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园拙政冠三吴——记苏州古典园林拙政园(论文文献综述)
郑诗民[1](2020)在《明清“士商互动”现象对江南私家园林风格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中国江南私家园林的发展历史表明,在明初时期江南形成了以文人园林为代表的较完整的私家园林文化体系,然而到了明朝中叶,社会上出现了“士商互动”现象,文人士大夫世俗化倾向明显,曾经以文人园林为主的江南私家园林发生演变与分化,形成风格独特的苏州和扬州私家园林。本论文的研究内容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探索明清江南私家园林分化与演变的“士商互动”社会背景;二是分析“士商互动”社会现象,如何影响以苏州和扬州为代表的江南私家园林发生变化。对明清时期形成的苏州和扬州两大私家园林流派分别进行具体分析。首先采用地景叙事法分别对明清时期苏州和扬州城市的“士商互动”社会现象探究。其次采用定性分析研究法,选取典型私家园林案例:苏州网师园、明朝留园、明朝拙政园、弇山园;以及扬州明末影园、湖上园林筱园,城市山林“个园”。对苏州和扬州这几个典型的私家园林历代的主人身份,生活状态和园林活动,园林空间布局的改变和风格的演变比较分析。最后归纳总结出明清“士商互动”社会现象影响下,苏州和扬州私家园林风格演进的几个变化。研究结论如下:在明清时期“士商互动”现象影响下,苏州私家园林数量、规模、面积改变,古城内掀起造园热;园林数量大幅上升;“大型山水园林”趋向于“中小型城市园林”转变。私家园林主题由“隐于园”向“娱于园”转变。私家园林更新园林功能,官署园林、公共园林和服务功能的出现都成为苏州传统文人园林适应“士商互动”社会现象的新变化。扬州私家园林风格以江南传统文人园林为基础,后由于徽商聚集,新型社会阶层的出现,扬州私家园林发生变体成为商贾园林,出现了湖上园林和城市山林宅园。盐商在保障湖沿岸争先造园为求皇帝临幸,园林建筑讲究排场气势追求洋味且形式多样而创新。在融合扬州本土地理条件和南北文化交流的影响后,扬州商贾园林形成了大众多元化、世俗奇观化的风格。
郭秋月[2](2020)在《明代吴门画派园林题材绘画意境研究》文中认为园林绘画由山水画而来,发展到明代由于造园活动的兴盛而形成了园林题材绘画的勃兴,尤以吴门画家为胜。吴门画派园林绘画在中国美术史上成就斐然,自成一格,缘此,学术界对其学派传承、取材画风、时代风尚、意义影响等问题都颇有研究且成果丰富。吴门园林绘画既有物境的构建、情境的渲染,更有意境的营造,彰显中华传统绘画的特色。吴门园林绘画“三境”融合,正与唐代诗人王昌龄《诗格》的理论暗合。本文即以吴门园林绘画为研究客体,以王昌龄所谓“物境、情境、意境”为主要结构,探索明代吴门园林绘画的艺术风格。论文除交代选题依据、文献综述、研究方法之引言与总结、升华之结语,主体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从园林绘画的起源、特征,到吴门园林绘画的兴起,再到吴门园林绘画的意境追求,三个层面论述了吴门园林绘画的诸多基本问题。园林绘画与园林营造密不可分,狭义上讲园林绘画起源于园林营造之后,但从广义而言,园林绘画的取景、笔法、构图等要素在更早的山水绘画中便有体现。园林绘画与山水画、界画有着密切的辩证关系,园林绘画源于山水画,却有着更独特的艺术形式与审美特征。在园林绘画的发展过程中,明代中晚期发展起来的吴门画派师承有自,画风别具一格,且有着相近的园林绘画理论,形成蔚为大观的吴门园林绘画艺术群体,这一群体的代表便是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这着名的“明四家”。园林绘画在明代中晚期快速发展,以至在吴门画家笔下成为中国园林绘画的巅峰并非偶然。一方面,明代中晚期私家园林建造蔚然成风,文人雅士在园林山水间闲居、雅集,以景明志。不仅如此,园林画作更为商品市场的抢手货,而在士农工商四民渐合的时代,作为文人的吴门画家自身也融入市场中,园林画作与吴门画家都受市场追捧,形成时代性的图像需求。另一方面,随着山水画、园林画不断发展,至明代时吴门画家更注重意境的营造,这与传统的宫体画形成了差别,也构成了自己的特征。论文的第二、三、四章依据唐王昌龄意境说的三种类型物境、情境、意境对吴门画派园林绘画的艺术特征展开深入研究。第二章从园林之景入手,探析吴门画家通过对园林之景的游览、观察和园居生活,以山水画的手法,对园林之景进行取景、构图,以骨法描绘,从而表现园林绘画特有的园林山水意境。进一步揭示吴门画派对园林景色描绘表现的不同意境。以山水画统揽全局,以三远之法表现出画面的气韵生动与高远、深远、平远之境;以尚古之笔法及超然物外的写意手法形成无画之意境。从图像表现三远法的空间意象到造园选址的如画原则;从山水章法到造园经营布局的形神取舍;从山水构图的骨法用笔到造园理法技艺;对吴门画派园林绘画作品的取景构图、布局经营、骨法用笔等艺术手法分析,以造园构景的手法对园中景物描绘表现出闲、静、雅、逸等不同景物之境。第三章探究吴门画家在对景物描绘时在画面中抒发表现的外感于物、内动于情、寄情于物的情感表达,对不同景物的描绘而表现的不同画面。一方面,画家在描绘闲居中的休闲雅致时,将闲居的审美融入画作中,以景明志、寄情山水。另一方面,作为雅集主要场所之一的园林,是文会、茶会等雅集活动的平台,画家以品酒煮茗等内容的刻画,寄物言志、抒发心境。无论是闲居生活还是雅集志趣,吴门画家最主要的心情之一便是归隐。正因如此,吴门园林画作中“耕隐”、“渔隐”乃至“仙隐”等人物频频出现。吴门画家以景载情,创作了悠远、朴实的画面空间,以揭示和阐明园林题材绘画表现出来的画面的象征意涵和画家的主观情愫,进而达到绘画与园林的情景交融。第四章揭示吴门园林绘画所体现的意境本质,在于画家的林泉之心——即对天人合一的自然观、“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的儒家哲学思想、对古人卧游的审美理想的追求以及画家才情诗画意境崇尚的表现。将园林的可游可居、可观可赏、可登可步、可止可安之妙的境界表现于画面之上。本章节的研究意义在于总结出画家的心境是园林绘画意境得以生成和升华的根本,是对吴门园林绘画研究的意义和价值所在。第五章在探论园林与园林绘画辩证关系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园林绘画的空间观念,将中西园林绘画的空间观念进行比较,并在生活与循道两个层面总结吴门画家“画以载道”的人文精神,进而对吴门园林绘画的历史定位与现代性进行挖掘。相对于园林之于自然,园林绘画是以园林为题材进行的第二次艺术创造,两者有共同的审美追求,但园林绘画更具艺术张力,表现为其对空间局限的突破。在园林绘画的空间营造中,体现了画家闲居与雅集等生活风貌,更彰显了画家的精神志趣与人文情怀。明代吴门园林绘画在袭承山水画的基础上,在对物境、情境与意境的熔铸中,自成风格,在中国绘画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不惟如此,吴门园林绘画至今仍彰显着现代性的价值。王昌龄所谓物境、情境、意境虽然本是针对诗歌的创作而言,却是明代吴门园林绘画研究的重要锁钥。本文不仅对吴门园林绘画的物境、情境与意境进行分析探究以更为清晰地了解其历史定位与艺术价值,也在对园林绘画、吴门画派、意境营造、明代中晚期的艺术追求等具体问题探幽穷赜的基础上,推进相关问题的认知。
刘丹华[3](2020)在《苏州古典园林中荷的审美意蕴研究》文中认为苏州古典园林中,“荷”无处不在。“荷”以其外在美的姿态和内在美的意蕴,成为具有特殊象征意味的文化符号。通过研究苏州古典园林中实体的和抽象的“荷”;苏州民俗中寓意丰富的“荷”;儒道释文化中的“荷”,我们可以了解苏州古典园林中莲荷广布的深层原因,对于研究园林美学和荷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以苏州古典园林中的“荷”为例,运用归纳总结法和列表分析法,结合对多个园林不同荷花形态的实地考察,对荷花进行“审美意蕴”解读。本文主要探讨的“荷”,不仅包括苏州古典园林中水生的荷,还包括铺地和雕饰中的荷以及匾额楹联中的荷,从“自然中的荷”、“文字中的荷”、“生活中的荷”和“文化中的荷”四方面展开,探寻苏州古典园林中“荷”的审美意蕴。第一部分为自然中的荷,实体的水中荷和抽象的纹饰荷给人不同的审美感受,通过大量的图片分析,品味自然中的荷所蕴涵的“姿态之美”;第二部分为文字中的荷,通过分析鉴赏苏州古典园林中典型的含“荷”匾额楹联,挖掘“荷”字的深层文化价值,评析文字中的荷所蕴涵的“品性之美”;第三部分为生活中的荷,以荷诞、祭祀、婚礼和赏荷习俗为例,通过对生活中与“荷”有关的节令风俗的解读,探讨荷的“民俗之美”;第四部分为文化中的荷,通过对儒家君子之荷、佛教圣洁之荷和道教祥瑞之荷的分析,联系园主生平境遇,解读儒释道文化传统中的荷所蕴涵的“哲思之美”。
潘君亭[4](2019)在《明代中后期徽州歙县私家园林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徽州园林是江南园林的流派之一,历史悠久,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明代中后期是徽州私家园林发展最为繁荣的时期,它既吸收了江南地区的主流造园元素,又融合了徽州的传统文化。其中,歙县作为明代徽州府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建造了大量精彩且具有代表性的私家园林,具有丰富的研究价值。本文以明中后期徽州歙县的私家园林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其历史沿革、选址布局、造园手法及造园特色。使用文献考据法与实地调研相结合的研究方式,依照历史发展顺序分析园林发展脉络,调研园林遗址,形成了对明代中后期徽州园林景观较为全面的认识。旨在为徽州未来的园林的保护与复原提供理论指导,以期徽州园林与徽文化能够在未来得到更广泛的传承与创新。研究成果如下:徽商是推动徽州园林发展的主要动力,经济基础决定园林数量的多寡与质量的高低,对各村园林进行梳理汇总后发现,歙县徽商发展越繁荣的村庄,其园林总体数量越多,高质量的经典名园较之其他徽州地区也更多,其中以西溪南村、岩镇及江村的私家园林最具代表性。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四座明代徽州园林:西溪南曲水园、歙县县城遂园、岩镇娑罗园、岩镇檀山苑进行细致分析,分别绘制了相关园林游线图与园林复原想象图。从历史沿革、园林布局、园林要素、具体造园手法、园林文化等方面深入分析研究,结合实例分析得出明中后期歙县徽州私家园林的基本造园规律。这一时期游玩与社交、隐逸与修身、祭祖与养亲成为主要造园动力。在具体园林构成要素层面表现为:一、造园注重选址,以山林地居多;二、掇山置石喜好用本地石材,风格端方古朴;三、方池与曲水成为理水的的主要方式;四、园林建筑外观朴素,注重细节与内部装修,且建筑形式多样;五、园林植物喜好使用古树名木,种植方式采用群植或列植,营造幽、古、野、曲的园林氛围。
黄泳,范金民[5](2019)在《明清江南园林的砌筑之风及其设计家》文中研究表明明后期,江南士大夫解组之后,竞尚园亭,兴起园林砌筑之风,形成园林建筑史上的第一个高潮,清前期丰亨豫大,更陈陈相因,江南大地崛起大批代表性园林。推原其故,一是其时物力鼎盛,有着雄厚的物质经济基础;二是以砌筑园林为尚,也与江南士人的生活旅游方式有关;三是官场政治险恶促使官员急流勇退多生林泉之思。厅堂亭榭能与山池树石融为一体的江南园林,既是文人骚客雅集的绝佳场所,也是戏曲表演的实地场景,还是丰富典藏的集聚之区,成为文人学士切磋学问着述文献之地。江南园林在明清时期长达几个世纪的三次兴筑高潮中,诞生出一批批园林设计和建筑大师,也形成了诸多别具创意的建筑理论,极大地丰富了中国建筑特别是园林建筑宝库,江南园林成为独特的人类文化遗产。
魏宪伟[6](2018)在《苏州古典园林经营管理的现代转型研究》文中提出苏州古典园林的发展经历了古代、近代以及新中国成立至今三个历史时期,围绕着园林开发与园林保护这一主要矛盾,在清末民初以及新中国成立之初出现了两次转型,这两次转型对苏州古典园林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古代是苏州古典园林的发展定型期,园林建造技术、园林艺术风格在明清时期逐渐定型;同时传统思想下的园林经济始终处于萌芽状态,古典园林主要作为文人士大夫休闲娱乐的场所。近代出现了古典园林发展的第一次转型:在西方思想以及“救亡图存”的时代思想的影响下,苏州古典园林走向了商品化以及实用化的道路;同时受战乱环境的影响,这一时期古典园林管理极度混乱,以至于到苏州解放之前出现“有人看,无人管”的现象。苏州解放后,古典园林开始了第二次转型,主要特点是由私有或公有变为国有。但园林国有化并没有改变园林的发展方式,苏州古典园林仍然沿着商品化以及实用化两条路径发展;同时园林国有化之后,苏州设立专门的园林管理机构,苏州古典园林实现统一管理。自近代以来,苏州古典园林的开放、开发力度逐渐增强,与此同时园林保护也逐渐得到重视,古典园林开发与保护的矛盾渐变为时代难题。
王杨[7](2018)在《文徵明《拙政园十二景图》图像志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拙政园十二景图》是文徵明晚年重要的园林山水作品,与画家1533年所作《拙政园三十一景图》相比,这套图册虽然在册页数量上有所不及,但正如学者高居翰所说,其艺术成就较《拙政园三十一景图》更高。文徵明十八年后再次绘制相同题材的作品时,在艺术表现和艺术意蕴上都有了新的思考与表达。首先,这套册页寄寓了文徵明对友人的无限怀念和追忆之情;其次,册页中还表达了文徵明晚年对“隐逸理想”的重新思考;此外,这套作品在构图和意象安排上呈现出一种来自古代经典图式的明显印记,而这正是文徵明用以建构自我人格理想的独特方式。最后,明中期以来园林山水画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峰,而《拙政园十二景图》可以视作这一时期彰显明代文人艺术理想的典型代表。如果说《拙政园十二景图》是画家受园主嘱托,为拙政园量身定做的“艺术写真”图册的话,那么《拙政园十二景图》则可视作为画家挥洒自我理想与追忆友人的道场。
王玲[8](2018)在《“虚实济象,有无相生”之苏州古典园林虚实营造手法研究 ——以网师园为代表》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基于古典园林艺术的发展逐渐向包括各种艺术领域在内的当代中国古典美学思想完善,并呈现出一种与虚实结合的审美想象空间,此背景之下,以“苏州古典园林”为研究对象,将“虚实”手法做为探究的切入点,通过从中国传统美学及审美思想的虚实角度出发,将空间设计与情感经验巧妙的巧合,对虚实营造手法进行从具象到抽象的逐层剖析,建立起虚实相生在园林营构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探求虚实营造手法对于园林景观营建的积极意义。笔者通过苏州园林造景的研究中,将提炼出其在造园手法上的各种虚实相生的做法。在本文的撰写比例和论述结构中,“虚实”始终作为一个研究载体和论述依据而贯穿文章始终。除此之外,文章运用大量的篇幅,重点分析了苏州古典园林造“虚实”造园手法中空间的营造和具体的构景,并以网师园为代表,希望提炼出园林中“虚实”的造园手法的一般规律和内容。本文的最后,通过对苏州古典园林造景的各个方面的系统的分析研究,系统地给出了虚实的造景手法作用于景观的来龙去脉,以及各个景观要素的部分之间所存在的相互关系,并探究了虚实营造手法下的设计语言及其引导的设计价值,并对对今后景观设计中虚实造景手法的美好展望。
羊笑亲[9](2018)在《古代艺术家对中国园林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考虑到中西方艺术界定上的差异性及中国艺术家身份的特殊性,将论文中的“古代艺术家”设限为“文人艺术家”一一由“文人画家”衍生而来。他们多出自士人阶层,在文化上受过礼、乐、射、御、书、数等多种教育,精通琴、棋、书、画、诗、曲等多种学科及艺术,嗜好茶、酒、花、古玩等艺事活动,集卓越的学养、品味、身份于一体。他们大多向往纵情于山水,栖息于雅舍的田园生活。他们或是园林的主人;或是建园谋士;或是园林的评论者;或是园林的传播者。他们促成了园林的诞生,通过行文或画笔记录、宣传着园林,点评、传播着造园技艺,他们与园林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对园林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园林,作为集萃式的综合艺术,呈现出各种门类艺术的多样性与多元文化的渗透,具有悠久的演变历史与文化内涵。如何从大量繁复的文化信息与艺术现象的中选择、剥离出其特定的规律性与本质内涵,成为园林艺术研究的困境与难点。笔者尝试打破传统研究的视角与思路,跳出对园林作品及园林人物的研究,以更宏观的视角审视园林艺术的发展与流变。不难发现,文人艺术家这一特殊的媒介在园林出现伊始就伴随期间,并在不同的园林发展阶段对园林的观念、功能、意义的完善起到直接或间接的作用。将艺术家作为研究的切入点,去重新审视园林发展的进程,可以规避细节、时间的桎梏,摆脱形式的束缚,上升至系统、宏观、本质的层面,挖掘出深层次的内涵与意蕴,另辟蹊径地研究中国古典园林艺术。从文人艺术家的共性出发,研究分为艺术家的人生阅历、精神世界、艺术作品、园林理论与实践几个部分,综合艺术学、考古学、经济学、社会学等众多学科知识,分析诠释其媒介对园林艺术的影响,推演出以下几点认识:一、艺术家身处不同的人生阶段,均与园林发生相互作用,不断积累、丰富、完善着园林的功能、形式及意蕴;二、艺术家的处世哲学、思维方式与艺术观念等赋予了中国园林独特的意蕴与风情,其人文因素的融合使得中国园林孕育出诗心画境;三、通过艺术家的不同艺术作品,通感手法的应用使得相关的门类艺术在园林中衍生出异质同化的现象,奠定了集萃式艺术独特的风采;四、艺术家的园林涉猎,在园林理论与园林案例方面给予了有力的补充与丰富,也造就了中国园林艺术理论框架体系的多样性与碎片化。古典园林艺术在中国历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甚至对世界园林艺术也产生了深远影响。中国园林作为一种文化符号,其浓厚的民族文化特色已深深融入国人的血脉之中,推动着国人心理上的文化同构。着眼于园林艺术的传承,对其深层意蕴、文化、成因的挖掘,始终是中国园林景观人士不懈努力的目标与方向。
吴一波[10](2017)在《太湖沿岸地区传统宅园地域特色调查与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太湖沿岸地区传统宅园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积淀,是中国传统宅园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今苏州宅园已然成为是中国园林和江南园林的翘楚,而无锡、湖州宅园价值珍贵却名声未起。因此,全面挖掘并总结太湖沿岸地区传统宅园的地域特色,探析其背后的影响因素,对发扬太湖沿岸地区传统历史文化、传承地域文脉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运用文献查阅、实地调研、归纳总结等方法对太湖沿岸地区传统宅园影响因素和地域景观特色进行探究,并提出保护策略,主要结论如下:(1)通过现场调研结合文史资料,分析得出太湖沿岸地区传统宅园有很多遗存。面积最小的为苏州残粒园,面积最大的为无锡梅园。调查发现了在历史发展中宅园呈现多次易主、多次易名的现象,一些特殊宅园的功能和服务对象均有所改变,私宅变祠园、私宅变公共园林的现象屡屡发生。(2)生态与自然条件、经济与生产方式、交通与文化传播为影响太湖沿岸地区传统宅园中的主要因素,造园者与营造方式为重要影响因素。良好的水域环境、气候、土地为太湖沿岸地区传统宅园“因水为园”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繁荣发达的工农商业使得地区园主人拥有强大的经济基础,导致了宅园面积、规模、地区间以及地域内的数量差异。网状交通方式令地区之间宅园物资运输便利,造园信息传播面更广。宅园主人从文或是经商,也使得园居生活呈现出风雅与世俗的交织状态。太湖沿岸传统宅园地域特色的影响因素是复杂的,相互交融的。(3)太湖沿岸地区传统宅园具有“乐山乐水的立意”、“以水为心的布局”、“精致细腻的细节设计”、“丰富多变的景观”以及“风雅与世俗交织的园居生活”五大地域特色。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交织的园林景观,是太湖沿岸地区宅园发生发展,生生不息的动力源泉。当代宅园营造越来越多的呈现概念化、符号化的现象,笔者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针对太湖沿岸地区传统宅园的遗存现状,深度挖掘地域特色的影响因素,分析总结其地域特色,并结合实地调研中发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保护建议和策略,为太湖沿岸地区宅园的保护与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二、名园拙政冠三吴——记苏州古典园林拙政园(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名园拙政冠三吴——记苏州古典园林拙政园(论文提纲范文)
(1)明清“士商互动”现象对江南私家园林风格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文献综述 |
1.2.1 江南园林历史 |
1.2.3 明清苏州私家园林 |
1.2.4 明清扬州私家园林 |
1.2.5 士商互动 |
1.2.6 问题提出 |
1.3 论文研究界定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内容与基本框架 |
1.5.1 研究内容 |
1.5.2 基本框架 |
1.6 研究方法 |
1.7 研究创新点 |
第2章 江南私家园林发展与演变 |
2.1 江南私家园林兴盛发展条件 |
2.1.1 江南自然地理 |
2.1.2 江南社会文化:士人文化 |
2.1.3 江南社会经济 |
2.2 江南私家园林盛行现象 |
2.2.1 苏州私家园林历史脉络梳理 |
2.2.2 扬州私家园林历史脉络梳理 |
2.3 江南私家园林风格变迁 |
2.3.1 江南文人私家园林风格特征 |
2.3.2 苏州和扬州私家园林风格特征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明清“士商互动”社会现象 |
3.1 私家园林风格演变与社会文化现象关系 |
3.2 “士商互动”社会现象 |
3.2.1 “士农工商”秩序瓦解 |
3.2.2 士人好利 |
3.2.3 商贾慕名 |
3.2.4 “乾隆南巡”事件 |
3.3 明清江南私家园林主人身份变化 |
3.3.1 苏州私家园林主人:身份多样化 |
3.3.2 扬州私家园林主人:绅商或者盐商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士商互动”对苏州私家园林的影响 |
4.1 苏州“士商互动”社会现象 |
4.1.1 商品经济发展促进奢靡社会风尚 |
4.1.2 社会风尚导致“士商互动”现象 |
4.1.3 “士商互动”助长吴地人文环境的颓靡 |
4.2 典型苏州私家园林历史沿革与空间演变 |
4.2.1 网师园:渔隐郊野宅园——封闭豪宅高楼 |
4.2.2 留园:文人别墅园——大兴土木宏丽轩宇 |
4.2.3 拙政园:山水别墅园——装饰华丽层楼复阁 |
4.2.4 弇山园:面积广阔享乐天堂——四分五裂小型宅园 |
4.3 “士商互动”影响下的明清苏州私家园林变化 |
4.3.1 数量:城里半园亭 |
4.3.2 面积:大型山水园转为小型宅园 |
4.3.3 相对位置:“小隐于野”转为“大隐于朝” |
4.3.4 造园主题功能:“隐于园”转为“娱于园” |
4.3.5 私家园林转变性质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士商互动”对扬州私家园林的影响 |
5.1 扬州“士商互动”社会现象 |
5.1.1 扬州盐商开展文教活动 |
5.1.2 扬州盐商举办游园诗会 |
5.1.3 扬州盐商攀比之风盛行 |
5.1.4 乾隆南巡 |
5.2 典型扬州私家园林历史沿革与空间演变 |
5.2.1 明朝郑氏四大园林“影园” |
5.2.2 清朝扬州湖上园林“筱园” |
5.2.3 清朝城市山林“个园” |
5.3 “士商互动”影响下的明清扬州私家园林变化 |
5.3.1 自带文人园林底色 |
5.3.2 雄伟新奇兼容洋味的风格 |
5.3.3 西北郊保障湖园林兴衰 |
5.3.4 老城区私家园林兴起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语 |
6.1 结论 |
6.1.1 明清“士商互动”社会背景分析 |
6.1.2 “士商互动”对江南私家园林风格影响 |
6.2 未尽事宜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苏州历史舆图 |
附录B 扬州历史舆图 |
附录C 重要历史园图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致谢 |
(2)明代吴门画派园林题材绘画意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一)吴门画派的相关研究 |
(二)中国古典园林的相关研究 |
(三)园林题材绘画的相关研究 |
(四)园林与绘画中“意境”美学的相关研究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中国园林绘画之意境的发起——重思吴门画派园林绘画 |
一、传统园林绘画的发展轮廓与艺术轨则 |
(一)园林绘画的源流 |
(二)园林绘画与山水画、界画的关系辩证 |
(三)传统园林绘画的艺术形式与审美特征 |
二、吴门画派园林绘画的兴起及其艺术动向 |
(一)师承与渊源:吴门园林绘画人物及流派论 |
(二)造园、雅集与图像需求:吴门园林绘画与中晚明社会风尚 |
(三)超越再现:吴门园林绘画的艺术史考察 |
三、“意境”:吴门画派园林绘画的艺术追求 |
(一)中国绘画之意境的发展 |
(二)吴门画家的“意境”论及艺术实践 |
(三)物境、情境与意境:吴门园林绘画的造境方式 |
小结 |
第二章 观物、取景与造境:吴门画派园林绘画之“物境” |
一、观物取象——闲、静、雅、逸之境 |
(一)观物之法,以景造境 |
(二)山水比德、寄物言志 |
二、取景构图——远与意境 |
(一)气韵生动,意在笔先 |
(二)三远之法,远与意境 |
三、骨法造境——境生于象外 |
(一)崇古意拙之骨法 |
(二)粗细兼备 |
(三)精细工雅 |
小结 |
第三章 闲居、栖隐与雅集:吴门画派园林绘画之“情境” |
一、文人生活闲居——情景交融 |
(一)吴门文人的闲居之适 |
(二)休闲活动的审美化 |
二、文人雅集——风雅之趣 |
(一)文会燕集 |
(二)雅集活动 |
三、文人栖隐——超世脱俗 |
(一)耕隐——简朴雅致之美 |
(二)渔隐——自由飘逸之趣 |
(三)仙隐——空灵悠远之境 |
小结 |
第四章 超越与有我:吴门画派园林绘画之“意境” |
一、林泉心境—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
(一)自然之境 |
(二)禅意之境 |
(三)有我之境 |
二、诗画意境的融合 |
(一)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
(二)以诗境求画境 |
三、澄怀观道之卧游的审美理想 |
(一)平和之境 |
(二)求真之境 |
(三)可居可游之境 |
小结 |
第五章 生存与审美:吴门画派园林绘画之审美内涵 |
一、园林绘画与园林之间的关系 |
(一)园林绘画与园林的审美同构 |
(二)园林绘画对园林意境的升华 |
二、园林绘画表现的时空特征 |
(一)园林绘画有无虚实的空间性 |
(二)中西园林绘画的空间观念比较 |
三、吴门园林绘画美学的精神内涵:文人、文心的雅合 |
(一)园林绘画的生活意识:寄情 |
(二)园林绘画的道画合一:载道、畅神 |
四、吴门园林绘画的现代意义 |
(一)吴门园林绘画对现代艺术创作的影响与润泽 |
(二)“新吴门画派”与园林绘画的新意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后记 |
(3)苏州古典园林中荷的审美意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依据及意义 |
二、本课题研究现状 |
三、研究重点及创新点 |
第一章 自然中的荷——荷的姿态之美 |
第一节 生气之美:水中荷 |
一、池塘中的荷 |
二、器物中的荷 |
第二节 造型之美:纹饰荷 |
一、园林荷花纹样概述 |
二、铺地中的荷花纹样 |
三、雕饰中的荷花纹样 |
第三节 荷的观赏价值 |
一、可目:色泽明艳动人 |
二、可嗅:香气清新扑鼻 |
第二章 文字中的荷——荷的品性之美 |
第一节 高洁之美:匾额中的荷 |
一、拙政园“荷”匾额 |
二、艺圃“荷”匾额 |
三、其他园“荷”匾额 |
第二节 超脱之美:楹联中的荷 |
一、拙政园“荷”楹联 |
二、艺圃“荷”楹联 |
三、其他园“荷”楹联 |
第三章 生活中的荷——荷的民俗之美 |
第一节 荷花民俗 |
一、吴地荷诞习俗之“荷” |
二、吴地祭祀习俗之“荷” |
三、吴地婚礼习俗之“荷” |
第二节 观荷风尚 |
一、荷花荡观荷 |
二、消夏湾观荷 |
第四章 文化中的荷——荷的哲思之美 |
第一节 道德的追求——儒家君子之荷 |
一、无道则隐——困境中的蛰伏 |
二、君子比德——思辨下的标格 |
第二节 逍遥的助力——道教祥瑞之荷 |
一、养生求仙——长生不老的祈盼 |
二、清静无为——尘世中的逍遥游 |
第三节 清净的象征——佛教圣洁之荷 |
一、净土莲国——佛国的向往 |
二、清净不染——心性的超脱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公开发表的论文 |
附录 |
致谢 |
(4)明代中后期徽州歙县私家园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相关概念界定 |
1.3 徽州园林文献综述 |
1.3.1 史料性文献综述 |
1.3.2 研究性文献综述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内容、对象与框架 |
1.5.1 研究内容与研究对象 |
1.5.2 研究框架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徽州私家园林的产生与发展 |
2.1 宋代徽州造园的兴盛 |
2.2 元代徽州私家园林的蓄势 |
2.3 明初徽州私家园林战后的复兴 |
2.4 早期徽州园林造园思想 |
2.4.1 自我享受与精神追求 |
2.4.2 养亲与祖先文化 |
2.5 小结 |
第三章 明代中后期徽州歙县地区私家园林发展情况概述 |
3.1 明中后期歙县境内造园概述 |
3.2 歙县各村简介及造园情况整理 |
3.2.1 歙县县城 |
3.2.2 岩镇 |
3.2.3 西溪南镇 |
3.2.4 江村 |
3.3 小结 |
第四章 歙县地区特色名园分析 |
4.1 西溪南吴玙曲水园:曲水则水胜闻 |
4.1.1 历史沿革 |
4.1.2 园林布局与具体造园手法 |
4.1.3 园林文化 |
4.1.4 其他:农事活动、园林变迁等 |
4.2 歙县县城问政山立伯遂园:真正的城市山林 |
4.2.1 历史沿革 |
4.2.2 园林布局与具体造园手法 |
4.2.3 园林文化 |
4.3 岩镇佘存修娑罗园:庭中有奇树 |
4.3.1 历史沿革 |
4.3.2 园林布局与具体造园手法 |
4.4 岩镇王泰徵檀山苑:明末遗民隐居逃禅问道之所 |
第五章 明中后期徽州歙县私家园林总结 |
5.1 造园初衷及园林作用 |
5.1.1 游玩与社交 |
5.1.2 隐逸与修身 |
5.1.3 祭祖与养亲 |
5.1.4 资本转移与保值 |
5.2 造园特色 |
5.2.1 选址布局 |
5.2.2 掇山理水 |
5.2.3 园林建筑 |
5.2.4 园林植物与动物 |
5.3 小结 |
第六章 讨论与展望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参考文献 |
附录 |
(5)明清江南园林的砌筑之风及其设计家(论文提纲范文)
一江南砌筑园林之风 |
二江南园林之功用 |
三园林设计理念及其砌筑大师 |
(6)苏州古典园林经营管理的现代转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研究范围 |
三、研究概念 |
四、学术史回顾 |
五、研究方法 |
六、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古代苏州园林的经营管理 |
第一节 古代苏州私家园林的经营管理 |
一、苏州私家园林的历史沿革 |
二、苏州私家园林的性质特点 |
三、苏州私家园林的开发与开放 |
四、苏州私家园林的保护与发展 |
第二节 古代苏州公共园林的经营管理 |
一、苏州公共园林的类型 |
二、苏州公共园林的特点 |
三、苏州公共园林的建设与经济开发 |
小结与讨论 |
第二章 苏州园林的近代转型 |
第一节 传统苏州园林的转型 |
一、苏州园林的开放与园林经济发展 |
二、苏州园林的功能转型 |
第二节 近代“新式”园林的产生 |
一、近代公园的建立 |
二、新式私家园林的出现 |
小结与讨论 |
第三章 现代苏州园林的经营管理 |
第一节 苏州古典园林的国有化运动 |
一、古典园林国有化的途径 |
二、古典园林国有化的过程 |
第二节 现代苏州古典园林的经营管理机构 |
一、专门化园林管理机构的设立 |
二、园林管理职责的划分 |
第三节 现代苏州古典园林的开发与园林经济 |
一、“以园养园”理念的形成 |
二、现代苏州园林经济的发展 |
三、现代苏州园林经济的特点 |
第四节 现代苏州古典园林的保护与修复 |
一、保护修缮为主的理念 |
二、古典园林的修缮与维护 |
三、园林陈设的现代化演变 |
四、园林植被的保护性发展 |
小结与讨论 |
余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附录 |
后记 |
(7)文徵明《拙政园十二景图》图像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拙政园”相关问题梳理 |
第一节 拙政园的历史沿革 |
第二节 拙政园的主人王献臣 |
第三节 图画里的拙政园以及文徵明和王献臣的交往 |
一、图画里的拙政园 |
二、文徵明与王献臣的交往 |
第二章 从《拙政园三十一景图》到《拙政园十二景图》 |
第一节 从“远”到“近”——构图 |
一、心灵的交融 |
二、“求隐”之门的开启 |
三、从“景”到“境” |
第二节 内心世界的升华——意象 |
一、与众不同的“槐幄”:意象的重复 |
二、“玉泉”记忆:从闲情到凄清 |
三、志趣的加深:从“垂钓”到“羡鱼” |
第三章 文徵明的园居理想 |
第一节 “避世”的园居理想 |
一、心态的转变 |
二、避居心理 |
三、精神楼阁 |
第二节 独特的人格理想 |
一、不可居无竹 |
二、辋川遗韵 |
三、“草堂山水”的启示 |
第四章 文徵明园林山水艺术的意义 |
第一节 不一样的园林别趣 |
一、以写实为主 |
二、借古喻今 |
三、妙在似与不似之间 |
第二节 文徵明园林山水艺术的意义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出版或公开发表的论着、论文和参展情况 |
致谢 |
(8)“虚实济象,有无相生”之苏州古典园林虚实营造手法研究 ——以网师园为代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概念界定 |
1.3.1 “虚实”的概念界定 |
1.3.2 苏州古典园林 |
1.4 研究现状 |
1.4.1 国内研究现状 |
1.4.2 国外研究现状 |
1.5 研究方法 |
1.6 研究内容 |
1.7 技术路线 |
1.8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二章 苏州园林虚实营造的发展历史及脉络梳理 |
2.1 虚实的发展特征及意义 |
2.1.1 虚实理论的发展脉络 |
2.1.2 “虚实济象”的发展特征 |
2.1.3 中国传统艺术及设计中虚实手法的应用分析 |
2.2 苏州古典园林虚实手法的脉络梳理 |
2.2.1 苏州古典园林的发展历史 |
2.2.2 “精而合宜”“巧而得体”要素之“实” |
2.2.3 “深意画图,余情丘壑”意境之“虚” |
第三章 苏州古典园林虚实之营造分析 |
3.1 苏州古典园林虚实营造成因 |
3.1.1 社会背景 |
3.1.2 儒释道哲思文化 |
3.1.3 隐逸思想 |
3.1.4 园居生活需求及赏景方式 |
3.2 基于构园要素视角及环境的虚实造景 |
3.2.1 因地适宜,意在笔先 |
3.2.2 掇山置石、理水 |
3.2.3 花木扶疏,陶情励志 |
3.2.4 亭台楼阁,匠心独妙 |
3.2.5 风清月朗,浮光掠影 |
3.3 基于园林布局视角的虚实济象 |
3.3.1 实景、虚景转化 |
3.3.2 虚实与园林空间的关系 |
3.3.3 虚实造景手法的表现 |
3.4 基于综合艺术视角的虚实之情 |
3.4.1 古典诗文 |
3.4.2 文学名着 |
3.4.3 绘画作品 |
第四章 网师园虚实营造手法分析 |
4.1 网师园追溯 |
4.1.1 网师园地理位置 |
4.1.2 网师园历史发展脉络 |
4.2 “小中见大”网师园景观组织 |
4.2.1 庭院与建筑的虚实变化 |
4.2.2 山水、花木的化实为虚 |
4.2.3 路径与景面、视线的关系 |
4.2.4 廊轩的循环流动 |
4.3 网师园之虚实空间布局 |
4.3.1 点、线、面的虚实关系 |
4.3.2 园内主要景点的虚实空间划分 |
4.3.3 匾额、对联等文学作品的空间移情作用 |
4.4 同质园林比较 |
4.4.1 沧浪亭造景之“化实为虚” |
4.4.2 留园之虚实营造 |
第五章 园林之虚实营造的当代价值探索 |
5.1 虚实营造手法下的设计语言解析 |
5.1.1 园林虚实营造手法的当代诠释 |
5.1.2 当今园林设计中虚实营造手法的发展特征 |
5.2 虚实济象关系引导的设计价值 |
5.2.1 自然资源的充分利用 |
5.2.2 缓解土地压力 |
5.2.3 结合新技术,推陈出新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工作与成果 |
6.2 主要研究创新点 |
6.3 尚待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致谢 |
(9)古代艺术家对中国园林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视角 |
三、研究依据 |
四、研究现状 |
五、研究方法 |
六、研究的预期目标 |
第一章 艺术家的人生阅历对园林的影响 |
第一节 艺术家的求知历程 |
一、书院求学经历 |
二、藏书治学经历 |
三、漫游采风经历 |
第二节 艺术家的为官经历 |
一、出仕之终南捷径 |
二、入仕之修身养性 |
三、退隐之朴居静思 |
四、仕途波折之寄寓心志 |
第三节 艺术家的交友际会 |
一、艺术家与艺术家 |
二、艺术家与商人 |
三、艺术家与皇家 |
第四节 艺术家的赏玩嗜好 |
一、听戏与园林 |
二、嗜石与园林 |
三、品茗与园林 |
四、抚琴与园林 |
小结 |
第二章 艺术家的精神世界对园林的影响 |
第一节 艺术家的处事哲学 |
一、园林艺术观 |
二、园林型制与手法 |
第二节 艺术家的艺术思维 |
一、整体思维 |
二、辩证思维 |
三、诗性思维 |
第三节 艺术家的艺术观念 |
一、“隐逸”观念 |
二、“沧浪”观念 |
三、“枕流漱石”观念 |
四、“亲水”观念 |
第四节 艺术家的人格象征 |
一、植物与配景人格化 |
二、形态设计拟人化 |
三、场景氛围人格化 |
小结 |
第三章 艺术家的艺术作品对园林的影响 |
第一节 艺术家的诗文作品 |
一、园林文学的界定 |
二、园林文学对园林的推动作用 |
第二节 艺术家的书画作品 |
一、艺术家画作与园林传承 |
二、艺术家画论与造园实践 |
三、艺术家见解与园林技法 |
第三节 艺术家的戏文作品 |
一、人物刻画与园林 |
二、场景设置与园林 |
三、创作步骤与园林 |
小结 |
第四章 艺术家的园林理论与实践 |
第一节 艺术家的园林理论 |
一、造园专着 |
二、理论典籍 |
三、园林文论、画论 |
四、园林评价 |
第二节 艺术家的园林实践 |
一、造园家 |
二、半造园家 |
三、小品园艺家 |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科研成果 |
致谢 |
(10)太湖沿岸地区传统宅园地域特色调查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的来源与意义 |
1.2 研究范围与概念界定 |
1.3 研究现状与评述 |
1.3.1 太湖沿岸地区传统宅园相关研究 |
1.3.2 全国范围内传统宅园地域特色相关研究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内容 |
1.5.2 技术路线 |
2 太湖沿岸地区传统宅园的调研 |
2.1 苏州传统宅园调研情况 |
2.1.1 平江区传统宅园 |
2.1.2 沧浪区传统宅园 |
2.1.3 金阊区传统宅园 |
2.1.4 吴江市传统宅园 |
2.1.5 调研分析 |
2.2 无锡传统宅园调研情况 |
2.2.1 无锡传统宅园 |
2.2.2 调研分析 |
2.3 湖州传统宅园调研情况 |
2.3.1 湖州传统宅园 |
2.3.2 调研分析 |
3 太湖沿岸地区传统宅园地域特色影响因素分析 |
3.1 生态与自然条件 |
3.2 经济与生产方式 |
3.3 交通与文化传播 |
3.4 造园者与营造方式 |
3.4.1 园主人造园背景 |
3.4.2 工匠造园特点 |
3.5 小结 |
4 太湖沿岸地区传统宅园地域特色分析 |
4.1 乐山乐水的立意 |
4.1.1 因借自然山水 |
4.1.2 人工筑山理水 |
4.1.3 巧妙置石点水 |
4.2 以水为心的布局 |
4.2.1 水面占比和形态 |
4.2.2 亲水的建筑营造 |
4.2.3 滨水植物配置 |
4.3 细腻精致的细节 |
4.3.1 精致的建筑细部 |
4.3.2 巧置的掇山叠石 |
4.4 丰富多变的景观 |
4.4.1 布局多变 |
4.4.2 轴线明晰 |
4.4.3 丰富的观景方式 |
4.5 风雅与世俗交织的园居生活 |
4.5.1 风雅生活 |
4.5.2 世俗生活 |
4.6 小结 |
5 太湖沿岸地区传统宅园的保护与思考 |
5.1 太湖沿岸地区传统宅园的保护 |
5.1.1 面临的问题 |
5.1.2 保护的建议 |
5.2 太湖沿岸地区传统宅园的思考 |
5.2.1 传统宅园地域精神在今天依然存在 |
5.2.2 发展地域精神是塑造传统宅园地域特色的关键 |
6 结语 |
6.1 结论 |
6.2 余论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附录 |
附录一 :《留园记》 |
附录二 :《适园记》 |
附录三 :《宜园记》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四、名园拙政冠三吴——记苏州古典园林拙政园(论文参考文献)
- [1]明清“士商互动”现象对江南私家园林风格的影响[D]. 郑诗民. 天津大学, 2020(02)
- [2]明代吴门画派园林题材绘画意境研究[D]. 郭秋月.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7)
- [3]苏州古典园林中荷的审美意蕴研究[D]. 刘丹华. 苏州大学, 2020(03)
- [4]明代中后期徽州歙县私家园林研究[D]. 潘君亭. 南京林业大学, 2019(07)
- [5]明清江南园林的砌筑之风及其设计家[J]. 黄泳,范金民. 中国区域文化研究, 2019(01)
- [6]苏州古典园林经营管理的现代转型研究[D]. 魏宪伟. 苏州大学, 2018(01)
- [7]文徵明《拙政园十二景图》图像志研究[D]. 王杨. 苏州大学, 2018(01)
- [8]“虚实济象,有无相生”之苏州古典园林虚实营造手法研究 ——以网师园为代表[D]. 王玲. 苏州大学, 2018(01)
- [9]古代艺术家对中国园林的影响[D]. 羊笑亲. 东南大学, 2018(12)
- [10]太湖沿岸地区传统宅园地域特色调查与研究[D]. 吴一波. 浙江农林大学, 201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