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氟桂利嗪胶囊和川芎嗪注射液合用治疗急性脑血栓的临床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仪凡[1](2021)在《加减血府逐瘀汤联合耳穴压丸治疗血瘀型偏头痛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研究目的本项研究通过对口服加减血府逐瘀汤联合耳穴压丸对瘀血型偏头痛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研究该治疗方案对偏头痛症状及伴随症状的改善情况,评估口服加减血府逐瘀汤联合耳穴压丸是否可以提高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缩短治疗疗程,降低复发率,为中医内外合治偏头痛提供临床依据,丰富偏头痛的中医治疗方案。研究方法本研究选取符合要求的64例血瘀型偏头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签署知情同意书后,试验组32例患者予口服加减血府逐瘀汤联合耳穴压丸治疗,对照组32例患者口服加减血府逐瘀汤,均治疗4周。评价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头痛积分、VAS评分、头痛发作天数减半率、偏头痛结局PRO评分以及中医证候评分变化,以此评价血府逐瘀汤联合耳穴压丸治疗方案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结果基本资料:去除剔除和脱落病例4例,本研究最终纳入符合标准的血瘀型偏头痛患者共60例,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包括性别组成、年龄分布、病程分布、职业性质、头痛严重程度、头痛积分、偏头痛结局PRO评分、中医证候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P值均>0.05,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头痛积分:两组治疗后偏头痛各项积分及总分均较治疗前减少,有显着性差异(P<0.01)。组间比较:试验组在头痛次数、头痛持续时间、伴随症状等方面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头痛发作天数减半率:试验组头痛发作天数减半率为80.00%,对照组头痛发作天数减半率为56.67%。经检验有统计学差异(P<0.05)。表明试验组减少头痛发作天数的作用优于对照组。偏头痛结局PRO评分:两组偏头痛结局PRO各项积分及总分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有显着性差异(P<0.01)。试验组在头痛情况、躯体症状两方面的改善程度显着优于对照组(P<0.01)。中医证候评分: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各项主症积分及总分较治疗前均显着减少,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试验组对痛如锥刺、面色晦暗方面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疾病临床疗效:试验组治愈9例,显效16例,有效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治愈6例,显效11例,有效9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86.67%,经秩和检验,有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中医证候疗效:试验组治愈6例,显效10例,有效10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86.67%;对照组治愈3例,显效6例,有效12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70.00%。经检验,有统计学差异(P<0.05),表明试验组改善血瘀型偏头痛中医证候的总体疗效更佳。停药4周后随访:两组头痛积分、头痛发作天数减半率、偏头痛结局PRO评分、中医证候评分等,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提示两组在改善头痛情况、提高偏头痛患者生活质量、改善血瘀型中医证候方面均有良好的维持疗效,且试验组维持疗效优于对照组。研究结论1.口服加减血府逐瘀汤联合耳穴压丸和口服加减血府逐瘀汤两种治疗方案均能有效改善血瘀型偏头痛患者头痛发作情况和中医证候,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明显的治疗效果。2.口服加减血府逐瘀汤联合耳穴压丸较单纯口服中药更能缓解血瘀型偏头痛患者发作强度,减少头痛发作天数、缩短发作持续时间、减轻伴随症状,对偏头痛疾病的总体疗效更优。3.生活质量方面:口服加减血府逐瘀汤联合耳穴压丸对血瘀型偏头痛患者头痛情况、躯体症状、精神心理状态三个方面的改善程度优于单纯口服血府逐瘀汤。4.口服加减血府逐瘀汤联合耳穴压丸对血瘀型偏头痛患者在头痛、痛处固定,以及舌下脉络青紫、迂曲或怒张方面的中医证候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中医证候总体疗效更优。5.两种治疗方案对血瘀型偏头痛患者均有良好的维持疗效,总体疗效较治疗4周后更优,并且口服加减血府逐瘀汤联合耳穴压丸维持疗效优于单纯口服血府逐瘀汤。6.总体来说,口服加减血府逐瘀汤联合耳穴压丸疗效确切,操作简便,安全性高,复发率低,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黄玲玲[2](2021)在《益肾活血通脉方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肾虚血瘀证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本课题选用的益肾活血通脉方主要由经方左归丸为基础方,结合活血药随证加减而成。观察其在治疗肾虚血瘀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DHI积分、血液流变学指标、TCD指标及肾功能指数变化的情况。通过临床研究,以便更好地评价益肾活血通脉方在治疗肾虚血瘀引起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更好地发挥中医药优势,探寻更好的治疗方案。方法:60例符合病例标准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予以益肾活血通脉方(每袋200ml,日一剂,早晚温服),对照组予以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每晚2粒≤65岁,每晚1粒>65岁),分别治疗4周,疗程结束后对两组治疗前后的各项指标变化予以记录并行数据分析。结果:1.两组患者可比性分析: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病情程度、职业类型、基础疾病构成及治疗前各观察项目指标,经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疗效评估:(1)临床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高于对照组(80%);显示出两组对肾虚血瘀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治疗均有效果,但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15)。(2)中医证候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高于对照组(73.3%);经检验,P=0.0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益肾活血通脉方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氟桂利嗪组。3.疗效性指标评估:(1)中医证候积分:两组患者治疗后眩晕、腰膝酸软、体虚乏力、夜尿频多、唇甲紫暗、健忘及发作频率等证候积分均得以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组间比较,夜尿频多及发作频率两项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其余各临床证候治疗组均有明显的临床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体虚乏力证候积分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治疗组在改善肾虚血瘀型眩晕的主症及各种伴随症状方面,如腰膝酸软、体虚乏力、唇甲紫暗及健忘等疗效要优于对照组。(2)眩晕障碍量表积分:两组患者治疗后组内比较,躯体症状、功能症状及情感症状三项积分较之前均显着改善,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组间比较,其中情感症状积分两组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躯体症状及情感症状两项积分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有统计意义(P<0.05)。(3)血液流变学指标: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浆粘度、全血高切粘度及全血低切粘度指数较治疗前相比均呈下降趋势,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压积指数与治疗前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组间相比,治疗组在改善血流变指标方面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TCD指标:两组患者治疗后组内比较,椎基底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较治疗前均有明显的改善(P<0.05);两组椎基底动脉的血管搏动指数除右侧椎动脉较治疗前无统计学意义外(P>0.05),其余左侧椎动脉和基底动脉两项指标变化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组间比较,治疗后的治疗组椎基底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和血管搏动指数疗效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肾功能指标:治疗组患者治疗后尿素氮指标,无论是组内还是组间比较均有所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尿素氮的对照组指标、血肌酐的治疗组及对照组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6)安全性指标: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命体征、实验室检查、心电图等指标均在正常区间内,两组均未有不良反应发生,表明两组均为安全药物。结论:(1)通过本课题选用的诊断标准进行观察研究,益肾活血通脉方可有效改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肾虚血瘀证的主要临床症状,缓解腰膝酸软、体虚乏力、唇甲紫暗等伴随症状,降低发作频率,提高生活质量,能安全有效地应用于临床。(2)益肾活血通脉方在减少眩晕障碍量表积分,改善椎-基底动脉血流参数,减轻血管阻力,改善血浆粘度方面具有优势,从而增强脑灌注,改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状况。
张幸[3](2020)在《升清化瘀方治疗气虚血瘀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本课题通过观察升清化瘀方联合盐酸氟桂利嗪与单用盐酸氟桂利嗪治疗气虚血瘀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疗效差异,评价升清化瘀方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为临床选方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石家庄市中医院脑病四科门诊就诊的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低盐低脂饮食,并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阿托伐他汀进行基础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升清化瘀方,两组均治疗4周。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中医证候疗效、血脂、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血管搏动指数,并监测安全指标,记录研究过程中发生的不良事件。最后采用SPSS23.0统计软件对获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中医证候积分方面:总积分治疗前后两组组内比较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治疗后两组组间比较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在头晕目眩、神疲乏力、脉络瘀血、耳鸣、头痛、心悸气短、肢体麻木单项证候积分上比较,治疗组治疗前后各单项证候积分组内比较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心悸气短证候积分组内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余单项证候积分组内比较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治疗后两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2)中医证候疗效方面:治疗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治疗组总有效率93.3%,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3)血脂方面:治疗前后两组组内比较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治疗后两组组间比较,总胆固醇(TC)指标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甘油三脂(TG)指标有统计学差异(P<0.05)。(4)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方面:治疗前后两组组内比较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治疗后两组组间比较,基底动脉(BA)及左椎动脉(LVA)平均流速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右椎动脉(RVA)平均流速比较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5)血管搏动指数方面:治疗前后两组组内比较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治疗后两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6)安全性分析:两组患者安全指标在整个研究中均未见异常,未发生不良反应,两组治疗方案安全可靠。结论:(1)升清化瘀方联合盐酸氟桂利嗪治疗气虚血瘀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在降低中医证候积分、减轻临床症状、改善血脂水平、提高椎-基底动脉平均流速,降低血管搏动指数方面均有效,且优于单纯口服西药治疗,临床有效率更高。(2)升清化瘀方联合盐酸氟桂利嗪治疗气虚血瘀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安全有效,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陈心怡[4](2020)在《息痛贴剂联合氟桂利嗪治疗偏头痛(瘀血阻络证)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研究息痛贴剂联合氟桂利嗪胶囊治疗偏头痛(瘀血阻络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从2019年5月至2019年12月期间在湖南中医药大学附属常德医院(常德市第一中医医院)神经内科门诊就诊的患者中,将符合本研究纳入标准的6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例,治疗组采用息痛贴剂联合氟桂利嗪胶囊治疗,对照组采用氟桂利嗪胶囊治疗,对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7天、14天的VAS积分、临床症状积分、中医证候积分、临床疗效的改善情况及安全性、不良反应进行评估,并做统计学分析处理结果。结果:在VAS积分、临床症状积分、中医证候积分方面,组内比较,两组病例治疗后7天、14天较治疗前均有改善(P<0.05);组间比较,治疗7天后两组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但治疗14天后治疗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14天后VAS积分疗效评定中,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0.0%和65.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天后临床症状疗效评定中,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和82.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天后中医证候疗效评定中,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100%和75.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安全性较好,均未见显着不良反应。结论:对于偏头痛(瘀血阻络证)的患者,外用息痛贴剂联合氟桂利嗪胶囊治疗可有效改善VAS积分、头痛程度、疼痛持续时间、疼痛发作次数、临床症状积分、中医证候积分,且未见全身和局部不良反应,说明息痛贴剂联合氟桂利嗪胶囊治疗偏头痛(瘀血阻络证)具有确切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刘智美[5](2020)在《通脑丸治疗痰瘀阻络型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的临床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本课题通过观察通脑丸对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痰瘀阻络型)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相关量表、血清指标的变化,客观评价其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随机将选取的80例符合标准的患者分为2组(各40例),均予基础治疗,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合用通脑丸与脑心通胶囊。疗程为4周。分别于治疗前后认真填写病例报告表,观察患者中医症候评分及各项量表评分的变化,同时检测血脂四项HCY、hs-CRP水平,并将两组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1.治疗前两组资料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基础资料、各项量表评分与实验室指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对照组与治疗组之间具有可比性,可进行后续的临床观察;2.疗效比较:治疗结束后治疗组的临床疗效与中医症候疗效的总有效率分别是95%、92.5%,对照组的临床疗效与中医症候疗效的总有效率分别是80%、80%,且2组间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通脑丸治疗该病的临床与中医症候疗效优于脑心通胶囊;3.各项量表评分比较:相较于治疗前,治疗后2组NIHSS评分均明显下降,而ADL评分、FMA评分均升高,2组组内治疗前、后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同时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2组组间进行比较时有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通脑丸对该病的治疗效果较脑心通胶囊的效果更佳;4.实验室指标的比较:相较于治疗前,治疗后血清HCY、hs-CRP、TC、TG、LDL-C水平降低,血清HDL-C水平升高,治疗前后的2组组内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2组组间的血清HCY、hs-CRP水平进行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2组组间的血清血脂四项水平进行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通脑丸与脑心通胶囊在调节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的血脂方面疗效相当,而在抗炎、抗氧化方面通脑丸优于脑心通胶囊。结论:通脑丸可有效改善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痰瘀阻络型)患者的临床疗效;能显着改善患者的中医症候积分及各项量表评分;调节患者的血脂水平,降低HCY、hs-CRP水平,无明显毒副作用。
唐英超[6](2020)在《养血清脑颗粒防治血虚肝亢型前庭性偏头痛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养血清脑颗粒治疗血虚肝亢型前庭性偏头痛的临床疗效以及对CGRP和ET-1影响,为本病的防治提出新方法、新思路。方法病例来自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就诊于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四川省中医院)神经内科门诊辨证血虚肝亢型的前庭性偏头痛患者,采用随机、对照、单盲以及非劣效检验科研设计方法,将受试者照按1:1比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治疗组给予养血清脑颗粒(口服,每次1袋每天三次)和对照组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每晚一次,睡前服(65岁以下每晚服用10mg,65岁以上者每晚服用5mg)),总疗程4周,治疗前后监测视觉模拟评分(VAS)、眩晕程度分级标准、中医证候疗效评分、眩晕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偏头痛疗效评分、偏头痛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CGRP和ET-1含量变化差异;12周末随访视觉模拟评分(VAS)、眩晕程度分级、中医证候疗效评分、眩晕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偏头痛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以了解其远期疗效。结果1疗效(1)组内比较:两组在治疗后眩晕程度分级标准、视觉模拟评分(VAS)、眩晕持续时间及发作次数、中医证候疗效评分、偏头痛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均值与治疗前比较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组间比较:两组间在治疗后(4周末)在眩晕程度分级标准、视觉模拟评分(VAS)、眩晕持续时间及发作次数、中医证候疗效评分、偏头痛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均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中医症候疗效评分有效率:治疗组总有效率在89%,对照组总有效率在84%,经过秩和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偏头痛疗效前后减分有效率:治疗组总有效率在84%,对照组总有效率在82%,经过秩和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神经肽血清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及内皮素(ET-1)含量变化分析两组治疗后血清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及内皮素(ET-1)含量变化与治疗前均值比较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组间在治疗后(4周末)血清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及内皮素(ET-1)含量变化均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安全性两组间经治疗前后呼吸、心率、体温、血压、血常规、肝肾功指标以及不良反应,经秩和检验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随访情况(1)两组治疗前(0周)与随访(12周末)比较:两组在随访(12周末)后眩晕程度分级、视觉模拟评分(VAS)、眩晕持续时间及发作次数、中医证候疗效评分、偏头痛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与治疗前(0周)均值比较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间随访(12周末)后比较:两组间随访(12周末)后在眩晕程度分级、视觉模拟评分(VAS)、眩晕持续时间及发作次数、中医证候疗效评分,偏头痛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前庭性偏头痛在眩晕治疗前CGRP及ET-1水平升高,经治疗后发作间隙期下降,符合偏头痛的特征,提示前庭性偏头痛是偏头痛的一个亚型。(2)养血清脑颗粒能够有效改善血虚肝亢型前庭性偏头痛患者的症状,且减少远期复发。(3)养血清脑颗粒能够调节血虚肝亢型前庭性偏头痛患者的CGRP及ET-1在血液中的动态平衡。(4)养血清颗粒对血虚肝亢型前庭性偏头痛患者疗效不差于盐酸氟桂利嗪胶囊。(5)养血清脑颗粒安全性较好。
王萌萌[7](2019)在《基于蛋白质/代谢组学的耳穴综合疗法治疗偏头痛的机制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探讨耳穴综合疗法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同时采用蛋白质组学和代谢组学技术,研究耳穴综合疗法治疗偏头痛的分子生物学机制,进一步完善耳穴综合疗法对偏头痛的干预机制。方法:对耳穴综合疗法治疗偏头痛进行临床疗效评价。分别应用蛋白质组学TMT(Tandem Mass Tag)技术和代谢组学UPLC-Q-Exactive MS/MS技术对偏头痛受试者治疗前、后的血浆进行对比检测,并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技术(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进行蛋白验证。结果:(1)耳穴综合疗法可显着降低偏头痛患者头痛积分和VAS得分,有效缓解偏头痛,临床总有效率达93.33%,8周后随访,疗效稳定,复发率低。(2)蛋白质组学发现偏头痛患者较正常人有IL-6R、PF4、SOD1等14个显着上调蛋白,有SASH1、IGKV2-29、SELL等11个显着下调蛋白,富集到KEGG通路有趋化因子信号通路、细胞因子-细胞因子受体相互作用通路;耳穴综合疗法治疗后SASH1、ZBED1显着上调,有IL-6R、YWHAE、NME2等12个显着下调蛋白,富集到KEGG通路有人巨细胞病毒感染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3)代谢组学发现偏头痛患者较正常人有L-赖氨酸、7-甲基黄嘌呤、3-甲基黄嘌呤等37个显着上调代谢物,多巴胺、酪胺、戊二酸盐等19个显着下调代谢物,富集到亚油酸代谢、咖啡因代谢等11条通路;耳穴综合疗法治疗后有L-天冬氨酸、L-酪氨酸、庚二酸盐等10个显着上调代谢物,L-赖氨酸、7-甲基黄嘌呤、3-甲基黄嘌呤等16个显着下调代谢物,富集到赖氨酸降解、苯丙氨酸代谢等8条代谢通路。结论:耳穴综合疗法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确切,远期疗效稳定,值得推广应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SASH1、IL-6R、YWHAE等多个蛋白和L-酪氨酸、L-赖氨酸等代谢产物的参与相关,涉及到人巨细胞病毒感染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花生四烯酸代谢、咖啡因代谢等多条信号传导通路的改变,为今后深入探究耳穴综合疗法治疗偏头痛的作用机制提供了参考依据。
翟东成[8](2019)在《张明波教授针药结合从肝论治无先兆偏头痛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随着当今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生活、工作等竞争压力的日益增大,偏头痛作为一种常见的身心疾病,其发病率在逐年上升,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慢性功能障碍性疾病之一[1],同脑卒中、痴呆、精神病位列同一级别。其中无先兆偏头痛(Migraine Without aura MO)是偏头痛中发病率最高的一类,占总体的80%。其特点为反复发作性,多为单侧、搏动性、中或重度头痛,头痛发作持续4-72h[2],常伴恶心、呕吐、畏光、畏声等症状,日常生活饮食、情志、劳累等可诱发加重,本病对患者的生活、工作、学习造成了严重的身心损害。目前由于对本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现代医学尚不明了,发作期治疗多以口服镇痛药物为主,但因反复发作性,需长期应用,结果副作用与不良反应给患者身体造成了更严重的损害,且远期疗效差易复发[3],因此探求对该病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导师张明波教授对本病采取针药结合从肝论治,临床取得较好的疗效。故借鉴循证医学的研究方法,通过临床随机对照试验,以MO患者为研究对象,评价导师针药结合从肝论治MO患者的临床疗效,并与普通西药组进行疗效比较,探索其效应差异,以提高本病的临床疗效为目的,为临床治疗提供证据。材料与方法: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法进行回顾性实验研究,收集MO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30例患者单独采用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治疗组30例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针药并举从肝论治的方法。治疗组及对照组均为每日治疗1次,半个月为1个疗程,2个疗程结束,1周后随访3个月内患者头痛程度、发作频率及头痛持续时间,比较两组患者的头痛指数、临床疗效及疗效百分比。结果:1.两组治疗前后各自头痛指数和两组治疗后头痛指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对于治疗MO的疼痛均有改善,且治疗组头痛改善优于对照组。2.疗效百分比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在对患者头痛程度、发作次数、持续时间,总体改善优于对照组。3.总体疗效,治疗组:10例治愈,10例显效,6例有效,2例无效,总有效率92.87%;对照组:7例治愈,11例显效,6例有效,5例无效,总有效率82.76%。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着差异(P<0.05),说明治疗组的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1.两种方法均能够对MO患者的头痛症状均有改善,但联合针药结合方法优于单纯西药治疗。2.联合针药结合从肝论治能够明显降低MO患者的头痛程度、头痛发作次数、头痛持续时间,并且总体临床疗效要优于单纯西药的治疗。3.本研究初步佐证了导师针药结合从肝论MO患者的疗效,临床安全有效,无副作用,值得推广。
李可建[9](2007)在《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中医优势治法方药研究》文中认为目的:系统评价中医药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筛选优势治法与推荐方药。方法:全面收集中医药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的临床试验,制定选择标准,筛选合格研究;采用Jadad评分标准评价合格研究质量;对相关效应指标进行同质性检验、Meta-分析、漏斗图分析、敏感性分析、失效安全数计算。结果:检索相关文献5087篇,纳入合格研究236项,涉及益气法、益气养阴法、活血法、清热法、活血化痰法、活血清热法、益气活血法、清热养阴活血法等治法28种,包括汤剂、丸剂、散剂、注射剂等方药74种,统计分析总有效率和不良事件发生率的相对危险度及率差、神经功能缺损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的加权均数差、需治疗病人数,并计算99%可信区间(统计结果见附录2)。结论: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本研究认为益气法、益气养阴法、活血法、益气活血法、清热养阴活血法为优势治法;首先推荐的益气方药为黄芪注射液,其次为刺五加注射液;首先推荐的益气养阴方药为参麦注射液,其次为生脉注射液;首先推荐的活血方药为灯盏花注射液,其次依次为三七制剂、蚓激酶、葛根素注射液、川芎嗪注射液、银杏叶制剂;首先推荐的益气活血方药为补阳还五汤,其次为通心络胶囊;推荐的清热养阴活血方药为脉络宁注射液。
吴波[10](2005)在《中成药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优势药物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一 中成药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疗效的系统评价 背景:多年来,中成药在我国已广泛应用于治疗缺血性脑卒中,但是否有可靠的证据证明中成药的疗效尚不清楚。 目的:用系统评价的方法评价当前中成药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为选择中成药治疗的患者和医生提供当前可得到的最好证据以帮助临床决策,并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依据和奠定基础。 方法:从2004年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及临床常用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中成药中筛选出59种,根据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的分类方法将中成药依功能分为肝阳化风证、痰热闭阻证、风痰阻络证、瘀血阻络证、气虚血瘀证以及其他等六大类。检索8种相关电子数据库,手检7种中文期刊,查阅相关文章的参考文献以及与研究者联系,收集使用59种中成药中任何一种与不用该种中成药相比较、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随机对照试验或临床对照试验。疗效判定指标包括:1.主要指标:随访期末(至少3个月)死亡或依赖。2.次要指标:治疗结束或随访期末神经功能缺损改善程度:治疗期间以及随访期末的死亡;生存质量。由两位研究者独立纳入试验、提取数据和评价质量,对所纳入的试验进行资料合成分析。统计分析软件采用Reman 4.2.7,
二、氟桂利嗪胶囊和川芎嗪注射液合用治疗急性脑血栓的临床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氟桂利嗪胶囊和川芎嗪注射液合用治疗急性脑血栓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加减血府逐瘀汤联合耳穴压丸治疗血瘀型偏头痛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现代医学对偏头痛的研究 |
1. 偏头痛的流行病学及危害 |
2. 偏头痛的诱因及病因 |
3. 偏头痛的发病机制 |
4. 偏头痛的西医治疗 |
5.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偏头痛的中医概况 |
1. 偏头痛的病名探源 |
2. 偏头痛的病因病机概述 |
3. 偏头痛的辨证分型 |
4. 偏头痛的中医治疗 |
5. 血瘀型偏头痛的探讨 |
6. 小结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 研究设计 |
1.1 整体设计 |
1.2 样本含量 |
1.3 随机分组方法 |
2. 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案 |
2.1 受试者来源 |
2.2 诊断标准 |
2.3 病例选择标准 |
2.4 治疗方法 |
2.5 注意事项 |
2.6 临床观察 |
2.7 疗效判定时间 |
2.8 临床疗效评定标准 |
2.9 数据管理与统计分析 |
3. 研究结果 |
3.1 两组基线指标比较 |
3.2 疗效观察结果 |
3.3 停药4周后随访观察 |
3.4 安全性指标及不良事件 |
4. 讨论 |
4.1 研究结果探讨 |
4.2 加减血府逐瘀汤的选方依据 |
4.3 耳穴压丸治疗偏头痛的理论依据 |
4.4 加减血府逐瘀汤联合耳穴压丸治疗方案的优势探讨 |
结语 |
1. 结论 |
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个人简历 |
(2)益肾活血通脉方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肾虚血瘀证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对照表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1.研究对象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剔除及脱落标准 |
2.研究方法 |
2.1 病例采集 |
2.2 治疗方法 |
2.3 伦理要求 |
2.4 观察指标 |
3.统计学处理 |
研究结果 |
1.两组患者可比性分析 |
2.两组患者治疗前各项目比较 |
3.疗效性评价 |
3.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
3.2 两组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
3.3 两组中医证候评分比较 |
3.4 两组中医证候总积分比较 |
3.5 两组眩晕障碍量表(DHI)积分比较 |
3.6 两组眩晕障碍量表(DHI)总积分比较 |
3.7 两组血流变指标变化比较 |
3.8 两组TCD指标变化比较 |
3.9 两组肾功能指标比较 |
4 两组安全性指标比较 |
讨论 |
1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从肾虚血瘀立据 |
2 益肾活血通脉方治疗眩晕肾虚血瘀证的组方特点 |
3 益肾活血通脉方方药释析 |
4 选用盐酸氟桂利嗪为对照组分析 |
5 疗效及结果分析 |
6 安全性分析 |
7 存在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中医药防治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3)升清化瘀方治疗气虚血瘀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写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1.病例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病例选择标准 |
2.研究方法 |
2.1 治疗方案 |
2.2 观察指标 |
2.3 疗效评定标准 |
3.统计分析 |
结果 |
1.一般资料比较 |
1.1 两组患者性别分布比较 |
1.2 两组患者年龄情况比较 |
1.3 两组患者病程情况比较 |
2.疗效指标比较 |
2.1 中医单项证候积分比较 |
2.2 中医证候总积分比较 |
2.3 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
2.4 血脂的比较 |
2.5 经颅多普勒相关指标的比较 |
3.安全指标结果 |
讨论 |
1.现代医学对后循环缺血的认识 |
2.中医学对后循环缺血的认识 |
3.升清化瘀方的立方依据 |
3.1 病因病机分析 |
3.2 治法分析 |
3.3 升清化瘀方组方分析 |
4.药物分析 |
5.对照组用药选择原因 |
6.观察结果分析 |
6.1 中医证候积分分析 |
6.2 中医证候疗效分析 |
6.3 血脂分析 |
6.4 经颅多普勒相关指标分析 |
7.安全性分析 |
8.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 |
个人简历 |
附录 |
(4)息痛贴剂联合氟桂利嗪治疗偏头痛(瘀血阻络证)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临床资料 |
1 病例来源 |
2 诊断标椎 |
2.1 西医诊断标椎 |
2.2 中医诊断标椎 |
3 纳入标准 |
4 排除标准 |
5 剔除标准 |
6 脱落标准及处理 |
7 中止试验标准 |
第二部分 研究方法 |
1 病例分组 |
2 治疗方案 |
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
3.1 观察指标 |
3.2 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
4 数据收集与处理 |
4.1 临床数据收集 |
4.2 临床数据管理 |
4.3 临床数据处理 |
第三部分 结果与分析 |
1 两组基本病例资料的比较 |
1.1 两组性别比较 |
1.2 两组年龄比较 |
1.3 两组病程比较 |
2 两组治疗前后观察指标的比较 |
2.1 两组VAS积分评定比较 |
2.2 两组临床症状积分评定比较 |
2.3 两组中医证候积分评定比较 |
3 两组病例总体疗效分析 |
3.1 VAS积分疗效分析 |
3.2 临床症状积分疗效分析 |
3.3 中医证候积分疗效分析 |
4 安全性评定 |
第四部分 讨论 |
1 祖国医学对偏头痛的认识 |
1.1 偏头痛的辨证论治 |
1.2 偏头痛之“瘀血阻络证” |
1.3 偏头痛的中医外治法 |
1.4 偏头痛之“穴位贴敷”背景及选穴 |
2 现代医学对偏头痛的认识 |
2.1 偏头痛的发病机制 |
2.2 偏头痛的治疗现状 |
3 息痛贴剂的制备及处方分析 |
3.1 制备过程 |
3.2 处方组成及分析 |
4 研究结果分析 |
4.1 安全性分析 |
4.2 VAS积分的疗效分析 |
4.3 临床症状积分的疗效分析 |
4.4 中医证候积分的疗效分析 |
5 问题与展望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A:随机数字表 |
附录 B:病例资料 |
附件一:患者知情同意书 |
附件二:病例报告表 |
附录 C:VAS积分法 |
附录 D:偏头痛临床症状积分标准 |
附录 E:中医证候积分标准 |
附录 F:药物副反应表 |
综述 偏头痛的中西医治疗进展 |
参考文献 |
(5)通脑丸治疗痰瘀阻络型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临床研究 |
1 研究对象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病例剔除、脱落及终止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样本量估计 |
2.2 分组方法 |
2.3 治疗方法 |
2.4 观察项目与指标 |
2.5 疗效判定 |
2.6 研究记录 |
2.7 统计学处理 |
3 研究结果 |
3.1 基础资料表述 |
3.2 治疗前2组基础资料比较 |
3.3 治疗后2组疗效比较 |
3.4 安全性评价 |
4 讨论 |
4.1 刘国安教授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学术思想 |
4.2 通脑丸的处方组成及方药解析 |
4.3 单味药现代药理研究 |
4.4 对照药物的选择 |
4.5 疗效观测指标的选择 |
4.6 通脑丸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的疗效分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第二部分 文献综述 |
1 缺血性脑卒中的西医研究进展 |
2 缺血性脑卒中的中医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校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6)养血清脑颗粒防治血虚肝亢型前庭性偏头痛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引言 |
临床研究 |
1.研究目的 |
2.临床资料 |
2.1 样本量计算 |
2.2 非劣效性检验置信区间算法 |
2.3 病例资料 |
3.受试者选择 |
3.1 诊断标准 |
3.2 纳入标准 |
3.3 排除标准 |
3.4 中止实验标准 |
3.5 受试者脱落、剔除标准 |
3.6 相关量表评分 |
3.7 伦理及知情同意 |
4.研究方法 |
4.1 实验方法及分组 |
4.2 实验用药 |
4.3 实验疗程 |
4.4 观察指标 |
4.5 安全性指标 |
4.6 观察时间节点 |
4.7 随访情况 |
4.8 .统计分析 |
5 结果分析 |
5.1 可行性分析 |
5.2 疗效分析 |
5.3 安全性分析 |
5.4 随访分析 |
讨论 |
1.传统中医学对前庭性偏头痛研究 |
1.1 前庭性偏头痛病名渊源 |
1.2 前庭性偏头痛病因病机 |
1.3 血虚肝亢型为前庭性偏头痛眩晕症状发病的关键症候之一 |
1.4 前庭性偏头痛中医辨证论治及中药诊疗 |
2.现代西医学对前庭性偏头痛研究 |
2.1 前庭性偏头痛流行病学 |
2.2 前庭性偏头痛发病机制 |
2.3 对照组盐酸氟桂利嗪胶囊防治前庭性偏头痛理论依据 |
2.4 前庭性偏头痛治疗 |
2.5 前庭性偏头痛与CGRP、ET-1 关系 |
3.养血清脑颗粒治疗血虚肝亢型前庭性偏头痛理论依据 |
3.1 养血清脑颗粒组方法则 |
3.2 养血清脑颗粒配伍特点 |
4.养血清脑颗粒在头痛头晕(眩晕)中的作用 |
4.1 养血清脑颗粒治疗各种头痛 |
4.2 养血清脑颗粒治疗各种头晕和眩晕 |
结论 |
问题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综述 前庭性偏头痛中西医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件1 眩晕中医证候评分量表《中药新药临床疗效评定标准》 |
附件2 眩晕程度分级标准 |
附件3 视觉模拟评分表(VAS) |
附件4 偏头痛疗效评分量表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
(7)基于蛋白质/代谢组学的耳穴综合疗法治疗偏头痛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理论背景 |
1 中医学对偏头痛的认识 |
1.1 病名溯源 |
1.2 病因病机 |
1.3 治疗现状 |
2 现代医学对偏头痛的认识 |
2.1 流行病学调查 |
2.2 病因 |
2.3 发病机制 |
2.4 治疗现状 |
3 蛋白质组学的研究应用 |
3.1 基础研究 |
3.2 临床应用研究 |
4 代谢组学的研究应用 |
4.1 基础研究 |
4.2 临床应用研究 |
第二部分 临床观察 |
1 研究对象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临床信息采集 |
2.2 干预措施 |
2.3 疗效观察 |
2.4 疗效评定 |
2.5 统计学分析 |
3 结果 |
3.1 临床信息 |
3.2 偏头痛积分量表和VAS值情况 |
3.3 临床疗效 |
4 讨论 |
4.1 临床信息 |
4.2 耳穴综合疗法治疗偏头痛的研究基础 |
4.3 临床疗效分析 |
第三部分 基于TMT技术的耳穴综合疗法治疗偏头痛的蛋白质组学分析 |
1 材料和方法 |
1.1 仪器与试剂 |
1.2 样本采集和分组 |
1.3 样品制备和质控 |
1.4 蛋白质组学检测 |
2 结果 |
2.1 差异蛋白筛选结果 |
2.2 GO分析 |
2.3 KEGG通路分析 |
3 蛋白验证 |
3.1 仪器和试剂 |
3.2 操作步骤 |
3.3 蛋白验证结果 |
4 讨论 |
第四部分 基于UPLC-Q-Exactive MS/MS技术的耳穴综合疗法治疗偏头痛的代谢组学分析 |
1 材料和方法 |
1.1 仪器耗材和试剂 |
1.2 样本前处理 |
1.3 色谱和质谱条件 |
1.4 数据质量评估 |
1.5 数据处理和多变量分析 |
2 结果 |
2.1 总离子流图 |
2.2 数据质量控制 |
2.3 主成分分析 |
2.4 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 |
2.5 差异代谢物筛选 |
2.6 代谢通路鉴定结果 |
3 讨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查新报告 |
论文着作 |
(8)张明波教授针药结合从肝论治无先兆偏头痛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实验结果 |
讨论 |
结论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附图 |
综述 偏头痛的中西医治疗进展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
致谢 |
(9)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中医优势治法方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材料与方法 |
1 文献检索及其结果合并 |
1.1 文献检索 |
1.1.1 检索范围 |
1.1.2 检索策略 |
1.2 检索结果合并 |
1.2.1 合并策略 |
1.2.2 关键类 |
2 文献选择 |
2.1 文献选择标准 |
2.1.1 纳入标准 |
2.1.2 排除标准 |
2.2 文献选择方法 |
2.2.1 初筛 |
2.2.2 二次筛选 |
2.2.3 三次筛选 |
3 文献分组、分类、编号、登记 |
3.1 文献分组 |
3.2 文献分类 |
3.3 文献编号 |
3.4 文献登记 |
4 文献质量评价 |
5 文献信息收集 |
6 统计分析方法 |
6.1 Q统计量检验法 |
6.2 固定效应模型 |
6.3 随机效应模型 |
6.4 漏斗图分析 |
6.5 敏感性分析 |
6.6 失效安全数 |
7 效应指标 |
7.1 相对危险度、率差、加权均数差 |
7.2 需治疗病人数 |
结果 |
1 扶正方药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1.1 益气法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1.1.1 黄芪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1.1.2 刺五加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1.1.3 黄芪合刺五加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统计结果 |
1.2 益气养阴法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1.2.1 参麦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1.2.2 生脉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2 祛邪方药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2.1 活血法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2.1.1 活血的水蛭制剂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2.1.2 丹参制剂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2.1.3 灯盏花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2.1.4 川芎嗪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2.1.5 三七制剂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2.1.6 红花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2.1.7 银杏叶制剂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2.1.8 蚓激酶剂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2.1.9 葛根素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2.1.10 其他活血方药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2.2 清热法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2.2.1 安宫牛黄丸制剂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2.3 数种祛邪治法合用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3 扶正祛邪方药合用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3.1 益气活血法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3.1.1 益气活血的水蛭制剂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3.1.2 补阳还五汤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3.1.3 其他益气活血方药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3.2 清热养阴活血法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3.2.1 脉络宁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3.3 其他扶正祛邪合用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讨论 |
1 临床疗效分析 |
1.1 有效治法筛选 |
1.2 有效方药筛选 |
1.2.1 扶正方药筛选 |
1.2.2 祛邪方药筛选 |
1.2.3 扶正祛邪合用方药筛选 |
2 安全性分析 |
2.1 不良反应分析 |
2.2 恶化/病死情况分析 |
3 统计结果稳定性分析 |
4 优势治法、推荐方药筛选 |
5 缺血性卒中急性期病机假说 |
6 影响系统评价结论的可能因素 |
6.1 纳入研究质量 |
6.2 发表性偏倚 |
6.3 临床异质性 |
6.4 待评价研究 |
6.5 证候诊断标准及疗效评价体系 |
7 后续研究 |
7.1 动态更新系统评价 |
7.2 有待深入研究的几个问题 |
7.3 推广应用系统评价方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查新报告 |
附录1 文献检索与选择结果一览表 |
附录2 中医药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统计结果一览表 |
附录3 中医药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纳入研究基本特征一览表 |
附录4 中医药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待评价研究基本情况一览表 |
附录5 中医药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排除研究基本情况一览表 |
详细摘要 |
(10)中成药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优势药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中英文对照 |
摘要 |
第一部分 中成药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安全性和经济学评价 |
一、中成药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疗效的系统评价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二、中成药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安全性评价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三、中成药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经济学评价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二部分 川芎嗪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随机对照预试验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正文 |
第一部分 中成药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安全性和经济学评价 |
前言 |
参考文献 |
一、中成药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疗效的系统评价 |
资料和方法 |
结 果 |
讨 论 |
结 论 |
参考文献 |
二、中成药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安全性评价 |
资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三、中成药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经济学评价 |
资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一部分小结 |
第二部分 川芎嗪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随机对照预试验 |
前言 |
资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第二部分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一 中成药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川芎嗪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致谢 |
四、氟桂利嗪胶囊和川芎嗪注射液合用治疗急性脑血栓的临床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加减血府逐瘀汤联合耳穴压丸治疗血瘀型偏头痛的临床疗效观察[D]. 仪凡.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8)
- [2]益肾活血通脉方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肾虚血瘀证的临床研究[D]. 黄玲玲.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21(01)
- [3]升清化瘀方治疗气虚血瘀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观察[D]. 张幸. 河北北方学院, 2020(06)
- [4]息痛贴剂联合氟桂利嗪治疗偏头痛(瘀血阻络证)的临床疗效观察[D]. 陈心怡.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20(03)
- [5]通脑丸治疗痰瘀阻络型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的临床观察[D]. 刘智美. 甘肃中医药大学, 2020(12)
- [6]养血清脑颗粒防治血虚肝亢型前庭性偏头痛临床疗效观察[D]. 唐英超.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20(02)
- [7]基于蛋白质/代谢组学的耳穴综合疗法治疗偏头痛的机制研究[D]. 王萌萌.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9(05)
- [8]张明波教授针药结合从肝论治无先兆偏头痛的临床研究[D]. 翟东成.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19(02)
- [9]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中医优势治法方药研究[D]. 李可建.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07(05)
- [10]中成药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优势药物研究[D]. 吴波. 四川大学, 2005(02)