布规律推导相应的热透镜公式;通过模拟不同情况下晶体内温度场分布,分析泵浦波长、泵浦区域以及晶体尺寸等因素对晶体内温度分布的影响,以及相应缓解热效应的措施。2.研究808 nm传统泵浦和885 nm直接泵浦方式下侧泵Nd:YAG 1064 nm激光器的连续波和主动调Q脉冲输出特性,分别设计搭建直腔、V型腔和Z型腔以增大激光器稳区,优化模式匹配。实验结果表明,885 nm直接泵浦相比808nm传统泵浦有效减轻了热透镜效应,从而改善了光束质量并提高了所能施加的最大泵浦功率。在315 W泵浦功率下,采用直腔实现了113 W的高功率连续波1064 nm激光输出;在调Q状态下,采用V型腔在315 W泵浦功率下10 kHz、15 kHz和20 kHz的重复频率分别获得了最高68 W、75.4 W和79.2 W的1064nm激光输出,为后续内腔拉曼激光器实验提供基础。3.设计并搭建高功率885 nm直接侧面泵浦的内腔拉曼激光器,在基频光谐振腔内插入拉曼晶体YVO4以及二向色镜,实现斯托克斯光及其倍频黄光输出。使用V型腔在入射泵浦功率为216 W、重复频率为10 kHz时,1176 nm斯托克斯光平均输出功率19.1 W,KTP内腔倍频黄光输出功率11.6 W;在此基础上,对基频光起偏以提高正比于功率密度的拉曼增益,相同泵浦功率下的斯托克斯光平均输出功率提高至21.6 W,LBO内腔倍频黄光功率达到12.4 W,相应光束质量也得到的改善。

刘雁集[10](2018)在《水下滑翔机运动特性与路径规划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水下滑翔机是一种高效的水下航行器,可以作为海洋观测平台搭载多种传感器实现水下的多目标探测,在海洋研究和军事领域都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对水下滑翔机的本体设计及理论研究意义重大。水下滑翔机航程远、工作区域大,但航行速度较低、运动稳定性稍差。此外,外部环境如水流等干扰,通过水动力的作用影响滑翔机的运行稳定性与运动性能。良好的控制与路径规划可以进一步提高滑翔机的运动性能,保证滑翔机的长时间稳定运行。探讨滑翔机的水动力特性,揭示水动力对滑翔机运动的影响,可以优化滑翔机的形体设计及改善运动控制效果。本论文对滑翔机运动特性进行了研究分析,并解决了滑翔机的运动稳定性与高效路径规划问题。在建立的滑翔机六自由度动力学模型的基础上,对运动控制设计进行多方案研究,实现了滑翔机运动姿态的稳定切换;以航向改变时的能耗最小为目标函数,基于优化理论得到三维空间的滑翔机能效最优路径;深入研究滑翔机水动力特性,分析水动力对滑翔机的影响;基于理论与经验方法,分析滑翔机各部分特性,设计了实域尺度水下滑翔机,并通过水域试验验证了滑翔机的性能。通过本论文的工作,实现水下滑翔机的稳定控制与低能耗路径规划,为滑翔机机型研发与实际应用提供参考。主要完成的研究工作如下:基于牛顿-欧拉法,建立了利用内部旋转机构调节航向的滑翔机六自由度完整约束动力学模型,并推导了完整的分解表达式。通过将系统状态量约束在稳定值,得到了三维稳态盘旋运动平衡方程,并进一步将运动状态约束在垂直面内获得二维稳态直线运动平衡方程。对于变量多、等式结构复杂的三维运动方程求解情况,利用可获得全局最优解的粒子群算法获取准确的模型稳态解,以克服普通数值方法在求解时易陷入局部最优解的缺陷。在模型与稳态解的基础上,分析了垂直面内二维锯齿形运动与三维盘旋运动两种稳态滑翔状态。滑翔机六自由度模型的建立与稳态值的求解为控制方案的研究、优化路径的设计及机体设计分析提供理论基础。在动力学模型的基础上,对运动控制器设计进行了多方案研究。首先,设计了LQR控制器控制滑翔机姿态切换过程,并设计了Kalman滤波器反馈系统的完整状态量,实现了滑翔机的姿态保持与姿态角切换控制;其次,利用输入输出反馈线性化方法,得到输入-输出之间具有线性行为的伪线性系统,选择滑翔角度与速度为被控对象,设计了PID控制器控制被控对象的稳定变化;再次,考虑到水下滑翔机拥有复杂的内部动态,容易引起运动的不稳定,基于Lyapunov稳定判据设计非线性控制器控制滑翔机的俯仰角度切换过程;最后,考虑执行机构的运动特性与控制方法实施的便宜性因素,设计了带有时滞环节的位置控制器,该控制器以机体的调节角度作为控制目标,以姿态调节机构的位置为控制对象,以执行机构的加速度为直接控制量,该控制器不依赖动力学模型即可计算出控制量,从而实现不依赖数学模型的黑盒控制。通过仿真实验研究,对比分析各控制器对滑翔机角度与执行机构位置的控制效果。参考卫星的变轨方式,限定水下滑翔机执行机构的运动范围,基于优化理论,解得了滑翔机的二维能耗最优路径,获得的最优路径由最小转弯半径圆弧与最大转弯半径两种圆弧构成。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最优路径的几何构造方法。然后,再将滑翔机的最优路径拓展到三维空间,针对低位深度、中位深度与高位深度三种深度情况,分别通过选择合理的不饱和滑翔角度、增大最小转弯半径与增加盘旋路径的方法将路径拓展到三维运动空间。通过仿真,对比分析了与传统三维Dubins路径的区别,探讨了滑翔机能效最优路径的优点。分别从数值计算与试验测试两方面展开对滑翔机的水动力特性的深入研究。基于相似理论,在风动中测试了一个水下滑翔机的六自由度水动力力与力矩,试验测量结果用于研究滑翔机的水动力变化规律,并用于校正基于RNG k-ε方法得到数值计算结果。运动仿真结果表明,CFD计算结果可以应用于样机的设计与运动性能研究。此外,通过对比试验,研究了滑翔机的温度-深度-盐度(CTD)单元与推进器单元两种附体对机体阻力产生的影响。分析结果可为滑翔机设计与运动分析提供参考。为快速估计滑翔机的阻力系数,基于试验测试数据,拟合得出包含雷诺数的滑翔机阻力系数估计经验公式,该经验公式适用于滑翔机设计阶段对阻力的快速估计。以滑翔机的动力学模型作为设计支撑,并且以成熟的滑翔机经验参数作为设计辅助,总结出一套理论与经验相结合的滑翔机设计方法,详细分析研究了各滑翔机各部分的特征。设计过程由外壳到内部结构层层递进:首先,基于滑翔机理论模型,从稳态运动的受力平衡角度出发,获得浮力系统与姿态调节机构的设计参数;再次,基于机翼理论,分析了适用于水下滑翔机的机翼形式与特点,结合经典的滑翔机主壳体外形,通过对三种滑翔机外形进行数值计算分析,得出性价比最优的滑翔机外形;最后,基于提出的设计方法与获得的设计参数,研制一台实域尺度水下滑翔机,通过机构调试与机体的湖试研究,验证机体的稳定性与所提出的方法的有效性。

二、新型稳态PP-R管问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型稳态PP-R管问世(论文提纲范文)

(1)TiCl4/MgCl2催化体系在丁烯和己烯聚合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Zielger-Natta催化剂的发展历程
        1.2.1 主/助催化剂
        1.2.2 内/外给电子体
    1.3 MgCl_2载体型Ziegler-Natta催化剂
        1.3.1 MgCl_2的晶体结构及作用
        1.3.2 MgCl_2的活化和负载型催化剂的制备
        1.3.3 MgCl_2与催化剂各组分之间的相互作用
    1.4 聚丁烯-1的催化体系及聚合工艺
        1.4.1 聚丁烯-1的催化体系
        1.4.2 聚丁烯-1的聚合工艺
    1.5 聚己烯-1的研究进展及应用方向
        1.5.1 聚己烯-1的研究进展
        1.5.2 聚己烯-1的应用方向
    1.6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实验材料与研究方法
    2.1 实验原料和仪器设备
        2.1.1 实验原料
        2.1.2 实验仪器和设备
    2.2 催化剂制备方法
        2.2.1 载体的制备方法
        2.2.2 主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2.2.3 外给电子体的制备方法
    2.3 1-丁烯聚合评价实验方法
        2.3.1 常压聚合评价实验方法
        2.3.2 加压聚合评价实验方法
    2.4 1-己烯聚合评价实验方法
    2.5 催化剂结构表征和活性计算方法
        2.5.1 催化剂的结构表征
        2.5.2 催化剂活性计算方法
        2.5.3 外给电子体的结构表征
    2.6 聚合物的结构表征和性能测试
        2.6.1 聚合物等规度的测定方法
        2.6.2 差示扫描量热法(DSC)
        2.6.3 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的测定
        2.6.4 力学性能测试
第3章 球形MgCl_2载体的制备及其载钛工艺优化研究
    3.1 引言
    3.2 主催化剂制备工艺优化
        3.2.1 醇镁摩尔比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3.2.2 内给电子体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3.2.3 负载温度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3.3 主催化剂的化学组成及结构分析
        3.3.1 主催化剂的化学组成分析
        3.3.2 主催化剂的结构分析
    3.4 内给电子体对催化剂的作用机制研究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氨基硅烷类外给电子体对1-丁烯聚合影响研究
    4.1 引言
    4.2 氨基硅烷类外给电子体的结构分析及其机制研究
        4.2.1 氨基硅烷类外给电子体的结构分析
        4.2.2 氨基硅烷类外给电子体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4.2.3 氨基硅烷类外给电子体对催化剂的作用机制研究
    4.3 聚合工艺条件对催化活性和聚合产物的影响
        4.3.1 氢气对催化活性和聚合产物的影响
        4.3.2 烷基铝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4.3.3 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新型TiCl_4/MgCl_2催化体系催化1-丁烯聚合工艺研究
    5.1 引言
    5.2 原位预聚法合成聚丁烯-1研究
        5.2.1 预聚工艺条件对催化活性和聚合产物形态的影响
        5.2.2 聚合工艺条件对催化活性和聚合产物形态的影响
    5.3 球形聚丁烯-1的结构表征
        5.3.1 球形聚丁烯-1的形貌分析
        5.3.2 球形聚丁烯-1的热性能分析
        5.3.3 球形聚丁烯-1的结构分析
        5.3.4 球形聚丁烯-1的力学性能测试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新型TiCl_4/MgCl_2催化体系催化1-己烯聚合初探及对LDPE改性研究
    6.1 引言
    6.2 溶液法合成聚己烯-1研究
        6.2.1 催化体系对催化活性和聚合产物的影响
        6.2.2 聚合工艺条件对催化活性和聚合产物的影响
    6.3 聚己烯-1 弹性体的结构分析与改性低密度聚乙烯研究
        6.3.1 聚己烯-1弹性体的结构分析
        6.3.2 聚己烯-1弹性体改性低密度聚乙烯研究
    6.4 本章小结
结论
创新点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2)浮选两相泡沫排液过程及其动力学(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课题来源及背景
    1.2 泡沫的结构特征及衰变
    1.3 气泡兼并及泡沫稳定性研究进展
    1.4 气泡间相互作用力及液膜排液动力学研究进展
    1.5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2 试验材料及研究方法
    2.1 试验试剂与仪器
    2.2 试验方法
3 宏观两相泡沫性质及其稳定性
    3.1 泡沫生长衰变过程动力学
    3.2 泡沫特性参数变化规律
    3.3 溶液表面张力变化规律
    3.4 本章小结
4 气泡间微观兼并行为
    4.1 去离子水中气泡微观兼并行为
    4.2 氯化钠体系气泡微观兼并行为
    4.3 表面活性剂体系气泡微观兼并行为
    4.4 本章小结
5 微纳尺度下气泡间液膜排液动力学
    5.1 液膜云图重构及分离压力求解
    5.2 气泡间液膜排液动力学
    5.3 气泡间分离压力等温线
    5.4 本章小结
6 稳态液膜气泡间相互作用的力学机制
    6.1 Stokes-Reynolds-Young-Laplace模型
    6.2 气泡间相互作用力动态演化规律
    6.3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主要创新点
    7.3 今后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3)空气源热泵新型供暖末端换热特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1.1 我国供暖现状及南北差异对比
        1.1.2 国外供暖现状
        1.1.3 各供暖系统及其末端设备优缺点对比
        1.1.4 空气源热泵新型供暖末端系统的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课题来源及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空气源热泵新型供暖末端数值模拟
    2.1 仿真模型的建立
        2.1.1 仿真软件简介
        2.1.2 数学模型的建立
        2.1.3 几何模型的建立
        2.1.4 网格的划分
        2.1.5 模型参数设置和求解计算
    2.2 送风角度的确定
        2.2.1 送风角度选取方法
        2.2.2 不同角度送风房间参数结果
    2.3 无辅助热风新型供暖末端换热系数仿真验证
    2.4 辅助热风新型供暖末端及房间系统仿真结果及分析
        2.4.1 房间温度结果及分析
        2.4.2 房间内风速和气流组织结果及分析
        2.4.3 新型供暖末端单位长度换热量和换热系数结果及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新型供暖末端系统公式拟合及房间PMV分析
    3.1 新型供暖末端公式拟合
        3.1.1 无辅助热风新型供暖末端公式拟合
        3.1.2 辅助热风新型供暖末端及房间系统公式拟合
    3.2 房间PMV分析
        3.2.1 PMV与PDD指数简介
        3.2.2 PMV分析方法
        3.2.3 PMV仿真结果及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TRNSYS的空气源热泵新型供暖末端系统仿真分析
    4.1 TRNSYS软件简介
        4.1.1 软件组成及功能
        4.1.2 本文主要使用部件
    4.2 TRNSYS建筑供暖负荷侧仿真
        4.2.1 房间模型的建立
        4.2.2 围护结构参数的确定
        4.2.3 房间负荷的确定及仿真结果
    4.3 TRNSYS建筑供暖热源侧仿真
        4.3.1 热源侧部件连接及参数设置
        4.3.2 热源侧仿真结果分析
    4.4 TRNSYS房间模型PMV及房间热惰性分析
        4.4.1 基于TRNSYS的 PMV分析
        4.4.2 基于TRNSYS的房间热惰性分析
    4.5 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全文总结
    创新点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4)碳纳米管/氧化锌晶须/聚乙烯醇缩丁醛复合材料导热性能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太阳能的利用
        1.2.1 太阳能利用历史
        1.2.2 太阳能的利用形式
    1.3 太阳能电池
        1.3.1 太阳能电池发展及应用
        1.3.2 电池原理及分类
    1.4 太阳能封装材料
        1.4.1 太阳能电池封装的重要性
        1.4.2 封装材料的研究现状
    1.5 本文研究内容及意义
第2章 碳纳米管/氧化锌晶须/PVB复合材料制备
    2.1 聚乙烯醇缩丁醛
        2.1.1 聚乙烯醇缩丁醛的结构
        2.1.2 聚乙烯醇缩丁醛的性质与应用
    2.2 导热填料
        2.2.1 四针状氧化锌晶须
        2.2.2 碳纳米管
    2.3 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2.3.1 填料的分散
        2.3.2 复合材料制备工艺
    2.4 实验样品的制备
        2.4.1 主要原料和仪器
        2.4.2 实验步骤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复合材料的导热性能测量
    3.1 TET实验原理
    3.2 实验测量
        3.2.1 实验器材
        3.2.2 实验步骤
    3.3 数据处理
    3.4 误差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实验结果与分析
    4.1 不同填料比例对复合材料导热性的影响
        4.1.1 结果分析
        4.1.2 导热模型的建立
    4.2 加热处理时间和温度对材料导热性的影响
        4.2.1 加热温度对复合材料导热性的影响
        4.2.2 加热时间对复合材料导热性的影响
    4.3 紫外光老化对复合材料导热性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本文结论
    5.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致谢

(5)多负载无线电能传输系统虚拟阻抗调节机制的分析与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问题
    1.4 论文组织结构与各章主要内容
第2章 多负载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分析
    2.1 引言
    2.2 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建模
        2.2.1 等效漏感模型
        2.2.2 互感模型
        2.2.3 阻抗匹配电路的拓扑分析
    2.3 多负载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失谐分析
        2.3.1 无功阻抗动态变化影响分析
        2.3.2 多负载拾取线圈间的交叉耦合
    2.4 参数摄动对传输功率与效率的影响
        2.4.1 负载的大小与数量
        2.4.2 多拾取线圈的交叉耦合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谐振自平衡特性的虚拟阻抗
    3.1 引言
    3.2 谐振自平衡网络工作原理与控制策略
        3.2.1 电路拓扑与等效模型
        3.2.2 稳定性分析
        3.2.3 谐振自平衡控制策略
    3.3 仿真验证
        3.3.1 针对主动调频模式的可行性验证
        3.3.2 针对频率被动漂移模式的可行性验证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试验验证
    4.1 引言
    4.2 平台搭建
    4.3 全桥逆变电路
    4.4 试验结果的分析与讨论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5.1 工作总结
    5.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发表论文
    参与科研项目
致谢

(6)空调永磁压缩机无电解电容驱动控制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网侧高功率因数控制方法
        1.2.2 网侧电流谐波抑制方法
        1.2.3 驱动系统稳定性控制方法
        1.2.4 驱动系统拍频抑制技术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无电解电容驱动系统网侧高功率因数控制方法
    2.1 引言
    2.2 驱动系统输入和输出功率特性分析
        2.2.1 无电解电容驱动系统拓扑结构
        2.2.2 驱动系统功率特性分析
    2.3 网侧高功率因数控制方法
        2.3.1 逆变器功率控制环路构建
        2.3.2 比例谐振功率控制器设计
        2.3.3 基于母线电压控制的功率补偿策略
    2.4 实验结果及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无电解电容驱动系统网侧电感电容谐振抑制方法
    3.1 引言
    3.2 网侧LC谐振现象分析
    3.3 基于母线电压反馈的谐振抑制策略
        3.3.1 母线电压反馈控制律及其特性分析
        3.3.2 阻尼控制实现方式
    3.4 基于电感电流反馈的谐振抑制策略
        3.4.1 虚拟电阻控制方式及稳定性分析
        3.4.2 电感电流反馈控制机制
    3.5 仿真和实验结果
        3.5.1 母线电压反馈谐振抑制方法仿真结果
        3.5.2 母线电压反馈谐振抑制方法实验结果
        3.5.3 电感电流反馈谐振抑制方法实验结果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阻抗模型的驱动系统稳定性分析及控制方法
    4.1 引言
    4.2 驱动系统阻抗特性建模及分析
    4.3 驱动系统稳定性控制方法
        4.3.1 网侧电流直接反馈控制方法
        4.3.2 驱动系统稳定性分析
        4.3.3 网侧输入阻抗特性分析
    4.4 驱动系统稳定性实验结果及分析
        4.4.1 驱动系统稳定性控制实验结果
        4.4.2 驱动系统运行性能实验结果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无电解电容驱动系统拍频现象机理分析及抑制策略
    5.1 引言
    5.2 驱动系统拍频现象分析
        5.2.1 母线电压波动引起拍频现象分析
        5.2.2 母线电压与电机波动性负载引起拍频现象分析
    5.3 驱动系统拍频现象抑制策略
        5.3.1 拍频现象对驱动系统性能影响分析
        5.3.2 网侧电流拍频抑制策略
        5.3.3 机侧电流拍频抑制策略
    5.4 实验结果及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永磁压缩机无电解电容驱动控制系统设计及实验验证
    6.1 引言
    6.2 永磁压缩机无电解电容驱动控制系统设计
        6.2.1 无电解电容驱动系统硬件实验平台
        6.2.2 驱动系统母线电容和网侧电感参数分析
        6.2.3 无电解电容驱动系统软件结构设计
    6.3 永磁压缩机无电解电容驱动控制系统实验结果及分析
        6.3.1 驱动系统启动过程实验结果
        6.3.2 驱动系统调速运行实验结果
        6.3.3 对比测试日本大金空调产品实验结果
    6.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7)基于Fano共振的可调谐太赫兹超材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太赫兹技术
    1.2 超材料
        1.2.1 超材料概念
        1.2.2 超材料电磁特性
        1.2.3 太赫兹超材料应用
    1.3 可调谐超材料
    1.4 等离激元光子学与Fano共振
        1.4.1 等离激元光子学
        1.4.2 等离激元Fano共振
    1.5 基于Fano共振的太赫兹超材料研究进展及发展现状
    1.6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Fano共振理论、石墨烯等离激元特性及研究方法
    2.1 Fano共振理论
        2.1.1 Fano公式
        2.1.2 Lorentz线型至Fano线型的转化
    2.2 石墨烯等离激元特性
        2.2.1 石墨烯电导率及相对介电常数
        2.2.2 石墨烯薄膜近似理论
    2.3 研究方法
        2.3.1 有限元算法
        2.3.2 等效介质理论模型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Fano共振的太赫兹超材料传感特性研究
    3.1 结构设计与数值计算
    3.2 Fano共振透射谱的激发机理及调控方法
        3.2.1 共振模式的近场分布与激发机理
        3.2.2 几何结构参数对Fano共振的影响
        3.2.3 石墨烯费米能级对透射谱的调控作用
        3.2.4 入射太赫兹波偏振态与入射角度对Fano共振的调控
    3.3 基于Fano共振的太赫兹超材料传感性能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偏振可控的等离激元诱导透明石墨烯太赫兹超材料研究
    4.1 结构设计与数值计算方法
    4.2 等离激元诱导透明效应的激发机理及调控
        4.2.1 共振模式的近场分布与激发机理
        4.2.2 矩形与圆环形结构间距对PIT效应的影响
        4.2.3 石墨烯费米能级对透射谱的调控作用
    4.3 入射太赫兹波偏振角度对等离激元诱导透明效应的调控
    4.4 太赫兹波偏振角度对慢光特性的调控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太赫兹超材料的飞秒激光微纳加工与性能测试
    5.1 微纳加工技术简介
    5.2 太赫兹时域光谱系统简介
    5.3 实验系统
        5.3.1 飞秒激光微纳加工系统
        5.3.2 表征系统
    5.4 双开口谐振环太赫兹超材料性能测试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主要研究工作总结
    6.2 未来研究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8)高平均功率全固态脉冲和频钠信标激光器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钠信标产生原理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染料钠信标激光器
        1.3.2 块状固体钠信标激光器
        1.3.3 光纤钠信标激光器
        1.3.4 其它钠信标激光器
        1.3.5 小结
    1.4 论文选题与结构安排
第二章 三高和频理论模型及模拟计算
    2.1 非线性光学波动方程
    2.2 平面波和频理论模型
        2.2.1 平面波和频耦合波方程
        2.2.2 曼利-罗关系
        2.2.3 小信号近似理论处理
        2.2.4 大信号理论处理
        2.2.5 和频允许参量
    2.3 三高和频理论模型
        2.3.1 高斯光束基本特性
        2.3.2 高斯光束和频耦合波方程
        2.3.3 三高和频理论模型
    2.4 数值模拟计算
    2.5 小结
第三章 实验装置设计
    3.1 1064nm激光器设计
        3.1.1 1064nm种子源
        3.1.2 非稳态放大理论模型
        3.1.3 1064nm放大器
    3.2 1319nm激光器设计
        3.2.1 1319nm种子源
        3.2.2 1319nm放大器
    3.3 线宽控制设计
        3.3.1 单纵模激光调制展宽技术
        3.3.2 多纵模激光线宽控制技术
    3.4 589nm和频器设计
    3.5 小结
第四章 实验结果与分析
    4.1 1064nm激光器实验结果及分析
    4.2 1319nm激光器实验结果及分析
    4.3 线宽控制实验结果及分析
    4.4 589nm和频器实验结果及分析
    4.5 双频钠信标激光器及应用
    4.6 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9)直接泵浦的侧泵Nd:YAG-YVO4内腔拉曼激光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直接泵浦技术发展历史与现状
        1.1.1 直接泵浦
        1.1.2 热助推泵浦
    1.2 拉曼散射基本理论
        1.2.1 自发拉曼散射
        1.2.2 受激拉曼散射
        1.2.3 弛豫时间和拉曼增益
        1.2.4 拉曼光束自清洁效应
    1.3 全固态拉曼激光器发展历史与现状
        1.3.1 端面泵浦全固态拉曼激光器发展状况
        1.3.2 侧面泵浦全固态拉曼及其倍频黄光激光器发展状况
    1.4 论文的主要工作及各章研究内容
第2章 固体激光器的热效应
    2.1 晶体温度场分布计算
        2.1.1 端面泵浦晶体温度场分布
        2.1.1.1 端面泵浦全固态拉曼激光器晶体温度场分布
        2.1.2 侧面泵浦晶体温度场分布
        2.1.2.1 侧面泵浦全固态激光器泵浦能量分布
        2.1.2.2 侧面泵浦全固态激光器温度分布
    2.2 热透镜焦距的计算
        2.2.1 激光晶体热透镜焦距计算
        2.2.2 拉曼晶体热透镜焦距计算
    2.3 激光器的热效应的影响因素及减小热效应的措施
        2.3.1 泵浦波长对热效应影响
        2.3.2 泵浦光光斑半径对热效应影响
        2.3.3 晶体横截面积对热效应影响
        2.3.4 小结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高效侧面泵浦1064 nm全固态激光器
    3.1 侧面885 nm直接泵浦Nd:YAG激光器实验装置设计
        3.1.1 直接侧泵Nd:YAG激光模块和热透镜
        3.1.2 直接侧泵Nd:YAG激光器谐振腔设计
    3.2 侧泵Nd:YAG1064 nm基频激光实验结果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侧面共振泵浦Nd:YAG-YVO_4拉曼及倍频黄光激光器
    4.1 Nd:YAG-YVO_4 拉曼激光器及KTP倍频黄光激光器
        4.1.1 主动调Q拉曼激光器斯托克斯光输出特性
        4.1.2 KTP倍频黄光输出特性
    4.2 偏振Nd:YAG-YVO_4 拉曼激光器及LBO倍频黄光激光器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5.1 论文完成的主要工作
    5.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10)水下滑翔机运动特性与路径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写与符号说明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2 水下滑翔机研究现状
        1.2.1 国内外水下滑翔机发展现状
        1.2.2 水下滑翔机应用现状
        1.2.3 相关理论研究进展
    1.3 本文主要工作和创新点
        1.3.1 本文的主要工作
        1.3.2 本文的创新点
第二章 水下滑翔机动力学模型与稳定状态求解
    2.1 水下滑翔机动力学模型
        2.1.1 运动学模型
        2.1.2 动力学模型
    2.2 水下滑翔机的稳态滑翔运动与稳态解
        2.2.1 稳态直线运动平衡方程
        2.2.2 稳态盘旋运动平衡方程
        2.2.3 稳态滑翔运动的稳态解
    2.3 仿真结果与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水下滑翔机运动控制多方案研究
    3.1 垂直面二维运动控制模型
        3.1.1 控制量为作用力的非线性动力学模型
        3.1.2 控制量为加速度的非线性动力学模型
        3.1.3 控制量为加速度的线性动力学模型
    3.2 基于Kalman滤波技术的滑翔机LQR运动控制器设计
        3.2.1 LQR控制器
        3.2.2 Kalman观测器
    3.3 基于逆系统方法的滑翔机PID运动控制器设计
    3.4 基于Lyapunov方法的滑翔机非线性控制器设计
    3.5 带有时滞环节的位置控制器设计
    3.6 控制器控制效果仿真分析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优化理论的滑翔机三维路径规划
    4.1 滑翔机的运动模型简化
    4.2 水下滑翔机路径最优化
    4.3 水下滑翔机最优路径的几何构造
    4.4 水下滑翔机3D运行空间优化路径
        4.4.1 低位深度滑翔机路径
        4.4.2 高位深度滑翔机路径
        4.4.3 中位深度滑翔机路径
    4.5 滑翔机三维运动轨迹仿真
        4.5.1 运动路径稳态值求解
        4.5.2 三维路径能耗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水下滑翔机流体动力性能研究
    5.1 滑翔机形体模型
    5.2 基于CFD的水动力数值计算
        5.2.1 建模与网格划分
        5.2.2 边界条件与控制方程
        5.2.3 计算后处理
    5.3 水动力的风洞试验研究
        5.3.1 试验配置
        5.3.2 试验步骤
        5.3.3 试验结果
    5.4 试验与数值计算结果的对比分析
    5.5 水动力系数对运动的影响
    5.6 附体对机体阻力的影响
    5.7 滑翔机阻力系数经验公式
    5.8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水下滑翔机设计与实验研究
    6.1 水下滑翔机动态平衡参数分析
        6.1.1 水下滑翔机速度参数分析
        6.1.2 水下滑翔机稳性参数分析
    6.2 水下滑翔机的形体性能分析与设计
        6.2.1 水下滑翔机外形设计分析
        6.2.2 水下滑翔机形体设计
        6.2.3 水下滑翔机圆筒形外壳耐压性能分析
    6.3 水下滑翔机浮力调节系统分析与设计
        6.3.1 浮力调节机构系统设计
        6.3.2 浮力调节系统响应性能实验研究
    6.4 水下滑翔机姿态调节机构的设计
        6.4.1 俯仰调节机构参数分析与系统设计
        6.4.2 横滚调节机构参数分析与系统设计
        6.4.3 姿态调节系统响应性能实验研究
    6.5 水下滑翔机湖试试验研究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申请的专利

四、新型稳态PP-R管问世(论文参考文献)

  • [1]TiCl4/MgCl2催化体系在丁烯和己烯聚合中的应用研究[D]. 闫义彬.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2)
  • [2]浮选两相泡沫排液过程及其动力学[D]. 徐梦迪. 中国矿业大学, 2020
  • [3]空气源热泵新型供暖末端换热特性分析[D]. 徐南钦. 湖南大学, 2020(08)
  • [4]碳纳米管/氧化锌晶须/聚乙烯醇缩丁醛复合材料导热性能的实验研究[D]. 张建伦. 青岛理工大学, 2019(02)
  • [5]多负载无线电能传输系统虚拟阻抗调节机制的分析与控制[D]. 庞宏亮. 天津大学, 2019
  • [6]空调永磁压缩机无电解电容驱动控制技术研究[D]. 赵楠楠.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
  • [7]基于Fano共振的可调谐太赫兹超材料研究[D]. 王开.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2019(05)
  • [8]高平均功率全固态脉冲和频钠信标激光器技术研究[D]. 鲁燕华.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 2019(01)
  • [9]直接泵浦的侧泵Nd:YAG-YVO4内腔拉曼激光器[D]. 刘璐. 天津大学, 2018(06)
  • [10]水下滑翔机运动特性与路径规划研究[D]. 刘雁集. 上海交通大学, 2018(01)

标签:;  ;  ;  ;  ;  

新型稳态PP-R管问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