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拨号上网对电话网影响的对策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王晨奎[1](2013)在《中国电信业生产率及其增长研究》文中认为过去几十年中,全球通信行业都保持了稳定高速发展态势,信息技术和电信产业的发展加快全球化和世界经济发展的步伐,卫星、光学纤维、移动通信技术以及因特网和万维网的不断进步大大地改善了全球通信状况,降低通信成本,增进各地区交流合作,促进生产和市场全球化运作。中国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对电信业进行了一系列重大改革,通过多次拆分重组引入竞争机制。2008年将中国电信、中国网通、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卫通、中国铁通6家基础电信企业重新拆分整合重组为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三家,这是继1994年成立中国联通以推动双寡头竞争格局,1999年中国移动从中国电信剥离和2001年南北拆分中国电信打破固网单一垄断后,更大规模的电信市场重组。重组之后全行业继续保持健康平稳运行,2011年,全行业实现电信业务总量11772亿元,实现电信业务收入9880亿元,全国电话用户净增1.18亿户,总数累计达到12.7亿户,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达到1.56亿户,新增3020万户。但是目前电信业仍然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而且面临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给电信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所以,对中国电信业生产率的实证研究就显得极为重要,既扩展电信业理论研究的内涵,又对中国电信业健康有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本文在对大量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阅读、梳理、整理的基础上,坚持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实证研究与规范研究相结合的原则,将非参数测度方法引入到电信业生产率研究中,对中国电信业生产率与生产率增长进行研究。在数据的调研方面采取文献调查、社会调查和专家咨询的方式,在数据计算处理方面,综合运用Eviews5.1软件、Deap2.1软件、SPSS19.0软件对数据进行辅助运算分析。本文研究主要分为三个主体部分,第一部分为理论基础研究及现状分析,第二部分为实证研究,第三部分提出对策建议。第一部分,理论研究及现状分析。本部分是本文的理论基础和现实依据,为后续研究提供支撑。1、相关理论与方法综述,首先从生产率的定义入手,阐明本文研究的内容;其次对效率、生产率及其生产率增长的测量进行说明,最后简单归纳生产率的测度方法。2、中国电信业发展历程及现状分析。首先明确电信业的基本概念,从电信的定义入手,深入挖掘电信业的内涵,明确本文研究对象为狭义的电信业——电信运营服务业,在此基础上对电信业的经济特征和服务功能进行深入分析。其次,将中国电信业的发展历程分为五个阶段进行分析,从电信运营商角度分析中国电信业的市场结构,并总结中国电信业发展的主要特点。最后,从基础电信业务、增值电信业务、电信网络能力、固定资产投资、经营效益、地域发展差异、省级电信业发展及基础电信运营商等角度对中国电信业的发展现状做深入剖析。第二部分,实证研究。本部分是全文的重点内容,也是本文研究的难点所在,得出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是论文的核心部分。1、中国电信业资本存量及对国民经济贡献研究。首先运用永续盘存法对中国电信业资本存量进行测算,并给出1952—2010年的电信业资本存量序列,到2010年资本存量已经突破9千亿元。其次,从电信业的直接贡献率、对其他产业的拉动作用及电信业价格对CPI的下拉作用等三个方面深入研究中国电信业对国民经济的直接贡献。最后,运用菲德模型测算中国电信业对国民经济的间接贡献,计算得到电信业每增加1个单位的产出,国民经济最终将增加3.007单位的产出。2、中国电信业生产率测度实证研究。使用DEA方法中的CCR和BCC模型对中国电信业生产率进行测度。首先,用时间序列数据研究中国电信业在1983—2010年的28年间的生产率变化,看到这些年中国电信业生产率在逐步提高,到2010年达到最佳效率水平,研究认为中国电信业改革卓有成效,并且证实引入竞争可以促进技术进步的论断。其次,用中国大陆的31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电信业2003—2010年的面板数据作为研究样本,研究中国省际电信业生产率,看到各省电信业发展不平衡,生产率高低不一,所以不同区域不同省份电信业发展采取的措施应该不同。3、中国电信业生产率增长率测度实证研究。使用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来测度我国31个省电信业2003—2010年TFP(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从时间角度和地域角度进行分析,结论显示各省电信业生产率呈现持续增长态势,而且在全要素生产率变动的构成中,技术进步对TFP增长的贡献更大,但是处于不同区域的各省电信业发展程度还是各不相同,进而不同区域不同省份电信业进一步发展需要采取的措施应该不同。第三部分,对策建议。本文的最终落脚点,针对实证研究所得结论及存在问题提出可行的对策。一方面从电信行业内部指出其发展重点,一是加快信息网络演进升级,统筹信息网络整体布局;二是全面深化信息服务应用,培育壮大新兴服务业态;三是推进三网融合全面展开,加快物联网产业化进程;四是提升安全应急保障能力,推进信息网络绿色发展。另一方面从电信政策环境角度提出几点保障措施,第一,加强战略规划指导,优化行业发展环境;第二,加大财税金融支持,完善普遍服务机制;第三,强化电信资源管理,完善市场监管体系;第四,加强国际合作交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本文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但是由于研究时间和资源等方面的限制,本文研究还是存在诸多不足之处。对研究方向、研究对象、研究过程及研究结论进行反观思考,作者认为从中国电信业和其他国家电信业进行对比性研究,电信业投资、电信业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以及电信业技术进步、技术创新、技术标准化、技术轨道变迁等方面都可以进行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李博威[2](2013)在《新媒体技术条件下农业信息传播中“创新代理人”研究 ——以甘肃、青海农村地区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媒体逐渐被引进农业信息传播,成为促进我国农业信息化发展的重要举措。由于我国农村地区特定的自然环境、社会经济以及农民创新观念等因素的影响与制约,现有的农业信息传播往往达不到理想效果,特别是当新媒体技术应用于农业信息传播后引发出一系列瓶颈问题,农业信息传播中“最后一公里”现象仍然突出。因此,培养适当的“创新代理人”,可以有效连接创新机构和受众,是促进农业信息传播的重要环节。本研究以农业信息传播中的“创新代理人”为研究对象,结合罗杰斯的“创新和扩散”理论,通过对甘肃、青海农村地区农业信息传播现状、新媒体使用情况、以及创新代理人现状进行调查,总结出西北地区农业信息传播中四种典型的创新代理人类型,分别是农村干部、农业信息员、农业生产模范以及农业技术服务员,并结合案例对每种创新代理人的传播模式、传播优势及局限性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和剖析。本文还对当前农村创新代理人机制现存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总结,并站在创新机构、创新代理人、受众角度提出对策建议,大胆提出建立“核心团队+志愿团员”模式的农村创新代理人联动团队的设想,以此来促进西北地区农业信息传播中创新代理人长效机制的建设和发展。
张静[3](2010)在《互联网用户接入行为分析及控制系统的分析与设计》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互联网的普及,互联网业务得到迅猛发展,已逐渐成为电信收入的重要支柱之一。伴随着通信行业的激烈竞争,互联网业务日渐成为电信业务增收的重要来源,但是非法互联网接入、非法VoIP、非法P2P下载、给电信运营商带来了用户流失、收入流失、网络资源压力。于是电信运营商出于市场经营、网络质量、网络运行维护的需要,开始对互联网用户的行为进行分析与监控。本文基于云南电信互联网用户行为分析及控制系统项目开发为背景,构建“用户行为分析及控制系统”。作为项目成员,本人参与了项目的立项、陆续推进、实现以及营销应用,主要完成了业务分析、系统需求分析和主要模块设计,并结合实际营销工作,将系统监控信息转化为实际生产力。通过建设和应用“用户行为分析及控制系统”,本文所述内容对增加电信互联网业务收入、合理利用网络资源起到了关键性作用。本文将内容陈述分为四大部分,归纳如下:1、第一部分分析互联网业务发展现状,从用户规模的增长、网络应用的分类说明一方面用户为了减少网络使用费而私接网络,导致运营商收入减少,另一方面运营商为了找到互联网业务收入新的增长点,不得不分析用户的消费导向,从提供接入到提供信息服务转型。2、第二部分对“用户行为分析及控制系统”进行了需求分析,并规划了主要模块的流程和技术规范。3、第三部分对“用户行为分析及控制系统”进行了系统设计,包括系统总体设计以及各模块的功能设计。4、第四部分系统应用,通过“用户行为分析及控制系统”监控信息与实际营销工作的结合,促进宽带业务发展和网络质量的提升。
李理[4](2009)在《美日两国信息社会建设与发展的比较研究》文中提出从生产力角度划分,人类社会形态可分为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演进是从技术革命开始的,是以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为主要标志的产业技术革命带动了人类社会由漫长的农业社会快速进入了工业社会。由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演进也是如此,是以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和应用为主要标志的信息技术革命带动了人类社会由工业社会迅速地向信息社会演进。在向信息社会演进的动态过程中,人类社会的劳动工具、生产方式、交易方式、产业结构、生活方式、聚居特点乃至组织结构等都发生了显着变化。这种社会形态的演进本身不仅意味着生产力的进步,而且意味着深刻、全方位的社会变革,并最终决定国际秩序。作为人类社会的一个社会形态,信息社会的建设与发展本身,应该是一个世界性现象,但是,正如世界各国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演进步伐不一致,各国由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演进步调也是不一致的,存在着快慢之分,存在着竞争。哪个国家的信息获取、处理、传播的能力越强,信息社会建设的步伐也就越快,水平就越高,就越能保证“制信息权”,甚至如美国着名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所预言的那样,通过掌握信息、控制网络来拥有整个世界。在这场社会形态的演进竞争中,有两个国家的表现非常突出:一是作为信息技术革命发源地的美国,其不仅是最早开展信息社会相关研究的国家,最早向信息社会演进的国家,还是迄今为止世界上信息社会发展水平最高的国家;二是早在上世纪60年代就提出信息社会概念的日本,虽然其在上世纪于实践上演进显着落后于美国,但是,由于日本政府已经清醒认识到了差距所导致的后果,于新世纪出台了一系列战略措施来加快信息社会建设,在短时期内跃居为当前信息社会较发达国家。这两个国家,一个是信息社会的“先发国家”,而且不仅“先发”,还实现了“先至”,其演进路径本身可能就代表了一种最优演进路径;一个是相对而言的信息社会“后发国家”,虽然还没实现“先至”,但是发展速度惊人,其发展路径对广大信息社会后发国家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我国在当前还处于工业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工业社会作为人类社会演进的一个重要形态是不可跨越的,我国不可能跨过工业社会演进过程中的重化工业阶段直接进入信息社会。然而,由于信息社会的生产力要素本身就蕴含在工业社会之中,信息技术作为一种通用技术,可作用于传统产业,推动传统产业更新改造,带动产业结构高度化,因而,我国可通过发展信息社会生产力要素来加速推动工业社会发展,加速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演进,实现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所提出的“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社会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目标。由于信息社会是在信息化生产力的要求下,国民经济以信息技术作为主要技术力量和技术基础,产业结构以信息产业为支柱,生产、生活方式以信息技术的应用为依托,社会结构框架呈现出网络化和扁平化特点的社会,其演进本身不仅包括信息技术及信息产业的发展,而且包括信息技术在社会各领域中的应用,信息作为一种资源的管理、开发和利用,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网络建设、IT人才队伍建设和信息制度环境的完善,所涉及的层面非常之广,建设中需要支付大量的经济成本乃至社会成本,而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一个信息社会后发国家,如何以最小的成本、最快的速度实现这场宏大的社会形态演进,是我国学术界、产业界和政界都应深切关注的重大课题。对于美日两国信息社会建设和发展的比较研究,有助于我国在当前发展阶段,通过比较这两个在信息社会建设上先进及典型的国家信息社会发展的异同及造成差异的诱因,来摸索信息社会建设的一般规律,总结其中的经验教训,充实、发展本国的信息理论体系,以此来指导信息社会建设实践,尽可能地选择一条社会成本最低的社会演进路径,低成本、高效率地推进信息社会建设。因此,笔者选择“美日两国信息社会建设与发展的比较研究”为题来展开系统研究。本文是遵循这样的研究思路展开的:在对信息社会内涵认识的基础上,对美日两国信息社会建设与发展的主要方面展开系统分析,研究其共同遵循的规律,结合内外部制约因素,分析两国信息社会建设与发展的不同及差距,明确这种差异性是否符合信息社会建设与发展的内在要求,哪一种做法及模式才更接近信息社会演进的最优路径,从而得出对我国信息社会建设的启示。具体研究的展开是从整体观出发,采取从环状看因果的观察角度,采取演绎推理和经验实证分析的研究方法,在广泛收集国内外研究成果与资料的基础上,将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具体分析与综合分析相结合、纵向分析与横向分析相结合,对美日两国信息社会的建设与发展进行系统和层层递进的分析,力求得出规律、理论方面的认识。全文共分为10章,各章的主要内容是:第1章讨论和分析了研究的背景和目的,对相关概念和研究范围进行了界定,对国内外的相关研究进行了回顾和评述,确立了研究方法和基本框架;第2章在分析美日两国信息基础技术、信息系统技术以及信息应用技术发展的基础上,对美日两国信息技术发展的异同之处及导致差异产生的主要原因做出探讨;第3章在对美日两国信息产业发展背景、历程及IT外包的发展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美日两国信息产业发展的异同之处及导致差异产生的主要原因;第4章在分别对美日两国信息化的主要方面——企业信息化、电子商务、政府信息化、家庭和个人生活信息化、教育信息化以及农业信息化发展情况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对美日两国信息化的异同之处及导致差异产生的主要原因做出探讨;第5章在对美日两国信息资源管理、开发和利用情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美日两国信息资源管理、开发和利用的异同之处及导致差异产生的主要原因展开研究;第6章在对美日两国信息网络建设情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美日两国信息网络建设的异同之处及导致差异产生的主要诱因;第7章分别从信息技术教育与培训、IT人才引进、人才激励机制三方面对美日两国IT人才队伍建设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出两国IT人才队伍建设的异同之处,并探讨导致差异产生的主要诱因;第8章在对美日两国信息制度环境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两国信息制度环境建设的异同之处及导致差异产生的主要原因做出探讨;第9章提出本文的研究结论,总结了美日两国信息社会建设与发展的基本经验,得出了对我国信息社会建设与发展的启示;第10章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就信息社会的内涵与基本特征、信息社会建设与发展的基本内容及其相互关系、信息社会与工业社会的区别、信息技术革命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理展开理论思考。经过两年来坚持不懈的努力,本文初步建立了信息社会比较研究的系统分析框架,率先对美日两国信息社会建设进行了系统比较研究,并进行了系统和层层推进的分析,得出了若干规律和理论方面的认识,主要创新点包括:一是从信息技术革命、信息产业发展、信息化三个方面,全面比较研究了美日两国信息社会的建设与发展,体现了研究视角、研究内容、研究体系的创新。二是作为本文研究的结果,得出六个方面的结论,比较全面地总结了美日两国信息社会建设与发展的基本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启示和借鉴意义。在此基础上,对推进我国信息社会的建设与发展提出了十条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三是作为本文的理论思考,在信息社会的内涵、信息社会建设与发展的基本内容及其相互关系、信息化与工业化的区别方面系统提出了新观点。信息社会是一个崭新的社会形态,其发展刚刚开始,人们对这种崭新社会形态的认识尚处于摸索之中,很多认识需要伴随信息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深化,去伪存真。受研究能力和研究水平所限,本文的研究还只是一个开始,还不够全面,不够深入,理论思考也不够深刻,很不成熟。和卷而思,深感本文无论是对崭新的信息文明的丰富内涵,还是对信息社会建设与发展的最优演进路径和高水平信息社会的定义,都还未能形成一个自成体系的明晰思路,有关论断也有待进一步推敲和完善。这既是本文的缺憾与不足之处,也是笔者今后进一步研究和努力的方向。
李楠[5](2009)在《中国电信产业互联互通接入定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美国、欧洲等国对电信产业进行以引入竞争为核心的改革,放松规制、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就成为了全球电信改革的重要内容。电信业固有的技术和经济特点,决定了其有效竞争的必要条件是平等接入,实现互联。电信网全程全网、联合作业和服务全社会的基本属性决定了任何一个电信运营商都不可能孤立发展,只有合作运营互联互通才能最大化网络效率。然而互联互通中有可能产生对瓶颈资源的利用和控制,阻碍电信有效竞争的形成,降低竞争的效率。因此,建立一种能够兼顾参与互联互通运营商之间利益的接入定价模型,以最大化网络效率和社会福利,既是促进电信产业又好又快发展的一个极为现实的关键问题,又对于一般性网络产业的互联互通及其利益协调和均衡,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国外学者对于互联互通接入定价已有较为丰富的研究,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理论和方法。国内学者对这个问题的研究则更多地停留在西方实践经验对我国网络产业规制改革的启示上,缺乏对互联互通接入定价形成原理的系统分析,更缺乏基于成本和收益两方面考虑的模型设计。本文在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对互联互通接入定价形成原理的分析,认为互联互通接入定价应兼顾单位增量成本和单位增量收益,是互联互通双方利益博弈的均衡区间,以保障互联互通双方收益的公平分配和成本的公平分摊,从而从一个新的视角对互联互通的接入定价形成原理作出了新的解释。论文共六章,第一章为导论,首先阐述了本文研究的背景,指出随着我国电信产业的发展,互联互通中存在拖而不联、通而不畅、“围墙花园”等影响网络效率的问题。然后通过对接入定价方面的研究文献进行回顾,梳理接入定价的意义、原则、方式、条件以及规制绩效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和不同观点的基础上,认为现有研究尚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1)互联互通接入定价是参与互联各方利益矛盾和冲突的焦点,涉及互联各方及其用户以及规制机构等利益主体,需综合考虑成本、收益、需求、竞争、市场结构、终端价格、规制效率等诸多因素。但现有文献对于接入定价的形成原理往往只是从单个因素的角度进行分析,缺乏系统的、考虑多方相关因素的综合分析。(2)电信网络互联接入收费与终端价格产品收费的关系其实是上游企业产品价格与下游企业产品价格的关系,是批发价格与零售价格的关系。因此,接入定价的确定既要考虑成本的因素,还要考虑终端价格的约束。但现有文献对接入价格的研究,或只基于成本,或只基于资费,而未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3)接入定价的研究与各国政府规制体制、电信开放政策和开放路径存在着密切的互动关系,因此对该问题的研究不能脱离其国情背景。现有的研究中,结合西方各电信改革较早国家的电信接入规则实践和政策,分析接入定价的相关问题已经得到了广泛关注,而结合我国国情及电信改革相关政策和背景,深入分析接入定价及其规制,提出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的文献较少。最后,介绍了本文的核心命题、主要内容、研究方法、创新之处与不足。第二章首先研究了电信产业的含义、电信网络的组成要素以及电信网间通话原理,以明确电信业互联互通的物理架构;在此基础上,进而剖析了电信产业作为网络产业所具有的技术特征、经济特征及社会特征,认为技术特征包括纵向一体化结构、全程全网联合作业以及兼容性等方面,经济特征包括成本特征和效益特征,社会特征则体现为电信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性地位及公益性质。在此基础上阐述了电信产业互联互通的涵义和方式,从技术、经济及社会因素三个方面,阐发了互联互通的产生背景,从技术、服务质量、监管及接入定价等四个方面分析了互联互通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比较研究各国在互联互通方面的解决对策和法律规范,认为接入价格作为互联各方利益矛盾和冲突的焦点,仍是一个悬而未决的世界性难题。第三章围绕接入定价的形成机理,首先阐述了互联互通接入价格在电信价格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在较全面地阐述电信价格体系构成的基础上,认为接入价格关系国计民生和电信运营商的兴衰存亡,接入定价中成本的分摊和收益的分配会产生波及全局和未来的重要影响。论文进而比较分析了现行接入定价的三种方式,即互不结算、基于资费结算和基于成本结算,认为互不结算方法在双方交换的流量相当的情况下是一种简单、理想的方案,基于资费结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信息不对称问题,但有可能使接入价格发生扭曲,基于成本结算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互联各方的贡献与资源的使用,但对相关成本数据要求较高且计算方式较复杂,应将基于资费和基于成本两者结合起来。最后,论文从接入定价的成本、终端价格的形式、市场需求、企业竞争行为、电信产业市场结构及接入定价的制定者等几方面系统地阐述了接入定价的形成原理,认为以长期增量成本定价为基本取向兼以完全成本分摊定价为变通补充是较适合我国国情的互联成本测算方式,终端价格采取价格上限规制方式比较适合我国电信产业发展的现状以及我国目前电信市场处于三寡头垄断阶段,为避免不当竞争或企业合谋,应对接入价格实行规制等。第四章在上章所阐述的接入定价的形成原理的基础上,着重围绕电信网络的成本和收益展开分析。论文认为网络成本是确定合理的网间结算价格的重要基础之一,互联成本的测算应遵循非绑定、前瞻性以及适合我国国情的原则。论文在比较分析国际常用的三种互联成本测算方法,即自上而下、自下而上以及从外向内的优缺点的基础上,指出自下而上法更适合我国的电信产业现状,并以例证说明了互联互通成本测算的实际流程。论文进而研究了互联互通的收益问题,认为它是确定网间结算的另一个重要基础。论文介绍了网络价值三大定律,并分析比较了不同定律主导下的互联价值,阐述了按照泽尔腾公平分配原则的收益分配方式。第五章以上章阐述的单位增量成本和单位增量收益为基础,以泽尔腾公平分配定理为依据,构建了互联互通接入定价模型:(?)≤a<(?)(P)。进而分析了终端价格的形成,主张按上限规制模型确定终端价格,按正常报酬率定价法定期调整终端价格。论文在定性归纳该模型的四个特点的基础上,进而将之与基于资费的接入定价、基于成本的接入定价和基于单一数值的接入定价进行比较,认为本文设计的模型能较完善地反映互联各方的利益,促进规制机构由直接规制向激励性规制转变,为3G时代实现多样化的互联资费提供可能,使社会获得更多的福利。第六章在上文完成对接入定价这一互联互通的经济焦点的研究之后,认为还有必要从法律、技术以及行政等方面完善监管。研究得出,为有效遏制人为设置互联互通障碍行为,营造良性竞争市场环境,必须加强政府行政监管。我国目前的互联互通行政监管主要存在着法律手段不足、取证困难行政处罚缺乏依据、追究责任人员行政手段不足等方面的问题。为此,在法律手段方面,有必要修改现有法规中缺乏操作性和有效性的条款,完善对妨碍互联互通行为的法律认定,合理设置罚款金额,将停业整顿处罚改为高额罚款和追究相对人刑事责任。在技术手段方面,须建立考核体系,建立网间监测系统,为监管部门和司法部门调查取证和依法严惩违法、违规行为提供事实依据。在行政手段方面,须完善企业领导问责制,建立企业及主要领导人信用评级体系,完善监督机制和沟通机制以及干部换岗制度。通过多管齐下,促进互联多赢。
张洪刚[6](2008)在《县域经济信息化发展战略研究》文中提出县域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单元,信息化是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催化剂和重要途径,因此本文从对县域经济信息化进行经济分析入手,研究提出信息化对县域经济发展影响的基本规律,并形成一套较为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为信息化促进县域经济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在此基础上分析我国县域经济信息化的发展现状和影响因素,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提出县域经济信息化的发展战略。以河北省安平县作为典型案例进行实证分析,通过对县域经济信息化试点案例的研究,提出县域经济信息化的建设对策,该方案对不同发展程度的县域均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本文采用因素分析法、案例研究法、典型调研法,通过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相结合,构建了县域经济信息化的总体框架,提炼出发展县域经济信息化具有可操作性、科学性、典型性的共性模块,形成县域经济信息化发展的服务创新和体制创新的理念和模式;县域经济信息化将引领社会主义新农村信息化建设的方向,为全国提供一个县域经济信息化建设的成功范例,对经济发展和建设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和实践示范作用。全文共分七章,主要研究内容概括为如下:第一章导论。对论文的选题背景、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动态和相关理论进行综述、介绍全文的研究思路、技术路线、研究方法、主要研究内容和主要创新点。第二章县域经济信息化的经济学分析。本章为全文的撰写做了理论铺垫,包括实现县域经济信息化的动因分析;县域经济信息化的需求分析;县域经济信息化供给分析;县域经济信息化成本收益分析和县域经济信息化效应分析。第三章县域经济信息化现状与问题。针对我国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薄弱、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低、信息人员素质不高导致信息技术普及利用效率较低等问题,通过分析借鉴美国、法国、日本、韩国、印度等发达国家区域经济信息化的发展经验和做法,给了我许多有益的启示和借鉴。第四章县域经济信息化影响因素分析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县域经济信息化影响因素包括县域经济发展实力、经济效益、社会主体、基础设施、信息技术应用、制度、政府,构建了县域经济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及依据和框架。第五章县域经济信息化发展战略。本章分析了县域经济信息化的战略定位、指导思想、指导方针、建设思路、目标,从建设县、乡、村纵向县域信息网络和建设各领域横向县域信息网络构建县域经济信息化的框架结构,提出了发展的主要任务。第六章县域经济信息化发展路径分析—以河北省安平县为例。用案例分析法,从安平县经济发展状况、信息化发展现状、信息化发展需求、存在的主要问题、发展战略和目标、县域经济信息化的建设重点以及保障措施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印证了行文中的理论和方法,为其他县域经济信息化建设提供参考。第七章加快推进县域经济信息化的对策建议。以上述分析为基础,提出了增加资金投入,壮大信息化基础建设设施;提高信息化从业人员的信息素质;加大信息资源的利用效率;推进电子政务建设;优化信息化发展的政策环境;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创建特色产业,提高信息化水平等对策建议。县域经济信息化建设有利于加强城乡信息沟通,缩短城乡差距,实现城乡经济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县域经济市场化程度,全面提升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有利于整合信息资源服务农村、农业、农民,从根本上解决农民信息闭塞问题,通过信息引领农民致富,切实增加农民收入,繁荣农村经济,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有利于引进发达地区先进的管理理念、高新技术和大量的信息,引发思想观念的转变,提高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促进公民素质的提高,加速县域经济社会全面进步发展;有利于强化政府服务职能,提高服务经济的能力,优化县域经济发展环境,对县域经济发展起到了广泛的指导和示范作用。
王冰[7](2008)在《徐州电信宽带业务营销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宽带业务作为信息化过程中最富有生命力的业务,前景广阔,宽带网络建设使各个领域的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等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推进了社会发展领域的变革。宽带业务领域早已是各个固网运营商投入大量人力、资金互相争夺的领域。江苏省徐州电信作为徐州地区互联网宽带业务的主导电信运营商,充分强化自身在宽带业务方面的核心优势,树立专业宽带服务品牌,充分发掘各类用户的需求,提高宽带内容服务和增值服务的多样化,开发灵活的资费政策及个性化的解决方案,不断提高徐州电信宽带业务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本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分析了徐州电信宽带业务所处的市场宏观及微观环境,并运用五力模型SWOT矩阵模型进行了竞争状况分析。第二部分在调查问卷的基础上运用大量的数据图表分析进行消费者行为影响因素及过程分析。第三部分通过大量调研数据的分析,对徐州电信宽带业务的营销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对徐州电信宽带业务进行了有效的目标市场选择及市场定位,以有效的获得竞争优势。第四部分通过把4P和4C理论相结合起来的应用方式,在产品策略方面,注重研究新产品开发,服务创新管理和品牌策略;在价格策略方面,运用模型剖析徐州电信宽带业务的实际定价;在促销策略方面,综合广告策略,销售促进,创新直接营销来具体探讨;在渠道策略方面,详尽分析和设计了销售渠道及重点客户关系管理策略。第五部分提出了营销策略实施的建议与控制,提出徐州电信宽带业务应由关系营销向文化营销方向发展的策略。本文以徐州电信宽带业务的发展为主线,多层面进行论述。研究分析宽带新产品,营销新模式,对电信公司如何根据自身资源,搞好客户导向的服务营销,大力开发宽带业务市场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对徐州电信公司宽带业务的持续发展和领导决策提供了参考。
李鹏生[8](2007)在《深圳电信宽带服务营销策略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我国电信业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但是随着我国电信市场的不断扩大,所暴露出来的电信服务问题亦越来越显着。提升电信服务质量成为电信企业面临的关键问题之一。电信业是一个服务型的行业。服务是电信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也是电信业的价值所在。服务质量的好坏直接决定着一个电信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电信企业只有在服务上下功夫,切实改善服务质量,提高服务水平,才能真正赢得电信客户的满意和忠诚。为了争夺客户,电信运营商之间的竞争正从网络资源的竞争向差异化的服务竞争转变,服务已成为电信市场营销组合中举足轻重的要素。本文正是运用营销管理、战略管理、服务营销等MBA理论知识,结合深圳电信在宽带市场经营中的实际情况,在分析深圳电信宽带服务自身特征和市场特点两个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性的研究工作。本文采用了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规范分析为主和实证分析为辅的研究方法,对以下问题进行了研究:①深圳电信企业内外部宽带市场环境研究;②深圳电信宽带服务营销现状研究;③深圳电信宽带服务营销策略存在问题研究;④深圳电信宽带服务营销创新策略研究。在电信宽带业务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通过对深圳电信宽带服务营销策略的研究,提出一系列创新性的服务营销策略,旨在通过完善宽带服务营销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使其在竞争中赢得更大的市场份额和更大的收益。本文有关深圳电信宽带服务营销创新性策略研究中内容,对国内其它电信运营商深入开展服务营销具有一定可借鉴性和可推广性,同时对于深化服务营销理论在电信业的应用具有理论参考价值,对学术界也具有理论参考价值。
林穗芳[9](2007)在《电子编辑和电子出版物——概念、起源和早期发展》文中研究表明一、电子编辑和电子出版的概念"电子编辑"在英语中称"electronic editing"(简称e-diting),在法语中称"montage(?)lectronique",这个概念是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形成的,最先用于电视片的制作,后来逐步推广到音像资料的制作和其他出版领域。电影是法国人在19世纪末期的发明,预先把素材拍摄于胶片,用"montage"(蒙太奇)表示后期制作的剪辑和组合,英语在影视片制作过程中使用的
林穗芳[10](2007)在《电子编辑和电子出版物——概念、起源和早期发展》文中研究指明一、电子编辑和电子出版的概念"电子编辑"在英语中称"electronic editing"(简称e-diting),在法语中称"montage(?)lectronique",这个概念是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形成的,最先用于电视片的制作,后来逐步推广到音像资料的制作和其他出版领域。电影是法国人在19世纪末期的发明,预先把素材拍摄于胶片,用"montage"(蒙太奇)表示后期制作的剪辑和组合,英语在影视片制作过程中使用的
二、拨号上网对电话网影响的对策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拨号上网对电话网影响的对策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电信业生产率及其增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生产率研究现状 |
1.2.2 电信业生产率研究现状 |
1.2.3 电信业生产率研究述评 |
1.3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 论文研究方法及思路 |
1.5 本章小结 第2章 相关理论与方法综述 |
2.1 生产率的内涵 |
2.1.1 生产率的定义 |
2.1.2 生产率定义的发展 |
2.1.3 生产率的分类 |
2.2 生产率和生产率增长的测量 |
2.2.1 生产率水平的测量和比较 |
2.2.2 技术效率、配置效率、成本效率 |
2.2.3 规模效率 |
2.2.4 生产率增长和 TFP 指数的测量 |
2.3 生产率测度方法 |
2.3.1 参数方法 |
2.3.2 非参数方法 |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中国电信业发展历程及现状分析 |
3.1 电信业概述 |
3.1.1 电信的定义 |
3.1.2 电信业的内涵 |
3.1.3 电信业的技术经济特征 |
3.1.4 电信业的功能 |
3.2 中国电信业发展历程 |
3.2.1 中国电信业发展历程 |
3.2.2 中国电信业的市场结构 |
3.2.3 中国电信业发展主要特点 |
3.3 中国电信业发展现状分析 |
3.3.1 基础电信业务发展分析 |
3.3.2 增值电信业务发展分析 |
3.3.3 电信网络能力分析 |
3.3.4 电信固定资产投资分析 |
3.3.5 电信业经营效益分析 |
3.3.6 电信业地域发展差异分析 |
3.3.7 省级电信业发展情况分析 |
3.3.8 基础电信运营商发展情况分析 |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中国电信业资本存量及对国民经济贡献研究 |
4.1 中国电信业资本存量的估算 |
4.1.1 关键变量说明 |
4.1.2 电信业资本存量的计算 |
4.1.3 结果分析与讨论 |
4.2 中国电信业对国民经济的直接贡献 |
4.2.1 电信业的直接贡献率 |
4.2.2 电信业的拉动作用 |
4.2.3 电信业价格对 CPI 的下拉作用 |
4.3 电信业对国民经济的间接贡献 |
4.3.1 模型设计 |
4.3.2 指标选择说明 |
4.3.3 实证研究结果 |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中国电信业生产率测度实证研究 |
5.1 生产率测度模型 |
5.1.1 CCR 模型 |
5.1.2 BCC 模型 |
5.2 中国电信业生产率研究 |
5.2.1 指标选择说明 |
5.2.2 实证研究结果 |
5.2.3 研究结论 |
5.3 中国省际电信业生产率研究 |
5.3.1 指标选择说明 |
5.3.2 实证研究结果 |
5.3.3 研究结论 |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中国电信业生产率增长测度实证研究 |
6.1 生产率增长测度模型 |
6.1.1 距离函数 |
6.1.2 Malmquist 指数测度 |
6.1.3 Malmquist 生产率指数的分解 |
6.2 指标选择说明 |
6.3 实证研究 |
6.3.1 时间角度分析 |
6.3.2 地域角度分析 |
6.3.3 研究结论 |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中国电信业生产率提升对策研究 |
7.1 电信业重点发展方向 |
7.1.1 加快信息网络演进升级,统筹信息网络整体布局 |
7.1.2 全面深化信息服务应用,培育壮大新兴服务业态 |
7.1.3 推进三网融合全面展开,加快物联网产业化进程 |
7.1.4 提升安全应急保障能力,推进信息网络绿色发展 |
7.2 电信政策保障措施 |
7.2.1 加强战略规划指导,优化行业发展环境 |
7.2.2 加大财税金融支持,完善普遍服务机制 |
7.2.3 强化电信资源管理,完善市场监管体系 |
7.2.4 加强国际合作交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
7.3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及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创新点 |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
(2)新媒体技术条件下农业信息传播中“创新代理人”研究 ——以甘肃、青海农村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综述 |
1.2.1 我国农业信息传播研究现状 |
1.2.2 农业信息传播中新媒体研究现状 |
1.2.3 创新扩散理论与创新代理人研究 |
1.2.4 现有研究的缺憾 |
1.3 本文研究思路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甘肃、青海农村地区农业信息传播中新媒体应用状况分析 |
2.1 基础环境分析 |
2.1.1 甘肃、青海农业基本情况 |
2.1.2 农业信息传播环境分析 |
2.2 甘肃、青海农村地区农业信息传播中新媒体应用状况分析 |
2.2.1 农民信息接触情况分析 |
2.2.2 手机接触情况 |
2.2.3 电脑接触情况 |
2.3 甘肃、青海农村地区农业信息传播中新媒体应用困境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新媒体技术条件下农业信息传播中“创新代理人”角色分析 |
3.1 农村“创新代理人”出现的背景和意义 |
3.2 “创新代理人”在农业信息传播中扮演的角色分析 |
3.3 “创新代理人”在农业信息传播中的作用 |
3.4 农业信息传播中“创新代理人”必备的特质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甘肃、青海农村地区农业信息传播中典型“创新代理人”类型分析 |
4.1 农村干部 |
4.1.1 农村干部农业信息传播模式 |
4.1.2 农村干部农业信息传播模式优势分析 |
4.1.3 农村干部农业信息传播模式局限性分析 |
4.2 农业信息员 |
4.2.1 农业信息员农业信息传播模式 |
4.2.2 农业信息员农业信息传播模式优势分析 |
4.2.3 农业信息员农业信息传播模式局限性分析 |
4.3 农业生产模范 |
4.3.1 农业生产模范农业信息传播模式 |
4.3.2 农业生产模范农业信息传播模式优势分析 |
4.3.3 农业生产模范农业信息传播模式局限性分析 |
4.4 农业技术服务员 |
4.4.1 农业技术服务员农业信息传播模式 |
4.4.2 农业技术服务员农业信息传播模式优势分析 |
4.4.3 农业技术服务员农业信息传播模式局限性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新媒体技术条件下农业信息传播中“创新代理人”机制存在问题和对策建议 |
5.1 现有农业信息传播中“创新代理人”机制存在的问题 |
5.2 完善农村“创新代理人”机制的对策及建议 |
5.2.1 创新机构方面 |
5.2.2 创新代理人方面 |
5.2.3 受众方面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语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局限性 |
6.3 未来研究设想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录 |
(3)互联网用户接入行为分析及控制系统的分析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课题任务 |
1.3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互联网业务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
2.1 互联网业务发展的现状 |
2.1.1 互联网用户规模及增长率 |
2.1.2 互联网接入方式 |
2.1.3 互联网接入资费方式 |
2.1.4 互联网应用类型 |
2.2 互联网业务发展存在的问题 |
2.2.1 非法接入 |
2.2.2 非法VoIP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系统需求分析 |
3.1 系统基本目标 |
3.1.1 系统总体目标 |
3.1.2 系统功能目标 |
3.1.3 系统运行目标 |
3.2 功能需求分析 |
3.2.1 非法接入监控模块 |
3.2.2 VOIP监控模块 |
3.2.3 P2P流量监控模块 |
3.2.4 全业务分析模块 |
3.2.5 系统管理模块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系统设计 |
4.1 系统总体设计 |
4.1.1 系统运行环境 |
4.1.2 系统硬件结构 |
4.1.3 系统网络结构 |
4.1.4 系统功能框架 |
4.2 系统功能设计 |
4.2.1 非法接入监控模块 |
4.2.2 VOIP监控模块 |
4.2.3 P2P流量监控模块 |
4.2.4 全业务分析模块 |
4.2.5 系统管理模块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统应用 |
5.1 系统实现 |
5.2 系统运行结果展示 |
5.2.1 系统登陆 |
5.2.2 非法接入监控管理 |
5.2.3 VOIP监控管理 |
5.2.4 P2P流量监控管理 |
5.2.5 全业务分析管理 |
5.3 业务流程 |
5.3.1 锁定潜在用户 |
5.3.2 针对性政策 |
5.4 对外解释及其营销 |
5.4.1 对外解释依据 |
5.4.2 营销脚本 |
5.4.3 工作实施 |
5.5 营销成果解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束语 |
6.1 论文工作总结 |
6.2 问题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美日两国信息社会建设与发展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和问题的提出 |
1.2 信息社会相关概念 |
1.2.1 信息技术革命与信息技术的发展、普及和应用 |
1.2.2 信息产业发展 |
1.2.3 信息资源管理、开发利用 |
1.2.4 信息网络建设 |
1.2.5 IT人才队伍建设 |
1.2.6 信息制度环境完善 |
1.3 文献综述 |
1.3.1 美国信息社会的相关研究 |
1.3.2 日本信息社会的相关研究 |
1.3.3 美日两国信息社会比较的相关研究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5 创新和不足 |
1.5.1 创新 |
1.5.2 问题和不足 |
2 美日两国信息技术发展比较 |
2.1 美国信息技术发展 |
2.1.1 信息基础技术 |
2.1.2 信息系统技术 |
2.1.3 信息应用技术 |
2.2 日本信息技术发展 |
2.2.1 信息基础技术 |
2.2.2 信息系统技术 |
2.2.3 信息应用技术 |
2.3 美日两国比较 |
3 美日两国信息产业发展比较 |
3.1 美国信息产业发展 |
3.1.1 推动要素 |
3.1.2 发展 |
3.1.3 IT外包 |
3.2 日本信息产业发展 |
3.2.1 发展背景 |
3.2.2 发展情况 |
3.2.3 IT外包 |
3.3 美日两国比较 |
4 美日两国信息化发展比较 |
4.1 美国信息化发展 |
4.1.1 企业信息化 |
4.1.2 电子商务 |
4.1.3 政府信息化 |
4.1.4 家庭和个人生活信息化 |
4.1.5 教育信息化 |
4.1.6 农业信息化 |
4.2 日本信息化发展 |
4.2.1 企业信息化 |
4.2.2 电子商务 |
4.2.3 政府信息化 |
4.2.4 家庭和个人生活信息化 |
4.2.5 教育信息化 |
4.2.6 农业信息化 |
4.3 美日两国比较 |
5 美日两国信息资源管理、开发和利用比较 |
5.1 美国信息资源管理、开发和利用 |
5.1.1 信息资源管理 |
5.1.2 信息资源开发利用 |
5.2 日本信息资源管理、开发和利用 |
5.2.1 信息资源管理 |
5.2.2 信息资源开发利用 |
5.3 美日两国比较 |
6 美日两国信息网络建设比较 |
6.1 美国信息网络建设 |
6.1.1 第一、第二代网络发展 |
6.1.2 下一代网络建设 |
6.2 日本信息网络建设 |
6.2.1 第一代、第二代网络发展 |
6.2.2 下一代网络建设 |
6.3 美日两国比较 |
7 美日两国IT人才队伍建设比较 |
7.1 美国IT人才队伍建设 |
7.1.1 信息技术教育与培训 |
7.1.2 IT人才引进 |
7.1.3 人才激励机制 |
7.2 日本IT人才队伍建设 |
7.2.1 信息技术教育和培训 |
7.2.2 IT人才引进 |
7.2.3 人才激励机制 |
7.3 美日两国比较 |
8 美日两国信息制度环境比较 |
8.1 美国信息制度建设 |
8.1.1 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
8.1.2 推动信息安全保障发展 |
8.1.3 支持信息业行会组织 |
8.1.4 推进信息国际化 |
8.2 日本信息制度建设 |
8.2.1 IT国家基本战略 |
8.2.2 e-Japan系列战略、计划 |
8.2.3 信息安全总体战略 |
8.2.4 u-Japan战略 |
8.2.5 IT新改革战略 |
8.3 美日两国比较 |
9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9.1 研究结论 |
9.1.1 美日两国信息社会的建设与发展走在世界前列 |
9.1.2 美日两国信息社会是信息技术、信息产业和信息化的全面发展 |
9.1.3 信息社会制度建设是信息社会发展的基本保证 |
9.1.4 IT人才是信息社会建设与发展的关键 |
9.1.5 政府在信息社会建设与发展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
9.1.6 美日两国信息社会建设与发展研究对我国具有重要意义 |
9.2 推进中国信息社会建设与发展的政策建议 |
9.2.1 提高对信息社会的认识,增强发展信息社会的紧迫性 |
9.2.2 加强研究开发,推进信息技术革命和信息技术进步 |
9.2.3 推动信息产业发展,实现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 |
9.2.4 推进信息化全面发展,努力提高信息化水平 |
9.2.5 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消除数字鸿沟 |
9.2.6 加强信息社会法制建设 |
9.2.7 加强IT人才队伍建设 |
9.2.8 推动政府信息公开 |
9.2.9 建立健全信息资源的市场运作机制 |
9.2.10 建立与信息社会全面发展相适应的领导体制 |
10 理论思考 |
10.1 信息社会的内涵与基本特征 |
10.1.1 信息社会的内涵 |
10.1.2 信息社会的基本特征 |
10.2 信息社会建设与发展的基本内容及其相互关系 |
10.2.1 信息社会是信息技术、信息产业与信息化的全面发展 |
10.2.2 信息技术、信息产业和信息化是信息社会建设与发展的基本内容 |
10.2.3 信息技术是推进信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
10.2.4 信息产业是信息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 |
10.2.5 信息化是信息社会发展的基本标志 |
10.2.6 "信息社会建设与发展"的含义 |
10.3 信息社会与工业社会的区别 |
10.3.1 信息生产力成为最革命、最活跃的社会发展因素 |
10.3.2 信息越来越成为最重要的经济社会资源 |
10.3.3 信息化和工业化的关系 |
10.4 信息技术革命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理 |
10.4.1 信息技术革命对市场的作用 |
10.4.2 信息化对企业的影响 |
10.4.3 信息技术革命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 |
10.4.4 信息技术革命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理 |
参考文献 |
后记 |
(5)中国电信产业互联互通接入定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已有研究综述 |
1.2.1 接入定价应考虑的因素 |
1.2.2 接入定价的制定者 |
1.2.3 接入定价的原则 |
1.2.4 接入定价的方法 |
1.2.5 接入定价效益分析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及结构 |
1.4.1 核心观点 |
1.4.2 主要内容 |
1.4.3 写作框图 |
1.5 研究方法 |
1.6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2. 电信网络与互联互通 |
2.1 电信网络 |
2.1.1 电信的含义 |
2.1.2 电信网络 |
2.1.3 电信产业的网络经济特征 |
2.2 电信产业的互联互通 |
2.2.1 互联互通的含义 |
2.2.2 互联互通的方式 |
2.2.3 互联互通的产生背景 |
2.2.4 互联互通的意义 |
2.3 互联互通存在的问题 |
2.3.1 技术问题 |
2.3.2 服务质量问题 |
2.3.3 监管问题 |
2.3.4 接入定价问题 |
2.4 各国互联互通现行做法 |
2.4.1 国外对运营商互联互通义务的规定 |
2.4.2 我国的互联互通规范 |
2.4.3 成效与问题 |
2.5 小结 |
3. 接入定价的形成原理 |
3.1 电信价格体系 |
3.1.1 按照业务划分 |
3.1.2 按照流程划分 |
3.1.3 按照管理方式划分 |
3.2 接入定价的方式及其问题分析 |
3.2.1 互不结算 |
3.2.2 基于资费结算 |
3.2.3 基于成本结算 |
3.3 接入定价影响因素分析 |
3.3.1 接入定价的成本 |
3.3.2 终端价格的形式 |
3.3.3 市场需求 |
3.3.4 企业竞争行为 |
3.3.5 电信产业市场结构 |
3.3.6 接入定价的制定者 |
3.4 小结 |
4. 互联互通的成本和收益分析 |
4.1 互联互通的成本 |
4.1.1 互联成本的分类 |
4.1.2 互联成本的测算 |
4.1.3 互联成本测算例证 |
4.2 互联互通的收益 |
4.2.1 收益的分类 |
4.2.2 网络的收益 |
4.2.3 收益的分配 |
4.3 小结 |
5. 接入定价模型设计 |
5.1 基本模型 |
5.1.1 模型框架 |
5.1.2 基本假设 |
5.1.3 模型分析 |
5.2 讨论 |
5.2.1 终端价格的确定 |
5.2.2 终端价格的调整 |
5.2.3 区间上下限的博弈 |
5.3 本模型的特点 |
5.3.1 定性分析 |
5.3.2 定量分析 |
5.4 小结 |
6. 互联互通监管对策建议 |
6.1 目前互联互通监管存在问题分析 |
6.2 完善互联互通监管的对策 |
6.2.1 修改现有法规缺乏操作性和有效性条款 |
6.2.2 对网间质量标准用技术手段予以监管 |
6.2.3 建立和完善企业领导问责制 |
6.3 小结 |
附录 |
附录I 重组后中国电信市场各个电信运营商 SWOT分析 |
附录II 资费改革和体制改革对我国电信业产生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后记 |
(6)县域经济信息化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信息化相关理论综述 |
1.2.2 区域经济理论综述 |
1.2.3 县域经济研究综述 |
1.2.4 县域经济信息化理论综述 |
1.2.5 对现有研究的评述 |
1.3 研究思路、方法、主要内容 |
1.3.1 研究思路、框架结构与内容布局 |
1.3.2 研究方法 |
1.4 主要创新点 |
2 县域经济信息化经济学分析 |
2.1 县域经济信息化的动因分析 |
2.1.1 以信息化推进农业产业化 |
2.1.2 以信息化提升县域经济工业化 |
2.1.3 以农业信息化加速农村城镇化 |
2.1.4 以信息化增强县域经济国际竞争力 |
2.2 县域经济信息化需求分析 |
2.2.1 提高生产要素贡献率的需要 |
2.2.2 转变生产方式的需要 |
2.2.3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需要 |
2.2.4 提高经济运行效率的需要 |
2.2.5 切实解决三农问题的需要 |
2.3 县域经济信息化供给分析 |
2.3.1 县域经济信息化改变了产品的供需结构 |
2.3.2 县域经济信息化优化投资结构 |
2.3.3 县域经济信息化降低物流成本 |
2.4 县域经济信息化成本收益分析 |
2.4.1 县域经济信息化的成本分析 |
2.4.2 县域经济信息化的效益分析 |
2.4.3 县域经济信息化效益评价 |
2.5 县域经济信息化效应分析 |
2.5.1 县域经济信息化的生产成本和风险降低效应 |
2.5.2 县域经济信息化的物流成本降低效应 |
2.5.3 县域经济信息化的竞争力提升效应 |
2.5.4 县域经济信息化的社会经济促进效应 |
3 县域经济信息化现状与问题 |
3.1 国际现状 |
3.1.1 美国 |
3.1.2 日本 |
3.1.3 韩国 |
3.1.4 印度 |
3.2 国内现状 |
3.2.1 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
3.2.2 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状况 |
3.2.3 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应用情况 |
3.3 主要问题 |
3.3.1 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薄弱 |
3.3.2 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水平低 |
3.3.3 信息化人才缺乏,信息接受群体基础素质低 |
3.3.4 信息化政策环境不健全 |
3.4 国际信息化发展的启示 |
3.4.1 政府主导、市场运作,重视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 |
3.4.2 建立专门组织机构、形成有效管理体系 |
3.4.3 以公众需求为导向,提供“一站式”服务 |
3.4.4 重视人才培养,缩小“数字鸿沟” |
3.4.5 制定和出台相关法律法规 |
3.4.6 注重先行试点示范、不断提高完善 |
4 县域经济信息化影响因素分析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1 影响因素分析 |
4.1.1 县域经济发展实力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
4.1.2 社会主体素质的影响 |
4.1.3 基础设施建设的影响 |
4.1.4 信息技术应用水平的影响 |
4.1.5 制度因素的影响 |
4.1.6 政府在信息化中的影响作用 |
4.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2.1 评价目标 |
4.2.2 县域经济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原则 |
4.2.3 县域经济信息化指标体系基本框架建立的依据 |
4.2.4 县域经济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基本框架 |
4.3 实证分析 |
5 县域经济信息化的发展战略 |
5.1 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
5.1.1 指导思想 |
5.1.2 基本原则 |
5.2 战略定位 |
5.3 县域经济信息化总体框架构成 |
5.3.1 服务主体 |
5.3.2 应用平台 |
5.3.3 应用及服务系统 |
5.3.4 信息资源 |
5.3.5 信息基础设施 |
5.3.6 管理法规和标准规范 |
5.4 县域经济信息化发展战略实施路径 |
5.4.1 建设县、乡、村纵向县域信息网络 |
5.4.2 建设各产业领域横向县域信息网络 |
5.5 县域经济信息化发展模式分析与选择 |
5.5.1 县域经济信息化发展模式分类 |
5.5.2 县域经济信息化发展模式选择 |
5.6 县域经济信息化发展战略任务 |
5.6.1 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
5.6.2 推进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
5.6.3 加快应用系统建设 |
6 县域经济信息化发展实证分析—以河北省安平县为例 |
6.1 安平县县域经济发展概况 |
6.1.1 经济基础 |
6.1.2 特色产业 |
6.2 安平县信息化发展现状 |
6.2.1 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迅速 |
6.2.2 涉农信息服务初步展开 |
6.2.3 企业信息化步伐明显加快 |
6.2.4 电子政务建设取得实效 |
6.2.5 社会服务信息化逐步推进 |
6.2.6 组织保障体系比较健全 |
6.3 安平县经济信息化需求调查分析 |
6.3.1 农村用户信息需求调研分析 |
6.3.2 企业信息需求调研分析 |
6.3.3 城镇居民信息需求调研分析 |
6.3.4 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 |
6.4 主要问题分析 |
6.4.1 基础设施薄弱 |
6.4.2 信息资源的开发严重不足,资源不能共享 |
6.4.3 企业信息化进程缓慢 |
6.4.4 接受信息的人员素质较差 |
6.4.5 信息化的外部环境不健全 |
6.4.6 城乡信息化建设差别大 |
6.5 安平县经济信息化发展战略和目标 |
6.5.1 发展战略 |
6.5.2 基本原则 |
6.5.3 发展目标 |
6.6 县域经济信息化的建设重点 |
6.6.1 推进面向“三农”的信息服务 |
6.6.2 利用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 |
6.6.3 通过信息化推动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
6.6.4 推进电子政务建设 |
6.6.5 提高社会领域信息化水平 |
6.6.6 加强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 |
7 县域经济信息化发展对策措施 |
7.1 构建合理的组织保障体系 |
7.1.1 组织保障体系构成 |
7.1.2 明确各行为主体的责任与义务 |
7.1.3 协调组织机构及行为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 |
7.2 实施多元化投融资,加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
7.2.1 借鉴加拿大资金解决途径 |
7.2.2 科学合理运用有限资金 |
7.2.3 加快网络基础设施建设 |
7.2.4 建立信息网络体系 |
7.3 克服各级信息意识缺位现象,提高信息化水平 |
7.3.1 加强培训提高各级政府及科技人员的信息意识和技能 |
7.3.2 县域经济信息化培训的内容和途径 |
7.4 实施品牌战略,拉动县域经济信息化内涵式发展 |
7.4.1 县域经济信息化内涵式发展的必要性 |
7.4.2 发展特色产业的路径和内容 |
7.4.3 建立县域特色产业的信息服务平台 |
7.5 推进面向“三农”的信息服务 |
7.5.1 推进农村信息网络的整合和延伸 |
7.5.2 加快涉农信息服务体系的建设 |
7.5.3 利用信息技术加快农业产业化的步伐 |
7.6 县域经济信息化的其它配套措施 |
7.6.1 搞好信息资源规划,建立信息指标体系 |
7.6.2 加强资源整合,建立信息资源共享体系 |
7.6.3 加强基础数据库建设,建立信息综合采集体系 |
7.6.4 加快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建立信息公开体系 |
7.6.5 加强安全防范,建立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7)徐州电信宽带业务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意义 |
1.3 研究思路和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论文研究的内容 |
1.3.3 论文研究的方法 |
1.4 论文框架图 |
2 理论综述 |
2.1 宽带相关知识 |
2.1.1 宽带的概念及界定 |
2.1.2 宽带网 |
2.1.3 宽带接入技术 |
2.2 有关营销调研的理论 |
2.2.1 市场调研的内容 |
2.2.2 市场调研的步骤 |
2.3 市场细分与定位 |
2.4 波特的五种竞争力模型 |
2.5 营销组合理论 |
2.6 消费者行为理论 |
3 徐州电信公司宽带业务市场营销环境分析 |
3.1 徐州电信公司宽带业务概述 |
3.2 徐州电信公司宽带业务的市场营销环境分析 |
3.2.1 徐州电信公司宽带业务的宏观环境 |
3.2.2 行业结构现状及因素分析 |
3.2.3 徐州电信公司宽带业务的微观环境 |
3.2.4 徐州电信公司宽带业务的竞争状况分析 |
3.3 徐州电信公司宽带业务SWOT矩阵综合分析 |
3.3.1 外部环境中的机会(Opportunities) |
3.3.2 外部环境中的威胁(Threats) |
3.3.3 企业内部的优势(Strength) |
3.3.4 企业内部劣势(Weakness) |
3.3.5 SWOT分析结果 |
4 消费者行为分析 |
4.1 用户特征和网络服务使用情况调查 |
4.1.1 用户特征调查结果 |
4.1.2 用户对宽带服务的使用情况调查结果 |
4.1.3 用户对徐州电信服务的满意度与建议调查结果 |
4.1.4 非电信宽带用户情况调查结果 |
4.2 徐州电信公司宽带业务的消费者行为分析 |
4.2.1 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的主要因素 |
4.2.2 消费者购买过程分析 |
5 徐州电信公司宽带业务的营销现状 |
5.1 徐州电信公司宽带业务的营销现状 |
5.1.1 企业的营销理念现状分析 |
5.1.2 经营现状分析 |
5.1.3 营销策略现状 |
5.2 徐州电信公司宽带业务营销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 |
6 徐州电信公司宽带业务目标市场选择及市场定位 |
6.1 徐州电信公司宽带业务的市场细分 |
6.2 徐州电信公司宽带业务的目标市场选择 |
6.2.1 评估细分市场 |
6.2.2 徐州电信公司宽带业务目标市场选择 |
6.3 进行市场定位获得竞争优势 |
6.3.1 选择并实施市场定位策略 |
6.3.2 接入技术定位 |
7 徐州电信公司宽带业务营销组合策略 |
7.1 徐州电信公司宽带业务产品策略 |
7.1.1 产品策略分析 |
7.1.2 新产品开发策略 |
7.1.3 产品服务创新策略 |
7.1.4 品牌策略 |
7.2 徐州电信公司宽带业务价格策略 |
7.2.1 产品定价的因素和成本构成 |
7.2.2 徐州电信公司宽带业务的产品定价策略 |
7.2.3 模型定价策略 |
7.2.4 面对竞争者降价的策略 |
7.3 徐州电信公司宽带业务促销策略 |
7.3.1 促销策略 |
7.3.2 促销传播策略 |
7.4 徐州电信公司宽带业务渠道策略 |
7.4.1 营销渠道的理念 |
7.4.2 营销渠道分析及设计 |
7.4.3 徐州电信公司宽带业务营销渠道具体策略 |
7.4.4 徐州电信公司宽带业务重点客户关系管理策略 |
8 徐州电信公司宽带业务营销策略实施建议 |
8.1 建立全新的市场营销理念 |
8.2 人员和组织及制度的保证 |
8.2.1 人员的选择与调整 |
8.2.2 建立三层组织服务体系 |
8.2.3 建立制度创新保障体系 |
8.3 应由关系营销向文化营销方向发展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8)深圳电信宽带服务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解决的问题 |
1.4 研究方法 |
1.5 基本思路与论文框架 |
2 服务营销理论概述 |
2.1 服务营销基本概念 |
2.2 服务营销营销学的兴起与发展 |
2.3 电信服务营销理论概述 |
2.4 小结 |
3 深圳电信及其内外部环境分析 |
3.1 国内电信业的基本发展状况 |
3.2 深圳电信基本状况简介 |
3.3 深圳电信内部环境研究 |
3.4 深圳电信外部环境研究 |
3.5 小结 |
4 深圳电信宽带服务营销现状分析 |
4.1 国内宽带服务营销基本状况 |
4.2 深圳电信宽带服务市场细分 |
4.3 深圳电信宽带服务营销策略分析 |
4.4 小结 |
5 深圳电信宽带服务营销策略存在问题分析 |
5.1 国内电信业普遍存在持续性服务创新不足 |
5.2 电信服务质量和宽带产品质量方面的申诉率呈上升趋势 |
5.3 服务品牌营销滞后于消费者期望值的提升 |
5.4 企业管理规范与制度的缺乏和服务执行力相对弱化 |
5.5 对消费者宽带知识培训的延伸服务不足 |
5.6 小结 |
6 深圳电信宽带服务营销创新策略研究 |
6.1 以电信产品特性为基础开展服务营销 |
6.2 以内部营销为核心培育全员服务意识 |
6.3 引入服务质量差距模型缩小和消除服务差距 |
6.4 以完备的服务体系对宽带营销过程进行全程质量控制 |
6.5 小结 |
7 结论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性 |
7.3 局限性 |
7.4 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四、拨号上网对电话网影响的对策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电信业生产率及其增长研究[D]. 王晨奎. 吉林大学, 2013(08)
- [2]新媒体技术条件下农业信息传播中“创新代理人”研究 ——以甘肃、青海农村地区为例[D]. 李博威. 兰州大学, 2013(11)
- [3]互联网用户接入行为分析及控制系统的分析与设计[D]. 张静. 北京邮电大学, 2010(02)
- [4]美日两国信息社会建设与发展的比较研究[D]. 李理. 东北财经大学, 2009(05)
- [5]中国电信产业互联互通接入定价研究[D]. 李楠. 江西财经大学, 2009(03)
- [6]县域经济信息化发展战略研究[D]. 张洪刚. 河北农业大学, 2008(08)
- [7]徐州电信宽带业务营销策略研究[D]. 王冰. 西安理工大学, 2008(01)
- [8]深圳电信宽带服务营销策略研究[D]. 李鹏生. 西北大学, 2007(04)
- [9]电子编辑和电子出版物——概念、起源和早期发展[J]. 林穗芳. 中国编辑研究, 2007(01)
- [10]电子编辑和电子出版物——概念、起源和早期发展[A]. 林穗芳. 中国编辑研究(2006),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