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大学生择业心态的分析与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左殿升[1](2020)在《网络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网络时代“是中华民族的一个重要历史机遇,我们必须牢牢抓住,决不能同这样的历史机遇失之交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互联网建设治理和国家网络安全工作,他多次强调“我们过不了互联网这一关,就过不了长期执政这一关。互联网是我们面临的最大变量”,“谁掌握了互联网,谁就把握住了时代主动权”。互联网正在成为西方国家新一轮和平演变和实施网络殖民主义的重要工具,成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重要背景,关乎政治稳定和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现代化提升。政治认同是政治获得合法性的前提,是维系政治稳定的心理基础,是执政党的生命线。互联网的出现使政治认同的原有生态环境发生了巨大改变,不但重塑着政治认同的新形态,而且使传统社会的政治认同差异出现扩大趋势,网络时代政治认同的变化正成为一种影响国家安全的新的风险因素,互联网引发了全新的政治和政党安全问题。青年是标志时代的最灵敏的晴雨表,青年大学生群体的政治认同情况直接影响着全社会的政治认同效果,决定着中国政治稳定、政治进程和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青年大学生是互联网“原住民”,受到网络影响最为深重,互联网正在成为影响大学生政治认同的最大“变量”。正是由于网络大环境的差异影响、政治认同不同影响因素的差异作用和青年大学生群体的差异构成,造成了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差异呈现。互联网对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差异具有极强的放大作用,需要高度警惕、有效应对。本研究采取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定量与定性相结合,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196所不同类型高校27174名不同学历在校大学生中展开大规模问卷调查,通过大数据分析,对大学生政治认同进行“可视化”呈现。将政治认同分为身份认同、制度认同、政党认同、政策认同、文化认同、发展认同等六个方面构成,设置了权利认知、利益认知、政治沟通、政治参与和政治满意度等五个影响变量,围绕不同性别、民族、学历、政治面貌、生源地等1 1个维度进行整体性和差异性大数据分析。研究目的主要有三:一是,全面厘清新时代大学生政治认知认同基本状况和差异特征,为大学生政治认同精准“画像”;二是,深入分析网络时代不同影响因素对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差异作用,为大学生政治认同准确“把脉”;三是,系统构建应对网络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问题的对策路径,为网络时代强化大学生政治认同“赋能”。研究发现,互联网极大拓展政治生态空间、极大激发大学生政治权利意识、极大焕发大学生政治参与热情、极大影响大学生行为观念;大学生身份认同、制度认同、政党认同、文化认同、政策认同以及发展认同,两两之间分别存在着正向相关关系,并且都与政治认同整体正向相关;大学生权利认知、利益认知、政治沟通、政治参与和政治满意度等五大影响因素相互之间高度相关,并且都与政治认同整体存在正向相关关系;网络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总体向好,相较于党的十八大前有了明显的提高,但差异明显:低度认知与高度认同存在悖论,宏观认同与微观认同存在失衡,情感热爱与行为疏离存在矛盾,整体认同与群体认同存在差异。网络时代应对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问题,需要增强整体认同,消解差异分歧,要从变量到增量,创造大学生政治认同的优良网络环境,全面加强网络空间法治化建设、意识形态建设和政治文化建设;从网下到网上,夯实党和政府执政基础,提高党的执政效能、走好网络群众路线、努力让青年学生有更多获得感;从边缘到中心:彰显政治认同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加强高校党的建设、加强高校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加强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从粗放到精准:精准对待对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问题,精准应对政治认同不同构成要素、不同影响因素和不同学生群体的政治认同差异。
李尧利[2](2020)在《新疆高校内地生源大学生择业观研究 ——以塔里木大学本科生为例》文中提出党和国家始终高度重视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大学生就业问题是一个系统工程,受国家、社会和大学生个体等诸多因素的制约,而择业观是关乎当代大学生就业的核心要素,树立正确、合理的择业观对于促进就业、促进个人和社会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和作用。本研究基于国内外学者已有的研究成果,以特质因素理论、职业动机理论、马克思的青年择业观等理论为基础,综合运用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两种方法,对塔里木大学582名本科生开展实证调查,对25名在校本科生进行深入访谈;运用SPSS19.0对数据进行分析。首先,了解新疆高校内地生源大学生在择业认知、择业动机、择业期望、择业态度等四个维度在不同人口学变量中的相异之处,探析新疆高校内地生源大学生择业观的基本情况与存在的问题。其次,从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和个人等五个层面对影响新疆高校内地生源大学生择业观的因素进行分析。最后,提出改进和完善新疆高校内地生源大学生择业观的路径和对策。实证分析显示,新疆高校内地生源大学生的择业观在学生的性别、家庭所在地(乡村或城镇)、生源地、家庭经济条件、个人身份(是否为党员或学生干部)、不同年级、来疆就读原因,所填志愿等方面存在显着差异。新疆高校内地生源大学生的择业观整体状况较好,但部分学生的择业观与新疆高校的办学理念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存在差距。主要表现为:择业认知不够全面,择业动机中存在动机冲突,择业期望不够合理,择业态度不够积极等。针对以上问题,国家要提供政策和制度支持,营造良好的就业环境;社会要增强社会保障力度,强化对用人单位与人才市场的约束与规范,加强舆论的监督;高校应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引导,注重对学生的培养,促进学校综合实力提升;家庭中家长需更新认知,改善教养方式;学生自身要提升综合素养。
孙丽娟[3](2020)在《思想政治教育视阈下大学生择业观问题研究》文中认为新时期中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取得了一些亮眼成绩。2019年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高达99.09万亿元,中国人均GDP超1万美元。但随着经济体量的增大,经济增速放缓,一些社会问题也开始凸显,如就业难的问题。在整个就业市场竞争压力倍增的大环境中,缺乏社会经验的大学生就业难度也随之加大。理性的分析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除去高校扩招,大学毕业生数量增多导致人才市场竞争压力大等客观原因外,大学生自身的择业观念与社会实际存在偏差也是重要的原因之一。大学生择业观是新时代大学生对新时期择业问题的基本看法和认识,是新时代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新时期择业问题中的集中反映和体现。进一步解读新时期大学生择业观的内涵,需要注意区分研究主体,准确分析新时代大学生择业过程中面临的新问题,同时也要进一步考虑新问题产生的新时代发展背景。思想政治教育自身的独特性,使其能够利用其个体性功能引导大学生实现职业生涯的生存、发展和享用,以此为据,本文重点从三个部分进行论述:第一部分主要论述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择业观形成中的作用。以实证调查的形式,为论述提供了丰富的数据资料。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和功能出发,对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择业观形成中发挥的巨大作用进行佐证。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择业观形成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发挥其个体生存、发展和享用功能上。个体功能的发挥能进一步引导大学生择业观念与人才市场发展实际相契合,在进一步提升大学生的择业心理素质、道德行为水平、务实理性的择业观等方面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第二部分新时代大学生择业观现状。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择业观的培育发挥着巨大作用,存在着巨大优势是毋庸置疑的。但随着择业实际的不断变化,大学生择业观仍面临着这样或那样的难题。认识这些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先了解新时代大学生择业观的内涵、历史变迁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对这三方面的内容的论述为分析大学生择业观存在问题的原因奠定了基础。第三部分建设与大学生科学择业观相适应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建设与大学生科学择业观相适应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需要从两方面入手,首先从优化思想政治教育外部环境出发,培育大学生科学择业观需要从优化家庭教育环境、社会环境以及同辈群体环境进行深入思考。其次也要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本身出发,提出与大学生科学择业观相匹配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案。
袁霞[4](2020)在《优势视角下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干预研究 ——基于“Plus+”大学生职业生涯辅导项目》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个性和发展逐渐成为当代青年的群体特征,大学生也开始成为所谓“佛系”和个性的身体力行者,在职业决策和生涯发展过程中迷茫、挣扎。虽然学校和社会等各方主体都在努力通过不同途径帮助大学生进行职业决策,以促进大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但缺乏系统的专业技术等多样化原因导致,对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现有辅导远远不足。从已有相关研究来看,学界主要关注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理念、模式、行为及影响因素等概念化内容,从职业生涯辅导上进行可行性路径探索的实务研究并不多见,仅有一些从主体、教育学等角度提出的建议也尚难以被有效地践行。所以,本研究从社会工作专业视角出发,将职业决策自我效能作为着眼点,在E大学进行问卷调研以发现该群体在职业决策及生涯发展上的主要需求;再对“Plus+”大学生职业生涯辅导项目发起人和项目成员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借鉴其职业生涯发展的辅导经验;然后整合社会认知职业理论模型和优势视角,进行“大学生CDSE提升小组”的实务干预研究设计、实施和评估。本研究对小组干预结果的分析发现,基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概念维度对大学生进行社会工作专业小组干预,可以显着促进个体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整体提高。其中,自我评价、信息收集、规划制定和问题解决四个维度在干预前后均有显着性差异,且问题解决维度的干预效果最为显着;但目标选择维度的干预前后差异并不显着,且在无干预情况下也会发生改变。最后,本研究从个体干预和系统干预的角度分别提炼出大学生职业决策及生涯发展的干预路径,进一步体现本研究的实证和实践意义。其中,个体干预路径是基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概念维度进行操作化,结合社会认知职业理论和优势视角进行小组干预活动方案设计;系统干预是从“学校-社会-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辅导系统出发,从资源整合的角度,系构建助力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方法。
王艺婷[5](2020)在《大学生职业自我效能感与可雇佣性能力的关系研究 ——社会支持的中介作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严进宽出等政策和制度的盛行,从2013年“最难就业年”开始,大学生毕业人数逐年增加,今年2020届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将达到870万人,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大学生就业难与企业“招聘难”的现象同时存在,而相关研究表明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能力不足。与传统的就业能力不同,可雇佣性能力强调从企业和雇主的视角出发,注重个人在工作过程中取得优异绩效的各种素质的综合,贯穿于获取岗位、维持就业、重新就业的整个过程,概括性的包含了最初就业和未来胜任两大能力范畴,对大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以332名大学生为被试,以可雇佣性能力为因变量,对大学生的可雇佣性能力与职业自我效能感、社会支持的基本现状、相关关系、中介效应展开探析,经过数据收集和处理,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大学生的可雇佣性能力高于平均值,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在专业、年级、有无实习或兼职经历人口学变量上具有显着差异,在性别、生源地上不具有显着差异;(2)大学生职业自我效能感在性别、专业、年级、有无实习或兼职经历人口学变量上具有显着差异,在生源地上差异不显着;(3)大学生的社会支持水平中等,客观支持的分值低于平均水平,在专业、年级、生源地、有无实习或兼职经历人口学变量上差异显着,在性别上不具有显着差异;(4)可雇佣性能力与职业自我效能感、社会支持两两显着相关,经过进一步的回归分析显示,职业自我效能感能和社会支持均能正向预测可雇佣性能力,大学生的职业自我效能感和社会支持水平越高,可雇佣性能力越强。(5)社会支持在自变量职业自我效能感对因变量可雇佣性能力影响过程中起到部分中介的作用,中介效应量为65.6%。大学生可雇佣性能力的提高需要从政府、高校、企业及用人单位、学生、家长等多角度、多主体出发,共同发力,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的支持系统。
王子杰[6](2020)在《山西省独立学院大学生择业自我效能感提升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长期以来,在全国高校积极改变传统办学模式的背景之下,高等教育事业在我国实现了快速发展,国家对大学生就业工作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作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新鲜血液,独立学院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社会就业压力。由于独立学院学生较普通本科院校学生相比,在知识掌握和整体素质等方面稍有不足,因此许多学生在择业过程中会产生紧张焦虑、迷茫困惑等心理反应,从而导致自信心大幅度降低,影响到学生的择业自我效能感。基于以上背景,本文运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统计分析法对山西省独立学院大学生的择业自我效能感展开研究。以山西省八所独立学院的在校大学生为调查对象,选取不同年级和专业的504名学生发放问卷,并对30名学生进行访谈,最终通过数据分析发现了学生在择业自我效能感方面暴露的问题,其中包括:职业能力认识模糊、职业信息收集能力不足、职业目标定位不明确、缺乏职业规划能力、学生挫折承受能力偏弱以及择业自我效能感整体水平偏低。针对以上问题,深入剖析了引起问题的原因。学生个人层面:学生自我认识不足、学生择业认知存在偏差;家庭环境层面:家庭择业氛围影响、家庭择业教育缺失;高校管理层面:高校就业指导体系不精细、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不适宜、高校就业信息覆盖不全面、高校就业指导课程不健全、高校就业指导师资队伍不完善;政府支持层面:政府就业信息服务职能不完善、政府对高校就业工作监管不力;社会互动层面:社会关系作用不积极、社会组织作用不显着。针对以上出现的种种问题以及产生问题的原因,运用比较分析法,通过借鉴国外提升高校学生择业自我效能感的先进经验,结合山西省独立学院大学生的具体情况,提出以下对策:基于学生个人层面,提升自我认知水平、树立正确择业观念;基于家庭环境层面,营造良好择业氛围、重视家庭择业教育;基于高校管理层面,提高就业工作质量、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就业指导师资队伍、完善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基于政府支持层面,营造良好就业氛围、强化对高校就业工作的监管力度、加强对学生的就业帮扶力度、加大对学生创业支持力度;基于社会互动层面,社会机构完善就业服务职能、用人单位大力支持学生就业。
王奇[7](2019)在《新时代大学生择业观教育研究 ——以全国部分高校为例》文中指出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就业是最大的民生。要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大学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当前,我国大学生毕业人数逐年增多,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就业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大学生择业观呈现多元化,存在的问题也较为突出。研究新时代大学生择业观教育问题,对于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共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中,论述了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研究方法及创新点。第二部分对新时代大学生择业观、新时代大学生择业观教育进行厘定,分析新时代大学生择业观的特点、作用,新时代大学生择业观教育的特点、内容。第三部分为新时代大学生择业观和择业观教育的实证调查。通过问卷调查法对大学生择业观和择业观教育现状进行调研,同时辅助访谈法对高校教师在择业观教育方面的访谈,梳理了新时代大学生择业观和择业观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第四部分通过问卷调查法对新时代大学生择业观教育的影响因素从社会、学校、家庭、自身四个方面系统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和原因。第五部分为大学生择业观教育的实现路径。创新提出了以高校为教育主体,构建完备的择业观教育教学体系的择业观教育新模式;同时要积极引导大学生进行择业观自我教育,优化择业观教育社会和家庭环境。
梁晓芳[8](2019)在《教育学硕士研究生择业观研究 ——以江西省四所高校为例》文中指出随着研究生整体规模的发展,教育学硕士研究生教育规模也得到了快速发展,毕业生的就业问题越来越凸显。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就业与择业观念密切相关,其择业观状况如何,关系到自身职业生涯的发展。本研究以江西省四所高校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作为研究对象,围绕择业观的四个维度择业动机、择业认知、择业期望和择业态度来设计问题,通过发放问卷的形式对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个体进行调查,了解教育学硕士研究生择业观的现状,试图找出教育学硕士研究生择业观形成的影响因素,以此为依据探索引导教育学硕士研究生树立科学合理择业观的策略。通过调查发现:教育学硕士研究生择业动机较为强烈;择业意识清晰,定位富有弹性;择业期望较高,总体上比较理性,注重个体的满足;择业态度比较积极,但对未来职业发展比较模糊。在影响因素上,根据均值对影响因素进行排序,排在前十二位的因素为:自身能力水平、个人价值观、个人知识水平、就业供求市场、学科专业背景、社会经济发展、就读学校声誉、国家政策导向与家庭背景社会关系(并列第八)、成长环境和社会实践经历(并列第九)、家庭经济状况。不同的维度之间对择业观的影响程度也不同,从高到低依次为个人因素、社会因素、家庭因素和学校因素。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择业观要适应职业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国家和社会方面应加强政策保障,创设良好的社会环境;学校应加强就业指导,注重择业观教育;家庭要转变思想,合理期望,了解就业形势,注重引导;个人要通过主观努力,提高自身能力水平和知识水平,树立科学合理的择业观念。
吴政[9](2019)在《体面劳动视域下大学生就业观教育问题研究 ——基于N大学的调查》文中研究表明伴随着不断扩大的高等教育规模,精英教育开始向大众化教育转轨,每年的大学毕业生数量急速增加,逐渐产生了大学生就业率不高的困境。大学生是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新生力量,能否顺利实现就业牵动着背后每一个家庭。在这种背景下,系统、深入研究大学生就业观教育,是缓解我国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重点所在。体面劳动是国际劳工组织在二十世纪末期提出来的一个概念,目的是为了劳动者的权利、就业、社会保护和社会对话。本研究引入体面劳动的相关理论,首先对体面劳动进行概念界定与诠释,并梳理出理论渊源及与就业观教育的关系。通过对N高校大学生的就业观进行问卷调查,根据问卷调查的结果进行评析和统计,总结出当代大学生就业观教育现状问题主要有大学生对劳动权利意识淡薄,缺乏正确就业观引导,对就业指导重视不足和创业能力精神缺乏等问题,厘清了社会、高校、家庭对大学生就业观教育的影响。根据总结的问题及原因探析,提出了通过体面劳动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就业观的思路与对策。从加强社会教育的正向引导方面提出:规范社会舆论,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保障平等就业,提倡多元化就业观;改善就业政策,促进就业观转变。从发挥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方面提出:倡导体面劳动,培育科学就业观;拓展教育方式,完善就业教育体系。从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方面出发提出:营造良好氛围,提高子女责任意识;调整就业期望,提出合理的要求;鼓励自主创业,尊重子女的做出的选择。从推动大学生自我发展的不断提升方面提出:大学生要对自己进行合理的评价,以积极的就业目标不断激励自己;注重自身就业能力的培养,磨练一身过硬的综合素质;帮助大学生调整就业心理,养成健康的就业心态。
曹雪梅[10](2019)在《新时代大学生择业观研究 ——以四川为例》文中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确立了新思想、明确了新目标、开启了新征程,这一新的历史方位为党和国家的各方面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大学生作为与新时代共同成长的一代,享受着新时代提供的发展机遇与人生出彩契机,也肩负着新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与现实责任,需要以实际行动为新时代建功立业。落实在职业选择的具体实践中,要树立“择己所长”与“择世所需”相结合、成长成才与奉献社会相统一的新时代大学生择业观,并以此指导自己科学择业,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然而在现实择业中,不少大学生因择业观念滞后与偏异造成不同程度的择业困境与问题,“有业不就”式的“就业难”现象大为存在。鉴于此,论文在全面深入查阅及分析相关文献、国家政策文件的基础上,明确了研究的理论基础,对新时代大学生择业观做了全面概述,并借助统计软件,对新时代大学生择业观现状、影响因素做了分析,最后根据具体的影响因素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引导策略。论文也因此形成了以下四个部分的主要内容。第一部分是新时代大学生择业观研究的理论基础。论文以马克思择业观和习近平新时代青年思想为理论基础。从马克思择业观的基本含义和基本要求,全面剖析了择业是什么、青年在择业时应该遵循的要求。围绕青年属性、青年发展、青年教育三个方面综合论述了习近平新时代青年思想的主要内容。从而为论文研究找到了理论依据与借鉴根源。第二部分是新时代大学生择业观概述。在论述大学生择业观的基础上,立足于新时代的特殊背景,对新时代大学生择业观的基本含义、时代内涵和现实要求作了分析和概述。并在马克思择业观的理论基础上,把大学生择业观的内部结构创新划分为:择业认知(什么是择业)、择业动机(为什么择业)、择业价值取向(选择什么样的职业)、择业伦理(怎样选择职业)。第三部分是新时代大学生择业观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通过对四川省内六所高校623份问卷的数据分析,发现大学生在择业认知上对择业主体和客体认识较清晰,但对择业环境的认识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在择业动机上物质动机、精神动机明显,但价值动机不足;在择业价值取向上虽倾向个人发展型和奉献社会型,但服务基层的意识还不够以及部分大学生对物质利益的追求过高;在择业伦理上能遵循基本的道德价值要求,但诚信、平等意识有待加强。影响因素的分析方面,在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新加入了朋辈及用人单位对新时代大学生择业观的影响研究。第四部分是新时代大学生择业观引导策略的思考。立足于新时代的时代背景,基于新时代大学生择业观的现状及影响因素,提出了新时代大学生择业观引导的目标及原则,着重从大学生自身出发,分析了大学生提升个人观念、完善个体塑造、积累个人资本对新时代大学生择业观的主观引导对策,并从社会、高校、家庭、朋辈、用人单位五个方面,分析了客观方面的引导对策。
二、对大学生择业心态的分析与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大学生择业心态的分析与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网络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课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
三、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四、研究的重点与难点 |
五、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相关概念、理论工具与问卷设计 |
一、核心概念解析 |
(一) 政治认同的概念解析 |
(二) 政治认同的构成要素 |
(三) 政治认同的差异 |
二、理论分析工具 |
(一) 马克思关于政治认同的理论 |
(二) 政治社会化理论 |
(三)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理论 |
三、问卷整体设计 |
(一) 调查问卷整体设计 |
(二) 问卷整体指标体系 |
第二章 网络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的情境与表征 |
一、网络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环境的新变化 |
(一) 互联网改变了大学生政治认知形态 |
(二) 互联网提升了大学生政治权利认知 |
(三) 互联网唤发了大学生政治参与热情 |
二、网络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表征 |
(一) 网络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思想复杂多元 |
(二) 网络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心态芜杂多变 |
(三) 网络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行为差异多端 |
第三章 网络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的描述性实证分析 |
一、全国性问卷调查概况 |
(一) 问卷抽样调查实施 |
(二) 样本人口学统计 |
二、网络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不同构成要素差异分析 |
(一) 身份认同 |
(二) 制度认同 |
(三) 政党认同 |
(四) 文化认同 |
(五) 政策认同 |
(六) 发展认同 |
(七) 小结 |
三、网络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不同影响因素差异分析 |
(一) 权利认知差异 |
(二) 利益认知差异 |
(三) 政治参与差异 |
(四) 政治沟通差异 |
(五) 政治满意度差异 |
(六) 小结 |
四、不同因素对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化作用 |
(一) 权利认知对大学生政治认同的作用 |
(二) 利益认知对大学生政治认同的作用 |
(三) 政治参与对大学生政治认同的作用 |
(四) 政治沟通对大学生政治认同的作用 |
(五) 政治满意度对大学生政治认同的作用 |
第四章 网络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的结构性分析 |
一、不同性别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分析 |
(一) 不同性别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 |
(二) 不同性别大学生政治认同主要影响因素认知差异 |
二、不同民族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分析 |
(一) 不同民族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 |
(二) 不同民族大学生政治认同主要影响因素认知差异 |
三、不同政治面貌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分析 |
(一) 不同政治面貌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 |
(二) 不同政治面貌大学生政治认同主要影响因素认知差异 |
四、不同学历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分析 |
(一) 不同学历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 |
(二) 不同学历大学生政治认同主要影响因素认知差异 |
五、不同生源地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分析 |
(一) 不同生源地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 |
(二) 不同生源地大学生政治认同主要影响因素认知差异 |
第五章 网络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的问题与归因 |
一、网络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的主要问题 |
(一) 低度认知与高度认同存在悖论 |
(二) 宏观认同与微观认同存在失衡 |
(三) 情感热爱与行为疏离存在矛盾 |
(四) 整体认同与群体认同存在差异 |
二、网络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的主要原因 |
(一) 网络空间异质思想文化加剧呈现 |
(二) 社会负面政治现象离心作用明显 |
(三) 市场经济影响了大学生的价值判断 |
(四)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不够 |
(五) 大学生政治社会化不足 |
第六章 网络时代增强大学生政治认同的策略 |
一、创造大学生政治认同的优良网络环境 |
(一) 加强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建设 |
(二) 加强网络空间法治化建设 |
(三) 加强网络空间政治文化建设 |
二、夯实党和政府执政基础 |
(一) 提升党和政府网上网下的执政效能 |
(二) 走好新时代网络群众路线 |
(三) 增强网络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的获得感 |
三、彰显政治认同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
(一) 以高校党的建设统领大学生政治认同培育 |
(二) 以思政课程引领课程思政同向同行 |
(三) 加强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
四、精准对待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问题 |
(一) 精准对待政治认同不同构成要素差异问题 |
(二) 精准对待政治认同不同影响因素差异问题 |
(三) 精准对待不同大学生群体政治认同差异问题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2)新疆高校内地生源大学生择业观研究 ——以塔里木大学本科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状况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3.3 研究述评 |
2 研究设计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1.1 职业 |
2.1.2 择业观 |
2.1.3 内地生源大学生 |
2.2 理论基础 |
2.2.1 帕森斯的特质因素论 |
2.2.2 职业动机理论 |
2.2.3 马克思的青年择业观 |
2.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2.3.1 研究内容 |
2.3.2 研究方法 |
2.3.3 研究思路 |
2.4 创新之处 |
2.4.1 研究对象和区域的拓展 |
2.4.2 研究视角的创新 |
2.5 样本分析 |
3 新疆高校内地生源大学生择业观的现状与问题 |
3.1 新疆高校内地生源大学生择业观的基本情况 |
3.1.1 新疆高校内地生源大学生择业认知的基本情况 |
3.1.2 新疆高校内地生源大学生择业动机的基本情况 |
3.1.3 新疆高校内地生源大学生择业期望的基本情况 |
3.1.4 新疆高校内地生源大学生择业态度的基本情况 |
3.2 新疆高校内地生源大学生择业观中存在的问题 |
3.2.1 择业认知不够全面 |
3.2.2 择业动机存在冲突 |
3.2.3 择业期望不够合理 |
3.2.4 择业态度不够积极 |
4 影响新疆高校内地生源大学生择业观的因素 |
4.1 国家层面 |
4.1.1 国家就业政策和制度的影响 |
4.1.2 区域文化与民族特征的影响 |
4.2 社会层面 |
4.2.1 市场供求方面的影响 |
4.2.2 社会舆论的影响 |
4.2.3 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和区域环境的影响 |
4.3 学校层面 |
4.3.1 学校教育环境和人才培养质量方面的影响 |
4.3.2 学校声誉方面的影响 |
4.3.3 教师以及校友、同学的影响 |
4.4 家庭层面 |
4.4.1 家庭经济条件和成长环境的影响 |
4.4.2 家庭文化观念、教养和认知方面的影响 |
4.5 个人层面 |
4.5.1 学生认知程度的影响 |
4.5.2 学生自身条件及能力素养差异方面的影响 |
5 改进和完善新疆高校内地生源大学生择业观的对策建议 |
5.1 提供政策和制度支持,营造良好的就业环境 |
5.1.1 提供政策和制度支持 |
5.1.2 营造良好的就业环境 |
5.2 努力增强社会在提供保障、规范市场、舆论导向中的力度 |
5.2.1 增强社会的保障力度 |
5.2.2 强化对用人单位和人才市场的约束与规范 |
5.2.3 坚持正确的社会舆论导向 |
5.3 充分发挥高校对学生的教育引导作用 |
5.3.1 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引导 |
5.3.2 注重对学生的培养 |
5.3.3 提升学校综合实力 |
5.4 营造宽松的家庭环境 |
5.4.1 更新家长认知 |
5.4.2 改善家庭教养方式 |
5.5 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
5.5.1 提升自身的择业认知 |
5.5.2 端正自身的择业动机 |
5.5.3 合理调整自己的择业期望 |
5.5.4 保持积极的择业态度 |
6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调查问卷 |
附录 B:访谈提纲 |
附录 C:被访者信息 |
致谢 |
(3)思想政治教育视阈下大学生择业观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依据 |
(一)理论依据 |
(二)现实依据 |
三、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现实意义 |
四、研究综述 |
(一)国外文献综述 |
(二)国内文献综述 |
五、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研究条件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条件 |
六、创新点及可能存在的问题 |
(一)创新点 |
(二)可能存在的问题 |
第一章 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择业观形成中的作用 |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和功能 |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 |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 |
二、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择业观形成中的作用 |
(一)提升大学生的择业心理素质 |
(二)提高大学生择业的道德行为水平 |
(三)筑牢大学生务实理性的择业观 |
(四)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目标 |
(五)帮助大学生适应社会角色的转变 |
第二章 新时代大学生择业观现状 |
一、新时代大学生择业观的内涵 |
(一)择业观的内涵 |
(二)大学生择业观的内涵 |
二、大学生择业观的历史变迁 |
(一)统包统分阶段的大学生择业观 |
(二)过渡阶段的大学生择业观 |
(三)自主择业阶段的大学生择业观 |
(四)“自主择业+”阶段的大学生择业观 |
三、新时代大学生择业观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新时代大学生对自我认知有缺失 |
(二)新时代大学生对岗位认知有缺失 |
(三)新时代大学生对社会认知有缺失 |
四、大学生择业观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主观原因 |
(二)客观原因 |
第三章 建设与大学生科学择业观相适应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
一、优化思想政治教育外部环境 |
(一)优化家庭教育环境 |
(二)优化社会环境 |
(三)优化同辈群体环境 |
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促进大学生理性择业 |
(一)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
(二)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建设 |
(三)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式 |
(四)转变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择业观念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优势视角下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干预研究 ——基于“Plus+”大学生职业生涯辅导项目(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第二节 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 |
一、职业决策自我效能 |
二、优势视角 |
三、社会认知职业理论 |
第三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一、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理论研究 |
二、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干预研究 |
第四节 研究框架 |
一、研究目标及问题 |
二、研究思路 |
三、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前期调研:E大学在读学生职业生涯发展需求 |
第一节 E大学在读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现状 |
一、自我认知不当 |
二、职业生涯辅导不足 |
三、自我投资不够 |
第二节 E大学在读学生的职业决策需求 |
第三章 干预设计:“Plus+”大学生职业生涯辅导项目提炼 |
第一节 现实依据:“Plus+”大学生职业生涯辅导项目 |
一、项目简介 |
二、项目提炼 |
第二节 理论依据:社会认知职业理论模型 |
第三节 干预方案 |
一、干预目标 |
二、操作化的干预思路 |
三、干预逻辑模型 |
第四章 干预实施:准实验设计的小组干预 |
第一节 服务对象选择与招募 |
一、服务对象选择 |
二、服务对象招募 |
第二节 干预实施与过程评估 |
一、干预实施 |
二、过程评估 |
第三节 效果评估与干预分析 |
一、整体干预效果评估及其分析 |
二、具体维度的干预效果评估及分析 |
第五章 研究总结、讨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总结: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干预路径 |
一、基于社会工作专业小组的干预路径 |
二、基于职业生涯辅导系统的干预路径 |
第二节 研究讨论 |
一、研究视角:社会工作专业干预研究 |
二、发展视角:大学生职业决策与生涯辅导 |
第三节 研究展望 |
一、自我效能干预研究发展建议 |
二、本研究不足及后续完善建议 |
参考文献 |
一、中文参考文献 |
二、外文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件1:《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量表》 |
附件2:E大学在读学生的职业决策需求调研问卷主体内容 |
附件3:“Plus+”大学生职业生涯辅导项目半结构式访谈提纲 |
附件4:“Plus+”大学生职业生涯辅导项目受访者基本信息表 |
附件5:大学生CDSE提升小组每次活动的具体实施计划 |
附件6:小组活动开展情况记录表 |
附件7:大学生CDSE提升小组过程评估中的组员反馈问卷 |
致谢 |
(5)大学生职业自我效能感与可雇佣性能力的关系研究 ——社会支持的中介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胜任力素质模型 |
2.1.1 胜任力素质模型的内涵 |
2.1.2 胜任力素质模型的国内外研究历程 |
2.2 可雇佣性能力 |
2.2.1 概念界定 |
2.2.2 概念辨析 |
2.2.3 国内外相关研究 |
2.2.4 可雇佣性能力的测量 |
2.3 职业自我效能感 |
2.3.1 概念界定 |
2.3.2 职业自我效能感的信息来源 |
2.3.3 国内外相关研究 |
2.3.4 职业自我效能感的测量 |
2.4 社会支持 |
2.4.1 概念界定 |
2.4.2 国内外关于社会支持的相关研究 |
2.4.3 社会支持的测量 |
2.5 可雇佣性能力、职业自我效能感、社会支持三者之间相关的研究 |
2.5.1 可雇佣性能力与职业自我效能感的相关研究 |
2.5.2 可雇佣性能力与社会支持的相关研究 |
2.5.3 职业自我效能感与社会支持的相关研究 |
2.6 已有研究的总结和反思 |
第3章 研究设计 |
3.1 研究目的 |
3.2 概念界定 |
3.2.1 可雇佣性能力 |
3.2.2 职业自我效能感 |
3.2.3 社会支持 |
3.3 研究内容 |
3.4 研究方法 |
3.5 研究假设 |
3.6 研究路径 |
3.7 研究被试 |
3.8 研究工具 |
3.8.1 可雇佣性量表 |
3.8.2 职业自我效能感量表 |
3.8.3 社会支持量表 |
第4章 研究结果 |
4.1 大学生可雇佣性能力的研究结果 |
4.1.1 大学生可雇佣性能力的整体现状 |
4.1.2 大学生可雇佣性能力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分析 |
4.2 大学生职业自我效能感的研究结果 |
4.2.1 大学生职业自我效能感的整体现状 |
4.2.2 大学生职业自我效能感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分析 |
4.3 大学生社会支持的研究结果 |
4.3.1 大学生社会支持的整体现状 |
4.3.2 大学生社会支持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分析 |
4.4 大学生可雇佣性能力、职业自我效能感和社会支持的相关分析 |
4.4.1 大学生职业自我效能感与可雇佣性能力的相关分析 |
4.4.2 大学生社会支持与可雇佣性能力的相关分析 |
4.4.3 大学生可雇佣性能力、职业自我效能感和社会支持的相关分析 |
4.5 大学生可雇佣性能力、职业自我效能感和社会支持的回归分析 |
4.5.1 大学生职业自我效能感各维度对可雇佣性能力的回归 |
4.5.2 大学生社会支持各维度对可雇佣性能力的回归分析 |
4.6 社会支持在职业自我效能对可雇佣性能力影响的中介效应 |
第5章 讨论与分析 |
5.1 大学生可雇佣性能力 |
5.1.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5.1.2 性别差异 |
5.1.3 专业差异 |
5.1.4 年级差异 |
5.1.5 生源地差异 |
5.1.6 有无实习或兼职经历差异 |
5.2 大学生职业自我效能感 |
5.2.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5.2.2 性别差异 |
5.2.3 专业差异 |
5.2.4 年级差异 |
5.2.5 生源地差异 |
5.2.6 有无实习或兼职经历差异 |
5.3 大学生社会支持 |
5.3.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5.3.2 性别差异 |
5.3.3 专业差异 |
5.3.4 年级差异 |
5.3.5 生源地差异 |
5.3.6 有无实习或兼职经历差异 |
5.4 变量间的关系研究分析 |
5.4.1 职业自我效能感与社会支持 |
5.4.2 职业自我效能感与可雇佣性能力 |
5.4.3 社会支持与可雇佣性能力 |
5.4.4 社会支持在职业自我效能感与可雇佣性能力间的中介效应分析 |
第6章 对策及建议 |
6.1 大学生职业自我效能感的培养 |
6.2 大学生社会支持水平的提高 |
6.3 大学生可雇佣性能力的提升 |
6.3.1 政府方面 |
6.3.2 高校方面 |
6.3.3 企业及用人单位方面 |
6.3.4 学生方面 |
6.3.5 家长方面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1.1 人口学变量差异研究 |
7.1.2 变量间的关系研究 |
7.2 研究的不足和展望 |
附录 大学生可雇佣性能力、职业自我效能感与社会支持的调查问卷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山西省独立学院大学生择业自我效能感提升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大学生择业自我效能感的相关研究 |
1.2.2 独立学院大学生择业状况的相关研究 |
1.2.3 大学生择业自我效能感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 |
1.2.4 大学生择业自我效能感测量工具的相关研究 |
1.2.5 大学生择业自我效能感提升对策的相关研究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1.1 独立学院 |
2.1.2 大学生择业自我效能感 |
2.1.3 择业自我效能感的结构 |
2.2 理论基础 |
2.2.1 自我决定理论 |
2.2.2 理论应用的必要性 |
第3章 山西省独立学院大学生择业自我效能感现状分析 |
3.1 问卷的编制与测量 |
3.1.1 调查问卷的编制 |
3.1.2 调查问卷的修改与试测 |
3.1.3 调查问卷的信度检验 |
3.1.4 调查问卷的效度检验 |
3.1.5 正式问卷发放情况 |
3.2 山西省独立学院大学生择业自我效能感现状研究 |
3.2.1 独立学院学生择业自我效能感总体现状研究 |
3.2.2 独立学院学生择业自我效能感各维度现状研究 |
3.2.3 独立学院学生择业自我效能感人口统计学差异 |
3.3 山西省独立学院大学生择业自我效能感存在的问题分析 |
3.3.1 职业能力认识模糊 |
3.3.2 职业信息收集能力不足 |
3.3.3 职业目标定位不明确 |
3.3.4 缺乏职业规划能力 |
3.3.5 学生挫折承受能力偏弱 |
3.3.6 学生择业自我效能感整体水平偏低 |
3.4 山西省独立学院大学生择业自我效能感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
3.4.1 基于学生个人层面 |
3.4.2 基于家庭环境层面 |
3.4.3 基于高校管理层面 |
3.4.4 基于政府支持层面 |
3.4.5 基于社会互动层面 |
第4章 国外高校大学生择业自我效能感提升对策的分析与借鉴 |
4.1 日本高校大学生择业自我效能感提升对策的分析与借鉴 |
4.1.1 日本政府宏观指导 |
4.1.2 日本高校积极推动 |
4.1.3 日本社会广泛参与 |
4.2 韩国高校大学生择业自我效能感提升对策的分析与借鉴 |
4.2.1 韩国政府大力支持 |
4.2.2 韩国高校积极推动 |
4.2.3 韩国企业积极响应 |
第5章 山西省独立学院大学生择业自我效能感的提升对策 |
5.1 基于学生个人层面 |
5.1.1 提升自我认知水平 |
5.1.2 树立正确择业观念 |
5.2 基于家庭环境层面 |
5.2.1 营造良好择业氛围 |
5.2.2 重视家庭择业教育 |
5.3 基于高校管理层面 |
5.3.1 提高就业工作质量 |
5.3.2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
5.3.3 强化就业指导师资队伍 |
5.3.4 完善就业指导课程体系 |
5.4 基于政府支持层面 |
5.4.1 营造良好的就业氛围 |
5.4.2 强化对高校就业工作的监管力度 |
5.4.3 加大对学生就业帮扶的力度 |
5.4.4 加大对学生创业支持力度 |
5.5 基于社会互动层面 |
5.5.1 社会机构完善就业服务职能 |
5.5.2 用人单位大力支持学生就业 |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不足及展望 |
附录 |
附录1 山西省独立学院大学生择业自我效能感问卷 |
附录2 访谈提纲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它科研情况 |
(7)新时代大学生择业观教育研究 ——以全国部分高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方法、创新点 |
1.3.1 主要研究方法 |
1.3.2 创新点 |
第2章 新时代大学生择业观教育概述 |
2.1 新时代大学生择业观的概念、特点、作用 |
2.1.1 新时代大学生择业观的概念 |
2.1.2 新时代大学生择业观的特点 |
2.1.3 新时代大学生择业观的作用 |
2.2 新时代大学生择业观教育的概念、内容、特点 |
2.2.1 新时代大学生择业观教育的概念 |
2.2.2 新时代大学生择业观教育的内容 |
2.2.3 新时代大学生择业观教育的特点 |
第3章 新时代大学生择业观和择业观教育的实证调查 |
3.1 问卷的编制及发放 |
3.2 新时代大学生择业观的现状调查 |
3.2.1 择业理想现状 |
3.2.2 择业认知现状 |
3.2.3 择业心理现状 |
3.2.4 大学生择业观不同维度的比较 |
3.2.5 当前大学生的择业观存在的突出问题 |
3.3 新时代大学生择业观教育现状调查 |
3.3.1 基于大学生调查问卷视角下择业观教育现状 |
3.3.2 基于高校教师访谈视角下择业观教育现状 |
3.3.3 新时代大学生择业观教育存在问题分析 |
第4章 新时代大学生择业观教育影响因素分析 |
4.1 社会因素 |
4.2 学校因素 |
4.3 家庭因素 |
4.4 自身因素 |
第5章 新时代大学生择业观教育的实现路径 |
5.1 以高校为择业观教育主体,构建完备的择业观教育教学体系 |
5.1.1 完善择业观教育教学体系 |
5.1.2 充分发挥各类型教师进行择业观教育的作用 |
5.1.3 完善择业观教育方式 |
5.1.4 创建高校与社会、家庭间的互动融合式教育 |
5.1.5 完善高校择业观教育保障评价机制 |
5.2 积极引导大学生进行择业观自我教育 |
5.2.1 树立崇高的择业理想 |
5.2.2 树立良好的择业心态 |
5.2.3 培养较高的择业能力 |
5.3 优化择业观教育社会和家庭环境 |
5.3.1 发挥政府职能作用,完善大学生就业体系建设 |
5.3.2 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 |
5.3.3 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
结论 |
附录 Ⅰ 新时代大学生择业观及择业观教育情况调查问卷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含录用)的学术论文 |
(8)教育学硕士研究生择业观研究 ——以江西省四所高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我国总体就业形势依然严峻 |
1.1.2 择业观在个体职业发展中的意义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研究述评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2章 核心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1.1 教育学 |
2.1.2 教育学研究生 |
2.1.3 择业 |
2.1.4 择业观念 |
2.2 理论基础 |
2.2.1 特质—因素理论 |
2.2.2 理性选择理论 |
2.2.3 择业动机理论 |
第3章 问卷设计与统计分析 |
3.1 研究设计 |
3.1.1 研究对象的确定 |
3.1.2 测量维度设计 |
3.1.3 问卷设计 |
3.1.4 问卷发放与数据收集 |
3.1.5 数据分析方法 |
3.2 问卷试测 |
3.2.1 信效度分析 |
3.2.2 题项适切性检验 |
3.3 问卷的正式施测 |
3.4 问卷调查结果统计分析 |
3.4.1 问卷描述性统计 |
3.4.2 关于择业动机的分析 |
3.4.3 关于择业认知的分析 |
3.4.4 关于择业期望的分析 |
3.4.5 关于择业态度的分析 |
第4章 教育学硕士研究生择业观形成的影响因素分析 |
4.1 择业观形成影响因素分析 |
4.2 社会因素分析 |
4.3 学校因素分析 |
4.4 家庭因素分析 |
4.5 个人因素分析 |
第5章 对策建议 |
5.1 国家和社会方面:创设良好的外部环境 |
5.1.1 优化外部就业环境 |
5.1.2 避偏见重能力 |
5.2 学校方面:发挥教育主阵地作用 |
5.2.1 以产教融合为导向推进课程改革 |
5.2.2 加强择业观教育 |
5.2.3 加强就业指导工作 |
5.3 家庭方面: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 |
5.3.1 转变传统的观念 |
5.3.2 加强引导 |
5.4 个人方面:发挥主观能动性 |
5.4.1 学会自我规划,提升能力水平 |
5.4.2 分清价值分类,端正择业价值取向 |
5.4.3 树立适应时代和自身发展的择业观念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9)体面劳动视域下大学生就业观教育问题研究 ——基于N大学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大学生就业观教育方面的研究 |
(二)体面劳动方面的研究 |
(三)研究述评 |
四、研究方法、难点和创新点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重点问题 |
(三)研究难点问题 |
(四)研究的创新点 |
第一章 体面劳动概述及与大学生就业观教育的关系 |
一、体面劳动的概念提出 |
二、体面劳动的概念诠释 |
三、体面劳动的理论渊源 |
四、体面劳动与大学生就业观教育的关系 |
(一)有利于对大学生正确就业观的引导 |
(二)有利于推进就业观教育方式的转变 |
(三)有利于良好社会氛围的培育 |
第二章 大学生就业观现状调查与结果统计 |
一、大学生就业观现状调查 |
(一)调查目的 |
(二)调查对象 |
(三)问卷的设计 |
(四)调查问卷的分析手段 |
(五)样本分析 |
二、调查问卷的信效度分析 |
(一)问卷的信度检验 |
(二)问卷的效度检验 |
三、N大学在校大学生就业观调查结果统计 |
(一)学生在校学习情况 |
(二)学生对就业的信心 |
(三)学生对未来的规划 |
(四)学生对自己的评价 |
(五)学生对体面劳动的理解 |
第三章 大学生就业观现状分析与存在问题因素探析 |
一、大学生就业观的积极变化 |
(一)薪酬定位合理化 |
(二)就业方向理性化 |
(三)求职方式多样化 |
二、大学生就业观存在的问题 |
(一)以社会为本位的价值观念淡化 |
(二)服务基层意识较差 |
(三)综合素质提升的忽视 |
(四)体面劳动就业观的缺乏 |
三、影响大学生就业观的因素探析 |
(一)影响大学生就业观的主观因素 |
(二)影响大学生就业观的客观因素 |
第四章 基于体面劳动视角下大学生就业观教育路径选择 |
一、加强社会教育的正向引导 |
(一)规范社会舆论,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
(二)保障平等就业,提倡多元化就业观 |
(三)改善就业政策,引导就业观的转变 |
二、发挥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 |
(一)倡导体面劳动,培育科学就业观 |
(二)拓展教育方式,完善就业教育体系 |
(三)重视就业教育,优化就业指导队伍 |
三、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 |
(一)营造良好氛围,提高子女责任意识 |
(二)调整就业期望,提出合理的要求 |
(三)鼓励自主择业,尊重子女的选择 |
四、推动自我发展的不断提升 |
(一)合理自我定位,制定积极的就业目标 |
(二)培养就业能力,提炼自身的综合素质 |
(三)调试就业心理,维持健康的就业心态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
附录 B:大学生就业观调查问卷 |
(10)新时代大学生择业观研究 ——以四川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述评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现状述评 |
1.3 研究创新点和难点 |
1.3.1 主要拟定创新点 |
1.3.2 研究难点 |
1.4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第2章 新时代大学生择业观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马克思择业观 |
2.1.1 马克思择业观的基本含义 |
2.1.2 马克思择业观的基本要求 |
2.2 习近平新时代青年思想 |
2.2.1 习近平关于新时代青年属性的思想 |
2.2.2 习近平关于新时代青年发展的思想 |
2.2.3 习近平关于新时代青年教育的思想 |
第3章 新时代大学生择业观概述 |
3.1 大学生择业观及其特征 |
3.1.1 大学生择业观的含义 |
3.1.2 大学生择业观的特征 |
3.2 新时代大学生择业观的科学内涵 |
3.2.1 新时代大学生择业观的基本含义 |
3.2.2 新时代大学生择业观的时代内涵 |
3.2.3 新时代大学生择业观的现实要求 |
3.3 新时代大学生择业观的结构划分 |
3.3.1 择业认知 |
3.3.2 择业动机 |
3.3.3 择业价值取向 |
3.3.4 择业伦理 |
第4章 新时代大学生择业观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
4.1 问卷调查设计 |
4.1.1 调查形式与问卷设计 |
4.1.2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
4.2 新时代大学生择业观现状分析 |
4.2.1 择业认知现状 |
4.2.2 择业动机现状 |
4.2.3 择业价值取向现状 |
4.2.4 择业伦理现状 |
4.3 新时代大学生择业观影响因素分析 |
4.3.1 社会因素 |
4.3.2 高校因素 |
4.3.3 家庭因素 |
4.3.4 个人因素 |
4.3.5 朋辈因素 |
4.3.6 用人单位因素 |
第5章 新时代大学生择业观引导策略的思考 |
5.1 新时代大学生择业观引导的目标 |
5.1.1 树立“择己所长”与“择世所需”相契合的择业观 |
5.1.2 树立成长成才与奉献社会相统一的择业观 |
5.2 新时代大学生择业观引导的原则 |
5.2.1 方向性与导向性并重的原则 |
5.2.2 大局性与主体性并重的原则 |
5.2.3 持久性和系统性并重的原则 |
5.2.4 普遍性与差异性并重的原则 |
5.3 新时代大学生择业观引导的对策 |
5.3.1 发挥个人能动性的自我引导作用 |
5.3.2 增强社会保障的宏观引导作用 |
5.3.3 强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引导作用 |
5.3.4 加强家庭过程性教育的基础引导作用 |
5.3.5 提升朋辈示范效应的间接引导作用 |
5.3.6 完善用人单位再教育的后续引导作用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附录 |
四、对大学生择业心态的分析与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网络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研究[D]. 左殿升. 山东大学, 2020(10)
- [2]新疆高校内地生源大学生择业观研究 ——以塔里木大学本科生为例[D]. 李尧利. 华中农业大学, 2020(02)
- [3]思想政治教育视阈下大学生择业观问题研究[D]. 孙丽娟. 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师范学院, 2020(07)
- [4]优势视角下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干预研究 ——基于“Plus+”大学生职业生涯辅导项目[D]. 袁霞.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1)
- [5]大学生职业自我效能感与可雇佣性能力的关系研究 ——社会支持的中介作用[D]. 王艺婷.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
- [6]山西省独立学院大学生择业自我效能感提升对策研究[D]. 王子杰. 山西财经大学, 2020(04)
- [7]新时代大学生择业观教育研究 ——以全国部分高校为例[D]. 王奇.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2019(05)
- [8]教育学硕士研究生择业观研究 ——以江西省四所高校为例[D]. 梁晓芳. 江西农业大学, 2019(03)
- [9]体面劳动视域下大学生就业观教育问题研究 ——基于N大学的调查[D]. 吴政.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19(04)
- [10]新时代大学生择业观研究 ——以四川为例[D]. 曹雪梅. 成都理工大学,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