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上海大型商场节能现状分析及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李昊翼[1](2021)在《公共建筑终端能耗标准化修正及评定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新建建筑建设速度的放缓,目前我国建筑节能工作正处于重要的转型期,被动式、低能耗建筑技术发展进入平台期,建筑节能工作的重点从设计阶段、建造阶段逐渐转向实际运行阶段。由于不同因素对公共建筑终端运行能耗的影响程度并不相同,公共建筑的功能类型与使用情况差异化很大。因此,在同一水平线上实现对公共建筑终端运行能耗的横向比对及分析,满足公共建筑在运行阶段开展节能工作的不同应用场景下、对不同类别终端能耗进行评定的技术要求是当下需要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因此,本研究以不同气候区、不同类型的国内公共建筑样本为研究对象,提出基于主成分——聚类方法为核心的公共建筑终端能耗影响因素的降维及整合方法。以公共建筑终端能耗样本为基础,利用多元线性归回拟合等数学手段,建立终端能耗与归一化后的影响因素之间的定量数学关系表达,形成公共建筑终端能耗标准化修正数学模型。提出基于标准化修正模型的公共建筑终端能耗评定公式,分别针对终端总能耗及终端分项能耗进行评定打分,通过横向比较,分析建筑终端能耗水平。在典型应用场景下,利用本研究提出的公共建筑终端能耗评定方法,针对具体建筑案例进行终端能耗定额修正、建筑能效提升潜力分析及节能改造终端能耗的预估测评。得出以下结论:(1)影响低能耗公共建筑的因素通过主成分——聚类分析处理之后,可将具体的分因素降维整合为新的具有普适性、代表性的同质类因子:建筑外部气象条件、建筑本体特性和建筑使用情况。(2)建立了办公建筑、宾馆饭店、商场建筑及医院建筑的终端能耗标准化修正数学模型。(3)对不同气候区、不同性质的公共建筑标准化后的终端总能耗及分项能耗的赋值评分结果如下:1)办公建筑样本终端总用能密度标准化差值的最大值为10.49kgce/(m2·a),最小值为1.44kgce/(m2·a),波动范围9.05kgce/(m2·a),样本平均标准化差值为3.76;评分最高分为满分100分,最低得分为81.26分,最高分与最低分差值为18.74分,样本平均得分为86分;其中建筑使用情况分项能耗标准化差值的置信值最大,为1.26kgce/(m2·a),建筑本体特性分项能耗标准化差值的置信值最小,为0.81kgce/(m2·a)。2)宾馆饭店样本终端总用能密度标准化差值的最大值为7.45kgce/(m2·a),最小值为0.63kgce/(m2·a),波动范围6.87kgce/(m2·a),样本平均标准化差值为3.20;评分最高分为满分100分,最低得分为77.62分,最高分与最低分差值为22.38分,样本平均得分为83分;其中建筑本体特性分项能耗标准化差值的置信值最大,为1.71kgce/(m2·a),建筑使用情况分项能耗标准化差值的置信值最小,为0.46kgce/(m2·a)。3)商场建筑样本终端总用能密度标准化差值的最大值为9.08kgce/(m2·a),最小值为0.35kgce/(m2·a),波动范围8.73kgce/(m2·a),样本平均标准化差值为3.22;评分最高分为满分100分,最低得分为76.34分,最高分与最低分差值为23.66分,样本平均得分为85分;其中外部气象条件分项能耗标准化差值的置信值最大,为0.98kgce/(m2·a),建筑使用情况分项能耗标准化差值的置信值最小,为0.65kgce/(m2·a)。4)医院建筑样本终端总用能密度标准化差值的最大值为8.01kgce/(m2·a),最小值为0.25kgce/(m2·a),波动范围7.76kgce/(m2·a),样本平均标准化差值为2.41;评分最高分为满分100分,最低得分为80.59分,最高分与最低分差值为19.41分,样本平均得分为87分;其中外部气象条件分项能耗标准化差值的置信值最大,为0.70kgce/(m2·a),建筑本体特性分项能耗标准化差值的置信值最小,为0.60kgce/(m2·a)。(4)公共建筑能耗额定案例中,经标准化修正后的能耗定额与未修正前的差异率为9.07%;经标准化修正后的节能改造节能量与未修正前的差异率为54.55%。
张静雅[2](2021)在《基于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的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研究成果梳理》文中指出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建筑大环境进入转型性发展阶段,陕西省作为历史文化发祥地,其所继承下来的建筑本土原生风格受到了强烈的冲击,面临建筑系统的重新构成。随着国内外交流的日益增多,国外建筑思潮不断冲击影响着陕西省本土建筑风格,建筑市场一度呈现“西方化”与“国际化”。但对于陕西省本土文脉的建筑思想还未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就盲目接受国外建筑理论,使得建筑实践脱离建筑理论,建筑实践的繁荣景象与建筑理论的极度匮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造成这种结果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缺乏对陕西省现有的建筑理论系统性的总结、提炼和研究,导致建筑理论远远落后于建筑实践。本课题研究以论题的方式展开,采用文献计量法与内容分析法,对能够体现陕西省当代建筑思想的基础资料进行了基本统计分析。基础资料包括:陕西省建筑师在建筑领域进行的探索、建筑期刊及会议论文、专业着作、陕西省高等院校建筑类硕博士论文和陕西省当代建筑作品等。在本课题组,已有人进行建筑期刊及会议论文、陕西省建筑思想的建筑师和陕西省当代建筑作品的研究。本论文则透过陕西省高校建筑学硕博士论文来看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的发展。统计分析的时间段均控制在1949年至今,其中因所收集到的陕西省建筑学硕博士论文的发表是在1980年之后,所以本篇文章主要研究发表硕博士论文之后的时间。首先,本文以时间为纵轴,运用文献计量法统计分析了1984-1989年段、1990-1999年段、2000-2009年段和2010-2020年段四个历史时段的建筑学硕博士论文;其次,从统计分析的结果出发,梳理了不同时期的研究热点,并从数据特征、理论特征和关键词特征三个方面对硕博士论文进行分析。随后,提出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由原创思想与引进思想两部分组成,对这两部分分别进行了归纳和总结;最终,笔者对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在建筑学硕博士论文方向的发展进行了梳理探讨。
李欣桐[3](2021)在《中国城镇公共建筑碳排放权交易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城镇化发展进程的加快,我国正面临着严峻的资源与环境形势。城镇公共建筑作为建筑领域能源消费的最大部门,具有很大的减排潜力,是实现我国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目标的重要组成。目前,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已启动,为进一步推动城镇公共建筑碳减排的市场化运作,其交易机制还亟待研究。其中,一级市场碳排放权分配和定价是碳交易机制运行的前提和基础,在此基础上,相应的运行保障措施是保证碳交易顺利进行的必要手段。因此,本文主要对城镇公共建筑碳排放权一级市场分配、一级市场定价和交易制度运行保障措施三个方面进行研究。文中所提出和构建的ZSG-DEA分配方法、基于影子价格的定价方法和激励监管模型等,及其对应的实证分析和模型推导结果可为完善城镇公共建筑碳交易机制提供理论参考,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成果如下:首先,阐述研究的背景及意义,梳理国际和国内10个涵盖城镇公共建筑领域的碳市场体系,掌握实施现状;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综述,明确了分配、定价和交易制度运行保障措施相关问题的研究空间。充分理解科斯定理与帕累托效率理论、价值理论与环境资源定价理论、博弈论与机制设计理论等基础理论,掌握主成分分析法、数据包络分析法和边际减排成本法等基本方法,阐述其基本原理及在本文中的应用。进而,按照“先地区、后类型”的思路进行城镇公共建筑碳排放权一级市场分配。对于不同地区碳排放权分配,先从社会、经济和环境三方面分析了11项分配的影响因素,通过主成分分析得到“城镇发展基础”和“城镇发展结构”两个核心影响因素。构建“碳排放权分配量”和两核心因素的效率评价关系,基于零和增长DEA(ZSG-DEA)方法对历史排放法的分配结果进行优化。优化后的结果既满足碳排放权总量控制的目标,还使全国的碳排放权分配效率从原来的73.37%提高到100%,实现了公平兼顾效率的分配目标。对于同一地区、不同类型公共建筑,研究认为办公建筑、旅馆酒店建筑和商场建筑在现阶段更适合采用基准线法分配;医疗卫生建筑和科教文体建筑更适合采用历史排放法或历史强度法进行分配。之后,在一级市场由免费分配过渡到有偿分配的前提下,分别提出经营性和非经营性城镇公共建筑边际减排成本(MAC)的计算方法,基于边际减排成本对各地区进行一级市场差异化定价。对经营性公共建筑,以资本、劳动力和能源消费量为投入,以第三产业增加值为期望产出、碳排放量为非期望产出构建影子价格模型。运用二次型函数的参数化求解方法,采用MATLAB实证分析了2012—2017年全国30个地区的经营性公共建筑边际减排成本。研究发现,六年间全国平均减排成本为0.96~3.24万元/吨,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远大于现有市场交易价格。对于非经营性公共建筑,提出了边际减排成本曲线(MACC)方法流程。在边际减排成本研究的基础上,构建各地区差异化定价模型,为实施有偿分配提供研究依据。最后,提出保障交易制度顺利运行的激励、监管和风险预警相关措施建议。在激励问题上,分别构建对称信息下和非对称信息下的碳交易激励模型,在模型中加入一级市场配额分配量和定价相关参数。通过模型分析求解,提出鼓励节能减排建筑技术、分级激励强度对策及降低交易手续费用等激励措施。在监管问题上,构建政府监管决策和碳交易主体履约决策的进化博弈模型,提出政府监管的重点应是使公共建筑碳交易主体从减排和履约交易中获得更多正的净收益,而非从重处罚。在风险预警方面,分析价格、政策、信用、技术、交易平台和来自外部环境的六类风险因素,提出了基于大数据的市场风险预警流程和相关措施建议。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三方面:(1)提出ZSG-DEA碳排放权分配方法,基于公平与效率原则进行城镇公共建筑碳排放权分配。将既往研究中提出“按地区差异进行城镇公共建筑碳排放权分配”的理念定量化,实现总量控制下的分配帕累托效率最优。(2)构建经营性城镇公共建筑的影子价格模型,研究其边际减排成本,并基于此提出差异化定价方法,进行30个地区碳排放权差异化定价。(3)分别构建委托代理模型和进化博弈模型,在模型中加入分配和定价相关参数,分析政府和城镇公共建筑碳交易主体之间的行为决策,进行激励和监管机制设计,并提出相应的措施建议。
吴佳莹[4](2020)在《我国城镇经营性公共建筑碳排放权初始定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全球人口和经济的高速增长给地球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世界能源危机和温室效应问题不断加剧,环境治理问题迫在眉睫。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逐渐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并陆续采取相应节能减排措施以应对日益恶化的环境问题。我国作为世界人口和经济大国,能源消费总量近年来一直位居世界第一,碳排放总量也在逐年快速增长。为缓解能源危机和温室效应问题,我国持续推进全社会节能减排工作,并将节能潜力较大的建筑领域作为重点对象之一,加快推进全国碳交易市场建设进程,通过市场化手段达到节能减排效果。碳交易市场发展初期必然会涉及到碳排放权有偿分配时的初始定价问题。然而,我国现阶段对碳排放权定价的研究大部分集中在工业行业、电力行业等行业,公共建筑领域的碳排放权定价研究鲜少有学者涉足。本文基于此背景,提出我国经营性城镇公共建筑碳排放权的初始定价方法,为我国政府在碳排放权有偿分配阶段提供价格参考。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城镇公共建筑面积存量现状和能耗与碳排放特点,并分析碳交易市场运作机理,引入影子价格概念,阐述公共建筑碳排放权影子价格内涵,分析交易过程主体构成与业主行为;其次,构建基于运筹学原理的城镇经营性公共建筑碳排放权影子价格模型,并通过搜集大量数据,以宾馆酒店和商场建筑为例,估算碳排放总量和建筑业主所获利润总额,求解模型,得到两大类型城镇经营性公共建筑碳排放权的全国平均初始价格。再次,通过文献研究法分析影响省域碳排放权影子价格的因素,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指标体系,分别确定省域经济差异系数和技术差异系数,最终确定地区差异综合系数,进而得到省域城镇经营性公共建筑碳排放权初始分配价格。最后,基于上述碳排放权初始定价研究过程,针对监管体系构建、政府收入循环利用等方面,对有关部门提出一些对策与建议。
孙颖[5](2020)在《我国城镇公共建筑碳排放配额分配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国家对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需求不断加强,各行各业积极推进节能减排工作,建筑使用能耗作为全国总能耗的一大支出,是全社会节能减排的重要领域。城镇公共建筑作为建筑能耗大户,存在能耗大、能效低等若干问题,开展公共建筑节能减排尤为重要。在各项环境管理政策中,碳交易制度由于其市场化、自主性的特点成为当前的主流发展方向,未来建筑行业引入碳交易也是大势所趋。配额分配作为碳交易制度的关键环节,是一项复杂且重要的工作,但目前关于公共建筑碳排放配额分配的研究较少且距离实践有一定差距。因此,为加快我国建筑节能减排,开展建筑领域碳交易,研究城镇公共建筑的碳排放配额分配意义重大。论文首先对城镇公共建筑的碳排放构成及现状进行描述,包括公共建筑范围界定与分类、碳排放构成内容及排放特点,在此基础上针对不同区域特征、不同功能类型具体分析我国公共建筑的碳排放现状。其次,基于文献检索初步识别碳排放配额分配的影响因素,结合分配原则理论分析归纳总结最终清单,并按照自上而下的分配层次分析省级、市级以及不同建筑类别分配时需要考虑的影响因素,为初始分配奠定基础。然后,在分析完配额分配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对比分析不同的配额分配方法,选择熵权法和基准法构建一套系统的公共建筑碳排放配额初始分配体系,兼具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最后,考虑到社会发展和减排需求的动态变化,阐述分配调整的必要性,结合已构建的初始分配体系,从配额总量和配额分配两方面辅以调整措施,与初始分配形成一套完整的公共建筑碳排放配额分配方案。本文通过现状分析和影响因素研究,建立起我国公共建筑碳排放配额初始分配体系和动态调整机制,解决公共建筑碳交易市场的源头问题。从实践层次为政府主管部门的公共建筑配额分配工作提供新思路,同时也加快推动建筑碳交易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对我国建筑碳市场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巫昊[6](2020)在《城市既有公共建筑改造潜力综合评价及功能重塑研究》文中指出在城市土地资源紧缺,大量建筑运行能耗过高且现状老化的背景下,既有建筑的改造是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各地政府也纷纷出台政策积极引导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建筑作为城市发展中的基础单元对城市的发展有重大的影响,如今大量的既有公共建筑存在升级改造的需求,这也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桎梏,同时也是带动城市发展的增长点。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既有公共建筑改造发展起步较晚,对建筑的处理方式大多基于决策者的主观判断,而大量的拆除重建造成资源浪费情况严重,因此目前亟需一个科学合理的既有公共建筑改造综合评价体系来对建筑物的改造潜力做出评价,为决策者提供参考依据。本文运用城市更新理论、建筑安全理论、绿色建筑理论、城市触媒理论构建了文章的理论框架,厘清文章的研究对象,对文章的研究范围进行了详细的界定。通过分析公共建筑的改造发展脉络,并结合公共建筑改造的发展现状,找出了公共建筑的随着时间推移遇到的各种问题,通过这些现实的问题来体现公共建筑改造的必要性与迫切性,通过案例展现了功能不适的建筑可以通过改造后重新焕发活力,并提出了建筑改造的区位、空间、文化、生态这四种改造潜力,进一步说明了建筑改造对城市发展的重要性。本文通过对评价方法和指标选取的研究分析,从“建筑完整性、节能优化性、历史延续性、未来收益性、环境有益性”这五个方面构建了一套既有公共建筑改造潜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三角模糊层次分析法对各级指标进行赋权,并采取熵值法对得到的指标权重进行修正,基于可拓学评价方法构建了三级可拓评价模型,并制定了详细的评分标准,最终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既有公共建筑改造潜力评价体系;通过该评价体系对重庆市杨家坪某商场进行改造潜力的大小评估,以实例应用证明了评价体系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并针对该商场当前现状提出功能重塑建议。本文构建的既有公共建筑改造潜力综合评价体系创新性的融入了与建筑历史性和环境收益相关的综合指标,与单纯从经济效益、建筑节能或结构安全进行单独考虑的评价体系相比更全面合理,并对建筑的功能重塑进行了分析,旨在为建筑改造的决策与方案制定提供可靠依据,在一定程度上推动我国既有公共建筑改造事业的发展。
余天翔[7](2019)在《苏州地区大型超市节能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各领域都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付出了很大的代价,大量的能源消耗和CO2排放使得自然环境受到严重破坏,出现了一系列环境问题,已经危及到了人类的长远发展。为此需要提倡可持续发展,在发展的同时做到节能减排。商业建筑全年运行时间长,能源消耗大,大型超市建筑属于商业建筑的一种,近年来在我国发展迅速,各地都建起了大量的大型超市,且在互联网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大型超市由于其货物种类和售卖形式的特殊性,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因而对其进行节能设计研究意义很大。但当前针对商业建筑中的商场建筑研究较多,而针对大型超市建筑,尤其是以苏州为代表的长三角地区的大型超市建筑的节能设计研究较少,因而本文希望可以做这方面的补充。本文首先对苏州大型超市进行了实地调研,掌握了苏州大型超市的基本情况,根据调研总结出节能设计路线即大型超市供暖空调节能、照明节能和通风节能。接下来针对苏州大型超市供暖空调和照明节能进行深入研究。对多部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进行整理,梳理不同规范的节能措施。按照不同规范的节能措施,计算模拟出照明能耗和供暖空调能耗。分析得到的能耗数据,得出各措施的节能效果和总体节能效果。通过计算模拟发现了现有节能方式存在的一些问题。针对研究的结果,提出针对性的进一步节能措施。最后针对大型超市通风节能进行深入研究。首先说明了大型超市通风的必要性,提出在过度季节和夏季夜间利用自然通风维持室内空气质量。针对苏州大型超市室内空间设计捕风器通风,并利用CFD软件进行模拟验证。通过模拟得出捕风器通风完全可以保证苏州大型超市室内空气质量,并找出了效果较好的捕风器的布置方式和大小。通过本文的研究,对苏州地区大型超市提出了针对性的节能设计策略,研究结果为既有超市节能改造和新建超市节能设计提供参考。
王太洋[8](2019)在《基于能耗的严寒地区商业建筑空间布局气候适应性设计研究》文中指出在气候环境苛刻的东北严寒地区,建筑与环境之间的矛盾突出。由于东北严寒地区冬季采暖时间长,带来的能量消耗和环境污染问题较其他气候地区更为严重。本文提倡由建筑师主导以建筑设计为主体,通过对商业建筑空间布局的研究达到适应气候、降低能耗、提高舒适度的目的,重新激活建筑空间设计在地域气候环境与资源组成中的敏感性、适应性与可调节性。本文首先对问题进行分解,分别对东北严寒地区气候特征、商业建筑空间组成与空间布局、商业建筑能耗与气候适应性空间设计体系进行分析研究,构建气候适应性空间理论框架,提出基于能耗的典型商业建筑空间体系。根据以上基础分析,进行严寒地区商业建筑空间布局气候适应性模拟实验。通过对既有严寒地区商业建筑的抽样调研,建立严寒地区商业建筑典型模型,结合典型商业建筑气候适应性空间体系,构建模拟模型数据库。采用以Grasshopper为平台,Energy Plus为计算核心的Ladybug+Honeybee体系对数据库中模型进行能耗模拟,通过模拟分析得出严寒地区商业建筑空间布局气候适应性设计策略。对商业建筑辅助空间布局、中庭空间布局、及中庭空间与辅助空间组合模式分别提出设计策略,并对设计策略中原理进行分析。最后选取哈尔滨市典型绿色商业建筑案例进行设计策略的应用与验证,使设计策略得到实践性证明。本文主要通过空间布局设计手段降低建筑能耗使建筑具有地域气候适应性,提出通过建筑空间布局方法降低能耗的设计策略。本文所提出的商业建筑空间布局设计策略是一种以可持续性为目标的建筑性能导向设计策略,是一种环境调控从空气调节走向空间调节、降低建筑能耗的被动式设计策略,在绿色建筑设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方面具有一定实际意义。
尹新[9](2019)在《济南市域全运会比赛场馆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认为论文以济南市域全运会比赛场馆为例,围绕体育建筑可持续发展两大核心问题——城市协调发展和功能发展问题展开重点研究。在此基础上,也贯穿了全运会比赛场馆项目建设和后续使用中的运营及节能特征研究,最后提出了体育场馆可持续发展设计策略。论文由理论研究、实证研究和策略研究三部分组成:理论研究回顾了可持续建筑理论的发展和研究现状,说明了论文的研究方法、研究目标和意义。从时间维度阐述了我国全运会比赛场馆发展历程,分析了当前我国全运会比赛场馆建设特点和发展趋势,进而总结了现阶段比赛场馆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实证研究从十一届全运会比赛场馆与城市的互动关系以及城市层面的可持续发展特征两个方面入手,将具体研究对象锁定于济南市域全运会比赛场馆。宏观层面对济南市域全运会比赛场馆布局进行研究,阐述了其布局和总体空间布局分类特征及演进历程。全运会比赛场馆布局及建设对带动城市发展、完善城市功能和空间结构发挥了积极作用。中观层面探求驱动场馆可持续发展的动因,探索实现场馆可持续发展背后的设计方法与利用模式。建筑单体层面选取济南市域全运会比赛场馆建设及后续使用情况作为案例研究,对其从功能发展、运营、节能三个方面的发展特征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其中功能发展是全运会比赛场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通过实地调研和对场馆管理者的访谈,呈现了场馆综合功能实现的基本状况,对其在功能复合化、赛事功能的转换、观演功能的强化、全民健身功能的强化、与城市功能融合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策略研究在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基础上,从体育场馆前期策划、设计阶段以及赛后指引三个方面提出体育场馆可持续发展设计策略。反思场馆前期策划阶段的不足,在设计阶段阐述基于城市协调发展、功能发展、节能和运营四个方面的可持续发展策略。赛后指引主要从实施角度提出体育场馆赛后利用评价模型体系,以期对体育场馆决策、建设、设计及可持续利用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郑东林[10](2019)在《基于数据挖掘的区域建筑群节能改造预测模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愿景与既有城区更新改造和建筑能效提升工程不断推进,区域建筑群大规模节能改造(Large-scale building energysaving retrofit,简称LSBESR)成为生态环保低碳重要内容及提升区域能效水平的重要手段。然而,区域建筑群是多业态的集群,由于多系统耦合、多设备集成、多参数集合等特征的存在,LSBESR面临众多相互影响的不确定性因素,增加了预测难度;同时,国内外LSBESR预测理论体系尚不成熟,缺乏适用的数学模型和方法;此外,一些城市不断推进能源信息化建设,逐渐积累了存量建筑的能耗信息,也迫切需要挖掘数据的内在价值。本文围绕LSBESR问题,建立了节能改造基础数据库,提出了基于数据挖掘的LSBESR能耗预测模型,并进行模型验证。同时,所提出的预测模型给出了不确定性能源参数量化方法、基于意愿因子的预测修正模型和多目标决策优化策略等,解决了诸多核心难题,包括:区域建筑群预测模型物理建模复杂,已有传统区域预测模型缺少技术细节支撑,模型设置参数不确定性量化困难和很难获取自下而上的实际能耗数据校正等问题。具体而言:(1)通过对1118幢公共建筑和100幢建筑的大规模数据采集,构建了LSBESR数据库,包括建筑、能耗、设备、运行、技术、意愿6个子库。统计得到了区域建筑群能源参数(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电梯设备功率、冷热源效率等)统计规律和用能基准,为预测模型中能源参数的输入条件提供支撑。在此基础之上,采用逆向建模方法,建立了基于数据挖掘的区域建筑群能耗预测模型。预测模型实现了对回归统计、物理建模等方法的整合,构建了宏观稳态能量平衡方程和典型建筑模型,并融入不确定性因素。所编制的Matlab程序采用蒙特卡罗模拟(Monte Carlo,简称MC)对抽样数据进行仿真,实现了区域能源参数的宏观统计特性和单体建筑运行条件的一致性,能快速准确预测区域建筑群能源消耗。某中心城区的研究案例表明:模拟值与实际观测的年能耗数据偏差为2.14%,月度均方差变异系数为6%,能耗归一化指标变化区间为[0.87,1.13]。模型能输出的逐时、逐日、逐月、逐项能耗数据可为预测节能改造奠定理论基础。(2)本文对LSBESR进行了模拟预测和验证。通过已建立的区域能耗随机模型,采用自上而下的后推校准法测算节能潜力。同时,本文还建立了全局性敏感参数分析方法和单参数节能改造因子回归模型,模拟发现内部负荷因子对能耗影响最显着。通过调整能源参数,可模拟不同改造情景约束条件下的节能量概率分布曲线和归一化值的分布区间,例如:研究案例常规情景下平均节能率为10.8%,大于5.8%的概率为84%,而在低碳情景下,节能率大于22.5%的概率则为84%。同时,本文针对已完成节能改造的15幢建筑,采集了基础信息和能源参数,并进行模型验证。研究结果表明:改造前与改造后的能耗数据显示,模拟节能量与实际观测值的偏差为14.3%。上述研究结果可为后续风险决策提供支撑。(3)本文研究了LSBESR模型中9个不确定性源和不确定性参数的量化方法,提出了基于贝叶斯理论的能量校正模型,建立了对可识别及待估计参数的贝叶斯模型。该模型采用哈密尔顿马尔可夫链蒙特卡罗算法,将能源参数的先验信息作为初始输入条件,并利用区域建筑群能耗观测值和后验联合条件概率密度得到了不确定能源参数的后验分布概率,解决了能源参数不确定性,理论模型与建筑原型偏差以及观测误差传递等问题。案例研究结果表明:围护结构综合传热系数、制冷系统综合性能系数的后验分布概率与上述参数的先验分布概率相比,二者均值分别相差19%与12%,预测模型的不确定度为9.5%。采用贝叶斯能量模型得到能源参数的后验分布后,能耗模拟值与观测值偏差由5.4%下降到0.97%,与先验信息模拟值相比,空调冷源、外窗隔热和高效照明3项综合措施节能量偏差度为27.8%,上述结果确保校正模型能显着提高LSBESR预测精度。(4)本文搭建了基于模糊多属性决策改造意愿因子预测修正模型和全生命周期多目标决策优选模型。首先,通过构造意愿因子隶属函数,获得区域建筑群大规模改造实施概率矩阵,并采用离散MC模拟方法来预测基于改造意愿的区域整体节能改造。其次,构建了基于全生命周期的单位节能效益增量成本模型和风险随机变量的量化方法,并建立了基于MC模拟的风险决策控制优化模型。案例研究结果表明:节能量修正曲线呈现单峰正态分布,相比之下,节能投资则呈现双峰高斯分布,其预期节能量调整系数为0.8,且意愿因子与节能期望值之间存在强对数关系;同时,采用多维度指标阈值控制(包括节能、经济、风险等)可实现对节能措施组合策略包的权衡判断和逐步优化。综上所述,本文提出了预测模型为LSBESR可行性研究、规划、预测、决策和优化等提供了理论指导。
二、上海大型商场节能现状分析及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上海大型商场节能现状分析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公共建筑终端能耗标准化修正及评定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目的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公共建筑终端能耗标准化修正研究 |
1.2.2 公共建筑终端能耗评定方法研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创新点 |
1.3.3 技术路线 |
第2章 公共建筑终端能耗标准化及评定方法概述 |
2.1 建筑样本信息及终端能耗影响因素归纳 |
2.1.1 建筑样本信息数据获取 |
2.1.2 公共建筑终端能耗基准线建立的影响因素 |
2.1.3 建筑大量样本基本信息的收集 |
2.2 基于多元回归拟合的终端能耗标准化修正模型 |
2.2.1 能耗影响因子的主成分分析 |
2.2.2 能耗影响因子的聚类分析 |
2.2.3 影响因子降维及显着性(权重)分析步骤 |
2.2.4 多元线性回归能耗标准化模型构架 |
2.3 基于标准化修正的公共建筑终端能耗评定模型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公共建筑终端能耗标准化修正模型的建立方法 |
3.1 公共建筑终端能耗影响因素权重确定及降维处理 |
3.1.1 公共建筑终端能耗影响因素主成分分析 |
3.1.2 公共建筑终端能耗影响因素聚类分析 |
3.1.3 公共建筑终端能耗影响因素的降维归纳 |
3.2 公共建筑终端能耗标准化修正模型的建立 |
3.2.1 办公建筑终端能耗标准化模型 |
3.2.2 宾馆饭店终端能耗标准化模型 |
3.2.3 商场建筑终端能耗标准化模型 |
3.2.4 医院建终端筑能耗标准化模型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标准化修正模型的公共建筑终端能耗评定方法 |
4.1 公共建筑终端总能耗评定方法 |
4.1.1 办公建筑终端总能耗评定分析 |
4.1.2 宾馆饭店终端总能耗评定分析 |
4.1.3 商场建筑终端总能耗评定分析 |
4.1.4 医院建筑终端总能耗评定分析 |
4.2 公共建筑终端分项能耗评定方法 |
4.2.1 办公建筑终端分项能耗评定分析 |
4.2.2 宾馆饭店终端分项能耗评定分析 |
4.2.3 商场建筑终端分项能耗评定分析 |
4.2.4 医院建筑终端分项能耗评定分析 |
4.3 公共建筑终端总能耗评定模型的数据验证 |
4.3.1 同类型两样本建筑终端总能耗数据的验证 |
4.3.2 不同类型两样本建筑终端总能耗数据的验证 |
4.3.3 随机抽样终端总能耗数据的验证 |
4.4 公共建筑终端分项能耗评定模型的数据验证 |
4.4.1 同类型两样本建筑终端分项能耗数据的验证 |
4.4.2 不同类型两样本建筑终端分项能耗数据的验证 |
4.4.3 随机抽样终端分项能耗数据的验证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公共建筑终端能耗标准化修正的典型案例分析 |
5.1 公共建筑终端能耗定额标准化修正案例应用 |
5.2 公共建筑节能改造节能量标准化修正案例应用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公共建筑信息调查问卷表 |
附表2 公共建筑能源总账单 |
后记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获奖成果目录 |
(2)基于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的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研究成果梳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中国当代建筑理论研究 |
1.3.2 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发展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框架 |
1.6 论文创新点 |
2 陕西当代建筑理论研究对象的确立与分析 |
2.1 相关概念的限定 |
2.1.1 当代 |
2.1.2 建筑学 |
2.1.3 建筑理论 |
2.1.4 陕西当代建筑理论 |
2.2 硕博士论文的收集 |
2.2.1 确定高校研究范围 |
2.2.2 论文收集的网上整理 |
2.2.3 论文收集的实地调查 |
2.3 硕博士论文的层次分析 |
2.3.1 四所高校论文的统计分析 |
2.3.2 陕西建筑思想流派倾向 |
2.3.3 国外建筑思想的冲击 |
2.4 本章小结 |
3 陕西省建筑学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 |
3.1 统计分析的基本范围和建筑理论框架 |
3.1.1 基本范围 |
3.1.2 建筑理论框架 |
3.1.3 纵向时间段划分 |
3.2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硕博士论文梳理 |
3.2.1 硕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
3.2.2 硕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
3.2.3 硕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
3.2.4 博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
3.2.5 博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
3.2.6 博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
3.3 长安大学建筑理论硕士论文梳理 |
3.3.1 硕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
3.3.2 硕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
3.3.3 硕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
3.4 西安交通大学建筑理论硕士论文梳理 |
3.4.1 硕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
3.4.2 硕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
3.4.3 硕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
3.5 西北工业大学建筑理论硕士论文梳理 |
3.5.1 硕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
3.5.2 硕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
3.5.3 硕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4 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的总结呈现与解析 |
4.1 陕西省四所高校建筑理论硕士论文分类汇总 |
4.1.1 硕博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
4.1.2 硕博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
4.1.3 硕博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
4.1.4 高校导师代表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 |
4.1.5 硕博士论文特征总结 |
4.2 陕西省四所高校硕士论文选题的共同点 |
4.2.1 建筑创作论 |
4.2.2 居住建筑 |
4.2.3 生态建筑学 |
4.2.4 建筑评价理论 |
4.3 陕西建筑思想流派倾向的硕博士论文分析 |
4.3.1 建筑方针 |
4.3.2 民族性的现代化演绎 |
4.3.3 地域性建筑的新作为 |
4.3.4 可持续发展(园林景观——城市环境意识) |
4.4 本章小结 |
5 国外建筑思想的引进 |
5.1 引进建筑思想的硕博士论文统计 |
5.1.1 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 |
5.1.2 高校导师代表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 |
5.2 国外建筑思潮的发展 |
5.2.1 经典现代主义建筑思潮 |
5.2.2 现代主义之后的建筑思潮 |
5.3 国外建筑理论引进的热点问题 |
5.3.1 经典现代与先锋流派引进的统计分析 |
5.3.2 国外建筑师及其设计理念引进的统计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6.1 研究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图录 |
表录 |
附录 |
致谢 |
(3)中国城镇公共建筑碳排放权交易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城镇公共建筑碳交易机理及模式 |
1.2.2 城镇公共建筑碳排放权分配 |
1.2.3 城镇公共建筑碳排放权定价 |
1.2.4 城镇公共建筑碳交易制度运行保障 |
1.3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4 研究内容及结构 |
1.4.1 研究内容 |
1.4.2 论文结构 |
第2章 基础理论与方法 |
2.1 基础理论 |
2.1.1 科斯定理与帕累托效率理论 |
2.1.2 价值理论与环境资源定价理论 |
2.1.3 博弈论与机制设计理论 |
2.2 基本方法 |
2.2.1 主成分分析法 |
2.2.2 数据包络分析法 |
2.2.3 边际减排成本法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中国城镇公共建筑碳排放权一级市场分配研究 |
3.1 城镇公共建筑碳排放权分配影响因素 |
3.1.1 影响因素分析 |
3.1.2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核心影响因素提炼 |
3.1.3 核心影响因素与碳排放量关系 |
3.2 不同地区城镇公共建筑碳排放权分配 |
3.2.1 基于ZSG-DEA的碳排放权分配方法 |
3.2.2 碳排放权分配实证分析与讨论 |
3.3 同一地区不同类型城镇公共建筑碳排放权分配 |
3.3.1 城镇公共建筑碳排放权分配方法综述 |
3.3.2 不同类型城镇公共建筑分配方法选择 |
3.3.3 碳排放权分配的动态调整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中国城镇公共建筑碳排放权一级市场定价研究 |
4.1 基于影子价格法的经营性公共建筑边际减排成本 |
4.1.1 影子价格模型构建 |
4.1.2 参数化模型求解 |
4.1.3 实证分析与讨论 |
4.2 基于MACC的非经营性公共建筑边际减排成本 |
4.2.1 MACC应用现状及计算方法 |
4.2.2 MACC方法应用流程 |
4.3 城镇公共建筑碳排放权一级市场差异化定价 |
4.3.1 差异化定价影响因素 |
4.3.2 差异化定价模型构建 |
4.3.3 实证分析与讨论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中国城镇公共建筑碳排放权交易制度运行保障 |
5.1 城镇公共建筑碳交易经济激励 |
5.1.1 激励主体行为分析 |
5.1.2 委托代理模型构建与求解 |
5.1.3 结果讨论与激励措施建议 |
5.2 城镇公共建筑碳交易政府监管 |
5.2.1 政府及排放主体行为分析 |
5.2.2 进化博弈模型构建与求解 |
5.2.3 监管措施建议 |
5.3 城镇公共建筑碳交易市场风险预警 |
5.3.1 碳交易市场风险分析 |
5.3.2 基于大数据的市场风险预警 |
5.3.3 提高风险应对能力的措施建议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论文主要工作及创新点 |
6.1.1 论文主要工作及结论 |
6.1.2 创新点 |
6.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我国城镇经营性公共建筑碳排放权初始定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4 研究内容和论文结构 |
1.4.1 研究内容 |
1.4.2 论文结构 2 公共建筑特点与碳交易市场框架 |
2.1 公共建筑分类与特点 |
2.1.1 公共建筑分类与面积存量 |
2.1.2 公共建筑运行碳排放现状与特点 |
2.2 公共建筑碳交易市场框架 |
2.2.1 公共建筑碳排放权交易机理 |
2.2.2 公共建筑碳交易市场主体构成与业主行为 |
2.3 本章小结 3 基于影子价格模型的城镇经营性公共建筑碳排放权初始定价 |
3.1 碳排放权定价与测算方法 |
3.1.1 公共建筑碳排放权定价方法 |
3.1.2 公共建筑碳排放权影子价格测算方法 |
3.2 城镇经营性公共建筑碳排放权影子价格模型构建与求解 |
3.2.1 碳排放权影子价格模型构建 |
3.2.2 城镇经营性公共建筑碳排放总量测算 |
3.2.3 城镇经营性公共建筑业主利润总额估算 |
3.3 计算结果分析 |
3.4 本章小结 4 省域城镇经营性公共建筑碳排放权影子价格 |
4.1 定价模型与地区差异指标体系构建 |
4.1.1 地区差异定价模型 |
4.1.2 地区差异影响因素识别 |
4.1.3 地区差异指标选取 |
4.2 地区差异调整系数的确定 |
4.2.1 经济水平差异系数 |
4.2.2 技术水平差异系数 |
4.3 计算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5 城镇经营性公共建筑碳排放权初始定价对策与建议 |
5.1 初始定价过程监管体系建设 |
5.1.1 完善建筑能耗监测系统 |
5.1.2 加强建筑能耗数据跟踪与管理 |
5.2 建筑碳市场收入循环使用 |
5.2.1 明确碳市场收入使用方式 |
5.2.2 提高碳市场收入使用透明度 |
5.3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我国城镇公共建筑碳排放配额分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公共建筑碳排放 |
1.2.2 碳排放配额初始分配 |
1.2.3 配额动态调整机制 |
1.3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4 论文内容及结构 |
1.4.1 论文内容 |
1.4.2 论文结构 |
2 城镇公共建筑碳排放构成及现状分析 |
2.1 公共建筑分类及碳排放构成 |
2.1.1 公共建筑界定与分类 |
2.1.2 公共建筑碳排放构成 |
2.1.3 公共建筑碳排放特点 |
2.2 不同区域公共建筑碳排放现状分析 |
2.2.1 不同气候区域现状分析 |
2.2.2 不同经济水平区域现状分析 |
2.3 不同类型公共建筑碳排放现状分析 |
2.3.1 办公建筑 |
2.3.2 商业建筑 |
2.3.3 科教文卫建筑 |
2.3.4 交通建筑 |
2.3.5 特点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城镇公共建筑碳排放配额分配影响因素分析 |
3.1 碳排放配额分配影响因素识别 |
3.1.1 基于文献检索初步识别 |
3.1.2 结合分配原则归纳完善 |
3.1.3 最终影响因素清单 |
3.2 省市级区域分配影响因素分析 |
3.2.1 定性分析 |
3.2.2 定量分析 |
3.3 不同类型公共建筑分配影响因素分析 |
3.3.1 建筑及设备方面 |
3.3.2 运行管理方面 |
3.4 本章小结 |
4 城镇公共建筑碳排放配额初始分配 |
4.1 公共建筑配额初始分配方法选择 |
4.1.1 常见分配方法及局限性分析 |
4.1.2 基于熵权法和基准法的分配设计 |
4.2 基于熵权法的省市配额初始分配 |
4.2.1 分配模型构建 |
4.2.2 分配过程分析 |
4.2.3 分配结果评价 |
4.3 基于基准法的不同类型公建配额初始分配 |
4.3.1 碳排放基准线确定 |
4.3.2 具体分配过程 |
4.4 本章小结 |
5 城镇公共建筑碳排放配额动态调整 |
5.1 配额总量调整 |
5.1.1 一级市场调整 |
5.1.2 二级市场调整 |
5.2 配额分配调整 |
5.2.1 分配指标调整 |
5.2.2 动态基准线 |
5.3 相关保障措施 |
5.3.1 完善碳排放计量管理制度 |
5.3.2 健全碳排放数据管理平台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论文主要工作及结论 |
6.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A 2017年和2018年深圳市公示的公共建筑能耗数据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城市既有公共建筑改造潜力综合评价及功能重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1.3.3 文献评述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主要创新点 |
1.5 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研究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既有公共建筑 |
2.1.2 非供暖区 |
2.1.3 建筑更新改造 |
2.1.4 改造潜力 |
2.1.5 建筑功能重塑 |
2.2 既有建筑改造评价理论基础 |
2.2.1 城市更新理论 |
2.2.2 建筑安全理论 |
2.2.3 绿色建筑理论 |
2.2.4 城市触媒理论 |
2.3 评价方法研究 |
2.3.1 赋权方法 |
2.3.2 评价方法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既有公共建筑运行现状及改造潜力分析 |
3.1 既有公共建筑运行现状 |
3.1.1 既有公共建筑运行消耗过大 |
3.1.2 既有公共建筑使用功能无法满足城市发展新需求 |
3.1.3 既有公共建筑安全性问题越来越突出 |
3.1.4 既有公共建筑改造观念亟需改变 |
3.2 功能重塑案例 |
3.2.1 香港建筑改造 |
3.2.2 上海城市雕塑艺术中心改造 |
3.2.3 南京太平南路更新改造 |
3.2.4 重庆杨家坪商圈改造 |
3.2.5 案例分析 |
3.3 既有建筑改造优势与潜力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既有公共建筑改造潜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1 评价指标的选取与优化 |
4.1.1 评价指标选取的原则 |
4.1.2 评价指标的构建依据 |
4.2 初步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
4.3 指标选取依据 |
4.3.1 建筑完整性 |
4.3.2 节能优化性 |
4.3.3 历史延续性 |
4.3.4 未来收益性 |
4.3.5 环境有益性 |
4.4 评价指标的筛选 |
4.4.1 指标重要度征询 |
4.4.2 评价指标筛选 |
4.5 最终指标体系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既有公共建筑改造潜力综合评价模型构建 |
5.1 指标权重确定 |
5.2 评分准则制定 |
5.2.1 评分标准 |
5.2.2 指标量化 |
5.3 可拓评价模型 |
5.3.1 可拓学基本理论 |
5.3.2 可拓评价法基本步骤 |
5.3.3 既有公共建筑改造潜力综合评价模型构建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工程实例应用 |
6.1 建筑现状 |
6.2 相关指标计算 |
6.3 项目改造潜力综合评价 |
6.3.1 综合评价模型运用 |
6.3.2 商场功能重塑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既有公共建筑改造潜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调查问卷 |
附录二 既有公共建筑改造潜力综合评价指标权重打分表 |
附录三 各级指标模糊判断矩阵表 |
攻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7)苏州地区大型超市节能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当前节能减排的必要性 |
1.1.2 中国商业及超市建筑的能耗现状 |
1.2 研究对象和意义 |
1.2.1 相关概念界定 |
1.2.2 研究对象 |
1.2.3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3.1 国外研究动态 |
1.3.2 国内研究动态 |
1.4 研究方法、内容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内容 |
1.4.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评述 |
2.1 苏州地区气候特征 |
2.1.1 苏州的地理位置及地形特征 |
2.1.2 苏州的气候特征 |
2.1.3 针对苏州研究的必要性及意义 |
2.2 现代商业建筑的发展及基本能耗特点 |
2.2.1 商业建筑的发展 |
2.2.2 超市建筑的发展 |
2.2.3 现代超市建筑的基本能耗特点 |
2.3 常用的建筑节能技术 |
2.3.1 被动式节能技术 |
2.3.2 主动式节能技术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苏州地区大型超市建筑现状调研 |
3.1 苏州地区大型超市基本情况概述 |
3.1.1 苏州地区大型超市存在类型 |
3.1.2 苏州地区大型超市建筑特点 |
3.1.3 苏州地区大型超市建筑外围护结构做法 |
3.1.4 苏州地区大型超市设备使用情况 |
3.2 苏州地区大型超市节能设计路线 |
3.3 苏州大型超市建筑室内环境调研 |
3.3.1 测量点位选取 |
3.3.2 苏州大型超市室内热环境测量与分析 |
3.3.3 苏州大型超市建筑室内光环境测量与分析 |
3.3.4 苏州地区大型超市室内空气质量测量与分析 |
3.4 苏州大型超市建筑能耗调研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降低超市供暖空调和照明能耗设计 |
4.1 相关节能规范的梳理 |
4.2 大型超市照明能耗计算分析 |
4.3 大型超市供暖空调能耗模拟 |
4.3.1 主要建筑保温隔热材料性能与构造 |
4.3.2 模拟软件介绍 |
4.3.3 能耗模拟建模信息 |
4.3.4 能耗模拟结果显示 |
4.3.5 能耗模拟结果数据分析 |
4.4 室内照明与供暖空调能耗总体分析 |
4.5 进一步降低照明和供暖空调能耗的措施 |
4.5.1 降低照明能耗措施 |
4.5.2 降低供暖空调能耗措施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降低超市通风能耗设计 |
5.1 大型超市室内通风的必要性 |
5.1.1 大型超市建筑封闭原因及问题 |
5.1.2 相关规范对于室内空气质量的要求 |
5.2 苏州大型超市室内自然通风的适用性研究 |
5.2.1 大型超市自然通风的方式与位置 |
5.2.2 苏州大型超市自然通风的潜力 |
5.2.3 大型超市自然通风的时间与管理 |
5.3 大型超市自然通风模拟验证 |
5.3.1 模拟软件 |
5.3.2 模拟对象 |
5.3.3 捕风器通风设计 |
5.3.4 捕风器通风模拟 |
5.3.5 捕风器通风小结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结论与建议 |
6.2 研究创新点 |
6.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致谢 |
作者简历 |
(8)基于能耗的严寒地区商业建筑空间布局气候适应性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课题来源 |
1.1.2 研究背景 |
1.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1.2.2 国内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1.2.3 国内外相关规范 |
1.2.4 文献综述小结 |
1.3 概念界定与研究范畴 |
1.3.1 东北严寒地区 |
1.3.2 建筑气候适应性 |
1.3.3 商业建筑 |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5 研究框架 |
第2章 基本问题与主要影响因素解析 |
2.1 东北严寒地区气候特征解析 |
2.1.1 东北严寒地区范围界定 |
2.1.2 东北严寒地区气候特征 |
2.1.3 小结 |
2.2 商业建筑空间组成与空间布局 |
2.2.1 商业建筑空间组成及特征 |
2.2.2 商业建筑空间布局特征 |
2.2.3 商业建筑单元空间特征 |
2.2.4 建筑空间布局的影响因素 |
2.3 东北商业建筑能耗分析 |
2.3.1 东北严寒地区商业建筑能耗组成 |
2.3.2 东北严寒地区商业建筑能耗现状 |
2.3.3 商业建筑能耗计算方法 |
2.4 气候适应性空间设计体系建构 |
2.4.1 建筑气候适应性理论解析 |
2.4.2 气候适应性空间理论框架与商业建筑气候适应性空间设计体系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严寒地区商业建筑空间布局气候适应性模拟实验 |
3.1 建筑能耗性能模拟技术平台与模拟设定 |
3.1.1 模拟平台概述 |
3.1.2 实验流程 |
3.1.3 模拟条件与参数设定 |
3.2 寒地商业建筑抽样调研与基础模型建构 |
3.2.1 商业建筑调研背景 |
3.2.2 设计参量数据采集与分析 |
3.2.3 商业建筑基础模型建构 |
3.3 数据库建构与实验结果分析 |
3.3.1 模型库构建 |
3.3.2 数据库构建 |
3.3.3 实验结果分析 |
3.4 严寒地区商业建筑空间布局气候适应性设计策略 |
3.4.1 辅助空间集中策略 |
3.4.2 中庭空间位置与朝向布置策略 |
3.4.3 辅助空间位置与朝向布置策略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严寒地区商业建筑气候适应性设计典型案例研究-以哈尔滨华润万象城为例 |
4.1 典型案例分析 |
4.1.1 建筑场地规划布局 |
4.1.2 建筑体型体量设计 |
4.1.3 建筑空间与流线设计 |
4.1.4 气候适应性空间设计 |
4.2 典型案例能耗模拟分析 |
4.2.1 建模与参数设置 |
4.2.2 能耗模拟数据分析 |
4.3 严寒地区商业建筑空间布局气候适应性设计策略验证 |
4.3.1 辅助空间集中策略验证 |
4.3.2 中庭空间位置与朝向布置策略验证 |
4.3.3 辅助空间位置与朝向布置策略验证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文献综述详表 |
附录2 模型数据库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9)济南市域全运会比赛场馆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与背景 |
1.1.1 研究缘起 |
1.1.2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2.1 研究对象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综述 |
1.5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框架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全运会比赛场馆发展历程与现状 |
2.1 全运会比赛场馆发展历程回顾 |
2.1.1 旧中国全运会比赛场馆发展历程 |
2.1.2 新中国全运会比赛场馆发展历程 |
2.2 当前我国全运会比赛场馆建设特点 |
2.2.1 注重群众健身需求 |
2.2.2 注重合理的功能定位 |
2.2.3 注重运用先进的技术 |
2.2.4 注重场馆的可持续发展 |
2.3 当前我国全运会场馆使用问题 |
2.3.1 建设投入高,收益低 |
2.3.2 “建与养”矛盾突出 |
2.3.3 忽视大众需求 |
2.3.4 赛后维护长期亏损 |
2.3.5 附属空间利用不充分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城市发展背景下第十一届全运会比赛场馆的可持续探求 |
3.1 第十一届全运会比赛场馆总体情况概述 |
3.1.1 经济与财政状况 |
3.1.2 食宿与接待能力 |
3.1.3 气候适宜 |
3.1.4 赛制与场馆设置 |
3.2 第十一届全运会比赛场馆发展特征 |
3.2.1 全省“分散化”布局 |
3.2.2 注重分层次统筹配置 |
3.2.3 注重服务半径的选址规划 |
3.2.4 注重“利导改造”的理性调控 |
3.2.5 “以商养体”较为普遍 |
3.3 第十一届全运会比赛场馆与城市协调发展 |
3.3.1 第十一届全运会比赛场馆作为大众体育体系中的节点 |
3.3.2 第十一届全运会比赛场馆与城市空间相互契合 |
3.3.3 第十一届全运会比赛场馆与城市环境共鸣设计 |
3.4 可持续探求的具体化——确定重点研究对象 |
3.4.1 重点研究对象的选取——济南市域全运会比赛场馆 |
3.4.2 分类依据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济南市域全运会比赛场馆布局分析与城市发展研究 |
4.1 布局特征 |
4.1.1 布局依据 |
4.1.2 场馆分类 |
4.1.3 宏观布局特征 |
4.2 布局选址结合城市空间发展 |
4.2.1 与城市休闲公园结合 |
4.2.2 与文化中心结合 |
4.2.3 与学校结合 |
4.2.4 与商业结合 |
4.2.5 与办公结合 |
4.3 总体空间布局模式分类及特征 |
4.3.1 单一式布局 |
4.3.2 集中式布局 |
4.3.3 自由分散式布局 |
4.4 总体空间布局演进契合城市发展 |
4.4.1 山东省体育中心 |
4.4.2 皇亭体育馆 |
4.4.3 历城体育中心 |
4.5 第十一届全运会对济南市体育设施布局模式的影响 |
4.5.1 全运会举办前济南体育设施发展及布局概况 |
4.5.2 后全运会时期济南市体育设施现状特点 |
4.5.3 后全运会时期济南市体育设施布局模式 |
4.5.4 布局层面制约济南市体育设施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问题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济南市域全运会比赛场馆可持续利用方法探究 |
5.1 实现场馆可持续利用的设计方法研究 |
5.1.1 设计依据与原则 |
5.1.2 强调因地制宜的设计理念 |
5.1.3 强调建筑形象的个性化创作 |
5.1.4 强调功能合理性与灵活性 |
5.1.5 强调理性的功能流线设计 |
5.1.6 强调采用最新节能技术 |
5.2 赛后可持续利用模式探究 |
5.2.1 与城市功能复合 |
5.2.2 修缮保护 |
5.2.3 适应性改造 |
5.2.4 临时设施的运用 |
5.2.5 综合开发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济南市域全运会比赛场馆可持续发展特征研究 |
6.1 研究背景及视角 |
6.1.1 发展背景 |
6.1.2 场馆功能发展的研究视角 |
6.1.3 场馆运营的研究视角 |
6.1.4 场馆节能的研究视角 |
6.2 省属体育场馆——山东省体育中心 |
6.2.1 场馆概况 |
6.2.2 赛时设计特征 |
6.2.3 场馆改造与功能使用 |
6.2.4 功能发展与可持续利用特征 |
6.2.5 整体使用及赛后运营情况 |
6.2.6 小结 |
6.3 市属体育场馆——济南奥体中心 |
6.3.1 城市发展与奥体中心的互动作用 |
6.3.2 场馆概括 |
6.3.3 场馆改造与功能使用 |
6.3.4 现状功能构成 |
6.3.5 建筑空间多功能使用 |
6.3.6 整体使用及赛后运营情况 |
6.3.7 小结 |
6.4 区属体育场馆——历城体育中心 |
6.4.1 场馆概括 |
6.4.2 赛时设计 |
6.4.3 功能发展与赛后利用现状 |
6.4.4 可持续利用策略 |
6.4.5 小结 |
6.5 高校体育场馆——山东交通学院体育馆 |
6.5.1 场馆概况 |
6.5.2 赛时设计 |
6.5.3 功能发展与可持续利用特征 |
6.5.4 小结 |
6.6 专项体育馆——山东省射击自行车运动管理中心 |
6.6.1 场馆概况 |
6.6.2 自行车场馆功能发展与赛后利用特征 |
6.6.3 射击馆功能发展与赛后利用特征 |
6.6.4 小结 |
6.7 济南市域全运会比赛场馆情况一览表(表6-33) |
6.8 可持续发展特征总结 |
6.8.1 演变特征 |
6.8.2 可持续利用特征 |
6.9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后全运时期体育场馆可持续发展策略 |
7.1 前期策划阶段的不足与反思 |
7.1.1 对体育场馆建设启动新区开发的反思 |
7.1.2 对选定中标规划方案论证不充分的反思 |
7.2 设计阶段与场馆可持续发展 |
7.2.1 基于城市协调发展原则的可持续设计策略 |
7.2.2 基于功能发展的可持续设计策略 |
7.2.3 基于节能的可持续设计策略 |
7.2.4 基于运营的可持续设计策略 |
7.3 赛后可持续指引研究 |
7.3.1 建立评价模型 |
7.3.2 体育场馆赛后利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7.3.3 综合得分分析 |
7.3.4 模型实例——济南市奥体中心 |
7.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A—济南市居民参与体育健身情况的问卷调查 |
附录 B—济南高校全运会场馆赛后利用情况调研问卷 |
附录 C—专家问卷 |
附录 D—济南市域全运会比赛场馆基本情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10)基于数据挖掘的区域建筑群节能改造预测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的背景和意义 |
1.1.1 区域建筑节能改造意义 |
1.1.2 国内规模化建筑节能改造推进情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2.1 节能改造基准模型 |
1.2.2 节能改造预测模型 |
1.2.3 节能改造决策模型 |
1.2.4 数据挖掘技术应用 |
1.2.5 本领域存在的关键问题 |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拟解决的关键技术 |
1.3.3 技术路线 |
1.3.4 论文构成 |
第二章 区域建筑群大规模节能改造基础问题和研究方法 |
2.1 区域建筑群大规模节能改造的定义 |
2.2 区域建筑群大规模节能改造预测模型难点 |
2.2.1 不确定性源的量化问题 |
2.2.2 高维模型的复杂性 |
2.3 区域建筑群大规模节能改造预测模型建模方法 |
2.3.1 不确定性基本理论方法 |
2.3.2 蒙特卡罗模拟方法 |
2.3.3 数据挖掘方法 |
2.3.4 多准则决策优化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LSBESR数据库的建立与应用研究 |
3.1 数据库信息系统设计和内容 |
3.2 城市级存量建筑能耗数据库 |
3.2.1 存量建筑能耗指标库 |
3.2.2 基于高斯混合模型的建筑聚类方法 |
3.3 区域级LSBESR能源信息基础数据库 |
3.3.1 LSBESR能源信息基础数据库分析 |
3.3.2 约束性条件下的LSBESR基准模型研究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数据挖掘的区域大规模建筑群能耗随机模型和验证 |
4.1 逆向模拟方法 |
4.2 区域建筑群随机能量方程 |
4.2.1 典型建筑模型定义 |
4.2.2 典型建筑能量平衡原理 |
4.2.3 区域建筑群能量需求预测模型 |
4.2.4 区域建筑群能源消耗预测模型 |
4.2.5 能源预测随机模型仿真 |
4.3 模型随机变量的确定和抽样 |
4.3.1 不确定性量化和随机参数分布 |
4.3.2 大规模改造中不确定性源参数分析 |
4.4 区域大规模能量预测随机模型验证 |
4.4.1 预测模型精度和验证标准 |
4.4.2 随机模型的输入参数 |
4.4.3 预测模拟结果校验 |
4.4.4 能耗预测结果讨论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能耗随机模型的节能改造预测和验证 |
5.1 区域大规模建筑群节能改造预测 |
5.1.1 区域大规模建筑群节能量计算 |
5.1.2 基于基础数据库的改造潜力研究 |
5.1.3 能源参数的敏感因子分析 |
5.1.4 单参数改造因子回归模型 |
5.1.5 不同情景下的节能改造概率分布预测 |
5.2 基于贝叶斯估计的能量方程校正模型 |
5.2.1 给定条件下的贝叶斯能量校正模型 |
5.2.2 不确定参数调整计算流程 |
5.2.3 马尔可夫链蒙特卡罗方法 |
5.2.4 不确定参数的贝叶斯估计 |
5.2.5 贝叶斯能量校正模型和能耗预测模型对比 |
5.2.6 基于后验分布的节能改造措施预测分析 |
5.3 区域大规模建筑群节能改造预测模型验证 |
5.3.1 节能改造预测验证建筑群样本信息 |
5.3.2 实际改造建筑群节能改造前后能耗变化 |
5.3.3 预测模型改造前后能源参数的变化 |
5.3.4 预测模型输出与实际改造前后数据的验证对比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改造意愿的LSBESR预测随机模型修正研究 |
6.1 节能改造意愿因子体系 |
6.2 研究程序 |
6.3 基于改造意愿因子的预测修正模型 |
6.3.1 节能改造数据的预处理 |
6.3.2 FMADM模型和隶属函数研究 |
6.3.3 基于区域建筑群改造意愿的蒙特卡罗模拟预测 |
6.4 意愿因子与LSBESR改造期望量化关系研究 |
6.4.1 区域技术难易程度和方案分类 |
6.4.2 大规模节能改造实施概率矩阵 |
6.4.3 意愿与改造期望的拟和关系 |
6.4.4 .应用案例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区域建筑群节能改造多目标逐步优化决策方法 |
7.1 区域建筑节能改造多目标决策数学模型 |
7.1.1 多目标决策因素分析 |
7.1.2 多目标优化决策实施步骤 |
7.2 基于全生命周期成本模型和MC模拟的技术策略包优化模型 |
7.2.1 .基于全生命周期的单位增量成本效益模型 |
7.2.2 .基于MC模拟的风险控制模型 |
7.3 案例研究 |
7.3.1 模拟结果 |
7.3.2 讨论分析 |
7.3.3 政策优化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全文总结 |
8.1 研究内容和结论 |
8.2 研究创新性 |
8.3 今后的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已发表论文 |
四、上海大型商场节能现状分析及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公共建筑终端能耗标准化修正及评定方法研究[D]. 李昊翼. 山东建筑大学, 2021(02)
- [2]基于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的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研究成果梳理[D]. 张静雅.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3]中国城镇公共建筑碳排放权交易机制研究[D]. 李欣桐. 北京交通大学, 2021
- [4]我国城镇经营性公共建筑碳排放权初始定价研究[D]. 吴佳莹.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3)
- [5]我国城镇公共建筑碳排放配额分配研究[D]. 孙颖.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3)
- [6]城市既有公共建筑改造潜力综合评价及功能重塑研究[D]. 巫昊. 重庆交通大学, 2020(01)
- [7]苏州地区大型超市节能设计研究[D]. 余天翔. 苏州科技大学, 2019(03)
- [8]基于能耗的严寒地区商业建筑空间布局气候适应性设计研究[D]. 王太洋.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
- [9]济南市域全运会比赛场馆可持续发展研究[D]. 尹新.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6)
- [10]基于数据挖掘的区域建筑群节能改造预测模型研究[D]. 郑东林. 上海交通大学, 2019(06)
标签:建筑论文;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论文; 碳排放论文; 建筑能耗论文; 节能评估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