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全国最大绿色饲料生产基地扩建工程动工(论文文献综述)
黄培强,胡金辉,徐增辉,郑坤,叶思琪[1](2021)在《梅州丰顺 和顺之城生态美 百亿产业育新机》文中研究指明“各位旅客,列车前方到站是丰顺东站……”随着高铁列车的到达,一批批前来丰顺工作、旅游的乘客纷纷踏上这块土地,感受丰顺的发展速度与城市温度。丰顺,坐落在梅州南端,素有“梅州南大门、潮汕后花园”之称,因一个喇叭、一池温泉、一片叶子、两座高铁站逐渐扬名。
农村土地综合开发治理投资课题组,韩连贵[2](2017)在《关于探讨农村土地综合开发治理利用、征购储备、供应占用和财政筹融资监管体系完善的途径(下)》文中研究指明19582017年以来,国家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在组织推动各地区逐步深化改革完善农村土地及相关系统经营管理体制,拓展农村土地综合开发治理利用、保护节约集约使用、征购储备供应占用、财政筹融资监管体系完善征途上,拓展十二条途径:一是农村土地所有制、使用权益和征购、占用法制途径;二是农村土地承包经营长久和使用权流转畅通保障途径;三是农村耕地永久保护和节约集约利用及占补平衡途径;四是农村土地全面整理和深入整治途径;五是农村土地综合开发和科学复垦途径;六是农村土地依法征购、储供、利用途径;七是农村土地定级估价和建设占用审批调控途径;八是农村村民住宅基地建设维护和治理途径;九是农村土地利用规划制定实施途径;十是农村土地及相关系统经营管理监督检查途径;十一是农村村民失地后社会保障途径;十二是农村土地财政筹融资监管体系逐步完善途径。
卢胜文[3](2015)在《对口帮扶 产业园掀起投资热潮》文中提出随着广东梅兴华丰原中央苏区绿色发展示范区建设的顺利推进,广州海珠(丰顺)产业转移工业园亦在"蜕变":今年3月,被纳入省级产业园管理,享受省级产业转移园扶持政策;多个项目破土动工,众多企业进驻核心区;规划建设的埔寨农场绿色饲料生产基地已成型……丰顺县正凭借"近海临空"的交通区位优势及原有工业基础,加快推进园区建设,大力培育特色主导产业,提升园区竞争力,推动苏区振兴发展。日前,记者在丰顺县埔寨镇
王成[4](2014)在《当代安徽淮河流域工业发展研究 ——以年鉴、方志等史料为中心》文中认为安徽淮河流域(以下简称“本区”)工业发展与变迁的历史是我国相对落后地区尤其是中部地区工业化的缩影,反映了在中央和地方政府的领导下的当代安徽淮河流域人民群众奋发图强建设家乡的光辉历程。研究这段历史,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本区工业建设所取得的成就,并总结出经验,将之发扬光大。通过发现其中的问题与不足,我们又可以从中汲取教训,从而更好地加快本区经济与社会发展。本区具备发展工业的资源基础,然而由于起步晚,发展缓慢,其历史起点较低。新中国成立以前,本区工业始终处于“开而未发”的状态,主要以传统手工业为主,以机器生产为标志的现代工业严重滞后并发展速度缓慢。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中央及安徽地方政府在本区创建了一批现代工矿企业,为本区工业建设奠定了基础。通过三年经济恢复以及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本区基本建立。50年代初,沿海工业企业内迁以及苏联对华工业援建使本区工业发展获益匪浅。1965年开始的“小三线”建设使本区六安、金寨、霍山等地落后的工业面貌有所改变。“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期间,安徽淮域工业在曲折中艰难前行甚至遭受重创。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改革成为国有工业企业发展的主要内容。与全国一样,本区的国有企业改革大致经历了放权让利、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等几个阶段。改革开放以后,本区非公有制工业企业有所发展,个私经济及乡镇企业的发展使本区工业形成了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格局。本区工业发展具备一定的自身优势,比如自然资源丰富、交通条件便利,但同时也应该看到历史上本区工业基础薄弱,自然灾害频仍,社会长期动乱。虽然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本区工业得到了一定发展。然而由于很长一段时期内,本区都不是国家和安徽省工业发展的重点区域,所得到的政策支持非常有限,因而即使与本省非淮地区相比也处于落后状态,遑论与江浙沿海等发达地区。从纵向来看,60多年来本区在煤炭、电力、建材、食品加工、酿酒等工业较之新中国成立以前有大幅度的提升。然而从横向来看,由于缺少工业发展极和长期稳定的政策支撑等多重历史和现实因素,当代安徽淮河流域工业发展总体水平不高,本区总体工业水平远远落后于沿海及本省非淮地区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并表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1.工业化水平参差不齐,总体偏低。本区整体处于工业化实现阶段的前期。其中淮南高于整体标准,部分地区如亳州、阜阳等甚至处于前工业化阶段。从安徽省整体来看,安徽省和皖中工业水平已处于工业化前期的后半阶段,皖南则整体处于整体处于工业化中期的后半阶段。本区与全省其他地区相比,工业化进程滞后。2.工业发展资金投入不足。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和安徽地方政府在本区工业建设投资十分有限。本区实行改革开放和引进外资的进程远远落后于沿海地区及本省非淮地区。最近几年来,本区加强引进外资力度,加强与中央企业的合作,但效果均不如人意。3.民营工业经济薄弱。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鼓励发展个私经济以满足广大人民的生活需要。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本区个私经济基本消失。改革开放以后,本区个私经济出现了短暂的繁荣。阜阳模式曾一度与温州模式、苏州模式并称为全国乡镇企业发展的三大模式,但由于主客观原因最终走向衰落。4.以初级产品加工为主的工业结构。1949年以来,国家在本区投资主要集中于水利建设和农田改造,具体到工业建设仅有两淮煤矿的开发,因而本区工业方面除煤炭、电力、食品加工等工业相对发展较好以外,其余如钢铁、机械等工业均比较落后。5.与长三角经济区联系紧密。近代以来,上海经济圈对本区工业的发展带动作用尤为明显。新中国成立初期,沿海工业企业内迁使本区工业经济发展获益匪浅。此后,在省委省政府的推动下,安徽省积极融入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经济圈。同时,安徽及本区地方政府也积极参与长三角经济区建设,提出“远学闽粤,近学江浙”、“开发皖江,呼应浦东”等口号,拉近安徽及其淮域地区与江浙沪等地的距离。21世纪以来,本区和全省其他地区一样积极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工业发展分工。工业的发展绝不是孤立的,必然与社会其他方面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新中国成立以来,本区工业建设总体上取得了一定成就,本区落后的经济与社会面貌初步得以改变。随着工业的发展,本区各市的工业经济结构各具自身特色。淮南和淮北已发展成煤、电、化类型的工业基地,蚌埠是以建材、机械、轻纺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城市和交通枢纽,阜阳和宿州的工业则以农产品加工为主,亳州的药材加工和酿酒等工业初具规模,其余如滁州、宿州、六安等地工业发展也颇具自身特色。工业的发展促进了本区农业经济、城镇化以及教育等方面的进步与发展,但是工业发展也使经济与社会付出了较为沉重的代价,其中最为突出的即是工业发展中产生的环境问题。当代安徽淮域工业经济存在停滞、爱慢的发展现象,但总趋势仍然是上升的、向上发展的。
卢宁[5](2009)在《山东省海陆一体化发展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海陆一体化是近年来海洋经济研究领域的一个新议题,也是我国沿海地区广泛采用的一种区域经济发展模式,但由于提出的时间较晚,无论是学术界还是沿海地方政府对这一问题的认识都不深入。学术界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尚停留在概念探讨阶段,着重于分析海陆一体化的概念、内涵等问题,没有构建起海陆一体化的理论框架;许多沿海地方政府从自身海洋经济发展的实践出发提出了一些海陆产业联动发展的具体措施和海陆一体化的发展思路,但是主要局限于强调发展理念,缺乏海陆一体化战略的明确实施方案。本文的研究目的是明晰海陆一体化的基本概念和内涵,并从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环境经济学等理论出发构建海陆一体化的基本理论框架,以此为指导提出山东省海陆一体化发展战略的具体内容和实施对策。本文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七个方面:1、绪论。从海洋经济发展趋势和沿海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角度阐明山东省海陆一体化建设的背景、依据和现实意义,并对国内外现有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和评价。2、海陆一体化的多视角分析及其理论基础。从经济发展、环境保护、文化融合等多个视角分析海陆一体化问题,明晰海陆一体化的概念及内涵,论述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系统论等理论在海陆一体化研究中的适用性及应用范围。3、海陆一体化的基本理论。在总结海陆经济联系的一般规律和各地海陆一体化建设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研究海陆一体化的发生机理、海陆产业关联机制、海洋主导产业选择标准及空间布局、近海环境污染的海陆一体化调控机理等理论问题,构建海陆一体化研究的理论框架。4、海陆一体化建设的国外经验借鉴。论述韩国西海岸开发计划的主要内容、实施情况和取得的成就,并对其成功经验进行分析和借鉴,以指导山东省海陆一体化发展战略的制定。5、山东省海陆一体化建设的资源条件和经济基础。通过广泛调研,了解山东省海洋资源分布情况、海洋产业发展情况以及沿海地市社会经济发展情况,研究山东省海陆经济的关联度和关联类型。6、山东省海陆一体化发展战略。研究山东省海陆一体化建设的总体思路和目标原则,提出山东省海陆一体化建设的海洋主导产业、陆域主导产业、海岸带区域经济增长点和发展轴以及近岸海域污染的海陆一体化调控策略,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山东省海陆一体化建设的保障措施。7、县域区域海陆一体化建设的案例分析。以东营市河口区、烟台市海阳市和威海市荣成市为例,分析沿海县(区)海陆一体化战略的侧重点和主要内容,并总结归纳出三种县域海陆一体化发展模式,为山东省沿海县(区)制定海陆一体化发展战略提供理论指导。本文的研究方法主要有:1、实地调研法。在论文撰写过程中多次赴山东省沿海地市和江苏、河北等周边省份调研海陆产业发展情况,广泛地了解各地实施海陆联动发展的经验和做法。2、文献查阅法。查阅大量的海洋经济研究论文以及产业关联、区域发展等领域的论文和书籍,为论文的完成提供资料积累和知识积累。3、理论分析法。从系统论、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环境经济学等理论出发,结合沿海地区的建设实践构建海陆一体化的理论体系。此外,论文研究过程中还用到投入产出分析、灰色关联分析、线性回归分析等技术方法。论文的创新点主要有:1、明晰了海陆一体化的基本概念和内涵,即海陆一体化是海陆互动的沿海区域发展过程。从这个认识出发,从海陆产业关联、海岸带区域空间结构和近岸海域污染的一体化调控三个方面构建了海陆一体化的理论体系。2、在研究山东省海陆产业关联机制的基础上提出了山东省海陆一体化建设的总体思路、主导产业、空间布局模式和一些具体保障措施。3、分析了东营市河口区、烟台市海阳市和威海市荣成市三个县域海陆一体化建设的案例,并总结三种县域海陆一体化发展模式。
陈昌洪[6](2008)在《四川生猪国际竞争力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四川生猪具有低成本生产优势、数量优势和价格比较优势,但是由于生猪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低,营销手段落后和技术壁垒等诸多因素的制约,生猪产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低,国际竞争力弱,生猪产业的比较优势未能转化为竞争优势和经济优势。在经济全球化和加入WTO后,国内生猪产品市场由供需平衡转变为供应相对充足和阶段性、结构性供大于求的背景下,研究四川生猪国际竞争力变动规律和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的机理,提高四川生猪国际竞争力,促进生猪产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国内对农业竞争力研究的论着较多,但是针对生猪国际竞争力的专门研究很少,四川生猪国际竞争力研究至今仍是空白。本文以比较优势理论、产业国际竞争力理论、产业组织理论、交易成本理论和循环经济理论为理论基础,借鉴国内外己有的研究成果,采用计量经济分析和统计分析等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构建生猪国际竞争力的分析框架,利用“六因素模型”深入分析影响生猪国际竞争力的因素,建立生猪国际竞争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生猪国际竞争力进行科学测定,为提高四川生猪国际竞争力提供理论和实证依据。论文的研究内容和主要观点如下:第一章导论。从加入WTO后四川生猪产业发展所处国内外环境出发,着重阐述了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在此基础上,对国内外产业国际竞争力和生猪国际竞争力的研究动态作了较为全面、客观的综述和评价,指出了可借鉴的主要理论、重要观点和基本方法以及研究中的不足。文献综述表明探索生猪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的机理,提高生猪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完善生猪国际竞争力的测定方法,依然是值得关注和研究的重要领域。根据研究目的和关键问题,构思出本文研究的思路,研究方法,总结了论文的可能创新之处。第二章生猪国际竞争力理论分析。本章在导论的基础上,首先根据国内外学者对国际竞争力的研究结论,结合生猪产业特点,界定了生猪国际竞争力,认为其本质是比较生产力,是竞争力资产、竞争力过程与竞争力环境的统一体。其次,应用交易成本理论和创新理论,采用比较分析法,分析了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的关系,阐明了生猪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的机理:生猪比较优势是竞争优势的基础因素;交易效率是生猪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的市场条件;创新是生猪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的动力和根本途径。最后,指出本研究以比较优势理论和竞争优势理论为基础,同时综合运用创新理论,构建了比较优势、竞争优势与创新优势相结合的生猪产业国际竞争力理论,认为比较优势是竞争力的客观基础,竞争优势是竞争力的现实态势,创新优势是竞争力持续的源泉,三者的本质都是促进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创新优势使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从静态走向动态。第三章.四川生猪生产、贸易、消费及国际比较分析。本章运用比较分析法和统计分析方法,利用详实的数据分析了四川生猪生产、贸易和消费情况,并与世界生猪生产和出口大国进行了比较,对国外生猪产业具有代表性的丹麦、美国和巴西等国家在提高生猪国际竞争力方面的经验进行了剖析。得出以下结论:一是四川生猪具有生产优势和数量优势,但是生猪生产组织化程度低,在深加工和产业化方面存在不足,在生产方式、技术支持和疫病监控等方面与丹麦和美国差距大,在生产成本上受到巴西生猪的挑战。二是在国际市场上,四川生猪产品与发达国家相比质量水平不高,与巴西的猪肉竞争激烈,形成相互替代关系,同时受制于国外技术壁垒,竞争力弱。三是国外强大的猪肉需求,特别是周边国家的猪肉需求,为四川生猪开拓国际市场提供了前提条件,也是四川生猪产品的机会所在。四是四川需要结合自身实际,根据适用条件,有选择地借鉴吸收丹麦、美国和巴西等国提高生猪国际竞争力的经验,为我所用。第四章.影响四川生猪国际竞争力的因素分析。本章以产业国际竞争力理论为基础,借鉴波特“钻石”模型构建了生猪国际竞争力“六因素模型’’,采用因素分析法和案例分析法,对影响四川生猪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生产要素条件、需求条件、相关和支撑条件、生产、储运、经营主体状况、政府作用和机遇等因素进行了系统深入的剖析,研究发现:四川生猪产业发展的生产要素禀赋良好,但是与先进国家差距明显;猪肉国内需求持续增长并呈多样化发展趋势:四川种猪研发成效显着、繁育及技术推广体系逐步健全,但是科技水平较低:饲料和饲料添加剂快速发展为四川生猪持续发展提供了条件;生猪屠宰及加工业发展较快但水平较低;农户散养的生产方式不适应生产发展需要、规模化养殖受环境压力大;加强猪肉供应链管理是生猪储运发展的方向;股份合作型龙头企业是生猪经营主体发展方向;政府在生猪产业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但目前政策法规不完善,政府支持有限;生猪产业发展面临多种机遇。第五章.四川生猪国际竞争力的测度。本章以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方法为指导,应用系统论原理,结合生猪产业特点,设计了竞争绩效评价指标群和竞争实力评价指标群,建立起较系统的生猪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竞争绩效评价指标群包括:国际市场占有率(MS)、出口渗透率(EPR)、出口导向率(EOR)、贸易竞争力指数(TC)、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显示性竞争优势指数(CA)、固定市场份额模型(CMS)。竞争实力评价指标群包括价格竞争力、成本竞争力、质量竞争力、市场营销竞争力、技术竞争力和生产竞争力等方面的指标。运用计量经济模型和统计分析方法,对四川生猪国际竞争力水平进行了测定,得出如下结论:一是四川猪肉主要以国内销售为主,外向型程度不高,能出口的猪肉具有较大的贸易比较优势和出口竞争力,但是与丹麦、加拿大和美国等发达国家有很大的差距。二是四川生猪具有成本价格优势,但综合竞争力较弱。三是四川生猪的质量安全竞争力较弱,但正在逐步提高。四是生猪市场营销竞争力较差。五是生猪技术竞争力不强。六是生猪生产竞争力提高快,但与国外生猪生产先进国家相比差距大。第六章.提升四川生猪国际竞争力的对策建议。本章在前文研究的基础上,对四川生猪国际竞争力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借鉴国际上提升生猪国际竞争力先进经验,结合四川生猪产业发展的实际,针对存在的主要问题,从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和组织创新等方面提出提升四川生猪国际竞争力的六大主要对策措施:完善生猪产业发展的政策法规体系;建立生猪质量安全保证体系;加强生猪产业先进科学技术的推广;提高产业组织化水平,实现规模化生产方式变革;提高生猪市场交易效率;发展生猪产业循环经济,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7](2004)在《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湖北省优势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规划(2004—2010年)》的通知》文中指出 各市、州、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湖北省优势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规划(2004—2010年)》已经省人民政府审定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姚丰[8](2003)在《全国最大绿色饲料生产基地扩建工程动工》文中提出 全国迄今最大的绿色饲料生产基地——河南金鑫饲料公司,年产5万吨中草药饲料预混料扩建工程.日前在河南长
张国祯[9](2007)在《北京市沙化土地现状评价及其防治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在对北京市沙化土地现状野外调查和遥感图像(2005a TM)解译的基础上,结合收集整理的多元信息基础资料及研究成果(包括地质、地理、气象、水文、经济、人文等),运用GIS强大的空间分析功能和概率统计、曲线估计、逻辑分析、主成分分析、层次分析等数学方法,评价了沙化土地现状、分析了其动态变化及成因,提出了防治策略。截止2005年,北京市沙化土地总面积为54621hm2,全部为固定沙地。主要分布在永定河、潮白河两岸,温榆河沿岸、康庄、南口地区、怀柔、密云大沙河地区,房山拒马河及山前风沙零星分布区,涉及11个县(区)102个乡镇。沙化程度以轻度为主,面积52181hm2,占沙化土地总面积的95.53%。沙化土地利用类型包括林地、草地和未利用地3种。耕地为潜在沙化土地,面积大,分布广。1949~2005年,北京市沙化土地总体上呈扩展趋势,发展速率为年均扩大面积45hm2,年均增长率1.08%。上世纪八十年代后,北京市沙化土地增幅在逐渐减缓,特别是近10年,沙化土地面积呈平稳下降趋势,每5年约下降近3个百分点。目前,北京市沙化土地发展速率为负增长,沙化土地发展趋势已从上世纪的“破坏大于治理”转变为“治理与破坏相持”,沙化土地扩展趋势得到了初步遏制。北京市沙化土地的发生和发展是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耦合的结果。地形地貌特点和土壤的抗风蚀性差是土地沙化发生发展的地质条件,气候变异是土地沙化的主要原因,不合理的人为活动是土地沙化的加速剂。1949~2006年58年主要气候因子变化分析结果表明:短期内气候的变化对土地沙化的影响不明显,但年均温度作为一个敏感的气候因子应当得到充分关注。人为因素影响北京土地沙化的主要表现形式为滥垦、滥牧、滥樵、滥采和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等。人口的急剧增长,地下水位的下降、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传统农业经营管理方式不合理是北京土地沙化形成和扩展的重要因素。其中,人口的剧增是影响北京土地沙化发生发展的首要因素。基于以上研究,提出北京市防沙治沙的策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城乡统筹,防、治、用相结合,以科技为支撑,以重点生态工程建设为依托,以建设高标准的防沙治沙体系(生态体系、沙产业体系和保障体系)为目标,为把北京建设成为“空气清新、环境优美、生态良好、人居和谐”的现代化国际城市服务。具体地,北京市防沙治沙生态体系建设以“山区涵养,平原治理”为总体工程布局框架。平原区以“三带两片多点”为治理架构。沙产业体系建设以特色林果业、草业及畜牧养殖业、生态旅游业为重点。保障体系建设是防沙治沙生态体系建设和沙产业开发体系建设的基础保障。
辛岭[10](2006)在《畜牧投资纵向一体化项目组织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是基于以下背景提出的:随着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畜牧业已成长为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中的重要支柱产业。畜牧投资纵向一体化项目成为提高畜牧企业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提升畜牧产业水平进而推动畜牧业快速发展的重要载体。但是,畜牧投资纵向一体化项目组织体系中,很多生产单位和生产环节之间大都是一种松散型契约组织关系,处于简单相加的初始阶段,联结机制比较脆弱,各利益主体之间缺乏有机合作和协调,不利于项目的健康运转及项目效益的实现;畜牧投资纵向一体化项目的设计和营运仍然采用单环节项目设计理念,没有考虑项目前、中、后各环节和项目的多个主体之间的组织关联程度,对产业一体化考虑较少,投资项目对提升产业水平的带动作用不大。基于上述思考,本研究针对性强,具有理论上和现实上的意义。本文围绕畜牧投资纵向一体化项目组织机制展开,主要运用理论研究方法、案例分析方法、数理模型及计量模型等方法对一体化项目组织机制的现状、一体化项目组织机制机理及项目组织构建、项目组织模式、项目利益分配、项目组织管理和一体化项目组织模式的发展方向等问题进行研究,最后提出完善畜牧投资纵向一体化项目组织机制的政策建议。本文的基本结论是:畜牧投资纵向一体化项目组织机制存在一系列问题,阻碍了一体化项目的发展及项目各主体利益的实现;畜牧投资纵向一体化项目组织机制的构成要素包括:项目组织目标、项目主体、项目组织模式、项目利润创造、项目利润分配方式以及项目组织管理等,对一体化项目的设计要充分考虑项目组织机制关键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畜牧投资纵向一体化项目的组织模式分为三种基本类型,完全纵向一体化和合同契约型纵向一体化项目在畜牧业投资项目领域为数不多,但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作为主要组织模式的混合型纵向一体化项目由于龙头企业与农户形成的非对称市场结构而使得其运行效率低下,但其仍然具有较强的实践效应。通过三种组织模式的对比得出我国畜牧投资纵向一体化项目组织模式的发展趋势是从合同契约型逐步向混合型乃至完全纵向一体化发展;从项目投资评估角度分析一体化项目利润分配的合理性,财务内部收益率是考察项目利润分配是否合理的主要指标,也是进行项目主体间利益调节的衡量标准;针对一体化项目财务评价体系的缺陷,提出畜牧投资纵向一体化项目的财务评价体系和方法,它也是实现项目利润合理分配的研究方法;一体化项目组织管理有着特殊的管理模式和管理内容,主要包括项目产品质量管理和项目合同契约管理等;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结合我国的实际,提出项目各主体之间以产权(股权)进行连接,并且农户组织起来以合作组织的形式参与项目作为一体化项目组织模式的发展方向。本文的特色创新是:(1)从项目的新视角来研究畜牧业纵向一体化组织机制问题,对指导当前我国的畜牧投资纵向一体化项目投资管理有重要意义,在研究领域上与选题角度上是有特色的。(2)提出了畜牧投资纵向一体化项目组织的设计及项目管理的基本思想和内容。(3)构建数理模型对畜牧投资纵向一体化项目利益分配的合理性进行了分析。(4)提出畜牧投资纵向一体化项目财务评价体系及方法。(5)探讨了我国畜牧投资纵向一体化项目组织模式的发展方向。
二、全国最大绿色饲料生产基地扩建工程动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全国最大绿色饲料生产基地扩建工程动工(论文提纲范文)
(1)梅州丰顺 和顺之城生态美 百亿产业育新机(论文提纲范文)
目标共进 |
大力实施“五大百亿”投资工程 |
发展共赢 |
积极培育“五个百亿”重点产业 |
成果共享 |
稳步推进“三区联动”提质工程 |
一线观 |
丰顺力争三年内全县旅游人次超千万、旅游收入上百亿元 |
“客潮相融”带旺文旅市场 |
(2)关于探讨农村土地综合开发治理利用、征购储备、供应占用和财政筹融资监管体系完善的途径(下)(论文提纲范文)
五、农村土地综合开发和科学复垦途径 |
(一) 农村土地综合开发和科学复垦的范围。 |
(二) 农村土地综合开发和科学复垦的内容。 |
(三) 农村土地综合开发和科学复垦的性质。 |
(四) 农业土地综合开发和科学复垦的特点。 |
(五) 农村土地综合开发和科学复垦的方针。 |
(六) 农村土地综合开发和科学复垦的政策。 |
(七) 农村土地综合开发和科学复垦的制度。 |
(八) 农村土地综合开发和科学复垦的规则。 |
(九) 农村土地综合开发和科学复垦的任务。 |
(十) 农村土地综合开发和科学复垦的要求。 |
(十一) 农村土地综合开发和科学复垦的方法。 |
(十二) 农村土地综合开发和科学复垦由来与发展的历程。 |
六、农村土地依法拓展征购、储供、利用途径 |
(一) 农村土地依法开拓征收、收回、购买途径。 |
(二) 农村土地依法疏通收购、储备、供应途径。 |
(三) 农村土地依法拓展征收占用和购买使用途径。 |
七、农村土地定级估价和建设占用审批调控途径 |
(一) 农村土地建设占用调控的目标和任务。 |
(二) 农村土地定级估价的原则和标准。 |
(三) 农村土地建设使用权转移的两种方式。 |
(四) 农村两种所有制土地建设占用审批程序。 |
(五) 农村土地临时使用补助标准。 |
八、农村村民住宅基地建设维护和治理途径 |
(一) 农村村民新建宅基地面积限额。 |
(二) 农村村民宅基地使用建设申请审批项目。 |
(三) 农村居民宅基地维护和治理途径。 |
九、农村土地利用规划制定和实施途径 |
(一) 农村土地利用规划的目标。 |
(二) 农村土地利用规划的范围。 |
(三) 农村土地利用规划确定任务。 |
(四) 农村土地利用规划审批程序。 |
(五) 农村土地利用规划实施准则。 |
(六) 农村土地利用规划落实要求。 |
十、农村土地及相关系统经营管理监督检查途径 |
(一) 农村土地及相关系统经营管理途径。 |
(二) 农村土地全方位监督检查途径。 |
十一、农村村民失地后社会保障途径 |
(一) 农村村民失地变化趋势。 |
(二) 农村村民失地利益受限。 |
(三) 农村村民失地利益受限原因。 |
(四) 农村村民失地后就业创业、生存生活途径。 |
(五) 农村村民失地后拓宽构建社会保障途径。 |
十二、农村土地财政筹融资监管体系逐步完善途径 |
(一) 农村土地财政的含义和范围。 |
(二) 农村土地财政产生的原因和成果。 |
(三) 农村土地财政管理的作用。 |
(四) 农村土地财政管理的失误。 |
(五) 农村土地财政调控管制。 |
(六) 农村土地财政监督检查。 |
(七) 农村土地财政管理体制调整完善途径。 |
(4)当代安徽淮河流域工业发展研究 ——以年鉴、方志等史料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与相关界定 |
三、文献资料与理论方法 |
四、研究思路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危中有机:当代安徽淮河流域工业发展的条件 |
第一节 地理环境 |
一、地理与地貌特征 |
二、区位特点 |
三、交通状况 |
第二节 资源基础 |
一、农牧业资源 |
二、矿能资源 |
三、旅游及土特产品资源 |
第三节 历史渊源 |
一、行政区划演变与城市经济沿革 |
二、手工业的嬗变 |
三、现代工业的萌芽 |
四、根据地与解放区的工业建设 |
第二章 艰难困苦:当代安徽淮河流域工业的历史演进 |
第一节 改革开放前安徽淮河流域的工业 |
一、现代工业的奠基与初步发展 |
二、手工业的恢复与社会主义改造 |
三、“大跃进”与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曲折前行 |
四、“三线”建设时期工业建设的异质化 |
第二节 改革开放后安徽淮河流域工业 |
一、国有工业企业的变革与发展 |
二、非公有制工业经济的崛起与快速发展 |
三、乡镇工业的勃兴与低落 |
第三章 新陈代谢:当代安徽淮河流域工业的发展状况 |
第一节 国家战略选择与当代淮河流域工业发展 |
一、区域均衡发展战略背景下的淮河流域工业 |
二、区域非均衡发展战略背景下的淮河流域工业 |
第二节 轻重工业与手工业的新发展 |
一、轻工业的多样化发展 |
二、重工业的不均衡发展 |
三、手工业的再恢复与再发展 |
第三节 当代安徽淮河流域工业发展的基本态势 |
一、工业化水平的初步判定 |
二、工业发展资金投入不足 |
三、民营工业经济力量薄弱 |
四、以初级产品加工为主的工业结构 |
五、与长三角经济区联系紧密 |
第四章 管中窥豹:当代安徽淮河流域煤炭工业的个案研究 |
第一节 煤炭工业的发展进程 |
一、民国以前的煤炭开发 |
二、民国时期煤炭工业的起步 |
三、新中国成立后煤炭工业的飞跃 |
第二节 煤炭工业的成就 |
一、煤炭产量 |
二、煤矿基本建设 |
第三节 煤炭工业发展的原因 |
一、华东经济建设的需要 |
二、政策支持 |
三、骨干企业的高效经营 |
第五章 任重道远:当代安徽淮河流域工业发展的影响 |
第一节 工业发展促进了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 |
一、农村工业的发展改变了农村产业结构 |
二、涉农工业有效地推动了农业产业化 |
三、乡镇工业加快了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 |
第二节 工业发展使区域生态环境恶化 |
一、高污染工业加重了水污染 |
二、煤炭工业加剧了土地塌陷 |
第三节 工业发展对城镇化的深远影响 |
一、工业发展为城镇化提供了社会保障 |
二、小城镇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城镇化 |
三、工业布局对城镇布局的影响 |
四、工业发展对城镇教育的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5)山东省海陆一体化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海陆一体化:海洋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 |
1.1.2 海陆一体化:沿海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 |
1.1.3 海陆一体化:新时期山东省海洋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国内外主要研究成果述评 |
1.3.1 国内外主要研究成果 |
1.3.2 主要研究成果评述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2 海陆一体化的多视角分析及其理论基础 |
2.1 海陆一体化的概念和空间范围 |
2.1.1 海陆一体化的概念 |
2.1.2 海陆一体化建设的空间范围 |
2.1.3 海岸带地域系统的特征 |
2.2 海陆一体化的多视角分析 |
2.2.1 经济发展视角下的海陆一体化 |
2.2.2 生态环境视角下的海陆一体化 |
2.2.3 文化视角下的海陆一体化 |
2.3 海陆一体化的理论基础 |
2.3.1 系统论 |
2.3.2 产业关联理论 |
2.3.3 产业布局理论 |
3 海陆一体化的基本理论 |
3.1 海陆产业关联与海洋主导产业选择 |
3.1.1 基本概念 |
3.1.2 海陆产业关联效应分析 |
3.1.3 海陆产业关联度测算方法 |
3.1.4 海陆一体化建设中的海洋主导产业选择 |
3.2 海陆一体化建设的空间结构 |
3.2.1 海岸带空间结构发展的阶段及其特征 |
3.2.2 海陆一体化的空间组织模式 |
3.3 近岸海域污染的海陆一体化调控 |
3.3.1 近岸海域污染调控的范围 |
3.3.2 近岸海域污染海陆一体化调控的机理 |
3.3.3 近岸海域污染海陆一体化调控模式的构建 |
4 海陆一体化建设的国外经验借鉴 |
4.1 韩国西海岸开发计划提出的背景 |
4.2 韩国西海岸开发计划的主要内容 |
4.3 韩国西海岸开发计划实施情况 |
4.4 韩国西海岸开发计划的经验总结及借鉴 |
5 山东省海陆一体化建设的资源条件和经济基础 |
5.1 山东省海陆一体化建设的海洋资源基础 |
5.1.1 海洋生物资源 |
5.1.2 海水资源 |
5.1.3 海岸带矿产资源 |
5.1.4 海洋油气资源 |
5.1.5 海岸带土地与空间资源 |
5.1.6 滨海旅游资源 |
5.1.7 再生能源资源 |
5.1.8 海洋科技资源 |
5.2 山东省海陆一体化建设的社会经济基础 |
5.2.1 国民经济基础 |
5.2.2 海洋经济基础 |
5.3 山东省海陆经济联系分析 |
5.3.1 山东省临海经济与海洋经济总体关系模式 |
5.3.2 山东省海洋产业与陆域产业的灰色关联分析 |
5.3.3 山东省海洋产业贡献率分析 |
5.3.4 沿海7 市区域经济与海洋经济关系模式 |
6 山东省海陆一体化发展战略 |
6.1 山东省海陆一体化发展战略提出的背景 |
6.1.1 “海上山东”建设成果显着,海洋经济快速发展 |
6.1.2 “胶东半岛制造业基地”、“山东半岛城市群建设”等区域发展战略相继实施 |
6.2 山东省海陆一体化发展战略的总体思路和目标原则 |
6.2.1 总体思路 |
6.2.2 目标原则 |
6.3 山东省海陆一体化建设中的主导产业选择 |
6.3.1 海洋主导产业 |
6.3.2 陆域主导产业 |
6.4 山东省海陆一体化建设中的空间结构 |
6.4.1 山东省海陆一体化建设的增长点 |
6.4.2 山东省海陆一体化建设的发展轴 |
6.5 山东省近岸海域污染的海陆一体化调控 |
6.6 山东省海陆一体化建设的保障措施 |
6.6.1 加强宣传教育,强化海陆一体意识 |
6.6.2 建立健全海洋管理体制,加强制度保障 |
6.6.3 加强临海经济带建设,打造胶东半岛经济特区 |
6.6.4 实施重大项目带动战略,加强临海七市经济实力 |
6.6.5 大力提高海洋科技创新能力 |
6.6.6 增加资金投入,提高科技成果产业化能力 |
6.6.7 加强海洋基础设施建设 |
7 县域区域海陆一体化建设的案例分析 |
7.1 东营市河口区海陆一体化发展战略 |
7.1.1 河口区概况 |
7.1.2 河口区海陆一体化建设的总体思路和发展目标 |
7.1.3 河口区海陆一体化建设的主要任务 |
7.1.4 河口区海陆一体化建设的保障措施 |
7.2 烟台市海阳市海陆一体化发展战略 |
7.2.1 海阳市概况 |
7.2.2 海阳市海陆一体化建设的总体思路和目标 |
7.2.3 海阳市海陆一体化建设的主要任务 |
7.3 威海市荣成市海陆一体化发展战略 |
7.3.1 荣成市概况 |
7.3.2 荣成市海陆一体化建设的总体思路和发展目标 |
7.3.3 荣成市海陆一体化建设的主要任务 |
7.3.4 荣成市海陆一体化建设的保障措施 |
7.4 总结与分析 |
7.4.1 县域海陆一体化发展战略的侧重点和主要内容 |
7.4.2 河口、海阳与荣成海陆一体化战略的比较 |
参考文献 |
附图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科研成果 |
(6)四川生猪国际竞争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述评 |
1.3.1 国外研究动态述评 |
1.3.2 国外研究进展评介 |
1.3.3 国内研究动态述评 |
1.3.4 国内研究进展评价 |
1.4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数据资料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4.3 调研情况及数据来源说明 |
1.5 论文的可能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生猪国际竞争力理论分析 |
2.1 生猪产业特点及其国际竞争力分析 |
2.1.1 生猪产业特点 |
2.1.2 生猪国际竞争力分析 |
2.2 生猪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的机理 |
2.2.1 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的关系 |
2.2.2 生猪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的条件 |
2.3 比较优势、竞争优势、创新优势与生猪国际竞争力关系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四川生猪生产、贸易、消费及国际比较分析 |
3.1 四川生猪生产及国际比较分析 |
3.1.1 四川生猪生产分析 |
3.1.2 四川生猪生产的国际比较分析 |
3.2 四川生猪贸易及国际比较分析 |
3.2.1 四川生猪贸易分析 |
3.2.2 四川生猪贸易的国际比较 |
3.3 四川生猪消费及国际比较分析 |
3.3.1 四川生猪消费分析 |
3.3.2 四川生猪消费的国际比较 |
3.4 提升生猪国际竞争力的国际经验与启示 |
3.4.1 提升生猪国际竞争力的国际经验 |
3.4.2 国际经验的启示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影响四川生猪国际竞争力的因素分析 |
4.1 生猪国际竞争力“六因素模型” |
4.2 生产要素条件 |
4.2.1 基础要素 |
4.2.2 高级要素 |
4.3 需求条件 |
4.3.1 国内需求增长和需求结构变动趋势 |
4.3.2 国内需求国际化 |
4.4 相关和支撑条件 |
4.4.1 种猪研发、繁育及技术推广体系 |
4.4.2 饲料和饲料添加剂 |
4.4.3 生猪屠宰及加工 |
4.5 生产、储运、经营主体状况 |
4.5.1 生产主体状况 |
4.5.2 储运主体状况 |
4.5.3 经营主体状况 |
4.6 政府作用 |
4.6.1 创造与维护有效率的生猪产业市场 |
4.6.2 产业政策 |
4.6.3 国际贸易政策 |
4.7 机遇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四川生猪国际竞争力的测度 |
5.1 四川生猪国际竞争力指标体系构建 |
5.1.1 生猪国际竞争力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5.1.2 测定生猪国际竞争力指标体系 |
5.2 四川生猪国际竞争力具体评价 |
5.2.1 四川生猪国际竞争绩效评价 |
5.2.2 四川生猪国际竞争实力评价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提升四川生猪国际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
6.1 完善生猪产业发展的政策法规体系 |
6.1.1 完善与国际接轨的法规体系 |
6.1.2 完善生猪产业发展政策支持体系 |
6.2 建立生猪质量安全保证体系 |
6.2.1 建立生猪质量安全标准体系 |
6.2.2 建立生猪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监管体系 |
6.2.3 建立生猪质量安全认证体系 |
6.2.4 建立生猪质量安全信息体系 |
6.2.5 建立生猪产品市场准入制度和疫病综合防控体系 |
6.3 加强生猪产业先进科学技术研发推广应用 |
6.4 提高产业组织化水平,实现规模化生产方式变革 |
6.4.1 创新生猪产业发展机制 |
6.4.2 大力培育和发展生猪产业中介组织 |
6.4.3 推进垂直一体化的安全猪肉生产方式 |
6.5 提高生猪市场交易效率 |
6.5.1 构建现代化生猪产业物流体系 |
6.5.2 实施品牌化营销战略,努力开拓多元国际市场 |
6.5.3 适时推出生猪期货 |
6.6 发展生猪产业循环经济,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
6.6.1 发展生猪产业循环经济的原因剖析 |
6.6.2 发展生猪产业循环经济的主要模式 |
6.6.3 加强生猪产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支撑体系建设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北京市沙化土地现状评价及其防治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荒漠化的概念之争及荒漠化评价的尺度 |
1.2.2 荒漠化评价的发展历程 |
1.2.3 荒漠化成因研究进展 |
1.2.4 荒漠化防治策略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的总体目标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概况 |
2.1 自然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形地貌 |
2.1.3 气候 |
2.1.4 土壤 |
2.1.5 水文 |
2.1.6 植被 |
2.2 社会经济状况 |
2.3 风沙危害状况 |
3. 沙化土地现状评价与土地沙化动态分析 |
3.1 研究方法 |
3.1.1 遥感调查 |
3.1.2 地面调查 |
3.1.3 调查指标 |
3.1.4 数据预处理和数据库的建立 |
3.2 沙化土地现状评价 |
3.2.1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3.2.2 评价方法及步骤 |
3.2.3 评价结果 |
3.2.4 现状分析 |
3.3 土地沙化动态分析 |
3.3.1 研究方法及数据采集 |
3.3.2 土地沙化发展速率 |
3.3.3 沙化土地动态变化分析 |
3.4 小结 |
4 土地沙化成因分析 |
4.1 自然因素 |
4.1.1 气象因素分析 |
4.1.2 自然地理背景 |
4.2 人为因素 |
4.2.1 人为因素影响土地沙化的表现形式 |
4.2.2 人口增长对土地沙化的影响分析 |
4.2.3 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对土地沙化的影响 |
4.2.4 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地沙化的影响 |
4.2.5 传统农业经营管理方式对土地沙化的影响 |
4.3 小结 |
5. 防沙治沙策略 |
5.1 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
5.1.1 指导思想 |
5.1.2 基本原则 |
5.2 建设目标和内容 |
5.2.1 建设目标 |
5.2.2 建设内容 |
5.3 防沙治沙区划 |
5.3.1 区划原则 |
5.3.2 区划范围和分区 |
5.4 防沙治沙生态体系建设 |
5.4.1 总体布局 |
5.4.2 建设重点 |
5.4.3 配套措施 |
5.5 沙产业体系建设 |
5.5.1 现状分析 |
5.5.2 沙产业发展重点 |
5.6 保障体系建设 |
5.6.1 沙化土地监测预警体系建设 |
5.6.2 运行机制建议 |
5.6.3 配套政策建议 |
5.6.4 制度建设 |
5.6.5 科技支撑体系建设 |
5.6.6 执法宣传体系建设 |
5.7 小结 |
6.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附图1 北京市沙化土地现状分布图 |
附图2 北京市防沙治沙总体布局图 |
附图3 北京市沙化土地定位监测样地分布示意图 |
参考文献 |
导师简介 |
个人简介 |
在读期间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10)畜牧投资纵向一体化项目组织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言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2 研究的问题和研究目标 |
1.2.1 研究的主要问题 |
1.2.2 研究目标 |
1.3 研究现状综述 |
1.3.1 关于畜牧业纵向一体化的研究 |
1.3.2 关于农业项目投资评估理论及方法的研究 |
1.3.3 研究现状简要评述 |
1.4 相关概念界定 |
1.5 研究方法 |
1.6 论文研究的创新之处 |
1.7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畜牧投资纵向一体化项目组织机制理论框架 |
2.1 畜牧投资纵向一体化项目组织机制的机理分析 |
2.1.1 畜牧投资纵向一体化项目的特点决定了其组织机制形成的客观必然性 |
2.1.2 畜牧投资纵向一体化项目组织机制构成要素分析 |
2.2 畜牧投资纵向一体化项目组织构建 |
2.2.1 一体化项目组织设计理念 |
2.2.2 一体化项目组织目标确定 |
2.2.3 明确项目主体和核心主体 |
2.2.4 选择项目组织模式 |
2.2.5 在一体化项目的组织构建问题上,应避免以下误区 |
2.3 畜牧投资纵向一体化项目组织利润创造和利润分配理论基础 |
2.3.1 一体化项目组织利润创造机理 |
2.3.2 一体化项目组织利润分配及利润协调机理 |
2.4 小结 |
第三章 畜牧投资纵向一体化项目组织机制现状剖析 |
3.1 畜牧投资纵向一体化项目实施主体 |
3.1.1 畜牧业龙头企业居于主导地位 |
3.1.2 农户为畜牧投资纵向一体化项目的重要参与者 |
3.2 畜牧投资纵向一体化项目主体之间的合作 |
3.2.1 企业与企业的合作 |
3.2.2 龙头企业与农户合作 |
3.3 畜牧投资纵向一体化项目组织机制的主要障碍 |
3.4 小结 |
第四章 畜牧投资纵向一体化项目组织模式分析 |
4.1 相关理论对经济组织模式的分析 |
4.1.1 交易费用理论中有关经济组织模式的基本观点 |
4.1.2 产业组织理论中有关经济组织的基本观点 |
4.2 完全纵向一体化项目组织模式分析 |
4.2.1 完全纵向一体化项目组织模式形成的必然性 |
4.2.2 完全纵向一体化项目组织模式的优劣势分析 |
4.2.3 案例分析 |
4.3 合同契约型纵向一体化项目组织模式分析 |
4.3.1 合同契约型纵向一体化项目组织形成的原因分析 |
4.3.2 合同契约型一体化项目的项目主体选择 |
4.3.3 合同契约型纵向一体化项目的主要缺陷 |
4.4 混合型纵向一体化项目组织模式分析 |
4.4.1 龙头企业与农户合同连接模式的分析 |
4.4.2 混合型一体化项目中核心主体的多样性及核心主体与农户合作的多样性 |
4.4.3 混合型纵向一体化项目组织模式的效应分析 |
4.5 畜牧投资纵向一体化项目三种组织模式的综合比较 |
4.6 小结 |
第五章 畜牧投资纵向一体化项目的利润分配 |
5.1 项目主体参与纵向一体化项目投资的条件分析 |
5.1.1 经济学分析 |
5.1.2 公司与农户产品传递价格的形成机制 |
5.2 畜牧投资纵向一体化项目的利益分配模型构建 |
5.3 利润合理分配的研究方法——纵向一体化项目的财务评价 |
5.3.1 当前畜牧投资纵向一体化项目财务评价体系的缺陷 |
5.3.2 一体化投资项目财务评价体系和方法的构建 |
5.3.3 案例分析 |
5.4 一体化项目主体之间的利益协调 |
5.4.1 利益协调的原因分析 |
5.4.2 一体化项目利益分配现状 |
5.4.3 一体化项目的利益调节方法 |
5.5 小结 |
第六章 畜牧投资纵向一体化项目组织管理 |
6.1 畜牧投资纵向一体化项目组织管理的模式及基本内容 |
6.1.1 畜牧投资纵向一体化项目组织管理的两种模式 |
6.1.2 畜牧投资纵向一体化项目组织管理的基本内容 |
6.2 畜牧投资纵向一体化项目组织管理的主要内容 |
6.2.1 项目产品的质量管理 |
6.2.2 一体化项目的合同契约管理 |
6.3 小结 |
第七章 畜牧投资纵向一体化项目组织模式的发展方向 |
7.1 按股分配为基础的项目利益分配模式 |
7.1.1 产权制度与产权效率 |
7.1.2 基于产权制度的两种利益分配模式 |
7.2 规模生产农户(大农户)成为一体化项目中间产品的提供者 |
7.2.1 Shapley 值与利益分配 |
7.2.2 利用Shapley 值进行一体化项目合作对象的选择 |
7.2.3 案例分析 |
7.3 畜牧投资纵向一体化项目组织模式的发展方向 |
7.3.1 建立以产权关系连接的一体化项目组织 |
7.3.2 建立农民合作组织 |
7.3.3 案例分析 |
7.4 小结 |
第八章 结论和建议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2 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个人简历 |
四、全国最大绿色饲料生产基地扩建工程动工(论文参考文献)
- [1]梅州丰顺 和顺之城生态美 百亿产业育新机[N]. 黄培强,胡金辉,徐增辉,郑坤,叶思琪. 南方日报, 2021
- [2]关于探讨农村土地综合开发治理利用、征购储备、供应占用和财政筹融资监管体系完善的途径(下)[J]. 农村土地综合开发治理投资课题组,韩连贵. 经济研究参考, 2017(20)
- [3]对口帮扶 产业园掀起投资热潮[J]. 卢胜文. 源流, 2015(12)
- [4]当代安徽淮河流域工业发展研究 ——以年鉴、方志等史料为中心[D]. 王成. 安徽大学, 2014(08)
- [5]山东省海陆一体化发展战略研究[D]. 卢宁. 中国海洋大学, 2009(10)
- [6]四川生猪国际竞争力研究[D]. 陈昌洪.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8(12)
- [7]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湖北省优势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规划(2004—2010年)》的通知[J]. 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湖北省人民政府公报, 2004(12)
- [8]全国最大绿色饲料生产基地扩建工程动工[J]. 姚丰. 农业知识, 2003(01)
- [9]北京市沙化土地现状评价及其防治策略研究[D]. 张国祯. 北京林业大学, 2007(02)
- [10]畜牧投资纵向一体化项目组织机制研究[D]. 辛岭. 中国农业大学, 20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