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庭寄养有新规定(论文文献综述)
张惠涓[1](2021)在《孤残儿童家庭寄养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山西省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国家的福利程度象征着经济发展的程度。儿童是一个国家的未来,我国是世界上儿童数量最多的国家,所以儿童福利是我国福利事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其中孤残儿童由于生理、心理等方面的疾病或者缺陷成为儿童中的弱势群体。20世纪90年代我国开始发展家庭寄养模式,相比较于机构照护模式,家庭寄养模式更能够对孤残儿童的生活、成长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我国为了促进儿童的发展,儿童福利制度由“残补型”逐渐过渡为“普惠型”,使儿童福利的供给以及儿童自身权益的实现得到了关注,意味着社会福利从注重目标对象的生存保障变成目标对象的生存发展保障。民政部于2014年颁布了《家庭寄养管理办法》。对于寄养儿童的范围,寄养家庭的选择以及寄养融合期等方面做出了规定。本文首先通过对孤残儿童家庭寄养背景的了解提出课题的研究意义所在。并通过对其他学者有关家庭寄养文献的阅读分别从政策、特点、现状、存在问题方面进行了文献综述,对我国家庭寄养也有了一定了解。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山西省忻州市,大同市的53户寄养家庭进行了访谈,访谈内容主要涉及到寄养家庭、寄养儿童、寄养家长的基本情况,以及寄养儿童衣食住行等方面的情况。通过访谈,笔者对调查当地的家庭寄养关系确立、家庭寄养服务提供内容、家庭寄养服务效果等方面获取了有效的资料与信息;其次通过对寄养家长、寄养工作负责人、寄养儿童的访谈进行整理分析,发现当地孤残儿童家庭寄养主要存在缺乏完善的政策体系、寄养流程不规范,寄养家庭动员不足,寄养工作监督与评估缺失等问题;最后为了促进当地孤残儿童的发展提出有关建立政策体系、家庭寄养招募动员、对寄养工作加强监督等对策建议。
刘晨[2](2020)在《个案工作在家庭寄养儿童社会支持网络建构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家庭是儿童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场所,良好的家庭寄养环境有利于儿童感受到家庭的温暖,促进儿童的身心社灵健康发展。虽然随着我国社会福利事业的发展,国家对家庭寄养儿童的保障力度不断加大。但另一个现实是,国家对寄养儿童的福利保障仍以孤弃儿童为主,其他类型的儿童,如因父母离异、入狱、外出务工等原因无法得到父母的照料,被寄养在其他家庭,这些儿童仍处于社会保障的边缘化位置,有关家庭寄养儿童的保障措施仍有待完善。面对这一现状,社工运用个案工作的方法,在了解家庭寄养儿童的困境、需求、社会支持网络建设情况、社会救助现状和社工介入情况的基础上,围绕一位家庭寄养儿童进行了研究。在研究中,社工以认知行为理论和优势视角理论为指导,通过评估家庭寄养儿童的困境和需求,设计介入方案,整合与协调资源,帮助服务对象建立社会支持网络,以协助服务对象解决面临的困难。另外,社工希望以此为例,探索社会工作在家庭寄养儿童方面的可实施服务,弥补当前情况下家庭寄养儿童救助服务不足、救助体系不完善的情况。
谷晨晨[3](2020)在《福利多元主义视角下孤残儿童“类家庭”养育问题研究 ——以Z市儿童福利院为例》文中提出“类家庭”孤残儿童养育是一种新兴的儿童救助模式,Z市是“类家庭”孤残儿童养育模式的全国第一个首创地。本研究将福利多元主义贯穿全文,主要围绕以下问题开展研究:首先,“类家庭”这一救助模式是怎样运行的?对于孤残儿童的救助方式有哪些?救助层次是怎样的?其次,从福利多元主义视角出发,对“类家庭”养育模式进行评估,有哪些问题?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是什么?最后,孤残儿童“类家庭”模式现阶段的发展是怎样的?为了福利多元的孤残儿童救助模式的实现,研究对象还需要怎样改进?从福利多元主义为切入口,对Z市的“类家庭”养育模式及其实施效果进行深入分析,然后从政府、“类家庭”、福利院、社会支持四个福利供给主体提出相应的对策。本研究的资料收集包括访谈法(管理人员和“类父母”)与观察法。研究发现,Z市儿童福利院“类家庭”孤残儿童养育模式,仍然存在孤残儿童享受的康复资源有限、“类父母”的招募困难、孤残儿童进入模拟家庭受阻、专业人才急缺以及“类家庭”模式缺乏科学的评估体系等短板。本文通过对Z市类家庭的实地调研分析“类家庭”孤残儿童养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并提出依靠政府健全“类环境”、丰富“类家长”招募途径、加强专业社工介入、创建“类社区”体系、重塑“类”情景等对策建议及联动模式。
张旭东[4](2020)在《小组工作改善城市孤残儿童寄养家庭亲子关系研究 ——以J市S社区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长期以来,福利机构内的儿童一直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他们的生活起居和自身成长也是当前社会福利事业发展中的重要方面。在我国的现行政策下,对于福利院内儿童一般采取机构集中供养、国内收养、涉外收养、家庭寄养等方式进行养育。目前,除小部分健康儿童被收养之外,福利院内的儿童大多是身体有某方面残疾的孤儿。其中,对于自身情况较差、无法正常生活的孤残儿童,大多开展院内集中供养,但对于一些自身虽有残疾,但尚能自主开展基本生活,又找不到合适家庭收养的孤残儿童,家庭寄养就成为了能够满足他们身心发展的理想模式。该模式将孤残儿童交由寄养家庭父母抚养,打破了原来机构养育的封闭环境,使孤残儿童回归家庭,体会到家庭成员的生活方式,感受到家庭亲子关系带来的心灵感受,掌握在机构无法获取的技能,实现自身的良好发展。但是,在家庭寄养模式推进过程中,也面临着突出的问题。一些孤残儿童无法融入寄养家庭,父母没有充分了解孤残儿童的情况,加之儿童本身的抑郁情绪,许多家庭面临寄养中断。本文以现有在寄养家庭生活的孤残儿童为介入对象,在提炼整合之前有关研究的基础上,以专业社会工作理念为指导,在充分了解寄养家庭现状的情况下,探索专业社会工作介入寄养家庭的途径,通过运用家庭沟通、优势视角等社会工作专业理论,营造出良好的家庭相处氛围,改变儿童以往对自己的错误认知,帮助孤残儿童尽快适应新的环境,转变角色,使孤残儿童真正融入家庭,达到与寄养父母的良性亲子互动,促进其身心健康成长。本文采用小组工作方法,通过对组员的需求评估,明确目前小组成员面临的问题,如父母与孤残儿童态度及相处方式有误、教育方式不当、双方日常交流缺失、家庭缺乏必要的社会支持等,找出问题存在的原因,从而确定小组目标,制定活动方案,开展小组活动。在活动结束后开展评估,通过量表对服务对象小组活动开展测评,根据前后测量验证是否达到预期目标,说明具体解决的问题,并依据活动成果,提出建立寄养准入制度、开展寄养前期培训、加强寄养过程中的评估、重视寄养家庭之间的联结、发展多方资源,保障寄养顺利开展等改善寄养家庭沟通现状、促进亲子关系向好发展的意见建议,保障孤残儿童在寄养家庭顺利成长,助力身体复健,挖掘他们的自身优势与潜力,促进其日后回归社会。同时,在小组活动过程中,总结成功经验,改进不足之处,探索社会工作介入孤残儿童的新方法,为后续各类社会工作专业活动的开展给出参考意见,为营造温馨和谐的寄养家庭氛围提供现实借鉴,推动儿童福利事业发展,使专业社会工作服务能够更好的运用在儿童福利领域。
张涛[5](2020)在《福利多元主义下我国困境儿童福利供给主体研究 ——以天津市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根据调查显示,全国各类困境儿童达数百万之多。政府和社会对各类儿童事件给予充分关注,纵观我国儿童福利体系发展,虽然儿童福利保障范围有所扩展,但困境儿童的福利供给仍不容乐观。本研究首先从国内、国外角度对福利多元主义、困境儿童、儿童福利及多元供给主体作了系统的综述,了解到国内外儿困境儿童福利状况优势及不足,进而对我国困境儿童福利供给进行研究。通过对困境儿童福利制度发展历史脉络的分析,了解到“儿童与成人一样有着自己的需求”等更为丰富、健康的儿童观开始渗透到我国民众思想内、困境儿童福利法律法规取得阶段性成就、管理及保障工作体系日渐完善、福利供给主体由单一主体供给转为多元主体供给等发展状况。困境儿童当前面临生理、生活照料、社会交往及监护等困境,国家在困境儿童照料及养护、康复及医疗、教育及就业等方面承担其福利照顾主要责任。基于福利多元主义,困境儿童福利供给应该是多主体参与、彼此相互合作。在此范式下,发现在困境儿童福利供给中各主体分别存在不同的问题,政府存在顶层设计及资金支持不足;家庭结构发生转变,养育、教育、医疗护理等功能较弱;社会组织独立性和自主性不足、自身管理及专业化服务有待提升;市场“趋利性”弊端、企业员工福利支持不足等。通过对不同主体在困境儿童福利供给中存在的缺陷,提出完善困境儿童福利供给的对策及建议。形成以政府为主、家庭、社会组织及市场等多元主体参与的困境儿童福利供给体系。
史飞[6](2019)在《孤残儿童类家庭养育社会工作实务研究》文中指出孤残儿童作为社会弱势群体与社会福利事业的重点,其生存与发展受到国家和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随着国内儿童福利事业的不断发展,国家和政府开始重视福利机构中孤残儿童在生存、教育及身心等方面的发展问题。目前,儿童福利机构中已有四种儿童养育模式存在,为了向孤残儿童提供更好的成长与生活环境,满足儿童对家庭的需要,同时弥补机构养育与家庭寄养模式养育儿童的不足,类家庭养育模式应运而生。与此同时,国内儿童福利机构开始响应并号召引入专业社会工作元素、设置社会工作岗位及购买社会工作服务,旨在通过社会工作专业服务的知识、理念、技巧,提升孤残儿童养育的水平与质量。近年来,社会工作专业在介入机构养育模式与家庭寄养模式养育孤残儿童服务中不断探索并取得了一定成果,对孤残儿童的身心健康成长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且为保证类家庭养育孤残儿童的养育效果,社会工作在介入孤残儿童类家庭养育中的作用得到重视。本文借助在G市儿童福利院开展实习的经历,以G市儿童福利院类家庭养育模式中的孤残儿童为研究对象,运用参与式观察法和深度访谈法对类家庭养育模式中的孤残儿童及其院内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他人进行了资料收集,运用依恋理论、增能理论及生态系统理论,针对类家庭养育模式下孤残儿童的问题与需求开展社会工作专业服务,同时通过分析类家庭养育模式中孤残儿童的成长环境、人际关系状态与生态系统各要素间的作用,对社会工作介入类家庭孤残儿童的整个实务过程进行总结与反思,进而探讨专业社会工作为类家庭养育孤残儿童提供服务的服务效果、服务路径及服务方法,思考孤残儿童社会工作在实务场域中所面临的现实困境,挖掘社会工作服务孤残儿童领域的空间,为社会工作能更好地服务类家庭养育孤残儿童提供借鉴和参考意义。
潘田[7](2019)在《监护缺失困境儿童家庭寄养安置服务问题研究 ——以N市Y机构两个个案为例》文中提出近年来,家庭寄养让监护缺失困境儿童享受家庭的照料与指导,有助于避免儿童出现心理或者社会性方面的缺失,同时给儿童提供了相对良好的照料与教育,因此在一定程度上被认为优于机构寄养而日益受到社会的重视。在我国有这样一类困境儿童群体:他们因监护人尚在身边,不符合福利院接收孩子的相关规定,此类儿童多数因生理疾病或复杂的生长环境难以被公众接纳而难以被收养。近年来,政府也积极投入更多的精力到困境儿童保护当中,陆续颁布一系列旨在推动困境儿童分类保障制度普及及建设的政策文件,不同社会公益组织也纷纷为推动困境儿童保护贡献绵薄之力。本文研究的对象是监护缺失的困境儿童,主要从两则监护缺失困境儿童家庭寄养的个案入手,对此类困境儿童家庭寄养模式安置服务过程中呈现出来的问题进行探析,问题主要表现在政府、寄养家庭以及寄养工作者三个主体层面。通过文献整理与研究分析,发现家庭寄养在安置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国家和政府的安置政策对寄养家庭的支持不够全面、细致,政府也缺乏对寄养工作者的规范要求和培训,对寄养父母的职责范围缺失明确的监督机制;寄养过程中社工对寄养父母的支持、指导、督察不够,缺乏对角色的定位与认识,缺少对儿童退出与回归机制的关注意识。针对上述问题,本文认为可以从宏观上完善相关政策建设和社会环境建设,具体包括推动儿童福利政策走向全面化、推动家庭寄养政策走向规范化、呼吁建设和谐有爱的社会氛围等;微观层面可做出的努力包括补充和培养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对寄养主体进行能力培训与责任监管、加强原生家庭监护能力的重建等,推进机构家庭寄养服务质量的提高。本文通过对监护缺失困境儿童家庭寄养个案的介绍与路径探析,希望能为我国监护缺失困境儿童的寄养安置服务提供一定的经验与借鉴意义。
寇恬雪[8](2019)在《论我国临时监护的制度构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民法典制定背景环境下,我国颁布的《民法总则》成为了民法典编纂的核心内容。在监护制度方面,民法总则作出了系统完备的规定,此次民法总则确立了临时监护制度,这是“临时监护”一词在我国民法中首次出现。近年来,针对频繁发生的监护人虐待被监护人事件。法律规定了当监护人出现严重失职或严重损害被监护人权益行为时,应当撤销监护人资格,为其重新指定新监护人。在新监护人未到位之前,为避免原监护人再次伤害被监护人,增加临时监护制度,保护被监护人人身及财产安全,采取必要的临时监护保护措施。但此次对于临时监护具体内容规定较为简略,存在一着些问题。本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为构建我国临时监护制度提出具体建议。第一部分是根据我国目前法律规定,分析临时监护的具体概念、性质及价值,确定适用临时监护的类型。第二部分主要根据现实中的司法案例,分析临时监护制度在我国司法审判中的适用及存在问题。第三部分主要分析在立法层面对临时监护的相关规定,总结其中存在问题,为后文提出具体建议奠定基础。第四部分研究了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中主要国家关于临时监护制度的立法内容及体系构建,通过与国外临时监护制度比较,为构建我国临时监护制度提供合理借鉴依据。第五部分以我国民法中临时监护内容存在不足为基本点,提出构建我国临时监护的制度的具体建议,其中包括扩大临时监护人范围,明确具体的权利义务,设立临时监护程序规范,建立配套辅助措施,并建立完善系统的监护监督体系。
杨璇家[9](2019)在《孤残儿童家庭寄养的现状、困境及应对策略 ——以西南地区M儿童福利院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孤残儿童家庭寄养挑战与机遇并存。以西南地区M儿童福利院为例,一方面,孤残儿童家庭寄养面临经费不足的困境;另一方面,儿童福利机构的应对策略体现了我国对社会福利社会化的要求。总体来说,该地区参与非亲属家庭寄养的孤残儿童数量较少比例较低。文章分析了这一现状的现实合理性:一、家庭寄养政策制定与实施层面存在较大空间。儿童福利机构作为家庭寄养的主要执行机构,可以根据其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儿童养护模式。二、儿童福利机构经费紧张。该地区对每名孤残儿童的政府财政补贴不足以支付非亲属家庭寄养的费用,经费的限制会使儿童福利机构严格控制非亲属家庭寄养的人数。三、孤残儿童具有其特殊性。我国孤残儿童残疾比例较高,重疾重残及需要特殊护理的孤残儿童不宜安排家庭寄养。同时,部分监护权不在民政部门的困境儿童也不在当前寄养政策的涵盖范围之内,因此适合参与寄养的儿童不多。四、家庭寄养的实际效果需理性看待。家庭寄养在寄养儿童基本自理能力的习得和行为习惯的矫正方面效显示出一定效果,从而被看作儿童收养前的过渡阶段。儿童福利机构倾向于选择被收养概率更大的儿童参与寄养。考虑到寄养儿童与福利院儿童本身综合健康状况的差异性,家庭寄养的实际效果需理性看待。社会福利社会化强调国家、市场、社区、家庭和个人要共同承担社会福利责任,儿童福利机构的应对策略表现为家庭寄养吸纳和运用多方力量:一、发挥政府的主体责任。一方面在资金支持上加大力度,保证家庭寄养在深度和广度上的发展;另一方面通过立法对现有的政策法规进行补充,增加政策的可操作性,同时尝试将一些困境儿童纳入家庭寄养的范围之中。二、推动民营福利机构的发展。将政策和资源向民营福利机构倾斜,有利于引入市场机制,提高服务质量。三、加深非政府组织介入的层次和力度。儿童福利机构不仅要向非政府组织寻求经济上的援助,更要善于利用非政府组织的专业优势,加深非政府组织介入的层次和力度。四、重视亲属家庭寄养。为了减少寄养中断情况的发生,可以积极发挥亲属寄养的作用,但要加大对亲属家庭各方面的支持和管理。正如儿童福利机构的应对策略,社会福利社会化强调福利要兼顾公平和效率:一、开展“永久安置”驱动下的家庭寄养。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选择被收养概率较大的孤残儿童参与寄养,确保大多数寄养儿童能通过收养获得永久安置,最大程度突显家庭寄养的意义和价值。二、促进孤残儿童养护模式的多元化发展。发展机构照顾、家庭寄养和特殊教育相结合的孤残儿童养护模式,针对身心状况各不相同的孤残儿童选择更适合他们的模式,以最低成本最大限度地满足孤残儿童的特殊需要。三、全面提升儿童福利机构的专业化水平。增加儿童福利机构中社会工作者的人数和比例,并加大对基层员工技能培训的投入力度,有助于提高儿童福利机构的整体专业化水平,保障孤残儿童的养护质量。
朱佳佳[10](2019)在《J市监护缺失儿童寄养安置问题研究》文中提出近几年,国家和政府对困境儿童越来越重视并出台相应的政策保障困境儿童的基本生活和权益,但是在保护监护缺失儿童方面仍存在很多不完善的地方。监护缺失儿童面临的处境是极其紧急和危险的,无法继续在原生家庭生活下去,急需为其寻找一个安全且稳定的安置场所。本文通过对J市监护缺失儿童的寄养安置情况和儿童寄养生活境况进行分析探讨,展示寄养儿童的成长现状,分析现有的寄养安置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根据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对我国监护缺失儿童寄养安置的未来发展有所启示。通过调查及研究发现,监护缺失儿童的寄养安置主要有以下几个层面的问题:一是政府层面,我国的寄养安置存在法律法规不完善、组织架构不明晰、资源配备不齐全、相关配套设施不完善等问题;二是社会组织层面,社会组织的专业性服务保障不到位、缺乏专业的社会工作困境儿童寄养安置服务人才并且对儿童的寄养安置领域参与度不高;三是照料者层面,缺少寄养融合期、缺乏对照料者的相关培训并且寄养照管的监督评估不到位;四是寄养儿童层面,寄养儿童的“声音”被忽略、身心发展被忽视。因此本文认为政府应尽快出台并完善寄养安置的法规政策、设立相关的组织架构、完善资源配备、健全相关配套设施;社会组织应提高专业化服务水平、吸纳专业社工人才、积极参与儿童寄养安置事业;照料者应尽快与儿童建立亲密关系、提升养育寄养儿童的能力和水平并接受评估监管;最后寄养儿童的“声音”应该被倾听,儿童的参与权应该得到保障,注重寄养儿童身心发展。
二、家庭寄养有新规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家庭寄养有新规定(论文提纲范文)
(1)孤残儿童家庭寄养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山西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国内文献综述 |
1.2.2 国外文献综述 |
1.3 研究方法和内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内容 |
第2章 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孤残儿童 |
2.1.2 家庭寄养 |
2.1.3 儿童福利 |
2.2 理论依据 |
2.2.1 福利供给多元化 |
2.2.2 儿童依恋理论 |
第3章 山西省孤残儿童家庭寄养的现状 |
3.1 孤残儿童家庭寄养相关政策法规 |
3.1.1 我国孤残儿童家庭寄养相关政策 |
3.1.2 山西省孤残儿童家庭寄养相关政策 |
3.2 山西省孤残儿童家庭寄养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
3.2.1 寄养关系的形成 |
3.2.2 家庭寄养服务的内容 |
3.2.3 家庭寄养服务的监督 |
3.2.4 家庭寄养服务的效果 |
第4章 山西省孤残儿童家庭寄养问题及原因分析 |
4.1 孤残儿童家庭寄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
4.1.1 寄养家庭的招募动员不足 |
4.1.2 家庭寄养工作流程缺乏规范性 |
4.1.3 家庭寄养服务内容有限 |
4.1.4 家庭寄养工作监督管理不到位 |
4.2 孤残儿童家庭寄养问题的原因分析 |
4.2.1 家庭寄养政策碎片化 |
4.2.2 家庭寄养激励机制不健全 |
4.2.3 配套资金投入不足 |
4.2.4 政府职能转变未完全完成 |
第5章 山西省完善孤残儿童家庭寄养的对策建议 |
5.1 建立健全孤残儿童政策体系 |
5.2 完善家庭寄养招募动员机制 |
5.3 加大家庭寄养工作的资金投入 |
5.4 加强家庭寄养工作的监督与评估 |
5.5 促进社会组织的参与 |
第6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2)个案工作在家庭寄养儿童社会支持网络建构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一、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研究背景 |
2.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1.家庭寄养儿童的困境与需求研究 |
2.家庭寄养儿童社会支持网络建设情况研究 |
3.家庭寄养儿童的个案工作介入研究 |
4.研究展望 |
(三)相关概念界定 |
1.家庭寄养 |
2.社会支持网络 |
(四)研究的理论基础 |
1.认知行为理论 |
2.优势视角理论 |
(五)研究设计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二、家庭寄养儿童现状 |
(一)家庭寄养儿童的现状 |
1.在寄养家庭的现状 |
2.在社会救助中的现状 |
(二)家庭寄养儿童的困境和需求 |
1.家庭寄养儿童的困境 |
2.家庭寄养儿童的需求 |
三、个案工作在家庭寄养儿童社会支持网络建构中的应用 |
(一)案例背景 |
(二)实务过程 |
1.接案与建立关系 |
2.需求评估 |
3.制定个案服务计划 |
4.介入过程 |
5.评估 |
6.结案 |
四、总结与反思 |
(一)总结 |
(二)反思 |
1.理论与实务的结合应贯穿活动始终 |
2.社工应努力促成家庭寄养儿童问题解决的合力 |
3.社会支持网络建构的范围有限 |
4.对寄养家长的培训指导缺乏系统性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3)福利多元主义视角下孤残儿童“类家庭”养育问题研究 ——以Z市儿童福利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1、理论意义 |
2、现实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1、国外文献综述 |
2、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3、文献评述 |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五)相关概念及理论依据 |
1、相关概念 |
2、理论依据 |
二、Z市儿童福利院孤残儿童“类家庭”养育的现状 |
(一)Z市儿童福利院孤残儿童“类家庭”养育基地发展历程 |
(二)Z市儿童福利院孤残儿童“类家庭”养育基地现状 |
(三)Z市儿童福利院孤残儿童“类家庭”养育的运行机制 |
1、Z市儿童福利院孤残儿童“类家庭”养育各参与主体的互动模型 |
2、Z市儿童福利院孤残儿童“类家庭”养育“类父母”进退机制 |
3、Z市儿童福利院孤残儿童“类家庭”养育孤残儿童进退机制 |
4、Z市孤残儿童“类家庭”养育的监管考核机制 |
三、Z市儿童福利院孤残儿童“类家庭”养育存在的问题 |
(一)孤残儿童享受的康复资源有限 |
(二)“类父母”的招募和成本问题 |
(三)缺乏融入社会的实际环境 |
(四)孤残儿童进入模拟家庭的问题 |
(五)现有专业人才支持力不足 |
(六)“类家庭”服务缺乏科学的评估体系 |
四、Z市儿童福利院孤残儿童“类家庭”养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相关法律支持不足,缺乏顶层设计 |
(二)经费投入不足 |
(三)社会接纳度低,社会力量参与不足 |
(四)“模拟家庭”标签化严重 |
(五)缺乏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
(六)“类家庭”评估标准缺乏客观性 |
五、完善孤残儿童“类家庭”养育的建议 |
(一)依靠政府健全“类环境” |
1、出台“类家庭”相关法律,保障各方权益 |
2、加大经费投入,资金政策双管齐下 |
(二)完善“类家庭”自身运行模式 |
1、丰富“类父母”招募途径,强化专业培训 |
2、引入“类家庭”特殊教育,减少社会排斥 |
3、借助“类家庭”社工介入,发挥专业独特优势 |
4、完善“类家庭”养育与其它养育模式的衔接 |
(三)完善“类家庭”社会支持系统 |
1、优化孤残儿童生活环境 |
2、创建“类社区”体系 |
3、搭建和完善社会组织递送机制 |
4、加强舆论宣传,引导社会力量进入 |
5、各学科专家参与“类家庭”养育的学术研究 |
(四)加强福利机构对“类家庭”的运行保障 |
1、福利机构根本性转变服务理念 |
2、规范“类家庭”养育工作,重塑“类”情景 |
3、注重提升孤残儿童的人际交往能力 |
4、大量引入专业人才 |
六、总结与展望 |
(一)总结 |
(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管理人员访谈提纲 |
附录B:“类父母”访谈提纲 |
致谢 |
(4)小组工作改善城市孤残儿童寄养家庭亲子关系研究 ——以J市S社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研究背景 |
0.2 研究问题 |
0.3 研究目标和意义 |
0.3.1 研究目标 |
0.3.2 研究意义 |
0.4 研究创新点与不足 |
0.4.1 研究创新点 |
0.4.2 存在的不足 |
1.文献综述及研究方向 |
1.1 国内外相关文献研究综述 |
1.1.1 国内研究综述 |
1.1.2 国外研究综述 |
1.2 国内外文献评述 |
1.3 研究方向 |
2.概念界定、理论基础及分析框架 |
2.1 相关概念 |
2.1.1 孤残儿童 |
2.1.2 家庭寄养 |
2.1.3 亲子关系 |
2.2 理论基础 |
2.2.1 家庭沟通理论 |
2.2.2 优势视角理论 |
2.3 分析框架 |
2.3.1 研究思路 |
2.3.2 研究框架 |
3.研究方法 |
3.1 小组工作的研究方法 |
3.1.1 小组工作方法的含义 |
3.1.2 小组工作方法的功能 |
3.2 研究对象的选取 |
3.2.1 研究对象选取的范围 |
3.2.2 研究对象选取的标准 |
3.3 研究对象资料搜集方法 |
3.3.1 文献研究法 |
3.3.2 家庭访谈法 |
3.3.3 量表法 |
3.3.4 满意度测量法 |
4.J市S社区寄养家庭亲子关系现状、问题及成因分析 |
4.1 J市S社区孤残儿童寄养家庭亲子关系的现状 |
4.1.1 调查基本情况统计 |
4.1.2 寄养家庭亲子关系现状分析 |
4.2 寄养家庭亲子关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
4.2.1 孤残儿童不适应家庭生活 |
4.2.2 孤残儿童易受负面情绪影响 |
4.2.3 父母与孤残儿童之间缺乏日常交流 |
4.2.4 父母的教育方式不恰当 |
4.3 寄养家庭亲子关系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
4.3.1 孤残儿童的长期机构养育导致其对外界环境陌生 |
4.3.2 孤残儿童自身性格存在缺陷 |
4.3.3 寄养家庭缺乏专业指导致使沟通技巧不足 |
4.3.4 寄养家庭父母对于孤残儿童的认知存在偏差 |
4.3.5 寄养家庭未获得足够的社会支持 |
5.小组工作提升寄养家庭亲子关系的实施过程 |
5.1 介入方案设计 |
5.1.1 小组目标 |
5.1.2 小组成员 |
5.2 活动方案设计 |
5.3 小组介入实施过程 |
5.3.1 第一次小组活动:组员初相识 |
5.3.2 第二次活动:亲子熟悉度检验:找寻亲子错误认知,激发改变动力 |
5.3.3 第三次小组活动:沙盘游戏:培养亲子沟通能力 |
5.3.4 第四次小组活动:情景模拟:改进日常相处及教育方式 |
5.3.5 第五次小组活动:放飞爱的风筝:提升亲子间亲密度 |
5.3.6 第六次小组活动:你是最棒的:孤残儿童自我成长 |
5.3.7 第七次小组活动:户外的亲子时光:亲子关系再提升 |
5.3.8 第八次活动:展望幸福生活:小组总结与成果巩固 |
6.小组评估 |
6.1 小组活动过程评估 |
6.2 小组活动效果评估 |
6.2.1 《亲子关系测量量表(PCRT)》评估 |
6.2.2 《小组活动满意度调查表》测量结果评估 |
6.3 评估综述 |
7.研究结论及对策建议 |
7.1 研究结论 |
7.2 对策建议 |
7.2.1 建立寄养准入制度以提高寄养成功率 |
7.2.2 探索试寄养机制增强孤残儿童家庭适应能力 |
7.2.3 开展专业培训提升父母养育能力 |
7.2.4 加强寄养家庭日常生活评估以解决家庭矛盾 |
7.2.5 增进寄养家庭之间的沟通联络并开展各类亲子活动 |
7.2.6 发展多方面资源保障寄养工作顺利开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寄养家庭基本情况调查表 |
附录2 :家庭寄养情况访谈提纲 |
附录3 :家庭亲子关系量表(PCRT) |
附录4 :家庭亲子关系量表(PCRT)计分方法 |
附录5 :家庭亲子关系量表(PCRT)百分位等级换算表 |
附录6 :小组活动满意度调查表 |
致谢 |
(5)福利多元主义下我国困境儿童福利供给主体研究 ——以天津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福利多元主义及分析框架 |
1.3.1 福利多元主义理论 |
1.3.2 分析框架 |
1.4 概念界定 |
1.4.1 困境儿童 |
1.4.2 福利供给 |
1.4.3 福利多元主体 |
1.5 研究方法 |
1.5.1 文献分析法 |
1.5.2 非参与观察法 |
1.5.3 访谈法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关于福利多元主义理论的研究 |
2.1.1 国内福利多元主义相关研究 |
2.1.2 国外福利多元主义相关研究 |
2.2 关于困境儿童相关的研究 |
2.2.1 国内困境儿童相关研究 |
2.2.2 国外困境儿童相关研究 |
2.3 关于儿童福利的研究 |
2.3.1 国内儿童福利相关研究 |
2.3.2 国外儿童福利相关研究 |
2.4 关于多元福利供给主体的研究 |
2.5 文献评析 |
第三章 困境儿童福利制度发展的历史脉络 |
3.1 儿童福利观念的变迁 |
3.2 我国困境儿童福利的法规及政策构建 |
3.3 我国困境儿童福利管理及保障工作体系 |
3.4 我国困境儿童福利供给主体的衍变 |
第四章 困境儿童现状及福利状况 |
4.1 困境儿童生存及发展“困境” |
4.2 困境儿童福利供给现状 |
4.2.1 照料及养护 |
4.2.2 康复及医疗 |
4.2.3 教育及就业 |
第五章 多元主体困境儿童福利供给中的问题 |
5.1 基于政府层面 |
5.1.1 顶层设计不足 |
5.1.2 工作机制尚未健全 |
5.1.3 资金支持有限 |
5.2 基于家庭层面 |
5.2.1 家庭养育功能弱化 |
5.2.2 家庭教育功能弱化 |
5.2.3 家庭医疗护理层次较低 |
5.3 基于社会组织层面 |
5.3.1 独立性和自主性缺失 |
5.3.2 专业化服务能力不足 |
5.4 基于市场层面 |
5.4.1 “公益性”和“趋利性”的矛盾性 |
5.4.2 职业福利层次较低 |
5.5 各主体间互动关系薄弱 |
第六章 完善我国多元主体困境儿童福利供给的对策 |
6.1 落实政府在儿童福利供给中的主体责任 |
6.1.1 完善现行法规政策 |
6.1.2 加大儿童福利资金投入 |
6.1.3 建立健全救助工作体系 |
6.2 坚持以家庭为中心和改善家庭功能并举 |
6.2.1 建立以家庭为中心的福利政策 |
6.2.2 完善家庭福利功能 |
6.3 提升社会组织参与困境儿童福利供给的能力 |
6.3.1 加强组织管理及专业服务能力建设 |
6.3.2 加强合作及政策支持 |
6.4 发挥市场参与困境儿童福利供给的补充性作用 |
6.5 强化各福利供给主体间的合作互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附录 B 被调查困境儿童基本情况 |
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和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6)孤残儿童类家庭养育社会工作实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概念界定 |
1.3.1 孤残儿童 |
1.3.2 类家庭养育 |
1.4 理论基础 |
1.4.1 依恋理论 |
1.4.2 增能理论 |
1.4.3 生态系统理论 |
1.5 研究方法 |
1.5.1 参与式观察法 |
1.5.2 访谈法 |
1.6 文献综述 |
1.6.1 机构养育模式下的社会工作实务 |
1.6.2 家庭寄养模式的社会工作实务 |
1.6.3 类家庭养育模式的社会工作实务 |
1.6.4 收养模式下的社会工作实务 |
1.6.5 文献评述 |
第2章 G市儿童福利院类家庭养育情况概述 |
2.1 G市儿童福利院及社会工作服务概况 |
2.1.1 G市儿童福利院基本情况 |
2.1.2 G市儿童福利院社会工作服务基本情况 |
2.2 G市儿童福利院类家庭养育工作现状分析 |
2.2.1 照顾压力大 |
2.2.2 养育质量不高 |
2.2.3 行为教育难 |
2.2.4 养育积极性差 |
2.2.5 心理压力大 |
2.3 G市儿童福利院类家庭儿童的问题表现 |
2.3.1 人际关系紧张 |
2.3.2 心理问题严重 |
2.3.3 偏差行为较多 |
2.3.4 学习困难 |
第3章 社会工作介入孤残儿童类家庭养育服务开展状况 |
3.1 G市儿童福利院类家庭养育服务的需求评估 |
3.1.1 生理需求 |
3.1.2 心理需求 |
3.1.3 社会交往需求 |
3.2 社会工作介入类家庭服务过程 |
3.2.1 建立专业关系 |
3.2.2 问题界定 |
3.2.3 制定计划 |
3.2.4 服务介入过程 |
第4章 社会工作介入孤残儿童类家庭养育的服务成效 |
4.1 个案工作开展成效 |
4.1.1 服务对象层面的改变 |
4.1.2 类家庭层面的改变 |
4.1.3 同伴关系的改善 |
4.1.4 残健共融层面的改善 |
4.2 小组工作开展成效 |
4.2.1 人际关系交往小组开展成效 |
4.2.2 能力提升小组开展成效 |
4.2.3 自我成长小组开展成效 |
4.3 其他服务开展成效 |
第5章 社会工作介入类家庭养育的实务困境与服务空间 |
5.1 社会工作介入类家庭养育模式的实务困境 |
5.1.1 服务时间有限 |
5.1.2 服务能力有限 |
5.1.3 服务系统有限 |
5.1.4 服务理念有异 |
5.2 社会工作实务介入类家庭养育养模式的服务空间 |
5.2.1 促进专业知识本土化 |
5.2.2 拓展服务系统完整性 |
5.2.3 打造专业型服务团队 |
5.2.4 探索儿童领域多元化服务 |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局限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局限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孤残儿童深度访谈提纲 |
附录二:孤残儿童主要照顾者深度访谈提纲 |
附录三:能力提升小组计划书 |
附录四:自我成长小组计划书 |
(7)监护缺失困境儿童家庭寄养安置服务问题研究 ——以N市Y机构两个个案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1.3.1 文献研究法 |
1.3.2 个案访谈法 |
1.4 创新之处 |
第2章 研究综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监护缺失儿童 |
2.1.2 家庭寄养 |
2.2 相关理论 |
2.2.1 儿童权利理论 |
2.2.2 社会生态系统理论 |
2.3 文献研究综述 |
2.3.1 国内监护缺失儿童家庭寄养研究综述 |
2.3.2 国外监护缺失儿童家庭寄养研究综述 |
第3章 监护缺失儿童家庭寄养个案 |
3.1 Y机构简介及组织架构 |
3.2 监护缺失儿童A的家庭寄养情况及问题 |
3.2.1 案例背景及机构社工介入过程概述 |
3.2.2 个案A家庭寄养安置存在的问题 |
3.2.2.1 寄养妈妈对A认知不足 |
3.2.2.2 寄养工作前期对寄养家长的专业培训不足 |
3.2.2.3 寄养工作中期对寄养家长的支持不足 |
3.2.2.4 寄养工作后期缺乏对被寄养儿童回归机制的考量 |
3.2.3 个案A家庭寄养安置评价与反思 |
3.3 监护缺失儿童B的家庭寄养情况及问题 |
3.3.1 案例背景及机构社工介入过程概述 |
3.3.2 个案B家庭寄养安置存在的问题 |
3.3.2.1 寄养个案存在偶然性 |
3.3.2.2 寄养工作前期儿童入学和户口问题存在门槛 |
3.3.2.3 寄养工作中期探监机制存在不足 |
3.3.2.4 寄养工作后期工作者缺少制定儿童回归计划的意识 |
3.3.3 个案B家庭寄养安置评价与反思 |
第4章 家庭寄养安置存在问题概述 |
4.1 宏观政策方面尚待完善 |
4.1.1 政府缺少规范的寄养资金分类政策规定 |
4.1.2 落户门槛高不利于寄养工作推进 |
4.1.3 寄养家庭招募困难且公众接纳程度低 |
4.2 微观服务中机构工作专业性不足 |
4.2.1 机构寄养工作者的角色定位不明 |
4.2.2 机构缺少专业人才队伍的培养和培训 |
4.2.2.1 机构缺少对寄养工作者的培养和培训 |
4.2.2.2 机构缺少完善的寄养家长监督和培训机制 |
4.2.2.3 机构忽视对被寄养儿童意愿的尊重 |
4.2.3 机构缺少对儿童退出与回归机制的关注意识 |
第5章 家庭寄养安置问题解决对策参考 |
5.1 宏观层面——完善政策和社会环境建设 |
5.1.1 推动儿童福利政策走向全面化 |
5.1.2 推动家庭寄养政策走向规范化 |
5.1.3 呼吁建设和谐有爱的社会氛围 |
5.2 微观层面——推进机构家庭寄养服务质量的提高 |
5.2.1 补充和培养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
5.2.2 对寄养主体进行能力培训与责任监管 |
5.2.3 加强原生家庭监护能力的重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访谈提纲 |
致谢 |
(8)论我国临时监护的制度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临时监护的基本理论 |
第一节 临时监护的法理分析 |
第二节 临时监护的类型 |
第二章 司法审判中临时监护的适用及存在问题 |
第一节 临时监护典型案例 |
第二节 临时监护司法适用中存在问题 |
第三章 我国临时监护制度立法现状及问题 |
第一节 我国临时监护的立法现状 |
第二节 我国临时监护制度存在问题 |
第四章 域外临时监护制度比较与借鉴 |
第一节 英美法系的临时监护制度 |
第二节 大陆法系的临时监护制度 |
第五章 完善我国临时监护制度的建议 |
第一节 扩大临时监护人的范围 |
第二节 明确临时监护人的权利义务 |
第三节 设立临时监护程序规范 |
第四节 建立临时监护监督制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孤残儿童家庭寄养的现状、困境及应对策略 ——以西南地区M儿童福利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问题提出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第二章 文献回顾 |
2.1 概念界定 |
2.1.1 西南地区 |
2.1.2 孤残儿童 |
2.1.3 家庭寄养 |
2.2 理论基础 |
2.2.1 福利多元主义理论 |
2.2.2 社会福利社会化思路 |
2.3 文献梳理 |
2.3.0 国内外家庭寄养模式经验研究 |
2.3.1 国内家庭寄养的现状和问题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3.1 调查地点及调查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参与式观察法 |
3.2.2 访谈法 |
3.3 分析框架 |
3.3.1 理论框架 |
3.3.2 分析框架 |
第四章 M儿童福利院家庭寄养的现状与效率分析 |
4.1 家庭寄养基本情况 |
4.1.1 寄养家长寄养意愿强烈 |
4.1.2 孤残儿童寄养意愿一般 |
4.2 家庭寄养的优势与不足 |
4.2.1 家庭寄养的优势 |
4.2.2 家庭寄养的不足 |
4.3 家庭寄养的效率分析 |
4.3.1 家庭寄养的成本 |
4.3.2 家庭寄养的效益 |
第五章 M儿童福利院家庭寄养的困境与应对策略 |
5.1 家庭寄养的困境与资源 |
5.1.1 家庭寄养的困境 |
5.1.2 家庭寄养的资源 |
5.2 家庭寄养的应对策略 |
5.2.1 与非政府组织保持合作 |
5.2.2 控制成本,偏重效益 |
5.2.3 养护模式多元化发展 |
5.2.4 家庭寄养专业化发展 |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
6.1 孤残儿童家庭寄养的现状具有现实合理性 |
6.1.1 政策制定与实施层面存在较大空间 |
6.1.2 儿童福利机构经费紧张 |
6.1.3 孤残儿童具有其特殊性 |
6.1.4 家庭寄养实际效果需理性看待 |
6.2 儿童福利机构的应对策略体现社会福利社会化 |
6.2.1 家庭寄养吸纳和运用多方力量 |
6.2.2 家庭寄养兼顾公平和效率 |
参考文献 |
附录: 访谈提纲 |
致谢 |
(10)J市监护缺失儿童寄养安置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内研究综述 |
1.3.2 海外研究综述 |
1.3.3 文献评述 |
1.4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4.1 监护缺失儿童 |
1.4.2 寄养安置 |
1.5 相关理论基础 |
1.5.1 心理依恋理论 |
1.5.2 国家亲权理论 |
1.6 研究方法 |
1.6.1 文献研究法 |
1.6.2 观察法 |
1.6.3 访谈法 |
第2章 J市监护缺失儿童寄养安置的背景 |
2.1 J市监护缺失儿童的概况 |
2.2 监护缺失对儿童的恶劣影响 |
2.2.1 监护缺失容易使儿童的生存权益受到侵害 |
2.2.2 监护缺失容易使儿童的学业受到影响 |
2.2.3 监护缺失容易使儿童的社会化过程出现偏差 |
2.3 J市监护缺失儿童寄养安置的制度框架 |
2.3.1 建立健全相关的法规政策,在制度上给予保障 |
2.3.2 加强组织架构建设,在机构组织上给予保障 |
2.3.3 完善资源配备,在人员和资金上给予保障 |
第3章 J市监护缺失儿童寄养安置现状及实施分析 |
3.1 J市监护缺失儿童寄养安置现状 |
3.2 J市监护缺失儿童寄养安置的实施分析 |
3.2.1 监护缺失儿童机构养育的实施分析 |
3.2.2 监护缺失儿童家庭寄养的实施分析 |
第4章 监护缺失儿童寄养安置存在的问题 |
4.1 政府层面 |
4.1.1 寄养安置的法规政策缺乏 |
4.1.2 寄养安置的组织架构不明晰 |
4.1.3 寄养安置的资源配备不齐全 |
4.1.4 寄养安置的相关配套设施不完善 |
4.2 社会组织层面 |
4.2.1 专业性服务保障不足 |
4.2.2 缺乏专业社会工作人员 |
4.2.3 社会组织参与度不高 |
4.3 照料者层面 |
4.3.1 缺少寄养融合期 |
4.3.2 缺乏相关的培训 |
4.3.3 监管评估不到位 |
4.4 寄养儿童层面 |
4.4.1 寄养儿童的“声音”被忽略 |
4.4.2 寄养儿童的身心发展被忽视 |
第5章 完善监护缺失儿童寄养安置的相关建议 |
5.1 政府层面 |
5.1.1 尽快出台或完善寄养安置的法规政策 |
5.1.2 设立寄养安置相关的组织架构 |
5.1.3 完善寄养安置的资源配备 |
5.1.4 健全寄养安置的相关配套措施 |
5.2 社会组织层面 |
5.2.1 提高社会组织的专业化服务水平,政府加强监督管理 |
5.2.2 吸纳专业社工人才,加快培养儿童社工 |
5.2.3 积极鼓励社会组织参与寄养安置事业,形成良性竞争机制 |
5.3 照料者层面 |
5.3.1 落实寄养融合期,确保寄养儿童与其照料人相处融洽 |
5.3.2 加强对主要照料人的培训,提升寄养儿童养育水平 |
5.3.3 建立合理有效的评估机制,加强寄养照料的监管 |
5.4 寄养儿童层面 |
5.4.1 保障儿童的参与权,为寄养儿童的发声提供机会 |
5.4.2 注重寄养儿童的身心发展,防止被忽视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家庭寄养有新规定(论文参考文献)
- [1]孤残儿童家庭寄养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山西省为例[D]. 张惠涓. 长春工业大学, 2021(08)
- [2]个案工作在家庭寄养儿童社会支持网络建构中的应用[D]. 刘晨. 井冈山大学, 2020(02)
- [3]福利多元主义视角下孤残儿童“类家庭”养育问题研究 ——以Z市儿童福利院为例[D]. 谷晨晨. 郑州大学, 2020(03)
- [4]小组工作改善城市孤残儿童寄养家庭亲子关系研究 ——以J市S社区为例[D]. 张旭东. 辽宁大学, 2020(01)
- [5]福利多元主义下我国困境儿童福利供给主体研究 ——以天津市为例[D]. 张涛. 天津理工大学, 2020(05)
- [6]孤残儿童类家庭养育社会工作实务研究[D]. 史飞. 贵州大学, 2019(09)
- [7]监护缺失困境儿童家庭寄养安置服务问题研究 ——以N市Y机构两个个案为例[D]. 潘田.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4)
- [8]论我国临时监护的制度构建[D]. 寇恬雪. 甘肃政法学院, 2019(01)
- [9]孤残儿童家庭寄养的现状、困境及应对策略 ——以西南地区M儿童福利院为例[D]. 杨璇家. 南京大学, 2019(07)
- [10]J市监护缺失儿童寄养安置问题研究[D]. 朱佳佳.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