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平面冲击与地震关系研究

海平面冲击与地震关系研究

一、海平面震荡与地震的关系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张友,李强,郑兴平,厉玉乐,沈安江,朱茂,熊冉,朱可丹,王显东,齐井顺,张君龙,邵冠铭,佘敏,宋叙,孙海航[1](2021)在《塔里木盆地东部古城—肖塘地区寒武纪—奥陶纪台地类型、演化过程及有利储集相带》文中指出基于岩心、岩石薄片和地震资料分析,对塔里木盆地东部(塔东)古城—肖塘台地—盆地过渡区寒武纪—奥陶纪碳酸盐岩台地类型、演化过程及其油气勘探潜力进行了系统研究。从盆地构造演化、岩性特征、地震相特征等方面详细分析了不同时期碳酸盐台地边缘的类型及特征,建立了4种碳酸盐岩台地边缘类型及沉积模式。寒武系纽芬兰统—黔东统肖尔布拉克组—吾松格尔组沉积期为匀斜碳酸盐岩缓坡,有利储集相带为古隆起围斜部位的浅缓坡微生物丘滩;寒武系苗岭统为镶边碳酸盐岩台地,发育加积型丘滩体,有利储集相带为古地貌高点的丘滩体核部及丘坪滩体;寒武系芙蓉统发育弱镶边碳酸盐岩台地,丘滩脊和前积滩体为有利储集相带;下奥陶统蓬莱坝组—鹰山组三段沉积期为远端变陡的碳酸盐岩缓坡,浅缓坡上部的白云石化滩为有利储集相带;中奥陶统鹰山组二段—一间房组沉积期为弱镶边开阔台地,有利储集相带为古地貌高点的泥粒灰岩滩及礁滩相;晚奥陶世演化为淹没台地。受构造运动和海平面变化影响,塔东古城—肖塘台地—盆地过渡区寒武纪—奥陶纪碳酸盐岩台地经历了"缓坡—镶边台地—缓坡—弱镶边开阔台地"的演化过程。苗岭统—芙蓉统镶边台缘带丘滩、蓬莱坝组—鹰山组三段远端变陡缓坡白云石化滩、鹰山组二段—一间房组弱镶边开阔台地颗粒灰岩滩是近期增储上产的3类现实勘探领域,纽芬兰统—黔东统肖尔布拉克组—吾松格尔组匀斜缓坡微生物丘滩、苗岭统—芙蓉统斜坡重力流是2类潜在的风险勘探领域。

孙张振[2](2020)在《高精度地球自转参数预报模型与算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地球自转参数(Earth Rotation Parameters,ERP)是地球观测的重要组成部分,表征着地球自转运动的整体变化,是地球各圈层地核、地幔、地壳、海洋和大气等综合作用的直接反映。ERP包含极移运动(Polar Motion,PM)、世界时(UT1-UTC)和日长变化(LengthofDay,LOD),对卫星精密定轨、深空探测等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是地球参考框架和天球参考框架相互转换的必要参数,特别在空间基准长期维持方面,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现代大地测量技术数据处理的复杂性和各技术间参考基准的不一致性,高精度ERP数据的获取具有几天至几周的滞后,这给人造卫星定轨及深空探测带来了不小的挑战。随着现代大地测量、空间飞行器跟踪等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对ERP长期预报数据和高精度的需求越来越迫切,也使得现有ERP预报算法亟待改进。地球自转与地球环境的变化联系紧密,探索地球自转运动的时变性和内部形成机理对ERP建模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研究周期时变性特征有助于改善ERP建模和外推精度,进而提高ERP的预报精度。为了进一步改进ERP的预报理论与方法,论文从探测ERP固有周期项特性入手,深入分析ERP各分量固有周期项、趋势项等变化特性,提出了一系列ERP预报新算法。主要的研究工作如下:(1)分析了 EOP 08C04与EOP 14C04序列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揭示了 2011年3月两序列在极移Y分量上存在较大跳变的具体原因,并评估了两序列对ERP预报结果的影响。2017年2月1日,IERS发布了最新的地球定向参数序列EOP 14C04,同时EOP 08C04序列仍在继续更新,两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本文首先对两序列之间的一致性进行了评估,揭示了两序列在极移分量上存在一定速率的趋势项偏差,该偏差是由ITRF2014与ITRF2008之间在Z方向上存在-0.1 mm/年的平移速率差异引起的。其次,通过EOP 14C04和EOP 08C04一致性分析,发现极移Y分量在2011年3月至2015年存在较大的跳变现象,这是由2011年日本大地震所致,地震引起日本区域近乎所有地面参考站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偏离,且在之后数年间一直存在地壳形变回弹现象。最后,利用国际上认可的LS+AR模型对两序列ERP进行预报,发现EOP 14C04包含有更多的高频信息,这是因为该序列在解算时,使用的监测站数量更多,监测网更密。(2)基于ERP观测数据对地球自转固有特性进行了深入分析,发现了在极移中存在逆向半周年项,并对其振幅和周期大小进行了确定。地球自转运动并非恒定不变的,它会随着外界环境的变化而产生缓慢变化。本文利用Fourier变换带通滤波(FTBPF)对ERP中的主要周期项进行提取和重构,分析了各周期项对ERP的贡献,发现极移中不仅存在较为显着的逆向周年摆动,还存在着逆向半周年项,并计算给出了其振幅和周期大小。然后,分析了Chandler摆动时变性特征,探测到其在2016年前后衰减至最低状态,这也是自2010年起,其固有极移速率周期性变化不显着的主要因素。此外,在Chandler摆动周期确定时,若基础序列长度不足的情况下,会表现为双频或多频现象,进一步解释了国内外一些学者认为的Chandler摆动具有双频震荡现象。最后,分析了 UT1-UTC/LOD周年项和半周年项的时变性特征,发现UT1-UTC/LOD除了主要含有周年和半周年项外,还含有频带较宽、周期为870天的分量。UT1-UTC/LOD周年项和半周年项振幅变化不大,较为稳定。在UT1-UTC半周年项长期维持在8 ms,周年项长期维持在12 ms;LOD半周年项长期维持在0.12 ms,周年项长期维持在0.2 ms。瞬时周期值随着时间的不同而变化,半周年项变化范围为180-185天,周年项为361-369天。(3)针对极移运动中周期项变化特征,分析了逆向周年项和逆向半周年项对极移预报的影响;同时,进一步分析了不同周期项对UT1-UTC/LOD预报的影响。极移周期项变化较大,且周期项还含有逆向部分,这给极移运动的建模和预报带来了较大难度。本文基于LS+AR模型,探讨了极移中不同周期项对极移预报的影响。结果表明,极移建模中当顾及逆向周年项时,可有效改善极移X和Y分量的预报精度,再顾及逆向半周年项时,可进一步改进极移X分量中期及中长期预报精度。在UT1-UTC/LOD分量,扣除主要的趋势性信息的情况下,其主要包含周年项、半周年项、振幅较小的1/3周年项和频带较宽的870天周期项。系统分析了上述周期项对UT1-UTC/LOD预报的影响,结果表明1/3周年项和870天周年项对UT1-UTC/LOD预报影响较小,这是因为1/3周年项振幅较小,对UT1-UTC/LOD的贡献不大。870天周年项频带较宽,在进行建模时该周期项对其预报结果的影响不大。故在进行UT1-UTC/LOD预报时,可忽略870天周年项和1/3周年项,在不影响预报精度前提下,可显着提高建模效率。(4)顾及ERP近期数据的强相关性和观测数据精度影响,提出一种改进的加权最小二乘与自回归组合预报模型,并分析了 ERP各周期项的时变性对预报精度的影响。LS+AR模型在进行ERP预报时,具有边界拟合精度不高、外推误差偏大的特点,本文基于ERP数据中近期数据对未来趋势具有强相关性的特点,结合ERP观测数据精度,提出了一种顾及观测精度和近期数据强相关性的改进WLS+AR方法。预报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加权方法有效提高了极移分量的预报精度;在UT1-UTC/LOD预报上,改进了中长期的预报精度。同时,鉴于ERP周期项具有时变性,进一步分析了周期时变性对预报精度的影响,即:在进行预报之前首先确定基础序列固有周期的均衡周期,进而更好的模拟ERP的运动特点,以获得更优的外推精度。预报结果表明,当顾及固有周期项的时变性时,大大改善了极移分量的预报精度,尤其是对极移X分量的预报,在中长期预报上其精度提高近 40%。(5)提出了一种附加约束的多项式曲线拟合、加权最小二乘和自回归联合预报方法(PCF+WLS+AR),大大提高了 UT1-UTC预报的精度和可靠性。多项式曲线拟合(PCF)可以较为精确描述UT1-UTC趋势项,但在PCF外推时具有发散特性,需要优选适合外推的PCF阶数。本文根据UT1-UTC周年变化特点,设计了周年约束和区间约束的方法来优选PCF阶数。结果表明,附加约束的PCF+WLS+AR组合预报模型可获得更好的UT1-UTC预报精度,尤其是在中长期预报上,其精度改善近30%。(6)将IGS极移速率观测值加入到极移预报,大大提高了极移的近实时预报精度;同时将LOD和AAM观测值加入到UT1-UTC分量建模和预报,有效改进了 UT1-UTC近期预报精度。极移速率是IGS提供的一种ERP产品,该产品根据GNSS技术测定,包含极移和极移速率,精度较高。极移运动与IGS极移速率具有较强的相关性,本文尝试将IGS速率加入到极移预报中,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顾及IGS极移速率的WLS+MAR极移预报模型。预报结果表明,极移速率的加入大大提高了极移的近实时预报精度(1-5天)。类似的,对于UT1-UTC分量,LOD可认为是UT1-UTC的速率,同时AAM与UT1-UTC之间也具有强相关性,本文将LOD和AAM引入到UT1-UTC的建模和预报中。结果表明,LOD和AAM的加入,有效改善了UT1-UTC的近期预报精度。

肖飞[3](2020)在《华北地台中东部寒武系层序地层与岩相古地理研究》文中认为华北地台寒武系碳酸盐岩发育,具有良好的油气储集潜力和巨大的勘探前景。对碳酸盐岩时空展布和演化认识的局限性,限制了早古生代潜山内幕等深部油气藏的勘探。本文以华北地台中东部寒武系为研究对象,综合露头、岩心、测录井、地震、薄片和元素地球化学等资料,建立了寒武系层序地层格架,以层序格架为约束,恢复了寒武系沉积相带展布特征和演化过程,并探讨了沉积层序发育的主控因素。寒武系由多个向上变浅的开阔型和局限型米级旋回叠置而成,垂向上构成进积型与退积型叠置样式。在不整合面、岩相转换面和古岩溶面等典型层序界面识别的基础上,综合米级旋回叠置样式的转换面和地球物理响应,确定了三级层序界面和最大海泛面,将研究区寒武系划分为7个三级层序。SQ1对应昌平组(朱砂洞组、府君山组),SQ2对应馒头组,SQ3对应毛庄组,SQ4对应徐庄组和张夏组,SQ5对应崮山组,SQ6对应长山组,SQ7对应凤山组。建立了寒武系层序地层格架,每个三级层序由海侵体系域和高位体系域构成,横向连续性较好。寒武系主要发育泥晶灰岩、鲕粒灰岩、生屑灰岩、砂屑灰岩、砾屑灰岩、藻黏结泥晶灰岩、叠层石灰岩、灰泥丘、白云岩、泥页岩、砂岩、泥质灰(云)岩和角砾岩等14种主要岩石类型。基于不同岩性组合和米级旋回垂向叠置,研究区识别出潮下低能带、潮下藻席、潮上泥坪、颗粒滩、临滨、风暴沉积和台内盆等7种主要亚相类型。在层序地层格架约束下,优选体系域内部地层厚度占比超过30%的亚相类型作为优势亚相,利用优势亚相组合方法恢复了各体系域沉积环境。建立了寒武系“局限内缓坡—混积陆棚—开阔缓坡—镶边台地”垂向沉积演化模式。华北地台中东部寒武系层序发育和沉积展布特征受全球海平面变化、台地内构造背景、古温度、古盐度、水体氧化还原性、风暴作用和陆源物质供给等因素共同影响。全球海平面变化和台地内构造活动共同控制了三级层序发育,其中SQ1和SQ5属于构造层序。郯庐断裂及衍生台内断裂活动控制了台内盆的发育和展布;风暴主要沿北东—南西和南东—北西向作用于研究区,造成浅水碳酸盐岩二次沉积;古气候和陆源碎屑输入影响了海平面变化、沉积物类型和分布特征。

秦琳[4](2020)在《末次冰期以来南海北部沉积记录的陆架风化与有机碳埋藏》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大陆边缘盆地是大陆风化剥蚀产物的主要沉积汇,是揭示风化-碳埋藏过程和机制的天然实验室。本研究基于南海东北部台西南盆地TWS-1和珠江口ZK20岩心沉积物的AMS14C测年、陆源物质堆积速率、粘土矿物组成和结晶学特征、粒度参数、元素地球化学和有机碳-总氮含量和稳定碳同位素等的分析,揭示了末次冰期23 ka BP以来以来台西南盆地沉积物源、硅酸盐风化和陆源有机碳埋藏的演变历史及驱动机制。通过对TWS-1站位沉积物Sr-Nd同位素组成和粘土矿物学特征进行分析,并结合浅地层剖面中观测到的埋藏古河道和海底峡谷,明确了台湾是研究站位末次冰期和全新世沉积物的主要物源。基于K/Al、高岭石/伊利石和Rb/Sr等风化指标,重建了23 ka BP以来TWS-1岩心记录的源区化学风化历史,揭示冰期时化学风化强度明显高于全新世,暗示冰期低海平面时期陆架沉积物发生了再次风化。末次冰期期间,海平面与现在相比下降最大约120 m,陆架广泛暴露。南海北部地处热带,其冰期适宜的温度和降水及充分的风化时间,使得暴露陆架上的松散沉积物发生再次风化。因此,证实冰期热带陆架风化是冰期-间冰期碳循环一个被忽略的重要机制。研究站位的有机碳-总氮含量及有机碳同位素特征与潜在物源对比表明,台湾是研究区陆源有机碳的主要物源,相对海源其贡献比例约为58%,陆源物质可能主要通过海底峡谷水道和低海平面时期陆架河流输入。重建的陆源有机碳通量在末次冰消期早期(19-13 ka BP)和中全新世(7-4 ka BP)期间有两个峰值,分别约0.16 g/cm2/ky和0.09 g/cm2/ky。综合分析表明,二者分别受控于冰期低海平面时期增强的陆架风化剥蚀和全新世季风强盛期降水驱动的台湾大陆剥蚀。我们的工作暗示冰期-间冰期循环中海平面和季风分别驱动的大陆边缘有机碳埋藏可能对全球碳循环和大气CO2浓度演变有重要影响。

马明[5](2020)在《鄂尔多斯地区早古生代构造演化特征及其动力学背景》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在基于大量地震资料、钻井资料、野外资料和测试分析资料的基础上,以“动态、综合、整体”思想为指导,运用构造解析、盆山耦合等分析技术对中央古隆起形成演化过程、鄂尔多斯地区早古生代构造特征及其演化、沉积-古环境对构造演化的响应特征和深部动力学背景进行研究,取得以下认识:中央古隆起主要形成于早古生代,其演化过程可分为五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早寒武世,受前寒武古构造影响,中央古隆起雏形显现;第二阶段为中、晚寒武世,中央古隆没有发生强烈隆升,中央古隆起范围内发育中上寒武统,在晚寒武世末期,中央古隆起有所隆升;第三阶段为早奥陶世,受寒武纪末期至早奥陶世怀远运动影响,早奥陶世中央古隆起隆升幅度较大,古隆起顶部无下奥陶统发育;第四阶段为中奥陶世,中央古隆起隆升强度下降,逐渐变为一水下隆起;第五阶段为晚奥陶世,受加里东运动影响,中央古隆起大规模隆升,下伏地层遭受剥蚀,仅在盆地西、南缘有上奥陶统发育,至此中央古隆起定型。鄂尔多斯地区下古生界断裂发育,根据断裂的平面展布特征,可将断裂分为NE向、NW向、近SN向和近EW向四组。根据断裂的展布规模,可将断裂分为二级、三级、四级和五级断裂四个级别,二级、三级断裂对四级、五级断裂具有控制作用,断裂在平面上有羽状和帚状两种组合方式。鄂尔多斯地区西、南缘发育伸展构造样式、挤压构造样式和反转构造样式,构造样式空间分布具有“垂向分层”特征,与盆地演化阶段对应。伸展构造样式发育于中新元古界、寒武系和奥陶系下部,向上变形程度降低,挤压构造样式发育于上奥陶统中。基于最新资料,认为在鄂尔多斯地区怀远运动发育时限应从晚寒武世末开始显现,直至早奥陶世末,整个怀远运动分为两幕完成,第一幕为晚寒武世末,早奥陶世初,第二幕是早奥陶世末。鄂尔多斯地区早古生代沉积序列形成受构造特征影响显着,中央古隆起形成演化对一些特征性的沉积建造发育也有影响。通过Sr/Cu和CIA指标分析了鄂尔多斯地区西、南缘早古生代古气候和风化程度特征及其对构造演化的响应,发现西、南缘早古生代大多数时期气候以湿温气候为主,但存在两个气候从湿温变为干热的极性变化阶段,分别是晚寒武世至早奥陶世,和中奥陶世至晚奥陶世,与盆地演化阶段相对应,推测是对怀远运动和加里东运动的响应。鄂尔多斯地区早古生代动力学背景存在时空差异性,寒武纪—中奥陶世,南缘和西缘中、南段动力学背景主要受秦岭洋影响,构造环境为被动大陆边缘环境,西缘北段这一时期主要受北祁连洋影响,受北祁连洋开始双向俯冲的影响,阿拉善南缘及鄂尔多斯西缘北段构造属性主要表现为岛弧环境;晚奥陶世,南缘和西缘中、南段,秦岭洋已完全关闭,二郎坪弧后盆地正式形成,构造环境为主动大陆边缘环境,在西缘北段这一时期,从中祁连地块至阿拉善地块,发育典型的沟-弧-盆地体系,构造背景也为主动大陆边缘环境。

闫慧慧[6](2020)在《塔西南地区新元古代构造演化及对黑色泥岩的控制作用》文中研究指明新元古代是全球构造演化的重要时期,该时期经历了Rodinia超大陆的聚合-裂解、多期次的火山活动、低纬度的冰期和全球氧化事件。塔里木板块西南缘广泛出露的前寒武地层为新元古代构造演化以及Rodinia超大陆的重建提供了基础。同时,对塔西南地区进行深入地研究,有助于了解南华-震旦系盆地构造格局、沉积演化和地貌特征,并且这样的基础研究对于寻找各种矿产资源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主要以塔里木板块西南缘恰克马克列克地区为目标区,通过对野外露头、钻井以及地震资料的综合分析,结合前人相关研究成果,初步得出了恰克马克列克组的最大沉积年龄,建立了南华系物源供给模式,明确了塔西南构造演化模式,恢复了塔里木板块在Rodinia超大陆中位置,探讨了塔里木盆地新元古代烃源岩的形成机制。采用同位素年代学和地球化学对来自恰克马克列克组沉积物中的碎屑砂岩进行研究,目的是理清塔里木板块的构造演化事件。通过对565个U-Pb协和年龄与Hf同位素的分析,发现了塔里木盆地具有太古代基底,并且结合火成岩等事件研究证明了塔里木板块与扬子、西昆仑等板块经历了相同的构造演化。最古老的年龄段3000-2433 Ma代表了塔里木克拉通结晶基底的形成;2396-2076 Ma和2006-1646 Ma锆石可能分别与Columbia超大陆的聚合和裂解有关;972-675 Ma的最年轻年龄群分别对应于Rodinia超大陆的聚合或裂解。同时恰克马克里克组的最年轻的锆石年龄代表了恰克马克列克组最大的沉积年龄,最大的峰值年龄为760Ma。结合岩石地球化学以及沉积特征进一步认为塔西南地区晚新元古代可能存在被动大陆边缘环境。在对塔西南地区物缘的辨别中,发现塔里木板块西南缘物源具有双向性,主要物源与西昆仑板块的库地双峰式火山岩同源,而少部分是经过长距离搬运的古老物源。在对塔西南地区黑色泥岩分析中,首次发现了库尔卡克组烃源岩,烃源岩TOC分布范围在0.14-1.62%,Ro平均值为1.83。在明确塔里木盆地新元古代受Rodinia超大陆裂解影响的大背景下,并且结合塔里木盆地相关地震数据认为晚新元古代黑色泥岩主要受控于裂谷发育情况、冰期事件以及古环境,此外,在地震资料的辅助下,预测了晚新元古代黑色泥岩的分布范围。

张志垚[7](2020)在《西湖凹陷P井区平湖组沉积微相及优势储层分布规律研究》文中提出西湖凹陷P井区位于西湖凹陷西部斜坡带中部的平湖构造带内,是一个新开发的含油气井区,目的层段为始新统平湖组,面积约为340km2,处于勘探开发的早期阶段,存在沉积环境认识不清,有利砂体认识不明等问题,对勘探开发造成了一定的困难。本次研究以P井区平湖组为主要研究对象,以井区内钻探的7口井的岩心详细观察与描述资料为基础,对研究区发育的岩石相类型进行了精细划分,综合利用岩石学、岩石相组合、测井、分析化验,三维地震等资料,分析研究区发育的沉积微相类型,并总结了沉积模式。同时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对P井区优势储层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对优势储层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总结。研究对P井区沉积环境的判别及下一步油气勘探有一定的指导作用。研究结果表明:(1)本区平湖组岩性主要为泥岩、粉细砂岩及砂岩,含有少量砾岩,颜色以灰色、深灰色为主,沉积构造丰富,可见冲刷构造、块状层理、交错层理、平行层理等沉积构造,同时发育代表潮汐作用的双黏土层、潮汐层偶较为发育,反映沉积时存在潮汐的影响。(2)平湖组主要发育潮汐影响三角洲及潮坪两种沉积相,划分为三角洲前缘、前三角洲、潮间带3种沉积亚相,可进一步划分为水下分流河道、河口沙坝、分流间湾、席状砂、前三角洲泥、泥坪、潮汐水道、混合坪等8种沉积微相。(3)沉积体系表现为潮汐影响三角洲-潮坪的沉积模式,由西部海礁隆起提供物源,由西向东入海形成三角洲沉积,潮坪沉积在三角洲两侧发育。(4)储层孔隙度在10%-17%之间,渗透率在18×10-3μm2-61×10-3μm2之间,主要为低孔、中低渗储集层,不同岩石相、沉积微相物性存在一定的差异。岩石相中块状层理(含砾)砂岩相物性最好,交错层理(含砾)砂岩相物性次之,平行层理砂岩相物性最差。沉积微相中水下分流河道物性最好,潮间带次之,潮汐水道与席状砂较差。(5)优势储层的发育受到沉积作用与压实作用的影响,砂体较厚且分布范围较广的同生断层上盘可能成为优势储层发育的有利区域。

曹子颜[8](2020)在《川南—黔北地区寒武系娄山关群沉积与储层特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初步研究表明,川南地区寒武系内及下部发育多套烃源岩,研究区临近震旦纪-早寒武世发育的绵阳-长宁古裂陷槽南段,发育深大断裂带,可以为油气运移提供有效的运输通道。娄山关群位于寒武系顶部,沉积了巨厚的白云岩,发育多段储层,成藏条件优越。因此,川南-黔北地区寒武系娄山关群在将来有望成为勘探重点,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本文利用野外露头、岩石薄片、分析测试以及测井数据等基础资料,以碳酸盐岩沉积学为指导,采用野外和室内、宏观和微观、井下和露头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综合前人成果认识,对川南-黔北地区寒武系娄山关群地层展布、沉积相、储层特征、成岩作用、储层受控因素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区娄山关群地层厚度由西北往东南方向逐渐增厚,平均地层厚度在600米左右,受沉积古构造和构造运动抬升剥蚀的影响,区内地层表现为“一厚多薄”的特点,即威信-金沙-遵义一带地层厚度在800~1000m,为区内地层厚度最大的区域,其余地区地层厚度主要在300~600m之间变化。娄山关群沉积早期曾发生过一次短暂而快速的海侵,造成δ13C同位素显着正漂移,而后伴随次级海平面高频震荡开始缓慢海退。娄山关期主要为温暖或炎热的亚热带气候,温度变化幅度不大,成岩流体为盐度较大的海水,局部为咸化海沉积,水动力条件强弱不定,总体为低能还原的海相沉积环境。娄山关群纵向岩性、层厚、颜色多变,根据野外剖面观察和薄片鉴定结果,综合研究认为娄山关群可划分为4类岩相,根据岩性组合和岩相特征,将娄山关群自下而上划分为娄山关群一段和娄山关群二段。研究区娄山关群属于浅海局限台地沉积建造,发育台坪、局限泻湖和台内滩3类次级环境单元,并可进一步划分出砂屑滩、鲕粒滩等13类沉积微相。娄山关群储层主要发育在颗粒白云岩与晶粒白云岩中,粒间溶孔、粒内溶孔和晶间溶孔等次生孔隙是储层主要储集空间类型,基质孔隙度1%~4.74%,平均孔隙度为3.75%,基质渗透率主要在0.0046m D~15.3m D之间,平均渗透率为1.381m D,储层整体表现为低孔-低渗的特征。储层孔隙结构以中孔细喉为主,主要发育Ⅲ类储层,Ⅰ类和Ⅱ类储层相对较少,以孔隙型储层为主,还发育少量的裂缝-孔隙型储层。娄山关群白云岩主要有白云化作用、泥晶化作用、胶结作用、溶蚀作用、充填作用、压实与压溶作用、硅质交代和构造破裂作用等8种成岩作用类型。其中白云化作用、溶解作用和构造破裂作用是储层发育的主要建设性成岩作用。娄山关群储层发育控制因素较为复杂,研究认为储层发育主要受控于沉积相带、成岩作用和构造运动,其中沉积相带控制性最为明显。沉积相带控制了研究区娄山关群储层的岩性特征、孔隙空间类型及物性特征,为建设性成岩作用的进行奠定了基础,因而沉积相带是娄山关群储层发育的关键所在。

于晓晓[9](2019)在《滦河三角洲全新世沉积特征与演化》文中研究表明三角洲是海洋与陆地交互作用的枢纽,其丰富的沉积物记录了海平面变化、气候变化、沉积动力、新构造运动和人类活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本研究首先对现代滦河水下三角洲沉积物输运的粒径趋势和沉积动力进行了研究。之后,重建了该地区全新世以来的环境演化。嗣后,建立了七里海沙坝的地层序列和沉积记录,描述了七里海沙坝的演化过程,并探讨沉积物供应和气候变化在沙坝发育过程中的影响。基于以上认识,结合滦河三角洲地区其他钻孔数据,对全新世滦河三角洲的演化过程进行了讨论,识别了三个次级三角洲体和一个冲积扇,并在深入分析历史资料的基础上,探讨了海平面变化、气候变化、新构造运动和人类活动对全新世滦河三角洲演化的影响。现代滦河水下三角洲5m以浅的北部地区输运趋势为东北方向,指示滦河三角洲对北部砂质海岸的沉积物供应,南部地区粒径输运趋势为西南方向,中部河口地区具有垂直向海输运的趋势。5~15m水深区域输运趋势整体为西南方向,且趋势较其他区域更强。15m以深南部区域输运趋势为西南方向,北部为东北方向。结合粒径输运趋势与实测潮流分析表明,粒径输运趋势具有较高的可信性,特别是在粉砂和黏土含量较高的地区,反映了滦河水下三角洲沉积物输运主要受潮流控制,5m以浅地区受河流影响较大。然而,粒径输运趋势仅能较好的解释潮流和河流的影响,对于波浪、地形、残留沉积和人类活动影响,受研究的局限性未能很好的揭示。现代滦河三角洲地区全新世早期的海侵沉积和全新世中期的正常滨浅海沉积发育较差。前三角洲H2孔详细的岩性、测年、粒度、有孔虫、孢粉资料分析表明,晚更新世-全新世初期该地区为发育草原植被的开阔平原环境,全新世中晚期发育正常的滨浅海沉积,但来自物源供应的沉积物较少,孢粉组合与海岸砂质地区和秦皇岛浅海地区相似。之后,发育厚层的混合沉积,陆相性自下而上减弱,混合层可能是1978年唐山地震所引起。混合层之上沉积有现代滦河的前三角洲沉积,具有包卷层理和部分陆相的薄层。浅地层识别了滦河三角洲地区发育的宽度在1~2 km、高度在3~4m、间距在1.5~2.2 km的多道沙堤。七里海地层下伏晚更新世河流相和湖泊相沉积,部分钻孔可见潮汐通道和涨潮流三角洲沉积,并发育快速沉积的潮滩相和盐沼相,上覆海岸沙丘沉积。沙坝形成于约7 cal kyr BP,之后保持稳定,并在~3.6 cal kyr BP进入快速发育时期,2.10~1.65 cal kyr BP,泻湖快速充填,沙坝规模快速扩大。616 cal yr BP之后,海滩砂在风力作用下向沙坝快速堆积,形成了海岸沙丘。~3.6 cal kyr BP,燕山地区气候变干冷,植被类型由栎属-松属-蒿属退化为松属-栎属-蒿属,降水减少和植被退化共同导致滦河更加容易改道,滦河的向东迁移造成物源供应增加,给七里海沙坝的发育提供了物质基础。小冰期增强的东亚冬季风导致气候更加干冷,七里海沙坝植被退化为荒漠草原型,强大的风力将海滩砂吹扬至沙坝并直接掩埋了沙坝后侧的盐沼。现代滦河以北沉积厚层的晚更新世-全新世初期河流相沉积,属滦河在13.2~11.2 cal kyr BP形成的冲积扇,曹妃甸三角洲体可能形成于8~7 cal kyr BP时期,南堡地区发育全新世高海平面以来形成的海相突出的三角洲体,王滩三角洲形成于~3.6 cal kyr BP以来,与七里海沙坝的快速发育时期相吻合。历史资料表明,滦河在历史时期长期以至少两条较大分流河道的形式入海,东侧河道在现今河道以西的老米沟附近,西侧河道基本位于大清河-小清河之间。历史时期改道频繁,流路范围基本位于现今滦河-溯河之间,主要由于洪水泛滥而引起。其中,海平面变化、气候变化、新构造运动和人类活动均对全新世滦河三角洲演化及历史时期滦河河道变迁具有重要影响。

李蒙[10](2019)在《鄂尔多斯西缘奥陶纪沉积与构造演化研究》文中提出鄂尔多斯西缘毗邻古亚洲洋构造域、祁连构造域和秦岭构造域,横跨多条构造带,一直是地质研究中的难点区域之一。研究区主要涉及鄂尔多斯地块、阿拉善地块、阴山地块、北秦岭地块和北祁连构造带几个重要构造单元的沉积构造演化过程,各构造带的相互作用共同控制着鄂尔多斯西缘奥陶纪沉积与构造时空演化过程。奥陶纪是鄂尔多斯西缘重要的构造演化阶段,晚寒武世至早奥陶世、晚奥陶世晚期两期重要的构造事件将西缘奥陶纪的沉积演化与寒武系和上古生界明显区分开来,使得西缘奥陶纪沉积构造演化过程具有很好的区域对比关系,对西缘早古生界与晚古生界之间的重大构造演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鄂尔多斯西缘奥陶纪分别经历了早奥陶世冶里期、亮甲山期,中奥陶世马家沟期和晚奥陶世峰峰期、平凉期及背锅山期几个演化阶段。冶里期、亮甲山期主要在研究区南部发育环陆云坪和云灰坪沉积,中北部则为隆升剥蚀区;马家沟期发育局限-开阔台地沉积、开阔海台地沉积,北部存在伊盟古陆,南部为镇原隆起;峰峰期发育开阔海台地沉积、台地前缘与礁滩沉积和大陆斜坡沉积;平凉期发育开阔海台地沉积、台地前缘沉积和大陆斜坡-深水海槽沉积,此时鄂尔多斯地块内部已经隆起为剥蚀区;背锅山期只在研究区南缘发育开阔海台地沉积和台地前缘斜坡沉积。通过锆石定年分析、沉积演化规律以及区域构造背景对争议地层重新进行了厘定,研究认为背锅山期沉积于晚奥陶世末期,平凉组及其西缘乌拉力克组、拉什仲组、公乌素组沉积于晚奥陶世早中期,峰峰组沉积于晚奥陶世早期,香山群沉积于米钵山组之后,与米钵山组一同置于晚奥陶世。根据研究区中上奥陶统沉积物源研究认为晚奥陶世沿古城子-牛首山-平凉两侧物源岩性、构造背景、源岩时代以及沉积特征存在明显差异,该区域可能是混源的主要区域。鄂尔多斯地块西部与走廊过渡带东部、阿拉善地块东部沉积物源存在一定差异。阿拉善地块东部与走廊过渡带东部受北祁连构造带物源的影响明显,鄂尔多斯地块西部南北两侧物源存在差异,北侧(桌子山一带)中晚奥陶世受伊盟古陆和阿拉善地块东北部古隆起物源的共同影响,乌拉力克组沉积之前以伊盟古陆为主,之后以阿拉善地块东北部物源为主;南侧(余探1井以南)受北秦岭构造带的影响为主。由此推测,中奥陶世晚期阿拉善地块、走廊过渡带与鄂尔多斯地块之间开始产生分割性海槽,海槽自北向南呈现“V”字形开口,洋盆在研究区中南部主要沿青龙山-石板沟东测、平凉地区西侧一线分布。志留纪阿拉善地块、走廊过渡带与鄂尔多斯地块之间的分割海槽逐渐消失,青龙山-石板沟-平凉两侧的较粗粒物质开始汇集。阿拉善地块与鄂尔多斯地块之间在中晚奥陶世形成开口向南的局限海槽,短暂存在之后该海槽在早志留世基本消失,消失过程中两地块并没有发生明显的碰撞过程,可见二者之间没有经历过长距离分离,更没有形成具备洋壳的海洋,也就不存在碰撞拼合的问题。鄂尔多斯南部沉积演化及物源演化过程与北秦岭北向移动拼合有很好的耦合关系,南部早中奥陶世由台地沉积演变为台地边缘斜坡沉积,与二郎坪弧后盆地南向俯冲引起的区域沉降有关,中晚奥陶世台地边缘斜坡进一步发展为大陆边缘斜坡,与俯冲带持续北移引起的区域沉降不断增加有关,之后背锅山期北秦岭地块开始接触拼合,沉积相也由平凉期的大陆斜坡相转变为背锅山期的台地前缘斜坡相,至晚奥陶世晚期唐王陵期二者基本拼合,并形成了一套唐王陵砾岩为特征的近缘沉积体系。鄂尔多斯西缘晚寒武世至早奥陶世的隆升与阿拉善地块、鄂尔多斯地块北部被动陆缘转变为主动陆缘有关,早奥陶世与中奥陶世南部短暂的沉积间断很可能是二郎坪弧后盆地东部闭合引起的,中奥陶世马家沟期西部古隆起是在继承早奥陶世古地理基础上西缘发生一定程度沉降形成的。中晚奥陶世之交西缘古地理面貌的明显改变与北祁连岛弧北侧的洋盆俯冲有关,持续俯冲拖拽与俯冲带的北移导致走廊过渡带与鄂尔多斯地块西部的不断沉降,斜坡逐渐陡倾,水体逐渐加深,早期的古隆起对西缘下沉起到了一定阻隔作用,阻挡了西缘下沉区域的东向扩展。晚奥陶世中晚期鄂尔多斯地块开始发生整体隆升,这次隆升首先受古亚洲洋南侧事件影响,随后北秦岭地块和北祁连岛弧逐渐北向拼合,并控制南部区域,最终造成整个鄂尔多斯地块及西缘地区隆升成陆,结束了西缘奥陶纪沉积与构造演化的整个阶段。

二、海平面震荡与地震的关系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海平面震荡与地震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塔里木盆地东部古城—肖塘地区寒武纪—奥陶纪台地类型、演化过程及有利储集相带(论文提纲范文)

1 地质背景
2 台地边缘类型及特征
    2.1 寒武系纽芬兰统—黔东统肖尔布拉克组—吾松格尔组匀斜碳酸盐岩缓坡
        2.1.1 岩性特征
        2.1.2 地震相特征
        2.1.3 岩相古地理及有利储集相带预测
    2.2 寒武系苗岭统—芙蓉统镶边台地
        2.2.1 寒武系苗岭统岩性及地震相特征
        2.2.2 寒武系芙蓉统岩性及地震相特征
        2.2.3 岩相古地理及有利储集相带预测
    2.3 下奥陶统蓬莱坝组—鹰三段远端变陡碳酸盐缓坡
        2.3.1 岩性特征
        (1) 后缓坡
        (2) 浅缓坡
        (3) 深缓坡
        (4) 盆地相
        2.3.2 地震相特征
        2.3.3 岩相古地理及有利储集相带预测
    2.4 中奥陶统鹰二段—一间房组弱镶边开阔台地
        2.4.1 岩性特征
        2.4.2 地震相特征
        2.4.3 岩相古地理及有利储集相带预测
    2.5 上奥陶统吐木休克组淹没台地
3 台地类型演化过程及有利相带评价
    3.1 台地类型演化过程
        3.1 匀斜缓坡阶段
    3.2 局限镶边台地阶段
    3.3 远端变陡缓坡阶段
    3.4 弱镶边开阔台地阶段
    3.5 淹没台地阶段
4 有利储集相带评价
    (1) 镶边台缘带丘滩
    (2) 缓坡白云石化滩
    (3) 弱镶边开阔台地颗粒灰岩滩
    (4) 匀斜缓坡微生物丘滩
    (5) 斜坡重力流
5 结论及建议

(2)高精度地球自转参数预报模型与算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写表格列表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极移运动特性研究现状
        1.2.2 地球自转速率运动特性研究现状
        1.2.3 地球自转参数预报研究现状
    1.3 地球自转运动现存主要问题
    1.4 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章节安排
    1.5 本章小结
第2章 地球自转运动基础
    2.1 地球自转运动
        2.1.1 地球自转研究
        2.1.2 地球自转参数的测定手段
        2.1.3 地球自转参数观测序列
    2.2 地球自转运动的多尺度变化
        2.2.1 极移运动
        2.2.2 地球自转速率/日长变化
    2.3 影响地球自转运动的特殊因素
        2.3.1 大气角动量
        2.3.2 海洋角动量
        2.3.3 地震对地球自转的影响
    2.4 地球自转参数预报理论
        2.4.1 LS+AR预报模型
        2.4.2 顾及外部因素的组合预报理论
    2.5 地球自转参数预报精度评估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不同基准框架下地球自转参数特性差异分析
    3.1 不同框架下ERP参数序列
        3.1.1 国际地球参考框架
        3.1.2 地球自转参数综合
    3.2 地球自转参数数据预处理
        3.2.1 跳秒数据预处理
        3.2.2 潮汐项预处理
    3.3 EOP 08C04和EOP 14C04的一致性
        3.3.1 ERP对卫星定轨影响
        3.3.2 EOP 08C04和EOP 14C04的一致性
    3.4 EOP 14C04与EOP 08C04的比较分析
        3.4.1 ERP数据说明
        3.4.2 极移运动对比分析
        3.4.3 UT1-UTC/LOD对比分析
    3.5 基于EOP 14C04和EOP 08C04的ERP预测精度分析
        3.5.1 LS+AR预报模型ERP各分量基础设计
        3.5.2 ERP预报结果分析
        3.5.3 高频项数据分析及对ERP预报结果的影响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地球自转运动固有周期特性分析
    4.1 极移运动时变特性
        4.1.1 极移运动时变性研究进展
        4.1.2 Fourier转换带通滤波
        4.1.3 极移主要周期项探测及时变性分析
    4.2 UT1-UTC/LOD时变特性
        4.2.1 UT1-UTC/LOD时变性研究进展
        4.2.2 多项式曲线拟合在UT1-UTC/LOD趋势拟合中的应用
        4.2.3 UT1-UTC/LOD主要周期项探测及时变性分析
    4.3 ERP固有周期项不同对预报精度的影响
        4.3.1 极移逆向摆动对预报的影响
        4.3.2 UT1-UTC/LOD固有周期项对预报精度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ERP预报改进算法
    5.1 改进的LS+AR预报算法
        5.1.1 LS+AR模型特点
        5.1.2 顾及近期数据特性的ERP预报算法改进
        5.1.3 预报结果比较与分析
    5.2 顾及ERP固有周期时变性的预报算法
        5.2.1 ERP不同时段整体周期项变化
        5.2.2 预报结果比较与分析
    5.3 多项式曲线拟合在UT1-UTC预报中的应用
        5.3.1 多项式曲线拟合UT1R-TAI建模分析
        5.3.2 多项式曲线拟合在UT1-UTC外推中的应用
        5.3.3 约束多项式曲线拟合与WLS+AR组合预报模型
        5.3.4 PCF+WLS+AR预报模型算法流程
        5.3.5 预报结果比较与分析
    5.4 ERP预报精度外部比较
        5.4.1 极移预报比较与分析
        5.4.2 UT1-UTC预报比较与分析
    5.5 本章结论
第6章 ERP近期预报的改进
    6.1 顾及极移速率的极移预报改进算法
        6.1.1 顾及极移速率的极移预报背景
        6.1.2 IGS极移速率
        6.1.3 IGS极移速率与C04系统性偏差比较
        6.1.4 IGS极移速率固有周期项分析
        6.1.5 顾及IGS极移速率的极移预报分析
    6.2 UT1-UTC/LOD近期预报的改进
        6.2.1 UT1-UTC/LOD组合预报模型
        6.2.2 UT1-UTC/LOD预报结果分析
    6.3 顾及大气角动量的UT1-UTC短期预报
        6.3.1 UT1-UTC/LOD与AAM相关性
        6.3.2 AAM/LOD/UT1-UTC组合预报
        6.3.3 UT1-UTC预报结果分析
    6.4 本章结论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工作总结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3)华北地台中东部寒武系层序地层与岩相古地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与意义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1.2.1 碳酸盐岩层序地层研究现状
        1.2.2 旋回地层学研究现状
        1.2.3 碳酸盐岩岩相古地理研究现状
        1.2.4 研究区研究现状
        1.2.5 存在问题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案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案
    1.4 实物工作量
    1.5 主要成果与创新点
        1.5.1 主要成果
        1.5.2 创新点
2 区域地质概况
    2.1 研究区范围
    2.2 构造演化背景
    2.3 地层发育特征
3 层序地层格架建立
    3.1 米级旋回
        3.1.1 分析原理
        3.1.2 米级旋回类型
        3.1.3 层序界面类型
        3.1.4 层序界面识别标志
    3.2 典型寒武系露头剖面层序
        3.2.1 层序SQ1 露头特征
        3.2.2 层序SQ2 露头特征
        3.2.3 层序SQ3 露头特征
        3.2.4 层序SQ4 露头特征
        3.2.5 层序SQ5 露头特征
        3.2.6 层序SQ6 露头特征
        3.2.7 层序SQ7 露头特征
    3.3 单井层序划分
        3.3.1 层序界面测井响应
        3.3.2 单井层序测井响应
    3.4 地震剖面特征
    3.5 层序地层格架建立
4 岩相古地理与沉积模式
    4.1 岩石类型
        4.1.1 碳酸盐岩类
        4.1.2 碎屑岩类
        4.1.3 混积岩类
    4.2 亚相组合与沉积环境
    4.3 单井优势亚相分析
    4.4 岩相古地理
        4.4.1 层序SQ1 岩相古地理
        4.4.2 层序SQ2 岩相古地理
        4.4.3 层序SQ3 岩相古地理
        4.4.4 层序SQ4 岩相古地理
        4.4.5 层序SQ5 岩相古地理
        4.4.6 层序SQ6 岩相古地理
        4.4.7 层序SQ7 岩相古地理
    4.5 寒武系沉积演化模式
        4.5.1 局限内缓坡演化阶段
        4.5.2 局限混积陆棚演化阶段
        4.5.3 开阔缓坡演化阶段
        4.5.4 镶边台地演化阶段
5 寒武系沉积层序主控因素
    5.1 海平面变化
    5.2 古构造背景
        5.2.1 震积岩
        5.2.2 同生断裂
    5.3 古环境
        5.3.1 元素特征有效性评价
        5.3.2 古水温
        5.3.3 古盐度
        5.3.4 氧化还原性
        5.3.5 古风暴作用
    5.4 陆源物质供给
6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4)末次冰期以来南海北部沉积记录的陆架风化与有机碳埋藏(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研究区位置及地质背景
    2.2 研究区水动力特征
第3章 材料与方法
    3.1 研究材料
        3.1.1 台西南盆地TWS-1 岩心
        3.1.2 珠江口ZK20 岩心
        3.1.3 台湾浊水溪口JRD-S岩心
    3.2 实验方法
        3.2.1 AMS~(14)C测年
        3.2.2 粘土矿物分析
        3.2.3 有机碳-总氮含量和有机碳同位素分析
        3.2.4 陆源通量分析
        3.2.5 粒度分析
        3.2.6 常微量元素含量分析
        3.2.7 Sr-Nd-Pb同位素分析
第4章 结果
    4.1 AMS~(14)C测年
    4.2 粘土矿物
        4.2.1 TWS-1孔粘土矿物组成
        4.2.2 ZK20孔粘土矿物组成
        4.2.3 JRD-S孔粘土矿物组成
    4.3 常微量元素组成
        4.3.1 常量元素组成
        4.3.2 微量元素组成
    4.4 Sr-Nd-Pb同位素
    4.5 粒度
    4.6 陆源物质堆积速率
    4.7 有机碳-总氮含量和碳同位素
第5章 讨论
    5.1 末次冰期以来潜在源区物源和风化历史
        5.1.1 全新世珠江物源和风化历史
        5.1.2 末次冰期以来台湾浊水溪风化历史
    5.2 台西南盆地TWS-1 孔沉积物源
        5.2.1 粘土矿物约束物源
        5.2.2 Sr-Nd同位素约束物源
        5.2.3 台西南盆地沉积物输送方式
    5.3 末次冰期以来南海东北部陆架风化记录
    5.4 TWS-1孔陆源有机碳埋藏通量演变
        5.4.1 陆源有机碳来源
        5.4.2 陆源有机碳埋藏通量的演变及驱动机制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5)鄂尔多斯地区早古生代构造演化特征及其动力学背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与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2.1 中央古隆起形成演化
        1.2.2 构造特征
        1.2.3 沉积环境-古环境
        1.2.4 构造属性及其动力学背景
    1.3 研究内容与思路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
    1.4 完成的工作量
    1.5 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大地构造背景
    2.2 构造单元划分
        2.2.1 伊盟隆起
        2.2.2 西缘逆冲带
        2.2.3 天环坳陷
        2.2.4 渭北隆起
        2.2.5 晋西挠挠褶带
        2.2.6 伊陕斜坡
    2.3 地层发育特征
        2.3.1 寒武系
        2.3.2 奥陶系
第三章 鄂尔多斯地区中央古隆起形成、演化
    3.1 中央古隆起结构特征
    3.2 中央古隆起形成过程的厘定
        3.2.1 地震资料表现特征及证据
        3.2.2 钻井资料特征及其证据
        3.2.3 古构造特征及其证据
    3.3 中央古隆起形成、演化过程
第四章 鄂尔多斯地区早古生代构造特征及其演化
    4.1 地层充填特征
        4.1.1 南缘地层充填特征
        4.1.2 西缘地层充填特征
    4.2 构造特征及其演化
        4.2.1 断裂特征
        4.2.2 构造样式及其时空分布特征
        4.2.3 演化特征
    4.3 怀远运动时限再厘定
        4.3.1 怀远运动研究进展
        4.3.2 鄂尔多斯及周邻怀远运动表现
        4.3.3 怀远运动时限再厘定
第五章 鄂尔多斯地区早古生代沉积环境特征及其演化
    5.1 寒武纪沉积格局及其演化
        5.1.1 辛集期沉积格局
        5.1.2 朱砂洞期沉积格局
        5.1.3 馒头期沉积格局
        5.1.4 毛庄期沉积格局
        5.1.5 徐庄期沉积格局
        5.1.6 张夏期沉积格局
        5.1.7 三山子期沉积格局
    5.2 奥陶纪沉积格局及其演化
        5.2.1 早奥陶世沉积格局
        5.2.2 中奥陶世沉积格局
        5.2.3 晚奥陶世沉积格局
    5.3 古环境判别及其演化
        5.3.1 样品采集与处理
        5.3.2 -古环境特征
第六章 鄂尔多斯地区早古生代动力学背景分析
    6.1 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6.3.1 主量元素特征
        6.3.2 微量元素特征
    6.2 深水沉积特征分析
    6.3 凝灰岩发育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6.4 鄂尔多斯地区西、南缘早古生代演化的动力学背景
        6.4.1 南缘与西缘中、南段动力学背景
        6.4.2 西缘北段动力学背景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作者简介

(6)塔西南地区新元古代构造演化及对黑色泥岩的控制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1.2 研究背景及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1.4 论文主要工作量
    1.5 研究难点与创新点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区域概况
    2.2 塔里木板块古基底演化
    2.3 研究区地层发育序列
    2.4 样品采集情况
第三章 塔里木盆地西南缘碎屑锆石研究
    3.1 碎屑锆石CL图
    3.2 锆石微量元素
    3.3 塔里木盆地西南缘南华系年代学研究
    3.4 Lu-Hf同位素分析
第四章 塔里木盆地西南缘晚新元古代构造演化研究
    4.1 塔里木盆地西南缘新元古代构造背景
    4.2 塔里木盆地西南缘构造演化
    4.3 塔里木板块地壳演化
    4.4 塔西南地区构造-沉积演化
第五章 塔里木板块西南缘物源及板块亲缘性研究
    5.1 沉积岩地球化学分析
    5.2 风化作用
    5.3 物源特征
    5.4 塔里木板块亲缘性研究
第六章 塔里木盆地晚新元古代烃源岩研究
    6.1 塔里木盆地新元古代黑色泥岩特征
    6.2 黑色泥岩发育的控制因素
    6.3 烃源岩分布预测
第七章 主要认识与不足
    7.1 主要认识
    7.2 不足之处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附录

(7)西湖凹陷P井区平湖组沉积微相及优势储层分布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西湖凹陷沉积相研究现状
        1.2.2 西湖凹陷优势储层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1.5 工作量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盆地构造格局
    2.2 地层发育情况
    2.3 层序地层特征
    2.4 研究区现状
第三章 沉积相分析
    3.1 岩石学特征
        3.1.1 颜色
        3.1.2 岩性、岩石矿物成分与岩石结构
        3.1.3 沉积构造
        3.1.4 重矿物
        3.1.5 古生物及古盐度特征
    3.2 岩石相类型
        3.2.1 砾岩相
        3.2.2 砂岩相
        3.2.3 粉细砂岩相
        3.2.4 泥岩相
    3.3 岩石相组合及沉积微相类型
        3.3.1 三角洲前缘
        3.3.2 潮间带
    3.4 不同沉积微相的测井相模式
    3.5 沉积微相的地震相特征
第四章 沉积相展布与演化
    4.1 单井相分析
        4.1.1 取芯段沉积微相分析
        4.1.2 单井沉积相分析
    4.2 剖面相分析
    4.3 沉积相平面展布
        4.3.1 E2pSQ1(平湖组下段)沉积微相及砂体展布特征
        4.3.2 E2pSQ2(平湖组中段)沉积微相及砂体展布特征
        4.3.3 E2pSQ3(平湖组上段)沉积微相及砂体展布特征
    4.4 研究区平湖组沉积相模式
第五章 研究区优势储层特征
    5.1 研究区储层特征
        5.1.1 岩石学特征
        5.1.2 物性参数
        5.1.3 孔隙类型及孔隙特征
    5.2 研究区储层岩石相类型
    5.3 研究区储层沉积微相类型
    5.4 研究区优势储层特征
    5.5 优势储层影响因素
        5.5.1 优势储层物性的影响因素
        5.5.2 优势储层分布的影响因素
第六章 认识与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8)川南—黔北地区寒武系娄山关群沉积与储层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外碳酸盐岩储层研究历史和现状
        1.2.2 川南-黔北地区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5 完成的工作量
    1.6 取得的主要成果认识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研究区构造位置
    2.2 区域构造概况
    2.3 区域地层特征
第3章 娄山关群地层划分与对比
    3.1 地层基本特征
    3.2 地层纵向特征
    3.3 地层横向对比
        3.3.1 近南北向联井对比剖面
        3.3.2 近东西向联井对比剖面
    3.4 地层平面展布特征
第4章 娄山关群沉积特征
    4.1 区域沉积背景
    4.2 沉积环境与沉积地球化学特征
        4.2.1 X射线衍射分析
        4.2.2 C、O稳定同位素分析
        4.2.3 自然伽马能谱测井
    4.3 沉积相特征
        4.3.1 岩相特征
        4.3.2 沉积相划分
        4.3.3 单剖面沉积微相特征
        4.3.4 沉积相横向展布特征
        4.3.5 沉积相平面展布特征
    4.4 沉积模式
第5章 娄山关群储层特征
    5.1 储层岩石学特征
        5.1.1 颗粒结构白云岩
        5.1.2 晶粒结构白云岩
        5.1.3 灰岩、白云质灰岩
    5.2 储层成岩特征
        5.2.1 储层成岩作用类型
        5.2.2 储层成岩演化阶段
    5.3 储集孔隙特征
        5.3.1 储集空间类型
        5.3.2 储层孔隙结构
    5.4 储层物性与电性特征
        5.4.1 储层物性分析
        5.4.2 储层电性特征
    5.5 储层分类评价与分布特征
        5.5.1 储层分类评价
        5.5.2 储层分布特征
第6章 沉积特征对储层发育的影响
    6.1 储层岩性与物性的关系
    6.2 沉积微相对储层发育的控制作用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9)滦河三角洲全新世沉积特征与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滦河三角洲沉积体系
    1.3 渤海全新世海平面变化
    1.4 渤海地区全新世气候变化
    1.5 选题依据与研究目的
第2章 区域概况
    2.1 滦河水文与地质特征
        2.1.1 滦河水文特征
        2.1.2 滦河流域构造特征
        2.1.3 滦河流域植被与孢粉特征
    2.2 滦河三角洲地质特征
        2.2.1 滦河三角洲水文特征
        2.2.2 滦河三角洲地质、地貌特征
第3章 研究材料与方法
    3.1 研究材料
    3.2 分析方法
        3.2.1 粒度分析
        3.2.2 有孔虫鉴定
        3.2.3 孢粉鉴定
        3.2.4 AMS ~(14)C测年
第4章 现代滦河三角洲表层沉积物的粒径输运及动力环境
    4.1 表层沉积物的粒径输运
        4.1.1 表层沉积物空间分布
        4.1.2 基于Weibull分布的粒径端元组分数学拟合
        4.1.3 基于地统计学的粒径输运趋势
    4.2 三角洲动力与输沙
        4.2.1 河口喷射流
        4.2.2 三角洲输沙
        4.2.3 粒径输运趋势与实测潮流
    4.3 人类活动对滦河输沙量及三角洲泥沙影响
    4.4 小结
第5章 现代滦河三角洲全新世沉积特征及环境演化
    5.1 姜各庄-莲花池地区全新世沉积特征与环境演化
        5.1.1 LTZK02 孔全新世沉积特征与地层
        5.1.2 姜各庄-莲花池地区全新世地层与沉积环境
    5.2 三角洲平原全新世以来沉积
        5.2.1 LTZK01 孔沉积特征与地层
        5.2.2 三角洲平原全新世以来的沉积特征
    5.3 前三角洲全新世以来沉积特征与环境演化
        5.3.1 滦河三角洲H2 孔岩性特征
        5.3.2 H2 孔粒度特征
        5.3.3 H2 孔有孔虫特征
        5.3.4 H2 孔孢粉特征
        5.3.5 H2 孔时间序列
        5.3.6 H2 孔沉积环境演化
        5.3.7 H2 孔所记录的特殊沉积特征
        5.3.8 现代滦河水下三角洲地层结构
    5.4 小结
第6章 七里海沙坝全新世演化过程与影响因素
    6.1 七里海沙坝区域特征
    6.2 L1 孔全新世沉积环境演化
        6.2.1 L1 孔沉积相特征
        6.2.2 L1 孔粒度特征
        6.2.3 L1 孔有孔虫特征
        6.2.4 L1 孔孢粉特征
        6.2.5 L1 孔沉积相
    6.3 七里海沙坝-泻湖沉积结构及演化过程
    6.4 影响七里海沙坝发育的因素
        6.4.1 原始地形
        6.4.2 海平面变化
        6.4.3 物源与气候
    6.5 小结
第7章 全新世滦河三角洲的演化过程
    7.1 历史时期滦河河道变迁
        7.1.1 历史典籍记载
        7.1.2 滦河历史时期演化
    7.2 全新世三角洲演化
        7.2.1 全新世滦河次级三角洲地形地貌分析
        7.2.2 全新世滦河次级三角洲地层证据及发育时间
    7.3 全新世以来滦河三角洲演化
    7.4 滦河三角洲演化的影响因素
    7.5 小结
第8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10)鄂尔多斯西缘奥陶纪沉积与构造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
        1.2.1 奥陶纪岩相古地理研究现状及问题
        1.2.2 鄂尔多斯西缘及周邻块体古构造位置及相互关系问题
        1.2.3 奥陶纪沉积物源研究现状及问题
        小结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主要技术路线
    1.4 主要认识和创新点
        1.4.1 主要认识
        1.4.2 创新点
    1.5 主要工作量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及主要构造系统
    2.1 研究区位置
    2.2 研究区及周邻重磁特征
        2.2.1 布格重力异常
        2.2.2 航磁异常
        2.2.3 小结
    2.3 区域主要构造单元及其地质演化史
        2.3.1 华北克拉通
        2.3.2 阿拉善地块
        2.3.3 贺兰山次级构造带
        2.3.4 走廊次级构造带
        2.3.5 华北板块与阿拉善地块北部中亚造山带地质特征
        2.3.6 古亚洲洋最终闭合时间问题
        2.3.7 秦岭造山带构造演化
        2.3.8 祁连造山带的构造演化
    2.4 主要块体古地理位置及相互关系
    2.5 研究区周邻主要盆地地质特征
        2.5.1 巴彦浩特盆地
        2.5.2 河套盆地
        2.5.3 银川地堑
        2.5.4 渭河盆地
        2.5.5 武藤(威)盆地
        2.5.6 六盘山盆地
        2.5.7 西吉盆地
        2.5.8 其他相关盆地
第三章 研究区奥陶系分布特征、地层对比及后期改造
    3.1 研究区及周邻奥陶系分布及特征
        3.1.1 鄂尔多斯内部
        3.1.2 鄂尔多斯西缘
        3.1.3 阴山地层分区奥陶系分布及特征
        3.1.4 阿拉善地层区奥陶系分布及特征
        3.1.5 走廊过渡带奥陶系分布及特征
        3.1.6 祁连-秦岭地层大区奥陶系分布及特征
    3.2 研究区奥陶系争议地层时代归属
        3.2.1 唐王陵组时代归属问题
        3.2.2 平凉组时代归属问题
        3.2.3 香山群时代归属问题
    3.3 研究区及周邻奥陶系地层及凝灰岩夹层定年分析
        3.3.1 涝川地区马家沟组顶部凝灰岩锆石定年
        3.3.2 余探1 井克里摩里组沉凝灰岩锆石定年
        3.3.3 余探1 井拉什仲组锆石定年分析
        3.3.4 其他地区奥陶纪凝灰岩锆石定年成果
    3.4 部分地层的调整及时代划分
    3.5 研究区主要构造事件及其改造特征
        3.5.1 晚奥陶世之后第一次构造事件及其改造特征
        3.5.2 新生代主要构造事件及其改造特征
    小结
第四章 研究区奥陶纪沉积相及沉积演化
    4.1 研究区前奥陶纪沉积演化特征
    4.2 奥陶纪沉积演化特征
        4.2.1 早奥陶世冶里期
        4.2.3 中奥陶世马家沟期
        4.2.4 晚奥陶世峰峰期
        4.3.5 晚奥陶世平凉期
        4.3.6 晚奥陶世背锅山期
        小结
    4.3 鄂尔多斯西缘下古生界沉积演化综合分析
第五章 研究区奥陶纪沉积物源分析
    5.1 碎屑锆石年龄谱系分析
        5.1.1 研究区及周邻主要构造单元构造热事件分析
        5.1.2 研究区北部前奥陶纪碎屑锆石年龄谱及其物源环境分析
        5.1.3 研究区及周邻奥陶纪碎屑锆石年龄谱及其物源环境分析
        5.1.4 志留纪碎屑锆石年龄谱及其物源环境分析
        5.1.5 小结
    5.2 主微量元素分析
        5.2.1 砂岩主量元素构造判定
        5.2.2 砂泥岩微量元素物源分析
        5.2.3 小结
    5.3 物源演化综合分析
第六章 沉积与构造演化综合分析
    6.1 阿拉善地块与鄂尔多斯地块的关系
        6.1.1 阿拉善地块与鄂尔多斯地块之间的断层特征
        6.1.2 贺兰山东西两侧的沉积演化差异
    6.2 北祁连岛弧与北秦岭地块北向的移动拼合过程
    6.3 古亚洲洋南部构造事件影响
    6.4 研究区及周邻奥陶纪沉积与构造演化耦合关系
        6.4.1 研究区周邻大区域奥陶纪岩浆热事件
        6.4.2 现今火山和地震活动的启示
        6.4.3 鄂尔多斯西缘奥陶纪沉积与构造耦合关系
    小结
第七章 主要结论及认识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四、海平面震荡与地震的关系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塔里木盆地东部古城—肖塘地区寒武纪—奥陶纪台地类型、演化过程及有利储集相带[J]. 张友,李强,郑兴平,厉玉乐,沈安江,朱茂,熊冉,朱可丹,王显东,齐井顺,张君龙,邵冠铭,佘敏,宋叙,孙海航. 石油学报, 2021(04)
  • [2]高精度地球自转参数预报模型与算法研究[D]. 孙张振. 山东大学, 2020(10)
  • [3]华北地台中东部寒武系层序地层与岩相古地理研究[D]. 肖飞.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8)
  • [4]末次冰期以来南海北部沉积记录的陆架风化与有机碳埋藏[D]. 秦琳.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2020(01)
  • [5]鄂尔多斯地区早古生代构造演化特征及其动力学背景[D]. 马明. 西北大学, 2020(01)
  • [6]塔西南地区新元古代构造演化及对黑色泥岩的控制作用[D]. 闫慧慧.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9)
  • [7]西湖凹陷P井区平湖组沉积微相及优势储层分布规律研究[D]. 张志垚. 长江大学, 2020(02)
  • [8]川南—黔北地区寒武系娄山关群沉积与储层特征研究[D]. 曹子颜.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4)
  • [9]滦河三角洲全新世沉积特征与演化[D]. 于晓晓.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2019(01)
  • [10]鄂尔多斯西缘奥陶纪沉积与构造演化研究[D]. 李蒙. 西北大学, 2019(04)

标签:;  ;  ;  ;  ;  

海平面冲击与地震关系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