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美国农业特点何在(论文文献综述)
刘焕申[1](2021)在《十月革命前列宁俄国发展道路思想研究》文中认为“道路问题是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第一位的问题,道路就是党的生命。”(1)发展道路的选择正确与否至关重要,既关系到决定国家的兴衰成败和民族的前途命运,也事关人民群众的生存和生活境况。1893年至1917年十月革命前,列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立足俄国的基本国情,依据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创造性的回答和解决了俄国应当走什么样的发展道路、怎样走这条发展道路的问题,形成了十月革命前俄国发展道路思想。作为伟大的思想家,更是伟大的革命家的列宁,其俄国发展道路思想随着俄国革命实践的推进而变化、丰富、发展和完善。对此,学界已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十月革命前列宁俄国发展道路思想上承马克思恩格斯落后国家社会发展理论,下启中国等东方国家社会发展道路的理论与实践,指导和推动了社会主义由理论变为现实,由一国向多国发展,极大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经济文化落后国家社会发展道路理论和实践。由于时代因素和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国际国内形势的需要,十月革命前列宁俄国发展道路思想也有其局限性,有需要进一步发展完善之处,探究十月革命前俄国发展道路思想的来龙去脉,分析和厘清列宁在探索俄国发展道路中的心路历程,总结其理论价值和现实价值,有助于我们认识和明晰世界社会主义五百年的发展历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正如习近平所说:“只有回看走过的路、比较别人的路、远眺前行的路,弄清楚我们从哪儿来、往哪儿去,很多问题才能看得深、把得准。”(2)概括的说,十月革命前列宁俄国发展道路思想,就是列宁为代表的布尔什维克党人立足俄国国情,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通过无产阶级政党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动员和联合资产阶级民主派和农民阶级共同斗争,使经济文化落后的俄国尽快摆脱沙皇专制,消除农奴制度,缩短资本主义发展阶段,实行工农民主专政,尽可能减少俄国人民的痛苦,在此基础上努力使俄国率先走向公平正义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进而推动西欧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最终促使全世界成功走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道路而进行的理论思考和理论探索。十月革命前列宁俄国发展道路思想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是所谓列宁主观想象、主观意志的结果,而是有其特定的历史依据、时代依据、现实依据和理论依据。它是俄罗斯民族立国千年来向东还是向西的阶段性表现,有其内在的历史发展基因,是为十月革命前列宁俄国发展道路思想的历史依据;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纪之交进入世界历史时代的产物,是社会主义成为世界思潮并在俄国传播的结果,是为十月革命前列宁俄国发展道路思想时代依据;是俄国资本主义发展和工农运动发展的必然产物,是为十月革命前列宁俄国发展道路思想的现实依据;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与俄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为十月革命前列宁俄国发展道路思想的理论依据。列宁个人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对俄国国民性和俄国国情的谙熟、勇于和善于联系实际等主观条件也是这一思想形成的重要依据。马克思主义认为,在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的推动下,人类社会是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依次发展,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列宁据此指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已经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列宁联系当时国际国内形势,结合俄国具体国情,对俄国未来的社会发展道路进行了艰辛探索。列宁认为,1861年农奴制改革后,俄国已经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一方面,通过沙皇政府得到扶持和外资的大量涌入,俄国资本主义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另一方面,专制制度和封建农奴制度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这使得俄国资产阶级既有通过革命推翻专制政权,消灭农奴制度,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道路的革命性;又有对沙皇专制政权和外国资本主义的依赖性和妥协性。他们担心民主革命中工农运动的壮大和兴起会威胁到自身的政治经济利益,必定会在革命的关键节点同反动势力同流合污,共同对付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不能把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行到底。因此,资产阶级不能担当俄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领导阶级。在科学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组建了统一政党的无产阶级由于自身的阶级性和先进性,应当而且能够承担起俄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领导责任。农民阶级是工人阶级的坚强同盟军,通过满足农民的利益组成巩固的工农联盟是无产阶级领导权的重要保障。无产阶级领导农民进行彻底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建立工农民主专政的政权,走一条新型的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为进行下一步的社会主义变革准备条件。列宁指出,由于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深刻变化,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帝国主义战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的不平衡性、跳跃式和剧烈冲突的性质,帝国主义之间的战争迫在眉睫。而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在无产阶级的正确领导和科学策略的指导下,俄国完全可以率先取得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最终走上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本文以《列宁全集》60卷为依据,结合俄国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实践进程,系统研究十月革命前列宁俄国发展道路思想,发掘其时代价值。研究按照形成依据、形成过程、形成内容、形成意义的逻辑理路展开。论文主体内容包括十月革命前列宁俄国发展道路思想的形成条件、主要内容和重要价值三大部分,分为六章:第一章十月革命前列宁俄国发展道路思想的社会背景。通过阐述俄罗斯横跨欧亚大陆的独特地理位置、交汇东西方文明的独特文化特征和近代以来俄国统治阶级和思想界对俄国发展道路的思考探索以展示列宁探索俄国发展道路的文化渊源、历史文化传统和历史依据;通过阐述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展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形成,标志着人类历史进入世界历史时代。这一时期,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的不平衡和争夺原料产地和世界市场使列强大肆入侵落后国家和地区。资本主义的全球扩张使社会主义成为世界思潮,促进了源自西欧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马克思主义在经济文化的俄国的广泛传播,论述列宁探索俄国发展道路的时代依据;通过论述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后,城乡资本主义经济快速发展,社会结构急剧变化,沙皇政府资产阶级改革促进了各社会力量组建政党表达政治诉求,工农运动蓬勃发展,资产阶级为了维护自身利益,不敢也不能把革命进行到底。阐述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的基本国情,即列宁探索俄国发展道路的现实依据;通过论述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俄国社会发展道路思想及赫尔岑、车尔尼雪夫斯基和普列汉诺夫等俄国先进思想家对俄国社会发展道路的探索阐释列宁俄国发展道路思想厚重的理论依据。通过概述列宁个人成长学习经历和善于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同俄国国情相结合的思维特点,阐释列宁俄国发展道路思想的主观依据。第二章十月革命前列宁俄国发展道路思想的演进。通过阐述列宁探索俄国发展道路的三个阶段论证十月革命前列宁俄国发展道路思想演进。第一阶段,1893年到1905年,列宁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分析俄国经济社会实际,论证了俄国资本主义形成发展过程,深刻阐述了资本主义在俄国发展的必然性和历史进步性;第二阶段,1905年到1914年,列宁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剖析俄国社会各阶级,阐释了无产阶级必须掌握俄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领导权,领导农民等小资产阶级在俄国走工农民主专政的非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第三阶段是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列宁根据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认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资本主义已经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其腐朽性和垂死性决定这一阶段必然向新社会形态——社会主义社会过渡。革命形势要求俄国无产阶级应当立即夺取政权并开始向社会主义过渡,建立巴黎公社制的新型国家——苏维埃共和国。第三章列宁关于俄国已经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思想。列宁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科学分析了俄国资本主义的起源、形成和发展历程,继承、丰富、发展了马克思《资本论》对资本主义的分析论证。通过分析列宁相关论着,阐释列宁关于俄国资本主义发展必然性、历史进步性、特殊性和落后性的思想,雄辩的说明俄国资本主义的产生是城乡商品经济不断发展的自然的不可避免的结果,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高了社会劳动生产力,促进了劳动的社会化,为推翻沙皇专制统治准备了物质基础和阶级基础,具有一定历史进步性。但俄国资本主义和农奴制同步形成同时发展的并存性和对内对外的高度依赖性导致了俄国资产阶级对沙皇政权和外国资本主义的依附性、软弱性和滞后性,内外矛盾交织尖锐,使俄国成为世界资本主义体系的薄弱环节。第四章列宁关于俄国走非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思想。通过分析列宁《社会民主党在民主革命中的两种策略》等论着,论证列宁对经济文化落后的俄国走非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内外因思考和探索,阐述列宁关于无产阶级掌握革命领导权的思想、工农民主专政是资产阶级革命完成标志等思想。在俄国资产阶级革命中,无产阶级完全有条件实现对民主革命的领导,只有无产阶级掌握领导权,俄国资产阶级革命才能取得对沙皇专制的彻底胜利,才能以最有利于无产阶级的形式完成民主革命。实现无产阶级对民主革命的领导权,必须实现无产阶级对农民的领导。列宁认为,工农民主专政的实现是资产阶级革命完成的标志,之后应立即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掀开欧洲社会主义革命的序幕,以帮助俄国无产阶级政权的巩固和社会主义建设。第五章列宁关于俄国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思想。通过研读《帝国主义论》、《国家与革命》等论着,阐述列宁对帝国主义经济特征和历史地位的分析及资本主义经济和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阐释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开始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重要论断和俄国无产阶级应立即夺取政权并开始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思想。列宁指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已经发展到没落的、腐朽的、垂死的帝国主义阶段,这是通向社会主义的阶梯,是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阶段,是社会主义的入口和无产阶级社会革命的前夜。俄国作为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应当把握时机、抓住机遇、大胆出击,在本国无产阶级努力和欧洲无产阶级的帮助下,实现从民主革命想社会主义革命的过渡。第六章十月革命前列宁俄国发展道路思想的影响和价值。通过阐述十月革命前列宁俄国发展道路思想对俄国、对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地区、对中国的深刻影响来论述十月革命前俄国发展道路思想的俄国价值、世界价值和中国价值。首先,通过阐述这一思想对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说明十月革命前列宁俄国发展道路思想指明了俄国发展的正确方向,是十月革命的理论基础和基本遵循。这一思想论证了俄国实现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途径和策略,坚定了俄国党和人民必胜的决心和信念,引领俄国十月革命的伟大胜利。其次,论述这一思想对十月革命后俄国巩固政权和国家建设的影响。十月革命前列宁俄国发展道路思想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源头,是实施新经济政策的理论来源,直接影响了俄国十月革命之后发展道路探索和实践。再次,阐述十月革命前列宁俄国发展道路思想对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探求独立解放道路的影响。列宁坚持马克思主义革命理论,联系俄国革命的经验,对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政党建设、统一战线、革命策略等提出了针对性意见和建议,推动了这些国家和地区反帝反殖反霸斗争和民主民族独立斗争的开展,坚定了他们开辟新道路的信心和决心。第四,论述十月革命前列宁俄国发展道路思想对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影响。通过阐述列宁关于民主革命性质理论、无产阶级领导权理论、农民地位作用理论、革命发展阶段理论、革命前途理论等对于中国民主革命性质理论、中国共产党民主革命领导权理论、工农联盟理论、中国革命两步走理论、新民主主义革命前途理论等的直接影响来说明这一思想对中国革命道路的选择和实践的重大理论指导作用。第五,论述十月革命前列宁俄国发展道路思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影响。通过阐述列宁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理论、全球化理论等对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执政党建设理论、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两制和平相处理论的重大启示说明十月革命前列宁俄国发展道路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理论启迪。第六,通过阐释十月革命前列宁俄国发展道路思想在时代主题认知、革命家集团培养、意识形态教育、历史机遇把握、科学分析资本主义利弊、坚定理想信念等方面的理论贡献,说明这一思想在决策制定、领导核心建设、人才培养、发展完善社会主义制度等领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当代启示。
任婷[2](2020)在《以学习为中心的地理教学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信息化和知识经济的时代背景下,高素质人才是社会不竭发展的重要动力,我国实施的素质教育也是为了能够培养出一代又一代优秀的人才。在2002年,外国学者玛丽埃伦·韦默(Weimer)创造了学习中心教学的理论分析框架,该框架明确地指出了可以通过五个方面的核心变化来实现学习中的教学。2018年1月,我国新一轮课程标准颁布,在修订的内容和主要变化中提到“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基于国家教育改革、建设学习型社会以及对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选择以学习为中心作为研究重点。以自然地理教学和人文地理教学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法、课堂观察法以及内容分析法,依据地理教学从业者与学习者的感知,围绕人教版必修一即自然地理的内容为主要分析内容,在国家基础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选择十五节课,分别从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两个角度分析地理课堂教学情况。通过构建的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观察量表,比较、分析十五位教师在地理教学中所落实的以学习为中心的构成要素,发现其存在的利于实践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行为。最后根据教师们存在的以学习为中心的地理课堂教学行为,提出利于实践以学习为中心的地理教学策略。第一,教师要为学生提供自主互动的情境;第二,教师围绕“主动”“自主”“建构”开展教学;第三,教师要将“诱导”、“帮助”、“促进”融入地理教学;第四,教师要在预设中留有生成空间;第五,教师问题的设置要符合学生的水平;第六,教师活动的设计要有指向性;第七,教师教学要体现与生活密切联系的学科特点。与此同时,提出了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对于本研究的影响,并提出展望。
余英[3](2020)在《1932-1937年《外交评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外交评论》是与南京国民政府外交部紧密联系并受其影响,在九一八事变之后创办的政论性杂志。杂志创刊于1932年6月20日,至1937年7月15日终刊,共出版发行9卷共55期,其创刊旨在宣传政府外交方针政策、引导社会舆论的同时,对政府外交展开评论和建言,它记录着20世纪30年代局部抗战时期中国内政外交的一段真实历史。本文主要通过对主体史料《外交评论》的搜集、整理和分析,以其刊载的外交报道及评论为中心,考察政府外交政策及社会舆论反映,并借此展现1930年代中国外交复杂多变的艰难历程,进而丰富近代中外关系史的研究。论文主要从四个方面展开研究,一是介绍《外交评论》的基本情况,从杂志创刊的历史背景和基本内容入手,分析刊物的办刊宗旨、作者群体和基本特点;二是对杂志刊载的评论、论着、译述、专载、外交文件、外交时论选、书报介绍与批评、通讯等各栏目内容中所呈现的外交观念、批评与建言等作归纳性研究;三是研究《外交评论》作为与外交部密切相关的政论性刊物所独有的主要特征,以及在宣传政府外交政策、提高民众外交智识和引导公众舆论等方面的影响和作用;四是作为中外关系史的研究对象,《外交评论》对外交观念近代化和中国外交提供的启示和经验教训。论文分绪论、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绪论部分介绍选题动因、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和创新与不足之处。正文共八章,第一章从杂志创办的背景、宗旨、编辑发行和作者群体等方面考察杂志的概况,为后文的展开提供一个认知基础;第二章主要归纳杂志诸多评论文章中呈现出来的主动外交的积极态度、扞卫国家民族安全的基本原则和以利害关系为考量的政策取向,综合论述《外交评论》努力维护国权的外交观;第三章重点考察《外交评论》基于国民政府外交力量不足所提出的增强国家实力、整理外交机能和重视文化外交等推进外交建设的主张;第四章主要梳理《外交评论》对风行于1930年代的法西斯主义的介述和解析,考察当时社会舆论对法西斯主义和法西斯国家的认知与评价,阐述知识分子群体在九一八事变之后对法西斯集权政治的基本认同;第五、六章主要探析《外交评论》对国际格局形势的全面考察和对国民政府内政外交政策的评价,撰稿人群体对“攘外必先安内”“国联外交”等外交政策的舆论回应和对国际盟友的分析判断,呈现出杂志对国民政府内政外交政策的呼应态度;中日交涉是当时的外交重点和难点问题,《外交评论》把主要精力放在对日方针政策的考察与建言,一方面,撰稿人与外交部在原则上同声共气,另一方面,在批评国民政府对日政策“措置欠当”的同时,提出多种外交建议供政府参考;第七章主要探讨《外交评论》提出的修废不平等条约主张,展示外交界和学术界在废约低潮时期对不平等条约的关注,以及提出的较为理性的修废约方式和手段;第八章将《外交评论》与《国民外交杂志》这两份创刊时间相同、名称相近的杂志作基本比较,对《外交评论》的刊物性质与思想内容特点、作用影响和局限不足等方面进行分析。结语部分是总结性评价:《外交评论》是政府外交政策的“宣传员”、集权统治的“维护人”、近代国际观念和外交知识的“传播者”、社会政治变化的“映射镜”,归纳其在局部抗战时期所特有的地位和在外交近代化进程中的作用。
王俣璇[4](2019)在《格式条款规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格式条款体现了现代经济生活低成本、高效率的特点,在各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而其天然地具有其正反社会效应,一方面,格式条款发挥着简化和促进市场交易的重要功能。格式条款市场经济的产物,在市场的灵活性与敏感性的影响下,公司等市场主体不断修正与完善交易中的权利义务配置,形成足以吸引交易相对人的格式条款,以推动经济活动的便捷化、规模化运作。而另一方面,格式条款由于其排除协商的特征,不免存在使经济地位上处于弱势的普通消费者丧失缔约自由之虞。由于市场竞争的不充分甚至垄断,以及信息的不对称性等原因,市场自身对格式条款的负效应的抑制功能被削弱,甚至导致交易双方权利义务的失衡,从而损害普通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沦为经济强者压迫弱者的工具。格式条款的双重社会效应,既反映法律与市场两种调整思路的博弈,也体现着民法理论内部意思自治原则、公平原则诚实信用原则的相互扶持与妥协。从格式条款的调整路径来看,一方面,法律应当放手市场,避免对市场竞争的贬损和对自由社会秩序的状害,充分发挥市场竞争对格式条款的规制与导向作用;另一方面,法律应作为市场失灵或市场极端逐利性的矫正手段,以防止权利义务关系的畸形失调,实现基本的公平正义价值。从民法的基本原则角度视之,格式条款由当事人一方单独制定,相对人仅具有“take it or leave it”的二元性选择,这一合同的发展趋势本身即是对传统契约自由原则的巨大挑战,美国学者格兰特·吉尔莫所言的“契约的死亡”之虞即体现于格式条款与意思自治原则的冲突之上,需要学理上的解释与协调。传统理论的理想模式下,契约自由即是契约正义,法律对格式条款的规制只需触及程序层面。而到了现代,随着消费者问题、格式条款问题的日趋严重,民法不再坚守形式意义上的意思自治与合同自由,实质化成为民法演变的最显着特征。现代契约法的中心问题已由契约自由变为契约正义。如何在格式条款问题中实现公平原则、诚实信用原则等民法基本价值,更是当代法学面对的重要课题。本研究将从合同法基本理论出发,穿插结合法经济学视角,按照“规制目标制定-规制范围限定-规制实然性分析-规制应然性设计”的行文思路组织篇章架构,逐步解决“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基本问题。第一章是对格式条款规制的正当性和监管目标的证成,包括格式条款规制应如何回应契约自由与契约正义两大合同基本原则的要求,以及格式条款规制如何实现目标的精确化两个问题。缔约双方经济地位的不平等性以及相对方选择缔约伙伴的自由的限制并不能体现格式条款对于契约自由的侵蚀。格式条款对契约自由原则的冲击的根源只能在于格式条款的格式性本身,合同法维护契约自由的正当性和有效性即只能通过对信息压迫的矫正体现。格式条款对契约正义原则仅造成间接减损,以契约正义原则作为格式条款的监管要求,主要出于三重考虑:第一,反映契约正义的“条款内容”为监管识别提供便利性;第二,契约正义原则针对双方权利义务分配,其监管效果具有直接性;第三,契约正义原则为监管注入公共目标,具有防止社会价值整体受损的阻却作用。现代法时代下,格式条款的正负外部性由此为监管目标、监管逻辑以及监管力度等的设定提出多层次要求。从价值层面,格式条款的规制首先面临监管目标的精确化问题。契约自由原则对格式条款的效率要求应当为帕累托改进而非卡尔多-希克斯改进,而自愿性协商被认为是达到帕累托最优结果的途径,也即,“受交易影响的每一个人均同意这一交易”。这一目标之下,格式条款规制以对意思自治的维护为限具有正当性。契约正义原则则要求双方合作剩余的分配达到竞争水平,提供方因格式条款的非议价性在博弈中获得优势,当条款的分配结果不符合给付均衡的民法基本原理,监管的介入就在契约正义要求下具有正当性。从路径层面,格式条款问题的非绝对性与复杂性也一定程度上动摇了市场模式与国家模式作为监管手段的二元性划分的绝对逻辑,也缓和了公法与私法的分明边界。市场模式与国家模式,均为国家介入监管的路径,要求以国家强制力为其效力保障,与自由放任的经济理念相区别,是对私人合同关系的积极引导或矫正。与格式条款相关的概念如“附合合同”、“样板文本”、“小字条款”、“标准化合同”、“标准化格式合同”等,各国理论对其格式条款赋予不同归纳方法。格式条款具有预先制定性、标准化、非协商性、附合性和重复使用性等特点。从其法律属性看,格式条款存在“契约说”与“规范说”之争,这一定性直接决定条款的监管路径问题。从经济视角来看,格式条款可解读为商品、产品质量属性,以及公共产品。在我国,法律监管对象呈现出由“格式合同”向“格式条款”、从“法律行为”到“意思表示”的转变,监管的精准性得以提升。沿此思路,格式条款规制对象可进一步限缩,具体分类标准如核心给付条款与附随条款的划分、商业合同条款与消费者合同条款的划分,以及是否为免责条款、是否规定主要权利的划分。第二章对我国当前格式条款规制的立法、行政及司法规制实态进行总结。我国形成以《合同法》为核心,以《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保险法》及《反垄断法》为配合的法律规范群。合同法规范路径下,《合同法》第39条、第40条、第52及53条,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10条呈现出路径驳杂且逻辑似有抵触的规范形态,学界争论颇多。如何从中抽取并整合具有连贯性、协调性的规范进路成为落实格式条款规制的前提问题。最高法院公布的十余件公报案例中,法院在规范选择上侧重有别,裁判倾向上亦有区分,整体呈现出信息规制与内容控制规范动态均衡、互为补充的裁判逻辑。地方法院在审判实践中似对最高法院立场有所偏离。“提示与说明义务”因法律解释空间较大、为法官预留了充分的自由裁量权,而成为适用率较高的效力判断规则。部分并非出自信息矛盾的格式条款问题,被归入信息规制项下草率解决。除《合同法》以外,《中国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26条以合同法规制范式为参照,建立了消费者合同领域的格式条款规制体系;《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第17条在合同法信息规制基础上,结合保险合同特色,对提供方提示与说明义务规则加以延伸。格式条款质量低下问题,从其根源来看,存在信息不平等与市场地位不平等两类生成路径,《合同法》以及基于《合同法》信息规制与内容控制模式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保险法》均偏重对信息不平等的矫正。《反垄断法》则从经济地位角度对格式条款规制范围及规制手段进行解读,回应市场地位不平等引起格式条款质量低下的情况,成为上述部门法规则的有益补充。在司法路径之外,《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保险法》及《反垄断法》均授权对格式条款施加行政监管,监管主体包括原国家工商管理部门、原银监会、原保监会、证监会以及原反垄断执法机关。信息规制与内容控制规范为格式条款规制的两种基本路径,为我国合同法所采用。信息规制路径在我国体现为格式条款提供方提示与说明义务的施加,内容控制路径则包括格式条款内容的特别规范、显失公平规则、公平原则等。两类路径互不干涉,但在功能上互为补充,共同服务于格式条款质量的改进。各国及各历史阶段对二者的运用各有偏重。如何权衡两类规制力度、如何对其适用加以扩张或限缩,则需动用监管智慧,结合国情及市场状态加以判断。以下第三章与第四章分别就信息规制和内容控制规范的规范逻辑、现状及改进方式进行阐述,而格式条款解释作为内容控制之辅助,则置于第五章讨论。以下三章共同构成本文的核心部分。第三章讨论格式条款的信息规制理论,信息规制因其事先性和市场性而被视为实现意思自治和保障市场竞争机制的通道。根据行为法经济学理论,市场机制异化的原因为,有限理性使消费者在认知层面和决策层面存在障碍,且对于特定条款,即使理性消费者亦会根据“成本-效益”分析而选择合理忽略。对此,提示义务的功能在于矫正双方信息的不平等,实现对阅读义务的替代;而说明义务则用于矫正专家与业余人的智识差距。根据行为人信息接收与处理的特征,信息披露存在层次化与实质化两方面的改进可能。层次化改进可以条款显着性或条款异常性为标准,并以实证调研为判断方式。实质化改进的路径如标准化信息提供、第三方信息加工以及“菜单式”合同创新等。此外,可借用软家长主义助推思路实现监管的改进。对于信息规制的力度和边界的确定,则应注重与法律行为法规范体系的分工与配合。第四章讨论格式条款的内容规制规范。我国对格式条款的内容控制既包括不当条款内容规范及公平原则,还包括免责条款控制规范、基于公共秩序的内容控制规范,以及诚实信用、公序良俗等民法基本原则。不过,这些原则均需要法院根据双方交易的具体情节加以个案判断。从格式条款规制的适格性来看,我国法上的显失公平规则、乘人之危规则以及公共秩序对条款效力的控制规范应当以合同而非条款为对象;不当格式条款内容规范以及免责条款规范则明确规定适用于条款而非合同整体。从各规范具体判断维度来看,不当格式条款规范、免责条款规范集中考虑给付均衡的实现,而不以双方合意度也即意思自治的充足作为评价标准;而诚实信用原则与公序良俗制度则从意思自治与给付均衡双重视角入手,对格式条款效力进行考量。第五章讨论解释规则对格式条款的规制作用。意思主义与表示主义的之争暴露出“意思与表示分立”理论的局限性,内心真意与外观行为均不能当然地、独立地在合同解释过程中发挥影响法律效果的后果。我国坚持客观解释规则作为格式条款解释的基本路径,仅当其无法穷尽解释时,不利解释规则才发挥作用。我国实践中存在对不当解释规则的体系定位的误读现象,这就不免造成规则的误用和错用,反而在结果上矫枉过正,既违背了解释的中立态度,亦侵蚀了内容控制规范的价值功能。信息规制与内容控制规范虽各有改进之空间,但仍存在效果上的极限阈值或“天花板”;此外,司法进路本身亦存在个案性、事后性、非行业性、非市场性等效果限制。当三至五章提及的规制手段达到效果极限而无法应对现实需求时,毋宁诉诸行政路径,结合美国、以色列、德国等制度经验,构建以经济视角下的“产品监管”为模型、以事先审批为模式的监管路径,也即第六章提出的最低质量标准模式。格式条款的事先性规制路径,也即施用行政手段,将格式条款内容的审查提前化,配合事先性信息规制的规制尝试,以实现经营者信息披露成本、多数消费者信息处理成本、重复性司法成本的缩减。具体而言,应建立由“最低质量标准”和“安全性质量标准”组成的双层质量标准体系。对于未通过前者的格式条款,禁止其进入市场;对于通过前者但未达到后者标准的格式条款,提供方应施加实质性信息披露;对于通过后者的格式条款,提供方仅须履行形式性信息披露。该制度以统一的行政监管作为司法监管的前置性环节,在节约审判压力的同时促进评价标准的贯一性。
马少珍[5](2019)在《基于文献计量学的《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017年发展研究》文中指出高校社科学报是学术期刊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术发展和社会进步中起到重要作用。农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三农问题关系到国计民生的方方面面,农业研究和三农议题是农业高校学报关注的焦点。作为农业大学学报,《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以下简称《学报》)从学校办学实际出发,紧跟中央一号文件,关注三农热点问题和社会现实议题,灵活设置栏目,注重专题策划与高水平机构合作,提高文章质量和期刊影响力,走上了一条特色化发展之路。本文基于文献计量学,结合内容分析法和访谈法,以高校学报改革为背景,对《学报》2008-2017年的发展进行了分析。首先,对《学报》十年间的栏目设置进行了详细分析,体现出栏目建设的历时性变化及演变特征;其次,对载文及引文数据进行分析,利用科学评价指标综合考察《学报》发展状况;第三,利用可视化软件CiteSpace V对《学报》进行文献计量学分析,解析《学报》载文特征;第四,立足于数字化转型的现实情境,展现《学报》数字化建设成果;最后,根据《学报》十年发展历程,总结其发展特点,并提出几点建议。研究发现:(一)《学报》栏目建设已具有稳定格局,形成了以农业经济、农村社会、土地问题、经济与管理成为常设栏目,不定期开始专题栏目,根据需求增设特约专稿的栏目设置方式;(二)《学报》坚持开放办刊理念,加强了对文章质量的把关,走精品发展路线,实现了从数量增长为主向质量提高为主的转变。载文量呈下降趋势,但基金论文比、下载量、被引量、影响因子等均呈现上升趋势。(三)在知识图谱分析中,《学报》高频作者以校内作者为主,作者合作网络密度低;来源机构以校内学院或研究团队为主,机构合作密度低;关键词可视化分析显示,《学报》能根据学校优势、中央一号文件及社会热点议题进行选题策划,紧跟三农发展趋势,但关键词总体聚类效果及研究传承效果不佳。(四)《学报》微信公众号建立时间短、特色不突出;微博尚未开通,高校学报社科类微博建设整体状况堪忧。
刘超[6](2019)在《中国人实用思维的理论研究》文中提出在现代学术语境下,文化和思维是其中的重要关键词,思维是特定文化的组成部分和深层内涵,是人们用以处理信息和感知周遭世界的一种较为稳定的元认知模式。中国人喜欢追问“这有什么用”,表现出注重实用的思维模式。本研究主要研究中国人的实用思维,主体内容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提炼中国人实用思维的定义、基本特征、发展阶段和主要表现。本研究将实用思维定义为一种重视现实致用的思维模式。中国人实用思维表现出三个重要特征:从个体价值追求的角度看,比较重视此岸世界现实满足,轻视彼岸世界来世追求;从理论与应用孰重孰轻的角度看,中国人一向重应用探究,轻理论建构;从个体参照的时间框架看,更重视当前之用,轻视长远之用。中国人实用思维的发展阶段沿着从生物适应到文化选择的理路演进,历经萌芽、发生、形成和确定四个阶段。中国人实用思维在知识、关系和宗教三个领域体现较为明显,普遍将知识、关系和宗教视为工具性和手段性存在。第二部分,梳理实用思维产生的文化缘由,主要由三大部分构成,即:“一个世界”观,重“行”之知行观与以“人”为中心之天人观,以及重视机会获得与恐惧物质匮乏的传统心态。(1)“一个世界”观将人生的目标追求置于此岸世界,关注现实性目标追求,忽视超越性目标追求。(2)重“行”之知行观与以“人”为中心之天人观的观念传统强调“知”要能够服务于“行”,强调“人”的中心地位,这一观念传统分别解构了“知”的重要性与对象性,使得中国人重视以人的需要为导向的应用研究,轻视理论研究。(3)重视机会获得和恐惧物质匮乏的传统心态使得中国人偏好近期利益。第三部分,主要阐明中国人实用思维的形成机制。作为一种复杂的存在,实用思维涉及相关的价值观和认识论。这一部分从实用价值观、实用认识论以及言语模式形塑思维三个方面对实用思维的形成机制进行微观探讨。中国文化已经形成重视个体和群体生存与发展的实用价值观,形成关注现实致用的实用认识论。言语模式促使文化中已经存在的实用价值观和实用认识论自觉地进入个体的思维之中。中国人喜好追问“这有什么用”和“如何做”:“这有什么用”使得个体倾向于从“用”的角度看事观物,激发个体形成现实性目标追求,促发个体形成作用-功能认知模式;“如何做”强调方法技术的寻求与现实问题的解决,回避理论解释。在特定言语模式的引导下,中国人的思维倾向于追求实用。第四部分,从实用思维的角度解答“李约瑟难题”中两个基本问题,即“现代科学为何产生于西方”和“现代科学为何未能产生于中国”。(1)对“现代科学为何产生于西方”的回答需要追溯至两希文明,两希文明分别为现代科学的产生提供了认知因素与人格因素。在古希腊传统的影响下,西方人形成了概念化的形式逻辑,倾向于用元素-结构认知模式来认知事物,用数来描述与演绎自然存在,古希腊传统为现代科学的产生提供了智识上的准备。在希伯来传统的影响下,西方人形成了超越性的目标追求,积极进行着自我与意义寻求,希伯来传统为现代科学的产生提供了动力上的准备。现代科学是超越实用的结果,是人类智识力量和人格力量拒斥实用思维的双重超越。(2)对“现代科学为何未能产生于中国”这一问题的心理学解答也可以从认知因素和人格因素两个方面进行原因的寻求。在实践取向的影响下,中国人擅长运用类比推理和相关逻辑,这种思维方法将一切事物都联系起来,人与自然形成整体的存在格局,故未能成功地将人与自然进行切分,古代中国人倾向于采用作用-功能认知模式看待自然客体,对于中国人而言,数是指导实践活动的工具和手段,总体看来,中国人未能有效地形成现代科学产生所必要的认知因素。在儒道文化的影响下,中国人热衷于现实性的目标追求,持趋乐避苦的性格特征,主动求乐,被动受苦,难以为现代科学的产生提供人格因素。中国人的心理羁绊于一种现实致用的思维之中,被双重的实用寻求所束缚。不论是从认知上看,还是从人格上看,古代中国人都不具备产生现代科学所必要的智识性条件和动力性条件。实用思维提升中国人适应艰辛环境的能力,对外来文化保持开放心态,增强中国人对新事物的接纳能力。由于过于重视效用和功能,中国人漠视不能尽快致用的理论研究,回避超越性目标追求。中国人如果想要更好地实现心理的现代化,需要进一步提升理论思维的水平,而中国人如果想要实现人性的更高层次的发展,则需要传承本民族文化传统中的超越性要素,深彻理解希伯来传统中的超越性要素,使得超越性目标成为中国人总体目标追求的重要组成部分。
张誉予[7](2019)在《面向地理核心素养培养的问题式教学有效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确定充分体现了地理学科独特的育人价值,也是落实立德树人任务的根本途径。如何落实《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培养学生必备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基本理念?课程实施建议里提出要“重视问题教学”,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促进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发展。问题式教学从21世纪初引入我国中小学课堂,但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发展,因此在新课标颁布的背景下,研究问题式教学在面向地理核心素养培养时的有效性问题,对进一步指导新课改后的中学地理课堂实践具有重要意义。本篇论文从“地理核心素养”,“问题式教学”和“有效教学”的国内外相关文献的梳理入手,结合我国课堂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认识到“面向地理核心素养培养的问题式教学有效性研究”的重要意义。以“地理核心素养”与“问题式教学有效性”的概念和关系界定为起点,课堂观察法和作品分析法为基本方法,结合专家咨询、地理核心素养要素体系和问题式教学的环节作为主要依据,构建了面向地理核心素养培养的有效性观察量表,并运用该量表对高中实际课堂和教学设计进行了观察、诊断和分析,发现了面向地理核心素养培养时,问题式教学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因此,本研究对于改进问题式教学实施,进阶地理核心素养培养具有实际应用价值。全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主要梳理了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地理核心素养”“问题式教学”和“有效教学”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确定了研究的基本方案。第二部分:基本理论。对“地理核心素养”“问题式教学”及“问题式教学有效性”的概念和关系进行界定,并确定了本研究的理论基础,包括地理科学理论,有效教学理论,问题教学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多元智能学习理论。第三部分:基本方法。为课堂观察法和作品分析法构建基本工具:面向地理核心素养培养的有效性评价量表,该量表以地理核心素养要素体系和问题式教学环节为主要依据,通过文献梳理和专家咨询,最终制定。第四部分:现状分析。对面向地理核心素养培养的问题式教学培养现状展开调查。该部分是全文的核心内容之一,根据研究主题,对课堂观察和作品分析的样本进行筛选和确定,利用有效性评价量表进行观察诊断,并对结果进行定量与定性分析,提出可供借鉴的优点和存在的问题。第五部分:教学建议的提出。针对面向地理核心素养培养时,问题式教学存在的低效问题,提出三大教学建议:第一,问题发现要以学生为本,地理情境的创设应具有丰富性,能够为学生提供提问的空间;第二,问题解决过程要注重教师的跟进和引导,提升四个地理核心素养水平的途径具有多样性;第三,问题式教学环节要完整,落实好评价反思和迁移应用环节。第六部分:结论与展望。概述了本篇论文的基本结论,存在的问题,以及对未来问题式教学和地理核心素养研究的期望。
张伟文[8](2018)在《从神明到世俗—云南石林彝族牛崇拜研究》文中指出牛是人类较早驯化的动物之一,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早在石器时代,人类就与牛生活在一起。云南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每一个民族都离不开牛。本文着重探讨牛在彝族社会生活关系的演变及其规律,以期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依存,阐发个人的浅见,提供引玉之砖,为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尽绵薄之力。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利用考古资料、历史文献、田野考察、神话传说、对云南石林为中心的彝族牛崇拜的发生、发展及演变过程进行进行描述及阐释。本文首次将彝族与牛的关系分为三个大的阶段:从远古到唐代,将牛做为神灵顶礼崇拜,彝族将牛作为保护神膜拜;唐代牛作为农业耕作的主要蓄力,与人在农业生产、交通运输等方面形成相互依存的关系,为求得农业生产的丰收,牛的饲养十分重要,形成农耕时代的牛崇拜;现代社会,随着现代化农耕的发展,耕牛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日渐减弱,在社会上形成斗牛的风俗。斗牛在节日、旅游中逐渐成为重要的消费活动。斗牛与赌博结缘,赌博成为斗牛发展的重要动力。斗牛将远古以来对牛的神灵崇拜蜕化为商业化世俗化的金钱崇拜。本文通过对晋宁石寨山、江川李家山为主的滇池地区出土的青铜器中,牛的形象甚多,这反映了牛在滇人社会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滇人对牛的崇拜既有将牛视为保护神的象征,又有祈求生育繁衍的意义。自牛成为农耕的主要蓄力后,对牛的神灵崇拜与精心养护并重。牛崇拜逐渐趋向实用、务实。衍生出来的牛文化大多与精耕细作、踏实勤劳、坚忍不拔相关。人类牛崇拜的程度成为衡量一个地区或一个民族生产力水平的重要标志。凡生产力水平较低的地区或民族,该地区及民族的牛崇拜现象就越典型,其相应的牛文化亦越丰富。盖牛对于生活于这一地区的民族或族群而言,牛实乃维系该民族或族群生存及发展须臾不可或缺之极为重要之工具。当机器已替代牛成为人们生产生活的主要工具时,牛只有走下神坛,成为该地区民族的食物或玩物。这在当代云南彝族群体中得到了较为清晰的体现。牛具有性情温顺、吃苦耐劳、健壮有力、坚忍不拔等性格特征,而这些特征亦为人类所需要及推崇。在彝族对牛的崇拜中,也有自强不息,坚持不懈,英勇不屈的理念,成为重要的民族性格与孜孜不倦的价值追求。彝族牛崇拜,不仅仅只是对牛的单一崇拜,也是对整个大自然的崇拜,与“天人合一”及“道法自然”为主要特征的中华传统文化有异曲同工之妙。从牛的具象敬畏崇拜,衍生为对自然的敬畏崇拜。从对自然的敬畏崇拜,发展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与价值取向,这是彝族牛崇拜的核心。本文研究认为:彝族先民的牛崇拜及牛文化与其所处的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文化环境以及自然环境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它们之间存在一种互动关系:彼此作用及反作用,进而形成一种新的文化或现象。作者考察后认为:从历史演变过程看,彝族牛崇拜及牛文化经历了如下一个历程:即由发生、发展到鼎盛,而后渐趋衰落,及至当下呈现再度复兴之态势。其中主要原因在于政治及经济因素的干扰。本文并首次对这一演变的历史过程进行了初步划分。本研究认为:在工业文明之后,人类不可避免地将进入生态文明阶段。中国古代先贤的生态理念为当代人类建设生态文明社会无疑具有极为重要的借鉴意义。中国先哲深刻洞察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指出人与自然同根同源,同为一体,“天人合一”,故对自然的尊重,也就是对人的尊重。人类只有遵循自然规律,“道法自然”,而不是凌驾于自然之上,平等地对待世间万物,如此,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互容共生、互利共赢及共同发展。“竭泽而渔”、“焚薮而田”的生产生活方式,不仅会造成对自然生态资源的严重毁坏,也会对人类自身的生存及发展造成严重伤害。这些闪耀着深邃智慧光芒的生态理念,充分反映出中国先哲对人与自然关系独到而深刻的认识。对当代人类而言,实乃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互容共生的和平世界的强大思想渊源和坚实基础。
王澍[9](2018)在《苏轼词的景观意象提炼及园林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十年来,景观意象这一研究范畴在风景园林学科中的学术关注度位于前列,媒体及用户的关注度居高不下。尽管当今风景园林的关注和工作范围已经极大扩展,非传统园林概念可以概括,但当涉及造景问题,尤其涉及具有“诗情画意”的景观要求时,如何立意并进行合理的景观营造仍是核心问题之一。诗词中的景观意象是园林美学及园林文化方向中的重要研究领域,同时也是诗情画意的蕴藏之所,并在当今提倡文化自信的时代背景下,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及广阔的前景。对景观意象的提炼和梳理,有利于景观意象在现代园林中的应用,有利于园林意境的完整呈现,有利于对园林文化的深入理解和传承。本文在了解国内外景观意象相关研究现状的基础上,以苏轼词为研究对象,选取九十六首苏轼词,从其中摘出所有带有景观意象应用价值的词句,提炼各词句中的景观意象(清晰化或转译词句为园林景观意象),按照园林景观和空间营造的思路将所有提炼的意象进行合理分类,并总结苏轼词中景观意象的情感倾向及审美类型,以及意象的空间特性。本文归纳总结了苏轼词中景观意象的总体特征,并探讨了苏词景观意象的园林应用方式以及在园林创作中提炼和应用诗词作品中景观意象的方法等内容。论文主要结果如下:(1)概括总结所选九十六首苏轼词的题材类型,共分四大类:纪游类、赠别类、记事类和怀古类。其中数量最多的题材类型为纪游类,共计54首,占比56%;其次为赠别类题材,共计25首,占比27%;最少的题材类型为怀古类,共计4首,占比5%。(2)在所选的苏轼词作中将提炼出的景观意象进行分类并统计。按照其空间要素进行分类统计,共分为六大类:建筑物或构筑物景观类、植物景观类、水景观类、天文气象景观类、山体景观类和道路或地形景观类,意象数量合计207个,其中建筑物或构筑物类景观意象数量最多,共计63个,所占比例为30%;道路或地形类景观意象数量为最少,共计6个,所占比例为3%。按意象形成的要素组织方式将其分为两大类:静态空间类和动态序列类。其中形成动态序列的意象出现次数共计32次,所占比例为37%,表现为静态空间的意象共计出现19次,所占比例37%。按苏轼词景观意象中的人物活动进行分类统计,共分为七大类:登望类、宴饮类、幽居类、听弹类、节庆活动类、梦思类和舟游类。其中幽居类意象数量最多共计27个,所占比例为28%;其次是宴饮类意象,共计17个,所占比例为19%;节庆类意象数量最少为4个,所占比例为4%。(3)苏轼词中反映出的中国文化审美类型分为孤寂、萧散、逸远、清澹、纤秾、幽独和旷达七类。各审美类型意象在苏轼词中的数量合计为244个。其中以孤寂为苏轼词中景观意象表现最多的审美类型,共计意象数量82个,所占比例为28%;其次为萧散审美类型,共计数量46个,所占比例为19%;苏轼词中表现旷达审美类型的景观意象最少,共计数量10个,所占比例为4%。苏轼词中景观意象的空间特性划可分为空间特征明确的、空间特征具有一定确定性的以及空间特征模糊的景观意象三类。(4)苏轼词中景观意象的主要特征有:1)天文气象景观的丰富表现;2)具有强烈的画面感及序列感;3)反映出丰富多样的生活方式。(5)苏轼词中景观意象在园林中应用的方式有:1)可直接应用于园林空间;2)可转换应用于园林空间;3)非空间性要素应用于园林空间。
毛慧[10](2018)在《契约农业视角下的农户技术采用行为研究 ——以肉鸡养殖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农业技术是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关键要素,对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发展农业现代化的关键在于把农业技术创新应用到传统的农业生产中,改革开放以来,1982-1986年、2003-2017年中国中央政府的“一号文件,,都以“三农”为主题。在“十二五”规划中,国家对加快现代农业发展做出了具体的战略部署,为农业的发展、农业技术的推广奠定了政策基础。尽管如此,农业技术的应用率依然较低,农业技术推广是农业发展的关键,农户技术采用行为势必影响农业发展。以家庭为主体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暴露出规模小、组织化程度低等问题导致农业生产的盲目性和趋同性特点,抑制了农业技术推广。小规模且分散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限制了农户对科学技术的需求,单靠政府的力量解决技术推广问题是远远不够的,应当借助合作社、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组织,促进农户参与契约农业生产,进而提高农民技术水平。近年来,契约农业对农民生产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农民有较大影响,契约农业作为一种重要的制度,有助于农业现代化发展。比如,契约农业能降低农户面临的生产风险、市场风险和交易成本,提高农民的生产效率。因此,本研究以肉鸡产业为例,首先探讨肉鸡养殖户参与契约农业的动因及其机制,并在此基础上从农户风险偏好异质性、技术属性异质性、契约安排异质性视角出发,分析契约农业对肉鸡养殖户技术采用行为的影响,总结出引起农户参与契约农业的规律和原因以及农业产业化发展背景下农户技术采用行为特征,由此为促进契约农业发展以及保障肉鸡养殖户收入稳定提供相关的政策建议,同时为国家推行农业经营体制创新提供相关的理论和实证借鉴。在行文安排上,本文首先探讨肉鸡养殖户契约农业参与动因及其机制,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农户契约参与行为对要素投入的影响。研究发现:随着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农户普遍参与契约农业,农户风险偏好、养殖技术交流、距最近肉鸡养殖企业的距离对农户契约农业参与行为有显着影响。此外,农户参与契约农业对农户技术投入、兽药使用、养殖规模有显着影响,且参与契约农业对农户技术投入行为影响最大。其次,将农户生产行为聚焦于受契约农业影响最大的技术采用行为,紧紧围绕契约农业对农户技术采用行为的影响进行研究。该部分是本文研究的重点,采用了层层递进的方式,从农户风险偏好异质性、技术属性异质性、契约安排异质性视角出发,分析契约农业对农户技术采用行为的影响机制。具体来看:第一,分析契约农业对不同风险偏好类型农户以及不同属性技术采用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参与契约农业对农户技术采用行为有显着促进作用,能缓解风险厌恶程度对农户技术采用行为的抑制作用,且参与契约农业对风险厌恶型农户技术采用行为的作用更大。并进一步探索契约农业对农户不同属性技术采用行为的影响,发现参与契约农业对农户不同属性技术采用行为均有显着促进作用,但影响程度不同。第二,分析不同契约安排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条件”的契约农业对肉鸡养殖户技术投入程度的影响。研究发现:(1)契约农业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条件”对农户技术投入行为产生显着影响,不同的契约安排会产生截然相反的结果。补贴类的“激励机制”和非保证金类的“约束条件”对农户技术采用程度、投入金额、采用时间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保证金类的“约束条件”对农户技术采用程度、投入金额、采用时间有显着抑制作用。(2)契约安排对农户不同属性技术采用行为影响不同。首先,非保证金类的“约束条件”对资金密集型技术、安全生产型技术有显着促进作用。其次,补贴类的“激励机制”对资金密集型技术、安全生产型技术有显着促进作用,而对环境友好型技术有显着抑制作用。再次,保证金类的“约束条件”对资金密集型技术、环境友好型技术有显着抑制作用,而对安全生产型技术有显着的促进作用。再次,重点研究农户技术采用行为对农户收入及其稳定性的影响。研究发现:(1)农户技术采用行为对农户收入及其稳定性均有显着的促进作用。(2)参与契约农业对农户技术效益有显着促进作用。一方面,契约参与与技术采用的交互项对农户收入有显着的促进作用,说明相对于非契约农户,契约户采用技术带来的增收效应更大。另一方面,在分样本回归中,在契约户中,农户采用技术对收入有显着促进作用,而在非契约户中,农户技术采用行为对收入没有显着影响。(3)是否参与契约农业对农户收入稳定性有显着的正向影响,说明相对于未参与契约农业的农户,参与契约农业的农户收入更稳定,即参与契约农业对农户收入稳定性有显着促进作用。根据以上研究结论,论文最后从引导农户参与契约农业、完善农户与契约组织利益联结机制、提高政府服务职能强化农户抗风险能力、优化农业技术推广政策等方面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二、美国农业特点何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美国农业特点何在(论文提纲范文)
(1)十月革命前列宁俄国发展道路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缘由和研究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选题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
(一)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
(二)国外研究现状述评 |
三、研究内容和创新之处 |
(一)研究内容 |
(二)创新之处 |
四、主要研究方法 |
五、相关概念界定 |
(一)发展概念的界定 |
(二)社会发展概念的界定 |
(三)社会发展道路概念的界定 |
第一章 十月革命前列宁俄国发展道路思想的形成 |
一、十月革命前列宁俄国发展道路思想形成的社会历史背景 |
(一)历史依据:东向还是西向的千年徘徊 |
(二)时代依据:世纪之交世界历史时代的形成 |
(三)现实依据:19 世纪末20 世纪初沙皇俄国的基本国情 |
(四)理论依据:马克思、恩格斯和俄国先进思想家对俄国社会发展道路的思索 |
二、十月革命前列宁俄国发展道路思想形成的主观条件 |
(一)良好的家庭氛围和进步的家庭环境 |
(二)接受并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 |
(三)熟悉了解俄国国情 |
(四)善于理论联系实际 |
第二章 十月革命前列宁俄国发展道路思想的发展历程 |
一、萌芽和初步探索时期 |
(一)联系俄国实际阐明马克思主义观察社会发展道路的科学方法论 |
(二)论证俄国已经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
(三)阐明新型无产阶级政党是实现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领导力量 |
二、形成和基本确立时期 |
(一)对俄国发展道路的深度思考 |
(二)阐明俄国农业资本主义发展的美国道路 |
(三)俄国民主革命与欧洲社会主义革命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 |
三、发展和成熟时期 |
(一)帝国主义时代具备了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成熟条件 |
(二)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国家政权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必经途径 |
(三)实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中间环节 |
第三章 列宁关于俄国已经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思想 |
一、俄国资本主义发展必然性 |
(一)社会分工是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的前提 |
(二)俄国资本主义的产生是商品经济不断发展的自然结果 |
(三)俄国农业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
(四)俄国工业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
二、俄国资本主义的历史进步性 |
(一)资本主义的发展提高了社会劳动生产力 |
(二)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促进了劳动的社会化 |
(三)资本主义的发展为推翻沙皇专制统治准备了物质基础和阶级基础 |
三、俄国资本主义的特殊性和落后性 |
(一)资本主义和农奴制的并存性 |
(二)俄国资本主义对内外的依赖性 |
(三)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滞后性 |
第四章 列宁关于俄国走非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思想 |
一、无产阶级掌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领导权 |
(一)俄国资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具有不彻底性 |
(二)俄国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必须保持自身的独立性 |
(三)俄国无产阶级掌握民主革命领导权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
(四)实现无产阶级对农民的领导是实现无产阶级领导权的中心问题 |
(五)无产阶级实现领导权的途径和保证 |
二、工农民主专政是资产阶级革命完成的标志 |
(一)建立工农民主专政的必要性 |
(二)建立工农民主专政的可能性 |
(三)工农兵代表苏维埃是工农民主专政的合适形式 |
三、民主革命胜利后应立即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 |
(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
(二)俄国民主革命的胜利后要及时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 |
四、工农民主专政与世界革命 |
(一)落后国家实现社会主义要通过把革命纳入到世界革命体系 |
(二)俄国的民主革命是欧洲社会主义革命的序幕 |
第五章 列宁关于俄国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思想 |
一、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通往社会主义的阶梯 |
(一)从旧资本主义到新资本主义 |
(二)从新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 |
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社会主义的入口 |
(一)帝国主义是现代战争的策源地 |
(二)帝国主义是无产阶级社会革命的前夜 |
三、将俄国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的准备阶段 |
(一)俄国资本主义民主革命已经完成 |
(二)俄国已经具备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客观前提 |
(三)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
第六章 十月革命前列宁俄国发展道路思想的价值 |
一、十月革命前列宁俄国发展道路思想是俄国十月革命的基本遵循 |
(一)指导俄国十月革命的科学理论 |
(二)指引俄国党和人民奋发图强的精神动力 |
二、十月革命前列宁俄国发展道路思想是世界其他国家革命运动的理论指南 |
(一)加速了帝国主义殖民制度的崩溃 |
(二)吸引世界一些国家走上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
(三)开辟了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实现现代化的崭新道路 |
三、十月革命前列宁俄国发展道路思想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理论依据 |
(一)解决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如何进行革命的问题 |
(二)提供了利用私人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思路 |
四、十月革命前列宁俄国发展道路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理论借鉴 |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方法论指导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指导 |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镜鉴 |
五、十月革命前列宁俄国发展道路思想的当代启示 |
(一)科学把握时代主题,制定正确决策 |
(二)坚持无产阶级政党领导,打造坚强领导核心 |
(三)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灌输,培育合格建设者 |
(四)坚持把握历史机遇,及时全面深化改革 |
(五)正确认识资本主义利弊,积极主动予以扬弃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着 |
致谢 |
(2)以学习为中心的地理教学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国家教育改革与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重要保证 |
1.1.2 适应我国课堂教学改革的需要 |
1.1.3 培养地理素养的需要 |
1.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思路 |
1.4 研究意义 |
1.4.1 理论意义 |
1.4.2 实践意义 |
1.5 研究方法 |
1.5.1 文献法 |
1.5.2 课堂观察法 |
1.5.3 内容分析法 |
2.文献综述 |
2.1 概念界定 |
2.1.1 以学习为中心 |
2.1.2 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 |
2.1.3 以学习为中心的地理教学 |
2.2 两种中心教学对比研究 |
2.3 以学习为中心教学学生地位研究 |
2.4 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研究 |
2.4.1 教学环境创设研究 |
2.4.2 教学过程组织研究 |
2.4.3 教学设计研究 |
2.5 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策略研究 |
2.6 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评价研究 |
2.7 小结 |
3.理论依据 |
3.1 主体性教育理论 |
3.2 差异教学理论 |
3.3 人本主义理论 |
3.4 最近发展区理论 |
4.以学习为中心量表的研究设计 |
4.1 研究目标 |
4.2 研究对象 |
4.3 研究工具 |
5.以学习为中心的地理教学课堂行为观察分析 |
5.1 以学习为中心的学生学习行为分析 |
5.1.1 互动行为 |
5.1.2 自主行为 |
5.2 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师教学行为分析 |
5.2.1 呈示行为 |
5.2.2 对话行为 |
5.2.3 指导行为 |
5.2.4 机智行为 |
6.以学习为中心的地理课堂质性分析 |
6.1 通过提供地理素材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
6.2 通过地理生活故事组织学生能动、有效的学习活动去培养思维 |
6.3 通过设置乡土情境促进学生能动而有效地投入学习活动 |
6.4 在现有教学情境下实现最大、最优的教学效果和效率 |
6.5 通过“以学定教”调整教师主导作用的形式或方式 |
6.6 通过学生设疑与解答实现学生学习的自主和能动 |
6.7 通过竞争学习提高学生互动及探究热情 |
7.以学习为中心的地理教学策略 |
7.1 教师要为学生提供自主互动的情境 |
7.1.1 提供丰富的地理素材 |
7.1.2 设置乡土地理情节 |
7.1.3 激励学生自主设疑自主解答 |
7.1.4 运用多种地理教学方法 |
7.2 教师围绕“主动”“自主”“建构”开展地理教学 |
7.2.1 教师指导学生经历“主动”的地理学习 |
7.2.2 教师指导学生经历“自主”的地理学习 |
7.2.3 教师指导学生经历“建构”的地理学习 |
7.3 教师要将“诱”、“助”、“促”融入地理教学 |
7.3.1 教师要将“诱导”融入地理教学 |
7.3.2 教师要将“帮助”融入地理教学 |
7.3.3 教师要将“促进”融入地理教学 |
7.4 教师要在预设中留有生成空间 |
7.5 教师问题的设置要符合学生的水平 |
7.5.1 关注学生的前认知 |
7.5.2 搭建思维的阶梯 |
7.6 教师活动的设计要有指向性 |
7.7 教师教学要体现与生活密切联系的学科特点 |
8.研究不足与展望 |
8.1 研究的不足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1932-1937年《外交评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动因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
四、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应时而生的《外交评论》 |
第一节 创办背景 |
第二节 办刊宗旨 |
第三节 编辑发行 |
第四节 办刊栏目和作者群体 |
第二章 努力维护国权的外交观 |
第一节 主动外交的积极态度 |
第二节 扞卫国家民族安全的基本原则 |
第三节 以利害关系为考量的政策取向 |
第三章 推进外交建设的主张 |
第一节 增强国家实力 |
第二节 整理外交机能 |
第三节 重视文化外交 |
第四章 介述与解析法西斯主义 |
第一节 何为法西斯主义 |
第二节 对法西斯主义国家的评价 |
第三节 独裁统治是法西斯主义之实质 |
第四节 引发战争是独裁统治之趋势 |
第五章 对国民政府内政外交政策的呼应 |
第一节 应和“攘外必先安内”基本国策 |
第二节 争取国际盟友 |
第三节 积极推介国联 |
第四节 对国联外交从“希望到失望”的无奈应答 |
第六章 对日方针政策的考察与建言 |
第一节 揭露日本外交野心 |
第二节 批评对日外交“措置欠当” |
第三节 建议对日外交的几种方案 |
第四节 “敌乎?友乎?”传递中日外交新宣示 |
第七章 修废不平等条约主张 |
第一节 废约进程的戛然变奏 |
第二节 条约特权的重点关注 |
第三节 修废方式的理性思考 |
第四节 修废主张的特点、影响及局限 |
第八章 对《外交评论》的基本评价 |
第一节 刊物性质与思想内容的特点 |
第二节 作用与影响 |
第三节 局限与不足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表 1932-1937 年《外交评论》目录列表 |
后记 |
(4)格式条款规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课题来源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
(一) 国外研究现状 |
(二) 国内研究现状 |
(三) 国内外研究现状简析 |
三、本文创新点及不足 |
(一) 本文主要创新点 |
(二) 本文的不足之处 |
第一章 格式条款规制目标的再认识 |
第一节 从卡尔多-希克斯改善到帕累托改善: 契约自由原则要求的再造 |
一、格式条款对契约自由原则的冲击 |
二、帕累托改善的形式证成 |
三、格式条款规制的正当性基础之一: 意思自治的维护 |
第二节 格式条款的博弈分析:契约正义原则要求的再造 |
一、格式条款对契约正义原则的冲击 |
二、合作剩余分配的异化 |
三、格式条款规制的正当性基础之二: 给付均衡的矫正 |
第三节 契约自由与契约正义目标下的国家模式 |
一、公法路径与私法路径二分法的勘误 |
二、国家模式与市场模式二分法的勘误 |
三、由事后监管向事先监管的延伸 |
第四节 规制范围的限定:司法实践与交易实践视域下的格式条款 |
一、格式条款的认定标准 |
二、格式条款法律性质的基本理论 |
三、格式条款的法经济学解读 |
四、规制单位:格式合同亦或格式条款 |
五、格式条款规制的层次化要求 |
第二章 我国格式条款法律规制实态 |
第一节 格式条款的《合同法》规范逻辑 |
一、第39条第1款与第40条关系辨析 |
二、第40条与第52、53条逻辑关系的辩证分析 |
三、第40条与《合同法解释二》第10条的逻辑关系 |
第二节 以《合同法》为依据的格式条款司法审判实态 |
一、最高法院的监管逻辑:动态均衡的实践 |
二、地方各级法院的监管逻辑:信息规制的强化与异化 |
第三节 格式条款的其他部门法规制路径 |
一、格式条款的消费者法规制路径 |
二、格式条款的保险法规制路径 |
三、格式条款的反垄断法规范路径 |
第三章 格式条款信息规制理论的反思与修正 |
第一节 市场机制的异化:传统磋商程序之困境 |
一、有限理性下的消费者认知局限 |
二、有限理性下的消费者决策困境 |
三、基于“成本-效益”分析的“理性忽略” |
四、逆向选择模型:低质量格式条款的生成机制 |
第二节 信息规制标准:格式条款提供方的提示与说明义务 |
一、格式条款提供方的提示义务 |
二、格式条款提供方的说明义务 |
第三节 信息披露的层次化改进 |
一、以条款显着性为标准 |
二、以条款异常性为标准 |
三、以实证研究为标准 |
第四节 信息规制的实质化改进 |
一、标准化信息提供 |
二、信息加工手段的创新:第三方机构与质量评级 |
三、合同创新:格式合同的“组合式”/“菜单式”设计 |
四、电子商务中电子格式条款的披露创新 |
第五节 信息规制的法律效果 |
一、未成立与无效之辩 |
二、提示与说明义务作为成立要件之证成 |
第六节 软家长主义助推与信息规制之配合 |
一、软家长主义助推的决策辅助功能 |
二、信息规制与助推的适用范围厘定 |
三、助推的具体适用方法 |
第七节 信息规制与法律行为法的分工 |
一、法律行为法的功能定位与规制立场 |
二、信息义务的标准:以法律行为法为参照 |
三、信息规制的功能性重构 |
第四章 格式条款的内容控制理论 |
第一节 传统型与现代型内容控制规范的适用 |
一、格式条款内容控制规范的立法体例 |
二、我国传统型与现代型内容控制规范体系 |
三、合同亦或条款——内容控制规范群适用范围的划分 |
第二节 格式条款内容控制的特别规范 |
一、不当条款进路的具体化:合同法第40条 |
二、公平原则的适用:合同法第39条第1款 |
三、免责条款的特别规则:合同法第53条 |
第三节 一般内容控制规范及合同法基本原则的适用 |
一、诚实信用原则的适用 |
二、公序良俗原则的适用 |
三、显失公平原则的适用 |
四、商事交易特殊规则的适用 |
第五章 格式条款的解释规则 |
第一节 大陆法系格式条款解释规则:以客观解释为原则 |
一、意思主义与表示主义之争 |
二、客观解释规则:以通常理解为解释 |
三、不利解释规则 |
第二节 美国法上的格式条款解释规则:非情境化标准 |
一、合同解释的基本原则:第二次合同法重述第211(1)条 |
二、格式条款解释原则:第二次合同法重述第211(3)条 |
第六章 格式条款的事先性审查:最低质量标准路径 |
第一节 双重规制路径的功能界限 |
一、信息规制效果的局限性 |
二、内容控制效果的局限性 |
第二节 规制逻辑的结构性转变:事先性标准的优越性 |
一、基于规制成本的优化选择:由事后规制到事先规制 |
二、对于规制技术的优化选择:规则与标准的折衷 |
第三节 最低质量标准制定的制度尝试 |
一、格式条款的备案制度 |
二、格式条款标准化的尝试 |
第四节 格式条款最低质量标准的建构模式 |
一、双重质量标准结构的设想 |
二、格式条款最低质量标准的运用模式 |
三、各国格式条款监管机构与监管立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5)基于文献计量学的《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017年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s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关于高校学报的研究 |
1.2.2 关于《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的研究 |
1.3 研究方法 |
1.3.1 文献计量法 |
1.3.2 内容分析法 |
1.3.3 访谈法 |
1.4 数据来源 |
1.5 可能的创新点 |
2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概况 |
2.1 发展历程 |
2.2 办刊宗旨 |
2.3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特色化建设背景 |
2.3.1 名刊工程与名栏工程建设的总体要求 |
2.3.2 农业大学学报的自身发展需要 |
3 栏目设置分析 |
3.1 栏目设置的基本情况 |
3.2 栏目总体概况 |
3.3 栏目类型分析 |
3.3.1 低频栏目分析 |
3.3.2 中高频栏目分析 |
3.4 栏目设置特点总结 |
3.4.1 转变发展思维,科学规划栏目建设 |
3.4.2 依托学校优势学科,保证栏目稳定发展 |
3.4.3 反映学术前沿问题,把握时代发展脉络 |
3.4.4 多种栏目形式结合,提升《学报》竞争力 |
4 载文分析 |
4.1 载文量 |
4.1.1 载文量分析 |
4.1.2 稿件来源 |
4.2 基金论文 |
4.3 学科分布 |
4.4 下载量 |
4.5 小结 |
4.5.1 载文量变化明显,篇幅不断增长 |
4.5.2 稿件来源稳定,基金论文增长明显 |
4.5.3 学科聚集效果显着,特色栏目见成效 |
4.5.4 下载量逐年提升,网络传播优势突出 |
5 引文分析 |
5.1 被引分析 |
5.2 影响因子分析 |
5.3 高频被引文献分析 |
5.4 小结 |
6 基于CiteSpace的知识图谱分析 |
6.1 作者分析 |
6.2 机构分析 |
6.3 关键词分析 |
6.3.1 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分析 |
6.3.2 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的聚类分析 |
6.3.3 载文研究热点演变历程 |
6.4 小结 |
6.4.1 重视高频作者,培养作者团队 |
6.4.2 加强机构合作,促进研究纵深化发展 |
6.4.3 从学报特征出发,合理规划选稿 |
7 数字化转型下的发展实践分析 |
7.1 高校学报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
7.1.1 高校学报面临的挑战 |
7.1.2 高校学报发展的新动力 |
7.2 数字化实践分析 |
7.2.1 微信公众号 |
7.2.2 微博 |
7.3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A: 人物访谈 |
附录B: 攻读硕士期间已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6)中国人实用思维的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现状 |
1.2 研究框架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意义 |
第一部分 中国人实用思维的定义、基本特征、发展阶段与表现 |
2“实用”与“思维”的内涵解读 |
2.1“实”与“用”的涵义解读 |
2.2“实用”的内涵解读 |
2.2.1 实际效用 |
2.2.2 现实应用 |
2.2.3 符合当下需要 |
2.3“思维”的内涵解读 |
3 中国人实用思维的定义与基本特征 |
3.1 中国人实用思维的定义 |
3.2 中国人实用思维的基本特征 |
3.2.1 重视此岸现世满足,轻视彼岸来世追求 |
3.2.2 关注应用探究,轻视理论构建 |
3.2.3 注重近期之用,忽视长远之用 |
4 中国人实用思维的发展阶段与主要表现 |
4.1 中国人实用思维的发展阶段 |
4.1.1 萌芽阶段 |
4.1.2 发生阶段 |
4.1.3 形成阶段 |
4.1.4 确定阶段 |
4.2 中国人实用思维的主要表现 |
4.2.1 知识 |
4.2.2 关系 |
4.2.3 宗教 |
第二部分 中国人实用思维的文化缘由 |
5“一个世界”观为核心的意义系统 |
5.1“一个世界”观与“两个世界”观的比较 |
5.1.1 思想来源 |
5.1.2 基本内涵 |
5.1.3 关系 |
5.1.4 目标追求 |
5.2“一个世界”观使得中国人追求现实性目标 |
5.2.1 物质性导向的目标追求 |
5.2.2 社会性导向的目标追求 |
5.2.3 情感性导向的目标追求 |
(1)人际之情:和谐的人际关系 |
(2)物我之情:圆融的物我关系 |
6 重“行”之知行观与“人”为中心之天人观的观念传统 |
6.1 重“行”之知行观 |
6.1.1 中西知行观差异之一:重“行”与重“知” |
6.1.2 中西知行观差异之二:“知行合一”与“知行二分” |
6.2“人”为中心之天人观 |
6.2.1 中西天人观差异之一:“人”为中心与“天”“人”各为中心 |
6.2.2 中西天人观差异之二:“人天合一”与“天人二分” |
6.2.3 中西天人观差异之三:有情之天与有理之天 |
6.3 传统知行观与传统天人观使得中国人重视应用性研究 |
6.3.1 未能建立起理论研究兴趣 |
6.3.2 重视应用性知识系统 |
6.3.3 形成重视现实应用的“学”“术”传统 |
7 重视机会获得和恐惧物质匮乏的传统心态 |
7.1 重视机会获得 |
7.2 恐惧物质匮乏 |
7.3 两个传统心态使得中国人偏好近期利益 |
7.4 中国人重近期利益的表现 |
第三部分 中国人实用思维的形成机制 |
8 中国人实用思维形成的总体机制图 |
9 中国人的实用价值观 |
9.1 个人/家庭层面的实用价值观 |
9.1.1“好死不如赖活着”:寿(健康长寿) |
9.1.2“有钱道真语,无钱语不真”:富(物质财富) |
9.1.3“势大面子宽”:贵(社会权势) |
9.1.4“家和万事兴”:和(家庭和谐) |
9.2 国家/天下层面的实用价值观 |
9.2.1“治国”:国家富强、社会安定 |
9.2.2“平天下”:天下为公、世界大同 |
10 中国人的实用认识论 |
10.1 实用自然认识论 |
10.1.1 自然的三个维度 |
10.1.2 功能本体是中国古代实用自然认识论的认知基础 |
10.1.3 实用自然认识论影响下形成应用性/操作型知识体系 |
10.2 实用道德认识论 |
10.2.1 道德的两重性 |
10.2.2 修齐治平是中国古代实用道德认识论的社会需要 |
10.2.3 实用道德认识论影响下形成道德践履操作系统 |
11 语言及其话语模式影响实用思维的形成 |
11.1 语言及其话语模式形塑思维方式的理论基础 |
11.1.1 思维支配语言 |
11.1.2 语言形塑思维 |
11.2 中国式提问将中国人的思维导向“实用” |
11.2.1 问题之一:这有什么用 |
(1)“这有什么用”激发个体形成现实性目标追求 |
(2)“这有什么用”促发个体形成作用-功能认知模式 |
11.2.2 问题之二:怎么办/怎么样/如何做 |
(1)怎么办/怎么样/如何做引导“术”(方法与动作)的寻求 |
(2)怎么办/怎么样/如何做满足于解决生产问题和生活问题 |
11.2.3 中国式提问的逻辑后果 |
(1)“这有什么用”提问方式的逻辑后果 |
(2)“怎么办/怎么样/如何做”提问方式的逻辑后果 |
第四部分 从实用思维的角度回答“李约瑟难题” |
12“李约瑟难题”的文献回顾与解析 |
12.1“李约瑟难题”的阶段性 |
12.1.1 17世纪初-19 世纪末:以德梅朗和巴多明等法国学者为代表 |
12.1.2 20世纪初-20 世纪中叶:以任鸿隽和梁启超等中国学者为代表 |
12.1.3 20世纪中叶-20 世纪80年代:李约瑟对难题的研究 |
12.1.4 20世纪80年代至今:中国学者的努力 |
12.2“李约瑟难题”的跨学科性与学科中心偏移 |
12.2.1 “李约瑟难题”的跨学科性 |
12.2.2 “李约瑟难题”的学科中心偏移 |
12.3“李约瑟难题”研究中展现的三个问题 |
12.3.1 问题之一:“李约瑟难题”的内涵问题 |
12.3.2 问题之二:“伪问题”说是否挑战“李约瑟难题”的合法性? |
12.3.3 问题之三:现代科学移植中国是否挑战“李约瑟难题”研究的必要性? |
13 心理学的努力:以往心理学研究者对“李约瑟难题”的解答 |
13.1 陈立:“中国科学不发达的原因便必为心理的” |
13.2 尼斯贝特、彭凯平和侯玉波:辩证思维与整体思维的解答 |
13.3 皮亚杰:认识的心理发生 |
13.3.1 动作:一般认识发生的心理基础 |
13.3.2 超越动作:科学认识发生的心理基础 |
13.3.3 皮亚杰理论对“李约瑟难题”解答的启发 |
14 从实用思维的角度回答“李约瑟难题” |
14.1 现代科学为何产生于西方 |
14.1.1 希腊传统奠定科学产生的认知条件 |
(1)概念化的形式逻辑 |
(2)元素-结构认知模式 |
(3)“数”的描述机能与演绎机能 |
14.1.2 希伯来传统奠定科学产生的人格因素 |
(1)超越性的目标导向与动机激发 |
(2)自我与意义寻求 |
14.2 现代科学为何未能产生于中国 |
14.2.1 实践取向难以为现代科学的产生提供认知条件 |
(1)相关逻辑和类比推理 |
(2)作用-功能认知模式 |
(3)“数”在实践中起指导功能 |
14.2.2 儒道文化难以为现代科学的产生提供人格因素 |
(1)现实性的目标导向与动机激发 |
(2)求乐避苦的性格特征 |
第五部分 反思、评价与结论 |
15 对中国人思维研究的反思 |
15.1 以心理学为中心学科,关注思维研究的跨学科视野 |
15.2 以研究中国文化的思维为基本,同时关注思维研究的文化差异 |
15.3 宜从方法上把握思维研究的三个层次 |
16 对中国人实用思维的评价 |
16.1 实用思维提升中国人对环境的适应性 |
16.2 实用思维阻碍中国人理论兴趣的形成 |
16.3 实用思维阻碍中国人超越性目标的形成 |
16.4 改善中国人思维的策略 |
17 本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17.1 本研究的创新 |
17.2 本研究的不足 |
18 研究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7)面向地理核心素养培养的问题式教学有效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新时代: 国际地理教育趋势 |
1.1.2 新课标: 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基本要求 |
1.1.3 新问题: 课堂教学存在诸多低效或无效提问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的基本方案 |
1.4.1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4.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2 基本理论 |
2.1 基本概念 |
2.1.1 地理核心素养 |
2.1.2 问题与问题式教学 |
2.1.3 问题式教学和地理核心素养培养的关系 |
2.1.4 问题式教学的有效性 |
2.2 理论基础 |
2.2.1 地理科学理论: 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确定 |
2.2.2 有效教学理论: 问题式教学各环节的有效性 |
2.2.3 问题教学理论: 问题解决过程观的“思维五步法” |
2.2.4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围绕真实情境,解决劣构问题 |
2.2.5 多元智能学习理论: 为问题式教学评价环节提供方向创新 |
3 基本方法: 面向地理核心素养培养,构建问题式教学有效性评价量表 |
3.1 量表的设计原则 |
3.1.1 科学性原则 |
3.1.2 目标性原则 |
3.1.3 系统性原则 |
3.1.4 可操作性原则 |
3.1.5 学科性原则 |
3.2 量表的设计依据 |
3.2.1 高中地理课程标准 |
3.2.2 地理核心素养的要素体系 |
3.2.3 问题式教学的一般环节 |
3.3 量表的评价指标构建 |
3.3.1 确定观察角度 |
3.3.2 确定有效性指标 |
3.3.3 水平划分标准 |
3.4 评价量表的呈现 |
3.5 量表使用方法和说明 |
4 现状分析: 基于有效性评价量表,分析问题式教学现状 |
4.1 观察对象及流程 |
4.1.1 观察对象的选取 |
4.1.2 课堂观察和作品分析流程 |
4.2 观察结果统计与分析 |
4.2.1 课堂观察统计与分析 |
4.2.2 教学设计统计与分析 |
4.2.3 教学经验总结 |
4.3 高中地理课堂问题式教学存在的低效问题 |
4.3.1 探究过程问题设计过多预设,忽视学生对问题的发现 |
4.3.2 问题解决过程进阶不够,地理核心素养水平缺乏提升 |
4.3.3 缺少评价反思能力的培养,迁移应用达成较低 |
4.4 小结 |
5 方向探讨: 面向地理核心素养培养,提高问题式教学有效性 |
5.1 问题发现以学生为本,地理情境应具丰富性 |
5.1.1 地理情境创设注重丰富性,预留提问空间 |
5.1.2 头脑风暴式问题征集,杜绝学生思维懒惰 |
5.1.3 案例片段设计 |
5.2 问题解决注重引导,素养提升具有多途径 |
5.2.1 依托区域找“关系”,进阶人地协调 |
5.2.2 系统化综合分析法,进阶综合思维 |
5.2.3 梳理学科逻辑线索,进阶区域认知 |
5.2.4 主抓设计,全面培养,进阶地理实践力 |
5.2.5 案例片段设计 |
5.3 问题式教学环节要完整,评价反思具有多元性 |
5.3.1 评价反思,主体多元,核心素养显提升 |
5.3.2 迁移应用,变式训练,问题情境不能少 |
5.3.3 案例片段设计 |
5.4 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基本结论 |
6.2 存在不足 |
6.3 前景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8)从神明到世俗—云南石林彝族牛崇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 选题缘由及意义 |
(一) 选题缘由 |
(二) 学术意义 |
(三) 现实意义 |
二. 相关研究综述 |
(一) 国外相关研究 |
(二) 国内相关研究 |
(三) 国内有关云南彝族牛文化的研究 |
三.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一章 彝族牛崇拜的历史渊源及演变历程 |
第一节 云南石林县概况 |
第二节 远古时期彝族的牛崇拜 |
第三节 历史时期彝族牛崇拜的演变 |
第二章 走向世俗的彝族牛崇拜 |
第一节 当代石林彝族牛崇拜活动 |
第二节 当代彝族牛文化背后的“财神” |
第三节 当代彝族牛文化活动背后的“手” |
第三章 彝族牛文化的再解析 |
第一节 政治与彝族牛文化之关系 |
第二节 经济与彝族牛文化之关系 |
第三节 文化与彝族牛崇拜之关系 |
第四节 自然地理环境与彝族牛文化之关系 |
第四章 彝族文化及其他 |
第一节 彝族民间信仰的变迁 |
第二节 对彝族文化的再认识 |
一. “相匹配”的万物观 |
二. “均衡“的世界观 |
第三节 彝族传统生态理念的现代价值 |
一. 彝族传统生态理念与森林的存在与发展 |
二. 彝族传统生态理念与自然环境的保护 |
三. 彝族传统生态理念与现代经济发展 |
四. 彝族传统农业生产的现代价值 |
五. 彝族聚居地区未来发展之展望 |
第五章 彝族文明、中华文明对人类文明的贡献 |
第一节 对人类文明历程的回顾 |
第二节 气候变化与人类文明 |
第三节 工业文明的弊端与生态文明的萌发 |
第四节 生态文明的构建 |
第五节 对地理环境决定论的再认识 |
结语 |
一. 中国古代先贤的生态文明意识 |
二. 中国古代先贤生态理念的当代意义 |
三. 本次研究的基本结论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附录四 |
附录五 |
附录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9)苏轼词的景观意象提炼及园林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缘起 |
1.1.1 诗情画意是中国传统园林的突出特点 |
1.1.2 古代诗歌中蕴含着丰富的环境审美意象及意境 |
1.1.3 现代园林创作中诗情画意严重缺失 |
1.1.4 苏轼词中有众多的环境审美意象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关于园林和诗歌意象的研究现状 |
1.3.1 关于园林景观意象的研究 |
1.3.2 关于诗歌意象的研究 |
1.3.3 关于园林中诗情画意问题的研究 |
1.3.4 关于园林中言语素材应用的研究 |
1.4 重要概念界定 |
1.4.1 景观意象 |
1.4.2 言语素材 |
1.4.3 诗词意象 |
2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基本情况 |
2.1.1 苏轼生平及文学成就 |
2.1.2 苏轼词作基本情况 |
2.2 研究方法 |
2.2.1 研究过程简述 |
2.2.2 研究关涉的苏轼词作筛选 |
2.2.3 研究关涉苏词中的景观意象提取原则和方法 |
2.2.4 意象提取后的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研究关涉苏词的题材类型及创作背景 |
3.1.1 纪游类 |
3.1.2 赠别类 |
3.1.3 记事类 |
3.1.4 怀古类 |
3.2 研究关涉苏词中的景观意象类型 |
3.2.1 按意象的时空要素划分 |
3.2.2 按意象形成的要素组织方式划分 |
3.2.3 按意象中人的活动情况划分 |
3.3 研究关涉苏词中的景观意象情感倾向及审美类型 |
3.3.1 孤寂 |
3.3.2 萧散 |
3.3.3 逸远 |
3.3.4 清澹 |
3.3.5 纤秾 |
3.3.6 幽独 |
3.3.7 旷达 |
3.4 研究关涉苏词中景观意象的空间特性 |
3.4.1 空间特征明确的景观意象 |
3.4.2 空间特征有一定确定性的景观意象 |
3.4.3 空间特征模糊的景观意象 |
4 讨论与结论 |
4.1 讨论 |
4.1.1 苏轼词中的景观意象总体特征 |
4.1.2 苏轼词中景观意象的园林应用探讨 |
4.1.3 园林创作中提炼和应用诗词作品中景观意象的探讨 |
4.2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苏轼词题材类型汇总表 |
附录B:按意象的时空要素提炼汇总表 |
附录C:按意象形成的要素组织方式提炼汇总表 |
附录D:按意象中人的活动情况提炼汇总表 |
附录E:苏轼词景观意象审美类型汇总表 |
附录F:苏轼词景观意象空间特性汇总表 |
(10)契约农业视角下的农户技术采用行为研究 ——以肉鸡养殖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问题与研究意义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目标、研究假说与研究内容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假说 |
1.2.3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
1.4 结构安排 |
1.5 可能的创新与存在的不足 |
1.5.1 可能的创新 |
1.5.2 存在的不足 |
2 理论基础与文献评述 |
2.1 理论基础 |
2.1.1 农户行为理论 |
2.1.2 有限理性理论 |
2.1.3 交易成本理论 |
2.1.4 农户技术采用理论 |
2.1.5 农业技术扩散理论 |
2.2 文献评述 |
2.2.1 契约农业及参与契约农业的影响因素研究 |
2.2.2 契约农业对农户收入的影响研究 |
2.2.3 契约农业对农户技术采用行为的影响研究 |
2.2.4 农户风险偏好对技术采用行为的影响研究 |
2.2.5 农户不同属性技术采用行为的影响研究 |
2.2.6 农户技术采用行为的其他影响因素研究 |
2.2.7 农户技术采用行为对收入的影响研究 |
2.2.8 文献评述 |
3 分析框架、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 |
3.1 分析框架 |
3.2 理论分析 |
3.3 数据来源 |
3.4 研究对象 |
4 肉鸡产业、契约农业与农户生产现状 |
4.1 中国肉鸡产业发展现状 |
4.1.1 中国肉鸡产业在世界中的地位 |
4.1.2 中国肉鸡产业在畜牧业中的地位 |
4.1.3 中国肉鸡产业产业化发展现状 |
4.1.4 中国肉鸡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
4.2 江苏省养鸡业发展现状 |
4.2.1 肉鸡业产量稳定发展 |
4.2.2 规模化养殖水平迅速提高 |
4.2.3 区域优势特色逐步形成 |
4.3 肉鸡养殖户基本情况及生产现状 |
4.4 肉鸡养殖户契约参与情况分析 |
4.4.1 农户契约参与模式状况 |
4.4.2 契约期限及参与契约年限 |
4.4.3 技术指导状况 |
4.4.4 保证金缴纳状况 |
4.5 肉鸡养殖技术的介绍和农户采用情况 |
4.5.1 肉鸡养殖技术的介绍 |
4.5.2 农户技术采用情况 |
4.6 本章小结 |
5 农户契约参与行为及其对要素投入的影响 |
5.1 农户契约参与行为及其对要素投入影响的理论分析 |
5.1.1 农户契约参与行为的理论分析 |
5.1.2 农户契约参与行为对其要素投入影响的理论分析 |
5.2 变量选择和模型设定 |
5.2.1 计量经济模型 |
5.2.2 变量选择 |
5.3 模型估计及结果分析 |
5.3.1 农户契约参与行为 |
5.3.2 契约参与对农户要素投入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6 契约农业对农户技术采用行为的影响 |
6.1 契约农业对农户技术采用行为影响的理论分析 |
6.1.1 契约参与对农户技术采用行为影响的理论分析 |
6.1.2 契约参与对不同风险偏好农户技术采用行为影响的理论分析 |
6.1.3 契约参与对农户不同属性技术采用行为影响的理论分析 |
6.2 计量经济模型 |
6.3 变量选择 |
6.3.1 契约参与 |
6.3.2 风险偏好 |
6.3.3 控制变量 |
6.4 模型估计及结果分析 |
6.4.1 契约参与对农户技术采用行为的影响 |
6.4.2 契约参与对不同风险偏好类型农户技术采用行为的影响 |
6.4.3 契约参与对农户不同属性技术采用行为的影响 |
6.5 本章小结 |
7 不同契约安排对农户技术投入程度的影响 |
7.1 契约农业对农户技术投入程度影响的理论分析 |
7.1.1 契约参与对农户技术投入程度影响的理论分析 |
7.1.2 不同契约安排对农户技术投入程度影响的理论分析 |
7.1.3 不同契约安排对农户不同属性技术投入程度影响的理论分析 |
7.2 变量选择与实证模型 |
7.2.1 计量经济模型 |
7.2.2 变量选择 |
7.3 模型估计及结果分析 |
7.3.1 契约农业对农户技术投入程度的影响 |
7.3.2 不同契约安排对农户技术投入程度的影响 |
7.3.3 不同契约安排对农户不同属性技术采用行为的影响 |
7.4 案例介绍:契约农业对农户技术采用行为影响的补充分析 |
7.4.1 立华模式 |
7.4.2 温氏模式 |
7.4.3 其他模式 |
7.4.4 案例对比分析 |
7.5 本章小结 |
8 技术采用、契约农业对农户收入的影响 |
8.1 技术采用、契约农业对农户收入影响的理论分析 |
8.2 变量选择与实证模型 |
8.2.1 计量经济模型 |
8.2.2 变量选择 |
8.3 模型估计及结果分析 |
8.3.1 技术采用对农户收入的影响分析 |
8.3.2 技术采用、契约农业对农户收入的影响分析 |
8.3.3 技术采用、契约农业对农户收入稳定性的影响分析 |
8.4 本章小结 |
9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9.1 研究结论 |
9.2 政策建议 |
9.2.1 保障农户利益、引导农户参与契约农业 |
9.2.2 完善契约安排机制、支持契约组织发展 |
9.2.3 提高政府服务职能、强化农户抗风险能力 |
9.2.4 优化农业技术推广政策、鼓励农户采用技术 |
9.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四、美国农业特点何在(论文参考文献)
- [1]十月革命前列宁俄国发展道路思想研究[D]. 刘焕申. 山东师范大学, 2021(12)
- [2]以学习为中心的地理教学策略研究[D]. 任婷.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7)
- [3]1932-1937年《外交评论》研究[D]. 余英.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3)
- [4]格式条款规制研究[D]. 王俣璇. 山东大学, 2019(02)
- [5]基于文献计量学的《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017年发展研究[D]. 马少珍. 华中农业大学, 2019(03)
- [6]中国人实用思维的理论研究[D]. 刘超.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2)
- [7]面向地理核心素养培养的问题式教学有效性研究[D]. 张誉予.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 [8]从神明到世俗—云南石林彝族牛崇拜研究[D]. 张伟文. 云南大学, 2018(04)
- [9]苏轼词的景观意象提炼及园林应用研究[D]. 王澍. 华南农业大学, 2018(08)
- [10]契约农业视角下的农户技术采用行为研究 ——以肉鸡养殖为例[D]. 毛慧. 南京农业大学, 201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