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水工程支线隧道开通不稳定的处理

输水工程支线隧道开通不稳定的处理

一、输水工程隧洞支洞洞口失稳问题的处理(论文文献综述)

刘刚[1](2021)在《秦巴山区中小河流洪水预警预报系统研究 ——以引汉济渭调水工程施工区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复杂的地形地质条件和特殊气候降雨特征,导致我国洪水灾害频发。特别是广大中小河流地区,受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和制约,观测资料缺乏、监测手段有限、下垫面复杂多变,洪水灾害造成的基础设施破坏、人员财产损失更为严重。围绕资料缺乏秦巴山区中小河流,开发合适的洪水预警预报系统,为进一步提高洪水风险管理水平、减轻或降低洪水影响损害具有重要意义。引汉济渭工程三河口水利枢纽及秦岭隧洞施工区所在区域的椒溪河、蒲河、汶水河及其支流,地处秦巴中高山区,暴雨洪水频发。研究开发洪水预警预报系统,在灾害性洪水出现前1~3小时以上,向工程建设、施工单位及相关防汛指挥机构提供洪水预警预报信息,为科学有序地实施防洪预案提供可靠依据。此外,根据洪水预警预报结果,及时组织施工期人员实施防洪措施,避免或者减轻洪水灾害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设施设备损失,保证各施工区的防洪安全的同时,并为三河口枢纽运行的科学调度管理奠定基础。本文以引汉济渭调水工程施工区为主要研究对象,根据历史水位、流量、降雨量监测数据,分析研究河流产汇流规律,合理确定施工区致灾洪水预警阈值;选定适合流域特性的洪水预警预报模型,引入数字高程(DEM)等技术研制引汉济渭工程洪水预报系统,对确保汛期引汉济渭工程安全施工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分析了研究区的降雨洪水特性和产汇流特性规律。采用历史降雨和径流资料,分析研究区降雨、径流年际变化和年内分配特性,年径流量与流域面平均年降水量相关性关系较好(R2=0.87)。径流深预报图结果表明径流深(R)与计算平均雨量、前期影响雨量(P+Pa)相关性较好(R2=0.80)。推求得到的降雨中心在椒溪河、汶水河和全流域均匀降水三种情况的大河坝站1h单位线,可用于实时洪水预警预报作业。(2)建立了研究区洪水致灾洪水预警指标,确定了临界预警阈值。结合现场实际踏勘,筛选确定了越岭隧洞岭南施工区蒲河0#、1#、3#施工点和三河口水利枢纽坝址进行预警指标研究。综合汇流时间、站网分布、信息收集等因素,确定了关键预警河道断面和临界雨量或水位(流量)及相应的预警响应时间。结合建设进度和防汛要求,确定三河口水利枢纽坝址2016-2017年临界流量为2640 m3/s(P=10%),2018年临界流量为5240 m3/s(P=1%)。(3)优选了洪水预报模型,确定了合适的模型参数。结合研究区研究区位置、地形、水文和资料完整等实际因素和模型应用效果,选择新安江、TOPMODEL、API三种水文模型编制模型方案。选用雨洪资料及流域蒸散发资料开展模型参数率定,通过大河坝水文站2010~2015年实测13场典型洪水过程模拟,进行了精度评定与误差分析。结果表明合格率和预报精度均满足需求,确定以新安江模型为基础、多模型集成形式开展预警预报。(4)构建了引汉济渭调水工程施工区实时洪水预报系统。根据实时水雨情和对未来一段时间内降雨量的预测,准确快速预报三河口枢纽坝址洪水过程、最大流量及出现时间,及蒲河沿岸秦岭输水隧洞相应支洞断面预警流量(雨量),为工程管理和施工决策者提供了多层次、多方位准确的信息服务和多种支持手段。应用检验结果表明,构建的洪水预警模型提高了引汉济渭调水工程施工区防洪决策的科学化、现代化和信息化水平,增强了防洪调度分析、综合决策能力。

张杰,李玮,李立民,万继伟,丁卫华,贾超[2](2021)在《引汉济渭输水隧洞围岩构造特征对工程地质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引汉济渭输水隧洞横穿秦岭山脉,是影响和控制引汉济渭整体工程进度的关键区段。而秦岭造山带复杂的岩性和构造特征对输水隧洞的施工和维护影响巨大。对输水隧洞围岩的变形构造特征进行深入的地质分析,可以为工程建设提供重要的地质依据。在野外地质工作基础上,文章结合对典型岩石样品薄片的镜下观察以及岩石力学试验,获取了南秦岭段围岩构造数据及力学特性数据。根据围岩宏观与微观构造特征可将南秦岭段划分为四个岩性区段:高角闪岩相片麻岩段、低角闪岩相变质岩段、浅变质岩段和花岗岩段。对围岩工程特性影响制约的变形构造进一步可划分为两类:其一为发育脆性变形的围岩,受中新生代以来陆内构造演化阶段的影响,脆性变形极为发育,对工程施工的影响最为直观明显;另一类为具软弱结构面的围岩,软弱结构面的发育使整个岩体的力学特性具有显着的各向异性,而软弱结构面的倾向与主应力方向的关系制约着围岩力学性质。

李富杰[3](2021)在《爆破荷载作用下岩体能量演化及失稳破裂研究》文中提出深部隧道钻爆开挖时,爆破荷载使目标岩体有效破碎的同时,也将引起隧道局部围岩产生不同程度的损伤,严重影响隧道稳定性。爆破作用的本质是爆破荷载对岩体做功,因此,进行爆破荷载作用下岩体能量演化及失稳破裂研究,有利于高效利用爆破能量和降低爆破负面影响。本文采用显式动力学软件,分析了单孔爆破体系中各物质能量的时空分布特征和演化规律,并研究了隧道围岩在高地应力和爆破荷载耦合作用下,侧压力系数与初始裂纹倾角对围岩能量的动态响应以及破裂带的发育特征的影响。主要研究工作与结论如下:(1)基于流固耦合算法,建立三维单孔不耦合装药爆破数值试验模型,分析了本文所使用数值方法的可行性,并研究了不耦合系数对孔壁压力、能量演变、及爆生裂纹扩展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同等炸药量条件下,岩体的应变能、孔壁岩石的应变率及峰值压力、爆生裂纹的面积均与装药不耦合系数呈负相关关系,并给出了其随不耦合系数变化公式。当不耦合系数小于3时,改变装药不耦合系数,孔壁峰值压力、岩体应变能及爆生裂纹面积均随不耦合系数的增大而显着减小;而当不耦合系数大于3时,改变不耦合系数其变化幅度变小。(2)建立邻近隧道的爆破扰动数值模型,分析了不同侧压力系数λ和预制裂纹倾角α对隧道围岩应变能时空演化特征及失稳破裂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当λ小于1时应变能释放区出现在隧道底部;当λ大于1时应变能释放区开始向隧道两边墙转移,且λ越大应变能释放区范围越大。迎爆侧围岩的应变能密度随裂纹倾角α增大而增大。爆破荷载下隧道围岩应变能时程曲线表现为“双峰式”的波动,且最终稳定值均大于初始值。当垂直地应力一定时,隧道受爆破扰动在迎爆侧形成的裂纹的面积,随预制裂纹倾角α及侧压力系数λ的增大而减小。(3)以引汉济渭秦岭输水隧洞应力解除爆破试验为工程背景,建立针对轻微、中等、强烈岩爆的三种应力解除爆破方案的数值计算模型,评价了各方案下隧道围岩的稳定性,以及应力和能量释放特征。结果表明,应力解除爆破后隧道掌子面拱顶部位应力释放最大,边墙应力释放最小。在应力环境、围岩力学性质等条件一致时,轻微岩爆应力解除爆破方案对隧道围岩稳定性的影响最小,强烈岩爆应力解除爆破对隧道围岩稳定性影响的最大。三种不同应力解除爆破方案均可在掌子面内围岩形成沿隧道轮廓线连续分布的破裂带。

佟艳清,刘启,徐全基,吕诗辉,徐发基[4](2021)在《水利工程引水隧洞地质超挖研究与应用》文中提出钻孔爆破法为隧洞开挖最常见的方法之一,简称爆破法。在水利工程长距离引水隧洞开挖施工过程中,如何控制地质原因带来的顶拱、边墙超挖是工程建设中的重点项目。结合对向家坝灌区引水工程隧洞开挖技术管理角度分析了不可预见性地质超挖的原因,具体提出有关超挖控制技术,保证工程建设施工质量、安全。

黄东军,王东锋,房敦敏[5](2021)在《杭州市第二水源千岛湖配水工程施工图审查与设计优化》文中提出介绍杭州市第二水源千岛湖配水工程施工图审查和设计优化的依据及开展情况,阐述对千岛湖配水工程进水口结构、混凝土衬砌隧洞、钢管衬砌隧洞、运行期兼调压井功能的施工支洞以及穿分水江隧洞地下检修蝶阀室等建筑物开展施工图审查和设计优化的案例。

赖勇,张永进,张宇弛[6](2020)在《引供水工程施工支洞综合利用技术研究》文中认为研究引供水工程施工支洞综合利用技术,用途包括调压井、放空检修交通洞、分水口、地下阀室交通洞、流量计交通洞、地下仓库等。对施工支洞同时改建为调压井和放空检修交通洞的配套技术进行深化研究,分析调压斜井对水质的影响,介绍可更换的渗压计结构布置;结合千岛湖配水工程施工支洞多用途改建设计的应用实践,给出施工支洞改建调压井、分水口、交通洞、地下仓库的典型设计方案和技术要点。

任喜平,党康宁,柯啸,陈元盛,王佐荣[7](2020)在《秦岭输水隧洞越岭段施工围岩变形有限元分析》文中认为引汉济渭秦岭输水隧洞越岭段的地质结构复杂、埋深大,对不良地质洞段岩体的稳定性进行分析研究十分必要。假定不良地质隧洞围岩及衬砌结构的材料为连续弹性介质,采用Drucker-Prager本构模型,利用弹塑性非线性有限元法对秦岭输水隧洞不良地质洞段的Ⅳ、Ⅴ类围岩施工中的开挖、支护过程进行模拟分析,得到了施工过程中纯开挖和初期支护工况下隧洞围岩塑性变形规律,为秦岭腹地不良地质洞段水工隧洞设计和施工过程选取可靠、安全、经济的支护方式提供参考。

王鑫[8](2020)在《中部引黄工程输水隧洞涌水综合治理方案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随着生产生活的需要,越来越多的隧洞工程开工建设。交通、水利等工程建设过程中由于线路距离长、地质条件复杂,很多需要建设隧洞工程来满足线路布置方案,尤其是在山区地区修建的水工隧洞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具有距离长、埋深大、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工作面小、干扰大等特点,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不良地质洞段,发生塌方、岩爆、涌水等现象。山西中部引黄隧洞工程全线位于吕梁山区地带,水文地质情况尤为复杂,工程实施过程中对隧洞涌水的综合性处理成了隧洞建设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难题之一,单一堵水或排水的措施受工程实际情况限制以及环保要求已经无法满足工程建设需要。本文根据隧洞工程建设中的涌水问题,从隧洞涌水危害、隧洞涌水量的预测、隧洞涌水治理措施、隧洞超前地质预报等方面对隧洞涌水综合治理进行分析,结合中部引黄工程总干隧洞TBM标段涌水治理方案及中部引黄工程西干施工23标钻爆法施工涌水处理方案,从其工程地貌、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水量预测等方面综合分析,通过对总干线TBM1标经历多次涌水,最后成功通过富水洞段的施工技术进行全面总结,同时结合西干线施工23标即将面临的富水洞段的综合治理措施进行归纳总结,结合国内外一些涌水处理的办法,对地下涌水综合处理办法进行分析总结,得出一套较完整的处理方案:“隧洞施工期应该紧紧围绕地下水预报为先、以堵为主、以排为辅、堵排结合的原则进行综合治理,且随着地下隧洞工程建设与地下水保护要协调发展的新理念,‘以堵为主’的隧洞涌水处理原则已占主导地位”的初步结论。结合中部引黄工程引水隧洞水文地质条件,对地下涌水方案进行总结归纳,对中部引黄工程施工具有帮助指导意义,同时也希望对相似的地下隧洞工程的地下水处理提供一些施工思路,以便于开展针对性的涌水治理。

杜小洲[9](2020)在《引汉济渭秦岭输水隧洞关键技术问题及其研究进展》文中指出引汉济渭工程是国务院确定的172项重大水利项目之一,秦岭输水隧洞是引汉济渭工程的控制性工程。针对秦岭输水隧洞施工过程中遇到的高地应力、岩爆、长距离施工通风、超长距离的贯通测量、突涌水、硬岩掘进、围岩失稳、软岩变形、高地温等问题,开展了超长隧洞岩爆预测与防治、突涌水分析和防治、施工通风、衬砌结构外水压力确定及应对、测量设计分析评估及施测精度控制分析、深层围岩基本工程特性、高地应力软岩变形及防治、TBM硬岩掘进、微震监测等关键技术研究,并提炼了主要研究成果及创新点。下一步,将对亟待解决的岩爆频发影响施工进度和硬岩大变形等问题进行重点研究。

苏利军,帖熠,喻久康[10](2020)在《香炉山隧洞5号施工斜井施工难题及解决措施》文中指出破碎软弱围岩大变形控制技术是目前复杂地质条件下,跨流域调水超长深埋隧洞建设需研究的关键技术问题之一。受地形、地质、投资、工期等多因素限制,斜井施工通道在深埋隧洞的"长洞短打"施工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但破碎软弱围岩与斜井施工工况的组合也会给施工带来更多的困难。以滇中引水工程香炉山隧洞5号施工斜井为例,分析了进洞初期造成施工困难、进展缓慢的各种因素,特别是隧洞围岩破碎软弱、抗变形能力极差的情况。通过采取专项科研试验、针对性设计、适应性工艺施工、精细化管理等综合举措,有效提高了施工进度,同时也可为滇中引水工程中的类似隧洞和其他类似隧洞工程提供借鉴参考。

二、输水工程隧洞支洞洞口失稳问题的处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输水工程隧洞支洞洞口失稳问题的处理(论文提纲范文)

(1)秦巴山区中小河流洪水预警预报系统研究 ——以引汉济渭调水工程施工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洪水组合预测技术
        1.2.2 中小河流洪水预报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问题的提出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技术路线
2 研究区域概况及数据处理
    2.1 研究区域概况
        2.1.1 流域概况
        2.1.2 流域水文站网
        2.1.3 引汉济渭调水工程概况
    2.2 水文资料选用及分析处理
        2.2.1 资料的可靠性分析
        2.2.2 资料的一致性分析
        2.2.3 资料的代表性分析
    2.3 本章小结
3 降雨径流规律分析
    3.1 降雨径流分析
        3.1.1 年降雨量及特征
        3.1.2 径流年际变化及月分配特性
        3.1.3 年降雨径流关系分析
    3.2 产流特性分析
        3.2.1 暴雨洪水特性
        3.2.2 下渗与蒸发
        3.2.3 产流计算
        3.2.4 产流特性分析
    3.3 汇流特性分析
        3.3.1 单位线推求
        3.3.2 汇流特性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致灾洪水预警指标研究
    4.1 预警指标的研究方法
        4.1.1 雨量预警指标
        4.1.2 流量预警指标
    4.2 预警断面确定及预警指标选择
        4.2.1 施工区概述
        4.2.2 预警断面确定
        4.2.3 预警指标选择
    4.3 预警指标的确定
        4.3.1 代表站确定及资料选用
        4.3.2 秦岭隧洞0#支洞施工区预警流量确定
        4.3.3 秦岭隧洞1#支洞施工区临界雨量确定
        4.3.4 秦岭隧洞3#支洞施工区临界雨量确定
        4.3.5 三河口水利枢纽临界流量确定
    4.4 本章小结
5 洪水预报模型
    5.1 水文模型选择
    5.2 模型原理简介
        5.2.1 新安江模型
        5.2.2 TOPMODEL模型
        5.2.3 API模型
    5.3 模型参数与模拟环境设定
        5.3.1 数字高程模型应用
        5.3.2 模型方案编制
        5.3.3 精度评定方法
    5.4 本章小结
6 预报模型方案的比较
    6.1 新安江模型
        6.1.1 流域单元划分
        6.1.2 模型参数率定
        6.1.3 精度评定与误差分析
    6.2 TOPMODEL模型
        6.2.1 模型主要参数
        6.2.2 模型参数计算
        6.2.3 精度评定与误差分析
    6.3 API模型
        6.3.1 主要参数分析
        6.3.2 模型参数计算
        6.3.3 精度评定与误差分析
    6.4 结果对比分析
        6.4.1 洪峰流量、峰现时间预报结果对比
        6.4.2 洪水过程预报结果对比
    6.5 本章小结
7 洪水预报及预警系统开发
    7.1 系统设计目标及技术要求
        7.1.1 设计目标
        7.1.2 技术要求指标
        7.1.3 运行环境
    7.2 系统结构及流程
        7.2.1 系统结构
        7.2.2 系统流程
        7.2.3 系统的数据流程
    7.3 界面设计
    7.4 数据库设计
        7.4.1 洪水预报方案数据库
        7.4.2 系统内部数据库
    7.5 系统功能
        7.5.1 预报模型及方法管理
        7.5.2 模型参数率定
        7.5.3 洪水预报功能
        7.5.4 数据管理模块
        7.5.5 预报成果综合分析
        7.5.6 成果显示与发布
    7.6 应用分析
    7.7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主要创新点
    8.3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参与的主要科研课题

(2)引汉济渭输水隧洞围岩构造特征对工程地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区域地质概述
3 南秦岭段围岩变形特征
    3.1 高角闪岩相片麻岩段
    3.2 低角闪岩相变质岩段
        3.2.1 宏观特征
        3.2.2 微观特征
    3.3 浅变质岩段
        3.3.1 宏观特征
        3.3.2 微观特征
    3.4 花岗岩段
        3.4.1 宏观构造特征
        3.4.2 微观特征
4 围岩变形构造对工程特性的影响
    4.1 高角闪岩相片麻岩段
    4.2 低角闪岩相变质岩段
    4.3 浅变质岩段
    4.4 花岗岩段
5 讨论
    5.1 软弱结构面对围岩力学性质的制约
    5.2 脆性变形对围岩工程特性的制约
6 结论

(3)爆破荷载作用下岩体能量演化及失稳破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岩石破坏过程中的能量研究
        1.2.2 爆破荷载下岩体动态响应的研究
    1.3 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2 岩体爆破破裂理论及数值方法简介
    2.1 岩体爆破破裂机理
        2.1.1 爆炸应力波传播
        2.1.2 岩石爆破破裂机理
    2.2 岩体应变能理论推导
    2.3 数值方法介绍
        2.3.1 数值方法简介
        2.3.2 岩石本构模型
        2.3.3 炸药和空气状态方程
3 单孔不耦合装药爆破下岩体能量演化及裂纹扩展规律
    3.1 单孔不耦合装药爆破数值模拟模型建立及参数校准
        3.1.1 数值模型建立
        3.1.2 物理材料参数
        3.1.3 数值模拟结果与分析
    3.2 不耦合系数对岩体能量演化及裂纹发育的影响
        3.2.1 不耦合系数对爆破孔壁压力的影响
        3.2.2 不耦合系数对岩体能量演变的影响
        3.2.3 不耦合系数对爆生裂纹扩展的影响
    3.3 本章小结
4 爆破荷载下深部隧道围岩能量演化及破裂规律
    4.1 数值模型简介
    4.2 高地应力隧道开挖后围岩应变能分布规律
        4.2.1 侧压力系数对隧道围岩应变能分布的影响
        4.2.2 裂纹倾角对隧道围岩应变能分布的影响
    4.3 爆破荷载下隧道围岩应变能演化规律
    4.4 爆破荷载下隧道迎爆侧裂纹扩展规律
    4.5 本章小结
5 应力解除爆破对深部隧道稳定性影响分析
    5.1 应力解除爆破概述
    5.2 工程背景
    5.3 数值模型构建
    5.4 应力解除爆破对隧道稳定性影响分析
        5.4.1 应力解除爆破作用下隧道围岩应力响应特征
        5.4.2 应力解除爆破作用下隧道围岩损伤分析
        5.4.3 应力解除爆破作用下掌子面前方围岩应变能演化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4)水利工程引水隧洞地质超挖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工程概况分析
2 隧洞地质情况
    2.1 输水建筑物工程地质条件评价
    2.2 施工支洞工程地质条件及评价
3 超挖影响因素
    3.1 地质因素
    3.2 钻孔爆破因素
    3.3 施工因素
4 超挖对施工的影响
5 超挖控制技术
    5.1 不良地质洞段处理措施
        5.1.1 隧洞洞口失稳技术措施
        5.1.2 预防和处理塌方的措施
        5.1.3 对隧洞松散地层、破碎带地质影响的控制措施
        5.1.4 对隧洞顶部居民区影响的控制措施
    5.2 施工超前地质预报
        5.2.1 超前地质钻孔
        5.2.2 加深炮孔
        5.2.3 综合地质分析
    5.3 现场管理措施
    5.4 不良地质段开挖安全措施
    5.5 施工测量
6 结语

(5)杭州市第二水源千岛湖配水工程施工图审查与设计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1 工程概况
2 施工图审查与设计优化的依据
3 施工图审查与设计优化案例
    3.1 千岛湖进水口结构设计
    3.2 输水隧洞
        3.2.1 混凝土衬砌段基本断面
        3.2.2 IV类围岩超前支护
        3.2.3 跨分水江倒虹吸布置
        3.2.4 官地上下穿302省道埋管段
    3.3 输水隧洞钢管衬砌
        3.3.1 空间弯管问题
        3.3.2 钢管段灌浆
        (1)固结灌浆。
        (2)回填灌浆。
        (3)接触灌浆。
        3.3.3 江家弄浅埋钢衬段设计优化
    3.4 运行期兼调压井功能的施工支洞
        3.4.1 防洪标准
        3.4.2 兼调压井功能的施工支洞二次衬砌
    3.5 穿分水江隧洞地下检修蝶阀室衬砌结构优化
4 结 语

(6)引供水工程施工支洞综合利用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问题的提出
2 千岛湖配水工程施工支洞综合利用情况
3 兼做调压井及检修交通洞应用技术
    3.1 结构设计要点
    3.2 对水质的影响分析
    3.3 运营期监测布置
4 改建分水口应用技术
5 改建交通洞及地下仓库应用技术
    5.1 改建交通洞
    5.2 改建地下仓库
6 结 语

(7)秦岭输水隧洞越岭段施工围岩变形有限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工程概况
2 有限元计算模型
    2.1 有限元计算原理及步骤
    2.2 计算模型
    2.3 计算参数及荷载
3 计算结果及分析
    3.1 计算结果
    3.2 Ⅳ类围岩塑性分析
    3.3 Ⅴ类围岩塑性分析
4结论

(8)中部引黄工程输水隧洞涌水综合治理方案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隧洞涌水危害
        1.2.1 隧洞地下水主要来源
        1.2.2 隧洞涌水分类
        1.2.3 隧洞涌水的不良影响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目前隧洞涌水量的预测及其主要治理措施
        1.4.1 涌水量的预测方法
        1.4.2 隧洞涌水主要治理措施
    1.5 目前隧洞施工的超前地质预报工作
        1.5.1 隧洞施工过程中超前地质预报的工作内容
        1.5.2 超期地质预报的几种方法介绍
    1.6 本文研究内容
第二章 中部引黄工程概况
    2.1 工程基本情况
    2.2 工程施工难度及特点
第三章中部引黄工程3#隧洞TBM标段TBM施工涌水治理方案
    3.1 工程概况
        3.1.1 地貌状况
        3.1.2 水文地质
        3.1.3 工程地质
    3.2 涌水量估算
    3.3 TBM1 标涌水洞段基本情况
        3.3.1 地层岩性
        3.3.2 地质构造
        3.3.3 水文地质
        3.3.4 工程地质评价
        3.3.5 隧洞设计涌水量估算
        3.3.6 已揭露地层情况
        3.3.7 超前地质预报情况分析
    3.4 TBM施工过程中涌水情况
    3.5 涌水排水处理优化方案
        3.5.1 反坡排水整体方案
        3.5.2 后配套机泵配置优化
        3.5.3 优化后排水系统
        3.5.4 主洞阶梯坝排水系统
        3.5.5 隧洞排水系统供电优化
    3.6 涌水堵水处理方案
        3.6.1 掌子面侧壁堵水方案
        3.6.2 掌子面超前注浆方案
        3.6.3 注浆堵水效果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部引黄工程西干施工23 标钻爆法施工涌水治理方案
    4.1 工程概况
        4.1.1 工程完成情况
        4.1.2 前期勘察工作量布置及地质概况
        4.1.3 剩余段地质情况及评价
        4.1.4 隧洞涌水量分析
        4.1.5 已开挖段涌(渗)水量估算
    4.2 排水实施方案
        4.2.1 实施原则
        4.2.2 支洞排水布置(水泵选型、水泵、管线布置)
        4.2.3 主洞排水布置
        4.2.4 排水能力
        4.2.5 水泵、管道计算论证
        4.2.6 施工供电分析
        4.2.7 主要设备、材料配置
    4.3 堵水处理方案
        4.3.1 洞内涌水情况
        4.3.2 8#支洞下游掌子面补充地质勘探情况
        4.3.3 灌浆设备及材料要求
        4.3.4 灌浆相关指标
        4.3.5 掌子面超前预灌浆施工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工程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9)引汉济渭秦岭输水隧洞关键技术问题及其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地质特征
2 工程面临的主要技术难题
    (1)工程的总体布局、规划、实施难度空前。
    (2)超长距离的贯通测量难度超出测量规范。
    (3)长距离施工通风难度世界罕见。
    (4)软岩变形问题。
    (5)高地应力及岩爆问题。
    (6)突涌水问题。
    (7)硬岩掘进带来的问题。
3 开展的主要研究及技术成果
    (1)秦岭超长隧洞施工通风技术研究。
    (2)秦岭超长隧洞突涌水、岩爆预测与防治技术研究。
    (3)隧洞衬砌结构外水压力确定及应对技术研究。
    (4)超长深埋隧洞测量设计分析评估及施测精度控制分析研究。
    (5)超长深埋隧洞深层围岩基本工程特性研究。
    (6)秦岭超长深埋隧洞高地应力软岩变形及防治技术研究。
    (7)硬岩长距离TBM施工参数与围岩特性相关性研究。
    (8)秦岭输水隧洞TBM施工刀具选型研究[6]。
    (9)微震监测技术的研究应用[7]。
    (10)秦岭输水隧洞超前地质预报研究[8]。
    (11)研发了秦岭输水隧洞智能管理系统。
4 下一步研究重点
    (1)开展岩爆频发致使施工进度迟缓问题研究。
    (2)开展岭北硬岩大变形问题研究。
5 结 语

(10)香炉山隧洞5号施工斜井施工难题及解决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 香炉山隧洞5号施工斜井前期勘察设计
    1.1 前期勘察地质条件
    1.2 前期设计
2 现场实施情况
    2.1 揭露地质情况
        (1) 桩号K0+000~K0+175洞段:
        (2) 桩号K0+175~K0+250洞段:
    2.2 施工过程遭遇的主要困难
3 应对措施
    3.1 立项专项科研试验
    3.2 针对性设计调整
    3.3 适应性工艺施工
    3.4 精细化施工管理
4 结 语

四、输水工程隧洞支洞洞口失稳问题的处理(论文参考文献)

  • [1]秦巴山区中小河流洪水预警预报系统研究 ——以引汉济渭调水工程施工区为例[D]. 刘刚.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2]引汉济渭输水隧洞围岩构造特征对工程地质的影响[J]. 张杰,李玮,李立民,万继伟,丁卫华,贾超. 现代隧道技术, 2021(03)
  • [3]爆破荷载作用下岩体能量演化及失稳破裂研究[D]. 李富杰.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4]水利工程引水隧洞地质超挖研究与应用[J]. 佟艳清,刘启,徐全基,吕诗辉,徐发基. 云南水力发电, 2021(04)
  • [5]杭州市第二水源千岛湖配水工程施工图审查与设计优化[J]. 黄东军,王东锋,房敦敏. 浙江水利科技, 2021(01)
  • [6]引供水工程施工支洞综合利用技术研究[J]. 赖勇,张永进,张宇弛. 浙江水利科技, 2020(06)
  • [7]秦岭输水隧洞越岭段施工围岩变形有限元分析[J]. 任喜平,党康宁,柯啸,陈元盛,王佐荣. 人民黄河, 2020(11)
  • [8]中部引黄工程输水隧洞涌水综合治理方案的研究[D]. 王鑫. 太原理工大学, 2020(01)
  • [9]引汉济渭秦岭输水隧洞关键技术问题及其研究进展[J]. 杜小洲. 人民黄河, 2020(11)
  • [10]香炉山隧洞5号施工斜井施工难题及解决措施[J]. 苏利军,帖熠,喻久康. 人民长江, 2020(08)

标签:;  ;  ;  ;  ;  

输水工程支线隧道开通不稳定的处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