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临澧县加速推进家禽产业化(论文文献综述)
许骏[1](2021)在《基于血吸虫疫情综合风险时空演变的洞庭湖地区水利血防工程调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水利血防工程是血防体系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疫情防控与社会经济、自然环境良性互动,提升血防工作持续性动力,实现精准防控的综合治理方式。为进一步优化水利血防工程空间结构、调控疫情风险演变态势、缓解低水平流行疫区的典型“人-地”矛盾。本文立足疾病地理学和理论流行病学视角,按照“明确警意→识别警源→监测警势→模拟预警→优化防控”的基本思路,围绕综合风险定义和识别、工程建设适宜性、工程的风险抑制机制及工程优化布局等方面。运用遥感影像数据、土地利用数据、社会经济数据、流行病学数据综合分析洞庭湖血吸虫疫情流行的源头、载体和动力,并对风险要素结构和风险演变特征开展监测分析。运用K-means聚类、GAM广义可加模型、VAR向量自回归、KDE核密度估计、BP神经网络及克里金差值等方法,对水利血防工程布局和建设效果、工程建设与血吸虫疫情风险相互作用机制及水利血防工程的优化调控进行了定性及定量研究。得到以下主要结论:(1)利用BI、GVI和NDVI等光谱特征指数与土地利用数据、钉螺勘察数据的协同分析,能进一步提升潜在钉螺孳生环境和孳生风险的识别能力。2006-2016年间,洞庭湖地区潜在疫源区和可疑孳生区的主要环境组成为农田、沼泽湿地、冬陆夏水区和其他林地。且各自环境类型的细分组成也有较高的相似度。洞庭湖流行区的潜在孳生风呈现出由东、北部地区向西南部地区减弱的变化趋势。钉螺种群流动性减弱、环境依赖性增强,临湖、临水地区某些自然或人为因素的影响将在未来改变钉螺密度在空间上的分布特征。(2)2006-2016年洞庭湖地区的血吸虫疫情综合风险的空间分布主要呈现出核心区域高、外围区域低,大型湖泊水域周边高、其他地区低,中部偏西北的西洞庭地区高、中部偏东北的东洞庭地区低的总体格局特征。其中,Ⅰ、Ⅱ级风险区稳定分布于西洞庭湖地区、柳叶湖以北区域、洞庭湖腹地的南县境内以及上述区域与澧水流域之间的低洼垸落。Ⅲ、Ⅳ级风险区在空间上主要分布于洞庭湖南部和东北部地区,包括岳阳市辖区、益阳市辖区、华容县、湘阴县、岳阳县等地。对疫情风险驱动能力较强的流行病学指标为区域螺情、家畜感染和危险环境,对疫情发展和控制起主导作用的地类包括高覆盖度草地、其他建设用地、水库坑塘、疏林地和沼泽湿。“四水”流域的疫情综合风险由高到低分别为澧水、沅水、资水和湘江。(3)基于F.R.E.A多维度聚类和变异系数法对7类水利血防进行适宜性分析,其中建设条件适应能力由高到低的工程分别为开沟沥水、涵闸改造、堤岸硬化、沉螺池、塘堰整治、抬洲降滩和沟渠硬化。七类工程对区域人水-疫水相互作用强度及综合风险等级的普适性较好,对社会经济功能和区域环境特征的适宜性差异较大。受到居民收入水平、患者治疗力度、血防经费投入、冬陆夏水环境、地区开发强度等8个主导因素影响,水利血防工程降低疫情综合风险基本形成了主体行为约束、血防措施联动、复合功能互动、社会经济驱动、生态防疫强化等作用机制,驱动各类水利血防工程防控效果的时空差异。(4)采用BP神经网络模型方法对洞庭湖地区2020-2030年综合风险演变特征进行模拟,结果表明:全域综合风险的均值呈现先下降后反弹的状态,延续了2006-2016年的总体格局。而综合风险提升的热点区域将由全局零散、局部集中转变为北向移动的集聚分布态势,洞庭湖以北的地区或将成为综合风险集中连片提升的主要区域。从工程建设的适宜性、工程建设的必要性、工程的风险抑制能力三个方面将工程建设区划分为四类区域。其中,重点建设区主要呈现“三区多点”的空间格局,典型区域包括常德市鼎城区、津市市、澧县等。建设策略为加大投入、重点配建、因地制宜、强化考核。优化提升区主要呈现沿大江大湖的空间格局,分布地区包括岳阳市、岳阳县、益阳市等洞庭湖沿岸及洞庭湖地区中部的澧水、沱江、松虎洪道等流域腹地。建设策略为强化勘察和评估、促进工程升级和替代、推动防控体系建设等。同时,合理管控区和禁止建设区也有各自空间分布特征和建设策略。
田甜[2](2019)在《洞庭湖生态农业科技服务效率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是农业大国,随着国民收入的不断增加,人们对农产品品质的要求不断提高。发展农业科技服务,是提升农业生产效率的重要因素。传统的生态农业科技服务是以政府主导的,很难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的需要。所以,在新的形势下,完善生态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对促进我国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和提升国家综合实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提出问题→概念界定→实证分析→验证结论→提出对策”的思路。通过对文献资料、统计年鉴的整理,收集到与洞庭湖生态农业科技服务效率相关的数据,对国内外先进的生态农业科技服务经验进行总结,为本文研究洞庭湖生态农业科技服务效率做铺垫。运用DEA模型对洞庭湖区17个市、县的生态农业科技服务效率进行分析,得出津市市、安乡县两个地方实现了最佳的综合效率。然后对影响洞庭湖生态农业科技服务效率的因素进行分析,假设生态农业从业人员、生态农业机械总动力、化肥、农药使用量会影响生态农业科技服务效率,运用Tobit模型对假设进行验证总结,得出生态农业从业人员的投入、生态农业机械总动力对生态农业科技服务效率具有正向影响;化肥农药的投入则与生态农业科技服务效率呈负相关。最后作者从宏观层面提出设立专项资金、提高服务人员水平、完善推广及监督体系等建议;从微观层面提出保护湖区环境、研发环保农药、发展生态能源等建议,来提高洞庭湖生态农业科技服务效率。
秦伟男[3](2019)在《环洞庭湖区域农业产业集聚生态效率研究》文中指出2014年4月,国务院正式发文批复同意《洞庭湖生态经济区规划》的有关文件,该批复的下发意味着洞庭湖生态经济区伴随长株潭、大湘南、大湘西一起进入到了国家发展战略层面,这对于湖南省农业产业的整体发展有着划时代的意义。本研究在剖析了环洞庭湖区域农业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运用DEA模型从静态和动态视角分析区域内农业产业生态效率,并将区域内不同地区进行了对比分析,同时运用区位熵法和ESDA分析方法对环洞庭湖区域内农业产业空间集聚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2012-2016年期间,环洞庭湖区域农业生态静态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以及规模效率总体处在较高的水平,不过农业生态静态综合效率水平还有提升空间,而规模效率相较于纯技术效率更加接近于效率前沿面。(2)从动态角度来看区域内农业生态全要素生产率年均增长出现了长足的进步。从全要素生产率结果分解来看,技术效率变化和技术进步变化对于农业生态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支持均呈现减弱趋势。(3)大部分区位熵均值在2以上,区域内农业产业呈现出较高的集聚度,从Moran’s I散点图也可以看出环洞庭湖区域农业产业空间分布具有较强的正相关性,从局部自相关图可以看出,环洞庭湖区域农业产业中江陵县、石首市以及华容县呈现出高高聚集的状态,岳阳县、湘阴县和望城区呈现出低低集聚,沙市区呈现出低高集聚。
曾文[4](2018)在《洞庭湖区环境治理与保护研究(1949-2016)》文中提出数千年来,洞庭湖区以其“北通巫峡,南极潇湘”的优越地理位置,肥沃的土壤与适宜的气候,物阜民丰,赢得“鱼米之乡”美誉。目前,洞庭湖区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和渔业生产基地,在湖南省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另一方面,由于人类对洞庭湖区的长期开发活动,在自然与人为因素的双重作用下,近代以来洞庭湖湖泊面积迅速萎缩,生态环境问题日渐突出。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伴随着洞庭湖区的围湖造田、工业化、城镇化过程,环境问题日益恶化,具体表现为:泥沙大量淤积,湖泊面积不断缩小;垸老田低,洪涝灾害频发;钉螺滋生,血吸虫病疫情严重;工业废水、农业污染和生活污染比较严重;生物多样性下降。上述环境问题,严重制约着洞庭湖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从洞庭湖区人类社会与所处环境之间的双向互动关系的角度,探讨洞庭湖区的环境保护,还原从政府强制性制度变迁到形成社会共识的复杂历史过程,对了解现代中国社会如何逐步实现从过度开发到建设生态文明的转型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从对政府、民间在洞庭湖区环境治理和保护的纵向研究中总结经验教训,对今天建设环洞庭湖生态经济圈和绿色湖南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湖区气候、江湖关系等自然因素和人口增长、农业生产、工业化、城镇化等社会因素均对洞庭湖区的环境变迁发生着深刻影响。气候变化使得农业自然灾害加重、鱼类资源减少、候鸟的栖息环境恶化、鼠害加重、血吸虫病传播加剧,江湖关系变化导致洞庭湖调蓄能力减弱和洪涝威胁加重。社会因素使得人类一直在能动地改变周遭环境,使自然环境适应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需求,同时也造成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破坏。从洞庭湖区人类社会与环境之间的双向互动关系的角度,洞庭湖区环境治理与保护可分为三个历史阶段,并整体上形成了一个从自发到自觉的环境治理与保护过程。从1949年至1978年改革开放前的这一历史阶段,洞庭湖区的社会经济尚处于以农垦为主的农业经济时期。这段时期洞庭湖区的环境治理围绕水患、疫病、围湖造田而展开。建国之初,面对洞庭湖区年久失修的堤垸、水患威胁以及疫病危害等主要环境问题,党中央把对荆江和洞庭湖的治理作为头等要事来办。自1952年开始,湖南省委集中力量整修洞庭湖。根据江湖关系的现状和实际,采取了荆江分洪工程、湖区堤垸的修复工程和南洞庭湖整修等工程。这一历史时期里,政府主要是向洞庭湖要地要粮,人与湖争地,大规模围湖造田,导致洞庭湖面积急剧减少,“以粮为纲”“向湖中要粮”“几年再造一个县”“农业学大寨”“灭螺与生产并举”等口号盛行,围湖造田、乱围滥垦现象愈演愈烈,严重破坏了洞庭湖区的生态环境。洞庭湖区堤垸化使得湖面不断被堤垸分割包围,增加了修防负担及抗洪难度,并导致枯水季节水资源局部短缺。洞庭湖区的围垦与抗洪,体现着洞庭湖区农业经济时代的历史特征。一个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程度,取决于当地的工业进步和发展程度,工业化、城镇化成为走向富强的必经之路。从1978年改革开放开始到20世纪结束的这一历史阶段,是洞庭湖区开始迅速实现工业化、城镇化的历史时期。这段时期洞庭湖区的环境治理主要围绕新型的工业和城镇污染而展开。1978年改革开放后,洞庭湖区工业发展迅速,形成了以轻型工业为主、轻重结合的的工业发展格局。在众多工业类别中,石化、能源、电力、冶金机械和电子信息等新兴现代工业占据了重要位置,成为湖区经济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工业文明在带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同时,各种新的社会问题也同步产生,其中最主要的社会问题就是环境问题。20世纪90年代后,洞庭湖区的环境问题随着工业化进程加快而且变得更加严重,到20世纪末演变成为最突出的社会问题,并逐渐成为全省、全国乃至全球关注的焦点。在这一背景下,政府环保意识开始兴起,环保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环保政策措施与法律法规日益健全,环境保护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受到了高度重视。这一时期,《湖南省环境保护条例》《湖南省湘江流域水污染防治条例》等环境保护地方性法规日趋完善,省人大开始部署全省环境保护执法检查,主动监督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贯彻实施情况。这一时期,各级政府在环境保护问题上依然停留在以政府为主的强制性制度变迁层面,而且仍然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生态文明意识尚未觉醒。进入21世纪后,洞庭湖区的环境治理与保护事业发生了历史性转折。1998年长江流域特大洪水后,国务院提出将“封山育林,退耕还林;退田还湖,平垸引洪;以工代赈,移民建镇;加固干堤,疏浚河道”作为灾后重建指导原则。湖南省人民政府根据朱镕基2002年6月检查和考察湖南防汛工作时有关恢复洞庭湖往日“浩浩汤汤”景色的指示,拟定了一系列重整洞庭湖的计划,编制规划了“4350工程”,期望通过工程实施使得洞庭湖的湖面面积恢复到1949年前的4350平方公里。这一时期,政府和民间均对洞庭湖区生态日趋恶化的原因进行了深刻反思,开始达成洞庭湖区环境保护的社会共识。在贯彻国家的生态文明战略的基础上,湖南省确立了建设绿色湖南战略,开始严格实行洞庭湖区环境保护与修复政策,实施了综合治理、平垸行洪、退田还湖、移民建镇、渔民上岸、关闭湖区造纸企业等措施。以2014年4月国务院批准《洞庭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并将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列入国家级发展战略重点示范区为标志,洞庭湖区开始迈进生态文明新时代。从鱼米之乡到生态经济区,从强制性制度变迁到形成环境保护的社会共识,构成洞庭湖区环境治理与保护事业发展的历史主线。应当在认真总结历史经验、吸取历史教训的基础上,以整合社会力量、创新管理模式、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依法治湖为重点,构建洞庭湖生态安全管理模式,促进洞庭湖生态经济区走进生态文明新时代。
周子琳[5](2018)在《常德市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模式研究》文中认为全球化一体化快速发展,国内小农经济与产业化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严重限制了农村经济发展,暴露出一系列问题与不足。在农业生产中,单靠农民的个体经营已无法满足日益扩大的市场需求,在这种情况下,必须大力鼓励和引导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这是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也是应对国内外农产品市场竞争的重要手段。改革开放以来,常德市农村经济保持快速发展势头,取得了一系列突出的成就同时也衍生出一系列突出的问题。本文基于这一形势,对常德市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模式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第一章,绪论。阐述本文选题的背景、意义,并对国内外研究概况进行梳理综述,提出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二章,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研究的理论基础。主要对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对公民社会、第三部门、产业组织、合作经济等基本理论进行阐述。第三章,常德市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模式总结。主要对常德市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现状、主要成效进行分析,并对制约常德市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第四章,与国内外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对比研究。对德国、法国、日本这几个发达国家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状况、发展模式、及成功经验进行阐述和分析,提出了常德市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中的几点启示。第五章,常德市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模式选择与政策建议。本章提出了常德市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模式选择的原则。以及对确立正确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思路提出政策性建议,供各级政府和组织参考借鉴。第六章,结论和展望。农村经济发展的不均衡使得常德市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不能简单的套用某一种模式,而要根据资源禀赋、资产特征等要素灵活的选择适合当地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模式。论文的内容还有许多需要完善以贴近时代发展需求的地方。
陶德凯[6](2018)在《基于农业现代化的平原地区乡村居民点空间重组研究 ——以南京市溧水区为例》文中认为农业现代化发展推动现代农业生产方式变革、加快现代生产组织方式嵌入,在创新农业生产技术和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同时,也带来乡村社会分化和异质性的增强,传统意义上集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和农村生态维护功能于一体的乡村居民点体系将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呈现要素的分化和功能结构的重组。然而,长期以来,工业化和城镇化作为拉动乡村发展的主动力,使得以乡村空间发展为对象的理论研究不足,如农业现代化发展下乡村人口流动和乡村社会变迁导致乡村社会结构空心化、空间结构碎片化日益显着。因此,加快农业现代化发展对乡村社会空间,尤其是乡村居民点空间重组和运行机制研究,对于构建完善的乡村居民点空间发展理论体系,指导农村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研究力图借鉴已有研究成果,通过乡村居民点体系的演进过程、农业现代化发展对乡村居民点体系变迁的影响因子及其内在运行机制和空间特征的深入分析,把握乡村居民点体系的演变规律。结合乡村居民点体系变迁的实践,从系统的思维出发,探索平原地区乡村居民点空间重组的普适性规划理论,以科学指导未来农业现代化背景下乡村居民点空间重组,促进乡村社会可持续发展。首先,拓展研究视角,综合乡村社会学、历史学、地理学等多学科的研究成果,立足于乡村居民点体系的形成机制和影响因素分析,历时态考察农耕文明时期和工业化初期中国乡村居民点体系的演化过程和空间特征,总结指出小农经济模式下乡村居民点体系的空间分布主要是分散性主导下的“大分散小集中”,小农经济模式、家族血缘关系、乡土文化传承和社会动荡等因素成为历时态下乡村居民点体系空间格局演变的主要影响因素。工业化初期,尽管在农业生产方式、社会关系网络及城乡文化融合方面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变迁,但以家族血缘关系为纽带的社会关系网络一直主导着历时态下乡村居民点体系“大分散小集中”的空间格局特征。其次,以农业现代化发展为线索,紧扣“乡村居民点体系是乡村人口生产、生活空间构成和映射”的核心要义,以若干平原农业地区乡村样本案例为对象,借助stata 14软件,结合乡村实践调查和深度访谈,分析农业现代化发展对乡村劳动力需求、就业构成、公共服务需求及社会关系的影响,指出农业现代化发展影响乡村人口流动性主要体现在:乡村人口在城乡之间流动和乡村社会内部流动两个方面。乡村人口的“两个流动性”为乡村居民点的空间重组创造必要条件。结合平原地区乡村居民点体系重组的空间实践,运用景观生态分析法,定量分析平原地区县域乡村居民点体系重组的空间问题及演化特征;运用层次分析法,借助spss、arcgis软件平台,定量分析农业现代化背景下,乡村居民点体系的空间格局与现代农业经济模式、业缘社会关系网络及户籍房产制度环境等影响因素的互动作用关系;结合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的社会实践调查,解析农业现代化背景下乡村居民点体系重组的运行机制,构建经济模式变迁、社会关系网络重构及政策制度环境制约下乡村居民点空间重组的动力框架模型。最后,结合经济学、社会学、地理学等交叉学科的系统研究,文章回归城乡规划学科的空间视角,借鉴城乡规划经典理论,归纳提炼平原地区乡村居民点空间重组的理论模式及空间模型。结合乡村居民点空间重组的理论模式构建,提出平原地区乡村居民点体系空间组织优化策略。
汤志[7](2017)在《常德市林下经济发展现状调查及对策探讨》文中研究说明林下经济是近年来随着林业改革发展的逐步深入而涌现出的新事物。本研究以湖南省常德市林下经济发展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现有文献的研究以及实地调查研究,提炼了常德市林下经济发展的典型模式有四种:林下种植、林下养殖、林下采集、林下休闲旅游;其次通过调查和分析得出常德市林下经济企业盈利分配合理,带动了林农致富,内部管理科学。再次是对常德市林下经济的持续、健康、稳定发展提出了五条可行性对策和建议:一是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二是加大政策扶持;三是支持壮大农业专业合作社;四是加强科技支撑;五是走专业化、规模化集团化之路。
徐磊[8](2017)在《基于“三生”功能的长江中游城市群国土空间格局优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是实现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是关系到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时期,而城市群国土空间作为产业发展与人口集聚的重要载体,存在空间开发失衡与无序利用等问题,区域协调发展与生态安全格局都面临严峻挑战。因此,在新形势下,如何实现国土空间格局优化、科学安排空间开发秩序以及促进空间资源的高效利用,就成为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备受关注的焦点问题。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三生”空间的合理布局与开发是推动区域国土空间均衡、协调利用的重要途径。长江中游城市群地处我国中部地区,是以武汉城市圈、环长株潭城市群和环鄱阳湖城市群为主体形成的特大型城市群,不仅是引领中部崛起的重要支撑,还是推进长江经济带建设的新兴增长极。随着长江中游城市群工业化、城镇化以及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快速发展,城市群国土空间开发混乱、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也日益突出,如何准确定位城市群不同空间功能、合理构建国土空间开发模式,也成为长江中游城市群可持续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以上背景,本文以长江中游城市群国土空间作为研究对象,将生产、生活和生态功能作为切入点,以国土空间“系统特征-动力机制-结构演变-功能识别-空间优化-格局重构”作为全文分析的逻辑主线,逐步展开城市群国土空间的相关研究。首先,在明确三生功能与空间内涵的基础上,运用系统科学理论探究国土空间三生功能系统的相互作用关系,明晰功能系统演化的动力机制。其次,以三生功能为视角,从数量结构与景观结构两方面,探讨长江中游城市群国土空间结构的时空演变规律;通过评价城市群三生功能水平,从空间异质性与空间相关性两方面揭示国土空间功能的格局特征;在此基础上,引入标准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NRCA),确定城市群国土空间优势功能分布格局,并运用空间聚类等方法,逐步调整孤立单元,形成长江中游城市群国土空间优化方案;为实现国土空间优化的目标,从国土空间产业发展、城镇化格局以及生态安全布局入手,运用空间结构理论,提出长江中游城市群国土空间利用的模式和路径。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利用系统科学理论构建了城市群国土空间三生功能系统相互作用以及运行机理的分析框架,提出自组织机制、竞争与协同机制及主体需求与能动作用是系统演化的动力。利用系统科学理论剖析了三生功能系统特征以及相互之间的作用关系,认为生产功能是功能系统演变的动力,生活功能是三生功能之间联系的纽带,生态功能是功能系统能够稳定运行的保障;三生功能系统是具有整体性与开放性、耗散结构以及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等特征的自组织系统。在此基础上,运用自组织及协同学理论,揭示了自组织机制、竞争与协同机制、主体需求与能动性共同构成了功能系统演变的驱动机制。(2)长江中游城市群国土空间结构在类型转换、空间变化及地形梯度分布上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城市群国土空间的景观集聚水平呈下降趋势,破碎化程度越来越高。(1)农业生产空间与林地生态空间所占国土空间总面积80%以上,空间类型之间相互转换主要表现为农业生产空间、林地生态空间的转出,工矿生产空间和城镇生活空间的转入,林地生态空间面积减少趋势明显,多转为工矿生产空间和城镇生活空间。(2)农业、工矿生产空间、生活空间、水域和其他生态空间主要分布在低海拔、地形平坦及起伏度较小的低地形梯度上,而林地与草地生态空间在海拔高、坡度陡和起伏度较大的中高地形梯度上具有分布优势。(3)在斑块水平上,农业、生产与农村生活景观斑块数最多,呈逐年递增趋势。从景观尺度上看,农业生产景观与林地生态景观为城市群主体景观,景观均衡化和多样化水平逐渐增大,集聚和连通水平逐渐降低,非主体景观对空间的控制水平呈现上升趋势。(3)针对长江中游城市群三生功能进行评价,分析城市群国土空间功能格局特征:从空间异质性来看,不同功能空间分布呈现一定的级差化;从空间相关性来看,各类型功能在空间上都存在明显的空间相关性。从空间异质性来看,农业生产功能高值区分布于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及鄱阳湖平原;工业生产功能水平以武汉市区和长沙市区最高,在空间分布上,武汉城市圈与宜昌、襄阳形成连片格局,环长株潭城市群以核心层市区单元为核心向外扩展;生活功能高水平单元多为地级市市区以及县级市单元,在空间格局中,武汉城市圈与鄂西北城市连接形成带状分布,“长株潭”市区与湘赣交界处的县区形成连片发展;生态功能高水平单元多位于鄂西山地、幕阜山、怀玉山、洞庭湖、鄱阳湖等区域,形成带状分布。从空间相关性来看,各功能均通过全局自相关与局域自相关检验,呈现显着的空间集聚特征,而不同功能集聚区的分布格局具有较大差异。(4)利用定量评价与定性调整相结合,确立长江中游城市群国土空间9个一级功能区和39个二级功能区的区划方案,实现城市群国土空间优化。按照城市群比较优势功能评价结果,结合城市群自然基底、空间结构特征、功能分布格局、产业与城镇发展等规划,以区域发生一致性、共轭性以及形态类似性等原则,逐步调整优势功能区孤立单元,形成了9个一级功能区:生态功能区、农业生产功能区、农业生产-生态功能区、农业-工业生产功能区、生活-生态功能区、农业生产-生活功能区、工业生产-生活功能区、工业生产-生态功能区及农业、工业生产-生活功能区。在此基础上,又依据自然隔断、分区原则等将一级功能区分为39个二级功能区,确立了长江中游城市群国土空间优化方案。(5)为保障国土空间优化方案的实施效果,构建农业生产基地、工业产业集群与发展轴带、城镇组团与发展走廊、生态保育区与生态廊道等多种开发模式。(1)农业生产空间采用农业生产基地作为开发模式,按照不同农产品优势划分为8个农业生产基地。工业生产空间采用“产业集群-轴带”发展模式,设计7个产业集群和5条产业发展轴带,在空间上形成“三纵两横”的发展格局。旅游产业空间通过构建5个旅游产业集群和3条旅游产业发展轴带,在空间上形成“一纵两横”的发展格局。(2)生活空间采用“极核-组团-走廊”开发模式,共划分为16个城镇组团,并构建了6条城镇发展走廊,在空间上形成“三纵三横”的开发格局。(3)生态空间选择“生态保育区-廊道”作为布局模式,由5个生态保育区和10条生态廊道构成了立体网状的空间格局。
彭成圆[9](2015)在《农业标准化示范区运行机制与发展模式研究》文中提出农业标准化示范区是推行农业标准化的有效形式和重要载体。从1996年原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在全国部署第一批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到2014年启动第八批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历时近20年之久,在全国31个省(市、区)建立了农业标准化示范区6358个。这些示范区的建立促进了农业标准的实施,提升了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水平,提高了国民的农业标准化意识,产生了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然而,农业标准化示范区作为一个有着强大生命力但发展尚不成熟的事物,必须把握其内在的发展规律,从理论上分析其运行机制,从实践上总结其成功的发展模式,并对其取得的综合效益进行评价,找出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政策建议。本研究在理论层面深入分析了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改造传统农业理论、系统理论等理论,并形成了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的理论框架,即以农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为基本指导思想,沿着政府投资基础设施,市场配置生产要素的建设路径,构建起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的支撑体系,实现依托示范区逐步推进农业标准化建设的目标。从宏观动态角度,对于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发展历程和各地所做实践进行了深入分析。在实证层面,论文从提高农业标准化活动的运行效率,实现农业标准化示范区主体功能、保证示范区正常运转的角度提出了构建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的动力机制、政策支撑机制、投融资机制、科技支撑机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机制、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机制六大机制,并对其构建遵循的经济管理学理论、运行机制的内涵、建设内容等进行了深入分析;紧接着,结合六大机制的分析框架,归纳总结了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四种典型发展模式: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带动型模式、大中城市郊区都市型现代农业带动型模式、特色农产品区基地带动型模式以及农垦区规模化农场带动型模式,并指出了四种模式的适用范围以及对其他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的借鉴作用和启示;为了客观评价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取得的综合效益,论文构建了一套评价的指标体系,并以湖南省常德市农业标准化示范区为例,运用因子分析法测度了该市7县1区2010-2013年实施标准化所取得的综合效益。研究得出了以下主要结论,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发展成效显着但仍存在诸多问题。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在加速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同时也存在政策支持力度不足、资金投入不足、标准化专业技术人才缺乏、农民标准化意识不高、农业标准化基础设施落后等问题;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的建设必须构建起与其建设所需生产要素相对应的投融资机制、科技支撑机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机制以及政策支撑机制、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机制等,来激活土地、资金、科技、人才等要素在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内部和外部的互通流动与有效配置,推动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发展并有效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的综合效益受农民组织化程度、农业科技推广应用、农户的生态文明意识、农业总产出、农民收入、标准化意识等指标影响较大。基于上述分析,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即明确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的发展目标,同时兼顾区域和产业发展特点;拓宽农业标准化投融资渠道;加大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的支持;完善农业标准推广体系建设;强化农业标准化人才的培育;整合城乡资源,建立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李昕升[10](2015)在《南瓜在中国的引种和本土化研究》文中认为南瓜起源于美洲,学名Cucurbitamoschata,Duch.,是葫芦科南瓜属一年生蔓生性草本植物。南瓜在中国的产地不同,叫法各异,南瓜无疑是该栽培作物最广泛的叫法。南瓜是中国重要的蔬菜作物,是中国菜粮兼用的传统作物,栽培历史悠久,经由欧洲人间接从美洲引种到中国,已有500余年的栽培历史。目前我国是世界南瓜的第一大生产国和消费国,南瓜的栽培面积很广,全国各地均有种植,产量颇丰,南瓜除了作为夏秋季节的重要蔬菜,还有诸多其他妙用。本研究属于农业史(农业科技史、农业经济史、农村社会史)的研究范畴,以历史地理学、历史文献学等相关理论为指导,结合定性与定量、动态与静态以及比较分析的方法,研究南瓜在中国的引种和本土化。重点分析南瓜的起源、世界范围的传播、品种资源、名称考释,中国引种的时间、引种的路线、推广的过程、生产技术的发展、加工利用技术的发展,引种和本土化的动因、引种和本土化的影响等,力求全方位、动态的展现南瓜在中国引种和本土化的全貌。通过对历史文献的数据分析和地理信息科学(GIS)技术的运用,尽可能地将历史时期南瓜种植分布情况地图化,以便更清晰、直观的呈现南瓜种植的时空演变。顾名思义,“引种”是指美洲作物南瓜从域外引种到中国,包括引种的时间、路径、过程等相关问题。“本土化”则包含了三层含义:第一,推广本土化,南瓜从引种到中国以后,通过多种方式、路径在中国推广,从最初引种的东南沿海、西南边疆推广到各大地区,并逐步覆盖全国,南瓜的推广本土化过程不但使南瓜在全国迅速普及,而且也导致南瓜主要种植区发生了时空的变迁,推广本土化最为重要,南瓜很快成为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农作物,推广本土化在民国时期基本完成;第二,技术本土化,虽然南瓜的生产技术与加工、利用技术在美洲历史悠久,但是没有随着南瓜引种到中国而一同传入,完全是中国劳动人民在传统瓜类技术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性的总结出了一整套的南瓜生产技术体系和加工、利用技术体系,技术本土化最为复杂,在明清时期达到高潮,民国以来继续发展,改革开放之前基本完成;第三,文化本土化,这里所说的文化是指精神层面狭义的文化,南瓜文化融入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漫长的、潜移默化的过程,从南瓜民俗的兴起,到南瓜文学的传播,再到南瓜精神的扩散,南瓜文化从属于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认同,文化本土化最为深入人心,是当今国人不知南瓜为域外作物的重要心理原因,文化本土化在民国时期发展最快,达到了高潮,在新中国成立之后,乃至到了今天都从未停止。推广本土化、技术本土化和文化本土化,三者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本研究也主要从这三个层面展开。美洲是人类最早栽培的古老作物之一——南瓜的起源中心,南瓜在美洲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000年,在前哥伦布时代,南瓜已经是美洲印第安农业的主要农作物,对南瓜的生产和利用都已经达到了相当的水平。14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之后,南瓜随着欧洲向美洲殖民、探险、宗教传播的高潮,先传入欧洲,并经由欧洲人之手传遍世界各地。中国可能是在16世纪初期由葡萄牙人首先引种到东南沿海,稍晚西南边疆也独立从印度、缅甸一带引种南瓜。由此,南瓜迅速在中国内地推广,南瓜与其他美洲作物相比,最突出的特点就是除了个别省份基本上都是在明代引种的,17世纪之前,除了东三省、台湾、新疆、青海、西藏,其他省份南瓜栽培均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入清以来南瓜在各省范围内发展更加迅速,华北地区、西南地区逐渐成为南瓜主要产区。新中国成立之后,南瓜产业发展有序而规范,文革时期南瓜生产进入停滞期,直到改革开放以后,尤其是1990年代以来,南瓜产业才再次焕发生机,既面临机遇也面临挑战,南瓜的生产和发展在改革开放前后会有如此大的变化,说明科学技术才是推动南瓜产业发展的支撑力量。南瓜拥有丰富的基因库,品种、形态非常多样,生物多样性极其突出,堪称“多样性之最”,因此造成了不同地区南瓜称谓混乱、名实混杂,以及正名与别称长期共存的现象,对南瓜的名称进行考释,可以理清其命名原由等问题。同时,南瓜与同为南瓜属的美洲同源作物笋瓜、西葫芦的对比以及对南瓜的品种资源的梳理,都有助于更准确的认识南瓜本土化过程。南瓜传入中国不久,劳动人民便通过认真观察、总结,创新出了关于的南瓜的选种育种、播种育苗、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和采收的一整套栽培技术体系,以及贮藏、食用、药用和饲用等多方面的南瓜加工、利用技术体系,体现了劳动人民伟大的智慧和我国传统农业的包容性,这些关于南瓜的技术经验和基本成就,对于现代南瓜生产仍具有一定现实意义,是我国重要的农业遗产。即使新中国成立之后的南瓜技术成就,受现代自然科学影响越来越深,也还是能看出传统技术深深的烙印。南瓜是美洲作物中的“急先锋”,引种和本土化速度为美洲作物之最,有着深刻的动因:前提因素是自然生态因素(生态适应性、生理适应性),最重要因素是救荒因素,移民因素是加速因素,经济因素是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的因素且作用越来越大,对夏季蔬菜的强烈需求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因素。南瓜引种和本土化产生了诸多影响,意义深远:对救荒、备荒的影响是南瓜在历史时期最重要的影响,在全国任何地区均是如此,养活了无数的人口;对农业生产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改变了我国传统蔬菜作物结构,完善了传统农业种植制度;对经济的影响,是对当今社会最重要的影响,历史上就从来不乏依靠南瓜牟利的人群,如今,南瓜产前—生产—加工—市场,已经形成了完整产业链,构成了南瓜产业迅速发展的主要动力;对传统医学的影响同样不容忽视,晚明以降南瓜就一直是重要的中药材,不但充实了祖国传统医学的理论基础,更在救死扶伤方面建树颇多,对传统医学影响很大;最后便是对文化的影响,南瓜文化丰富多彩,创造了不同的文化内涵,造就了多样的文化符号,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二、临澧县加速推进家禽产业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临澧县加速推进家禽产业化(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血吸虫疫情综合风险时空演变的洞庭湖地区水利血防工程调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目标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环境特征对钉螺及血吸虫病的影响研究 |
1.2.2 遥感技术和空间分析技术在血吸虫病监测预警中的应用 |
1.2.3 水利血防工程建设和防控效果的研究 |
1.2.4 疫情监测和动态模拟方法研究及应用进展 |
1.2.5 当前研究存在的不足 |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对象和研究要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的主要技术思路 |
1.4.2 研究的技术路线 |
1.5 本章小结 |
2 研究理论基础与相关概念 |
2.1 理论基础 |
2.2 相关概念 |
2.2.1 疫水-人水相互作用 |
2.2.2 易感等级、流行风险和潜在流行风险 |
2.2.3 疫情监测和预警 |
2.3 水利血防措施简介 |
2.4 研究区概况 |
2.4.1 洞庭湖地区自然资源概况 |
2.4.2 洞庭湖地区社会经济概况 |
2.4.3 洞庭湖地区血吸虫疫情概况 |
2.5 本章小结 |
3 利用光谱特征识别和监测钉螺孳生地 |
3.1 遥感影像光谱信息分析与提取 |
3.1.1 基本原理分析 |
3.1.2 遥感影像预处理及光谱指数选择 |
3.1.3 植被、地物类别的光谱数据提取 |
3.1.4 利用水体指数的冬陆夏水区域提取 |
3.2 流行区环境类型及潜在钉螺孳生地识别与提取 |
3.2.1 研究区典型环境光谱指数分布特征分析 |
3.2.2 钉螺孳生地样本区光谱指数特征提取 |
3.2.3 识别方法的有效性和无偏性检验 |
3.2.4 2006-2016年洞庭湖区潜在钉螺孳生地识别 |
3.2.5 潜在钉螺孳生地探测结果检验 |
3.3 潜在钉螺孳生地特征分析 |
3.3.1 潜在钉螺孳生地光谱特征分析 |
3.3.2 潜在钉螺孳生地环境特征分析 |
3.3.3 潜在疫源区和可疑孳生区主要环境细分 |
3.3.4 潜在钉螺孳生地时空演变特征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血吸虫病潜在风险区识别与综合风险监测 |
4.1 数据获取及潜在风险研究区提取 |
4.2 潜在风险区疫情指数测算 |
4.3 潜在风险区易感指数测算 |
4.3.1 土地类别降维处理 |
4.3.2 土地类别的疫情敏感度系数测算 |
4.3.3 地区易感指数测算 |
4.4 流行区疫情综合风险监测及可视化表达 |
4.4.1 方格网系统构建及多源数据融合 |
4.4.2 流行区疫情潜在风险监测及可视化表达 |
4.4.3 流行区疫情综合风险构建 |
4.4.4 流行区疫情综合风险可视化 |
4.5 流行区疫情综合风险时空监测 |
4.5.1 血吸虫疫情潜在风险历史演变概况 |
4.5.2 血吸虫疫情综合风险空间演变特征 |
4.5.3 血吸虫疫情风险驱动因素分析 |
4.5.4 血吸虫疫情潜在易感地类分析 |
4.5.5 血吸虫疫情潜在风险区域和水域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5 水利血防工程建设的区域适宜性分析 |
5.1 水利血防工程的宏观空间分布特征 |
5.2 工程建设区特征数据提取与多维数据融合 |
5.2.1 多维数据融合预处理 |
5.2.2 社会经济功能数据提取 |
5.2.3 综合风险特征数据提取 |
5.2.4 居民和家畜活动强度数据提取 |
5.3 水利血防工程建设区多维特征分析 |
5.3.1 水利血防工程与图斑类别相关性分析 |
5.3.2 工程建设的适宜性定义与评价方法 |
5.3.3 水利血防工程建设的适宜性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洞庭湖区水利血防工程建设效果动态分析与综合评价 |
6.1 研究方法及对象 |
6.2 2006-2016年水利血防工程建设的空间影响力曲线拟合 |
6.2.1 水利血防工程平均影响范围及影响区测算 |
6.2.2 水利血防工程空间影响力曲线拟合 |
6.3 2006-2016年水利血防工程建设的时空影响力动态模拟分析 |
6.4 2006-2016年水利血防工程建设的全局贡献力综合评价 |
6.4.1 水利血防工程全局贡献力权重分析 |
6.4.2 水利血防工程全局贡献力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7 水利血防工程建设与血吸虫疫情流行相互作用机制分析 |
7.1 洞庭湖区血吸虫疫情风险驱动因素分析 |
7.2 水利血防工程控制疫情风险的驱动因素分析 |
7.3 水利血防工程与疫情综合风险相互作用因素解析 |
7.3.1 研究对象与数据来源 |
7.3.2 研究方法简介 |
7.3.3 结果与分析 |
7.4 水利血防工程控制疫情风险的机制分析 |
7.4.1 水利血防工程降低疫情风险的主体行为约束机制 |
7.4.2 水利血防工程降低疫情风险的血防措施联动机制 |
7.4.3 水利血防工程降低疫情风险的复合功能互动机制 |
7.4.4 水利血防工程降低疫情风险的社会经济驱动机制 |
7.4.5 水利血防工程降低疫情风险的生态防疫强化机制 |
7.5 本章小结 |
8 洞庭湖地区血吸虫疫情综合风险模拟和预警分析 |
8.1 洞庭湖区血吸虫疫情综合风险区特征概括 |
8.1.1 高风险流行区 |
8.1.2 较高风险流行区 |
8.1.3 中风险流行区 |
8.1.4 低风险区域 |
8.2 洞庭湖区血吸虫疫情综合风险模拟预测 |
8.3 洞庭湖区2020-2030年血吸虫病流行区预警分析 |
8.3.1 2020-2030年疫情流行区综合风险预测 |
8.3.2 2020-2030年综合风险区演变预警分析 |
8.3.3 血吸虫疫情综合风险时空演变特征模拟 |
8.3.4 2020-2030综合风险危险水域分析 |
8.4 血吸虫疫情风险区防控策略分析 |
9 洞庭湖区水利血防工程建设与优化 |
9.1 洞庭湖区水利血防工程建设与优化的目标原则 |
9.1.1 防病抑螺目标 |
9.1.2 功能复合目标 |
9.1.3 综合施策目标 |
9.1.4 统筹布局目标 |
9.1.5 环境改善目标 |
9.2 流行区水利血防工程布局区划 |
9.2.1 水利血防工程建设条件区划 |
9.2.2 水利血防工程防控强度区划 |
9.2.3 水利血防工程驱动能力区划 |
9.3 流行区水利血防工程布局优化 |
9.4 洞庭湖区水利血防工程复合型建设模式探讨 |
9.4.1 湖草资源开发利用型水利血防模式 |
9.4.2 生态抑螺型水利血防模式 |
9.4.3 临水生态经济型水利血防模式 |
9.5 完善血吸虫疫情防控管理体系 |
9.5.1 完善水利血防工程优化体系 |
9.5.2 完善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 |
9.6 本章小结 |
10 结论与展望 |
10.1 主要结论 |
10.2 研究的创新点 |
10.3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2)洞庭湖生态农业科技服务效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文献述评 |
1.4 研究内容、方法及思路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思路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分析 |
2.1 相关概念 |
2.1.1 生态农业 |
2.1.2 洞庭湖生态农业 |
2.2 相关理论 |
2.2.1 生态农业科技服务效率 |
2.2.2 生态农业与农业科技服务效率关联发展 |
第三章 洞庭湖生态农业科技服务效率分析 |
3.1 数据来源及投入产出指标体系 |
3.1.1 数据来源 |
3.1.2 投入产出指标体系 |
3.2 基于DEA模型的洞庭湖区科技服务效率测算 |
3.2.1 测算结果 |
3.2.2 分析结果 |
第四章 洞庭湖生态农业科技服务效率的影响因素 |
4.1 影响生态农业科技服务效率的理论假设 |
4.1.1 假设缺乏资金支持会影响效率 |
4.1.2 假设务农人员数量缺乏会影响效率 |
4.1.3 假设服务人员水平不高会影响效率 |
4.1.4 假设滥用化肥农药会影响效率 |
4.1.5 假设机械化程度不高会影响效率 |
4.2 基于Tobit模型的生态农业科技服务影响因素分析 |
4.2.1 Tobit模型 |
4.2.2 变量说明 |
4.2.3 结果分析 |
第五章 提升洞庭湖生态农业科技服务效率的对策研究 |
5.1 宏观层面 |
5.1.1 政府设立专项资金,对生态农业从业人员进行补贴 |
5.1.2 提高生态农业服务人员的技术水平 |
5.1.3 建立完善的生态农业推广体系和监督体系 |
5.2 微观层面 |
5.2.1 保护湖区生态环境,加强监管 |
5.2.2 研发新型环保农药 |
5.2.3 发展生态能源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环洞庭湖区域农业产业集聚生态效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生态效率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生态效率国外文献综述 |
1.2.2 生态效率国内研究现状 |
1.3 农业产业集聚国内外文献综述 |
1.3.1 农业产业集聚国外文献综述 |
1.3.2 农业产业集聚国内文献综述 |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主要创新点 |
2 生态效率与产业集聚相关理论基础 |
2.1 生态效率相关理论 |
2.1.1 循环经济理论 |
2.1.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1.3 生态经济学理论 |
2.1.4 帕累托最优理论 |
2.2 产业集聚的相关理论 |
2.2.1 知识溢出理论 |
2.2.2 规模经济理论 |
2.2.3 竞争理论 |
2.2.4 要素集聚理论 |
2.2.5 区位集聚理论 |
3 环洞庭湖区域农业产业经济发展的现状分析 |
3.1 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环洞庭湖区域)的地理范围界定 |
3.2 环洞庭湖区域农业发展优势 |
3.2.1 地理位置优势 |
3.2.2 资源优势 |
3.2.3 农业优势 |
3.2.4 市场需求优势 |
3.3 环洞庭湖区农业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
3.3.1 洪涝灾害频繁 |
3.3.2 环境污染严重 |
4 环洞庭湖区域农业产业生态效率分析 |
4.1 数据包络分析(DEA)释义 |
4.2 指标选取及数据说明 |
4.2.1 指标选取 |
4.2.2 数据说明 |
4.3 环洞庭湖农业产业生态效率静态测度分析 |
4.3.1 环洞庭湖农业产业生态效率静态测度分析 |
4.3.2 各个地区农业产业生态静态效率对比分析 |
4.4 环洞庭湖农业产业生态效率动态测度分析 |
5 环洞庭湖区域农业产业空间集聚度分析 |
5.1 测算方法介绍 |
5.1.1 区位熵法 |
5.1.2 空间差异分析方法 |
5.2 区位熵法测算分析 |
5.3 ESDA分析 |
6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6.2.1 保障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 |
6.2.2 健全生态环境保障机制 |
6.2.3 完善农业产业集聚区市场体系 |
6.2.4 提升农业产业集聚区农产品质量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洞庭湖区环境治理与保护研究(1949-2016)(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与意义 |
二、研究动态 |
三、研究方法 |
四、创新与不足 |
五、本文中使用的几个概念的说明 |
第一章 洞庭湖区环境治理的社会背景 |
第一节 1949年前洞庭湖区环境变迁的回顾 |
一、晚清洞庭湖区环境变迁 |
二、民国时期洞庭湖区环境变迁 |
第二节 自然条件与1949年以来洞庭湖区的环境变迁 |
一、气候与洞庭湖区环境变迁 |
二、长江与洞庭湖区环境变迁 |
三、四水水系与洞庭湖区环境变迁 |
第三节 人类经济活动与1949年以来洞庭湖的环境变迁 |
一、发展战略与洞庭湖环境变迁 |
二、人口与洞庭湖区的环境变迁 |
三、农业生产与洞庭湖区的环境变迁 |
第二章 水患、围湖造田与洞庭湖区环境治理(1949-1978) |
第一节 政府对洞庭湖区的认识、规划和治理 |
第二节 水患危机与洞庭湖环境保护 |
一、洞庭湖区水患危机 |
二、洞庭湖区的水利建设 |
第三节 疫病危机与洞庭湖区环境治理 |
一、洞庭湖区的疫病危害 |
二、疫病防治与环境保护 |
第四节 围湖造田工程与洞庭湖区环境恶化 |
一、持续不断的围湖造田运动 |
二、围湖造田对洞庭湖区环境的破坏 |
第五节 洞庭湖区环境治理的绩效 |
一、洞庭湖环境的局部改善 |
二、洞庭湖区环境存在严重隐患 |
第三章 工业化进程与洞庭湖区环境保护(1979-1999) |
第一节 改革开放与洞庭湖区经济的发展 |
一、洞庭湖区的工业化、城市化进程 |
二、生产责任制实施后农业的大发展 |
三、工农业发展导致的环境危机 |
第二节 环保意识的觉醒与洞庭湖区环保机构的建立 |
一、政府环保意识的觉醒 |
二、洞庭湖区政府环保机构的建立 |
三、政府环保政策与法律的制定与实施 |
四、洞庭湖自然保护区的建立 |
第三节 洞庭湖区水污染的治理 |
一、洞庭湖区水污染的源头 |
二、污水的治理 |
第四节 洞庭湖区面积继续缩小与环境保护 |
一、洞庭湖区面积急剧缩小导致的环境问题 |
二、洞庭湖区的环境治理工程 |
第五节 洞庭湖区环境保护绩效 |
一、洞庭湖区治理工程取得一定成效 |
二、环境危机比较严重 |
第四章 生态理念下洞庭湖区的环境保护与修复(2000-2016) |
第一节 新时期洞庭湖区环境危机日趋严峻 |
一、洞庭湖区水土流失严重 |
二、血防压力加大 |
三、水质污染加剧 |
四、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破坏 |
第二节 国家生态文明战略的确立 |
一、洪水频发引发政府对洞庭湖区生态系统的反思 |
二、政府生态文明战略的确立 |
三、洞庭湖生态经济区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 |
第三节 政府修复洞庭湖区环境的主要措施 |
一、平垸行洪、退田还湖、移民建镇 |
二、造纸企业污染治理工程 |
三、洞庭湖综合治理工程 |
第四节 社会各界与洞庭湖区的环境保护 |
一、社会各界对洞庭湖区生态环境修复的讨论 |
二、社会环保团体的快速增加 |
三、社会各界开展的环保活动 |
第五节 洞庭湖区环境保护的绩效 |
一、洞庭湖区环境恶化的趋势开始得到扭转 |
二、形势依然严峻 |
第五章 评价 |
第一节 从鄱阳湖治理看洞庭湖区的环境保护问题 |
一、鄱阳湖治理的历程与主要经验 |
二、从鄱阳湖治理看洞庭湖环境保护的绩效 |
第二节 1949年以来洞庭湖区环境保护的特点 |
一、政府是洞庭湖区环境保护的主体 |
二、从强制性制度变迁到社会共识的形成 |
第三节 洞庭湖区环境保护的经验与教训 |
一、主要经验 |
二、主要教训 |
结语: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常德市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综述 |
1.2.1 国外部分 |
1.2.2 国内部分 |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3 研究思路与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2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 |
2.1.2 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公民社会理论 |
2.2.2 第三部门理论 |
2.2.3 产业组织理论 |
2.2.4 合作经济理论 |
2.3 我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基本模式 |
3 常德市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模式总结 |
3.1 常德市农村基本情况 |
3.1.1 农村区位条件 |
3.1.2 农村经济和社会情况 |
3.1.3 农村产业情况 |
3.2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现状及主要成效 |
3.2.1 发展现状 |
3.2.2 主要成效 |
3.3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模式总结 |
3.3.1 托管型合作经济组织模式 |
3.3.2 种植大户规模经营型合作经济组织模式 |
3.3.3 “企业牵头+合作社”型合作经济组织模式 |
3.4 三种主要模式的对比研究 |
3.5 现有发展模式的主要制约因素分析 |
3.5.1 组织规模小,经营方式落后 |
3.5.2 组织缺乏发展资金 |
3.5.3 组织联系松散 |
3.5.4 组织自身建设管理机制不合理 |
4 与国内外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对比研究 |
4.1 国外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对比研究 |
4.1.1 与德国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对比研究 |
4.1.2 与法国全国一体化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对比研究 |
4.1.3 与日本农业协调组织的对比研究 |
4.2 国内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实践 |
4.3 经验借鉴与启示 |
4.3.1 经验借鉴 |
4.3.2 启示 |
5 常德市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模式选择与政策建议 |
5.1 模式选择 |
5.1.1 流通服务主体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模式 |
5.1.2 综合经营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模式 |
5.1.3 现代企业制度主导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模式 |
5.1.4 “互联网+”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模式 |
5.2 政策建议 |
5.2.1 加强开放合作,提高抵御风险能力 |
5.2.2 加强政府扶持,为组织发展提供辅助力 |
5.2.3 完善人才培养机制,提升组织发展活力 |
5.2.4 完善法律制度,优化组织发展 |
6 结论和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基于农业现代化的平原地区乡村居民点空间重组研究 ——以南京市溧水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相关概念辨析 |
1.4 研究内容及框架 |
1.5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2 国内外相关研究与实践 |
2.1 农业现代化的研究进展 |
2.2 乡村居民点的相关研究 |
2.3 乡村居民点建设的实践探索 |
2.4 本章小结 |
3 中国乡村居民点体系的演化特征 |
3.1 农耕文明时期乡村居民点体系的特征解析 |
3.2 工业化时期乡村居民点体系的特征解析 |
3.3 本章小结 |
4 农业现代化对乡村人口流动的影响分析 |
4.1 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内涵特征与发展模式 |
4.2 农业生产规模化对乡村劳动力需求的影响 |
4.3 农业生产专业化对乡村劳动就业构成的影响 |
4.4 农业运营市场化对乡村人际关系网络的影响 |
4.5 农民公共服务需求提升对乡村居民点人口迁移的影响 |
4.6 农业现代化影响下的乡村人口迁移特征 |
4.7 本章小结 |
5 平原地区乡村居民点空间演化及影响因子分析 |
5.1 2000年以来溧水乡村居民点空间演化与格局特征 |
5.2 潜在影响因子及分析模型拟选 |
5.3 分析过程及结果评估 |
5.4 本章小结 |
6 平原地区乡村居民点空间重组的动力机制 |
6.1 农业经济模式变化的推动力 |
6.2 农村制度环境的制约力 |
6.3 乡村社会关系网络变化的双重作用力 |
6.4 乡村居民点空间重组的动力框架模型 |
6.5 本章小结 |
7 平原地区乡村居民点空间重组的理论模式 |
7.1 思想基础 |
7.2 乡村次区域自平衡模式 |
7.3 乡村全网络多节点模式 |
7.4 不同背景下乡村居民点组织模式比较 |
7.5 本章小结 |
8 平原地区乡村居民点体系重组的空间策略 |
8.1 测度识别乡村居民点体系的现状空间格局 |
8.2 科学预测乡村人口流动的路径及集聚规模 |
8.3 合理选择乡村居民点重组的空间优化模式 |
8.4 因地制宜确定乡村居民点空间布局规划 |
8.5 差异引导乡村居民点特色职能发展 |
8.6 本章小结 |
9 结论及讨论 |
9.1 结论 |
9.2 研究特色及创新点 |
9.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附录2 附表 |
附录3 调查问卷 |
(7)常德市林下经济发展现状调查及对策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2章 国内外研究概况 |
2.1 国内研究概况 |
2.1.1 国内对林下经济问题研究的历史 |
2.1.2 国内研究现状 |
2.2 国外研究概况 |
2.2.1 研究了农林复合经营的内涵和林学基础理论 |
2.2.2 研究了农林复合经营的经济效益问题 |
第3章 现代林下经济的概念和内涵 |
3.1 林下经济是以林地资源、林下空间和森林生态环境为阵地的生产经营活动 |
3.2 林下经济是强调生态效益的绿色产业 |
3.3 林下经济的目的是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循环相生、协调发展 |
第4章 常德市林下经济发展现状 |
4.1 常德市林下经济发展概况 |
4.2 常德市林下经济企业发展情况调查 |
4.3 常德市林下经济发展趋势分析 |
第5章 常德市林下经济发展的典型模式 |
5.1 林下种植 |
5.1.1 林药模式 |
5.1.2 林菌模式 |
5.1.3 林菜模式 |
5.1.4 林草模式 |
5.1.5 林苗模式 |
5.1.6 林粮(经)模式 |
5.2 林下养殖 |
5.2.1 林禽模式 |
5.2.2 林畜模式 |
5.2.3 林蜂模式 |
5.2.4 林下特种野生动物养殖模式 |
5.3 林下产品采集 |
5.4 林下休闲旅游 |
第6章 常德市林下经济相关问题研究 |
6.1 盈利分配 |
6.2 带动林农致富 |
6.3 企业内部管理 |
第7章 常德市林下经济呈现出的特点 |
7.1 坚持走绿色发展之路 |
7.2 销售渠道多样,紧跟电商潮流 |
7.3 利用河洲地形发展林下特色养殖 |
第8章 常德市发展林下经济的对策与建议 |
8.1 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
8.2 统筹协调相关部门,加大政策资金扶持力度 |
8.3 支持壮大农业专业合作社,增强抵抗风险能力 |
8.4 加强科技支撑力量,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 |
8.5 走专业化、规模化、集团化之路 |
第9章 结论与展望 |
9.1 主要结论 |
9.1.1 阐述了林下经济的概念 |
9.1.2 介绍了常德市林下经济发展典型模式 |
9.1.3 对常德市林下经济企业关键问题进行了研究 |
9.1.4 总结了常德市林下经济产业发展特点 |
9.1.5 提出了对常德市发展林下经济的对策与建议 |
9.2 创新之处 |
9.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图 |
致谢 |
作者简历 |
(8)基于“三生”功能的长江中游城市群国土空间格局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城市群相关研究 |
1.3.2 空间功能相关研究 |
1.3.3 空间优化相关研究 |
1.3.4 相关研究评述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4.3 研究方法 |
1.5 可能的创新 |
2 理论基础及相关概念内涵 |
2.1 相关理论基础 |
2.1.1 系统科学理论 |
2.1.2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
2.1.3 空间均衡与相关理论 |
2.1.4 空间结构理论 |
2.1.5 可持续性理论 |
2.2 三生功能基本内涵 |
2.2.1 国土空间与功能概念 |
2.2.2 三生空间与三生功能 |
2.2.3 三生功能系统分析 |
2.2.4 三生功能系统自组织特征 |
2.2.5 三生功能系统演化机制 |
2.3 三生功能分类体系 |
2.3.1 三生功能分类原则 |
2.3.2 三生功能分类及衔接 |
3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来源 |
3.1 研究区概况 |
3.1.1 研究区域范围 |
3.1.2 自然环境概况 |
3.1.3 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
3.1.4 土地利用概况 |
3.2 数据来源与处理 |
3.2.1 数据来源 |
3.2.2 研究单元划分 |
4 长江中游城市群国土空间结构演变分析 |
4.1 国土空间结构分析框架 |
4.2 国土空间结构分析方法 |
4.2.1 动态度与信息图谱 |
4.2.2 景观格局指数 |
4.3 国土空间结构特征分析 |
4.3.1 国土空间数量变化分析 |
4.3.2 国土空间重心迁移分析 |
4.3.3 国土空间转移特征分析 |
4.3.4 不同地形梯度下国土空间分布 |
4.4 国土空间景观结构动态演变 |
4.4.1 斑块尺度上景观特征 |
4.4.2 景观尺度上景观特征 |
5 长江中游城市群三生功能空间格局识别 |
5.1 三生功能空间格局识别框架 |
5.2 三生功能评价及分析方法 |
5.2.1 功能评价模型 |
5.2.2 空间相关性模型 |
5.3 三生功能空间异质性分析 |
5.3.1 三生功能评价 |
5.3.2 生产功能格局特征分析 |
5.3.3 生活功能格局特征分析 |
5.3.4 生态功能格局特征分析 |
5.4 三生功能空间相关性分析 |
5.4.1 生产功能空间自相关分析 |
5.4.2 生活功能空间自相关分析 |
5.4.3 生态功能空间自相关分析 |
6 长江中游城市群国土空间优化布局 |
6.1 国土空间分区优化框架 |
6.2 国土空间优势功能分析 |
6.2.1 比较优势指数 |
6.2.2 比较优势功能评价 |
6.2.3 比较优势功能空间分布 |
6.2.4 比较优势功能类型判定 |
6.3 国土空间功能优化方案 |
6.3.1 功能分区原则 |
6.3.2 功能区命名方法 |
6.3.3 国土空间功能区划 |
6.3.4 国土空间功能区特征 |
7 长江中游城市群国土空间优化的实现路径 |
7.1 长江中游城市群国土空间格局重构 |
7.1.1 国土空间格局重构理念 |
7.1.2 生产空间格局重构 |
7.1.3 生活空间格局重构 |
7.1.4 生态空间格局重构 |
7.2 长江中游城市群国土空间优化的对策 |
7.2.1 促进中心城市功能协同利用 |
7.2.2 完善交通运输与信息传输网 |
7.2.3 加强地区产业合作与转型升级 |
7.2.4 深入挖掘农业生产空间潜力 |
7.2.5 推动城市群生活空间集约利用 |
7.2.6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与空间保护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9)农业标准化示范区运行机制与发展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日益突出 |
1.1.2 新型城镇化下,消费者需求对农业标准化提出要求 |
1.1.3 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仍然偏低 |
1.1.4 农业标准化示范区进入稳步发展阶段 |
1.2 选题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有关农业标准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有关农业标准化研究现状 |
1.3.3 国外关于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研究现状 |
1.3.4 国内有关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研究现状 |
1.3.5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技术路线图 |
1.4.3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的理论基础与内涵特征 |
2.1 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的理论基础 |
2.1.1 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 |
2.1.2 改造传统农业理论 |
2.1.3 系统理论 |
2.1.4 增长极理论 |
2.1.5 外部性理论 |
2.2 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的内涵、特征和类型 |
2.2.1 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的内涵 |
2.2.2 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的特征 |
2.2.3 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的类型 |
2.3 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的功能 |
2.3.1 农业标准化生产功能 |
2.3.2 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功能 |
2.3.3 科技成果转化功能 |
2.3.4 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功能 |
2.3.5 培训教育功能 |
2.4 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的建设要素 |
2.4.1 土地要素 |
2.4.2 资本要素 |
2.4.3 农业科技要素 |
2.4.4 劳动力要素(农业经营主体) |
2.5 农业标准化示范区与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的比较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的实践历程与探索 |
3.1 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的实践历程 |
3.2 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的主要做法 |
3.2.1 因地制宜,发展区域优势产业 |
3.2.2 强化农业标准化组织领导体系建设,为示范区建设奠定基础 |
3.2.3 制定相应的地方标准,完善标准化生产体系 |
3.2.4 构建多元化的技术推广体系,落实标准化技术推广工作 |
3.2.5 积极打造农业品牌,以品牌化驱动标准化建设 |
3.3 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取得的成效 |
3.3.1 示范区农产品质量和品牌知名度不断提升 |
3.3.2 示范区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加速 |
3.3.3 优势特色农产品种养殖规模扩大,种养技术不断优化 |
3.3.4 示范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日趋完善 |
3.3.5 示范区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
3.4 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3.4.1 农业标准化示范区政策支持力度不足 |
3.4.2 资金投入不足,分配机制不健全 |
3.4.3 农业标准化专业技术人才缺乏,能力不足 |
3.4.4 农民标准化意识不强,地区推广实施力度有待加强 |
3.4.5 农业标准化基础设施条件落后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的运行机制研究 |
4.1 农业标准化示范区运行机制的经济学分析逻辑 |
4.1.1 运行机制的内涵 |
4.1.2 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的经济属性 |
4.1.3 农业标准化机制构建的制度经济学分析 |
4.2 实施农业标准化的动力机制 |
4.2.1 基本内涵 |
4.2.2 建设内容 |
4.3 政策支撑机制 |
4.3.1 基本内涵 |
4.3.2 建设内容 |
4.4 投融资机制 |
4.4.1 基本内涵 |
4.4.2 建设内容 |
4.5 科技支撑机制 |
4.5.1 基本内涵 |
4.5.2 建设内容 |
4.6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机制 |
4.6.1 基本内涵 |
4.6.2 建设内容 |
4.7 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机制 |
4.7.1 基本内涵 |
4.7.2 建设内容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典型发展模式研究 |
5.1 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发展模式的内涵 |
5.1.1 模式 |
5.1.2 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发展模式 |
5.2 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典型发展模式及研究样本来源 |
5.3 粮食主产区粮食产业带动型模式 |
5.3.1 内涵 |
5.3.2 特征 |
5.3.3 模式的适用范围 |
5.3.4 典型案例:吉林省梅河.市 |
5.4 大中城市郊区都市型现代农业带动型模式 |
5.4.1 内涵 |
5.4.2 特征 |
5.4.3 模式的适用范围 |
5.4.4 典型案例:北京市平谷区 |
5.5 特色农产品区基地带动型模式 |
5.5.1 内涵 |
5.5.2 特征 |
5.5.3 模式的适用范围 |
5.5.4 典型案例:四川省苍溪县 |
5.6 农垦规模化农场带动型模式 |
5.6.1 内涵 |
5.6.2 特征 |
5.6.3 模式的适用范围 |
5.6.4 典型案例:黑龙江农垦 |
5.7 典型模式的经验总结与启示 |
5.7.1 政府的高度重视是农业标准化得以推广的首要前提 |
5.7.2 农业标准化示范区是引领农业标准化生产的重要力量 |
5.7.3 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农业标准化发展的主要抓手 |
5.7.4 实施品牌农业建设,是提升标准化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有力法宝 |
5.8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综合效益评价的实证分析 |
6.1 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的设置 |
6.1.1 评价指标体系设置的原则 |
6.1.2 评价指标体系的内容 |
6.1.3 主要评价指标的含义与计算 |
6.2 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综合效益评价指标方法与应用 |
6.2.1 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综合效益评价方法 |
6.2.2 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与方法应用 |
6.2.3 采用因子分析法对湖南省常德市农业标准化示范区进行评价 |
6.3 湖南省常德市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综合效益评价与分析 |
6.3.1 基于定性指标的示范区综合效益的评价与分析 |
6.3.2 基于定量指标的示范区综合效益的评价与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 |
7.1 研究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7.2.1 明确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的发展目标,同时兼顾区域和产业发展特点 |
7.2.2 拓宽农业标准化投融资渠道,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 |
7.2.3 加大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的支持,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
7.2.4 完善农业标准推广体系建设,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 |
7.2.5 强化农业标准化人才的培育,提高农业生产者的素质 |
7.2.6 整合城乡资源,建立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南瓜在中国的引种和本土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
一、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动态 |
三、研究方法和资料来源 |
四、基本结构与研究重点 |
五、创新和存在的问题 第一章 南瓜的起源与传播 |
第一节 南瓜在美洲的起源与传播 |
一、美洲是南瓜的起源中心 |
二、南瓜在欧亚的传播 |
第二节 南瓜传入中国的时间和路径 |
一、南瓜传入中国的时间 |
二、南瓜传入中国的路径 第二章 南瓜的名实与品种资源 |
第一节 南瓜名称考释 |
一、南瓜的主要名称 |
二、南瓜的其他别称 |
第二节 南瓜属作物与南瓜品种资源 |
一、南瓜与笋瓜、西葫芦 |
二、南瓜的品种资源 第三章 南瓜在中国的引种和推广 |
第一节 南瓜在全国的引种路线 |
第二节 明清民国时期南瓜在各地区的引种和推广 |
一、南瓜在东北地区的引种和推广 |
二、南瓜在华北地区的引种和推广 |
三、南瓜在西北地区的引种和推广 |
四、南瓜在西南地区的引种和推广 |
五、南瓜在东南沿海的引种和推广 |
六、南瓜在长江中游地区的引种和推广 |
第三节 新中国成立后南瓜的生产和发展 |
一、南瓜在全国的生产概况 |
二、南瓜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第四章 南瓜生产技术本土化的发展 |
第一节 明清时期南瓜栽培技术的积累 |
一、播种育苗 |
二、定植 |
三、田间管理 |
四、病虫害防治 |
五、采收 |
第二节 民国时期南瓜生产技术的改进 |
一、选种育种 |
二、播种育苗 |
三、定植 |
四、田间管理 |
五、病虫害防治 |
六、采收 |
第三节 新中国成立后南瓜生产技术的发展 |
一、1949-1978年的发展 |
二、1979-2014年的发展 第五章 南瓜加工、利用技术本土化的发展 |
第一节 明清时期南瓜加工、利用技术的奠基 |
一、贮藏 |
二、食用 |
三、药用 |
四、饲用及其他利用方式 |
第二节 民国时期南瓜加工、利用技术的改进 |
一、贮藏 |
二、食用 |
三、药用 |
四、饲用及其他利用方式 |
第三节 新中国成立后南瓜加工、利用技术的发展 |
一、1949-1978年的发展 |
二、1979-2014年的发展 第六章 南瓜引种和本土化的动因分析 |
第一节 自然生态因素 |
一、生态适应性 |
二、生理适应性 |
第二节 救荒因素 |
一、南方地区 |
二、北方地区 |
第三节 移民因素 |
一、西南移民潮:“湖广填四川”与“改土归流” |
二、东南棚民潮:“客家棚民”与“江西填湖广” |
三、东北大移民:“招民开垦”与“闯关东” |
第四节 对夏季蔬菜的强烈需求 |
一、中国古代夏季蔬菜的品种增加 |
二、中国古代夏季蔬菜的品种增加的原因 |
第五节 经济因素 |
一、南瓜的相对经济优势 |
二、南瓜加工、利用的经济优势 |
三、南瓜其他利用方式的经济优势 第七章 南瓜引种和本土化对经济社会的影响 |
第一节 对救荒、备荒的影响 |
一、全国性的救荒影响 |
二、六大区的具体救荒影响 |
第二节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
一、改变了蔬菜作物结构 |
二、影响了农业种植制度 |
第三节 对经济的影响 |
一、直接南瓜贸易对经济的影响 |
二、南瓜子对经济的促进 |
三、南瓜众多深加工产品成为经济增长的亮点 |
四、南瓜与养殖业发展 第八章 南瓜引种和本土化对科技文化的影响 |
第一节 对传统医学的影响 |
一、基本性状的描述 |
二、同食相忌 |
三、具体应用 |
第二节 南瓜与文化 |
一、南瓜精神 |
二、南瓜民俗 |
三、南瓜观赏文化 |
四、南瓜名称文化 |
五、南瓜饮食文化 |
第三节 对文学创作的影响 |
一、明清时期的文学创作 |
二、民国时期的文学创作 |
三、新中国成立后的文学创作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临澧县加速推进家禽产业化(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血吸虫疫情综合风险时空演变的洞庭湖地区水利血防工程调控研究[D]. 许骏. 湖南师范大学, 2021
- [2]洞庭湖生态农业科技服务效率研究[D]. 田甜. 湖南农业大学, 2019(08)
- [3]环洞庭湖区域农业产业集聚生态效率研究[D]. 秦伟男.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9(01)
- [4]洞庭湖区环境治理与保护研究(1949-2016)[D]. 曾文. 湖南师范大学, 2018(11)
- [5]常德市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模式研究[D]. 周子琳.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8(01)
- [6]基于农业现代化的平原地区乡村居民点空间重组研究 ——以南京市溧水区为例[D]. 陶德凯. 华中科技大学, 2018(03)
- [7]常德市林下经济发展现状调查及对策探讨[D]. 汤志. 湖南农业大学, 2017(05)
- [8]基于“三生”功能的长江中游城市群国土空间格局优化研究[D]. 徐磊. 华中农业大学, 2017(01)
- [9]农业标准化示范区运行机制与发展模式研究[D]. 彭成圆.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5(12)
- [10]南瓜在中国的引种和本土化研究[D]. 李昕升. 南京农业大学, 201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