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间故事的叙述语言——《祭》的叙事借鉴(论文文献综述)
潘力维[1](2021)在《中国当代少数民族舞剧的历史发展及创作实践研究》文中指出少数民族舞剧是我国民族舞剧独特而重要的组成部分,一直以来却很少被理论界所重视,对其的研究往往停留在单一舞剧作品的形态分析与文化特征表达方面,是对现象的揭示或对创作生态的分析,而缺乏创作审美上的理论解释与归纳。本论文在对史料进行全面梳理的同时,注重的是个体性与整体性的统一,既要从社会因素、文化要素等方面全方位考察少数民族舞剧创作环境,也要以人民为中心,探讨人民个体与民族整体、少数民族与中华民族共同体之间的辩证关系。纵观少数民族舞剧的创作和发展历程,可以发现在题材内容上往往集中在民间传说、抗争外敌与现实命运三个方面。分别展现着对各族人民共有品质的讴歌、中华民族在共御外敌过程中民族凝聚力的不断增强、各族人民致力于实现脱贫攻坚、共同富裕的共同理想,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由此逐步牢铸。在创作初期,少数民族舞剧往往通过各族人民共创、共建新中国的“一体化”叙事有效促进了少数民族对于国家的认同与归属。近年来,少数民族舞剧开始突破以往图解政策的刻板叙事与对少数民族风情的猎奇式解读,开启了现实关怀、真情实感的共同体叙事。在少数民族舞剧语言的系统建构过程中,实现从节律性民族舞蹈向旋律性舞剧语言的转换是我们要关注的重要问题,在将主干动作转化为舞剧的主题动机过程中,对少数民族舞蹈语言的改造应当把握相应的“度”,以促进其表意能力的进一步加强。而在形态上,近年来各少数民族舞剧的创作热情越发高涨,除了以蒙古族、彝族为代表的既具现实性、又受市场欢迎的舞剧创作,多个民族也在少数民族文艺会演的助推中实现了“零的突破”,我国少数民族舞剧创作的形态多样化特征更加鲜明,从而拓展了我国民族舞剧的风格多样化。少数民族舞剧从创生伊始就对传播中华民族形象、建构中华民族精神有着积极重要的意义。在当下复杂深刻的时代背景下,少数民族舞剧需要更为尊重文化共性、通过更为符合舞剧本质的“共同体叙事”,以自觉自信的创作态度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贡献力量,进而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支撑。
海瑞[2](2021)在《东蒙古短篇史诗的程式研究》文中提出东蒙古短篇史诗程式化现象严重已成为学术界共识,而且这种现象不止存在于东蒙古短篇史诗内,从整个蒙古史诗的视角来看,程式化现象也是浮在蒙古史诗之上的一朵疑云。关于程式句法的问题已有多位学者进行了研究,但关于蒙古史诗在结构或人物塑造等方面的程式化问题并未有合理的解释。本论文以东蒙短篇史诗为研究对象,对其结构或人物塑造等方面的程式化展开研究,首先从东蒙短篇古史诗所讲述的故事与其程式化的母题之间的关系入手。通过对流传于巴尔虎地区和鄂尔多斯地区的史诗《阿拉腾嘎鲁海可汗》故事情节的比较研究,推理出一个二者都在讲述的故事,从中发现东蒙古短篇史诗文本将共同讲述的故事都巧妙地安排在了史诗当中。为了明白史诗所讲述的故事与史诗之间的关系,又取了既有韵文版民间故事版以及史诗版的娶龙女故事进行了横向比较,通过比较发现史诗所塑造人物形象要比民间故事版与韵文版更为勇敢,而且史诗版多出了大量的赞美性的诗行。然后,针对东蒙古短篇史诗内大量赞美性诗行存在的问题继续研究,对东蒙古短篇史诗内叙事诗行所占比例进行研究。通过研究发现史诗中有效的叙事诗行所占比例并不高,倘若将有效叙事诗行定义为讲述原有故事,所占比例将会更低。面对这一结果,笔者对其余的诗行进行了分析与归纳,进而发现东蒙古短篇史诗基本呈现出“赞—叙事—赞”的结构。随之针对这一程式化的结构,笔者通过将其与一些赞词比较,进而发现东蒙古短篇史诗的这种结构与赞词非常相似,所以东蒙古短篇史诗创作时应当拥有与赞词创作相似的思维方式,到了这里,针对东蒙古短篇史诗的程式化结构已经结束。在后面笔者针对东蒙古短篇史诗表现出的一些特殊的程式化的现象作出了分析,如程式化的人物形象塑造以及其中表现出的审美观念等,在这一章也对东蒙古短篇史诗一些程式化特征所表现出的民俗学现象作出了解释。最后笔者对东蒙古短篇史诗对后世一些作品的影响进行了论述。
闫咚婉[3](2021)在《黄帝神话传说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黄帝神话传说的发展历程贯穿着整个中华文明的演进历史。在历代史籍中,黄帝是一位集武功、发明、盛德等于一身的圣王典范;在汉画像石中,黄帝时而是威严的天神,时而是凡人羡慕的升仙者;在道教文献中,黄帝是一位潜心修道、拥有道门法术、升天得道的宗教偶像;在俗文学作品中,黄帝是一位垂衣裳而天下治,有道、有术、有德的明君。可以说黄帝神话传说在历代的发展中呈现出形象多元化、事件丰富化、意义多重化、体裁多样化的特点。黄帝神话传说的内涵实则为不同时代文化的内容体现,例如民族的思维模式、统治阶级的政治意图、民众的信仰需求等。基于上述背景,本文立足于讨论这样的黄帝形象——存在于历史、文学等书面文献,民间口承文献与出土文献中的“黄帝”,不对其作历史真实性的专门考证工作。本文无意于对黄帝神话传说进行古史考据方面的突破,而是希望较为全面、客观地呈现在中国传统文化发展背景中,黄帝神话传说形成演变中重要的几个阶段。在这一过程中,充分吸收前人研究成果,以丰富的黄帝神话传说文本为基础,注重多学科知识的交叉利用,展现黄帝神话传说在不同时代的面貌以及以重要人物关系为基础进行的叙事活动。发轫于民族觉醒初期、古史考辨运动中的黄帝神话传说研究,其发展不仅与国家政治、文化的发展背景密切相关,同时与各个参与学科的研究趋势也密不可分。历史学、古代文学、民族学、考古学、人类学、民俗学、神话学、宗教学等不同学科不仅为黄帝神话传说的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提供了宝贵的研究资源,同时也从不同视角诠释了黄帝神话传说之于上古史建构、中华文明探源、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民族精神构筑等的重要意义。全文概分为上下两编。上编为第一章到第四章,以阐述黄帝神话传说形成演变历程为主。第一章围绕先秦时期黄帝神话传说的形成展开叙述。以《山海经》为代表的黄帝故事展现出黄帝神话较为原始的形态,在其后的《左传》等史书中又呈现出古史传说的面貌。战国时期出现了百家言黄帝的盛况,诸子所载的黄帝神话传说反映出战国时期的文化风貌,在记录神话传说的基础上已经显现出“造神话”的主动性。这一时期黄帝身份的建构以祖先与圣王最为典型,先秦时期的黄帝神话传说,为汉及以后的黄帝神话传说发展奠定了基础。第二章围绕汉代黄帝神话传说的繁荣发展进行叙述。汉代黄帝神话传说的发展具有三种不同的表现形式,一是出现在正史《五帝本纪》中,二是出现在汉代流行的谶纬神话中,三是保存在汉画像石中的神话内容。汉代是中国古代神话发展的高潮期,黄帝神话传说的发展深受汉代政治文化、社会信仰等影响。黄帝既是上古五帝之首,又是感生圣王,同时还是显赫的天神与升天的仙人。汉代黄帝神话传说呈现出多态性的发展特征,极大地丰富了黄帝神话传说的文化内涵。为黄帝最终形成华夏民族始祖与道教创教道宗两大民族文化代表提供了契机。第三章围绕道教文化影响下黄帝神话传说的演变与因此衍生的神话文本类型展开叙述。汉代以后,黄帝神话传说发展最突出的特点是道教化。道教自汉末兴起发展至唐成为国教,在宋代又备受统治者推崇。因此道教文化对黄帝神话传说的影响成为唐宋时期黄帝叙事发展的主要背景。道教信仰影响下黄帝形象由最初的黄神演变为道宗,在道教文献中,他不仅是道门各类法术的重要传承者,更是当时为与佛教对抗而塑造的宗教偶像。围绕黄帝形成的道教神话包含着丰富的叙事类型,在传统故事类型的基础上浸染了宗教意味所以更加生动。对道教黄帝神话文本的分析,有助于进一步了解中国本土的道教文化信仰。第四章围绕黄帝神话传说由雅至俗的发展变化展开叙述。从中国古典神话的载录规律来看,文献性质的“雅化”一定程度上消解了黄帝神话传说作为民间文学的“俗化”品格。在宋代以及明清时期俗文学的大力发展中,黄帝神话传说得到了充分的俗化发展。宋代史学新变中上古史的重新整理、民间讲史之风的盛行等背景为它提供了契机,在讲史话本、早期文人拟作以及章回小说等俗文学类型中黄帝神话传说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演绎。这一“俗化”运动,在保存旧情节、编创新情节的过程中丰富了黄帝神话传说叙事,同时也完成了在民间普及上古历史、传承神话资源的任务。下编为第五章到第七章。主要以黄帝神话传说中与黄帝密切相关的三组人物关系及其事迹展开讨论。客观来说,人物只存在于关系和行为中(1),探讨它们对神话传说叙事发展的意义有助于全面把握黄帝形象、事迹的发展过程。第五章围绕黄帝神话传说中的主流叙事——炎、黄二帝的故事展开论述。炎、黄神话主流意义的生成来源于中华民族追溯民族起源的客观需要,先秦、秦汉时期炎、黄神话的书写是其主流意义生成的基础,因此该时期的炎、黄神话传说是本章的聚焦点。重点对炎、黄二帝关系的缘起、异德之战的发生与意义等进行分析,展现二者形象向民族始祖发展的过程。第六章围绕黄帝群臣神话传说展开叙述。上古神话中君臣治世神话传说滥觞于此,君臣神话传说是中国古代封建政权文化的折射,同时群臣集群形象构成的“叙事母题”是黄帝神话传说叙事发展重要的推动因素。对群臣形象及事迹的集中探讨,可以有效揭示黄帝神话传说中的政治意义,并且挖掘黄帝帝王形象建构的内部逻辑。第七章以女性视角对黄帝神话传说的发展进行解析。20世纪中期兴起的女性主义神话学,使得研究者的目光开始转向上古神话中的女性问题。在上古帝王神话中,女性往往处于话语的边缘。帝妃与帝女的形象在帝王神话中总是作为附属角色存在,反映出父权制社会的文化史影。从嫘祖养蚕之功、嫫母巫觋之责、三女助父事功等女性对黄帝部族发展的贡献中皆可得到印证。同时黄帝三女传说作为土生土长的地方叙事,对三女故事流传演变过程的关注,可以形成典籍与民间叙事的对话空间,进一步探讨民间神话传说的演变规律。
孙胜广[4](2021)在《日本文化中的猴形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日本猴在距今四五十万年前已先于日本人在日本列岛繁衍生息,其与日本人的交点最早可追溯至绳文时代,之后更是以各种形式保持着与日本人的接触。两者的接触史,同时也是日本人观察、认知日本猴并反思自身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形成了日本独有的猴文化,出现了大量丰富的猴形象。似人而又非人的日本猴及其文化形象是深入理解和研究日本人和日本文化的重要镜鉴,猴形象从古到今的转变,展现出日本文化中自我和他者概念的转变过程,从中可以看出日本社会思维结构的变化,因而其研究具有较大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针对日本猴形象的研究在中日两国均已有一定积累。中国国内的研究起步较晚,多为单篇论文或曰个案研究,系列论文都很少见。日本的研究也多为具象研究,虽具有较高资料价值,但鲜见深度分析。中日两国的研究目前都未能清晰勾勒出日本猴形象发生、发展、变迁的脉络,都存在缺乏整体观照的问题。本研究是针对日本文化中猴形象的系统深入的整体性研究,可以弥补学界相关系统性研究阙如之不足,同时与近三十年学界动物转向的大趋势也是契合的。本研究是综合运用四重证据法和N级编码论解决日本学领域具体问题的大胆尝试。同时结合民俗学的理论,借鉴考古学的研究成果,系统深入地研究日本文化中的猴形象。除绪论和结论外,论文正文共由六章组成。第一章借鉴考古学的研究成果,通过作为第四重证据的物的叙事和图像叙事去追溯日本猴形象的文化大传统,指出绳文后期出现了对猴的原始生殖崇拜,绳文晚期只有少数人可以佩戴的猴桡骨制耳饰成为身份的象征,体现出猴的特别之处,可以看作对猴的原始崇拜的另一方面。这种崇拜以猴玩具、猴信仰等各种形式传承至后世。第二章将作为第一重证据的传世文献和作为第二重证据的文字两部分内容合并,梳理日本与猴相关的汉字的演变规律,并对《日本书纪》代表的早期经典文本中的猴书写进行论述。结果发现,日本与猴相关的汉字的演化是日本的“言灵”信仰与中国古代猿猴观共同作用的结果,而《日本书纪》中的猴在在出现之初便与天皇的政治活动及神灵祭祀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甚至被抬高到日本皇室祖神使者的地位,在天武天皇时代还被列入禁猎禁食名单,成为政教合一的缩影。第三章至第四章与口传相关的内容属于第三重证据。第三章分析日本较早被记录下来的口传文学“说话文学”中的猴形象,指出其中的猴的神性逐渐失落,动物性逐渐回归。第四章以同属口传范畴的“昔话”为文本,基于柳田国男、关敬吾、稻田浩二等代表性研究者编着的“昔话”集,指出其中的猴多为负面形象,但也存在难以界定是正面形象还是负面形象的情况,体现出猴形象的复杂性。第五章的民俗信仰属于第三重证据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体将对属于民俗学中民间医学范畴的民俗医疗,以及厩神信仰、庚申信仰等民俗信仰中的猴进行论述。民俗医疗中的猴浑身是宝;厩神信仰有可能从中国传入,但应该是只传入了猴治马病这一信仰,而舍弃掉了“马上封侯”的寓意;庚申信仰由中国传入日本后,变成了典型的混合型信仰,反映着日本人对多种信仰的糅合,其中的猴作为主尊的侍者出现,是神的使者这一身份的变相体现。第六章聚焦近现代文学典型文本对猴形象的改编和演绎,重点选取芥川龙之介和椋鸠十两位作家的作品进行分析。芥川作品中的猴延续了日本“昔话”中恶猴的形象,同时与贯穿其晚年作品的“恶”的主题相呼应。作为动物小说家的椋鸠十的作品中则出现更多有关猴的生态叙事,体现出世界形势的影响。整体而言,日本文化中的猴形象先是经历了绳文时代的独立发展,定下特别甚至神秘的基调,而后在汉字编码、厩神信仰、庚申信仰等方面受到中国等外来文化的影响,同时却呈现出与中国不尽相同的发展。另一方面,口传文艺中的日本猴多为负面或“恶”的形象,或者是由圣转凡、由正转负的转折点。此外,日本近代文学作品中出现较多且较典型的猴基本延续了猴跌落神坛后的负面形象,而现代文学中出现较多且较典型的猴形象之所以向正面转化,是因为受到了世界范围内动物保护主义的影响。通过对日本文化中猴形象变迁路径的梳理和论述,本论文为日本吸收外来文化时的特征提供了新的例证和阐释,同时也体现出猴形象在日本文化研究中的重要位相。
范佳[5](2021)在《藏族机智人物故事与当代小说互文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活态的民间口头文学作为一种“隐性文本”,与作家文学文本相互比照,在叙事方式、人物塑造、审美意识等方面带来互文性的阐释空间,使我们对作品的理解不仅停留在横向的比较,同时也带来了纵向的参考。藏族民间口头文学相当发达,神话、传说、故事、歌谣等各种民间文学体裁,为作家文学文本提供了丰富的创作资源。藏族机智人物故事文本与当代小说文本的互文性生成,将文本纳入了文学话语的生产过程。民间话语的叙事策略、审美文化在进入作家文本时,作家并非原封不动地继承和吸收文学传统素材,而是对其进行了改编、拼贴、戏仿、反讽等互文性转化,促成了传统话语资源与现代话语资源的有机互动。本文是对藏族口头文学与作家文学互文关系的研究。第一章是对藏族机智人物故事与当代小说主体互文的探讨。藏族作家自觉从民间口传文学中汲取创作素材,是一种精妙的互文策略。口头文本的灵活性与自在性,打破了传统作家文学的经验性叙事,在互文性阐释中召唤主体多元对话的可能。第二章是对藏族机智人物故事与当代小说文本互文的探讨。从叙事结构、形象叙事、叙事主题三个层面挖掘文本间的互动机制。机智人物故事固定的套语、人物形象的塑造方法、同一主题的反复叙述,为藏族作家的创作提供了有资借鉴的方法,他们在吸收与化用过程中,形成了个性化的创作风格。第三章是对藏族机智人物故事与当代小说文化互文的探讨。草原、神物、酒等民间风物与藏族民间传统相关联,构成了复杂多义的意象群,象征着自由、洒脱的民族文化。在藏族机智人物故事中,机智人物诙谐的语言、大团圆式的结局以及讽刺性的艺术效果,都奠定了民族文化深处喜剧性审美特征,为藏族作家书写悲剧提供了喜剧性的外壳。藏族作家对民间文学的有意亲近是对藏族文化刻画现实、超越荒诞、追求圆满的审美价值取向的体现。
穆禹含[6](2021)在《《三国遗事》文学研究》文中提出《三国遗事》是高丽王朝时代的一部不朽名着,在韩国普遍被认为是集历史书、民俗志、国文学资料集、汉文资料集、佛教史书为一身的史初汉文典籍。《三国遗事》收录的上古神话、民间故事、新罗乡歌等,从语言、原始资料、思想文化等方面对朝鲜文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研究《三国遗事》有助于深入探讨朝鲜半岛的文学与文化,以及中朝文学文化交流,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意义。韩国学术界十分重视《三国遗事》的研究工作,研究成果丰硕,但这并不意味着《三国遗事》就再无研究的必要与空间。尤其是,目前国内没有全面、系统地研究《三国遗事》的论文或书籍,研究《三国遗事》与中国文学关联的成果也是寥寥无几。由此,本文选择《三国遗事》文学研究为题,对《三国遗事》作一立足文本分析的研究。从历史唯物观点出发,以客观公正和辩证的态度,运用文献研究法、文本细读法、比较文学、民俗学、社会历史批评等相关研究方法,全面、系统地探讨《三国遗事》的文学性与文学价值。全文共分六章,除第一章绪论外,第二至六章为论文主体部分。第二章介绍作者一然生涯、《三国遗事》的编撰基础、背景以及内容的构成,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三国遗事》的特点及文学性。《三国遗事》的特点为,一是唯一的通史性着作,将上古神话记入历史;二是以记录佛教故事的形式记录佛教历史,具有佛教经典特点;三是以纪事为旨,具有野史特点。由此,其文学性体现在:注重保留原生文学风貌,将上古神话传说、上古诗歌原原本本地记录下来,是朝鲜古代本土文学研究的资料库;记录大量的佛教相关故事是研究朝鲜佛教文学的重要典籍;保存了大量民间文学作品,是打开朝鲜民间文学宝藏的钥匙。第三章以《三国遗事》中的神话为中心,探讨其性质、分类及特点,旨在挖掘《三国遗事》神话文本的文学性与文学价值。朝鲜最早的神话为动物图腾信仰衍生出的动物图腾神话,《三国遗事》神话中的“熊、虎、鸟”等动物形象,就是动物图腾神话的延续。随着社会的发展,神话逐渐文明化、合理化,具有了社会神话特点。神话产生时期,原始信仰占据主导思想,体现出本土巫俗与动物崇拜信仰的内涵。《三国遗事》中共有九篇神话,分为民族起源神话、建国始祖神话、其他国王神话、姓氏神话四类,所记录的神话着重描写了帝王诞生时的神异现象,借以说明朝鲜王与中国帝王一样神异非凡,反映了作者一然自身强烈的民族意识。《三国遗事》保存了朝鲜神话的原貌,研究这些神话的文学性及文学价值,可以对朝鲜文学追根溯源,找寻朝鲜民族文化之根。第四章研究《三国遗事》中的民间故事,探讨其性质、分类与意义,以及对朝鲜后世小说文学产生的影响。《三国遗事》中共有大小民间故事93个,共分为7种类型,包括英雄与国王故事、志怪故事、信仰故事、宝物故事、孝善故事、梦幻故事、民俗故事。这些民间故事是《三国遗事》的主要内容和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也可以说是核心部分。这些民间故事中,寄托了一然的情怀,凸显了一然收录民间故事的目的与意义。通过这些民间故事,补漏正史,表达民众情感;教化百姓,宣传佛教义理;弘扬民族精神,谱写民族文化。《三国遗事》中的民间故事不仅内容精彩、形象丰满,奇诡神异,精彩绝伦,且立意深远,文学造诣极高,对朝鲜文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例如,《金庾信》故事主人公是朝鲜小说中民族英雄人物形象的原型;《桃花女、鼻荆郞》故事为后世人鬼相恋小说提供了题材;朝鲜三大古典小说之一的《沈清传》继承了《贫女养母》故事的母题;《调信》故事是朝鲜梦幻启悟小说的原型,是梦游录小说形成的基础。如果说研究《三国遗事》中的神话是对朝鲜文学的追根溯源,那么研究《三国遗事》中的民间故事就是梳理朝鲜文学的枝脉。第五章研究《三国遗事》中的乡歌和赞诗。首先,探讨乡歌的产生背景、性质及分类,并结合背景故事解析了乡歌的本质;其次,探讨赞诗性质、艺术手法及思想意蕴,旨在研究《三国遗事》中诗歌的文学性及文学价值。朝鲜乡歌产生于三国时期,一直发展到统一新罗时期,成为独一无二的民族诗歌艺术形式,仅保存下来的14首全部收录于《三国遗事》中。这些乡歌具有本土咒术歌、佛教歌曲、《诗经》中“颂”的特点。根据这一特点把乡歌可分为三类,即咒术性质乡歌、佛歌性质乡歌、“颂”性质乡歌。这些乡歌有的风格淳朴,有的辞藻华美,有的表达民众情感,有的祈愿国泰民安,儒释道思想及本土信仰蕴藏其中,表达了民族感情和张扬了民族精神。《三国遗事》全文共有48首赞诗,这些赞诗有的补充说明叙述内容,有的表达自己的立场,有的发出赞美感叹。一然以丰富的语言和艺术手法展现了自己的立场与感悟,抒发了自己的民族精神、佛教理念与人生态度,同时这些赞诗以其丰富的艺术性,在朝鲜汉诗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诗歌是情感的表达,研究《三国遗事》中的诗歌,是感受民族情感与一然个人情感的过程,是探索朝鲜文学深层思想情感的重要方式之一。第六章研究《三国遗事》与中国文学的关联,旨在通过比较的方式,探讨《三国遗事》的文学性与文学价值。首先,比较了《三国遗事》和《搜神记》,《搜神记》干宝着,是中国魏晋时期的志怪小说的代表作,主角为鬼、妖怪、神仙,杂糅佛道,以记录神异诡怪之事为主。《三国遗事》也记录了许多光怪陆离的神异故事。运用影响研究的方法,比较《搜神记》与《三国遗事》中的精怪故事,探讨《三国遗事》与《搜神记》的关联,分析关联形成的原因。其次,以“梦”为切入点,运用平行研究方法,探讨《三国遗事》与《红楼梦》中的“梦”。《三国遗事》中的“梦”主要有“胎梦”、“心想事成之梦”、“神助之梦”、“佛法之梦”,而《红楼梦》则通篇皆为一场“大梦”。通过比较发现,《三国遗事》是用“梦”来赞誉古朝鲜圣明帝王和历史英雄的伟大神奇,表露民族意识,弘扬民族文化。而《红楼梦》则是通过写“人在梦中”来表露内心对世态残酷的痛苦感受,客观上揭示和批判了社会的腐朽与没落。《三国遗事》之“梦”体现了微观思维,把“梦”的小故事分散在各个章节之中,对“梦”的利用更注重在“史”方面的价值。而《红楼梦》之“梦”体现了宏观思维,“梦”是整个事件过程,对“梦”的利用更具有艺术性。两部作品用“梦”表述的形式与艺术,既表现为方法和手段也表现为内容与思想,都有着不朽的文学价值。《三国遗事》作为一部域外汉文典籍,在史学、宗教学、文学方面都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与意义。从文学层面上说,研究《三国遗事》对域外汉文学研究、朝鲜文学研究、中朝文学文化交流研究、东亚乃至亚洲文学研究都有很高的学术价值。有关《三国遗事》文学方面的研究,目前在国内研究成果相对少,本文研究《三国遗事》中的神话、民间故事与诗歌,同时进一步延伸研究《三国遗事》与中国文学,力求系统性和全面性,可谓是一种新的尝试。《三国遗事》因其保存了大量朝鲜民族本土文学作品和本身的文学成就,成为朝鲜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希望本文能对《三国遗事》相关研究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古宏韬[7](2021)在《明清祭文研究》文中认为祭文是礼仪活动中人与鬼神互动的告祝文本,在历史发展中逐渐以表达情感或思想主张见长,兼具礼仪功能和文学价值。论文以明清时期的祭文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明清祭文的文本整理、分析,深入到礼仪文化与各社会阶层的历史和内涵之中。在传统文学研究基础之上,侧重发掘明清祭文所具备的社会、思想价值。根据祭文的功能与对应的社会领域,划分出国家礼仪祭文、儒家士人祭文、民间祭文等类型,主要探讨明清时期祭文所反映的社会思潮或历史趋势等问题。最后,对明清祭文的总体特征得出一些结论。明清祭文的体例和文风基本继承唐宋,而文学创作水平有所停滞。但与此同时,明清祭文比较突出地展现了一些人文主义关怀和实用主义的价值观,反映出当时人对社会现实以及人类幸福的关注。全文内容如下:第一章对明清之前中国祭文历史作简要回顾。祭文产生于上古“祝”的传统,在先秦和秦汉时期是国家礼文化的组成部分。而在魏晋南北朝后,抒发情感的哀祭文兴起,并在唐宋发展成熟。祭文在礼仪功能和文学形式上的丰富,为此后时代的这类文本创作打下了基础。第二章梳理明清国家礼典中常见的祭文,包括对其功能、种类的分析。国家礼典、礼书保存了多种礼仪文本,其中就包含了各种礼仪场合中使用的祭文。在天地、社稷、宗庙、孔子以及各种神只的祭祀礼仪中,祭文反映了礼制或政治事件的变迁。明朝建国初期、嘉靖时期“大礼议”对祭文制度的建立和改造,乃至清代满人对祭文的利用方式等,均是加强国家祭文与政治联系的重要节点。第三章在国家礼典祭文的基础上,讨论明清皇权与祭文书写之间的关系。明清时期是中国帝制时代一个高峰,专制权力对国家、臣民的生活产生重大作用。祭文作为权力叙事的工具,反映了多种历史事件的走向。清代满人祭文还与多民族事务的处理方式存在关系。通过一系列清代祭文的制度规定和实施手段,清人多民族视域下的政治权威得以展现。祭文在这些国家权力的层面体现出较强的实用、功利性。第四章关注对象为儒家士人阶层,涉及包括哀祭与祷神在内的多种祭文形式和体裁。士人祭文主要含有文学史、思想史等方面的信息。明清士人祭文的文学特征及其与唐宋以来文风的关系,是探索明清祭文之文学价值的核心。明清士人祭文还反映了一些思想史的现象,例如理学、阳明学、乾嘉汉学崛起、三教会通等风潮,以及政治上的“学统”和民族矛盾等问题。与此同时,明清中国文化与欧洲文明发生互动,“礼仪之争”里中国士人围绕祭文的往来争论,使中国文化重视人世、排斥鬼神迷信的价值观得到重新阐释。此外,明清士人的祭文中,具有较多的对个体生死的关怀,这些方面都是展现人文精神价值的重要内容。第五章谈明清祭文在民间社会的下移、传播。祭文在民间社会的传播和发展,是儒家主流的礼文化发生下移的过程。通过考察儒者在民间的礼文实践,以及日用书籍、大众文学等知识载体中的祭文信息等,将有效揭示民间文化在世俗化上的发展方向。民众在祭文中寄托的现世追求,同样是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的体现。
姜文莉[8](2021)在《历史记忆与时代精神的碰撞 ——威廉·福克纳与大江健三郎创作的比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大江健三郎(Oe Kenzaburo)一直以追求与世界文学同步的“先锋派作家”的姿态存在于日本文学界。他扎根于东亚版图边缘的家乡,在作品中融合了西方的异质文化,逐渐形成了表现人类普遍性主题的独特文体。曾翻译包括大江获诺奖的《个人的体验》等多部作品的美国译者约翰·纳森(John Nathan)称其为“日本最后一位伟大的现代主义作家”。大江健三郎的许多作品在创作主题和叙事技巧方面等方面都受到西方现代文学的影响,与西方现代主义作家、诗人,如福克纳、叶芝、R.S.托马斯、艾略特等有着紧密的联系,其作品也反映出现代人的孤独、异化、彷徨与痛苦,关注现代人尤其是日本战后青年一代心灵普遍存在的问题,具有现代意识。而美国的现代主义经典作家福克纳一直是包括大江健三郎、加西亚·马尔克斯、莫言等小说家学习的榜样。大江健三郎曾坦言自己的创作受到他的启发和影响,而且他走向创作高峰的契机之一正是从1966年春开始为创作长篇小说而系统阅读福克纳的作品。本论文为大江文学研究提供了以福克纳文学为比较对象的参照系。以文本细读、平行研究为主的方法,以跨文化的视角,对这两位既不同时代,也不同地域,分属于东西方不同文化圈的诺奖作家的作品群进行全景式的比较研究,探究他们在创作思想渊源与历程、创作主题、叙事技巧与文体特征等方面的契合与差异,从而更深入地挖掘和分辨大江文学创作中所包含的西方文学元素,进一步解析大江创作与西方现代文学的互文关系,以期在动态视野之中考察其文学文本的构建过程。本论文由绪论、正文和结语三部分组成。绪论部分对福克纳和大江健三郎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作了较为详实的梳理,特别加强了对日本的大江研究、美国的大江研究、中国的大江研究现状的综述,分析并探寻现有研究中的一些不足以及与本选题相关的尚待开拓的研究空间。论文正文由四章组成,分别从福克纳与大江健三郎的创作思想渊源与创作历程、创作主题、现代主义叙事策略、互文性文体特征四个方面进行比较研究。第一章以传记研究的方式梳理和比较了福克纳和大江健三郎创作的思想渊源与创作历程。阅读两位作家的传记与作品群不难发现,他们创作的思想渊源有惊人的相似之处。他们都是怀乡情节浓重的乡土作家。福克纳基于家乡密西西比北部地区的风土人情与地理环境,构筑了其15部小说的故事发生地——位于美国南方的“约克纳帕塔法郡”和它的县城杰弗森镇。而大江健三郎则在作品中回归故乡日本四国的森林峡谷村庄,将故乡作为灵魂的救赎、回归与再生之所。在福克纳与大江健三郎源自怀乡想象的文学创作中,除了汲取地域文化、神话传说、历史故事中透射出的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也表达了他们在时代精神的感召下对异域的感受和跨文化体验,体现出两位诺奖作家超越地域、超越国家、超越种族的恢弘视野。两位作家都将个人的地域性、历史性的独特创作资源与异域的个人生命体验及对国家乃至人类的时代困境的体察相融合,创作出洞察人性、救赎人类心灵的经典作品。第二章通过比较这两位作家创作中所共通的的三个现代性主题——身份主题、女性创伤主题与反战主题,探寻他们各自作品中揭示人性的善恶本质与自我灵魂救赎的途径。大江健三郎创作中的救赎思想和女性人物塑造方面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福克纳文学的影响,这成为二者可比性的基石。而福克纳和大江健三郎都是关注人类共同命运的作家,在他们殊途同归的主题书写中,无不透射出人类所共有的矛盾、痛苦、焦虑与挣扎等复杂情感倾向,构建出心灵异化的现代人的内心冲突与精神图景。第三章探讨大江健三郎的现代主义想象力的源泉,以及与他所喜爱并系统阅读过的福克纳作品中所共有的现代主义文学的叙事策略与叙事时间的多样化运用。福克纳和大江既是各自民族地域文学传统的继承者,又是现代主义创作技法的实验家,形成了与本民族文学传统风格迥异的独特文体,以他们的现代主义文学想象力,为读者呈现出战后东方和西方不同的政治、社会、文化图景,并且从中折射出人类共通的情感倾向与心理特征,体现出时代特征鲜明的人物的“非理性意识”。本论文通过比较他们所采用的“内心独白”“自由联想”等意识流叙事手法的共性与差异,挖掘出其中的道德伦理意义。随着两位作家对作品中主人公意识与心理描摹的多样化与不断深入,他们对叙事时间的运用也体现出了非凡的现代主义想象力。通过“闪回”来追述挥之不去的家族与历史记忆,并凸显出时代特征;通过“时光交错”中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使作品产生“时空变异”,并成为关于“记忆”和“启示”的经典之作。第四章运用平行研究的方法比较了福克纳与大江健三郎互文性创作的契合与差异。他们的互文性创作既有对自我作品的指涉,也有对他者文学经典的记忆。福克纳与大江健三郎在自我指涉的互文性创作中,都通过家宅空间意象的构建、蛛网式作品群内人物的穿梭与再现,以及对前文本的利用与改写,使作品的精神内涵与文学传统得以传承。另一方面,福克纳与大江健三郎都在与他者的跨越时空的对话中获得灵感,创作出力图救赎人类灵魂的作品:在与宗教文学经典《圣经》的互文中,折射出他们对人类的拯救意识;在与詹姆斯·弗雷泽《金枝》的互文中,凸显出他们各自文化语境下不同的社会与政治意蕴;在与西方现代诗人跨越时空的对话中,透射他们各自的文学记忆与时代精神。两位诺奖作家的作品有着共通的精神内核,宣扬人性中正直与善良的本质,关注人内心的冲突,呼吁全人类的爱与良知,倡导人类拥有同情、牺牲与忍耐的灵魂,承担起道义和责任,寻找人类美好而安宁的精神家园。这也是福克纳与大江健三郎作品中共通的、最为突出的精神财富。
李峰[9](2021)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叙事研究》文中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是前工业时代的产物,由于生活与生产方式的变革,“非遗”在现代社会面临岌岌可危的生存境遇。但随着后工业时代的到来,人们逐渐意识到工业革命给现代人所带来的精神危机与社会危机,中国与日韩等东亚国家对自身文化处境的焦虑尤其日益凸显。在这一时代背景下,“非遗”对于个人在现代性的处境以及国族文化身份的建立都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展示作为文化重构与传播的重要手段,是“非遗”在当代社会的“出场”方式之一。但目前的“非遗”展示面临着众多问题,其中最主要的问题是传统博物馆以“物”为中心的展示机制过于单一而造成“非遗”展示与社会现实的脱节,物质性与非物质性的脱节等一系列问题。本文在反思当下国内博物馆的“非遗”展示及其研究的基础上,围绕“非遗”这一展示主体的功能与特点,将叙事学引入展示的研究中,以此展开对“非遗”展示理念与方法论的探讨。首先从历时性与共时性的视角出发分析了“非遗”所处的历史地位与文化价值,从而指出“非遗”作为展示主体的“非物质性”以及无文字、非线性等特征,并探讨了“非遗”所包含的物与物、人与物、人与人、人与文本、文本与文本等多方面的关系。正因为“非遗”所处的地位与其“活态性”与复杂性决定了传统博物馆中单一的、针对“已死”文物的展示体制无法满足“非遗”“活态性”、复合性展示需求。在此基础上,本文通过对叙事学方法的引入,借鉴了叙事学中对文本内各要素及其所处原境的共时性研究方法,来探讨如何实现对“非遗”中人、事、物等各方关系的构建及其与观众之间的沟通与联系。通过对叙事视角、内部结构的分析,来确定“非遗”展示中包括策展人、传承人、观众、原境在内的多元的视角,以及叙事者与观众之间双向、开放的叙事结构。通过对比小说、电影等叙事媒介,来确定展示这一叙事媒介的“实体空间性”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探究了如何在展示空间“弱强制性”的特征中实现叙事的连续性,指出叙事的连续性是确保“非物质性”出场的重要条件。通过对“非遗”展示中叙事时间概念的分析,对比得出“非遗”叙事中的时间概念与现代社会中所指向的时间概念之间的差异,从而分析前工业时代的旧文化体系与现代文化价值体系的差异,指出现代文化中清晰、标准、理性的展示方式与“非遗”混沌、模糊、非理性的文化特性之间的内在冲突。本文的落脚点是如何建立好现代观众与旧文化体系之下的“非遗”之间的联系,完成“非遗”中的“非物质”因素的“出场”,最终实现“非遗”对于个体记忆与国家、民族文化身份构建的时代意义。在确定“非遗”中的“非理性”因素的同时,重新定义了观众在展示中的角色并指出观众的感性体验是“非遗”展示中叙事的切入点。通过叙事角色对观众的情感的代入,现场连续性场景对观众想象的引导,以及展览中各叙事要素的统一来实现观众在观展过程中完整的叙事体验。在对“非遗”展示叙事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具体的展示需求与策略,指出当下博物馆的“三部一室”的展示制度对“非遗”展示的制约,以及策展人制度建立的必要性。最后需要强调的是,本文所致力于的展陈叙事研究并不能给出一个展示的准则,而是通过关系的研究让展示者/策展人注意到这些在传统的展示中没有被发现的要素和关系,通过设计学、社会学、人类学、民俗学、历史学等多种研究方法的综合运用,使“非遗”展示设计能够超越沿袭物质文化遗产展示的单一而陈旧的展示方式,以便更充分地实现“非遗”在现代社会中的功能与价值。
胡莉[10](2021)在《祖先崇拜的故事叙事与信仰实践 ——以湘西花垣板栗村为个案》文中提出苗族是一个多神信仰的族群,信仰对象从自然崇拜到图腾崇拜再到祖先崇拜甚至各类天地神祗。多神杂糅、多种文化融合的苗族民间信仰文化体现出他们在不同地域展现出不同的传承与发展自身优秀传统文化的路径差异。本文选取传统文化保存依然较为完整的湖南花垣排碧板栗村为核心调研点,逐步发现祖先崇拜是其核心信仰,而祖先崇拜背后的核心价值观与本民族本地区自然崇拜、图腾崇拜一脉相承,通过故事叙事体现出来。本文从民间故事叙事与民间信仰实践的互动关系切入,采用文献研究、田野调查、个案研究等研究方法,试图明晰板栗村苗族群体祖先崇拜的故事叙事与信仰实践的互动关系,剖视他们背后的信仰特征与价值取向,厘清其信仰民俗心理形成的精神内核与行为路径,进而发现其文化得以传承至今、永葆生命力的内在原因。首先,通过观察板栗村及其所在区域的自然与人文环境,明确故事来源与生成语境,从口头语言系统对主要流传的人类起源神话、家族与英雄故事、节日风俗传说、地名与山神传说等类型民间故事进行分门别类式分析其背后蕴含的信仰表达,进而总结出板栗村祖先崇拜故事叙事多元性、地域性、功利性的特征。其次,从民间故事表达中抽象出板栗村祖先崇拜的主要信仰对象,对傩公傩母、龙神、竹王等族群始祖,蚩尤、驩兜等部落英雄,氏族家先与恩人等家族前辈进行分析,观察其在板栗村日常生活实践中的体现。同时从行为习惯系统选取民俗主义未参与的火坑祭家先和土地庙祭祖两种信仰实践,辨析以包容和谐为基础、以服务自我为目的、以增强凝聚力为核心的“阿婆毒冬”祖先崇拜信仰内涵。最后,从故事叙事与信仰实践的互动中,阐释民众心理感受系统的民俗心理,民族文化因子“自我不灭”使其对生命延续的追求、不忘艰苦奋斗成为精神内核。在文化适应下,板栗村民众对自己的民间信仰围绕其精神内核不断做出调适,不仅从自觉意识中通过扩大信仰对象、增加多样化功能、泛化祭祀仪式来丰富信仰内涵,也在民俗主义中通过身份转换、塑造节日等路径将信仰更好地服务于自己的文化,从而发现故事叙事与信仰实践促进文化传承与发展的互动关系。对板栗村苗族群体民间信仰的口头表达与生活实践的相关思考,有利于挖掘其优秀传统文化保持生命力的原因,进而为板栗村传承与发展优秀传统文化提供指向性思路。同时也有利于寻找符合本土民俗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具有合理、合适和可持续等特征的创造性路径,从而有利于苗族等不同乡村地区文化振兴发展落地措施的实施。
二、民间故事的叙述语言——《祭》的叙事借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民间故事的叙述语言——《祭》的叙事借鉴(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当代少数民族舞剧的历史发展及创作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第一节 论题的提出及概念界定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一、关于中国舞剧发展史中的少数民族舞剧的研究 |
二、关于中国少数民族舞剧的研究 |
三、关于少数民族舞蹈及其创作的研究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意义 |
第一章 中国少数民族舞剧创作发展流变 |
第一节 少数民族舞剧的初创 |
一、少数民族舞剧的革命历史题材之先河 |
二、少数民族舞剧的民间风格奠定 |
第二节 以民间传说弘扬民族情怀 |
一、舞剧语言形态多样化追求下的创作选择 |
二、对中华民族共有品质的赞颂讴歌 |
第三节 以抗争外敌增强民族凝聚力 |
一、少数民族的反抗史诗 |
二、汉族与少数民族共御外敌 |
第四节 以现实命运凝聚民族共同体 |
一、民族集体记忆的不断深化 |
二、为“脱贫攻坚”的共同理想而奋斗 |
第二章 中国少数民族舞剧语言的系统建构 |
第一节 独特的民族舞剧语言形态建构的必要性 |
一、对“根性”的坚守与科学化传承的道路 |
二、少数民族舞剧语言自身的独立与体系化要求 |
三、继承发展“优质基因” |
第二节 少数民族舞剧语言建构的操作方法 |
一、从现实生活出发,创造新的舞蹈 |
二、运用与发展民族传统的表现形式 |
三、语言形态的兼收并蓄与多重组合 |
第三节 原生舞蹈语言在舞剧表意中的有效性及多意性 |
一、有效性——描绘民族风格 |
二、多意性——不断发展着的民族精神 |
三、少数民族舞蹈表意功能得到极大加强 |
第三章 中国少数民族舞剧的多样化发展样态 |
第一节 多元化的创作局面全面铺开 |
一、少数民族舞剧创作的“第一方阵” |
二、多个少数民族的舞剧创作开始起步 |
第二节 多样化的新型舞剧结构方式 |
一、《阿诗玛》:“诗化色块结构”与“立体交响式编舞” |
二、《东归的大雁》:回旋曲式的舞剧结构设计 |
三、《妈勒访天边》:舞蹈与意境齐头并进 |
四、《草原英雄小姐妹》:当代视角与多重空间 |
第三节 少数民族文艺会演中多样化的民族舞剧风格呈现 |
一、体现各族人民的文化诉求及共同的文化记忆 |
二、“各美其美”与“多元和谐” |
三、民族舞剧风格多样化不断提升 |
第四章 中国少数民族舞剧对民族文化的认同与把握 |
第一节 少数民族舞剧的“文化自觉”与“他者眼光” |
一、舞剧创作过程中的“文化自觉”与“他者眼光” |
二、舞剧演出过程中的“文化自觉”与“他者眼光” |
第二节 “多元一体”格局下的民族文化认同 |
一、建构中华民族共同体话语 |
二、建构主旋律话语 |
三、建构对外开放话语 |
四、建构少数民族文化传承话语 |
结语 |
附录:中国少数民族舞剧主要作品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2)东蒙古短篇史诗的程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方法、思路及创新点 |
(四)相关概念的阐释 |
一、东蒙古短篇史诗程式中的故事 |
(一)史诗的故事 |
1.四版故事中英雄战斗情况分析 |
2.四版故事中英雄与英雄帮助者受磨难情节分析 |
3.四版故事中神秘的英雄帮助者身份分析 |
(二)从故事到史诗 |
1.相同史诗故事的变异 |
2.由民间故事向史诗的转变 |
二、东蒙古短篇史诗程式化的结构 |
(一)史诗文本对叙事的轻视 |
1.两部史诗的必要叙事诗行所占比例 |
2.东蒙古短篇史诗叙事诗行中的大量的重复诗行 |
3.必要叙事诗行情节与原有故事之间的差异 |
(二)史诗程式化的内容 |
1.与母题相合的程式的变化 |
2.程式化的母题意义初探 |
3.多元化的战争情节与原有故事之间的差异 |
(三)东蒙古短篇史诗的程式化的结构小结 |
三、东蒙古短篇史诗程式化的结构与赞词的比较研究 |
(一)史诗与赞词内容的比较 |
1.东蒙古短篇史诗关于住址的程式与赞词的比较 |
2.东蒙古短篇史诗时间赞与赞词的比较 |
(二)东蒙古史诗程式化的开始赞结构的思维方式与赞词的比较 |
1.开始赞与赞词创编时思维方式推演 |
2.开始赞结构程式化创编的思维方式与赞词的思维结构比较 |
(三)东蒙古短篇史诗程式化结构与赞词结构比较 |
1.东蒙古短篇史诗程式化结构与《玄鸟》《长发》结构比较 |
2.东蒙古短篇史诗程式化结构与《成吉思汗祭词》结构比较 |
3.东蒙古短篇史诗程式化结构与《梨俱吠陀》中部分章节结构比较 |
4.东蒙古短篇史诗程式化结构与《阿维斯塔》中部分章节结构比较 |
四、东蒙古短篇史诗一些特殊的程式化现象 |
(一)东蒙古短篇史诗程式化的情节设置与其民俗学意义 |
(二)东蒙古短篇史诗文本流传变异中的抽象化和象征手法的民俗学意义 |
(三)东蒙古短篇史诗针对程式的修饰所体现出的审美观念 |
(四)东蒙古短篇史诗中豪迈的审美情怀 |
(五)程式化的东蒙古短篇史诗人物形象分析 |
五、东蒙古短篇史诗程式对蒙古族文学的影响 |
(一)对蒙古长篇史诗的影响 |
(二)对蒙古史类作品的影响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3)黄帝神话传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研究对象的界定 |
二、资料来源 |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
四、选题意义与研究述略 |
上编:黄帝神话传说的生成演变 |
第一章 先秦时期黄帝神话传说的形成 |
1.1 以《山海经》为代表的先秦黄帝神话 |
1.1.1 《山海经》中黄帝神话的记录背景 |
1.1.2 《山海经》黄帝神话文本的原始图景 |
1.1.3 先秦其他文献中的黄帝神话 |
1.2 春秋古史中黄帝传说的基本概貌 |
1.2.1 《左传》中的黄帝传说 |
1.2.2 《国语》中的黄帝传说 |
1.3 战国诸子所载的黄帝传说及其特征 |
1.3.1 道家——黄帝“得道者”形象的形成 |
1.3.2 法家——黄帝成为“理想君主” |
1.3.3 杂家——黄帝“圣王”形象的深化 |
1.3.4 纵横家——黄帝战争传说的运用 |
小结 |
第二章 两汉时期黄帝神话传说的繁荣发展 |
2.1 历史传说——《五帝本纪》与黄帝传说的基本定型 |
2.1.1 黄帝传说叙事“母本”的形成 |
2.1.2 《五帝本纪》中黄帝传说的叙事依据 |
2.1.3 黄帝传说的主要情节单元 |
2.2 政治神话——谶纬思潮影响下的黄帝事迹 |
2.2.1 谶纬思潮对黄帝神话的叙事影响 |
2.2.2 纬书中黄帝事迹的神异品格 |
2.2.3 纬书中的黄帝与西王母传说 |
2.3 图像与信仰——汉画像石中的黄帝神话传说 |
2.3.1 非纯粹地“讲故事”与有目的地“绘神画” |
2.3.2 汉画像石中黄帝神话传说的三个系统 |
小结 |
第三章 道教信仰与黄帝神话传说的道教化 |
3.1 道教黄帝信仰及其形象塑造 |
3.1.1 “黄帝”——异端神话崇奉的民间偶像 |
3.1.2 “黄神”——民间阴界的护佑者 |
3.1.3 “中央黄帝”——“中央”从政治空间到宗教空间的转变 |
3.1.4 “道宗”——道教立教与黄帝形象的确立 |
3.2 道教黄帝经典文本的构成 |
3.2.1 托名黄帝的道教言辞 |
3.2.2 道教黄帝传经神话与神灵谱系 |
3.2.3 黄帝仙传类文学的书写 |
3.3 道教经典中黄帝神话传说的叙事类型 |
3.3.1 问道求业 |
3.3.2 黄帝尊师 |
3.3.3 神仙考验 |
3.3.4 神授法术 |
3.3.5 黄帝造物 |
3.3.6 升天成仙 |
3.3.7 黄帝时人 |
小结 |
第四章 俗文学的发展与黄帝神话传说的由雅至俗 |
4.1 宋代史学发展与黄帝神话传说的俗化准备 |
4.1.1 材料的积累:修史之风与黄帝神话传说的古史整理 |
4.1.2 方式的革新:史学新变与黄帝神话传说的俗化契机 |
4.2 早期案头“拟作”文学中黄帝事迹的敷演 |
4.2.1 “谱史于新词”——《廿一史弹词》 |
4.2.2 拟话本之繁兴——《三言》《二拍》 |
4.2.3 “按史”之作——《大唐秦王词话》 |
4.3 章回小说中黄帝叙事的发展 |
4.3.1 历史演义小说中的黄帝形象 |
4.3.2 神魔小说中黄帝事迹的情节演绎 |
小结 |
下编:黄帝神话传说的专题研究 |
第五章 黄帝神话传说中的主流叙事——炎黄二帝叙事 |
5.1 层累建构:炎、黄二帝关系的缘起 |
5.1.1 弟兄身份:炎、黄共名的结构表征 |
5.1.2 神农氏的介入:炎、黄关系的叠加生成 |
5.2 异德之战:黄帝大于炎帝的叙事倾向 |
5.2.1 战争起于炎、黄之际 |
5.2.2 黄帝征战炎帝、蚩尤说 |
5.2.3 炎、黄之战的性质界说 |
小结 |
第六章 君臣治世神话传说的滥觞——黄帝群臣故事 |
6.1 封建统治的样板——黄帝群臣故事与君臣秩序的建立 |
6.1.1 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与“封建国家”的形成 |
6.1.2 “君臣上下”始于黄帝 |
6.2 群臣神话传说产生的学说背景 |
6.2.1 帝道学说与群臣之兴 |
6.2.2 神话圣数哲学与群臣结构 |
6.3 黄帝群臣形象的塑造 |
6.3.1 黄帝群臣的职属类型 |
6.3.2 黄帝群臣的多重身份 |
小结 |
第七章 黄帝神话传说中的女性角色——帝妃与帝女 |
7.1 性别与身份——嫘祖养蚕之功确立的意义探释 |
7.1.1 蚕神与先蚕考论 |
7.1.2 黄帝先蚕身份的生成机制 |
7.1.3 先蚕形象的文化移转 |
7.2 丑貌与德行——嫫母丑妻形象塑造的文化依据 |
7.2.1 “丑”之来源——原始图腾说的影响 |
7.2.2 “丑”之为丑——早期身体美学思想的运化 |
7.2.3 嫫母之丑与方相氏形象的产生 |
7.2.4 嫫母之丑成为独立的文学意象 |
7.3 黄帝三女——被发明的帝女传说 |
7.3.1 元、明、清时期黄帝三女传说演进考 |
7.3.2 黄帝三女传说演变的历史特点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4)日本文化中的猴形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研究现状 |
研究方法与思路 |
第一章 物与图像:日本猴形象的文化大传统 |
第一节 从狩猎对象到崇拜对象、身份象征 |
第二节 民间猴玩具中的文化传承 |
小结 |
第二章 文字书写:有关日本猴的文字编码与早期经典 |
第一节 文字编码的演变:“言灵”信仰与中国古代猿猴观 |
第二节 早期经典中的表述:《日本书纪》中的猴与政治叙事 |
小结 |
第三章 口传文艺:日本说话文学中的猴形象 |
第一节 《日本灵异记》中的猴 |
第二节 《今昔物语集》中的猴 |
第三节 《古今着闻集》中的猴 |
小结 |
第四章 口传文艺:日本“昔话”中的猴形象 |
第一节 《日本的昔话》中的猴 |
第二节 《日本昔话大成1 动物昔话》中的猴 |
第三节 《新版日本昔话手册》中的猴 |
小结 |
第五章 非遗传承:民俗信仰中的日本猴 |
第一节 日本猴与民俗医疗 |
第二节 厩神信仰的传入 |
第三节 日本猴与庚申信仰 |
小结 |
第六章 后代创作:日本近现代文学典型文本中的猴形象 |
第一节 芥川龙之介作品中的猴形象 |
第二节 椋鸠十猴故事中的生态叙事 |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5)藏族机智人物故事与当代小说互文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的方法与思路 |
第一章 藏族机智人物故事与当代小说的主体互文 |
第一节 本土化的生活经验 |
第二节 汲取民间文学资源 |
第三节 主体话语认同 |
第二章 藏族机智人物故事与当代小说的文本互文 |
第一节 叙事结构的互文性生成 |
第二节 人物形象的互文性变异 |
第三节 叙事主题的互文性转化 |
第三章 藏族机智人物故事与当代小说的文化互文 |
第一节 民间文化意象 |
第二节 喜剧性审美特征 |
第三节 永恒的精神追求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6)《三国遗事》文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三国遗事》中神话相关研究 |
1.2.2 《三国遗事》中民间故事相关研究 |
1.2.3 《三国遗事》中诗歌相关研究 |
1.3 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三国遗事》编撰及文学性 |
2.1 一然与《三国遗事》 |
2.2 编撰基础及背景 |
2.2.1 编撰基础 |
2.2.2 编撰背景 |
2.3 特点及文学性 |
第三章 《三国遗事》中的神话 |
3.1 《三国遗事》神话性质 |
3.2 《三国遗事》神话分类 |
3.2.1 民族起源神话 |
3.2.2 建国始祖神话 |
3.2.3 其他国王神话 |
3.2.4 姓氏神话 |
3.3 《三国遗事》神话特点 |
3.3.1 神话与历史的双重性 |
3.3.2 巫俗与动物崇拜信仰 |
3.3.3 帝王诞生异象 |
第四章 《三国遗事》中的民间故事 |
4.1 《三国遗事》民间故事性质 |
4.2 《三国遗事》民间故事分类 |
4.3 《三国遗事》民间故事思想内涵 |
4.3.1 补漏正史,表达民众情感 |
4.3.2 教化百姓,宣传佛教义理 |
4.3.3 弘扬民族精神,谱写民族文化 |
4.4 《三国遗事》民间故事的小说化 |
第五章 《三国遗事》中的诗歌 |
5.1 《三国遗事》中的乡歌 |
5.1.1 乡歌产生背景 |
5.1.2 乡歌性质及分类 |
5.1.3 乡歌解析 |
5.2 《三国遗事》中的赞诗 |
5.2.1 赞诗性质 |
5.2.2 赞诗艺术特色 |
第六章 《三国遗事》与中国文学 |
6.1 《三国遗事》与《搜神记》 |
6.1.1 《搜神记》与《三国遗事》之精怪故事 |
6.1.2 《三国遗事》与《搜神记》的关联及成因 |
6.2 《三国遗事》与《红楼梦》 |
6.2.1 “梦”在《三国遗事》中的表现形式 |
6.2.2 《三国遗事》与《红楼梦》之“梦”的比较 |
6.2.3 “梦”的艺术价值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7)明清祭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祭文的定义和范畴 |
二、相关研究综述 |
三、选题思路、意义与展望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明以前的中国祭文历史回顾 |
第一节 先秦至秦汉的祭文概况 |
第二节 魏晋南北朝至唐代的祭文概况 |
第三节 宋元时期的祭文概况 |
第四节 明以前祭文史小结 |
第二章 明清祭文与国家礼典 |
第一节 国家祀典的祭文书写与收录概况 |
第二节 吉礼祭文 |
一、祭天的祭文 |
二、祭地与社稷的祭文 |
三、祭祀宗庙先祖的祭文 |
四、日月星辰的祭文 |
五、内殿节日祭先的祭文 |
六、劝农之礼的祭文 |
七、岳镇海渎山川的祭文 |
八、动物神的祭文 |
九、城隍神与祭厉的祭文 |
十、历代帝王与三皇的祭文 |
十一、关羽神祀祭文 |
十二、孔圣的祭文 |
十三、祭祀功臣亲信的祭文 |
第三节 凶礼祭文 |
一、皇室的丧葬祭文 |
二、品官士庶的祭文 |
第四节 嘉礼祭文 |
第五节 满族朝廷礼仪中的祭文 |
第三章 明清祭文与专制皇权 |
第一节 谕祭文的频繁化和权威化 |
第二节 宗教化的祭文:青词、道士与政治权力 |
第三节 祭文与封神运动 |
第四节 祭文与满人政权的威信 |
第四章 明清士人的祭文世界 |
第一节 明清士人祭文的文学创作 |
一、明清士人祭文的常见书写形式 |
二、明清士人祭文的文学史特点 |
(一)明代祭文的文学史流变 |
(二)清代祭文的文学史流变 |
第二节 思想史视野下的明清士人祭文 |
一、明清祭文的学术共同体意识建构 |
(一)祭文与理学的“学统”“道统”意识 |
(二)以阳明学为中心的祭文与思想传承情况 |
(三)清代乾嘉学术氛围中的士人祭文 |
二、祭文与儒学面临的挑战:“学禁”和三教会通 |
三、明清之际天主教与中国士人的祭文解读 |
第三节 士人祭文中的政治生涯图景 |
一、明清儒家祭文中的节义现象 |
二、祭文中的士人从政生涯 |
(一)军旅事务 |
(二)荒政与灾患的祈祷 |
(三)治河 |
(四)左迁与流放 |
第四节 士人祭文与生死观念 |
一、自祭文与士人的生死观 |
二、士人祭文与贞烈女性塑造 |
第五章 民间祭文与礼制下移 |
第一节 士人阶层与民间祭文的关系 |
一、民间祭文用典及其内在精神 |
二、士人引导下的民间祭文 |
三、祭文与士人的负面形象:以“错死人”笑话为例 |
第二节 民间日用书籍所见祭文及其礼仪 |
一、日用类书所见民间祭文的类型和特点 |
二、民间日用祭文的礼仪损益 |
(一)祭文中祭品称谓的统一简化 |
(二)祭文与宗族祭祀 |
(三)世俗趣味的墓祭文 |
第三节 祭文与民间俗文化 |
一、祭文的社会节庆风俗 |
二、礼文学的雅俗分合 |
三、祭文与地方社会的信仰 |
四、通俗文学中的祭文:从“歌祭文”引发的思考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8)历史记忆与时代精神的碰撞 ——威廉·福克纳与大江健三郎创作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与选题意义 |
二、福克纳研究综述 |
三、大江健三郎研究综述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怀乡想象与时代精神的碰撞 |
第一节 从“故乡传统”到“异乡体验” |
一、灵感之源:密西西比传说与四国森林峡谷村庄神话 |
二、转折点:异乡体验激发的创作转向与崛起 |
第二节 从“边缘文学”到“世界文学的中心” |
一、“爱恨交织”的美国南方与“暧昧”的日本 |
二、从“个人体验”到“人类共相” |
第二章 殊途同归的现代性主题 |
第一节 身份主题——以《八月之光》和《个人的体验》的比较为例 |
一、身份主题的历史语境 |
二、意象书写中折射出的身份焦虑 |
三、精神危机与道德困境引发的身份逃离 |
四、绝望中人性的闪光——身份觉醒与身份重建 |
第二节 女性创伤主题——历史记忆下悲观与乐观的两极 |
一、福克纳笔下的女性创伤与复仇 |
二、大江健三郎笔下的女性创伤与复原 |
第三节 反战主题——异质文化背景下共通的反战宣言 |
一、战争创伤书写折射出的反战思想——以《士兵的报酬》和《迟到的青年》的比较为例 |
二、异质文化文本中的和平意识——以《寓言》和《广岛札记》的比较为中心 |
第三章 历史记忆与现代主义想象力 |
第一节 意识流构筑的作品迷宫 |
一、绝望中的内心独白:穿越心灵地狱向死而生 |
二、自由联想:潜意识底层的“本我” |
第二节 融合“记忆”与“启示”的叙事时间 |
一、在“闪回”的记忆中洞见历史 |
二、在“时光交错”中警示未来 |
第四章 互文性创作的契合与差异 |
第一节 作品群内的自我指涉 |
一、互文性书写中空间意象的构建 |
二、蛛网式创作中人物的穿梭与再现 |
三、对前文本的利用与改写——重复中凸显出隐喻的力量 |
第二节 跨越时空的文学记忆与互文性创作 |
一、与《圣经》互文中折射出的拯救意识 |
二、与《金枝》互文中凸显出的社会与政治意蕴 |
三、“语言诗化”的互文性创作:小说家与诗人跨时空的对话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大江健三郎主要作品创作年表 |
附录2 福克纳主要作品创作年表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9)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缘起与意义 |
第二节 研究方法、思路与创新点 |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爬梳 |
一、叙事学研究 |
二、“非遗”理论研究 |
三、博物馆展示研究 |
四、“非遗”展示研究 |
第一章 非遗的现代起源及其含义 |
第一节 全球化与现代性视野中的非遗问题 |
第二节 机械复制时代的人文主义转向 |
第三节 文字与技艺——反精英主义的历史书写 |
第四节 地方性与他者 |
第二章 非遗展示的叙事结构 |
第一节 什么是叙事性 |
一、严格定义下的叙事 |
二、叙事的转向:经典叙事学到后经典叙事学 |
三、叙事在非遗展示中的优势 |
第二节 非遗展示叙事的属性 |
一、非遗展示叙事的视角 |
二、非遗展示叙事的语言 |
三、非遗展示的叙事语境 |
第三节 非遗叙事的结构 |
一、非遗叙事的形式结构 |
二、非遗叙事的内容结构 |
三、非遗展示中的叙事元素 |
四、非遗展示叙事中的修辞 |
第四节 叙事性与展示性 |
一、展示中的叙事性 |
二、观众在叙事展示中的角色 |
第五节 非遗展示叙事的独立性 |
第三章 非遗展示叙事的空间性 |
第一节 展览中的叙事性空间 |
一、真实空间下的“空间”概念 |
二、弱强制性 |
第二节 非遗展示叙事中的三个空间线索 |
一、地域空间 |
二、抽象空间 |
三、文本空间 |
第三节 非遗叙事展示中空间的转换方式 |
一、不同媒介之间的转换 |
二、非遗展示的叙事语言 |
三、非遗展示空间的叙事结构 |
第四节 非遗展示叙事空间的构建方式 |
一、文字符号系统 |
二、情景再现 |
三、影视系统 |
第四章 非遗展示叙事中的时间概念 |
第一节 非遗叙事中的“无时间性”与“确正性” |
第二节 非遗叙事展示中的“在场” |
第三节 非遗展示中的叙事转向 |
第五章 非遗展示的叙事策略与时代意义 |
第一节 非遗展示机制与多元主体叙事 |
第二节 非遗叙事中连续性场景的建构策略 |
第三节 参观时间对非遗叙事空间的塑造 |
第四节 现代性视野下的非遗展示与个体叙事 |
第五节 非遗叙事展示与观众之间的联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10)祖先崇拜的故事叙事与信仰实践 ——以湘西花垣板栗村为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缘由 |
1.1.2 研究意义 |
1.2 相关研究综述 |
1.2.1 民间故事与民间信仰互动研究 |
1.2.2 湘西苗族民间信仰研究综述 |
1.2.3 祖先崇拜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思路、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思路与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田野经历和资料来源 |
第2章 花垣板栗村概况 |
2.1 自然环境 |
2.1.1 地理位置 |
2.1.2 生存环境 |
2.2 人文环境 |
2.2.1 历史沿革 |
2.2.2 村落人文 |
第3章 基于实践的祖先崇拜故事 |
3.1 故事来源与生成语境 |
3.2 叙事单元与故事类型 |
3.2.1 创世:人类起源神话 |
3.2.2 迁徙:家族与英雄故事 |
3.2.3 生活仪礼:节日风俗传说 |
3.2.4 精神依托:地名与山神传说 |
3.3 祖先崇拜故事叙事特征 |
3.3.1 多元性 |
3.3.2 地域性 |
3.3.3 功利性 |
第4章 板栗村生活实践中的祖先崇拜 |
4.1 板栗村祖先崇拜信仰对象 |
4.1.1 族群始祖 |
4.1.2 部落英雄 |
4.1.3 家族前辈 |
4.2 祖先祭祀的实践传承与变迁 |
4.2.1 火坑祭家先 |
4.2.2 土地庙祭祖 |
4.3“阿婆毒冬”个案剖析 |
4.3.1 基础:包容和谐 |
4.3.2 目的:服务自我 |
4.3.3 核心:增强凝聚力 |
第5章 祖先崇拜的故事叙事与信仰实践互动 |
5.1 自我不灭:祖先崇拜故事叙事的民俗心理 |
5.1.1 对生命延续的追求 |
5.1.2 不忘艰苦奋斗的精神 |
5.2 文化适应下祖先崇拜的信仰实践 |
5.2.1 民众自觉中的祖先崇拜 |
5.2.2 民俗主义中的信仰实践 |
5.3 故事叙事与信仰实践互动关系 |
5.3.1 故事叙事对信仰实践的现实指导 |
5.3.2 信仰实践对故事叙事的重构意义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校期间科研成果 |
四、民间故事的叙述语言——《祭》的叙事借鉴(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当代少数民族舞剧的历史发展及创作实践研究[D]. 潘力维.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2]东蒙古短篇史诗的程式研究[D]. 海瑞.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9)
- [3]黄帝神话传说研究[D]. 闫咚婉. 山西大学, 2021
- [4]日本文化中的猴形象研究[D]. 孙胜广. 吉林大学, 2021(01)
- [5]藏族机智人物故事与当代小说互文性研究[D]. 范佳. 北方民族大学, 2021(09)
- [6]《三国遗事》文学研究[D]. 穆禹含. 延边大学, 2021(02)
- [7]明清祭文研究[D]. 古宏韬. 武汉大学, 2021(02)
- [8]历史记忆与时代精神的碰撞 ——威廉·福克纳与大江健三郎创作的比较研究[D]. 姜文莉. 吉林大学, 2021(01)
- [9]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叙事研究[D]. 李峰.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21(09)
- [10]祖先崇拜的故事叙事与信仰实践 ——以湘西花垣板栗村为个案[D]. 胡莉. 重庆工商大学, 202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