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云南思茅雅口地区中三叠统芒怀组底部火山岩层地质特征及其意义(论文文献综述)
罗波[1](2020)在《滇西云县早古生代花岗岩岩石学、地球化学、年代学特征及其意义》文中指出碧罗雪山—临沧花岗岩带是滇西“三江”地区出露面积最大的复式岩基,是原—古特提斯构造单元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正确认识原—古特提斯演化、消亡具有重要的作用。前人对临沧花岗岩基的研究对象主要集中其主体印支期三叠纪二长花岗岩和燕山期二长花岗岩,对早古生代的岩浆岩报道较少。本论文在中国地质调查局区域地质调查项目的支持下,在临沧花岗岩基南段云县蚂蚁堆地区新解体出早古生代花岗岩类岩石。通过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从岩石(相)学、地球化学特征及高精确度锆石U-Pb年代学的全面研究,结合研究区近年来取得研究成果,深入研究了该岩体的侵位时代、成因类型和物质来源,为全面认识滇西云县早古生代花岗岩类的岩石成因和构造背景提供新的见解。滇西云县早古生代花岗岩类主体岩性为二长花岗岩和(弱片麻状)花岗闪长岩。岩石Si O2含量在66.04~76.97%之间,K2O/Na2O=1.32~8.97,具有富钾特点,具有高硅、富铝、高钾的特征,主要属于高钾钙碱性系列,属于典型S型花岗岩。明显的轻稀土元素相对富集,重稀土元素相对亏损,δEu=0.27~0.92,显示了中等程度的负铕异常;微量元素表现为大离子亲石元素U,Th和Rb富集;而Ba,Nb和Sr等高场强元素亏损,出现Zr的负异常及Ce、Sm的选择性富集,均指示源区来源于陆壳部分熔融和基性岩浆,其成分为变泥质岩为主,变杂砂岩和变安山岩为辅。对2件花岗岩类样品进行了LA-ICP-MS锆石U-Pb定年,获得锆石U-Pb年龄分别为435.4±2.1Ma和454.4±2.3Ma,表明岩体形成于早志留和晚奥陶世。多种针对性判别图解显示此岩体落入火山弧与异常洋脊花岗岩区,显示岩石可能形成于具异常洋脊特征的火山弧环境。结合区域地质背景和地球化学特征,滇西云县蚂蚁堆地区古生代花岗岩类为原特提斯大洋向东俯冲消减的产物,由洋壳脱水作用及地幔源岩浆底侵或贯入使地壳发生熔融,因而显示了火山弧花岗岩和碰撞型花岗岩的双重特征。区内早古生代花岗岩类岩体具有寻找磷钇矿、独居石等三稀矿和锡钨矿矿产的巨大潜力,但由于其分布面积较小,容易被忽视。
宋俊龙[2](2018)在《云南省景东县文玉陆相火山岩型铜矿成矿作用研究》文中提出文玉铜矿床位于“三江”成矿带南段云县-景洪火山弧北端,是该带首个成规模的陆相火山岩型铜矿床。通过详细的地质调查和准确的测试分析,系统剖析文玉矿床地质特征、成矿构造背景、成岩成矿作用,厘定成矿与火山活动关系,探讨成矿作用过程,建立矿床成矿模式,对完善陆相火山岩成矿理论和指导找矿具有重要意义。文玉矿床产于小定西组“双峰式”火山岩基性端元,矿体受控于火山岩高渗滤带和断层破碎带,多呈似层状、透镜状、脉状。火山岩高渗滤带矿体矿石矿物以黄铜矿和斑铜矿为主,以气液充填交代作用形成的矿石构造为主,多见网脉状、浸染状、角砾状、杏仁状矿石,以结晶结构、固溶体分离结构和交代结构为主,蚀变以绿泥石化为主,少量硅化、黄铁矿化、碳酸盐化。断层破碎带矿体以辉铜矿、斑铜矿、黄铜矿为主,以结晶结构和交代结构为主,蚀变以硅化为主,少量绿泥石化、碳酸盐化。按脉体穿插关系及蚀变矿化特征,将成矿作用分为:热液期和表生期,热液期细分为黄铁矿阶段(Ⅰ)、黄铜矿-斑铜矿阶段(Ⅱ)、辉铜矿阶段(Ⅲ)和方铅矿-闪锌矿阶段(Ⅳ)。小定西组“双峰式”火山岩由玄武岩为主,少量玄武质火山角砾岩、流纹岩组成。年代学研究表明,流纹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238.4±2.4Ma(MSWD=1.4)和236.4±3.2Ma(MSWD=1.07),小定西组火山岩活动属于中三叠世早期,而非前人认为的晚三叠世。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基性端元属于钙碱性-高钾钙碱性低镁高铝玄武岩系列,具相对富集轻稀土和大离子亲石元素,相对亏损高场强元素,弱Eu负异常和Sr负异常特征;酸性端元同样具相对富集轻稀土和大离子亲石元素,相对亏损高场强元素,具强Eu负异常、强Sr负异常和弱Ce负异常,属于过铝质高钾钙碱性S型花岗岩系列。Sr-Nd-Pb同位素和元素地球化学特性显示基性端元来源于俯冲沉积物交代上覆岩石圈地幔,携带的热量造成上覆地壳物质熔融是酸性端元的主要来源。它们具有板内和弧火山岩双重属性,指示形成于保山地块与普洱地块碰撞伸展背景。金属硫化物稀土和微量元素与小定西组基性火山岩组成和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暗示早期成矿流体主要来源于小定西组基性火山岩浆,绿泥石的形成温度显示流体属于高温还原性富Cl体系,温度、氧化还原条件的转变是金属元素沉淀的主要机制;H-O同位素是组成显示中晚期成矿流体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并与基性火山岩浆发生了强烈的水岩反应,具中低温中低盐度中等密度性质,流体减压沸腾是金属元素沉淀的主要机制。S同位素具去气岩浆硫特征,Pb同位素组成与小定西组基性火山岩一致,说明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小定西组基性火山岩浆。综合上述研究,文玉矿床成矿作用受控于保山地块与普洱地块碰撞伸展环境之下的火山活动。俯冲沉积物交代岩石圈地幔形成基性岩浆携带大量金属元素上升至地壳深部发生去气作用,残余岩浆继续上升至地壳浅部出溶火山岩浆热液,在火山岩高渗滤带形成了以黄铜矿-斑铜矿为主的矿体,向下循环的大气降水与残余火山岩浆热液混合,将成矿物质迁移至断层破碎带形成以辉铜矿-斑铜矿为主的矿体,最后由于成矿流体温度的迅速下降,在上述铜矿体就近位置形成了以方铅矿为主的矿体。成矿作用发生于火山活动间歇期,终止于后期长时间持续性的火山活动,但形成的巨厚层火山岩为矿体保存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基于上述成矿过程,与陆相火山作用相关铜矿床对比研究,确定文玉铜矿为陆相火山岩型矿床,是陆相火山作用成矿的新类型。同时,建立成矿模式和勘查模式,为找寻该类型铜矿提供思路。
温利刚,曾普胜,代艳娟,王兆全[3](2017)在《云南主要双峰式火山岩及相关矿产资源》文中研究表明云南双峰式火山岩时空分布较为广泛,贯穿云南及整个西南"三江"地区的地质发展演化过程,并伴有各具特色的矿产。本文基于前人的研究资料,总结了云南主要的双峰式火山岩的时空分布和相关矿产资源的情况,并讨论与双峰式火山岩有关的地质构造背景。总结出在地质历史演化过程中,云南主要分布有:(1)元古宙:滇中地区中元古代大红山群、河口群、东川群、昆阳群中的碱性火山岩及细碧-角斑岩类火山岩组合,新元古代与苏雄组同期的双峰式火山岩;(2)早寒武世梅树村期:扬子地台西缘玄武岩和凝灰岩等火山喷发记录;(3)中—晚志留世:滇西普洱大平掌铜多金属矿区大凹子组(S2+3d)细碧岩-石英角斑岩建造;(4)中—晚泥盆世:滇西北德钦羊拉里农组(D2+3l)碎屑岩夹双峰式火山岩+碳酸盐岩;(5)早三叠世:金沙江造山带攀天阁组(T1p)流纹岩+崔依比组(T1c)玄武岩(细碧岩或蚀变玄武岩)组成的"双峰式"火山岩,滇西洱源岩群双峰式火山岩;(6)中—晚三叠世:澜沧江造山带中南段忙怀组(T2m)流纹岩、流纹英安岩、流纹质火山碎屑岩、少量玄武岩和小定西组(T3x)玄武质火山碎屑岩以及芒汇河组(T3mh)玄武岩、流纹质火山碎屑岩组成的双峰式火山岩;(7)古近纪:剑川组(E2j)碱性玄武岩-粗面质火山角砾岩组合等7个阶段的双峰式火山岩,其地质构造背景各异,并伴有各具特色的矿产。这些双峰式火山岩可以作为制约云南及整个西南"三江"地区关键地质演化和成矿事件的标志性地质现象,是研究其地质构造背景和成矿作用的重要依据。
刘远超[4](2016)在《白洋厂银铜矿床中蒸发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文中指出本文选择白洋厂矿区石膏、膏泥、石膏脉、金属硫化物及重晶石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和硫、锶同位素等地球化学分析研究,深入探讨了矿区蒸发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石膏在成矿过程中的作用。主要得出以下几点认识:(1)白洋厂矿区石膏、石膏脉、灰岩、膏泥等地质体的微量元素分析结果显示,微量元素在不同地质体中的分布规律主要呈现三类:1以Li、Cs、Rb、Nb为代表的膏泥中含量最高,其次是灰岩中,最后是石膏或石膏脉中,还包括有Be、V、Ga、W、Tl、Sc、Cr、Ni、Y、Th、Ta、Zr、Hf等元素;2以Cu、Pb、Zn为代表的灰岩中含量最高,其次是膏泥中,最后是石膏或石膏脉,还包括有Co、Cd、Sb、U、Bi、Ba等元素;3以Mo为代表的灰岩中含量最高,在样品中的含量呈现灰岩>石膏>膏泥>石膏脉的变化规律。(2)矿区石膏、膏泥、石膏脉及灰岩的微量元素,明显亏损Y,富集Pb。不同类地质体间的Ba、U、Sr、Pb含量差异明显,Ba、U在灰岩和石膏中富集;Sr在灰岩、石膏、石膏脉中富集,膏泥中亏损;U、Pb、Sr能够指示成矿热液的活动。膏泥的微量元素、稀土元素组成表明膏泥同云龙组地层的关系密切,二者具有相同的稀土元素含量,膏泥中的V、Cu、Zn相对云龙组地层明显富集,而Sr则亏损,显示出膏泥是由成矿热液同云龙组地层地质作用的产物。(3)矿区石膏、膏泥、石膏脉及灰岩等地质体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表明矿区的稀土元素以北美页岩为标准的配分模式主要分为两种:1以云龙组地层为代表的平坦型;2以B9ZK05-4富含有机质的石膏为代表的轻稀土相对亏损,中稀土富集的配分模式,在石膏、膏泥、灰岩中均存在着具有相同配分模式的样品。(4)矿区石膏的硫同位素和锶同位素特征表明石膏形成于陆相环境,并受到海水影响;重晶石的硫、锶同位素及硫化物的硫同位素特征表明石膏为成矿物质的沉淀提供了硫源。(5)白洋厂矿床的蒸发岩及热液矿物重晶石、硫化物的特征表明矿区的膏泥为含矿热卤水同云龙组地层作用的产物,白洋厂矿床的成矿物质来源于含矿地层。
毛晓长[5](2016)在《保山—镇康地块及邻区早古生代地质特征及特提斯构造演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保山—镇康地块位于三江特提斯构造带西南部,夹持在潞西—三台山结合带与昌宁-孟连结合带相接之间,是研究特提斯演化关键地区。该区也是我国着名的铅锌铜金矿集区,被列入国家整装勘查区。保山—镇康地块及邻区的时空结构和演化对于中国大地构造分区、多金属找矿以及特提斯研究等具有重要的地质意义。前人对该区研究主要侧重于晚古生代古生物、沉积古地理及岩浆岩演化等方面,研究区早古生代地质记录保存相对少且后期变质变形叠加影响强烈,研究程度相对较低。本论文以保山—镇康地块及邻区为研究对象,探讨早古生代地质特征及构造演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本论文以板块构造理论和大陆动力学思想为指导,运用盆地分析和构造解析理论和方法,将沉积-岩浆-构造-年代学紧密结合,以承担的“云南大理至瑞丽基础地质综合调查”等项目为依托,综合22幅1:5万区调新资料,系统研究了保山—镇康地块及邻区早古生代地质特征及构造演化。通过沉积地层系统研究认为保山—镇康地块早古生代为西北澳大利亚冈瓦纳被动大陆边缘盆地的一部分,新元古代末至中寒武世呈现“中间地垒两侧地堑”古地理格局;晚寒武世至早奥陶世裂谷活动发育,“堑、垒”古地理格局差异明显;中奥陶世晚期至志留纪保山-镇康地块东缘发育单斜地堑盆地,演变为“西台、东堑”构造古地理格局。新发现的蛇绿岩地球化学及同位素年代学研究认为,昌宁—孟连原特提斯大洋至少于早古生代早期已开始发育,经与龙木错—双湖结合带奥陶纪堆晶岩的对比研究,证实龙木错—双湖—怒江—昌宁—孟连是分隔泛华夏与冈瓦纳大陆的古特提斯大洋最终消亡的巨型结合带,形成时代从早古生代持续到中三叠世。研究区岩浆岩岩石学、地球化学及同位素年代学系统研究结果表明,中奥陶世昌宁-孟连洋由扩张转为向东俯冲消减,形成了早古生代中晚期西南三江陆缘弧盆系构造格局。在探讨了研究区区域构造演化基础上,提出了新元古代末至中寒武世昌宁-孟连原特提斯大洋开始扩张及冈瓦纳大陆北缘被动大陆边缘盆地发育、晚寒武世至早奥陶世昌宁-孟连洋向两侧快速扩张及冈瓦纳大陆北缘被动大陆边缘裂谷盆地发育、中奥陶世至志留纪昌宁-孟连洋向东俯冲消减形成西南三江陆缘弧盆系及冈瓦纳大陆北缘转变为被动大陆边缘盆地三个阶段构造演化模式。
鲍正德[6](2016)在《云南昌宁—凤庆泥盆纪硅质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文中指出云南昌宁—凤庆地区泥盆纪时期构造活动相对稳定,发育有层状或似层状深色硅质岩(部分含放射虫),并与中厚层的石英砂岩、薄层粉砂岩、泥页岩组合形成一套碎屑岩-硅质岩建造。本文采用岩石学、岩相学及岩石常量、微量和稀土元素地球化学方法对研究区泥盆纪硅质岩的成因及成岩构造背景进行了详细研究,显示区内泥盆纪硅质岩为正常生物沉积成因与热水沉积成因并存,主要形成于大陆边缘或大陆边缘-远洋边缘开阔盆地的过渡带部位。通过对研究区泥盆纪硅质岩的研究,系统的总结了不同成因和构造背景下硅质岩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从大陆边缘到深海洋中脊,硅质岩的稀土元素变化明显。靠近大陆边缘的正常生物沉积成因硅质岩由于陆源供给充足,Ce元素一般具正异常或无异常,稀土配分模式显示出轻稀土相对富集特征;随着水深的加深,形成于深水环境的热水沉积成因硅质岩由于海水的改造强烈而表现出明显的Ce负异常,其稀土配分模式显示轻稀土相对亏损。正常生物沉积成因硅质岩相对于热水沉积成因硅质岩轻稀土微弱富集,表现为其稀土配分模式的平缓右倾趋势。硅质岩的成因与形成背景有着密切的关系。大陆边缘环境,构造稳定,物源供给充足,大量微生物存在,形成正常生物沉积成因的硅质岩;深海盆地环境,构造不稳定,物源供给匮乏,微生物的缺失,海底热水活动频繁,形成热水沉积硅质岩。根据研究区硅质岩及其岩石组合对盆地演化的地球化学响应,可以判别研究区在早泥盆纪或更早之前构造活动造成板块拉张形成洋盆,泥盆纪基本处于构造稳定期,有微弱海底热液喷流活动,由此说明随着前寒武纪末至早古生代初泛大陆解体,古生代时期的保山镇康地块随着原特提斯和古特提斯洋的发育而长期处于被动大陆边缘发育状态,并受到昌宁-孟连盆地古特提斯洋继承性扩张的影响,造就了泥盆纪硅质岩形成的构造和古地理环境。
范金伟[7](2014)在《兰坪盆地西缘岩石组合及构造变形特征》文中研究表明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的三江复合造山成矿带以其特殊的大地构造位置、漫长而复杂的地质演化历史、独特的地质构造现象和丰富的矿产资源而备受地质学家们的关注。位于三江造山带中部的兰坪盆地,不仅是我国重要的铅锌等多金属矿产资源生产基地,也是研究三江造山带新生代构造演化的关键地区。虽然前人从不同专业角度对兰坪盆地开展了广泛研究,但依然存在诸多基础性地质问题。本文选择位于兰坪盆地西缘的营盘-啦井路线展开野外地质调查与室内研究工作,以期查明兰坪盆地岩石组合、构造变形特征,探讨其构造演化,为揭示区域成矿规律和构建成矿模型提供基础地质资料。详细野外地质调查及薄片鉴定表明,沿营盘-啦井路线出露4套岩石组合,自下而上依次为:(1)中基性(安山质-玄武质)火山岩碎屑岩-熔岩及沉积岩组合,(2)紫红色及暗紫红色含火山岩角砾与火山凝灰岩的碎屑沉积岩组合(主要包括复成分砾岩层、中厚层状砂岩层及劈理化的细碎屑岩层),(3)不含火山岩物质的碎屑沉积岩-灰岩岩石组合。(2)、(3)之间呈连续沉积接触,与(1)共同组成逆冲断层上盘岩石地层单元。(4)位于逆冲断层下盘的是分布广泛的南新组(K2n)和分布局限的云龙组(Ey)岩石组合地层单元,两者呈假整合或逆断层接触关系,其中K2n地层为具有滨湖-浅湖相、局部为河流相沉积特征的砂岩、细碎屑岩夹砾岩层岩石组合,Ey则为具有盐湖相的碎屑岩组合(以紫红色中厚层-块状细碎屑岩为主)。LA-ICP-MS锆石U-Pb测年结果表明,该套火山岩地层的形成时间为中三叠世晚期的238-229Ma,而非前人所认为的石炭纪或晚三叠世。全岩地球化学测试结果表明,位于这套火山岩中下部层位的安山质火山岩具有典型的俯冲带弧岩浆岩性质,而位于上部层位的玄武质火山岩则具有富集型洋中脊(E-MORB)属性。结合野外产出关系、年代学、地球化学测试结果可以判定,形成较早的安山质火山岩产于陆缘弧环境,而形成较晚的玄武质火山岩则可能和俯冲晚期的俯冲板片断离、拆沉过程有关。它们作为整个三江造山带P2-T1-2-T3时期大型弧岩浆岩带的组成部分,为龙木错-双湖(-北澜沧江)-昌宁-孟连缝合带所代表的古特提斯主洋盆由西-南西向东-北东方向俯冲过程的产物。兰坪盆地及周缘地区的构造变形资料一直比较缺乏。详细的构造变形解析揭示如下变形特征:(1)T2时期的碎屑岩-灰岩地层以斜歪正常-紧闭褶皱(属于ⅠB型(平行)褶皱-Ⅲ型(顶厚)褶皱)+轴面劈理变形组合样式为特征,以灰岩夹层为标志层,并结合层劈关系变化规律,可以恢复T2碎屑岩-灰岩及火山岩地层为4个由连续次级褶皱组成的大型复背斜、复向斜及大型倒转背斜、向斜褶皱。(2)而K2n和Ey地层以宽缓开阔褶皱变形为特征。构造变形样式组合特征说明褶皱的形成为纵弯褶皱成因,极射赤平投影显示褶皱形态为近水平圆柱状褶皱,劈理总体产状为303°∠69°,由此说明褶皱形成时的主压应力方向为NWW-SEE向。综合区域地质资料,T2火山岩-碎屑沉积岩地层褶皱变形与古特提斯洋盆闭合及陆陆碰撞作用有关,形成时间为晚三叠世早期,而K2-E碎屑岩地层褶皱变形及逆冲断层的形成与新生代印度-欧亚大陆持续挤压作用有关,形成时间为-35-28Ma。因此,兰坪盆地共经历了两次构造变形事件,其一为古特提斯洋盆闭合及陆陆碰撞时期(T3早期),其二为新生代印度-欧亚大陆持续挤压导致的陆内变形时期(-35-28Ma)。综合以上认识和已有的地质资料及数据,恢复兰坪盆地的构造演化过程如下:(1)P1晚期-T2(-T3?)时期为古特提斯洋壳俯冲消减-板块汇聚演化阶段。位于三江造山带中部的兰坪地区西缘,于T2晚期(238-229Ma)先后形成具典型俯冲带弧岩浆岩性质的安山质火山岩和具E-MORB属性的玄武质火山岩,前者形成于俯冲带陆缘弧环境,而后者可能和俯冲晚期的俯冲板片断离、拆沉过程有关。(2)T3早期,伴随着古特提斯主洋盆闭合、保山地块与兰坪-思茅盆地的陆陆碰撞过程,最终导致T2时期(238-229Ma)的火山岩-碎屑沉积岩地层形成大规模复背斜、复向斜及倒转背斜、向斜褶皱构造变形。(3)T3晚期-E早期(-35Ma之前),古特提斯洋盆闭合与陆陆碰撞之后,兰坪地区进入陆内盆地演化阶段,形成湖盆相及河流相地层沉积序列(如K2n和Ey组地层)。(4)E晚期(-35-28Ma),印度-欧亚大陆的持续挤压过程,不仅导致大型走滑剪切带的先后形成,也使兰坪盆地处于陆内变形阶段,致使K2-E地层发生宽缓褶皱变形、及最终导致T2地层逆冲到该变形地层上来。
汝珊珊[8](2014)在《思茅盆地大平掌铜多金属矿床成矿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大平掌矿床是三江构造-成矿带中的重要矿床之一,也是滇西目前发现的最重要的原特提斯期VHMS型铜多金属矿床。本文以板块理论、区域成矿学、岩石学、矿床学、矿床地球化学等理论为指导,综合野外勘察、室内镜下鉴定、收集和分析前人研究成果,系统的对矿床地质、矿床成因、成矿条件和成矿构造环境、喷流中心等问题进行总结性分析,深入研究大平掌矿区成矿规律、建立大平掌矿床“上层-下脉”及“上黑-下黄”的空间矿化结构的成矿模式。从而对完善和丰富原特提斯期的铜多金属成矿作用及其类型、提升“三江”成矿带典型矿床研究水平、认识思茅盆地早古生代基底中的优势成矿类型、找矿潜力和找矿思路等有重要的启示作用。本文取得的主要成果有以下方面。1、根据岩浆热事件年代学研究新成果、区域地层岩性对比和成岩成矿环境的分析,证实思茅盆地西侧的早古生代(原特提斯)活动陆缘火山岛弧的存在,提出兰坪-思茅微板块西侧的活动陆缘火山岛弧于早古生代(原特提斯期)就存在的新认识。同时指出,该火山岛弧一直延续到晚古生代-三叠纪,是古生代多弧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普洱大平掌铜多金属矿床是志留纪末南澜沧江洋洋壳向东俯冲过程中,是弧后裂陷带内火山-喷流沉积成矿作用的产物。预示原特提斯期火山-喷流成矿作用是红层基底中的一种重要成矿类型,对分析研究区域构造及成矿演化等也提供了新的启示。2、对矿区与成矿有关的主要地质体的地质特征、岩石学、微量元素、稀土元素等进行全面研究,取得多方面进展:①赞同将矿区火山岩系分4个岩性段和三个火山活动亚旋回。其中,大凹子组第一段(S2+3g/)为主要的含矿层位,S2+3g/中上部的富钠流纹质火山岩(石英角斑岩)为V2型细脉浸染状铜矿体的主要赋矿围岩,顶部含碳质凝灰岩-钙质沉凝灰岩夹硅质岩的岩性段是V1型块状铜多金属硫化物矿体的产出层位。矿体上、下的火山岩总体均属中酸性-酸性火山岩类,但层状矿体之下的火山岩除爆发相-喷溢相-沉积相发育完整外,经历强烈蚀变,具有火山喷流-沉积矿床的蚀变岩筒特点。②认为原地质图上所谓的印支期流纹斑岩体(λπ),实际应属大凹子组第一段(S2+3d1)的组成部分,其中的残留火山岩结构构造清楚。但由于靠近火山-喷流口,以硅化为主的蚀变十分强烈,被改造成具蚀变岩筒特征的火山地质体。③岩石化学研究表明,大凹子组火山岩总体属钙碱性系列。其中,细碧岩、英安岩、角斑岩、石英角斑岩属低钾高钠质岩类,部分流纹岩具钾、钠均较低的特点。由外围未蚀变流纹岩→近矿弱蚀变流纹岩→矿体内强蚀变流纹岩,Si02量明显增加,Na2O+K2O减少,说明矿体下部火山岩存在低钠晕。④不同火山岩微量元素、稀土元素组成显示,从(蚀变)细碧岩→(蚀变)角斑岩→英安岩→流纹岩→(蚀变)石英角斑岩,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配分曲线基本一致,具同源同期火山岩的地球化学特征。3、在分析两类矿体地质特征和相互关系的基础上,阐明了上部块状硫化物矿体(V1型矿体)与下部细脉浸染状矿体(V2型矿体)在物质组成、结构构造及成因等方面的关系,建立了典型的矿化结构剖面,分析了矿床地球化学特点,确认大平掌矿床具典型的VMS矿床的地质及地球化学标志。4、应用锆石U-Pb法和Re-Os同位素测年法对矿区火山岩、侵入岩及硫化物进行了较系统的年代学研究,重新厘定了大凹子组地层时代、花岗闪长斑岩成岩时代和矿体的成矿时代,取得重要进展:①大凹子组是矿区内主要含矿火山岩系,过去由于缺乏充分的年代学研究依据,对其时代认识分歧较大,多作为晚泥盆世至-石炭纪产物。本文获得一批大凹子组含矿火山岩系中主要岩石类型的年龄数据(英安岩428.28+6Ma和422+2.4Ma,流纹岩417+1.5Ma,流纹质凝灰岩420.8±1.6Ma),结合宏观地质特征的综合分析,赞同将其作为独立的地层单位-大凹子组(S2+3d),但将其时代重新确定为中-晚志留世。②对矿区侵入于大凹子组火山岩中的花岗闪长斑岩进行锆石精确测年(LA-ICP-MS方法),获得401.0±1.7Ma年龄值,指出花岗闪长斑岩形成于志留纪末,是加里东末期岩体,与大凹子组火山岩共同构成典型的由喷发→侵入的岛弧型岩浆活动序列,而非过去认为的印支期岩体。③获得V1型矿体中黄铜矿Re-Os同位素模式平均年龄为437.35±11.2Ma,V2型矿体中黄铜矿Re-Os同位素模式年龄为410.9+6.0Ma,与前人获得的辉钼矿Re-Os同位素年龄(428.8±6.1Ma和442.4±5.6Ma)相近。结合的矿体与火山岩的成因关系,确认大平掌矿床形成时代与火山岩同期,均在中-晚志留世,但早于花岗闪长斑岩。5、通过对矿化蚀变分带、爆破角砾岩分布、成矿元素分带、成矿流体均一温度分布、矿体三维数字模型和物探EH4异常等方面分析,指出10线附近为火山-喷流中心,其周缘为热水喷流成矿主要区域。主要依据包括:①蚀变分带特征分析表明,由2-10线向外,依次为强硅化-黄铁矿化-角砾岩带→硅化-绢云母-黄铁矿化带→绢云母-碳酸盐化带→碳酸盐-绿泥石-绿帘石化带的蚀变分带,构成一个完整的矿化-蚀变岩筒。其中,以强硅化和多世代黄铁矿化为代表的强蚀变中心区主要在7-16线间,呈不规则长椭圆状。尤其在2-10线间,出现较多的爆破角砾岩及大量的石英岩(火山岩硅化结果),含矿石英脉相对密集,与V2矿体中心区总体一致,应为喷流热液活动中心。②矿体中成矿元素的分布在水平及垂直方向上均具有不规则的分带性:中心区及下部相对富铜,上部和边缘相对富Pb+Zm在平面上形成长轴为北西向的中部相对富铜、边部相对富Pb+Zn不规则纺锤形的矿化分带;在垂直方向上则形成上为富Cu-Zn(-Pb)、下部以Cu为主的扇形矿化分带。其中0-10线区间是整个火山喷流-沉积成矿系统的中心地段,也是高强度矿化分布区。③成矿流体温度分布特征表明,上部V1型矿体中的流体包裹体最高温度为221℃,最低温度78℃,成矿温度范围较窄,具典型的低温成矿特点;下部V2型矿体中的流体包裹体最高均一温度可达298℃,绝大部分大于200℃,具有中温热液性质。成矿温度高值区位于6-10线之间,呈北西向延伸的长椭圆形,与强矿化区重合,等温线总体走向与矿体及北西向断层的走向基本一致。无论在剖面上还是在平面上,均一温度高值区与强矿化区在空间上吻合较好,等温线高值区及其附近,矿体厚度大,品位较高,远离等温线高值区,矿化强度降低。显示成矿流体以中心式喷流为主,6-10线之间为主要中心区。④矿体三维数字模型研究表明,V1型矿体与V2型矿体矿化富集区基本一致,其中V2型矿体分布受典型的环状构造与放射状构造控制,环状构造区中部是主矿体分布区,喷流管道特征明显。⑤成矿中心区物探EH4异常表明,深部低阻异常与成矿中心区-喷流管道系统中的矿化作用有关,可能是喷流管道系统中矿化延深带的体现。矿体露头区、成矿温度高值区、环状-放射状裂隙和深部EH4低阻异常区位置叠加,三者的重叠性总体较好。6、系统分析了大平掌铜矿形成的基本条件,指出火山岛弧盆地过渡带的区域性酒房断裂控制了大平掌式火山-喷流沉积型矿床的总体分布,证明了大平掌矿床在成因上主要是海底火山喷流-沉积成矿的结果,具VMS型矿床的典型特征。基于地质、矿床地球化学及成矿机制的分析研究,建立了大平掌矿床成矿模式和保存模式。与国内外典型大型-超大型海相火山岩块状硫化物矿床作比较,认为大平掌矿床与“黑矿型”矿床相似。
陈兴[9](2014)在《横断山中南段地学景观系统及成因研究》文中提出横断山脉是我国最长、最宽和最典型的南北向山系,在地质构造上处于南亚大陆与欧亚大陆镶嵌交接带的东翼,是我国东部的环太平洋带与西部的古地中海带间的过渡地带,地质构造复杂,新构造运动活跃。不同时期地质运动形成的高山、峡谷、冰川、湖泊等多样的地貌景观以及特殊气候条件下形成的多类型的珍稀动植物,构成了横断山独特的景观资源,同时在我国生态安全格局中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横断山中南段是代表横断山脉“横断”地貌最典型的核心区域,其地跨川滇藏三省,四大山系和三大河流构成举世闻名的三江并流高山峡谷区。独特的地貌加上低纬度高海拔的特点,使得该区域自然地理条件独具一格,生物区系绚丽多彩,同时也塑造出多样的地域文化。作为我国地学景观类型最丰富的地区之一,该区域成为我国旅游发展最具潜力的区域之一,其景观资源构成中国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旅游品牌吸引力的重要景观基础。多样的地学景观、脆弱的生态环境和落后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是该区域面临的主要特征。因此,科学厘定横断山中南段地学景观体系,系统梳理其地学景观的类型、空间分布、特征,反演各类型景观的形成与演化过程及其成景机理,并对这些景观资源进行综合评价,成为该区域通过旅游开发促进经济社会科学稳定发展的首要问题。论文基于横断山区及“三江并流”自然遗产区在地质构造、自然地貌、生态环境等领域已有的研究,借鉴国内外旅游地学和景观研究理论及方法,系统分析和研究了横断山中南段地学景观系统及成因,全面论述了该区域地学景观的类型、分布、体系、成景背景、成景机理;并对该区域地学景观风险评价进行了研究,通过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对景观进行了综合评价,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横断山中南段地学景观保护策略和可持续旅游开发模式。通过上述研究,论文得出以下结论:(1)横断山中南段是横断山脉特殊地质构造和地理环境的典型代表区域,该区域地质结构复杂,地貌多样,生物多样性明显,生态环境脆弱性强。南北纵贯的岭谷塑造了独特的地貌景观、生态环境及人文特征,这些构成众多世界级旅游资源,造就了“中国香格里拉”的品牌内涵。按照可持续发展理念适度进行旅游开发有利于发挥该区域的资源优势和品牌优势,也是西部民族山区经济社会发展和资源环境保护的首选路径。(2)根据区域构造格局和地层区划,横断山中南段地学景观系统分为四个等级:Ⅰ级-地学景观体系域;Ⅱ级-地学景观体系;Ⅲ级-地学景观区;Ⅳ级-地学景点。具体划分为2个Ⅰ级地学景观体系域、8个Ⅱ级地学景观体系、21个Ⅲ级地学景观区和165处代表性地学景点。结合地质遗迹景观和旅游景观分类方法,共划分出4大类、16类、18亚类地学景观,其中,代表性地学景观主要为地质构造类、高原山地、高山峡谷、高山湖泊、地热温泉、岩溶泉华、高山丹霞和生态景观。(3)根据横断山中南段环境特点,通过景观特色评价、旅游开发价值评价和景观风险评价建立地学景观综合评价体系。通过定性定量评价,横断山中南段地学景观以“世界地质地貌博物馆,三江并流峡谷之乡”、“低纬度原生态高原山地,‘香格里拉’之源”和“世界生物基因库,天然高山动植物园”为主要特色,拥有五级旅游景观资源3类,四级旅游景观资源8类,三级旅游景观资源5类。同时,21处地学景观区中景观风险高的2处,景观风险较高的16处,处于景观风险较低的仅3处。(4)研究区丰富的地学景观与其所处特提斯-喜马拉雅构造域、三江构造带的中南段的大地构造背景密切相关,区域的构造演化为研究区地学景观的形成奠定了物质基础和大地构造环境。区内的构造演化总体上经历了早古生代的被动大陆边缘演化阶段,晚古生代-三叠纪多岛海活动边缘演化阶段,中生代中-晚期弧后拼合-增生造山演化阶段和新生代陆内会聚-转换-走滑造山演化阶段。晚始新世发生的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的碰撞引发青藏高原隆升,在新构造运动背景下,叠加流水、冰川等外动力地质作用,最终形成了研究区独特的以高山峡谷地貌为典型代表的地学景观。(5)横断山中南段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景观特性决定了其在景观保护和利用方面具有很强的特殊性,而这些特殊性在我国西部山地景观的保护开发中又具有一定的共性。结合景观风险评价,对横断山中南段地学景观脆弱性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从低碳技术、环境教育、智慧平台、区域发展方式等角度提出了地学景观保护策略。同时,结合多学科视角,根据横断山中南段地学景观特征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环境特点,提出基于“国家公园”概念,立足国际山地旅游发展准则,围绕生态保护、旅游体验、社区参与三大核心要素,建立以“产品-品牌体系”为载体、“安全-环保”为支撑、“景观保护-社区发展”为目标动力的可持续旅游开发模式。
吕留彦[10](2013)在《滇西南澜沧江构造带江桥地区芒汇河组的重新厘定及其构造意义》文中研究表明滇西南普洱江桥地区位于澜沧江断裂带边缘,属于中国“三江”火山岩构造岩浆带,处于欧亚陆块南缘和冈瓦纳陆块相碰撞的地区,是研究古特提斯的重要区域。本人在参与云南省“1:25万澜沧县、景洪市等4幅区调修测”项目和“1:5万半坡幅、官房幅等6幅区调”项目野外工作过程中,对普洱市江桥一代芒汇河组进详细研究,根据岩性组合特征将其划分为两个地层段:一段为沉积岩,二段为火山岩,两段地层为火山喷发不整合接触关系。该火山岩是南澜沧江构造岩浆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澄清其产生背景、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成岩时代等问题对进一步研究古特提斯构造演化有重要意义。在野外工作中测制了江桥芒汇河组一段和南爬河芒汇河组二段剖面,并在普洱江桥地区相隔20km左右的两地(江桥北西2—-3km处和那澜南西700m)分别采集两件火山岩同位素侧年岩石标本,采用锆石激光剥蚀法对其进行了年代测定,获得了196.7±2.3Ma、198.1±3.5Ma的同位素年龄;表明该地区的火山岩形成于早侏罗世,而非前人划分的晚三叠世;补齐了该地区侏罗纪地史时期的火山-沉积记录。同时在测量芒汇河组二段剖面时系统采集火山岩标本进行地球化学特征研究。确定芒汇河组火山岩的岩石类型为流纹英安岩和英安岩。从岩石的主量元素、稀土元素及微量元素资料分析,表明芒汇河组火山岩在构造阶段上形成于大洋闭合挤压造山之后,原岩为泥质地壳部分熔融,属非常低Sr高Yb花岗岩,具有后造山花岗岩或“A2”型花岗岩的特征,可能与西侧昌宁-孟连古特提斯洋盆关闭后,俯冲岩石圈板片或造山带山根的拆沉或塌陷作用相关,属后碰撞阶段岩浆活动的产物。通过对芒汇河组火山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和锆石U-Pb同位素年龄进行分析,表明该火山岩形成于早侏罗世碰撞后的伸展构造背景下,与南澜沧江带官房附近老毛村后造山花岗岩体的构造背景相同,二者在地质时代、岩石化学成分上都表现为连续变化的趋势;也暗示了二者很可能是同一大地构造演化过程中紧密相随的两个岩浆活动阶段的产物,其指示了印支构造旋回最终结束的时间。
二、云南思茅雅口地区中三叠统芒怀组底部火山岩层地质特征及其意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云南思茅雅口地区中三叠统芒怀组底部火山岩层地质特征及其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滇西云县早古生代花岗岩岩石学、地球化学、年代学特征及其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研究区交通位置及自然经济状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花岗岩类区的区域地质研究现状 |
1.3.2 研究区区域地质调查历史及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5 论文完成工作量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研究区大地构造背景 |
2.2 区域地层 |
2.2.1 澜沧地层小区 |
2.2.2 景谷地层小区 |
2.3 区域岩浆岩 |
2.3.1 区域侵入岩 |
2.3.2 火山岩 |
2.4 区域构造 |
2.4.1 研究区主要断裂 |
2.4.2 构造阶段划分 |
第3章 云县古生代花岗岩岩石学特征 |
3.1 野外地质概况及样品采集 |
3.2 岩石学、岩相学特征 |
第4章 云县古生代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 |
4.1 主量元素特征 |
4.2 微量元素及稀土元素特征 |
第5章 云县古生代花岗岩年代学特征 |
5.1 样品采集 |
5.2 锆石U-Pb定年 |
第6章 云县古生代花岗岩岩石成因和构造意义 |
6.1 岩石成因 |
6.1.1 成因类型分析 |
6.1.2 源区分析 |
6.1.3 成岩温压(深度)条件 |
6.1.4 岩浆演化 |
6.2 构造环境判别 |
6.3 古生代花岗岩的形成及其地球动力学背景 |
6.4 研究区成矿潜力分析 |
6.4.1 研究区地质特征 |
6.4.2 研究区区域地球物理特征 |
6.4.3 研究区地球化学特征 |
6.4.4 成矿潜力分析 |
6.4.5 成矿潜力分析结果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2)云南省景东县文玉陆相火山岩型铜矿成矿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2 云县-景洪火山弧研究现状 |
1.2.1 大地构造演化 |
1.2.2 岩石学 |
1.2.3 成矿作用 |
1.3 与陆相火山作用相关铜矿研究现状 |
1.3.1 矿床分类 |
1.3.2 矿床分布及构造背景 |
1.3.3 蚀变与矿化特征 |
1.3.4 成矿作用过程 |
1.4 研究区现状与存在问题 |
1.4.1 研究区现状 |
1.4.2 存在问题 |
1.5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内容 |
1.6 完成工作量 |
1.7 创新点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大地构造位置 |
2.2 区域地层 |
2.2.1 元古界 |
2.2.2 古生界 |
2.2.3 中生界 |
2.2.4 新生界 |
2.3 区域构造 |
2.4 区域岩浆岩 |
2.4.1 侵入岩 |
2.4.2 火山岩 |
2.5 区域变质作用 |
2.6 区域构造演化与成矿 |
第3章 成矿地质条件 |
3.1 火山岩层序 |
3.2 构造 |
3.3 火山作用 |
3.3.1 样品采集与分析方法 |
3.3.2 岩相学特征 |
3.3.3 元素地球化学 |
3.3.4 Sr-Nd-Pb同位素 |
3.3.5 岩石成因及岩浆源区 |
3.3.6 成岩年代学 |
3.3.7 火山作用构造背景 |
第4章 矿床地质 |
4.1 矿体特征 |
4.2 矿石类型及成分 |
4.3 矿石组构 |
4.3.1 矿石构造 |
4.3.2 矿石结构 |
4.4 主要金属元素赋存状态 |
4.4.1 铜 |
4.4.2 银 |
4.4.3 铅 |
4.4.4 其它金属元素 |
4.5 小结 |
第5章 蚀变及成矿期次 |
5.1 蚀变类型 |
5.1.1 绿泥石化 |
5.1.2 硅化 |
5.1.3 黄铁矿化 |
5.1.4 碳酸盐化 |
5.2 主要蚀变矿物特征 |
5.2.1 样品采集与分析方法 |
5.2.2 绿泥石矿物学特征 |
5.2.3 绿泥石化学成分特征 |
5.2.4 绿泥石形成条件 |
5.2.5 绿泥石的母岩示踪 |
5.2.6 绿泥石形成机制 |
5.3 成矿期次 |
第6章 矿床地球化学 |
6.1 流体包裹体地球化学 |
6.1.1 样品采集与分析方法 |
6.1.2 流体包裹体岩相学 |
6.1.3 均一温度、盐度及密度 |
6.1.4 包裹体激光拉曼探针分析 |
6.1.5 成矿压力及深度估算 |
6.2 硫化物元素地球化学 |
6.2.1 样品采集与分析方法 |
6.2.2 稀土元素 |
6.2.3 微量元素 |
6.2.4 与火山岩关系 |
6.3 同位素地球化学 |
6.3.1 样品采集与分析方法 |
6.3.2 H-O同位素 |
6.3.3 S同位素 |
6.3.4 Pb同位素 |
6.3.5 与火山岩关系 |
第7章 矿床成因及勘查模式 |
7.1 成矿地质特征 |
7.2 成矿物质来源 |
7.3 成矿流体 |
7.3.1 成矿流体来源 |
7.3.2 成矿流体性质 |
7.3.3 成矿流体演化 |
7.4 成矿机制 |
7.4.1 金属的迁移形式 |
7.4.2 金属的沉淀富集机制 |
7.5 成矿年龄 |
7.6 成矿作用过程 |
7.7 勘查模式 |
7.7.1 关键控矿条件 |
7.7.2 找矿标志 |
7.7.3 找矿方向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附录 |
(3)云南主要双峰式火山岩及相关矿产资源(论文提纲范文)
1云南双峰式火山岩的重要地层层序 |
2主要双峰式火山岩及有关矿产 |
2.1中元古代大红山群、河口群、东川群中双峰式火山岩与Fe-Cu-REE矿床 |
2.2早寒武世梅树村期黑色岩系+酸性火山岩与磷-REE矿床 |
2.3志留纪细碧岩-石英角斑岩与VHMS型矿床 |
2.4泥盆纪里农组水解玄武岩与VHMS型铜矿床 |
2.5三叠纪双峰式火山岩与黑矿型铜多金属矿床 |
2.6剑川组碱性玄武岩-粗面岩与铜金矿床 |
3双峰式火山岩的地质构造背景讨论 |
3.1中元古代双峰式火山岩的基本层序 |
3.2早寒武世梅树村期夭折裂谷 |
3.3志留纪兰坪-思茅盆地双峰式火山岩大地构造背景 |
3.4中晚泥盆世扬子地区的构造背景 |
3.5早三叠世金沙江洋的构造背景 |
3.5.1金沙江洋西侧鲁春-红坡牛场弧后上叠裂谷盆地 |
3.5.2甘孜-理塘洋的打开 |
3.6新生代金沙江-红河断裂带走滑拉分背景下的双峰式火山岩 |
4结论 |
(4)白洋厂银铜矿床中蒸发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蒸发岩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案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完成工作量及论文进度 |
2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地理位置 |
2.2 大地构造环境 |
2.3 区域地层 |
2.3.1 古生界 |
2.3.2 中生界 |
2.3.3 新生界 |
2.4 区域构造 |
2.5 岩浆活动 |
2.6 构造演化 |
2.7 区域矿化特征 |
3 矿区地质特征 |
3.1 成矿地质背景 |
3.1.1 矿区地层及含矿层位 |
3.1.2 矿区构造 |
3.2 矿体产出特征 |
3.3 矿石组构 |
3.4 围岩蚀变 |
4 蒸发岩地球化学特征 |
4.1 样品特征及分析方法 |
4.2 蒸发岩的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4.2.1 蒸发岩微量元素分析测试结果 |
4.2.2 蒸发岩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4.3 蒸发岩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5 蒸发岩的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
5.1 Sr同位素的地球化学特征及意义 |
5.2 硫同位素的地球化学特征及意义 |
5.2.1 石膏中硫同位素的地球化学特征及意义 |
5.2.2 膏泥及硫化物中硫同位素的地球化学特征及意义 |
5.3 铅同位素的地球化学特征及意义 |
5.4 矿床成因 |
6 结论 |
6.1 主要结论及认识 |
6.2 存在的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5)保山—镇康地块及邻区早古生代地质特征及特提斯构造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3 研究区范围 |
1.4 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 |
1.5 论文实际工作量 |
1.6 主要认识及创新点 |
第2章 保山-镇康地块及邻区地质构造特征 |
2.1 区域构造格架 |
2.2 潞西—三台山结合带 |
2.3 保山—镇康地块 |
2.4 昌宁—孟连结合带 |
2.5 临沧—勐海岩浆弧 |
2.6 澜沧江结合带 |
2.7 云县—景谷火山弧 |
2.8 昌都—思茅地块 |
2.9 深部地质特征 |
第3章 保山—镇康地块早古生代盆地性质 |
3.1 保山—镇康地块中部早古生代充填序列及沉积环境 |
3.2 保山—镇康地块西缘早古生代充填序列及沉积环境 |
3.3 保山—镇康地块东缘早古生代充填序列及沉积环境 |
3.4 保山—镇康地块早古生代岩相古地理及盆地演化 |
第4章 保山—镇康地块早古生代岩浆岩性质 |
4.1 保山—镇康地块中部寒武纪火山岩时代和性质 |
4.2 保山—镇康地块西缘蒲满哨群火山岩时代和性质 |
4.3 保山—镇康地块东缘勐统群火山岩时代和性质 |
4.4 保山—镇康地块寒武纪—奥陶纪花岗岩时代和性质 |
第5章 昌宁-孟连早古生代蛇绿岩及岩浆弧记录 |
5.1 南汀河堆晶辉长岩时代和性质 |
5.2 临沧—勐海岩浆弧槽涧花岗岩时代和性质 |
5.3 云县-景谷火山弧大中河火山岩时代和性质 |
5.4 早古生代昌宁—孟连特提斯大洋形成演化 |
第6章 保山-镇康地块及邻区早古生代大地构造演化 |
6.1 新元古代末至中寒武世:昌宁—孟连洋扩张及被动大陆边缘盆地发育 |
6.2 晚寒武世至早奥陶世:昌宁—孟连洋快速扩张及被动大陆边缘裂谷盆地发育 |
6.3 中奥陶世至志留纪:昌宁—孟连洋向东俯冲消减形成西南三江陆缘弧盆系及冈瓦纳被动大陆边缘盆地发育 |
第7章 结论 |
7.1 主要结论 |
7.2 尚存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 |
(6)云南昌宁—凤庆泥盆纪硅质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存在问题 |
1.3 研究思路、内容、技术路径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径 |
1.4 论文的主要工作量 |
第2章 研究区地质背景 |
2.1 大地构造位置 |
2.2 区域地层 |
2.3 区域岩浆岩及变质岩 |
2.4 区域断裂构造 |
2.4.1 构造单元划分 |
2.4.2 研究区断裂构造特征 |
第3章 泥盆纪硅质岩的岩石特征 |
3.1 硅质岩建造特征 |
3.2 硅质岩岩石学特征 |
3.2.1 野外特征 |
3.2.2 显微镜下特征 |
第4章 硅质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 |
4.1 常量元素特征 |
4.2 微量元素特征 |
4.3 稀土元素特征 |
4.4 讨论 |
4.5 硅质岩成因分析 |
4.5.1 硅质岩的形成背景 |
4.5.2 沉积盆地演化与硅质岩的地球化学响应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7)兰坪盆地西缘岩石组合及构造变形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绪论) |
1.1 论文选题依据与目的 |
1.2 前人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三江造山带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2 兰坪盆地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3 论文研究内容及拟解决问题 |
1.4 技术路线及实际完成量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三江地区地质概况 |
2.2 兰坪盆地研究历史及前人认识 |
2.2.1 地层序列 |
2.2.2 岩浆活动 |
2.3 本章小结及问题 |
第三章 营盘-啦井路线岩石组合 |
3.1 岩石组合特征 |
3.2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火山岩年代学、地球化学 |
4.1 取样位置 |
4.2 测试方法 |
4.3 锆石U-Pb测试结果 |
4.4 全岩地球化学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构造变形分析 |
5.1 露头级褶皱 |
5.2 剖面褶皱形态的恢复 |
5.3 构造要素投影分析 |
5.4 褶皱成因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讨论 |
6.1 地层沉积序列的恢复 |
6.2 火山岩成因讨论 |
6.3 火山活动大地构造背景探讨 |
6.4 构造变形历史分析 |
6.5 兰坪盆地区域地质演化历程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 |
(8)思茅盆地大平掌铜多金属矿床成矿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VMS型铜矿床国内外研究概况 |
1.1.1 VMS型矿床在铜矿资源中的地位 |
1.1.2 VMS型铜矿床的成矿构造环境 |
1.1.3 VMS型铜矿床的成矿物质来源及成矿时代 |
1.1.4 VMS型铜矿床蚀变分带模型及其与喷流成矿中心的关系 |
1.1.5 VMS型铜矿的矿床的地球化学特征 |
1.2 大平掌铜多金属矿床地质研究现状 |
1.2.1 大平掌矿区的地质勘查 |
1.2.2 大平掌矿床的综合研究 |
1.2.3 大平掌矿床研究不足 |
1.3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4 研究内容和主要创新 |
1.4.1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1.4.2 主要技术路线 |
1.4.3 主要创新 |
1.5 工作量 |
1.5.1 野外地质调查 |
1.5.2 物探及化探勘查 |
1.5.3 地质综合研究 |
第二章 区域成矿地质背景 |
2.1 地质背景 |
2.1.1 地层 |
2.1.2 构造 |
2.1.3 岩浆岩 |
2.2 区域构造演化 |
2.3 地球物理场 |
2.3.1 重力场特征 |
2.3.2 莫霍面形态特征 |
2.3.3 区域遥感地质特征 |
2.3.4 区域磁场特征 |
第三章 矿区地质及矿化-蚀变空间结构 |
3.1 地层岩性与主要含矿层位 |
3.2 矿区及外围主要构造 |
3.2.1 矿区外围遥感地质特征 |
3.2.2 褶皱 |
3.2.3 断层 |
3.3 矿区侵入岩 |
3.3.1 花岗闪长斑岩岩体地质特征 |
3.3.2 花岗闪长斑岩岩石学及地球化学特征 |
3.3.3 成岩构造环境 |
3.3.4 侵入岩与成矿关系 |
3.4 矿体类型及其矿化-蚀变空间结构 |
3.4.1 V_1型矿体 |
3.4.2 V_2型矿体 |
3.4.3 V_1和V_2型矿体的空间组合结构 |
3.4.4 围岩蚀变类型及空间分布 |
3.4.5 成矿元素的空间分带性 |
3.4.6 两类矿体地质特征比较 |
第四章 矿床地球化学特征 |
4.1 成矿元素组成特征 |
4.2 火山岩微量元素特征 |
4.3 稀土元素特征 |
4.3.1 火山岩稀土元素特征 |
4.3.2 矿石稀土元素特征 |
4.4 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
4.4.1 硫同位素组成特征 |
4.4.2 铅同位素组成特征 |
4.4.3 氢、氧同位素组成特征 |
4.5 成矿流体包裹体地球化学特征 |
4.5.1 流体包裹体基本特征 |
4.5.2 均一温度、盐度及空间分布 |
4.5.3 成矿流体成分及其性质 |
第五章 成岩成矿年代学研究 |
5.1 前人对矿区火山岩形成时代的认识 |
5.2 前人对成矿时代的认识 |
5.3 火山岩及侵入岩年代学研究 |
5.3.1 年代学样品及测年方法简介 |
5.3.2 分析结果 |
5.4 硫化物成矿年龄 |
5.4.1 测年方法及样品简介 |
5.4.2 分析结果 |
5.4.3 V_1矿体测年方法及样品简介 |
5.5 成岩成矿时代的重新厘定 |
5.5.1 同位素年龄的地质意义 |
5.5.2 成岩成矿时代新认识 |
第六章 成矿规律与成矿模式 |
6.1 成矿地质条件与成矿规律 |
6.1.1 成矿地质条件 |
6.1.2 矿床的空间产出特征 |
6.1.3 矿床喷流沉积中心确认 |
6.2 矿床成因类型 |
6.3 成矿模式及矿床保存状态 |
第七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版 |
图版Ⅰ 区域及矿区宏观照片 |
图版Ⅱ 大平掌野外典型露头照片 |
图版Ⅲ 岩石类型及其组构照片 |
图版Ⅳ 矿石光片及包裹体显微照片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加科研项目情况 |
(9)横断山中南段地学景观系统及成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地学景观研究 |
1.2.2 高山峡谷景观保护开发研究 |
1.2.3 研究区基础地质研究 |
1.2.4 综述结论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方法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 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区域地学背景 |
2.1 大地构造位置 |
2.2 区域构造特征及演化 |
2.2.1 区域构造特征 |
2.2.2 区域构造演化 |
2.3 研究区地层体系及岩性 |
2.3.1 区域地层体系 |
2.3.2 区域地层划分及岩性 |
2.3.3 岩浆活动及岩浆岩 |
2.4 区域地理特征 |
2.4.1 自然地理特征 |
2.4.2 人文地理特征 |
第3章 地学景观系统及评价 |
3.1 地学景观系统等级划分 |
3.2 地学景观类型 |
3.2.1 景观类型 |
3.2.2 主要地学景观描述 |
3.3 地学景观分布及特征 |
3.3.1 横断山西缘地学景观体系域(A) |
3.3.2 三江地学景观体系域(B) |
3.4 地学景观评价 |
3.4.1 景观特色评价 |
3.4.2 景观旅游开发价值评价 |
3.4.3 景观风险评价 |
第4章 地学景观成因分析 |
4.1 景观地层沉积演化 |
4.2 构造演化过程 |
4.3 地学景观形成机理 |
第5章 地学景观开发与保护研究 |
5.1 地学景观开发利用 |
5.1.1 可持续旅游发展理念 |
5.1.2 旅游开发原则 |
5.1.3 旅游开发战略 |
5.1.4 旅游开发模式 |
5.2 地学景观保护策略 |
5.2.1 景观脆弱性分析 |
5.2.2 景观保护对策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10)滇西南澜沧江构造带江桥地区芒汇河组的重新厘定及其构造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言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南澜沧江构造岩浆带岩浆岩研究概述 |
1.2.2 滇西南澜沧江带芒汇河组的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研究区自然地理概况 |
1.5 主要工作量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区域大地构造环境 |
2.2 区域地层 |
2.2.1 景谷地层小区 |
2.2.2 澜沧地层小区 |
2.3 区域岩浆岩 |
2.3.1 侵入岩 |
2.3.2 喷出岩 |
2.4 变质岩 |
2.5 区域构造 |
2.5.1 研究区主要断裂 |
2.5.2 构造单元 |
2.6 区域构造发展简史 |
第三章 芒汇河组地层及年代重新厘定 |
3.1 芒汇河组剖面结构、地层特征 |
3.1.1 剖面列述 |
3.1.2 临区芒汇河组剖面 |
3.2 芒汇河组火山岩年代学 |
3.2.1 年代学特征 |
3.2.2 数据结果与讨论 |
第四章 芒汇河组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 |
4.1 样品采集、分析与岩石学特征 |
4.1.1 样品采集与分析方法 |
4.1.2 岩石学特征 |
4.2 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 |
4.2.1 主量元素特征 |
4.2.2 稀土元素特征 |
4.2.3 微量元素特征 |
第五章 岩石成因与构造意义 |
5.1 岩石成因 |
5.2 构造意义 |
5.2.1 后碰撞岩浆作用机制 |
5.2.2 对古特提斯构造演化的指示 |
第六章 结语 |
6.1 结论 |
6.2 论文不足之处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四、云南思茅雅口地区中三叠统芒怀组底部火山岩层地质特征及其意义(论文参考文献)
- [1]滇西云县早古生代花岗岩岩石学、地球化学、年代学特征及其意义[D]. 罗波.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4)
- [2]云南省景东县文玉陆相火山岩型铜矿成矿作用研究[D]. 宋俊龙. 成都理工大学, 2018
- [3]云南主要双峰式火山岩及相关矿产资源[J]. 温利刚,曾普胜,代艳娟,王兆全. 地质学报, 2017(11)
- [4]白洋厂银铜矿床中蒸发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D]. 刘远超. 东华理工大学, 2016(08)
- [5]保山—镇康地块及邻区早古生代地质特征及特提斯构造演化[D]. 毛晓长.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6(08)
- [6]云南昌宁—凤庆泥盆纪硅质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D]. 鲍正德. 成都理工大学, 2016(03)
- [7]兰坪盆地西缘岩石组合及构造变形特征[D]. 范金伟. 中国地质科学院, 2014(10)
- [8]思茅盆地大平掌铜多金属矿床成矿模式研究[D]. 汝珊珊. 昆明理工大学, 2014(02)
- [9]横断山中南段地学景观系统及成因研究[D]. 陈兴. 成都理工大学, 2014(04)
- [10]滇西南澜沧江构造带江桥地区芒汇河组的重新厘定及其构造意义[D]. 吕留彦. 昆明理工大学, 20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