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团结一心 发挥优势 共创伟业(论文文献综述)
庄照岗[1](2021)在《解读好中国故事,传承好中国精神——2020年高考全国Ⅰ卷作文评析》文中研究说明2020年高考全国Ⅰ卷的作文题目并没有延续前两年高考作文注重宏大叙事和紧扣时政热点的趋向,也不再以多则或多元材料的形式呈现,而是另辟蹊径,给考生讲了一个春秋时期齐桓公、管仲、鲍叔三人君臣默契配合共创伟业的故事。题目以故事的形式呈现,既防范了猜题押题,避免了宿构套作,又暗合了主流价值导向,意在引导考生回望历史,品析人物,从中汲取中国智慧、民族精神,进而烛照现实,思考个人价值实现与国家发展的关系,学习继承优秀传统文化、传统美德,坚定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杨颖[2](2019)在《马克思主义交往理论视域下民族地区和谐社会构建研究 ——以青海省为例》文中认为不论古今,不问东西,和谐社会是全人类皆神往的社会理想。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新时期中国社会的重要发展目标,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也是我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然而,时代发展并非只有和谐的声音,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也涉及诸多方面,从宏观层面的国家大局到微观层面的乡村地方都存在着和谐社会的特定主题和问题。这些问题与矛盾,形成和谐社会构建中的薄弱环节,严重阻碍了美好愿景的早日达成与实现。和谐社会的实现有赖于对社会矛盾的认识、解决和调控。在新形势下,清醒认识我国社会目前存在的社会问题,并切实稳妥地逐步解决这些社会问题,对于推进社会整合、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稳定,对早日实现社会和谐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我国民族地区的多民族交往较之以往呈现 出一些新的问题。位于青藏高原西部的青海省,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地。自古有“安藏必先安青”之说,不仅是藏区分裂渗透破坏活动斗争的前沿阵地,而且是阻止新疆“三股势力”向内地渗透的重要屏藩和反恐重点地区,既是国家稳藏固疆的战略要地,也是国家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改革开放以来,该地区在民族交往取得一定成就的基础上,也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方面显现出冲突及矛盾,这些冲突与矛盾及其触发的一系列问题制约了该地区民族团结与社会的和谐发展,也影响到了边疆安全与稳定。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民族地区和谐社会建构与我国整体的和谐社会建构是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局部隶属于整体,影响着整体的运作,因此之故,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促进多民族地区的和谐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重中之重。以马克思主义交往理论为视角对我国民族地区的和谐社会建构进行探讨,是交往理论在实践层面的一种拓展。之所以选择以交往理论作为研究的基础,是由于交往理论的现实关照点与多民族的交往关系具有一定的契合度。马克思主义的交往理论是基于对人的主体性的现实关照与反思的过程中所创建的,其所关注的是一种不同于传统主客体关系的互主体关系。而不同民族主体之间也应建立这样的一种平等的互主体关系。从这一意义上看,选择马克思主义交往理论作为基础对我国民族地区不同民族间的关系进行理论和实践的指导具有本真价值。以马克思主义交往理论为研究视域对民族交往关系进行研究,在研究思路上需要从民族间所建立的交往关系为基本研究内容;就研究方法的选择上,以文献研究法为资料搜集的主要方法,以实地观察法回归到交往活动发生的场域,对现实民族关系进行考察的方法,以综合研究法作为对现象进行学理探索与解释的方法。具体来说,就是从民族地区不同民族之间的交往关系的现实表现入手,从交往视域下对其进行审视与反思。依照以上研究思路和方法,需要首先对交往理论进行一个溯本清源的阐释。马克思和哈贝马斯是现代交往理论的杰出代表,其交往思想对于我们化解民族交往困境,指导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丰富的思想源泉。因此,通过对马克思和哈贝马斯交往思想的系统梳理,通过这两种思想的深入“对话”,汲取、借鉴其中的有益成分,形成一种融合的交往视域,即理性视域、平等视域、理解基础上的对话视域。其次,在该视域下对青海现时代的民族交往进行现实审视,在进行现实审视之前,先要将交往、民族关系、和谐社会建构的关系进行梳理,可以发现交往与民族关系及社会和谐之间保持着紧密的相互促进的紧密联系。对现实的民族间的交往关系进行审视,能够看出,不同民族之间所形成的交往关系存在理性、交互主体性及深入对话缺失的问题,这些问题在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交往领域表现出来。最后,在对民族交往问题的审视之后,对其原因进行了深入剖析,最后提出了在新时代,我国民族地区和谐社会构建的路径。
杨攀[3](2019)在《土地革命时期贺龙民族统战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统战工作关乎国家大计,民心向背,民族工作则是统战工作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土地革命时期贺龙长期在民族地区进行民族统战工作,是我国民族统战工作的深刻思想者和坚定执行者,其民族统战思想丰富而深邃,需要我们精深研究,这对新时期民族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目前学界对贺龙民族统战思想的系统性研究偏少,土地革命时期贺龙民族统战思想的选题视角是本文的创新点。本文以历史为线索,以文献为依据,运用文献研究法,对贺龙本人及其亲友的回忆录、文集、传记、信件等进行归纳、总结,分析和提炼土地革命时期贺龙民族统战思想。第一章分析贺龙民族统战思想的发展历程,可分为酝酿、萌芽、初步形成、正式形成四个阶段:酝酿阶段是贺龙在参加孙中山领导的缺乏人民群众广泛参与的旧民主主义革命中,产生了联合与团结的想法;萌芽阶段是受中国共产党团结思想及孙中山“民族联合”思想的影响,确立走民族联合革命道路;初步形成是贺龙在湘鄂川黔地区自发开展民族统战实践;正式形成是贺龙在长征途中自觉、全面开展民族统战工作。第二章探究贺龙民族统战思想形成缘由:民族地区特殊的政治经济状况,是贺龙进行民族统战的基本缘由;国民党对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打压、反动统治对民族关系的破坏、民族地区历史累积的民族矛盾和联合少数民族抗战是贺龙进行民族统战的现实基础。第三章总结归纳贺龙主要的民族统战思想:吸收民族武装;开展广泛宣传;保障少数民族权益,争取民族宗教上层人士支持。第四章提炼贺龙民族统战思想对当代民族工作的启示:坚定信心,严格执行党的民族政策;新时代下,重视民族统战工作;创新民族工作宣传方式,建设专业化民族工作宣传队伍。
任鹏[4](2019)在《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及其当代价值》文中研究表明尽管称谓不同,但群众从来就有。不管是中国古代群众附庸愚昧的定位,还是西方视域的乌合之众,群众都没有获得应有的尊重,直到进入马克思主义视野。唯物史观的创立,理顺了群众的世界,群众也获得了正本清源和本真解蔽。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作为唯物史观的理论支柱,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科学看待群众地位和作用,并正确处理与群众关系的总看法和根本观点,有其内在的生成逻辑和形成轨迹,其创始人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伴随着马克思、恩格斯世界观的转变,在历经“关注群众”、“走近群众”并最终“走进群众”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基本观点和基本理论。作为“现实的历史的人”,人总是“在一定历史条件和关系中的个人”。因此,人不仅有自然的关系,更表现为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作为社会关系的动物,人需要对关系相对方有一个总体的把握和看法,涉及到“群众”这个群体的就是群众观问题。总体上,群众观是有关群众问题的世界观,是对群众相关问题稳定、连贯和系统的追问与思考而形成的关于群众的地位、作用等的总看法和基本观点,是哲学世界观在群众世界的具体体现。时代的问题往往会表现为“群众的问题”,对群众世界的追问与思考一直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由于哲学立场的差异,群众观也有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意义之别。在马克思主义创立历史唯物主义之前,历史唯心主义长期统治着人们的思想,由于不能正确理解实践的科学内涵,大多数思想家把历史的发展诉诸于“英雄”之流,从而以一种唯心史观的迷雾抹杀了群众的真正地位和作用。早在1844年发表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青年马克思表达了对于德国现状不满:“思想的巨人,行动的矮子”。同时,他提出了“实践”的解决方案——“对思辨的法哲学的批判既然是对德国迄今为止政治意识形式的坚决反抗,它就不会专注于自身,而会专注于课题,这种课题只有一个解决办法:实践。”显然,像黑格尔那样的唯心主义大师不可能是实践的真正主体,实践主体只能是理论所掌握的群众。正如《导言》中所说:“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但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这里,马克思确立了实践的意义,思想不再局限于纯粹的思辨,而是融入社会实践。也首次确立了群众在社会历史进程中的主体地位以及在实践中的伟大作用,初步奠定了唯物主义意义上的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马克思、恩格斯在一系列着述中,进一步阐明了群众是实践的主体、财富的创造者的思想;揭示了人民群众的自我解放及解放道路;论证了人民群众与政党的关系、无产阶级与同盟者的关系以及世界范围内民众的大联合等重大群众理论和现实问题。因此,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在阐释科学实践观的基础上,扬弃西方传统群众观而创立的关于人民群众的根本观点。经过普列汉诺夫等人的初步尝试,列宁进一步把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俄国化,形成了列宁群众观,并助力开启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进程,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在这一进程中,毛泽东确立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理论内核,邓小平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群众观的坚实基础,江泽民胡锦涛丰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群众观,习近平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群众观的新境界。作为马克思主义怎么“看”群众、如何“待”群众的实践思考和理论总结,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是由群众主体论、群众力论、群众关系论、群众工作论、群众标准论构成的严密逻辑体系。与黑格尔等人排除群众来建立思想体系进而解释世界不同,马克思主义一开始就以实践为基础建立自己的历史哲学体系,聚焦群众的世界,确立起群众的主体地位,揭示出马克思主义怎么“看”群众的逻辑。群众是“对象性”活动的能动主体,并在“对象性”活动中释放和表现出群众的主体性,其基本表现为群众的认识力、实践力、审美力等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整体的群众力。正是在群众力物化和实现的过程中,形成了近代以来社会历史特有的政党关系。依据主体间性原则,马克思主义进一步考察了群众各主体之间的关系,提出了群众关系的理论。于此相关,由“看”群众决定并反映马克思主义政党如何“待”群众的问题,即“群众工作”的理论应运而生。同时,回应群众对群众工作的评价,马克思主义把外在的群众评价转化为群众观内在的群众标准的问题,并建立其群众标准的理论。至此,形成一个完整的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但“我们依然处在马克思主义所指明的历史时代”。因此,新时代坚持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依然具有重大理论与实践价值。从理论视域讲,不仅有利于批判唯心主义思潮对唯物史观的解构,有利于群众时代群众话语体系的构建,更有利于深化对新思想价值精髓的理解。从实践角度看,不仅有助于建设“世界上最强大的一个政党”,也有助于增强党执政的合法性基础,同时助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实现。
严芹[5](2019)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的意识形态建设研究》文中指出“以人民为中心”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原则,其要义在于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一切成果由人民共享。中国的广大人民群众不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辛勤的耕耘者,更是推动国家全面发展的“源动力”,因此,政府的各项工作都应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意识形态建设不仅是维护国家安全、保障社会稳定的关键一环,同时也是保证其他各项工作顺利展开的思想基础。社会主义体制下的意识形态建设更是将人民摆在首位,尊重人民的选择,维护人民的主体地位,代表人民的根本需求和切实利益。因此,我国意识形态工作与“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紧密结合不仅具有充分的现实可行性,更具有历史发展和理论推演的必然性。在实际工作中,中国共产党坚决落实人民群众在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导地位和作用,维护人民对意识形态工作的监督权和评价权。本文围绕人民群众和意识形态工作的相互关系,具体分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的意识形态建设的生成逻辑、理论内涵和实践路径。本文的第一章为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研究的现状、目的、意义、重难点等;第二章主要研究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意识形态建设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生成逻辑,梳理了这一思想的理论渊源、历史镜鉴和现实土壤,切实地剖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践行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意识形态建设的现实必然性和历史必然性;第三章剖析了“以人民为中心”、“意识形态”、“意识形态工作人民性”等概念的基本含义,通过对这些单个概念的探究来深入了解“以人民为中心”的意识形态建设的整体内涵;第四章主要分析了意识形态建设贯彻以人民中心的实践路径,从党和人民两个主体共同推进的角度进行思考,强调党要站在人民的立场上,掌握意识形态的领导权与管理权,而人民既是意识形态建设的主体力量,同时也是主要受益者。
刘姝岩[6](2019)在《《人民日报》(1978-2018)全国“两会”社论的话语分析》文中研究指明“两会”在我国政治生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一年一度的“两会”,是全国人民了解党和国家重大决议方针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了解新的一年政府工作目标和重点、了解关乎群众切身利益的决策信息的重要机会。《人民日报》作为党的喉舌,总是能第一时间向受众传达大会的精神和指示,其社论更是代表了编辑部的最高水平。本文以1978-2018年《人民日报》的“两会”社论为研究对象,探讨这40年中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两会”制度的完善,其社论的话语呈现出哪些特征并做出了怎样的改变。本文主要运用话语分析的研究视角,从文本和语境两个角度综合运用定量统计和定性分析的研究方法,对“两会”社论的话语建构展开研究。文章首先从报道数量、刊载版面、篇幅特色、新闻图式和主题结构五个方面着手,对“两会”话语的宏观层面进行阐释与分析。随后依次对标题、叙述视角、措辞风格和修辞类型进行研究,归纳了《人民日报》“两会”社论在微观结构和修辞手法等方面的呈现出的具体特征。接下来是本文的重点研究部分,在文本分析的基础上,将“两会”话语文本置于广阔的社会背景中,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人民日报》“两会”社论表现出的特征和变化并从语境的视角剖析影响话语现实建构的深层次原因。研究结果表明,改革开放以来的《人民日报》“两会”社论大体呈现“稳中有变”的话语建构特征。围绕主旋律稳定报道是《人民日报》针对“两会”议题长期坚持的报道策略;通过“两会”这一窗口,《人民日报》社论凸显了我国的民主政治进程;具体的变化表现为:“两会”社论的整体篇幅呈现逐渐缩短的趋向;客观性和准确性日渐提升;理性思辨程度有所提高;亲和力、可读性逐步增强。这些“两会”话语的变迁,主要受到经济、政治和新闻认知等三方面语境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的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民主政治进程的加快发展和媒体重视受众需求等因素都促成了“两会”话语的革新和进步。
李忠壹[7](2019)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侨务工作重要论述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是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和牢记使命,团结带领全体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不懈奋斗的时代。新时代,国内国际形势发生深刻复杂变化,党所处新的历史方位、肩负新的使命任务赋予侨务工作新的时代使命,对侨务工作提出了新任务和新要求。习近平以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理论为指导,通过长期的工作实践,特别是根据新时代统一战线的新形势和新任务,对侨务工作做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侨务工作重要论述与中国共产党的侨务工作科学理论一脉相承,并在新时代与时俱进,在侨务工作理论与实践方面实现创新性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侨务工作重要论述以“中国梦”为目标导向,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对侨务工作的主题、主线、本质、理念和作用以及侨务工作对象(侨胞)的地位和作用进行了阐释,对工作格局、工作重点和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了部署,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思想的重大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侨务工作重要论述的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研究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侨务工作重要论述,对于深刻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理论,对于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侨务理论体系,对于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对于正确认识新时代侨胞的历史地位和作用,发挥侨务工作重要作用,凝聚侨心侨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对于创新侨务工作方法,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侨务事业开创新局面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阅读大量关于统一战线和侨务理论的文献,研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侨务工作的重要论述,运用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社会调查法、从抽象到具体的方法,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侨务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论述进行了认真的梳理和总结归纳。除绪论外,本文主要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侨务工作重要论述的理论基础和依据、主要内容、时代要求、时代特征和当代价值五个方面展开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侨务工作重要论述的研究。全文共分六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部分。主要通过对现有文献进行系统梳理,对该选题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的研究,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总结,提出本研究的思路与方法。第二部分为理论基础和依据部分。主要对侨务工作相关概念进行辨析,对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理论进行了系统梳理,对中国共产党侨务工作的历史经验和一般规律进行了归纳和概括,剖析了党所处的历史方位、面临的内外形势、肩负的使命任务发生了变化,赋予侨务工作新的时代使命和提出新的任务和要求,从而论证侨务工作始终是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侨务工作重要论述是对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理论的继承和发展。第三部分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侨务工作重要论述的主要内容部分。在深刻认识和把握侨情变化的基础上,系统梳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侨务工作重要论述的主要内容。主要包括侨务工作的主题、主线、本质、理念以及海外侨胞地位、作用和侨务工作的重要作用。第四部分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侨务工作重要论述的时代要求部分。在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侨务工作重要论述的理论观点进行总结的基础上,归纳了新时代要求。本部分主要从新时代构建大侨务工作格局、建设“贴心人”“实干家”侨务干部队伍和侨务工作“三个坚持”的新时代要求三个方面展开论述。第五部分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侨务工作重要论述的时代特征部分。主要从“维度”和“原则”两个方面分析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侨务工作重要论述的时代特征。从适应新时代实践要求的现实维度、彰显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的世界维度和以“中国梦”为目标导向的发展维度这“三个维度”,加以阐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侨务工作重要论述的鲜明时代性。从加强党对侨务工作的领导的根本原则、高举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旗帜的政治原则、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指导原则这“三大原则”,加以阐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侨务工作重要论述的人民性特征。第六部分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侨务工作重要论述的当代价值部分。在理论方面,阐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侨务工作重要论述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理论,创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侨务理论体系。在实践方面,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侨务工作重要论述是新时代侨务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阐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侨务工作重要论述推动了侨务工作和机构深化改革,推进了侨务工作法治化进程,建设和完善了为侨服务的公共服务体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侨务工作重要论述指导国外侨务工作全面可持续的发展。
王红艳[8](2019)在《胡锦涛意识形态建设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人类社会不断发展,意识形态逐渐形成。统治阶级要使民众自觉地接受或认同其阶级意志,就必须从意识形态建设方面下功夫,通过在日常生活中对人潜移默化地影响来实现。我国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始终站在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自觉地维护好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让更多的人接受、认同马克思主义。胡锦涛意识形态建设思想就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述:首先,分析了意识形态建设的理论和实践概况。主要从意识形态建设的内涵和功能方面阐述意识形态建设的一般理论,又分别从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方面考察了意识形态建设的主要实践情况。其次,分析了胡锦涛意识形态建设思想产生的背景和依据。胡锦涛意识形态建设思想产生的背景主要包括当今世界发展新变化、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变化;胡锦涛意识形态建设思想产生的理论依据主要来源于经典作家和中国共产党的意识形态建设思想;胡锦涛意识形态建设思想产生的现实依据主要包括我国的意识形态安全面临巨大挑战以及社会的发展需要发挥意识形态建设功能。再次,阐述了胡锦涛意识形态建设思想的主要内容。胡锦涛意识形态建设思想主要包括: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抢占意识形态建设战略制高点;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夯实民众思想基础;坚持党管媒体的原则,掌握舆论工作的主动权。最后,阐述了胡锦涛意识形态建设思想的主要特点和重要意义。胡锦涛意识形态建设思想的主要特点包括:继承性与发展性的统一、时代性与大众性的统一、主导性与多样性的统一;意义上主要包括: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思想的内涵,为新时代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提供了理论指导。
董仲磊[9](2017)在《我国多党合作“同心”思想及实践研究》文中认为我国多党合作“同心”思想是中国多党合作理论的创新发展,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的理论需要,是应对西方国家多党轮流执政、政党相互倾轧挑战而进行的理论创新。我国多党合作“同心”思想实践的路径优化,关乎中国政党理论自信的彰显,关乎中国政党协商民主的发展,关乎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积极性的发挥。研究我国多党合作“同心”思想及实践,有助于深入了解中国政党关系形成的历史必然性,进一步增强应对西方意识形态挑战和冲击的自信。研究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和观点,综合运用政治学、历史学、社会学、管理学等理论和方法,动态研究我国多党合作“同心”思想的理论渊源、历史沿革,认真梳理我国多党合作“同心”思想的核心内容、主要特征与实践价值,深刻总结我国多党合作“同心”思想的实践成就、基本经验,深入剖析我国多党合作“同心”思想实践的现实困境及成因,进而探索可供选择的我国多党合作“同心”思想实践的优化路径。我国多党合作“同心”思想是在中国特定背景和历史逻辑条件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根植中国土壤、符合中国实际的多党同心合作指导思想,“求同存异”是各民主党派与中国共产党同心合作这一发展历程的不变主题。通过党际关系视角、执政方式视角、监督机制视角,综合比较分析中西方政党理论和实践的差异与特点,呈现出合作共赢与零和博弈、执政参政与轮流执政、互相监督与恶斗扯皮的本质区别;在我国多党合作“同心”思想中,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是主体力量,它们既有政治自由、组织独立和法律地位平等关系,又有领导与接受领导、执政与参政、合作与诤友的关系;它们既有同心同德、同心同向、同心同行的共同点,又有求同存异、和而不同、兼容并蓄的差异性,从而形成了生死与共的政治命运共同体。我国多党合作“同心”思想实质体现了历史性与时代性相统一、多维性与和谐性相统一、平等性与包容性相统一的主要特征。当前,面对新挑战、新局势、新常态,我国多党合作“同心”思想实践在运行中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即政党文化建设相对滞后、政党能力在建设中表现不平衡、执政党建设与参政党建设相互促进的动力不足。对此,研究从推进政党文化认同、加强政党自身建设、提高政党协商效能三个方面为切入,系统优化了我国多党合作“同心”思想的实践路径。
邱越[10](2017)在《中国梦视阈下高校的统一战线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习近平明确强调,爱国统一战线这个重要法宝不能丢,需要不断进行巩固及发展,以便为中国梦得以早日实现提供力量层面上的支持。党在进行治国理政的过程中,就特别强调要以统一战线作为重要的依托法宝。进入新时期后,党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提出构筑中国梦的伟大设想,并积极在实际行动中进行推进,而在这过程中,同样离不开统一战线的强有力支持。高等学校在加强爱国统一战线教育中应发挥重要作用,事实上,党统战体系中就包括高等学校这个重要组成部分。高等学校的统战工作与统一战线发展呈正相关,高校在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国家发展与社会治理中作用显着。在新的历史背景下,高校统一战线将以其独特的人才、智慧力量为中国梦的实现凝聚共识,汇聚精神和物质力量。本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阐释本文的研究目的及意义,总结了诸多学者在此方面的研究成果,概括性的论说了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第二部分为理论阐述部分,着重对统一战线理论及其历史发展里程进行阐述,其中重点对理论及历史演变这两方面进行论述;第三部分对中国梦视阈下的高校统一战线进行探讨,阐述中国梦与高校统一战线的关系,高校统一战线对实现中国梦的作用;第四部分针对高校统战人员进行调研分析,了解当前高校党外教师和学生对统一战线理论和高校统战工作,对中国梦的认识和践行状况,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第五部分针对研究问卷调研发现的问题,提出统一战线工作的具体路径,更好发挥统一战线"法宝"作用,为实现中国梦凝聚最广泛的力量支持。高校作为整个教育链的顶端,在加强统一战线成员的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落实对高等学校党外知识分子工作机制,结合实际对高校统战工作进行创新,不断提升高校统一战线工作。
二、团结一心 发挥优势 共创伟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团结一心 发挥优势 共创伟业(论文提纲范文)
(1)解读好中国故事,传承好中国精神——2020年高考全国Ⅰ卷作文评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古事以论今:历史与时代的交织 |
(一)历史的意识 |
(二)时代意识 |
(三)青年意识 |
二、守正以创新:稳定与变化的交融 |
(一)守正求稳 |
1. 立德树人的本质追求不变 |
2. 情境呈现、任务驱动的形式不变 |
3. 注重材料解读的意识不变 |
(二)创新求变 |
1. 由注重材料的时代性向注重材料的历史性转变 |
2. 由注重主题阐释向注重文化思辨转变 |
3. 由注重考查写作能力向注重考查综合素养转变 |
(2)马克思主义交往理论视域下民族地区和谐社会构建研究 ——以青海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提出的背景及研究意义 |
(一) 问题提出的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 关于交往理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二) 国内学者关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构的研究 |
三、本文的研究思路及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四、研究的重点及创新 |
五、选择青海为例的缘由 |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交往理论的演进概述 |
第一节 马克思的交往理论 |
一、马克思对交往概念的界定 |
二、马克思交往理论的历史考察 |
三、马克思交往理论的主要内容 |
四、马克思交往理论的特征 |
第二节 哈贝马斯对马克思交往理论的继承与发展 |
一、哈贝马斯交往理论的构建与形成 |
二、哈贝马斯交往理论的现实价值 |
第三节 马克思和哈贝马斯两种交往理论的比较 |
一、两种交往理论立论基础的比较 |
二、关于交往动力的比较 |
三、关于交往的历史发展的比较 |
第四节 马克思主义交往理论视域——一种融合的视域 |
一、理性的视域 |
二、平等的视域 |
三、理解基础上的对话视域 |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交往理论与和谐社会及其内生关系 |
第一节 交往与和谐社会 |
一、交往与和谐的关系辨析 |
二、交往之于和谐社会 |
三、民族地区交往问题对社会和谐的影响 |
四、民族地区交往问题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构 |
五、社会和谐对民族地区发展的作用 |
第二节 解决民族交往问题对和谐社会建构的意义 |
一、从现实需要看促进民族交往的意义 |
二、从作用机制看促进民族交往的意义 |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交往理论与和谐社会建构的内生关系 |
一、马克思交往理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构的哲学基础 |
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马克思交往理论的实践关照 |
三、民族地区和谐社会对交往理论的内在诉求 |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交往理论视域下青海民族交往的现实审视 |
第一节 改革开放以来青海民族交往的成就 |
一、新型民族关系下的民族交往不断深化 |
二、经济层面上的民族交往不断加强 |
三、文化层面上的民族交往不断得到发展 |
四、民族交往在社会层面上不断深入 |
第二节 当代青海民族交往存在的问题 |
一、经济交往 |
二、政治交往 |
三、文化交往 |
四、社会交往 |
五、民族交往的单一性与复杂性 |
第三节 交往视域下青海民族问题的现实审视 |
一、理性意识的缺失 |
二、交互主体性的缺失 |
三、深入对话的缺失 |
第四章 影响青海民族交往的原因分析 |
第一节 影响青海多民族交往的经济因素 |
一、少数民族经济发展滞后 |
二、发展差距与利益分配问题 |
三、国家建设项目同自治地方群众利益之间的矛盾问题 |
第二节 影响青海多民族交往的政治因素 |
一、民族政策的实施与落实 |
二、民族利益诉求缺乏理性化的沟通渠道 |
第三节 影响青海多民族交往的文化因素 |
一、现代主流文化对传统文化的冲击 |
二、宗教差异对交往的影响 |
三、流动人口产生的文化碰撞 |
第四节 影响青海多民族交往的社会因素 |
一、恐怖主义造成的威胁 |
二、城市化进程导致民族结构发生变化 |
三、市场经济发展中出现的诚信问题 |
四、交往媒介的异化 |
第五章 新时代我国多民族地区和谐社会构建的路径 |
第一节 多要素奠基与合理驱动 |
一、和谐社会构建的物质基础 |
二、和谐社会构建的政治基础 |
三、和谐社会构建的文化基础 |
四、和谐社会构建的社会基础 |
第二节 构建民族交往共生体 |
一、建立民族共生的共同交往规范 |
二、创造民族共生的日常交往场域 |
三、共塑民族共生的交往文化生态 |
四、夯实民族共生的交往虚拟环境 |
第三节 培育民族交往理性 |
一、主体平等的交往意识 |
二、相互理解的交往意识 |
三、包容他者的交往意识 |
四、相互尊重的交往意识 |
第四节 推动民族利益表达基础的公平正义的实现 |
一、建立并完善利益引导机制 |
二、建立健全利益表达机制 |
三、建立健全利益补偿机制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3)土地革命时期贺龙民族统战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缘由及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选题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与内容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内容 |
第一章 土地革命时期贺龙民族统战思想的发展历程 |
第一节 贺龙民族统战思想的酝酿 |
第二节 贺龙民族统战思想的萌芽 |
一、“民族联合”思想刺激贺龙 |
二、中国共产党助力贺龙 |
第三节 贺龙民族统战思想的初步形成 |
一、民族统战思想为贺龙指明方向 |
二、贺龙开始民族统战实践 |
第四节 贺龙民族统战思想的正式形成 |
一、自觉全面开展民族统战 |
二、民族统战深入到宗教领域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土地革命时期贺龙民族统战思想形成缘由 |
第一节 土地革命时期贺龙身处民族地区 |
一、根据地和沿途民族分布 |
二、民族地区的社会概况 |
第二节 民族问题的现实性和紧迫性 |
一、国民党统治破坏民族关系 |
二、全民族联合抗日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土地革命时期贺龙民族统战思想主要内容 |
第一节 吸收民族武装 |
一、收编多民族武装力量——“神兵” |
二、争取其他少数民族武装 |
第二节 开展广泛宣传 |
一、广泛宣传的原因 |
二、实地走访调查是前提 |
三、成立专门宣传机构 |
第三节 保障少数民族权益 |
一、主张民族平等和团结 |
二、关心少数民族疾苦,保护其实际利益 |
三、重视少数民族文化教育 |
四、推动少数民族自治 |
五、尊重少数民族宗教信仰 |
第四节 团结民族宗教上层人士 |
一、争取民族宗教人士支持 |
二、团结其他民族上层人士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贺龙民族统战思想对当代民族政策的启示 |
第一节 严格执行党的民族政策 |
一、坚持和完善我国民族政策,加强法律法规建设 |
二、落实民族干部培养政策,加强理想信念建设 |
第二节 重视民族统战工作 |
一、民族统战与民族复兴相结合 |
二、结交朋友是民族统战重要方式 |
第三节 创新民族宣传工作 |
一、重视网络宣传方式 |
二、建设专业化民族工作宣传队伍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及其当代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及意义 |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 |
三、研究方法与思路 |
四、研究创新 |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研究的相关问题考察 |
第一节 群众的异化与回归 |
一、群众的中国传统视域 |
二、群众的西方审视 |
三、群众的革命性变革与回归 |
四、群众的个性与共性 |
第二节 群众的马克思主义意蕴 |
一、作为整体性与个体性统一的群众 |
二、作为能动性与受动性统一的群众 |
三、作为历史性与现实性统一的群众 |
第三节 与群众相关概念的比较分析 |
一、作为跨阶级的政治性范畴的人民 |
二、作为西学东进的政治法律范畴的公民 |
第四节 群众观及其相关问题的澄清 |
一、群众观与马克思主义群众观 |
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与群众史观 |
三、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与群众观点、群众路线 |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形成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生成逻辑 |
一、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生成的历史逻辑 |
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生成的理论逻辑 |
三、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生成的实践逻辑 |
第二节 马克思恩格斯群众观的形成轨迹 |
一、马克思群众观的孕育 |
二、恩格斯群众观的萌芽 |
三、《神圣家族》搭建理论框架 |
四、《德意志意识形态》提供核心论证 |
五、《共产党宣言》着力系统完善 |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发展演进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发展演进的源头 |
一、发展演进源于经典群众观的奠基 |
二、发展演进源于理论的开放性 |
三、发展演进源于实践的发展性 |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俄国化 |
一、俄国化的初步尝试 |
二、俄国化群众观的创立 |
三、俄国化的发展及其终结 |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中国化 |
一、站起来的历程中奠定内核 |
二、改革开放进程中重新确立 |
三、富起来的道路上深化发展 |
四、强起来的征程中守正拓新 |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体系建构 |
第一节 群众主体论 |
一、实质主体:群众历史主体论 |
二、核心主体:群众实践与认识主体论 |
三、关键主体:群众价值与利益、权力与执政主体论 |
第二节 群众力论 |
一、群众主体力 |
二、政党组织力 |
三、群众力也是生产力 |
第三节 群众关系论 |
一、共产党源于群众 |
二、共产党需要群众 |
三、群众需要共产党 |
第四节 群众工作论 |
一、群众工作方法 |
二、群众工作手段 |
三、群众工作目的 |
第五节 群众标准论 |
一、群众标准源于群众评价 |
二、群众标准的内涵 |
第五章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当代价值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理论价值 |
一、群众史观助力唯物史观的坚守 |
二、人民中心体现新思想的价值精髓 |
三、直面现实推动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 |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实践价值 |
一、有助于建设最强大的政党 |
二、有助于增强执政合法性基础 |
三、有助于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 |
结语:群众力助推中国梦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博期间科研成果 |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的意识形态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研究综述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重难点、创新点及不足 |
2 意识形态建设践行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生成逻辑 |
2.1 理论基石: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 |
2.1.1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基本原理 |
2.1.2 人民群众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和享有者 |
2.1.3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彰显以人民为中心 |
2.2 历史镜鉴:社会主义国家意识形态建设工作的经验教训 |
2.2.1 苏维埃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历史教训 |
2.2.2 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经验教训 |
2.3 现实土壤: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的意识形态工作的现实必要性 |
2.3.1 实现“两个巩固”的需要 |
2.3.2 实现“两个一百年”的需要 |
3 以人民为中心的意识形态建设的内涵 |
3.1 意识形态的内涵 |
3.1.1 意识形态概念的发展 |
3.1.2 意识形态概念的现代审读 |
3.2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
3.2.1 “人民”的内涵 |
3.2.2 “以人民为中心”的内涵 |
3.3 意识形态工作的人民性内涵 |
3.3.1 根本原则: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 |
3.3.2 价值旨向:坚持为人民服务,满足人民精神需求 |
3.3.3 立足实践:坚持人民共治,贴近现实生活 |
4 意识形态建设贯彻以人民中心的实践路径 |
4.1 代表人民掌握意识形态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 |
4.1.1 敢于为人民领航,掌握意识形态领导权 |
4.1.2 主动为人民担当,掌握意识形态管理权 |
4.1.3 坚持为人民发声,掌握意识形态话语权 |
4.2 推进“为了人民、依靠人民”的意识形态建设 |
4.2.1 尊重人民主体性地位,坚持中国故事人民讲 |
4.2.2 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手段,深化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解 |
4.2.3 维护人民评价权,保障人民监督权 |
5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B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目录 |
C 学位论文数据集 |
致谢 |
(6)《人民日报》(1978-2018)全国“两会”社论的话语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新闻话语研究综述 |
1.2.2 《人民日报》“两会”报道研究综述 |
1.2.3 社论话语分析研究综述 |
1.3 研究理论和方法 |
1.3.1 话语和话语分析 |
1.3.2 新闻话语分析 |
1.3.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路径与文章架构 |
1.4.1 研究路径 |
1.4.2 文章架构 |
第二章 《人民日报》“两会”社论的宏观话语分析 |
2.1 报道数量 |
2.1.1 概念界定 |
2.1.2 整体增加较为固定 |
2.2 刊载版面 |
2.2.1 概念界定 |
2.2.2 集中头版彰显新闻价值 |
2.3 篇幅特色 |
2.3.1 概念界定 |
2.3.2 趋于简洁内容凝练 |
2.4 新闻图示 |
2.4.1 概念界定 |
2.4.2 选择性呈现核心要素突出报道重点 |
2.5 主题结构 |
2.5.1 概念界定 |
2.5.2 样本分析 |
第三章 《人民日报》“两会”社论的微观结构分析 |
3.1 标题选用 |
3.1.1 词语选择——反映社会热点传达思想情感 |
3.1.2 结构选择——多用祈使句和对称句型 |
3.2 叙述视角 |
3.2.1 第一人称为主 |
3.2.2 复合视角或为主要方向 |
3.3 措辞风格 |
3.3.1 刚健有力 |
3.3.2 典雅大方 |
3.4 修辞类型——隐喻 |
3.4.1 旅途隐喻 |
3.4.2 建筑隐喻 |
3.4.3 战争隐喻 |
第四章 稳中有变——《人民日报》“两会”社论话语的形态特征(变迁)与语境分析 |
4.1 “稳”——《人民日报》“两会”社论话语的形态特征 |
4.1.1 围绕主旋律稳定报道 |
4.1.1.1 特征呈现 |
4.1.1.2 原因分析 |
4.1.2 凸显我国民主政治进程 |
4.1.2.1 特征呈现 |
4.1.2.1 原因分析 |
4.2 “变”——《人民日报》“两会”社论话语的形态变迁 |
4.2.1 篇幅逐渐缩短和精炼 |
4.2.2 客观性、准确性日渐提升 |
4.2.3 理性思辨程度有所提高 |
4.2.4 亲和力、可读性逐步增强 |
4.3 《人民日报》“两会”社论话语变迁的语境分析 |
4.3.1 经济语境 |
4.3.1.1 经济结构调整 |
4.3.1.2 市场经济体制确立 |
4.3.1.3 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 |
4.3.2 政治语境 |
4.3.2.1 推进依法治国和政治文明建设 |
4.3.2.2 民主政治深入发展 |
4.3.3 新闻认知语境 |
4.3.3.1 媒介功能的转变 |
4.3.3.2 媒体服务理念的凸显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人民日报》“两会”社论相关信息统计表 |
附录2 :历年“两会”社论社会热点词汇统计表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7)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侨务工作重要论述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
1.1.1 选题目的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的总体评价 |
1.3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之处 第2章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侨务工作重要论述的理论基础和依据 |
2.1 侨务工作相关概念 |
2.1.1 侨务工作 |
2.1.2 侨务工作对象 |
2.1.3 侨务工作机构和组织 |
2.2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侨务工作重要论述的理论基础 |
2.2.1 马克思恩格斯的统一战线思想 |
2.2.2 列宁的统一战线思想 |
2.2.3 中国共产党的统一战线理论 |
2.3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侨务工作重要论述的历史依据 |
2.3.1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侨务工作 |
2.3.2 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侨务工作 |
2.3.3 爱国统一战线的侨务工作 |
2.4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侨务工作重要论述的现实依据 |
2.4.1 新的历史方位赋予侨务工作新的时代使命 |
2.4.2 内外形势发生深刻变化引发侨情侨务新变化 |
2.4.3 历史使命的新担当提出侨务工作新任务 第3章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侨务工作重要论述的主要内容 |
3.1 侨务工作的主题和主线 |
3.1.1 凝聚侨心侨力同圆共享中国梦的侨务工作主题 |
3.1.2 “根魂梦”的侨务工作主线 |
3.2 侨务工作的本质和理念 |
3.2.1 侨务工作本质是解决人心和力量问题 |
3.2.2 侨务工作树立“大侨务”观念 |
3.3 海外侨胞的地位和作用 |
3.3.1 海外侨胞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的重要力量 |
3.3.2 中外友好、祖(籍)国和平统一、传播中华文化发挥重要作用 |
3.4 侨务工作的重要作用 |
3.4.1 推动国家现代化建设发挥重要作用 |
3.4.2 推进国家和平统一进程发挥积极作用 |
3.4.3 促进中外友好合作发挥独特作用 |
3.4.4 涉侨组织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 第4章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侨务工作重要论述的时代要求 |
4.1 构建新时代“大侨务”工作格局 |
4.1.1 树立“大局观”意识和“大战略”思维 |
4.1.2 构建“大侨务”体系和“全方位”开展侨务工作 |
4.2 明确新时代侨务干部的重点工作 |
4.2.1 坚持胸怀全局 |
4.2.2 坚持为侨服务 |
4.2.3 坚持改革创新 |
4.3 建设新时代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侨务工作队伍 |
4.3.1 建设一支忠于党和国家的侨务工作队伍 |
4.3.2 建设新时代“贴心人”“实干家”的侨务工作队伍 第5章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侨务工作重要论述的时代特征 |
5.1 三个维度彰显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侨务工作重要论述的时代性 |
5.1.1 适应新时代实践要求的现实维度 |
5.1.2 彰显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的世界维度 |
5.1.3 以中国梦为目标导向的发展维度 |
5.2 三大原则彰显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侨务工作重要论述的人民性 |
5.2.1 加强党对侨务工作全面领导 |
5.2.2 高举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旗帜 |
5.2.3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第6章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侨务工作重要论述的当代价值 |
6.1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侨务工作重要论述的理论价值 |
6.1.1 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思想 |
6.1.2 创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侨务理论 |
6.1.3 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
6.2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侨务工作重要论述的实践价值 |
6.2.1 侨务机构和工作改革不断深化 |
6.2.2 侨务工作法治化进程不断加快 |
6.2.3 为侨服务公共体系建设不断完善 |
6.2.4 国外侨务工作全面可持续发展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8)胡锦涛意识形态建设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意识形态建设的理论和实践概述 |
一、意识形态的概念 |
(一) 马克思恩格斯的意识形态概念 |
(二) 西方马克思主义对意识形态概念的界定 |
二、意识形态建设的理论概述 |
(一) 意识形态建设的内涵 |
(二) 意识形态建设的功能 |
三、意识形态建设的实践概况 |
(一) 资本主义国家意识形态建设 |
(二) 社会主义国家意识形态建设 |
第二章 胡锦涛意识形态建设思想产生的背景和依据 |
一、胡锦涛意识形态建设思想产生的背景 |
(一) 世界发展的新变化 |
(二) 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变化 |
二、胡锦涛意识形态建设思想产生的理论依据 |
(一) 经典作家的意识形态建设思想论述 |
(二) 中国共产党的意识形态建设思想 |
三、胡锦涛意识形态建设思想产生的现实依据 |
(一) 我国的意识形态安全面临巨大挑战 |
(二) 社会的发展需要发挥意识形态功能 |
第三章 胡锦涛意识形态建设思想的主要内容 |
一、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
(一) 文化软实力的提出 |
(二) 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要意义 |
(三)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路径 |
二、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抢占意识形态建设战略制高点 |
(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 |
(二) 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意义 |
(三) 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举措 |
三、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夯实民众思想基础 |
(一)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提出 |
(二) 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意义 |
(三) 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举措 |
四、坚持党管媒体的原则,掌握舆论工作的主动权 |
(一) 坚持党管媒体原则的提出 |
(二) 坚持党管媒体原则的意义 |
(三) 坚持党管媒体原则的路径选择 |
第四章 胡锦涛意识形态建设思想的主要特点和重要意义 |
一、胡锦涛意识形态建设思想的主要特点 |
(一) 继承性与发展性的统一 |
(二) 主导性与多样性的统一 |
(三) 时代性与大众性的统一 |
二、胡锦涛意识形态建设思想的重要意义 |
(一) 胡锦涛意识形态建设思想的理论意义 |
(二) 胡锦涛意识形态建设思想的实践意义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9)我国多党合作“同心”思想及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1.1 选题依据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与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
1.2.3 研究述评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相关概念阐释 |
1.4.1 同心与同心思想 |
1.4.2 多党合作“同心”思想 |
2 我国多党合作“同心”思想理论渊源与历史沿革 |
2.1 多党合作“同心”思想理论渊源 |
2.1.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政党理论是“同心”思想理论基础 |
2.1.2 中国多党合作理论是“同心”思想理论依据 |
2.1.3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同心”思想文化渊源 |
2.1.4 “同心”思想是对西方政党理论的批判与超越 |
2.2 多党合作“同心”思想的历史沿革 |
2.2.1 “同心”思想在革命时期的历史抉择 |
2.2.2 “同心”思想在建设时期的历史考验 |
2.2.3 “同心”思想在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历史跨越 |
3 我国多党合作“同心”思想内容与价值 |
3.1 多党合作“同心”思想的核心内容 |
3.1.1 同心同德是多党合作“同心”思想的前提 |
3.1.2 同心同向是多党合作“同心”思想的根本 |
3.1.3 同心同行是多党合作“同心”思想的关键 |
3.2 多党合作“同心”思想的主要特征 |
3.2.1 历史性与时代性相统一 |
3.2.2 多维性与和谐性相统一 |
3.2.3 平等性与包容性相统一 |
3.3 多党合作“同心”思想的实践价值 |
3.3.1 有利于发挥政治稳定功能 |
3.3.2 有利于增强社会整合功能 |
3.3.3 有利于实现政党协商民主功能 |
4 我国多党合作“同心”思想实践成就与基本经验 |
4.1 多党合作“同心”思想实践取得的主要成就 |
4.1.1 广泛凝聚政党力量同心为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
4.1.2 充分发挥政党协商优势同心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 |
4.1.3 加强政党政治文化建设凝聚同心的思想政治共识 |
4.1.4 积极协调政党关系同心维护社会安定团结稳定 |
4.2 多党合作“同心”思想实践的基本经验 |
4.2.1 结成“风雨同舟、患难与共”关系 |
4.2.2 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方针 |
4.2.3 凝聚“同心同德、同心同向、同心同行”共识 |
5 我国多党合作“同心”思想实践的现实困境及成因分析 |
5.1 多党合作“同心”思想实践的现实困境 |
5.1.1 政党文化建设相对滞后 |
5.1.2 政党能力在建设中表现不平衡 |
5.1.3 执政党建设与参政党建设相互促进的力度不够 |
5.2 影响多党合作“同心”思想实践的主要原因 |
5.2.1 主流政党文化认同有偏差 |
5.2.2 政党建设的整体性均衡性与现实发展有差距 |
5.2.3 参政党能力水平相对薄弱影响政党良性互动 |
6 我国多党合作“同心”思想实践的优化路径 |
6.1 推进政党文化认同巩固“同心”思想的共同政治基础 |
6.1.1 汲取文化精髓凝聚政党同心合作共识 |
6.1.2 增强文化自信提升政党文化软实力 |
6.1.3 搭建文化载体彰显民生工程文化特色 |
6.2 加强政党建设用“同心”思想助力治国理政 |
6.2.1 提高政党治理水平促进政党全面发展 |
6.2.2 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提高治国理政的科学化水平 |
6.2.3 完善政党自身建设增强政党的执政能力与参政能力 |
6.3 提高政党协商效能实现“同心”思想实践主体良性互动 |
6.3.1 加强执政党能力建设发挥政党协商主要效能 |
6.3.2 提升参政党参政议政能力彰显政党协商重要效能 |
6.3.3 推进政党协商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夯实政党协商根基 |
7 结论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傅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中国梦视阈下高校的统一战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目的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内容及论文的创新点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的创新点 |
2 统一战线理论及历史发展 |
2.1 统一战线理论 |
2.1.1 统一战线理论相关概念及内涵 |
2.1.2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统一战线思想 |
2.1.3 中国共产党的统一战线思想 |
2.2 统一战线的历史演变 |
2.2.1 民主联合战线 |
2.2.2 工农民主统一战线 |
2.2.3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
2.2.4 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
2.2.5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统一战线 |
2.2.6 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 |
3 中国梦视阈下的高校统一战线 |
3.1 中国梦概述 |
3.1.1 中国梦的涵义 |
3.1.2 中国梦的实现途径 |
3.1.3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
3.2 中国梦与高校统一战线的关系 |
3.2.1 中国梦是当代高校的统战成员的最大共识 |
3.2.2 高校统一战线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力量 |
3.3 高校统一战线在实现中国梦中的重要作用 |
3.3.1 高校统一战线为中国梦提供有力精神支撑 |
3.3.2 高校统一战线为中国梦提供智力保证 |
3.3.3 高校统一战线为中国梦营建良好的社会环境 |
4 中国梦视阈下的高校统一战线调研分析 |
4.1 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的访谈调研 |
4.1.1 留学归来青年教师的文化繁荣梦 |
4.1.2 党外教师的文化立国梦 |
4.1.3 少数民族青年知识分子的终身学习梦 |
4.1.4 民办院校学科带头人的人才强国梦 |
4.1.5 农工民主党医务人员的百姓健康梦 |
4.2 "中国梦"视阈下高校学生统战状况的调查 |
4.2.1 调查情况简介 |
4.2.2 调查结果分析 |
4.2.3 调查结论 |
4.3 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的案例分析 |
4.3.1 留学人员的归来报国梦 |
4.3.2 党外知识分子的科教兴国梦 |
4.3.3 无党派人士的经济富国梦 |
4.3.4 民主党派知识分子的健康中国梦 |
4.3.5 少数民族知识分子的民族团结、共同繁荣梦 |
5 中国梦视阈下巩固发展高校统一战线的路径 |
5.1 加强高校统一战线成员的思想政治教育 |
5.1.1 积极营造浓郁的思想政治工作氛围 |
5.1.2 思想上高度重视,制度上严格管理 |
5.1.3 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形式,提升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理论水平 |
5.1.4 重视高校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 |
5.2 健全高校党外知识分子工作机制 |
5.2.1 巩固与建设兼顾,建立健全统战组织机构 |
5.2.2 建设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组织载体,开展丰富多样的交流活动 |
5.2.3 发现统战代表人员,培养统战骨干 |
5.3 创新高校统战工作,凝聚实现中国梦 |
5.3.1 掌握党外知识分子思想动态是巩固高校统一战线的前提 |
5.3.2 完善工资福利保障制度,提高生活待遇满足知识分子物质需要 |
5.3.3 建立要情反应、汇总分析制度和专题集中调研制度 |
5.3.4 将互联网作为凝聚共识的新载体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附录 |
四、团结一心 发挥优势 共创伟业(论文参考文献)
- [1]解读好中国故事,传承好中国精神——2020年高考全国Ⅰ卷作文评析[J]. 庄照岗.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21(07)
- [2]马克思主义交往理论视域下民族地区和谐社会构建研究 ——以青海省为例[D]. 杨颖.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1)
- [3]土地革命时期贺龙民族统战思想研究[D]. 杨攀. 湖北民族大学, 2019(03)
- [4]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及其当代价值[D]. 任鹏. 东南大学, 2019(01)
-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的意识形态建设研究[D]. 严芹. 重庆大学, 2019(01)
- [6]《人民日报》(1978-2018)全国“两会”社论的话语分析[D]. 刘姝岩.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4)
- [7]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侨务工作重要论述的研究[D]. 李忠壹. 辽宁大学, 2019(01)
- [8]胡锦涛意识形态建设思想研究[D]. 王红艳. 扬州大学, 2019(02)
- [9]我国多党合作“同心”思想及实践研究[D]. 董仲磊. 大连理工大学, 2017(07)
- [10]中国梦视阈下高校的统一战线研究[D]. 邱越. 西安工业大学, 201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