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云南省煤层气资源勘探开发对外合作(论文文献综述)
康旭华[1](2021)在《能源合作对资源型经济转型的作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面对能源需求迅速增加与能源供给不足,生产生活用能与全面可持续发展两大矛盾,各国和地区纷纷选择合作以共同应对发展难题,以“一带一路”能源合作和全球气候谈判等为代表的能源合作屡见不鲜。在国内,能源及其相关的气候和低碳发展等问题也受到了中央和地方的高度关注,并积极寻求对内对外合作以保证经济、社会的长期、稳定发展。在此过程中,资源型地区作为能源合作的重要参与者和承担者,同时也肩负着自身转型发展的历史重任。目前,资源型经济转型已经进入关键的时期,需要寻找有力的理论支撑和可行的实践措施。因此,将能源合作这一时代命题与资源型经济的转型需求相结合,从要素组合视角研究能源合作对资源型经济转型的作用,不仅可以在理论上为中观层面能源合作相关问题奠定微观基础,为资源型经济相关学术研究开辟新的视角;还能够指导资源型经济转型实践,为其探寻突破路径。本文综合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系统论、空间经济学和国际经济学等理论,采用归纳演绎、比较静态分析、数理模型分析、案例研究和中介效应检验等方法,就能源合作对资源型经济转型的作用层层深入展开研究。论文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理论支撑和立场与方法论指导,针对资源型经济转型的目标与约束,阐明资源型经济能源合作的必要性和能源合作促进资源型经济转型的可行性,在此基础上,借鉴空间经济学和技术创新理论对要素水平与垂直联系以及系统超循环理论,从不同要素组合的水平和垂直方向作用及演进规律就能源合作对资源型经济转型的作用进行理论分析;通过吸收和运用雷布津斯基定理、增长极理论、马克思资本循环理论和社会再生产理论以及熊彼特制度要素作用理论,就能源合作对资源型经济转型的作用机理展开比较静态分析、数理模型分析和逻辑推理。进而,运用案例分析法和描述性统计分析法对典型资源型省份——山西省的能源合作及其对转型的作用进行了阶段性梳理,运用熵权法、OLS回归和中介效应检验等计量方法对山西、陕西、新疆、内蒙古、黑龙江、甘肃、宁夏、青海、贵州、云南十个省(区)能源合作对其资源型经济转型的影响效果进行实证检验,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强能源合作促进资源型经济转型的政策建议。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和观点如下:(1)本文针对资源型经济转型的目标和约束,总结了资源型地区能源合作的动因,笔者认为资源型地区天然就是能源合作的参与者,需要立足自身禀赋优势,在政府引导下,有意识地通过多种能源合作获得多元要素,以参与水平分工;双向合作关系的建立有益于资源型经济转型;不同的能源合作类型将对资源型经济产生差别化作用,能源合作引入要素作为“负熵流”,对资源型经济耗散作用回归稳态会产生重要作用。(2)本文运用集聚与扩散理论、技术创新理论和系统论分析发现,分析发现在能源合作带来的要素流动基础上,不同要素组合通过水平和垂直两个层面对资源型经济转型产生作用。其中,水平层面作用是要素组合内部产生的实质性变化,表现形式依要素组合各异,主要对资源型经济转型的产业结构和生产效率产生影响;垂直层面作用是要素组合在构成形态上发生的变化,主要表现为极化效应和均衡效应。二者此消彼长,共同影响着资源型经济中能源要素主导地位的涨落,促进了不同能源合作中要素组合的演进。(3)通过对能源贸易合作、能源投资合作、能源技术合作和能源治理合作这四类能源合作对资源型经济转型作用的机理分析,本文得出结论:在水平层面,能源贸易合作对资源型经济能够产生收入效应,初期可促进其转型,而发展到一定程度则会产生相反的作用;能源投资合作通过结构效应和内涵效应可以促进资源型经济转型;能源技术合作和能源治理合作通过结构效应和溢出效应对资源型经济转型可产生推动作用。在垂直层面,能源贸易合作通常会对能源要素产生极化效应,而能源投资合作、能源技术合作和能源治理合作可以发挥极化效应或均衡效应,由此影响资源型经济能源要素的主导地位,从而影响其转型效果。(4)论文在运用熵权法对2005-2019年十个资源型省(区)资源型经济转型效果进行评价的基础上,分别采用OLS回归和中介效应检验法就能源合作对资源型经济转型作用效果进行了基本回归和中介效应检验。检验结果表明检验对象在检验期间参与能源贸易合作、能源投资合作、能源技术合作和能源治理合作,在水平层面分别通过收入效应、结构效应和内涵效应、结构效应和溢出效应、结构效应和溢出效应促进自身资源型经济转型;在垂直层面,分别通过极化效应(能源贸易合作)和均衡效应(能源投资合作、能源技术合作和能源治理合作)对能源要素主体地位分别产生强化和弱化作用,从而对资源型经济转型起到反向和正向影响。(5)通过采用案例分析和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对典型资源型省份——山西省的能源合作及其对转型影响进行阶段性梳理,本文得出结论:山西省的能源合作由量变到质变、从单向到双向,在不断演进中逐步实现合作领域的清洁化;能源合作对资源型经济转型的促进作用,也随能源合作体系的不断完善、各类型能源合作内在质量的改善及相互间的联合开展,由能源产业内部到工业体系再到整个经济与社会体系,沿着产业发展—资源利用—地区协调—生态环境的效果路径循序渐进地显现出来;能源合作是资源型经济实现转型的“捷径”之一;而开放程度不高、对高质量要素吸收不够,对转型引领作用不足、各类合作结合乏力与创新能力欠缺制约了山西省能源合作对资源型经济转型作用的发挥。(6)结合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本文认为资源型地区需要进一步扩大开放,政府需要有意识地引导资源型经济转型,立足自身禀赋优势,开展多种类型的能源合作,并根据转型需求吸收高质量要素,促进转型发展。在能源贸易合作中,应增加高附加值能源商品和能源服务贸易合作,促进能源合作向吸收高质量要素的方向发展,同时促进贸易收入的资本化。在能源投资合作中,应避免投机合作,积极利用外资,引导合作资本投向新兴产业和提升能源产业劳动力素质的领域。在能源技术合作中,加强对国外先进技术的吸收和国内能源领域的创新合作,通过内部合作形成产—学—研一体化,加快技术研发与转化。目前,能源治理合作的发展尚未成熟,需要着力在能源基金利用与监管和生态保护机制建设,以及统一能源金融和碳交易体系等方面加强与其他地区的合作。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第一,尝试从要素组合水平层面和垂直层面作用角度分析能源合作对资源型经济转型的作用机理。其中,借鉴前人将空间经济学的极化效应运用至要素组合的方法,进一步将要素在空间上的扩散效应转化为在经济体内要素构成上的均衡效应,补充并完善了相关理论,构建了能源合作对资源型经济转型作用机理的分析框架。第二,本文在地区合作层面上,将能源合作划分为能源贸易合作、能源投资合作、能源技术合作和能源治理合作,并将散见于个别研究的具体化能源合作纳入同一个研究体系,运用同一研究范式进行系统性研究,并推演出不同类型能源合作间的演进规律,从而勾勒出能源合作体系的概貌,其中的个别观点和内容对今后相关问题研究的具有一定借鉴价值。第三,目前尚未有专门针对能源合作相关经济活动进行统计的部门和数据,本文选取山西省为代表,经过长期调研、数据搜集、整理,梳理出其参与各类能源合作的实际情况并进行了阶段性梳理,掌握了充足详实的现实数据和研究方法,对地方经济发展和相关部门决策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本文的不足之处以及进一步努力的方向是:第一,由于实证检验对象实际情况的限制,本文未将能源服务贸易合作纳入能源贸易合作的研究中。今后,可将能源贸易合作单独作为研究主题进行更为深入的剖析。第二,鉴于研究重心关系,在对能源治理合作对资源型经济转型作用进行机理分析时,本文未对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加以区分,而是淡化了其中的差别,这也是作者今后进一步研究的方向之一。第三,尽管本文已经竭尽所能对省级能源合作数据进行挖掘和梳理,但可能仍然存在一定欠缺。今后,笔者将进一步钻研统计方法,以便深化和完善对相关问题的研究。
杜明洋[2](2020)在《滇东煤层气合采井气水地球化学特征及气层层源判识》文中提出本论文以滇东地区恩洪区块和老厂雨汪区块8口煤层气排采井为研究对象,以研究区煤层气地质背景、主采煤层特征和实际排采数据为研究基础,结合主采煤层和煤层气合采井产出气、水的实验室测试结果,分析了各井不同时间段产出流体特征变化规律,揭示了产出流体的总体变化趋势及其产能响应,建立了气水产出层源及其贡献判识模板,实现了煤层气合采井产气层源及其贡献的有效判识。研究区主采煤层埋深区域上呈现周边深中部浅,层域上逐渐加深;厚度区域上一般中部较边缘厚,东北部较西南部厚,层域上均处于全区厚度分布的中等位置;含气量区域上西北部偏核部较高,周边较低,层域上均处于全区中-高位置。研究区煤层气井所产气体以高成熟的干气为主。非烃气体主要以氮气为主(大气成因),二氧化碳次之(有机成因)。随着排采天数的增加,老厂雨汪区块6口井甲烷占比总体呈“斜S”型增加的趋势,并出现两次拐点,第一次拐点出现在排采70天左右,第二次拐点出现在排采170天左右;恩洪区块2口井相比于老厂雨汪区块6口井产出气中甲烷占比较为稳定,随排采时间的变化趋势可看成是“斜S”型的下部分。研究区8口煤层气井产出水中Na+、Cl-、HCO3-浓度较高,K+、Ca2+、Mg2+、SO42-、F-浓度较低。随着排采时间的增加,H-1、H-2、L-1和L-2井产出水为Na-Cl-HCO3型,L-3、L-4、L-5和L-6井产出水为Na-HCO3型。煤层气井产出水中HCO3-和煤层气产量大致呈正相关,当HCO3-浓度超过2500 mg/L时,产气量会发生极大的提升,其中L-4井和L-6井产出水中HCO3-浓度最高分别为3114 mg/L和2569 mg/L,其产气量也最高。H-1、H-2和L-1井产出水同位素值呈现出D偏移特征,L-3、L-4、L-5和L-6井产出水同位素值呈现出O漂移特征,L-2井产出水同位素值则波动于大气降水线的两侧。结合实际产气情况可以推测,当δD小于等于-72.5‰,δ18O小于等于-10.7‰时,对产气较有利。气井产出水微量元素含量随埋深的增加基本呈“波浪形”变化。其中岩石中微量元素随埋深变化,呈现“双波峰”特征,煤层中微量元素含量随埋深变化,呈现“单波峰”特征。埋深700 m大致为岩石或者煤层中微量元素的峰值对应处。通过分析,提出了高产煤层气井产出水微量元素变化的定量表征范围:(1)300μg/L<σY<400μg/L且150μg/L≤σM<180μg/L;(2)500μg/L<σY<650μg/L且100μg/L≤σM<180μg/L。HCO3-浓度较高时δ13CDIC值较重,煤层自身的因素对产出水δ13CDIC值的影响较大。产出水13CDIC值与产气量大致呈正相关,当产出水13CDIC为煤中碳酸盐矿物溶解来源,且δ13CDIC值处于-3‰左右时,产气量较高。主采煤层顶板结构致密,可有效的阻挡煤储层气体流窜,增加了层源气体判识占比可信度。依据主采煤层干酪根类型及干酪根成熟度的不同,将6口排采井分为三类,即L-1为一类(同源不同阶)、L-3和L-5井为一类(同源不同阶),L-2、L-4、L-6井为一类(多源不同阶)。对应上述三类排采井分别构建了煤层气层源判识模板,并结合实际产气数据特征,将排采井按主采煤层进行了产能贡献劈分,量化分析了主采煤层产气随排采时间的动态贡献率,主采煤层产出气体数据在图中分布区域位于成熟度的范围,与主采煤层实测成熟度值基本吻合,证明判识结果可信。结合数值模拟方法,进一步验证了层源判识模板的准确性。
魏静[3](2019)在《我国页岩气产业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页岩气作为非常规天然气的一种具有低碳、绿色、高效的特点,现已成为我国未来清洁能源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也是我国平衡经济增长和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枢纽。美国页岩气革命的巨大成功推动了本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增强了能源自给力,降低了对外依存度,改善了能源消费结构,对世界经济发展和能源供需格局都有着重要影响。我国页岩气资源丰富,开发前景广阔,如何像美国一样实现页岩气的大规模经济开采,提高产业竞争力,对我国的能源战略意义重大。本文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比较分析法和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法多角度剖析中国页岩气产业发展的外部条件与内部条件,外部条件通过与美对比分析来阐述,内部条件通过钻石模型分析产业自身竞争力来说明,综合剖析并总结我国现阶段页岩气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障碍,最后结合当下国际国内政治经济环境变化情况,切实提出提高我国页岩气产业竞争力的针对性战略对策。研究表明,我国页岩气产业发展存在开发难度大;勘探技术落后,缺乏自主研发性,尚未实现国有化;财政补贴与税收减免力度小,落实不到位;产业专项基金不健全;管网基础设施薄弱;市场机制有待完善的弊端,制约了我国页岩气产业的发展。但是,我国页岩气资源潜力巨大、市场需求迫切、相关及支持性产业发展都相对成熟且主体开发企业战略明确、结构合理,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驱动了页岩气产业的发展,同业如与致密气、煤层气之间的竞争关系,也可以转化为推动产业发展的动力。为全面提升页岩气产业的竞争力水平,建议切实制定符合国情的页岩气发展战略目标;把握“一带一路”倡议机遇,加强技术革新与国际合作;加大财政补贴力度,完善税收减免体系;推动央地规划对接;建立多元化产业专项基金,推进管网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市场机制;充分认识当下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形势给我国页岩气产业带来的潜在影响,最终实现中国页岩气产业的经济可持续稳健发展。
贾高龙,莫日和,赖文奇,袁燊,张三科[4](2016)在《云南恩洪-老厂煤层气勘查区地质特征及勘探开发策略》文中认为综合地质分析表明,云南恩洪-老厂煤层气勘查区具有煤系发育、埋深适中、中厚煤层、中高阶煤、含气量高、构造复杂、资源潜力大等特点,是我国西南地区最有希望实现煤层气勘探开发商业化的地区之一。根据该勘查区煤系特征与地形特点,提出了具体的勘探开发策略建议:对煤层气、致密砂岩气和页岩气应"三气共探";应采用丛式井组、压裂改造和水平井等钻完井技术,试用N2压裂和CO2注入等增产措施;煤层气企业应与煤矿合作,在高瓦斯矿区推广利用煤层气地面抽采技术,在降低煤矿安全风险的同时加快煤层气商业化开发进程。
郭艺[5](2012)在《大型煤层气田开发科技政策研究》文中提出本文是“大型油气田及煤层气开发”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子课题“我国煤层气发展战略与政策研究”的一部分,探索性地概括能源技术创新阶段特征、能源扶持3元理论,并将这些理论引入煤层气产业和大型煤层气田开发科技政策领域,形成了较为系统的煤层气科技创新扶持政策的基础理论;总结了我国煤层气开发利用历程、科技创新的决定作用,结合实现“十二五”目标,研究总结了亟待解决的创新难题和研究重点;调研了最新国外煤层气开发与科技的资料,较好地解决了煤层气政策研究领域资料陈旧问题,提供了系统、详实的国外煤层气勘探开发、生产、利用及政策信息;系统分析了科技进步对煤层气发展决定作用的国际经验,总结了美国、加拿大、印度煤层气政策或煤层气创新政策实践,特别是定量分析了美国对煤层气科技研发投入水平、资金来源等成功做法和经验。在分析我国煤层气产业现状、历程的基础上,预测了我国煤层气开发的潜力和前景,研究了制约我国煤层气产业快速发展的主要科技问题和创新问题;研究概括了大型煤层气田的基本概念、大型煤层气田开发科技政策的基本思路“创新引进、安全适用、高效领先、环保低碳”,提出科技政策的目标是构建一体化的煤层气产业及煤层气创新扶持政策体系,探讨了应重点扶持的研发项目和示范工程;研究测算了我国煤层气创新领域政府投入的合理水平,设计了体现间接财税激励的财税政策体系。对提升煤层气在全国科技管理体制中的地位,完善煤层气创新奖励激励机制,以及人才培养与使用机制等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并提出了框架性研究方案,主张开展与煤层气开发相关的经济、社会、心理、法律等社会科学研究,是对重大科技专项研究的重要支撑。
王朝栋[6](2006)在《云南煤层气资源分布及勘探开发前景》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 云南煤层气资源分布特征云南省聚煤区包括滇东、滇东北、滇中等,占云南省煤层气总资源量的90%以上,其次为滇西、滇南、滇西北等地区,这些区的资源量极少。滇东区有含煤区5个,资源量达2720—3590亿 m3,滇东北区有含煤区7个,资源量达1380—1676亿 m3(其它区资源量未统计)。各聚煤区煤层气分布特征分述如下:
云南省煤田地质局[7](2005)在《以科技创新为动力 为云南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多资源保障》文中认为云南省煤田地质局始建于1960年,下辖一四三队、一九八队、一九九队、煤炭地质勘查院。其中一四三队于1992年获得“全国功勋地质勘查单位”称号。至今累计完成钻探进尺 2.31Mm,提交各类报告400多件,其中6件地质报告、7件科研报告获省(部)以上优秀地质成果奖。
魏延昌,涂建洲[8](2005)在《点燃红土地的希望之火》文中研究表明2005年2月19日下午,一个令人兴奋的消息从富源县竹园镇境内传来:由云南省煤田地质局、中联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和美国远东能源公司合作进行的一口煤层气参数+生产实验井点火成功。桔红色的火焰高达2米左右,并喷发出咝咝的响
桂宝林[9](2005)在《云南煤层气资源勘探开发对外合作模式与进展》文中认为介绍了云南的煤层气资源;我国煤层气开发鼓励政策及相关法规、对外合作的基本原则和合作模式;云南煤层气勘探开发合作项目的进展及取得的成果。
王朝栋[10](2005)在《云南煤层气资源分布及勘探开发前景》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云南煤炭资源量达439×108t,煤层气资源约为45×101050×1010m3,占全国总量的1·85%,广泛分布于21个聚煤区内,其中14个煤区和7个煤田,但其分布具有很大的差异性。在分析云南煤层气资源分布特征的基础上,根据煤层气地质构造选区条件,通过优选提出恩洪盆地、老厂—圭山盆地、镇雄盆地、昭通盆地等煤层气勘探方向,并分析和展望了云南煤层气勘探开发的前景。
二、云南省煤层气资源勘探开发对外合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云南省煤层气资源勘探开发对外合作(论文提纲范文)
(1)能源合作对资源型经济转型的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选题依据和论文的研究意义 |
1.1.1 选题依据 |
1.1.2 本文的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
1.2.1 能源合作模式、机制与效应研究述评 |
1.2.2 资源型经济转型研究述评 |
1.2.3 分工合作中要素变动对资源型经济转型影响研究述评 |
1.2.4 能源合作对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影响研究述评 |
1.2.5 研究文献总体评价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思路及结构安排 |
1.5 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2章 能源合作对资源型经济转型作用的理论分析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能源合作 |
2.1.2 资源型经济转型 |
2.1.3 要素流动与要素组合 |
2.2 能源合作对资源型经济转型作用的理论基础 |
2.2.1 马克思世界市场理论在能源合作中的应用 |
2.2.2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享合作”理论在能源合作中的应用 |
2.3 资源型经济能源合作的动因 |
2.3.1 资源型经济转型的目标与约束 |
2.3.2 资源型经济能源合作的必要性 |
2.3.3 能源合作促进资源型经济“有序”运行 |
2.4 能源合作中要素组合的作用分析 |
2.4.1 要素流动下要素组合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分析 |
2.4.2 能源合作中要素组合的水平和垂直层面作用 |
2.5 资源型经济能源合作的演进规律 |
2.5.1 资源型经济能源合作的类型划分 |
2.5.2 资源型经济不同能源合作类型的演进规律 |
2.6 小结 |
第3章 能源合作对资源型经济转型的作用机理分析 |
3.1 能源合作中要素组合作用的一般机理分析 |
3.1.1 能源合作要素组合水平作用的基本假定 |
3.1.2 能源合作要素组合水平层面作用的一般机理分析 |
3.1.3 能源合作要素组合垂直层面作用的一般机理分析 |
3.2 能源贸易合作对资源型经济转型作用的机理分析 |
3.2.1 贸易在能源合作中的作用 |
3.2.2 能源贸易合作中要素的水平层面作用机理 |
3.2.3 能源贸易合作中要素的垂直层面作用机理 |
3.3 能源投资合作对资源型经济转型的作用机理分析 |
3.3.1 资本要素的作用 |
3.3.2 能源投资合作水平层面作用机理的比较静态分析 |
3.3.3 能源投资合作水平层面作用机理的数理分析 |
3.3.4 能源投资合作垂直层面作用的机理分析 |
3.4 能源技术合作对资源型经济转型的作用机理分析 |
3.4.1 技术要素的作用 |
3.4.2 能源技术合作水平层面作用机理的比较静态分析 |
3.4.3 能源技术合作水平层面作用机理的数理分析 |
3.4.4 能源技术合作垂直层面作用的机理分析 |
3.5 能源治理合作对资源型经济转型的作用机理分析 |
3.5.1 制度要素的作用 |
3.5.2 能源治理合作的水平层面作用的机理分析 |
3.5.3 能源治理合作水平层面作用机理的数理分析 |
3.5.4 能源治理合作垂直层面作用的机理分析 |
3.6 小结 |
第4章 能源合作对资源型经济转型作用的实证检验 |
4.1 资源型经济转型效果的评价体系构建与结果分析 |
4.1.1 检验对象的确定 |
4.1.2 评价体系构建与方法选择 |
4.1.3 资源型经济转型效果评价 |
4.2 变量选取与描述性统计分析 |
4.2.1 解释变量的选取与描述性统计分析 |
4.2.2 中介变量的选取与描述性统计分析 |
4.2.3 控制变量的选取与描述性统计分析 |
4.3 能源合作对资源型经济转型作用的中介效应模型构建 |
4.3.1 基准回归模型构建 |
4.3.2 水平层面作用的中介效应模型构建 |
4.3.3 垂直层面作用的中介效应模型构建 |
4.4 变量的相关性分析与基准回归分析 |
4.4.1 变量的相关性分析 |
4.4.2 模型的基准回归分析 |
4.5 能源合作对资源型经济转型作用的中介效应检验及结果分析 |
4.5.1 水平层面作用的中介效应检验及结果分析 |
4.5.2 垂直层面作用的中介效应检验及结果分析 |
4.5.3 实证检验结论 |
4.6 小结 |
第5章 能源合作对资源型经济转型作用的案例分析 |
5.1 起步阶段(1978-1991):单一贸易合作作用甚微 |
5.1.1 能源合作开展情况 |
5.1.2 能源合作对资源型经济转型的作用 |
5.2 全面发展准备阶段(1992-2000):投资合作促进内部结构优化 |
5.2.1 能源合作开展情况 |
5.2.2 对资源型经济转型的作用 |
5.3 全面发展阶段(2001-2012):技术合作提升发展能力 |
5.3.1 能源合作开展情况 |
5.3.2 对资源型经济转型的作用 |
5.4 成熟引领阶段(2013 至今):完善的合作体系全面促进转型 |
5.4.1 能源合作开展情况 |
5.4.2 对资源型经济转型的作用 |
5.5 山西省能源合作及其对资源型经济转型作用的特点与存在的问题 |
5.5.1 能源合作对资源型经济转型作用的特点 |
5.5.2 资源型经济转型中能源合作存在的问题 |
5.5.3 资源型经济转型中促进能源合作作用的政策方向 |
5.6 小结 |
第6章 加强能源合作促进资源型经济转型的政策建议 |
6.1 资源型经济转型中促进能源贸易合作的政策建议 |
6.1.1 调整能源贸易合作结构与提高商品附加值并重 |
6.1.2 积极拓展能源服务贸易合作 |
6.1.3 合理分配能源贸易合作收入 |
6.2 资源型经济转型中促进能源投资合作的政策建议 |
6.2.1 规避能源投资合作中的投机行为 |
6.2.2 积极引导新兴产业投资合作以优化能源投资结构 |
6.2.3 提升劳动力素质促进外生比较优势内生化 |
6.2.4 扩大外资规模与引导外资投向并重 |
6.3 资源型经济转型中促进能源技术合作的政策建议 |
6.3.1 通过技术创新合作提升行业竞争力 |
6.3.2 多渠道加强国内能源技术合作 |
6.3.3 促进能源产业产学研融合发展 |
6.4 资源型经济转型中促进能源治理合作的政策建议 |
6.4.1 通过能源治理合作提高合作红利 |
6.4.2 加强能源合作中的基金使用监管 |
6.4.3 发展绿色金融合作以推进能源金融体系建设 |
6.4.4 积极融入碳交易体系 |
6.4.5 完善生态保护机制以提高合作意愿 |
6.5 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他成果 |
(2)滇东煤层气合采井气水地球化学特征及气层层源判识(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案 |
1.4 论文工作量 |
2 研究区煤层气地质概况 |
2.1 研究区地理及交通位置 |
2.2 地质构造特征 |
2.3 含煤地层和煤层 |
2.4 水文地质条件 |
2.5 煤层气井开发状况 |
2.6 小结 |
3 煤层气合采井产出气地球化学特征 |
3.1 煤层气化学组成及变化特征 |
3.2 稳定碳氢同位素及变化特征 |
3.3 稀有气体同位素及变化特征 |
3.4 小结 |
4 煤层气合采井产出水地球化学特征 |
4.1 产出水中常规离子变化特征及产能响应 |
4.2 产出水中氢氧同位素变化特征及产能响应 |
4.3 产出水中微量元素变化特征及产能响应 |
4.4 产出水中溶解无机碳变化特征及产能响应 |
4.5 小结 |
5 煤层气合采井产出气体层源综合定量判识 |
5.1 混源气存在的普遍性 |
5.2 混源气体综合定量判识思路及流程 |
5.3 混源气定量判识实例分析 |
5.4 小结 |
6 结论及创新点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我国页岩气产业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4.1 国外研究现状 |
1.4.2 国内研究现状 |
1.4.3 文献评述 |
2 我国页岩气开发历史与现状 |
2.1 资源分布与特征 |
2.2 勘探开发阶段 |
2.3 近期突破性进展 |
3 我国页岩气产业发展外部条件分析 |
3.1 资源禀赋 |
3.1.1 基础资源概况 |
3.1.2 资源条件 |
3.2 勘探开发技术 |
3.2.1 水平钻井技术 |
3.2.2 水力压裂技术 |
3.3 激励政策 |
3.3.1 财政补贴与税收减免 |
3.3.2 规划性扶持政策 |
3.4 支撑条件 |
3.4.1 专项基金 |
3.4.2 管网基础设施 |
3.4.3 市场机制 |
3.5 小结 |
4 我国页岩气产业发展内部条件分析 |
4.1 生产要素 |
4.1.1 初级生产要素 |
4.1.2 高级生产要素 |
4.2 需求条件 |
4.3 相关及支持性产业 |
4.3.1 上游相关及支持性产业 |
4.3.2 中游相关及支持性产业 |
4.3.3 下游相关及支持性产业 |
4.4 企业战略、结构及同业竞争 |
4.4.1 企业战略与结构 |
4.4.2 同业竞争 |
4.5 政府 |
4.6 小结 |
5 我国页岩气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障碍 |
5.1 资源禀赋 |
5.2 勘探开发技术 |
5.3 激励政策 |
5.4 支撑条件 |
6 战略对策 |
6.1 基础性条件 |
6.2 勘探开发技术 |
6.3 激励政策 |
6.4 支撑条件 |
6.5 当下机遇与挑战 |
7 主要认识与前景展望 |
7.1 主要认识 |
7.2 前景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4)云南恩洪-老厂煤层气勘查区地质特征及勘探开发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1 勘查区地质特征 |
1.1 含煤地层特征 |
1.2 构造特征 |
1.3 储层特征 |
1.4 煤层气资源潜力 |
2 煤层气勘探进展 |
2.1 恩洪勘查区 |
2.2 老厂勘查区 |
3 勘探开发策略 |
3.1 拓宽勘探思路,实现综合勘探 |
3.2 探索使用新技术,提高单井产气量 |
3.3 与煤矿合作勘探开发煤层气 |
4 结束语 |
(5)大型煤层气田开发科技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主要研究工作 |
1.1.1 选题背景 |
1.1.2 主要研究工作 |
1.2 国内煤层气科技政策研究进展 |
1.2.1 主要研究领域 |
1.2.2 有待研究的若干问题 |
1.3 国外煤层气科技政策研究进展 |
1.3.1 主要研究领域 |
1.3.2 有待研究的若干问题 |
1.4 我国煤层气科技政策研究的任务 |
1.4.1 煤层气科技发展目标 |
1.4.2 科技创新机制 |
1.4.3 科技投入方式 |
1.4.4 煤层气科技财税政策 |
1.4.5 煤层气科技管理政策 |
1.4.6 煤层气科技人才政策 |
1.5 主要内容及创新 |
1.5.1 主要内容 |
1.5.2 主要创新 |
第二章 理论与方法探讨 |
2.1 经济社会发展和减排需要煤层气技术创新理论 |
2.1.1 煤层气代表着能源结构优化的方向 |
2.1.2 技术创新推动能源结构优化和减排 |
2.1.3 科技创新推动经济发展理论 |
2.2 政府干预科技创新理论 |
2.2.1 科技创新风险理论 |
2.2.2 科技创新领域正是政府扶持的舞台 |
2.3 能源科技创新周期理论 |
2.3.1 发现阶段 |
2.3.2 开发阶段 |
2.3.3 示范阶段 |
2.3.4 应用阶段 |
2.3.5 成熟阶段 |
2.4 政府支持能源科技创新的三种方法 |
2.4.1 政府直接扶持 |
2.4.2 间接财税激励 |
2.4.3 法规指引 |
第三章 中国煤层气开发利用及其科技影响分析 |
3.1 煤层气开发利用的战略意义 |
3.1.1 煤层气开发利用被国家高度重视 |
3.1.2 煤层气开发利用是最积极的煤矿瓦斯治理措施 |
3.1.3 煤层气开发利用可以有效增加清洁能源供应 |
3.1.4 煤层气开发利用具有显着的碳减排效果 |
3.1.5 煤层气开发利用已经形成新的产业 |
3.2 煤层气资源量 |
3.2.1 煤层气资源总量 |
3.2.2 煤层气资源量分布 |
3.3 煤层气地质特征与潜力 |
3.3.1 Ro 及煤阶 |
3.3.2 煤层的埋藏深度 |
3.3.3 煤层厚度 |
3.3.4 煤层气含量 |
3.3.5 探明储量 |
3.4 煤层气生产利用现状与影响因素 |
3.4.1 资源丰度 |
3.4.2 渗透性 |
3.4.3 煤层气产能建设 |
3.4.4 煤层气产量 |
3.4.5 煤层气利用现状 |
3.5 煤层气开发利用前景 |
3.5.1 煤层气勘探前景 |
3.5.2 煤层气开发前景 |
3.5.3 煤矿瓦斯产量 |
3.5.4 煤层气与煤矿瓦斯利用前景 |
3.6 科技进步对中国煤层气开发利用的影响 |
3.6.1 中国煤层气科学与技术的突破 |
3.6.2 以水平井和压裂为代表的技术进步推动了煤层气产量快速提高 |
3.6.3 制约煤层气产业快速发展的科技问题 |
第四章 世界煤层气产业发展及其科技影响分析 |
4.1 世界煤层气资源 |
4.1.1 煤层气概念 |
4.1.2 煤层气资源量 |
4.2 俄罗斯煤层气产业发展状况 |
4.2.1 煤层气资源量 |
4.2.2 煤层气开发 |
4.3 加拿大煤层气产业发展状况 |
4.3.1 煤层气资源量 |
4.3.2 煤层气开发 |
4.4 澳大利亚和欧洲煤层气发展 |
4.4.1 煤层气资源量 |
4.4.2 煤层气开发利用 |
4.5 美国煤层气产业发展状况 |
4.5.1 煤层气资源量 |
4.5.2 煤层气开发历程和成就 |
4.6 科技进步是推动世界煤层气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 |
4.6.1 美国发展煤层气得益于技术进步 |
4.6.2 澳大利亚的技术突破带动煤层气快速发展 |
4.6.3 加拿大技术突破之后才迎来了煤层气的快速发展 |
第五章 大型煤层气田开发科技发展及其政策目标 |
5.1 我国煤层气开发利用科技成就与任务 |
5.1.1 美国煤层气科技领先发展 |
5.1.2 我国煤层气科技发展历程 |
5.2 我国煤层气开发利用科技发展方向 |
5.2.1 煤层气地质与成藏理论研究 |
5.2.2 钻井技术和钻井装备 |
5.2.3 煤层气压裂技术 |
5.2.4 注二氧化碳开采煤层气技术 |
5.2.5 煤层气开发采出水处理技术 |
5.2.6 煤层气处理转化和利用技术 |
5.3 大型煤层气田开发科技发展的基本思路 |
5.3.1 大型煤层气田的概念 |
5.3.2 大型煤层气田开发科技发展思路 |
5.4 大型煤层气田开发科技政策目标 |
5.4.1 建立一体化煤层气鼓励政策 |
5.4.2 巩固优势领域 |
5.4.3 推动关键技术的突破 |
5.4.4 培育煤层气开发领域新优势 |
5.4.5 完善煤层气科技管理体制、机制 |
5.4.6 研究提出煤层气科技政策的配套财税政策 |
5.4.7 研究提出煤层气科技人才政策和激励机制 |
第六章 大型煤层气田开发科技政府投入政策研究 |
6.1 国外煤层气科技投入方式分析 |
6.1.1 美国联邦政府能源科技投入 |
6.1.2 联邦政府天然气科技研发投入 |
6.1.3 美国联邦政府的煤层气科技研发投入 |
6.1.4 美国对煤层气科技研发的其他投入 |
6.2 我国煤层气科技研发投入政策分析 |
6.2.1 支持设立煤层气研发机构 |
6.2.2 支持煤层开发利用示范工程 |
6.2.3 支持设立重大科技专项 |
6.2.4 其他煤层气研发投入 |
6.3 大型煤层气田开发的科技投入现状 |
6.3.1 大型煤层气田开发科技研发投入问题 |
6.3.2 大型煤层气田开发科技研发投入规模分析 |
6.3.3 大型煤层气田开发科技研发的重点项目 |
6.3.4 大型煤层气田科技研发投入领域 |
6.3.5 开展煤层气开发经济、社会、心理、法律等社会科学研究 |
第七章 大型煤层气田开发科技财税政策研究 |
7.1 税收政策是煤层气科技创新的发动机 |
7.1.1 税收政策是有效的调节手段 |
7.1.2 税收政策是对大型煤层气田开发的间接激励 |
7.2 税收政策 |
7.2.1 增值税减免政策 |
7.2.2 所得税减免政策 |
7.2.3 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减免政策 |
7.2.4 资源税和资源补偿费 |
7.3 煤层气开发的相关费用减免政策 |
7.3.1 煤层气探矿权使用费减免政策 |
7.3.2 煤层气采矿权适用费减免政策 |
7.3.3 煤层气矿区使用费减免政策 |
7.4 地方税费减免政策 |
7.4.1 免征水利基金 |
7.4.2 免征价格调节基金 |
7.4.3 禁止乱收费 |
7.5 财政政策 |
7.5.1 煤层气开发利用补贴政策 |
7.5.2 煤层气开发示范工程支持政策 |
7.5.3 煤层气政策研究机构财政支持政策 |
第八章 大型煤层气田开发科技管理政策研究 |
8.1 按照新兴产业管理煤层气开发 |
8.1.1 作为独立产业进行规划、统计 |
8.1.2 大型煤层气田开发重大科技专项应当单列 |
8.1.3 煤层气应作为独立学科进行建设 |
8.2 科技管理向煤层气倾斜 |
8.2.1 重视煤层气科技选题 |
8.2.2 设立国家煤层气政策研究机构 |
8.2.3 加强煤层气研究学术交流和科普工作 |
8.3 科技奖励向煤层气倾斜 |
8.3.1 国家级科技成果奖关注煤层气开发利用标志性成果 |
8.3.2 多层次奖励煤层气科技研发成果 |
8.3.3 鼓励煤层气科技成果转化、推广 |
8.4 发挥煤层气科技联盟的重要作用 |
8.4.1 煤层气科技联盟 |
8.4.2 丰富联盟工作 |
8.4.3 吸收联盟成员 |
第九章 大型煤层气田开发科技人才政策 |
9.1 大型煤层气田开发科技人才短缺问题严重 |
9.1.1 从产业角度看大型煤层气田开发 |
9.1.2 “十二五”期间煤层气产业队伍 |
9.1.3 “十二五”将出现煤层气产业人才短缺 |
9.2 加快煤层气工程人才培养 |
9.2.1 美国总统科技顾问委员会的启发 |
9.2.2 煤层气专业人才教育的先导性探索 |
9.2.3 开展煤层气工程专业教育 |
9.3 完善煤层气科技人才成长机制 |
9.3.1 鼓励煤层气研究机构快速发展 |
9.3.2 开设煤层气专家讲堂 |
9.3.3 鼓励煤层气企业设立博士后流动站 |
9.3.4 开展煤层气国际交流与合作 |
9.4 对合肥工业大学参与煤层气工程教学与科研的思考 |
9.4.1 设立煤层气工程院 |
9.4.2 合肥工业大学在煤层气工程教育上的准备 |
第十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
10.1 主要研究结论 |
10.1.1 大型煤层气田开发科技政策研究亟待开展 |
10.1.2 创新周期阶段理论和 3 元政策体系理论 |
10.1.3 中国煤层气开发成效显着,未来发展面临科技创新制约 |
10.1.4 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煤层气开发取得极大成功 |
10.1.5 构建一体化的煤层气科技创新鼓励政策成为大型煤层气田开发科技政策的基本目标 |
10.1.6 大幅度增加我国煤层气科技创新投入 |
10.1.7 财税政策可以有效引导大型煤层气田开发科技的发展方向 |
10.1.8 建立大型煤层气田开发科技管理新体制 |
10.1.9 造就一大批煤层气科技创新人才 |
10.2 进一步研究的主要方向 |
10.2.1 深化国外煤层气政策研究 |
10.2.2 开展中外煤层气开发潜力对比研究 |
10.2.3 国外能源科技政策、煤层气科技政策 |
10.2.4 中国煤层气产业政策研究 |
10.2.5 我国煤层气科技产业政策理论研究 |
10.2.6 世界煤层气产量和利用情况统计 |
10.2.7 加强煤层气科技创新的法规建设 |
10.3 相关建议 |
10.3.1 增加研究力量投入 |
10.3.2 加强调研和培训 |
10.3.3 加强方法研究 |
10.3.4 加强煤层气相关的社会科学研究 |
主要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1 部分论文 |
2 参加的科研项目 |
四、云南省煤层气资源勘探开发对外合作(论文参考文献)
- [1]能源合作对资源型经济转型的作用研究[D]. 康旭华. 山西财经大学, 2021(09)
- [2]滇东煤层气合采井气水地球化学特征及气层层源判识[D]. 杜明洋. 中国矿业大学, 2020
- [3]我国页岩气产业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D]. 魏静.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02)
- [4]云南恩洪-老厂煤层气勘查区地质特征及勘探开发策略[J]. 贾高龙,莫日和,赖文奇,袁燊,张三科. 中国海上油气, 2016(01)
- [5]大型煤层气田开发科技政策研究[D]. 郭艺. 合肥工业大学, 2012(06)
- [6]云南煤层气资源分布及勘探开发前景[A]. 王朝栋. 银龄睿智——为“十一五”规划建言献策论文选编, 2006
- [7]以科技创新为动力 为云南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多资源保障[A]. 云南省煤田地质局. 第六次全国煤炭工业科学技术大会文集, 2005
- [8]点燃红土地的希望之火[N]. 魏延昌,涂建洲. 中煤地质报, 2005
- [9]云南煤层气资源勘探开发对外合作模式与进展[J]. 桂宝林. 中国工程科学, 2005(S1)
- [10]云南煤层气资源分布及勘探开发前景[J]. 王朝栋. 中国工程科学, 2005(S1)
标签:煤层气论文; 中国的能源状况与政策论文; 能源结构论文; 经济转型论文; 投资结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