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论住宅开发中的投资控制(论文文献综述)
滕梓源[1](2021)在《企业主导的城市轨道交通与土地一体化开发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简称“国家发改委”)数据显示,“十三五”期间我国累计共有35个城市的轨道交通建设规划及规划调整获批,涉及新增规划线路长度总计4,000多公里,新增计划投资额将近3万亿元。2019年,北京地铁建设成本已超过每公里15亿元,平均每人次的运营成本7.82元。按照规划到2022年,北京城市轨道交通将达到1,000公里以上,加上目前既有线路的更新、地面公交线路的优化等情况,至少还需要投入资金超过4,000亿元。随着城市土地价格及轨道交通工程造价攀升,“建设靠贷款、运营靠补贴”的非良性循环方式使得未来我国的城市轨道建设及运维面临巨大的财政问题。基于这一政府主导的建设运营体制,导致目前我国城市轨道交通难以持续发展。如何让轨道交通建设运营可持续,并能够高质量地引导城市空间格局发展,降低政府财政负担,成为近些年来诸多领域专家关注的重要问题。尤其是轨道交通与土地的一体化开发建设,通过土地的长期增值收益来带动轨道交通可持续发展,已成为集中关注的领域。纵观全球,日本和香港的轨道交通公司可以真正实现连续盈利,这说明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运营能够从经济上获得可持续性。然而,目前关于城市轨道交通与土地一体化开发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其一体化关系、方法和模式等层面。例如,对轨道交通与土地的主体产权关系研究、对轨道交通枢纽站点综合开发方法与模式的研究等。在一体化开发的文献研究中,对于如何进行一体化开发的研究较多,但是由谁来做,为什么由某一个主体去做,其他主体是否能更高效地进行一体化开发等研究方面,并没有充分地论证,相关研究少之又少。以上关键要点问题,为本论文展开此方面的研究提供了研究空间。本文从市场化企业主导的视角出发,围绕一体化开发的长期性特征和外部效益的长期内部转化过程进行分析与判断。通过对日本东京及香港轨道交通与土地一体化开发案例的研究,说明城市轨道交通与土地一体化高质量协同发展的先决条件是由市场化企业主导而非政府一体化主导。唯有如此,才能妥善解决投资运营过程中的各类问题,包括避免政府主导所产生的一体化开发短期行为,以及减少多主体之间的非市场行为所产生的合作阻力与内耗等,并最终能够实现高度协同的可持续发展。为了对该问题进行深入的理论分析,本文通过城市轨道交通与沿线土地长期外部性影响的内部化机制分析、一体化开发中的交易成本分析,以及制度安排问题构建理论研究框架,运用案例研究法和比较分析法作为主要使用的研究方法与手段,对日本和香港以企业为主导的一体化开发模式和我国大陆以政府为主导的一体化开发模式进行了剖析。最后通过层次分析法与模糊评价方法,对日本东急集团和我国上海申通地铁集团进行了企业一体化经营绩效评价,发现我国现有的政府主导一体化开发模式效率远低于以市场化企业主导的一体化开发模式。由于外部性的内部转化需要一个长期过程,而这种长期过程是政府主导的一体化开发难以实现的。相反,企业主导下的一体化开发能够在长期的经营战略中进行合理规划,并按照轨道交通与土地一体化发展的固然规律作出更为长远的计划。由于轨道交通客流的增长与周边土地的升值是一个长期、动态的过程,这样的做法不但能够使得一体化开发中的外部性问题妥善解决,更有优势的是,外部性互利能够通过长期性的互相影响,使得土地的价值逐步提升。与此同时,土地的开发也可以分多个阶段进行,几年、十几年、甚至是几十年持续不断地开发,能够为企业带来源源不断地客流与回报。这种长期性的互相影响,对轨道交通和土地的开发都十分有利,真正的做到了“双赢”的局面。进而证明了市场化企业进行一体化开发的优势所在,为我国城市轨道交通与土地一体化开发,甚至为我国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学理支撑。创新点方面,本文从企业主导的一体化开发思路出发,指出了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运营以及沿线土地的开发、经营应由同一家市场化的主体负责,通过对纵向的一体化统筹,能够有效解决外部性问题和降低交易成本,从而实现整体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应用外部性和交易成本理论分析城市轨道交通与土地一体化开发的主体利益关系,充分证明只有以市场化企业为主体进行主导才能使城市轨道交通的开发更加高效和具有可持续性;最后引入日本和香港的一体化开发案例,深入剖析其开发过程与长期绩效问题,进而在逻辑和层次上验证市场化企业主导的一体化开发更具有效率。因此,本研究总结出企业主导的城市轨道交通与其周边土地一体化开发的合理模式和优化策略,丰富了城市轨道交通与其周边土地一体化开发的研究成果,并由此为我国企业主导的城市轨道交通与土地一体化开发提供参照和决策依据,使得企业能够真正实现城市轨道交通与城市土地开发的相互促进,在提高城市资源水平利用的同时,大力提升企业效益,把企业做大做强。
李昂[2](2020)在《装配式商品住宅项目开发管理研究》文中认为从1978年国内理论界提出了住房商品化、土地产权等观点,到1998年住房实物分配制度的取消和按揭政策的实施后房地产投资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再到“房住不炒”的商品房居住属性回归下的平稳阶段,我国的商品住宅开发已走过了40年的历史。随着可持续发展基本国策下的节能减排趋势,中央提出了“用10年左右的时间,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比例达到30%”的目标,这将在人类建筑史上,特别是装配式建筑史上一次史无前例的大事件,它将呈现出前所未有的速度、规模、跨度和难度,而住宅与其他用途建筑相比更天然具有与装配式相匹配的特点。目前,房地产企业对装配式商品住宅还未建立成熟的开发管理体系,对装配式商品住宅项目开发管理进行研究以提升开发管理能力,具有助力国家装配式目标的实现和提高企业自身竞争力的重要意义。本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归纳整理形成文献综述,对装配式商品住宅项目开发进行研究。研究过程中首先梳理总结了目前我国装配式商品住宅开发流程及管理现状,并对房地产企业在装配式商品住宅开发中存在的常见问题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了识别分类。然后采用专家访谈法和文献分析法,对上述问题进行了原因分析。文章通过案例分析法,从国内外装配式商品住宅开发案例中总结经验,得出对房地产开发企业进行装配式商品住宅开发的启示。最后,通过案例启示及分析,本文对装配式商品住宅项目开发管理提出了策略,在提出策略时,力求站在房地产开发企业以及项目经理部的角度,增强了策略的针对性和可落地性。
方兵[3](2020)在《房地产项目合作开发中的风险分析及对策研究》文中提出房地产行业是近十年以来发展快速的产业,它集合投入高、回报高、风险高等特征为一身,也引领了经济发展、消费习惯的新趋势。随着房产市场的成熟发展,房产内外竞争环境也发生了较大改变,房产企业希望能够吸收外部更多优势资源,提升房产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从而应对激烈的竞争,于是合作联盟运营模式成为了很多房产企业的运营模式,在合作联盟中有很多具体模式,如:有传统意义上的联合,有只针对单一地块上的合作,还有已单纯投资为目的的合作模式。合作过程中,合作方之间在企业文化、企业诉求、管理模式、品牌价值等方面均有较大的不同,这就导致在合作过程中,各方之间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风险,有的能顺利合作到项目结束,而有的合作项目则中途夭折,未能达到合作之前的愿景,各种风险频出。本文研究立足工作实践活动,引入了具体案例为研究内容,并展开了有序性研究:首先对房产合作模式进行概念界定,对目前市场现行的合作模式进行辨别,确认研究方向是对联合成立项目公司或者股权收购的房地产项目合作开发中的风险进行分析。按照房地产项目合作前,合作中、合作后的时间顺序,对房地产项目合作开发中的风险进行识别,并且结合实际案例分别对合作各方在合作过程中的责权利进行重点分析,最后从风险防控、项目过程管理、项目交付管理、项目财务管理、项目交付管理等多维度进行分析,得出房地产项目合作开发模式下合作各方在合作项目中角色的扮演以及风险应对措施,力争填补这一领域的空白。
薛妍[4](2020)在《公园城市理念下的遂宁城市新区绿色空间规划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快速城镇化为我国城市发展带来巨大贡献的同时,不可避免地带来了生态区域的破碎萎缩,进而引发了负面影响众多的“大城市病”,甚至导致了部分城市经济发展的停滞不前。在公园城市建设的火热趋势下,遂宁作为西南地区特色丘陵河谷型城市,面临着绿色发展的重要转型期,而遂宁城市新区作为遂宁老城的拓展与延续,决定着未来遂宁城市的发展方向与风貌格局,因此,为了实现遂宁的高品质环境营造与高质量发展,需要以公园城市理念为支撑,寻求遂宁城市新区绿色空间规划的新方向。本文基于对公园城市理念的研究与对国内外公园城市建设优秀案例的分析,总结出遂宁城市新区绿色空间规划在新型城市发展模式下的思路转变,并归纳与提炼出具备普适性的规划策略及方法,最后以遂宁雁栖湖片区为例探索了该规划方法的实践运用。具体研究了以下内容:一、解释了本选题的研究背景与研究现状,并对该选题的研究目的、内容、范围与概念进行了界定,详细展示了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与框架。二、对公园城市理念的起源与发展进行了探索,详细分析了该理论的核心内涵及主要特征,在总结了国内外公园城市优秀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探析了绿色空间规划的发展方向。三、分析了遂宁城市新区在生态、生活、生产三个层面的开发现状条件,解读了遂宁城市新区绿色空间现有发展模式的局限性,总结了公园城市理念下遂宁城市新区绿色空间的未来发展方向。四、提出遂宁城市新区绿色空间生态、生活、生产三生维度叠合的规划框架,梳理了遂宁城市新区绿色空间的要素构成与规划原则,并进一步归纳了详细规划的方法步骤。五、以遂宁雁栖湖片区绿色空间规划为例,展示了本研究规划方法的实践运用,为未来城市新区绿色空间的规划设计提供参考。
刘奕[5](2020)在《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文中指出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设备接入到移动网络,新的服务与应用层出不穷,对移动网络的容量、传输速率、延时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5G技术的出现,使得满足这些要求成为了可能。而在5G全面实施之前,提高现有网络的性能及用户感知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从5G应用场景及目标入手,介绍了现网改善网络性能的处理办法,并针对当前5G关键技术 Massive MIMO 技术、MEC 技术、超密集组网、极简载波技术等作用开展探讨,为5G技术对4G 网络质量提升给以了有效参考。
陈飞[6](2019)在《我国临海工业用地布局与规划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国家产业规划以及海洋发展战略推动下,沿海城市依托港口通过填海造地开展临海工业建设进而推动临海新区发展,临海工业承载着沿海地区产业发展与城市空间海向拓展的双重职能。推进沿海产业发展,实现临海地区可持续发展,是沿海城市建设的重要诉求。相比于沿岸地区其他工业类型而言,临海工业规划强调陆海资源综合利用,通过填海造陆提高用地临海性,空间向海洋单向扩展,属于新兴规划类型,相关理论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构建临海工业规划研究框架,明晰临海工业发展目标,动力机制和发展策略,是沿海地区发展的重要课题。研究首先通过35个国际案例研究总结临海工业典型特征与发展路径,并选择与我国产业开发相近日本、韩国、新加坡,总结用地布局与发展机制。研究从演进历史与产业类型两个维度展开,在时空维度上,通过总结3个国家临海工业发展演进历程,清晰我国临海工业发展的历史坐标定位;在产业类型维度上,对比重化工业、加工产业、综合产业发展路径。研究总结案例国家在工业组团、工业城市、区域协同、综合型城市功能区4种开发模式,并从工业用地与新城开发两个层面分别总结发展影响机制。针对我国类别丰富的临海工业实践,研究总结沿海产业与港口发展的时空与地域特征,构建“港口-产业-新城”发展模型提出临海工业分类方法,将我国临海工业划分为港口扩张型、新港综合型、重化工型、加工产业聚集型、海洋资源开发型5种。在122个案例分析基础上,通过实地调研、数据分析、模式演绎、文献综述等方法,总结各类临海工业布局模式、总结发展问题,分析影响机制并分层次分类别提出发展策略。通过国内外案例对比研究,指出重化工业属于资本密集型产业,具有就业密度低、职工带眷系数低特征,使用常规规模预测方法会导致配套生活用地规模过大问题;同时填海造陆使工业用地具有弹性开发特征应针对用地扩张特性选择适宜的规划方法;论文提出通过合理产城定位、优化规模预测方法、转化弹性开发等策略促进临海地区集约开发。研究以产业发展、城乡规划、海洋规划等多领域视角构建理论框架,提出完善陆海统筹规划与建设用海规划编制体系等提升策略。此外研究针对五种类型的临海产业特征,分别从港口功能演进、沿海产业多元化、海洋生态修复等角度提出专项规划策略。论文定义临海工业概念,分析国内外总计157个案例,将临海工业从临港工业研究中剥离出来并建立了研究案例库;从产业组织与海港发展视角,分析临海工业影响关联,构建港口-产业-新城研究框架;在港产城交叉框架下提出临海工业分类方法,突破了经济地理学者单一产业分类法,建立城乡规划研究基础。论文面向沿海地区城市建设问题,以大量调研与案例分析为基础,通过理论建构、模式总结、发展影响机制分析、策略体系推导等研究,期望挖掘临海用地开发动力与机制,提出具有科学依据和可操作性的策略,为城市建设层面落实国家海洋发展战略以及区域长远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周敏捷[7](2019)在《湖南继思投资有限公司养老地产商业模式设计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房地产市场受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收紧,行业竞争加剧,以及消费需求升级等因素的影响,房价过快上涨得到抑制,产品利润空间受到挤压,开发运营模式不断创新。湖南继思投资有限公司是一家在长沙深耕发展十余年的房地产企业,在地产开发领域虽然已积累了不少成功经验,但受市场宏观环境影响,公司原本单一的住宅开发销售模式已不能满足其发展需要,企业收入来源单一、利润空间缩小等问题日益凸显,为了谋求企业的长治久安与健康发展,公司拟在原住宅开发项目的第五期,开发独立的养老公寓组团,以探索养老地产的商业模式,找到新的利益增长点。本文对继思投资养老地产商业模式设计研究的主要内容是:首先,通过梳理继思投资目前的商业模式及发展现状,分析其在房地产开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结合宏观环境及自身特点,确定其向养老地产商业模式发展转型策略的可行性,并从现行住宅项目第五期着手,配套建设养老公寓组团,以达到逐步渗透到养老地产市场的目的。其次,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第五期养老公寓的市场定位,并结合商业模式的相关理论,从价值主张、客户细分、关键业务、核心资源、收入来源、渠道通路、客户关系、重要伙伴、成本结构等方面进行分析梳理,确定其养老地产商业模式的设计方案。再次,分析设计方案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与困难,并制定其第五期养老公寓的发展模式。正视养老地产起步阶段的各类欠成熟的消费观、欠稳定的市场机制和养老服务配套落后、专业人才缺乏,以及公司在养老服务领域资源与经验不足的现状,选择符合自身发展特点的出售+自持的运营模式。最后,为保证商业模式设计方案的有效实施,本文从组织结构、技术水平、人力资源、经营理念、企业文化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保障措施。文章通过分析企业的宏观经济环境和行业现状,结合自身的发展特点,为传统的小规模房地产企业向养老地产商业模式优化转型提供了一点思路与建议,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丁宁[8](2019)在《深圳润恒集团教育地产项目开发的投资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国内房地产业在一系列调控政策的影响下,进入平稳期和调整期,跨界合作成为产业发展的一大趋势。在这种情况下,教育地产作为一种新兴的投资板块,呈现在社会大众的视野,并成为房地产业关注的热点。深圳润恒集团作为深圳的老牌地产公司,在经营地产的过程中,也认识到教育地产项目开发的价值所在。深圳润恒集团进行跨界教育资源整合,具有很大的发展机会和优势,同时也存在着不足和风险。为了更好地做好教育地产,必须针对教育地产进行深入的研究,尤其是教育地产项目开发的投资策略,以便改变企业当前的困境。本文针对深圳润恒集团教育地产项目开发的投资策略进行研究,整体采用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宏观环境与微观案例相结合的方法,具体使用了文献综述法、案例研究法、定量分析法。通过文献综述法,对有关教育地产的相关理论及文献进行综述,为本文研究提供理论依据。通过案例研究法,分析了深圳润恒集团的现状和问题,以此提出解决对策。通过定量分析法,分析了当前教育地产的实际状态,同时构建了风险综合评估模型。针对深圳润恒集团教育地产项目,本文构建了教育地产项目开发的投资策略体系,包括第一,教育地产项目开发的定位策略,包括项目区位选择策略、开发时间选择策略、开发内容选择策略;第二,教育地产项目合作方式及融资策略,包括合作方式打造策略、项目开发融资策略;第三,教育地产项目经营管理的选择策略,包括组织机构设计策略、经营方式选择策略、运营模式选择策略。另外,深圳润恒集团进行教育地产项目开发,作为一种新商业模式的探索,由于自身的专业欠缺且经验不足,在教育地产投资开发的各个阶段也存在着一定的风险。深圳润恒集团需要加强风险识别,并做出综合风险评估,本文构建了深圳润恒集团项目开发多因素风险综合评价模型,作为判断项目投资可行性的依据,以便于公司做出正确决策参考。教育地产作为一种新的投资形式,既具有教育公益的属性,又具有地产投资的属性。目前国内关于教育地产的研究非常少,缺乏理论支持和对项目的个性化判断,通过对深圳润恒集团教育地产项目开发的投资策略进行研究,具有借鉴性。
范婷[9](2018)在《绿色住区开发项目工程造价控制的研究 ——以南京市“长发·天禧”项目为例》文中指出自上个世纪,我国的住宅开发业发展迅的同时也在大量消费国内资源,住宅业开始掀起了“绿色潮”。本文基于《CECS 377-2014绿色住区标准》,从投资商的角度对绿色住区长发·天禧(文中简称CF)项目工程造价控制过程进行了研究,为绿色住区开发中确保完成项目投资的经济目标和社会目标寻找途径和方法。CF绿色住区项目位于南京市东郊,东北接麒麟科创园,南近江宁大学城,是未来南京市重点打造和提升的区域。通过对CF项目开发建设中绿色住区评价体系指标执行情况的实例调查,对项目工程造价控制过程进行了研究。在全过程的工程造价控制的基本原则下,重点分析了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设计阶段是绿色住区建设项目造价可塑性最大的阶段,也是项目投资节约可能性最大的阶段。但长期以来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都是各企业的薄弱环节。本文针对这一现象,结合工程造价控制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对绿色住区建设项目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进行了研究。第一章:通过对国内房地产业发展的现状与绿色住区的建设回顾与分析,指出了研究背景,对绿色住区开发项目工程造价控制研究的必要性及造价控制的重要性进行了论述。第二章:介绍了 CF绿色住区项目的建设情况,研究了 CF项目对绿色住区指标的应用,为进行造价控制研究提供基本数据。第三章:运用比较归纳法。结合房地产投资构成与造价控制基本理论,提出绿色住区开发中造价控制要点。第四章: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结合实例南京CF绿色住区项目的开发对绿色住区开发中造价控制方法与控制成效进行实例论证,强调了设计阶段造价控制的重要性,从而对绿色住区项目工程造价控制的重点提出建议。第五章:得出结论。提出了在绿色住区项目的工程造价控制活动中以规划设计阶段为重点的全过程控制原则。
陈多多[10](2018)在《城市轨道站区功能置换型零售商业空间拓展研究 ——以广州地铁3号线为例》文中指出21世纪中国内地各大城市陆续进入轨道交通时代。轨道交通与城市发展有机的结合是促进城市空间优化的重要手段。从城市演变的历程上看,轨道站区商业空间的发展是一个与轨道交通建设和运营持续互动的、复杂的、曲折的的过程。不管是TOD还是SOD的开发模式,都更加侧重在轨道线路开通前,从一个宏观的视野对开通后站区的发展需求进行预估。然而,城市的空间不是一触而就的,轨道线路站点开通后,站区的商业活动还会变化和生长,商业空间也需要随之优化和调整。这种优化、调整的方式可以是“推倒重建”式的再开发。其更新的路径有时候因实现多方共赢而一片坦途,也有时候也因某方的条件限制而举步维艰。此时,广州地铁3号线沿线站区出现的各类功能置换型零售商业空间,凭借自身的灵活性和易操作性,恰好弥补了站区主体商业空间的不足,成为对SOD和TOD开发模式的补充和延续。本文在归纳梳理城市轨道站区商业空间研究和建筑空间功能置换研究相关理论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对广州地铁3号线沿线站区的功能置换型商业空间的整体分布和市区级、片区级、社区级的典型站区案例进行了调查,并探究了其背后的推动机制,发现其背后不但是物质空间功能的变化,还是社会关系的调整和经济利益的重组。笔者进而总结了该现象的优点和缺点,并为其他地区轨道交通站区功能置换型商业空间发展的引导和管理提出建议。
二、浅论住宅开发中的投资控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论住宅开发中的投资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1)企业主导的城市轨道交通与土地一体化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问题、目标与意义 |
1.1.1 城市轨道交通与土地一体化开发的需求 |
1.1.2 城市轨道交通与土地一体化开发的不足 |
1.1.3 问题的提出 |
1.1.4 研究目标与意义 |
1.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2.1 研究方法 |
1.2.2 研究范围 |
1.2.3 技术路线 |
1.3 创新点 |
1.4 论文的结构安排与主要内容 |
1.4.1 结构安排 |
1.4.2 主要内容 |
2 文献综述 |
2.1 城市轨道交通与周边土地开发关系的研究 |
2.1.1 城市轨道交通与周边土地的一体化开发 |
2.1.2 城市轨道交通与土地相互作用关系的研究 |
2.1.3 城市轨道交通与土地一体化开发的外部性问题 |
2.2 政府主导的城市轨道交通与土地一体化开发研究 |
2.2.1 国外政府主导的一体化开发研究现状 |
2.2.2 国内政府主导的一体化开发研究现状 |
2.3 企业主导的城市轨道交通与土地一体化开发研究 |
2.3.1 城市轨道交通与土地的一体化开发 |
2.3.2 企业主导的一体化开发研究现状 |
2.3.3 企业参与轨道交通一体化开发的投融资模式研究 |
2.4 小结 |
3 城市轨道交通与土地一体化开发的理论分析 |
3.1 一体化开发中的外部性问题 |
3.1.1 外部性理论 |
3.1.2 外部性问题的内部化解决 |
3.1.3 外部性问题的长期性特征 |
3.2 一体化开发中的交易成本问题 |
3.2.1 交易成本理论 |
3.2.2 一体化开发中的相关交易主体 |
3.2.3 交易成本问题的解决路径 |
3.3 政府主导和企业主导在一体化开发中的制度安排问题 |
3.3.1 政府主导和企业主导制度安排下的策略区别 |
3.3.2 政府主导和企业主导制度安排下的特征区别 |
3.3.3 政府主导和企业主导制度安排下解决外部性及交易成本问题 |
4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与土地一体化开发现状与问题 |
4.1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与土地一体化开发的现状 |
4.1.1 城市轨道交通的规划及土地整理阶段 |
4.1.2 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阶段 |
4.1.3 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阶段 |
4.2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与土地一体化开发的问题与原因 |
4.2.1 轨道交通企业与土地开发企业主体分离、各自为政 |
4.2.2 土地规划利用与轨道交通开发结合不紧密,开发强度低 |
4.2.3 土地及物业由非轨道交通企业持有,外部性无法内部化 |
4.2.4 一体化开发模式协同度差、效率低、可持续性差 |
4.3 我国一体化开发典型企业及案例 |
4.3.1 深圳地铁集团的轨道与土地业务发展 |
4.3.2 深圳地铁集团一体化开发中的投融资及规划运营 |
4.3.3 我国轨道与土地一体化开发其他案例 |
4.4 小结 |
5 日本城市轨道交通与土地一体化开发的企业主导模式 |
5.1 日本城市轨道交通与土地一体化开发模式 |
5.1.1 城市轨道交通的规划及土地整理阶段 |
5.1.2 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和投融资阶段 |
5.1.3 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阶段 |
5.2 日本城市轨道交通与土地一体化开发的优势 |
5.2.1 企业集轨道交通开发与土地开发多种功能为一体 |
5.2.2 沿线土地与轨道交通开发紧密结合,高强度持续开发 |
5.2.3 高密度的开发和灵活的容积率政策 |
5.2.4 日本政府在一体化开发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
5.3 日本一体化开发典型企业及案例——东急集团与涩谷站 |
5.3.1 东急集团的轨道与土地业务发展 |
5.3.2 东急集团在轨道交通与沿线土地开发经营中的成就 |
5.3.3 轨道交通站点与物业综合开发——涩谷站 |
5.4 小结 |
6 香港城市轨道交通与土地一体化开发的企业主导模式 |
6.1 香港“地铁+物业”的协同开发模式 |
6.1.1 城市轨道交通的规划及土地整理阶段 |
6.1.2 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和投融资阶段 |
6.1.3 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阶段 |
6.2 香港城市轨道交通与土地一体化开发的优势 |
6.2.1 一体化的开发主体集多种功能于一身 |
6.2.2 沿线土地与轨道交通开发紧密结合,高密度、多样性开发 |
6.2.3 持有并合作发展物业,逐步开发土地及资源 |
6.3 香港一体化开发典型企业及案例——港铁公司 |
6.3.1 港铁公司的轨道交通与物业发展 |
6.3.2 港铁公司在轨道交通与物业开发经营中的成就 |
6.3.3 轨道交通站点与物业综合开发——青衣站 |
6.4 小结 |
7 企业主导与政府主导的一体化开发效果评价对比分析 |
7.1 一体化开发主体的评价特征与方法 |
7.1.1 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 |
7.1.2 Kano模型 |
7.1.3 评价方法总结 |
7.2 一体化开发绩效评价方法构建 |
7.2.1 绩效评价方法构建标准 |
7.2.2 专家咨询及综合判断结果分析 |
7.2.3 乘客需求角度指标验证 |
7.2.4 一体化开发主体的绩效评价指标 |
7.3 指标权重确定 |
7.3.1 专家打分情况分析 |
7.3.2 构造判断矩阵及修正 |
7.4 绩效评价结果与比较 |
7.4.1 东急集团绩效实证分析 |
7.4.2 申通地铁集团绩效实证分析 |
7.4.3 实证结果对比分析 |
8 结论及对策建议 |
8.1 主要结论 |
8.2 对策建议 |
8.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装配式商品住宅项目开发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论文内容与结构 |
1.3.1 论文内容 |
1.3.2 论文结构 |
2 装配式商品住宅开发管理现状及问题分析 |
2.1 装配式商品住宅项目开发管理现状 |
2.1.1 项目开发管理流程阶段 |
2.1.2 项目开发管理职能划分 |
2.2 装配式商品住宅项目开发管理存在的问题 |
2.2.1 投资管理 |
2.2.2 设计管理 |
2.2.3 合约管理 |
2.2.4 工程管理 |
2.2.5 取证管理 |
2.3 产生问题的原因 |
2.3.1 内部原因 |
2.3.2 外部原因 |
2.4 本章小结 |
3 国内外案例及启示 |
3.1 国内外装配式商品住宅项目开发管理案例 |
3.1.1 日本装配式商品住宅项目开发管理案例 |
3.1.2 万科装配式商品住宅项目开发管理案例 |
3.1.3 中建装配式住宅EPC项目开发管理案例 |
3.2 国内外装配式商品住宅项目开发管理启示 |
3.2.1 打造装配式管理能力团队 |
3.2.2 构建一体化管理协同机制 |
3.2.3 匹配市场需求的装配式商品住宅产品 |
3.2.4 建立装配式特点的职能管理模块 |
3.2.5 全局视角推动上下游产业水平培育 |
3.2.6 积极实现良好政企互动 |
3.3 本章小结 |
4 装配式商品住宅项目开发管理策略 |
4.1 优化组织建设 |
4.1.1 经营理念 |
4.1.2 团队建设 |
4.1.3 组织模式 |
4.2 强化职能管理 |
4.2.1 投资管理 |
4.2.2 设计管理 |
4.2.3 合约管理 |
4.2.4 工程管理 |
4.2.5 BIM协同管理 |
4.3 助力行业发展 |
4.3.1 改善市场观念 |
4.3.2 实现政企双赢 |
4.3.3 推动成果共享 |
4.4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论文主要工作与结论 |
5.1.1 论文主要工作 |
5.1.2 论文结论 |
5.2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装配式商品住宅项目开发管理存在问题调查问卷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房地产项目合作开发中的风险分析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1.3 研究目的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文献评价 |
1.3 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技术路线 |
第2章 房地产项目合作开发及风险的相关理论 |
2.1 房地产项目合作开发的相关概念及特点 |
2.1.1 房地产项目合作开发概念 |
2.1.2 房地产项目合作开发的特点 |
2.2 房地产项目合作开发模式的解析 |
2.2.1 联合开发 |
2.2.2 新成立项目公司 |
2.2.3 股权合作或收购 |
2.3 合作开发各方利益诉求及特点 |
2.3.1 项目操盘方 |
2.3.2 项目参与方 |
2.3.3 项目投资方 |
2.3.4 研究视角选择 |
2.4 风险的相关理论 |
2.4.1 风险的概念及特征 |
2.4.2 风险识别理论及识别方法 |
2.4.3 风险评价内容及方法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房地产项目合作开发中风险分析 |
3.1 “项目选择”阶段风险分析 |
3.1.1 宏观市场及政策风险 |
3.1.2 项目本体风险 |
3.2 “意向合作”阶段风险分析 |
3.2.1 法律方面的风险 |
3.2.2 财务类风险 |
3.3 “项目合作”阶段风险分析 |
3.3.1 市场政策变化的风险 |
3.3.2 合作各方履约风险 |
3.3.3 来自关联交易方面的风险 |
3.3.4 项目融资风险 |
3.3.5 项目税务风险 |
3.3.6 项目本身的管理风险 |
3.4 “项目退出”阶段风险分析 |
3.4.1 来自收益分配方面的风险。 |
3.4.2 退出后物业管理风险。 |
3.5 各个阶段风险识别清单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房地产项目合作开发中风险应对策略研究 |
4.1 房地产项目合作开发中的风险应对方式 |
4.1.1 风险回避 |
4.1.2 风险承担 |
4.1.3 风险预防 |
4.1.4 风险转移 |
4.2 房地产项目合作开发中的参与者视角的风险控制体系 |
4.2.1 项目公司层面风险控制 |
4.2.2 项目公司母公司层面风险控制 |
4.3 在项目各阶段中合作方应对风险策略 |
4.3.1 项目选择阶段 |
4.3.2 项目合作意向阶段 |
4.3.3 项目进行合作阶段 |
4.3.4 项目退出阶段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案例研究 |
5.1 项目介绍 |
5.1.1 项目背景 |
5.1.2 项目位置及属性 |
5.1.3 合作各方介绍 |
5.1.4 项目规划指标 |
5.2 合作过程中风险分析 |
5.2.1 项目选择阶段 |
5.2.2 项目合作意向阶段 |
5.2.3 项目合作阶段 |
5.2.4 项目退出阶段 |
5.3 风险评价 |
5.3.1 风险评价的原则 |
5.3.2 项目各阶段的风险评价 |
5.4 风险应对策略 |
5.5 项目后期风险监控内容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公园城市理念下的遂宁城市新区绿色空间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新区建设量增多引发自然区域快速萎缩 |
1.1.2 “公园城市”理念为新区建设提供新模式 |
1.1.3 城市新区绿色空间规划的时代要求 |
1.2 研究界定 |
1.2.1 概念界定 |
1.2.2 研究范围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1 关于公园城市的研究 |
1.3.2 关于绿色空间的研究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5.3 写作框架 |
第二章 公园城市的理念研究与实践探索 |
2.1 公园城市理念缘起与发展脉络 |
2.1.1 公园城市的定义解析 |
2.1.2 公园城市的理念缘起 |
2.1.3 公园城市的发展脉络 |
2.2 公园城市理念的内涵与特征 |
2.2.1 公园城市的核心内涵 |
2.2.2 公园城市的理念特征 |
2.3 公园城市理念下的城市新区绿色空间规划案例 |
2.3.1 新加坡 |
2.3.2 英国埃布斯弗利特 |
2.3.3 深圳光明新区 |
2.3.4 成都科学城 |
2.4 公园城市理念下的城市新区绿色空间特征表现 |
2.4.1 注重生态环境构建:生态优先,网状联通 |
2.4.2 注重生活环境融合:公众参与,通用便利 |
2.4.3 注重生产环境叠合:营造场景,功能复合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遂宁城市新区绿色空间发展现状研究 |
3.1 遂宁市概况 |
3.2 遂宁市新区开发现状条件分析 |
3.2.1 生态环境现状特征分析 |
3.2.2 生活环境现状特征分析 |
3.2.3 生产环境现状特征分析 |
3.3 遂宁城市新区绿色空间发展模式的局限性 |
3.3.1 绿色空间规划后置 |
3.3.2 缺乏三生维度联系 |
3.3.3 功能品质引导不足 |
3.4 公园城市理念下的遂宁城市新区绿色空间发展方向 |
3.4.1 遂宁绿色空间总体发展结构规划 |
3.4.2 遂宁城市新区绿色空间发展需求 |
3.4.3 遂宁城市新区绿色空间发展愿景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公园城市理念下的遂宁城市新区绿色空间规划策略 |
4.1 公园城市理念下的遂宁城市新区绿色空间规划框架 |
4.1.1 生态环境构建 |
4.1.2 生活环境融合 |
4.1.3 生产环境叠合 |
4.2 公园城市理念下的遂宁城市新区绿色空间构成要素 |
4.2.1 绿色核心 |
4.2.2 绿色斑块 |
4.2.3 绿色廊道 |
4.2.4 绿色踏脚石 |
4.3 公园城市理念下的遂宁城市新区绿色空间规划原则 |
4.3.1 生态整合原则 |
4.3.2 连通交融原则 |
4.3.3 平衡开发原则 |
4.3.4 功能复合原则 |
4.3.5 弹性发展原则 |
4.4 公园城市理念下的遂宁城市新区绿色空间规划步骤 |
4.4.1 第一阶段:生态适宜性分析 |
4.4.2 第二阶段:上位规划分析 |
4.4.3 第三阶段:发展空间耦合 |
4.4.4 第四阶段:要素定位布局 |
4.4.5 第五阶段:生活生产叠合 |
4.4.6 第六阶段:分区控制指导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公园城市理念下的遂宁雁栖湖片区绿色空间规划 |
5.1 雁栖湖片区概况 |
5.1.1 区域现状 |
5.1.2 上位规划 |
5.2 绿色空间生态环境构建策略 |
5.2.1 注重联通交融 |
5.2.2 吻合生态肌理 |
5.2.3 构建多样空间 |
5.2.4 结合美丽乡村 |
5.3 绿色空间生活环境融合策略 |
5.3.1 面向多类人群 |
5.3.2 融合开放空间 |
5.3.3 契合历史文脉 |
5.3.4 策划多种活动 |
5.3.5 整合公共服务 |
5.4 绿色空间生产环境叠合策略 |
5.4.1 引入多元主体 |
5.4.2 关联产业功能 |
5.4.3 强化机制保障 |
5.5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5)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4G网络现处理办法 |
2 4G网络可应用的5G关键技术 |
2.1 Msssive MIMO技术 |
2.2 极简载波技术 |
2.3 超密集组网 |
2.4 MEC技术 |
3 总结 |
(6)我国临海工业用地布局与规划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对象与研究范围 |
1.2.1 相关定义与分类 |
1.2.2 相关概念辨析 |
1.2.3 概念界定与研究范围 |
1.3 国内外相关工作研究进展 |
1.3.1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1.3.2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3 研究现状评价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论文研究框架 |
2 相关理论研究 |
2.1 临海工业区产业类型 |
2.1.1 重化工型临海工业 |
2.1.2 加工型临海工业 |
2.1.3 海洋资源开发型临海工业 |
2.1.4 综合型临海工业 |
2.2 港口分类与相关概念 |
2.2.1 海港分类及临海工业应用 |
2.2.2 码头布置 |
2.2.3 港口发展 |
2.2.4 海港物流 |
2.3 典型工业用地布局模式 |
2.3.1 重化工企业布置模式 |
2.3.2 海洋资源开发工业用地布局 |
2.4 建设用海规划编制 |
2.4.1 海域规划管理体系 |
2.4.2 填海造陆技术要求 |
2.4.3 造陆形态综合比较 |
2.5 本章小结 |
3 临海工业典型案例与发展演进 |
3.1 日本 |
3.1.1 发展历程 |
3.1.2 斐然成绩 |
3.1.3 案例甄选 |
3.2 韩国 |
3.2.1 发展历程 |
3.2.2 典型案例 |
3.2.3 案例甄选 |
3.3 新加坡 |
3.3.1 发展历程 |
3.3.2 空间演进 |
3.4 其他类型临海工业 |
3.4.1 台湾-出口加工型临海工业 |
3.4.2 欧洲-河口延伸型临海工业 |
3.4.3 美国-原料自给型临海工业 |
3.5 临海工业发展支撑体系 |
3.5.1 产业发展战略 |
3.5.2 海洋开发政策 |
3.5.3 航运发展支撑 |
3.5.4 财政政策支撑 |
3.6 本章小结 |
4 国外案例开发模式与用地布局 |
4.1 日本模式 |
4.1.1 模式1-扩建型产城双核模式 |
4.1.2 模式2-新建组团式开发模式 |
4.1.3 “先生产、后生活”开发特征 |
4.2 韩国模式 |
4.2.1 模式1-综合型重化工业城市 |
4.2.2 模式2-协同型加工产业集群 |
4.3 新加坡模式 |
4.3.1 层近式用地布局 |
4.3.2 国家工业区定位 |
4.4 工业用地布局特征 |
4.4.1 港口主导用地布局 |
4.4.2 岸线资源分配模式 |
4.4.3 产业集群布局模式 |
4.5 用地临海性比较 |
4.5.1 造陆模式比较 |
4.5.2 临海效率分析 |
4.6 产业新城建设模式 |
4.6.1 公司城模式 |
4.6.2 政企共建模式 |
4.6.3 国家开发模式 |
4.7 本章小结 |
5 我国临海工业发展与分类 |
5.1 发展历程与早期实践 |
5.1.1 发展历程 |
5.1.2 早期实践 |
5.2 海港发展与地域差异 |
5.2.1 海港发展与地域差异 |
5.2.2 深水港港城空间布局 |
5.3 沿海工业地域特征 |
5.3.1 时空分布 |
5.3.2 地域差异 |
5.4 港产城发展模型 |
5.4.1 港城空间发展模型 |
5.4.2 产城空间发展模型 |
5.4.3 临海工业“港产城”发展模型 |
5.5 我国临海工业分类 |
5.6 本章小结 |
6 临海工业用地布局与发展机制 |
6.1 港口扩张型临海工业用地布局与发展机制 |
6.1.1 用地布局模式 |
6.1.2 发展机制与开发问题 |
6.2 新港综合型临海工业用地布局与发展机制 |
6.2.1 用地布局模式 |
6.2.2 发展机制与开发问题 |
6.3 重化工临海工业用地布局与发展机制 |
6.3.1 用地布局模式 |
6.3.2 开发问题与影响机制 |
6.4 加工产业聚集型临海工业用地布局与发展机制 |
6.4.1 用地布局模式 |
6.4.2 发展机制与开发问题 |
6.5 海洋资源利用型临海工业用地布局与发展机制 |
6.5.1 用地布局模式 |
6.5.2 发展机制与开发问题 |
6.6 宏观层面临海工业开发问题 |
6.6.1 过度开发与资源闲置 |
6.6.2 产业同构与重复建设 |
6.6.3 居住优先与布局失衡 |
6.6.4 陆海统筹亟待规划衔接 |
6.7 本章小结 |
7 临海工业发展建设与规划策略 |
7.1 总体发展思路 |
7.1.1 临海工业建设基本思路 |
7.1.2 不同类型差异化发展思路 |
7.2 共性问题规划策略 |
7.2.1 合理定位推进产业健康发展 |
7.2.2 优化规模预测推进集约开发 |
7.2.3 转化弹性规划落实规划实施 |
7.3 专项问题规划策略 |
7.3.1 港口扩张型临海工业规划策略 |
7.3.2 新港综合型临海工业规划策略 |
7.3.3 重化工型临海工业规划策略 |
7.3.4 加工产业聚集型临海工业规划策略 |
7.3.5 海洋资源开发型临海工业规划策略 |
7.4 规划提升策略 |
7.4.1 构建学科协作规划工作框架 |
7.4.2 完善陆海统筹规划编制体系 |
7.4.3 构建建设用海规划编制体系 |
7.5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规模以上海港货运吞吐量 |
附录B 各省市临海工业建设情况 |
附录C 各省市沿海工业项目目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湖南继思投资有限公司养老地产商业模式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理论基础及文献综述 |
1.2.1 理论基础 |
1.2.2 文献综述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湖南继思投资有限公司商业模式现状分析 |
2.1 湖南继思投资有限公司发展概况 |
2.1.1 公司概况 |
2.1.2 组织结构 |
2.1.3 项目介绍 |
2.2 湖南继思投资有限公司商业环境分析 |
2.2.1 宏观环境分析 |
2.2.2 行业分析 |
2.2.3 行业生命周期分析 |
2.2.4 综合分析 |
2.3 湖南继思投资有限公司商业模式现状分析 |
2.3.1 产品或服务界面 |
2.3.2 资产管理界面 |
2.3.3 客户界面 |
2.3.4 财务界面 |
第3章 湖南继思投资有限公司养老地产商业模式设计方案 |
3.1 商业模式设计的目标与原则 |
3.1.1 商业模式设计的目标 |
3.1.2 商业模式设计的原则 |
3.1.3 商业模式方案设计的思路 |
3.2 目标市场定位 |
3.2.1 市场细分 |
3.2.2 市场选择 |
3.2.3 目标市场定位 |
3.3 商业模式方案设计 |
3.3.1 产品或服务界面 |
3.3.2 资产管理界面 |
3.3.3 客户界面 |
3.3.4 财务界面 |
第4章 继思投资养老地产商业模式设计方案的实施与保障 |
4.1 商业模式设计方案的实施 |
4.1.1 设计方案实施可能遇到的问题 |
4.1.2 设计方案的实施策略 |
4.2 保障措施 |
4.2.1 优化组织结构 |
4.2.2 规范技术水平 |
4.2.3 加强人力资源管理 |
4.2.4 改善经营理念 |
4.2.5 建设企业文化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深圳润恒集团教育地产项目开发的投资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及内容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教育地产投资概述及相关理论 |
第一节 教育地产投资概述 |
一、教育地产的内涵 |
二、教育地产投资特征 |
第二节 相关理论 |
一、区位理论 |
二、教育资源理论 |
三、学区房理论 |
四、教育均衡理论 |
第三章 深圳润恒集团教育地产项目开发的外部环境分析 |
第一节 宏观环境分析 |
一、政治因素分析 |
二、经济因素分析 |
三、社会因素分析 |
四、技术因素分析 |
第二节 行业环境分析 |
一、深圳市教育地产发展现状概况 |
二、深圳市及主要区域学区房定量分析 |
第三节 典型案例比较分析 |
一、典型企业代表案例 |
二、典型项目代表案例 |
第四节 深圳教育地产外部环境小结 |
第四章 深圳润恒集团教育地产项目开发投资策略 |
第一节 教育地产项目开发的定位策略 |
一、项目区位选择策略 |
二、开发时间选择策略 |
三、开发内容选择策略 |
第二节 教育地产项目合作方式及融资策略 |
一、合作方式打造策略 |
二、项目开发融资策略 |
第三节 教育地产项目经营管理的选择策略 |
一、组织机构设计策略 |
二、经营方式选择策略 |
三、运营模式选择策略 |
第四节 教育地产项目投资风险的控制策略 |
一、教育地产的投资收益与风险分析 |
二、深圳润恒集团项目开发多因素风险综合评价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绿色住区开发项目工程造价控制的研究 ——以南京市“长发·天禧”项目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绿色住区的内涵 |
1.3 我国绿色住区的建设 |
1.4 论文研究方法与意义 |
1.4.1 研究的意义 |
1.4.2 论文的研究方法 |
1.4.3 论文的研究技术路线 |
第2章 CF绿色住区项目的开发 |
2.1 CECS 377-2014绿色住区的评价标准 |
2.2 CF绿色住区项目概况 |
2.3 CF项目绿色住区自评 |
2.4 CF绿色项目开发总结 |
2.4.1 CF绿色住区项目的开发原则 |
2.4.2 CF绿色住区项目开发总结 |
2.4.3 CF绿色住区开发中工程造价控制的重点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绿色住区项目工程造价控制的原则与方法 |
3.1 工程造价控制基本原则 |
3.1.1 全过程造价控制 |
3.1.2 主动与被动结合的工程造价动态控制 |
3.1.3 技术与经济的有效结合 |
3.2 绿色住区项目开发中对工程造价构成 |
3.3 影响绿色住区工程造价造价控制的因素 |
3.4 绿色住区开发中项目工程造价控制的原则与方法 |
3.4.1 控制的原则 |
3.4.2 控制的方法 |
3.5 本章小节 |
第4章 CF项目实例分析 |
4.1 项目准备阶段造价控制 |
4.2 CF项目决策阶段的造价控制 |
4.3 规划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 |
4.4 招标阶段的造价控制 |
4.5 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 |
4.5.1 严格工程计量 |
4.5.2 加强工程变更和现场签证管理 |
4.5.3 优选供应商,加强项目资源管理 |
4.5.4 加强对索赔的管理 |
4.6 竣工验收阶段的造价控制 |
4.7 CF项目造价控制成果 |
4.8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 |
5.1 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城市轨道站区功能置换型零售商业空间拓展研究 ——以广州地铁3号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需求——站区商业空间在拓展 |
1.1.2 瓶颈——时间和空间上的薄弱环节 |
1.1.3 生机——突破瓶颈、适应需求的方式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概念界定 |
1.3.1 城市轨道交通站区 |
1.3.2 零售商业空间 |
1.3.3 建筑空间功能置换 |
1.4 研究现状与动态 |
1.4.1 国外研究现状与动态 |
1.4.2 国内研究现状与动态 |
1.5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6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6.1 研究思路 |
1.6.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相关研究述评与案例借鉴 |
2.1 轨道交通站区零售商业空间研究述评 |
2.1.1 相关理论支持 |
2.1.2 实践经验研究 |
2.1.3 总结评述 |
2.2 建筑空间功能置换模式研究述评 |
2.2.1 相关理论支持 |
2.2.2 实践经验研究 |
2.2.3 总结评述 |
2.3 案例研究 |
2.3.1 国外案例:东京神乐阪站——LaKagu集合商店 |
2.3.2 国内案例:昆明大学城站——雨花商业广场 |
2.3.3 案例总结 |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广州地铁3号线沿线站区功能置换型零售商业空间现状特征 |
3.1 广州地铁3号线基本概况 |
3.1.1 建设背景:从聚焦“现有”需求(SOD)到兼顾“未来”发展(TOD) |
3.1.2 线路定位:城市扩张的驱动要素和南北客运主动脉 |
3.1.3 站区发展:站区类型丰富,但开发程度良莠不齐 |
3.2 广州地铁3号线沿线站区功能置换型零售商业发展概况 |
3.2.1 沿线站区零售商业空间分布 |
3.2.2 沿线站区功能置换型零售商业空间分布 |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广州地铁3号线典型站区功能置换型零售商业空间演变调查 |
4.1 市区级商业中心:体育西路站 |
4.1.1 站区商业空间发展历程 |
4.1.2 站区功能置换型零售商业空间分布 |
4.1.3 典型案例分析——六运小区 |
4.2 片区级商业中心:客村站 |
4.2.1 站区商业空间发展历程 |
4.2.2 站区功能置换型零售商业空间分布 |
4.2.3 典型案例分析——珠影星光城 |
4.3 社区级商业中心:五山站 |
4.3.1 站区商业空间发展历程 |
4.3.2 站区功能置换零售商业空间分布 |
4.3.3 典型案例分析——五山街 |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广州地铁3号线沿线站区功能置换型零售商业空间拓展机理 |
5.1 空间场域 |
5.2 行为主体 |
5.2.1 政府部门 |
5.2.2 市民 |
5.2.3 建筑业主 |
5.2.4 经营者 |
5.3 发生机制 |
5.3.1 轨道站点带来自下而上的消费需求激发了基本动力 |
5.3.2 政府相关部门自上而下的政策管理提供了孕育环境 |
5.3.3 建筑业主上下联动主导功能置换的进程 |
5.3.4 经营者承上启下的入驻将成果推向市场 |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城市轨道站区功能置换型零售商业空间拓展思考 |
6.1 广州地铁3号线沿线站区功能置换型零售商业空间拓展经验借鉴 |
6.1.1 优点 |
6.1.2 不足 |
6.2 借鉴广州地铁3号线功能置换型商业空间发展经验进行轨道站区商业空间引导和管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6.2.1 必要性分析 |
6.2.2 可行性 |
6.3 对轨道站区功能置换型商业空间引导和管理的建议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论文主要结论 |
7.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后记 致谢 附件 |
四、浅论住宅开发中的投资控制(论文参考文献)
- [1]企业主导的城市轨道交通与土地一体化开发研究[D]. 滕梓源. 北京交通大学, 2021
- [2]装配式商品住宅项目开发管理研究[D]. 李昂.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2)
- [3]房地产项目合作开发中的风险分析及对策研究[D]. 方兵. 北京建筑大学, 2020(08)
- [4]公园城市理念下的遂宁城市新区绿色空间规划研究[D]. 薛妍.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5]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J]. 刘奕. 数码世界, 2020(04)
- [6]我国临海工业用地布局与规划策略研究[D]. 陈飞.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8)
- [7]湖南继思投资有限公司养老地产商业模式设计研究[D]. 周敏捷. 湖南大学, 2019(02)
- [8]深圳润恒集团教育地产项目开发的投资策略研究[D]. 丁宁. 厦门大学, 2019(12)
- [9]绿色住区开发项目工程造价控制的研究 ——以南京市“长发·天禧”项目为例[D]. 范婷. 南京农业大学, 2018(03)
- [10]城市轨道站区功能置换型零售商业空间拓展研究 ——以广州地铁3号线为例[D]. 陈多多. 华南理工大学, 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