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福楼拜家的星期天》课内提升与课外迁移(论文文献综述)
赵洁菲[1](2020)在《初中小说教学内容初探》文中提出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小说教学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但在实际教学中,由于长期受升学功利性观念的影响,初中小说教学现状并不乐观,对小说教学内容的确定模棱两可,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依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阅读教学的要求并参考现有的研究成果,对当前初中小说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分析,结合教学实践过程中的操作进行反思总结,以此来探究初中小说教学内容的确定依据及策略。本文共四个章节,具体如下:第一章:本章节为绪论,介绍本课题的研究目的、研究意义、研究方法以及对相关研究进行文献综述。第二章:对教学内容、语文教学内容以及小说教学内容进行概念界定,介绍了三种可以为小说教学内容研究提供借鉴的理论,并分析了小说教学内容的研究价值。第三章:采取调查问卷的形式来了解当前初中小说教学内容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从学生阅读小说的兴趣、教师基本教学素养以及初中小说课堂的教学内容三个方面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进而从教师方面和学生方面得出初中小说教学内容存在问题的原因。第四章:介绍初中小说教学内容的确定依据及策略。首先,提出初中小说教学内容确定的依据。其次,论述初中小说教学内容确定的策略。通过以上的研究,望对改善初中小说教学现状以及寻求小说教学内容选择的理论及实践方法提供借鉴,为解决初中小说课堂教学内容确定方面面临的困境提供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
吴甜[2](2019)在《部编本初中语文外国作品编制与教学研究》文中提出伴随着教科书外国作品的编制,中学语文教科书外国作品教学便随之展开了峥嵘探索。回顾历史中语文教科书外国作品的编制实践,不难发现存在着编选、组元和加工方面的诸多困境。面对百年以来教科书外国作品编制和教学困境,部编本教科书外国作品在编制实践以素养为目标,以问题为导向,开始着教科书外国作品选文的传承和创新。但是,部编本教科书仍然是一个较新的事物,其外国作品编制特色及教学实施亟待厘清和探索,开展部编本初中语文外国作品编制和教学探索被赋予了时代意义。本文由绪论、正文和结语三部分构成。绪论部分笔者运用文献研究法重点阐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问题及意义,并对研究方法和研究范畴加以阐述。正文包括三部分:第一章,通过文献研究法对部编本初中语文教科书外国作品编制理念进行特色研究、并探究部编本初中语文外国作品的编制意义、通过数据统计法对部编本初中语文外国作品编制面貌进行了梳理总结;第二章通过问卷调查、访谈法和数据分析法来进行教师和学生现状加以量化分析:第三章采用课例分析法针对文化背景隔膜造成的陌生化、对文本浅尝辄止的单一化和差异意识淡薄的外国作品教学困境寻求解决路径。通过对部编本初中语文外国作品的研究,发现外国作品蕴含着丰富的知识价值、能力价值和方法价值,不仅为学生提供生命教育和道德教育的楷模、而且为学生进行审美教育与拓展多元文化知识的学习提供了路径。因此笔者提出进行外国作品教学应该立足对话谈论、多元活动及跨介阅读来缓解学生陌生体验;其次,应该立足于品析词句、对比分析、捕捉盲点来挖掘翻译作品文本特征;最后提应该合理选择对比视角,确定教学方法以此来提升语文课堂效果。
易岚[3](2017)在《人教版中学语文教材外国小说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文中提出小说因其故事情节的跌宕起伏和一定的虚构性,一直以来都是学生最喜爱的文学体裁,具有其独特的优势。语文教学中应该利用好这种优势,提高教学效果。外国小说作为外国文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承担着传播多元文化的重要职责,但其在国内中学语文教学中并未受到足够的重视,存在诸多问题,相关研究也并不多,本文所要探讨的即是中学外国小说的教学现状与教学对策,并以人教版中学语文教材为例,共分为四个部分来进行分析与总结。第一部分先阐明研究的缘起及中学语文外国小说教学研究的价值与意义,再对现有研究资料作简要梳理和综述,随后提出本课题运用的主要研究方法。第二部分以人教版中学语文教材为例,分析外国小说的选文和编排情况。第三部分运用访谈法与调查问卷法,选取七至八所中学在校老师及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对人教版中学语文教材中外国小说教学情况进行跟踪调查,然后对调查结果予以综合分析。大部分教师能够意识到外国小说教学的重要性和教学效果欠佳,但受到应试教育、环境差异等影响,教学中还存在着观念陈旧、文本解读模式单一、学生阅读量不够等问题。第四部分探讨中学语文外国小说教学的改进策略,分别从课堂教学与课外延伸两个方面入手,主要进行了“贴着人物教”教法、直观教学法、比较阅读法等教学方法运用上的探讨,从提高学生外国小说阅读兴趣和教师外国文学素养、加大外国文化历史背景普及、凸显出外国小说中的多元文化内涵与独特意蕴等角度提出了具体的教学建议与改进措施。
陆佳[4](2017)在《中小学叙述性文本教学衔接问题研究》文中提出叙述性文本的教学在中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贯穿始终,第三、第四学段关于叙述性文本的学习要求更是一以贯之、层层递进的。为解决叙述性文本在两个学段的学习中断层的问题,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比较研究、个案研究的方法,选择五种不同的小学高年级及初中一年级语文教材进行教材编选的比较分析。据此,从编排结构、文本内容、叙事能力培养三个方面思考叙事性文本编选衔接的问题,并进一步反思课堂教学的衔接问题。研究发现,当前课堂教学存在目标缺乏系统针对性、内容缺乏整体观照意识、方法缺乏递进指导的问题。为此,有必要根据不同类型的叙述性文本的特点采取不同的课堂教学衔接策略。叙事文本课堂教学要做好:抓住线索,理清思路;落实主题,深入研读;增强体验,对话理解。写人文本课堂教学衔接要做到:精准定位,精选内容;文本对接,对比勾连;立足整体,知能递进。考虑到课堂教学衔接指导是有限的,只有在此基础上延伸拓展,才能切实做到衔接。这就要求我们重视叙述性文本课外阅读的衔接,即立足课堂,推荐阅读;合理有效,指导介入;重视评价,及时反馈。又要做到叙述性文本写作指导的衔接,即以读为先,读写渗透;方法为本,迁移运用;读写结合,整体关注。由此,在课内与课外、阅读与写作的相互配合中,消解中小学叙述性文本的教学衔接问题。
赵智燕[5](2016)在《初中语文导学案教学模式利弊研究》文中提出导学案目前是教学界较为推崇的教学模式。它凭借着模式新、教学成绩显着、可操作性强的优势迅速在巴彦淖尔市的中学课堂上普及。这种局面的形成是新课标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理念的一种有益尝试。导学案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的教学,它变老师主体为学生主体,在课堂上,师生角色发生了改变,教师是组织者、协调者,也是总导演、总策划;学生是思考者、参与者、展示者、点评者。这样的变化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也明确了老师的主导地位。它给了学生更多自主学习的时间和展示的空间,它把语文学习中的训练变得更有序,更有体系,更为完善。同时,教师们在使用导学案教学模式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教学模式程式化,缺乏语文味儿等。针对这些问题,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和教育理论,给出了导学案合理运用的方法,例如:情境设置增加语文味,合理恰当过渡与引导增加美感,问题设置有层次性、针对性、能突出重点,主题阅读的拓展训练开拓视野。笔者认为还可以把导学案教学与传统语文教学模式有机结合,例如:朗读教学获得美感、教学方式多样化、突出教师个性与创造性。初中语文导学案教学模式的自主高效课堂更关注学生的学习意识和学习能力的培养,教育研究的重心从教师的身上转移到了学生的身上,但是导学案教学模式并不否定教师的作用,相反,对教师的教学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设计导学案和安排学生活动时更需体现科学严谨和创意。运用导学案模式教学也需要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来构建高效课堂,因此,初中语文导学案教学模式必须根据初中语文的学科特点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提高审美能力和品德修养。全面提高语文素养,人文素养,落实素质教育对人的全面培养的目标。
李林焓[6](2017)在《初中语文记人散文读写结合研究》文中认为本研究以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所选的记人散文为例,结合课外经典记人记叙文,根据研究目标,借助文献分析法和案例分析法,针对记人为主的记叙文教材编排、教学现状与问题,分析记人散文读写结合的价值和可行性,探讨记人为主的记叙文读写结合具体内容和方法,给出实施建议。首先是对记人记叙文的教材编排现状与问题和记人记叙文读写教学现状与问题的分析。包括以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记人记叙文编排数量和内容安排的现状与问题的分析,记人散文教学现状的调查及问题原因的分析。其次是对记人散文读写价值的分析,包括记人记叙文作为散文的阅读价值、作为记叙文的写作教学价值以及二者结合以后读写结合教学价值。最后以教学实践为核心,探讨记人散文读写结合教学的依据,并由此提出“以读促写、以写带读”的具体方法。最后针对记人散文的读写结合的教学实践给出实施策略和建议。记人散文在记叙文中有特殊的地位,阅读和写作一体化的教学不是一蹴而就的,只有厚积薄发,持之以恒,才能真正实现记人散文的教学价值最优化。
金路[7](2013)在《试论中学语文教学评课》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语文评课一直是一个常谈常新的问题。高质量的评课有助于改善课堂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同时也有助于改进学校的教研氛围,它是联系“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的桥梁。但实际上,评课的期望效果与实际效果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中学语文教学评课存在着评价方式单一,评课标准模糊,评课效果不佳等问题。在评课的理论研究中,对某一评课方式的引介,缺乏具体的操作性引导;对现行评课弊端进行剖析,但缺乏改革之道的点津;各阶段的评课研究发展不平衡,对小学语文教学评课的研究远远多于中学阶段。如何发挥中学语文教学评课的最大价值,本文从评课现状入手对其进行系统研究。全文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从评课现状入手,首先对评课的概念进行界定,确定所评之课为公开课,明确评课是一种行为系统,一种研修活动,同时也是一种团队合作。其次,阐述中学语文教学评课的必要性,并剖析中学语文教学评课期待效果与实际效果之间存在的差距。第二部分:提出改善中学语文教学评课现状的具体方法。第一,寻找适合语文学科特点以及中学语文学段特征的评课方式,对现存的各种评课方式进行分类,并探究各自的优缺点,旨在为中学语文教学评课提供方式上的选择,以解决评课目的模糊化和评课内容表面化的问题。第二,反思传统的中学语文教学评课标准,并结合当前众多好课的定义,试图构建一套适合中学语文教学的评课标准,旨在打破评课结论两极化、评课标准随意化的现状。第三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中学语文教学评课实践创新及案例分析。笔者将采用案例研究法,重点阐述怎样评价一堂语文课。这一部分由以下四个板块组成。第一,明确中学语文教学评课的原则。第二,调整中学语文教学评课理念。第三,从评课的一般流程(准备阶段,中心环节,评课后跟踪研究)入手具体阐述如何评价一堂语文课。第四,阐述中学语文教学评课走向专业化的路径。
杨海燕[8](2011)在《中学语文教育与现当代文学》文中研究表明在文化研究的视域下,“文学”是在社会、历史、文化和知识的现代化过程中被创建出来的。在这一过程中,文学与文学教育有着不容忽视的关系。罗兰·巴尔特说,文学“就是课堂上所教的那些东西”,“文学”成为“文学教育”的结果。从传播学的角度看,中学语文教育是最广泛意义上文学传播的有效途径。文学阅读群体的主要构成,应该至少接受过中等教育;在学习过程中,教科书对学习者有“强迫”阅读的权力。因此可以说中学语文教科书影响了大多数受教育者对文学的认识和想象。当一种事物能够产生广泛的“意识塑形”的作用时,它理应得到研究者的重视。当代语文教育是中国语文教育史上一个特殊的阶段,也是对当前语文教育影响最为直接的阶段。从文学的角度来看,它本身就是现当代文学经典化过程的一个组成部分。当代中学语文教材建构出怎样的文学经典,具体哪些因素以怎样的方式影响了教材对于经典的选择,这种经典的建构又如何参与了民族国家的现代性进程,对这些问题的追问,不仅可以让我们更清晰地把握文学的经典化历史,更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文学的当代命运。从语文教育的角度来看,这一段历史无疑和我们当前的语文教育联系最为密切,许多的经验与痼疾,都直接地来源于这段历史,因此这方面的研究能让我们发现一些经验和教训,从而为新的教科书编写以及语文教学提供参照。本论文聚焦于当代,以中学语文教材为对象,着眼于现当代文学的整体,从文化研究的角度,透视各种权力因素是如何在中学语文教育领域互相“交织”和“较量”,并进而影响到现当代文学的经典化过程。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教育出版社是中学语文教科书的主要出版机构。“十七年”时期和新时期前期,它一度是唯一法定的教科书出版机构;1980年代中期以后,虽然实行了“一纲多本”的政策,但人教版语文教科书仍占有很大的市场份额,因此本论文主要以人教版中学语文教科书为研究对象。本论文分为绪论、正文和结语三部分:绪论部分明确了论文的研究对象,对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交代了研究视角、研究方法和研究意义。正文分为三编:上编重点呈现建国后文学教育及语文教材的变迁历史,为进一步厘清教材中现当代文学选文的变迁呈现了相关的话语背景。文学教育是以文学为媒介进行的教育;文学作品,是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文学教育”在语文教育中的地位却几乎始终未得到明确。语文教材的变迁、文学教育地位的浮沉,这一过程是多重权力因素复杂交织、互相作用的结果。“十七年”时期人教社出过4版教材,伴随着教材改版,文学教育经历了从边缘到凸显再回归沉寂的跌宕。在这个过程中,最值得注意的是1956年文学汉语分科教学改革和1963年语文教育工具观的确立,前者促成了文学教育的凸显,后者却使文学教育成为一个禁区。相反的结果,背后却都有着民族国家政权意志和语文教育自身诉求的复杂交织:民族国家政权意志强力控制着语文教育的发展,而语文教育一面服从,一面也在不断伺机实现自我诉求。新时期以后,伴随着思想解放运动的展开,语文教育拥有了更多的自主权,但是“文学教育”的复归之路却并不平坦。1978至1990年代末,语文教育继承和发展了1963年的“工具观”,虽然这对“文革”时期教育观念起到了拨乱反正的作用,但是也严重限制了“文学教育”地位的提升,语文教育大大落后于时代文学观念的发展。考察其深层原因,主要仍在于语文教育从体制上到利益上乃至于整体心理上对于民族国家政权及其意识形态的过度依赖。这一时期的亮点是1990年代末爆发的一场全社会广泛参与的语文教育大讨论,讨论的中坚力量多有文学研究的背景,他们用占据时代主流的人文话语全面批判中学语文教育,可谓是文学领域针对中学语文教育的一次主动的话语争夺运动,这为中学语文教育教材改革带来了活力和动力。新世纪以来,语文教育、教材进入一个深刻变革期,由对“工具性”的单—性重视走向工具性、人文性统一的探索之路,文学教育的地位也由此得以极大提升。但由于体制变革难以一蹴而就,政策法规不完善、落实不到位,市场经济运行中的利益驱动等原因,多样化语文教材的编写和推广仍面临诸多问题。中编从整体上梳理语文教材对于现当代文学的选择,具体考察到底什么样的作品在什么时间由于什么原因进入了教材。在梳理过程中,也将古典文学和外国文学纳入视野当中,从三者的整体关系中进一步展现教材的话语倾向。“十七年”教材中的文学,在政治的夹缝中被选择、被呈现。建国初期的语文教材对文学价值体系进行了重构,透露出鲜明的“厚今薄古”、弃旧立新的倾向。教材选入大量报刊时文,其主要的话语内涵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阶级斗争,充分贯彻了新中国建立初期执政系统迫切追求巩固政权、维护稳定、加快建设的执政意图。1956年文学课本选文的质量大大提升,绝大多数是脍炙人口的名家名作。但它也依然带有那个时代深深的政治印记,以对新文学的重新书写(甚至是误读和遮蔽)完成了宣传和塑造民族国家意识形态的职责。1958年到1962年,语文课本成了政治性读物的集锦,文学性严重下滑,大跃进民歌的选入即是一例。虽然教材选入的大跃进民歌还是属于传诵较广、艺术上较好的,但由于大跃进民歌整体艺术水平有限,在教材中,这些民歌除了同步地传达那个时代的跃进精神,促成着学生陷入政治迷狂和虚伪浮夸之风中外,其有益作用十分有限。1963年,在教育领域和文学领域的双重促进下,现当代文学选文展现出相对丰富性和经典性,民主主义作家的作品选入增多。论文以许地山的《落花生》为例,说明作品此时进入教材同作品自身的艺术特性、现代时期的铺垫以及作家身份的被塑造等息息相关。新时期以后语文教材中的文学景观,经历了一个由单调到丰富,由社会政治话语的单一性传达到人文话语的多元表达的过程。1978年到1990年代末,教材选文的变化只是局部的、零星的,选文体系及阐释体系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所表达的依然是建立在二元对立基础上的社会—政治话语,其中对“十七年”文学的选择就是一个代表。笔者认为,文革前语文教材对“十七年”文学的选入在当时是有着积极意义的。新时期以后,“十七年”文学的传播虽然能起到一定的拨乱反正作用,但很快这种积极意义就随着时代思潮的发展而减弱。新时期教材强化了“十七年”文学的经典性,同时也由于语文教育的僵化和“十七年”文学的内在局限而引发了读者的质疑。新世纪语文教材编写面对的是中国社会极其复杂的文化环境:多元话语互相对抗、复杂交织,甚至彼此渗透、融合。语文教材中,民族国家话语不再采用鲜明的政治性表达方式,而是与人文话语充分融合;教材积极吸收全球话语,外国文学选文体现出比重大、开放性、人文性的特点,但教材也借助部分选文巧妙地表达了民族国家的自身立场。大众话语对精英话语的冲击构成了教科书编写的新的矛盾聚焦点,较有代表性的事件就是金庸小说进教材和《Q版语文》的出版。同属于大众话语的表达,《Q版语文》最终失去了自己的话语权,金庸小说却进入了语文教材,这是因为它们对于精英话语采取了不同的态度:前者是对精英话语的彻底反叛,后者却对精英话语采取了对话态度。以上过程表明,教科书选文从根本上受制于民族国家意识形态的转换,同时,教育自身功能的维护、文学领域的冲击、文化领域内不同话语的争夺与交织,都影响着教科书对文学经典的选择。教材编写只有淡化政治性、保持教育的相对独立性、密切关注文学研究领域的思想进程并积极吸纳,才能选择出更适合语文教育的文学经典。下编集中探讨语文教材对于文学的改写策略。在中学语文教材中,被改写最为严重的可谓是知识分子:他们的作品,他们的形象,都经历了戏剧性的命运。本编从知识分子个案入手探查教材在形象塑造和作品选择时采用的一系列话语策略。第一章从知识分子的内部构成,即人文知识分子与科技知识分子在教材中的形象变化史入手,说明了在不同的话语背景下,教材对知识分子所采取的筛选与过滤策略。“十七年”时期教材对于知识分子的表现,基本是通过“去知识分子化”完成的,知识分子以错位的身份(和其他身份结合或身份改写以后)被接受,除此之外,便是落后甚至是反动知识分子了。新时期以后,科技知识分子形象率先进入教材表现的中心,而人文知识分子形象的改观却相当迟缓。究其原因,科技知识分子以科学技术立身,比较容易适应执政系统所要求的稳定结构;而以人文性和思想性为特征的人文知识分子则同历史充满了太多的纠葛,当新的意识形态话语自身还处于不成熟阶段的时候,笼罩在人文知识分子身上的历史阴霾更难以被驱散。新世纪语文教材则以人文知识分子为主,更加侧重于表现他们追求真理,追求自由,勇于批判,深入思考和探索人类的前途和命运,充满正义感和悲悯情怀的知识分子品质。第二章从鲁迅形象的展示及鲁迅作品的收录与阐释角度,分析了教材在鲁迅接受过程中所采取的改写、误读与重写策略。“十七年”时期,对鲁迅的改写工作主要有两点:一是努力把鲁迅与革命拉近;二是努力使鲁迅思想与毛泽东思想完全一致。教材对鲁迅及其作品的解读紧密配合时代政治话语,处处充满误读。1978至1990年代语文教材对“鲁迅”进行了有限的重写,虽然其配合政治运动的色彩减弱了,但鲁迅依然被局限于“革命家”的身份。新世纪教材对鲁迅的塑造则以“人文鲁迅”为基点,人性、情感性、思想启蒙的意义被凸显。第三章从孙犁选文入手,进一步讨论哪些因素能够使作品一定程度上减弱教材话语策略的操控。本章通过孙犁与其他作家,尤其是与赵树理的比较分析,发现孙犁之所以能成为中学语文教材中的一棵“长青树”,首先应该归功于他的作品与民族国家话语的契合。其次则在于孙犁的小说,一直同政治话语保持着适度的距离,既在话语规范之中,又不拘泥于政治,通过艺术化、审美化的视角来观照时代,从而拥有了更为广阔的阐释空间,能够适应不同时期的话语环境。结语部分总结全文,并对文学教育和语文教材的编写提出建议。本论文立足于原始资料的整理与分析,主要运用社会历史分析的方法,借鉴知识考古学和场域理论,从文化研究的角度,初步探讨了“中学语文教育与现当代文学”这一课题。选择本课题的根本目的,就在于希望语文教材能够在文学的经典化过程中起到更加积极有益的作用,并最终使文学的精神与审美价值能够通过促进“人的成长”得以充分实现。
二、《福楼拜家的星期天》课内提升与课外迁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福楼拜家的星期天》课内提升与课外迁移(论文提纲范文)
(1)初中小说教学内容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的目的 |
二、研究的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三、研究的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问卷调查法 |
(三)访谈法 |
四、文献综述 |
(一)初中小说教学现状问题研究 |
(二)初中小说教学内容问题研究 |
(三)初中小说教学策略问题研究 |
(四)国外关于小说教学的研究 |
第二章 初中小说教学内容概述 |
一、概念界定 |
(一)教学内容概念界定 |
(二)语文教学内容概念界定 |
(三)小说教学内容概念界定 |
二、小说教学内容研究的理论借鉴 |
(一)叙事学理论 |
(二)对话理论 |
(三)文本互涉理论 |
三、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小说选篇 |
(一)教材中小说的选入情况 |
(二)小说选篇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
四、小说教学内容的研究价值 |
(一)有益于教师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 |
(二)有益于教师更加科学地利用教材 |
(三)有益于教师指导学生正确地阅读小说 |
(四)有益于改善传统小说教学方法及模式 |
第三章 初中小说教学内容确定的现状调查分析 |
一、调查研究设计 |
(一)调查目的 |
(二)调查对象 |
二、调查结果分析 |
(一)学生阅读小说的兴趣 |
(二)教师基本教学素养 |
(三)初中小说课堂的教学内容 |
三、初中小说教学内容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学生方面 |
(二)教师方面 |
第四章 初中小说教学内容的确定依据及策略 |
一、初中小说教学内容确定的依据 |
(一)以课标为依据确定教学内容 |
(二)依据教材确定教学内容 |
(三)依据小说文体特征确定教学内容 |
(四)依据文本的教学功能确定教学内容 |
(五)依据具体学情确定教学内容 |
二、初中小说教学内容确定的策略 |
(一)教学贴近小说文本特征 |
(二)多种方式教学,重在引导 |
(三)课内外资源整合,鼓励创新 |
(四)多元化的评价方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2)部编本初中语文外国作品编制与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问题和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四、研究方法 |
五、研究范畴 |
第一章 部编本初中语文外国作品的编制概况 |
第一节 部编本初中语文外国作品的编制理念 |
一、人文濡染与学生内化的兼顾 |
二、异域文化与中国视野的互补 |
三、翻译谬误与母语规范的平衡 |
第二节 部编本初中语文外国作品的编制面貌 |
一、部编本初中语文外国作品的选编概况 |
二、部编本初中语文外国作品的加工特点 |
第三节 部编本外国作家作品的编制意义 |
一、部编本外国作品的教育学意义 |
二、部编本外国作品的文化学意义 |
三、部编本外国作品的编辑学意义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部编本外国作品的教学现状探究 |
第一节 教师层面初中语文外国作品的教学现状 |
一、部编本初中语文外国作品的教师认知 |
二、部编本初中语文外国作品的教师教学 |
三、部编本初中语文外国作品的教师反思 |
第二节 学生层面初中语文外国作品的学习状况 |
一、部编本初中语文外国作品的学生认知 |
二、部编本初中语文外国作品的学生学习 |
三、部编本初中语文外国作品的学生体验 |
第三节 外国作家作品教学问题及原因探析 |
一、外国作品教学现状总结 |
二、外国作品教学问题原因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部编本初中外国作品教学策略探究 |
第一节 立足立体语文缓解陌生体验 |
一、在对话讨论中消弭文本隔阂 |
二、在多元活动中加深知识理解 |
三、在跨介阅读中强化情感体验 |
第二节 结合多种方式挖掘文本特征 |
一、在品析词句中把握语言特性 |
二、在对比分析中领会技能特点 |
三、在捕捉盲点中解读文化特质 |
第三节 选择比较视角确定教学方法 |
一、在原文和译文之间展开比较 |
二、在同类元素作品间展开对比 |
三、在同一作者作品间展开比较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3)人教版中学语文教材外国小说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1.1 研究目的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及基本概念界定 |
1.2.1 文献综述 |
1.2.2 基本概念界定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2 人教版中学语文教材外国小说选编情况 |
2.1 外国小说选文分析 |
2.2 外国小说编排分析 |
3 人教版中学语文教材外国小说教学现状调查及问题分析 |
3.1 外国小说教学现状调查 |
3.1.1 访谈内容 |
3.1.2 问卷调查 |
3.2 外国小说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3.2.1 教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3.2.2 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3.2.3 教材编写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4 人教版中学语文教材外国小说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
4.1 “贴着人物教”教法的运用 |
4.2 直观教学法的运用 |
4.3 比较阅读法的运用 |
5 人教版中学语文教材外国小说课外延伸建议 |
5.1 提高学生的外国小说阅读兴趣 |
5.2 提高教师自身的外国文学素养 |
5.3 加大外国文化历史背景的普及 |
5.4 凸显外国小说的独特文化意蕴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教师访谈问题 |
附录二 学生调查问卷 |
附录三 《变色龙》教学设计 |
致谢 |
(4)中小学叙述性文本教学衔接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提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目的、意义与方法 |
二、概念界定 |
三、研究综述 |
第一章 小学叙述性文本教材编选衔接 |
第一节 五种小学语文教材述评 |
一、苏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 |
二、人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 |
三、北师大版小学语文教科书 |
四、鲁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 |
五、沪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 |
第二节 五种小学语文教材叙述性文本编选 |
一、苏教版小学高年段语文叙述性文本编选 |
二、人教版小学高年段语文叙述性文本编选 |
三、北师大版小学高年段语文叙述性文本编选 |
四、鲁教版小学高年段语文叙述性文本编选 |
五、沪教版小学高年段叙述性文本编选 |
第三节 小学五六年级叙述性文本教材编选衔接 |
一、编排结构的衔接 |
二、文本内容的衔接 |
三、叙述能力培养的衔接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初一叙述性文本教材编选衔接 |
第一节 五种初中语文教材述评 |
一、苏教版初中语文教科书 |
二、人教版初中语文教科书 |
三、北师大版初中语文教科书 |
四、鲁教版初中语文教科书 |
五、沪教版初中语文教科书 |
第二节 五种初中语文教材叙述性文本编选 |
一、苏教版初一语文叙述性文本编选 |
二、人教版初一语文叙述性文本编选 |
三、北师大版初一语文叙述性文本编选 |
四、鲁教版初一语文叙述性文本编选 |
五、沪教版初一语文叙述性文本编选 |
第三节 小学到初中叙述性文本教材编选衔接 |
一、编排结构的衔接 |
二、文本内容的衔接 |
三、叙述能力培养的衔接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叙述性文本课堂教学衔接现状及策略 |
第一节 课堂教学衔接现状 |
一、教学目标缺乏系统针对性 |
二、教学内容缺乏整体观照意识 |
三、学习方法缺乏递进指导 |
第二节 叙事文本课堂教学衔接策略 |
一、抓住线索,理清思路 |
二、落实主题,深入研读 |
三、增强体验,对话理解 |
第三节 写人文本课堂教学衔接策略 |
一、精准定位,精选内容 |
二、文本对接,对比勾连 |
三、立足整体,知能递进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叙述性文本延伸教学衔接 |
第一节 叙述性文本课外阅读衔接 |
一、立足课堂,推荐阅读 |
二、合理有效,指导介入 |
三、重视评价,及时反馈 |
第二节 叙述性文本写作指导衔接 |
一、以读为先,读写渗透 |
二、方法为本,迁移运用 |
三、读写结合,整体关注 |
第三节 衔接教学实践例释 |
一、阅读启智,分享交流 |
二、以文为点,引荐阅读 |
三、鼓励创作,团队合作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读研期间科研情况 |
后记 |
(5)初中语文导学案教学模式利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意义 |
(二)初中语文导学案教学模式的研究方法 |
1.文献综述法 |
2.行动研究法 |
3.经验总结法 |
(三)初中语文导学案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 |
1.建构主义 |
2.有意义学习理论 |
3.素质教育理论 |
4.自主学习理论 |
一、初中语文导学案教学模式概述 |
(一)初中语文导学案教学模式的内涵 |
1.导学案的内涵 |
2.初中语文导学案的内涵 |
3.初中语文导学案教学模式的内涵 |
(二)初中语文导学案教学模式的主要特征 |
(三)初中语文导学案教学模式实施原则 |
1.初中语文导学案编写原则 |
2.初中语文导学案运用原则 |
(四)初中语文导学案编制和运用的流程 |
二、初中语文导学案教学的优点与弊端 |
(一)初中语文导学案教学模式的优点 |
1.目标明确高效学习 |
2.小组合作高效探究 |
3.培养独立思考能力 |
4.角色转变实现课堂高效 |
(二)初中语文导学案教学的弊端 |
1.“去语文”化 |
2.模式僵化 |
三、初中语文导学案教学模式合理运用方法 |
(一)初中语文导学案教学趋利避害方法 |
1.情境设置增加语文味 |
2.合理恰当过渡与引导 |
3.有层次性、针对性的问题设置 |
4.主题阅读的拓展训练 |
(二)导学案教学与传统教学的有机结合方法 |
1.朗读教学获得美感 |
2.教学方式多样化 |
3.突出教师个性与创造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初中语文记人散文读写结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综述 |
(一) 国内的相关研究 |
(二) 国外的相关研究 |
四、研究方法 |
(一) 文献分析法 |
(二) 案例分析法 |
第一章 教材中记人散文编排与教学现状 |
第一节 教材中记人散文文本编排现状 |
一、记人散文数量分布及特点 |
二、记人散文内容梳理与分类 |
三、记人散文教材编排现状与问题 |
第二节 记人为主的记叙文教学中的问题 |
一、初中生写人文章写作中存在的问题 |
二、教师教学现状与问题 |
第二章 记人散文的读写教学价值 |
第一节 、基于散文的阅读教学价值 |
一、感受真实真切的人物形象 |
二、品味真诚质朴的语言 |
三、体悟真挚动人的情感 |
第二节 、基于记叙文的写作教学价值 |
一、人物刻画与细节描写 |
二、作品的立意与抒情 |
三、人物与材料的选择 |
第三节 、记人散文的读写结合教学价值 |
一、在阅读中学习描写与记叙知识 |
二、在生活中增强关爱感恩的人文关怀 |
三、在读写中锻炼品读感悟应用能力 |
第三章 记人散文读写结合教学方法与建议 |
第一节 记人散文读写结合依据 |
一、记人散文读写结合的理论依据 |
二、记人散文读写结合的现实依据 |
第二节 记人散文以读促写方法 |
一、模仿积累式仿作 |
二、吸收内化式写作 |
三、评价感悟式创作 |
第三节 记人散文以写带读方法 |
一、先写后读的阅读动机的诱导 |
二、发挥课外记人文章的资源优势 |
三、课堂中创设情境带动阅读 |
第四节 记人散文读写结合教学建议 |
一、找准“这一篇”的读写结合点 |
二、一课一得与潜移默化相得益彰 |
三、课内课外拓展延伸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7)试论中学语文教学评课(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及文献综述 |
1. 中学语文教学评课及其必要性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评课的含义 |
1.3 中学语文教学评课的必要性 |
1.4 中学语文教学评课中出现的问题 |
2. 中学语文教学评课的方式与标准 |
2.1 中学语文教学评课的方式 |
2.2 中学语文教学的评课标准 |
3. 中学语文教学评课实践创新及案例分析 |
3.1 中学语文教学评课的总原则 |
3.2 中学语文教学评课的理念调整 |
3.3 中学语文教学评课的一般流程 |
3.4 中学语文教学评课走向专业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8)中学语文教育与现当代文学(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上编:文学教育与教材 |
第一章 文学教育:边缘、凸显与沉——"十七年"时期教材 |
第一节 文学教育的边缘化:1950—1955年教材 |
第二节 文学教育的凸显:1956年文学分科教材 |
第三节 文学教育的沉寂:1958—1962年教材 |
第四节 工具观的确立:1963—1965年教材 |
第二章 文学教育:变化与弱化——新时期教材 |
第一节 拨乱反正:1978—1985年教材 |
第二节 工具性的强化:1986—1990年代教材 |
第三节 语文教育大讨论 |
第三章 文学教育的新气象——新世纪教材 |
第一节 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大纲与课程标准 |
第二节 人文性凸显:新教材 |
第三节 教材变革动因 |
中编:文学景观 |
第一章 政治夹缝中的风景:"十七年"教材中的文学 |
第一节 1950—1955:文学价值体系的重构 |
第二节 1956:"带着镣铐的舞蹈" |
第三节 1958—1962:文学的匮乏 |
第四节 1963:文学经典的短暂复归 |
第二章 艰难的转型:新时期教材中的文学 |
第一节 语文教育与文坛:冷热两重天 |
第二节 "十七年"文学与语文教材 |
第三章 多元与有序:新世纪教材中的文学 |
第一节 民族国家话语与人文话语 |
第二节 民族国家话语与全球话语 |
第三节 精英话语与大众话语 |
下编:话语策略 |
第一章 筛选与过滤:语文教材中的知识分子 |
第一节 "十七年"时期:缺席的出席者 |
第二节 新时期:地位的提升与主体的匮乏 |
第三节 新世纪:主体的确立 |
第二章 改写、误读与重写:语文教材中的鲁迅 |
第一节 "十七年"时期:脸谱化改写 |
第二节 新时期:有限的重写 |
第三节 新世纪:人文鲁迅 |
第三章 经典的产生——以孙犁为例 |
第一节 孙犁与其他作家 |
第二节 孙犁与赵树理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四、《福楼拜家的星期天》课内提升与课外迁移(论文参考文献)
- [1]初中小说教学内容初探[D]. 赵洁菲.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01)
- [2]部编本初中语文外国作品编制与教学研究[D]. 吴甜. 苏州大学, 2019(04)
- [3]人教版中学语文教材外国小说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D]. 易岚. 广州大学, 2017(02)
- [4]中小学叙述性文本教学衔接问题研究[D]. 陆佳. 苏州大学, 2017(04)
- [5]初中语文导学案教学模式利弊研究[D]. 赵智燕.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6(04)
- [6]初中语文记人散文读写结合研究[D]. 李林焓. 南京师范大学, 2017(02)
- [7]试论中学语文教学评课[D]. 金路. 湖南师范大学, 2013(S1)
- [8]中学语文教育与现当代文学[D]. 杨海燕. 山东大学, 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