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苏西联动发展三大主轴

构建苏西联动发展三大主轴

一、构建江苏与西部联动发展的三大主轴(论文文献综述)

焦杰[1](2018)在《山东省西部经济隆起带健身休闲产业区域联动发展研究》文中认为2013年8月,山东省人民政府颁布了《关于印发山东省西部经济隆起带发展规划的通知》,标志着山东省所有地市规划的完成。2016年10月28日,国务院颁布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健身休闲产业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6]77号),体育健身休闲产业进入高速发展快车道。体育健身休闲产业是体育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对顺利完成山东省隆起带经济规划目标有重要作用。因此研究山东省隆起带健身休闲产业这一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区域联动发展就是打破原有地域界限,进行优势互补、地域合作的发展模式。目前,国内健身休闲产业的研究也不多,其发表年度、研究领域及发表期刊种类相对较分散,主要是从2015年作为体育产业发展的元年,2016年密集出台相关政策,我国学者论文研究的数量迅速增加。2016年和2017年发表的文献主要以报纸为主,期刊类相对较少,在涉及健身休闲产业联动发展的文章更是凤毛麟角。因此,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实地考察法和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山东省隆起带体育健身休闲产业的发展现状,以及健身休闲产业联动发展的历程、基础、存在的问题、发展案例和实施体系的构建进行探究,从而促进山东省西部经济隆起带健身休闲产业整体的快速发展。通过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山东省西部经济隆起带健身休闲产业业态以器材装备制造业为主,健身服务业及健身休闲设施建设等为辅;人财物的匮乏使业态之间联动作用较弱,致使西部经济隆起带健身休闲产业业态发展不均衡、人才培养制度欠完善、融资渠道单一、物力基础薄弱、信息处理不准确。(2)山东省西部经济隆起带仅有的两届健身联动活动,其方式及内容单一、规模较小、联动效果较差、影响力度较低,健身休闲产业区域联动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3)山东省西部经济隆起带健身休闲产业的区域联动发展优势为政府扶持、战略机遇、地理资源、特色产业等。(4)山东省西部经济隆起带健身休闲产业区域联动发展存在产业结构不均衡、发展动力不足、产业人才匮乏、发展方式单一、健身休闲观念滞后、政策不健全的问题。(5)山东省西部经济隆起带以建设特色健身休闲产业基地、建设高素质健身休闲富集地带、建设体制机制创新试验区、构建“健身休闲+旅游”隆起带等四大建设为战略定位。(6)山东省西部经济隆起带的时间布局为制定特色产业发展的五年规划和十年规划。形成水上运动带、特色健身休闲运动带、户外健身休闲运动带以及综合性健身休闲产业试验区的空间构成。(7)山东省西部经济隆起带健身休闲产业区域联动发展要协同发展,优势互补发展,错位发展,大力发展特色健身休闲产业;其保障措施包括政府引导、人才支撑、资金保障、组织领导和媒介宣传,为山东省西部经济隆起带的区域联动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周洋[2](2013)在《马克思资本周转理论视域下对我国海峡两岸物流产业合作的问题研究》文中指出大陆同台湾地区于2008年12月15日实现了“大三通”,即直接通商、通航、通邮。两岸贸易关系从最早的近在咫尺“不能通”,到之后的“小三通”,又从“小三通”不断扩大到“大三通”。台湾与大陆基本实现了经贸与物流合作往来,使得两岸贸易走向了新的历史发展阶段,也给两岸现代物流与经济的发展提供更为有利的外部环境。本文依托“大三通”的时代背景,通过借鉴马克思《资本论》中的内容对两岸物流合作与发展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其中以马克思流通费用理论和资本周转理论为依据,深刻的为我国海峡两岸物流业的合作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思路与方法。以“十二五规划纲要”作为两岸物流合作的指导政策,不仅对我国的宏观经济发展,甚至对微观经济运行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分析两岸物流产业交流与合作的发展态势,对两岸的运输方式,市场发展和市场分布等要素逐一进行详述,为后文两岸物流合作发展为两岸经贸带来的影响做有效地铺垫。之后再针对两岸物流产业协同发展对两岸经济有何影响这一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根据两岸不同的地域情况,利用了实证分析和比较分析等方法,通过对海峡两岸现代物流的发展与物流产业合作对两岸GDP,贸易和经济竞争力等方面的作用进行定性和定量的研究。再借鉴马克思流通理论等有价值的部分,解决了两岸技术合作受限,贸易成本过高,互动性不强等问题。进而分析出海峡两岸现代物流合作发展对两岸贸易增长、经济竞争力的提升之间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得出台湾与大陆有必要积极开展和深化物流领域之间合作的结论。最终结合现实,提出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适合两岸物流合作发展的路径选择。

檀云坤[3](2012)在《海峡两岸农业一体化 ——基于闽台农业合作的实证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海峡两岸农业合作在两岸经贸乃至两岸关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两岸经贸合作,农业为先、农业为重。30多年来,两岸农业合作取得显着成效。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步伐的不断加快、两岸经贸合作的密切发展和《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简称ECFA)的全面实施,两岸农业合作必将进一步深化。作为区域农业合作重要组成部分的海峡两岸农业合作,未来的路要怎么走?目前,理论界对海峡两岸农业合作、闽台农业合作的研究不少,而对ECFA背景下两岸农业合作问题的研究还较少,特别是对海峡两岸农业领域的一体化问题缺乏系统深入研究,对海峡两岸农业一体化尚无明确定义;对两岸经济一体化的研究也不少,但更多的是借鉴国外的理论和经验来分析。笔者认为,海峡两岸农业区域合作是“一个中国之内的两个不同经济主体或两个单独关税区”之间的合作,鉴于海峡两岸关系的复杂性、特殊性,不能简单运用特惠关税区、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共同市场、经济联盟和欧盟模式、东欧模式等国外经验或理论的推演,来寻找两岸农业区域合作问题的解决办法。为此,在论文前期研究中首创提出海峡两岸农业一体化的观点,并对其基本概念进行界定:海峡两岸农业一体化是在大陆和台湾经贸关系日益紧密、农业合作不断推进的基础上,以获取海峡两岸农业经济集聚效应、协调效应和互补效应、增进两岸农民福祉为宗旨,以降低两岸交易成本、促进农产品和农业生产要素在两岸的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为目标,按照市场经济要求,加强政策协调,消除制度障碍,实现两岸农产品市场一体化、农业生产要素一体化、农业经营管理一体化的过程或状态。30多年来,两岸农业合作沿着“分离→交流合作→携手→联手→整合→融合”的轨迹步步推进,海峡两岸农业一体化的趋势非常明显。但是,两岸农业在功能性一体化和制度性一体化方面都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近年来,两岸农产品贸易虽然呈现较快增长态势,但仍然存在着双向流动不畅、贸易总额偏小等问题;两岸农产品贸易仍存在障碍,贸易成本仍然偏高。两岸农业产业合作虽然表现为不断升级态势,但仍存在生产要素双向流动受限、农业技术溢出效益低、“双赢”效果有待提升等问题;两岸农业生产要素双向自由流动仍存在障碍,资源配置没有达到最优状态;两岸在农业经营管理、农民合作组织等方面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制约了两岸农业一体化水平的提高。如何消除贸易障碍,降低两岸农产品贸易成本;消除要素流动障碍,提高两岸农业生产要素流动的有利效应;缩小经营管理水平差距,提升两岸农业一体化水平,是亟待解决的关键性问题。因此,本研究从海峡两岸的实际出发,结合闽台农业合作的实践,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通过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等方法,构建海峡两岸农业一体化理论分析框架,分析海峡两岸农业合作基础与发展,实证分析两岸农业一体化,研究两岸农产品市场一体化、生产要素一体化的关键性问题,分析海峡两岸农业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和目标模式,在此基础上提出对策建议,为推进两岸农业合作,乃至两岸经贸交往提供决策依据。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一,对相关研究进行评述,得出若干研究启示。第二,对海峡两岸农业一体化的基本概念和内涵进行了界定;运用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产业分工和竞争优势、交易成本和机会成本、非博弈合作和博弈合作理论,结合两岸农业合作发展的实践,对两岸农业合作的机理进行探讨,并建立海峡两岸农业一体化的理论分析框架。第三,分析两岸农业合作基础与发展,通过对两岸农业合作的基础、发展及存在主要问题的分析,探讨两岸农业一体化的一般规律。第四,实证分析两岸农业一体化,通过对农产品交易物流中心、天福集团、台湾农民创业园三种促进一体化类型的分析,验证两岸农业一体化的规律。第五,研究两岸农产品市场一体化的关键性问题,重点分析两岸农产品市场一体化程度、贸易政策对两岸农产品贸易的影响,并通过引力模型,以水果贸易为例,实证分析关税税率下降对两岸的农产品贸易的影响。第六,研究两岸农业生产要素一体化的关键性问题,运用双对数回归模型,从台商对大陆农业直接投资对台湾农业发展的影响和台商对福建农业直接投资对福建农业发展的影响两个维度,实证分析要素流动对两岸农业发展的影响;结合两岸农业合作的有关数据,分析两岸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和管理等要素的流动情况和流动障碍。第七,分析两岸农业一体化发展趋势;提出合作模式选择的4条原则,选择两岸农业一体化的基本合作模式。第八,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提出要建立两岸农业协调机制、培育两岸农业物流产业、促进两岸要素双向流动、提升两岸农业合作实效、突出闽台区域先行先试等五方面推进海峡两岸农业一体化的政策建议。通过以上研究,本文得出以下主要结论:(一)海峡两岸农业一体化是必然趋势。从实践角度来看,两岸农业合作是“分离→交流合作→携手→联手→整合→融合”逐步深化的过程。当前,两岸经贸往来日益频繁、ECFA的签署和实施,以及大陆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潜力,为进一步深化两岸农业合作创造了良好的机遇。两岸农业的比较优势,即两岸在农业发展阶段、农业产业结构、农产品贸易、农业生产要素、农业经营管理和农产品生产成本等方面的差异性和互补性是两岸农业合作的基础和动力;合理两岸农业分工、合作提升农产品竞争力是深化两岸农业合作的潜力所在。虽然,两岸农业合作还存在政治、经济、管理等因素的制约,增加了合作的成本,但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快速发展、海峡两岸农业合作交流的进一步深入,这些制约因素将逐步得到消除,海峡两岸农业合作必将迎来一个全新阶段,实现其终极目标——海峡两岸农业一体化,即两岸农产品市场一体化、农业生产要素一体化和农业经营管理一体化。(二)在海峡两岸农业一体化目标推进过程中,农产品贸易、农业生产要素流动、农业产业的分工往往是相互融合在一起的,并依托一定的载体,或以某种形式呈现出来。两岸农产品物流推动、台资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和产业集群发展等合作类型,对加快两岸农业一体化进程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三)两岸农产品贸易问题主要是政治层面的问题,两岸的政策因素增加了农产品的贸易成本。两岸农产品市场一体化程度比较低,两岸贸易成本仍比较高。关税对两岸农产品贸易的影响不显着,农产品贸易政策对两岸农产品贸易有较大的影响;两岸直航有效地促进了两岸的农产品贸易,但目前仍要绕经第三地转口进入大陆或台湾,导致运输成本仍然居高不下。海峡两岸同属一个中国,农产品流通不应有关税,应该是个物流的范畴。大陆方面可以在前期对台湾开放部分农产品的基础上,对台湾农产品全面开放,对台湾所有输入农产品在原产地的条件下实行“零关税”,促进两岸农产品的贸易,提高人民的福利指数。(四)台商对大陆农业直接投资对台湾农业发展有利无害。台商对大陆农业直接投资不但对台湾地区农业GDP、农产品出口、农产品进口、劳均农业产值均没有显着影响,台湾当局所担心的“替代出口效应”、“逆进口效应”等引起的“贸易抑制效应”、岛内农业“空心化”问题与台商对大陆农业直接投资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而且,拓展了台湾农业发展空间和农民增收渠道。台湾当局对台商赴大陆农业直接投资设限,是基于“选举政治”等政治因素的考量。(五)两岸农业合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台资农业企业的示范性、带动性还不够,发挥的作用还不够。台商对福建农业直接投资对福建省的农业GDP、农产品出口、劳均农业产值和农民人均收入均没有显着影响,可能是由于投资规模小、引进层次低、技术溢出效益低、产品内销化趋势明显和辐射范围窄等因素而致。今后工作中,要对两岸农业合作的重点和方向重新定位,促进对台引进从招商引资向招商选资转变、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更加注重推广、更加注重实效、更加注重“双赢”,让广大农民能够分享对台合作的成果。(六)两岸农业生产要素双向自由流动仍不畅通,两岸农业资源配置没有达到最优状态。最主要的障碍来自台湾当局对大陆农业投资和技术输出的限制和陆资赴台投资农业的限制;同时,台商对大陆农业直接投资中遇到的生产经营成本提高、金融支持不够、产品市场销售不畅、土地获取困难等各种要素流动障碍。(七)两岸农业合作在不同的阶段其合作模式和特点不同,政府在政策选择上要有利于资源优配、互利双赢、通过有效的管理与服务,促进合作模式的多元化。

左进[4](2011)在《山地城市设计防灾控制理论与策略研究 ——以西南地区为例》文中认为一直以来,城市的发展可以理解为城市建设发展要求与城市灾害不断适应、协调的动态过程。随着全球气候变迁和城市高速发展、人口剧增,城市灾害的风险水平不断增大,城市防灾已成为全球关注的重要议题,以保障人类生命和财产安全。各个学科都发挥自己的学科优势,从不同角度阐释人-城市-灾害三者之间的关系。鉴于此,论文通过总结城市防灾规划结构性框架研究以及现代城市设计应对城市防灾的现状、趋势和不足,阐明从城市设计的视角系统研究城市防灾的必要性;并综合灾害学研究的“区域”特性和风险控制理论“前-中-后”期的作用环节,在人居环境科学的指导下,针对特定地域(西南地区),从城市设计与城市防灾等多学科交叉的角度,运用质-量结合的评价方法,系统构建山地城市设计防灾控制评价模型,探讨山地城市多维空间环境的防灾控制策略与机制,从而在“前期控制”层面上提升山地城市空间环境应对灾害的整体品质。论文首先针对西南地区典型山地城市分析其自然山水环境、空间布局结构和空间形态的特殊性对城市防灾的影响;通过对近十年来城市发展数据的梳理,认为西南地区整体上经济欠发达、社会发展水平较低,制约了其城市防灾的发展;同时,整理西南地区近年的受灾数据,总结了地震、地质灾害、洪灾及其次生灾害是其主要的灾害类型,且具有灾害链现象突出、多灾种叠加损失严重等特征。进而,从城市设计角度剖析了西南山地城市人地关系矛盾突出、防灾规划建设滞后等城市防灾问题,并结合近年来灾害特点,确定了论文研究以地震及其次生灾害(地质灾害、火灾)对西南山地城市空间环境的影响为重点。在此基础上,论文提出山地城市设计防灾控制的概念,阐释了“人、安全、空间”三位一体的理论内涵,即以人的生命安全为核心,以山地城市建成环境体系为平台,从前期控制层面保持山地城市三维空间环境的基本安全要求,从而落实山地城市防灾规划在二维层面上的结构性框架,并从整体性视角为山地建筑防灾设计提供适宜的外部环境条件和合理的控制引导。论文进而阐释了山地城市设计防灾控制的理论特征,指出决策者、管理者、设计者、开发建设者、公共力量共同构成了山地城市设计防灾控制的主体,从总体和详细城市设计两个层次上与现有城市规划衔接,并通过生命第一、整体协调、动态过程、多向适应等控制原则,保障防灾控制的经济性与实效性,达成最大限度减少灾害影响、增强承载灾害能力、强化灾后应急能力的目标,从而初步建构山地城市设计防灾控制的理论框架。在其指导下,论文采用质-量结合的评价方法,系统构建了山地城市设计防灾控制评价模型。通过确立相关评价原则与标准,在资料优选与系统分析的基础上,针对西南山地城市环境特点,确定了山地城市设计防灾控制的5项总体控制指标及24项详细控制指标,建立三级层级构架的山地城市设计防灾控制指标体系,并通过城市规划管理者、城市设计师、科研教学人员等不同层面的评价,确定指标权重,从而为后续山地城市设计防灾控制策略与机制研究奠定基础。进而,论文针对西南地区典型山地城市(重庆、攀枝花、遵义等)进行实证研究,基于重点论与两点论的结合,在纵向应用上确定以详细城市设计为重点控制层次,横向应用上结合防灾空间要素确定重点控制区域,重点研究活动节点的有效避难疏散、安全廊道的灾时畅通保障、以及如何在特殊的山地环境条件下迅速、安全的到达避难场所,并在对比平原城市相关防灾作法的基础上进行针对性的修正,从而保障防灾控制的经济性与实效性。最后,论文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探讨了山地城市设计防灾控制目标的动态性;分析其多领域整合下充分运用财政政策、市场机制、常态化管理等多种策略;并以开放的态度强化山地城市设计防灾控制过程中的公众参与。综上可见,西南地区山地城市特殊的环境条件使城市防灾问题面临更为复杂的局面,论文即是以山地城市建成环境为研究对象,以“人、安全、空间”三位一体理念为核心,初步建立山地城市设计防灾控制的理论框架,构建山地城市设计防灾控制评价模型,通过定性与定量研究相结合,探讨具有针对性的山地城市设计防灾控制策略与措施,从而完善和拓展山地城市防灾的学科体系与研究领域。

林坚[5](2009)在《海峡西岸经济区承接台湾科技产业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和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等为研究的理论基础,以科技产业对接为切入点,探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和台湾产业转型、结构升级之间的关系,并尝试从博弈的研究视角来揭示海峡西岸经济区和台湾地区之间的良性互动范式。通过规范分析,本研究揭示了台湾科技产业投资大陆的现状、区域演进和发展趋势,总结了台湾科技产业在中国大陆投资的区位选择因素,并在两岸学界研究成果和台湾地区电机电子工业同业公会调查报告的基础上对台湾科技产业在中国大陆投资的环境需求、风险顾虑进行深入的解构分析。研究中,重点选取经济环境和经营环境两个方面对海峡西岸经济区与大陆其他三大台商聚集地的投资环境进行了比较,总结了海峡西岸经济区承接台湾科技产业转移的内外制约因素,并结合区域内福建、浙南、赣东南、粤东各地区的情况论述了各自的具体约束性条件。基于理论和实证分析结果,结合国家关于海峡西岸发展的相关战略指向,本研究就海峡西岸经济区承接台湾科技产业转移的区域梯次、区域布局、产业定位和承接战略、承接模式进行了规划性论述,并就海峡西岸经济区以“硬环境”、“软环境”和“竞争性环境”为主要内容的投资环境建设提出了政策建议。本文认为,科技产业转移是今后相当长时期内海西区与台湾区域经济整合的必由之路,而将海西区科技产业发展作为整体来描述是一个比较新的研究领域。本文的研究仅止于对海西区(尤其是区内各次区域)统筹发展、战略定位和承接重点进行简要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就作为整体的海西区科技产业发展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孟力强[6](2008)在《对江苏沿海产业选择及布局的再思考》文中认为江苏沿海地区自然资源丰富,文化底蕴厚重,且基础设施完备,有着良好的经济发展基础。从全国区域发展看,我国的沿海地带、长江流域和陇海-兰新经济带是中国国土开发的三大主轴,江苏沿海正处在国家"∏"型国土开发三大主轴的交汇部,占据十分重要的枢纽地位。

田禾[7](2007)在《区域互动与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作为一个客观的经济与社会现象,普遍存在于广大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中国也不例外。本文以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现实要求为逻辑起点,以区域互动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为轴线,通过对我国区域互动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现状及非均衡成因的探讨,指出了我国区域互动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构建了适合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模式,提出了解决我国区域互动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第一部分,第1.2两章。对区域的定义、区域互动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作用,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并就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状况进行了分析,指出了现阶段阻碍我国区域互动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主要因素: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倾斜;现行的行政体制导制的区域壁垒;非均衡的财政政策及中央政府宏观调控的影响。第二部分,第3.4两章。建立了区域经济发展非均衡性的指标体系:从区域基础条件、宏观政策及制度条件、要素的流动与收益、区域经济结构以及政府主导体制等几个方面,分析了造成我国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的原因,并分别对两个发达国家——美国和英国,两个发展中国家——巴西和印度的区域互动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宏观政策和微观策略进行了分析。两类不同发展程度国家的对比分析,提出了对我国区域互动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的借鉴意义。第三部分,第5.6.7三章。首先用耗散结构理论,对区域经济系统的特征和演化特点进行分析,提出对区域经济系统加以必要的控制,使系统处于低熵状态,向有序结构发展,实现区域经济结构的优化,促进社会向健康、有序、和谐的方向发展。然后,从市场机制、合作机制、互助机制和扶持机制4个方面进行详细论述,提出了建立与中西区域经济互动区、市场干预型、政府干预型几种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模式,从宏观上构建了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理论框架。最后提出了四大机制相辅相承、互为补充,构成推动我国区域互动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新体系,从微观上提出了解决区域经济发展问题的具体措施,并提出了以长江经济带为轴线,以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改造为研究对象;以梯度转移等理论为依据,推动我国东、中、西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构想。文章最后,对所取得的成果和创新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游丽[8](2006)在《“中部崛起”战略对湖北民营经济发展作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提出,中部的定位和走向再次引起关注,东部与中部差距急剧扩大,中部已成为投资增长的“锅底”。湖北是我国中部地区的一个大省,但是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湖北经济发展总体上呈现相对滞后的局面,其经济发展速度、经济运行质量、总体竞争力与素有“九省通衢”之称和众多高校的中国腹地中心身份不符。本文运用西方经济学中的非均衡增长理论,分析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宏观经济政策,重点运用非均衡增长理论中的增长极理论阐述“中部崛起”大背景下,湖北崛起的战略选择。从湖北民营企业的战略重要性、东西部合作、发展环境、产业结构调整、县域民营经济的繁荣、农业经济产业化等方面,论述了“中部崛起”战略对湖北民营经济的作用和影响。本文共分五个章节,第一章主要是相关经济理论阐述,第二章全面的介绍和论述“中部崛起”战略,第三章对湖北崛起的优势地位和湖北民营经济的现状进行了分析,第四章对“中部崛起”战略对于湖北民营经济的作用影响进行了详细的论述,最后一章针对湖北的现状和湖北民营经济,对湖北经济的崛起和民营经济的发展提出了建议。第一章对西方经济学中的非均衡增长理论进行了阐述,重点对非均衡增长理论中的佩鲁的增长极理论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探讨增长极理论在国家宏观经济调控中的实际运用和积极意义。第二章全面阐述“中部崛起”战略,详细分析了“中部崛起”战略提出的背景、重大意义、总体思路、重点布局、战略重点以及发展民营经济对于中部崛起的意义。第三章运用增长极理论论述了湖北成为“增长极”是实现中部崛起的战略需要。对湖北的优势地位和湖北民营经济的现状进行了分析,重点将湖北的经济现状与发达地区的差距进行了比较,从而进一步论述了发展民营经济对于湖北崛起的重要意义。第四章从湖北民营企业的战略重要性、东西部合作、发展环境、产业结构调整、县域民营经济的发展、农业经济产业化等方面,对“中部崛起”战略对湖北民营经济的积极作用进行了论述。第五章针对湖北省和湖北民营经济的现状,对于湖北崛起和民营经济的发展提出了建议。主要包括制定中部发展战略规划、加大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规范政府职能、构建武汉城市圈、健全人才保障体系。

朱舜,高丽娜[9](2005)在《新亚欧大陆桥西安以东双桥经济带构建研究》文中指出双陆桥经济带由宁西铁路与京沪铁路沪宁段相接而成。双陆桥经济带是横贯我国东、中、西部经济并对国民经济有举足轻重影响的经济区域(带)。加快双陆桥经济带开发,有利于新亚欧大陆桥经济带和长江三角洲经济带的发展,并进一步带动我国中、西部经济的发展。

艾勇军[10](2005)在《近十年(1994~2003)武汉市城市扩张初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进入上世纪九十年代,武汉市受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政治体制变革的影响,城市急剧向外扩张,通过中心城区的蔓延扩展和郊区城镇的行政区划整合,城市建成区面积扩张了近一倍,在近十年的时间内完成了武汉市上百年尚未达到的城市扩张规模,其扩张速度之快是武汉市以前所未经历过的。由急剧城市扩张所带来的土地资源的浪费、社会环境的恶化、山林水体资源的破坏有目共睹,在城市经济发展成就的背后,城市扩张所带来的问题将会在城市以后发展的过程中逐步显现。本文以武汉市作为对象,对武汉市近十年(1994~2003)来的城市扩张进行分析研究,分析其城市扩张的基本特征,探究其城市扩张的动力因素,进而提出武汉市城市空间增长引导与控制的基本对策,以阻止城市空间的无序蔓延,促进城市向合理的空间结构形态转化。

二、构建江苏与西部联动发展的三大主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构建江苏与西部联动发展的三大主轴(论文提纲范文)

(1)山东省西部经济隆起带健身休闲产业区域联动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论文选题的依据或意义
        1.1.1 选题依据
        1.1.2 选题意义
    1.2 相关概念的界定
        1.2.1 “隆起带”的概念
        1.2.2 健身休闲产业的概念
        1.2.3 区域联动发展相关理论
    1.3 国内外健身休闲产业的相关研究
        1.3.1 国内外健身休闲产业发展演进
        1.3.2 健身休闲产业的内涵研究
    1.4 健身休闲产业联动发展国际经验比较
        1.4.1 中外健身休闲产业联动发展经验比较
        1.4.2 国外健身休闲产业联动发展的经济效益
        1.4.3 政策法规对健身休闲产业发展的作用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2.2.2 问卷调查法
        2.2.3 逻辑分析法
        2.2.4 实地考察和访谈法
        2.2.5 数理统计法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隆起带健身休闲产业发展现状与分析
        3.1.1 隆起带健身休闲产业的业态分析
        3.1.2 隆起带健身休闲产业发展的人力分析
        3.1.3 隆起带健身休闲产业发展的财力分析
        3.1.4 隆起带健身休闲产业发展的物力分析
        3.1.5 隆起带健身休闲产业发展的信息分析
    3.2 隆起带健身休闲产业区域联动发展分析
        3.2.1 隆起带健身休闲产业区域联动发展的基础
        3.2.2 隆起带健身休闲产业区域联动发展历程
        3.2.3 隆起带健身休闲产业区域联动发展存在的问题
        3.2.4 隆起带健身休闲产业区域联动发展的关联关系
    3.3 健身休闲产业区域联动发展案例分析
        3.3.1 第一二届隆起带健身联动活动简介
        3.3.2 隆起带健身联动活动的基础分析
        3.3.3 隆起带健身联动活动联动方式及内容
        3.3.4 隆起带健身联动活动的影响力分析
        3.3.5 隆起带健身联动活动启示
    3.4 隆起带健身休闲产业区域联动发展实施体系构建
        3.4.1 区域联动发展理念及原则
        3.4.2 区域联动发展目标
        3.4.3 区域联动发展战略定位
        3.4.4 区域联动发展时空布局
        3.4.5 区域联动发展方式
        3.4.6 区域联动发展保障措施
4 结论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致谢
附录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2)马克思资本周转理论视域下对我国海峡两岸物流产业合作的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政策背景
        1.1.2 现实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思路与内容
    1.4 本文的研究方法
        1.4.1 运用规范分析与实证相结合的方法
        1.4.2 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
    1.5 物流的定义及相关概念
        1.5.1 物流的定义
        1.5.2 物流的行业范围及产业类型
        1.5.3 物流成本及服务的概念
    1.6 国内外研究现状
        1.6.1 国内研究现状
        1.6.2 国外研究现状
        1.6.3 国内外研究评述
    1.7 本文创新
2 两岸物流产业合作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马克思资本周转理论
        2.1.1 流通时间的缩短有利于周转速率的提高
        2.1.2 资本周转的速率有利于商业资本利润的提高
    2.2 成本效应理论
    2.3 需求效应理论
3 两岸物流产业发展现状及优势比较
    3.1 大陆地区物流产业发展的现状
        3.1.1 大陆地区陆运物流现状
        3.1.2 大陆地区航运物流现状
        3.1.3 大陆地区物流信息化建设发展现状
        3.1.4 大陆地区物流园区建设发展现状
    3.2 台湾物流产业发展现状
        3.2.1 台湾地区陆运物流现状
        3.2.2 台湾地区海运物流现状
        3.2.3 台湾地区航运物流现状
        3.2.4 台湾地区物流园区建设现状
    3.3 两岸物流业的分析比较
        3.3.1 两岸物流产业关于资源方面的比较
        3.3.2 两岸物流产业关于技术方面比较
        3.3.3 两岸物流产业关于市场需求方面比较
4 两岸物流产业交流与合作的发展轨迹与态势
    4.1 两岸物流合作的历史轨迹
        4.1.1 货运模式之一:货经第三地转口至对方口岸
        4.1.2 货运模式之二:船舶弯靠第三地后运抵对方口岸
        4.1.3 货运模式之三:试点直航
        4.1.4 货运模式之四:两岸三地航线——“弯靠”与“试点直航”功能迭加的航线
        4.1.5 货运模式之五:“小三通”——两岸民间近距离小规模客货运输
        4.1.6 货运模式之六:“大三通”——全面直通
    4.2 海峡两岸物流配送交通状况
    4.3 两岸物流全球化发展趋势
        4.3.1 台湾物流业带动大陆物流业进入全球化系统
        4.3.2 物流链一体化和物流合作全球化是两岸物流合作发展趋势
    4.4 两岸物流市场需求发展趋势
        4.4.1 长三角地区与台湾物流合作的发展趋势
        4.4.2 海西经济区与台湾物流合作的发展趋势
    4.5 两岸物流合作出现加速发展趋势
5 两岸物流产业协同发展对经济的影响
    5.1 两岸物流协同发展对两岸经济影响的理论分析
        5.1.1 区域间物流合作发展给予经济增长支撑保障作用
        5.1.2 两岸物流合作可以改善投资环境促进外资的流入
    5.2 两岸物流协同发展对两岸经济影响的实证分析
        5.2.1 两岸物流产业合作的发展历程及对经济的总体影响
        5.2.2 “大三通”与两岸物流的互补性分工协作
        5.2.3 由“直航效应”带来的两岸经济合作优势
        5.2.4 两岸物流合作对两岸依存度的影响
    5.3 两岸物流合作对两岸经济竞争力的影响
        5.3.1 两岸物流合作有助于提升投资效率和投资总量
        5.3.2 两岸物流合作有助于提高资源利用率
        5.3.3 两岸物流合作有助于两岸技术的发展
        5.3.4 两岸物流合作促进两地基础设施的发展
        5.3.5 两岸物流合作有助于提升经济运行的效率
6.两岸物流合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6.1 两岸物流合作存在的问题
        6.1.1 两岸港口物流合作的结构性障碍
        6.1.2 两岸物流业发展的不利因素
        6.1.3 两岸港口物流有待于进一步发展
    6.2 两岸物流合作发展对策
        6.2.1 加强海峡两岸物流业信息化合作和标准化合作
        6.2.2 海峡两岸物流业合作加强物流信息技术支撑服务体系建设
        6.2.3 海峡两岸合作加强物流业技术人才培养与现代物流意识培养
7 结语
    7.1 研究的主要结论
        7.1.1 海峡两岸物流发展与经济增长存在很强的互动作用
        7.1.2 两岸物流合作促进技术交流
    7.2 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硕士研究生学习阶段发表论文

(3)海峡两岸农业一体化 ——基于闽台农业合作的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提出
        1.1.3 研究意义
    1.2 研究目标与内容
        1.2.1 研究目标
        1.2.2 主要内容
    1.3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1.3.1 技术路线
        1.3.2 研究方法
        1.3.3 数据来源
    1.4 研究特色与创新
2 文献综述
    2.1 区域经济一体化
    2.2 海峡两岸经贸合作
    2.3 海峡两岸农业合作
    2.4 研究启示
3 基本构想、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3.1 基本构想
        3.1.1 基本概念
        3.1.2 基本内涵
    3.2 理论基础
        3.2.1 要素禀赋与比较优势
        3.2.2 贸易效应与投资效应
        3.2.3 产业分工与竞争优势
        3.2.4 交易成本与机会成本
        3.2.5 两岸合作的政策博弈
    3.3 分析框架
    3.4 本章小结
4 海峡两岸农业合作:基础与发展
    4.1 农业合作基础
        4.1.1 农业发展阶段
        4.1.2 农业产业结构
        4.1.3 农产品市场
        4.1.4 农业生产要素
        4.1.5 农业经营管理
        4.1.6 农产品生产成本
    4.2 农业合作现状
        4.2.1 农业合作发展历程
        4.2.2 农产品贸易
        4.2.3 农业直接投资
    4.3 存在主要问题
        4.3.1 农产品贸易
        4.3.2 农业直接投资
    4.4 本章小结
5 海峡两岸农业一体化实证分析
    5.1 农产品物流推动实证:两岸农产品物流集散中心
        5.1.1 基本运作情况
        5.1.2 对两岸农业一体化的影响
    5.2 台资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实证:天福集团
        5.2.1 基本运作情况
        5.2.2 对两岸农业一体化的影响
    5.3 产业集群发展实证:台湾农民创业园
        5.3.1 基本运作情况
        5.3.2 对两岸农业一体化的影响
    5.4 本章小结
6 海峡两岸农产品市场一体化程度及其影响因素
    6.1 两岸农产品市场一体化程度
        6.1.1 研究方法选择
        6.1.2 产品选择与数据来源
        6.1.3 两岸农产品市场价格的相关性
    6.2 贸易政策对两岸农产品市场一体化的影响
        6.2.1 大陆农产品贸易政策
        6.2.2 台湾农产品贸易政策
        6.2.3 两岸农产品贸易政策比较
        6.2.4 贸易政策对两岸农产品市场一体化的影响
        6.2.5 影响两岸农产品市场一体化的其他因素
    6.3 关税税率降低对两岸农产品市场一体化的影响
        6.3.1 研究方法选择
        6.3.2 研究对象概述
        6.3.3 引力模型构建
        6.3.4 研究数据来源
        6.3.5 回归分析结果
        6.3.6 研究结论
    6.4 本章小结
7 海峡两岸农业生产要素一体化效应及其影响因素
    7.1 生产要素流动对海峡两岸农业发展的效应
        7.1.1 台商对大陆直接农业投资对台湾农业发展的影响
        7.1.2 台商对福建农业直接投资对福建农业发展的影响
    7.2 两岸农业生产要素一体化的影响因素
        7.2.1 土地要素流动
        7.2.2 劳动力要素流动
        7.2.3 资本要素流动
        7.2.4 技术要素流动
        7.2.5 经营管理要素流动
    7.3 本章小结
8 海峡两岸农业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及模式选择
    8.1 两岸农业一体化的发展趋势
        8.1.1 发展机遇
        8.1.2 发展趋势
    8.2 两岸农业一体化的模式选择
        8.2.1 基本原则
        8.2.2 总体导向
        8.2.3 模式选择
    8.3 本章小结
9 结论与政策建议
    9.1 研究结论
    9.2 政策建议
    9.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件
致谢

(4)山地城市设计防灾控制理论与策略研究 ——以西南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图表目录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历史背景——城市发展与灾害的适应过程
        1.1.2 时代背景——城市灾害成为全球关注议题
        1.1.3 环境背景——山地城市防灾面临复杂局面
        1.1.4 学科背景——城市防灾规划体系亟待完善
    1.2 基础理论与研究动态综述
        1.2.1 城市防灾规划研究动态
        1.2.2 现代城市设计学科发展
        1.2.3 灾害学研究的区域特性
        1.2.4 风险控制领域研究应用
        1.2.5 山地人居环境科学拓展
    1.3 研究定位
        1.3.1 多学科的交叉研究
        1.3.2 西南地区人居环境的特定研究
        1.3.3 基于灾害风险的防灾前期控制
    1.4 研究意义与价值
        1.4.1 研究的必要性
        1.4.2 研究的价值
    1.5 研究内容与框架
        1.5.1 研究内容与方法
        1.5.2 研究框架
2 西南山地城市发展与防灾概况
    2.1 西南山地城市空间环境特点
        2.1.1 自然山水环境的特殊性
        2.1.2 空间布局结构的多样性
        2.1.3 空间形态的多维集约性
    2.2 西南山地城市社会经济基础
    2.3 西南山地城市主要灾害分析
        2.3.1 西南山地城市主要灾害类型
        2.3.2 西南山地城市主要灾害特征
    2.4 从城市设计角度对西南山地城市防灾的认识
        2.4.1 环境条件复杂敏感
        2.4.2 人地关系矛盾突出
        2.4.3 防灾基础设施薄弱
3 山地城市设计防灾控制理论框架构建
    3.1 山地城市设计防灾控制的概念辨析
        3.1.1 “人-安全-空间”的理论内涵
        3.1.2 承上启下的功能定位
    3.2 山地城市设计防灾控制的理论特征
        3.2.1 多主体参与的防灾控制
        3.2.2 间接与直接的控制对象
        3.2.3 总体与详细的控制层次
        3.2.4 总体与具体的控制目标
        3.2.5 协调与适应的控制原则
    3.3 山地城市设计防灾控制的方法与内容
        3.3.1 防灾控制中评价模型的引入
        3.3.2 防灾控制的内容与过程框架
4 山地城市设计防灾控制评价模型建构
    4.1 评价方法研究
        4.1.1 评价的技术模式
        4.1.2 评价方法的选择
    4.2 山地城市设计防灾控制评价的原则与标准
        4.2.1 评价模型的构建原则
        4.2.2 防灾控制的评价标准
    4.3 山地城市设计防灾控制评价模型的建立
        4.3.1 评价模型建立过程分析
        4.3.2 评价指标的筛选与汇总
        4.3.3 评价模型层级结构建立
    4.4 山地城市设计防灾控制评价研究及结果分析
        4.4.1 评价基本情况
        4.4.2 构建判断矩阵
        4.4.3 一致性检验
        4.4.4 层次总排序
        4.4.5 评价结果分析
5 山地城市设计防灾控制策略研究
    5.1 山地城市设计防灾控制策略架构的建立
        5.1.1 理论基础——重点论与两点论结合
        5.1.2 纵向应用——重点控制层次的确定
        5.1.3 横向应用——重点控制区域的确定
    5.2 一般控制区域的防灾控制策略
        5.2.1 防灾控制原则
        5.2.2 防灾控制策略
    5.3 重点控制区域的防灾控制策略
        5.3.1 活动节点的有效避难疏散
        5.3.2 安全廊道的灾时畅通保障
        5.3.3 避难场所的迅速安全到达
6 山地城市设计防灾控制机制研究
    6.1 山地城市设计防灾控制目标的动态机制
        6.1.1 时间维度的动态性
        6.1.2 空间维度的动态性
    6.2 山地城市设计防灾控制的多元整合机制
        6.2.1 城市设计价值的多方受益
        6.2.2 控制与评价的多平台架构
    6.3 山地城市设计防灾控制的公众参与机制
        6.3.1 设计参与
        6.3.2 决策参与
        6.3.3 实施参与
7 结论与展望
    7.1 论文研究的主要结论
    7.2 论文研究的创新点
    7.3 后续研究的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中国发展指数(2008)主要数据
附录 B 西南三省一市灾害情况汇总
附录 C 问卷调查表
附录 D
附录 E

(5)海峡西岸经济区承接台湾科技产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目的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
    第二节 研究对象和方法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主要内容和分析架构
    第三节 研究创新和局限
        一、研究创新
        二、研究局限
第一章 理论与文献回顾
    第一节 区域经济学有关理论
        一、与本论文研究相关的国际(区域)竞争力理论
        二、与本论文研究相关的区位理论
        三、与本论文研究相关的区域分工理论
    第二节 产业经济学有关理论和研究成果
        一、产业转型升级与企业转型升级的研究
        二、产业集群理论及与相关研究成果
    第三节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与产业转移理论
        一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
        二、产业转移理论
    第四节 博弈论
        一、博弈论研究方法的导入
        二、博弈视角看海西区建设与台湾产业结构转型
    第五节 两岸学者关于台商投资区位和模式选择方面的研究成果
        一、大陆对台商投资区位的研究
        二、台湾对企业投资大陆动机、区位选择和进入模式的研究
第二章 台湾科技产业投资大陆的现状、演进和发展趋势
    第一节 海峡两岸对(高)科技产业的界定
        一、国际上对高科技产业的界定方法
        二、两岸高科技产业的分类标准
    第二节 台湾科技产业发展概况和基本评价
        一、产业规模——世界前列
        二、重点产业——两兆双星
        三、产业形态——科技制造
        四、台湾科技产业的优劣势
    第三节 台湾科技产业投资大陆的结构和形态
        一、产业结构
        二、投资形态和关联形态
    第四节 台湾科技产业投资大陆区域分布、演进和发展趋势
        一、区域分布
        二、区域演进
        三、发展趋势及对海西区的展望
第三章 台商投资大陆的环境需求和投资风险分析——基于大陆台商的视角
    第一节 台湾科技产业投资中国大陆的动因分析
        一、台商对外投资的驱动
        二、台湾科技产业投资大陆的动因
    第二节 台湾科技产业资本投资的区位选择与投资环境偏好
        一、GDP总量大
        二、经济基础设施和社会基础设施完善
        三、市场经济环境好、经济开放程度高
        四、投资成本低
        五、人才储备多
        六、产业集聚度高、信息成本低
        七、政策环境好
        八、区位条件优越
    第三节 大陆的投资环境和投资风险——对TEEMA历年调查结果的比较分析
        一、总体投资环境评价指标分析
        二、城市投资环境评价指标分析
        三、城市投资风险评价指标的分析
        四、海西区历年受调查城市推荐评级排名情况概述
        五、台商大陆布局统计结果分析——依城市、产业别
第四章 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与台湾产业结构调整——科技产业对接的正和博弈
    第一节 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内涵、建设意义与发展进程
        一、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内涵
        二、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建设意义
        三、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推进
    第二节 海西区承接台湾科技产业的理论基础——产业升级和生命周期
        一、产业升级
        二、科技产业的生命周期和产业转移
        三、科技产业的动态特征
    第三节 海西区建设与台湾产业结构调整——正和博弈
        一、博弈论研究方法的导入
        二、“零和博弈”观念误区下的台湾科技产业管制
        三、海西区与台湾在科技产业上的正和博弈
    第四节 海西区与台湾科技产业的分工与合作——以福建为例
        一、福建与台湾的科技产业分工
        二、福建与台湾的科技产业合作
第五章 海峡西岸经济区承接台湾科技产业的经济环境和经营环境——基于福建与三大台商投资区的比较
    第一节 海西区与三大台商投资区的经济环境比较
        一、主要经济指标比较
        二、经济综合竞争力比较
    第二节 海西区与三大台商投资区的经营环境比较
        一、教育和科技发展概况
        二、科技产业经营环境比较分析
    第三节 海西区与三大台商投资区科技产业投资环境比较
        一、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科技产业投资环境分析
        二、海西区与三大台商投资区科技产业投资环境比较
        三、海西区与长三角、珠三角的合作空间
    第四节 海西区承接台湾科技产业的影响因素和约束条件
        一、海西区承接台湾科技产业的影响因素分析
        二、海西区各区域承接台湾科技产业的约束条件分析
第六章 海峡西岸经济区承接台湾科技产业的战略定位和模式选择
    第一节 海峡西岸经济区承接台湾科技产业转移的区域定位
        一、基本格局
        二、区域定位
    第二节 海西区承接台湾科技产业的类别定位
        一、海西区与台湾科技产业对接的已有亮点——以福建为例
        二、海西区承接台湾科技产业应把握的原则
        三、海西区承接台湾科技产业的路径选择:科技创新、环保节能
        四、对接重点和对接空间
    第三节 海西区承接台湾科技产业的战略研究
        一、可持续发展战略
        二、差异化(竞争)战略
        三、产业集群战略
        四、科技人才战略
        五、科技园区战略
        六、科技企业联盟战略
        七、知识产权保护战略
    第四节 海西区承接台湾科技产业的模式
        一、产业链转移模式
        二、合作生产模式
        三、良性竞争模式
        四、资源整合模式
        五、委托招商、登岛招商模式
第七章 海峡西岸经济区承接台湾科技产业的政策取向
    第一节 海西区承接台湾科技产业政策现状——以福建省为代表
        一、福建省“十一五”闽台产业对接专项规划
        二、福建省与台湾科技产业对接的扶持政策和配套措施
    第二节 海西区区域政策协调和产业机制整合
        一、海西区各市域的合作和联动机制
        二、海西区各次区域产业机制整合和协同发展
        三、政府在科技产业对接中的调控、协调作用
    第三节 海西区吸引台湾科技产业的“硬环境”建设政策取向
        一、构建区域联动网络,推动海西协调发展
        二、培育科技产业集群,促进产业升级换代
        三、借鉴两岸发展经验,推进科技园区建设
        四、促进科技人才聚集,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第四节 海西区吸引台湾科技产业的“软环境”建设政策取向
        一、营造有利于产业对接的服务环境
        二、采取适当的政策优惠,提升海西吸引力
        三、构建良好的科技创新融资环境
        四、保护知识产权,鼓励台商科技企业自主创新、自创品牌
        五、倡导社会商业伦理、妥善解决涉台贸易纠纷,降低台商投资风险
        六、培育科技中介机构,构建科技服务平台
    第五节 提升海西区竞争性环境的政策取向
        一、争取国家特殊政策扶持
        二、“先行先试”创造政策空间
        三、发挥对台政策的集成效应
        四、完善海西区市场经济环境
        五、推动金融服务创新
        六、科技园区对接促进产业对接
        七、“以台引台”扩大合作
        八、强化对台农业科技产业合作优势
        九、着力解决域内台湾科技产业转型升级问题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6)对江苏沿海产业选择及布局的再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江苏沿海开发的新进展及重要成果
    1.江苏沿海开发的新进展
    2、江苏沿海开发取得的阶段性成果
对江苏沿海产业选择及布局的再思考
    1、思考之一:
    2、思考之二:
    3、思考之三:
    4、思考之四:
    5、思考之五:

(7)区域互动与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选题背景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3 选题研究的方法和主要内容
        1.3.1 研究思路及方法
        1.3.2 主要内容
第2章 区域的基本概念及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状况
    2.1 区域的基本概念
        2.1.1 我国经济区域经济划分概述
        2.1.2 区域互动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内涵
        2.1.3 区域互动与经济发展的条件
        2.1.4 区域互动与经济协调发展的现实意义
    2.2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现状
        2.2.1 国家基本建设投资向沿海地区倾斜
        2.2.2 政府主导的体制导致区域壁垒
        2.2.3 非均衡财政影响中央的宏观调控能力
    2.3 小结
第3章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非均衡性成因分析
    3.1 区域经济发展非平衡性度量指标体系构建
        3.1.1 指标的选取原则
        3.1.2 指标体系框架
        3.1.3 主成分分析法处理后的指标体系
    3.2 区域基础条件的差异
        3.2.1 自然条件地理差异
        3.2.2 区域经济基础条件差异
        3.2.3 区域社会基础条件差异
        3.2.4 区位差异
    3.3 政策与制度条件差异
        3.3.1 政策倾斜、分工利益分配与区域差异
        3.3.2 体制环境差异与区域经济差异
    3.4 要素区际流动的差异
    3.5 小结
第4章 发达国家区域经济互动发展的启示
    4.1 美英模式
        4.1.1 美国模式
        4.1.2 英国模式
        4.1.3 美英模式评价
    4.2 巴西模式
    4.3 印度模式
    4.4 小结
第5章 我国区域互动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模式探讨
    5.1 四大机制的提出
        5.1.1 耗散结构理论概述
        5.1.2 区域经济系统及其构成要素
        5.1.3 区域经济系统特征分析
    5.2 四大机制与区域间互动发展的模式探讨
        5.2.1 构建区域经济互动区模式
        5.2.2 市场型区域协调模式
        5.2.3 政府干预型区域协调模式
    5.3 小结
第6章 我国区域互动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研究
    6.1 扶持机制
        6.1.1 实施工业化扶持政策
        6.1.2 拓展区域化的财政扶持政策
        6.1.3 探索有效的金融扶持政策
        6.1.4 推进体制创新,增加制度供给
    6.2 互助与合作机制
        6.2.1 对区域经济合作的理性认识
        6.2.2 区域政府合作机制的模式建构
        6.2.3 区域企业合作机制的模式建构
        6.2.4 发挥区域经济合作组织在合作机制中的重要作用
    6.3 市场机制
        6.3.1 正确认识市场机制的地位与作用
        6.3.2 完善市场机制 促进要素的区际流动
    6.4 小结
第7章 我国区域互动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实证研究
    7.1 以长江经济带为轴 产业梯度转移为手段 推进区域互动与经济协调发展
        7.1.1 相关的理论及其依据
        7.1.2 长江经济带及其在区域经济互动发展中的意义
        7.1.3 促进长江经济带开发的措施
    7.2 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主持参与的课题

(8)“中部崛起”战略对湖北民营经济发展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相关理论阐述
    1.1 非均衡增长理论
    1.2 增长极理论
        1.2.1 增长极理论的概念和内容
        1.2.2 增长极理论的运用
        1.2.3 总结
第二章 “中部崛起”战略的全面阐述
    2.1 “中部崛起”战略的提出背景
    2.2 “中部崛起”的重大意义
    2.3 “中部崛起”战略的总体思路
    2.4 “中部崛起”战略的重点布局
    2.5 发展民营经济对于“中部崛起”的意义
第三章 湖北崛起的优势与湖北省民营经济现状分析
    3.1 湖北成为“增长极”:实现中部崛起的战略需要
        3.1.1 湖北成为中部崛起的增长极的战略必然性
        3.1.2 湖北省的优势地位分析
    3.2 湖北的经济现状及与发达地区的差异
第四章 “中部崛起”战略对于湖北民营经济的作用分析
    4.1 实现中部崛起,民营企业的重要性再次被提到战略高度
    4.2 承东启西,东引西联,湖北民营经济处于有利的战略机遇
    4.3 “1+8”武汉城市圈的建设
    4.4 民营经济总量扩大,向科技型、外向型、规模化发展
    4.5 县域经济民营化步伐加快,民营经济将成为县域经济的主体
    4.6 农业产业化、工业化的发展
    4.7 民营经济的发展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
        4.7.1 政策环境得到改善
        4.7.2 市场环境得到改善
第五章 对于湖北崛起的建议
结束语
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中文详细摘要

(9)新亚欧大陆桥西安以东双桥经济带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双陆桥经济带的形成及其空间结构
    1.北陆桥经济带的行政区域经济组成。
    2.南陆桥经济带的行政区域经济组成。
二、构建双陆桥经济带面临的主要问题
三、构建双陆桥经济带的战略意义

(10)近十年(1994~2003)武汉市城市扩张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相关概念
    1.2 近十年来武汉市城市扩张的背景
    1.3 武汉市城市扩张研究的界定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1.5 研究框架
2 近十年来武汉市城市扩张及其特征
    2.1 武汉市的经济发展与人口增长的状况
    2.2 城市扩张下城市空间格局的变化
    2.3 城市产业的扩张
    2.4 城市住宅郊区化
    2.5 城市扩张中的土地利用情况
    2.6 城市扩张中的环境状况
    2.7 武汉市城市扩张的基本特征及存在问题
3 武汉市城市扩张动因分析
    3.1 城市经济发展及城市化进程
    3.2 城市产业的发展与城市交通系统的完善
    3.3 城市发展的思路及政府的行政主导
    3.4 城市扩张中的政策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武汉市城市扩张的调控策略
    4.1 城市扩张的相关理论与类型
    4.2 调控策略之一:扩张方式——内涵式
    4.3 调控策略之二:扩张形式——伸展轴扩张与飞地式扩张相结合
    4.4 调控策略之三:扩张模式——混合型
    4.5 调控策略之四:扩张方向——“两个”结合
    4.6 调控策略之五:城市功能区域化与政府职能转变
    4.7 本章小结
5 结论
    5.1 几点结论
    5.2 尚待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四、构建江苏与西部联动发展的三大主轴(论文参考文献)

  • [1]山东省西部经济隆起带健身休闲产业区域联动发展研究[D]. 焦杰. 曲阜师范大学, 2018(12)
  • [2]马克思资本周转理论视域下对我国海峡两岸物流产业合作的问题研究[D]. 周洋.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3(06)
  • [3]海峡两岸农业一体化 ——基于闽台农业合作的实证分析[D]. 檀云坤. 福建农林大学, 2012(01)
  • [4]山地城市设计防灾控制理论与策略研究 ——以西南地区为例[D]. 左进. 重庆大学, 2011(12)
  • [5]海峡西岸经济区承接台湾科技产业研究[D]. 林坚. 厦门大学, 2009(11)
  • [6]对江苏沿海产业选择及布局的再思考[J]. 孟力强. 改革与开放, 2008(12)
  • [7]区域互动与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D]. 田禾. 武汉理工大学, 2007(06)
  • [8]“中部崛起”战略对湖北民营经济发展作用研究[D]. 游丽. 武汉科技大学, 2006(12)
  • [9]新亚欧大陆桥西安以东双桥经济带构建研究[J]. 朱舜,高丽娜.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 2005(06)
  • [10]近十年(1994~2003)武汉市城市扩张初步研究[D]. 艾勇军. 华中科技大学, 2005(05)

标签:;  ;  ;  ;  ;  

构建苏西联动发展三大主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