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治疗泌尿道感染的新型疫苗(论文文献综述)
王颖[1](2021)在《诱导肺部Th17应答的重组双亚单位铜绿假单胞菌疫苗设计、构建及其保护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背景: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PA)是战创伤感染、院内获得性感染最常见的病原菌之一。为应对PA感染高发和高度耐药的问题,在研发新型抗生素的同时,研发PA疫苗亦迫在眉睫。迄今为止虽有多个PA疫苗进入了临床试验阶段,但仍没有PA疫苗获批上市。综合分析,现阶段PA疫苗主要依赖血清特异性抗体发挥保护效果,而无法在感染入侵的第一线发挥作用。此外,PA基因组的高度多样性也可能是现阶段疫苗研发失败的原因。因此高效诱导广谱的粘膜保护应答是成功研制PA疫苗的关键。疫苗诱导的Th17(T helper cell 17)应答在抵抗肺部病原体感染的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Th17应答不依赖血清特异性抗体,而主要通过募集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等途径发挥广谱保护效果。组织驻留记忆T细胞(Tissue resident memory T cell,TRM)长期存在于非淋巴器官,在局部粘膜组织(如皮肤、呼吸道等)发挥免疫监察和快速应对病原体感染的作用。PA感染后细胞因子IL-17A显着升高,抗体中和IL-17A后PA感染症状显着加重。减毒PA疫苗能够通过诱导Th17应答发挥抵御多种血清型PA感染的保护作用。因此我们推测鉴定可诱导粘膜Th17应答的保护性抗原,将是成功研制PA疫苗的关键。研究目的:1.基于重组PA蛋白抗原库筛选高效诱导肺部Th17应答的保护性抗原。2.明确保护性抗原中诱导Th17应答的优势表位,并以此为基础设计和构建亚单位疫苗,并研究其保护效果和机制。3.探索TRM细胞在PA疫苗介导的免疫保护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方法:1.制备10个纯度高、稳定性好的可溶PA抗原并经滴鼻免疫小鼠,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肺部Th17(CD3+CD4+IL-17A+)细胞的比例和数量,评价候选抗原诱导肺部Th17应答水平的能力;采用致死剂量PA攻毒免疫后小鼠,评价候选抗原的保护效果。2.通过抗原特异性CD4+T细胞过继实验、IL-17A KO小鼠及IL-17A中和实验明确新抗原re Pcr V和re Amp C的免疫保护效果与Th17应答的关系。3.将抗原re Pcr V分别滴鼻免疫和肌注免疫小鼠,攻毒后从生存率、肺组织病理改变、细菌定植以及促炎细胞因子浓度方面比较两种免疫方式的保护效果;检测免疫后血清中anti-re Pcr V抗体效价及其OPK活性;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肺部re Pcr V特异性Th17比例和数量。4.利用ELISpots鉴定re Pcr V和re Amp C中诱导Th17应答的优势表位,再构建并制备双亚单位抗原PVAC;将PVAC滴鼻免疫小鼠,检测其抗体效价和肺部Th17应答水平;用四株不同血清型PA临床菌株评价PVAC的广谱保护效果。5.将re Pcr V滴鼻免疫小鼠,利用流式细胞术、免疫荧光检测小鼠肺部IL-17A+CD4+TRM(CD44highCD4+CD69+CD62L-IL-17A+)的数量和比例;利用FTY720清除循环淋巴细胞后,攻毒后观察小鼠生存率、感染症状等指标变化,评价IL-17A+CD4+TRM的保护效果;亚致死剂量PA攻毒免疫后小鼠,检测感染后IL-17A+CD4+TRM比例及数量变化,抗体中和IL-17A和IFN-γ实验研究IL-17A+CD4+TRM的保护机制。研究结果:第一部分:铜绿假单胞菌诱导Th17应答的保护性抗原筛选1.诱导Th17应答水平排名前三的抗原是re Opr L、re Amp C和re Pcr V,其免疫后小鼠生存率分别为50%、50%和100%,其余候选抗原组小鼠生存率与对照组比均无显着差异。re Amp C和re Pcr V为本研究首次发现可诱导Th17应答的保护性抗原。2.Re Pcr V滴鼻免疫组(I.n)小鼠生存率显着高于肌注免疫组(I.m)。与I.m组相比,I.n组肺部炎症较轻、细菌定植量和促炎细胞因子水平较低,表明re Pcr V滴鼻免疫保护效果优于肌注免疫。虽然I.n组血清anti-re Pcr V Ig G效价显着低于I.m组,但两种免疫血清的OPK活性无显着差异;I.n组诱导肺部re Pcr V特异性Th17细胞的比例及数量显着高于I.m组。第二部分:re Pcr V和re Amp C保护效果依赖于Th17应答1.过继re Pcr V或re Amp C滴鼻免疫小鼠来源的CD4+T细胞给naive小鼠,攻毒后发现其肺部细菌定植量、肺部炎症改变和炎症因子水平显着低于对照组;经re Pcr V或re Amp C免疫的IL-17A KO小鼠,攻毒后生存率分别为30%和10%,显着低于野生型小鼠;经re Pcr V或re Amp C免疫小鼠使用抗体中和IL-17A后,攻毒后的生存率分别降低至30%和0%,显着低于对照组。2.Re Amp C滴鼻免疫小鼠的血清特异性抗体无显着OPK活性。第三部分:诱导Th17应答的表位筛选及融合疫苗构建和保护效果评价1.Re Pcr V中诱导Th17应答的优势表位分别为Pcr V8-25、Pcr V29-46、Pcr V43-60、Pcr V57-74、Pcr V64-81、Pcr V78-95、Pcr V92-109、Pcr V106-123、Pcr V197-214、Pcr V218-235;Re Amp C中诱导Th17应答的优势表位为Amp C64-81、Amp C78-95、Amp C99-116、Amp C155-172、Amp C169-186、Amp C183-200、Amp C204-221、Amp C281-298。2.成功构建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多表位融合疫苗抗原PVAC(取re Pcr V N端[27Glu-126Gly]用GSGGSG Linker连接至re Amp C全长),经纯化后获得纯度为87.6%的PVAC蛋白;PVAC免疫后血清抗体效价及肺部Th17应答水平均显着高于未免疫组;PVAC免疫小鼠后分别使用致死剂量的临床菌株PA 464、PA XN-1、PA ZNJ004和PA 451(血清型分别为F、I、J和A型)攻毒,小鼠生存率分别为70%、60%、100%和50%,均显着高于未免疫组。第四部分:TRM在re Pcr V滴鼻免疫增强保护的作用机制研究1.Re Pcr V滴鼻免疫后肺CD4+IL-17A+TRM细胞的比例显着高于未免疫组,但CD4+IFN-γ+TRM细胞的比例无显着变化;免疫荧光结果显示,re Pcr V免疫组小鼠肺CD69+IL-17A+细胞较未免疫组明显增多;RT-PCR结果表明,re Pcr V免疫后肺CD4+T细胞Hobit、Blimp-1和RORγt的m RNA水平显着高于未免疫组,而T-bet的m RNA水平与未免疫组相比无显着差异。2.FTY720耗竭循环淋巴细胞后致死剂量PA攻毒小鼠,结果显示re Pcr V免疫组小鼠生存率为50%,显着高于未免疫组;亚致死剂量攻毒后免疫组小鼠的疾病评分、体重变化、肺部细菌定植量及炎症病理评分均显着低于未免疫组;re Pcr V免疫组小鼠肺部CD4+IL-17A+TRM细胞的比例显着高于未免疫组,免疫荧光观察发现re Pcr V滴鼻免疫组小鼠肺部CD69+IL-17A+细胞相较未免疫组明显增多;抗体中和IL-17A后re Pcr V免疫组小鼠生存率为0%,显着低于非特异性抗体处理组,而抗体中和IFN-γ后re Pcr V免疫组小鼠生存率无显着变化。研究结论及意义:1.首次发现滴鼻免疫re Pcr V和re Amp C能够诱导小鼠肺部保护性Th17应答。2.与肌注免疫相比,re Pcr V滴鼻免疫可增强免疫保护效果,与其诱导的肺部Th17应答相关。3.鉴定出re Pcr V和re Amp C中诱导Th17应答的优势表位,以此为基础成功构建并制备双亚单位融合抗原PVAC,并证明其可抵御四种不同血清型PA菌株的肺部感染。4.Re Pcr V滴鼻免疫可诱导小鼠肺部IL-17A+CD4+TRM细胞产生并在抗PA感染中发挥作用。5.PVAC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传统PA疫苗很难诱导粘膜应答和基因组高度变异的难题,为下一步成功研发PA疫苗打下坚实的基础,也为及其它呼吸道感染病原体疫苗的研发提供了思路。
陈虹亮[2](2021)在《不孕女性沙眼衣原体感染的流行病学、阴道菌群变化及其在生殖道感染中的作用》文中提出背景与目的:沙眼衣原体(Chlamydia trachomatis,CT)感染可引起沙眼、输卵管炎及不孕等多种疾病,还能促进HPV多个亚型混合感染,增加宫颈癌的发生率。此外,生殖道CT感染可导致机体阴道菌群结构发生显着变化,这种改变是否会反作用于CT感染的发生与发展目前还尚未清楚。近年来,女性不孕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CT作为不孕症的重要病原体,关于不孕女性群体CT感染的流行病学的相关资料甚少。因此,本研究首先通过收集5006例不孕女性、健康体检女性及妇科门诊就诊女性患者临床样本,研究不孕女性CT感染状况及其基因型分布、CT与HPV共感染特征及其与宫颈上皮内瘤变的相关性;然后应用16S rRNA测序等手段分析CT阴性、CT感染不孕女性患者及其治疗后阴道菌群的多样性;随后从细胞水平探讨不同组间CT感染患者阴道内差异优势菌及其代谢产物对CT感染力的影响;最后通过建立小鼠生殖道感染模型,从动物水平进一步探讨组间差异优势菌对衣原体感染后小鼠下生殖道、肠道衣原体清除的影响,以及在小鼠生殖系统、肠道病理损伤及其诱导宿主免疫应答中的作用。本研究从人群、细胞、动物三个水平对不孕女性CT感染的流行病学、阴道菌群变化及其在衣原体生殖道感染中的作用进行了系统地研究,为明确不孕女性CT感染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微生态调节干预治疗CT感染以及丰富CT的致病机制提供依据。方法:1.应用PCR扩增样本中CT质粒ORF2基因片段,对5006例临床样本进行CT筛查,再利用巢式PCR扩增CT DNA筛查阳性样本Omp1 VS1~VS2基因片段,扩增产物经测序后,根据Omp1 VS1~VS2基因序列的多态性进行CT分型。2.应用导流杂交与PCR扩增相结合技术,对21种HPV基因型,包括 HPV16、18、31、33、35、39、45、51、52、56、58、59、66、68 高危型 14 种、HPV6、11、42、43、44,CP8304(81)低危型6种及疑似高危型HPV53进行基因分型。3.以666例不孕女性患者为病例组,年龄为匹配因素按1:1比例进行病例对照匹配,分析体检中心、生殖中心及妇科门诊女性患者CT、HPV及其共感染率;以236例CT 阳性患者或778例HPV 阳性患者为病例组,年龄及临床科室为匹配因素进行1:1的病例对照匹配,分析CT、HPV感染率的相关性。4.应用 NEB Next(?)UltraTM DNA Library Prep 构建 DNA 文库后,采用二代高通量Illumina Nova测序平台对健康CT阴性、不孕CT阴性、不孕CT 阳性女性患者及其治疗后阴道分泌物进行细菌基因组16S rRNA扩增子测序,联合运用QIIME、MUSCLE、SILVA132、Cytoscape和Graphviz等软件对各组阴道菌群Alpha多样性、Beta多样性、NMDS、UPGMA和Network关联等进行分析,并利用qRT-PCR对不孕CT 阳性女性患者阴道分泌物中15种差异优势菌属进行验证。5.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UPLC-MS/MS)检测乳酸杆菌代谢产物中琥珀酰丙酮、非衍生化多种氨基酸及肉碱水平;乳酸酶电极法检测其乳酸水平;分光光度法检测其乳酸同分异构体L(+)乳酸和D(-)乳酸水平。6.分别以惰性、格氏、卷曲、詹氏、粘膜、罗伊及唾液乳酸杆菌代谢产物,或0~20 mM不同浓度的L(+)乳酸和D(-)乳酸在不同pH条件下刺激CT E型菌株或HeLa细胞,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FA)检测不同条件下衣原体包涵体形成单位(IFU),分析其剂量及酸度效应关系;利用台盼蓝染色法检测其对HeLa细胞活性的影响。7.分别在惰性乳酸杆菌代谢产物中加入终浓度10 mM的L(+)乳酸、D(-)乳酸,以无机HCl为平行对照刺激CT,应用IFA检测不同条件下衣原体IFU,分析乳酸同分异构体对CT拮抗作用的特异性。8.构建Cm生殖道感染小鼠模型,分别以2×109 CFU卷曲乳酸杆菌、罗伊乳酸杆菌、惰性乳酸杆菌及三种酸杆菌1:1:1混合物在Cm感染后接种小鼠生殖道进行干预,并通过qRT-PCR对乳酸杆菌干预是否成功进行验证。9.将35只4~6周龄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SPG、Cm、Cm+LC、Cm+LR、Cm+LN、Cm+Mix 及 Cm+Mix-P 组,每隔 3~7 d,收集小鼠阴道拭子和肛拭子样本,应用IFA法检测阴道拭子和肛拭子脱落细胞中不同时期衣原体的排菌量;ELISA法检测各时期阴道拭子中TNF-α、IFN-γ、IL-1β、IL-6及IL-10细胞因子水平;10.Cm感染后80 d,分离小鼠生殖系统、肠道组织,H&E染色后评估小鼠输卵管、子宫角、大肠及小肠组织病理损伤情况;应用ELISA法检测血清Ig G、Ig G1及Ig G2a亚类抗体水平;取小鼠脾细胞,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D4+、CD8+细胞水平,并以1 × l06 IFU经UV灭活的Cm刺激小鼠脾细胞,分别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脾细胞内CD8+/IFN-γ、CD4+/IFN-γ、CD8+/IL-4及CD4+/IL-4 水平,ELISA 法检测细胞上清 TNF-α、IFN-γ 及 IL-10细胞因子水平。结果:1.本研究发现CT总体感染率为4.7%(236/5006),不孕女性CT感染率为3.5%(23/666),体检中心及妇科门诊就诊女性患者CT 感染率分别为 3.8%(38/1006)、5.2%(175/3334),三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3);CT基因型流行以E型(30.1%,69/229)、F 型(23.1%,53/229)和 J 型(17.9%,41/229)为主,CT和HPV基因型分布无显着相关性(r=0.08,P=0.67)。2.青年女性(≤25岁)CT感染率显着高于>25岁年龄组女性(10.4%VS 4.0%,P<0.001),年龄和HPV感染是CT感染的危险因素(OR=0.496,P<0.001;OR=1.710,P<0.001);CT 感染是女性宫颈低级别病变的危险因素(OR=3.25,P=0.018),HPV感染是女性宫颈低级别、高级别病变或癌的危险因素(OR=6.89,P<0.001;OR=15.86,P<0.001)。3.通过Illumina Nova测序平台对CT阴性、CT感染患者及其治疗后等25例临床样本进行测序,共获得1,949,887条原始序列,经过质控筛选后获得1,639,766条高质量的序列,平均每个样品65,591条序列可用于后续数据分析,并且各样本Goods overage指数值均超过98%,提示测序深度合理,覆盖了样品中98%以上的细菌种系型,可以真实地反映样品中所含微生物的情况。4.不孕女性CT 阳性组衣原体门和放线菌门的相对丰度均高于不孕CT阴性组及其他组(P<0.05),而厚壁菌门和变形菌门的相对丰度低于不孕CT阴性组(P<0.01);不孕女性CT 阳性组乳酸杆菌属的相对丰度显着低于不孕CT阴性组(P<0.01),而经治疗后患者阴道内乳酸杆菌水平得到不同程度恢复,其相对丰度显着高于不孕女性CT 阳性组(P<0.01)。5.本批次CT和Cm在不同稀释度下的平均浓度分别为3.39×108 IFU/mL、5.15×108 IFU/mL;惰性、格氏、卷曲、詹氏、粘膜、罗伊及唾液乳酸杆菌代谢产物中乳酸浓度均显着高于MRS对照2~20倍(P<0.001),并显着高于琥珀酰丙酮等其他代谢产物(P<0.01),提示乳酸杆菌代谢产物均以乳酸为主要成分。6.本研究中7种乳酸杆菌代谢产物使CT感染力下降30%~90%,该拮抗作用呈剂量、时间及pH依赖模式,其中卷曲乳酸杆菌代谢产物作用较强,可使CT感染力下降约85%(P<0.01)、惰性乳酸杆菌代谢产物相对较弱(下降约45%),另外,各乳酸杆菌代谢产物pH调节到7时,其对CT感染力的拮抗作用均显着下降(P<0.01)。7.卷曲乳酸杆菌代谢产物中D(-)乳酸浓度显着高于其在惰性乳酸杆菌代谢产物中的含量(9.8 mM VS 0.6 mM,P<0.01),惰性乳酸杆菌代谢产物加入终浓度为10 mM D(-)乳酸较加入L(+)乳酸或单独惰性乳酸杆菌代谢产物其拮抗作用均显着增强(P<0.001);D(-)乳酸对CT感染力的拮抗作用显着高于L(+)乳酸或无机HCl(P<0.01),D(-)乳酸对CT感染力的拮抗作用呈剂量、pH依赖模式,提示D(-)乳酸是抑制CT感染的重要成分,合适的pH在D(-)乳酸拮抗CT感染的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乳酸杆菌代谢产物中可能还有其他成分对CT感染的拮抗具有协同作用。8.Cm+LC、Cm+LR、Cm+LN、Cm+Mix 及 Cm+Mix-P组小鼠生殖道感染Cm输卵管积水的发生率、肠道衣原体清除速度较Cm组无明显改变(P>0.05);Cm+Mix组小鼠下生殖道衣原体带菌量与Cm+Mix-P组比较差异无显着性差异(P>0.05),但Cm+Mix与Cm+LC组下生殖道衣原体带菌量较低Cm组显着减少(P<0.05);Cm+Mix组小鼠输卵管扩张及炎症程度评分均低于Cm组(P<0.05);所有实验组除个别小鼠小肠、大肠出现少量淋巴细胞和浆细胞外,其他均无典型炎症反应,各组小鼠小肠、大肠炎症评分无显着性差异(P>0.05)。9.Cm、Cm+LC、Cm+LR、Cm+LN、Cm+Mix 及 Cm+Mix-P组 TNF-α、IFN-γ、IL-1β及IL-6水平较SPG对照组均显着升高(P<0.05),而IL-10水平较SPG组无显着差异(P>0.05);此外,Cm+LC、Cm+LR、Cm+LN、Cm+Mix及Cm+Mix-P组小鼠阴道分泌物中TNF-α、IFN-γ 及 IL-1β 水平显着低于 Cm 组(P<0.01),但 IL-6水平较Cm组无显着差异(P>0.05)。10.Cm+LC、Cm+LR、Cm+LN、Cm+Mix 及 Cm+Mix-P 组小鼠均产生较高水平的衣原体特异性Ig G、Ig G1及Ig G2a,且Ig G2a和Ig G1比值均>1,但与Cm组各种亚类的抗体水平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Cm、Cm+Mix及Cm+Mix-P组小鼠脾细胞CD4+/IFN-γ和CD8+/IFN-γ细胞水平显着高于SPG组(P<0.05),而 Cm、Cm+LC、Cm+LR、Cm+LN、Cm+Mix 及Cm+Mix-P组CD8+/IL-4和CD4+/IL-4细胞水平与SPG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不孕青年女性生殖道CT感染率较高;CT基因型流行以E、F、J型为主,与HPV基因型分布无显着相关;年龄和HPV感染是CT感染的危险因素,CT和HPV与不同程度的宫颈上皮内瘤变存在相关。2.不孕女性CT感染患者阴道菌群以惰性乳酸杆菌为主要成分,乳酸杆菌属相对丰度显着减少,经治疗后其阴道内乳酸杆菌水平得到不同程度的恢复。3.乳酸杆菌代谢产物对CT感染力有不同程度的拮抗作用,其中D(-)乳酸是发挥拮抗作用的重要成分,pH是其拮抗CT感染的重要因素。4.混合乳酸杆菌干预可以促进下生殖道衣原体清除、减轻其输卵管扩张和炎症反应;然而单独或混合乳酸杆菌干预对小鼠生殖道感染Cm输卵管积水发生率、肠道衣原体清除及其诱导细胞免疫应答的类型均无明显改变。
石霞[3](2021)在《二型糖尿病治疗结果的个体化动态权重赋值系统的建立》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我国二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的治疗药物种类多且治疗结果具有多样性。而对于T2DM治疗结果评价过程中,尚未建立成熟的治疗指标权重赋值系统。本研究通过建立T2DM患者治疗结果指标体系,结合逐步加权评估比率分析(Stepwise weight assessment ratio analysis,SWARA)法建立T2DM治疗结果个体化动态权重赋值系统,并通过临床实践应用验证实用性后,为T2DM治疗结果的评价提供权重计算系统。方法:本研究首先通过文献检索建立初级T2DM治疗结果指标体系。然后,选择患者代表与医护人员组成专家组,通过两轮德尔菲法专家调研后,形成完整的T2DM治疗结果指标体系。其次,选用SWARA法对精简后的指标计算固定权重值并建立T2DM患者治疗结果个体化动态权重赋值系统。最后,对权重赋值系统进行临床实践应用验证。结果:本研究首先建立了包含5个一级指标,47个二级指标的T2DM治疗结果初级指标体系。然后将指标精简、归纳至8个,其次应用SWARA法计算8个指标的固定权重值,分别为:血糖及胰岛素值正常=0.1481,低血糖反应减少=0.1453,组织及器官损害减少=0.1442,并发症风险降低=0.1440,患者临床症状改善=0.1427,患者生活质量提升=0.1421,患者所承担的医疗/非医疗费用减少=0.1416,其他不良反应减少=0.1401。最后,选择39名患者进行了赋值系统的临床实践应用,应用权重赋值系统获取每位患者治疗结果的加权综合评分的平均用时为10分钟。结论:本研究首次提出建立用于计算T2DM患者治疗结果指标权重的赋值系统,并且使赋值系统具有个体化和动态性的特点,能够便捷的应用于患者接受药物治疗后的治疗结果评价中。该权重赋值系统可以经过嵌入式设计后,应用于各大医疗系统中,用来评价患者的综合治疗结果。
王瑞[4](2021)在《泌尿系感染病原学特点及耐药性分析》文中认为目的:通过收集我院泌尿系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了解患者临床特点、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经验性选择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研究纳入2018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入住我院的641例泌尿系感染的患者临床资料,对尿液一般菌培养、真菌培养及药敏试验进行统计,分析泌尿系感染病原体构成及耐药特点。结果:泌尿系感染患者共641例,其中男性213例(33.2%),女性428例(66.8%),女性患者明显多于男性,男女比为1:2.01,平均年龄(66.1±16.1)岁。641例患者中,糖尿病患者294例,占45.9%;慢性肾脏病128例,占20.0%;前列腺疾病117例,占18.3%;肾、膀胱结石96例,占15.0%;导尿及输尿管膀胱造瘘191例,占29.8%。妊娠患者4例,0.6%。641例患者中,362例尿培养阳性,占56.5%。362例患者共分离培养得到476株菌株,革兰阴性杆菌、革兰阳性菌及真菌分别为301株、98株、77株,各占63.2%、20.6%、16.2%。革兰阴性杆菌中最多见者依次为大肠埃希菌184株(38.7%)、肺炎克雷伯菌50株(10.5%)、奇异变形杆菌15株(3.2%)、铜绿假单胞菌13株(2.7%)、鲍曼不动杆菌7株(1.5%)。革兰阳性球菌中最多见者依次为屎肠球菌52株(10.9%)、粪肠球菌16株(3.4%)、无乳链球菌B群7株(1.5%)。真菌中最多见者依次为光滑假丝酵母菌21株(4.4%)、白色假丝酵母菌15株(3.2%)、热带假丝酵母菌12株(2.5%)。男性泌尿系感染常见的病原菌依次为大肠埃希菌、屎肠球菌、肺炎克雷伯菌、粪肠球菌、白色假丝酵母菌,女性常见的病原菌依次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屎肠球菌、光滑假丝酵母菌、奇异变形菌。≥60岁常见病原菌依次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屎肠球菌、光滑假丝酵母菌、粪肠球菌。糖尿病患者依次为大肠埃希菌、屎肠球菌、肺炎克雷伯菌、光滑假丝酵母菌、白色假丝酵母菌。慢性肾脏病患者依次为大肠埃希菌、屎肠球菌、肺炎克雷伯菌、粪肠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对头孢他啶、头孢噻肟、左旋氧氟沙星耐药率分别为40.8%、50.0%、67.9%,ESBLs阳性大肠埃希菌对头孢他啶、头孢噻肟、左旋氧氟沙星、头孢西丁、阿米卡星、厄他培南、美罗培南、亚胺培南、替加环素耐药率分别为100.0%、100.0%、84.3%、11.2%、2.2%、1.1%、1.1%、1.1%、0.0%。屎肠球菌对氨苄西林、青霉素、红霉素、环丙沙星、左旋氧氟沙星耐药率>90%,均高于粪肠球菌。屎肠球菌、粪肠球菌对呋喃妥因耐药率分别为16.7%、0.0%,屎肠球菌、粪肠球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达托霉素耐药率为0.0%。泌尿系真菌感染以光滑假丝酵母菌、白色假丝酵母菌、热带假丝酵母菌为主,光滑假丝酵母菌对氟康唑、伏立康唑、伊曲康唑耐药率分别为47.6%、33.3%、47.6%,白色假丝酵母菌对氟康唑、伏立康唑、伊曲康唑耐药率分别为0.0%、0.0%、6.7%,热带假丝酵母菌对氟康唑、伏立康唑、伊曲康唑耐药率分别为58.3%、50.0%、58.3%,光滑假丝酵母菌、白色假丝酵母菌、热带假丝酵母菌对5-氟胞嘧啶、两性霉素B耐药率均为0.0%。结论:我院2018年住院泌尿系感染患者女性明显多于男性,尿培养检出率在性别方面无差异,糖尿病、慢性肾脏病、导尿患者尿培养检出率明显高于非糖尿病、非慢性肾脏病、未导尿患者。随着年龄增长尿培养检出率增加,中老年患者易患泌尿系感染。不同性别、年龄、基础病的患者病原菌分布存在差异,大肠埃希菌在各种人群中均是最主要的致病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中产ESBLs菌株约占50%,ESBLs阳性的革兰阴性杆菌耐药率明显高ESBLs阴性的革兰阴性杆菌。治疗ESBLs阳性大肠埃希菌可选用阿米卡星、头孢西丁、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碳青霉烯类、替加环素。肺炎克雷伯菌对β内酰胺酶类抗生素(青霉素、头孢菌素、头霉素、碳青霉烯)的耐药率高于大肠埃希菌和奇异变形杆菌。呋喃妥因、万古霉素、利奈唑胺、达托霉素对屎肠球菌、粪肠球菌的耐药率低。在大肠埃希菌中,男性对大部分抗菌药物的耐药性高于女性。在肺炎克雷伯菌中,男性对大部分抗菌药的耐药性高于女性,老年患者对大部分抗菌药的耐药性高于非老年。泌尿系真菌感染以光滑假丝酵母菌、白色假丝酵母菌、热带假丝酵母菌为主,对氟康唑、伏立康唑、伊曲康唑有不同程度耐药。
王晓平[5](2020)在《细菌性阴道炎优势菌筛选及灭活疫苗的制备》文中提出目的本实验通过分离并鉴定引起阴道感染的病原菌,筛选出细菌性阴道炎的优势菌;在此基础上制备细菌性阴道炎灭活疫苗,为细菌性阴道炎的主动免疫预防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3月就诊于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及唐山妇幼保健院妇科门诊且临床初步诊断为细菌性阴道炎患者187例为研究对象,年龄平均为(35.01±9.96)岁。排除月经期、性生活、阴道冲洗、用药等影响因素。用无菌棉拭子采集两管阴道分泌物,30min内送检。1样本进行常规镜检和阴道五联检测试剂盒联合检测,根据其联合检测结果筛选出细菌性阴道炎标本,同时排除滴虫、霉菌等其他类型的阴道感染。2细菌培养及鉴定将符合要求的阳性标本进行细菌接种培养,挑取可疑菌落进行革兰染色镜检并分纯培养,根据生化反应采用全自动细菌鉴定仪进行初步鉴定;选择相应引物应用q RT-PCR进一步基因鉴定。3绘制频数分布直方图根据q RT-PCR结果,绘制直方图描述细菌性阴道炎病原菌频数分布,根据病原菌频数分布,筛选细菌性阴道炎的优势菌。4灭活疫苗制备将筛选的制备灭活疫苗的种子菌复苏并进行纯检,采用细菌平板计数,绘制细菌生长曲线。根据设定的不同甲醛浓度、不同时间对细菌的灭活效果研究,探讨最适甲醛灭活浓度及灭活时间。将灭活纯检后的种子菌等体积混合制备成联合疫苗,并进行理化性状及无菌性检验。结果1 187例临床初步诊断为细菌性阴道炎的标本中,经常规镜检和阴道炎五联检试剂盒联合检测,符合要求的标本共168例。2标本接种培养后,经全自动细菌鉴定仪生化反应鉴定出144例菌株,其中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45株,在细菌性阴道炎中的分离率为31.2%;大肠埃希菌38株,分离率26.3%;肺炎克雷伯菌27株,分离率18.8%;肠球菌14株,分离率9.7%;B群链球菌8株,分离率5.6%;阴沟肠杆菌7株,分离率4.9%;加德纳菌3株,分离率2.0%;棒状杆菌2株,分离率1.5%。PCR基因鉴定结果: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44株,在细菌性阴道炎中的分离率为30.5%;大肠埃希菌38株,分离率为26.4%;肺炎克雷伯菌26株,分离率为18.1%;肠球菌12株,分离率为8.3%;B群链球菌6株,分离率为4.1%;阴沟肠杆菌7株,分离率为4.9%;加德纳菌1株,分离率为0.7%;棒状杆菌2株,分离率为1.4%。3根据q RT-PCR鉴定结果绘制频数分布图,根据其频数分布情况,筛选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为引起细菌性阴道炎的优势菌,将这三种菌作为制备灭活疫苗的候选种子菌。4根据细菌生长曲线,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菌液浓度在12h时达高峰,大肠埃希菌在10h达到高峰,肺炎克雷伯在18h达高峰,此时均为细菌处于稳定期的种子菌。37℃条件下,甲醛浓度为0.3%,灭活36h时对这3种菌的灭活效果最佳,对甲醛灭活后制备的联合疫苗进行接种培养后无细菌生长且稳定性良好。结论1引起细菌性阴道炎的主要病原菌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因此这三种细菌可作为制备细菌性阴道炎灭活疫苗的候选种子菌。2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在培养12h、大肠埃希菌10h、肺炎克雷伯菌18h时收获细菌最佳。37℃条件下甲醛灭活的最佳条件组合为:浓度0.3%,灭活时间36h,制备的灭活疫苗接种培养后无细菌生长且稳定性良好。图6幅;表9个;参92篇。
杨兰[6](2020)在《腹腔镜肾癌根治术后导尿管留置时间对患者康复影响的现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调查腹腔镜肾癌根治术后患者排尿功能、尿路感染及舒适度的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研究导尿管留置时间对排尿功能、尿路感染和舒适度的影响,并用曲线图探索导尿管留置时间与排尿功能、尿路感染、舒适度的关系,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借鉴。方法:选取湖南省长沙市某三级甲等医院2018年3月至2019年11月行经腹腔镜根治手术的157例肾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在手术时留置导尿管,术后使用基本资料问卷调查患者的基本资料和导尿管拔除后相关资料,待患者拔除导尿管后立即使用简化版Kolcaba舒适度量表测量患者舒适度,并测量患者第一次小便的尿流率及排完第一次小便后的残余尿量,留取第二次小便尿培养标本送检,检测患者是否出现尿路感染。应用IBM SPSS 20.0分析数据,使用统计学描述方法描述患者的一般资料和导尿管拔除后的相关资料,使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卡方检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进行统计学分析,检验水准α=0.05。结果:(1)157例腹腔镜肾癌根治术患者发生尿路感染26例,未发生131例,尿路感染率为16.6%,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其影响因素为性别、导尿留置时间、合并泌尿系统结石、手术时间(P<0.05)。(2)157例腹腔镜肾癌根治术患者尿流率情况,异常62例,正常95例,异常率39.49%,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其影响因素为导尿管留置时间、手术时间(P<0.05)。(3)157例腹腔镜肾癌根治术患者残余尿量情况,异常115例,正常42例,异常率73.2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其影响因素为导尿管留置时间(P<0.05)。(4)157例腹腔镜肾癌根治术患者舒适度处于中等水平,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导尿管留置时间为其影响因素(P<0.05)。(5)曲线图显示,尿路感染率、尿流率异常率及残余尿量异常率随着导尿留置时间增加而增加,舒适度评分随着导尿管留置时间增加而降低。结论:(1)导尿管留置时间长短是腹腔镜肾癌根治患者尿路感染、残余尿量、尿流率、舒适度的主要影响因素。(2)导尿管留置时间越长,尿路感染发生率也越高,尿流率异常率及残余尿量异常率也越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排尿功能的康复。
冯峰[7](2020)在《针对UPEC-FimH抗尿路感染的抗生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每年全球约有1.5亿人次患泌尿道感染(Urinary Tract Infections,UTIs),其中在女性中发病率高达12.6%。该论文以分子诱饵的策略,阻断尿路致病性大肠杆菌的侵入,即利用甘露糖衍生物阻断尿路致病性大肠杆菌的FimH蛋白与人体高甘露糖糖蛋白结合,进而研制抗生素。通过这种新颖的策略来治疗UTIs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突出的应用价值。首先,我们针对甘露糖骨架6-位进行构效关系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该6位的羟基是必须的;在此基础上我们开展了双靶点甘露糖小分子合成,最优分子HAI90为0.12 nM。其次,为了提高甘露糖小分子的稳定性,结合前期的构效关系研究,设计了碳苷性甘露糖,其稳定性大大提高。目前最优分子的HAI90活性为260 nM,为后续的研究奠定了基础。最后,利用协同催化的思路,构筑糖-氨基酸类骨架,为后续的双羟基化构建甘露糖类似物提供了技术路线。
刘畅[8](2020)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后创面附着物形成相关因素分析》文中认为目的:本研究通过回顾性研究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bladder tumor,TURBT)后出现创面附着物的相关危险因素,构建膀胱癌患者发生TURBT后创面附着物的预测模型,初步分析其病理特征,并通过随访患者了解TURBT后创面附着物是否为膀胱癌1年内复发的关系,为临床医师处理创面附着物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研究方法:本研究选取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泌尿外科2018年5月至2019年10月191例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患者,其中有40例患者术后复查膀胱镜可见膀胱原有创面附着物,采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一般情况,既往史,化验检查,手术指标,病理结果以及术后辅助治疗情况,于术后再次复查相关化验指标。手术指标则包括肿瘤是否多发、基底宽窄、创面大小、留置尿管时间。病理结果包括膀胱癌的分级分期、附着物的病理特征。术后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随访纳入患者是否1年内出现复发或进展。根据膀胱镜检查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比较相对应组患者上述指标的差异。根据采用单因素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后出现电切后创面附着物的影响因素,根据所有可能的影响因素建立回归系数预测模型预测发生风险,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10例患者出现TURBT后创面附着物的病理特征并结合统计学分析其是否为膀胱癌TURBT术后1年内复发的危险因素。结果:1.单因素分析本研究所有纳入的指标中,筛选出年龄、泌尿道感染、尿液酸碱度、多发肿瘤、创面大小、留置尿管时间、病理的分级与分期,上述因素在两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将单因素分析得出的危险因素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其中6项因素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危险强度从高至低依次为:术后泌尿道感染(OR=4.549P=0.016)、创面大小(OR=3.534 P=0.023)、肿瘤分期(OR=3.087 P=0.039)、术后尿pH<5(OR=2.955 P=0.003)、肿瘤分级(OR=2.034 P=0.046)、年龄(OR=1.606P=0.040)。建立电切后创面附着物预测模型,根据疾病风险预测模型绘制受试工作者曲线(ROC),ROC曲线下面积(AUC)=0.826±0.035(P=0.001,95%Cl:0.766-0.886)。3.通过附着物HE染色镜下表现及其免疫组织化学表型分析附着物的病理特征结果镜下多为变性平滑肌、肉芽组织和钙盐成分,周围大量炎细胞浸润,部分组织内可见Brunn巢,免疫组化表型分析结果无明显专一性改变。结论:膀胱癌患者发生电切后创面附着物可能与高龄、泌尿道感染、尿液酸碱度、多发肿瘤、创面过大、高级别高分期肿瘤等因素相关。基于以上因素建立的模型能较好地预测膀胱癌患者发生电切后创面附着物的概率。除外不可抗因素,应严格控制术后泌尿道感染,避免无意义留置尿管;若术后出现电切后创面附着物,应继续严密随访,并彻底清除附着物并行病理学检查,根据病理学结果行下一步治疗。
李育萌[9](2020)在《鹦鹉热衣原体多表位融合疫苗的设计优化及抗感染保护作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与目的:鹦鹉热衣原体(Chlamydia psittaci,Cps)是一种能够引起多宿主感染的专性胞内寄生菌,其感染不同宿主能够引起不同感染性疾病,包括人、禽鸟、家畜以及部分哺乳动物均是Cps的易感宿主。近年来,Cps感染性疾病在世界范围内均呈逐年递增趋势,2019年全球Cps在人和动物中的感染率以及发病率已达十年来新高。有效防控Cps感染对于保障公众卫生健康、促进国家畜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疫苗接种作为预防衣原体感染的最佳方式,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尽管多年来衣原体在减毒活菌疫苗、亚单位疫苗等方面已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由于上述疫苗仍存在毒副作用大、效力不强等局限,到目前为止尚无临床可用的衣原体抗感染疫苗。多表位融合疫苗是目前疫苗研究的热点,其具有抗原特异性强、致敏成分少、稳定性高等特点,较传统疫苗更具优势,然而有关衣原体多表位融合疫苗的报道仍然较少。因此,本研究拟通过生物信息学预测鉴定Cps MOMP以及CPSITp6蛋白的优势抗原表位,并以此为基础构建Cps多表位融合抗原,评估其免疫原性以及抗感染保护作用。随后通过设计最佳的免疫策略,同时构建新型疫苗佐剂,以进一步优化、完善Cps的多表位融合疫苗。本研究将为衣原体疫苗的设计开发提供新的思路与依据,对未来Cps的防控具有重要意义。方法:1.GenBank查找Cps MOMP以及CPSITp6蛋白的氨基酸序列,通过DNAStar分析蛋白的二级结构,IEBD预测蛋白的亲水性、柔韧性、表面可及性,随后采用SYFPEITHI软件评估蛋白序列中的潜在T细胞位点并计算抗原指数。最后根据以上分析综合预测MOMP以及CPSITp6蛋白的优势抗原表位片段。2.构建MOMP以及CPSITp6蛋白的优势抗原表位肽段,通过腹腔注射免疫BALB/c小鼠3次后,取血清检测IgG、IgA抗体评估体液免疫应答水平;取BALB/c小鼠脾细胞检测各肽段对脾细胞增殖的影响,以及刺激脾细胞分泌细胞因子IFN-γ以及IL-10的水平。3.构建MOMP以及CPSITp6的多表位融合抗原,腹腔注射免疫BALB/c小鼠后,检测血清IgG、IgM、IgA以及IgG亚类抗体水平。取BALB/c小鼠脾细胞上清检测细胞上清IFN-γ、IL-2、IL-4以及IL-10的分泌水平;末次免疫2w后,最佳Cps感染剂量滴鼻感染BALB/c小鼠,10 d后取肺组织进行Cps包涵体计数、H&E染色以及免疫组化染色评估融合抗原的抗感染保护作用。4.多表位融合抗原腹腔注射免疫BALB/c小鼠3次后,取脾细胞进行磁珠分选分别消耗CD4+或者CD8+细胞,随后将分选后的脾细胞过继转移至新的BALB/c小鼠体内。1d后Cps滴鼻感染BALB/c小鼠,感染7 d后处死小鼠取肺组织进行Cps包涵体计数。5.采用滴鼻、肌肉联合免疫BALB/c小鼠3次,末次免疫2 w后取血清、鼻腔灌洗液以及生殖道灌洗液分别检测血清抗体以及分泌型IgA水平(sIgA);ELISA、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脾细胞上清以及细胞内的细胞因子水平;末次免疫2 w后,最佳Cps感染剂量滴鼻感染BALB/c小鼠,检测肺组织Cps载量、肺上清炎症因子水平以及病理损伤情况,并通过qRT-PCR检测不同组织中Cps的含量。6.基于CNPs以及HBc-144构建CNPs/HBc-144新型疫苗佐剂,通过理化性质检测分析新型佐剂的及稳定性以形态结构。随后将CNPs/HBc-144与融合抗原结合后连续免疫7 d,并监测BALB/c小鼠的体重变化。免疫7 d后,处死BALB/c小鼠,取肺组织以及注射部位肌肉组织进行H&E染色。7.CNPs/HBc-144-Ags联合免疫BALB/c小鼠4次,间隔2w。分别收集每次免疫BALB/c小鼠的血清、鼻腔灌洗液以及生殖道灌洗液,检测血清IgG、IgA以及sIgA抗体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内CD4+、CD8+细胞水平以及CD44/CD62分泌水平,并检测细胞上清以及细胞内细胞因子水平;随后进一步检测感染BALB/c小鼠的肺组织Cps载量、肺上清炎症因子水平以及病理损伤情况。最后通过qRT-PCR检测心、肝、脾等组织中的Cps载量。结果:1.通过 DNAStar 以及 IEBD 预测分析,MOMP 的第 24-32、86-100、262-272、328-340 位以及 CPSITp6 蛋白的第 15-25、109-119、173-181、280-290位为潜在的抗原表位片段。而其中MOMP第24-32、262-272 位以及 CPSITp6 蛋白第 109-119、173-181 位含有潜在T细胞位点且抗原指数较高。2.MOMP24-32、MOMP262-272、CPSITp6109-119、CPSITp6173-181 多肽片段均能在免疫BALB/c小鼠体内诱导产生较高的血清IgG、IgA水平;此外,各多肽片段还能够显着刺激免疫BALB/c小鼠脾细胞增殖,诱导脾细胞上清中Th1型细胞因子IFN-γ的分泌。3.多表位融合抗原免疫BALB/c小鼠后,其血清IgG、IgM、IgA以及IgG亚类抗体水平均显着高于阴性对照组,细胞上清IFN-γ、IL-2的分泌水平也平显着上升。此外,Cps感染后,融合抗原免疫BALB/c小鼠的肺组织衣原体包涵体滴度以及肺组织上清中IFN-γ、IL-6分泌水平均显着低于阴性对照组,且肺组织炎性浸润程度较轻。4.过继转移消耗CD8+细胞的抗原特异性脾细胞能够显着降低BALB/c小鼠肺组织中Cps载量。而过继转移消耗CD4+细胞的融合抗原特异性脾细胞较PBS以及FA过继转移组并无显着差异。5.滴鼻、肌肉联合免疫组血清IgG以sIgA水平均显着高于对照组;联合免疫能够有效刺激免疫BALB/c小鼠脾细胞的增殖,且脾细胞上清中IFN-γ、IL-2、TNF-α以及IL-17A分泌水平也显着高于单独免疫组;此外,联合免疫组BALB/c小鼠的肺组织Cps载量以及肺上清中IFN-γ、TNF-α IL-6水平较对照组均显着降低,且血液、肝脏、脾脏等组织中Cps含量均显着低于对照组。6.经理化检测分析,CNPs/HBc-144-Ags为大小相似的圆形颗粒结构,且分布均匀。颗粒平均粒径181.6±41.2 nm,Zeta电位+6.62±0.23 mV,多分散指数 0.391±0.083;而 CNPs/HBc-144-Ags 连续免疫7 d后,BALB/c小鼠体重平稳,并未出现体重减轻。此外,病理检测结果显示,注射部位肌肉以及肺组织结构完好,并未出现严重的炎性浸润。7.CNPs/HBc-144-Ags在免疫BALB/c小鼠体内诱导产生的血清IgG、IgA水平均随免疫次数增加显着上升,但较CNPs-Ags以及HBc-144-Ags对照组并无显着差异,而CNPs/HBc-144-Ags诱导的sIgA则显着高于对照组。CNPs/HBc-144-Ags免疫BALB/c小鼠脾细胞上清中IFN-γ、IL-2以及IL-17A分泌水平均显着上升,且细胞内IFN-γ水平也显着高于对照组。此外,CNPs/HBc-144-Ags组BALB/c小鼠脾细胞中CD44/CD62的分泌水平要显着高于对照组。CNPs/HBc-144-Ags能够有效降低Cps感染后BALB/c小鼠肺组织衣原体载量、减轻肺组织的炎性病理损伤,并有效减少Cps在肝、脾、肾等组织中的含量。结论:1.MOMP24-32、MOMP262-272、CPSITp6109-119、CPSITp6173-181 为 Cps MOMP以及CPSITp6蛋白的优势抗原表位片段,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能够诱导产生体液免疫以及细胞免疫应答。2.基于Cps MOMP以及CPSITp6构建的多表位融合抗原能够诱导产生较强的体液免疫以及细胞免疫应答,有效抵抗小鼠Cps肺组织感染;多表位融合抗原诱导产生的细胞免疫应答可能主要由CD4+细胞介导。3.滴鼻、肌肉联合免疫能够增强Cps多表位融合抗原诱导的黏膜、体液免疫以及细胞免疫应答,并有效增强抗Cps感染免疫保护作用,抑制Cps感染后在BALB/c小鼠体内的扩散;4.CNPs/HBc-144新型疫苗佐剂能显着增强Cps多表位融合抗原诱导的黏膜免疫以及细胞免疫应答,同时促进记忆性T细胞分泌,形成记忆性免疫应答抵抗Cps体内感染。
马骏[10](2020)在《急诊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侵袭性感染患者死亡危险因素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研究目的:感染是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常见的发病和死亡原因。本研究旨在建立就诊于急诊科的SLE并发侵袭性感染事件的患者3个月内全因死亡的临床预测模型。研究方法:纳入急诊科诊断为SLE并发侵袭性感染的患者,回顾性地收集患者入院时的人口学特征、临床和实验室指标作为基线数据,主要终点是三月内的结局(生存/死亡)。对死亡患者和存活者的基线资料进行比较,通过多元回归分析确定独立的预测因子,建立死亡风险预测模型,最终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评估效能。研究结果:本研究共纳入了130名符合入组条件的患者,其中3个月死亡率为38.5%(50/130)。结果发现,淋巴细胞计数<800/ul、血尿素氮>7.6mmol/L、既往泼尼松最大剂量≥60mg/d、q SOFA评分和就诊时年龄是全因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相反,既往使用过羟氯喹,对发生侵袭性感染事件是保护因素。进一步对上述独立预测因子进行加权,最终建立了“LUPHAS”评分系统。患者被分为三组:低危组(3-9分),中危组(10-15分)和高危组(16-22分),对应的3月内全因死亡率分别为4.9%(2/41),45.9%(28/61)和78.3%(18/23)。ROC曲线分析表明,LUPHAS评分可有效预测全因死亡率(AUC=0.86,95%CI=0.79-0.92)。此外,LUPHAS评分在肺部感染亚组中的表现优于单独的q SOFA评分(AUC=0.69,95%CI=0.59-0.78)或CURB-65评分(AUC=0.69,95%CI=0.59-0.80)(N=108)。结论:基于SLE患者并发侵袭性感染的大型急诊队列,建立LUPHAS评分以预测短期全因死亡率,这可能是临床工作中对该类患者进行风险分层的实用工具。
二、治疗泌尿道感染的新型疫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治疗泌尿道感染的新型疫苗(论文提纲范文)
(1)诱导肺部Th17应答的重组双亚单位铜绿假单胞菌疫苗设计、构建及其保护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英文摘要 |
中文摘要 |
第一章 前言 |
1.1 铜绿假单胞菌的感染特点及其防治手段 |
1.2 PA疫苗研究进展 |
1.3 肺粘膜免疫特点及研究进展 |
第二章 铜绿假单胞菌诱导Th17 应答的保护性抗原筛选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 |
2.3 实验方法 |
2.4 实验结果 |
2.5 讨论 |
第三章 Th17 应答在rePcrV和 reAmpC介导的保护效果中的作用机制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 |
3.3 实验方法 |
3.4 实验结果 |
3.5 讨论 |
第四章 诱导Th17 应答的表位筛选及多表位融合疫苗构建和保护效果评价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 |
4.3 实验方法 |
4.4 实验结果 |
4.5 讨论 |
第五章 TRM在 rePcrV滴鼻免疫增强保护的作用机制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材料 |
5.3 实验方法 |
5.4 实验结果 |
5.5 讨论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吸入性疫苗递送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课题参与情况 |
致谢 |
(2)不孕女性沙眼衣原体感染的流行病学、阴道菌群变化及其在生殖道感染中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 |
前言 |
第一章 不孕女性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
1 材料 |
1.1 研究对象 |
1.2 仪器设备 |
1.3 菌株 |
1.4 主要试剂盒 |
1.5 主要试剂 |
1.6 其他 |
2 方法 |
2.1 样本采集 |
2.2 DNA提取 |
2.3 HPV分型检测 |
2.4 CT分型检测 |
2.5 阴道镜检查 |
2.6 统计学分析 |
3 结果 |
3.1 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 |
3.2 女性生殖道CT和HPV感染率 |
3.3 不同年龄段、临床科室女性CT和HPV感染率分层分析 |
3.4 CT和HPV基因型分布特点 |
3.5 CT和HPV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
3.6 CT和HPV感染与患者宫颈上皮内瘤变相关性分析 |
4 讨论 |
5 小结 |
第二章 不孕女性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患者阴道菌群的多样性研究 |
1 材料 |
1.1 研究对象 |
1.2 仪器设备 |
1.3 菌株 |
1.4 主要试剂盒 |
1.5 主要试剂 |
1.6 其他 |
2 方法 |
2.1 样本收集 |
2.2 阴道分泌物检查 |
2.3 细菌基因组DNA提取 |
2.4 CT筛查 |
2.5 二代高通量细菌16S rRNA扩增子测序 |
2.6 生物信息学分析 |
2.7 qRT-PCR检测阴道微生物群落中的优势菌群 |
2.8 统计学分析 |
3 结果 |
3.1 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 |
3.2 白带常规及阴道分泌物细胞因子检测结果 |
3.3 16S rRNA测序结果 |
3.4 阴道菌群多样性分析 |
3.5 Network关联分析 |
3.6 阴道微生物群落中优势菌群q RT-PCR检测结果 |
4 讨论 |
5 小结 |
第三章 乳酸杆菌及其代谢产物在衣原体生殖道感染中的作用 |
1 材料 |
1.1 仪器设备 |
1.2 菌株 |
1.3 主要试剂 |
1.4 其他 |
2 方法 |
2.1 衣原体培养与传代 |
2.2 乳酸杆菌培养 |
2.3 乳酸杆菌的鉴定 |
2.4 乳酸杆菌代谢产物浓度的检测 |
2.5 衣原体感染力及He La细胞活性检测 |
2.6 小鼠分组、生殖道Cm感染及处理 |
2.7 小鼠生殖道及肛拭子中的Cm含量的检测 |
2.8 小鼠生殖道和肠道组织病理检测 |
2.9 小鼠脾细胞分离与培养 |
2.10 脾细胞增殖实验 |
2.11 流式细胞术检测脾细胞CD4~+、CD8~+细胞及细胞因子水平 |
2.12 脾细胞上清细胞因子检测 |
2.13 小鼠血清抗体及亚型检测 |
2.14 统计学分析 |
3 结果 |
3.1 沙眼衣原体 E型 Bour和鼠衣原体 Nigg菌株浓度测定 |
3.2 乳酸杆菌各种代谢产物浓度检测结果 |
3.3 乳酸杆菌代谢产物对CT感染力的影响 |
3.4 乳酸同分异构体对CT感染力的影响 |
3.5 乳酸杆菌代谢产物及乳酸同分异构体对He La细胞活性的影响 |
3.6 生殖道分泌物中乳酸杆菌q RT-PCR检测 |
3.7 乳酸杆菌干预对Cm感染小鼠的一般情况的影响 |
3.8 乳酸杆菌干预对小鼠下生殖道及肠道衣原体清除的影响 |
3.9 乳酸杆菌干预对Cm感染引起的上生殖道及肠道病理反应的影响 |
3.10 乳酸杆菌干预对Cm感染小鼠生殖道细胞因子产生的影响 |
3.11 乳酸杆菌干预对Cm特异性抗体及Ig G亚类抗体产生的影响 |
3.12 乳酸杆菌干预对Cm生殖道感染小鼠细胞免疫应答的影响 |
4 讨论 |
5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文献综述 Clear Victory for Chlamydia: The Subversion of Host Innate Immunity |
References |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本研究受以下基金资助 |
致谢 |
(3)二型糖尿病治疗结果的个体化动态权重赋值系统的建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工作的背景与意义 |
1.1.1 我国二型糖尿病患病人群多且血糖达标率低 |
1.1.2 我国二型糖尿病的药物治疗方案种类多且复杂 |
1.1.3 二型糖尿病的药物治疗结果具有多样性 |
1.1.4 我国缺乏对二型糖尿病药物治疗结果的评价体系 |
1.1.5 SWARA法建立的权重赋值系统将计算出个体化动态权重值 |
1.2 评价指标权重赋值系统国内外研究历史与现状 |
1.2.1 材料和方法 |
1.2.1.1 纳入排除标准 |
1.2.1.2 检索策略 |
1.2.2 检索结果 |
1.2.3 结果 |
1.2.4 结论 |
1.3 本文的主要贡献与创新 |
1.4 本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二章 确定T2DM患者治疗结果指标 |
2.1 初级T2DM患者治疗结果指标的确立 |
2.1.1 文献检索筛选T2DM患者治疗结果指标 |
2.1.1.1 文献检索纳入排除标准 |
2.1.1.2 文献检索式及检索流程 |
2.1.1.3 筛选结果 |
2.2 德尔菲法确定T2DM治疗结果指标 |
2.2.1 专家及患者代表选择结果 |
2.2.1.1 患者代表筛选流程 |
2.2.1.2 患者代表自我管理量表结果及德尔菲法专家组信息 |
2.2.2 德尔菲专家问卷调研过程 |
2.2.2.1 专家意见协调系数及专家权威程度 |
2.2.2.2 指标界值 |
2.2.3 指标确定 |
2.3 T2DM患者治疗结果指标精简 |
2.4 讨论 |
2.4.1 德尔菲专家问卷发放结果讨论 |
2.4.2 T2DM治疗结果指标筛选结果讨论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建立T2DM患者治疗结果的个体化动态权重赋值系统 |
3.1 逐步加权评估比率分析法 |
3.1.1 SWARA法的定义及优缺点 |
3.1.2 SWARA法的应用现状及其在药学领域内的应用 |
3.2 T2DM治疗结果指标的权重赋值 |
3.2.1 SWARA法的操作流程及公式 |
3.2.2 SWARA法专家组成员信息 |
3.2.3 T2DM治疗结果指标序号确定的方法 |
3.3 结果 |
3.3.1 专家组对T2DM治疗结果指标排序的结果 |
3.3.2 T2DM治疗结果指标权重确定结果 |
3.3.3 建立T2DM治疗结果的个体化动态权重赋值系统 |
3.3.3.1 T2DM治疗结果的个体化动态权重赋值系统参数介绍 |
3.3.3.2 T2DM治疗结果的个体化动态权重赋值系统的使用方法介绍 |
3.4 讨论 |
3.4.1 T2DM治疗结果指标权重赋值方法的选择讨论 |
3.4.2 T2DM治疗结果指标的权重值结果讨论 |
3.4.3 T2DM治疗结果的个体化动态权重赋值系统讨论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实践应用T2DM治疗结果的个体化动态权重赋值系统 |
4.1 实践方法 |
4.1.1 实践地点 |
4.1.2 实践对象 |
4.1.3 实践流程 |
4.2 实践数据 |
4.2.1 患者信息 |
4.2.2 医生和患者的赋分值 |
4.3 实践结果 |
4.3.1 T2DM治疗结果的个体化动态权重赋值系统应用结果 |
4.4 讨论 |
4.4.1 关于数据收集及统计方式的讨论 |
4.4.2 关于T2DM治疗结果个体化权重赋值系统结果的讨论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5.1 全文总结 |
5.2 本研究的创新与特色 |
5.3 本研究存在的不足 |
5.4 后续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附录4 二型糖尿病治疗结果衡量标准的确定(专家组问卷) |
附录5 |
附录6 |
附录7 二型糖尿病药物治疗结果动态权重赋值系统的建立 |
附录8 |
附录9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4)泌尿系感染病原学特点及耐药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一)前言 |
(二)临床资料与方法 |
1.病例选择 |
2.研究方法 |
(三)结果 |
1.基本资料 |
2.尿培养检出率比较 |
3.病原菌谱 |
4.病原菌谱分布情况 |
5.耐药性分析 |
(四)讨论 |
(五)结论 |
(六)参考文献 |
综述 泌尿系感染诊治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细菌性阴道炎优势菌筛选及灭活疫苗的制备(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表 |
引言 |
第1章 细菌性阴道炎优势菌筛选 |
1.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1.1.1 一般资料 |
1.1.2 主要仪器设备 |
1.1.3 主要试剂耗材 |
1.2 实验方法 |
1.2.1 标本采集 |
1.2.2 分泌物常规镜检及阴道五联检测试剂盒检测 |
1.2.3 细菌培养及鉴定 |
1.2.4 统计分析 |
1.3 结果 |
1.3.1 常规镜检及阴道五联检测结果 |
1.3.2 细菌菌落特征及镜下革兰染色结果 |
1.3.3 细菌生化反应初步鉴定及q RT-PCR鉴定结果 |
1.3.4 细菌性阴道炎病原菌频数分布 |
1.4 讨论 |
1.5 小结 |
第2章 细菌性阴道炎灭活疫苗的制备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实验材料 |
2.1.2 必需试剂配制 |
2.1.3 菌种的复苏 |
2.1.4 细菌菌落计数 |
2.1.5 甲醛灭活浓度及时间的选择 |
2.1.6 灭活疫苗的制备与保存 |
2.1.7 细菌性阴道炎灭活疫苗理化性状及无菌性检验 |
2.2 结果 |
2.2.1 细菌复苏结果 |
2.2.2 绘制细菌生长曲线 |
2.2.3 甲醛灭活浓度和时间筛选结果 |
2.2.4 细菌性阴道炎灭活疫苗无菌性检验结果 |
2.3 讨论 |
2.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3章 综述 细菌性阴道炎研究现状 |
3.1 细菌性阴道炎的流行病学研究 |
3.2 细菌性阴道炎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
3.2.1 细菌性阴道炎诊断方法 |
3.2.2 细菌性阴道炎鉴别诊断 |
3.3 细菌性阴道炎治疗现状 |
3.3.1 抗生素治疗 |
3.3.2 益生菌制剂 |
3.3.3 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 |
3.4 细菌性阴道炎的预防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6)腹腔镜肾癌根治术后导尿管留置时间对患者康复影响的现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肾细胞癌概述 |
1.1.2 腹腔镜手术在肾细胞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
1.1.3 留置导尿管的并发症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留置导尿管后尿路感染、排尿功能、舒适度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腹腔镜肾癌根治术后尿路感染、排尿功能、舒适度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 |
1.4 研究意义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类型 |
2.2 研究对象 |
2.2.1 研究样本 |
2.2.2 样本量计算 |
2.3 研究方法 |
2.3.1 调查方法 |
2.3.2 研究指标与工具 |
2.3.3 资料收集方法 |
2.3.4 资料分析方法 |
2.4 质量控制 |
2.5 伦理原则 |
2.6 技术路线图 |
3 结果 |
3.1 患者基本资料 |
3.2 导尿管拔除后的相关资料 |
3.3 导尿管拔出后舒适度状况得分情况 |
3.4 患者尿路感染影响因素分析 |
3.4.1 患者尿路感染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 |
3.4.2 患者尿路感染影响因素的多因素分析 |
3.5 患者尿流率影响因素分析 |
3.5.1 患者尿流率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 |
3.5.2 患者尿流率影响因素的多因素分析 |
3.6 患者残余尿量影响因素分析 |
3.6.1 患者残余尿量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 |
3.6.2 患者残余尿量影响因素的多因素分析 |
3.7 患者舒适度评分影响因素分析 |
3.7.1 患者舒适度评分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 |
3.7.2 患者舒适度评分影响因素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
3.8 导尿管留置时间与尿路感染、排尿功能、舒适度评分的曲线图关系 |
4 讨论 |
4.1 腹腔镜肾癌根治术患者导尿管留置时间分布情况 |
4.2 腹腔镜肾癌根治术患者尿路感染、排尿功能、舒适度现状 |
4.3 腹腔镜肾癌根治术患者尿路感染、排尿功能、舒适度影响因素 |
4.3.1 导尿管留置时间对尿路感染的影响 |
4.3.2 导尿管留置时间对排尿功能的影响 |
4.3.3 导尿管留置时间对舒适度的影响 |
4.4 本研究的特色与创新 |
4.5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与展望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尿路感染的流行病学、感染机制和治疗措施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1 知情同意书 |
附录2 基本资料问卷 |
附录3 舒适状况量表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致谢 |
(7)针对UPEC-FimH抗尿路感染的抗生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简表(Abbreviations) |
第一章 基于甘露糖FimH抗生素的研究进展 |
1.1 简单烷基和芳基甘露糖抗生素研究进展 |
1.2 联苯甘露糖抗生素研究进展 |
1.3 碳苷甘露糖抗生素的研究进展 |
1.4 基于FimH抗生素治疗克罗恩病研究进展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基于O-mannosides的化合物合成与活性测试 |
2.1 基于O-mannosides6-位修饰的化合物 |
2.1.1 基于O-mannosides6-位修饰的化合物设计及合成 |
2.1.2 O-mannosides 6-位修饰的化合物活性测试及讨论 |
2.2 基于O-mannosides双靶点化合物 |
2.2.1 基于O-mannosides双靶点化合物设计及合成 |
2.2.2 基于 O-mannosides 双靶点化合物活性测试和讨论 |
2.3 本章小结 |
2.4 实验内容 |
第三章 基于C-mannoside化合物合成与活性测试 |
3.1 基于C-mannoside化合物合成与活性测试 |
3.1.1 芳香C-mannoside化合物设计及合成 |
3.1.2 C-mannoside双靶点化合物设计及合成 |
3.1.3 C-mannoside化合物活性测试 |
3.2 本章小结 |
3.3 实验内容 |
第四章 C-mannoside化合物中碳苷键的构建 |
4.1 C-manoside化合物碳苷键构建 |
4.1.1 前言 |
4.1.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2 本章小结 |
4.3 实验内容 |
参考文献 |
硕士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8)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后创面附着物形成相关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符号说明 |
前言 |
研究现状、背景 |
研究目的、方法 |
1.对象和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研究方法 |
1.3 统计方法 |
2.结果 |
2.1 一般资料 |
2.2 单因素分析结果 |
2.3 多因素分析结果 |
2.4 建立预测模型 |
2.5 绘制受试工作者特征曲线 |
2.6 病理分析 |
2.7 危险因素分析 |
3.讨论 |
3.1 年龄因素 |
3.2 炎症因素 |
3.3 尿液酸碱度因素 |
3.4 创面因素 |
3.5 尿管因素 |
3.6 病理因素 |
3.7 病理讨论 |
3.8 危险因素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尿路上皮癌精准医学的最新进展 |
综述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鹦鹉热衣原体多表位融合疫苗的设计优化及抗感染保护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 |
前言 |
第一章 Cps MOMP、质粒蛋白CPSIT_p6优势抗原表位的预测、鉴定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小结 |
第二章 Cps多表位融合疫苗抗感染免疫保护作用研究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小结 |
第三章 滴鼻、肌肉注射联合免疫对Cps多表位融合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小结 |
第四章 新型疫苗佐剂增强Cps多表位融合抗原抗感染保护作用研究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本研究受以下基金资助 |
致谢 |
(10)急诊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侵袭性感染患者死亡危险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一、前言 |
二、研究方法 |
1.研究对象 |
2.病例纳入及排除标准 |
2.1 入组标准 |
2.2 排除标准 |
3.研究内容 |
3.1 一般资料 |
3.2 实验室资料 |
4.研究方法 |
5.统计分析 |
三、研究结果 |
1.患者一般资料 |
2.侵袭性感染数据 |
3.单变量分析 |
4.多变量分析 |
5.建立风险预测模型 |
6.评估LUPHAS评分系统 |
四、讨论 |
1.SLE并发侵袭性感染的发生与感染部位 |
2.SLE患者出现感染与原发病活动的鉴别 |
3.抗风湿药物(Disease-modifying anti-rheumaticdrugs,DMARDs)对SLE合并感染的作用分析 |
3.1 激素和免疫抑制剂 |
3.2 免疫调节药物—抗疟药 |
4.尿素氮对SLE合并侵袭性感染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 |
5.qSOFA评分对SLE合并侵袭性感染患者的预测价值评估 |
6.淋巴细胞计数减少与SLE患者发生感染密切相关 |
7.SLE患者合并侵袭性感染风险预测模型的建立 |
8.SLE患者预防感染的策略 |
9.减少SLE患者发生感染的替代性治疗方案 |
10.研究局限性 |
五、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 |
四、治疗泌尿道感染的新型疫苗(论文参考文献)
- [1]诱导肺部Th17应答的重组双亚单位铜绿假单胞菌疫苗设计、构建及其保护机制研究[D]. 王颖.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2021(01)
- [2]不孕女性沙眼衣原体感染的流行病学、阴道菌群变化及其在生殖道感染中的作用[D]. 陈虹亮. 南华大学, 2021
- [3]二型糖尿病治疗结果的个体化动态权重赋值系统的建立[D]. 石霞.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4]泌尿系感染病原学特点及耐药性分析[D]. 王瑞. 大连医科大学, 2021(01)
- [5]细菌性阴道炎优势菌筛选及灭活疫苗的制备[D]. 王晓平. 华北理工大学, 2020(02)
- [6]腹腔镜肾癌根治术后导尿管留置时间对患者康复影响的现状研究[D]. 杨兰.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20(03)
- [7]针对UPEC-FimH抗尿路感染的抗生素研究[D]. 冯峰. 兰州大学, 2020(01)
- [8]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后创面附着物形成相关因素分析[D]. 刘畅. 天津医科大学, 2020(06)
- [9]鹦鹉热衣原体多表位融合疫苗的设计优化及抗感染保护作用研究[D]. 李育萌. 南华大学, 2020
- [10]急诊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侵袭性感染患者死亡危险因素分析[D]. 马骏. 上海交通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