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接受人大监督 严格依法行政(论文文献综述)
李仁杰[1](2021)在《华北人民政府时期董必武政权建设思想与实践探索研究》文中指出1948年9月26日,华北临时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华北人民政府,标志着华北人民政府正式成立。华北人民政府是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精神在原晋察冀边区政府和邯郸晋冀鲁豫边区政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它是全国性联合政府,是中央人民政府的前身。新中国成立前夕建立的由董必武任主席的华北人民政府,从1948年9月成立到1949年9月结束,虽然历时仅13个月,却被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雏形”,中国共产党走向执掌全国政权的“试验田”,其意义重大而深远,华北人民政府在政党制度、政权组织形式、组织机构建立、法制建设、制度规定等诸方面为中央人民政府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担任华北人民政府主席的董必武,参加过辛亥革命,又是中国最早的共产主义者群体中的一员。他的一生,是同中国近百年几个重要历史时期的人民革命斗争紧紧相联系的,是同中国共产党的产生和发展、党的主要领导活动紧紧相联系的。董必武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中共一大代表,是我国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在实践工作中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在主政华北人民政府期间,董必武成就斐然,尤其是在党的建设、政权建设、法制建设等方面建树颇多。不仅有实践的探索与创新,更有理论的积累和创造,对新中国的全面政权建设具有重要借鉴、参考和指导价值。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方法、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多学科综合研究方法以及社会调查等方法,对华北人民政府时期董必武政权建设的思想和实践进行研究,分析其政权建设的理论建树、实践创新以及可供借鉴的经验。第一,华北人民政府时期董必武政权建设思想形成的理论渊源与历史基础。董必武政权建设思想源于马克思主义政权建设思想和法学理论、列宁苏维埃政权治理实践的启迪,更源于中国共产党革命根据地政权建设的实践和理论积淀。董必武政权建设思想的历史基础是对旧民主主义革命历程的反思、创建中国共产党过程中的经验、早期革命斗争实践经验的升华以及西柏坡时期形势发展的客观需求。第二,华北人民政府时期董必武政权建设思想的主要内容及主要特点。董必武政权建设思想的主要内容包括:党的领导是加强政权建设的根本、党的建设是政权建设的重中之重、为群众谋幸福是政权建设的出发点、制度保障是政权建设的基础。董必武政权建设思想的基本特点表现为:将历史性、现实性、未来性相贯穿,将政策性和实践性相统一,将立足全面和突出重点相结合。第三,华北人民政府时期董必武政权建设的实践探索。这一时期董必武政权建设的实践探索主要包括政治建设、法制建设、经济建设、社会文化建设等方面。其中政治建设主要是重视人民代表大会的权威性、全权性和至高性,主张建立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政权模式。法制建设主要是厘清“三权”和强化“原则”。在厘清“三权”中,董必武针对立法权、司法权、监督权进行了探索。在强化“原则”中主要是健全新民主主义的行政法令、法规,落实“有法可依”原则;健全司法审判制度,落实“有法必依”原则;健全公职人员队伍守法、惩罚制度,落实“依法办事”原则。在经济建设中,董必武落实了土改工作,恢复农业生产,并实现多种所有制经济全面发展,此外在华北人民政府时期他带领整顿了金融秩序,统一货币。在社会文化建设中,董必武主张发展和改革教育制度,整顿教育秩序,并提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第四,华北人民政府时期董必武政权建设的基本经验。概括起来,即:党的建设始终为首要、关心群众利益是根本立足点、依法行政是重要保障。首先,党的建设始终作为首要,提出:从严治党是把党建设好的永恒保证、政治教育和思想改造是党自省自律的根本、要努力构建管党治党的思想体系。其次,关心群众利益是根本立足点,提出了政权的权威要建立在人民信任的基础上、人民权利永远属于人民、人民生活需要是政权建设的中心任务等一系列观点。此外,还提出了依法行政是一条重要经验,各级干部要训练依法行政素养、依法行政节约管理成本、将政府工作纳入有序运行轨道等主张。第五,华北人民政府时期董必武政权建设思想的当代启示。董必武的政权建设思想随着时代变迁不断进行着历史演进与升华,为我们党的政权建设提供了现实的指导意义,通过不断的系统归纳,将为新时代党的政权建设理论提供有益支撑。首先,从“党是领导的关键”到“党是领导一切的”。华北人民政府是由华北临时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的,是为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进行的一次民主政治协商的有益尝试。华北人民政府主张党的领导是革命和建设事业成功的关键,坚定地坚持党的领导和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建设、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对于党的领导的深刻含义和重要方式不断进行创新,并且指明了新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重要方法,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征途上,涉及到政党制度、国家体制和经济建设等多方面的问题是非常复杂的,中国共产党需要认识到其当前的地位与具体的作用,辩证处理好党政关系,使政府更高效地良性运转;需要将政治政权建设、经济建设、现代化发展与党的领导功能等多方面有机融合在一起;需要清楚地认识国际、国内发展形势;需要切实加强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需要进一步正确认识其执政党的功能定位,以推进其功能建设,这对于中国共产党的长期执政,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党的队伍建设是实现党正确领导的关键环节,在组织方面需要提升各级党组织的领导力;在作风建设方面需要保证党的先进性与纯洁性;在纪律方面,全党需要统一意志、统一行动,从而能够保持一致前进的步调。上述这些也无不闪烁着董必武的政权建设思想的历史光辉。其次,从奠基依法行政到实施全面依法治国。董必武是我们党的一位法学专业大家,他不但长期从事法制建设的实际工作,而且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和法的学说,结合我国法制建设的具体实际,提出了许多独创性的见解。他认为,法制和国家是紧密相连的,没有法制就不能成为一个现代国家。无产阶级领导人民夺取政权后,必须迅速创立人民民主的法制,以保障和促进经济建设的发展。在国家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主要的任务已经由解放生产力变为保护和发展生产力的时候,不能再经常搞群众运动,必须进一步健全法制。董必武的法学思想,对于今天我们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这是他留给我们的极为珍贵的思想遗产。中国共产党人一直在探索法治中国之路径,在华北人民政府期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法治建设经历了从模糊到具体,从零散到系统的发展过程,并且制定了宪法大纲,这对于我国依法治国提供了重要的经验。十八大以来,我国十分重视依法治国的发展方针,并且通过了《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进一步突出了依法治国的重要性,并且肯定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法治建设的成就,但是同时也提出了新时期我国法制建设当中仍然存在着不适合的问题,一些法律法规无法客观地反映出人民的意愿,缺乏针对性与可操作性,甚至存在着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问题。这对新时期我国依法治国的进行是非常不利的。由此可以看出,依法治国是历史经验教训的警示,在我国社会治理的过程当中需要保证依法治国,尤其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形成完善的法律体系,从而结合实施体系监督体系保障体系来不断地完善我国依法治国的体系。全面依法治国已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新时期在我国全面依法治国的过程当中,需要健全机制重视全局谋划,明确发展目标重视落实,从而落实全面依法治国的方针。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法治建设已经取得了重要的成就,并且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习近平总书记也提出了当前我国正在处于发展转型的重要时期,需要加强全面依法治国道路的进行,尤其是加强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在此其中健全机制是非常重要的,依法治国是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重要保障,在实际建设的过程当中,也需要健全相关工作制度与机制,从而落实全面依法治国的方针政策,通过相关制度与工作机制的保障,实现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的建设,从而带动法治中国建设发展进入新阶段。再次,从关注民众生活到以人民为中心。以人民为中心是党的工作中的核心,董必武十分重视为人民大众服务,他提出:“政权关系着千百万人的生命和生活方向”,在主政华北人民政府时,一直以践行为人民服务为宗旨,以“人民为本”的思想贯穿始终。一是关注民生是华北人民政府工作的着眼点。中国共产党在十九大报告当中所提出的群众组织力,也体现出中国共产党对于群众工作的深刻认识,只有在增强群众组织力的基础上才能够把握组织群众的规律,才能够向群众学习,并且不断地为人民群众进行服务。中国共产党需要依靠群众、动员群众,才能够从事相关的物质生产活动与精神文化活动,才能够完成革命斗争工作与社会变革工作。因此党的群众组织力就要求中国共产党,紧紧地依靠群众,并且进行伟大的斗争推动工程试验的发展,并且实现伟大梦想。二是人民在共产党人心中的分量最重。根据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讲话与在全国考察当中可以看出,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人民的作用,人民一词也被提的频率最高、分量最重。人民群众是中国共产党的力量源泉,因此作为中国共产党人需要坚持不忘初心,需要坚持一切为了人民同时一切依靠人民。
多布庆[2](2021)在《守正创新强化监督 步履不停提质增效》文中指出群众的呼声是永恒的动力,人民的掌声是不懈的追求。林芝撤地设市以来,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时俱进、完善发展,在林芝大地焕发出了蓬勃生机和无限活力,在推进新时代林芝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中凝聚了人大合力、发挥了人大作用、贡献了人大力量。2017年以来,为?
多布庆[3](2021)在《守正创新强化监督 步履不停提质增效》文中研究指明群众的呼声是永恒的动力,人民的掌声是不懈的追求。林芝撤地设市以来,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时俱进、完善发展,在林芝大地焕发出了蓬勃生机和无限活力,在推进新时代林芝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中凝聚了人大合力、发挥了人大作用、贡献了人大力量。2017年以来,为?
杨进,龚小芸,化汝婷[4](2021)在《地方人大预算监督法制化的效应研究:基于省级预算审查监督条例立法的证据》文中提出如何通过完善人大预算监督的法制化建设使地方财政支出更加注重民生保障和规范有序是新时期推进公共财政支出监督机制建设的核心问题。本文以我国1999-2017年间各地区省级预算审查监督条例立法作为准自然实验,使用双重差分法检验地方人大预算监督立法对地方政府财政支出结构和规范性的影响。研究发现:(1)省级预算监督条例立法能够显着改善财政预算支出结构,提升民生性财政支出比重而降低经济建设支出比重;(2)省级预算监督条例立法显着提高了财政支出的规范性,降低财政支出预决算偏离度和减少财政资金违规金额;(3)人大预算监督条例立法的效应在新《预算法》施行以后进一步增强,在财政分权程度更高的地区作用更大,而在经济主管官员晋升激励更强的地区显着削弱。本文的研究表明推动地方人大预算监督法制化建设是增进民生福祉和提高国家治理能力的重要制度保障。
林彦[5](2021)在《论人大执法检查权的功能整合》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引言在任何一个成熟有序的现代社会,有效运行的问责机制均是不可或缺的。在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下,如何有效监督权力的运行,使其既符合宪法、法律的要求又满足人民的期待,始终是一个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其中,良法获得"高效实施、严密监督"也是"法治中国"的核心要义之一。如何建立其有效的问责机制则是"法治中国"所面临的具体挑战。1近些年来,
陈根芳[6](2021)在《依法履职情况报告》文中认为主任、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根据会议安排,现将本人2020年依法履职情况报告如下,请予审议。根据职能分工,省教育厅主要承担主管全省各级各类教育工作的职责。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省人大常委会的监督指导下,我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围绕率先实现全省教育现代化目标,切实履行职责,严格依法行政,持续深入推进部门法治建设工作。
李军,彭志芳,孙陶[7](2021)在《县乡法治政府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与破解——以浙江省杭州市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基础在基层,工作重点在基层。"2020年是"基本建成法治政府"年,基层法治政府建设成效应予全面验收。本文以浙江省杭州市推进县乡法治政府建设为视角,透过近些年法治政府考核、法治政府督察等情况,全面总结县乡法治政府建设经验,深入检视县乡法治政府建设中存在的短板弱项、突出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建议,为全面加快提升基层政府公信力和法治化水平、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参考。一、杭州市推进县乡法治政府建设现状
田晗[8](2021)在《论政府信息公开的人大监督机制》文中研究说明
蒋欣如,于浩[9](2021)在《“关键少数”作答法治考卷》文中指出"作为省政府组成部门的主要负责人,我们从人民中来,受党和人民的信任和重托履行行政职责,应当自觉接受人民监督。"浙江省经信厅厅长徐旭说,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推进部门法治建设、接受人大监督、落实行政复议诉讼及检察建议等都是必答题,唯有认真答题,才能不负重托。"人大审议既是对生态环境工作的监督,更是支持。"浙江省生态环境厅厅长方敏表示,希望借此契机,省人大与各级人大进一步加大监督和支持力度。
刘松山[10](2020)在《认识人大监督与支持关系的难点和根本所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长期以来,认为人大对"一府两院"的监督既是一种监督也是一种支持的提法,在认识和实践中存在不少困惑和难点。对于如何定性和定位人大的监督,特别是如何认识处理监督与支持的关系问题,一些权威的提法处于不断的变化中。准确界定监督和支持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十分重要,也面临不少问题。对人大监督与支持的关系,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做不同的理解,但是从根本上说,人大对"一府一委两院"的监督,是对党的领导的支持。也只有把人大监督视为对党的领导的支持,才能不断加强党对人大监督工作的领导,各被监督机关才能提高政治站位,自觉接受人大监督,人大的监督工作才能取得实效。
二、接受人大监督 严格依法行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接受人大监督 严格依法行政(论文提纲范文)
(1)华北人民政府时期董必武政权建设思想与实践探索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重点难点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华北人民政府时期董必武政权建设思想形成的理论渊源与历史基础 |
一、董必武政权建设思想形成的理论渊源 |
(一)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是董必武依法执政思想的重要理论基石 |
(二)列宁苏维埃政权治理思想与实践给董必武以深刻启迪 |
(三)参与革命根据地政权建设的实践和理论积淀 |
(四)汲取中国传统文化中政权建设智慧的营养 |
二、董必武政权建设思想形成的历史基础 |
(一)对旧民主主义革命历程的反思 |
(二)创建中国共产党过程中的经验 |
(三)革命斗争实践经验的升华 |
(四) 西柏坡时期形势发展的客观需求 |
第二章 华北人民政府时期董必武政权建设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基本特点 |
一、董必武政权建设思想的主要内容 |
(一)党的领导是政权建设的核心 |
(二)党的建设是政权建设的重中之重 |
(三)为人民谋幸福是政权建设的立足点 |
(四)制度法规是政权建设的保障 |
二、董必武政权建设思想的基本特点 |
(一)将历史性、现实性和未来性相贯穿 |
(二)将政策性和实践性相统一 |
(三)将立足全局和突出重点相结合 |
第三章 华北人民政府时期董必武主要的政权建设实践探索 |
一、政治建设 |
(一)重视人民代表大会的权威性 |
(二)主张建立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政权模式 |
二、法制建设(上)-厘清“三权” |
(一)关于立法权建设的探索 |
(二)关于司法权建设的探索 |
(三)关于监督权建设的探索 |
三、法制建设(下)-强化“原则” |
(一)健全新民主主义的行政法令、法规,落实“有法可依”原则 |
(二)健全司法审判制度,落实“有法必依”原则 |
(三)健全公职人员队伍守法、惩罚制度,落实“依法办事”原则 |
四、经济建设 |
(一)推进土改工作,恢复农业生产 |
(二)多种所有制经济全面发展 |
(三)整顿金融秩序,统一货币 |
五、文化教育建设 |
(一)发展和改革教育制度 |
(二)整顿教育秩序 |
(三)号召并实施“科教救亡兴国”策略 |
第四章 华北人民政府时期董必武政权建设的基本经验 |
一、党的建设始终为首要 |
(一)从严治党是把党建设好的永恒保障 |
(二)政治教育和思想改造是党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 |
(三)构建管党治党的思想体系 |
二、关心群众利益是根本立足点 |
(一)政权的权威建立在人民信任基础上 |
(二)人民权利永远属于人民 |
(三)人民的生活需要是政权建设的中心任务 |
三、坚持依法执政是关键点 |
(一)各级干部要训练依法行政的素养 |
(二)依法行政节约管理成本 |
(三)依法行政将政府工作纳入有序运行轨道 |
第五章 华北人民政府时期董必武政权建设思想的当代启示 |
一、从“党是领导的关键”到“党是领导一切的” |
(一)党的领导是革命和建设事业成功的关键 |
(二)辩证处理党政关系使政府更高效地良性运转 |
(三)干部队伍建设是实现党正确领导政府的关键环节 |
二、从奠基依法行政到实施全面依法治国 |
(一)创新依法行政路径 |
(二)共产党人一直在探索法治中国之路径 |
(三)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
三、从关注民众生活到以人民为中心 |
(一)关注民生是华北人民政府工作的着眼点 |
(二)人民在共产党人心中的分量最重 |
(三)凝聚人民力量,发挥人民首创精神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4)地方人大预算监督法制化的效应研究:基于省级预算审查监督条例立法的证据(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制度背景与理论分析 |
(一)我国预算制度改革与人大监督法制化发展历程 |
(二)人大预算监督立法效应的理论机制分析 |
三、计量模型、变量设置与数据描述 |
(一)研究方法 |
(二)变量设置与数据来源 |
1. 被解释变量 |
2. 核心解释变量 |
3. 控制变量 |
4. 数据来源 |
四、实证结果及分析 |
(一)基准回归结果 |
(二)稳健性检验 |
1. 平行趋势与动态效应检验 |
2. 遗漏变量与安慰剂检验 |
3. 立法动机与反向因果关系检验 |
(三)立法效应异质性分析 |
1. 新《预算法》实施的影响 |
2. 财政分权的影响 |
3. 官员晋升激励的影响 |
五、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5)论人大执法检查权的功能整合(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一、立法嵌入理论的局限性 |
二、功能整合及其制度成因 |
(一)功能整合的两种形态:嵌入与溢出 |
1. 功能嵌入 |
2. 功能溢出 |
(二)制度成因 |
三、作为功能整合及柔性监督支撑的监督理念 |
(一)执法检查的实质:柔性监督 |
(二)依法监督论和监督支持论 |
四、监督绩效观及其对功能整合的影响 |
五、未来制度走向:回归合法性原则 |
(7)县乡法治政府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与破解——以浙江省杭州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杭州市推进县乡法治政府建设现状 |
(一)注重行政决策程序性、合法性 |
(二)注重行政执法规范化、专业化 |
(三)注重法治监督广泛化、多元化 |
(四)注重矛盾调处一站式、一体化 |
(五)注重公共法律服务普惠式、均等化 |
二、当前县乡法治政府建设存在问题 |
(一)基层行政败诉案件仍然高发 |
(二)基层依法行政新老问题交织 |
(三)基层法治保障水平亟待增强 |
(四)基层法治建设影响力有待提高 |
三、加强县乡法治政府建设的对策建议 |
(一)严格落实主体责任 |
(二)厘清基层权责清单 |
(三)构建行政行为监督闭环 |
(四)加强纠纷源头治理 |
(五)提升基层法治保障 |
(六)培育乡村法治文化 |
(9)“关键少数”作答法治考卷(论文提纲范文)
“关键少数”的法治答卷 |
打造人大监督工作创新示范样本 |
(10)认识人大监督与支持关系的难点和根本所在(论文提纲范文)
一、一些重要的提法及其变化 |
(一)毛泽东、周恩来的提法 |
(二)彭真上世纪50年代的提法以及80年代的变化 |
(三)江泽民等领导人的提法 |
二、认识中的困惑与难点 |
(一)人大监督与西方议会监督的区别需要深入研究 |
(二)监督与支持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的逻辑联系不甚清晰 |
(三)监督与支持存在的矛盾冲突,尚没有引起重视和研究 |
三、理解监督也是支持的不同角度 |
(一)是对人民主权的支持 |
(二)是对民主集中制中人民统一意志的支持 |
(三)是对各国家机关依法、正确行使职权的支持 |
(四)人大依法行使监督权就是支持 |
(五)最根本的是对党的领导的支持 |
四、小结与建议 |
四、接受人大监督 严格依法行政(论文参考文献)
- [1]华北人民政府时期董必武政权建设思想与实践探索研究[D]. 李仁杰. 河北师范大学, 2021
- [2]守正创新强化监督 步履不停提质增效[N]. 多布庆. 林芝报(汉), 2021
- [3]守正创新强化监督 步履不停提质增效[N]. 多布庆. 林芝报(汉), 2021
- [4]地方人大预算监督法制化的效应研究:基于省级预算审查监督条例立法的证据[J]. 杨进,龚小芸,化汝婷. 中国行政管理, 2021(09)
- [5]论人大执法检查权的功能整合[J]. 林彦. 中国法律评论, 2021(04)
- [6]依法履职情况报告[J]. 陈根芳. 浙江人大(公报版), 2021(02)
- [7]县乡法治政府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与破解——以浙江省杭州市为例[J]. 李军,彭志芳,孙陶. 中国司法, 2021(07)
- [8]论政府信息公开的人大监督机制[D]. 田晗. 青岛大学, 2021
- [9]“关键少数”作答法治考卷[J]. 蒋欣如,于浩. 时代主人, 2021(06)
- [10]认识人大监督与支持关系的难点和根本所在[J]. 刘松山. 苏州大学学报(法学版), 20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