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完全契约、不对称信息与银企金融交易(论文文献综述)
何成忠[1](2019)在《基于博弈论模型对我国商业银行企业贷款信用风险的宏观分析》文中研究表明作为信贷市场上的两大重要主体——银行和企业,通过融资活动和信贷活动联系了起来,它们之间的借贷行为可以看着是一种博弈过程。在贷款的申请过程中,企业面临着是否粉饰信息的抉择,而银行则面临着是否对企业的信息进行检查的抉择。如果信贷市场是完善的,并且信息也是完美的话,均衡结果将是银行把资金贷给具有良好还款能力的信用好的企业,并且不会对贷款进行检查,而信用差的企业不会得到贷款。此时,由于银行能够准确区分不同企业的信用水平,因而在贷款的发放不会带来信用风险问题。而现实情形却往往不是如此,企业和银行处于不对称信息的情形下,企业的一些私人信息银行无了解,而这些信息却对银行判断企业的风险水平十分重要,因而造成了银行很难区分企业的信用类型。由于目前信贷市场缺乏监管和惩罚措施,企业可以花很小的成本来粉饰和美化贷款申请信息,而这些成本与所申请的贷款尺寸相比,可以忽略不计。因而信用差的企业为了获得贷款倾向于将自己伪装成信用好的企业,而信用好的企业则会为了更容易获得贷款,也可能会选择粉饰信息的行为。这就给银行决定是否贷款给企业带来了困难,由于检查成本的存在,并且一般都不能忽视,因此银行并不会选择对所有企业进行检查。银行是否选择的决策有所有申请贷款的企业中信用差的企业的比例、贷款尺寸和银行的检查成本有关。在信用差的企业比例不大和检查成本较大的情况下,银行就倾向于不对企业的还款能力进行检查,从而就造成了部分信用差的企业从银行获得了贷款,这就为银行的贷款带来了违约风险问题。同样,在不对称信息下,银行利用企业的资本结构来做出是否贷款的抉择也是一种不合理的行为。
汪青松[2](2019)在《信任机制演进下的金融交易异变与法律调整进路——基于信息哲学发展和信息技术进步的视角》文中研究表明法学视角下的交易行为以合意为其内核,而借鉴信息哲学观能够进一步揭示出交易合意达成之基础乃是以信息为媒介的信任机制。信息障碍影响主体之间形成信任,以银行为代表的信息中枢逐渐充当起信用共识,中心化的制度性信任机制得以形成,金融交易中心化格局得以确立。中心化信任机制基础上的金融交易关系具有中介性和银行主导性特征,由此形成的传统法律调整逻辑存在自身不足。以区块链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新发展使得基于技术理性而建构的共识性信任机制成为可能,并促使中心化的金融交易发生异变,由此不仅引发监管难题,也给传统民商法理论与制度带来诸多挑战。为此,需要从法律思维、规则理念、主体理论和制度、交易媒介范畴、治理理论与制度、义务与责任等方面推动民商法理论与制度不断创新,以更加契合信息社会新时代的发展脉搏。
彭妙薇[3](2019)在《城市商业银行合并与中小企业融资 ——基于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文中提出中国经济的一个典型矛盾现象是,中小企业对经济发展所作的贡献与所获得的贷款资源之间的严重不对称,由于信息不透明、缺乏抵押品、融资规模小而单位融资交易成本高等原因,中小企业难以获得足够的外部融资支持,融资约束成为横亘在中小企业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进而也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中国的许多经济学家因而纷纷提倡建立中小规模银行以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理论依据是小银行由于组织摩擦较小,更加擅长获取和使用“软信息”为中小企业提供关系型贷款,从而能够更好地处理中小企业因信息不透明而造成的道德风险,逆向选择等问题。大银行则更倾向于发挥规模优势,依靠“硬信息”,信贷评级技术和非个人之间的接触模式等以更低的成本向大规模的优质企业提供交易型贷款。在成立之初就确立了“服务地方经济、服务中小企业和服务城市居民”的经营定位的城市商业银行,其合并重组所导致的组织结构变化会对中小企业融资产生怎样的影响?为了探究这一问题,本文构建了渐进性的双重差分模型,运用信息经济学、委托代理理论和产业组织理论对政策效果进行评估。基于2005-2016年城市商业银行的数据和中小板、创业板的上市公司数据,本文的研究发现:第一,城市商业银行合并与上市中小企业借款规模显着负相关,且在控制了相关的内生性问题之后这一结论依然稳健。第二,将城市商业银行合并与跨区域经营的影响效果放在同一模型中进行回归后发现,只有城市商业银行合并与上市中小企业借款规模显着负相关,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的的影响效果并不显着,表明功能距离确实是造成组织沟通和控制障碍的关键因素,且合并后银行总部与企业之间的距离越远,影响越大。第三,企业信息的不透明和融资的规模不经济是造成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根本原因,按照上市年限和企业规模分组的回归结果表明,城市商业银行合并对上市中小企业贷款可获得性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上市年限短、资产规模小的企业中。第四,城市商业银行的设立对于缓解当地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有显着意义,虽然银行的合并重组会部分地抵消掉这种效果,但是相对于没有设立城市商业银行的地级市,总体而言,这种积极意义依然是不可忽视的。第五,城市商业银行合并与上市中小企业商业信用融资规模显着正相关,信贷紧缩期企业使用商业信用作为银行信贷的替代融资方式,且这种替代融资行为在上市年限短、议价能力强、所处地区金融发展水平较低、信任环境较好的中小企业中更加明显。本文可能的贡献在于:第一,基于城市商业银行合并这一自然实验,研究银行组织结构对中小企业融资的影响,可以避免其他方法,如直接对银行的规模和中小企业融资进行回归所造成的内生性。第二,为了回答到底是规模还是功能距离起作用的疑问,本文在机制检验中,通过一个更完全的分析框架比较了规模和功能距离的相对解释力,为了解银行的信贷决策过程提供了更多的认识。第三,利用城市商业银行的合并重组形成的自然实验情境,识别了贷款可获得性与公司商业信用的因果关系,这不仅有助于在理论上回应贷款可获得性与商业信用的关系,还有助于监管机构理解地方金融机构的结构变革对微观经济主体的决策影响,对于认识与评估地方金融机构尤其是城市商业银行的相关政策也具有重要意义。
王启哲[4](2019)在《供应链金融的信用风险识别和管控 ——以中国银行中建八局项目为例》文中提出近几年来,供应链金融业务在我国飞速发展,供应链业务总量也在银行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供应链金融是引入核心企业授信的保障,依托核心企业在商业银行的授信额度,将整个供应链中小企业融入到商业银行授信体系中来,补充供应链流动资金,这对稳定供应链条企业经营具有重要价值。供应链金融是指金融机构以供应链中的主要核心企业为切入点,通过对供应链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的有效控制,为供应链中的上下游公司提供融资服务。作为一种新的融资模式,供应链企业融资可以减小金融机构的信用风险,也可以使更多的中小企业达到金融机构贷款的准入标准。对于金融机构来说,供应链金融属于较完善的金融创新产品,但它也存在较大的风险。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与传统信贷业务在信用风险管控方面存在着很大的不同,想要取得供应链金融的成功,首先要有效控制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本文以中国银行的供应链金融为例,系统分析在融资流程中易发生风险的节点和风险控制侧重,总结供应链信用风险评估因素,并选择供应链金融的客观信用风险评估指标。分析了中国银行在供应链金融中的信用风险管理与控制体系。这使得供应链融资不仅能够满足中小企业融资的要求,还能保证降低贷款风险,实现双赢。
李萌[5](2019)在《我国金融资源错配的形成机理与效应研究》文中指出在现代经济发展的进程中,资本积累与技术创新是金融促进经济增长的两大重要途径。金融体系的主要功能是为了在一个不确定的环境中帮助不同地区或国家之间进行资源配置。然而,从全球各大经济体的发展来看,经济增长缓慢的原因并非来自资源缺乏或技术创新层面的短板,而是资源错配。资源错配使得资源无法按照效率原则分配以达到帕累托最优的状态,这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经济增长的步伐。全球金融危机以来,随着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变化,中国实体经济要素成本的不断提高,支撑中国制造业“大生产+大出口”的比较优势逐渐衰减。由于目前中国的金融体系仍然属于国家主导型,占有更多金融资源的企业反而产出效率不高,金融资源错配现象的普遍存在使得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效率逐步降低。因此,深入探究金融资源错配的形成机理与效应,以便有针对性地提出政策建议,对于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效率以进一步深化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论文围绕金融资源错配这一主题,主要研究两大问题:(1)我国金融资源错配的形成机理,包括内在形成机理和外在形成机理;(2)金融资源错配的效应分析。在这部分,论文分别从行业间金融资源错配的效应以及企业间金融资源错配的效应展开研究。针对于行业间金融资源错配的效应,论文主要探究了金融资源错配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减损效应。针对于企业间金融资源错配的效应,由于金融资源错配一方面引致产出效率高的企业难以获得金融资源,从而对企业的生产效率和投资效率造成负面影响;另一方面,产出效率并不高的企业却因非市场因素反而能够获得金融资源,这样一来,拥有金融资源的企业会拓宽其投资渠道,在其主营业务盈利性不高的情况下,转而投向高盈利高风险的领域,加大了企业的风险承担。因此,论文进一步将企业间金融资源错配的效应细分为两个方面,包括金融资源错配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减损效应和金融资源错配的企业风险效应。在分析我国金融资源错配的形成机理时,论文从内在和外在两方面研究金融资源错配的形成机理。研究发现,我国金融资源错配的形成机理既包括信息不对称、要素市场扭曲以及金融摩擦等内在市场因素,同时也包括所有制差异、政府对国企的倾向性公共政策、分税制改革带来的市场分割以及地方政府干预、预算软约束等外部因素。在中国转型式经济增长的发展过程中,造成金融资源错配的市场层面的成因和制度层面的成因不是独立地发挥作用,而是相互交织在一起共同对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产生影响。在分析金融资源错配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减损效应时,论文从行业间金融资源错配的角度,首先借鉴Aoki基于税态摩擦因子测度资源错配的框架,建立了一个含有部门特定摩擦的多部门竞争均衡模型。其次,采用“间接测度”方法,将所有可能的扭曲,都用加在价格上的“税收楔子”来表达。同时,引入要素流动系数以及要素价格相对扭曲系数来表征要素错配水平。进一步,论文通过拓展传统Syrquin分解,将资源配置效应分解为资源价格扭曲变动效应和行业份额效应,探讨不同年份、各个行业、不同生产要素的错配程度对全要素生产率及产出效率的减损效应。在理论分析基础上,论文基于2008-2017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定量分析金融资源错配对全要素生产率以及产出效率的减损效应。研究发现,从总体上来看,资本价格扭曲导致了金融市场上的不同企业的不平等地位,金融资源错配对全要素生产率存在减损效应。但从变化趋势来看,我国大多数行业的资本价格扭曲状态正逐渐纠正,经济增长逐渐由靠要素投入拉动转向靠资源的重新配置以及结构性改革拉动,说明纠正金融资源错配对于我国经济整体的发展起到一定促进作用。在分析金融资源错配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减损效应时,论文从企业间金融资源错配的角度,基于现代资本结构理论中的MM理论,构建了金融资源错配对于企业投资效率影响的理论模型,研究在MM理论的假设条件放宽的情形下,金融资源错配是如何扭曲资本结构的债务融资属性,并将这一扭曲传导至实体经济中的企业非效率投资。在理论分析基础上,论文基于2008-2017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金融资源错配对企业非效率投资、投资不足和投资过度的影响,以及资本结构在金融资源错配与企业非效率投资间所起的中介效应。研究表明,金融资源错配对企业投资效率产生直接减损效应。从所有制属性上看,金融资源错配引致民营企业投资不足严重;从企业规模上看,金融资源错配引致大规模企业投资过度程度加深;从行业性质来看,金融资源错配加大了房地产企业的投资过度,房地产企业对制造业企业产生挤出效应。进一步分析发现,金融资源错配对企业投资效率产生间接减损效应。企业资本结构在金融资源错配与企业非效率投资间起到中介作用,金融资源错配扭曲了资本结构的市场治理属性,导致金融资源配置偏离了帕累托最优的经济状态,从而引致微观企业非效率投资。在研究金融资源错配的企业风险效应方面,论文基于现代资本结构理论中的权衡理论,构建金融资源错配对企业风险的理论模型,并基于2008-2017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实证检验金融资源错配的企业风险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一方面,金融资源错配提高了企业杠杆率,增加了企业的风险承担;另一方面,金融资源错配降低了企业经营效率,增加了企业的风险承担。因此,不断优化金融资源的配置对防范债务风险,加强监管具有积极作用。论文在之前各章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优化金融体系结构、促进资本市场发展、促进大型和中小型金融机构的配合、促进征信体系建设、优化监管理念、打破行政垄断、加快国有企业改革等政策建议,试图为不断提高我国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做出些许贡献。但是,论文在理论和实证部分均存在不足。论文在金融资源错配的动态效应研究方面存在欠缺,同时论文在考虑企业的融资来源方面,还需进一步分析企业从信托投资公司、租赁公司、保险公司以及财务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所获得融资的情况,以深化对我国金融资源错配的形成机理与效应的研究。
武俊松[6](2016)在《低碳经济背景下碳金融监管研究》文中指出全球正在致力于通过金融手段解决气候环境问题,降低二氧化碳等一系列温室气体。与气候变化有关的金融活动被定义为碳金融,其发展从法律基础来讲,起点普遍认为是“京都议定书”,具有自上而下的引导创新特点,研究金融监管对碳金融发展的影响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剖析碳金融发展过程中金融监管的必要性和有效性,论证了低碳背景下金融监管对碳金融发展的影响。通过对中国金融业监管发展脉络的梳理发现,尽管我国金融监管在不断适应金融创新,从统一监管进化到分业监管,但金融监管还存在许多不足。研究碳金融发展的国际基础和我国低碳经济发展历程会发现,我国碳金融在有建立统一、独立的市场监管机构的情况下,要真正实现有效的金融监管、形成比较严密的监管体系会遇到很多挑战。首先,关于碳金融架构下金融监管创新的必要性。碳金融作为一种金融创新产品,在为社会发展带来福利的同时,也具有一般金融创新产品的负外部性特征,因此,建立与之相适应的金融创新监管体系非常必要。在碳金融的公共属性与金融监管创新方面,碳金融监管作为金融监管的一部分,在低碳金融创新发展的过程中应针对碳金融创新进行有目的监管。碳金融产品的公共属性内在地推动金融监管创新,碳金融创新发展的公共产品属性要求金融监管创新跟上,并积极参与碳金融创新的全过程,推动金融监管创新站在国家战略的高度,积极研究和参与全球碳金融的创新和发展过程。碳金融发展中的信息不对称性要求金融监管创新体系的建立,技术信息优势影响碳金融监管的效果。因此,本文建议碳金融监管参与国际规则制定,尽快参加和尽可能深入参与到国际碳金融监管规则制定过程中。通过参与碳金融国际发展的过程,可以使我国融入国际碳金融创新发展市场,为我国经济金融发展提供更好的机遇。其次,关于碳金融架构下金融监管创新的有效性。在碳金融监管的供给方面,我国存在金融监管法律体系滞后,金融法规缺乏严密性、对金融机构约束性差、能动性不足与国际金融发展的关联性欠缺等问题。国际环境污染治理框架,带动碳金融创新快速发展,碳金融交易市场运行的安全性问题越来越突出。对此本文提出了打破银行和非银行业务界限,建立与国际接轨的金融监管法律体系的设想。本文认为国有资本产权不明晰是寻租与俘获的根本来源,界限模糊的双轨制是租金产生的直接来源,信息不对称是寻租产生的重要原因。碳金融监管的寻租与俘获的存在,使碳金融监管成为社会的选择。碳金融发展走出了一条不同于一般金融的发展之路,通过金融手段降低二氧化碳排放,进而解决全球变暖带来的环境问题,具有监管引导的创新特点,是自上而下的引导型创新。金融监管创新对于碳金融的发展具有必要性。通过文献研究和对比分析也得出,碳金融架构下金融监管的创新对于碳金融的发展,降低经济增长对能源消耗,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解决环境问题具有有效性。表现之一是GDP增长过程中金融监管作为影响因子,对于降低二氧化碳在GDP增长过程中的消耗强度有效。在低碳经济背景下碳金融发展金融监管介入是必要的,而且能够让创新少走不必要的弯路,即金融监管具有效性。表现之二是从构建契合中国经济特征的碳金融监管机制入手,本文主张:一是在碳金融发展过程中,金融机构积极参与到碳金融发展的全过程之中;二是积极参与国际碳金融发展的规则制定,既可以承担大国的责任,又可以为我国在国际新秩序中赢得话语权;三是推动国际碳金融区域性跨界合作,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金融安全保障。最后,本文对碳金融监管的必要性和有效性进行了总结,并以构建适合我国碳金融监管的架构为出发点,提出了适应碳金融发展金融监管架构的创新和我国碳金融监管体系建构等方面的政策建议。
李婕[7](2009)在《论信息不对称与银企交易》文中指出我国经济转轨时期银企信用关系的扭曲,是银企金融交易中存在的最大问题。由于不完全契约、不对称信息和信用的次优博弈等市场缺陷的存在,银企金融交易中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行为的存在不可避免。研究了银企金融交易的内在机理,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些见解。
罗韵轩[8](2009)在《基于契约理论的公司债务融资治理效应研究 ——我国金融生态环境下债务重组视角》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契约理论作为一个统一的企业理论或组织理论,是近30年来迅速发展的经济学分支和理论研究的前沿领域之一,它和激励理论、信息经济学、组织经济学在公司财务、金融学等学科领域的研究,奠定了其在现代经济学科的前沿主流学术地位,其标志是五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分别授予了契约理论及其相关研究领域做出基础性贡献的8位经济学家。基于契约理论的前沿主流学术地位,在当前世界金融生态环境恶化、银企债务违约和债务重组剧增,而国内理论与实证研究“重股轻债”的选题背景下,笔者试图把握、梳理契约理论的脉络线索,以金融生态环境下上市公司债务重组为视角,重点研究我国上市公司的债务融资治理效应。本文的研究起点是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以契约理论作为本文的逻辑分析框架,以债务融资治理效应作为全文的分析主线,并贯穿于债务契约的设计、签订、履约、违约运行之中,以金融生态环境下上市公司债务重组为视角,注重债务的“异质性”、债权人权益保护、上市公司债务解困、不完全债务契约的内生性机制设计等,构建本文的理论框架;然后结合我国上市公司的制度背景对理论假设进行实证检验,解读、佐证前述综合性理论分析框架,试图从地区层面、公司层面进行实证检验各地区金融生态环境和终极控制人性质在不同来源性质、期限结构债务融资对债务重组交互影响之关系;最后,通过理论与实证结果来拓展我国债务融资治理、趋于内生化的债务契约设计治理、破产机制及相关法律制度、金融生态环境等优化路径,作为本文的研究终点;并得出研究结论、局限性与展望。本文共分为七部分,各章结构安排及具体内容如下:导言,主要介绍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基于分析国内研究的现状及局限性,从而引出选题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并界定与论题相关的概念,归纳论文的逻辑结构、研究方法以及创新点。第一章为文献回顾与述评,笔者梳理国内外文献的脉络线索,以契约理论中现金流和控制权的配置转移以及融资结构理论中的激励、信号传递、控制权、债务重组四个理论作为文献的逻辑分析框架,以债务融资治理效应作为文献分析的主线,并贯穿于债务契约的设计、签订、履约、违约运行之中。通过述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局限性,从而提出新的研究视角——我国金融生态环境下债务重组视角,为论文奠定一个文献框架基础,也为本文的研究明确了方向。第二章为理论基础,在债务契约与债务融资治理效应的相关理论基础上,阐释契约事前设计、契约事中履约与债务融资治理效应,以及契约事后违约下债务重组与破产机制,债权人参与公司治理,构建本文研究的基本理论支柱与核心基石。第三章为选题的相关制度背景分析,以债务融资治理效应的环境依赖观为分析前提,具体包括:①金融生态环境的理论界定、我国债务融资治理现状、中国上市公司的产权性质与债务重组及相关制度背景、我国债务融资的公司治理特征,即政府干预、内部人控制、预算软约束特征;②我国上市公司债务融资短期化为主的现状与成因,股权结构、董事会特征与债务融资期限结构治理,为实证研究进行制度、法学、内生、外生、宏观、微观因素的背景诠释。第四章从债务“异质性”角度出发,针对我国上市公司的金融生态环境、终极控制人性质、不同来源性质及期限结构的债务治理效应与债务重组进行实证分析,在对文献梳理以及相关理论、数理模型、制度背景分析的基础上,运用我国深圳国泰安公司CSMAR等数据库以及手工收集2003-2007年上市公司债务重组相关财务数据、采用Logistic离散回归模型进行样本选择和研究设计,拟用金融生态环境综合指数来表征债务契约履约的公司外部治理机制,以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董事会特征等作为公司内部治理机制,从地区层面、公司层面进行实证检验与制度阐释,检验各地区金融生态环境和终极控制人性质对不同来源性质、期限结构的债务融资治理效应与债务重组之间交互影响的关系,并得出结论。第五章为基于契约理论的我国债务融资治理优化路径,拟解决的关键是在债权人权益保障机制下契约的内生化设计、衍生融资契约设计、会计规则对契约设计的优化路径;完善我国破产机制及相关法律制度;提出我国银行债权治理模式与机制、发展债券市场;同时,建议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中内部、外部治理机制的优化路径,即资本市场下应多元化股权结构、完善董事会制度、优化金融生态环境等。第六章总结归纳本文的基本观点、局限性以及对未来后续研究的展望,从而使本文在理论和实践上更具有针对性。
李延军[9](2007)在《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协调机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论文围绕“金融与经济增长”这一主题,针对理论研究倾向于对金融中介和金融市场的分析上偏向于一方的不足,立足于金融中介与金融市场互动发展的新视角,旨在研究不同金融结构——以金融市场为主的金融结构与以银行中介为主的金融结构,履行储蓄向投资转化过程中与经济增长的协调机理。具体内容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导论和文献评述,包括第1、2章。主要阐述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等,并从经济增长理论、金融结构理论等视角介绍了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协调机理相关理论的研究现状,分析了当前研究中的一些不足以及对本研究的启示。第二部分: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理论分析,包括第3、4、5、6章。这一部分首先分析了金融交易的特征,说明金融交易是一种“关系性交易”并具有不完全的特性;接着在分析金融契约治理机制的基础上,从节约成本、金融功能等方面分析金融中介与金融市场的比较优势和局限性,彼此的替代与互补关系决定了金融体系的均衡结构;然后,结合内生增长模型,从金融功能角度探讨了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的互动机理,发展中国家应基于经济发展不同阶段对融资方式作合理选择;最后,通过对金融创新的功能及动因的分析,说明金融创新是实现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第三部分: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实证分析,包括第7、8章。这部分论文从四个方面进行研究:第一,简要回顾和评价了我国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制度环境下,金融中介与金融市场的演进与互动发展推动金融深化的历史逻辑;第二,转轨时期我国金融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第三,金融中介、金融市场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分析;第四,金融中介、金融市场与经济增长的协整分析与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在第三和第四点内容研究过程中,论文利用1993年1季度至2007年1季度有关数据,对三者关系做了详细计量分析,结果显示,我国金融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有一定的影响,中介与市场相比较而言,金融中介的作用更大一些,我国目前仍属于银行主导型金融结构;Granger因果关系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经济增长与金融结构之间存在着多个单向和双向Granger因果关系,整体上,经济增长对金融体系的影响较大。第四部分:结论与展望,包括第9章。这一部分对本文的研究作了总结,并基于本文研究的主要结论探讨了我国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协调途径及政策建议。最后本文还对后续研究作了展望。
王红萍[10](2007)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银企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商业银行和企业是国民经济中的两个重要部门,所以银企关系是现代经济体系中不可忽视的经济关系。银企关系和谐与否在微观层次来讲会影响到银行和企业各自的绩效,在宏观层次来讲会影响资源的配置效率、经济的平稳增长。随着我国市场化改革的深入,银行和企业的关系也越来越独立化,银企之间的利益分配机制越来越市场化,但我国渐进式改革的取向决定了这一变化过程并非突飞猛进,而是循序渐进的。在转型经济社会的背景下,不论宏观层面还是微观层面,都存在许多影响银企关系和谐发展的因素,这些都是现实社会当中值得分析和探讨的问题。本文以信息经济学、契约经济学及制度经济学相关理论为基础,运用理论分析、案例分析等研究方法,将宏观分析和微观分析结合起来,系统地分析了我国当前的银企关系问题,力图从信息不对称的角度探讨银企关系发展的最终归宿以及影响银企关系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本文首先以信息经济学为理论基础,结合契约经济学、制度经济学相关理论,沿着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提出一个分析银企关系问题的理论分析框架。认为信贷配给既是银企间信息不对称的结果,又是商业银行的理性选择,但从社会的角度来看,却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解决银企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需要具体的机制安排,因此最优的银企交易合约应当能够将交易前的逆向选择和交易后的道德风险减少到最低程度;但银企之间的合约实际上是不完全合约,提高合同执行的效率需要有效的合同治理及外部制度环境,三种不同的治理机制即自我执行机制、法庭治理机制和纵向一体化组织中的权威治理的有效性又往往与具体的制度环境相关;所以银企关系的改善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银企间信息不对称程度的降低,这又取决于银企合约的设计水平、银企之间的合同治理机制以及具体的制度环境。其次运用上一部分所提出的分析框架来分析我国的银企关系实践,认为随着我国银企关系的市场化,银企交易障碍的根源越来越表现为信息的非对称,但在我国当前转轨时期的经济社会背景下,银企之间的交易合约设计和合同治理模式并不能有效地解决银企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及其所产生的负外部性;所以在合约效率低下的情况下,银企之间应建立长期的契约关系,而我国目前的宏观制度环境却存在许多不利于银企长期关系发展的因素,如产权制度缺陷、缺乏竞争的市场环境以及欠发达的信用环境与低效的法律保护。最后在前两个部分理论分析银企关系的基础上,通过三个典型案例的实证分析,指出了影响我国银企关系和谐发展的微观因素,并针对每个案例所反映出来的问题,提出了推动银企长期契约关系建立和发展的几个具体措施。
二、不完全契约、不对称信息与银企金融交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不完全契约、不对称信息与银企金融交易(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博弈论模型对我国商业银行企业贷款信用风险的宏观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一)国外文献综述 |
(二)国内文献综述 |
二、基于博弈论模型的企业贷款信用风险分析 |
(一)模型的基本假设 |
(二)完全信息情况下的博弈分析 |
(三)不完全信息情况下的静态博弈 |
1. 从银行方面来看,若对企业进行核查,则通过前面的收益矩阵,可知其期望收益为: |
2. 从贷款企业的角度来看,由于我们已经把企业分为两种类型——信用好的和信用差的,因此我们将对其分别进行讨论。 |
3. 从上面的分析过程,可以得到以下的一些结论: |
(四)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过程 |
三、资本结构博弈论分析 |
(一)分离均衡 |
1. 均衡时,由后验概率等于先验概率并利用贝叶斯公式,可以得到: |
2. 在上述概率条件下,银行为了最大化其收益,选择对低财务杠杆企业进行贷款,对高财务杠杆拒绝贷款。 |
3. 在企业得知了银行的战略后,高风险选择高杠杆,低风险选择低杠杆,应该满足其收益最大化条件。 |
(二)混合均衡 |
1. 后验概率条件 |
2. 在上述后验概率下,若银行对此的反应为统统贷款,则需满足: |
3. 若在上述后验概率下,银行的最优反应为不贷,则需满足的条件为,不贷的收益大于贷款的收益。 |
(三)结论 |
四、政策建议 |
(一)加强贷款监管,完善银行治理结构 |
(二)降低银行的检查成本,加大对粉饰行为的处罚 |
(三)强化信息披露,提供银行和企业的信息透明度 |
(四)降低银企责权扭曲 |
(五)转移风险,贷款证券化 |
(2)信任机制演进下的金融交易异变与法律调整进路——基于信息哲学发展和信息技术进步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一、交易信任机制的信息媒介与金融交易中心化的形成 |
(一) 交易信任机制形成基础的信息哲学解读 |
(二) 传统金融交易信任机制的形成 |
1.信息障碍引发主体间的信任难题 |
2.人身性信任机制与制度性信任机制的形成 |
(三) 金融交易中心化格局的确立 |
二、中心化信任机制基础上的金融交易调整逻辑与不足 |
(一) 中心化信任机制基础上的金融交易关系的核心特征 |
(二) 金融交易关系法律调整的传统逻辑 |
(三) 现有调整逻辑的不足 |
三、信息技术助推下的信任机制演进与金融交易异变 |
(一) 信息技术发展使得共识性信任机制成为可能 |
(二) 信息技术发展引发中心化的金融交易发生异变 |
四、传统民商法面临的调整难题与发展进路 |
(一) 信息技术发展与金融交易异变给民商法调整带来的难题 |
1.法律关系主体认定的难题 |
2.网络节点间关系定性的难题 |
3.数字货币法律性质认定的难题 |
4.调整规范适用的难题 |
5.风险与责任分配的难题 |
(二) 民商法律调整逻辑的发展进路 |
第一, 重塑适应信息技术发展的民商法调整思维。 |
第二, 实现法律规范与代码规则的协调与互补。 |
第三, 民商事主体理论和制度的创新。 |
第四, 适度扩展信息时代交易媒介的合法性范畴。 |
第五, 推动治理理论与制度的变革。 |
第六, 网络系统义务与责任制度的建构。 |
五、结语 |
(3)城市商业银行合并与中小企业融资 ——基于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依据 |
一、经济背景 |
二、理论背景 |
第二节 文章结构 |
第三节 研究贡献 |
第二章 制度背景 |
第一节 城市商业银行的设立背景和发展状况 |
一、中国银行业的发展历程和体系架构 |
二、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
三、城市商业银行的合并 |
第二节 中小企业融资环境分析 |
一、主要融资方式和比较 |
二、中小企业的融资结构 |
第三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文献回顾 |
一、中小企业融资约束的理论研究 |
二、关系型贷款、信息优势与中小企业融资 |
三、贷款可获得性与企业非正规融资行为的关系 |
第二节 文献述评 |
第四章 城市商业银行合并与中小企业信贷融资 |
第一节 理论基础、文献回顾与假设发展 |
一、理论基础 |
二、文献回顾 |
三、假设发展 |
第二节 研究设计 |
一、数据来源及样本选择 |
二、模型构建与变量定义 |
第三节 实证结果和分析 |
一、描述性统计 |
二、相关性分析 |
三、多元回归分析 |
第五章 城市商业银行合并与中小企业商业信用融资 |
第一节 理论基础、文献回顾与假设发展 |
一、理论基础 |
二、文献回顾 |
三、假设发展 |
第二节 研究设计 |
一、数据来源及样本选择 |
二、模型构建与变量定义 |
第三节 实证结果和分析 |
一、描述性统计 |
二、相关性分析 |
三、多元回归分析 |
第六章 结论、政策建议与研究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一、城市商业银行合并与中小企业信贷融资 |
二、城市商业银行合并与中小企业商业信用融资 |
第二节 政策建议 |
第三节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博士期间科研成果 |
(4)供应链金融的信用风险识别和管控 ——以中国银行中建八局项目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序言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问题 |
1.2 研究思路与分析方法 |
1.3 应用价值 |
1.4 研究内容与分析框架 |
2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2.1 文献综述 |
2.1.1 供应链金融定义及特征的研究 |
2.1.2 企业供应链金融的理论研究 |
2.1.3 供应链金融风险度量及防范研究 |
2.1.4 概括性评论 |
2.2 理论基础 |
2.2.1 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理论基础 |
2.2.2 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的理论基础 |
2.2.3 供应链金融业务信用风险管理的理论基础 |
2.2.4 银保监会对于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相关理论要求 |
3 中国银行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管控体系 |
3.1 中国银行供应链金融业务介绍 |
3.1.1 中国银行供应链金融业务优势 |
3.2 风险识别 |
3.3 风险评估 |
3.3.1 授信总量审批 |
3.3.2 业务的贷前调查 |
3.4 风险应对 |
4 中国银行中建八局—公司供应链金融项目 |
4.1 企业基本情况 |
4.1.1 企业基本介绍 |
4.1.2 企业经营情况 |
4.1.3 企业财务情况 |
4.2 企业供应链金融情况 |
4.2.1 业务模式介绍 |
4.2.2 业务方案 |
4.2.3 业务操作流程 |
5 中国银行中建八局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识别及管控 |
5.1 中国银行中建八局项目风险识别与评估 |
5.1.1 客户准入不慎风险 |
5.1.2 授信总量过度风险 |
5.1.3 资金流、物流以及信息流监管不当风险 |
5.1.4 贷后管理失控风险 |
5.2 中国银行中建八局项目风险应对 |
5.2.1 供应链金融客户准入风险控制 |
5.2.2 供应链金融授信总量风险控制 |
5.2.3 供应链金融资金流、物流以及信息流监管风险 |
5.2.4 供应链金融贷后管理风险控制 |
5.2.5 供应链金融业务信用风险管理的配套措施 |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我国金融资源错配的形成机理与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相关概念界定 |
1.2.1 金融资源 |
1.2.2 金融资源配置 |
1.2.3 金融资源错配 |
1.2.4 减损效应 |
1.3 研究内容、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思路 |
1.4 研究的创新之处与不足 |
1.4.1 研究的创新之处 |
1.4.2 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相关理论基础 |
2.1.1 资源配置效率理论 |
2.1.2 金融功能论 |
2.1.3 金融发展理论 |
2.1.4 现代资本结构理论 |
2.1.5 信贷配给理论 |
2.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2.2.1 金融资源错配的实质 |
2.2.2 金融资源错配的表现 |
2.2.3 金融资源错配的影响因素 |
2.2.4 金融资源错配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 |
2.2.5 金融资源错配的风险效应 |
2.2.6 金融资源错配的测度 |
2.2.7 文献评述 |
第3章 我国金融资源错配的现状及指标测度 |
3.1 我国金融资源错配的现状 |
3.1.1 金融资源所有制错配 |
3.1.2 金融资源规模错配 |
3.1.3 金融资源行业错配 |
3.1.4 金融资源区域错配 |
3.2 我国金融资源错配的指标测度 |
3.2.1 金融资源错配指标的测度标准 |
3.2.2 我国金融资源错配的指标测度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我国金融资源错配的形成机理 |
4.1 内在形成机理 |
4.1.1 信息不对称与金融资源错配 |
4.1.2 要素市场扭曲与金融资源错配 |
4.1.3 金融摩擦与金融资源错配 |
4.2 外在形成机理 |
4.2.1 金融体系不健全与金融资源错配 |
4.2.2 所有制差异与金融资源错配 |
4.2.3 政府干预与金融资源错配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金融资源错配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减损效应 |
5.1 金融资源错配对全要素生产率减损效应的理论模型 |
5.1.1 模型的基本设定 |
5.1.2 拓展Syrquin的产出分解 |
5.1.3 要素扭曲的产出缺口 |
5.1.4 行业要素错配对全要素生产率和产出的影响 |
5.2 金融资源错配对全要素生产率减损效应的实证研究 |
5.2.1 我国全要素生产率估计 |
5.2.2 资本价格相对扭曲系数的计算 |
5.2.3 产出缺口的计算 |
5.2.4 全要素生产率的分解 |
5.2.5 分年度金融资源错配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减损效应 |
5.2.6 分行业金融资源错配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减损效应 |
5.2.7 15个行业各年金融资源错配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减损效应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金融资源错配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减损效应 |
6.1 金融资源错配对企业投资效率减损效应的理论分析 |
6.2 金融资源错配对企业投资效率减损效应的实证研究设计 |
6.2.1 数据来源与样本选择 |
6.2.2 变量选择与定义 |
6.2.3 模型设定 |
6.3 金融资源错配对企业投资效率减损效应的实证结果分析 |
6.3.1 全样本及分样本变量描述性统计分析 |
6.3.2 金融资源错配对企业投资效率的直接减损效应分析 |
6.3.3 金融资源错配对企业投资效率的间接减损效应分析 |
6.3.4 稳健性检验结果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金融资源错配的企业风险效应 |
7.1 金融资源错配的企业风险效应理论分析 |
7.1.1 金融资源错配、企业杠杆率与企业风险 |
7.1.2 金融资源错配、企业经营效率与企业风险 |
7.2 金融资源错配的企业风险效应实证研究设计 |
7.2.1 数据来源与样本选择 |
7.2.2 模型设定 |
7.2.3 变量选取与定义 |
7.3 金融资源错配的企业风险效应实证结果分析 |
7.3.1 变量描述性统计 |
7.3.2 金融资源错配对企业风险的影响 |
7.3.3 基于企业异质性的进一步分析 |
7.3.4 稳健性检验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 |
8.1 研究结论 |
8.1.1 我国金融资源错配的现状与指标测度 |
8.1.2 我国金融资源错配的形成机理 |
8.1.3 金融资源错配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减损效应 |
8.1.4 金融资源错配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减损效应 |
8.1.5 金融资源错配的企业风险效应 |
8.2 政策建议 |
8.2.1 优化金融体系结构,促进资本市场发展 |
8.2.2 促进大型和中小型金融机构的配合 |
8.2.3 不断促进征信体系建设,提高征信服务质量 |
8.2.4 优化监管理念,加强金融监管 |
8.2.5 打破行政垄断,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
8.2.6 加快国有企业改革,激励民营企业发展 |
8.3 进一步研究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后记 |
(6)低碳经济背景下碳金融监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碳金融内涵界定 |
1.2.2 碳金融体系构建 |
1.2.3 金融监管理论演进 |
1.2.4 金融监管的价值研究 |
1.3 论文研究内容、研究方法 |
1.3.1 论文的研究内容和结构 |
1.3.2 研究方法 |
1.4 论文的主要创新和不足 |
第2章 碳金融监管及其创新的理论基础 |
2.1 市场失灵理论 |
2.1.1 自然垄断监管理论 |
2.1.2 金融体系的负外部性效应 |
2.1.3 公共产品论 |
2.1.4 信息不对称理论 |
2.2 金融自由化理论 |
2.3 金融内在风险理论 |
2.3.1 金融脆弱性理论 |
2.3.2 金融市场主体行为的有限理性 |
2.3.3 金融资产价格的内在波动性 |
2.4 经济和金融监管理论 |
2.4.1 政府掠夺理论 |
2.4.2 特殊利益论和多元利益论 |
2.4.3 管制寻租理论 |
2.4.4 管制的辩证法 |
2.4.5 功能观的监管理论 |
2.4.6 监管激励理论 |
2.4.7 金融监管组织结构理论 |
2.5 碳金融监管理论 |
2.5.1 碳金融监管的运行机理 |
2.5.2 碳金融监管与传统金融监管的比较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金融监管模式变迁与碳金融监管 |
3.1 国际金融监管的历史沿革 |
3.1.1 国际金融监管体系的变迁 |
3.1.2 国际碳金融发展历程 |
3.1.3 国际碳金融监管的创新 |
3.2 我国金融监管的历史沿革 |
3.2.1 我国金融监管体系的变迁 |
3.2.2 我国低碳发展的历程 |
3.2.3 我国碳金融市场发展与问题 |
3.3 国内外碳金融监管现状的比较 |
3.3.1 欧盟碳金融监管现状 |
3.3.2 美国碳金融监管现状 |
3.3.3 我国碳金融监管现状 |
3.3.4 国内外碳金融监管的差异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碳金融架构下金融监管创新的必要性 |
4.1 碳金融的外部性与金融监管创新 |
4.2 碳金融的公共属性与金融监管创新 |
4.3 碳金融发展中的信息不对称与碳金融监管 |
4.3.1 技术信息优势对碳金融参与者的影响 |
4.3.2 碳金融监管创新保障碳金融稳健运行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碳金融架构下金融监管创新的有效性 |
5.1 碳金融有效监管的目标模式 |
5.1.1 碳金融监管有效性目标与产权制度安排 |
5.1.2 碳金融有效监管依赖内控制度的重构与完善 |
5.2 碳金融有效监管的原则 |
5.2.1 适度竞争原则 |
5.2.2 有效干预原则 |
5.2.3 依法监管原则 |
5.3 影响碳金融监管有效性的因素 |
5.3.1 金融监管法律体系的滞后 |
5.3.2 寻租与俘获 |
5.3.3 界限模糊的双轨制 |
5.4 碳金融监管有效性的实证分析 |
5.4.1 碳金融监管与碳减排实证分析 |
5.4.2 碳金融监管与能源利用率实证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2 政策建议 |
6.2.1 完善现行监管手段 |
6.2.2 建立多层次监管结构 |
6.2.3 碳金融监管与相关规制的协调与配合 |
6.2.4 我国碳金融监管应参与国际规则制定 |
6.2.5 加强信息披露与透明度 |
6.2.6 建设政府、企业和个人信用 |
6.2.7 金融监管的法制建设与国际接轨 |
6.3 研究的进一步方向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7)论信息不对称与银企交易(论文提纲范文)
1 不完全契约与金融交易 |
2 不对称信息与金融交易 |
3 我国银企关系的现状 |
(8)基于契约理论的公司债务融资治理效应研究 ——我国金融生态环境下债务重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第一节 选题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三、与选题相关的概念界定 |
第二节 论文的逻辑结构、研究方法以及创新点 |
一、论文的逻辑结构 |
二、研究方法 |
三、论文创新点 |
第一章 文献回顾与述评 |
第一节 国外相关文献回顾 |
一、融资结构理论:契约理论为逻辑分析框架、债务融资治理效应作为分析主线 |
二、基于契约理论的债务期限结构治理效应 |
第二节 国内相关文献回顾 |
一、债务融资整体的治理效应 |
二、不同类型、结构的债务融资治理效应 |
三、从债务重组视角研究债务融资治理效应 |
第三节 对国内外研究文献的述评 |
一、对国外研究的述评 |
二、对国内研究的述评 |
三、小结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债务融资治理效应与契约的相关理论 |
一、债务契约的不完全性: 债务融资治理的理性基础 |
二、标准债务契约的理论界定 |
三、基于契约的债权人权益保障机制 |
四、债务契约中的流动性违约、策略性违约行为 |
五、产权与剩余控制权、剩余索取权 |
六、委托代理问题与基于契约理论的债务融资治理效应 |
七、债务结构与基于契约理论的债务融资治理效应 |
第二节 契约事前设计与债务融资治理效应 |
一、契约运行机制与债务融资治理 |
二、契约事前的设计理论与债务融资治理效应 |
三、融资环境变迁中金融创新对契约事前设计的影响 |
第三节 契约事中履约与债务融资治理效应 |
一、契约事中的履约机制 |
二、契约事中履约下的债务融资治理效应与公司治理结构 |
三、基于契约的债务融资治理效率 |
第四节 契约事后违约下债务重组与破产机制——债权人参与公司治理 |
一、契约事后违约下的再修订 |
二、契约事后违约下的债务重组治理效应 |
三、债权人参与公司治理模式的国际比较与启示 |
四、债权人参与公司治理的机制 |
五、破产机制 |
第三章 相关制度背景分析——我国金融生态环境下债务重组视角 |
第一节 债务融资治理效应的环境依赖观 |
一、基于代理理论的环境依赖观 |
二、基于交易成本经济学的环境依赖观 |
三、基于战略管理学的环境依赖观 |
第二节 中国上市公司债务融资治理效应的制度背景分析——我国金融生态环境下债务重组视角 |
一、金融生态环境的相关理论界定 |
二、我国金融生态环境下债务融资现状 |
三、中国上市公司债务融资治理中契约设计的现状阐释 |
四、中国上市公司金融生态环境下债务重组的相关制度背景 |
五、中国上市公司的产权性质与债务重组 |
六、我国上市公司债务融资的公司治理特征 |
七、中国上市公司金融生态环境下债务期限结构治理的制度背景 |
第四章 中国上市公司债务融资治理效应与债务重组的实证研究 |
第一节 实证研究的理论假设 |
一、金融生态环境、不同来源及期限结构的债务治理效应与债务重组 |
二、金融生态环境、终极控制人性质、不同来源及期限结构的债务治理效应与债务重组 |
第二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方法及指标设置 |
二、模型的构建 |
第三节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一、样本选择 |
二、数据来源 |
第四节 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
一、描述性统计及初步分析 |
二、实证结果分析 |
第五节 研究结论及局限性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局限性 |
第五章 基于契约理论的我国债务融资治理效应优化路径 |
第一节 基于债权人保障机制的契约设计优化路径 |
一、债权人权益保障下不完全契约设计的优化路径 |
二、债务融资治理中衍生融资契约设计的优化路径 |
三、会计规则对契约设计的优化路径 |
第二节 完善我国破产机制以及相关法律制度 |
一、建立完善的破产程序 |
二、完善我国破产机制以及相关法律制度,营造良好的外部融资环境 |
第三节 债务融资治理效应的相关优化路径 |
一、我国银行债权治理模式与机制的优化路径 |
二、加快企业债券市场发展的优化路径 |
三、资本市场下优化公司多元化股权结构,完善董事会制度,强化制约机制 |
四、公司债务融资的外部治理机制和履约机制——金融生态环境的优化路径 |
第六章 研究结论、局限性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与局限性 |
一、研究结论 |
二、局限性 |
第二节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一、英文文献 |
二、中文文献 |
博士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9)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协调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基本概念的界定 |
1-2-1 金融体系 |
1-2-2 金融中介与金融市场 |
1-2-3 金融结构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
1-4 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文献回顾与相关研究 |
2-1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理论概述 |
2-1-1 经济增长理论概述 |
2-1-2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观点概述 |
2-2 金融结构理论研究的文献回顾 |
2-2-1 国外相关研究 |
2-2-2 国内金融结构研究的进展情况 |
2-3 经济增长中金融中介与金融市场理论演进 |
2-3-1 金融中介研究成果综述与评价 |
2-3-2 金融市场研究成果综述与评价 |
2-4 已有研究的不足与本研究的理论框架 |
2-4-1 已有研究的不足及对本文的启示 |
2-4-2 金融中介、金融市场与经济增长协调发展的分析框架 |
第三章 经济增长中金融中介的占优性及其效率边界 |
3-1 基于契约理论的金融交易内涵分析 |
3-1-1 金融契约与一般契约的异同 |
3-1-2 金融交易内涵分析 |
3-2 金融契约的治理机制 |
3-2-1 契约治理机制的经济学分析 |
3-2-2 金融交易的契约治理机制 |
3-3 信息不对称与金融交易的不完全性 |
3-3-1 金融交易的不完全性 |
3-3-2 金融交易中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 |
3-4 金融中介的占优性分析 |
3-4-1 节约交易成本(Transactions Costs) |
3-4-2 节约信息成本(Information Costs) |
3-4-3 节约参与成本(Participation Costs) |
3-4-4 节约面子成本(Privilege Costs) |
3-4-5 金融中介在资源配置中的占优性 |
3-5 金融中介的效率边界 |
3-5-1 信贷配给与价格机制失灵 |
3-5-2 金融中介的效率边界 |
第四章 金融市场与金融中介的替代与互补 |
4-1 金融中介的比较优势及其局限性 |
4-2 金融市场的比较优势及局限性 |
4-3 金融中介与金融市场之间的替代性均衡 |
4-4 金融市场与金融中介的动态互补 |
第五章 金融结构均衡与经济增长的协调机理 |
5-1 金融发展的内生增长模型——基本模型 |
5-2 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作用 |
5-2-1 金融体系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 |
5-2-2 经济增长对金融体系的作用机制 |
5-3 基于功能观的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 |
5-3-1 风险管理功能 |
5-3-2 信息揭示功能 |
5-3-3 公司治理功能 |
5-3-4 动员储蓄功能 |
5-3-5 便利交换功能 |
5-4 金融中介与金融市场的互补性与经济增长 |
5-5 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基于经济发展水平的融资方式分析 |
第六章 金融创新、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 |
6-1 金融创新的功能及动因 |
6-2 金融创新与金融中介、金融市场 |
6-2-1 金融中介是金融创新的实施者 |
6-2-2 金融创新对金融市场的影响 |
6-2-3 金融创新是调整金融中介与金融市场边界的载体 |
6-3 金融创新推动经济增长的机制 |
6-3-1 金融创新促进经济增长的微观机制 |
6-3-2 金融创新促进经济增长的宏观机制 |
6-4 经济增长拉动金融创新的机制 |
6-4-1 门槛效应与金融创新 |
6-4-2 资本积累与金融创新 |
6-4-3 破产成本与金融创新 |
6-4-4 政府管制与金融创新 |
第七章 中国金融结构变迁与经济增长 |
7-1 经济转轨与我国金融结构的变迁 |
7-1-1 渐进转轨与市场化规则的确立 |
7-1-2 现代金融体系的构建 |
7-1-3 资本市场的发展与商业银行治理机制的优化 |
7-2 中国金融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
7-2-1 中国金融结构变化与经济增长要素的相关分析 |
7-2-2 中国货币供给量变动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
7-2-3 中国金融结构升级与经济结构升级的相关分析 |
第八章 中国金融体系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
8-1 变量选取和数据处理 |
8-1-1 指标构造 |
8-1-2 数据的季节因素调整 |
8-2 金融结构和经济增长相关性分析 |
8-2-1 金融中介与经济增长 |
8-2-2 股票市场和经济增长 |
8-2-3 金融中介和股票市场 |
8-2-4 金融中介、股票市场与经济增长 |
8-3 中国经济增长与金融结构关系的协整分析 |
8-3-1 数据的单位根检验 |
8-3-2 协整检验与误差修正模型 |
8-3-3 VEC 模型参数估计 |
8-3-4 因果关系检验 |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
9-1 本文的主要结论与创新点 |
9-1-1 本文的主要结论 |
9-1-2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
9-2 我国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协调发展的路径选择 |
9-2-1 我国金融结构的特征 |
9-2-2 我国金融结构优化的路径选择 |
9-2-3 我国金融结构优化的政策建议 |
9-3 本研究存在的不足与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10)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银企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引言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银企关系理论综述 |
1.3 本文的理论框架与研究思路 |
第2章 银企间信息不对称问题的分析 |
2.1 信息不对称 |
2.1.1 逆向选择 |
2.1.2 道德风险 |
2.2 银企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及其负外部性 |
2.2.1 银企间信息不对称问题的主要表现 |
2.2.2 银企间信息不对称的后果——信贷市场上的信贷配给制 |
2.2.3 银企间信息不对称问题的负外在性 |
2.3 解决银企间信息不对称问题的制度安排 |
2.3.1 非对称信息条件下的银企交易合约设计 |
2.3.2 非对称信息条件下的银企合约治理 |
2.4 小结 |
第3章 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中国银企关系研究 |
3.1 中国银企间信息不对称问题的表现、后果及其负外部效应 |
3.1.1 中国银企间信息不对称问题的表现及其后果 |
3.1.2 中国银企间信息不对称问题的负外部效应 |
3.2 解决银企间信息不对称问题的方法及其在中国的应用 |
3.2.1 合同设计及其在中国的应用 |
3.2.2 合同治理机制及其在中国的应用 |
3.3 信息不对称条件下中国银企契约关系的选择:长期契约关系 |
3.3.1 中国银企间发展长期契约关系的重要性 |
3.3.2 中国银企间建立长期契约关系所面临的制度性障碍 |
3.4 小结 |
第4章 信息不对称条件下中国银企长期契约关系实证研究 |
4.1 铁本事件研究 |
4.1.1 案情介绍 |
4.1.2 案例分析 |
4.1.3 启示 |
4.2 爱立信倒戈事件研究 |
4.2.1 案情介绍 |
4.2.2 案例分析 |
4.2.3 启示 |
4.3 湖南省益阳市第四水泥厂改制贷款的回归事件研究 |
4.3.1 案情介绍 |
4.3.2 案例分析 |
4.3.3 启示 |
4.4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不完全契约、不对称信息与银企金融交易(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博弈论模型对我国商业银行企业贷款信用风险的宏观分析[J]. 何成忠. 现代商业, 2019(30)
- [2]信任机制演进下的金融交易异变与法律调整进路——基于信息哲学发展和信息技术进步的视角[J]. 汪青松. 法学评论, 2019(05)
- [3]城市商业银行合并与中小企业融资 ——基于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D]. 彭妙薇. 厦门大学, 2019(08)
- [4]供应链金融的信用风险识别和管控 ——以中国银行中建八局项目为例[D]. 王启哲. 北京交通大学, 2019(01)
- [5]我国金融资源错配的形成机理与效应研究[D]. 李萌. 天津财经大学, 2019(07)
- [6]低碳经济背景下碳金融监管研究[D]. 武俊松. 吉林大学, 2016(08)
- [7]论信息不对称与银企交易[J]. 李婕. 现代商贸工业, 2009(15)
- [8]基于契约理论的公司债务融资治理效应研究 ——我国金融生态环境下债务重组视角[D]. 罗韵轩. 武汉大学, 2009(06)
- [9]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协调机理研究[D]. 李延军. 河北工业大学, 2007(11)
- [10]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银企关系研究[D]. 王红萍. 兰州理工大学, 20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