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经直肠前列腺超声并穿刺活检的初步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廖姮,刘逍,朱晓娟[1](2022)在《磁共振-经直肠超声靶向穿刺联合前列腺病理大切片对前列腺癌精准诊断的优势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磁共振-经直肠超声靶向穿刺联合前列腺病理大切片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疑似前列腺癌患者310例,根据穿刺方法分为观察组(n=183)和对照组(n=127),观察组给予磁共振与经直肠超声融合引导靶向穿刺,对照组给予标准12针经直肠超声穿刺活检,观察两组前列腺癌诊断情况及穿刺情况。结果:观察组前列腺癌、临床意义显着前列腺癌、临床意义不显着前列腺癌诊断率分别为35.52%、30.60%和4.92%,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阳性针数比例、阳性针癌组织长度分别为27.50%和(4.68±1.24)mm,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靶向穿刺每例穿刺针数为3(1~5)次,明显少于系统结合靶向穿刺(P<0.05);靶向穿刺和系统结合靶向穿刺前列腺癌、临床意义显着前列腺癌、临床意义不显着前列腺癌诊断率,阳性针数比例及阳性针癌组织长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前列腺癌MRI图像特征中:T2WI信号低信号、不规则形、病灶边缘模糊、DWI信号高信号比例分别为诶63.08%、76.92%、83.08%和84.62%,明显高于良性病变(P<0.05),而病灶ADC值为(0.81±0.15)×10-3mm2/s,明显低于良性病变(P<0.05)。结论:磁共振-经直肠超声靶向穿刺联合前列腺病理大切片在前列腺癌诊断中有较好的价值,可减少不必要的穿刺针数;同时前列腺良恶性病变在MRI图像上有明显差异。
林碧锋,蔡飞涛[2](2022)在《经会阴前列腺超声穿刺的应用价值》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分析经会阴前列腺超声穿刺的应用价值。方法:针对我院中收治的疑似前列腺癌的患者进行穿刺活检,分组方式具有随机性,前期需要对患者进行筛选,入选患者总人数为109人,其中包括少部分怀疑前列腺癌的受试患者,患者入院的时间是在2018年06月-2019年12月之间,平均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研究组中先对患者行MRI检查,再行经会阴前列腺穿刺;而对照组则对患者实施经前列腺穿刺,对照研究组中与对照组检查出前列腺癌的概率。结果:对相关的结果进行统计,研究组检出率与对照组相比较,百分比明显更高,数据对比P值<0.05。结论:通过超声检查行会阴前列腺穿刺活检能够有效的提高对于前列腺的诊断率,在临床上有着重要的应用意义。
刘志勇[3](2021)在《基于深度学习的前列腺癌超声图像辅助诊断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前列腺癌是最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前列腺癌患者人数逐年上升,但很多患者难以得到及时的治疗。前列腺超声图像的计算机辅助诊断技术有助于前列腺癌的准确诊断与及时治疗。但是,前列腺超声图像存在边界不清晰、目标区域小且分辨率低、病灶区域形状和大小具有较大的差异等问题,使得基于超声图像的前列腺癌诊断效率相对较低,为了克服这些难题,本文提出基于深度学习的前列腺癌超声图像辅助诊断技术,辅助医生去筛选可疑的前列腺癌,能够明显提高前列腺癌的诊断准确率。本文重点研究基于深度学习的前列腺癌超声图像检测、诊断模型以及其高效的训练方法,主要工作如下:基于S-Mask R-CNN的前列腺超声图像分割技术研究。分割是前列腺超声图像数据增强中的一个关键步骤,能够将待分类的图像信息缩小到关键部分,消除过多无关信息干扰。利用改进的S-Mask R-CNN实现对前列腺超声图像的精确分割,利用感兴趣区域实现像素级特征点定位,通过卷积网络生成前列腺图像对应的二值掩膜,将前列腺区域与背景进行分割。然后,屏蔽背景信息,构建多组前列腺超声分割图像数据集,用于图像分类检测的Inception-V3网络中。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算法在合理耗时的前提下,有良好的分割效果。基于Inception-V3的前列腺超声图像分类技术研究。在Inception-V3网络中,增加新的正向传播和反向传播组成的分类模块替代原网络的softmax。正向传播主要是将pool-3层以下的卷积层池化层提取的特征通过迁移学习策略转移到输入层,然后计算分类值和标签值之间的损失值来识别前列腺超声病变。实验结果表明,与各经典分类方法和人工诊断比较,本文方法更能够准确分类出前列腺超声图像的阴、阳性。基于改进的S-Mask R-CNN+Xception的前列腺癌超声图像标记分级研究。前列腺癌的Gleason分级为临床评估治疗方案提供了重要参考价值。但前列腺癌超声图像病理分级的研究很少,如何准确地描述其侵略性是一个热点问题。故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前列腺癌Gleason分级网络模型。该模型由病灶区域标记、图像增强、病理分级三个模块组成。具体地,该模型首先采用改进的S-Mask R-CNN网络模型对前列腺癌病灶区域进行标记,然后通过形态学图像处理和PCNN算法进行图像增强,最后利用Xception对前列腺超声图像进行病理分级。实验结果表明,本文Gleason分级模型的预测精确率高于其他经典分级模型和医生人工诊断,其预测精确率较人工诊断高出0.28。基于上述三个研究内容,本文构建了前列腺癌超声影像全流程智能辅助诊断技术,本文研究成果能够在像素级上准确检测前列腺癌超声图像的相关信息,与专业医生人工诊断和其他检测方法相比,本文方法具有更高的准确率。本文研究成果的应用将有效提升前列腺癌诊断工作的效率,促进前列腺癌超声图像诊断技术的发展。
李亚如[4](2021)在《基于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对前列腺癌的诊断效能评价》文中认为目的:本文旨在探讨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PSA)、经直肠超声(transrectal ultrasound,TRUS)、剪切波弹性成像(shear wave elastography,SWE)在前列腺良恶性病变中的诊断价值,获得SWE及PSA在前列腺良恶性病变中的诊断截断值;联合三种方法提高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a)的诊断效能。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1年1月在延安大学附属医院泌尿外科疑诊为PCa并行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穿刺活检前行PSA、TRUS、SWE检查。PSA、SWE均与穿刺病理进行比较,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计算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ROC,AUC),根据约登指数最大值计算诊断截断值、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PPV)、阴性预测值(negative predictive value,NPV),并对PCa TRUS表现及剪切波弹性成像模式进行总结。PSA、TRUS、SWE三种方法分别进行AUC的比较,并将三种方法进行串连组合后与穿刺病理进行比较,绘制ROC曲线,分别与TRUS AUC进行比较。采用Delong检验比较AUC有无差异,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一般资料结果:共收集68例患者资料,图像质量不合格排除3例,胃肠道间质瘤前列腺转移排除1例,共纳入64例研究对象,其中PCa 21例,穿刺阳性率32.8%。平均年龄70.23±7.78岁,中位穿刺针数12针,中位PSA 16.26ng/ml,中位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21.00,中位前列腺体积49.84cm3。2.当PSA截断值为16.65ng/ml,灵敏度、特异度、PPV、NPV分别为85.7%、69.8%、58.06%、90.91%。3.TRUS对PCa具有诊断价值P=0.009(P<0.05),PCa在TRUS上最常见的表现是前列腺组织内低回声病变。4.PCa杨氏模量值均高于非前列腺癌(non-prostate cancer,N-PCa),PCa的Emax、Emean、Emin平均值分别为97.14±31.97Kpa、82.74±26.71Kpa、64.66±25.58Kpa,N-PCa Emax、Emean、Emin平均值分别为65.67±24.28 Kpa、54.71±24.05 Kpa、41.78±22.86 Kpa;Emax、Emean、Emin三者对PCa均具有诊断价值,AUC分别为0.790、0.775、0.726,截断值分别73.77 Kpa、68.88 Kpa、59.53 Kpa,且三者AUC无明显差异(P>0.05)。PCa弹性模式多表现为非对称弹性质硬及剪切波充盈不全,N-PCa表现为弹性质软,对称弹性质硬。5.PSA、TRUS、SWE三者进行两两AUC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PSA与SWE串连后AUC明显高于TRUS,AUC=0.835,P=0.0449(P<0.05),灵敏度80.95%,特异度86.05%,PPV 73.91%,NPV 90.24%。结论:1.PSA、TRUS、SWE对前列腺良恶性病变有诊断价值,但三者诊断的特异度较低。2.SWE参数Emax、Emean、Emin对前列腺良恶性病变均具有诊断价值,可以灵敏的显示病变的部位。3.SWE联合PSA对PCa的诊断效能明显优于TRUS,可提供病变的位置和定量信息,减少漏诊和误诊的发生。
沈顺博[5](2021)在《基于深度学习的前列腺癌超声图像识别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前列腺癌的早期诊断可以大大提高患者的生存率,而诊断程序复杂影响前列腺癌早期诊断准确率。在前列腺癌的诊断技术中,经直肠超声具有低成本、无创和操作简单等优点,可以广泛的运用于早期检查中。但是经直肠超声对前列腺癌的检查特异性较低,与其他前列腺疾病的回声表现不易区分,诊断结果及指导穿刺的准确性仰赖于医生的经验技巧,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当前,深度学习技术在图像识别领域取得长足的发展,本文将深度学习技术应用于前列腺癌超声图像识别中的方法。具体研究内容如下:基于DeepLabv3+的前列腺超声图像分割方法研究。针对经直肠前列腺超声图像的目标区域分割,本文研究了基于卷积神经网络模型的前列腺超声图像前列腺区域分割方法。本文采用DeepLabv3+作为图像分割深度学习算法,以Image Net预训练权重作为分割模型的初始权重,用相对数量不多的超声图像数据集来微调模型权重,从而让DeepLabv3+在其他图像任务中学习到的经验和知识能迁移到超声图像分割任务中来,解决训练数据集过少的问题,提高模型分割的准确率。基于ResNet的前列腺癌超声图像分类技术研究。针对现有卷积神经网络图像分类算法对基于经直肠超声图像的前列腺癌识别准确率不高的问题,本文在图像分类之前增加了一个图像分割的步骤。本文将带有分割信息的单通道Mask图与三通道的经直肠超声前列腺图像合并叠加为一个四通道的图像,而主流的图像分类算法无法支持四通道图像的输入,本文采用ResNet网络模型作为分类深度学习算法,并将ResNet分类模型的输入层进行改进,将图像输入通道改为四通道,使得分类模型可以支持带有分割信息的经直肠超声前列腺图像。实验结果表明,上述改进大大提高了前列腺癌超声图像分类的准确率。ResNet分类模型是在VGG分类模型的基础上改进而来,其在与VGG19分类模型的对比实验中,也证明本论文的ResNet分类模型具有较高的准确率。
谷兴龙,何秉勋,朱智虎[6](2021)在《超声引导下经会阴与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术对前列腺癌诊断的一致性比较》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会阴与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术在前列腺癌诊断的一致性。方法收集2017年2月~2020年2月本院收治的121例行前列腺穿刺活检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检查方法不同分为直肠检查组(n=60)和会阴检查组(n=61),分析两组对前列腺癌检出的一致性,比较两组对前列腺癌诊断的效能和对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灰区前列腺癌检出率,同时比较两组检查时间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直肠检查组对前列腺癌检出的Kappa值0.699,与会阴检查组对前列腺癌检出的Kappa值0.668相接近,直肠检查组对前列腺癌检出的敏感度87.1%、特异性82.8%、准确度85.0%,与会阴检查组(敏感度85.3%、特异度为81.5%、准确度83.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会阴检查组对PSA灰区前列腺癌检出率高于直肠检查组(P<0.05),直肠检查组检查时间明显短于会阴检查组,但会阴检查组血便、发热发生率较直肠检查组明显更低(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经会阴与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术对前列腺癌检出的一致性相当,其中经会阴穿刺途径对PSA灰区前列腺癌检出率更高且安全性更好,但其检查时间较久,临床实践中可视患者具体病情选择最合理的穿刺方式。
曾雅婷[7](2021)在《会阴超声引导下经会阴前列腺穿刺活检的临床应用》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比较会阴超声引导下经会阴前列腺穿刺活检(Perineal ultrasound guided transperineal prostate biopsy,PTPB)与直肠超声引导下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Transrectal prostate biopsy,TRPB)方法的诊断阳性率和并发症发生率,从而评估其诊断价值与安全性,为临床医师找到最适合的穿刺途径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2月~2020年12月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泌尿外科或超声医学科进行前列腺穿刺活检(Prostate Biopsy,PB)的299名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均取得穿刺病理结果。其中PTPB 111例,TRPB 188例。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穿刺病理结果、手术病理结果及术后并发症情况。分析对比两种方法的活检阳性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情况。结果:1.PTPB与TRPB穿刺活检阳性率比较:TRPB组总体阳性率为39.9%(75/188),PTPB组总体阳性率为33.3%(37/111),两组PB总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按照PSA水平分组后比较两组PB阳性率,结果显示在不同PSA水平下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RPB组单针阳性率为24.4%(505/2068),PTPB组单针阳性率为21.7%(265/1221),两组PB单针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按照穿刺位点分组后比较两组PB单针阳性率,结果显示在各个穿刺位点单针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PTPB与TRPB穿刺活检并发症比较:PTPB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TRPB组(49.5%vs 80.3%,χ2=30.835,P<0.001)。其中感染(37.8%vs 61.2%,χ2=15.236,P<0.001)、血尿(14.4%vs 34.6%,χ2=14.361,P<0.001)、血便(0%vs 24.5%,χ2=32.098,P<0.001),尿潴留(0.9%vs 8.0%,χ2=6.903,P<0.05)的发生率PTPB均显着低于TRPB,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PTPB与TRPB都是进行前列腺疾病诊断的有效手段,两种穿刺活检方法在前列腺癌诊断效能的差异上无显着意义。2.在安全性上PTPB表现更佳,并发症发生率显着低于TRPB。3.PTPB对设备要求简单,无需肠道准备,不需要预防性使用抗生素,适用于无法接受经直肠超声检查的患者。临床医师应根据医院设施、操作者的熟练程度、被检者自身条件等多方面综合考虑选择穿刺方法。
刘淘彬[8](2021)在《多参数MRI与经直肠超声认知融合引导下的经直肠前列腺靶向穿刺活检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目的:分析比较多参数磁共振与经直肠超声(MRI-TRUS)认知融合引导下的经直肠前列腺靶向穿刺结合系统穿刺活检(TB+SB)和直肠超声引导下的系统穿刺活检(SB)的两种穿刺方法的检出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为临床工作中的前列腺穿刺问题提供相关参考。方法:收集分析2019年1月1日至2021年1月31日于本科室行TRUS下前列腺穿刺活检术的370例,排除当中不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例后,共307例病例纳入研究,收集患者资料包括患者年龄、DRE、t PSA、PSAD、前列腺体积、MRI结果、穿刺针数、穿刺方法、活检病理结果、术后并发症等。将患者分为两组,一组(A组)行MRI-TRUS认知融合引导下的TB+SB,另一组(B组)行由TRUS引导下的SB,分析统计两组病例的病理结果,比较两组病例的穿刺阳性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的差异。采用SPSS 24.0统计学软件包处理数据。结果:1、两组患者的年龄、直肠指诊、t PSA水平在两组间均无统计学意义。平均穿刺针数A组少于B组,有统计学意义(P<0.001);2、PSA<=4ng/ml时的穿刺阳性率为15.38%;4<PSA<=10ng/ml时的穿刺阳性率为24.56%;10<PSA<=20ng/ml时的穿刺阳性率为32.00%;20<PSA<=50ng/ml时的穿刺阳性率为53.84%;PSA>50ng/ml时的穿刺阳性率为82.47%;3、4<PSA<=10区间的患者,当PSAD>=0.15时穿刺阳性率为25.0%,PSAD<0.15时穿刺阳性率为24.0%,PSAD阳性时穿刺阳性率在此区间内高于PSAD阴性时,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10<PSA<=20区间的患者,当PSAD>=0.15时穿刺阳性率为35.4%,PSAD<0.15时穿刺阳性率为10.0%,PSAD阳性时的穿刺阳性率在此区间内高于PSAD阴性时,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0<PSA<=50区间的患者,当PSAD>=0.15时穿刺阳性率为46.3%,PSAD<0.15时穿刺阳性率为90.9%,PSAD阳性时穿刺阳性率在此区间内低于PSAD阴性时,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A组患者,总穿刺阳性率为56.3%,B组患者,总穿刺阳性率为43.6%,有统计学意义(P<0.05);5、两组病例DRE阳性的患者共97例,穿刺为阳性的有68例,阳性率为70.1%,DRE阴性的患者210例,其中穿刺为阳性的87例,穿刺阳性率为41.43%。直肠指诊阳性组的患者的穿刺阳性率高于直肠指诊阴性组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6、A组发现临床显着癌84例,穿刺阳性率50.9%;B组发现临床显着癌54例,穿刺阳性率38.0%,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两组病例行靶向穿刺550针,阳性针数262针,阳性率47.6%;系统穿刺针数3184针,其中阳性针数1034针,阳性率32.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8、两组穿刺方法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包括血便、血尿、发热,均无明显差别。结论:多参数MRI与经直肠超声(mp MRI-TRUS)认知融合引导下的经直肠前列腺靶向穿刺结合系统穿刺活检(TB+SB)在检出率方面有较好的优势。其与单系统穿刺活检(SB)的并发症无差别。mp MRI-TRUS的认知融合TB+SB的穿刺方法可以得以广泛推广。
刘启航[9](2021)在《mpMRI-TRUS图像融合引导下经会阴前列腺靶向穿刺的临床研究》文中指出目的:评估mp MRI-TRUS图像融合引导下经会阴前列腺靶向穿刺和系统穿刺对诊断前列腺癌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7月至2021年1月于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3.0T多参数磁共振(Multiparameter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p MRI)怀疑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a)并接受mp MRI-TRUS图像融合引导经会阴前列腺靶向穿刺和系统穿刺的112例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mp MRI-TRUS图像融合经会阴前列腺靶向穿刺(Targeted biopsy,TB)2-3针和经会阴系统穿刺(Systematic biopsy,SB)12针,所有标本均送病理,包括穿刺标本和确诊PCa后接受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Radical prostatectomy,RP)术后标本,主要研究终点是比较不同穿刺方式PCa的检出率,次要研究终点是Cs PCa(Clinically significant prostate cancer,Cs PCa)的检出率以及穿刺病理与RP术后标本病理相关性分析。Cs PCa定义:Gleason评分≥3+4=7分[国际泌尿病理学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Urological Pathology,ISUP)≥2级];病理升级定义为穿刺病理ISUP分级小于RP术后ISUP分级或由靶向、系统任一活检未检出变成联合活检检出前列腺癌。病理降级定义为穿刺病理ISUP分级大于RP术后ISUP分级。结果:共有112例患者接受了两种穿刺方法,52例(46.4%)通过TB+SB诊断为PCa,60例诊断为前列腺良性病变,两组患者在年龄、t PSA、前列腺体积、PSAD以及PI-RADS评分指标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f/t PSA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2例(46.4%)确诊患者中通过TB检出44例(39.4%);SB检出50例(44.6%),三种穿刺方式在PCa检出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B+SB共检出Cs PCa 47例(42.0%),其中TB检出Cs PCa 39例(34.8%),SB检出Cs PCa 45例(40.1%),三种穿刺方式在Cs PCa检出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如仅行TB将漏检8例(7.1%)PCa,其中5例(4.4%)为Cs PCa,仅行SB将漏检2例(1.8%)PCa,2例均为Cs PCa。对比TB和SB单针阳性率,TB共234针,90针(38.5%)阳性,SB共1344针,282针(21.0%)阳性,二者在在穿刺针数阳性率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对比TB、SB与RP术后病理标本相关性分析,发现TB中有6例(14.3%)发生病理升级、6例(14.3%)病理降级、30例(71.4%)病理一致,SB中有14例(33.3%)病理升级、8例(19.0%)病理降级、20例(47.6%)病理一致;TB和SB病理升级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B和SB病理一致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B和SB之间病理降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穿刺相关并发症较低,37.5%(42/112)出现轻微肉眼血尿,均在穿刺后5d内自愈,无一例出现发热、出血、急性尿潴留和迷走神经反射。结论:1、靶向穿刺能以更少的穿刺针数达到系统穿刺相当的穿刺阳性率,且靶向穿刺病理更接近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后病理。2、靶向穿刺联合系统穿刺可以提高Cs PCa检出率,且经会阴途径并发症较低,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活检方式。
张尚彬[10](2021)在《超声造影下经直肠前列腺靶向穿刺联合系统穿刺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文中认为目的:评价评估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CEUS)下经直肠前列腺靶向穿刺活检(targeted biopsy,TB)联合前列腺系统穿刺活检(systematic biopsy,SB)在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a)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05月至2020年09月期间于我院行前列腺穿刺活检的患者,其中行靶向穿刺联合系统穿刺(CEUS-TB+SB组)患者65例,行前列腺系统穿刺(SB组)的患者155例。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PSA)、前列腺体积、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 density,PSAD)、前列腺癌检出率、具有临床意义前列腺癌检出率、前列腺癌Gleason评分及穿刺后相关并发症等,并且根据不同年龄段、PSA及前列腺体积进行亚组分析。结果:CEUS-TB+SB组和SB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年龄、PSA水平、前列腺体积、PSAD等)未见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在前列腺癌检出率方面,CEUS-TB+SB组(35/65,53.85%)前列腺癌检出率高于SB组(58/155,37.42%;p=0.024);两组患者有临床意义前列腺癌检出率、Gleason评分均未见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穿刺后相关并发症(血尿、血便、血精、排尿困难、感染、肛区疼痛等)发生率未见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在亚组分析中,当患者年龄>70岁或4ng/ml<PSA≤10.0 ng/ml或PSA>20ng/ml或30<前列腺体积≤60 ml时,CEUS-TB+SB组前列腺癌检出率显着高于SB组(P<0.05)。结论:CEUS-TB+SB能有效提高前列腺癌检出率,尤其是对于年龄>70岁或4<PSA≤10ng/ml或PSA>20ng/ml或前列腺体积为30至60ml的患者,在前列腺癌诊断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二、经直肠前列腺超声并穿刺活检的初步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经直肠前列腺超声并穿刺活检的初步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磁共振-经直肠超声靶向穿刺联合前列腺病理大切片对前列腺癌精准诊断的优势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1.1 纳入标准 |
1.1.2 排除标准 |
1.2 穿刺方法 |
1.3 资料收集 |
1.4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2.1 观察组和对照组前列腺癌诊断情况比较 |
2.2 观察组和对照组穿刺情况比较 |
2.3 观察组中靶向穿刺与系统结合靶向穿刺情况比较 |
2.4 观察组前列腺癌与良性病变MRI图像特征比较 |
3 讨论 |
(2)经会阴前列腺超声穿刺的应用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组间中的纳入和排除方面的标准 |
1.2.1 组间中的纳入: |
1.2.2 组间中的排除: |
1.3 方法 |
1.3.1 研究组: |
1.3.2 对照组: |
1.4 相关的实验指标 |
1.5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2.1 研究组中的患者与对照组在患者诊断后的检出率 |
2.2 研究组中的患者与对照组在患者诊断后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 |
3 讨论 |
(3)基于深度学习的前列腺癌超声图像辅助诊断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医学影像处理深度学习模型 |
1.3.1 医学影像分割 |
1.3.2 医学影像分类 |
1.3.3 医学影像分级 |
1.3.4 前列腺癌医学影像分析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2 相关理论基础 |
2.1 深度学习基本思想 |
2.1.1 深度网络 |
2.1.2 感知机 |
2.1.3 BP算法 |
2.2 卷积神经网络 |
2.2.1 卷积神经网络的基本结构 |
2.2.2 局部感受野与池化 |
2.2.3 卷积和权值共享 |
2.3 网络模型参数 |
2.3.1 激活函数 |
2.3.2 Keras框架 |
2.3.3 最优化方法 |
2.4 本章小结 |
3 基于S-Mask R-CNN的前列腺超声图像分割框架 |
3.1 Sobel卷积层 |
3.2 RPN网络 |
3.3 ROIAlign层 |
3.4 损失函数 |
3.5 全卷积网络 |
3.6 实验分析 |
3.6.1 实验环境 |
3.6.2 实验数据 |
3.6.3 实验流程与方法 |
3.6.4 评价方法 |
3.6.5 实验结果 |
3.7 本章小结 |
4 基于Inception-V3 的前列腺超声图像分类框架 |
4.1 Inception模块 |
4.2 交叉熵代价函数 |
4.3 Dropout |
4.4 网络模型训练 |
4.5 实验分析 |
4.5.1 实验环境 |
4.5.2 实验数据 |
4.5.3 实验流程与方法 |
4.5.4 评价方法 |
4.5.5 分类结果混淆矩阵如 |
4.5.6 图像分类实验结果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5 前列腺癌超声图像标记分级框架 |
5.1 图像病灶标记网络整体框架 |
5.2 CFPN(Conjunctional Feature Pyramid Network)模块 |
5.3 图像增强方法 |
5.3.1 图像增强步骤 |
5.3.2 形态学图像增强 |
5.3.3 脉冲耦合神经网络 |
5.4 图像病理分级 |
5.4.1 Xception |
5.4.2 激活函数选择 |
5.4.3 正则化优化 |
5.5 图像标记分级实验 |
5.5.1 实验环境 |
5.5.2 实验数据 |
5.5.3 实验流程与方法 |
5.5.4 评价方法 |
5.5.5 图像标记分级实验结果 |
5.6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中英文略缩词对照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基于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对前列腺癌的诊断效能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研究对象和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1.1 患者来源 |
1.1.2 纳入标准 |
1.1.3 排除标准 |
1.2 研究方法 |
1.2.1 PSA检查方法 |
1.2.2 仪器与方法 |
1.3 统计学方法 |
1.4 图像分析 |
第二章 结果 |
2.1 一般资料结果 |
2.2 PSA对PCa的诊断价值 |
2.3 TRUS对PCa的诊断价值 |
2.4 SWE对PCa的诊断价值 |
2.4.1 Emax、Emean、Emin对PCa诊断价值分析 |
2.4.2 PCa弹性模式分析 |
2.5 PSA、TRUS、SWE对 PCa诊断价值比较 |
2.6 PSA、TRUS、SWE联合后对PCa诊断价值比较 |
第三章 讨论 |
3.1 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穿刺方法 |
3.2 PSA对PCa的诊断价值 |
3.3 TRUS对PCa的诊断价值 |
3.4 SWE对PCa的诊断价值 |
3.5 PSA、TRUS、SWE三者对比及联合价值 |
3.6 不足与展望 |
第四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剪切波弹性成像诊断前列腺癌的研究进展 |
综述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5)基于深度学习的前列腺癌超声图像识别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医学超声图像分割技术研究现状 |
1.2.2 医学超声图像分类技术研究现状 |
1.2.3 前列腺超声图像分析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1.4 本文的组织构架 |
2 相关理论基础 |
2.1 深度学习 |
2.2 卷积神经网络 |
2.3 经典网络模型介绍 |
2.3.1 全卷积神经网络 |
2.3.2 VGG19分类模型 |
3 数据集 |
3.1 实验数据采集 |
3.2 图像预处理 |
4 基于DeepLabv3+的前列腺超声图像分割技术 |
4.1 引言 |
4.2 DeepLabv3+网络结构 |
4.2.1 空洞卷积和空洞空间金字塔池化 |
4.2.2 深度可分离卷积 |
4.2.3 Xception模型 |
4.3 实验及结果分析 |
4.3.1 实验准备 |
4.3.2 实验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基于ResNet的前列腺癌超声图像分类技术 |
5.1 引言 |
5.2 整体网络构建 |
5.2.1 构建恒等映射 |
5.2.2 残差模块 |
5.3 实验及结果分析 |
5.3.1 实验准备 |
5.3.2 实验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与创新点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超声引导下经会阴与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术对前列腺癌诊断的一致性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仪器与试剂 |
1.3 研究方法 |
1.4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3 讨论 |
(7)会阴超声引导下经会阴前列腺穿刺活检的临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附录 英文缩略词表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材料和方法 |
1.病例资料 |
2.术前准备 |
3.穿刺仪器及器械 |
4.穿刺方法 |
5.穿刺针数 |
6.随访记录 |
7.统计学分析 |
结果 |
1.穿刺活检病理结果 |
2.穿刺活检后手术病理结果 |
3.穿刺活检阳性率比较 |
4.穿刺活检并发症比较 |
5.穿刺活检并发症的处理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前列腺癌诊断方法的应用与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多参数MRI与经直肠超声认知融合引导下的经直肠前列腺靶向穿刺活检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第1章 前言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类型 |
2.2 研究对象 |
2.2.1 数据收集 |
2.2.2 纳入标准 |
2.2.3 排除标准 |
2.2.4 病例分组 |
2.3 研究方法 |
2.3.1 穿刺前准备 |
2.3.2 穿刺仪器及设备 |
2.3.3 穿刺过程 |
2.4 统计方法 |
第3章 结果 |
3.1 病例一般资料 |
3.2 PSA水平区间对穿刺阳性率的比较 |
3.3 PSAD在不同PSA区间对穿刺阳性率的比较 |
3.4 两组患者总穿刺阳性率比较 |
3.5 DRE结果与穿刺阳性率 |
3.6 两组患者临床显着前列腺癌穿刺阳性率的比较 |
3.7 靶向穿刺和系统穿刺单针阳性率的比较 |
3.8 比较两组患者穿刺术后并发症 |
第4章 讨论 |
4.1 PSA与穿刺阳性率 |
4.2 PSAD与穿刺阳性率 |
4.3 DRE与穿刺阳性率 |
4.4 两种穿刺方法的阳性率 |
4.5 两组穿刺的术后并发症 |
第5章 结论 |
第6章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综述 前列腺穿刺活检诊断术的现状与发展 |
参考文献 |
(9)mpMRI-TRUS图像融合引导下经会阴前列腺靶向穿刺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第2章 资料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1.1 纳入标准(符合任意一条即可入选) |
2.1.2 排除标准(符合任意一条即排除) |
2.2 术前准备 |
2.3 多参数磁共振检查 |
2.4 活检方法 |
2.4.1 活检设备 |
2.4.2 活检步骤 |
2.4.3 活检后处理 |
2.5 组织病理学 |
2.6 后续行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RP) |
2.7 资料收集及研究终点 |
2.8 统计分析 |
第3章 结果 |
3.1 所有穿刺患者临床资料 |
3.2 靶向穿刺、系统穿刺及二者联合对PCa检出率比较 |
3.3 靶向穿刺、系统穿刺及二者联合对Cs PCa检出率比较 |
3.4 单针阳性率比较 |
3.5 靶向穿刺、系统穿刺与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后病理相关性分析 |
3.6 穿刺相关并发症 |
第4章 讨论 |
4.1 前列腺mp MRI的应用 |
4.2 MRI靶向穿刺的价值 |
4.3 与RP术后标本病理组织学相关性 |
4.4 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5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综述 MRI-TRUS 融合引导下前列腺靶向穿刺活检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10)超声造影下经直肠前列腺靶向穿刺联合系统穿刺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1.资料与方法 |
2.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插图 |
文献综述 超声造影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四、经直肠前列腺超声并穿刺活检的初步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磁共振-经直肠超声靶向穿刺联合前列腺病理大切片对前列腺癌精准诊断的优势分析[J]. 廖姮,刘逍,朱晓娟. 中华男科学杂志, 2022(01)
- [2]经会阴前列腺超声穿刺的应用价值[J]. 林碧锋,蔡飞涛.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22(01)
- [3]基于深度学习的前列腺癌超声图像辅助诊断技术研究[D]. 刘志勇.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2021(11)
- [4]基于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对前列腺癌的诊断效能评价[D]. 李亚如. 延安大学, 2021(11)
- [5]基于深度学习的前列腺癌超声图像识别方法研究[D]. 沈顺博.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2021(09)
- [6]超声引导下经会阴与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术对前列腺癌诊断的一致性比较[J]. 谷兴龙,何秉勋,朱智虎.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1(03)
- [7]会阴超声引导下经会阴前列腺穿刺活检的临床应用[D]. 曾雅婷. 福建医科大学, 2021(02)
- [8]多参数MRI与经直肠超声认知融合引导下的经直肠前列腺靶向穿刺活检的应用研究[D]. 刘淘彬. 南昌大学, 2021(02)
- [9]mpMRI-TRUS图像融合引导下经会阴前列腺靶向穿刺的临床研究[D]. 刘启航. 南昌大学, 2021(01)
- [10]超声造影下经直肠前列腺靶向穿刺联合系统穿刺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D]. 张尚彬. 重庆医科大学, 2021(01)
标签:前列腺论文; 穿刺活检论文;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论文; 病理检查论文; 超声成像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