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试论资源型城市的再城市化与转型(论文文献综述)
李星汐[1](2019)在《基于城乡一体化的煤炭资源型城市基础设施评价与规划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城乡一体化是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煤炭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需求。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松散、城乡经济发展失衡、民生问题突出、城市生态承载力差等一系列问题,限制了煤炭资源型城市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基础设施是支撑城乡社会、经济、生态、空间等领域统筹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其建设水平与城乡经济、社会、生态发展的需求保持动态协同,是城乡一体化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目前,对于煤炭资源型城市,已有研究对其基础设施建设与城乡一体化发展之间动态关系的分析尚不够全面。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需求驱动下,对煤炭资源型城市基础设施评价与规划策略的研究亟待深入。因此,论文以城乡一体化发展过程中基础设施演变规律和阶段性特征为切入点,采用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剖析煤炭资源型城市基础设施与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以及二者的动态关系,探索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煤炭资源型城市基础设施的规划策略,是对现有基础设施规划理论研究和实践方法的有益补充。研究结论对于提高煤炭资源型城市基础设施的规划效率,促进城乡一体化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论文的研究思路围绕“理论→方法→策略”的逻辑展开。在理论研究中,通过分析煤炭资源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特征以及基础设施与城乡一体化的关联性,构建研究的理论框架;在方法研究中,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欧氏距离等建模手段,定量化分析煤炭资源型城市基础设施与城乡一体化现状水平以及二者的动态关系;在策略的研究中,将定性分析与定量化测评结果相结合,提出基础设施规划策略。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梳理煤炭资源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演变历程,提炼基础设施在煤炭工业不同发展阶段的典型特征。在煤炭工业恢复调整阶段,基础设施呈现出“以矿带城、城乡分离”的特征;在煤炭工业转轨阶段,基础设施表现为“矿、城、乡”分离的特征;到了煤炭工业市场化阶段,基础设施则具备了“矿城分离、城乡统筹”的典型特征。此外,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煤炭资源型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水平呈现出“城进、矿退、乡升”等共性特征。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煤炭资源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影响因素,认为管理体制、经济社会、空间、生态以及政策法规可从不同方面影响着基础设施建设。(2)从经济、社会、空间和生态四个方面分析基础设施建设对城乡产业结构、空间结构、社会公平和生态环境承载力产生的影响,探讨基础设施与城乡一体化可持续发展的关联性,并从引导作用、集聚作用、辐射作用和调控作用等方面,分析不同类型基础设施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促进作用。分析结果表明,煤炭资源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城乡一体化发展具有一定的正相关性,且不同类型基础设施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作用强度和机理也不相同。(3)引入模糊评价理论、欧式距离函数以及一种基于加权欧式距离和拉格朗日系数(WED&LC)的优化算法,构建基于城乡一体化的煤炭资源型城市基础设施综合评价模型,其中包括基础设施和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评价、各类基础设施对城乡一体化发展贡献度评价、城乡一体化与基础设施协同关系评价三个维度。通过以上三种定量化分析手段,为基础设施规划引导策略的提出提供量化依据。(4)选取处于城乡一体化发展关键阶段的成长型和衰退型煤炭资源城市永城市和枣庄市为研究对象,完成了基于城乡一体化的煤炭资源型城市基础设施综合评价的实例研究。结果表明,煤炭资源型城市基础设施与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的协同关系具有明显的波动性。成长型煤炭资源城市基础设施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响应程度高于衰退型煤炭资源城市。同时,不同类型基础设施对煤炭资源型城市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促进程度也不相同。根据不同类型基础设施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贡献度,确定交通和能源类基础设施为促进煤炭资源型城市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主导类基础设施。评价结果揭示了基础设施在城乡一体化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5)首先,在成长型及衰退型煤炭资源城市基础设施规划目标的指导下,依据不同类型基础设施对城乡一体化发展贡献度的评价结果,提出基础设施分类规划引导策略,在此基础上,对永城市及枣庄市的基础设施规划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建议。其次,在分析当前煤炭资源型城市基础设施相关规划体系和管理体制的基础上,从构建矿城协同的管理体制、相互衔接的规划体系以及多元化投融资模式的角度,提出了煤炭资源型城市基础设施规划实施策略。研究结论可为永城市和枣庄市基础设施规划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对我国煤炭资源型城市基础设施规划的制定与实施也具有积极的参考意义。该论文有图73幅,表31个,参考文献254篇。
赵博[2](2018)在《矿产开发对成长型资源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研究 ——以新疆哈密市为例》文中研究指明资源型城市是以本地区矿产、森林等自然资源开采、加工为主导产业的城市类型,其城市数量众多、发展特色明显。根据发展阶段的不同,资源型城市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其中,成长型资源城市处于城市发展初期,资源充裕,发展条件良好。资源型城市的发展状况会投射到空间结构上,产生显着影响作用。在产生影响作用的众多因素中,矿产开发因素是最为重要甚至是起决定性作用的。近年来,矿产开发产业形势随能源市场的波动而变化,对资源型城市空间结构产生很大影响。研究矿产开发对城市空间结构的作用机制,尤其是对成长型资源城市的作用,有助于维持城市稳定、有序的发展态势,避免陷入“矿竭城衰”的不利境地。本文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梳理了资源型城市空间结构的五种特征和五种分类、结构演变的生命周期规律,以及自然条件、交通路网、产业经济、城市规划、资源开采五个因素对空间结构的影响作用机制等理论。之后,从经济、社会、用地、交通四个方面分析矿产开发对空间结构的影响作用,并选取表征空间结构的16项指标因子和表征矿产开发的指标因子(采矿业从业人口),构建灰色关联作用模型。借助模型对20座资源型城市展开评价,依据评价结果界定关联度区间范围,并对处于不同关联度区间与状态的城市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之后,基于对有关理论的梳理和定量模型的构建,以成长型资源城市新疆哈密为例,定量分析矿产开发与空间结构间关联程度强弱,定性描述矿产开发对空间结构各方面的作用。由此总结哈密市矿产开发与空间结构间发展矛盾,矛盾主要体现在资源诅咒效应、空间极化作用不强、矿业发展对路网的影响、矿业资源未被充分利用等方面。针对现有矛盾,在第五章提出了协调发展对策,如控制城市开发边界,发展集约化空间;协调用地类型,疏解城区工矿职能;突破行政限制,打造空间增长极;完善道路体系,畅通城区交通循环;优化市域城镇体系,深度利用矿业资源等。期望通过本文的探讨丰富资源型城市空间结构研究成果,为及早介入处于成长期的城市研究提供切入点。同时,也可为哈密等类型城市保持空间合理有序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
李萌[3](2018)在《基于科技创新支撑的资源型城市发展路径研究 ——以中国黑龙江省主要矿业城市和加拿大萨德伯里为例》文中研究说明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问题长期以来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新形势下科技创新的速度日新月异,如何利用科技创新为资源型城市提供发展的新路径,尚缺乏系统的研究。从论文的选题不难看出,以科技创新的视角来研究资源型城市的发展路径是论文的独特之处。从该视角出发,本文综合运用地质学、矿床学、城市学、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和计量经济学等相关理论和方法,从理论上研究了成矿系统指导下资源型城市转型的理论基础和科技制度协同创新对资源型城市发展的作用,然后对中加典型矿业城市进行了案例研究,最后从科技创新的视角对资源型城市的发展路径进行系统研究提出了四个方面的建议并建立了创新视角下资源型城市发展模式。通过以上理论和实证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对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涉及到的地质学、矿床学、经济学、社会学、城市学等各个相关学科的知识组成了一个复杂的系统——矿业开发系统,这个系统是对地球系统—成矿系统—勘查系统的扩展和补充,勘查系统通过资源效应和环境效应对后续的矿业开发系统产生影响。资源型城市是建立在对矿产资源的勘查开采开发的基础上的,属于矿业开发系统的研究范畴。因此在研究资源型城市时要注意在矿业开发系统内进行系统性考虑并结合其前缘三个系统的研究。2、科技创新与资源型城市经济增长的关系:在一定边界条件下,较低程度的自然资源依赖会对经济增长产生一定的促进作用,但依赖达到一定程度后会对经济增长产生抑制作用,而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是正向刺激作用,若科技创新产生的正向作用超过了由资源依赖产生的负面约束作用,则经济仍然可以获得持续增长。研究认为科技创新是资源型城市发展的内生动力,而制度创新是外生动力。3、对鹤岗、七台河、双鸭山三个黑龙江省主要煤炭资源型城市研究表明资源枯竭性城市存在经济—人口收缩现象:对经济—人口收缩现象有带动作用的分别是收入差距、人力资本、产业结构、集聚经济,可采用缩小收入差距、提升人力资本,优化产业结构,加大集聚经济的建设力度等方法加以缓解。加大集聚经济建设方面,科技创新支撑下的石墨产业集群和“物数云智”的互联网+科技创新型煤炭资源产业集群能促进黑龙江省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4、通过分析萨德伯里以科技创新支撑的深部找矿对资源型城市发展的作用为借鉴,表明我国需要重视运用科技创新加强对深部和隐伏矿体的勘探和开采,从而延长矿山和资源型城市的寿命。加拿大萨德伯里一系列科技制度协同创新措施推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做法为我国资源型城市的发展提供了借鉴。5、从科技创新的视角提出了资源型城市的发展路径四大方面的建议并建立了创新视角下资源型城市发展模式。
焦华富,许吉黎[4](2016)在《社会空间视角下成熟型煤炭资源城市地域功能结构研究——以安徽省淮南市为例》文中认为在生态文明建设与服务经济转型的背景下,作为中国工业化阶段能源基地的资源型城市,正面临着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多位一体的全面转型。选取成熟型煤炭资源城市淮南为案例,基于社会空间视角划分城市地域功能结构,构建社会-经济-空间多维因素的互动框架推进资源型城市的科学转型。研究发现:淮南市社会空间包括6个主因子,各主因子的空间集聚和街区分布均具有显着的异质性。基于不同街区的功能属性划分出5个空间功能组团,包括: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组团;居住、商业、生活服务组团;煤炭开采与加工工业组团;非矿点区域、乡村区域组团;经济新增长点培育、转型发展组团。城市地域功能结构特征表现为:1"城"、"矿"功能的隔离与排斥,2连绵型低收入农业空间的嵌入,3城市服务功能空间的紧缩,4煤炭开采与初加工的空间共位,5城市转型尚未形成规模与联动效应。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剖析了地域结构的形成原因及优化路径。
陈明珠[5](2016)在《发达国家城镇化中后期城市转型及其启示》文中认为截止到2015年底,中国的城镇化率已经达到了56.1%,这意味着我国已经初步实现了从农村社会到城市社会的转型。按照当前中国城市发展的现状来看,处于城镇化中期快速发展阶段的“城市中国”,一方面取得了城市建设的巨大成就,另外一个方面也面临着“城市病”高发的问题。因此,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目标上来看,下一步如何实现城市转型,提升我国城镇化发展质量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而众所周知,城镇化发轫于西方发达国家,经过二百多年的发展,发达国家的城镇化已经进入了成熟阶段且呈现出相对良好的城市意象。但是如果翻阅发达国家的城市史也会发现,当发达国家的城镇化率处于与当前中国城镇化率接近的中期快速发展阶段时,其城市发展也呈现出繁荣与问题共存的局面,甚至其“城市病”问题更加严重。由此可以思考,从繁荣与问题共存的“城市病”多发阶段到当前呈现出相对较好的城市状态,发达国家整个城镇化中后期阶段经历的城市转型是否有其规律可以探寻?是否有一些成功转型的经验值得中国的城市来借鉴?城市转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以转型理论为始点,以城市转型的目标导向是实现城市发展的以人为本为基础,本文对发达国家城镇化中后期的城市转型路径进行了系统的比较分析并得出了一些规律性启示。本文认为城市作为一个复杂的有机系统,其最基本的子系统包括城市的经济系统、空间系统、社会系统和生态系统,而城镇化中后期的城市转型本就是城市各个子系统转型以实现城市发展以人为本目标的过程。即通过经济系统的转型保持城市持续增长,空间系统转型实现城市空间扩容和功能优化,通过社会系统转型缓和社会冲突、维护社会稳定,通过生态系统转型提升城市人居水平等等。但与其他三个基本子系统不同的是,城市生态的系统的转型一个目标导向的转型过程,是通过城市经济转型、城市空间转型、城市社会系统的复合推动而实现的一种转型。所以从城市转型的路径上来看,城市经济系统转型、城市空间系统转型和城市的社会系统转型对于城市转型的决定性最强。如果从经济系统、空间系统和社会系统来考察发达国家城镇化中后期的城市转型过程也可以发现:利用技术革命、制度配套和产业区域转移,发达国家城镇化中后期的城市产业结构在实现了合理化和高级化的基础上,避免了城市衰退并保持了城市经济的持续增长;而从城市空间系统上来看,在逐渐把握城镇化中后期城市空间增长规律的基础上不断调整城市规划的基准方向,发达国家的城市在实现空间形态发展网络化的同时,城市的功能逐步优化,并实现了城市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的协调发展;通过建立多元治理主体共同参与的城市社会治理体制,发达国家的城市在城镇化的中后期阶段逐渐解决了城市资源分配效率与公平失衡的问题,在实现了赋权和自治的同时,缓和了城市社会矛盾,提高了城市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维护了城市社会的基本稳定。所以,正是通过产业结构、空间规划和社会治理三个领域的转型,发达国家的城市在城镇化的中后期才逐渐解决了“城市病”,并使得城市系统得以在新的状态下有序运转。而如果再深入的剖析发达国家城市成功转型的影响因素还会发现,技术革命带来的新兴业态和发达国家不断的调整城市管理制度对于其城市成功转型具有决定意义。因此应该特别重视技术创新和制度变迁的过程对城市发展的重要影响,着力提升创新驱动的功能能级和形成有利于城市要素发挥积极作用的制度政策。从发达国家城镇化中后期城市转型对未来中国城市转型的镜鉴和启示上来看,中国的城市转型是在中国经济社会整体转型和全球化、信息化时代背景下的城市发展过程,工业化后发优势、中国国情和内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使得中国的城市发展道路带有了中国特色的多元复合性,中国城市转型面临的机遇较多但转型任务也更加艰巨。因此,城镇化中后期的中国城市转型应该是在立足我国具体发展实际的基础上,借鉴发达国家城镇化中后期的城市转型的有益经验,抓住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机遇,坚持以人为本、协调、可持续的城市发展方向,通过技术和制度的创新夯实中国城市转型的基础。同时要认识到中国城市转型的全面性系统性,注重新的时代形势对中国城市转型的现实要求,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统筹解决城市发展中的问题,以宜居城市建设实现城市的高标准转型,实现城市发展成果的全民共享,让未来的中国城市真正成为一个生产富裕、功能协调、社会和谐稳定、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美好家园。
尹鹏[6](2016)在《吉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特征、机制与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美国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约瑟夫·斯蒂格利茨指出,中国的城镇化和美国的高技术是影响21世纪人类社会进程最深刻的两件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城镇化发展取得不少成绩,但是仍然存在一系列问题,社会各界普遍认为应当改变传统城镇化发展思路,探寻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提升城镇化发展质量,走出一条集约、智能、绿色、低碳,并且具有区域特色的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本文以吉林省为例,基于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借鉴,系统阐述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过程,并对新型城镇化水平进行测度评价,进而准确判断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基本特征,全面分析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动力机制,最后科学抉择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路径对策,对于揭示城市发展规律,探寻城市问题根源,明确城市发展方向,制定城市发展战略,实现城乡协调统筹和区域一体化进程具有重要的科学指导意义,对于其他地区尤其是老工业基地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的探寻发挥重要的参考借鉴价值。全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理论基础。辨析城市化、城镇化与再城市化,再工业化与新型工业化以及新型城镇化的基本概念,综述劳动地域分工理论、经济地域运动理论、区域经济演化理论、创新理论、中心地理论以及城乡一体化理论,梳理国内外关于新型城镇化的相关研究成果,为吉林省新型城镇化特征、机制与路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第二章: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实践借鉴与启示。总结国外主要发达国家城镇化、发展中国家城镇化、典型老工业基地城镇化以及国内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实践借鉴,得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五点重要启示,为吉林省新型城镇化特征、机制与路径研究奠定实践基础。第三章:吉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过程与评价。阐述吉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演变过程,通过分别建立中国新型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和吉林省新型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测度比较吉林省新型城镇化水平,利用趋势面分析、空间自相关指数、平均增长指数和空间变差函数探讨2003年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实施前后新型城镇化的空间演变格局,旨在探寻吉林省城镇化发展规律,把握城镇化发展方向和制定城镇化发展战略。第四章:吉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基本特征。以吉林省9个地域单元为研究区域,利用熵值法、数据包络分析、脱钩模型和耦合协调度模型等,测度2003年和2014年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基本特征,包括新型城镇化效率、土地城镇化与人口城镇化水平比较、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四化发展水平和城市综合承载能力等内容。第五章:吉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动力机制。从传统城镇化发展模式的亟需转型、新型城镇化战略政策的科学指导、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多业”支撑、东北亚区域开放的独特区位条件以及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鼎力支持五个方面探寻吉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动力机制。第六章:吉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路径选择。从吉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体制机制改革、产业结构调整、城镇空间优化、市场全面开放和绿色生态转型五个方面提出吉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路径对策。
曲天骄[7](2016)在《黑龙江省七台河市煤炭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政策研究》文中认为计划经济时代,随着煤炭的开采利用,形成了很多以煤炭开采和初步加工为主导产业的煤炭资源型城市。随着进入市场经济后,国家对销煤炭及其加工产品不再进行包销,产业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就在这类煤炭资源型城市内日益凸显。一方面,单一的产品结构难以适应市场的变化,每当煤炭市场低迷,整个城市经济就会遭受严重冲击;另一方面,煤炭产品加工目前还以洗煤、炼焦等初加工为主,煤化工仅处在起步阶段,产品附加值不高,市场竞争力不强,而单纯靠产量扩张又面临资源和环境的约束,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已是当务之急。七台河市是黑龙江省四大煤城之一,其地理位置处于黑龙江省东部,东面与双鸭山市相连,南面与牡丹江市、鸡西市相邻,西面与哈尔滨市相通,北面与佳木斯市、鹤岗市相接,在全省经济发展格局中具有承东启西、贯通南北的重要作用。作为一个典型的煤炭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单一的弊端已经在七台河市的发展过程中充分显露出来。本文以七台河市产业转型政策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七台河市产业现状,包括三次产业比例、主导产业特点、非煤工业结构、新兴工业发展;七台河市煤炭资源情况;七台河市目前已经实施的产业转型政策以及产业转型政策存在的优缺点等,剖析出七台河市在产业转型中存在的不合理以及可改进之处。并在此基础上,深入剖析了七台河市煤炭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政策问题的成因,包括国家对衰退产业援助力度不够,资金技术积累不足,缺乏科技和人才支撑等。本文进一步通过国内外一些产业转型成功或者失败的城市范例,论述了产业转型对资源型城市的重要性。通过借鉴国内外相类似城市在产业转型升级方面所实施的发展途径,结合目前七台河市在实施产业转型政策时所遇到的问题,有针对性提出了相关对策和建议,在完善产业政策、完善财税政策、完善金融政策、完善用地政策、完善人才政策、完善就业政策几方面提出了符合七台河市产业发展现状的转型政策建议,为七台河市的产业转型政策制定与实施提供参考,同时也为类似七台河市的各类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政策制定与实施提供借鉴。
刘靖[8](2016)在《区域经济转型时空演化及政策仿真研究 ——以长三角区域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基于后危机时代世界经济格局变动和全球化、信息化的加速发展,经济转型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是推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目前,我国也进入了一个崭新的转型攻坚阶段,经济运行总体呈现“新常态”特征,机遇与挑战并存。同时,在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背景下,未来参与国际竞争分工的主体不再是单个城市,而是更大的城市群经济实体在更广阔的开放空间范围内参与竞争。为此,从区域发展视角分析区域经济转型运作机理及优化发展路径成为理论与实践意义兼具的前沿性现实课题。区域经济转型发展是一个漫长而曲折的时空演化过程,也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涉及产业、人口、社会、环境、制度等多方面内容,是解决区域存在问题,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本文从剖析区域经济转型内涵入手,构建区域经济转型理论框架,并以长三角区域为实证研究对象,对长三角区域经济转型演化、测度及政策仿真等进行研究,并提出优化调控路径和措施。论文基于经济转型理论演绎,试图建立区域经济转型的理论分析框架并提出理论假设。首先,在区域经济增长理论、结构调整理论和优化协调理论的基础上,通过辨析区域、转型、经济转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等概念之间的内在逻辑,提出区域经济转型概念,指出区域经济转型是以一定地域空间为载体,依托区位条件和资源禀赋,以科学发展为核心,以实现区域全面协调发展为目的,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演化、结构形态、运转方式和理念策略发生根本性转变的长期动态发展过程。该过程取决于区域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区内各行为主体的能动作用,强调更广阔的腹地范围和区内城市之间的时空联系,具有必然紧迫性、渐进阶段性、系统复杂性、差异多样性、协调优化性等特性。其次,从区域经济转型动力转换、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三方面构建区域经济转型的理论分析框架,探讨区域经济转型的驱动因素、演化特征和发展方式,并从时间、空间和要素三个维度形成区域经济转型的时空演化机理和政策影响机制。最后,依据理论分析框架提出三个理论假设:一是在时间上,区域经济转型表现为区域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的过程;二是在空间上,区域经济转型表现为不同转型水平的地域单元在区域内的集聚扩散状态;三是在要素上,区域经济转型表现为基于一定发展方式下资本、劳动力、技术等生产要素在区域内的流动和配置结果。为后文的实证分析做好理论支撑。依据区域经济转型的理论分析框架进行实证研究,采用时间序列、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空间分异、系统仿真等方法,考察长三角区域经济转型时空演化特征和影响驱动因素。首先,基于长三角区域基本现状和发展阶段,从产业、人口、空间和合作四个方面分析经济结构调整演化特征,并指出长三角区域经济转型存在的问题。据此认为长三角经济结构调整总体态势良好,转型质量和内涵不断提高,但仍存在自主创新能力不足、适龄劳动力增速和质量有待提高、区域空间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区域协调合作机制亟需完善等问题。其次,建立区域经济转型评价体系,从多层次、多尺度进行转型效果测度评价。认为长三角区域经济转型水平稳中有进,核心区域领先地位依然显着,区内整体转型差距呈逐渐缩小趋势;同时,经济转型水平相似的城市单元在空间上的集聚性增强,高高集聚范围从上海及其周边三个城市向北向南延伸至常州、南京、镇江、舟山等地,低低集聚范围集中分布在苏北和浙西南。再次,根据政策影响机制建立系统仿真模型,分析长三角区域经济转型驱动因素,并讨论其贡献作用和调控方案。提出资本拉动经济增长乏力,传统以物质资本拉动经济的方式逐步转变;区域劳动力总量增速趋缓,单纯依靠人口数量扩大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作用有限;科教成为未来发展的主要动力,提高劳动力素质和质量对区域经济转型增长有积极促进作用;注重调节产业结构、能耗、环保等综合影响因素。最后,针对促进转型动力提升、推进经济结构优化和加快发展方式转变三方面提出推进长三角区域经济转型的调整优化对策。
钟帅,沈镭,刘立涛,沈明,曹植[9](2016)在《中国资源型城市的CGE模型构建与政策研究》文中认为资源型城市对中国区域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然而,资源型城市普遍面临资源逐渐枯竭、产业结构单一、经济增长乏力、居民收入下降、失业率上升、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资源型城市转型重点在于接续替代产业的选择以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其中技术进步是推进产业转型的关键因素之一,而政府宏观调控发挥着主导作用。可计算一般均衡(Computable General Equilibrium,CGE)模型作为政策分析模型非常契合资源型城市转型问题的综合性和系统性特点,模型构建需要体现资源型城市的发展现状、主要问题、转型和发展的政策目标,主要扩展是引入资源环境税费,内生性技术进步、区域间商品和要素流动、跨行业要素流动限制和生态约束条件等,目标是为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科学依据。
张敏[10](2015)在《长治市经济转型中旅游产业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资源型城市作为中国重要的战略性能源基地,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但随着资源的日益枯竭,资源型城市的发展优势逐步丧失,资源型城市的经济转型已被各级政府提上议事日程。长治市作为典型的煤炭资源型城市,随着资源的不断开采,资源面临枯竭的不可逆转性,决定了长治市经济转型势在必行。长治市得天独厚的自然和人文环境、丰富的旅游资源禀赋,使得旅游产业成为推动其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选择之一。近年来,长治市加大了对旅游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不断提升了长治市旅游产业的经济影响力和知名度,先后荣获“中国魅力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森林城市”等荣誉称号。然而,长治市经济转型中旅游产业的发展仍存在很多的制约性因素,为进一步促进长治市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实现长治市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研究长治市经济转型中旅游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资源型城市长治市为例,在探讨了长治市经济转型中旅游产业发展的现实意义和优势条件的基础上,分析了长治市经济转型中旅游产业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重点提出了加快长治市旅游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文章内容共分为六章:第一章,阐述了选题的背景及意义、国内外理论研究进展、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二章,梳理和总结了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中旅游产业发展的基本概念和相关基础理论,为本文的实证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第三章,探讨了长治市经济转型中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现实意义;第四章,探讨了长治市经济转型旅游产业发展的优势条件;第五章,分析了长治市经济转型中旅游产业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第六章,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长治市经济转型中旅游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作为本文的重点内容,笔者提出了加快长治市旅游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即强化政府主导作用、积极发挥旅游产业的联动作用、提升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旅游形象的塑造、特色主题旅游区的打造、旅游基础配套设施的建设、区域旅游合作、旅游信息化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发展对策。
二、试论资源型城市的再城市化与转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试论资源型城市的再城市化与转型(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城乡一体化的煤炭资源型城市基础设施评价与规划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1.3 相关概念 |
1.4 研究对象的界定 |
1.5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2 基于城乡一体化的煤炭资源型城市基础设施特征演变及其影响因素 |
2.1 我国煤炭资源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演变历程 |
2.2 煤炭资源型城市基础设施特征分析 |
2.3 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基础设施建设演变历程的主要影响因素 |
2.4 本章小结 |
3 煤炭资源型城市基础设施与城乡一体化可持续发展关系解析 |
3.1 基础设施与城乡一体化核心要素关联性分析 |
3.2 不同类型基础设施对煤炭资源型城市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作用 |
3.3 基础设施建设模式与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的对应关系 |
3.4 本章小结 |
4 基于城乡一体化的煤炭资源型城市基础设施综合评价模型构建 |
4.1 基于城乡一体化的煤炭资源型城市基础设施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2 城乡一体化和基础设施发展水平评价模型 |
4.3 基础设施与城乡一体化协同关系评价模型 |
4.4 基础设施对城乡一体化贡献度评价模型 |
4.5 本章小结 |
5 基于城乡一体化的煤炭资源型城市基础设施综合评价研究 |
5.1 研究数据来源与数据类型 |
5.2 煤炭资源型城市城乡一体化和基础设施发展水平评价 |
5.3 煤炭资源型城市基础设施与城乡一体化协同关系评价 |
5.4 煤炭资源型城市基础设施对城乡一体化的贡献度评价 |
5.5 本章小结 |
6 城乡一体化导向下的煤炭资源型城市基础设施规划策略 |
6.1 煤炭资源型城市基础设施规划目标 |
6.2 煤炭资源型城市基础设施规划引导策略 |
6.3 煤炭资源型城市基础设施规划内容 |
6.4 煤炭资源型城市基础设施规划实施策略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1 |
附录 2 |
附录 3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矿产开发对成长型资源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研究 ——以新疆哈密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经济社会发展背景 |
1.1.2 资源型城市背景 |
1.1.3 哈密城市发展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资源型城市研究进展 |
1.2.2 城市空间结构研究进展 |
1.2.3 资源型城市空间结构研究进展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相关概念界定 |
1.4.1 矿产开发 |
1.4.2 成长型资源城市 |
1.4.3 空间结构 |
1.5 研究方法、内容和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内容 |
1.5.3 论文创新点 |
1.5.4 研究框架 |
第2章 资源型城市空间结构相关理论 |
2.1 资源型城市空间结构类型及特征 |
2.1.1 资源型城市空间结构分类 |
2.1.2 资源型城市空间结构特征 |
2.2 资源型城市空间结构演变 |
2.2.1 资源型城市生命周期规律 |
2.2.2 资源型城市空间结构演变过程 |
2.2.3 空间结构演变的自组织作用机制 |
2.3 资源型城市空间结构影响因素与作用机制 |
2.3.1 影响因素 |
2.3.2 影响因素作用机制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矿产开发与资源型城市空间结构的作用机制 |
3.1 矿产开发对资源型城市空间结构的作用 |
3.1.1 对经济方面的影响作用 |
3.1.2 对社会方面的影响作用 |
3.1.3 对用地方面的影响作用 |
3.1.4 对交通方面的影响作用 |
3.2 城市空间结构与矿产开发关联作用模型 |
3.2.1 指标选择 |
3.2.2 指标权重确定 |
3.2.3 灰色关联作用模型构建 |
3.2.4 模型应用说明 |
3.3 资源型城市关联度评价 |
3.3.1 评价对象 |
3.3.2 评价过程和结果 |
3.4 发展建议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哈密矿产开发与空间结构的作用分析 |
4.1 哈密市基本概况 |
4.2 哈密空间结构及矿产开发概况 |
4.2.1 哈密空间发展脉络 |
4.2.2 哈密空间结构现状概况 |
4.2.3 哈密矿业产业发展概况 |
4.3 哈密矿产开发与空间结构作用机制 |
4.3.1 作用模型原始数据 |
4.3.2 作用模型评价过程 |
4.3.3 作用模型评价结果及说明 |
4.4 哈密矿产开发对空间结构作用分析 |
4.4.1 矿产开发对经济社会方面的作用 |
4.4.2 矿产开发对用地方面的作用 |
4.4.3 矿产开发对交通方面的作用 |
4.5 空间发展形势评判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哈密矿产开发与城市空间结构协调发展对策 |
5.1 哈密矿产开发与空间发展矛盾分析 |
5.1.1 资源诅咒效应 |
5.1.2 空间极化作用不强 |
5.1.3 矿业发展对空间路网的影响 |
5.1.4 矿业产业资源未被充分利用 |
5.2 矿产开发与空间结构协调发展对策 |
5.2.1 控制城市开发边界,发展集约化空间 |
5.2.2 协调用地类型,疏解城区工矿职能 |
5.2.3 突破行政限制,打造空间增长极 |
5.2.4 完善道路体系,畅通城区交通循环 |
5.2.5 优化市域城镇体系,深度利用矿业资源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研究结论 |
研究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主要科研工作 |
(3)基于科技创新支撑的资源型城市发展路径研究 ——以中国黑龙江省主要矿业城市和加拿大萨德伯里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依托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选题依托 |
1.2 研究的目的意义 |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技术路线与框架结构 |
1.4.1 技术路线 |
1.4.2 框架结构 |
1.5 创新点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国外资源型城市转型研究 |
2.2 国内资源型城市转型研究 |
2.3 小结 |
第3章 成矿系统对资源型城市转型的理论基础 |
3.1 基本概念 |
3.1.1 资源型城市的定义 |
3.1.2 资源型城市的分类与数量 |
3.2 系统理论 |
3.2.1 一般系统理论 |
3.2.2 地球系统—成矿系统—勘查系统 |
3.2.2.1 地球系统 |
3.2.2.2 成矿系统 |
3.2.2.3 勘查系统 |
3.2.3 地球系统—成矿系统—勘查系统—矿业开发系统 |
3.3 资源诅咒假说 |
3.4 生命周期理论 |
3.5 可持续发展理论 |
3.5.1 城市可持续发展理论 |
3.5.2 产业可持续发展理论 |
3.5.3 强弱可持续发展理论 |
3.6 循环经济理论 |
3.6.1 循环经济理论起源 |
3.6.2 循环经济理论的发展 |
3.6.3 循环经济理论对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作用 |
3.7 技术创新理论 |
3.8 小结 |
第4章 科技创新对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作用机理 |
4.1 对技术创新理论的再思考和拓展 |
4.2 创新在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
4.3 科技创新是内部动力 |
4.3.1 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分析 |
4.3.2 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设计 |
4.3.3 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结果 |
4.4 组织制度创新是外部助力 |
4.5 资源型城市科技制度协同创新实现产业转型的路径 |
4.5.1 资源型城市的周期特征和创新驱动机制 |
4.5.2 科技创新挤出阶段 |
4.5.3 技术研发阶段 |
4.5.4 技术扩散阶段 |
4.5.5 科技成果转化阶段 |
4.6 小结 |
第5章 中国黑龙江省资源型城市发展研究 |
5.1 基本概况 |
5.2 存在的突出矛盾 |
5.2.1 经济方面 |
5.2.1.1 经济现状概述 |
5.2.1.2 产业结构不平衡 |
5.2.1.3 产业空间分布不集中 |
5.2.2 人口方面 |
5.2.2.1 人口现状概述 |
5.2.2.2 人口外迁 |
5.2.2.3 人力资本低 |
5.2.2.4 工资收入低 |
5.2.3 资源利用方面 |
5.2.3.1 矿山企业小而分散 |
5.2.3.2 煤炭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低 |
5.2.3.3 产品附加值低 |
5.2.4 科技生产方面 |
5.2.4.1 科技投入水平低,创新驱动不足 |
5.2.4.2 工艺技术和设备落后 |
5.2.4.3 科技转化率低 |
5.2.4.4 专业人才匮乏 |
5.2.4.5 安全隐患突出 |
5.2.5 环境方面 |
5.2.5.1 环境污染 |
5.2.5.2 水土流失 |
5.3 资源型城市经济—人口收缩机制 |
5.3.1 概况介绍 |
5.3.2 资源型城市影响经济发展的因素 |
5.3.3 资源型城市影响人口流动的因素 |
5.3.4 机制总结 |
5.4 资源型城市经济——人口收缩机制的计量分析 |
5.4.1 识别经济——人口收缩 |
5.4.2 经济——人口收缩分析 |
5.4.3 数据与变量 |
5.4.3.1 构造经济——人口变量 |
5.4.3.2 选取地区收入差距指标 |
5.4.3.3 选取集聚经济指标 |
5.4.3.4 选取产业结构指标 |
5.4.3.5 选取人力资本指标 |
5.4.4 模型选择与估计 |
5.4.4.1 选取模型 |
5.4.4.2 模型介绍 |
5.4.4.3 模型的建立和检验 |
5.4.4.4 模型的估计分析 |
5.5 科技创新对黑龙江省资源型城市发展经验借鉴 |
5.6 科技创新产业集群对资源型城市影响机理研究 |
5.6.1 产业集群对资源型城市发展的必要性 |
5.6.2 科技创新在产业集群发展中的作用 |
5.7 互联网+模式资源型城市发展途径研究 |
5.7.1 企业科技创新推动资源产业集群系统发展 |
5.7.2 互联网+煤炭产业集群的关键技术:“物数云智” |
5.7.2.1 物联网 |
5.7.2.2 大数据 |
5.7.2.3 云计算 |
5.7.2.4 智慧矿山 |
5.7.3 黑龙江省互联网+模式资源型城市发展路径 |
5.7.3.1 创新优势集群发挥核心作用 |
5.7.3.2 建设煤炭产业公共平台 |
5.8 小结 |
第6章 科技创新对加拿大萨德伯里转型发展经验借鉴 |
6.1 萨德伯里城市概况 |
6.2 萨德伯里城市发展概况 |
6.3 萨德伯里矿床的资源潜力 |
6.3.1 成矿潜力 |
6.3.2 资源潜力 |
6.4 科技创新支撑下的深部找矿 |
6.4.1 国外深部找矿对我国的启示 |
6.4.2 科学理论创新支撑 |
6.4.3 技术创新支撑 |
6.5 科技制度协同创新视角下萨德伯里发展路径研究 |
6.5.1 理念创新 |
6.5.2 科技创新 |
6.5.3 机制体制创新 |
6.5.3.1 法律制度更新完善 |
6.5.3.2 政府资金大力支持 |
6.5.3.3 行业协会提供援助 |
6.5.3.4 人才制度有力保障 |
6.5.3.5 产业结构合理调整 |
6.5.3.6 重视配套基础设施 |
6.6 现状 |
6.7 小结 |
第7章 创新视角下的资源型城市发展路径研究 |
7.1 发展理念创新 |
7.2 矿业全产业链创新 |
7.2.1 延长矿业产品价值链条,促进产品结构升级 |
7.2.2 周密论证矿产资源潜力,保障链条源头供应 |
7.2.2.1 开展深部探测,挖掘资源潜力 |
7.2.2.2 改进选冶工艺,降低边界品位 |
7.2.2.3 拓展思维模式,扩大资源范围 |
7.2.3 重视发展矿业绿色经济,合理利用已有资源 |
7.2.3.1 控制强度合理开发 |
7.2.3.2 利用已有矿山设备 |
7.2.3.3 挖掘现存地质资料 |
7.2.3.4 拓展现有地下空间 |
7.2.4 加强矿区生态环境保护,深化特色旅游产业 |
7.3 城市经济创新 |
7.3.1 培育城市新兴接替产业,优化升级产业结构 |
7.3.2 打造科技创新产业集群,形成集聚规模效应 |
7.3.3 纳入区域统筹考虑安排,实现经济协同发展 |
7.3.4 提前研判新兴城市定位,做好多元产业规划 |
7.4 体制机制创新 |
7.5 创新视角下资源型城市发展模式 |
7.6 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发展路径建议 |
8.3 研究创新点 |
8.4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件 |
(4)社会空间视角下成熟型煤炭资源城市地域功能结构研究——以安徽省淮南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概况、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1.1研究区概况 |
1.2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2 淮南市社会空间主因子的空间格局 |
2.1社会空间主因子提取 |
2.2社会空间主因子的空间集聚 |
2.3社会空间主因子的街区分布 |
2.3.1机关干部、知识分子及非资源型产业从业人员 |
2.3.2低教育水平、农业及贫困人口 |
2.3.3普通工薪阶层及退休人员 |
2.3.4煤炭资源初加工从业人员 |
2.3.5煤炭资源开采与勘测从业人员 |
2.3.6煤炭资源深加工从业人员 |
3 社会空间视角下淮南市地域功能结构 |
3.1““城”、“矿”功能的隔离与排斥 |
3.2连绵型低收入农业空间的嵌入 |
3.3城市服务功能空间的紧缩 |
3.4煤炭开采与初加工的空间共位 |
3.5城市转型尚未形成规模与联动效应 |
4 结论与讨论 |
4.1结论 |
4.2讨论 |
(5)发达国家城镇化中后期城市转型及其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意义 |
一、转型期的中国与中国城市 |
二、问题意识:城镇化中期阶段的“城市病” |
三、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内外关于城镇化中后期阶段的研究 |
二、国内外对城市转型的研究 |
三、文献述评 |
第三节 相关理论和概念 |
一、研究相关理论 |
二、相关概念辨析 |
第四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五节 研究创新与不足 |
一、文章创新点 |
二、不足之处 |
第一章 发达国家城镇化中后期城市发展状况 |
第一节 发达国家城镇化发展历程 |
一、城镇化起步阶段(1760年~1851年) |
二、城镇化普及阶段(1851年~1950年) |
三、城镇化成熟阶段(1950年至今) |
第二节 发达国家城镇化中期城市状况 |
一、城市经济繁荣 |
二、都市圈初成 |
三、成为城市社会 |
四、城市另外一面 |
第三节 当前发达国家城市概况 |
一、发达的城市经济 |
二、城市空间形态网络化 |
三、城市人居环境较好 |
第二章 产业结构转型推动城市持续增长 |
第一节 产业结构升级与城市转型 |
一、产业周期:城市生命周期的经济动因 |
二、城市产业结构升级规律 |
三、城镇化中后期的城市产业结构转型 |
第二节 发达国家城镇化中后期城市产业结构升级路径 |
一、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抵消“工业危机” |
二、服务业成为城市主导产业 |
三、产业结构高端目标下的区域转移 |
第三节 创新驱动下的城市产业结构升级 |
一、技术创新是城市产业结构升级的根本 |
二、制度创新支撑城市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
三、城市产业结构升级需要坚持路径创新 |
第三章 空间转型实现城市扩容与功能优化 |
第一节城市增长与城市空间转型 |
一、城市空间与城市空间结构 |
二、城市增长与城市空间转型规律 |
三、城镇化中后期城市空间转型 |
第二节 发达国家城镇化中后期城市空间转型路径 |
一、中心化与城市控制 |
二、城市分散与规划人本主义回归 |
三、再城市化与城市更新 |
第三节 实现城市空间的协调、科学、集约化发展 |
一、形成空间利益共享的规划体系 |
二、增强城市空间转型的科学性 |
三、实现城市空间的集约高效利用 |
第四章 社会治理转型提升城市发展质量 |
第一节 城市社会治理与城市转型 |
一、城市社会结构与城市发展 |
二、治理与城市社会治理 |
三、城镇化中后期城市社会治理转型 |
第二节 发达国家城镇化中后期城市社会治理转型路径 |
一、政府职能转型实现赋权 |
二、市场力量社会责任提升 |
三、城市社会自治力量能级提升 |
第三节 构建多元主体共治的城市社会治理体系 |
一、理念创新理顺治理主体关系 |
二、以赋权为目标深化体制改革 |
三、以自治为导向构建共治格局 |
第五章 镜鉴与启示:对城镇化中后期中国城市发展的思考 |
第一节 城镇化快速推进阶段的中国城市发展现状 |
一、产业结构转型与粗放的双重压力 |
二、空间承载力和开发强度失衡的城市扩张 |
三、城市社会治理水平有待提升 |
第二节 转型期中国城市的基本特征及发展原则 |
一、社会变迁与后发优势复合的中国城市 |
二、城镇化中后期中国城市发展转型的基本原则 |
第三节 新的发展理念指导下的中国城市转型道路 |
一、以创新为抓手,夯实城市转型之基 |
二、统筹各领域,实现城市系统全面转型 |
三、以绿色为导向,建设生态文明城市 |
四、以两个市场为域,拓宽城市转型广度和深度 |
五、坚持共享理念,提升城市转型质量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6)吉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特征、机制与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立论依据 |
二、研究意义与研究目标 |
三、研究区域与研究内容 |
四、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一章 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基本概念辨析 |
一、城市化、城镇化与再城市化的概念辨析 |
二、再工业化与新型工业化的概念辨析 |
三、新型城镇化的概念辨析 |
第二节 基本理论综述 |
一、劳动地域分工理论 |
二、经济地域运动理论 |
三、区域经济演化理论 |
四、创新理论 |
五、中心地理论 |
六、城乡一体化理论 |
第三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进展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述评与趋势展望 |
第二章 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实践借鉴与启示 |
第一节 国外城镇化发展的实践借鉴 |
一、主要发达国家城镇化发展的实践经验 |
二、主要发展中国家城镇化发展的实践教训 |
三、典型老工业基地城镇化发展的实践借鉴 |
第二节 国内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实践借鉴 |
一、新型城镇化模式的探索 |
二、新型城镇化规划的制定 |
三、积分落户制度的出台 |
四、智慧城市的广泛建设 |
五、新城新区的广泛设立 |
第三节 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启示 |
一、坚持以人为本是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核心内容 |
二、结合区域实际是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自然基础 |
三、适时适速适度是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基本原则 |
四、加强宏观调控是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保障 |
五、实现健康城镇化是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落脚点 |
第三章 吉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过程与评价 |
第一节 吉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阶段分析 |
一、近代时期城镇化发展的初始阶段 |
二、日伪时期城镇化发展的雏形阶段 |
三、改革开放以前城镇化的波动增长阶段 |
四、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化的缓慢发展阶段 |
第二节 吉林省新型城镇化水平的空间分异 |
一、指标体系的构建 |
二、计算方法 |
三、结果分析 |
第三节 吉林省新型城镇化水平的空间演变 |
一、研究方法 |
二、新型城镇化空间演变的总体特征与热点分析 |
三、新型城镇化空间演变的空间变差分析 |
第四章 吉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基本特征 |
第一节 新型城镇化效率尚没有达到理想状态 |
一、指标体系的构建 |
二、数据包络分析模型 |
三、结果分析 |
第二节 土地城镇化水平始终高于人口城镇化 |
一、指标体系的构建 |
二、脱钩模型 |
三、结果分析 |
第三节 基本公共服务水平递增但失衡性突出 |
一、指标体系的构建 |
二、结果分析 |
第四节 四化发展水平整体提高但协调度较低 |
一、指标体系的构建 |
二、耦合协调度模型 |
三、结果分析 |
第五节 城市综合承载力全面提升但普遍不高 |
一、指标体系的构建 |
二、结果分析 |
第五章 吉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动力机制 |
第一节 传统城镇化发展模式的亟需转型 |
一、路径依赖特征长期存在 |
二、内生增长动力明显不足 |
三、产业发展竞争力持续减弱 |
四、能源资源产销失衡 |
五、城镇体系发育不完善 |
六、农民工市民化进程缓慢 |
第二节 新型城镇化战略规划的科学指导 |
一、国家层面的战略规划 |
二、省域层面的战略规划 |
三、区域层面的战略规划 |
第三节 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多业”支撑 |
一、商品粮生产的基础性地位稳固 |
二、装备制造业产业竞争优势明显 |
三、旅游产业发展的区域特色鲜明 |
四、医药健康产业的发展态势良好 |
五、建筑产业的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
六、信息产业发展的创新引领性强 |
第四节 东北亚区域开放的独特区位条件 |
一、边疆近海的地缘区位 |
二、相对重要的过境省份 |
三、开放平台的不断建设 |
第五节 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鼎力支持 |
一、《全国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规划》 |
二、《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 |
三、《关于近期支持东北振兴若干重大政策举措的意见》 |
四、《关于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若干意见》 |
第六章 吉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路径选择 |
第一节 吉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体制机制改革 |
一、国有企业改革 |
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
三、政府职能转变 |
第二节 吉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产业结构调整 |
一、全方位加快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转变 |
二、积极促进产业结构的合理化与高级化 |
第三节 吉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城镇空间优化 |
一、打造集约高效的新型城镇化空间格局 |
二、实现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城乡一体化 |
三、构建科学合理的新型城镇化规划体系 |
第四节 吉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市场全面开放 |
一、协调省内发展,明确职能分工 |
二、密切省区联系,培育壮大物流 |
三、扩大与俄联动,稳妥与朝合作 |
四、建设通道口岸,维护出海权益 |
第五节 吉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绿色生态转型 |
一、推进资源节约的绿色生态转型 |
二、推进环境友好的绿色生态转型 |
结论与展望 |
一、主要研究结论 |
二、主要创新之处 |
三、研究不足与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情况 |
(7)黑龙江省七台河市煤炭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目的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路线与创新 |
1.4.1 研究路线 |
1.4.2 创新之处 |
2 煤炭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政策的基础理论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1 煤炭资源型城市的含义 |
2.1.2 城市产业转型的含义 |
2.2 煤炭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困境与意义 |
2.2.1 煤炭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困境 |
2.2.2 煤炭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意义 |
2.3 煤炭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政策的理论依据 |
2.3.1 区域经济增长理论 |
2.3.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3 黑龙江省七台河市煤炭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政策的现状分析 |
3.1 黑龙江省七台河市产业与煤炭资源状况 |
3.1.1 产业发展状况 |
3.1.2 煤炭资源状况 |
3.2 黑龙江省七台河市煤炭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政策 |
3.2.1 发展循环经济政策 |
3.2.2 发展非煤工业政策 |
3.2.3 发展现代服务业政策 |
3.2.4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 |
3.3 黑龙江省七台河市煤炭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政策存在的问题 |
3.3.1 资源型产业退出步伐缓慢 |
3.3.2 循环经济产业链条短 |
3.3.3 高新技术产业起步艰难 |
3.3.4 矿工生活、就业困难大 |
3.4 黑龙江省七台河市煤炭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政策问题的成因 |
3.4.1 国家衰退产业援助力度不够 |
3.4.2 资源型城市资金和技术积累不足 |
3.4.3 缺乏科技和人才支撑 |
3.4.4 国家和省对矿工生活问题扶持不到位 |
4 国内外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政策的经验与借鉴 |
4.1 国外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政策的经验 |
4.1.1 德国鲁尔区——政府主导型经济结构调整 |
4.1.2 法国洛林——由单一经济结构向多元化可持续发展模式转变 |
4.1.3 英国的曼彻斯特——由工业化城市向服务经济城市转型 |
4.2 国内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政策的经验 |
4.2.1 辽宁阜新——依托优势进行经济结构调整 |
4.2.2 江苏徐州——从传统能源向新能源转型 |
4.2.3 云南东川——产业转型失败城市降级 |
4.3 国内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政策对七台河市的借鉴 |
4.3.1 鼓励发展循环经济、延伸煤炭产业链条 |
4.3.2 支持发展替代产业 |
5 完善黑龙江省七台河市国内外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政策建议 |
5.1 完善产业政策 |
5.1.1 优化项目布局 |
5.1.2 优先项目审批 |
5.1.3 加强信息服务 |
5.2 完善财税政策 |
5.2.1 加强财政投入 |
5.2.2 实施税收优惠 |
5.2.3 资源开发补偿 |
5.2.4 衰退产业援助 |
5.3 完善金融政策 |
5.3.1 优先贷款融资 |
5.3.2 减免历史债务 |
5.4 完善用地政策 |
5.4.1 保证项目用地 |
5.4.2 加快园区建设 |
5.5 完善人才政策 |
5.5.1 积极培养人才 |
5.5.2 大力引进人才 |
5.6 完善就业政策 |
5.6.1 鼓励就业援助 |
5.6.2 开发就业岗位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区域经济转型时空演化及政策仿真研究 ——以长三角区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价 |
一、区域经济转型时空演化研究进展 |
二、区域经济转型影响机制研究进展 |
三、综合评述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框架 |
一、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二、研究思路和方法 |
三、研究内容与框架 |
第二章 区域经济转型理论分析 |
第一节 区域经济转型研究理论基础 |
一、区域经济增长理论:转型动力 |
二、区域结构调整理论:转型特征 |
三、区域优化协调理论:转型方式 |
四、理论演进规律 |
第二节 区域经转型理论框架 |
一、区域经济转型内涵 |
二、区域经济转型理论内容分析 |
三、区域经济转型现实基础和发展态势 |
第三节 区域经济转型运作机理 |
一、区域经济转型时空演化机理 |
二、区域经济转型政策影响机制 |
三、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长三角区域经济转型发展演化分析 |
第一节 长三角区域经济转型分析基础 |
一、长三角区域界定 |
二、长三角区域基本现状 |
三、长三角区域经济转型发展意义 |
四、长三角区域经济转型发展阶段 |
第二节 长三角区域经济结构调整演化 |
一、产业结构转型演化 |
二、人口结构转型演化 |
三、空间结构转型演化 |
四、合作结构转型演化 |
第三节 长三角区域经济转型特征及存在问题 |
一、长三角区域经济转型特征 |
二、长三角区域经济转型问题 |
三、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长三角区域经济转型空间分异分析 |
第一节 区域经济转型测度思路与方法 |
一、常用测度思路及方法 |
二、本文测度思路及方法 |
第二节 长三角区域经济转型综合评价研究 |
一、长三角区域经济转型评价体系构建 |
二、长三角区域经济转型发展测度 |
三、长三角区域经济转型实力综合评价 |
第三节 长三角区域经济转型分异评价研究 |
一、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二、长三角区域经济转型区域分异分析 |
三、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长三角区域经济转型政策仿真研究 |
第一节 长三角区域经济转型要素及贡献度分析 |
一、实证分析模型选择与建立 |
二、数据处理与检验 |
三、实证研究分析 |
第二节 长三角区域经济转型系统仿真研究 |
一、系统动力学方法 |
二、仿真模型构建与运行 |
三、模型预测与情景分析 |
四、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区域经济转型优化调控与主要结论 |
第一节 区域经济转型优化调控 |
一、促进转型动力提升 |
二、推进经济结构优化 |
三、加快发展方式转变 |
第二节 主要结论与创新点 |
一、主要结论 |
二、可能创新地方 |
三、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中国资源型城市的CGE模型构建与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中国资源型城市的研究进展 |
3. 资源型城市的CGE模型设计及政策研究问题 |
3. 1 资源型城市SAM的数据结构 |
3. 2 资源型城市CGE模型的模块设计与动态模拟 |
3. 3. 资源型城市转型与发展的政策问题 |
4. 结论 |
(10)长治市经济转型中旅游产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1.4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第2章 基本概念及相关基础理论 |
2.1 基本概念 |
2.1.1 资源型城市 |
2.1.2 产业结构 |
2.1.3 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 |
2.1.4 旅游与旅游产业 |
2.2 相关基础理论 |
2.2.1 经济转型理论 |
2.2.2 旅游产业链理论 |
2.2.3 区域旅游合作理论 |
2.2.4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3章 长治市经济转型中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现实意义 |
3.1 有利于优化长治市产业结构 |
3.2 有利于缓解长治市的就业压力 |
3.3 有利于改善长治市的生态环境 |
3.4 有利于促进长治市与周边地区间的交流协作 |
3.5 有利于实现长治市的可持续发展 |
第4章 长治市经济转型中旅游产业发展的优势条件 |
4.1 旅游资源优势 |
4.2 地理区位优势 |
4.3 经济基础优势 |
4.4 生态环境优势 |
4.5 转型时机优势 |
4.6 旅游政策优势 |
第5章 长治市经济转型中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5.1 长治市经济转型发展现状分析 |
5.2 长治市经济转型中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
5.3 长治市经济转型中旅游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5.3.1 旅游产业的联动作用不强 |
5.3.2 城市旅游形象不鲜明 |
5.3.3 旅游区开发主题不突出 |
5.3.4 旅游产业发展基础薄弱 |
5.3.5 区域旅游合作力度不够 |
第6章 长治市经济转型中旅游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
6.1 强化长治市政府的主导作用 |
6.2 积极发挥旅游产业的联动作用 |
6.3 全面提升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 |
6.4 科学塑造长治市旅游形象 |
6.5 着力打造五大特色主题旅游区 |
6.6 完善旅游基础配套设施建设 |
6.7 加大区域旅游合作力度 |
6.8 加快旅游产业的信息化建设 |
结论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四、试论资源型城市的再城市化与转型(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城乡一体化的煤炭资源型城市基础设施评价与规划策略研究[D]. 李星汐. 中国矿业大学, 2019(04)
- [2]矿产开发对成长型资源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研究 ——以新疆哈密市为例[D]. 赵博. 西南交通大学, 2018(09)
- [3]基于科技创新支撑的资源型城市发展路径研究 ——以中国黑龙江省主要矿业城市和加拿大萨德伯里为例[D]. 李萌.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8(06)
- [4]社会空间视角下成熟型煤炭资源城市地域功能结构研究——以安徽省淮南市为例[J]. 焦华富,许吉黎. 地理科学, 2016(11)
- [5]发达国家城镇化中后期城市转型及其启示[D]. 陈明珠. 中共中央党校, 2016(08)
- [6]吉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特征、机制与路径研究[D]. 尹鹏. 东北师范大学, 2016(04)
- [7]黑龙江省七台河市煤炭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政策研究[D]. 曲天骄. 哈尔滨商业大学, 2016(03)
- [8]区域经济转型时空演化及政策仿真研究 ——以长三角区域为例[D]. 刘靖.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16(09)
- [9]中国资源型城市的CGE模型构建与政策研究[J]. 钟帅,沈镭,刘立涛,沈明,曹植.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2)
- [10]长治市经济转型中旅游产业发展研究[D]. 张敏. 山西财经大学, 2015(10)
标签: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论文; 经济转型论文; 城市经济论文; 区域经济一体化论文; 经济模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