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弱冷平流对双流机场雷暴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李典南,许东蓓[1](2021)在《双流机场雷暴天气特征及天气形势分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利用双流机场2013-2018年逐小时气象观测资料、欧洲中心ERA5再分析资料、MICAPS常规气象资料以及多普勒天气雷达反射率因子资料,从双流机场雷暴天气的时空特征和分类特征两方面,对双流机场雷暴天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13-2018年双流机场发生的雷暴有77.03%伴有降水,夏季发生的雷暴次数占全年总次数的50%以上,并具有"夜雷多、日雷少"特征。持续时间在3 h以内的雷暴占比82.7%。雷暴在机场的偏东方向发展最为活跃。依据雷暴所处环境场的斜压锋生作用和热力条件的差异,将双流机场的雷暴天气分为冷平流强迫类、暖平流强迫类、斜压锋生类和弱平流类。冷平流强迫类雷暴是高空西北冷空气起主导作用。雷暴发生时双流机场多位于500 hPa槽后,对流层中上层风向随高度逆转,大气层结的不稳定能量较强,形成的雷暴常伴有大风、冰雹或局地短时强降水。雷达回波图上表现为积状云和层状云混合性降水回波。暖平流强迫类雷暴是强盛的偏南暖湿气流起主导作用。雷暴发生时双流机场多位于500 hPa槽前,对流层中低层风向随高度顺转。大气层结的不稳定能量相对较弱,但大气层结整体湿润,易出现短时强降水。雷达回波图上表现为以层状云为主的降水回波。斜压锋生类雷暴发生于中低层冷暖空气强烈交汇的背景下,锋生作用显着。雷暴发生时大气斜压性较强,动力条件较好,易形成多种天气现象相混合的强对流天气。雷达回波图上本场附近有由多个雷暴单体侧向排列、呈东北-西南向的弓形回波带。弱平流类雷暴发生于大气斜压性弱的背景下。雷暴发生时大气近似准正压状态,锋生函数小、温度平流不明显。大气水汽的水平分布较均匀,近地面为高温高湿,低层有不稳定能量积累,当配合适当的触发机制,可克服对流抑制形成伴有雷阵雨、阵性大风的雷暴天气。雷达回波图上本场周围分散着许多范围小、强度弱的回波,典型特征不明显。
李典南[2](2020)在《双流机场雷暴天气特征及影响因子研究》文中指出利用双流国际机场2013~2018年逐小时气象观测资料、欧洲中心ERA-interim和ERA5再分析资料、MICAPS常规气象资料以及机场多普勒天气雷达产品资料,分析研究双流机场雷暴天气的时空特征和分类特征,并探讨不同类型雷暴天气背景场及动力、热力特征的差异。遴选影响机场雷暴天气的物理量因子和雷达特征量,在此基础上基于二级逻辑回归法建立潜势预报方程,并进行消空处理,最终得到双流机场雷暴天气预警模型,为双流机场雷暴天气空中管制提供技术支持。结果表明:(1)2013~2018年双流机场发生的雷暴有77.03%伴有降水,春夏为雷暴多发季,其中夏季7-8月发生的次数占全年总次数的一半以上。雷暴发生次数在午后开始逐渐增加,夜晚21:00~次日06:00是雷暴的高发时段,具有明显的“夜雷多、日雷少”的特征。82.7%的雷暴持续时间在3小时以内。雷暴在天顶、偏西和偏东方向发展较为活跃,这与双流机场的地理位置和地形特征有一定关系。(2)依据雷暴所处环境场的斜压锋生作用和热力条件的差异,将双流机场的雷暴天气分为冷平流强迫类、暖平流强迫类、斜压锋生类和弱平流类。冷平流强迫类雷暴是高空西北冷空气起主导作用,雷暴发生时双流机场多位于500h Pa槽后,对流层中上层风向随高度逆转。大气层结的不稳定能量较强,形成的雷暴常伴有大风、冰雹或局地短时强降水。雷达回波图上表现为积状云和层状云混合性降水回波。暖平流强迫类雷暴是强盛的偏南暖湿气流起主导作用,雷暴发生时双流机场多位于500 h Pa槽前,对流层中低层风向随高度顺转。大气层结的不稳定能量相对较弱,但大气层结整体湿润,故易形成以短时强降水为主的雷暴天气。雷达回波图上表现为以层状云为主的降水回波。斜压锋生类雷暴发生于中低层冷暖空气强烈交汇的背景下,锋生作用显着。雷暴发生时大气斜压性较强,动力条件较好,易形成多种天气现象相混合的强对流天气。雷达回波图上本场附近有由多个雷暴单体侧向排列、呈东北-西南向的弓形回波带(飑线)。弱平流类雷暴发生于大气斜压性弱的背景下。雷暴发生时大气近似准正压状态,锋生函数小、温度平流不明显。大气水汽的水平分布较均匀,近地面为高温高湿,低层有不稳定能量积累,当配合适当的触发机制,可克服对流抑制形成伴有雷阵雨、阵性大风的雷暴天气。雷达回波图上本场周围分散着许多范围小、强度弱的回波,典型特征不明显。(3)依据雷暴发生的基本条件,通过相关分析筛选出如下影响因子:CAPE指数、K指数、850 h Pa比湿、850 h Pa与500 h Pa假相当位温差、回波顶高、1.5(?)仰角基本反射率、3.4(?)仰角基本反射率、垂直累积液态水含量。并计算这些因子在对应季节产生雷暴天气的阈值。再基于二级逻辑回归的思路,利用所选物理量因子和雷达因子分别建立预报方程和消空方程,并用2018年4~8月的样本数据进行回报检验。所建立的预警模型对双流机场雷暴天气的预报具有一定指示性,且在夏季的预报效果更好。
宋静,傅文伶,周天煜[3](2020)在《基于地基微波辐射计资料对成都双流机场两次雷雨过程的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利用地基微波辐射计资料,比较了2017年7月成都双流机场的两次雷雨过程,根据天气形势分为"两高切变"和"东高西低"2类,在此基础上分析微波辐射计要素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在垂直方向0~10 km,以相对湿度达到80%来区分干区和湿区,则两次过程前3 h,相对湿度在垂直方向均呈现"上下干、中间湿"三层结构,并早于近地层前2 h达到饱和状态;过程期间相对湿度呈现"上干、下湿"两层结构;过程结束后湿层抬高,低层变干。两次过程水汽含量充沛,保持在70 kg/m2以上,峰值超过85 kg/m2。每一次中阵雨发生后水汽含量都会短暂回落,但仍高于过程前的数值,不足2 h后再次发生中阵雨。由0℃线高度变化可知,降水过程中,暖区(温度≥0℃)内相对湿度≥90%;云中液态水含量主要分布于6 km以下,温度在0℃以上的液态水占比很高,故两次过程以暖云降水为主。雷雨前1 h左右有"低层气温上升,0℃层抬升,K指数、CAPE指数也明显增大"的典型特征。降水发生在相对湿度、水汽总含量、云中液态水含量和稳定度指数快速增长的波峰中。
雷之雨[4](2019)在《昆明地区混合雾的生消机理与演变特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昆明长水机场位于云南省冷空气流经的入口,也在昆明准静止锋经常活动的主要区域内,一旦有西南暖湿气流配合,机场将遭受多种类型的大雾天气影响。基于地基遥感探测的方式可系统且连续地研究雾的生消演变特征,对昆明长水机场的锋面-辐射雾、辐射-锋面雾、辐射雾与低云下压这三类混合雾的典型个例,利用微波辐射计探测得到的温湿场资料研究了昆明混合雾的热力与水汽条件,通过风廓线雷达探测得到的风场资料研究了动力条件,并反演得到了温度平流,结合毫米波云雾雷达的反射率因子、径向速度和速度谱宽资料对辐射-锋面雾、平流-辐射雾及锋面雾作了回波特征分析。并将昆明混合雾与成都及北京地区雾的生消演变过程作了比较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锋面-辐射雾的锋面雾子过程受到昆明准静止锋减弱东退的影响,形成双层逆温的稳定大气层结结构,同时受低层冷平流降温作用造成低层水汽液化形成近1km厚的雾层。锋面过境的动力作用及低层冷空气降温作用为雾生成的主要机制。强逆温的稳定大气层结构,稳定充沛的水汽及高液态水总量的高湿环境,3~5m/s弱水平风场与1m/s以内弱垂直气流,为雾稳定维持的条件。准静止锋东退后,锋面逆温消失,且受辐射升温作用影响,低层温度逐渐回升,水汽饱和度下降,雾强度减弱,而地面弱风速为轻雾维持提供了条件。随后在傍晚后受辐射降温作用形成贴地逆温,轻雾再次发展进入辐射雾子过程。日出后辐射升温作用引起的垂直运动加强为雾消散的主要原因。(2)辐射-锋面雾个例中,锋面过后较厚冷空气削弱了低层逆温层,同时造成高层逆温变小趋于等温的程度,且此次过程中垂直气流略强(最大为1.2m/s),地面风速在成熟阶段最大达8~9m/s,故该过程的雾强度较弱。随后在0.5m/s左右的弱垂直上升气流作用和地面较大风速(7~8m/s)共同作用下,雾逐渐抬升随后消散。消散阶段低层水汽含量也有所降低,动力作用和水汽条件为此次雾消散的主要影响原因,其中动力作用影响最大。(3)辐射雾与低云下压个例中充足的水汽条件为雾和低云形成的重要机制,地面辐射冷却所形成的贴地逆温也为辐射雾生成提供了条件,在低云逐渐接地的共同作用下形成了此次混合雾过程。雾在发展维持过程中空气的垂直运动弱,地面风速总体趋势变化较小且较低。成熟阶段960m以下有较强下沉运动,此时低云下压最强。消散阶段地面辐射升温作用为雾消散的主要原因。(4)锋面-辐射雾、辐射-锋面雾、辐射雾与低云下压这三种类型的混合雾在昆明地区的生消机理有所差异,且引起的能见度变化也不同,对机场的正常运营有重要影响。辐射冷却作用引起的雾比静止锋锋面东退引起的雾的雾顶更低,即辐射雾阶段雾薄,锋面雾阶段雾厚,但辐射雾的浓度较大,能见度较低,能达到浓雾甚至强浓雾的标准。辐射-锋面雾由于前辐射冷却后锋面东进作用的影响,低层逆温与上层锋面逆温有相互削弱的作用,所引起的雾主要以轻雾为主。辐射雾与低云在辐射冷却作用的参与下,能见度最低可降至浓雾水准,且日出后由于低云对太阳短波辐射的部分吸收造成地面升温作用减慢,雾消散时间推迟。(5)分析云雾雷达探测资料得到,昆明辐射-锋面雾、平流-辐合雾以及锋面雾这三类混合雾的回波共同特征为:雾回波初始都在雷达所在位置的东北方向上生成,逐渐向机场跑道方向发展,最后覆盖跑道。雷达东北方向上雾的产生是机场预报雾的重要参考指标,且三类混合雾的回波从东北方向上生成至覆盖于跑道上的大致时长分别为30min、1h、2h。雾的回波强度一般在-10dBZ左右,速度值基本都在4m/s以下,谱宽值都在0.5m/s以下,湍流弱而雾演变过程稳定。(6)研究表明,近年来成都地区常常受到霾的影响,雾的相对湿度也仅略超过90%,最高仅达92%即可产生雾,而昆明地区大致为96%以上,雾生成的相对湿度条件更大。成都地区辐射雾过程中的风速整体(平均风速1.17m/s)比昆明地区小,而昆明即使在稍大风速(3m/s左右)时也能形成辐射雾。北京与昆明地区产生雾的相对湿度范围类似(96%以上),而北京地区风速总体为2~3m/s,略小于昆明地区。
唐忠莲[5](2015)在《第十届中国(珠海)航展气象保障服务技术探讨》文中指出本文从预报服务的角度出发,对珠海机场气候特征、航展对气象服务的要求、预报产品的制作与服务以及保障实例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探讨珠海航展气象保障服务的技术和经验,旨在不断提升气象保障服务质量。结果表明:完善的组织实施方案是成功的前提;及时准确地提供个性化精细化预报产品是服务的核心;长时效细致的气候统计分析,依托新资源新手段发展预报技术是努力的方向。
杨晶轶,何勇,李跃春[6](2014)在《垂直能量螺旋度在双流机场雷暴预报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文章引入垂直能量螺旋度指数的概念,并利用NCEP 1°×1°再分析资料,将其应用于双流机场2011年5月8—9日出现的雷暴天气过程,并对2009—2012年双流机场出现的32次雷暴天气过程进行统计,验证垂直能量螺旋度指数的有效性及普适性。结果表明,该指数综合反映了对流天气发生时的热力效应和动力效应,有明确的物理意义,是诊断和预报强对流天气的有效指数;垂直能量螺旋度对预报双流机场未来3h以内的雷暴天气有一定的指示意义,雷暴天气一般出现在垂直能量螺旋度大于0.62×10-5J·m·kg-1·s-2的条件下。
于华英[7](2014)在《南京冬季雨雾过程的环流分析与宏微观物理过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雾是我国冬季常见的灾害性天气,研究其形成的环流形势和宏微观物理过程,是提高精确预报水平和防灾减灾的基础。本文针对2007年12月发生在南京的六次雨雾过程,首先利用常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NCAR 30年的12月月平均资料和NOAA的AO、ENSO指数,分析了2007年12月南京地区大雾天气的天气和气候背景。利用1980-2011年的雾日数资料对多雾日和少雾日的环流形势进行了合成分析,探讨了环流与ENSO指数和AO指数的关系,分析了南京雾过程的水汽来源;然后利用能见度仪、雨滴谱仪、雾滴谱仪等观测资料,分析了雨雾天气的宏观、微观物理结构的演变;最后利用中尺度数值模式WRF,对一次典型的雨雾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试验。通过研究,获得如下主要结果:1、本文研究的六次雨雾过程均发生在2007年12月,同时发现,2007年的12月雾日数是南京近30年来12月份雾日数最多的一年。为此,诊断分析2007年12月的气候背景发现:AO(北极涛动)的正异常,使得东亚大槽变弱,不利于冷空气南下,同时长三角地区中层高压异常,有利于大气稳定,La Ninna事件有利于中国南海地区水汽增加,可能为南京雾的发生提供了水汽条件。中国西南地区存在一个气旋性环流,有利于西南气流输送大量的水汽到长江流域。从天气尺度分析发现:中国沿海20 °N地区提前两天的水汽增加,为南京大雾提供了水汽源,西南气旋为水汽输送提供输送途径。通过对东亚地表温度和大气可降水量做双变量经验正交分解(EOF)发现:第一模态可以反映出初冬到深冬的季节变化,有利于大尺度的地表温度下降,第二模态反映了一次大范围的暖湿气流北上的过程,伴随副高的增强,使南京地区出现连续多湿天气,造成大雾频发。2、利用2007年冬季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对雾的综合观测资料,包括能见度仪、雨滴谱仪、雾滴谱仪、宽范围颗粒粒径谱仪(WPS),结合地面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和NCEP再分析资料,分析2007年12月南京六次雨雾过程的宏、微观结构演变特征。结果显示:a、南京2007年12月的六次雨雾过程主要是受天气系统的影响,以雨中雾为主,最低能见度大于250m。雨雾多出现在偏东气流的影响下,南京地区先发生弱降水,空气近饱和,随后受到来自北方的弱冷空气影响,水汽凝结,雾形成。b、常规探空显示900hPa以下,雨雾发生前和过程中,都少有逆温层,雨雾结束后均无逆温结构。但由NCEP资料可以发现雨雾发生前贴地层多有逆温,雨雾过程中T2m-Tsurface由正转为负,逆温消失。雨雾前中低层有云Ac或As及Sc或Fn,低云高0.3-2.5km,雨雾过程中,600hPa以下都是饱和层,多伴有Fn,低云高度明显下降,雨雾过后,近饱和层仍然有可能存在。雨雾前900hPa附近有明显的风切变。c、雨雾形成初期,大粒子(粒子直径D,D≥10μ m)和小粒子(1μ m<D<10μ m)数浓度均有明显增加。南京冬季雨雾过程对气溶胶粒子的湿清除,主要是核模态气溶胶粒子的核化过程。气溶胶粒子数浓度的减少程度与风向和风速密切相关,在较大的北风作用下,气溶胶粒子浓度明显减少。3、利用中尺度数值模式WRF-ARWV3.5,对2007年12月27日的雨雾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模拟结果显示:雨雾中的两个弱信号(弱降水及雾),均能被中尺度模式WRF模拟出来。从单站气象要素的模拟可知,城市化模拟的温度和累积雨量更接近实况。但有/无城市化方案,对雨雾的模拟没有重要影响,也就是说下垫面不是此次雨雾形成的主导因子。模拟雨雾过程的起始时间较观测提前了2小时,持续时间均为4小时。模拟的LWC高值区与能见度的低值区有较好的匹配。模拟结果显示3km高度以下均有云。并由LWC、降水、温湿层结的时空演变,可以推断该次雨雾过程是层云降水,导致层云沉降而形成雾。垂直层低空加密的模拟结果显示:雨雾前,贴地面有浅薄的逆温层。日出前,地面有弱的辐射降温。日出后,湍流热交换作用也不显着,温度变化弱。雨雾前大气向地面有水汽输送,雨雾形成以后,地面的水汽转向大气输送,使得大气过饱和而成雾。
廖晓春[8](2012)在《九黄机场侧风分布特征及其机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跑道上的侧风是影响飞行安全的重要因素。九黄机场地形复杂,海拔较高,既有山地气象特征,又有高原气象特征,加上受地形的影响,常常出现侧风过大影响飞机正常起降。本文根据九黄机场20042010年机场自动观测资料,用数理统计方法,对九黄机场的基本气象要素和侧风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利用WRF模式成功的模拟了2006年1月2日九黄机场侧风天气过程,根据实际资料和模拟数据对当日九黄机场侧风形成的原因进行了诊断分析。通过以上研究分析了九黄机场侧风的形成机制,为机场侧风预报、签派放行及航行管制工作提供参考。研究结果表明,九黄机场侧风的风向基本上以65°110°和245°290°为主,两者分别发生在雨季和干季,形成互补。九黄机场侧风以48m/s为主,出现812m/s和12m/s以上的侧风主要有65°110°和245°290°两个方向的侧风,出现大侧风的季节为15月份的冬春季。九黄机场侧风在814时(UTC)出现的概率较高,而在其他时刻出现的概率较小。九黄机场侧风的产生与天气形势有密切关系,从天气图上反映的系统来看,槽线和切变线出现侧风的次数最多,达到侧风总数的33.4%;其次为锋面,占侧风总数的18.7%;高原低涡产生侧风的次数最少,占侧风总数的11.3%。实际资料和数值模拟实验表明,九黄机场当日侧风是在高原低涡影响下,低压槽经过九黄机场的形势下产生的。形成大侧风的热力机制是地面感热通量增大和边界层高度升高,使得近地层大气不稳定,湍流运动增强,空中有强烈的冷平流,一方面使大气稳定度减小,另一方面产生下降运动,促使高空气流流向地面,由于动量交换,使地面产生大风。形成大侧风的动力机制是九黄机场上空气流有负涡度平流,且负涡度平流随高度增加,因而空中有下降气流,低层大气在水平方向上呈辐散状态,而高层大气呈辐合状态,这样的配置非常有利于产生下降气流,上层空气的动量下传,从而使地面产生大风。地形因素是机场西侧正对着两高大山峰之间的峡谷,峡谷效应使机场近地面风向偏西且风速增大,造成机场容易出现245°290°侧风。
赵凯,钟伟,郑丽杰[9](2010)在《天气在线产品在哈尔滨机场冷涡雷暴中的运用》文中研究指明本文统计了2005—2009年6月冷涡雷暴发生时冷涡系统的位置及移动路径,得出冷涡位于43-51°N,110-132°E,且500hPa形势场较弱、稳定少动,在冷涡的发展或衰退阶段,哈尔滨机场可出现连日雷暴;并用德国数值预报产品对冷涡雷暴分析,得出数值预报的形势场、抬升指数、K指数、垂直速度等,对提前预报冷涡雷暴有很好的指示作用。
成永勤[10](2001)在《弱冷平流对双流机场雷暴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20 0 0年秋季 9月 19日午后及午夜前夕双流机场暴发了两次由冷平流引发的雷暴。本文试图通过对这两次雷暴过程的特征 ,总结积累经验 ,提高雷暴预报准确率。
二、弱冷平流对双流机场雷暴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弱冷平流对双流机场雷暴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双流机场雷暴天气特征及天气形势分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资料选取与计算方法 |
2.1 资料选取 |
2.2 主要计算方法 |
2.2.1 锋生函数 |
2.2.2 温度平流 |
3 双流机场雷暴天气时空特征 |
3.1 年变化特征 |
3.2 季节变化特征 |
3.3 日变化特征 |
3.4 其他特征 |
4 雷暴天气的分类方法 |
5 各类雷暴的天气特征 |
5.1 冷平流强迫类雷暴的特征 |
5.1.1 环流特征 |
5.1.2 天气系统配置及探空特征 |
5.1.3 雷达回波特征 |
5.2 暖平流强迫类雷暴的特征 |
5.2.1 环流特征 |
5.2.2 天气系统配置及探空特征 |
5.2.3 雷达回波特征 |
5.3 斜压锋生类雷暴的特征 |
5.3.1 环流特征 |
5.3.2 天气系统配置及探空特征 |
5.3.3 雷达回波特征 |
5.4 弱平流类雷暴的特征 |
5.4.1 环流特征 |
5.4.2 天气系统配置及探空特征 |
5.4.3 雷达回波特征 |
6 结论与讨论 |
(2)双流机场雷暴天气特征及影响因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进展 |
1.2.1 雷暴天气对航空业的威胁 |
1.2.2 雷暴天气分布特征研究 |
1.2.3 雷暴天气成因研究 |
1.2.4 雷暴天气预报研究 |
1.3 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简介 |
2.1 数据资料 |
2.1.1 雷暴天气观测资料 |
2.1.2 欧洲中心再分析资料 |
2.1.3 多普勒雷达产品资料 |
2.1.4 MICAPS常规气象资料 |
2.2 研究方法 |
2.2.1 锋生函数的计算 |
2.2.2 温度平流的计算 |
2.2.3 相关系数的计算 |
2.2.4 多元回归方程的建立 |
2.2.5 影响因子的检验方法 |
第三章 双流机场雷暴天气的时空特征 |
3.1 雷暴的年变化特征 |
3.2 雷暴的季节变化特征 |
3.3 雷暴的日变化特征 |
3.4 雷暴的其它特征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双流机场雷暴天气分类及特征分析 |
4.1 雷暴的分类标准 |
4.2 各类雷暴的天气特征 |
4.2.1 冷平流强迫类 |
4.2.2 暖平流强迫类 |
4.2.3 斜压锋生类 |
4.2.4 弱平流类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双流机场雷暴影响因子及预警模型研究 |
5.1 影响因子的筛选 |
5.1.1 物理量因子 |
5.1.2 雷达因子 |
5.2 影响因子的指标计算 |
5.3 多元回归预报方程的建立 |
5.4 预报方程的检验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工作创新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
致谢 |
(3)基于地基微波辐射计资料对成都双流机场两次雷雨过程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过程概况和天气形势 |
2 资料与方法 |
2.1 所用资料 |
2.2 计算方法 |
3 个例研究 |
3.1 相对湿度和综合水汽含量演变特征 |
3.2 云中液态水含量演变特征 |
3.3 不稳定特征 |
4 结论 |
(4)昆明地区混合雾的生消机理与演变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设备资料与处理方法 |
2.1 资料与设备介绍 |
2.2 方法介绍 |
第三章 昆明地区混合雾生消演变特征 |
3.1 昆明气候特征与雾天类型 |
3.1.1 气候特征 |
3.1.2 雾的类型 |
3.2 锋面-辐射雾演变特征 |
3.2.1 天气背景 |
3.2.2 生消演变过程及热力条件 |
3.2.3 生消演变水汽条件 |
3.2.4 生消演变动力条件 |
3.3 辐射-锋面雾演变特征 |
3.3.1 天气背景 |
3.3.2 生消演变过程及热力条件 |
3.3.3 生消演变水汽条件 |
3.3.4 生消演变动力条件 |
3.4 辐射雾与低云下压演变特征 |
3.4.1 天气背景 |
3.4.2 生消演变过程及热力条件 |
3.4.3 生消演变水汽条件 |
3.4.4 生消演变动力条件 |
3.5 小结 |
第四章 昆明地区混合雾的云雾雷达回波特征 |
4.1 辐射-锋面雾 |
4.2 平流-辐射雾 |
4.3 锋面雾 |
4.4 小结 |
第五章 不同地区雾的演变特征对比 |
5.1 成都地区雾过程演变特征 |
5.1.1 生消演变热力条件 |
5.1.2 生消演变水汽条件 |
5.1.3 生消演变动力条件 |
5.2 北京地区雾过程演变特征 |
5.2.1 生消演变热力条件 |
5.2.2 生消演变水汽条件 |
5.2.3 生消演变动力条件 |
5.3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6.1 主要结论 |
6.2 本文特色 |
6.3 本文不足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
致谢 |
(6)垂直能量螺旋度在双流机场雷暴预报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垂直能量螺旋度的概念 |
2 垂直能量螺旋度在双流机场雷暴预报中的应用 |
2.1 雷暴天气过程概述 |
2.2 大尺度背景 |
2.3 对流有效位能和垂直速度 |
2.4 垂直螺旋度 |
2.5 垂直能量螺旋度 |
3垂直能量螺旋度的适用性分析 |
(7)南京冬季雨雾过程的环流分析与宏微观物理过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雾的气候背景研究 |
1.2.2 雨雾的研究 |
1.2.3 雾的观测研究 |
1.2.4 雾的数值模拟研究 |
1.3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1.5 章节安排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资料、方法及模式简介 |
2.1 资料简介 |
2.1.1 南京雨雾综合监测数据 |
2.1.2 其他资料 |
2.2 AO和ENSO简介 |
2.3 方法简介 |
2.3.1 相关系数 |
2.3.2 经验正交函数EOF |
2.3.3 大气可降水量(垂直水汽积分)的计算 |
2.4 模式简介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2007年12月南京大雾频发的气候与天气尺度特征研究 |
3.1 2007年12月南京雾日及气象要素分布 |
3.2 2007年12月的气候背景分析 |
3.3 2007年12月天气尺度的水汽输送特征 |
3.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2007年12月南京六次雨雾过程宏、微观结构演变特征 |
4.1 2007年12月南京六次雨雾过程及气象要素分布 |
4.1.1 雨雾过程 |
4.1.2 雨雾环流形势分析 |
4.1.3 雨雾过程中地面温、湿、风的变化 |
4.2 大气的垂直结构 |
4.2.1 温湿结构 |
4.2.2 风场分析 |
4.3 雨雾的微物理过程分析 |
4.4 27日雨雾过程的雷达回波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2007年12月27日南京雨雾过程数值模拟研究 |
5.1 模式设置 |
5.2 模拟结果分析 |
5.2.1 单站气象要素模拟结果对比 |
5.2.2 雾的水平分布 |
5.2.3 雾的垂直结构 |
5.3 成因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附图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主要结论、创新点及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研究展望 |
参加学术活动和论文发表情况 |
致谢 |
(8)九黄机场侧风分布特征及其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高原机场的风场分布规律研究概述 |
1.2.2 机场低空风场及低空侧风研究概况 |
1.2.3 低空风场的探测技术研究概述 |
1.2.4 大气湍流和风场的数值模拟研究概述 |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4 论文的内容和创新性 |
第二章 九黄机场的航空气候特征 |
2.1 九黄机场的大气环流特征 |
2.1.1 对流层中层平均环流特征 |
2.1.2 高空急流 |
2.2 影响九黄机场的重要天气系统 |
2.2.1 高原低涡 |
2.2.2 切变线和辐合线 |
2.2.3 高空槽 |
2.2.4 锋面 |
2.3 九黄机场影响飞行的天气 |
2.3.1 降雪和降水 |
2.3.2 雷暴 |
2.3.3 大雾 |
2.3.4 低云 |
2.3.5 大风 |
2.3.6 顺风超标 |
2.3.7 乱流和侧风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九黄机场基本气象要素与低空风场分布特征 |
3.1 九黄机场基本气象要素特征 |
3.1.1 地面气温变化特征 |
3.1.2 海平面气压(QNH)变化特征 |
3.1.3 相对湿度变化特征 |
3.2 九黄机场低空风场特征 |
3.2.1 低空环流特征 |
3.2.2 低空风场风向、风速频率变化特征 |
3.2.3 低空风场季节变化特征 |
3.2.4 低空风场日变化特征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九黄机场侧风分布特征分析 |
4.1 风场数据来源及分析方法 |
4.2 九黄机场产生侧风的天气形势分析 |
4.3 九黄机场侧风年变化特征 |
4.3.1 不同角度侧风的年变化 |
4.3.2 不同风速范围侧风的年变化 |
4.4 九黄机场侧风的日变化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九黄机场 2006 年 1 月 2 日大侧风形成机制分析 |
5.1 侧风概况与环流形势 |
5.1.1 侧风天气过程概述 |
5.1.2 大尺度环流形势 |
5.2 模式实验方案及资料说明 |
5.3 模式模拟结果与实况的比较分析 |
5.4 侧风形成机制的数值模拟分析 |
5.4.1 大侧风期间地面流场的数值模拟 |
5.4.2 侧风形成的热力机制分析 |
5.4.3 侧风形成的动力机制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九黄机场复杂地形在大侧风形成中的作用 |
6.1 九黄机场地形特征模拟分析 |
6.2 九黄机场复杂地形在大侧风形成中的作用 |
6.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硕期间取得的成果 |
致谢 |
(10)弱冷平流对双流机场雷暴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雷暴过程概况极其特征 |
3 天气系统演变及其过程分析 |
4 第一次雷暴过程与第二次雷暴过程的对比分析 |
5 结论 |
四、弱冷平流对双流机场雷暴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双流机场雷暴天气特征及天气形势分类研究[J]. 李典南,许东蓓. 高原气象, 2021(05)
- [2]双流机场雷暴天气特征及影响因子研究[D]. 李典南.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2020
- [3]基于地基微波辐射计资料对成都双流机场两次雷雨过程的分析[J]. 宋静,傅文伶,周天煜. 沙漠与绿洲气象, 2020(02)
- [4]昆明地区混合雾的生消机理与演变特征研究[D]. 雷之雨.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2019(05)
- [5]第十届中国(珠海)航展气象保障服务技术探讨[A]. 唐忠莲. 第32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14 第五届气象服务发展论坛——气象服务与信息化, 2015
- [6]垂直能量螺旋度在双流机场雷暴预报中的应用[J]. 杨晶轶,何勇,李跃春. 内蒙古气象, 2014(04)
- [7]南京冬季雨雾过程的环流分析与宏微观物理过程研究[D]. 于华英.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14(07)
- [8]九黄机场侧风分布特征及其机理研究[D]. 廖晓春.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 2012(10)
- [9]天气在线产品在哈尔滨机场冷涡雷暴中的运用[J]. 赵凯,钟伟,郑丽杰. 气象水文海洋仪器, 2010(02)
- [10]弱冷平流对双流机场雷暴的影响[J]. 成永勤. 四川气象, 20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