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用光表达居室的美(论文文献综述)
郭品希[1](2021)在《居住空间照明情感化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自古以来,照明设计在人类住区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可以说光的演变见证了室内设计的发展。从最初对自然光的依赖到人类创造出火焰和蜡烛,随着当今丰富多彩、各式各样的照明形式出现,人类对光的使用仍在不断成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感性消费的增加,人们对室内照明的需求不再只满足于视觉工作的物质要求,而是将关注点放在了照明能带给人的心理触动和情感体验上,至此,情感化设计应运而生。根据描述,情感化设计是一种基于“以人为本”理论的设计概念,旨在触动人们的情感反应。本文试图将情感化设计理念植入居住空间的照明设计中,把营造令人愉悦的室内照明环境体验为目标,满足使用者在居住空间中的情感需求。同时,通过分析人、居住空间和照明设计之间的情感联系来解释照明的情感化表达,并通过调研和实际案例提出居住空间内照明情感设计的原理和方法,得出当前情感照明设计的概念和实践原则。在此次具体的研究中,本文首先从情感及情感化设计基础理论入手,分析了情感和情感化设计的基本概念和三阶段理论。其次,从居住空间的情感化设计需求开始分析,结合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提出了居住空间照明情感化设计体验过程,并分析了居住空间中情感化照明设计的影响因素及6大居住空间情感化照明设计原则。之后,分析居住空间照明情感化设计要素,重点提出了居住空间照明情感化设计要素的两大表达载体,灯具照明的光影效果和照明的载体灯具本身,并分别从动态和静态两个角度分析了光影效果和照明灯具在两种情况下的具体情感表达方式,得出了该表达载体下需要注意的照明情感化设计要素,为后文居住空间照明情感化设计应用的创新研究提供了方法依据。最终通过对居住空间照明情感化设计的需求调研,从实际案例出发,对居住空间照明情感化设计应用作创新研究。
徐皓峰[2](2021)在《国术馆》文中认为第一章有邪我一生下来就离开父母,因为我的额头形状突出。我的母亲美丽单纯,我的父亲彬彬有礼。我出生后,只有姥爷觉得我脑门有棱有角,会克父亲官运。于是姥爷自酿苦果,将我一养就是多年。我五岁时,姥爷回老家祭祖,发现当地公社在二十年前,将他家祖坟改建成公众游泳池。姥爷说,祖坟遭无数男女浮游,必生恶子,继承母姓,我便充满危险。从此我改回父姓,回到父母身边。
高赟[3](2020)在《北周文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北周文学为研究对象,旨在整体、系统论述中国南北朝时期的北周文学,还原一个接近历史真实的北周文学,呈现一个清晰的北周文坛,显示北周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和文学价值,改变人们对北周文学的认识。北周文学是中国南北朝时期南北文学快速、密切大融合的成果,在中国文学发展中起着枢纽作用。北周文学因时代、地域、民族、文学演进规律呈现独特的阶段性文学特点。全文除绪论、结论、附录外,分上下编,共八章。上编五章整体、系统论述北周文学的繁荣、文学成果、文学特点,展现它的枢纽作用。下编三章重点研究北周文学独特的、最重要的作家。上编第一章宏观整体鸟瞰北周文学,从北周文学家、北周文学作品、北周文学活动三个方面论证北周文学的繁荣。第二章重点研究对当时和后世影响较大的周文帝宇文泰发起的西魏文体文风改革,论述西魏时期文学作品和西魏对北周文学的贡献。第三章从北周时期政治、文化、社会环境和北周文学的关系论述北周时期的政治、文化、社会环境与北周文学的繁荣密切相关,起着促进作用。北周文、明、武三帝收集和整理中原典籍对华夏文化的绵延不断作出重大贡献。第四章通过北周时期两个文坛和民间文学的文学作品全面系统论述北周文学的繁荣、南北文学融合的文学成果、文学特色。第五章从出土西魏北周墓志视角考察这段时期墓志的演进和文学特点,从一个侧面反映北周文学的文学水平。下编第一章整体论述北周宇文氏文学作品,充分展现北周宇文氏对中国文学的贡献。第二章综合研究王褒及其文学作品。本文考证王褒生年是梁武帝天监十二年(513),卒年是周武帝建德五年(576)。梁宫体诗是一种新体诗,诗人运用这种诗体可以创作任何题材的诗歌。王褒是梁宫体诗的代表诗人。王褒北朝大部分五言诗歌反映他因羁旅异国的现实而引发内心深处的亡国之悲、羁旅之痛、思乡之切、生命之短的各种复杂的沉重心情,呈现“悲”“沉郁”的特色和风格。王褒以边塞乐府诗为代表的诗歌带有“建安风骨”的气息,但与“建安风骨”不同。王褒在创作乐府诗时很大程度上受到他创作宫体诗艺术技巧的影响。王褒五言八句、四句诗创作对唐律诗、绝句的形成作出不可忽视的贡献。王褒入北文章是中国南北朝后期南北文学相融合的成果。第三章综合研究庾信及其文学作品。本文考证庾信在北周任司水下大夫、弘农郡守、司宪中大夫、洛州刺史、司宗中大夫的任期和北周部分交游。庾信入北前十年心态复杂,最终由排斥到感恩、接受,再到主动亲和北周朝廷。庾信在入北前十年,或者说在入北的二十八年中,对故国的悲伤、对故国故土的思归和思念从没有停止过,贯穿始终。这种乡关之思以公元557年十月陈代梁为界显示出细微区别。之前是他对梁朝故国的思归与思念,之后是他对南方故土的思归与思念。《哀江南赋》作于公元557年十二月,主旨是哀梁朝。《三月三日华林园马射赋》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枯树赋》《小园赋》《伤心赋》《竹杖赋》《邛竹杖赋》展现庾信入北初期的生活经历和心态,极具文学价值。五言组诗《拟咏怀二十七首》《奉和永丰殿下言志十首》展现庾信诗歌的文学魅力。庾信在北周创作的宫体艳情诗是他在梁朝创作的宫体艳情诗的基础上有所变化,显出新特点。《燕歌行》在王褒、庾信、高适手中继承并改变,最终使乐府旧题《燕歌行》的传统内容真正变成以边塞为内容的边塞乐府诗。《杨柳歌》是乐府诗,作于庾信入北初期,主旨是自悲身世。庾信创作的宫廷雅乐歌辞反映北周对中原儒家文化的崇拜。《道士步虚词十首》是庾信对道教步虚词的改造,文人步虚词成为表达个人情感的乐府诗体裁。庾信五言八句、四句诗歌创作对唐律诗和绝句的形成作出很大贡献,他创作出一首五言绝句。庾信入北前期部分诗赋文创作呈现“建安风骨”的风貌。《拟连珠》最大可能作于公元557年十月至十二月间,主旨是念王室、悲身世,它的创新表现在三个方面。庾信墓碑传文、墓志铭传文、墓碑志铭辞都各具文学特色。庾信丧母是在西魏,丧母守孝时间是公元555至557年。庾信在北朝真正的隐居时期是公元554至563年。《移虏留使文》非庾信作品。
沈仕娜[4](2020)在《光与影的魅力 ——自然光条件下的建筑空间氛围营造研究》文中认为光与影是建筑设计过程中的一种极富表现力的元素,利用与把握空间中的光与影始终是优秀设计师追寻的目标之一。在此基础上,本文通过分析经典设计案例中的光影营造与调控方法,讨论现代建筑大师设计光与影的独特处理技巧。笔者通过文献资料总结、案例剖析与图示分析等方式,分析建筑的形式会对空间中光影变化产生如何的影响,试着探讨建筑中光影与建筑空间氛围的关系。本文首先在理解自然光、光与影、建筑空间氛围等概念的基础上,结合优秀经典案例作品分析与调研,详细阐述光与空间、光的精神特性、各种影响因素下的光影形象及其营造的空间氛围;其次,基于对光与空间的构成关系,分析归纳出光影对空间氛围艺术性表达的四类手法,关联、参与、时间以及编排的手法;最后,基于典型且具有代表性的实际案例研究,并结合前面所归纳的方法反证了四类空间氛围营造手法。以现代建筑师对光影的运用为研究对象,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光影在不同建筑类型中的设计和应用,主要从两个方面:其一,基于关联、参与、时间以及编排的四类手法。探讨主题、道具、场景、行为活动、时间、记忆以及序列编排等手段对运用光与影营造空间氛围的影响,分析不同手段运用光与影的设计优势和影响因素。研究空间中与光影设计有关的几个影响因素,包括空间组合方式、采光构件、遮光构件、色彩和空间界面材质等,分析其带来的室内光影环境的变化。其二,基于满足建筑技术以及采光需求的情况,通过对建筑大师经典案例的解读,探讨在不同的审美角度和建筑美学下,几种类型的空间氛围营造。在一般的研究方法和策略上,前者是设计的重点,而后者是人、建筑与自然统一的重要体现。另外,本文的创新性首先在于分析了光与影的物理及心理特性、光与影营造空间氛围的手法、光与影所创造的空间氛围给人带来的影响等方面,提出了符合空间使用功能、形式美和人的心理情感需求的光影设计应用原则和设计手法;其次在于将光与影纳入空间情节的编排,让原有的空间结构更有机更具张力,更具感染力。希望通过研究,能够对拓宽建筑设计和室内设计的思维方式,加深设计师对光与影的理解和诠释,促进相关理论体系的完善,为拓宽建筑及室内的光影设计提供思路和依据。全文字数85129字,图表幅146(其中图119,表27)。
栾鑫[5](2020)在《潘曾沂《小浮山人年谱》整理与研究》文中指出《小浮山人年谱》一卷,按年编次,乾隆五十七年(1792)至道光二年的三十二年为谱主潘曾沂自订,道光三年至咸丰二年为其子潘仪凤续订。年谱记言兼记事,展现了清中期吴中诗人、慈善家潘曾沂的一生。潘曾沂(1792-1852),字功甫,江苏吴县人,“吴中七子”之一,早有诗名,江南艺文家族贵潘群星璀璨时期代表人物,早年家族师长精心培养,青年居官京师,中年回苏闭门。潘曾沂的诗风格几经变化,其诗风由活泼飞动转向禅意的关键时期,曾请人题跋“临顿新居图”,从跋文既可见其交往范围之广亦能窥得其诗风转变机缘。潘曾沂早年诗学晚唐,诗风华美,中年辞官归乡,三次出游,途中写作大量山水诗,因其是诗人亦是享有盛名的慈善家,诗中饱含诗人强烈的生命意识,显示出积极的生命观。这一时期,诗作风格近“诚斋体”,藴含理趣和思辩性,语言自由透脱。因他躬耕劳作亲近农桑,也具平民化特色。对比青年所作,中年诗风由“唐”入“宋”。分析潘曾沂诗风由唐转宋原因,“五应礼部试不第”的才名之劫引发潘曾沂自我反思,他尝试创作学人之诗;在京加入宣南诗社,诗友崇宋影响了他,使他诗风稳定;至交至亲相继过世对他内心造成重创,后耽味禅悦,精研佛理,诗中蕴含理趣。以上三个主因促使他诗风彻底转换成宋风。论文分上下两编,上编对谱主潘曾沂进行研究,介绍其家世、生平、着述、交游、诗歌特点,下编为《小浮山人年谱》补与注,先补后注,对原谱进行补充与注解,爬梳潘氏着作及相关文献,求详求实还原潘曾沂的人生轨迹。
谢凌峰[6](2019)在《岭南与马来半岛地区现代建筑创作比较研究(1950s-1970s)》文中研究表明岭南与马来半岛地区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与重要支点,自古以来文化互动频繁。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1950-1970年代,虽然受到经济拮据、社会因素复杂多变和建筑技术还不发达等条件的限制,两地建筑师仍然创作了大量诚实朴素、感人至深的建筑作品,凸显了现代主义建筑地域化的探索,对其重新审视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论文立足于大量的实地调研,从文化商贸交往、华侨族群关联、气候地理相近等多层面,论析了岭南建筑和马来半岛建筑在1950-1970年代推进现代主义建筑地域化进程中的可比性,从而建立起共时性比较的研究框架,并在空间上分别以中国和东南亚作为宏观背景,同时聚焦在广州、新加坡与吉隆坡这三个现代建筑实践丰富的城市。本文研究目标在于通过比较研究,总结1950-1970年代两地现代建筑发展的历史经验,形成对新时代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支持,归纳两地建筑创作真实朴素的价值观与设计策略,形成对当代岭南建筑发展的启示。研究的核心内容在于借鉴建筑适应性理论,将岭南与马来半岛地区1950-1970年代现代建筑创作的比较从自然适应性、社会适应性和人文适应性这三个维度展开。在自然适应性维度,运用比较和归纳等研究方法,对两地在适应湿热气候、回应地理环境和运用本土资源这三方面的创作策略进行比较。总结了岭南建筑与自然和谐相融的环境理念,表现为重视平面布局的疏导通风、以借景使建筑内外环境紧密相联、自然元素与建筑环境融洽。马来半岛侧重于建筑空间主导自然环境,表现为塑造多层次空间,探索建筑外遮阳的艺术表现,利用阳光、植物等自然元素强化建筑的表现力。在社会适应性维度,比较研究从建筑类型发展、成本控制和创作机制三方面展开:在社会变革促进下,两地的文化建筑、集体住宅和宾馆建筑基于社会需求的满足体现各自的发展特色;在适应拮据经济方面,岭南建筑师从微观角度通过单体创作最大化控制造价,而马来半岛建筑师则从宏观层面采取模块化的类型设计来控制建设成本;在国家政策调控下,两地的国有设计机构都发挥了主导作用,岭南地区特色在于集体设计组长期持续的创作体制,而马来半岛的特色在于私人建筑师事务所发挥了积极作用。在人文适应性维度,两地建筑创作基于文化多元的共性表现出各自特色:岭南地区强调生活尺度的人本主义理念,以岭南庭园空间表达民族文化意境,体现根植于世俗生活的文化和谐;马来半岛建筑则着重彰显新兴国家的独立自主精神,借助抽象提取符号形式来回应传统,并兼容表达多民族和多宗教的文化碰撞。综合前述,论文归纳了两地建筑创作的共同特征:以适应自然气候环境彰显建筑的地域特征,通过尊重现实需求的来表达社会的时代精神,并以多元文化价值的融合来体现对人文艺术的追求。同时,两地创作的共性和差异对当代岭南建筑发展在价值取向,理论体系和实践方法三方面都形成丰富的启示。
王宇[7](2019)在《明清笺纸研究》文中认为笺纸是供书写与绘画的纸质艺术品,也是传统中国艺术文献的重要载体之一。尤其是明清时期的笺纸,不仅能够满足作为书画载体的功能,还能够充当艺术文化传播的媒介,即笺纸、笺谱中所呈现的图像,既反映了文人阶层的书写礼仪和审美情趣,又兼具了画谱、金石图谱的作用。因此,笺纸本身不但是艺术文献的载体,亦是一种重要的艺术文献形式。晚明的制笺活动,继承了千百年以来潢纸中染色、砑光等技巧,并开创性地运用了饾版套印和拱花等印刷方法,最终以金陵《萝轩变古笺谱》和《十竹斋笺谱》宣告了笺纸图像时代的全面开启。这两部笺谱与同时代的其它墨谱、画谱和小说戏曲的插图相比,不仅尽情地展现了多彩的图像,还包括了浅浮雕式立体的花纹。大约在乾隆时期,出现了明清制笺史中的分界点,此后各地笺肆林立,而热衷于金石考据学问的清代文儒和城市自由职业书画家,纷纷投入到制笺活动中来,用笺纸以一化千的优势,广泛对外展示和交流艺术语言。逐渐北方京津地区以北京琉璃厂为中心,南方苏松地区以上海豫园为代表,出现了数百家南纸店与笺扇庄,此时笺肆、制笺主人、书画家、刻工和印工们,常常以笺肆为中心,不断笼络聚集、联谊造势,笺肆除了刻印各种画笺、代乞时人书画,甚至还设立画会、出版刊物,成为清末南、北画坛中不可小觑的一股力量。本文旨在从明清笺纸这一看似寻常、微观的视角,去探究同时期艺术史中尚未被整合的文献材料,或可互为补征、以答阙疑。
张镜澜[8](2018)在《日本建筑与庭院设计中的阴翳美学探析》文中研究说明谷崎润一郎以“阴翳”一词概括日本对幽暗、神秘、模糊、暧昧之趣味的审美追求,实际上是将“阴翳”作为一个审美观念、美学概念来看待的。“阴翳之美”是谷崎润一郎提出的美学观点,它实质是中国禅宗美学日本化后的美学论。西方文化素来推崇明亮、规整、理性化的审美意境,而日本人有着截然不同的的阴翳情结。谷崎润一郎阐释了阴翳之美,概括了日本文化的特征,也是对东方审美态度的提炼。阴翳美学包含两个层面,表面的意思是幽暗之美、朦胧之美、含蓄之美,深层的内涵则是物哀之美、幽玄之美、侘寂之美。我们可以把阴翳美学的基本特征归纳为:黯淡、朦胧、暧昧、质朴、自然、余情、空寂、残缺等。由此可见,阴翳更多的是一种东方式的美学,追求一种含蓄的美,正如东方人的性格,秉持中庸和谐,与世无争的处世理念。阴翳不仅指环境的幽暗,还与禅宗特有的美学思想——侘寂、幽玄产生了关联。实际上,阴翳之美是吸收了中国禅宗思想,并结合日本的审美之后形成的。阴翳美是幽玄的继承与发展,而幽玄则是阴翳美的基础和内核。这就是日本人阴翳美学的深层精神来源。正是由于阴翳和幽玄具有如此紧密的关系,阴翳才成为继幽玄之后,能够概括日本审美趣味和文化观的美学范畴。阴翳之美是一种审美观,可以说,日本的建筑和园林都体现了阴翳之美。阴翳美不仅是东方人的审美态度,而且更是作为一种文明观,一种文化论观而存在的。
和溪[9](2018)在《朱子《家礼》冠婚礼研究》文中认为朱子《家礼》是朱子在礼学方面影响范围最广,接受人群最多的着作。朱子秉承《仪礼》,以及宋代官方礼仪,又特别注意吸取司马光《书仪》、程颐、程颢等前人的成果,参酌古今,编订朱子《家礼》,拟定了一套冠、婚、丧、祭和其它家常日用的礼仪制度。这套礼仪制度在制定时,秉承礼义、删繁就简,更多地考虑到社会普通家庭的施行方便,中和了当时的官方礼仪与民间礼仪,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对中国封建社会後期的民间通用礼仪影响颇深。其中冠、婚二礼在程式上删改最多,也流传最广。元代的《至元婚礼》,明代官方通行的婚礼,以及《大明集礼》中的冠礼,皆本於此。本文拟从以下几方面对朱子《家礼》冠婚礼进行研究。绪论,作爲一本实用性的礼仪着作,朱子《家礼》所涉名物繁多,距今年代久远,全面深入研究朱子《家礼》,首要的基础性研究就是对其中流传甚广的冠婚礼的名物进行梳理考证。绪论回顾了朱子《家礼》海内外研究现状,指出,朱子《家礼》的文本整理、名物考证、整体性和多元化研究是其未来发展方向。第一章,《家礼》的主体部分《丧葬祭礼》成书于乾道五年九月,后又推之於冠婚,共爲一编,命曰《家礼》。《家礼》初传诸本主要有原稿本、广州本(五羊本)、杨复注本、刘垓孙增注附图本。《家礼》在原稿本分篇不分卷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五卷本与十卷本两个系统。朱子一生中曾多次对冠婚礼进行实践与推广,有力地证实了《家礼》之不僞。第二章,朱子《家礼》冠婚礼制度名物。详细阐述了《家礼》冠婚礼程序,并根据所述程序逐条辨释其中所涉名物。第三章,朱子《家礼》冠婚礼宫室场所。考证了《家礼》冠婚礼所涉及的主要宫室场所爲祠堂、正寝、厅事、室、私室、别室。并尽可能详细的论述了这些宫室场所所处位置及具体形制。第四章,朱子《家礼》冠婚礼服饰。根据文献材料及考古资料从功用、形制、材质等方面,详细考证了《家礼》冠婚礼所涉及的各种衣服、冠履、佩饰。第五章,朱子《家礼》冠婚礼所用器物。对《家礼》冠婚礼中所涉及的酒注、酒盏、栉、掠、盥盆、匕筯、卺以及酒、色缯、雁等物进行考证,尽可能详尽的描述其具体形态及当时的功用。第六章,朱子《家礼》冠婚制度与宋代其它礼书冠婚制度之对比,将《家礼》冠婚制度与其它礼书所载冠婚制度进行对比,总结出《家礼》冠婚制度的三个特点:一爲去其繁缛,简化程序;二爲斟酌古今,秉承礼义;三爲虑及民情,化民成俗。第七章,朱子家礼冠婚制度的沿革及影响。自《家(1)礼》成书後起,依朝代之序梳理《家礼》冠、婚制度在後世的沿革情况及其对东亚各国的影响,继而溯及现代,探究其现代价值。对东亚各国的影响。发现《家礼》冠婚制度在宋、元、明三代,以明代应用最广,至清代,《家礼》冠礼制度於民间渐呈消亡之势,而《家礼》婚礼制度依旧是官、民通行婚礼的主要参照蓝本。此外,《家礼》冠婚制度传至东亚後,对朝鲜(韩国)、日本、越南等东亚诸国的政治制度及社会伦理构建皆有不小的影响。其传播、影响最盛时期主要集中在明、清两代。就目前所掌握资料看,朝鲜(韩国)爲受其影响最大的国家,日本、越南次之。
宋凌琦[10](2018)在《Golem-20世纪早期德国表现主义建筑美学研究》文中指出虽然20世纪初表现主义建筑如流星转瞬即逝,但却具有极大能量及意义。表现主义作为现代主义建筑思潮的一个组成部分,虽然短暂却意义深远。表现主义建筑,在作为普遍思潮的短暂时间内它曾是社会政治和文化转型的隐喻,同时也是对新技术和材料的严肃思考;它曾引起过激烈的辩论,也曾被给予过深切的热望。考虑到它曾作为含义含混的标签赋予过不同的人和作品,那么特定意义上的“表现主义建筑”是何时出现的?表现主义建筑的思想根源又是什么?表现主义建筑的形式语言是以何种秩序显现,其形式语言的特点又是什么?要理清这些纷乱的线索,真正进入,必须回到它的现场。因此,这项研究将通过概念的厘清,结合历史和时间节点,以表现主义的核心群体肖像的描绘与典型作品为基本分析对象,探讨幻想、观念甚至对道德秩序的直觉,被转译成建筑语汇的途径。本文首先对表现主义建筑的相关概念以及相关团体和人物进行了脉络梳理,范畴划分;在此基础上,从知觉、情感以及意志的角度出发对表现主义建筑进行了探讨,认为作为感官的身体以及情感和意志三者的实验性、经验性和超验性并存形成了表现主义建筑的认识论基础;第三章着眼于表现主义建筑的认识论基础向形式思考的转换,指出表现主义建筑基本形式思考的传统与现代性来源,着重论述了感官认知中的视知觉与运动、抽象形式语言的来源与发展、基于形式与功能(美与善)思考框架中的建筑形态学的机械性与有机性、表现主义建筑对哥特式与现代性的反思等;第四章主要探讨了表现主义建筑的形式思考如何落实为具体的建筑及材料语言,特别关注了空间这一建筑语言概念的诞生、表现主义从感官到灵魂的色彩理念、玻璃等建筑材料的美学批判等;文章随之探讨了表现主义建筑的审美特征,并将之归结为以崇高与粗蛮为代表的现代性对以优美与精致为代表的文艺复兴以来美学思想的超越,并且其特有的神秘性与象征性一方面显示了对中世纪传统的继承和对启蒙的反思,另一方面作为其实证性和科学性的反面又凸显了表现主义建筑思潮内在的矛盾性和复杂性;此外,虽然作为现代主义建筑主流思想的落选者有其内在原因,但其衰落更直接地表现为审美政治化、审美经济性以及民族心理选择的结果,这一点在最后一章——第六章中进行了探讨。
二、用光表达居室的美(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用光表达居室的美(论文提纲范文)
(1)居住空间照明情感化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一、研究背景 |
(一)照明与室内环境 |
(二)照明与照明的情感化需求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情感及情感化设计基础理论 |
一、情感化理念概论 |
(一)情感的概念 |
(二)情感的分类与维度 |
(三)情感的作用 |
二、情感化设计理论概念 |
(一)情感化设计的发展与兴起 |
(二)情感化设计概念 |
(三)情感化设计三层次理论 |
第三章 居住空间照明情感化设计需求和原则 |
一、居住空间照明情感化设计需求 |
(一)居住空间情感需求分析 |
(二)居住空间照明情感化设计体验过程 |
二、居住空间情感化照明设计的影响 |
(一)照明产品选择对个人情感影响 |
(二)环境空间塑造对个人情感影响 |
(三)情绪氛围营造对个人情感影响 |
三、居住空间情感化照明设计原则 |
(一)舒适性 |
(二)绿色性 |
(三)多元性 |
(四)艺术性 |
(五)整体性 |
(六)实用性 |
第四章 居住空间照明情感化设计要素及案例分析 |
一、光的基本属性在情感化设计中的意义 |
(一)光照强度应用分析 |
(二)色温应用分析 |
二、光在居住空间照明情感化设计中的表达要素 |
(一)光亮分布 |
(二)光色变换 |
(三)光影形态 |
(四)物的情感表达 |
三、居住空间照明情感化设计案例分析 |
第五章 居住空间照明情感化设计应用创新研究 |
一、居住空间照明情感化设计思路 |
(一)居住空间照明情感化设计原理 |
(二)居住空间照明情感化设计实现方式 |
(三)居住空间情感化照明设计需求调研 |
二、居住空间照明情感化设计应用探讨 |
(一)开放性区域客厅照明情感化设计 |
(二)私密性区域卧室照明情感化设计 |
(三)半开放性区域书房照明情感化设计 |
(四)餐厅照明情感化设计 |
(五)卫生间照明情感化设计 |
三、居住空间照明情感化设计案例应用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用户对居住空间照明情感化设计需求调研问卷 |
(2)国术馆(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有邪 |
第二章真言 |
一 |
二 |
三 |
四 |
第三章异语 |
一 |
二 |
三 |
第四章空名 |
一 |
二 |
三 |
四 |
第五章无伤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第六章通窍 |
一 |
二 |
(3)北周文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北周文学时段界定 |
二 北周文学研究现状与综述 |
三 论文框架、内容、方法和解决的问题 |
上编 |
第一章 北周文学概况 |
第一节 北周文学家 |
一、北周文学家的构成 |
二、北周文学家的特点 |
第二节 北周文学作品 |
一、北周文学家文集的存佚 |
二、北周单篇文学作品的存佚 |
第三节 北周文学活动 |
一、北周文学活动的方式 |
二、北周文学活动的成果 |
第二章 北周文学的艰难发展——西魏时期文学研究 |
第一节 西魏时期社会状况 |
一、周文帝宇文泰西魏改革 |
二、西魏时期社会思潮 |
第二节 西魏时期文学政策——西魏文体文风改革 |
一、文体文风革新的倡导者 |
二、时代背景和改革起因 |
三、改革内容和终止原因 |
四、改革影响与评价 |
五、西魏文体文风改革与北周文学 |
第三节 西魏时期文学作品研究 |
一、实用的文章创作 |
二、托物言志的抒情小赋 |
第四节 西魏对北周文学的贡献 |
一、西魏为北周文学奠定稳定的政治环境 |
二、西魏实际掌权者周文帝宇文泰培养爱好文学的北周接班人 |
三、西魏时期文学特色影响北周文学 |
第三章 北周文学的发展空间——政治、文化、社会环境 |
第一节 北周时期文学的政治环境 |
一、北周前期政治特点:主相斗争 |
二、北周政治环境 |
三、北周政治环境与北周文学 |
第二节 北周时期文学的文化环境 |
一、古籍整理 |
二、露门学 |
三、通道观 |
第三节 北周时期文学的社会环境 |
一、北周统治思想儒教与北周文学 |
二、北周佛教的坎坷经历与北周文学 |
三、北周道教的兴盛与北周文学 |
第四章 繁荣的北周文坛——长安、江陵文坛 |
第一节 北周文学中心:长安文坛 |
一、北周本土文人文学作品研究 |
二、北周南朝文人文学作品研究 |
三、北周邺下文人文学作品研究 |
第二节 北周江陵后梁文坛 |
一、北周时期后梁萧氏政权 |
二、北周江陵后梁萧氏文学集团 |
第三节 北周民间文学研究 |
一、谣谚及其特点、价值 |
二、北周谣谚 |
第五章 西魏北周出土文献——墓志“文学”研究 |
第一节 出土西魏北周墓志概况 |
第二节 出土西魏墓志及其文学研究 |
第三节 出土北周墓志及其文学研究 |
下编 |
第一章 北周宇文氏文学作品研究 |
第一节 北周帝王文学作品研究 |
一、孝闵帝宇文觉 |
二、明帝宇文毓 |
三、武帝宇文邕 |
四、宣帝宇文赟 |
第二节 北周宇文皇族文学作品研究 |
一、周诸王 |
二、宇文护 |
第二章 王褒及其文学作品研究 |
第一节 王褒生平和仕历 |
一、王褒生卒年考 |
二、王褒生平和仕历 |
第二节 王褒诗歌研究 |
一、王褒五言诗 |
二、王褒乐府诗 |
三、王褒对唐律诗和绝句的贡献 |
第三节 王褒文研究 |
一、书 |
二、碑 |
三、其他文章 |
第三章 庾信及其文学作品研究 |
第一节 庾信平生最萧瑟——庾信生平和仕历研究 |
一、庾信梁朝重要仕历和事件 |
二、庾信北朝仕历 |
三、庾信北周交游考 |
四、小结 |
第二节 庾信北朝前期心态研究——入北前十年 |
一、第一阶段:公元 554 年 —— 平和、担忧、悲伤、思归、隐逸、旷达 |
二、第二阶段:公元 555 年至 557 年八月 —— 悲伤、自责、排斥、思归、隐逸、期待 |
三、第三阶段:公元 557 年九月至 560 年 —— 感恩、悲伤、反思、思归、隐逸 |
四、第四阶段:公元 561 年至 563 年 —— 接受、主动、悲伤、思归 |
五、小结 |
第三节 暮年诗赋动江关——庾信北朝诗赋研究 |
一、庾信北朝赋 |
二、庾信北朝诗歌 |
三、庾信入北前期诗赋“建安风骨”的再现 |
第四节 庾信北朝文研究 |
一、连珠 |
二、碑志 |
第五节 庾信及其文学作品相关问题考辨 |
一、庾信丧母守孝考 |
二、庾信北朝隐逸考 |
三、庾信部分诗文考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西魏北周史事、北周文学编年 |
附录二 北周文学作品编年简表 |
附录三 北周文学体裁与作品简表 |
附录四 出土西魏北周墓志文献简表 |
附录五 庾信部分五言诗平仄韵 |
后记 |
博士期间学术成果 |
(4)光与影的魅力 ——自然光条件下的建筑空间氛围营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现状 |
1.3.1 关于光与影在建筑设计方面的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现状 |
1.3.2 关于空间氛围方面的国内相关理论研究现状 |
1.3.3 关于其他方面的相关理论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框架 |
第2章 相关概念研究 |
2.1 自然光的概念与特性 |
2.1.1 自然光的概念 |
2.1.2 自然光的特性 |
2.2 光与影的思辨 |
2.2.1 阴影的形成及分类 |
2.2.2 光与影的表现形态 |
2.2.3 光与影的辩证关系 |
2.2.4 光影美学 |
2.3 光影与建筑空间 |
2.3.1 光影与空间的本质 |
2.3.2 光影在空间中的视觉特征要素 |
2.4 建筑空间氛围 |
2.4.1 建筑空间氛围的内涵 |
2.4.2 建筑空间氛围要素关联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光影与建筑空间氛围 |
3.1 光影在建筑空间氛围中的可体验性 |
3.1.1 空间氛围的构成要素 |
3.1.2 空间氛围的体验 |
3.2 光影营造的代表性空间氛围类型 |
3.2.1 崇高庄严的氛围 |
3.2.2 凝重肃穆的氛围 |
3.2.3 静谧柔和的氛围 |
3.3 光影营造空间氛围的影响要素 |
3.3.1 空间组合方式 |
3.3.2 采光与遮光构件 |
3.3.3 空间界面的体量 |
3.3.4 空间界面的材质与质感 |
3.3.5 空间界面的色彩 |
3.4 光影营造空间氛围的手法 |
3.4.1 关联的手法 |
3.4.2 参与的手法 |
3.4.3 时间的手法 |
3.4.4 编排的手法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光影在建筑空间中的氛围营造案例分析 |
4.1 光影营造空间氛围案例的选取原则 |
4.1.1 真实性原则 |
4.1.2 目的性原则 |
4.1.3 时效性原则 |
4.1.4 典型性原则 |
4.2 光影在政治与宗教空间中的运用——崇高庄严的氛围 |
4.2.1 行政建筑——以孟加拉国议会大厦为例 |
4.2.2 宗教建筑——以水御堂为例 |
4.3 光影在纪念与世俗空间中的运用——凝重肃穆的氛围 |
4.3.1 纪念建筑——以柏林犹太人博物馆为例 |
4.3.2 世俗建筑——以日本风之丘火葬场为例 |
4.4 光影在休闲、展览、住宅空间中的运用——静谧柔和的氛围 |
4.4.1 休闲建筑——以瑞士瓦尔斯温泉浴场为例 |
4.4.2 展览建筑——以金贝尔艺术博物馆为例 |
4.4.3 住宅建筑——以墨西哥的路易斯·巴拉干住宅为例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研究的结论 |
5.1.1 光与影营造空间氛围的总结 |
5.1.2 光影设计在各阶段的思路 |
5.2 研究的创新性与局限性 |
5.2.1 研究的创新性 |
5.2.2 研究的局限性 |
5.3 研究的展望 |
5.3.1 加强建筑光影控制技术应用研究 |
5.3.2 加强建筑形式和结构元素的阴影效果应用 |
5.3.3 加强研究建筑摄影艺术创作中光影的运用 |
5.3.4 传承与保护古典建筑的光与影的利用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成果 |
致谢 |
(5)潘曾沂《小浮山人年谱》整理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与价值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与基本思路 |
上编:潘曾沂研究 |
第一章 潘曾沂的家世与生平 |
第一节 家世 |
一、先世 |
二、家族世系 |
第二节 生平 |
一、经历 |
二、着述纂辑情况 |
第二章 潘曾沂的交游网络——以“临顿新居图”题跋为中心 |
第一节 “临顿新居图”的绘制缘由与题跋情况 |
一、绘图缘由 |
二、题跋内容选录 |
第二节 “临顿新居图”题跋所见潘曾沂交游网络 |
一、师长前辈 |
二、宣南诗友 |
三、同乡世交 |
四、同官同道 |
五、吴地僧人 |
第三节 “临顿新居图”的社会文化内涵 |
第三章 潘曾沂山水诗的特征及诗风转变 |
第一节 潘曾沂山水诗的创作实践 |
一、潘曾沂山水诗中的生命意识和生命观 |
二、潘曾沂山水诗的艺术特徵 |
第二节 潘曾沂诗风由唐入宋原因探析 |
一、科场受挫 |
二、宣南诗社诗友影响 |
三、亲友离世 |
下编:《小浮山人年谱》 |
一、凡例 |
二、谱前 |
三、正谱·潘曾沂自订 |
乾隆五十七年壬子 一嵗(1792 年) |
五十八年癸丑 二嵗(1793 年) |
五十九年甲寅 三嵗(1794 年) |
六十年乙卯 四嵗(1795 年) |
嘉庆元年丙辰 五岁(1796 年) |
二年丁巳 六岁(1797 年) |
三年戊午 七岁(1798 年) |
四年己未 八岁(1799 年) |
五年庚申 九岁(1800 年) |
六年辛酉 十岁(1801 年) |
七年壬戌 十一岁(1802 年) |
八年癸亥 十二岁(1803 年) |
九年甲子 十三岁(1804 年) |
十年乙丑 十四岁(1805 年) |
十一年丙寅 十五岁(1806 年) |
十二年丁卯 十六岁(1807 年) |
十三年戊辰 十七岁(1808 年) |
十四年己巳 十八岁(1809 年) |
十五年庚午 十九岁(1810 年) |
十六年辛未 二十岁(1811 年) |
十七年壬申 二十一岁(1812 年) |
十八年癸酉 二十二岁(1813 年) |
十九年甲戌 二十三岁(1814 年) |
二十年乙亥 二十四岁(1815 年) |
二十一年丙子 二十五岁(1816 年) |
二十二年丁丑 二十六岁(1817 年) |
二十三年戊寅 二十七岁(1818 年) |
二十四年己卯 二十八岁(1819 年) |
二十五年庚辰 二十九岁(1820 年) |
道光元年辛巳 三十岁(1821 年) |
二年壬午年 三十一岁(1822 年) |
三年癸未 三十二岁(1823 年) |
四、正谱·潘仪凤续订 |
四年甲申 三十三嵗(1824 年) |
五年乙酉 三十四嵗(1825 年) |
六年丙戌 三十五嵗(1826 年) |
七年丁亥 三十六嵗(1827 年) |
八年戊子 三十七嵗(1828 年) |
九年己丑 三十八嵗(1829 年) |
十年庚寅 三十九嵗(1830 年) |
十一年辛卯 四十嵗(1831 年) |
十二年壬辰 四十一嵗(1832 年) |
十三年癸巳 四十二嵗(1833 年) |
十四年甲午 四十三嵗(1834 年) |
十五年乙未 四十四嵗(1835 年) |
十六年丙申 四十五嵗(1836 年) |
十七年丁酉 四十六嵗(1837 年) |
十八年戊戌 四十七嵗(1838 年) |
十九年己亥 四十八嵗(1839 年) |
二十年庚子 四十九嵗(1840 年) |
二十一年辛丑 五十嵗(1841 年) |
二十二年壬寅 五十一嵗(1842 年) |
二十三年癸卯 五十二嵗(1843 年) |
二十四年甲辰 五十三嵗(1844 年) |
二十五年乙巳 五十四嵗(1845 年) |
二十六年丙午 五十五嵗(1846 年) |
二十七年丁未 五十六嵗(1847 年) |
二十八年戊申 五十七嵗(1848 年) |
二十九年己酉 五十八嵗(1849 年) |
三十年庚戌 五十九嵗(1850 年) |
咸丰元年辛亥 六十嵗(1851 年) |
二年壬子 六十一嵗(1852 年)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上图藏潘功甫友朋手札 |
後记 |
(6)岭南与马来半岛地区现代建筑创作比较研究(1950s-1970s)(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与意义 |
1.1.1 研究缘起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与评析 |
1.2.1 关于岭南地区现代建筑创作的研究 |
1.2.2 关于马来半岛现代建筑创作的研究 |
1.2.3 相关研究评析 |
1.3 相关基础理论与研究维度 |
1.3.1 建筑的适应性理论 |
1.3.2 建筑的地域性理论 |
1.3.3 比较研究的维度 |
1.4 研究范畴与对象 |
1.4.1 地理范畴 |
1.4.2 时间范畴 |
1.4.3 研究对象 |
1.5 研究目标与方法 |
1.5.1 研究目标 |
1.5.2 研究方法 |
1.6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两地现代建筑创作的可比性分析 |
2.1 两地现代建筑创作的自然地理条件相似 |
2.1.1 气候环境炎热和潮湿 |
2.1.2 自然地貌以起伏丘陵为主 |
2.1.3 水系资源丰富且滨海岸线长 |
2.1.4 繁茂的生态植被四季常绿 |
2.2 两地现代建筑创作的社会发展动因比较 |
2.2.1 海上丝绸之路带动两地经贸互动 |
2.2.2 两次大战期间的两地现代建筑发展 |
2.2.3 自主独立后逐步发展的现代化进程 |
2.3 两地现代建筑创作的文化背景要素分析 |
2.3.1 海洋文化背景下多元文化交汇融合 |
2.3.2 华人华侨联系形成共同的文化基因 |
2.3.3 两地建筑文化互有深厚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自然适应性的两地现代建筑创作比较 |
3.1 适应湿热气候的两地设计策略比较 |
3.1.1 两地建筑气候适应性探索的理论渊源 |
3.1.2 两地现代建筑创作适应气候的共同方法 |
3.1.3 岭南地区:重视空间布局的通透畅通 |
3.1.4 马来半岛:探索立体遮阳的多样变化 |
3.2 回应地理环境的两地创作策略比较 |
3.2.1 两地建筑创作对地形与地貌的尊重 |
3.2.2 岭南地区:以借景统筹室内外环境 |
3.2.3 马来半岛:塑造多层次的环境空间 |
3.2.4 两地建筑与场地环境的空间关系比较 |
3.3 本土自然资源在两地创作中的运用比较 |
3.3.1 组合地方材料:融入室外环境与室内点缀装饰 |
3.3.2 利用强烈阳光:活跃室内空间与塑造建筑形体 |
3.3.3 两地水景的运用:静水映衬建筑与动水活跃氛围 |
3.3.4 繁茂植物的运用:绿植衬托建筑与立体绿化融入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社会适应性的两地现代建筑创作比较 |
4.1 社会变革促进下两地建筑重点类型发展比较 |
4.1.1 新兴国家的自强意识促成文化建筑的兴起 |
4.1.2 人民的基本生活需求推进集体住宅的发展 |
4.1.3 经济增长与对外交流使宾馆建筑初现繁荣 |
4.2 特定经济条件下两地建筑成本控制策略比较 |
4.2.1 两地建筑师共同的理性实用主义精神 |
4.2.2 岭南地区:最大化节省单体造价以适应短缺经济 |
4.2.3 马来半岛:采用标准化类型设计以降低建设成本 |
4.2.4 两地建筑成本控制策略的差异分析 |
4.3 国家政策调控下两地建筑创作机制比较 |
4.3.1 两地国有设计机构发挥主导作用 |
4.3.2 岭南地区:集体设计组为特定项目而持续创作 |
4.3.3 马来半岛:私人建筑师事务所逐步扩大影响力 |
4.3.4 两地创作机制比较的启发与讨论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人文适应性的两地现代建筑创作比较 |
5.1 建筑创作中对现代主义和城市精神的发扬 |
5.1.1 两地现代主义建筑美学的共同表现 |
5.1.2 岭南地区:基于生活尺度的人本主义理念 |
5.1.3 马来半岛:追求纪念空间的英雄主义情怀 |
5.1.4 两地现代建筑新地域特色的差异分析 |
5.2 建筑创作中对民族风格与族群意识的表达 |
5.2.1 在建筑创作中表达民族性的共同趋势 |
5.2.2 岭南地区:以庭园空间表达民族文化意境 |
5.2.3 马来半岛:借助符号象征表达民族独立性 |
5.3 建筑创作中对特定价值与信仰文化的融合 |
5.3.1 两地创作对多元文化价值的融合 |
5.3.2 岭南地区:根植于世俗生活的文化和谐 |
5.3.3 马来半岛:多民族和多宗教的文化兼容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
6.1 结论 |
6.1.1 适应自然气候环境的地域特征彰显 |
6.1.2 尊重社会现实需求的时代精神表达 |
6.1.3 融合多元文化价值的人文艺术追求 |
6.2 启示 |
6.2.1 回归真实朴素的现代主义价值取向 |
6.2.2 构建根植于岭南本土的创作理论体系 |
6.2.3 理性回应环境的创作实践方法 |
6.3 创新点 |
6.4 研究展望 |
附录1 马来半岛1950-1970年代表建筑作品概录 |
附录2 岭南地区1950-1970年代表建筑作品概录 |
附录3 马来半岛1950-1970年代建筑典型遮阳做法 |
附录4 岭南地区1950-1970年代建筑典型遮阳做法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7)明清笺纸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明清笺纸图像的文献叙事结构 |
二、明清笺纸的相关概念与研究方法 |
三、明清笺纸的研究价值及文献综述 |
第一章 明清制笺史发展概略 |
第一节 明代砑光笺的转变 |
一、宋元砑光笺至晚明的转变 |
二、传自宣德宫笺的松江谈笺 |
第二节 晚明江南制笺业的繁荣 |
一、苏笺与吴门张氏 |
二、金陵萝轩变古与十竹斋穷工极变 |
第三节 清代笺纸的适时性与多样化 |
一、李渔的芥子园名笺 |
二、清宗室怡亲王府制角花笺 |
三、嘉兴“山静居图皆金阁造”笺纸 |
第四节 清末南、北两大制笺中心的形成 |
一、京津地区的南纸店 |
二、苏松地区的笺扇庄 |
三、其它地区的制笺业发展 |
第二章 明清制笺主体及笺纸的谱系 |
第一节 制笺主人及其制笺室名、堂号 |
一、制笺主人的创作意图 |
二、笺纸的行市和价格 |
三、明清制笺的室名、堂号 |
第二节 笺纸的类目及其图像系统 |
一、制笺的选题与分类 |
二、制笺选题的图像来源 |
三、屠隆《笺纸铭》与方于鲁《方氏墨谱》 |
第三节 画稿、刻印技艺对笺纸图像的表达 |
一、画稿优劣决定了笺纸的品第高下 |
二、刻印的巧拙关系着制笺的成败 |
第四节 传教士与明末丘比特之笺 |
一、西方图像的传播与融入 |
二、笺纸传播天主图像的契机 |
第五节 文人士大夫私家制笺的流行 |
一、文士私家笺纸别于笺肆 |
二、闺阁、女史、侍婢制笺 |
第三章 明清文士用笺的审美趣味 |
第一节 明清文士书仪注重用笺 |
一、明代拜帖盛行副启为要 |
二、明末徽州人创制的题头画 |
三、文人用笺的审美要求 |
第二节 金石博古笺的赏玩与考据 |
一、朴学影响下的清代金石考据学 |
二、名物训诂、博而好古的金石派制笺 |
三、清代金石博古笺题材的多样性 |
四、金石博古笺与金石学研究 |
第三节 从笺纸风尚看明清文士的经世思想 |
一、晚明笺纸图像中呈现的“道德经世” |
二、清代“经世致用”思想下制笺的发展 |
第四节 明清名人用笺与尺牍、手札的鉴定 |
一、笺纸的翻版与仿造 |
二、笺纸的署年与纪年 |
三、笺纸与名人尺牍、手札的鉴定 |
第四章 明清画笺与绘画艺术 |
第一节 明清画笺与笺谱、画谱 |
一、画谱出类者可以入笺 |
二、辑笺成谱亦可视作画谱 |
第二节 苏杭嘉地区“诗画笺”的兴起 |
一、源于笺谱画诗的诗画笺 |
二、诗画谱对诗画笺的影响 |
三、画笺比画谱更加广为流传 |
第三节 技艺相交的拱花与?画 |
第四节 画笺促进文人画的传播与发展 |
一、制笺主人临写的名家笔意 |
二、从历代画作中寻找制笺选题 |
三、嘱托当世名家为制笺画稿 |
第五章 制笺中心与南、北方画坛 |
第一节 清末京津地区南纸店与京津画派 |
一、秉承传统、兼通海西的京津南纸店 |
二、北方南纸店与京津画派的发展 |
第二节 清末苏松地区的笺扇庄与海上画派 |
一、开埠后商业文化中的笺扇庄 |
二、南方笺扇庄与海上画派的崛起 |
第三节 南纸店、笺扇庄与早期美术社团 |
一、以笺肆为中心的书画家群体 |
二、由笺肆向现代商业画会的转变 |
结语 |
附表:明清(民国)时期制笺之室名、堂号一览表及图录刊载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8)日本建筑与庭院设计中的阴翳美学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第2章 阴翳美学的内涵 |
2.1 阴翳美学的概念 |
2.1.1 《阴翳礼赞》:文学概念 |
2.1.2 阴翳之美:美学概念 |
2.2 阴翳美学的形成 |
2.2.1 阴翳美学的形成 |
2.2.2 禅宗与阴翳美学 |
第3章 阴翳的审美分析 |
3.1 阴翳的审美 |
3.2 阴翳的表层审美:幽暗之美、含蓄之美 |
3.3 阴翳的深层审美:幽玄之美、侘寂之美 |
第4章 日本建筑和居室的阴翳美学 |
4.1 建筑本身的阴翳之美 |
4.1.1 建筑结构造成的阴翳 |
4.1.2 过渡空间造成的阴翳 |
4.1.3 色彩塑造的阴翳 |
4.1.4 光影塑造阴翳的空间 |
4.2 居室内部的阴翳之美 |
4.3 建筑理念的阴翳之美 |
第5章 日本园林的阴翳之美 |
5.1 日本园林的发展 |
5.2 池泉园与阴翳之美 |
5.2.1 池泉园的造园手法 |
5.2.2 池泉园的阴翳之美 |
5.3 茶庭的幽玄之美 |
5.3.1 茶庭的造园手法 |
5.3.2 茶庭的幽玄之美 |
5.4 枯山水的侘寂之美 |
5.4.1 枯山水的诞生 |
5.4.2 枯山水的造园手法 |
5.4.3 枯山水的侘寂之美 |
小结 |
第6章 阴翳之美的营造及其本质 |
6.1 建筑与园林中的阴翳之美 |
6.1.1 建筑与园林的关系 |
6.1.2 整体营造的阴翳之美 |
6.2 阴翳美学的本质 |
6.2.1 阴翳是东方审美观 |
6.2.2 阴翳与幽玄的关系 |
参考文献 |
图片目录 |
致谢 |
(9)朱子《家礼》冠婚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意义 |
第二节 朱子《家礼》研究述评 |
一、朱子《家礼》的真僞 |
二、朱子《家礼》的文本与传播 |
三、朱子《家礼》内在精神 |
四、朱子《家礼》与其他礼书的比较 |
五、朱子《家礼》在东亚的传播 |
六、朱子《家礼》的名物考证 |
七、朱子《家礼》的多元探索 |
八、朱子《家礼》的当代价值 |
九、回顾与展望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朱子《家礼》的编撰及其对冠婚礼的实践 |
第一节 朱子《家礼》的编撰 |
一、朱子《家礼》的成书过程及思想渊源 |
二、朱子《家礼》的版本系统及真僞之辨 |
第二节 朱子对冠婚礼的实践 |
一、朱子对冠礼的实践 |
二、朱子对婚礼的实践 |
小结 |
第二章 朱子《家礼》冠婚礼制度名物 |
第一节 朱子《家礼》中的冠婚制度 |
一、冠礼制度 |
二、婚礼制度 |
第二节 朱子《家礼》冠婚礼所涉名物 |
第三章 朱子《家礼》冠婚礼宫室场所 |
第一节 朱子《家礼》中的寝与厅事 |
一、堂、室、私室与别室 |
二、正寝 |
三、厅事 |
第二节 朱子《家礼》中的祠堂制度 |
一、宋代祭祀与祠堂 |
二、《家礼》中的祠堂 |
三、祠堂所在位置 |
四、祠堂形制 |
五、祠堂内陈设 |
第四章 朱子《家礼》冠婚礼服饰 |
第一节 朱子《家礼》冠礼服饰制度 |
一、冠者服饰 |
二、笄者服饰 |
第二节 朱子《家礼》婚礼服饰制度 |
一、男子婚服 |
二、女子婚服 |
第三节 朱子《家礼》冠、婚礼相关人员服饰 |
第五章 朱子《家礼》冠婚礼所用器物 |
第一节 朱子《家礼》冠婚礼中所涉用器 |
一、酒注 |
二、酒盏 |
三、栉 |
四、(?) |
五、掠 |
六、盥盆 |
七、帨巾 |
八、箧笥 |
九、匕筯 |
十、卺 |
第二节 朱子《家礼》冠婚礼中所涉其它物品 |
一、酒 |
二、色缯 |
三、羊酒 |
四、钗钏 |
五、雁 |
第六章 朱子《家礼》冠婚制度与宋代其它礼书冠婚制度之对比 |
第一节 朱子《家礼》冠礼制度之对比 |
一、加冠前 |
二、一加 |
三、二加 |
四、三加 |
五、醮子 |
六、命字 |
七、冠礼後续程序 |
八、小结 |
第二节 朱子《家礼》婚礼制度之对比 |
一、纳采 |
二、问名 |
三、纳吉 |
四、纳币 |
五、请期 |
六、亲迎 |
七、婚礼後续程序 |
八、小结 |
第三节 《家礼》冠婚礼制度之特点 |
一、去其繁缛,简化程序 |
二、斟酌古今,秉承礼义 |
三、虑及民情,化民成俗 |
第七章 朱子《家礼》冠婚制度的沿革及影响 |
第一节 朱子《家礼》冠婚制度在後世的沿革 |
一、朱子《家礼》冠婚制度在宋代沿革 |
二、朱子《家礼》冠婚制度在元代的沿革 |
三、朱子《家礼》冠婚制度在明代的沿革 |
四、朱子《家礼》冠婚制度在清代的沿革 |
五、朱子《家礼》冠婚制度对东亚的影响 |
第二节 朱子《家礼》冠婚制度的现代补益 |
一、诠释家庭文化,明确家庭伦理 |
二、倡导风序良俗,重塑社会价值 |
三、传承礼乐文明、重建文化自信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所取得学术成果 |
後记 |
(10)Golem-20世纪早期德国表现主义建筑美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一章 表现主义建筑师群像 |
第一节 表现主义相关团体 |
第二节 表现主义建筑师 |
第二章 表现主义建筑的认识论基础 |
第一节 知觉 |
第二节 情感 |
第三节 意志 |
第三章 表现主义建筑的形式来源 |
第一节 视知觉与身体 |
第二节 抽象语言 |
第三节 建筑形态学的雏形 |
第四节 哥特式与现代性 |
第四章 表现主义建筑的形式及材料语言 |
第一节 空间 |
第二节 色彩 |
第三节 玻璃 |
第五章 超越和回归:表现主义建筑的审美特征 |
第一节 崇高与粗蛮(Roheit) |
第二节 神秘性与象征性 |
第六章 落选者:表现主义建筑的衰落 |
第一节 审美的政治化 |
第二节 审美的经济性 |
第三节 民族形象塑造 |
结语 现代主义的神圣诞生? |
参考文献 |
㈠着作类 |
㈡论文类 |
附录 |
㈠表现主义建筑相关年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用光表达居室的美(论文参考文献)
- [1]居住空间照明情感化设计研究[D]. 郭品希. 沈阳师范大学, 2021(11)
- [2]国术馆[J]. 徐皓峰. 当代, 2021(03)
- [3]北周文学研究[D]. 高赟.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20(11)
- [4]光与影的魅力 ——自然光条件下的建筑空间氛围营造研究[D]. 沈仕娜. 南京工业大学, 2020(11)
- [5]潘曾沂《小浮山人年谱》整理与研究[D]. 栾鑫.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0)
- [6]岭南与马来半岛地区现代建筑创作比较研究(1950s-1970s)[D]. 谢凌峰.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7]明清笺纸研究[D]. 王宇. 南京艺术学院, 2019(01)
- [8]日本建筑与庭院设计中的阴翳美学探析[D]. 张镜澜. 天津大学, 2018(07)
- [9]朱子《家礼》冠婚礼研究[D]. 和溪. 华东师范大学, 2018(02)
- [10]Golem-20世纪早期德国表现主义建筑美学研究[D]. 宋凌琦. 上海师范大学, 201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