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放射活性~(103)Pd粒子近距离照射治疗肿瘤初步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张玉民[1](2021)在《基于放射性水凝胶搭建三重联合治疗用于协同抗肿瘤研究》文中指出放射治疗是临床上治疗肿瘤的主要手段。然而肿瘤乏氧和DNA自我修复一定程度的降低了放疗的抗肿瘤效率,甚至产生放疗抵抗。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通过联合提高DNA损伤、抑制DNA自我修复、抑制DNA增殖或复制、以及改善肿瘤乏氧,从改善肿瘤微环境和全方位抑制DNA增殖来提高放疗的抗肿瘤效率。基于此,我们基于组装的可注射水凝胶构建了三重联合治疗(131I-Hydrogel/DOX/GNPs aggregates),在近红外激光照射下能够对肿瘤同时实施增敏性放疗、温和光热治疗和原位化疗,进而通过提高DNA损伤、抑制DNA自我修复、抑制DNA增殖或复制实现抑制肿瘤增殖。本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四个研究部分:首先设计并开发了响应性聚集的金纳米粒子体系(GNPs system)作为放疗-光热治疗的双增敏剂。随着GNPs system形成的金纳米粒子聚集体(GNPs aggregates)能够在近红外激光器照射下能够产生较高的温度,进而实现对肿瘤组织或肿瘤细胞的光热治疗。经过实验证明基于GNPs aggregates的温和光热能够有效的下调DNA双链修复蛋白Rad51的表达,即抑制受损伤的DNA的自我修复;再结合GNPs system已经证实的放疗增敏特性,GNPs system作为双增敏剂能够有效的增强联合治疗的抗肿瘤效率。且基于GNPs的多模态成像特性,形成的GNPs aggregates显着的增强了 GNPs在肿瘤内的光声成像和CT成像效果。第二,成功的构建了可原位注射的、1311同位素负载的水凝胶。我们以PEG2000-NH2和L-Tyr-NCA为原料,通过开环聚合反应合成了聚合物mPEG-P(Tyr)8。经过实验证实聚合物mPEG-P(Tyr)8能够组装成多孔状、网络的水凝胶;且能够高效率的标记同位素131I。了解了 mPEG-P(Tyr-131I)8水凝胶体内外降解规律,有利于制定放疗方案。通过体内外生物相容性检测,植入mPEG-P(Tyr-131I)8水凝胶后对机体无毒副作用。并通过负载增敏肽Smac-R9,实现了对肿瘤局部的增敏性不间断放疗。第三,比较并优化了响应性聚集的GNPs system和GNRs的放疗增敏效率和光热增敏效率。通过实验证实,响应性聚集的GNPs system的放疗增敏效率最高,GNRs的光热增敏效率最高,但GNPs system的光热增敏特性能够满足温和光热治疗的需要,而且负载到hydrogel中的GNPs aggregates的稳定性也能够满足光热治疗和放疗增敏的需要。最终选择了响应性聚集的GNPs system作为构建三重联合治疗平台的双增敏剂。此外,以可注射水凝胶为载体,负载GNPs aggregates实现的局部温和光热治疗,实现了对肿瘤组织乏氧情况的改善,同时负载DOX后,进而提高了局部化疗的抗肿瘤效果。最后,基于mPEG-P(Tyr)8组装的水凝胶,通过同时负载1311、GNPs aggregates和DOX构建三重联合治疗(131I-Hydrogel/DOX/GNPs aggregates),并通过光热成像、单光子断层扫描(SPECT/CT)成像、荧光成像证实了三重联合抗肿瘤平台的成功搭建。通过实验证实能够通过提高DNA损伤、抑制DNA复制和自我修复实现协同抗肿瘤,并最终通过考查肿瘤生长曲线、检测肿瘤内细胞增殖活性、肿瘤细胞凋亡坏死差异,证实构建的三重联合治疗在肿瘤模型小鼠体内成功的取得了较好的体内抗肿瘤效果。综上,我们通过比较和优化三重联合治疗中的每个组分,并探讨每个组分的性质、以及使其抗肿瘤效率最大化,最终构建出了具有较高联合抗肿瘤效率的三重联合治疗(131I-Hydrogel/DOX/GNPs aggregates)。并通过提高 DNA 损伤、抑制 DNA自我修复、抑制DNA增殖或复制,从全方位抑制DNA增殖和改善肿瘤微环境来提高放疗的抗肿瘤效率。
王硕[2](2019)在《免疫疗法联合125I放射粒子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背景及目的:针对目前非小细胞肺癌治疗方法单一且预后差的现状,125I放射性粒子近距离放疗和PD-1/PD-L1抑制剂抗肿瘤机理不同,目前关于二者联合应用治疗NSCLC还未见报道,是否能给肺癌患者带来临床收益还没有经验,基于以上分析提出近距离放疗联合PD-1抗体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假说,通过体内及体外实验观察125I放射性粒子联合PD-1抗体的疗效,评估二者联合用于治疗人非小细胞肺癌的可行性,期待通过该项研究来评估进而应用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可行性及可能机理。内容:本课题首先进行体外实验,证实联合应用抗PD-1抗体Nivolumab和近距离放疗后,是否能够更有效的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促进其凋亡,再进行体内实验,建立肺癌的小鼠模型,联合应用抗PD-1抗体Nivolumab和近距离放疗,验证是否可以增加疗效,使抑瘤率得到提高,检测小鼠体内的免疫情况。应用转录组分子实验探索125I近距离放疗联合Nivolmab治疗NSCLC可能机制,通过比较组织中转录组差异,挖掘在联合治疗下发挥重要作用的基因和信号通路,为二者联合应用是否能带来临床获益提供理论依据。方法:1.125I联合免疫调节人肺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研究首先检测三种肺癌细胞株PD-L1的蛋白水平,本实验利用三种肺癌细胞株,分别为H1299,SPC-A1和A549细胞株进行实验,Nivolumab主要针对PD-L1增高的情况有效,所以利用western-bloting筛选其PD-L1蛋白水平相对表达最高的细胞系作为实验所用肺癌细胞株。筛选出PD-L1相对高表达细胞株后继续实验,实验分为对照组、125I组、Nivolumab组、125I联合Nivolumab组,对选定肺癌细胞系分别给予Nivolumab(工作浓度100nM)及125I粒子持续低剂量率照射(细胞培养平面初始剂量率为2.59cGy/h,对于指数生长期细胞予以10Gy照射),采用MTT法比较各组间肿瘤细胞生长抑制率,随后进行细胞凋亡实验和Transwell侵袭实验等生物学行为研究。2.联合疗法在小鼠移植瘤模型中的疗效研究建立小鼠移植瘤模型,经筛选后PD-L1高表达肺癌细胞株经过荧光质粒转染后种植在小鼠前胸,观察移植瘤生长情况,荧光摄影测量移植肿瘤的大小,并且当移植肿瘤的体积在约一周后达到100mm 3或更多时,可以开始分组实验。将移植的肿瘤小鼠随机分成三组,125I组、Nivolumab组、125I联合Nivolumab组。开始药物处理以及植入125I粒子。粒子的初始活性为1mCi,无菌条件下,将放射性125I植入肿瘤中心,并将热释光剂量计置于与粒子平行位置,二者距离用游标卡尺测量固定为0.5cm,Nivolumab采用尾静脉注射给药1mg/kg。继续饲养小鼠3周,观察小鼠状态并且每周测量两次肿瘤体积变化计算抑瘤率;肿瘤组织标本取材,切片做HE染色及免疫组化等组织病理学鉴定;检测小鼠移植瘤中PD-L1蛋白以及PD-L1 mRNA表达的水平。3.通过转录组分子实验对联合治疗机制的研究取荷瘤鼠不同处理组病理标本。提取组织RNA,片段分选后上机测序,测序数据下机后质控过滤,应用RSEM软件计算各个样本中基因表达量,比较样本间表达差异。基于比对结果利用edgeR软件分析基因在各样本中的差异表达情况,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GO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查找在差异实验结果之后,起重要作用的基因和信号通路。结果:1.肺癌细胞系的筛选及细胞生物学实验通过western-bloting检测三种肺癌细胞系,H1299中PD-L1蛋白表达量最高。选取H1299为实验用肺癌细胞株,对125I组、Nivolumab组、125I联合Nivolumab组肺癌细胞系分别予以药物及照射处理,结果显示,与其他两组相比,联合治疗组肿瘤抑制率更高。流式细胞实验显示,联合治疗组肿瘤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单处理组。Transwell实验表明联合治疗能更有效抑制肿瘤细胞侵袭。2.荷瘤鼠体内实验通过对荷瘤鼠模型不同治疗方法的观察测量,绘制曲线并计算肿瘤抑制率,发现联合治疗组比较放射性粒子植入组和免疫治疗组对肿瘤生长抑制更加明显,效果显着。取移植瘤组织进行分析发现,PD-L1蛋白水平及mRNA表达量125I组最高,Nivolumab组次之,联合治疗组最低。3.转录组分子实验通过比较不同处理条件下的细胞系转录组差异,挖掘在不同生境下发挥重要作用的基因和信号通路。结果发现651个mRNA发生明显的上调或下调。GO分析显示来自上调的mRNA参与细胞对细胞因子刺激的反应、细胞因子反应,免疫反应,细胞因子介导的信号传导,对化学物质的反应和细胞因子活性。细胞侵袭转移相关的mRNA有所下调。随后的通路分析显示,异常的上调mRNA参与IL23介导的信号转导事件,干扰素γ信号传导,NK-kapaB信号通路,趋化因子与趋化因子的受体结合,鸟苷结合蛋白偶联受体(GPCR)配体结合,与生物代谢紊乱有关氧化酶的调节等通路。通路分析中下调的mRNA具有Ca2+通路和NK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中的ras非依赖性通路等细胞分子生物学特性。结论:1.在PD-L1高表达非小细胞肺癌细胞株中,125I联合Nivolumab能够显着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增加其凋亡并且抑制肿瘤侵袭等生物学行为。2.体外实验显示,125I联合Nivolumab能够有效抑制荷瘤鼠肿瘤生长,取移植瘤组织进行分析发现,联合治疗组PD-L1蛋白水平及mRNA表达量较单因素治疗组更低。3.转录组实验表明,联合治疗可影响mRNA异常表达。GO分析显示来自上调的mRNA参与细胞对细胞因子刺激的反应、细胞因子反应,免疫反应,细胞因子介导的信号传导,对化学物质的反应和细胞因子活性。细胞侵袭转移相关的mRNA有所下调。随后的通路分析显示,异常的上调mRNA参与IL23介导的信号转导通路,干扰素γ信号传导通路,NK-kapaB信号通路,趋化因子与趋化因子的受体结合通路,鸟苷结合蛋白偶联受体(GPCR)配体结合通路,与生物代谢紊乱有关氧化酶的调节等通路。通路分析中下调的mRNA有Ca2+通路和NK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中的ras非依赖性通路。
孙洪瀑[3](2018)在《脊柱转移癌125I粒子肿瘤边缘布源近距离放疗模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125I粒子是目前常用的组织间永久性植入近距离放疗的放射性粒子。由于其优良的放射物理优势,近年来有越来越多的将其用于脊柱转移癌治疗的基础研究及临床报道。目前,脊柱转移癌125I粒子近距离放疗在细节上尚存在一些疑问和困难:脊柱转移癌近距离治疗中,松质骨对粒子射线半价层的准确数据缺失;现有的布源方案源自软组织肿瘤近距离放疗模型,不适合脊柱转移癌的实际;放疗效率可进一步优化;治疗效率可进一步优化。本研究提出一种新的解决方案:脊柱转移癌125I粒子肿瘤边缘布源近距离放疗模型。本论文围绕该模型完成理论、技术和实现验证,进行了不同密度松质骨125I粒子射线半价层检测、模型验证和实际检测、临床原理性验证、器械设计与辅助软件编撰。研究分为以下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不同骨密度的椎体松质骨125I粒子半价层的检测[目的]检测不同骨密度松质骨下125I粒子射线的半价层,建立骨密度-射线半价层关系函数方程。[方法]首先对获得的脊椎节段,定量CT(QCT)的骨密度(BMD)检测。然后,制备松质骨兴趣区(ROI)实验样本块,测量松质骨块厚度(D)。将TLD元件与125I粒子分别置于松质骨块的两侧1h。RGD3D型热释光剂量仪对照射后TLD元件的读数,根据剂量仪读数-照射剂量转换曲线函数,将仪器读数转换为照射剂量,作为125I籽源的剂量率(RDR)测量值(mGy/h)。渐次消减松质骨厚度,重复检测125I籽源RDR。最后,将(D,Ln RDR),并输入EXCEL建立表格,绘制D-Ln RDR离散图,TREND分析后获得D-Ln RDR关系直线方程函数和拟合指数R2,计算相应骨密度松质骨125I粒子射线半价层值(HVL)。进而,同样的分析方法,汇总不同骨密度下松质骨125I粒子射线半价层值,获得BMD-LnHVL关系直线方程函数和拟合指数R2。同样的方法,检测和计算椎体皮质骨、不同骨水泥配比对125I射线半价层。[结果]松质骨块D-Ln RDR呈线性关系,拟合指数R2大于0.9。经EXCEL线性分析,获得不同骨密度的椎体松质骨-125I粒子半价层关系线性方程,HVL=(324.59-BMD)/59.289),R2=0.8243。受限于皮质的厚度及设备的局限,无法完成对椎体皮质骨125I粒子半价层的检测。HVL骨水泥1:1=7.5826mm,HVL骨水泥3:2:1=5.374mm。[结论]椎体松质骨D-LnRDR呈现为负的线性关系,随着椎体松质骨厚度的增高,125I籽源的剂量率呈相应比率的线性下降;椎体松质骨BMD-LnHVL呈现负的线性关系,随着椎体松质骨密度的增高,125I籽源射线半价层呈线性下降;骨水泥对125O射线具有较强的阻隔/吸收效应。第二部分脊柱转移癌125I粒子肿瘤边缘分布近距离放疗模型的建立[目的]建立脊柱转移癌125I粒子肿瘤边缘布源近距离放疗模型,并进行理论验证。[方法]首先,建立脊柱转移癌125I粒子肿瘤边缘分布近距离放疗模型:在特定骨密度椎体松质骨部挖除部分骨质(模拟肿瘤溶骨性破坏区),将125I(单粒出厂活度=0.8mCi,校准活度=0.73 mCi,n=10,)以手工方式插入肿瘤溶骨性破坏区瘤壁边缘骨内,粒子间距=3*HLV,实际粒子间距≈7mm。瘤灶直径20mm,类圆形体,空腔以邻近肌肉组织填塞替代肿瘤瘤体。CT验证造模成功后,将TLD元件分置于椎体后缘、椎间孔、椎弓横突前、椎缘45°处、椎缘前方、瘤灶上方椎间盘、瘤灶中央。TLD元件的平面面向肿瘤瘤灶,与肿瘤边缘切向平行;瘤灶中央部TLD置于肌肉组织中央(瘤灶中央),检测各部位的放射剂量率及放射剂量。然后,完成模型相关指标的计算:处方剂量(Pd),肿瘤周边匹配剂量(MPD),最小周边剂量(mPD)、辐射剂量-体积密度、辐射剂量-表面积密度、照射区域内“冷点”辐射剂量计算与粒子间距的计算、近距离放疗效率计算。评价模型效果。[结果]按照实验要求成功完成转移癌125I粒子肿瘤边缘分布近距离放疗模型实体的建立。椎体后缘(皮质缺失状态)、椎间孔、椎弓横突前、椎缘45°处、椎缘前方、瘤灶上方椎间盘、瘤灶中央处125I位置籽源初始照射剂量率(cGy/h)分别为1.52、0.25、0.22、0.30、0.42、0.91、4.10,相应的6个半衰期照射剂量(cGy)分别为 3179.76、524.62、458.65、619.41、867.85、1895.76、10323.55。椎体后缘(皮质缺失状态)、椎间孔、椎弓横突前、椎缘45°处、椎缘前方、瘤灶上方椎间盘面剂量(cGy/cm2)分别为 19873.50、3278.91、2866.54、3871.33、5424.09、11848.52。按照125I粒子为点源简化模式计算:粒子植入点外1*HVL、1.5*HVL、2*HVL和3*HVL松质骨处的6个半衰期辐射剂量照射剂量Max(cGy)分别为 5300、4770、2650、1320。以粒子植入点外 1*HVL、1.5*HVL、2*HVL和3*HVL处为肿瘤照射边界计算,瘤区内照射体密度(cGy/cm3)为516.2、424.9、400.7、293.8,面密度(cGy/cm2)为 299.4、267.0、271.1、227.2。照射区域内“冷点”辐射剂量计算:植入间距=3*HVL和植入间距=2*HVL时,6个半衰期“冷点”辐射剂量最低509cGy、1022 cGy。[结论]实验检测脊柱转移癌125I粒子肿瘤边缘分布近距离放疗模型放射剂量分布,印证该模型具有良好的剂量分布效果。通过理论计算,验证粒子植入间距Max=3*HVL,仍可以达到对肿瘤的杀伤效应,起到对肿瘤细胞拦阻的效果;脊柱转移癌125I粒子肿瘤边缘布源近距离放疗模型具有较高的放射效率和更好的适形特性:1、肿瘤-粒子空间分布的适形、辐射剂量-肿瘤的适形;2、肿瘤内部细胞活跃度-粒子照射剂量的适形,可实现125I辐射对肿瘤杀伤/杀灭、控制肿瘤进展、拦截浸润体进展的作用。第三部分同轴穿刺经皮椎体成形术并125I植入手术治疗脊柱转移癌[目的]原理性验证同轴穿刺-粒子植入技术在经皮椎体成形术并125I植入手术治疗脊柱转移癌的可能性及效果分析。[方法]收集2014年5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脊柱转移癌患者88例,男45例,女43例,年龄29-79岁,中位年龄56岁。采用DSA引导下完成PVP(n=30)、PVPI手术(n=58)。其中PVPI手术病例中,采用可控性粒子肿瘤边缘分布技术实施手术病例28例。术后进行照射物理指标评价、影像学评价、VAS疼痛评分、生存率(术后生存时间,计算术后6m、12m及24m生存率)。绘制患者生存数据的Kaplan-Meier曲线。统计学分析术前与术后疼痛情况的VAS评分。[结果]对58例患者均成功进行125I粒子植入并骨水泥成形手术。每例患者植入粒子10-30枚,中位植入数22枚。粒子总活度范围6.4-20.4mCi,肿瘤周边匹配剂量(matched peripheral dose,MPD)为 90~140Gy。脊髓剂量 ≤40 Gy,其他危及器官的剂量<25 Gy。复诊在院随访65人,电话随访23人。随访时间6-24个月。79例患者死亡,死亡原因包括:肿瘤进展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及其他疾病。影像学检查显示粒子呈离散样分布于肿瘤边缘、瘤灶内及骨水泥体边缘处。分布效果良好。粒子分布偏量值max≈1.8cm。术后72h后,患者顽固性疼痛较术前明显缓解,VAS评分比较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以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6m、12m及24m生存率分别为92%、40.8%、10.2%。[结论]1、经预弯处理后,单针经椎弓根穿刺布源可实现TPS要求下的可控性粒子布源;2、相对于多针穿刺布源技术,单针穿刺具有相对优势;3、在脊柱转移癌PVPI手术,粒子布源的位置可相对集中于骨水泥分布区域外肿瘤边缘部及肿瘤边缘-瘤灶周围骨区域,以增加放射效率。第四部分125I籽源脊柱肿瘤边缘植入辅助操作器械及软件系统研制[目的]设计器械,实现单通道同轴穿刺下步进式多锥面边缘粒子植入,实现脊柱转移癌125I粒子肿瘤边缘布源近距离放疗模型要求,并设计和编撰与该植入模式向配套的植入辅助软件,有利于术中监测和评价近距离放疗效果。[方法]改造现有的PVP针具,设计和制造配套的进深-导向套筒、角度盘,在模拟肿瘤溶骨性破坏的人体椎体上完成单通道同轴穿刺下步进式多锥面边缘粒子植入,实现脊柱转移癌125I粒子肿瘤边缘布源近距离放疗。同时,编撰操作辅助软件将肿瘤自身空间坐标体系和检测—监测坐标体系归于同一个体系,基于空间几何定位和三角函数计算,即可确定植入籽源的数量、粒子植入路径和立体空间坐标。植入籽源后,可在没有靶区组织图像的情况下即可验证籽源植入的完成质量,即时分析实际植入的籽源在靶区中的空间分布是否能够达到治疗要求。[结果]器械设计制(改)造达到预期效果,单通道同轴穿刺下步进式多锥面边缘粒子植入。编撰软件可实现术中即时监测和评估作用,可提高操作效率。第五部分IL6在125I粒子引起放射性脊髓炎中的作用[目的]评价IL6在放射性脊髓炎中的作用,寻找可行的干预处理方法。[方法]临床筛选5例放射性脊髓炎疑似病例,检测外周血及脑脊液中IL6水平。通过RT-PCR检测、Western blot检测、BCA法蛋白定量、免疫组化等试验方法检测大鼠RM模型脊髓组织中IL-6的水平、NT和iNOS的变化;观察应用IL6抗体、PERK干扰剂、iNOS抑制剂氨基胍后相应指标的变化。[结果]脑脊液(CSF)中IL-6水平同总NO水平明显呈现正相关。IL-6参与125I诱导的放射性脊髓细胞死亡。IL-6能够调控ROS相关因子,并激活PERK信号通路。干扰PERK后同样能够降低RM诱导的脊髓神经细胞凋亡,并降低NT和iNOS的表达水平。通过ELISA检测了IL6的分泌水平,amin也能够明显抑制125I诱导的IL6的分泌。[结论]通过对125I治疗前后的炎症因子筛查后发现IL6的水平明显增高,且同NO水平呈正相关,拮抗IL6和iNOS后,能够显着降低125I造成的脊髓神经细胞的死亡情况;进一步对机制研究发现IL6能够增加NT和iNOS的表达水平,同时激活PERK-eIF2 α信号通路,沉默该通路上的PERK,能够减弱125I造成的脊髓神经细胞的死亡情况,同时能够降低NT和iNOS的水平;在125I大鼠模型的体内实验显示iNOS抑制剂氨基胍能够明显降低125I诱导的炎症反应,并降低了 IL6水平。脊柱转移癌125I粒子肿瘤边缘布源近距离放疗模型可借助本器械采用单通道同轴穿刺下步进式多锥面边缘粒子植入实现。辅助软件系统可有效地完成术中检测与即时评价功能。不同于软组织肿瘤的125I粒子植入近距离放疗模式,骨肿瘤近距离放疗须有其自有的特点,尤其是在脊柱转移癌的治疗中,这些特点需要加以重视:1、瘤灶及其周边范围内组织类型复杂,尤其是骨组织对射线的阻隔/吸收效应需要更多的重视;2、脊柱区集中分布有对放射线高敏感的器官及组织,在提高放射治疗效率的同时,需要高度重视以避免严重的附带损伤;3、由于缺乏高效的监视-引导设备,如何实现术中实时监测和即时评价,是提高手术效率并降低误差的关键。本研究有助于解决上述困难。
王增增[4](2018)在《粒子植入治疗前列腺癌的临床分析及对免疫微环境的影响》文中认为目的:分析125I粒子植入近距离放疗治疗≤cT3期前列腺癌的临床效果,探讨影响术后生化复发和总生存时间的相关因素;检测前列腺癌患者的免疫状态及125I粒子植入治疗后不同时间点(术后1、3、6、12个月)免疫状态的变化;分析125I粒子植入放疗对前列腺癌免疫微环境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经125I粒子植入放疗的116例≤cT3期前列腺癌患者临床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统计患者术后5年、8年的生化复发率、总生存率;分别采用Log-rank法和Cox比例风险模型评估穿刺活检前PSA值、穿刺病理Gleason评分、cT分期、穿刺活检阳性针数率、危险度分级、前列腺体积与患者术后生化复发率、总生存率的关系。采集32例低危、中危前列腺癌患者和12例健康志愿者外周血样本,采集125I粒子植入术后1、3、6、12个月的外周血样本,流式细胞学技术检测CD3+T、CD4+T、CD8+T和NK细胞的百分比值;检测术后1、3、6、12个月PSA值。回顾分析≤cT3期前列腺癌患者资料:前列腺穿刺活检后2-3周行前列腺癌切除术的患者,20例;穿刺活检后接受至少6个月规范内分泌治疗再行前列腺癌切除术的患者,20例;C组:前列腺穿刺活检后1个月内接受125I粒子植入放疗,后因排尿困难、尿潴留或前列腺癌复发同时合并有排尿困难、尿潴留于放疗后的6-54个月接受延迟性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23例;分别对每例患者的穿刺活检确诊癌组织和前列腺根治术、LDR-BT术后接受TURP的组织切片进行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前列腺癌细胞PD-L1的阳性表达情况、肿瘤微环境中CD3+T、CD4+T、CD8+T、Foxp3+Treg、PD-1+T细胞的密度和分布情况;主要分析每例患者上述检测指标在接受125ILDR-BT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116例≤cT3期前列腺癌患者粒子植入放疗后5年、8年生化复发率分别为25%、44%;5年、8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0.2%、62.1%;多因素分析提示Gleason评分、穿刺活检阳性针数率、cT分期、前列腺体积是术后生化复发的独立预测因素,而Gleason评分、cT分期是总生存率的独立预测因素;≤cT3a期前列腺癌,Gleason评分、穿刺活检阳性针数率、前列腺体积、危险度分级与术后生化复发有关,而仅Gleason评分与总生存率有关。前列腺癌患者外周血中免疫活性细胞的相对计数(百分比)远低于健康对照组;PSA水平在LDR-BT术后6个月时降至很低;分别在术后的不同时间,CD3+T、CD4+T和NK细胞百分比明显增加;虽然CD8+T细胞百分比未见明显改变,但术后3个月时CD4/CD8比值呈明显增加。在前列腺穿刺活检癌组织中,肿瘤细胞PD-L1阳性表达率为55.6%(35/63);所有的活检癌组织中均可见CD3+、CD4+、CD8+T细胞浸润;73%(46/63)的组织中可见Foxp3+T细胞表达,但细胞数量较少;55.6%的组织中可见PD-1+T细胞表达和42.9%的组织可见GranzymeB+T细胞表达,但表达数量也很少;经125I粒子植入治疗后行TURP术的前列腺癌组织中,肿瘤细胞上PD-L1表达明显上调95.8%(22/23),而且表达强度也增加;肿瘤内CD3+、CD4+、CD8+T细胞数量明显增加;PD-1+和Foxp3+T细胞数量也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但后者增加幅度很小。结论:125I粒子植入治疗低危组前列腺癌效果理想;中、高危组,尤其是T3a-T3b期及Gleason评分≥8分者,应考虑结合外放疗和内分泌治疗;腺体体积较大不影响术后生化复发率、总生存率;穿刺活检阳性针率偏高者,术后应加强对PSA值的监测,必要时行穿刺活检,明确复发原因,并给予针对性治疗。前列腺癌患者CD3+T、CD4+T、CD8+T和NK细胞表达失调;125I粒子植入放疗可以有效地杀死肿瘤细胞并激活细胞免疫的发生。所有的前列腺癌组织肿瘤微环境中均可见浸润性T淋巴表达,但肿瘤抗原特异性T细胞很少;125I粒子植入治疗可以促进前列腺癌患者的肿瘤免疫反应;同时联合免疫检查点阻断治疗是合理的,或许也很有必要。
李金刚[5](2017)在《放射性粒子125I平面模型对肺癌A549细胞的损伤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研究125I放射性粒子对离体肺癌A549细胞的损伤作用,比较不同距离125I放射性粒子对肺癌A549细胞损伤程度,比较不同衰减状态下125I放射性粒子都肺癌A549细胞损伤效应的变化。为临床放射性粒子125I近距离治疗肺癌提供更精准的放射剂量依据。方法:制作简易5粒125I粒子的离体辐射粒子模型,使用35mm基板,在基板中心及上下左右各1cm距离处包埋125I粒子。取生长状态良好的肺癌A549细胞均匀种植在96孔板相应区域,将96孔板平行放置在放射平面上下,根据距离不同分为5mm、10mm且设置空白对照组,合适培养条件下,连续近距离辐照48h,去除辐照条件继续培养24h,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存活率。取生长状态良好的肺癌A549细胞均匀种植在35mm培养皿中,将35mm培养皿平行放置在放射平面上下,实验组根据距离不同分为5mm、10mm并设置空白对照,合适培养条件下连续近距离辐照48h,去除辐照条件继续培养24h,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及凋亡周期。取生长状态良好的肺癌A549细胞均匀种植35mm培养皿中,培养皿中加入无菌盖玻片,使其贴壁生长,实验组根据距离不同分为5mm、10mm,空白对照,合适培养条件中近距离持续辐照48h天,去除辐照条件培养24h天,显微镜及免疫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及免疫荧光情况。结果:MTT比色法及流式细胞仪结果显示;离体125I粒子平面对实验组A549细胞具明显损伤作用(P<0.05)有统计学意义。组内比较发现,125I粒子平面对实验组A549细胞凋亡程度与距离呈正比,5mm距离组细胞凋亡程度重,其次是10mm距离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流式细胞仪细胞周期检测结果;放射性粒子平面对A549细胞阻滞作用集中在S、G2及M期(P<0.05)有统计学意义。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损伤结果;离体125I粒子平面对实验组细胞损伤以细胞凋亡作用为主(早期凋亡)(P<0.05)有统计学意义。MTT及流式细胞仪组间实验结果显示;A549细胞损伤与粒子衰减呈反比关系,早期粒子辐照导致的细胞损伤作用强于中晚期(P<0.05)有统计学意义。HE染色;实验组能见损伤细胞中出现凋亡细胞(内含凋亡小体),正常组未见明显凋亡细胞。免疫荧光染色;实验组见部分细胞荧光绿染及红染,对照组未见细胞荧光绿染及红染。结论:5粒125I放射性粒子模型对肺癌A549细胞具有损伤作用,距离越近,损伤越重。125I放射性粒子活度(衰减状态)对肺癌A549细胞损伤有影响,早期活度越高,损伤越重。125I放射性粒子将A549细胞阻滞在S、G2和M期。125I放射性粒子导致A549细胞损伤以细胞凋亡为主。
王伟昱[6](2014)在《不同活度的125Ⅰ粒子组织间植入对兔VX2肝癌生长抑制作用的实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恶性肿瘤发病率日益增加,其病死率一直高居不下,给患者及全球经济带来沉重负担,因此肿瘤的预防、治疗和预后一直受到广泛关注。手术、化疗及放疗仍为肿瘤治疗的基本方法,针对肿瘤患者选择适合的治疗方案,以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已成为医学研究的热点课题之一。近年来,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恶性肿瘤因其高精度、微创和疗效肯定等优势,在临床应用上显示了非常广阔的前景,但对于125I粒子植入治疗肿瘤的机理及其相关基础实验研究国内外报道的均不多,本研究利用兔VX2肝移植瘤模型的建立,拟探讨CT导引下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恶性肿瘤的作用及其机制,为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恶性肿瘤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第一部分不同方法建立兔VX2肝癌模型的比较研究目的:采用两种方法建立兔VX2肝移植瘤模型,观察并比较两种方法的移植瘤成功率、并发症及移植瘤生长、转移情况;探讨适合125I粒子植入治疗研究的理想移植瘤模型。方法:采用VX2肝癌细胞株进行细胞培养,收集细胞混悬液注射到新西兰大耳白兔双侧后肢皮下,建立荷瘤动物移植瘤种兔模型。两周后将荷瘤种兔处死,取出肿瘤灶,选取肿瘤组织有活性的部分,分别采用VX2肿瘤细胞悬液法和VX2肿瘤组织接种法制备兔VX2肝移植瘤模型。比较两种方法兔移植瘤模型建立的成瘤率,观察两组移植瘤生长转移情况并比较两组瘤兔自然生存期。结果:两种方法均能顺利建立兔肝移植瘤模型,移植成功率均达到100%(16/16),两种方法均无严重并发症,均未出现腹腔大出血及意外死亡情况,其中组织块组2例实验兔术中出现出血,经简单处理后止血。与细胞悬液组比较,组织块组瘤兔出现腹水及淋巴结转移时间较晚,生存期较长(P<0.05)。结论:1.VX2肿瘤细胞悬液法和VX2肿瘤组织接种法均可成功制备肿瘤模型。2.组织接种法制备的移植瘤模型更适合本研究125I粒子植入研究,125I粒子植入的最佳时间为肿瘤移植后2-3周。第二部分:CT导引下不同活度125I粒子植入治疗兔VX2肝癌的比较观察目的:观察并比较不同活度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对肿瘤的抑制作用及对机体的损伤方法:根据第一部分实验结果,采用组织接种方法制备兔VX2肝移植瘤模型36只,雌19只,雄17只,体重2-3kg。所有成瘤动物采用单笼饲养管理,混合营养颗粒饲料喂养,自由饮水,实验前经体重测量及CT扫描选取瘤兔体重及肝肿瘤体积大小无明显差异的肝移植瘤模型24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8只,其中两组为治疗组,用作粒子植入,另一组为对照组,每组粒子植入前进行CT扫描,将肿瘤CT图像输入TPS,进行术前治疗计划的制定,按照治疗计划,在CT导引下分别将初始活度为0.7mCi125Ⅰ粒子(0.7mCi125Ⅰ组)、初始活度为1.0mCi125Ⅰ粒子(1.0mCi125Ⅰ组)、活度为0mCi空壳粒子(对照组)植入肿瘤病灶内治疗。分别于术前即刻、术后2周、4周测量每组实验瘤兔体重、肿瘤体积、血常规、肝肾功能变化,并于术后5周处死实验兔,观察移植瘤病理改变。结果:(1)经不同初始活度125I粒子植入治疗后,均可观察到两组治疗组瘤兔生存状态好转,精神转好,活动状况、反应均较佳,皮毛光泽度增加,活动增加,食欲有所恢复,且在1.0mCi125Ⅰ粒子植入治疗组中,恢复情况显着优于对照组。(2)不同初始活度125I粒子植入治疗兔肝VX2移植瘤均可延缓治疗组瘤兔的体重减轻,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治疗组组间比较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3)不同初始活度125I粒子植入治疗兔肝VX2移植瘤均可延缓瘤兔的肿瘤增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1.0]mCi125Ⅰ粒子植入组较0.7mCi125I粒子植入组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CT及组织学观察均证实不同初始活度125I粒子植入治疗兔肝VX2移植瘤可促使肿瘤坏死增加,肿瘤缩小,且1.0nCi125Ⅰ粒子植入组改变更加明显。(5)125I粒子植入治疗对兔VX2移植肿瘤模型血液学的影响。治疗后第2周,两治疗组兔WBC较正常值均出现增多,对照组无明显变化,两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两治疗组组间比较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4周,两治疗组兔WBC数值下降,对照组无明显变化,两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两治疗组组间比较差异也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两治疗组及对照组各瘤兔RBC及Hb治疗前后不同时段均无明显变化,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6)不同初始活度125I粒子植入治疗对兔VX2移植肿瘤模型的肝肾功能的影响。粒子植入后2周,两治疗组瘤兔ALT及AST均有明显降低,对照组ALT及AST数值升高,两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两治疗组组间比较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粒子植入后4时,两治疗组瘤兔ALT及AST数值进一步降低降低,而对照组ALT及AST数值进一步升高,两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两治疗组组间比较发现,1.0mCi125Ⅰ粒子植入组较0.7mCi125Ⅰ粒子植入组数值下降更明显(P<0.05)(见表6)。粒子植入后2周、4周时,各组瘤兔BUN及Scr数值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1.CT导引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可使肿瘤细胞坏死,抑制肿瘤的生长,改善动物模型的生活质量。2.CT导引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副作用小。3.1.0mCi125Ⅰ粒子植入组作用优于0.7mCi125Ⅰ粒子植入组。第三部分:CT导引下不同活度125I粒子植入对兔VX2肝癌的抑癌机制研究目的:探讨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机制;比较不同活度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作用强度,以及对机体免疫应答的影响。方法:125I粒子植入5周后耳缘静脉注射空气法处死实验兔,取出肿瘤病灶,回收病灶内的125I粒置入密封铅罐内,将各组肿瘤组织放入匀浆机样本槽内,加入PBS液,制备单细胞悬液,并调整细胞浓度为1×106/ml~5×106/ml,流式细胞仪检测125I粒子近距离放射治疗对肿瘤细胞细胞周期及细胞凋亡率的影响,Real-time PCR检测125I粒子植入治疗兔VX2移植瘤凋亡和生长相关因子的影响。免疫印迹法测定125I粒子植入治疗兔VX2移植瘤中凋亡和生长相关蛋白的表达。检测125I粒子植入治疗兔VX2移植瘤Caspase3活性改变。结果:(1)不同初始活度125I粒子植入治疗对兔VX2移植瘤可使肿瘤细胞早期凋亡率逐渐上升(P<0.05);1.0mCi125I粒子植入组对肿瘤细胞凋亡的影响更加明显。(2)125I粒子植入治疗对兔VX2移植瘤的细胞周期停滞于G2/M细胞周期,1.0mCi125Ⅰ粒子植入组对G2/M细胞周期停滞作用更强(P<0.05)。(3)不同初始活度125I粒子植入治疗均可使Bcl-2表达下调,同样1.0mCi125Ⅰ粒子植入组作用更加明显(P<0.05)。不同初始活度125I粒子植入治疗均可使Bax不同程度的表达增加,1.0mCi125Ⅰ粒子植入组对Bax表达增加促进作用更加明显(P<0.05)。不同初始活度125I粒子植入治疗均可使VEGF表达下调,两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明显差异(P<0.05);两治疗组组间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不同初始活度125I粒子植入治疗可显着增加肿瘤组织中Caspase3的活性显着增加,两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明显差异(P<0.05);两治疗组组间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25I粒子植入治疗通过改变细胞周期,诱导肿瘤细胞的凋亡抑制肿瘤的生长、增殖。125I粒子植入治疗可改变凋亡相关基因及编码蛋白的表达,以及抑制肿瘤细胞新生血管生成。125I粒子植入治疗肿瘤目前临床应用较广泛,临床报道较多,但对于不同初始活度的125I粒子抗肿瘤作用的比较以及作用机制的分析报道不多,本研究通过建立兔肝VX2移植肿瘤模型,利用不同初始活度125I粒子植入治疗,对125I粒子抑制肿瘤生长、增殖的作用进行观察比较,并阐述其可能作用机制。本研究结果提示125I组织间植入治疗可以抑制肝移植瘤增殖生长,副作用较小,安全有效,并初步说明125I粒子植入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分子生物学机制,为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恶性肿瘤提供有效的理论依据和进一步研究的实验基础。本研究由于设计样本量少,时间有限,仅检测了凋亡相关蛋白及细胞因子的表达变化,对发生这些变化的机制研究不够深入,今后我们将进一步通过扩大样本量,并对诱导凋亡的机制进一步深入研究。
邓必勇,蔡郑东[7](2014)在《放射性粒子近距离治疗骨与软组织肿瘤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放射治疗包括放射治疗科的肿瘤放射治疗及核医学科的内用同位素治疗。放射治疗又分为2种照射方式,一种为远距离放疗(外照射),即放射源与患者身体保持一定距离,这种治疗方式用途最广,同时是临床最主要的治疗途径。另一种为近距离治疗,又称为内照射治疗,是指将放射源置于肿瘤内部或肿瘤组织5 cm范围内,其分为腔内治疗、管内治疗、组织间照射(放射性粒子植入)及术中置管、预制模型后装。放射性粒子近距
彭阳红[8](2011)在《125I-103Pd复合性放射性粒子抑瘤作用的基础研究》文中认为目的:1、构建125I-103Pd复合性放射性粒子,并与125I和103Pd粒子比较,评价其对肿瘤细胞杀伤效应及抑瘤效果;2、比较125I-103Pd与125I及103Pd三种粒子对肿瘤细胞凋亡、增殖及代谢的影响,探索125I103Pd复合粒子对肿瘤细胞杀伤的机理。方法:1、采用化学镀层的方法构建125I103Pd复合性放射性粒子,采用自显影及粒子活度测定评价粒子的均一性;2、细胞学实验:选取A549、GLC-82、95D及H460四株肺癌细胞,进行细胞杀伤、凋亡及增殖实验,比较125I-103Pd与125I及103Pd三种粒子对肿瘤细胞体外生长的影响。3、小鼠移植瘤粒子植入治疗实验:建立小鼠移植瘤模型,比较125I-103Pd与125I及103Pd三种粒子的抑瘤效果;4、PET-CT分子影像学实验:采用18F-FDG、18F-FLT及11C-CH三种显像剂进行小鼠肿瘤A549及95D移植瘤模型显像,比较125I-103Pd与125I及103Pd三种粒子对肿瘤代谢及增殖的影响,探索125I-103Pd复合粒子对肿瘤细胞杀伤的机理。结果:1、粒子组自显影及活度测定表明,125I-103Pd复合粒子构建成功,均一性可靠;2、体外粒子对肿瘤细胞杀伤实验表明,48h内103Pd粒子效果最好,125I-103Pd复合粒子次之,125I杀伤效果最弱,细胞杀伤有效范围未见明显差异,粒子周围2-3个粒子直径范围内四种肿瘤细胞的生长均受到明显抑制。3、细胞凋亡实验表明,2Gy照射剂量下,125I-103Pd与125I及103Pd粒子对A549细胞凋亡的影响无明显差异,对于95D细胞,103Pd粒子诱导细胞凋亡及死亡的作用较125I-103Pd及125I粒子强,125I-103Pd与125I粒子间差异不明显;4Gy照射剂量下,对于A549及95D细胞,125I-103Pd复合粒子促凋亡作用较125I及103Pd粒子强,而103Pd粒子对肿瘤细胞的致死效应较125I-103Pd及125I粒子明显。4、体外细胞增殖实验表明,103Pd粒子在第1~4天,对肿瘤细胞生长的抑制效果强于125I-103Pd及125I粒子(P<0.05),第5~7天125I-103Pd与103Pd粒子对肿瘤细胞生长的抑制效果相当(P>0.05);125I粒子对肿瘤增殖的影响最小(P<0.05);5、体内移植瘤粒子植入治疗实验表明,125I-103Pd复合粒子抑瘤作用强于103Pd和125I粒子(P<0.05),103Pd和125I粒子抑瘤效果无明显差异;6、A549移植瘤模型的PET-CT结果表明:125I-103Pd、125I及103Pd粒子组的葡萄糖及核苷酸代谢明显低于空白粒子组;103Pd粒子对肿瘤的葡萄糖代谢影响最明显,125I-103Pd复合粒子次之,而125I粒子最弱;粒子植入初期,103Pd粒子对肿瘤的核苷酸代谢影响最明显,而中后期125I-103Pd复合粒子对核苷酸代谢影响最明显;125I粒子在治疗初期对肿瘤核苷酸代谢影响最弱,中后期与103Pd粒子作用相当;肿瘤A549核苷酸代谢与葡萄糖代谢的趋势一致,随着观察时间的延长,摄取值均降低。7、95D移植瘤模型的PET-CT结果表明:125I-103Pd复合粒子对肿瘤95D的葡萄糖及核苷酸代谢的影响较125I粒子大;95D肿瘤核苷酸代谢与葡萄糖代谢趋势不一致:糖代谢水平持续走低,而核苷酸代谢在治疗中后期无明显差异。8、125I-103Pd,125I及103Pd粒子对肿瘤的磷脂代谢影响明显,但三个粒子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1、125I-103Pd复合性放射性粒子制备工艺可靠,粒子均一性较好;2、125I-103Pd与125I及103Pd粒子比较,其有效杀伤范围未见明显差异;3、125I粒子主要是通过诱导凋亡来杀伤肿瘤细胞;103Pd粒子则主要通过射线的直接杀伤作用,引起细胞死亡;125I-103Pd复合粒子则兼顾了两种核素的特性;4、125I-103Pd复合粒子的抑瘤效果强于103Pd与125I粒子,103Pd与125I粒子的抑瘤效果相当;5、125I-103Pd与125I及103Pd粒子对肿瘤的葡萄糖代谢、核苷酸代谢及磷脂代谢影响均较明显,但125I-103Pd复合粒子对肿瘤核苷酸代谢的影响较125I及103Pd粒子明显;核苷酸代谢水平高低更能反映粒子治疗后的抑瘤效果。
胡楠[9](2011)在《多枚103Pd籽源空间剂量分布及计算机模拟研究》文中指出当今社会,恶性肿瘤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目前,医学上治疗肿瘤的主要方法有外科手术、化疗、放射治疗等手段,而现代医学是以微创伤和无创伤的精确治疗作为发展的方向,因此,放射治疗已成为恶性肿瘤治疗的主要方法。种子源近距离放射治疗就是将封装的放射性核素种子源放置在肿瘤体附近、肿瘤体内或肿瘤体表面实施照射的一类放射治疗于段的总称。剂量分布的计算是近距离放射治疗计划设计中的基础与核心。依据美国医学物理家协会43号报告(AAPM TG No.43)及其更新报告中的模型、剂量参数和实验数据,从理论上研究了103Pd种子源近距离放射治疗剂量计算模型。本文对单枚103Pd种子源剂量计算模型中的径向剂量函数进行了研究,并应用非线性理论建立了数学模型。通过曲线拟合得到的径向剂量函数计算模型与其他模型相比,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吻合较好。在单枚103Pd种子源剂量计算模型的基础上,利用“标量叠加”的方法,从理论上推导并得到多枚103Pd种子源剂量计算的数学模型。应用上述模型得到的理论计算结果与临床实验结果基本一致。此外,上述模型具有灵活性和普遍适用性,只需更改相应的参数就可以用于其它不同种类和类型的种子源的剂量计算。以103Pd种子源剂量计算模型为理论基础,开发了103Pd种子源近距离治疗剂量计算软件系统。该系统主要由四个界面构成,主要功能包括:计算不同种类核素经过一段时间以后的衰变活度;计算不同种类和类型的种子源在二维平面内或者三维空间中某一点的剂量率;计算经过一段时间以后的种子源吸收剂量;绘制种子源在二维平面内的等剂量曲线和在三维空间中的等剂量曲面;保存各种计算结果、图片和界面等。尤其是在种子源三维等剂量曲面的显示方面,软件设置了弹出图形显示窗口的功能,通过旋转来改变等剂量曲面的方位角和仰角,方便使用者从不同视角来观察等剂量曲面。该系统界面友好,操作简便,交互性和兼容性强,运行速度快。将该软件系统应用于临床,与临床实验结果基本一致,可以进一步推广应用。
王忠敏[10](2011)在《影像引导下125I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胰腺癌的基础和临床研究》文中指出125I放射性粒子治疗胰腺癌早期疗效的动物实验研究目的:探讨18F-FDG Micro-PET/CT对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胰腺癌裸鼠移植瘤疗效进行早期评价的应用价值。方法:人胰腺癌SW1990细胞株接种于BABL/c裸鼠右下肢旁腹股沟区偏背侧皮下,成瘤后取瘤块接种,6周后成瘤8-10mm,共12只成瘤大小合适的裸鼠用于实验,12只荷瘤裸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空载粒子组和125I粒子植入组,每组4只。治疗前及治疗后1周行18F-FDG Micro-PET/CT检查,计算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平均标准摄取值(SUVmean)、肿瘤体积及坏死率。瘤体标本行HE染色和TK1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结果:3组治疗前SUVmax和SUVmean值分别为2.73±2.29和0.58±0.37,2.65±1.36和0.56±0.41,3.63±1.65和0.85±0.5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1周3组SUVmax和SUVmean分别为3.53±1.120和0.57±0.26,3.83±2.133和0.59±0.236,0.29±0.23和0.02±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62,P=0.01; F=10.34, P=0.005)。125I粒子植入组SUVmax和SUVmean明显低于空载粒子植入组及空白对照组,而空载粒子组和空白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且125I粒子植入组SUVmax和SUVmean明显低于治疗前,而空载粒子组和空白对照组均较治疗前无统计学差异。3组治疗前肿瘤坏死率分别为(9.75±3.10)%, (11.41±5.33)%和(12.46±4.69)%,无统计学意义;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发现,3组TK1阳性染色指数分别为(64.25±1.71)%、(62.25±2.22)%和(38.25±1.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33.67, p<0.001),125I粒子植入组明显低于空载粒子植入组及空白对照组(P<0.001),SUVmax与TK1阳性染色指数有一定的正相关性(r=0.85,P=0.001)。结论:18F-FDG Micro-PET/CT是监测125I粒子治疗胰腺癌早期疗效的有效方法。影像引导下125I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胰腺癌疗效评估的临床实验研究目的:探讨CT引导下125I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胰腺癌技术的可行性和临床疗效。方法:2004年12月至2010年6月对40例手术不能切除的晚期胰腺癌患者进行CT引导下植入125I粒子治疗。全组40例患者中,男25例,女15例,年龄38-89岁,中位年龄69岁。采用TPS(treatment planning system)重建胰腺肿瘤的三维立体图像,计算出125I粒子植入的粒子数目、空间分布和剂量分布率,在CT引导下将125I粒子植入胰腺肿瘤内,采用125I粒子活度为0.5-0.9mCi/颗,相隔1.0~1.5cm植入,避开血管、胰管等周围重要脏器。放射性粒子的肿瘤匹配周边剂量(matched peripheral dose,MPD)为31.1~130Gy。中位植入粒子36颗(18~68颗),术后即刻行CT扫描进行粒子质量验证。结果:全组肿瘤平均直径为4.9cm。治疗后随访2~30个月。术后患者顽固性疼痛症状明显缓解(P<0.05),Karnofsky评分显着提高(P<0.05)。平均术后2~5d疼痛开始缓解。术后2个月CT随访,肿瘤完全缓解(CR)3例,部分缓解(PR)20例,无变化(NC)14例,进展(PD)3例,总有效率为(CR+PR)57.5%。全组中位生存期为10.2个月,Ⅱ、Ⅲ、Ⅳ期粒子植入术后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4.7、10.9及7.1个月;6个月和12个月累计生存率分别为100%、88%、62%和70%、41%、0%。40例患者中有21例患者术前CA19-9升高,术后1~3个月复查CA19-9降低,125I粒子植入后1个月肿瘤标志物水平与植入前比较明显降低(P<0.05)。3例患者术后随访发现4颗粒子迁移到肝脏内。在随访过程中未见上消化道出血、胰腺炎、胰瘘及放射性肠炎等严重并发症。结论:CT引导下125I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胰腺癌,近期疗效确切,具有很好的姑息止痛疗效,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是一种安全、有效、并发症发生率低的微创治疗方法,远期疗效尚待进一步随访和观察。
二、放射活性~(103)Pd粒子近距离照射治疗肿瘤初步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放射活性~(103)Pd粒子近距离照射治疗肿瘤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放射性水凝胶搭建三重联合治疗用于协同抗肿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肿瘤 |
1.2 肿瘤治疗 |
1.2.1 光热治疗和光动力学治疗 |
1.2.2 肿瘤免疫治疗 |
1.2.3 肿瘤化疗 |
1.2.4 放射治疗 |
1.2.4.1 纳米粒子 |
1.2.4.2 可注射水凝胶 |
1.3 放疗耐受 |
1.3.1 细胞周期阻滞 |
1.3.2 DNA自我修复 |
1.3.3 肿瘤乏氧 |
1.4 放疗增敏剂 |
1.5 课题的提出 |
第二章 酸响应性聚集的GNPS SYSTEM用于肿瘤的放疗-光热联合治疗 |
引言 |
2.1 实验材料与设备 |
2.1.1 实验试剂 |
2.1.2 实验仪器设备 |
2.2 实验方法 |
2.2.1 GNPs的合成及表征 |
2.2.2 多肽KGGKGGKC修饰小分子DA |
2.2.3 GNPs system的合成 |
2.2.4 GNPs system的表征 |
2.2.5 GNPs system的光热性能研究 |
2.2.5.1 光热升温曲线 |
2.2.5.2 GNPs system的体外光热治疗实验 |
2.2.6 GNPs system的放疗增敏研究 |
2.2.6.1 彗星电泳实验 |
2.2.6.2 γH2AX染色 |
2.2.6.3 克隆形成实验 |
2.2.6.4 Rad 51染色 |
2.2.7 GNPs system的体内成像实验 |
2.2.7.1 光热成像实验 |
2.2.7.2 光声成像 |
2.2.7.3 CT成像 |
2.2.8 基于GNPs system体内联合抗肿瘤实验 |
2.2.8.1 肿瘤生长抑制实验 |
2.2.8.2 HE染色 |
2.2.8.3 TUNEL染色 |
2.2.9 数据分析 |
2.3 实验结果 |
2.3.1 GNPs system的体外响应性表征 |
2.3.2 GNPs system的光热性质 |
2.3.3 GNPs system的放疗增敏研究 |
2.3.4 GNPs system的体内成像 |
2.3.5 基于GNPs system体内联合抗肿瘤实验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构建可原位注射的、~(131)I同位素负载的水凝胶用于肿瘤内部不间断放疗 |
引言 |
3.1 实验材料与设备 |
3.1.1 实验试剂 |
3.1.2 实验仪器设备 |
3.2 实验方法 |
3.2.1 mPEG-P(Tyr)8聚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
3.2.2 mPEG-P(Tyr)8聚合物的体外相容性研究 |
3.2.3 ~(131)I标记mPEG-P(Tyr)_8与纯化 |
3.2.4 mPEG-P(Tyr-~(131)I)_8的标记稳定性及体内滞留研究 |
3.2.5 mPEG-P(Tyr-~(131)I)_8水凝胶的体内相容性研究 |
3.2.6 ~(131)I-Hydrogel/ Smac-R9的放疗增敏研究 |
3.2.6.1 ROS检测 |
3.2.6.2 彗星电泳实验 |
3.2.6.3 γH2AX染色 |
3.2.7 体内抗肿瘤实验 |
3.2.8 数据分析 |
3.3 实验结果 |
3.3.1 mPEG-P(Tyr)_8水凝胶的组装与表征 |
3.3.2 mPEG-P(Tyr-~(131)I)_8水凝胶的制备 |
3.3.3 mPEG-P(Tyr-~(131)I)_8水凝胶的体内降解研究 |
3.3.4 mPEG-P(Tyr-~(131)I)_8水凝胶的体内安全性 |
3.3.5 ~(131)I-Hydrogel/ Smac-R9的体外放疗增敏研究 |
3.3.6 ~(131)I-Hydrogel/ Smac-R9的体内放疗增敏研究 |
3.4 小结 |
第四章 基于MPEG-P(TYR-~(131)I)_8水凝胶构建三重联合治疗用于协同抗肿瘤 |
引言 |
4.1 实验试剂和仪器 |
4.1.1 实验试剂 |
4.1.2 实验仪器设备 |
4.2 实验方法 |
4.2.1 比较GNPs system和GNRs的放疗增敏效果 |
4.2.1.1 彗星电泳实验 |
4.2.1.2 γH2AX染色 |
4.2.1.3 克隆形成实验 |
4.2.1.4 体内抑瘤实验 |
4.2.2 比较GNPs system和GNRs的光热升温效果 |
4.2.2.1 GNPs system的体外光热升温研究 |
4.2.2.2 Hydrogel/GNPs system的体外光热升温研究 |
4.2.2.3 Hydrogel/GNPs system的体内光热升温研究 |
4.2.2.4 Hydrogel/GNPs system的体内光热改善乏氧研究 |
4.2.3 mPEG-P(Tyr)8水凝胶负载DOX (hydrogel/DOX)的体内外表征 |
4.2.3.1 Hydrogel/DOX的药物释放曲线 |
4.2.3.2 Hydrogel/DOX的细胞毒作用 |
4.2.3.3 Hydrogel/DOX的肿瘤内渗透研究 |
4.2.4 基于GNPs aggregates的光热治疗联合化疗的抗肿瘤效果研究 |
4.2.5 基于放射性水凝胶构建三重联合治疗及表征 |
4.2.6 多功能的杂化水凝胶(hybrid hydrogel)的抗肿瘤协同机制验证 |
4.2.6.1 彗星电泳实验 |
4.2.6.2 Rad 51染色 |
4.2.6.3 Edu染色实验 |
4.2.7 三重联合治疗平台体内抗肿瘤实验研究 |
4.2.7.1 肿瘤生长抑制实验 |
4.2.7.2 HE染色 |
4.2.7.3 Ki-67染色 |
4.2.7.4 TUNEL检测 |
4.2.8 数据分析 |
4.3 实验结果 |
4.3.1 比较GNPs system和GNRs的放疗增敏效果 |
4.3.2 比较响应性GNPs system和GNRs的光热增敏效果 |
4.3.3 Hydrogel/GNPs aggregates光热效果研究 |
4.3.4 Hydrogel/DOX的体内外表征 |
4.3.4.1 Hydrogel/DOX的体外释放和细胞毒作用 |
4.3.4.2 Hydrogel/DOX的体内释放和肿瘤蓄积 |
4.3.4.3 基于GNPs aggregates的光热治疗联合化疗的抗肿瘤效果研究 |
4.3.5 基于放射性水凝胶构建三重联合治疗及表征 |
4.3.6 ~(131)I-Hydrogel/DOX/GNPs aggregates水凝胶的抗肿瘤协同机制验证 |
4.3.7 三重联合治疗体内抗肿瘤研究 |
4.4 小结 |
第五章 讨论 |
第六章 全文总结 |
6.1 全文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论文相关综述 Recent advances of smart acid-responsive gold nanoparticles in tumor therapy |
REFERENCES |
英文缩略语中英文对照表 |
个人简介 |
致谢 |
(2)免疫疗法联合125I放射粒子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符号说明 |
前言 |
研究现状、成果 |
研究目的、方法 |
一、~(125)I联合免疫调节人肺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研究 |
1.1 对象和方法 |
1.1.1 主要试剂、材料与仪器设备 |
1.1.2 实验方法 |
1.2 结果 |
1.2.1 蛋白印迹法检测H1299,SPC-A1和A549中PD-L1 表达情况 |
1.2.2 不同处理组对H1299肿瘤细胞抑制率的比较 |
1.2.3 流式检测不同处理组H1299 肿瘤细胞凋亡结果 |
1.2.4 肿瘤细胞侵袭试验结果 |
1.3 讨论 |
1.4 小结 |
二、联合疗法在小鼠移植瘤模型中的疗效研究 |
2.1 对象和方法 |
2.1.1 主要试剂与材料 |
2.1.2 试验方法 |
2.2 结果 |
2.2.1 小鼠移植瘤模型的建立 |
2.2.2 各组荷瘤鼠肿瘤疗效的观察 |
2.2.3 不同处理组标本HE染色及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
2.2.4 流式细胞学实验检测各组PD-L1 含量结果 |
2.2.5 通过real-time PCR检测各处理组对PD-L1mRNA表达量的影响 |
2.3 讨论 |
2.4 小结 |
三、~(125)I联合抗PD-L1基因表达差异及其通路相关分子 |
3.1 对象和方法 |
3.1.1 主要试剂、材料与仪器设备 |
3.1.2 实验方法 |
3.2 结果 |
3.2.1 RNA质检结果 |
3.2.2 分析mRNA的差异的表达 |
3.2.3 分析mRNA的富集 |
3.3 讨论 |
3.4 小结 |
全文结论 |
论文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综述 非小细胞肺癌免疫疗法及放射性粒子近距离治疗研究进展 |
综述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脊柱转移癌125I粒子肿瘤边缘布源近距离放疗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参考文献 |
第一部分 不同骨密度的椎体松质骨~(125)I粒子半价层的检测 |
材料和仪器 |
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脊柱转移癌~(125)I粒子肿瘤边缘分布近距离放疗模型的建立 |
实验材料和仪器 |
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同轴穿刺经皮椎体成形术并~(125)I植入手术治疗脊柱转移癌 |
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部分 ~(125)I籽源脊柱肿瘤边缘植入治疗辅助操作系统的研制 |
一、~(125)I籽源脊柱肿瘤边缘植入治疗的器械研制 |
二、肿瘤边缘一粒子空间定位仿真系统软件的研制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五部分 IL6在~(125)I粒子引起放射性脊髓炎中的作用实验研究 |
病例纳入与排除标准 |
材料和仪器 |
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全文总结 |
附录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4)粒子植入治疗前列腺癌的临床分析及对免疫微环境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研究现状、成果 |
研究目的、方法 |
一、~(125)I粒子植入治疗≤cT3期前列腺癌的临床效果及影响因素 |
1.1 对象和方法 |
1.1.1 研究对象 |
1.1.2 研究方法 |
1.1.3 统计学方法 |
1.2 结果 |
1.2.1 随访结果 |
1.2.2 单因素分析 |
1.2.3 多因素分析 |
1.3 讨论 |
1.4 小结 |
二、分析前列腺癌~(125)I粒子植入治疗后外周血中T和NK细胞表达变化 |
2.1 对象和方法 |
2.1.1 研究对象 |
2.1.2 研究材料和方法 |
2.2 结果 |
2.2.1 前列腺癌患者外周血中免疫活性细胞的相对计数(百分比)远低于健康对照组 |
2.2.2 前列腺癌~(125)I粒子植入术后PSA的变化情况及相关并发症随访情况 |
2.2.3 前列腺癌~(125)I粒子植入治疗对外周血免疫细胞的影况 |
2.3 讨论 |
2.4 小结 |
三、~(125)I粒子植入治疗对前列腺癌免疫微环境影响的初步分析 |
3.1 对象和方法 |
3.1.1 研究对象及分组 |
3.1.2 研究材料和方法 |
3.2 结果 |
3.2.1 3组患者的一般情况比较 |
3.2.2 HE染色及各T细胞亚型免疫组化结果 |
3.2.3 各组肿瘤细胞组织PD-L1的表达情况 |
3.2.4 肿瘤微环境中T细胞上GranzymeB的表达情况 |
3.3 讨论 |
3.4 小结 |
全文结论 |
论文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综述 前列腺癌免疫治疗的现状 |
综述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放射性粒子125I平面模型对肺癌A549细胞的损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符号说明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附图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不同活度的125Ⅰ粒子组织间植入对兔VX2肝癌生长抑制作用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前言 |
第一部分 不同方法建立兔VX2肝癌模型的比较研究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附表 |
附图 |
第二部分 CT导引下不同活度~125Ⅰ粒子植入治疗兔VX2肝癌的比较观察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附表 |
附图 |
第三部分 CT导引下不同活度~125Ⅰ粒子植入对兔VX2肝癌的抑癌机制研究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附表 |
附图 |
结论 |
一、本研究意义 |
二、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英文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7)放射性粒子近距离治疗骨与软组织肿瘤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医学放射性粒子的特性及治疗原理 |
2放射性粒子治疗骨与软组织瘤的适应证及禁忌证 |
3临床应用 |
(8)125I-103Pd复合性放射性粒子抑瘤作用的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125)I-~(103)Pd复合性放射性粒子的研制与体外抑瘤作用研究 |
引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第二部分 ~(125)I-~(103)Pd复合性放射性粒子体内抑瘤作用的实验研究 |
引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第三部分 PET影像评价~(125)I-~(103)Pd复合性放射性粒子体外抑瘤效果 |
引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放射性粒子在支气管肺癌近距离治疗中的应用现状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致谢 |
(9)多枚103Pd籽源空间剂量分布及计算机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放射性种子源近距离放射治疗理论基础 |
1.2.1 放射治疗 |
1.2.2 近距离放射治疗 |
1.3 放射性种子源近距离放射治疗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3.1 放射性种子源剂量计算研究进展 |
1.3.2 放射治疗计划系统研究进展 |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2 放射性~(103)Pd种子源剂量计算模型的建立 |
2.1 剂量计算的理论依据 |
2.2 常用近距离放射治疗种子源 |
2.2.1 ~(103)Pd种子源 |
2.2.2 ~(125)I种子源 |
2.2.3 ~(192)Ir种子源 |
2.3 单枚~(103)Pd种子源剂量计算模型的建立 |
2.3.1 空气比释动能强度 |
2.3.2 表观活度 |
2.3.3 剂量率常数 |
2.3.4 几何因子 |
2.3.5 径向剂量函数模型的建立与分析讨论 |
2.3.6 各项异性函数 |
2.3.7 参数小结 |
2.3.8 治疗计划系统采用的剂量计算模型 |
2.4 多枚~(103)Pd种子源剂量计算模型的建立 |
2.5 ~(103)Pd种子源产生的剂量率与剂量之间的关系 |
2.6 计算结果分析与讨论 |
2.7 本章小结 |
3 ~(103)Pd种子源近距离放射治疗剂量计算系统 |
3.1 设计方案 |
3.2 系统编写语言和开发工具 |
3.2.1 系统编写语言的选取 |
3.2.2 界面开发工具 |
3.3 系统结构功能模块及流程图 |
3.4 系统界面及功能 |
3.4.1 种子源活度计算软件 |
3.4.2 单枚种子源剂量计算模式 |
3.4.3 种子源二维剂量计算软件 |
3.4.4 种子源三维剂量计算软件 |
3.5 本章小结 |
4 系统运行结果分析与讨论 |
4.1 ~(103)Pd种子源径向与轴向剂量率分布 |
4.2 ~(103)Pd种子源活度与时间的关系 |
4.3 系统运行结果 |
4.3.1 种子源活度计算软件运行结果 |
4.3.2 单枚种子源剂量计算模式运行结果 |
4.3.3 种子源二维剂量计算软件运行结果 |
4.3.4 方位角与仰角 |
4.3.5 种子源三维剂量计算软件运行结果 |
4.4 系统兼容性问题的解决方法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10)影像引导下125I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胰腺癌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18)F-FDG Micro-PET/CT监测~(125)I粒子治疗胰腺癌早期疗效的动物实验研究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主要试剂 |
2.3 主要仪器及设备 |
2.4 方法 |
2.5 统计处理 |
3 结果 |
3.1 裸鼠胰腺癌移植瘤动物模型 |
3.2 ~(18)F-FDG MicroPET代谢监测 |
3.3 肿瘤体积、坏死率及裸鼠体重测量 |
3.4 组织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测 |
4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影像引导下~(125)I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胰腺癌疗效评估的临床实验研究 |
一、CT引导下~(125)I放射性粒子治疗胰腺癌的初步临床研究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临床资料 |
2.2 入组标准 |
2.3 仪器设备 |
2.4 治疗方法 |
2.5 临床疗效评估 |
2.6 随访与统计方法 |
3 结果 |
3.1 KPS积分变化 |
3.2 疼痛缓解情况 |
3.3 治疗肿瘤的临床疗效 |
3.4 生存时间 |
3.5 放射性粒子治疗的并发症 |
4 讨论 |
参考文献 |
二、CT引导下~(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联合吉西他滨+5-FU动脉灌注治疗胰腺癌临床研究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临床资料 |
2.2 入组标准 |
2.3 仪器设备 |
2.4 治疗方法 |
2.5 临床疗效评估 |
2.6 不良反应 |
2.7 随访与统计方法 |
3 结果 |
3.1 ~(125)I粒子植入联合区域性动脉灌注化疗对胰腺癌患者生存率的影响 |
3.2 治疗肿瘤的效果 |
3.3 疼痛缓解情况 |
3.4 不良事件及临床处理 |
4 讨论 |
参考文献 |
英文综述 |
Reference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活动 |
附录 |
缩略词表 |
致谢 |
四、放射活性~(103)Pd粒子近距离照射治疗肿瘤初步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放射性水凝胶搭建三重联合治疗用于协同抗肿瘤研究[D]. 张玉民.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21(02)
- [2]免疫疗法联合125I放射粒子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实验研究[D]. 王硕. 天津医科大学, 2019(02)
- [3]脊柱转移癌125I粒子肿瘤边缘布源近距离放疗模型研究[D]. 孙洪瀑. 昆明医科大学, 2018(05)
- [4]粒子植入治疗前列腺癌的临床分析及对免疫微环境的影响[D]. 王增增. 天津医科大学, 2018(01)
- [5]放射性粒子125I平面模型对肺癌A549细胞的损伤研究[D]. 李金刚. 泰山医学院, 2017(06)
- [6]不同活度的125Ⅰ粒子组织间植入对兔VX2肝癌生长抑制作用的实验研究[D]. 王伟昱. 山东大学, 2014(04)
- [7]放射性粒子近距离治疗骨与软组织肿瘤的研究进展[J]. 邓必勇,蔡郑东. 实用癌症杂志, 2014(06)
- [8]125I-103Pd复合性放射性粒子抑瘤作用的基础研究[D]. 彭阳红.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 2011(10)
- [9]多枚103Pd籽源空间剂量分布及计算机模拟研究[D]. 胡楠. 东北林业大学, 2011(10)
- [10]影像引导下125I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胰腺癌的基础和临床研究[D]. 王忠敏. 苏州大学, 20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