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个奇异中子分布结构存在的判据(论文文献综述)
范克睿[1](2021)在《地下工程含水构造瞬变电磁波场变换与多分辨成像方法》文中提出经过“十三五”时期,我国已经成为隧道及地下工程建设规模最大、施工难度最高、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十四五”时期,我国又将布局兴建一批重大基础设施工程。当前与今后,在已经和即将修建的工程中,隧道与地下洞室施工建造的需求占比多、施工难度大、地质风险高;施工期间易发生突涌水等不良地质灾害,导致人员和设备的重大损失。因此,探测地下突涌水灾害源,预报前方可能发生的突涌水灾害是保障工程安全高效建造的关键问题,是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大需求,也是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的必然要求。瞬变电磁探测方法利用电磁感应的原理,有利于探测良导目标体,对地下水富集的区域响应敏感,是突涌水预报方法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瞬变电磁场由人工发出的短时脉冲激发,瞬变电磁观测信号来自于脉冲在地下介质中感应出的涡流。瞬变电磁场扩散迅速、变化快,难以从中提取含水构造的精确位置或边界轮廓。感应涡流在大地中随时间耗散,刻画含水构造形态的信号随时间而逐渐衰减,使得瞬变电磁响应信号有利于揭示富水区域的分布情况,但刻画含水构造形态的能力不足。因此,提高瞬变电磁法对含水构造的探测分辨能力一直是广大学者所关注的关键问题。为了进一步分离提取、突出放大与含水构造有关的探测信息,提高瞬变电磁探测的分辨能力,瞬变电磁波场变换理论利用数学变换对观测数据进行转换,改变了信号的形态,突出了与含水构造结构形态和边界轮廓有关的异常信息,是提高含水构造探测精度的优化解决方案,相关理论和方法研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和工程实用价值。对此,国内外已经开展了相应的研究,但并不完善:①瞬变电磁信号扩散迅速,不利于充分提取含水构造的结构与形态信息,亟需在波场变换中降低虚拟波场的传播速度,以减小虚拟波场的波长,提高虚拟波场对目标体的分辨能力。②从波场正变换的角度对波场变换性质规律的研究不深入,波场正反变换对信号的作用规律尚需进一步明确。③瞬变电磁响应信号善于感知水体内部电性分布,提取的虚拟波场善于刻画水体的外部形态,亟需取长补短形成一套含水构造探测成像的工程化方案。针对上述问题,采用数学推导、理论分析、数值计算与现场试验等方法,以突涌水灾害源的探测定位、分布圈定以及形态刻画问题为核心,重点开展了瞬变电磁虚拟波场降速方法、波场变换关系、瞬变电磁波场正反变换方法及其响应特征研究,形成了对含水构造定位分布和形态刻画的一套探测成像方法及实现流程并成功开展了现场试验验证。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及成果如下:(1)瞬变电磁虚拟波场降速方法和波场变换关系。从电磁场控制方程出发,给出了降低瞬变电磁虚拟波场速度的方法。通过数学推导建立了速度变化的虚拟波场和时间域电磁场间的波场变换关系。通过理论分析,研究并总结了波场变换关系的主要性质和对信号的作用效果,明确了控制虚拟波场传播速度的关键参数,并回答了如何实现对虚拟波场的降速处理。(2)瞬变电磁波场正变换方法及响应特征。通过数学推导,建立了从虚拟波场到瞬变电磁信号的波场变换关系式。通过理论分析,总结了波场正变换对信号的作用规律。从变换的积分表达式出发,采用了三步最优化的思路,研究并给出了波场正变换过程中参数的取值范围和取值方法。通过分析波场正变换响应,总结了其特征规律,认识到了波场正变换结果与虚拟波场子波波形、频率的无关性,明确了虚拟波场的速度快慢对波场正变换结果的影响;最终从波场正变换的角度证明了降低虚拟波场速度能够提高瞬变电磁探测的分辨能力。(3)基于虚拟波场降速的瞬变电磁波场反变换方法与响应特征。针对波场反变换具有不适定性的问题,从变换的积分表达式出发,采用了三步最优化的思路,研究了虚拟波场提取时参数的取值范围和取值方法,在保证精度的条件下缩小了波场变换核函数积分的区间长度,提高了反变换的精度和效率。研究并印证了降低虚拟波场速度对改善虚拟波场提取精度的影响和作用,实现了通过降低虚拟波场速度来提高瞬变电磁探测分辨能力的理论设想。(4)基于瞬变电磁虚拟波场提取的含水构造成像方法。针对瞬变电磁信号和所提取的虚拟波场,融合了全域视电阻率和波恩近似成像两种方法,使得瞬变电磁信号与虚拟波场相互扬长避短,形成了一套针对地下工程含水构造探测成像的成像方法与数据处理流程。(5)在上述研究基础上,在陕西省引汉济渭工程和甘肃省魏家地煤矿开展了现场试验,探测结果与揭露的实际地质情况基本一致,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金程[2](2021)在《电气化铁路低频振荡稳定性和抑制措施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我国铁路枢纽段内频繁出现低频振荡的问题,严重影响了列车与牵引供电系统正常运行,危害到相关电力设备的安全。针对以上问题,本文以CRH5型动车组为对象,从电气化铁路的稳定性方面深入分析,提出了一种改进禁区的稳定性判据,在此基础上采用自抗扰控制器优化STATCOM装置,从网侧抑制牵引供电系统低频振荡,并通过粒子群算法与改进禁区判据优化了装置的控制参数。首先,研究了车网耦合系统的拓扑结构与功能。利用阻抗法计算了牵引供电系统的总阻抗,依据结果建立牵引网侧小信号阻抗模型;在dq坐标系下对CRH5型号动车组进行数学建模分析,建立了机车侧小信号导纳模型,为车网耦合系统的稳定性理论分析提供了基础。同时基于Matlab/Simulink搭建了车网耦合系统时域仿真模型,复现了铁路低频振荡现象,作为本文理论研究的验证手段。其次,为了重点解决车网耦合系统稳定性分析的保守性难题,根据Nyquist判据缩小了判据的禁区范围,结合盖尔圆定理以及回比矩阵的变式提出了一种改进禁区稳定判据。该判据具有保守性小、快速判断系统稳定性的优点,能够依据端口测量阻抗矩阵进行稳定性判别。通过建立的小信号模型与不同判据的稳定性辨识结果比较,验证了提出判据的可靠性与先进性。然后,为了对铁路低频振荡现象进行抑制,设计了一种基于自抗扰控制器以及STATCOM装置的振荡抑制方案。针对STATCOM装置变流器控制中PID控制器抗扰性的不足,采用自抗扰控制器替代电压外环中的PI环节,提升了系统稳定性以及鲁棒性。通过改进禁区判据与仿真模型分析了该装置对车网耦合系统稳定性的改善效果。最后,采用粒子群算法与改进禁区稳定判据优化了STATCOM装置中的控制参数,提升了振荡抑制效果。以改进禁区判据作为粒子群算法的目标函数,结合基于STATCOM装置的车网耦合系统小信号模型,通过算法获得了两组优化控制参数;比较两组参数值的耦合系统改进禁区判据曲线,获得了最终的STATCOM优化控制参数。通过仿真验证了优化参数对STATCOM装置抑制作用的提升。
李建[3](2021)在《铁基超导体中新奇电子态的核磁共振(NMR)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对电子-电子关联效应的理解是现代凝聚态物理的核心问题和主要任务。伴随电子关联而来的多种自由度间错综复杂的耦合可导致丰富的竞争或合作的有序态,形成复杂多变的相图。本论文以系列铁基超导体作为研究对象,利用脉冲核磁共振(NMR)技术来揭示和研究关联金属体系中出现的新奇物态,并分析了其可能对应的物理模型。首先作为结构最简单的铁基超导体,铁硒(FeSe)展现出了另类的相图演化,其中反常的电子向列序引发大量的研究且至今仍存在不少疑问。为此,我们对FeSe单晶开展了细致的NMR研究。我们合成了高丰度(98%)同位素57Fe的FeSe单晶样品,并首次同时测量了 57Fe与77Se的NMR谱图及自旋-晶格弛豫率。我们发现77Se与57Fe的奈特位移具有明显不同的温度依赖,在向列相中二者的奈特位移及自旋-晶格弛豫率的各向异性随温度的演化也不同。分析可知57Fe原子核可以直接反映Fe位的局域轨道构型,而77Se更多的受到3dxz,3dyz轨道态的影响。我们的实验揭示了 1.除了3ddxz,3dyz轨道的退简并,3dxy轨道在向列序中也发生了重构;2.FeSe具有洪特耦合诱导的轨道选择的电子关联,3dxy轨道的电子态在向列相中随着降温发生非相干到相干的渡越;3.非平庸的自旋-轨道耦合(SOC)效应导致FeSe的向列相中存在不小的局域自旋磁化率各向异性。这些结果表明FeSe中的电子向列相是一个自旋轨道纠缠的电子态,其中不同轨道的电子表现出不同的关联性并随着体系温度变化而出现相干-非相干之间的渡越。FeSe单晶在静水压下演化出了丰富难懂的相图且其超导转变相对于常压可被提高~4倍。另外,其中多种电子型有序间的竞争或合作效应一直是理论与实验关注的焦点,且不同实验手段的测量结果仍存在一些分歧。为此,我们对高丰度57Fe的FeSe单晶样品进行了低压范围内(pmax~2.1 GPa)细致的变压NMR研究。通过比对77Se与57Fe的NMR谱线随静水压的演化我们揭示了长期被遗落的低压下的磁有序预相变过程,而其超导转变与低温低能自旋涨落随静水压的演化表明超导配对机制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另外,基于NMR实验证据,FeSe的电子态随静水压变化也会发生非平庸与磁有序相关的渡越,其中高压下的电子向列序就与FeAs类的具有显着自旋涨落及低温磁有序的向列序相类似。这些结果有助于进一步理解铁基超导体丰富电子性质的起源,并提供了建立统一的物理图像的视角。FeSe及其衍生类材料体系的超导转变具有高度可调性,而常压下FeSe单晶的超导态本身也具有许多非常规的奇异特性。之前的NMR研究由于射频加热效应未能对FeSe单晶的超导态进行完备的表征。为此,我们首次合成了高丰度(50%)同位素77Se的FeSe单晶样品并采用极低功率的射频脉冲对其超导态进行了系统的规避了射频加热效应的NMR测量。我们在所有外场取向下都观测到了与电子自旋磁化率相关的Knight位移的下降,这排除了手征p-波超导配对的可能性。此外,我们在FeSe超导态的磁通晶格中发现了大量的剩余态密度及极度的NMR谱线展宽,这些结果表明FeSe超导态的磁通晶格中出现了十分反常的束缚态。这些实验现象可能与FeSe超导配对处于Bardeen-Cooper-Schrieffer超流机制与Bose-Einstein凝聚(BCS-BEC)渡越区的特征相关,但仍需进一步的理论与实验研究。这些改进的NMR结果为相关理论模型提供了重要的限定及参考。铁基超导体的准二维特征使其十分易于解离、撕薄、插层和形成复杂的共生结构。我们利用NMR的位置选择性对复杂异质结构铁基超导体Ba2Ti2Fe2As4O不同层的物理性质进行了细致的研究。经过系统的角度依赖的NMR谱的测量,我们将之前一直未能确定的发生于~125 K之下的电子相变确认为[Ti2As2O]层中的二维特征的轨道玻璃态。另外,借助NMR的超高分辨率我们首次在该体系中揭示了更低温度下的轨道有序转变及其伴随的结构畸变。类似于电子向列相,其在低温下也出现了相互正交的有序畴区。我们在[Fe2As2]层中还观测到了磁有序与超导的共存。总之,该体系中出现的丰富的电子态使其可作为探索轨道调控及异质结构铁基超导体层间耦合作用物理性质的平台。更多的微观机理仍需大量的理论与实验上的努力。我们也初步的研究了重空穴掺杂的铁基超导体CsFe2As2中Fe位的NMR信号。相关实验证据表明该体系中存在明显的轨道选择的电子关联性以及可能的电子向列序或短程磁有序。另外,我们对系列低超导转变温度的FeSe单晶样品进行了系统的NMR表征。我们发现FeSe单晶的超导态正相关于低温下浮现的强的低能自旋涨落,而其与电子向列序似乎关系不大。这些研究对于厘清FeSe中电子态的本征行为以及主导各电子型有序的关键物理机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杨耀荣[4](2021)在《托卡马克中离子鱼骨模和反剪切阿尔芬本征模混杂模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nternational Thermonuclear Experimental Reactor,ITER)和中国聚变工程试验堆(China Fusion Engineering Test Reactor,CFETR)都需要实现等离子体的自持加热,其中氘和氚聚变反应会产生3.5 MeV的α粒子,这些α粒子可能激发频率范围为10 Hz-109Hz的各种不稳定性,而这些不稳定性反过来又会增强α粒子的输运,导致自持加热效率降低,甚至造成装置第一壁和偏滤器靶板热负荷过大而损坏。此外,一些辅助加热如中性束注入和离子回旋共振加热等也会产生大量的高能量粒子。因而,研究高能量粒子激发的不稳定性是非常重要的。本文主要就是采用基于动理学-磁流体混杂物理模型的程序NIMROD和M3D-K对两个重要的高能量粒子相关的不稳定性(离子鱼骨模和反剪切阿尔芬本征模(Reversed Shear Alfven Eigenmode,RSAE))进行了模拟研究。首先,我们采用NIMROD程序对HL-2A装置上电阻内扭曲模和鱼骨模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目的是更好地理解实验上ECRH对鱼骨模的稳定作用。我们重点研究了电阻对于内扭曲模和鱼骨模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当磁雷诺数S≤105时,内扭曲模和鱼骨模的增长率随着S的增大而降低并满足定标关系γ∝S-1/3,而当S>105时,其增长率基本不随S的增大而变化。鱼骨模的频率随着S的增大先增大后几乎保持不变。此外,还通过扫描高能量离子beta份额和截止速度vcutoff详细地分析了高能量离子对于鱼骨模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随着βfroc的增加,m/n=1/1模式从一个内扭曲模逐渐转变为一个鱼骨模,并且高能量离子对内扭曲模具有致稳作用。除了高能量离子对于内扭曲模的稳定作用没有在解析结果中体现出来之外,模拟与理论解析的结果都基本一致。此外,鱼骨模的增长率和频率都与vcutoff几乎是一个线性的关系。然后,我们采用M3D-K程序模拟了 HL-2A装置上的下扫频RSAE,其中平衡剖面和关键的一些模拟参数都来自于HL-2A中的实验数据。这一部分内容的目的是通过数值模拟来鉴别关于下扫频RSAE主要的三种理论。我们通过上下平移安全因子q剖面而保持其形状不变扫描了其最小值qmin。随着qmin的降低,RSAE的频率先减小,并在qmin=m/n时达到最小值,然后就跟常见的RSAE一样开始频率上扫。模拟得到的下扫频RSAE的模结构是高度局域在qmin附近的,故不支持认为下扫频RSAE是地狱阿尔芬本征模(Infernal Alfven Eigenmode,IAE)的理论。模式频率和模结构的模拟结果都与HL-2A实验的发现是一致的。对于相同的|qmin-m/n|,下扫频RSAE的增长率小于上扫频RSAE,并且激发下扫频RSAE的高能量离子的beta阈值更大。这或许是全世界范围内的托卡马克和仿星器中很少发现下扫频RSAE的原因,并且这也与认为下扫频RSAE是准模的理论所预言的一致。由于M3D-K中并没有包含背景等离子体的有限拉莫半径效应,因此模拟结果表明热离子的有限拉莫半径效应并不是下扫频RSAE存在所必需的。然后我们还通过扫描高能量离子的βfrac,ρh/a和v0/vA0三个参数详细地研究了其对于RSAE的影响,并探究了高能量离子解稳RSAE的物理机制等。本文最后研究了高能量离子和RSAE之间的非线性共振。我们选择线性增长率相对较小的n=3,qmin=1.06的模式和线性增长率相对较大的n=3,qmin=1的模式作为研究的对象,通过对高能量离子能量扰动分布(δE)的详细分析确定了波粒之间的整数共振和分数共振。对于n=3,qmin=1.06的模式,不管是在线性阶段还是在非线性阶段,整数共振都是主导的,在非线性阶段并没有发现明显的波粒分数共振现象。对于n=3,qmin=1的模式,其频率在非线性阶段向上和向下啁啾,并在非线性阶段后期频率的上分支是主导的。高能量离子能量扰动分布的隆起部分(clump)和凹下部分(hole)分别对应于频率的上下分支。在频率逐渐分两支扫描的过程中,δE的clump和hole对应地向相反方向移动并最终彼此分离。我们挑选出能量增加较大的离子并统计它们的p值的分布(p=(3ωΦ-ωhigh)/ωθ),其中ωhigh是频率的上分支。结果发现E/E0>0.5的离子的P值高度局域在2.5附近。同时,能量减少较大的离子的特征频率主要满足3ωΦ-2.5ωθ=ωlow即也发现了分数共振,这里的ωlow是模式的低频分支。我们认为是RSAE与高能量离子的非线性共振导致了反弹分量p是一个半整数,并且非线性分量p’=l=1。这些结果为最近提出的波粒非线性共振理论提供了新的证据。
吕维维[5](2020)在《AUV惯性基初始对准及组合导航信息融合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自主水下航行器(AUV)作为探测、开发和利用海洋的高效率水下工作平台,在军事上和民用上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复杂海洋环境中,精确和可靠的导航定位作为AUV准确抵达作业点和安全返回的关键技术,是评判AUV发展成熟度和工程实用化的标准之一。本文以AUV惯性基初始对准及组合导航信息融合为主题,主要围绕AUV多源导航系统建模,动基座自对准,动基座传递对准,大失准角下快速对准,组合导航系统信息融合开展相关研究。论文主要内容如下:1.针对AUV组合导航系统在水下环境工作时系统模型建立和系统可观测性分析问题,研究了AUV多源导航传感器误差建模和导航系统可观测度分析方法。分析AUV各导航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误差来源,建立导航传感器的误差模型。研究组合导航系统的PWCS可观测性分析方法和SVD的可观测度分析方法。分析AUV在不同运动轨迹和机动方式下组合导航系统的可观测性和可观测度。2.针对AUV在不同初始条件下的自对准问题,研究了AUV动基座自对准方法。分析了解析式对准方法和双矢量对准方法的基本原理,并进行了仿真验证。为解决AUV纬度未知下的对准问题,提出利用三个不同时刻的重力矢量进行对准,推导了三矢量对准的基本原理。为避免重力矢量运算时出现共线向量,设计了一种自适应滤波器有效去除加速度计随机噪声。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完成纬度未知下的对准并估计出纬度值,对准精度可达惯性器件的对准极限精度。3.针对AUV动基座传递对准问题,提出了具有时间延迟补偿的AUV传递对准方法和复杂动态环境下的AUV传递对准方法。分析时间延迟对传递对准的影响,推导和分析了H∞滤波理论和鲁棒机制,提出一种具有时间延迟补偿的自适应H∞滤波方法,其鲁棒因子可根据外部环境自适应调整,有效提高传递对准精度和鲁棒性。为解决复杂动态环境下AUV传递对准问题,分析了滤波发散原因和优化策略,提出一种改进的自适应补偿H∞滤波方法,有效抑制复杂环境下滤波发散,该方法鲁棒因子可根据外部环境动态调整,并且加入收敛判据后可提高系统反应速度。试验结果表明,上述两种方法可分别提高具有时间延迟和复杂动态环境下的传递对准性能。4.为解决AUV在不确定外界干扰环境下的大失准角初始对准问题,研究了AUV非线性鲁棒初始对准技术。提出了一种自适应UT-H∞滤波方法,该方法结合UKF技术和H∞滤波以增强非线性系统的鲁棒性。为了克服时变和不确定外部干扰,该方法可根据环境变化动态调整鲁棒因子大小,从而平衡系统的滤波精度和鲁棒性。考虑到AUV垂直下潜等大机动运动状态,研究了克服姿态解算奇异性的双欧拉全姿态解算方法。详细推导了正、反欧拉角微分方程,建立了正、反欧拉角转换公式。试验结果表明,基于自适应UT-H∞滤波器的初始对准方法和双欧拉全姿态解算方法能够在具有不确定干扰的大失准角情形下有效提高初始对准精度和鲁棒性,并且克服了姿态解算的奇异性。5.为实现AUV在水下环境中高精度和高可靠性的导航,研究了AUV组合导航系统信息融合方法。设计了一种自适应联邦交互式多模型信息融合系统,该系统结合自适应联邦滤波和交互式多模型算法提高AUV在复杂水下环境中的导航性能。当子系统性能发生变化时,系统的信息分配系数可依据子系统情况自适应调整。同时该系统为每个子系统设计多个不同模型,当外界干扰改变时,描述每个子系统的模型可以实时切换。基于该融合系统结构,以SINS为主要导航系统并结合辅助导航传感器建立了AUV组合导航系统模型。组合导航半物理试验表明,设计的自适应联邦交互式多模型信息融合系统能够有效提高复杂干扰环境下组合导航的精度和可靠性。
陶锴[6](2020)在《基于声发射的含水岩土安全监测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基础设施建设自二十世纪以来呈现井喷式上升,建设规模的增加为结构稳定性和安全性带来了挑战,岩土工程安全监测已成为关乎国民生命财产的重要议题。含水量的增加会导致岩体抗压抗剪强度降低,削弱结构的稳定性,进而造成矿井坍塌、大坝溃堤等安全事故。由于水对岩体结构的软化作用,渗水失稳已成为当前工程事故的重要因素,对岩体结构开展含水率实时监测、损伤等级评估和灾害预警工作对保障工程进展和人民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声发射技术为手段,针对含水岩土工程中水分对结构损伤和声发射的影响、监测数据建模处理、含水率识别以及损伤评估等问题开展研究,全文的主要内容如下:对水分-声发射-损伤等级三者的关联影响进行探讨,采用有限元仿真和单轴压缩激发声发射,利用声发射信号时域观测、功率谱分析、高阶谱分析、参数分析和谱采样分析等方法,总结了不同含水率状态下的声发射时频域特征,从数值模拟和宏观实验角度验证水分对岩石声发射的抑制作用。为了刻画水分对岩石损伤等级的影响,对不同含水率样本受压裂纹进行计算机断层扫描,通过二值像素分析量化损伤等级。利用联通域扫描和图像细化方法获得裂纹形态学指标,采用综合损伤指标量化不同含水率样本的断层扫描图像,通过定量分析得到水分对损伤的影响作用。为完成监测信号的建模处理,首先模拟人脑记忆与遗忘机理,将监测数据存储系统划分为短时记忆存储区和长时记忆存储区,利用门限值控制完成噪声数据的“遗忘”和有效监测数据的“记忆”。为了完成监测数据的序列存储,提出信号简谱化模型,利用音乐谱线完成监测信号包络采样,将人耳不可感知的损伤信号折换为具有可听属性的损伤音乐指标。开展多类型损伤信号乐谱化处理实验,在结合长短时记忆网络的损伤类型识别实验中验证了此种方法对信号特征保留的功能。为了完成失效传感器数据恢复,将简谱化模型与卡尔曼算法结合,以失效前的极值和近邻传感器数据为基础完成遗失数据的拟合重建。基于环境因素作用下的参数波动规律和聚类分析提出参数两步选择法,实现声发射参数的择优筛选,给后继模式识别任务实现数据指标的科学选取。从算法对比中可以看出,虽然两步参数选择法的时间消耗较大,但选择出的参数在模式识别中表现更好。为完成岩石含水率在线监测,基于模糊数学原理提出含水率模糊识别方法。利用声发射参数的统计规律,通过计算参数公差得到重要性排序,并基于此排序规划判断矩阵,得到具有环境自适应功能的权重向量。以Softmax函数对每一种含水率的输出向量为依据构建隶属度矩阵,并把自适应权重向量和隶属度矩阵的模糊计算值作为含水率识别结果。设计了砂岩-沙土层叠结构,利用有限元仿真模拟了水在此结构中渗流过程的压强分布。设计了传感器部署机械结构和声发射数据采集系统,实验中含水率模糊识别结果与真实含水率分布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开展不同颜色光引导的脑电信号采集实验,通过分析Beta波成分确定对人体专注度的影响,最终确定了适宜人体专注度的报警光颜色序列。为充分利用声发射参数信息完成损伤评估,综合可靠性理论、信息熵理论、因果推理理论等对环境因素和损伤结果的逻辑关联开展不确定性推导,提出包含参数间相关性信息的时域特征波和描述损伤出现置信度的损伤信息熵向量。基于岩石损伤力学和概率统计知识提出疲劳度指标,在不同含水损伤评估实验中验证了此指标对含水损伤样本的敏感性。基于贝叶斯理论提出溯源度指标,通过信号到达时间参数完成损伤区域的概率定位。
张洁[7](2020)在《CFETR中弹丸深度加料及其对氚燃烧率的影响》文中提出实现氚自持是中国聚变工程试验堆(CFETR)的核心目标之一,为了实现氚自持,CFETR的设计要求氚燃烧率大于3%,同时要确保1GW的聚变输出功率。本文应用OMFIT框架下的集成模拟工作流STEP评估了为同时达到上述两个目标,所需的弹丸加料参数。为此,需要基于弹丸消融和沉积物理模型准确计算弹丸的消融率和沉积剖面。本文基于Parks发展的最新消融模型给出的消融率定标率计算弹丸消融率,并对其进行了改进,包含了磁场对消融率的影响。模型预测CFETR的强磁场环境能大大降低弹丸消融率,增大穿透深度。本文发展了面源沉积模型,解决了现在通用的点源沉积模型在切向注入时的奇异性问题,并将模型推广到了任意注入角度的一般情形,从而适合计算任意弹丸注入位形下的沉积密度剖面。基于Parks等人计算消融云横跨磁场漂移距离的1维压力弛豫的拉格朗日流体模型,本文发展了更适合实时预测的0.5维约化跨场漂移模型。模型预测结果和DⅢ-D实验中的弹丸沉积剖面能够较好符合。对CFETR等离子体中弹丸注入位置的扫描结果表明,HFS中平面注入弹丸对实现深度加料最为有利。将面源沉积模型和0.5维约化跨场漂移模型应用在弹丸消融、沉积程序PAM中,并耦合进了集成模拟工作流STEP中,为输运程序提供粒子源项。应用该工作流评估了 CFETR等离子体中为实现1GW聚变功率、3%氚燃烧率所需的弹丸加料参数。模拟结果指出,若采用具有100μm厚碳包壳的1:1均匀混合弹丸,从HFS中平面注入时,需要的速度约为850 m/s。考虑到包壳增强了弹丸强度,预计上述速度不难达到。如果采用中心是氚、外面是氘、包壳是铍或碳的夹心弹丸,预计可以进一步放松对上述速度的要求。本文的模拟结果指出,为尽可能提高氚燃烧率,最优的弹丸加料方案为,从HFS中平面,采用上述特殊设计的包壳夹心弹丸,以尽可能高的速度进行注入。本文工作从提高氚燃烧率角度,为未来聚变堆中弹丸加料系统的设计提供了重要参考。
金国钧[8](2019)在《凝凝聚体中的拓扑量子态》文中研究表明探寻拓扑上非平庸的凝聚体物质状态,特别是其电子结构和输运性质,是当前凝聚体物理学领域非常重要的前沿研究方向。本文讨论的大多数主题都与电子波函数的拓扑性质有关。全文除简短的引言外,包括拓扑量子现象、各种拓扑相、拓扑性准粒子的异常输运性质、拓扑性集体激发和耦合激发,以及继续发展的拓扑量子态研究五个章节。这些章节着重反映拓扑量子态研究的各个侧面,汇总起来方可以凸显凝聚体中拓扑量子态的全貌。
吴屈[9](2019)在《基于一步法确定论程序的核数据敏感性与不确定度分析》文中指出随着计算方法与程序的不断发展,未来堆芯物理计算不确定度的主要来源为核数据的不确定度。传统的两步法堆芯分析方法并不能满足新概念核能系统高保真度与高安全性的要求,在核数据的敏感性与不确定度(S&U)分析中引入的模型近似较多,过程繁琐。目前,2-D/1-D耦合方法兼具高保真与高精度特点,成为全堆芯一步法计算的主流方法。为满足新型核能系统的安全性分析要求,有必要研究高保真一步法确定论程序的不确定度分析功能。因此,本文基于先进的2-D/1-D输运程序开展相关的核数据S&U分析与多群核数据优化方法研究。首先,研究了2-D/1-D耦合方法中的共轭输运理论。针对微扰理论在2-D/1-D耦合方法上的适用性问题,将数学共轭与物理共轭理论应用于2-D/1-D输运求解器中,得到三种不同的共轭通量,并比较了三种不同共轭通量的特点与用于敏感性系数计算中的差异。另外,本文将求解的共轭通量运用于动态参数计算、临界硼浓度搜索等,验证了共轭中子通量求解的正确性,为S&U分析方法研究奠定基础。其次,基于传统微扰理论,研究了2-D/1-D耦合模型中本征值S&U分析方法。相较于传统的两步法程序,可直接获得本征值对核数据的敏感性。结合了新的适用于程序能群结构的协方差数据,得到了多群核数据引入的不确定度。再次,结合广义微扰理论与基于减秩模型的正向敏感性分析理论,研究了2-D/1-D耦合模型中广义敏感性与燃耗计算不确定度分析方法。基于广义微扰理论,提出了利用粗网有限差分求解广义固定源方程的算法,取得良好的加速效果。利用基于减秩模型的正向敏感性分析方法,解决了广义微扰理论应用于2-D/1-D耦合方法中的诸多障碍,并运用于多响应广义敏感性分析与燃耗不确定度分析中。最后,研究了2-D/1-D耦合模型多群核数据优化方法。使用广义线性最小二乘法与随机抽样法,解决部分多群核数据计算精度差的问题。广义线性最小二乘法针对基于本征值作为测量值的核数据优化问题,随机抽样法针对基于多响应作为测量值的核数据优化问题。数值验证表明,两种方法都改善了多群数据库精度。本文根据上述研究内容,在2-D/1-D输运程序KYCORE的基础上,开发了高保真一步法S&U分析程序KYADJ。数值验证表明,KYADJ具有比较完善的S&U分析体系与高精度的S&U分析结果。在此基础上开发了多群核数据优化功能,有利于推动2-D/1-D输运程序的工程化应用。
刘欣[10](2019)在《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计量研究》文中认为有关科技精英的研究是科学技术史和科学社会学交叉研究的议题之一,随着中国近现代科技的发展,中国科技精英的规模逐渐扩大,有关中国科技精英的研究也随之增多,但从学科角度进行科技精英的研究相对偏少;物理学是推动自然科学和现代技术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整个自然科学学科体系中占有较高地位,同时与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密切关联,是20世纪以来对中国影响较大的学科之一;中国物理学院士是物理学精英的代表,探讨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路径的问题,不仅有助于丰富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结构和发展趋势的认识,而且有助于为中国科技精英的成长和培养提供相关借鉴;基于此,本文围绕“中国物理学院士的成长路径”这一问题,按照“变量——特征——要素——路径”的研究思路,引入计量分析的研究方法,对中国物理学院士这一群体进行了多角度的计量研究,文章主体由以下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第一章)以“院士制度”在中国的发展史为线索,通过对1948年国民政府中央研究院和国立北平研究院推选产生中国第一届物理学院士,1955年和1957年遴选出新中国成立后的前两届物理学学部委员、1980年和1991年增补的物理学学部委员、1993年后推选产生的中国科学院物理学院士、1994年后的中国科学院外籍物理学院士和中国工程院物理学院士,及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华裔物理学院士的搜集整理,筛选出319位中国物理学院士,构成本次计量研究的样本来源。第二部分(第二至九章)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进行计量研究。首先,以基本情况、教育经历、归国工作,学科分布、获得国内外重大科技奖励等情况为变量,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总体特征进行了计量分析;其次,按照物理学的分支交叉学科分类,主要对中国理论物理学、凝聚态物理学、光学、高能物理学、原子核物理学这五个分支学科的院士群体特征分别进行了深入的计量分析,对其他一些分支交叉学科,诸如天体物理学、生物物理学、工程热物理、地球物理学、电子物理学、声学、物理力学和量子信息科技等领域的院士群体的典型特征进行了计量分析,分析内容主要包括不同学科物理学院士的年龄结构、学位结构、性别比例,在各研究领域的分布、发展趋势和师承关系等;再次,在对各分支交叉学科物理学院士的基本情况和研究领域计量分析的基础上,对不同学科间物理学院士的基本情况进行比较研究,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和代际演化进行趋势分析。第三部分(第十章)在第二部分计量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出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特征、研究领域和代际演化的趋势特征。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呈现整体老龄化问题严重,但近些年年轻化趋向较为明显,整体学历水平较高,同时本土培养物理学精英的能力增强,女性物理学院士占比较低但他们科技贡献突出,空间结构“集聚性”较强,但近些年这种“集聚性”逐渐被打破等特征;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研究领域呈现出,物理学科中交叉性较强的研究领域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应用性较强的研究领域产业化趋势明显,当代物理学的发展与科研实验设施的关系越发紧密等趋势特征;中国物理学院士的代际演化呈现出,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需求导向下的相关物理学科迅猛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物理学院士研究兴趣与国家政策支持相得益彰,21世纪以来物理学院士个体对从事学科发展的主导作用越来越大等趋势特征。第四部分(第十一章)通过分析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特征得出中国物理学院士的成长路径。宏观层面,社会时代发展大背景的影响一直存在,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导向要素有所减弱,国家科技管理制度的要素影响有所增强,中国传统文化对物理学院士成长潜移默化的影响;中观层面,物理学学科前沿发展需求的导向要素显着增强,空间结构“集聚性”的影响逐渐在减弱,师承关系的影响主要体现于学科延承方面;微观层面,性别差异对物理学家社会分层的影响很弱,年龄要素对物理学院士成长具有一定的影响,个人研究兴趣对物理学院士的成长影响增强;可见中国物理学院士受社会时代背景、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一直存在,受国家发展战略需求的导向影响有所减弱,而受物理学学科前沿发展和物理学家个人研究兴趣的导向逐渐增强,进而得出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社会分层总体符合科学“普遍主义”原则的结论。最后,在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发展展望中,提出须优化中国物理学院士年龄结构和培养跨学科物理科技人才,辩证看待中国物理学院士空间结构的“集聚性”和师承效应,发挥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研究优势弥补研究领域的不足,增加科研经费投入和完善科技奖励机制,不断加强国家对物理学的支持力度等建议,以促进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良性发展和推动我国从物理学大国发展为物理学强国。
二、一个奇异中子分布结构存在的判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一个奇异中子分布结构存在的判据(论文提纲范文)
(1)地下工程含水构造瞬变电磁波场变换与多分辨成像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瞬变电磁法探测突涌水灾害源的研究现状 |
1.2.2 瞬变电磁波场变换理论的研究现状 |
1.2.3 瞬变电磁探测成像方法的研究现状 |
1.3 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
1.4 主要研究内容、创新点和技术路线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4.3 创新点 |
第二章 瞬变电磁虚拟波场降速方法及其波场变换关系 |
2.1 基于对应关系的瞬变电磁虚拟波场降速方法 |
2.2 导电大地中时间域电磁场与虚拟波场间的波场变换关系 |
2.3 波场变换的主要性质规律 |
2.3.1 波场变换的主要性质 |
2.3.2 波场变换核函数的特征 |
2.3.3 虚拟波场波形对波场变换结果的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瞬变电磁波场正变换方法及其响应特征 |
3.1 瞬变电磁波场正变换方法与核函数特征 |
3.1.1 从虚拟波场到瞬变电磁响应信号的波场正变换 |
3.1.2 波场正变换核函数的特征 |
3.2 瞬变电磁波场正变换的数值实现方法 |
3.2.1 数值化方法 |
3.2.2 虚拟时间q的取值范围与数值离散方法 |
3.3 理想子波的波场正变换及其响应特征 |
3.3.1 波场正变换结果与子波波形的无关性 |
3.3.2 波场正变换结果与子波频率的无关性 |
3.3.3 虚拟波场到时对波场正变换结果的影响 |
3.3.4 伸缩参数α取值对波场正变换结果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虚拟波场降速的波场反变换方法及其响应特征 |
4.1 降低虚拟波速时波场反变换的数值实现方法 |
4.1.1 数值化方法 |
4.1.2 虚拟时间q的取值范围与数值离散方法 |
4.1.3 波场反变换方程的求解方法 |
4.2 降低虚拟波速前后波场反变换的响应特征对比 |
4.2.1 对电性界面的定位精度 |
4.2.2 对低阻目标层的分辨能力 |
4.3 典型地电断面的瞬变电磁虚拟波场提取及其响应特征 |
4.3.1 电性界面深度变化时的虚拟波场提取及响应特征 |
4.3.2 低阻层数目与厚度变化时的虚拟波场提取及响应特征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虚拟波场降速提取的含水构造成像方法 |
5.1 含水构造成像方法原理与数据处理流程 |
5.1.1 全域视电阻率定义的方法原理 |
5.1.2 瞬变电磁虚拟波场波恩近似成像的方法原理 |
5.1.3 含水构造探测成像方法与数据处理流程 |
5.2 典型含水构造的瞬变电磁虚拟波场降速提取及成像特征 |
5.2.1 富水断层破碎带 |
5.2.2 含水采空区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现场试验与验证 |
6.1 陕西省引汉济渭工程秦岭输水隧洞7号支洞工区主洞K68+932——K68+872段超前预报探测试验 |
6.1.1 工程地质条件概况 |
6.1.2 探测试验方案概述 |
6.1.3 数据处理与探测结果 |
6.1.4 开挖验证 |
6.2 甘肃魏家地煤矿北一采区探测试验 |
6.2.1 工程地质条件概况 |
6.2.2 探测试验方案概述 |
6.2.3 数据处理流程与探测结果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参与项目及所获奖励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2)电气化铁路低频振荡稳定性和抑制措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铁路低频振荡的类别以及产生机理 |
1.2.2 车网耦合系统稳定性分析方法 |
1.2.3 低频振荡抑制措施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2 车网耦合系统建模分析 |
2.1 网侧阻抗模型 |
2.1.1 电力网等效阻抗 |
2.1.2 牵引变电所等效阻抗 |
2.1.3 牵引供电网线路等效阻抗 |
2.2 车侧阻抗模型 |
2.2.1 电压同步系统(VSS) |
2.2.2 电流同步系统(CSS) |
2.2.3 电压控制器(DVC) |
2.2.4 电流控制器(ACC) |
2.3 车网耦合系统阻抗模型 |
2.4 低频振荡仿真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3 车网耦合系统稳定性分析 |
3.1 现有稳定性判据原理 |
3.1.1 广义Nyquist稳定判据 |
3.1.2 Middlebrook稳定性判据及禁区 |
3.1.3 其余稳定性判据 |
3.2 一种基于改进禁区的稳定性判据 |
3.3 基于改进禁区判据的系统稳定性分析 |
3.3.1 改进禁区判据与现有判据的比较 |
3.3.2 改进禁区判据的稳定性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基于ADRC以及STATCOM装置的低频振荡抑制方案 |
4.1 STATCOM装置抑制振荡工作原理 |
4.2 基于自抗扰控制技术的STATCOM电压外环设计 |
4.2.1 跟踪微分器(TD) |
4.2.2 非线性误差反馈控制律(NLSEF) |
4.2.3 扩张状态观测器(ESO) |
4.3 基于自抗扰控制器的STATCOM数学模型 |
4.3.1 STATCOM主电路 |
4.3.2 基于ADRC的电压外环 |
4.3.3 STATCOM电流内环以及整体模型 |
4.3.4 自抗扰控制器参数整定方法 |
4.4 抑制方案评估 |
4.4.1 系统稳定性分析 |
4.4.2 仿真建模及经济性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基于粒子群算法的STATCOM参数优化 |
5.1 粒子群算法基本原理 |
5.2 基于改进禁区判据的参数优化 |
5.3 仿真实验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铁基超导体中新奇电子态的核磁共振(NMR)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关联金属与铁基超导体 |
1.1 关联金属 |
1.1.1 从自由电子气到关联金属(“适度的自由更有趣”) |
1.1.2 从局域自旋链到关联金属(“让电子动,情况会很不一样”) |
1.1.3 局域轨道构型所扮演的作用以及自旋-轨道耦合效应 |
1.2 铁基超导体 |
1.2.1 铁基超导体的晶体结构,电子结构及相图演化 |
1.2.2 铁基超导体中电子系统物理性质的实验证据及指示 |
1.2.3 铁基超导体的超导特性 |
1.2.4 铁基超导体的理论模型 |
1.2.5 铁基超导体中悬而未决的问题及可能的研究方向 |
第2章 核磁偶/电四极矩共振的基本原理,实验方法及对关联金属体系的探测 |
2.1 核磁共振的基本原理 |
2.1.1 原子核的低能自由度与晶体中的核自旋系统(“来自原子核的信使”) |
2.1.2 原子核与电子的超精细相互作用(“核自旋与电子共舞”) |
2.1.3 空间结构因子与三大时间尺度(“核自旋眼中电子的远近动静”) |
2.2 核磁共振实验平台与脉冲核磁共振实验技术 |
2.2.1 低温核磁共振实验平台 |
2.2.2 脉冲核磁共振实验技术 |
2.2.3 实验装置,实验设置及测量方法 |
2.3 NMR/NQR对关联金属体系电子性质的探测 |
2.3.1 NMR/NQR对电子序的测量 |
2.3.2 NMR/NQR对低能涨落(电子结构不稳定性及态密度)的测量 |
2.3.3 NMR/NQR对非常规超导态的表征 |
第3章 铁基超导体FeSe中自旋-轨道交织的电子向列序 |
3.1 引言 |
3.2 实验方法 |
3.2.1 样品生长及基本物性表征 |
3.2.2 NMR测量装置,设置及流程 |
3.3 实验结果及分析 |
3.3.1 ~(57)Fe的奈特位移的各向异性:轨道依赖的自旋磁化率 |
3.3.2 超越平庸铁磁轨道序的轨道重构 |
3.3.3 自旋空间各向异性的证据:均匀自旋磁化率 |
3.3.4 自旋空间各向异性证据:动态自旋磁化率 |
3.3.5 相关实验结果的分析细节 |
3.4 讨论 |
3.5 结论及本章小结 |
第4章 静水压下FeSe中电子向列序的演化及磁有序预相变(短程磁有序) |
4.1 引言 |
4.2 实验方法 |
4.2.1 样品生长及基本物性表征 |
4.2.2 高压NMR测量装置,设置及流程 |
4.3 实验结果及分析 |
4.3.1 电子向列序随静水压的演化 |
4.3.2 ~(57)Fe位NMR谱线的各向异性及磁有序预相变 |
4.3.3 超导转变随压力的演化及其与磁有序的关系 |
4.3.4 FeSe低温低能磁涨落的多起源特征 |
4.4 讨论 |
4.5 结论及本章小结 |
第5章 块体FeSe超导态Knight位移的下降及磁通晶格相中的反常束缚态 |
5.1 引言 |
5.2 实验方法 |
5.2.1 样品生长及基本物性表征 |
5.2.2 NMR测量装置,设置及流程 |
5.3 实验结果及分析 |
5.3.1 FeSe超导态Knight位移的本征下降 |
5.3.2 FeSe超导态磁通晶格中的反常束缚态 |
5.3.3 超导态复杂的RF加热效应 |
5.4 讨论 |
5.5 结论及本章小结 |
第6章 复杂异质结构铁基超导体Ba_2Ti_2Fe_2As_4O中分层的2D轨道玻璃态及自旋玻璃态 |
6.1 引言 |
6.2 实验方法 |
6.2.1 样品生长及基本物性表征 |
6.2.2 NMR测量装置,设置及基本的数据分析方法 |
6.3 研究背景 |
6.4 不同层物理性质的NMR表征-As_1,As_2的确认 |
6.5 [Ti_2As_2O]层中的二维轨道玻璃态 |
6.5.1 二维(2D)轨道玻璃态的揭示 |
6.5.2 二维(2D)轨道玻璃态随温度的演化 |
6.5.3 二维(2D)轨道玻璃态可能的涨落形式 |
6.6 [Fe_2As_2]层中的自旋玻璃态 |
6.6.1 短程或非公度磁有序转变的揭示及其与超导态的共存 |
6.6.2 自掺杂及晶格参数变化导致的量子临界行为 |
6.7 相关分析的细节及补充材料 |
6.7.1 NMR测量条件下的超导转变 |
6.7.2 高低温NMR谱线的特征及本征Knight位移的提取 |
6.7.3 As_1位置EFG参数随温度的演化及谱线拟合的细节 |
6.7.4 非公度电荷密度波/电荷序(ICDW/ICO)的排除 |
6.7.5 局域轨道“晃动”模型对As_1位置1/T_1的解释[548,570-571] |
6.8 讨论 |
6.9 结论及本章小结 |
第7章 重空穴掺杂铁基超导体CsFe_2As_2及系列低Tc-FeSe单晶的NMR表征 |
7.1 引言 |
7.2 实验方法 |
7.2.1 样品生长及基本物性表征 |
7.2.2 NMR测量装置,设置及流程 |
7.3 系列低Tc-FeSe单晶的NMR表征 |
7.3.1 离子交换法合成的FeSe单晶的NMR表征 |
7.3.2 不同Fe,Se比例FeSe单晶的对比研究 |
7.4 CsFe_2As_2中轨道选择的关联及可能的向列序 |
7.4.1 ~(57)Fe位Knight位移各向异性:轨道选择的Mott转变及电子态渡越 |
7.4.2 ~(57)Fe位NMR谱线展宽的各向异性:可能的电子向列序证据或短程磁有序 |
7.4.3 CsFe_2As_2中低能自旋涨落的特征 |
7.5 结论及本章小结 |
第8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研究成果 |
(4)托卡马克中离子鱼骨模和反剪切阿尔芬本征模混杂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聚变能 |
1.1.1 人类能源发展简史 |
1.1.2 可控热核聚变 |
1.1.3 托卡马克装置 |
1.2 磁流体力学和动理学概述 |
1.2.1 磁流体力学 |
1.2.2 动理学 |
1.3 粒子在托卡马克中的运动 |
1.4 托卡马克中的高能量粒子不稳定性 |
1.5 本论文的结构 |
第二章 离子鱼骨模和反剪切阿尔芬本征模理论 |
2.1 离子鱼骨模研究概况 |
2.2 内扭曲模理论 |
2.2.1 理想内扭曲模 |
2.2.2 电阻内扭曲模 |
2.3 离子鱼骨模理论 |
2.3.1 不存在电阻效应 |
2.3.2 存在电阻效应 |
2.4 阿尔芬本征模概述 |
2.4.1 TAE,EAE和NAE简介 |
2.4.2 BAE,RSAE和GAE简介 |
2.5 上扫频RSAE理论 |
2.6 下扫频RSAE三种不同的理论 |
2.6.1 下扫频RSAE是准模 |
2.6.2 下扫频RSAE是KRSAE |
2.6.3 下扫频RSAE是IAE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混杂物理模型和数值方法 |
3.1 等离子体平衡 |
3.2 磁流体部分 |
3.2.1 磁流体方程组无量纲化 |
3.2.2 磁流体方程组标量化 |
3.3 动理学部分 |
3.4 压强耦合 |
3.5 网格划分与数值计算方法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HL-2A装置上离子鱼骨模稳定性的模拟研究 |
4.1 实验现象 |
4.2 NIMROD模拟参数设置 |
4.3 模拟结果与讨论 |
4.3.1 电阻对内扭曲模和鱼骨模的影响 |
4.3.2 高能量离子对鱼骨模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下扫频RSAE的模拟研究 |
5.1 实验现象 |
5.2 M3D-K模拟参数设置 |
5.3 模拟结果和讨论 |
5.3.1 q_(min)对RSAE的影响 |
5.3.2 对比分析高能量离子对上/下扫频RSAE的影响 |
5.3.3 RSAE的解稳机制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RSAE与高能量离子非线性共振的模拟研究 |
6.1 实验现象 |
6.2 模拟结果与讨论 |
6.2.1 n=3,q_(min)=1.06非线性模拟结果分析 |
6.2.2 n=3,g_(min)=1非线性模拟结果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论文总结 |
7.2 论文创新点 |
7.3 工作展望 |
附录A ▽·P_h的推导 |
附录B NIMROD中的混杂物理模型 |
B.1 扩展的MHD方程组 |
B.2 δf—PIC方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5)AUV惯性基初始对准及组合导航信息融合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AUV的发展现状 |
1.2.1 国外发展现状 |
1.2.2 国内发展现状 |
1.3 初始对准技术研究现状 |
1.4 滤波技术研究现状 |
1.5 AUV组合导航系统研究现状 |
1.6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编排 |
第二章:AUV多源导航误差建模及系统可观测度分析 |
2.1 引言 |
2.2 坐标系及参数定义 |
2.2.1 坐标系定义 |
2.2.2 姿态角定义 |
2.3 AUV组合导航传感器原理及误差模型 |
2.3.1 SINS误差模型 |
2.3.2 DVL误差模型 |
2.3.3 GNSS误差模型 |
2.3.4 MCP误差模型 |
2.3.5 TAN误差模型 |
2.4 系统可观测度分析方法 |
2.4.1 基于PWCS的可观测性分析方法 |
2.4.2 基于SVD的可观测度分析方法 |
2.4.3 仿真验证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AUV动基座自对准方法研究 |
3.1 引言 |
3.2 AUV解析式对准方法 |
3.2.1 解析式对准模型 |
3.2.2 仿真验证 |
3.3 AUV惯性系双矢量对准方法 |
3.3.1 惯性系双矢量对准模型 |
3.3.2 仿真验证 |
3.4 AUV纬度未知下的动基座对准方法 |
3.4.1 基于重力视运动的对准方法 |
3.4.2 改进的自适应去噪方法 |
3.4.3 试验验证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AUV动基座传递对准方法研究 |
4.1 引言 |
4.2 具有时间延迟补偿的AUV传递对准方法 |
4.2.1 传递对准模型 |
4.2.2 具有时间延迟补偿的自适应H∞滤波 |
4.2.3 半物理试验验证 |
4.3 复杂动态环境下的AUV传递对准方法 |
4.3.1 传递对准模型 |
4.3.2 改进的自适应补偿H∞滤波方法 |
4.3.3 半物理试验验证 |
4.4 具有收敛判据的自适应补偿H∞滤波方法 |
4.4.1 收敛判据 |
4.4.2 半物理试验验证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AUV大失准角下的初始对准方法研究 |
5.1 引言 |
5.2 大失准角初始对准模型 |
5.2.1 非线性系统误差模型 |
5.2.2 量测模型 |
5.3 双欧拉全姿态解算 |
5.3.1 正、反欧拉角方程 |
5.3.2 正、反欧拉角的转换关系 |
5.3.3 试验验证 |
5.4 基于自适应UT-H∞滤波的初始对准方法 |
5.4.1 UKF滤波 |
5.4.2 自适应UT-H∞滤波 |
5.4.3 半物理试验验证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AUV组合导航系统信息融合方法研究 |
6.1 引言 |
6.2 联邦滤波器 |
6.2.1 联邦滤波器的结构 |
6.2.2 联邦滤波算法 |
6.3 自适应联邦交互式多模型信息融合系统 |
6.3.1 自适应联邦滤波 |
6.3.2 自适应交互式多模型联邦滤波 |
6.3.3 AUV组合导航系统模型 |
6.4 半物理试验验证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总结与展望 |
7.1 全文内容总结 |
7.2 论文主要创新点 |
7.3 进一步工作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博士期间发表论文、参加科研和获奖情况 |
(6)基于声发射的含水岩土安全监测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含水岩土安全监测系统研究现状 |
1.2.1 含水率-声发射关联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2 损伤数据建模处理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3 岩石含水率识别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4 损伤评估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2 岩石含水损伤-声发射信号关联探究 |
2.1 单轴受压数值仿真研究 |
2.1.1 控制方程与边界条件 |
2.1.2 仿真结果 |
2.2 单轴压缩实验与信号分析 |
2.2.1 实验样本与采集设备描述 |
2.2.2 信号参数分析法 |
2.2.3 不同载荷对声发射信号的影响 |
2.2.4 不同含水率对声发射信号的影响 |
2.2.5 基于智能采样指标的含水率等级观测与检定 |
2.3 基于计算机断层扫描影像分析的损伤量化 |
2.3.1 扫描设备与图像处理算法 |
2.3.2 损伤等级量化 |
2.4 本章小结 |
3 损伤监测系统建模 |
3.1 拟人记忆监测数据约简 |
3.2 基于简谱化的监测信号处理模型 |
3.2.1 监测系统描述 |
3.2.2 简谱化模型 |
3.2.3 基于LSTM网络的损伤模式识别 |
3.2.4 失效数据恢复 |
3.2.5 模型实验 |
3.3 声发射参数筛选 |
3.3.1 第一步筛选 |
3.3.2 第二步筛选 |
3.3.3 模型实验 |
3.4 本章小结 |
4 含水率模糊识别 |
4.1 模糊评估基本原理 |
4.2 基于模糊数学的含水率识别 |
4.2.1 自适应权重向量 |
4.2.2 隶属度矩阵 |
4.2.3 含水率模糊识别 |
4.3 渗流数值模拟 |
4.3.1 边界条件 |
4.3.2 仿真结果 |
4.4 含水率识别实验 |
4.4.1 实验系统描述 |
4.4.2 声发射信号预处理 |
4.4.3 实验数据分析 |
4.5 脑电信号强度视觉预警 |
4.6 本章小结 |
5 含水损伤评估 |
5.1 基于信息熵-可靠性分析的损伤评估 |
5.1.1 声发射信号时域特征波 |
5.1.2 损伤因果推理逻辑与可靠性理论 |
5.1.3 推理度矩阵 |
5.1.4 结构损伤信息熵向量 |
5.2 损伤因果推理 |
5.2.1 疲劳评估 |
5.2.2 原因溯源 |
5.3 系统实验 |
5.3.1 砂岩含水损伤评估 |
5.3.2 损伤源定位 |
5.4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目录 |
B.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C.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奖项 |
D.学位论文数据集 |
致谢 |
(7)CFETR中弹丸深度加料及其对氚燃烧率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磁约束核聚变 |
1.2 中国聚变工程试验堆(CFETR) |
1.3 氚自持 |
1.4 氚燃烧率及其与加料的关系 |
1.5 弹丸加料 |
1.5.1 弹丸加料概述 |
1.5.2 弹丸消融 |
1.5.3 弹丸消融后的粒子沉积 |
1.6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安排 |
第2章 弹丸消融粒子面源沉积模型 |
2.1 点源沉积模型的奇异性问题 |
2.2 面源沉积模型发展 |
2.2.1 切向注入情形 |
2.2.2 任意注入角度下的一般情形 |
2.3 面源沉积模型和点源沉积模型结果对比 |
2.4 弹丸消融、沉积程序PAM发展 |
2.4.1 PAM介绍 |
2.4.2 程序结构 |
2.4.3 GUI |
2.4.4 PAM中的弹丸消融模型 |
2.4.5 PAM中的粒子沉积模型 |
2.5 应用面源模型计算CFETR等离子体中弹丸沉积密度剖面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弹丸消融粒子跨场漂移模型 |
3.1 消融粒子跨场漂移概述 |
3.2 0.5维约化跨场漂移模型 |
3.3 模型计算结果与DⅢ-D实验结果对比 |
3.4 基于0.5维约化跨场漂移模型预测CFETR等离子体中弹丸加料深度 |
3.4.1 弹丸注入位置对加料深度的影响 |
3.4.2 弹丸注入速度对加料深度的影响 |
3.4.3 包壳弹丸的加料深度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集成模拟评估CFETR所需的弹丸加料参数 |
4.1 集成模拟工作流STEP介绍 |
4.2 CFETR提高氚燃烧率的方法 |
4.3 评估为实现1GW聚变功率、3%氚燃烧率所需的弹丸加料参数 |
4.3.1 加料深度、粒子约束时间、聚变功率和氚燃烧率的关系 |
4.3.2 不包含消融粒子跨场漂移效应的结果 |
4.3.3 包含消融粒子跨场漂移效应时包壳弹丸的结果 |
4.4 提高弹丸加料深度和效率的探讨 |
4.4.1 提高弹丸注入速度 |
4.4.2 中心是氚、外面是氘、外壳是铍或碳的夹心弹丸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8)凝凝聚体中的拓扑量子态(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I.引言 |
II.拓扑量子现象 |
A.量量子Hall效效应的拓扑表述 |
B.量量子自旋Hall效应 |
C.量量子反常Hall效效应 |
D.三三维拓扑绝缘体 |
E.拓拓扑能带理论 |
III.各种拓扑相 |
A.拓拓扑Anderson绝绝缘体 |
B.拓拓扑Mott绝绝缘体 |
C.拓拓扑近藤绝缘体 |
D.拓拓扑半金属 |
E.拓拓扑超导体 |
IV.拓扑性准粒子的异常输运性质 |
A.Dirac Fermi子子的Klein隧穿 |
B.Weyl Fermi子子的手征反常和负磁致电阻 |
C.Majorana Fermi子子的零能模和传播模 |
D.磁Skyrme子子及拓扑Hall效效应和赛道存储器 |
V.拓扑性集体激发和耦合激发 |
A.拓拓扑磁振子 |
B.拓拓扑等离激元 |
C.拓拓扑激子 |
D.拓拓扑电磁激元 |
VI.继续发展的拓扑量子态研究 |
A.拓拓扑电子材料的分类 |
B.Weyl半半金属中的三维量子Hall效应应和新型手征Fermi子 |
C.拓拓扑激子凝聚体 |
D.非非厄米系统的拓扑相 |
(9)基于一步法确定论程序的核数据敏感性与不确定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对照表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敏感性与不确定度分析方法与程序研究现状 |
1.2.2 多群核数据优化研究现状 |
1.2.3 共轭中子输运计算研究现状 |
1.2.4 调研结论 |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第2章 2-D/1-D共轭输运求解方法研究 |
2.1 本章引论 |
2.2 3-D CMFD数学共轭通量求解 |
2.2.1 径向2-D方程的推导与求解 |
2.2.2 轴向1-D方程的推导与求解 |
2.2.3 3-D CMFD方程的推导与求解 |
2.2.4 粗网通量修正细网通量 |
2.2.5 数学共轭的求解 |
2.3 2-D/1-D物理共轭通量求解 |
2.3.1 径向共轭方程的推导与求解 |
2.3.2 轴向共轭方程的推导与求解 |
2.3.3 CMFD共轭方程的推导与求解 |
2.4 物理共轭通量的计算与验证 |
2.4.1 计算流程 |
2.4.2 3×3 栅元基准题 |
2.4.3 3-D C5G7 基准题 |
2.4.4 动态参数的计算与比较 |
2.4.5 临界硼浓度搜索功能的开发 |
2.5 数学共轭与物理共轭的对比 |
2.5.1 SF96 组件算例 |
2.5.2 PB-2 组件算例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本征值敏感性与不确定度分析方法研究 |
3.1 本章引论 |
3.2 三明治方法基础理论介绍 |
3.2.1 不确定度传递公式 |
3.2.2 共轭敏感性分析 |
3.2.3 直接扰动法 |
3.3 三明治方法在KYADJ中的应用 |
3.3.1 敏感性系数计算 |
3.3.2 相对协方差矩阵处理与不确定度计算 |
3.4 数值验证 |
3.4.1 计算流程 |
3.4.2 敏感性系数数值验证 |
3.4.3 本征值不确定度分析数值验证 |
3.4.4 物理共轭与数学共轭S&U分析对比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广义敏感性与燃耗不确定度分析方法研究 |
4.1 本章引论 |
4.2 基于广义微扰理论的敏感性分析理论介绍 |
4.2.1 广义敏感性系数公式推导 |
4.2.2 粗网加速求解广义共轭方程 |
4.3 基于减秩模型的正向敏感性分析理论介绍 |
4.3.1 减秩模型的构造 |
4.3.2 基于减秩模型的正向敏感性分析 |
4.3.3 减秩模型在燃耗不确定度分析中的应用 |
4.4 数值验证 |
4.4.1 基于广义微扰理论的广义敏感性分析数值验证 |
4.4.2 基于减秩模型的广义敏感性分析数值验证 |
4.4.3 基于减秩模型的燃耗不确定度分析验证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多群核数据优化方法研究 |
5.1 本章引论 |
5.2 基于广义最小二乘的核数据优化方法 |
5.2.1 理论基础 |
5.2.2 方法应用 |
5.3 基于随机抽样的无敏感性核数据优化方法 |
5.3.1 理论基础 |
5.3.2 方法讨论 |
5.4 数值验证 |
5.4.1 计算流程 |
5.4.2 传统优化方法的验证结果 |
5.4.3 随机抽样法与传统优化方法的比较 |
5.4.4 基于多响应的核数据优化验证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论文主要工作总结 |
6.2 课题的主要创新点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3-D C5G7与3×3 栅元基准题输入参数 |
附录 B SF96 组件算例输入参数 |
附录 C PB-2 组件算例输入参数 |
附录 D UAM基准题单栅元算例输入参数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10)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计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文献综述 |
二、论文选题和研究内容 |
三、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产生与本土化 |
1.1 民国时期中国物理学院士的产生 |
1.1.1 国民政府中央研究院推选产生中国第一届物理学院士 |
1.1.2 国立北平研究院推选出与“院士”资格相当的物理学会员 |
1.2 当代中国物理学院士的本土化 |
1.2.1 中国科学院推选产生物理学学部委员 |
1.2.2 中国科学院物理学院士与中国工程院物理学院士的发展 |
1.3 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华裔物理学院士 |
1.4 中国物理学院士名单与增选趋势分析 |
1.4.1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名单汇总 |
1.4.2 中国本土物理学院士总体增选趋势 |
第二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总体特征的计量分析 |
2.1 中国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
2.1.1 女性物理学院士占比较低 |
2.1.2 院士整体老龄化问题严重 |
2.1.3 出生地域集中于东南沿海地区 |
2.2 中国物理学院士教育经历的计量分析 |
2.2.1 学士学位结构 |
2.2.2 硕士学位结构 |
2.2.3 博士学位结构 |
2.3 中国物理学院士归国工作情况的计量分析 |
2.3.1 留学物理学院士的归国年代趋势 |
2.3.2 国内工作单位的“集聚性”较强 |
2.3.3 物理学院士的国外工作单位 |
2.4 中国物理学院士从事物理学分支交叉学科的计量分析 |
2.4.1 物理学院士从事分支交叉学科的归类统计 |
2.4.2 物理学院士获得国际科技奖励的计量分析 |
2.4.3 物理学院士获得国内科技奖励的计量分析 |
第三章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3.1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
3.1.1 存在老龄化问题,当选年龄集中于“51-60 岁” |
3.1.2 博士占比52.83%,地方高校理论物理教育水平有所提高 |
3.2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
3.2.1 主要分布于凝聚态理论和纯理论物理等领域 |
3.2.2 20 世纪后半叶当选的理论物理学院士内师承关系显着 |
3.3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
3.3.1 理论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上升趋势 |
3.3.2 理论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3.4 小结 |
第四章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4.1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
4.1.1 存在老龄化问题,当选年龄集中于“51—60 岁” |
4.1.2 博士占比57.83%,国外博士学位占比将近80% |
4.1.3 女性物理学院士在凝聚态物理领域崭露头角 |
4.2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
4.2.1 主要分布于半导体物理学、晶体学和超导物理学等领域 |
4.2.2 凝聚态物理学的一些传统研究领域内师承关系显着 |
4.2.3 凝聚态物理学院士集聚于若干研究中心 |
4.3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
4.3.1 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上升趋势 |
4.3.2 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4.4 小结 |
第五章 中国光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5.1 中国光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
5.1.1 存在老龄化问题,当选年龄集中于“61—70 岁” |
5.1.2 博士占比54.84%,本土培养的光学博士逐渐增多 |
5.2 中国光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
5.2.1 研究领域集中分布于应用物理学和激光物理学 |
5.2.2 光学院士工作单位的“集聚性”较强 |
5.3 光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
5.3.1 光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上升趋势 |
5.3.2 光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5.4 小结 |
第六章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6.1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
6.1.1 老龄化问题严重,当选年龄集中于“51—60 岁” |
6.1.2 博士占比53.85%,国外博士学位占比超过85% |
6.2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
6.2.1 高能物理实验与基本粒子物理学分布较均衡 |
6.2.2 高能物理学院士的工作单位集聚性与分散性并存 |
6.3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
6.3.1 高能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平稳趋势 |
6.3.2 高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6.4 小结 |
第七章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7.1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
7.1.1 老龄化问题严重,80 岁以下院士仅有3 人 |
7.1.2 博士占比48.84%,国外博士学位占比超过95% |
7.1.3 女性院士在原子核物理学领域的杰出贡献 |
7.2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
7.2.1 原子核物理学院士在各研究领域的分布情况 |
7.2.2 参与“两弹”研制的院士内部师承关系显着 |
7.3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
7.3.1 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下降趋势 |
7.3.2 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7.4 小结 |
第八章 其他物理学分支和部分交叉学科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8.1 中国天体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8.1.1 天体物理学院士本土培养特征明显 |
8.1.2 天体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平稳上升趋势 |
8.1.3 天体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8.2 中国生物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8.2.1 群体年龄较小,当选年龄集中于“41—50 岁” |
8.2.2 生物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8.3 中国工程热物理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8.3.1 工程热物理院士内部师承关系十分显着 |
8.3.2 工程热物理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8.4 中国地球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8.4.1 主要分布于固体地球物理学和空间物理学研究领域 |
8.4.2 地球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8.5 部分分支交叉学科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8.5.1 电子物理学和声学院士的增选呈下降趋势 |
8.5.2 中国物理力学由应用走向理论 |
8.5.3 中国量子信息科技呈迅速崛起之势 |
第九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计量分析的比较研究和趋势分析 |
9.1 各分支交叉学科间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比较研究 |
9.1.1 一些新兴研究领域物理学院士年轻化趋势明显 |
9.1.2 21世纪以来本土培养的物理学院士占比一半以上 |
9.1.3 女性物理学院士在实验物理领域分布较多 |
9.2 中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分析 |
9.2.1 各分支交叉学科内的横向发展趋势分析 |
9.2.2 各分支交叉学科的纵向年代发展趋势分析 |
9.3 中国物理学院士代际演化的趋势分析 |
9.3.1 第一代物理学院士初步完成了中国物理学的建制 |
9.3.2 第二代物理学院士完成了中国物理学主要分支学科的奠基 |
9.3.3 第三代物理学院士在国防科技和物理学科拓展中有着突出贡献 |
9.3.4 第四代物理学院士在推进物理学深入发展方面贡献较大 |
9.3.5 新一代物理学院士科技成果的国际影响力显着增强 |
第十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特征和发展趋势特征 |
10.1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特征 |
10.1.1 整体老龄化问题严重,但年轻化趋向较为明显 |
10.1.2 整体学历水平较高,本土培养物理学精英的能力增强 |
10.1.3 女性物理学院士占比较低,但科技贡献突出 |
10.1.4 空间结构“集聚性”较强,但近些年“集聚性”逐渐被打破 |
10.2 中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发展的趋势特征 |
10.2.1 物理学科中交叉性较强的研究领域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 |
10.2.2 物理学科中应用性较强的研究领域产业化趋势明显 |
10.2.3 当代物理学的发展与科研实验设施的关系越发紧密 |
10.3 中国物理学院士代际演化的趋势特征 |
10.3.1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需求导向下的相关物理学科迅猛发展 |
10.3.2 20世纪80 年代以来院士研究兴趣与国家支持政策相得益彰 |
10.3.3 21世纪以来院士个体对学科发展的主导作用越来越大 |
第十一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成长路径 |
11.1 影响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的宏观要素 |
11.1.1 社会时代发展大背景的影响一直存在 |
11.1.2 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导向要素有所减弱 |
11.1.3 国家科技管理制度的要素影响有所增强 |
11.1.4 中国传统文化对物理学院士潜移默化的影响 |
11.2 影响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的中观要素 |
11.2.1 物理学学科前沿发展需求的导向要素显着增强 |
11.2.2 空间结构“集聚性”的影响逐渐在减弱 |
11.2.3 师承关系的影响主要体现于学科延承方面 |
11.3 影响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的微观要素 |
11.3.1 性别差异对物理学家社会分层的影响很弱 |
11.3.2 年龄要素对物理学院士成长具有一定的影响 |
11.3.3 个人研究兴趣对物理学院士的成长影响增强 |
11.4 结语与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四、一个奇异中子分布结构存在的判据(论文参考文献)
- [1]地下工程含水构造瞬变电磁波场变换与多分辨成像方法[D]. 范克睿. 山东大学, 2021(10)
- [2]电气化铁路低频振荡稳定性和抑制措施研究[D]. 金程.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2)
- [3]铁基超导体中新奇电子态的核磁共振(NMR)研究[D]. 李建.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9)
- [4]托卡马克中离子鱼骨模和反剪切阿尔芬本征模混杂模拟研究[D]. 杨耀荣.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9)
- [5]AUV惯性基初始对准及组合导航信息融合技术研究[D]. 吕维维. 东南大学, 2020
- [6]基于声发射的含水岩土安全监测技术研究[D]. 陶锴. 重庆大学, 2020(02)
- [7]CFETR中弹丸深度加料及其对氚燃烧率的影响[D]. 张洁.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0(01)
- [8]凝凝聚体中的拓扑量子态[J]. 金国钧. 物理学进展, 2019(06)
- [9]基于一步法确定论程序的核数据敏感性与不确定度分析[D]. 吴屈. 清华大学, 2019(01)
- [10]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计量研究[D]. 刘欣. 山西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